0

关于龙的传说的作文【汇总20篇】

浏览

5648

作文

747

美丽的传说

全文共 652 字

+ 加入清单

“人人都说没那个山西好风光。”这一句话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因为,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民风淳朴。热情好客。真可谓:山美水美人更美。

这里有一个动人的传说,相传在北宋有一户姓乐的人家,一个叫冲惠,一个叫冲淑,她们聪明伶俐,生活的非常幸福,可是有一天,不幸降临在他们这个家庭。母亲去世了,父亲为拉照顾年幼的女儿续娶了后娘李氏,父亲外出做生意,后娘李氏生性好吃懒做,趁机刁难两个姊妹。隆冬之时后娘说想吃白根嫩叶的苣苣菜,青枝嫩叶的红酸枣,姊妹两个跑遍拉京城也未找到。无奈,趴在母亲的坟头哭啦起来,醒来后便看到有满满一篮苣苣菜和红酸枣。回家后,后娘心生疑惑,便追问他们,姊妹俩怕给母亲的坟头惹麻烦,什么也不说。后娘恼羞成怒,把他们打得皮开肉绽,于是,姊妹俩便想以跳崖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时正逢王母娘娘在人间游逛,觉得他们肯定有冤情,便叫青龙白马相救,修炼七天后返回人间,帮助家乡人。有求必应这就是"十转赛老奶奶”的故事。

每逢五月,我们村都会有一种淡淡的清香,那是洋槐花开了,一片白,白过了,风吹来,芳香四溢,醉人心怀,真是“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此时此刻,置身洋槐花开放的村庄,让人觉得家乡的美好和可爱。摘下之后剁成馅,做成香喷喷的饺子。如果巷子里谁家做了,就会让邻居去吃,一堆人围坐一起,吃着洋槐花饺子,乐意无限。

如果谁家有什么红白喜事,村子里的人都会互相帮忙,在村子里,没有人去偷别人家的东西,夜不闭户。都有点像“大同社会”

所以,我喜欢这里。

你们也觉得这个故事听传奇吧,那你们就来看看吧,这里随时欢迎你们!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七夕节的传说

全文共 599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也是中国的情人节。七夕节是我国众多传统节日中最具有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在过去曾经是众多情人最为重视的一个日子,往往他们会在这天晚上虔诚的礼拜牛郎和织女,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能够使将来婚姻生活幸福美满。

“伫灵匹于星期,眷神资于月夕”,在晴朗的夏秋之月,天上繁星闪烁,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在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相传牛郎、织女是一对恩爱、生活美好的夫妻,但由于王母的原因,使这对恩爱、亲密的夫妻现在天各一方,只能遥遥相望,千言万语只能通过眼泪来表达。这都是天庭定下的烂规矩:人仙不可相爱。人仙为什么不能相爱呢?……最可恶的是那个王母娘娘,不顾儿女之情,决然做出这种残酷的手段,拆散这对美好的烟缘,而且使他们永远不得相见。牛郎织女隔着清且浅的银河遥遥相望,终日只有以泪洗脸。但她们的真情感动了天下的所有喜鹊,都纷纷飞到银河为牛郎织女搭起了一座桥梁,使他们暂时能够再次相会。牛郎织女的真情和喜鹊的这种行为感动了王母。但为了维护天庭的尊严,王母最后只能允许了牛郎和织女在每年的七月初七相会一次。

实在是太悲哀,一年相会一次怎么足够说完他们心中的言语呢?我希望我能够效仿喜雀,用我的真诚去再一次感动王母,用我的灵魂化为一座桥梁永远的架在银河两岸,使牛郎织女能够每时每刻相守在一起。最后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作文长城的故事传说

全文共 678 字

+ 加入清单

定城砖的传说

定城砖指放置在嘉峪关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的一块砖。

相传明正德年间,有一位名叫易开占的修关工匠,精通九九算法,所有建筑,只要经他计算,用工用料十分准确和节省。监督修关的监事管不信,要他计算嘉峪关用砖数量,易开占经过详细计算后说:"需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砖。"监事管依言发砖,并说:"如果多出一块或少一块,都要砍掉你的头,罚众工匠劳役三年。"竣工后,只剩下一块砖,放置在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监事管发觉后大喜,正想借此克扣易开占和众工匠的工钱,哪知易开占不慌不忙的说:"那块砖是神仙所放,是定城砖,如果搬动,城楼便会塌掉。"监事管一听,不敢再追究。从此,这块砖就一直放在原地,谁也不敢搬动。现在,此砖仍保留在嘉峪关城楼之上。

关于长城故事4.嘉峪山的传说

在很久以前,从祁连山流下来的雪水,不断汇合成北大河,它穿过河西走廊中段的荒原,浇灌著那一带的良田,养育著那里的各族人民。有一天,一个牧童正在荒原上放羊,迎头碰上一个古怪老头儿,身上背一袋子石沙,问他去北大河如何走,并说:"这北大河原是我的家,后来被一群百姓抢去,我这次来要用石沙堵住北大河。"牧童听后非常气愤,立刻顶撞道:"别说你用一袋石沙,就是把北边大山搬来,也妄想使北大河改道。"那老头儿一听气炸了,立刻将这袋石沙向左右撤开,骤然间,荒原上突起许多丘陵和一座大山,这座大山就是现在的嘉峪山。原来这个怪老头儿是龟精变的,只见他口念咒语,企图推倒嘉峪山来封堵北大河,正在此时,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玉皇大帝派雷神把老头儿击死了。在他死的地方,立即隆起了个山包,形状如龟,这就是现在的"龟盖山"。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猴酒的传说

全文共 500 字

+ 加入清单

很久很久以前,在府内(大分市),有个叫中屋玄通的穷商人。

有一次,玄通去浦边卖酒,走过高崎山的山脚下。

这时,不知从哪传来“吱,吱”的声音,听着很是痛苦。

“这声音是怎么回事!”玄通急急忙忙往有声音的方向去,看到猴子在地上打滚。

仔细一看,才发现是一只大螃蟹夹在猴子的一只脚上了。

玄通觉得猴子很可怜就急忙把螃蟹拿了下来。

然后像是在劝说猴子一般,对着它说道:“好了好了。一定很痛吧。不过螃蟹和你和我一样都是生物,所以就放过它吧。”然后就把螃蟹放了。

到了第二天,玄通像往常一样经过高崎山的山脚去卖酒时,又听到了猴子“吱,吱”的叫声。

一看是昨天的那只猴子不停地在向玄通发出邀请。

“什么,是希望我过来?”玄通虽然觉得不可思议,可还是跟着猴子走了过去。

过了一会后,就来到了涌出清水的大石头前面。

“吱吱,吱吱”猴子指着那水,玄通无意间尝了一口后叫了一声:“这,这是酒啊。而且是上等的酒啊。”

那清水居然不是水,而是天然的酒啊。

原来是猴子为了报告之前的救命之恩,把流传在猴子之间的秘密酒告诉了玄通。

就这样玄通把那酒拿去卖,不久就成了九州的第一酒富翁。

那酒就被称为“猴酒”,而且就算是现在的高崎山,和这传说相关的猴酒也还在卖。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国传说故事牛郎织女

全文共 1888 字

+ 加入清单

牛郎织女传说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也是在我国民间流传时间最早、流传地域最广的传说,在我国民间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传说天上有个织女星,还有一个牵牛星。织女和牵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可是,天条律令是不允许男欢女爱、私自相恋的。织女是王母的女儿,王母便将牵牛贬下凡尘了,令织女不停地织云锦以作惩罚。

自从牵牛被贬之后,织女常常以泪洗面,愁眉不展地思念牵牛。她坐在织机旁不停地织着美丽的云锦以期博得王母大发慈心,让牵牛早日返回天界。

一天,几个仙女向王母恳求想去人间碧莲池一游,王母今日心情正好,便答应了她们。她们见织女终日苦闷,便一起向王母求情让织女共同前往,王母也心疼受惩后的女儿,便令她们速去速归。

话说牵牛被贬之后,落生在一个农民家中,取名叫牛郎。后来父母去世,他便跟着哥嫂度日。哥嫂待牛郎非常刻薄,要与他分家,只给了他一条老牛和一辆破车,其他的都被哥哥嫂嫂独占了,然后,便和牛郎分家了。

从此,牛郎和老牛相依为命,他们在荒地上披荆斩棘,耕田种地,盖造房屋。一两年后,他们营造成一个小小的家,勉强可以糊口度日。可是,除了那条不会说话的老牛以外,冷清清的家只有牛郎一个人,日子过得相当寂寞。牛郎并不知道,那条老牛原是天上的金牛星。

这一天,老牛突然开口说话了,它对牛郎说:“牛郎,今天你去碧莲池一趟,那儿有些仙女在洗澡,你把那件红色的仙衣藏起来,穿红仙衣的仙女就会成为你的妻子。”牛郎见老牛口吐人言,又奇怪又高兴,便问道:“牛大哥,你真会说话吗?你说的是真的吗?”老牛点了点头,牛郎便悄悄躲在碧莲池旁的芦苇里,等候仙女们的来临。

不一会儿,仙女们果然翩翩飘至,脱下轻罗衣裳,纵身跃入清流。牛郎便从芦苇里跑出来,拿走了红色的仙衣。仙女们见有人来了,忙乱纷纷地穿上自己的衣裳,像飞鸟般地飞走了,只剩下没有衣服无法逃走的仙女,她正是织女。织女见自己的仙衣被一个小伙子抢走,又羞又急,却又无可奈何。这时,牛郎走上前来,对她说,要她答应做他妻子,他才能还给她的衣裳。织女定睛一看,才知道牛郎便是自己日思夜想的牵牛,便害羞的答应了他。这样,织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

他们结婚以后,男耕女织,相亲相爱,日子过得非常美满幸福。不久,他们生下了一儿一女,十分可爱。牛郎织女满以为能够终身相守,白头到老。

可是,王母知道这件事后,勃然大怒,马上派遣天神仙女捉织女回天庭问罪。

这一天,织女正在做饭,下地去的牛郎匆匆赶回,眼睛红肿着告诉织女:“牛大哥死了,他临死前说,要我在他死后,将他的牛皮剥下放好,有朝一日,披上它,就可飞上天去。”织女一听,心中纳闷,她明白,老牛就是天上的金牛星,只因替被贬下凡的牵牛说了几句公道话,也贬下天庭。它怎么会突然死去呢?织女便让牛郎剥下牛皮,好好埋葬了老牛。

正在这时,天空狂风大作,天兵天将从天而降,不容分说,押解着织女便飞上了天空。

正飞着、飞着,织女听到了牛郎的声音:“织女,等等我!”织女回头一看,只见牛郎用一对箩筐,挑着两个儿女,披着牛皮赶来了。慢慢地,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了,织女可以看清儿女们可爱的模样子,孩子们都张开双臂,大声呼叫着“妈妈”,眼看,牛郎和织女就要相逢了。可就在这时,王母驾着祥云赶来了,她拔下她头上的金簪,往他们中间一划,霎时间,一条天河波涛滚滚地横在了织女和牛郎之间,无法横越了。

织女望着天河对岸的牛郎和儿女们,直哭得声嘶力竭,牛郎和孩子也哭得死去活来。他们的哭声,孩子们一声声“妈妈”的喊声,是那样揪心裂胆,催人泪下,连在旁观望的仙女、天神们都觉得心酸难过,于心不忍。王母见此情此景,也稍稍为牛郎织女的坚贞爱情所感动,便同意让牛郎和孩子们留在天上,每年七月七日,让他们相会一次。

从此,牛郎和他的儿女就住在了天上,隔着一条天河,和织女遥遥相望。在秋夜天空的繁星当中,我们至今还可以看见银河两边有两颗较大的星星,晶莹地闪烁着,那便是织女星和牵牛星。和牵牛星在一起的还有两颗小星星,那便是牛郎织女的一儿一女。

牛郎织女相会的七月七日,无数成群的喜鹊飞来为他们搭桥。鹊桥之上,牛郎织女团聚了!织女和牛郎深情相对,搂抱着他们的儿女,有无数的话儿要说,有无尽的情意要倾诉啊!

传说,每年的七月七日,若是人们在葡萄架下葡萄藤中静静地听,可以隐隐听到仙乐奏鸣,织女和牛郎在深情地交谈。真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他们日日在盼望着第二年七月七日的重逢。

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日,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保佑自己获得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避免像牛郎织女那样的不幸。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关于元宵节的传说2500字

全文共 1804 字

+ 加入清单

传说一: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始于汉朝。隋唐时发展成盛大的灯市。到宋元时期,京都灯市常常绵延数十里。灯会的时间,汉朝只限于正月十五一夜,唐玄宗延长到三夜,到明朝规定从正月初八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七。唐朝灯会中出现了杂耍技艺,宋代开始有灯谜。明朝有增加了戏曲表演。灯市所用的彩灯,也演绎出 “橘灯 ”、 “绢灯 ”、 “五彩羊皮灯 ”、 “无骨麦秸灯”、“走马灯”、“孔明灯”等等。始于南宋的灯谜,生动活泼,饶有风趣。经过历代发展创造,至今仍在使用的谜格有粉底格、秋千格、卷帘格、白头格、徐妃格、求凤格等一百余种,大多有限定的格式和奇巧的要求,巧立名目,妙意横生。

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始于宋朝。意在祝福全家团圆和睦,在新的一年中康乐幸福。元宵分实心和带馅两种。有香辣甜酸咸五味。可以煮、炒、油炸或蒸制。桂花酒酿元宵、以肉馅、豆沙、芝麻、桂花、果仁制成的五味元宵以及用葱、芥、蒜、韭、姜制成的象征勤劳、长久、向上的五辛元宵都各有特色。

传说二:则和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的个性既善良又风趣。如果宫 里有谁得罪了汉武帝,总要靠东方朔来讲情。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 ,汉武帝觉得有点无聊,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 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的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 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 她进宫以后,就再没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 加的思念家人。她想,既然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还不如一死了之,于是 才来投井。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非常的同情她,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 让她和家人团聚。这一天,东方朔出宫后,便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 。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 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个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 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你们若看到一个骑粉色银驴的红衣姑娘,马上跪地哀求。那姑娘便说:“我是领旨来烧长安的。玉帝还要站在 南天门上观看。既承父老求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 到皇宫去禀报皇上。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六天火,焰红宵夜”。汉武帝一看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 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 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汤圆。万岁焚香上 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六晚 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六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 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到了正月十六日长安城里张 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双亲、妹妹团聚了。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 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 月十六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网络大电影星灵传说观后感

全文共 1016 字

+ 加入清单

听说过许多关于精灵的传说,却没有听说过星灵传说,两个一字之差的词语,却包含着不同意义,因为精灵是玄幻层次多些,而星灵中的一个星字,却融合了很多科幻色彩。近日,因为看了网络大电影《星灵传说》,感觉内心久久地不能静!

星灵传说,这部网络大电影融合了太多中国元素,黄帝建造的昆仑城,这个传说里的城市,让观众将视野拉到了四千多年前,黄帝为了子孙后代的繁衍,秘密组建了星灵战队,用以捕杀星灵,保卫我们的家园……这种巧妙设计,强烈地震撼了我的内心,我们中国人都是有祖先信仰的,可以这么说,中国传统信仰里面,祖先的信仰很强烈,它让我们感受到祖先的在天之灵,始终在守护着我们……

终极与毁灭,这是人类所想的永恒话题,而这个话题,星灵传说则用震撼人心的方式展现出来。前不久,我看到一条新闻,霍金警告人类,千万不要寻找外星人,这会给人类带来灾难……看到这条新闻,我就在想,如果不寻找,外星人就不会寻找我们了吗?尽管到现在为止,所有的科学家,所有发射到外太空的宇航器,都没有发现外星人,可是,宇宙太大了,谁也不敢说没有外星人,而假设有外星人,那么,他们是带给人类福音的友好大使?还是侵略地球的恶魔呢?

星灵传说里做了个基础的假设,那就是他们是恶魔,正因为他们的出现,引发了与星灵战队的大战,这也是这部超爽电影的一大亮点,中国的功夫加上科幻,再加上超级特效的融入,使影片看起来很酷,给人以一种激昂奋进的力量,主人公不畏牺牲的个人英雄主义精神,激发了很多观众的童心,而那个小红婴,更是激发了所有观众的好奇心,在童心与好奇心的交相映衬下,影片最终向人们道出了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让人的心灵不由地为之激荡……

看完这部影片,说实在的,我的心情久久地不能平静,关于真情关于梦想关于未来,这所有的关于,融化成一部影片,激发了我的想像,我想,宇宙是浩瀚无垠的,在浩瀚的宇宙中,其实,我们人类并不孤单,记得在美国科幻影片《超时空接触》中,那里的外星人是友善的,而在星灵传说里的外星人哪?他们是邪恶的,或者说,他们也是为了自身的生存,相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是邪恶的,其实,在宇宙当中,也适合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本无正邪之分,可是在影片中,我们人类却因为黄帝,才使我们人类有了新的生活……

历史上的昆仑城,给了人们超时空的想像,但再精彩的昆仑城,也已经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可是星灵的传说,才刚刚开始,它丰富了中国科幻体裁电影,我很喜欢,更期待着下一部星灵传说,能够给我带来更多的心灵震撼。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关于甘罗的传说故事

全文共 1832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甘罗,战国时代著名大臣甘茂之孙,从小聪明过人,是著名的少年政治家。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甘罗的相关材料,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甘罗:战国末期下蔡(今安徽风台县)人,历史上被称为神童。秦左丞相甘茂之孙,12岁做秦相吕不韦家臣。

战国时期,秦国宰相甘茂,公正廉明,深受百姓的爱戴。可秦王听了奸臣的坏话,故意找茬儿要杀甘茂。满朝文武纷纷跪下求情,恳求赦免老宰相。秦王不好推托,就说:“看在众卿的面子上,饶你不死。不过,死罪虽免,处罚难饶,限你三天以内,送上两个公鸡下的蛋和一盏晚上点起来最亮的灯。如不能照办,罪加一等。”其实,秦王还是想治老宰相的罪,故意出了这样的难题。

老宰相说:“谢万岁不斩之恩。”就起身退出宫廷,长吁短叹地回家了。

眨眼间,三天的期限已经过了两天。老宰相饭不思,茶不饮,愁眉不展,唉声叹气。两天的工夫,头发全愁白了。

他的小外孙甘罗,见老爷唉声叹气,就缠着问为嘛愁成这个样子?甘茂说:“小孩子家,懂得什么,一边玩去吧。”甘罗说:“您不是常说‘有志不在年高’吗?老爷,您就说说嘛,俺准给您出个主意。”老宰相经不住甘罗的纠缠,就把秦王出的难题,从头至尾讲了一遍。末了,他又说:“你小小年纪,能办得了这样的事?”

甘罗想了一会儿,就说:“老爷,这有什么难处,赶明儿,我替你上朝回复秦王。”老宰相说:“胡扯!你想去送死吗?”甘罗不急不躁,附在老爷耳朵上叽咕了一阵子。老宰相说:“好孩子,事已如此,那就这样试试看吧。”www.gs5000.cn

第二天,甘罗代替老爷上朝,到了金銮宝殿,秦王问:“你是何人?”

甘罗答道:“甘茂的外孙甘罗叩见万岁。”

秦王问:“你老爷为何不来?”

甘罗答道:“在家里生孩子。”

“一派胡言!男人怎么能生孩子?”秦王生气了。

甘罗接过话,说:“男人不能生孩子,那么公鸡怎么能下蛋呢?”

秦王被甘罗说了个愣,一时无言以对。停了一霎,秦王又说:“那盏最亮的灯拿来了吗?”

甘罗说:“这灯要在晚上才好送过来。”

秦王叫甘罗暂时回去,到晚上带灯来见。到了晚上,甘罗空着手到王宫来了。秦王问:“最亮的灯在哪里?”

甘罗指指天上的一轮明月说:“万岁,这就是俺给您送来的最亮的灯。”

秦王生气地说:“那是月亮,怎么说它是灯?欺骗寡人,该当何罪!”

“回万岁,这是天灯,它照耀整个大地,六合之内无处不明。大王威镇四海,德配天地,只有这盏灯,才能使秦国国土到处是明亮的。万岁要最亮的灯,我看没有比它再亮的了。”

甘罗的这番回答,把秦王说笑了,就不经意地说:“这孩子真够个相国的材料。”

“谢万岁封赏。”甘罗赶忙跪下磕头。

秦王后悔自己不该说这样的话。君王口中无戏言,只得任甘罗为相。但是,小小年纪,怎么能掌管国家大事?便派在宰相吕不韦手下,做了辅臣,很少上朝议事。

有一天,秦王又提出了个问题:什么高?什么低?什么东?什么西?要满朝文武对答。回答得好,加官晋爵;回答得不好,就撤职查办,贬为庶民。有个说甘茂坏话的奸臣,升官心切,就找到甘罗,问他该怎么回答。甘罗想:想铲除这个国贼,正愁找不到机会哩,这回他自己找上门来了。于是就对那个奸臣说:“老大人,这很好答,‘茄子高,萝卜低,冬瓜东,西瓜西’嘛。”这个奸贼就是逢迎拍马爬上去的,他一肚子青苔屎,狗屁不通。他认为甘罗说得对,就记在心里。

第二天,群臣来到金銮宝殿,那个奸臣抢先把甘罗说的那套话向秦王说了,秦王一听,就生了气,说:“你身为国家大臣,却说了几句小孩语,真是地地道道的庸才!要你何用?”秦王要撤他的职,贬为庶民。这么一来,那个奸臣没招了,忙说:“万岁,这是辅相甘罗说的。”秦王就把甘罗传上金銮宝殿,问:“茄子、萝卜、冬瓜、西瓜,这些话出自你口?”

甘罗说:“万岁,这是什么话?臣从来没说过这样的话。”

秦王说:“你能回答我提出的那个问题吗?”

甘罗随口答道:“君王高,臣子低,文官东,武官西。”

秦王听了点头称赞,满朝文武也都暗暗佩服。甘罗又说:“万岁,这位老大人的回答,是恣意侮辱圣明,谩骂满朝文武,还要嫁祸于人,其罪当斩!”

“再说得明白些。”秦王命令道。

“他把大王比作茄子,把文武百官比作人们常说的‘憨瓜’,还要加害为臣,难道不该斩首示众吗?请万岁裁夺。”甘罗添油加醋,众文武也趁热打铁,把这个奸臣所作所为全都抖搂出来。秦王听了勃然大怒,就下令把这个奸臣斩了。

【历史评价】

司马迁:“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後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方秦之彊时,天下尤趋谋诈哉。”

司马贞:“甘罗妙岁,卒起张唐。”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女娲造人-女娲造人的故事-女娲造人的传说

全文共 1175 字

+ 加入清单

盘古开天地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鸟兽虫鱼,却唯独没有人类。这世界不免显得有些荒凉和寂寞。

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做女娲,据说她一天当中能够变化 次。有一天,女娲行走在这片苍莽的原野上,看着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应该在这天地之间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变得富有生气。

可是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呢?她一时也想不出来。

女娲一直走呀走呀,走得有些疲倦了,就在一个池子旁边蹲下来。澄澈的池水映出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皱皱眉头,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皱眉头。她猛然醒悟了,这天地之间不就是少了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吗?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这样的生物来加入这个世界呢?

这样想着,她顺手从池边抓起一团黄泥,搀和了水,在手里揉捏着,捏成了一个娃娃样的小东西。

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奇迹出现了,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到地面,马上就拥有了生命,活了起来,并且一开口就喊:妈妈。接着就是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对生命的欢乐。

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乐在心头,喜上眉梢。她给她创造的这个可爱的小东西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

人的身体虽然小,但因为是神创造的,相貌和举动也有些像神,和飞的鸟、爬的兽都不相同,看起来似乎更有一种管理宇宙的非凡气概。

女娲对自己创造出的优美作品,感到十分满意。于是 ,她又继续她的工作 ,她用黄泥做了许多能说会走的可爱的小人儿。这些小人儿在她的周围欢呼跳跃,嘴里总是喊着 妈妈 妈 妈! 这使她精神上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从此,她再也不感觉到孤独和寂寞了。

女娲一直忙碌着 ,直到晚霞布满了天空,星星和月亮照耀着大地 。夜深了,她把头枕在山崖上,略睡一睡。第二天,天刚微明,她又赶紧起来继续她的工作。

她一心想用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充满大地上。但是,大地毕竟太广阔了,靠她一个人捏泥人,速度太慢,而她也已经忙碌得有些疲倦了,就觉得要想出一个提高效率的办法才行。想了好久,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根枯藤,伸入泥潭里,将水搅混成浑黄的泥浆,向地面上这么一挥洒,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没有两样。 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女娲的周围。

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工作,果然简单省事。藤条一挥,就有许多新的人出现,大地上不久就布满了人。

大地上虽然有了人类,女娲的工作却还没有终止。她又考虑着,人类终究是要死亡的,怎样才能让人类长久地生活在大地上呢,难道要等到死了一批再创造一批吗?这未免太麻烦了。

后来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那些小人儿分为男女两种性别,让男人和女人结合起来,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担负起养儿育女的责任。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绵延下来,并且一天一天在增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龙的传说

全文共 1744 字

+ 加入清单

据传,古时候森林里的动物很多,而且非常凶猛,常常成群结队出来袭击、吞食人类,致使人类无法安宁地生活。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他们只好频频向天庭发出求救呼声,祈求上天能惩治那些无比凶残的动物。天帝同情凡人的疾苦,立即委派六郎神到凡间查看,了解实情。 六郎神下到凡间目睹了动物撕咬凡人的场面,感觉到问题的严重,如果不及时拿出拯救办法,人类将无法生存。他重重地划出一条界线,暂时把人与动物隔离开,再遍访百姓,搜罗各方面意见。大家一致认为必须尽快在动物之中立一个“王”,以它来管制那些为所欲为的动物。六郎神采纳了大家的意见,苦思冥想得出了一个妙计:以九种动物组合成一种新动物,取名为“龙”。说办就办,他即刻就在洞壁上漫漫地画了起来。先勾画出蛇身,接着画驼头、鹿角、牛嘴、鱼鳞、凤尾、鹰爪,当画完“狮须”的时候突然停了下来。他想这第九样“虎眼”只能先画在一旁放着,等到九九八十一天,念个咒,再把两只“虎眼”安上去,以后这东西才会更听话。快到八十天时候,有一个木匠带着斧子、墨斗到深山老林里砍伐木头,走入洞内歇息。偶然之中看见洞壁上画着一个动物图案,觉得这是一个很奇怪东西,左看右看,就是缺少两只眼睛。他随手拿起墨笔,模仿六郎神画的“虎眼”,添在龙头上。这下坏了,洞壁上的龙张牙舞爪扭动起来,嘴里喷着浓雾,龙体火光四射,一时狂风大作,洞内飞沙走石,龙像一道闪电似的飞了出去。木匠趴在地上,吓得屁滚尿流。 一听说“王”龙出洞,那些凶猛的动物早已闻风丧胆,再也不敢出来食人,从此,人们有了安全保障,可以随随便便在山野劳作。 但是,龙成了百兽之王后,日益狂妄,根本不听六郎神的使唤,常常飞上天空兴妖作怪,有时连续降雨不止,地上常闹洪灾,百姓叫苦连天。后来,摇身一变,还多出了一条龙。六郎神一怒之下,一条镇在云层里,继续看管动物;另一条则打入东海,令它不得随意出入。 百姓以为龙虽然出了一点小差错,但毕竟功大于过,依然把它视为吉祥物,因此,逢年过节都要扎上一条龙,走村串户游耍一番,企盼来年风调雨顺,太平安康。

古人把龙看成神物、灵物,而且变化无常,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既能深入水底,亦能腾云登天。关于龙的传说,在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中几乎每一本书都有,而关于龙的传说和神话亦不胜枚举。经典如《易经》,便将龙作了一完整系统的论述,并赋以哲学的含义。八卦中整体用龙来说明的就是乾卦,也是《易经》的第一卦。 除这之外,历朝历代都不断有龙的传说和神话出现,不少以「龙」字命名的地方亦有其龙的传说。上至黄帝的时代,便有黄帝乘龙升天、应龙助黄帝战胜蚩尤的传说;夏禹治水,传说便有神龙以尾巴画地成河道,疏导洪水;汉高祖刘邦,传说便是其母梦见与赤龙交配而怀孕出生。从许多故事和传说中看到人们常把各种美德和优秀的品质都集中到龙的身上。传说中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传统,就是纪念义龙为解人间乾旱之苦,甚至不惜冒犯天条。传说玉龙因不忍人民受乾旱之苦,义助人民降雨而被玉帝所囚,并立下规条,只有金豆开花才会予以释放。人民因感激玉龙义举而齐集一起炒玉米,因样子像金豆开花而令看管的太白金星看错,并释放了玉龙。而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传统亦保留了下来。 当然,传说里有义龙为善,便自然亦有恶龙为祸。随著民智开启,佛教信仰开始传入等因素,民间对龙王的形象有了改变,作为道教传统之一的龙王,亦开始出现反派的角色。在中国不少以「龙」字命名的地方亦有其龙的传说,其中亦不乏恶龙肆虐的故事。就像黑龙江,传说以前便有白龙为祸,后来江边的一个村中,有一家人临产,并诞下了一黑龙。原来黑龙是来帮助除掉白龙的,村民依照其指示支持,最后白龙被除,人们为纪念黑龙而将江取名黑龙江。四川省的九寨沟有一卧龙湖,湖底有一奶黄色石梁,传说是白龙的化身。九寨沟附近有两条大河,一条叫黑水河,传说以前住著一条大黑龙;一条白龙江,住著一条小白龙。传说黑龙因妒忌九寨沟的风光而将那里的水吸乾,小白龙知道后,便将白龙江的水喷洒到九寨沟,回复其美景。黑龙知道后便跟白龙展开恶斗,黑龙在不敌时使计放毒,小白龙被逼逃到九寨沟其中一个湖泊中。黑龙为查白龙的下落而惊动了藏族的万山之神,最后被山神所囚,不能再作恶。万山之神为表彰白龙而给它一套金黄色的铠甲,这就是卧龙湖的传说由来。

[龙的传说作文5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与习俗

全文共 1815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二月初二,古称“春龙节”、“龙头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古代民间极为盛行的节日,其中的许多习俗一直延续到现代。

实际上,之所以说“二月二,龙抬头”,是与古代观测天象的天文学有关。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和位置,把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俗称“二十八宿”,又根据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将其分为四宫,并依照它们的形象将四宫附会为四种动物。其中东宫七宿(即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很像想象中的龙形星象,便称其为东方苍龙(其它为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每年农历二月二傍晚,苍龙星宿开始从东方露头,代表龙角的角宿开始从东方地平线上显现(而整个“龙身”即其它六宿尚隐没在地平线以下),故称为“龙抬头”。

那么为什么要在“二月二”祭龙呢?这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关系。二月二,正值惊蛰前后,也是农田春耕、春播季节,能否风调雨顺,这直接关系到一年庄稼的丰歉。而在古代诸神谱系中,龙是掌管降雨的神仙。为了求得龙神行云布雨,二月二这天,人们便在龙神面前摆供,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除唱大戏娱龙之外,有的地方还要舞龙、戴龙尾、开笔(旧时这天让孩子开笔写字,取龙抬头之吉兆,祝愿孩子长大后能断文识字)等,以求得“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在民间,则盛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武则天废唐立周称帝,惹怒了玉皇大帝,下令龙王三年不得降雨。龙王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便将龙王赶出天宫,压于大山之下,并立碑告示天下:“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直到第二年二月初一,一位中年妇女背了一袋黄豆走亲戚,途中不慎将黄豆撒了一路,阳光下,这些黄豆闪闪发光。人们看见后高兴地说:“这不就是金豆吗?炒熟了不就开花了吗?”第二天即二月二,家家户户把炒好的、开了花的黄豆供在当院,看管龙王的太白金星一看,确实是“金豆开了花”,便让龙王重返天宫。后来,人们为了怀念、纪念龙王,便在每年的二月二炒黄豆,一边炒嘴里还念叨着流传的俗语:“二月二,吃(黄)豆花,大人小孩给一把。”明朝玉米传入中国,之后,人们又用香喷喷的爆玉米花祭祀龙王,一直流传至今。

二月二祭祀龙王,还寄寓着人们“引龙伏虫,驱毒除瘟,保佑平安”的愿望。二月二正是惊蛰前后,“惊蛰过,百虫苏,蝎子、蜈蚣都露头。”百虫萌动,易传疾病,易伤五谷,而“龙是鳞虫之长,龙出则百虫伏藏”。因此人们“引龙伏虫”,希望借龙威镇伏百虫,驱毒除瘟,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明代沈榜《宛属杂记》载:“二月引龙,熏百虫……乡民用灰自门外委婉步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用面摊煎饼,熏床炕令百虫不生。”撒灰十分讲究,也很有意思:用簸箕盛草木灰,从家门口撒一条龙到河边,再用谷糠撒一条龙引到家,意为送走懒(青)龙,引来钱(黄)龙,保佑人畜平安;从临街大门口一直撒到厨房灶间,并绕水缸一圈,叫做“引钱龙”;将草木灰撒于门口,镇门避灾;将草木灰呈龙蛇状撒于墙角,以招福祥避虫害。

老百姓过年,讲究个长长久久,圆圆满满。因此,从广义上讲,自腊月二十三日祭灶王爷开始,就算过年了,到二月二龙(王爷)抬头,才算真正结束。比如陕北乡间直到现在还流传着一段民谚:“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除夕、初一过大年,正月十五元宵节,二月二龙抬头了年过完。”对老百姓而言,二月二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认为这天不仅是苍龙“登天”之日,更是新一年的开始。因为二月二一般处在惊蛰前后,大地春回,万物复苏,春耕在即,百事开端,因此,除祭祀龙神外,民间往往还要举行多种纳吉活动,如舞龙灯、戴龙尾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剃龙头习俗,即二月二要理发,为什么偏偏要在这一天理发呢?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而大人理发,则寓意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兆头、好运气。而陕北在这天,不仅要唱大戏、舞龙灯、放烟火,十里八乡的秧歌队还要聚拢在一起,热热闹闹地扭一天,图个圆满。

为了纳吉,连二月二这天吃的食物也要加上“龙”的头衔。如这天吃面条叫吃“龙须(面)”、水饺称作“龙耳”、米饭称作“龙子”、春饼称作“龙鳞”、馄饨称作“龙眼”,馄饨面条一块煮则叫做“龙拿珠”,等等。

中国地域辽阔,地域不同,过节的风俗不同、方式不同。但不论哪种方式,均围绕着美好的龙神信仰而展开,它不仅寄托了人们的生存理想,也饱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傣族泼水节的传说

全文共 458 字

+ 加入清单

很久以前,在傣族聚居的地区出现了一个残暴的魔王,他无恶不作,到处烧杀抢劫,奸污妇女……人们受尽了他的残害,对他恨之入骨,可是谁也无法杀死他。

他已经有了六个美丽的妻子,但哪一家若有美丽的女儿,他都要霸占为妻。有一次,他看到人间的一个公主名叫婻粽布的,长得比他的六个妻子都漂亮,于是,他又把她抢来,作了他的第七个妻子。这个姑娘心里恨透了魔王,可表面却不露声色,装着与魔王十分要好。一天夜里,魔王从外面抢回来许多财宝和奴仆,她趁魔王高兴不备时试探问清了用魔王头发可勒死魔王的秘密。于是,夜深人静,趁魔王睡着的时候,姑娘悄悄地拔下了魔王的一根头发,勒住魔王的脖子。

顷刻间,魔王的头便滚落在地。但是,魔王的头滚到哪里,哪里便发生灾难,抛到河里,河水泛滥成灾;埋在地下,到处臭气冲天,只有魔王的妻子抱着才平安无事。为免除灾难,姑娘们便轮流抱着魔王的头,一人抱一天。天上一天,等于地上一年,每年姑娘们轮换的日子,即清明节后第7天,傣族人民怀着对姑娘们敬佩的心情,给姑娘们泼一次清水,作为洗污净身的一种祝福。泼水节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关于谷雨的民间传说

全文共 4112 字

+ 加入清单

相传,唐代高宗年间,黄河决堤,水淹曹州。千顷良田,黄水滚滚,房倒屋塌,军民溺死无数。有一个水性极好的青年,名叫谷雨,他推着一只大木箱游水将年迈的母亲送上城墙后,又游来游去从洪水中救出十几位乡亲。这时谷雨已是精疲力尽,因为他整整一天没吃东西了,肚子饿得咕咕叫,蹲在城墙上,望着翻滚的洪水发呆。突然,他看见洪水中有一棵牡丹时沉时浮,绯红的花朵象一张少女的脸,绿色的叶儿在水面上摆动,好像在摆手呼救。谷雨猛地站起,他忘记了饥饿和疲劳,脱下衣服扔给母亲,“扑通”一声跳进水中,向牡丹游去。水急浪高。谷雨费了好大劲才靠近牡丹,眼看就要抓住花叶,忽然一个浪头打来,将牡丹冲出一丈开外。谷雨紧迫不放,牡丹一会儿沉入水下,一会儿又漂浮上来。谷雨游啊,游啊,在黄水中足足游了两个时辰。过度的疲劳使他感到头昏目眩,两条腿象坠上了两块大石头一样沉,拨水的两只胳膊也不听使唤了,站在城墙上的母亲为儿子捏着一把汗,乡亲们高声喊叫着谷雨回来,谷雨不理不睬,在波涛中拼命地追寻着牡丹。

又过了一个时辰,牡丹挂在一裸被洪水冲倒的大树枝上,谷雨才追上了牡丹。他双手将牡丹捧起,高兴的眼泪都流出来了。谷雨艰难地游回来了,他站立不稳,跌倒在城墙上,面色苍白,气喘吁吁,将牡丹交给身旁—个老汉。这老汉叫赵老大,是个栽花能手。赵老大双手颤抖着接过牡丹说:“孩子,你放心!等黄水退下去,把这棵社丹栽到我那百花园中,我会好好护理它!”谷雨笑了,笑得那样甜!

转眼两年过去了。这年春天,谷雨的母亲得了重病.卧床不起,迷眼不睁,人瘦得皮包骨头,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谷雨心中着急,四处求医,房中能卖的东西都换汤药吃了,病情仍不见好转。这天,谷雨向赵老大借了二两银子,正要去给母亲抓药,一位少女飘然而进草房。这女子象画上的仙女一样美,红衣,红裙,红红的脸颊,红嘴唇,鬓角插着一支绯红色的花,弯弯的细眉下一双大眼睛紧盯着谷雨,微微一笑问道:“你就是谷雨吧?”谷雨急忙点头。少女说:“我叫丹风,家住东村。俺世代行医,为百姓治病。听说大娘身体欠安,特来送药。”说着,展开手中红巾,将一服草药放在桌上,草房里里顿时一阵清香。谷雨不知如何是好,急忙掏出银子递过去。丹风说:“贫民百姓医病,俺不收银钱。”说着走到床前。谷雨的母亲听到声音强睁双服,感激地望着丹凤姑娘,示意她坐下。丹风俯身望着大娘,甜甜地说;“大娘,我去给你煎药,吃下这服药你的病就回见轻!”谷雨听说丹风煎药,急忙去提水,抱柴,丹凤忙着烧火、煎药。一会儿工夫,二人把汤药煎好,丹风又侍候大娘将药服下。说也怪,大娘服药后,顿时有了精神,浑身轻松,病去了大半.只想下床走动。谷雨眼望着丹风,心里感激,口里却说不出半句话来。丹风姑娘看着憨厚的谷雨婿然一笑,说了句“我明日再来,”象一团火飘然而去。

一连三天,丹风姑娘都来给大娘送药,谷雨见到丹风,也不象第一天那样拘束了。二人有说有笑,象亲兄妹一样。不久,谷雨母亲的身体竞比病前还要硬朗,脸上的皱纹少了,头上的白发黑了,觉得身上有用不完的力气。她见谷雨和丹风那样亲近.别提有多高兴心里想,我若有这样一个儿媳妇该多好啊!想托人去说媒,又怕丹风不肯嫁到这穷家破舍来。思前想后.还是自己暗地里问问丹风,听听她的口气吧!说不定姑娘看中了谷雨,不嫌俺家贫哩!谁知自从谷雨母亲病好之后,丹风姑娘却再也没有来过,大娘天天等,谷雨天天盼。天不亮,娘俩个就往大门口往东张望。

“丹风姑娘今天准会来!”母亲说。

“她准会来!”谷雨说。

日落了!黄昏了!仍不见丹凤姑娘的影子。母亲说:“东村离咱家不远,你买点礼物去到东村去看看丹风姑娘吧!”

谷雨提着一篮礼物走了。他到东村一打听,东村没有行医的人家,更没有丹风这个姑娘。谷雨又往东跑了几个村庄。也没找到丹风的家。谷雨闷闷不乐地往回走,路过赵老大的百花园,忽然听到园中有女子嬉笑的声音,这声音那样熟悉!“是丹风!”谷雨扒开桑树篱笆,往园中张望,只见丹风和另外几个女子在月光下戏耍。他情不自禁地喊了一声;“丹风!”只听“忽——”地一阵风响,几个女子无影无踪。谷雨感到奇怪,急急奔进园中四处寻找,口里还说着:“你们不要躲藏.弄折了牡丹花,赵大爷要生气的!”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丹凤。谷雨心想,莫非我是在做梦?不!我清清楚楚地看见丹风了:红衣,红裙,红红的脸颊,红红的嘴唇,鬃角插着一排红色的花。

谷雨百思不解地蹲在花丛中,看眼前一株红牡丹摇来摆去,他突然想到:“那丹风姑娘莫非是牡丹仙女?”他围着红牡丹转来转去,月光下,那碗口大的花朵好像在冲着他顽皮地笑。谷雨深深作了一揖,说道;“多蒙丹凤姑娘妙手回春,治好了母亲的病!老人家这几日常常想念你,请仙女现身,随为兄回家一要叙!”谷雨说罢,偷眼观看牡丹,见一页红纸飘飘落地,他急忙捡起,见上面写着两行字:“待到明年四月八,奴到谷门去安家。”谷雨手拿红纸高兴地跳起来,对着牡丹拜了三拜,飞也似地住家跑去。

谷雨见到母亲,将寻找丹风的经过和在百花园中见到的情景说给母亲听,母亲喜得两眼冒泪花,直夸儿子交了好运气。从此以后,谷雨经常去百花园,帮助赵老大管理牡丹。

一日夜半,谷雨睡梦中正与丹风拜堂成亲,突然被敲门声惊醒,他翻身下床.开门一看,面前站的竟是丹风姑娘!只见她披头散发,衣裙不整,面带伤痕,气喘吁吁。谷雨的母亲急忙把丹风拉进草房、连声追问:“是那个欺负孩儿了?”丹风姑娘手拉着母亲.眼望着谷雨,泪水象断了线的珍珠,噗噗嗒嗒落了下来:“我是牡丹花仙,大山头秃鹰是我家仇人,它欺弱杀贫,伤害生灵,是个无恶不作的魔怪。它得了重病,逼我们姐妹上山去酿造花蕊丹酒,为它医病。我们姐妹不愿取自己身上的血,酿下丹酒叫恶贼饮用!秃鹰便派兵来抢;我们姐妹难以抵挡。丹凤今日前去,只怕难以回转,纵然不死.取血酿酒之后,我也难以成仙了!临行之时,我来拜别大娘;兄长—”。说着以膝跪在地上,泣不成声。谷雨急忙将丹风搀起,四目相对,心如火焚。此时,只听夜空中打雷似的一声轰响,几个魔鬼将草房团团围住。为首的赤发妖魔大声喊叫:“速将牡丹花妖放出!牙嘣半个不字,我叫草房化为灰烬!”谷雨急忙将门紧闭,谷雨的母亲紧紧地把丹风楼在怀里。外边吼声震天,道道火光刺眼明亮。丹风挣脱身子拜了两拜,说道:‘大娘,兄长,丹风不想连累你们,我要去了!”说罢夺门而去。谷雨哭喊着扑向门外,摔倒在地。赤发妖魔哈哈大笑,将丹风绳捆索绑,直奔大山头飞去。

丹风和众仙女被秃鹰抢去之后,百花园中的牡丹枯死了!谷雨的母亲眼哭瞎了!赵老大病卧在床起不来了,谷雨整天不声不响,在一块大石头上“嚓嚓嚓”磨着斧头!母亲知道儿子的心,对谷雨说:去吧,把斧子磨好,去杀死秃鹰,放出丹风姑娘!”她从枕下摸出一包药,放在儿于手里,说:“带上它,用得着!”

谷雨走了,他走了二十八天半,来到大山头。那山光秃秃的,一根树苗苗都不长。秃鹰藏在什么地方?丹风在何处酿酒?谷雨围着山转了一圈又一圈,连个洞都找不到。他真想放开嗓子喊两声丹风,又怕惊动妖魔,更难下手,便坐在离山较远的乱坟岗子观察山上的动静;一天过去了,不见妖魔的踪迹;两天过去了,看不见丹风的影子。谷雨在乱坟岗子上等了三天三夜,滚油浇心一样难受!第四天天刚亮,谷雨提起板斧,要去劈山寻找.忽然,右边一座大坟旁冒出一股白烟,谷雨急忙趴在一座坟旁。稍时,冒白姻的地方出来两个小妖,拾着一只大筐,唧唧咕咕地说着话奔大山头去了。等两个小妖走远,谷雨跑去一看,原来秃鹰的洞口就在脚下,他手握扳斧跳进洞去,他来到洞底站稳脚跟.好黑呀!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真冷啊!冷得浑身直打颤,谷雨摸着洞壁往里走,足足走了二里路远,方看见亮光。洞越来越大.眼前又出现了三条路,该往那里走啊?谷雨正在犹豫,听见侧洞中有哭泣之声,谷雨悄悄摸进侧洞,见丹风和三名花仙都被绑在一根石柱子上,她们浑身都变成了白色!谷雨悲凄地喊了一声:‘丹风”猛扑过去,丹风看见谷雨,一颗心好像撕成了两半,想不到谷雨有如此大的胆量.敢闯入魔洞,前来救她!她望着谷雨泪如下雨下:“凭你—把板斧.怎能救我们出洞!你快走吧!”谷雨说:“我把绳索砍断,咱们五人去把秃鹰杀死!”丹风着急地说:“你不要莽撞!它们妖多势众,都守护在秃鹰身旁,难以下手!再说我们姐妹因不给秃鹰酿酒,它便命二小妖去大山头抬来石灰,每天烤煮我们,如今姐妹元气大伤,更难敌它!”谷雨悲愤难忍,挥动板斧要砍断绳索,刚把胳膊拾起,一包药从杯中掉出来,他想起母亲的话,突然有了主意,劝丹风答应为秃鹰酿酒,暗中将药放入酒中,谷雨和众仙女正在商议如何除妖,去抬石灰的两个小妖回来了,谷雨急忙躲在石后。

丹风和众仙女叫小妖转告老鹰,为了早日解脱苦难.愿意为秃鹰酿酒。并说,此酒不但能治病,若多饮—杯,但可长生不老。秃鹰被疾病折磨得非常难受,命丹风和众花仙速速酿酒。

丹凤和众花仙酿造了两坛酒,一坛送给秃鹰.一坛留给众小妖。众妖听说饮此酒能长生不老,早就流口水了。秃鹰捧坛刚吃了一半,另一坛已被众妖争吃一空。酒到口中,非常香甜,稍时便觉头重脚轻,四肢麻木。谷雨见时机已到,手持板斧.冲了出来,秃鹰大叫一声:“不好!”便与谷雨打了起来;众花仙与众小妖也厮杀在一起。秃鹰久病不愈、又喝了药酒,虽有妖术也难以施展.战了不到两个回合,便被谷雨一斧砍倒在地。众小妖二目昏花,手脚不灵,只见眼前人影乱晃,有的把石头当人,胡抓乱打。有的把同类看成仙女,相互残杀,你挤我撞,吱吱怪叫。谷雨挥动板斧,如车轮转动一般左杀右砍,霎时将众妖斩尽。

丹凤手拉谷雨与众花仙正要出洞,一支飞剑刺来,穿透了谷雨的心,他大叫一声,倒在血泊之中!原来秃鹰虽受重伤,并没咽气,它见谷雨欲走,从背后下了毒手。丹风恼怒万分,拿起谷雨的板斧,将垂死挣扎的秃鹰砍成了肉泥!回转身来,抱起谷雨的尸体,泣不成声。

谷雨死了。他生在谷雨,死在谷雨,遇难时年仅二十一岁,谷雨被埋葬在赵老大的百花园中。从此,牡丹和众花仙都在曹州安了家,每逢谷雨时节,牡丹就要开放,表示她们对谷雨的怀念。

民间流传着“谷雨过三天,园里看牡丹”和“芍药打头,牡丹修脚”的说法,还有“月季花落只去蒂,花朵随开无停滞”的谚语,形容这一节气百花盛开的人间春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有关中秋节的传说故事

全文共 4853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传说是为了纪念嫦娥奔月。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此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又因农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称“中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新唐书·卷十五 志第五·礼乐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民间传说】

嫦娥奔月

无论有多少版本,一点是共通的:嫦娥是射日英雄后羿之妻,王母感后羿射日之功,赠之不死仙药。而嫦娥因故吃了仙药,无法逗留地面,飞天奔月而去。

有的版本中仙药是一粒,被嫦娥得之。而更多版本是两粒:人服一粒长生,服二粒成仙。后羿拿回家给嫦娥保管,准备夫妻分食,然而却被意外打破了这个计划。

意外是什么?无数版本的意外让嫦娥的形象在千百年来飘忽不定。有传说是嫦娥因不知详情而全服下;有人说嫦娥是好奇偷食;也人说嫦娥是故意盗之;一种悲伤的说法是后羿冷落嫦娥,嫦娥伤心而去;还有的传说是,后羿的部下蓬蒙趁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时手持宝剑闯入后院,威逼嫦娥交出宝物,嫦娥危急中将宝物吞下……无论如何,这个意外,造就了千古传说中一位最美丽浪漫、也最缥缈不定的月宫佳人。

服下仙药的嫦娥身子渐渐飘离地面,而广邈清冷的天空中,该去哪里呢?抬头望见皎洁的月光,嫦娥终于决定向那轮圆月冉冉飞去。

(附:嫦娥被迫奔月的版本)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干涸,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汗马功劳,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一半,能长生不老,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轻而易举的骗过了后羿。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每天都到月亮前观望着丈夫。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和月饼,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这个嫦娥奔月的故事以鲜明的态度和绚丽的色彩歌颂、赞美了嫦娥,与古文献有关嫦娥的记载相比较,可见人们对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很多加工,修饰,使嫦娥的形象与月同美,使之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 与现代流传甚广的“嫦娥奔月”相左,《全上古文》辑《灵宪》则记载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李商隐曾有诗感叹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玉兔捣药

嫦娥身边有只可爱的玉兔,这是民间公认的。据说嫦娥身体变轻,开始升空时,惶恐中的她想抓住什么压下身子,便抱起了一直喂养的白兔。白兔儿当然无法留住嫦娥,随她一起上了月亮,成为神话中一抹可爱温馨的色彩。

玉兔在月宫有一只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长生不老的灵药。《西游记》中也有这只小玉兔任性溜下凡间,还挥舞起捣药杵与孙悟空对战的情节。我们在月夜中抬起头来,也许能从月亮上找到那只可爱的兔子。

附:日本从中国传去这个神话后,变成了玉兔在捣年糕。(日本人认为月亮上天天都在过年吗?)

吴刚伐桂

抬头仰望明月,可见当中有些黑影,这便是传说的吴刚在伐桂。吴刚砍桂的神话据说是在唐代演绎而成,在民间流传中也有不同版本。

传说吴刚是天庭中的一位粗鲁的天将,被嫦娥的美丽深深吸引。也不顾对方的拒绝,一次又一次地跑到月宫纠缠。嫦娥不堪其扰,于是指向月中桂树说,它枝条太长了,今夜你若能将它砍断,便答应你的追求。吴刚心花怒放,心想这算什么难题,抡起斧头就砍。可每次拔出斧头,桂树的树身便恢复如初。于是他一斧又一斧地砍,桂树总是不断。一至砍到今天。

也有传说中吴刚是位凡人:一位西河人姓吴名刚,本为樵夫,醉心于仙道,但始终不肯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株五百丈的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创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愿望仍未达成,因此吴刚在月宫常年伐桂,始终砍不倒这棵树,而他也不断地砍下去。

【月饼传说】

月饼象征团圆,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必备祭品。而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是由元朝末年流传下来的。

元朝末年,汉人打算团结起来反抗蒙古人的统治,却苦于无从传递消息。后来刘伯温想出一条计策,到处散布流言,说有冬瘟流行,除非家家户户都在中秋节买月饼来吃,才能避免。人们买了月饼回到家中,发觉里面藏着纸条,上面写着:“中秋夜,杀鞑子,迎义军!” 于是众人纷纷起义反抗统治者,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就是这样留下来的。

无锡人中秋早晨一般都吃红烧玫瑰糖芋头,据说也与此有关。相传蒙古灭宋之后,民族压迫深重,汉人时刻都想反抗。有一年,大家约好中秋之夜一齐动手。为了厌胜,人们要吃红烧芋头,象征“鞑子”人头落地,这就是现在中秋节吃糖芋头的来历。

这个传说在潮汕各地则变异为:当时元朝统治者规定,每户潮人家都要住一个蒙古兵,受汉人供养,监视汉人的行动,并且只允许三家共用一把菜刀。老百姓恨极了,便趁着中秋节吃月饼的机会,把相约举事的纸条,放在月饼馅子里。潮人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因此每至中秋,则以芋头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广东各地有中秋节吃芋头的习俗,据说是纪念元末杀鞑子的历史故事。中秋节杀鞑子后,便以其头祭月,后来改以芋头代替。至今广东人剥芋皮时仍称为“剥鬼皮”。

玄宗漫游月宫

在唐朝,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就是玄宗漫游月宫的传说了。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国外中秋

日本人中秋节不吃月饼

在日本,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被称为“十五夜”或“中秋名月”。日本人在这一天同样有赏月的习俗,在日语里称为“月见”。日本的赏月习俗来源于中国,在1000多年前传到日本后,当地开始出现边赏月边举行宴会的风俗习惯,被称为“观月宴”。与中国人在中秋节的时候吃月饼不同,日本人在赏月的时候吃江米团子,称为“月见团子”。由于这个时期正值各种作物的收获季节,为了对自然的恩惠表示感谢,日本人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虽然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废除了农历,改用阳历,但是现在日本各地仍保留着中秋赏月的习俗,一些寺院和神社在中秋节还要举办专门的赏月会。

越南中秋节儿童唱主角

随着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临近,商家之间展开的“月饼大战”、“玩具大战”使越南各地的节日气氛尤显浓烈。与中国的中秋节有所不同,越南的中秋节是儿童唱主角。市场上口味各异的各式月饼、千姿百态的花灯、五颜六色的儿童玩具等节日食品、玩具应有尽有,孩子们的脸上溢满了对节日渴望。中秋节,首都河内的大小街道沿街摆卖月饼的店铺披红挂绿,上书“月饼”字样的大红灯笼高悬在店前的醒目位置,各种品牌的月饼摆满了货架。

每年中秋节期间,越南各地都要举行花灯节,并对花灯的设计进行评比,优胜者将获得奖励。另外,越南的一些地方还在节日期间组织舞狮,常在农历八月十四、十五两晚进行。当地人过节时或全家围坐阳台上、院子里,或举家外出到野外,摆上月饼、水果其他各式点心,边赏月、边品尝美味的月饼。孩子们则提着各种灯笼,成群结队地尽情嘻闹。

随着近年来越南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千年中秋习俗也悄然发生了变化。许多年轻人在节日里或在家聚会、唱歌跳舞,或结伴外出游玩赏月,增进同伴之间的了解与情谊。因此,越南的中秋节除了传统的合家团圆之意外,正在增添新的内涵,逐渐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新加坡:中秋也打“旅游牌”

新加坡是一个华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对于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向来十分重视。对新加坡的华人来说,中秋佳节是联络感情,表示谢意的天赐良机。亲朋好友、商业伙伴之间相互馈赠月饼,借此表示问候与祝愿。

新加坡是一个旅游国家,中秋佳节无疑是一个吸引游客的绝好机会。每年中秋临近时,当地著名的乌节路、新加坡河畔、牛车水及裕华园等地装饰一新。入夜时分,华灯初上,整个大街小巷一片红彤彤的景象,令人心动。

今年中秋节,在新加坡河畔矗立着一盏长300米、高4.5米,耗资7万美元制作的祥云巨型龙灯。每当夜幕降临,喷着水的巨型龙灯通身发光,将新加坡河面映照得一片火红,场面十分壮观。在华人的传统聚居地牛车水,除了从尼泊尔、越南等国进口的巨型灯笼熠熠生辉之外,由1364盏小红灯笼组成的44条小龙更是令牛车水增色不少。在新加坡颇具中华古老园林风韵的御花园,目前正在举办规模宏大的梦幻彩灯会。这里既有令人们喜爱的迪斯尼系列灯饰,也有巨大的北京天坛和巨龙造型的灯饰,分外引人注目。

马来西亚、菲律宾:华侨华人不忘中秋

吃月饼、赏月、提灯笼游行是马来西亚华人世代相传的中秋习俗。中秋临近,马来西亚各地的老字号商家纷纷推出各色月饼。首都吉隆坡市内各大商场都设有月饼专柜,报纸、电视台的月饼广告铺天盖地,为喜迎中秋营造了节日气氛。吉隆坡一些地方的华人社团近日举行了提灯笼游行庆中秋活动,除舞龙舞狮外,一辆辆载有“嫦娥”、“七仙女”的花车漫游其间,服饰鲜艳的艺人和青年载歌载舞,热闹非凡。

韩国:回乡探亲

韩国人称中秋节为“秋夕”。向亲朋戚友送礼亦是韩国人过中秋节的习俗,所以他们亦叫中秋节做“感恩节”,其假期表上把“秋夕”的英文写成为“Thanksgiving Day”(感恩节)。中秋在韩国是一个大节日,会一连放3天假。民众都会利用这段日子回乡探亲,所以每逢中秋之前一个月,韩国各大公司都会大减价,以吸引民众购物互相赠送。韩国人在中秋节会吃松饼。

泰国:祈月拜八仙

泰国人民把中秋节唤做“祈月节”。八月十五,节日之夜,各家各户,男女老少都要参拜月亮。人们在大方桌前端坐祈祷,互相祝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五、有关传说

全文共 620 字

+ 加入清单

据历史记载,公元352年,即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句流及亲朋共41人聚会于兰亭,行修禊之礼、饮酒赋诗。后来王羲之汇集各人的诗文编成集子,并写了一篇序,这就是著名的《兰亭集序》。传说当时王羲之是乘着酒兴方酣之际,用蚕茧纸、鼠须笔疾书此序,通篇28行,324字,有复重者,皆变化不一,精美绝伦。只可惜这样一件书法珍品,到了唐太宗手里,他爱不忍释,临死时竟命人用它来殉葬。从此后世人便看不到《兰亭集序》的真迹了。在兰亭里,有一座三角形的碑亭,亭内碑石上刻有“鹅池"两个草书大字。相传这两个字是王羲之手书,并传说王羲之很喜欢鹅,在家里养了一群鹅。现在兰亭的鹅池里也养了几只白净的鹅。有趣的曲水流觞 兰亭里还有曲水流觞亭、右军祠、墨池等建筑。 流觞亭面阔三间,四面有围廊。亭前有一弯弯曲曲的水沟,水在曲沟里缓缓地流过,这就是有名的曲水。当年王羲之等人就是列坐在曲水岸边,有人在曲水的上游,放上一只盛酒的杯子,酒杯由荷叶托着顺水流漂行,到谁处停下,谁就得赋诗一首,作不出者罚酒一杯。当今很多游人来到这里,兴致勃勃地用塑料杯子,盛上饮料,放在曲水里“流觞”,体味当年曲水邀欢的情趣。 右军祠是纪念王羲之的祠堂。王羲之当时任右将军、会稽内史,因此人们常称他为王右军。祠内有许多碑刻,正中悬挂王羲之画像,两边的楹联是“毕生寄迹在山水,列坐放言无古今。”祠内有一水池,称为“墨池”,据说当年王羲之用这池子的水蘸笔习书,把整池水都染黑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压岁钱的传说作文锦集

全文共 1919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都喜欢过年,过年时,大人会给我们很多压岁钱,那么压岁钱的来历是怎样的呢?现随小编一起来阅读下压岁钱的传说作文,或许你就能找到答案。

压岁钱的传说作文一

除夕之夜,每个孩子都能够得到压岁钱。

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又叫压胜钱,并不在市面上流通,而是铸成钱币形式的玩赏物,有避邪的功能。钱币正面一般铸有“万岁千秋”、“去殃除凶”等吉祥话和龙凤、龟蛇、双鱼等吉祥图案。

关于压岁钱,有一个故事。传说古代有一个叫“祟”的小妖,黑身白手,他每年年三十夜里出来,专门摸睡熟的小孩的脑门。小孩被摸过后就会发高烧说梦话,退烧后也就变成痴呆疯癫的傻子了。人们怕祟来伤害孩子,整夜点灯不睡,就叫“守祟”。

据说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老年得子,十分珍爱。在年三十晚上,为防止“祟”来侵扰一直逗孩子玩,小孩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包了又拆,拆了又包,睡下以后,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在枕边。

半夜里,一阵阴风吹过,黑矮的小人正要用他的白手摸孩子的头,突然孩子枕边迸出一道金光,祟尖叫着逃跑了。于是这件事传扬开来,大家纷纷效仿,在大年夜用红纸包上钱给孩子,祟就不敢再来侵扰了。

因而人们把这种钱叫“压祟钱”,“祟”与“岁”发音相同,日久天长,就被称为“压岁钱”了。

压岁钱的传说作文二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

有一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夫妻俩不敢合眼。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吹灭了灯火,“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道道闪光,吓得“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

原来八枚铜钱是八仙变的,暗中来保护孩子的。因为“祟”与“岁”谐音,之后逐渐演变为“压岁钱”。到了明清,“以彩绳穿钱编为龙形,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所以一些地方把给孩子压岁钱叫“串钱”。到了近代则演变为红纸包一百文铜钱赐给晚辈,寓意“长命百岁”。对已成年的晚辈红纸包里则放一枚银元,寓意“一本万利”。货币改为纸币后,长辈们喜欢到银行兑换票面号码相连的新钞票给孩子,祝愿孩子“连连高升”。

压岁钱的传说作文三

在以前,有一个村庄,村里的老老少少都十分和睦,愿为彼此分忧解难,所以,当地人把这个村庄称为和睦村。和睦村中有一座树木郁郁葱葱的大山。和睦村的村长把村里的土地均匀分配,为了使每个家庭都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出富有的生活,和睦村的土地刚好每家每户一块,春去春来,和睦村每块土地上都发出了新芽,乡亲们你耕我种,和和睦睦。放眼望去,只见树儿在摇头微笑,侧耳聆听,只听见鸟儿奏着一段段交响曲,土地中,到处洋溢着欢声笑语,和睦村中,不仅人与人和睦,人与动物也是和睦的。鸟儿见了村民,一点都不胆怯,向他们招手问好,兔子见了村民,一点都不害怕,向他们点头微笑,这看不出来,人与动物之间的差异,这看得出来,是多么美好的乡村生活啊!

无论是谁,都不想破坏这安谧的生活。可就是有这么一天,一张大魔爪向和睦村的村民伸进,伸进。

在某一天的傍晚时分,天空出现了异象,骤然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可怕极了。从和睦村里的大山后出现了一个有着庞大身躯,又身披黑色东西的怪物,两只眼睛大的可怕,通红通红的,像似快要爆发的火山。怪物不知使用了什么法力,天空中一下子闪现了许多光,照在村里所有孩子们的身上,然后孩子们在同一时间做出了相同的举动——都向自己的长辈发起了进攻,平时的乖乖儿,乖乖女现在就像变了个人一样。这可怕的一天终于结束了。

人们原以为就到此为止了,可第二天,又是傍晚时分,这场剧又重演了,人们都不知所措,和睦村的大人小孩不再和睦了,那个怪物,破坏了村民们这宁静的生活。

有一位喜欢钱但很善良的村民想:我给那些孩子钱,以钱来诱惑他们,叫他们不要伤害长辈。这样虽然会花掉很多钱,但也算为我村做点贡献吧!可怪物看见我给他们钱,认为我不怀好意怎么办?这样的话,恐怕我也要倒霉,他又顺手拿起一大块红纸,把红纸撕成许多小块,然后把钱包在里面,最后,才挨家挨户送过去,送的那天,正好是三十夜。

你还别说,这个方法显灵了,那天晚上全村的小孩们并没有向长辈们发起进攻,而且怪物最怕的颜色就是红色,钱刚好是用红纸包的。村民们把这钱称为压岁钱,因为那怪物每次是傍晚时从山后面出来的,所以用“岁”来表示。后来,压岁钱在就民间流传开来。

所以说,每年春节,大人们都要给小孩发压岁钱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猫的传说作文500字

全文共 525 字

+ 加入清单

在人类还没有进化前,有一种稀有动物,因为它有两个头,所以叫双头。动物们非常喜欢它,给它别墅住,给它衣服穿。可是双头猫一点儿也不开心,它们似乎有什么烦恼。

有一天,双头猫在大街上散步,一个哥哥对妹妹说:“妹妹,你看,大街上相同种类的人真多,我们却没有一个同胞,真是无聊啊。”原来,它们是因为没有同胞而不开心的呀。

双头猫走着走着,看到一位白胡子的老爷爷。胸前的牌子上写着它是个克隆博士。这可把双头猫高兴坏了,连忙跑上去问:“博士爷爷,博士爷爷!请您克隆我们吧!请您克隆我们吧!”博士爷爷仔细想了想,看着双头猫那哀求的小眼神,只好答应了:“好吧,跟我来。”双头猫高兴地跳了起来。

博士带双头猫去了他的实验室。实验室里好玩的东西可真多!双头猫兴奋极了,东摸摸,西碰碰。它们同时看中了两个放在相对方向的东西,都想走近仔细研究一下,但它们的身体是连在一起的,这可怎么办呀!可是双头猫丝毫没有察觉对方在相反方向走去,于是它们各自一用力,把身体就这么分开了!之后,它们忘掉了以前拥有的记忆。博士爷爷一转身,被眼前的一幕吓坏了:“这是什么鬼东西!”他尖叫着跑了出去。后来,这两只动物看到了对方,便一见钟情,结了婚,生下了孩子。就这样一代一代繁衍下来,才有了今天的——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重阳节的传说作文

全文共 592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星,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还是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丝马迹。古人长将重阳与上巳或寒食、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汉刘歆《西京杂记》称:“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上巳、寒食与重阳的对应,是以“大火”出没为依据的。

随着人们谋生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时间有了新的认识,“火历”让位于一般历法。九月祭火的仪式衰亡,但人们对九月因阳气的衰减而引起的自然物侯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旧传城,虽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释。 重阳在民众生活中成为夏冬交接的时间界标。如果说上巳、寒食是人们渡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春节,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阳“辞青”。重阳节俗就围绕着人们的这一时季感受展开。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七龙传说

全文共 1158 字

+ 加入清单

“小子,你踩了大爷的脚了。”说这话的人是一个全身都是纹身,头发染得红红绿绿,嘴里还叼根烟。是这里的超级流氓,绰号飞哥。

“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一个高中生模样的人说道,他知道这号人惹不起。这高中生乃二代决斗王游城十代的后代,名游城云天。与游城十代长的一模一样。(不知道的可以看游城十代的图片)

“这就行了,你得赔我医药费。”飞哥这流氓不讲理的叫道。

“别欺人太甚,无理取闹。”游城云天并不怕找事。

那流氓飞哥看云天并不是快好啃的骨头。便说:“咱们来决斗,你要输的话,你就陪我一万元。赢的话,我就放你走。”

“一言为定。”云天一口答应。

决斗。发动高速世界,场地成形。

云天用的是游城十代留下来的E。HERO(元素英雄)卡组。飞哥用的是龙族卡组,这龙族卡组很厉害。

“由我先攻,抽卡。”飞哥先攻,:“我召唤幻想飞龙,放置两张卡,结束这回合。”

“我的回合,抽卡。”云天进入他的回合,:“我召唤E。HERO天空侠,盖放一张卡。然后用攻击力1800的E。HERO天空侠攻击攻击力1700的幻想飞龙。”

“怎么可能,我发动陷阱卡攻击无力化,让你这回和不能攻击宣言。”飞哥叫道。

云天失去这次攻击一次机会说:“我结束这回合。”

飞哥侥幸道:“我的回合,抽卡。我发动装备魔法团结之力,将幻想飞龙攻击力上升800,1700+800=2500,攻击你的天空侠,2500—1800=700,你受到700分伤害。4000—700=3300。”

游城云天还剩3300,轮到了他。“我的回合,抽卡。我召唤E。HERO海洋侠,盖上一张卡,结束回合。”

“轮到我了,抽卡。”哈哈,飞哥大笑几声说:“我在这回合挂掉你,我召唤废品哥布林,将调整怪兽3星的废品哥布林与4星的非调整怪兽幻想飞龙。4+3=7,王者的呐喊发出回响,胜利的铁锤,打破大地吧!振翅高飞吧,七星同步召唤,暴翼龙!紧接着发动另一张团结之力,再发动替罪羊,召唤四只衍生物。暴翼龙攻击力2400上升4000,6400攻击力,攻击海洋侠,你挂了,6400—1500=4900,你受到4900分伤害。”

“还没挂,打开覆盖的卡,速攻魔法收缩,将你的暴翼龙攻击力除二,6400÷2=3200,3200—1500=1700,我只挨1700,3300—1700=1600,我还有1600。”云天逃过一劫。

“那我结束这回合。”飞哥很沮丧。

“我将一切赌在我将抽的这张卡上。”云天说,“抽卡。”云天看了一眼,道:“好,来了,这将是你的最后一个回合。我发动魔法卡奇迹融合将墓地里的天空侠与海洋侠除外融合E。HERO绝对零度侠。然后发动魔法卡属性改变将零度侠的属性水改为暗,紧接着发动装备魔法超级恶暗能源,将零度侠攻击力乘五,2500×5=12500,攻击你的暴翼龙,12500—6400=6100,你受到6100分伤害,你输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重返狼群的公狼传说 1000字

全文共 1683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我刚去若尔盖草原写生的时候,绝没有想到草原上会有一只濒死的、注定会影响我一生的小崽向我发出微弱的呼救声……

我一踏上这片海拔近四千米的高原草甸,就立刻感觉到空气稀薄,太阳炽烈,长风刮劲草,几乎没有任何树木能够扎根生长,这里只有广阔无边的草场和绵延起伏的浅山。据当地人说,“若尔盖”的藏语含义是“牦牛喜欢的地方”。放眼望去,神圣的雪山,飘扬的经幡,悠悠白云下漫山遍野的牛羊,澄澈的天宇映衬着金碧辉煌的藏传佛教寺庙……这是每一个画家梦寐以求的自由乐土。

此时正值四月,压抑了一冬的烈日开始炙烤高原上的每一寸土地。正午,我背着画夹与行囊顶着骄阳越走越渴,四周没有树木可以遮阴,水也早已喝完。我终于在无边无际的草场上找到了一处牧民家,推门进去讨口水喝。

这草原深处的牧民家少有外来的汉族客人,因此他们异常热情。一个牧民老阿妈端出酥油茶,揉了一块糌粑递给我。几个粗通汉语的牧民围坐桌边,天南地北地和我拉起家常来。闲聊中,说起了草原上新近传来的关于狼的故事。我是个动物迷,一听之下立刻来了兴趣。

“很久没见过那样的狼了!”老阿妈在我对面坐下来,褪下手上的佛珠串,一颗颗数着,娓娓道来,“前些日子,一匹大公狼钻进一家人的羊圈偷走了一只羊。丢羊的消息一传开,打猎的人就去下了狼夹子,没几天,狼夹子不见了!后来找到夹子,但上面只有一只咬断的狼爪,狼竟然跑了!”

“狼咬断自己的爪子吗?!”我吃了一惊,虽然以前在小说中也读到过这样的描述,但总是当文学故事看,此刻听草原上的牧民讲现实版本,不禁心惊肉跳,“还真有这样的事儿?!”

“有,草原上的狼狠着呢!”老阿妈连连点头,从她接下来断断续续的描述和旁边几个牧民七嘴八舌的补充中,我努力还原着当时的景象:

那只被夹的大公狼,拖着狼夹子跑不远,立刻咬断了受伤的前爪,翻身逃命,被几只藏狗循着血味儿一路追撵过去。大公狼三只爪子爬不上山,慌乱当中躲进山脚下乱石堆的石缝里,狼头向外,严防死守!围上来的几只藏狗里,一只年轻没经验的狗见了瘸狼,以为好对付,不知深浅地往里冲,刚伸进半个头就被大公狼连头带喉咙一口咬住,狗眼珠子也被咬爆了,狼头一阵猛甩,狗哼都没哼几声就被公狼撕破了喉咙,死在洞口。剩余的藏狗吓得再不敢往里冲,只管大声汪汪叫着报信。狼也死守在石缝里不出来。

闻声赶来的猎人和牧民轰开狗群,见石缝不太深,猎人就把藏刀捆在马棒子头上,戳进洞去,一阵乱捅,把大狼活活捅死在石缝里。猎人感觉再没动静时,抽回马棒,挑出死狼一看,尺把长的藏刀一直扎进大公狼的嘴里,从喉管下面戳透,狼嘴和喉咙直翻血泡泡,大股大股的狼血顺着刀刃往下流,刀柄直吞进了狼嘴里,被狼牙死死咬住,拔都拔不出来。

听到这情形,我艰难地咽了一口茶,很不舒服地摸摸喉咙,仿佛那一刀是戳进了我的喉管里。

“那狼死的时候,头皮眼睛耳朵几乎都被刀戳烂了,只剩一只眼睛还死盯着杀他的人,看得人心里直发毛。”旁边的牧民大哥一点不在意我不舒服的感觉,接过老阿妈的话往下讲,“那只大公狼的刀伤只在头上、眼睛上、脖子上有,身上和后背一点伤都没有,你说是怎么回事?”他卖个关子,倒上一碗酒,咂了一口,看看我一脸迷茫的表情:“大狼到死都是迎着刀往上咬,如果是狗挨上两刀早就转身往里缩了!你说这狼狠不狠?”

我头皮一阵窜麻,心里凉飕飕的,仿佛感觉到那狭窄石缝中寒光闪闪的藏刀就在眼前狂扎乱刺。

“那个猎人运气倒好,”另一个大胡子的牧民羡慕地说,“他得了张几乎完整的狼皮,就是缺了条狼腿。”

我垂下眼皮,叹了口气,心中既钦佩又惋惜。我从小爱动物,是看着赵忠祥的《动物世界》长大的一代,因此对各种生物也有或多或少的了解。但对狼,我一直觉得他不是一种普通的动物——神秘、冷峻、凶残而令人敬畏。从我所知道的各种动物传说和记录中,也只有狼才能下狠心咬断自己的脚爪,用高昂的代价换取一条生路,其他任何动物都下不了口,以自戕肢体的办法从捕兽夹下逃脱。可惜这只宁死不屈的强悍大狼终究没有逃脱被杀的厄运。我突然很想亲眼见证一下那只断狼爪,亲手抚摸一下公狼遗留的“战袍”,感受一下一直以来以为只有小说和传闻中才有的狼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关于龙的传说

全文共 669 字

+ 加入清单

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住在深海的龙王有一日巡海归来,一下觉得腰间象是有枚钻子刺一样痛,没一下就头晕目花起来,老龙王实在支撑不住了,痛得在牙床上打滚。龙王想:“在这样痛下去是要了我的老命的还是去凡间试一下。”

龙王摇身变成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子,再说老郎中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子按住腰,痛得满脸发青、虚汗淋淋走进来,就劝开众人说让老人家先看。龙王也也不客气,一屁股坐下来就伸手。老郎中摸了一下脉门,吓了一跳,心想自己看了几十年的病,怎么这人的脉和常人不同。他起身招呼这老人走进里头的房间,老郎中要他说出自己到底是什么人,不说实话很难诊病处方,再这样拖下去,难说会大祸临头。龙王一听,心想还是病要紧,就如实说出自己是龙王,在巡海时,一下觉得腰间有钻骨的痒痛,归到龙宫后,更是痛得难受,叫遍了龙医看也没见凑效,这才来到凡间求郎中诊断。

老郎中长叹了一口气说道:“哦,原来是这样。那好吧,不过,你只有再到海边去现出身方能确诊。”

说来也怪老龙王的病一下子就好了。老郎中转身就要走,龙王一把扯住他说:“恩人,要不是你,老龙这条老命就难保了,你等一下,我马上就来。”说完就一头钻进海里。没一下,龙王带着龙婆和龙子,端着一盘海里的珍宝向老郎中拜谢。郎中说什么也不肯收,他边推边说:“只要龙王保佑人间,年年能风调雨顺就是谢礼了。 ”老龙王想了想说:“那好,每年开春,你们人间只要仿我的身子扎成纸龙,敲锣打鼓叫我来,我老龙保证凡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打那后,每当到了大年春节,人们都扎起纸龙敲锣打鼓舞龙灯,以庆来年风调雨顺。那舞龙灯的习俗也就这样一代一代传下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