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写党的历史【热门20篇】

浏览

3719

作文

1000

档案馆的历史作文300字

全文共 29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下午,我兴致勃勃跟爷爷来萧山档案馆参加小记者活动。路上,爷爷不认识路,把我带错地方了,眼看时间快到了,真是急死我了。后来,爷爷问了路边的行人,才把我送到安全地点。幸好我们没有迟到。

给我们上课的是一位王老师,他给我们说了这个活动的主题《我是兰台小令史》,给我们讲了“兰台”和档案馆密不可分地联系,是一位名叫木固的人,以前他偷偷摸摸的给皇上写书。有一天,皇上把他抓住了,皇上看了木固写的书,发现他写的文采很好,就叫他每天为皇上写书,木固的房就叫“兰台”。

后来,老师还给我们一张信纸,要我们写上心愿,给20年后的自己。最后,老师还带我们参观了档案馆、存放我们心愿的地方,也给我们看了电影……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华盛顿的历史功绩的经典故事

全文共 1137 字

+ 加入清单

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年,是美国首任总统,美国独立战争大陆军总司令。年,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年连任,在两届任期结束后,他自愿放弃权力不再续任,隐退于弗农山庄园。由于他扮演了美国独立战争和建国中最重要的角色,故被尊称为美国国父,学者们则将他和亚伯拉罕·林肯、富兰克林·罗斯福并列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

华盛顿的历史功绩

美利坚合众国的缔造者——华盛顿

美国的首都是华盛顿,它位于大西洋岸的波托马克河畔。其实,在年以前美国并没有这样一座城市,它是美国人民为纪念美国的开国元勋——乔治·华盛顿而专门建立的,由此可以看出他在美国人民心目中的是多么崇高。

年月日,乔治·华盛顿生于弗吉尼亚的一个种植园主家庭。他自幼丧父,只继承了少量的田产和个黑奴。岁的时候,就去西部作土地测量员,后来又在俄亥俄河流域领做过土地买卖,靠着自己的艰苦奋斗,华盛顿成为当地有名的大种植园主。

当时,英法两国为争夺北美殖民地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战争,英国为战胜法国,竭力争取北美大种植园主的支持,年,弗吉尼亚总督答应把万英亩土地给参加反法战争的富人,华盛顿积极参加了英国方面对法作战,指挥弗吉尼亚地方武装英勇战斗,屡立战功,协助英军把法军赶出北美。但战争结束后,英国却立刻翻脸,宣布西部土地为王室私产,不准垦殖。这一禁令使华盛顿一下子丧失了万多英亩土地,从此,他成为英国殖民政策的坚决反对者。

年月日,波士顿人民在列克星顿打响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第一枪,北美各州人民纷纷响应,轰轰烈烈的美国独立战争爆发了。

年月,北美个英属殖民地在费城召开“大陆会议”,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这时,波士顿义军正和那里的英军激战,华盛顿立即骑马出发,于月日抵达波士顿,他亲临前线指挥战斗,给英军以严重打击。

在战争初期,美军打得非常艰苦,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临时招集来的农民,衣服破烂不堪,没有武器,没有受过正规军事训练,根本不像一支军队,另一方面,美军的后勤供应也极度的困难,士兵们经常吃不饱、穿不暖,有时一连五六天吃不到面包,只好吃马料,在寒冷的冬季,有许多士兵不得不赤脚行军。

相反,他们的对手英军却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后勤供应充足。所以,美军一败再败,纽约等要塞相继失守,到年月,连首都费城也被英军占领,有些意志不坚的将领竟率兵向英军投降。

在极端严峻的形势下,华盛顿始终忠于北美人民的独立事业,从来没有动摇过。他以非凡的才干,把原来自由、散漫,缺乏组织纪律和统一指挥的美军组织起来,在战斗中锻炼成长,逐步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正规军。他鼓励美军士兵,号召他们为自由而战,指出:美利坚人是自由的,还是奴隶;我们的田产应当归自己,还是被劫夺、被毁坏;两条路,一条是勇敢地反抗,一条是驯服,正摆在独立军将士面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感受历史初中

全文共 628 字

+ 加入清单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首《泌园春·雪》是我最喜欢的一首词,朗朗上口的几句词,却让几代大帝的风貌跃然我们眼前。

记得第一次与历史相遇,是在我七岁的那时候。那年我迷上了图书馆,那里有许多精彩的书籍,使人仿佛在书的海洋里遨游。我每天都要进入一本书的内心世界,开启一个神秘旅行。《史记》,我欣赏它,虽然并不能真正读懂它,却在孩堤时代就深深地被历史吸引,不仅是因为那一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还因为书中对历史的评价,对历史人物的见解。到今,我还记得《史记》中的一个小故事:舜从小就孝顺父母,爱护弟弟,不论他们对自己是什么态度。从此,我便下定决心,要做一个同舜一样的人,做一个真正的好人。我欣赏历史,是它教会了我如何为人处事,为人子女。

我长大了,对历史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在这时,历史课满足了我的需求,每一节历史课,都像是为我自己量身定做的。它是一片海洋,我就是一条小鱼,我爱着它;它是一朵花,我就是一只蝴蝶,我恋着它;它是太阳,我就是一棵向日葵,我随着它。无论它走到哪里,我都会跟在它的后面,欣赏着它的点点滴滴,我欣赏历史,是它伴随着我成长,引导着我前进,丰富着我的阅历。

历史犹如太阳照耀着我,我需要它;历史犹如长辈爱护着我,我尊敬它;历史犹如老师督促着我成长,我崇拜它。正是因为这样,我欣赏它。历史,我欣赏它独有的魅力,欣赏它独特的见解,欣赏它的深奥悠长,欣赏它的内涵。这就是历史——我所欣赏的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以历史的话题作文600字

全文共 776 字

+ 加入清单

闲来无事时,爱携一本历史长卷,读五千年的沧桑。在历史的长河中漫步,感动于古仁人的爱国之志和英雄气概。

感动于荆轲

易水边太子的身影渐渐远了,高渐离的筑声也淡了。马车上的你,心中无怨无悔,但仍举棋不定。一边是太子对自己的诚意,一边是天下的统一,百姓的幸福。刺,还是不刺?恍惚间已到秦宫,走下车子,你抱着樊将军的头颅和督亢的地图,默道:“今生只能愧对你们了!”走到秦王面前,你缓缓将地图展开,终于,图穷匕见,锋利的匕首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你尽力向秦王刺去。只是,在刀锋要决定秦王命运时,你的手刺偏了,之后你只是追赶,并不再刺,直至被打倒。

大雁哀嚎着飞过,秦殿上已空无一人,只有殿上殷红的血迹,斑斑点点,似朵朵红艳的傲梅。在危急时刻,你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却成就了天下。荆轲,我为你的英雄气概深深感动。

感动于屈原

屈原,楚国的一代才子,一生想要在家乡的土地上建功立业。可天妒英才,楚王的昏庸使你怀才不遇,你只得望着秦军旗帜一步步逼近。楚国将要沦落之时,你奔走呼号,希望能挽回社稷,拯救人民。但当秦军肆无忌惮地毁掉宗庙、城楼,踌躇满志的你也无力回天。孤独地走在汨罗江畔,望着身后因战乱匆匆逃亡的百姓,你心中一阵苦楚,义无反顾地跳入了江中。

浪珠飞溅,水雾淋漓,历史的天空一片昏暗,阴风怒号,雷电齐鸣,都抹不去水面苍白的浪花。屈原,我为你的爱国热情深深感动。

感动于杜甫

杜甫,走在唐王朝最后的历史中。八月秋风呼号,屋顶的茅草也被吹去,本已残破的草堂更加风雨招摇。入夜,一场大雨倾盆,冰冷的雨滴倾泻而下,你只能蜷缩在破旧的被下,仰望天际。忽然,一声雷电划破了黑暗的苍穹,也照亮了你的心。你站起身,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顿时,这惊天动地的怒吼照亮了唐王朝最后的历史。你即使身处困境,仍毫不为己,只心系国家,担心着国家的兴亡。杜甫,我为你崇高的责任感深深感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家徒四壁历史典故

全文共 832 字

+ 加入清单

典源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卓) 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索隐:“家空无资储,但有四壁而已。”

释义用法司马相如 (字长卿) 与卓文君一同奔回成都,他家中空荡荡的,四面只有墙壁。后用此典形容家中贫穷,一无所有。多指寒士生涯。

用典形式

【四壁】 宋·杨万里:“他家都有侬家无,却有四壁环相如。”宋·刘辰翁:“相如倦游去,掩四壁凄其春暮。”金·元好问:“四壁旧闻悬磬宅,一囊今有卖书钱。”

【立壁】 宋·陈师道:“我无置锥君立壁,春黍作糜甘胜蜜。”

【壁立】 晋·左思:“长卿还成都,壁立何寥廓。”宋·范成大:“犬子地寒徒壁立,元龙身懒谩楼高。”

【马卿壁】 清·黄景仁:“杜陵茅,马卿壁,我更无家可归得。”

【无四壁】 宋·范成大:“苍茫一身无四壁,八方上下惟孤篷。”

【四立壁】 宋·黄庭坚:“参军但有四立壁,初无临江千木奴。”宋·范成大:“君家十年四立壁,震风凌雨啼妻孥。”

【四壁立】 宋·陈师道:“小家厚敛四壁立,拆东补西裳作带。”

【四壁穷】 宋·陆游:“兀兀终年醉,空空四壁穷。”

【四壁空】 宋·陆游:“无地容锥四壁空,浩然亦未怆途穷。”

【家四壁】 宋·苏轼:“不愁家四壁,自有锦千堆。”

【家徒壁】 宋·陈与义:“相如未免家徒壁,季子行看嫂下机。”

【长卿四壁】 清·赵执信:“长卿四壁羞文君,千金万里来长门。”

【四壁一身】 宋·陈与义:“四壁一身长客梦,百忧双鬓更春风。”

【四壁相如】 清·黄景仁:“一生伯道伤无嗣,四壁相如尚有妻。”

【君家四壁】 宋·苏轼:“君家四壁如相如,卷藏天禄吞石渠。”

【相如四壁】 金·元好问:“相如四壁消何物,直要文君典鹔鸘。”

【家无四壁】 唐·张偁:“一掷千金浑是胆,家无四壁不知贫。”

家徒四壁】 宋·黄庭坚:“家徒四壁书侵坐,马耸三山叶拥门。”清·徐夔:“入门家徒四壁立,短衣往往不掩踝。”

【一穷无四壁】 宋·陈师道:“一穷无四壁,百代有千诗。”

【司马归无屋】 宋·汪元量:“司马归无屋,冯驩出有车。”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我读懂了历史人物作文500字

全文共 500 字

+ 加入清单

日月星辰的流转,沧海桑田的迭更,一切的一切,在岁月的流逝中褪色。一切的一切,在褪色中改变。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变的,是那些人物的精神品质,他们高尚的品德,伟大的理想,值得我们去读懂。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便是他的真实写照。读书无数,擅长各种兵法,足智多谋,让曹操十万水军全军覆没。淡泊明志,拒绝了刘备让他称帝的请求,一心辅佐刘禅,毫无夺权篡位的想法。他死后,还用尸体吓退了进攻的军队,使他们不敢贸然行动。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啊!

孔明,我读懂了您的淡泊名利。

“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他被后人称赞不已。他身怀大志,欲推翻暴秦,一统天下。涿鹿之战中,他破釜沉舟,孤注一掷。就在其他国家还不敢贸然行动时,他却率领自己的八千子弟,冲了上去。他们越战越勇,以一敌百,狠狠削弱了秦朝的兵力。就在他要完成自己的志向时,怎奈心太软,在鸿门宴上放走了刘邦。错失良机,自刎于乌江。“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便是对他的感慨。

项羽,我读懂了您的潇洒无畏。

深邃的星空因流星的飞逝更显生机,浩瀚的海洋因浪花的翻腾更显活力……世界上因历史人物儿更美好。因为他们都值得我们去读懂,我们学习,我们赞扬,我读懂了历史人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历史将记住杜甫作文

全文共 1360 字

+ 加入清单

碟中一芥灯草不住地烁烁,光影缱绻。

外面铺卷着暴雨,寒气从檐顶的破洞袭入,吹得这瘦弱的光火险些熄灭。园里黒黢黢的,隐约能看见蒿藜的轮廓——肆意倡狂地卧伏在角落,像是在潜滋暗长。

刚经了洪灾,十日煎熬,他早已顾不上这些,桌上是耒阳聂县令送来的烤牛肉,常言道饥不择食,更何况面对美酒佳肴,他不停、不停地咀嚼,重获新生般的。他觉不出饿意了,但也不饱,不知过了多久,他还剩最后一壶酒。酒浊而烈,一口饮下,辣入心肺,灼穿胸腔,他望了眼天——被破残的房檐割作了一条参差不齐的灰线。他有些迷茫,自己在干什么?是在为大难不死而开心,还是在为这顿佳肴而感动?人已年近六旬,头发白尽了,身体也愈渐虚弱,可自己似乎还是一事无成。“青袍朝士最困者,白头拾遗徒步归。”多么嘲讽。乱世之中,自己竟对官业如此执著,一次次落魄,长年的奔波流亡,与妻儿分离。而这些年又为百姓写了许多诗,每一个字都倾注了血泪,像是用针刺刻在心尖上般的把它们作到了纸上。但统治者连横死街头的生命都漠不关心,又怎会为他这一介庸民的陋作所动呢?

屋里有些闷人,他不住地咳嗽了起来,声音嘶哑,像是要将心肺撕开。他眼前忽的模糊了,呼吸也变得艰难。刹的,他竟看见了妻儿的脸庞。“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上一次见面,已记不清是什么时候了。妻子的嘴微微张合,是唤了声他的名字么?泪水不住地往下流淌。他伸出手,想够住她们,却扑了个空,碎了这幻境。眼前,仍是空无一人,光火烁烁,光影缱绻。他默默拭了拭泪,“一个梦……罢了。”

恍然间,他有听见了一个熟悉的声音。慌忙起身,四下寻望,竟见故友郑虔捧着一坛酒,在桌上坐着。他赶紧迎上去。“老朋友!你怎么来了!”上一次见面,不知又是多少年前,而眼前郑虔竟仍是壮年模样。他感觉自己也年轻了许多,又回到了当年与友人买酒痛饮的日子。他笑了,向郑虔倾诉起思念与愁楚,笑着笑着,却又藏不住哀愁,流下了泪来。泪落入酒,其味甚苦,像是用这么多年的漂泊之苦酿成的。他醉了,却越醉越清醒,忆起多年前所作“故旧谁怜我?平生郑与苏。”原来郑虔与自己早已阴阳两隔。

郑虔的声音消失了,紧随之是千千万万的哭喊声。那是无情的天地所辜负的百姓的哭声,从地面漫上,塞住他的耳喉,穿透他孱弱的躯壳,让他艰于呼吸视听。他又流泪了,自己还是没能改变百姓的命运。他真的醉倒了,一醉不醒。

他是杜甫,唐代著名诗人。他倾其所有为百姓的命运挣扎,他阅尽世态炎凉,一生作诗无数,却无人赏识,最终饫死耒阳,含恨离世。

已死去的杜甫也许怎么也想不到,他的诗会在千年后被称作诗史,广为传颂,而他自己竟被称作诗圣,名垂千古。他的一生坎坷艰辛,血泪熟悉着他白尽的枯发,饥贫蚀腐着他含泪的双眼。他是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是一个以苦下酒,以血碾墨,妄想着燃尽自己的枯槁之躯,来照亮这黑暗社会的人。

苦难是杜甫的不幸,却是诗歌的大幸。杜甫短暂生命中的种种困苦,造就了他沉郁顿挫的诗风,造就了他胸怀天下,心系苍生的伟大人格,将中国文化引入了一个新纪元,彻底提升了诗的精神档次。我们应该欣赏杜甫,因为他以自己的血泪,书写下了无数掷地有声的精彩诗篇;我们应该感激杜甫,因为这个一生波澜坎坷的人,用双手在我们心头埋下了希望的种子,让我们的民族有了直挺的脊梁;我们应该铭记杜甫,因为他支撑起民族的灵魂,在历史的长河中散发着永恒不灭的光辉。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寻宝随记作文800字

全文共 967 字

+ 加入清单

站在博物馆,恰似站在时间的纵轴上,向前可知晓过往,向后又可以预知未来。——题记

来到陕西历史博物馆,我们从第四展厅·大唐遗宝开始了今天的寻宝之旅。这个展馆里的藏品都是出自陕西何家村窖藏,它们千年来一直存放在两只大缸里,直到被考古学者发现才重见天日。

“白玛瑙”带銙

茫茫人海中,我第一个看见的展品是“白玛瑙”带銙。它是一件白玉制品,我正寻思它是否是一件头饰,就听讲解员姐姐说,带銙在古代等同于今天的腰带,真是奢华得让我瞠目结舌。

货币的芳华

货币最早可以追溯春秋时期,“节墨之法化”铜刀币非常大,像一把刀一样。到了战国时期,“京一新”“半两”就明显精致多了,但还是非常大。自汉朝开始,大多数钱币都是圆形,中间有一个方形的小孔,小巧而方便携带。唐代“开元通宝”在这里珍藏尤多,金的银的、单面有字、双面有字,丰富多样,看得我眼花缭乱,从繁杂的钱币中不难看出一个时代的繁华。

咦,这是金饼?也是皇宫贵族装饰用的吗?这时,讲解员姐姐说道,金饼是皇帝赐给大臣的,或是做大规模交易时使用的货币。呵,古人真是奢华。

俑的记忆

秦始皇兵马俑按照1:1的比例仿真人铸造。他们神态各异,动作不一,却同样威武刚毅,给人一种威震天下的感觉。我猜想,一个兵马俑就对应一个真实的士兵吧,他们都是武艺高强的勇士吧,他们都曾横刀立马笑傲沙场吧,秦朝的军队一定十分厉害吧……

前面就是汉代陶俑。汉代陶俑属于迷你版,包括素衣式俑和着衣式俑。每个陶俑都很相似,素衣式俑的衣服是铸造人俑时一起铸造的,最后涂抹上色彩;而着衣式俑是先做人俑,再给人俑穿上锦衣。千年风霜过去,锦衣早已腐朽,未能见到美丽的锦衣,我有些失望。着衣式俑的两侧手臂上都有一个小孔,原来着衣式俑的胳膊是可以活动的!可惜展示柜里的人俑的胳膊都已遗失。

转过弯,来的唐代人俑展厅,唐代人俑以唐三彩最为闻名。唐代的俑丰富多样、精致细腻。唐三彩三花马栩栩如生,那马的眼睛炯炯有神,目视前方;马的头饰美轮美奂,细致的簪花棱角分明;马尾扬起,仿佛正在原野上奔驰……唐人以胖为美的特点在人俑上也有体现。仕女俑身着五彩缤纷的衣裙,她们的发型也是各式各样,云鬓、螺鬓、反绾鬓,装饰着婴儿肥的脸蛋,显得十分可爱。

在馆内寻宝,却发现到处是宝。置身博物馆,只觉得才疏学浅。世界那么大,历史那么长,我们不懂的太多太多。幸好,可以游学,幸好,还有博物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观后感

全文共 338 字

+ 加入清单

青山绿水,碧水蓝天,这就是我的家乡——大美新疆

这次,我们出了石河子,来到了伊犁。

我们开着车,和妈妈的朋友一块,去自驾游。我们一边听着歌,一边拍着山上的美景,别提有多自在了。突然,有群黑头羊向我们冲过来,对着我们使劲叫,直到妈妈按了好几次喇叭,这下也把羊吓得不轻,不敢再叫了,它们才慢悠悠地走开。

为了调整我们的情绪,妈妈决定让我们去河边玩,一到河边,我就兴奋的不行。当看到小河时,我就“哇”的一声叫出了声,因为第一次见到这么清澈的小河,小河清的就像自来水一样,好像根本没有污染过一样。

要走了,我回头再看看小河,好像对我微笑一样。

新疆很大,也很美,可能是我见过的最大的地方。可是,人类不断地乱砍滥伐,这种美景也越来越少了,所以,我们要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才能看到更美的风景。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与酒相关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7704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历史文化悠久,典故故事更是数不清,本文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与酒相关的历史典故10篇,希望大家喜欢!

1、长安酒会

冠军酒局让政治走开,让杀伐走开,让一切不痛快消失,让所有快乐降临。这就是大路为什么评选盛唐饮中八仙长安酒会为第一名的原因。

当年读杜甫的诗,最喜欢的一首就是《饮中八仙歌》。为什么在杜甫那么多的诗里独独最喜欢这一首?原因只有两个字:热闹。这首诗十分热闹而有趣,把“饮中八仙”描绘的姿态各异,活灵活现。古人说“二士共谈,必说妙法”,这“饮中八仙”齐聚,会是怎样的一种盛况?我们只能从杜甫的诗里来揣摩体会了。这“饮中八仙”分别是诗人贺知章、汝阳王李琎、左相李适之、美少年崔宗之、素食主义者苏晋、诗仙李白、书法家张旭、辩论高手焦遂等八人。

虽然历史上没有这“饮中八仙”齐聚一堂的明确记载,但盛唐时各种酒会盛行一时,参与者甚众。这“饮中八仙”,都是当时的名人,或同朝为官,或诗文相交,或意气相投,我们知道,名人一向喜欢扎堆,他们八个聚在一次酒局的可能性就非常大。所以,大路坚信他们必聚在一起饮过酒,而且还不只一次,当然参与者可能还有些其他人。这种聚会,可能在白天,也可能在夜晚;可能在秋雨绵绵中举杯把盏,也可能在春雷阵阵里开怀痛饮。总之,如果你不能证明他们没在一起过,那你就要相信大路的说法,曾经有过这么一次潇洒快活的神仙酒局,杜甫用诗把这种场面记录下来并传于后世。

这一日,酒神酒仙,高朋满座;你来我往,举杯豪饮;觥筹交错,满座尽欢;酒色齐聚,且饮且赏;坐而论道,醉而忘忧;以文会友,以诗下酒;惟酒是务,焉知其余;豁然而醒,兀然再醉;醉里挑灯,灯下寻酒;酒中乾坤,杯中日月;酒清为圣,酒浊为贤;酒乱汝性,酒壮我胆;酒林高手,饮坛新秀;感情深厚,一口便蒙;感情不深,舌尖一添;海吃海喝,牛饮驴饮;酒逢知己,千杯恨少;三巡已过,还有六圈;六圈结束,再来十坛…… (以下省去三千六百字酒况描述)

这么喝下去就是神仙也会醉倒啊,于是乎,于是乎,就有了:

一仙贺知章: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二仙汝阳王: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三仙李适之: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四仙崔宗之: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五仙苏晋: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六仙李白: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

七仙张旭: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八仙焦遂: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阔论惊四筵。

2、鸿门宴

话说项羽不喜刘邦先占关中,又听说刘邦欲在关中称王后,更是大怒。谋士范增识见不凡,他对项羽说,刘邦早年在山东一带时,“贪于财货,好美姬”,活脱脱一暴发户的形象,不足为虑。而目前在关中,刘邦“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范增认为刘邦已有“天子气”,宜早下手把他除掉,否则后患无穷。

在张良和项庄的暗地斡旋下,项羽没有立即攻打刘邦,而是摆下了一桌酒席宴请刘邦。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这是另一场双龙会,但参与者却比煮酒论英雄那场酒局要多,发生的年代也要早三百年。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之间的强强对话,一时风云际会,楚汉群雄龙骧虎步,聚于新丰鸿门。

这鸿门宴简直是一部高潮迭起、扣人心弦的现代电影。太史公就是这部电影的编剧。他的《史记》在细节方面的描述十分精彩,从项羽和刘邦的出场、退场,到席间各种人物的对话、神情、动作,甚至坐位的朝向,都交代得一清二楚。整个鸿门宴的过程,跌宕起伏,险象环生,刘邦屡屡处于危局,却次次能化险为夷。历史上对鸿门宴向有三起三落之说。

第一起,是“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接连暗示项羽下令杀刘邦,气氛极为紧张。结果“项王默然不应”。二起是范增见原定计划无法执行,于是叫项庄舞剑助兴,伺机刺杀刘邦,空气再一次紧张起来。三起是樊哙撞倒守门卫士而入帐,“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这樊哙简直就是一巨灵神模样,樊哙闯帐要比戏里的春草闯堂可要生猛太多。樊哙后来说了番慷慨激昂的话,对项羽予以斥责,说的项羽“未有以应”。这时情节发展到高潮,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有三起,必有三落。刘邦的绝处逢生,全在这三落之中。一落是项庄舞剑,本来意在沛公,不想项伯出面与之对舞,救了刘邦。二落是项羽对樊哙闯帐,不仅不怒,反而称为“壮士”,这个时候项羽还“英雄识英雄,猛将爱猛将”呢。项羽让樊哙喝酒、赐生彘肩,被他斥责一顿之后心里惭愧,还给樊哙赐了坐。三落是刘邦以“如厕”为名而逃席而远遁。

如果历史真是一场戏,如果大路是这场戏的导演,大路宁愿在这场酒局的结尾处安排虞姬和戚夫人二人表演双姝对舞,必然美不胜收。然而,成王败寇这种政治博弈向来凶险无比,再美的歌舞升平也不过是假象而已。

3、煮酒论英雄

青梅煮酒论英雄是《三国演义》里最为精彩的内容之一,曹操刘备二人此次双龙会,自然也足以在古代十大酒局中名列三甲。

刘备归附曹操后,每日在许昌的府邸里种菜,以为韬晦。用张飞这个粗人的话讲,就是“行小人事”。刘备乃当时豪杰,虽手下将不过关张,兵不过三千(当时大都已被遣返),但一向“信义著于四海”。《三国志》里说刘备“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意思是他与刘邦类似,天生就有领袖气概。刘备和刘邦一样,都不是屈居人下的将兵之才,而是领袖群伦的将将之才。曹操何等人物,遍识天下英雄,当然对刘备有很透彻的了解。他自然也知道,一旦羽翼丰满,刘备将是一位非常可怕的对手。

这场酒局,远不是那种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欢聚,分明是一场政治试探和政治表态的会面。一见面曹操就问刘备:“你在家做的好事!” 刘备当时已经暗受衣带诏,当即吓得面如土色。接着曹操拉着着刘备的手走到后院,说:“玄德学圃不易。”刘备才放下心来。曹操的耳目遍布朝野,刘备每天做些什么他当然清清楚楚。这两位,一个暗地里参加了反曹地下组织,另一个则派人每天监视对方行踪,都是权谋机变之辈。

二人以青梅下酒,酒正酣时,天边黑云压城,忽卷忽舒,有若龙隐龙现。曹操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曹操实乃不世出的绝顶人物,这一番话,看似描述龙之变化,目的是说“人得志而纵横四海”。显然,这是他的一番自我剖白,借物咏志。当然他也下了一个套,试探在刘备眼里,什么人能纵横四海,比得上我曹操。刘备接连指出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和刘璋等地方豪强,都被曹操一一否决。刘备这个回答应该给满分,因为当时是个人都会如此回答。这样曹操也就认为刘备见识一般,和常人无异。接着曹操给出了当世英雄的标准,他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刘备继续装傻,问:“谁能当之?” 曹操指了指刘备,后指了下自己,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当时天雨将至,雷声大作。刘备装作受了惊吓的样子,筷子掉到了地上:“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曹操笑着说:“丈夫亦畏雷乎?”刘备说:“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内心的惊惶,巧妙的掩饰过去了。

此次酒局堪称双龙聚会。从曹操的“说破英雄惊杀人”到刘备“随机应变信如神”,可谓步步玄机。曹操的睥睨群雄之态,雄霸天下之志表露无疑。而刘备随机应变,进退自如,也表现出了一世豪杰所应有的技巧和城府。这一场政治交心,双方都是赢家。

4、群英会

朋友们还记得中学课本里学的“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一文吧?

却说周瑜在帐中正与众将议事,闻蒋干来访。当即命众将依计行事。蒋干打扮得象个世外高人,“引一青衣小童,昂然而来”。一见面,蒋干问道:“公瑾别来无恙!”这一句既是问候,又道出蒋干与周瑜原有一番旧谊。周瑜直接了当:“子翼辛苦,难道是为曹操做说客吗?”蒋干立刻装作很“愕然”的样子,说:“你我分别那么久,我特来和你来叙旧,怎么能说是当说客呢?”周瑜笑着说:“虽然比不上师旷那么聪慧,但闻弦歌而知雅意啊。”蒋干装作很恼怒的样子,说:“阁下待故人若此,我当告退!”蒋干心说,老同学了你还跟我来这一套,于是他装作很有性格的样子,转身就要走,被周瑜拦住。

之后周瑜大摆筵席,并禁止在席间谈论曹操与东吴军旅之事。周瑜曰:“吾自领军以来,滴酒不饮;今日见了故人,又无疑忌,当饮一醉。”说罢,大笑畅饮。座上觥筹交错。接着周瑜领蒋干参观了东吴军营的精兵强将。周瑜装醉大笑道:“想周瑜与子翼同学业时,不曾望有今日。”蒋干说:“以老兄高才,实不为过。”瑜拉着蒋干的手说:“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言罢大笑。蒋干面如土色。饮至天晚,点上灯烛,周瑜舞剑作歌:“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歇罢,满座欢笑。

蒋干被老同学今日的NB哄哄和功成名就刺激的够呛,倒也丝毫不敢提及游说周瑜投降曹操的事。这时他忽然担心起来,责备自己当时怎么在曹丞相面前把话说的那么满,现在回去怎么也得有个交代呀。管不了那么多了,总得有点收获回去。于是他剑走偏锋,就有了晚上偷听、盗书等宵小行为。后来曹操果然中计,斩了水军首领蔡瑁、张允。

说到底蒋干原本想拉老同学下水,想踩着老同学的肩膀在曹操麾下步步高升,没想到反过来让老同学周瑜给自己放了把鸽子。商场里还有个说法就是“杀熟”,你总是老同学长老同学短的挂在嘴上,OK,看在多年的情份上,今天我不灭你一道也说不过去。于是乎,一个劝降不成,便试图以鸡鸣狗盗之术盗取敌方机密。另一个则将计就计请君入瓮。这赤壁之战,蒋干也算为东吴立了件大功。

本来长相有点仙风道骨的蒋干,后来在戏里成了鼻梁上贴了块白膏药的角色,人也变得鼠里鼠气的。这一切,都是让他那个老同学害的。反过来,他的老同学周瑜,在酒局中表现出非凡的气魄、风度和智谋,这次群英会酒局,也就成为千古佳话。

5、千叟宴

千叟宴始于康熙,盛于乾隆时期,是清宫中规模最大,与宴者最多的盛大御宴,其影响力比现在的春节团拜会要大的多。按照清廷惯例,每五十年才举办一次千叟宴。1722年康熙帝在阳春园宴请全国七十岁以上老人两千四百一十七人。后来雍正、乾隆两朝也举办过类似的“千叟宴”

乾隆五十年(1785),四海承平,天下富足。适逢清朝庆典,乾隆帝为表示其皇恩浩荡,在乾清宫举行了千叟宴。宴会场面之大,实为空前。被邀请的老人约有三千名,这些人中有皇亲国戚,有前朝老臣,也有的是从民间奉诏进京的老人。在座老人中有不少是饱学鸿儒,当众吟诗联句,即席用柏梁体选百联句被史官记录入史。乾隆皇帝还亲自为90岁以上的寿星一一斟酒。当时推为上座的是一位最长寿的老人,据说已有141岁。当时乾隆和纪晓岚还为这位老人做了一个对子,“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根据上联的意思,两个甲子年120岁再加三七二十一,正好141岁。下联是古稀双庆,两个七十,再加一,正好141岁。堪称绝对。

这场酒局体现出来的皇家气派自与民间大不相同。不但有御厨精心制作的免费满汉全席,所有皇家贡品酒水也都全免。在这五十年一遇的豪宴上,老人们争先恐后,一边说着“多亏了朝廷的政策好”,一边大快朵颐,狼吞虎饮。据说晕倒、乐倒、饱倒、醉倒的老人不在少数。千叟宴这场浩大酒局,被当时的文人称作“恩隆礼洽,为万古未有之举”。

6、杯酒释兵权

“杯酒释兵权”是一个著名的酒局,也是历史上一个重要事件。话说宋代第一个皇帝赵匡胤自从陈桥兵变后黄袍加身,荣登大宝,从昔日重臣摇身一变成为今天的皇帝。自打坐上龙椅之后,赵匡胤却一直惴惴不安。他非常担心历史会重演这一幕,以后若是手握重兵的部下也效仿他当年的做为,自己的江山也就易主了。

赵匡胤想解除手下一些大将的兵权。于是在961年,安排一次酒局,召集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武将饮酒。酒席上赵匡胤效小儿女情状,象失恋了一般唉声叹气个不停。众人问明白了才得知皇帝担心他们手握重兵日后会造反。他们只好告老还乡以享天年,并多积金帛田宅以遗子孙,他们的兵权从此被彻底解除了。在969年,又召集节度使王彦超等宴饮,解除了他们的藩镇兵权。这也开启了宋朝数百年重文轻武的国家体制。宋太祖的做法后来一直为其后辈沿用,三军统帅常常是个文官,武人比文人低一等。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防止兵变,但这样一来,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能调动军队的不能直接带兵,能直接带兵的又不能调动军队,虽然成功地防止了军队的政变,但却大大削弱了部队的作战能力。以至宋朝在与辽、金、西夏的战争中,连连败北。

在古代,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向来有效,拳头就是硬道理。宋朝在这方面的表现在历史上提供了一个非常奇特的范例,或者说是反面教材。若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宋朝远胜秦汉,甚至与盛唐相比也不遑多让。然而宋朝的军事实力却不敢恭维,屡屡被起步于奴隶社会的辽、西夏、金、蒙古所击败。这种国富兵弱的格局,最后终于导致了宋朝的灭亡。可见,生存权都保证不了,一切都是白搭。所有这些后果,都起始于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所以这一场酒局,虽然政治影响力极大,但在大路眼里,由于它的负面作用,无论如何是不能让它进入前五的。

7、东晋新亭会

西晋末年,中原经过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后,北方大片土地落入胡人之手。北方士家大族纷纷举家南遣,渡江而南的占十之六七,史称“衣冠渡江”。

南渡后的北方士人,虽一时安定下来却经常心怀故国。每逢闲暇他们便相约到城外长江边的新亭饮宴。名士周顗叹道:“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在座众人感怀中原落入夷手,一时家国无望,纷纷落泪。为首的大名士王导立时变色,厉声道:“当共戮力王室,克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泣邪!”众人听王导这么说,十分惭愧,立即振作起来。

这里的江河之异,是指长江和洛河的区别。当年在洛水边,名士高门定期聚众举办酒会,清谈阔论,极兴而归,形成了一个极其风雅的传统。此时众人遥想当年盛况,不由悲从中来,唏嘘一片。王导及时打消了北方士人们的消极情绪。这便是史上非常著名的新亭会。后世咏叹国破家亡的诗词歌赋里常常见到的“风景殊异”、 “新亭会”、“江河”,就是来自此次新亭会。

这次新亭酒会对东晋政权的建立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北方士人是组成东晋司马睿政权的重要力量,此次酒会上王导打消了众士人的萎靡颓废之态。后来,众士人团结起来,使东晋政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很快建立起来。名相王导也被时人称为“江左自有管夷吾(管仲)”。

8、醉刘伶

像杨贵妃一样,西晋刘伶在酒后也经常失态,但与杨贵妃不同的是,刘伶的酒后失态不是酒后乱性,似乎是刻意而为,以示其雅致高格,与众不同。刘伶每次大醉后,喜欢在大道上裸奔,还自称以天为衣被,以地为床第。他是当时的名士,名气太大了,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时人不但不斥责他这种有违传统的做法,反而称赞他这种行为是名士风流,是“率真”,“潇洒”,“有个性”的表现。

刘伶是“竹林七贤”之一,酒量好,诗文更好。他经常“借杯中之醇醪,浇胸中之块垒”,可谓意气风发。他的《酒德颂》曾说“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太行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酒醉后浑然忘我之情呼之欲出。

杜康酒是当时的名酒。曹操有诗云:“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可见杜康酒在当时已是是最好的美酒。这“杜康美酒醉刘伶”的故事原本就是一个神话传说,两人也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人。在这个故事里,刘伶慕名来到杜康的酒馆,喝了三杯杜康的家酿美酒,一醉就是三年。这真是:“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龙两盅海底眠,刘伶一醉睡三年。”

一千多年以后,河南的汝阳杜康与伊川杜康兀自为谁是正宗杜康打个不亦乐乎,官司甚至打到了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那里,这里且按下不表。

9、贵妃醉酒

贵妃醉酒历来被公推为中国传统四大美人图之一。在此次酒局中,杨贵妃美中见醉,醉中见美,与太监宫女们演了一出好戏。这是十大酒局中唯一的美人酒局,而且是唯一以女子为主角的酒局,所以不可不选。

却说这天傍晚,皇宫院内凉风习习,皓月当空。唐玄宗与杨贵妃本来相约在百花亭品酒赏花,届时玄宗却没有赴约,而是移驾到西宫与梅妃共度良宵。良辰美景奈何天,虽然景色撩人欲醉,杨贵妃也只好在花前月下闷闷独饮,喝了一会不觉沉醉,边饮边舞,嘴里念叨着“李二郎你枉为人君,说话不算数……” 万般春情,此时竟难自排遣,加以酒入愁肠,立时便醉。一时春情萌动不能自持,竟至忘乎所以,面对高力士等一干太监宫女,杨贵妃频频作出种种求欢猥亵状,倦极才怏怏回宫。

《贵妃醉酒》是出著名的京戏。据说《贵妃醉酒》最早的版本是昆曲。原曲目中杨贵妃大醉后自赏怀春,轻解罗衣,春光乍泻。当然高力士们不解这种风情,倒也无伤大雅。后来梅兰芳同志亲自出手,以霹雳手段对这部作品做了“去污化处理”,所有少儿不宜内容统统被切掉了。于是,《贵妃醉酒》也就从当初的**变成了今日8岁以上孩童也可观赏的正剧。

10、醉打金枝

醉打金枝是“酒壮怂人胆”的典型例子。与醉打金枝相关的酒局实际上是一次家宴。醉打金枝的故事讲的是唐朝名将郭子仪的儿子郭暧在家宴后,借酒壮胆而痛打老婆升平公主的故事。

且说升平公主嫁到郭家后,不改往日金枝玉叶的做派,动不动对丈夫和公婆发脾气。一般说来,中国传统社会里媳妇见了公婆是要行大礼的,但公主是皇帝女儿,是君,公婆虽是长辈也是臣,所以那时郭子仪夫妇反过来要向公主下跪。

郭暧对此十分不满,公婆尚且向公主行礼,自己岂非矮了两辈下去?平日在颐指气使的公主面前他倒也不敢有所造次。这天,郭暧心里不爽,在家宴上多喝了几杯。当即要求升平公主应该遵守妇道,给郭子仪夫妇行下跪礼,结果被升平公主严词拒绝并遭到当面训斥。此时,这酒是壮胆药,这酒是忘情水,喝高了的郭暧借着酒劲,也不顾昔日情分,把公主拖回卧室饱以一顿老拳,打的公主满脸开桃花。这可不得了,公主立即回到娘家皇宫大院里找自己的爹爹代宗皇帝去哭诉。郭子仪连忙把儿子捆起来送到皇宫请罪。最后,在皇帝和郭子仪的调停下,小夫妻才和好如初。

这个郭暧为天下所有惧内男人出了口恶气。俗话说,小夫妻打架不记仇。尽管这场家庭纠纷闹腾的动静儿挺大,结果却皆大欢喜,郭暧和升平公主的感情从此反而加深不少,天天共效于飞。这升平公主从此变得贤淑无比,有不少世人称赞的事迹流传下来。仔细思量,要不是那场家庭酒局,要不是那顿老拳,怎会有这样欢天喜地的大结局?我们要坚决反对家庭暴力,但有时也不得不承认拳头的教育作用啊。所以建议衮衮诸公,家中若有河东狮吼,不妨领贵夫人去老舍茶馆看场京戏《打金枝》,当然,不要忘了掂瓶二锅头壮行。

因为是戏说,大路谈及的上述酒局,未必都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其实历史上的著名酒局还有很多,如秦赵渑池之会、东晋兰亭会、韩熙载夜宴、关云长的单刀会、初唐腾王阁寿筵、明朝五女拜寿家宴、座山雕的百鸡宴等等等等,这篇文字尚不及万一。酒后涂鸦,各位原不必当真。自古以来,不可因酒废事,才是正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初一历史成语故事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1、揭竿而起

【释义】揭:举;竿:竹竿,指旗帜。揭竿为旗,奋起反抗。泛指人民起义。

【语出】 汉?贾谊《过秦论》:“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人物】几百人一下子都表示情愿豁出性命跟着陈胜(今河南省方城县东孟洼村人)、吴广(今河南太康人)一块儿干。大伙砍伐树木为兵器,高举竹竿为旗帜,对天起誓,同心协力,推倒秦二世(嬴姓,名胡亥,也称二世皇帝,秦始皇第十八子),替楚将项燕(项羽的祖父)报仇。大家还公推陈胜、吴广做首领,一下子就把大泽乡(今安徽省宿州市南蕲县镇小刘村)占领了。大泽乡的农民一听陈胜、吴广他们起来反抗秦朝的暴政,青年子弟都纷纷拿着锄头、铁耙、扁担、木棍来营中投军。

2、一字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以千金。形容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语出】南北朝?钟嵘《诗品?古诗》:“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人物】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生意人名叫吕不韦(卫国濮阳人,原籍阳翟,今河南禹州),有三千门客,作为他的智囊,想出各种办法来巩固他的政权。这些食客,各色各样,应有尽有。他们把见解与心得,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书名提作《吕氏春秋》。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秦国首都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合黄金一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我努力读懂历史作文700字

全文共 665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像一部古老的经书,艰涩,难懂,但又如此精彩美丽。其中,有人妄图篡改,让他蒙尘,他却如释迦摩尼古佛。任你风言风语,我自屹然不动。历史啊,我努力想读懂你读懂你的美丽。

我努力读懂历史,忠。

黄海之上,日本的舰队放肆的吼叫着,想以此遮蔽他们涛天的罪行,炮火笼罩了威海卫。丁汝昌端坐在书桌前,看着面前的一纸公文,已知无力回天。他望着大清龙旗,那龙还是原来的龙,但“威”呢?!门那边传来了笃笃的敲门声,又是他们。丁汝昌仿佛明白了答案。苦笑一声,对着大清龙旗,一头拜下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毒酒,一饮而尽,视线在模糊,在模糊中,他仿佛看见那些小人拿着自己的公章,可恨。

我努力读懂历史,义。

朝廷之上百官无声,只见嘉靖面色铁青,紧捏手中的檄文,雷霆之怒。与此同时,海瑞正在微笑地安慰着泪流满面的妻子,旋即转身,一步步走向监狱,那单薄的背影中仿佛蕴含着无限的力量,正义。随行的一口薄皮棺材,彰显出他那不屈的人格。

我努力读懂历史,勇。

鲜血浸染了不再纯白的长白山,那个青山绿水的地方,卢象昇登上山坡,身后寥寥几人,从敌营中杀出,血染黄金甲,漫山遍野的清军围了上来,如一头头饥饿的猛兽逼近,他举起战矛,冲入敌中,卷起一片风暴。

我努力读懂历史,奸。

杨继业不断在敌营中杀进杀出,敌军的鲜血染红了他斑白的双鬓,潘美,你还是走了。我和你的恩怨为何要带到大宋的国运中,他苦笑一声,最后一次冲入了敌营。他身后仿佛有无尽黑暗。

我关上书本,墨香扑面而来,我看过了历史中,忠,义,勇,奸。金戈铁马上,“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历史让我着迷,让我迷惑,我努力读懂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历史典故荐读:先天下之忧而忧_1500字

全文共 1613 字

+ 加入清单

宋仁宗曾经派范仲淹去西北抗击西夏。范仲淹确实是一个合适的人选。他不但是一个军事家,也是着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范仲淹是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他两岁的时候,就死了父亲,跟着改嫁的母亲背井离乡,生活十分贫困。他从小很有志气,爱好读书。十多岁的时候,他借住在一所寺庙的僧房里,昼夜苦读。每天,他只烧一锅粥,等粥冷却后,用刀划成四块,一天两餐,早晚各吃两块。菜呢,也只是几根咸菜。后来,人们称他这种生活为断齑(jī,指咸菜)划粥,成为历史上刻苦好学的佳话。

经过艰苦的学习,范仲淹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同时养成了严肃认真和刻苦节俭的作风。

范仲淹青年时就考中了进士,开始做官。早年的贫困生活使他了解并同情民间的疾苦。他决心为国家和百姓做一番事业。

宋夏战争初期,宋军不断失利。公元1040年,范仲淹和韩琦同时被派到陕西,前去抗击西夏。

范仲淹到了延州,发现一个很不合理的现象。当时,宋朝政府把边兵分给各级官员带领,官职越高的带兵越多,官职越小的带兵越少。这本来是正常的现象,但宋仁宗却下了一道命令,说敌人来进犯时,不管来的敌人多少,一概由官小的带领自己的少量人马先去作战。这样做哪有不败的道理。范仲淹却不管皇帝的命令,立即改变做法。他把延州的一万八千军队,分给六个将领带领,每将三千人,负责训练。有了敌情,该多派就多派,该少派就少派。同时,他又下令修筑一些城堡。经过一番整顿,延州的防守力量顿时改观了。

西夏军队看到范仲淹防守严密,就互相警戒说: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甲兵。从此,他们再不敢轻易侵犯延州了。

范仲淹镇守陕西几年,除延州外,还驻过庆州(今甘肃庆阳)、州(今陕西彬县)等地,很受当地羌人部落的尊敬。羌人因为范仲淹做过龙图阁直学士,都称他做龙图老子。

公元1043年,范仲淹由陕西调回京城,担任副宰相。

那时候,北宋政治非常腐败,封建官僚的特权大得惊人。做官全凭关系,升官更靠资历。只要一个人当了大官,家属亲戚都可以做官。结果大小衙门里塞满了多余的官员,好多官员又尽干坏事。

范仲淹早就看不惯这种状况。他担任副宰相后,决心改革,就大胆地向宋仁宗提出十项改革方案。这个方案的主要内容是:一、明确规定官吏提拔或者降职的办法;二、严格阻止凭借特权、关系等取得官职;三、改革科举制度;四、慎重选择官员;五、重视生产;六、加强武备;七、减轻劳役等。

宋仁宗正信任范仲淹,对范仲淹提出的方案全部接受了。因为范仲淹是在宋朝庆历年间提出这个方案并进行改革的,所以历史上称为庆历新政。

为了推行新政,范仲淹首先整顿官吏制度。他派一些官员担任监司(监察官),到全国各地视察,然后根据他们的报告,把各地的坏官从登记簿上除名,加以撤换。

有一次,和范仲淹一起推行新政的大臣富弼(bì),看到范仲淹在登记簿上勾掉坏官的名字,心里不忍,就上前劝阻说:一笔勾掉一个名字很容易,可是,被勾掉的一家人都得哭了。

范仲淹毫不动摇,斩钉截铁地回答说:一家哭总比一路(北宋的政区名称)的百姓哭好啊!

富弼听了,觉得范仲淹既有胆量,又有见识,心里非常钦佩。

新政在推行中,触犯了一些封建贵族的利益。许多保守的官僚纷纷起来反对,诋毁范仲淹和推行新政的人,说他们结成朋党,滥用职权。

宋仁宗动摇了。新政只推行了一年多,范仲淹就被降职,调到外地做官去了,新政也跟着失败了。

范仲淹虽然遭受打击,但他忧国忧民的信念却丝毫不变。不久,他到邓州(今河南邓州)去做地方官。这时,他的朋友滕子京也被降职,在岳州做地方官。滕子京在岳州重新修建岳阳楼,请范仲淹写一篇纪念文章。范仲淹答应滕子京的要求,写下了着名的《岳阳楼记》。文中反映范仲淹伟大抱负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语,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公元1052年,范仲淹又被调到颍州(今安徽阜阳)去当地方官。他在上任的路上生病死了。

范仲淹生前,生活非常节俭,但待人却很亲热厚道,乐于助人。他喜欢将自己的钱财赠送给别人,还设法救济同族的人。所以,他死后,人们都很悲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历史将记住你们作文800字

全文共 776 字

+ 加入清单

寂寞大清文坛双子星,一个是名门之后,御前侍卫。一个是灵童转世,六世达赖,常说,唐诗宋词元曲明小品,唯独清朝没有自己的代表人物和文体。纳兰容若与仓央嘉措,这一满一藏,一东一西,两大才子,遥遥相对,交相辉映,照亮了大清文坛的半壁江山。

纳兰容若,一个令无数女子,为之钦佩的才子,“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人生如果都像初次相遇那般,该多美好,那样就不会有现在的离别相思凄凉之苦,如此婉约清丽,怎能不让人佩服呢?明明是真正的八旗子弟,却喜结交落魄之友,生于温柔富贵,却满篇哀感顽艳,身处花柳繁华,心却游离于喧闹之外,行走于仕途,却一生为情所累,风华正茂之时,却匆匆离世,不禁让人感慨,天妒英才。

仓央嘉措,一个最多情的无情之人,第一便可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对于情爱多么独到的见解,仓央嘉措身上寄托着太多太多,美好的祈愿,盛世的大清孕育了绵延的泽土,泽土之上,孕育了太多的俊才“住在布达拉宫,我是雪域之王,走在拉萨街头,我就是世间最美的情郎”,这样一位才俊,怎能不让人心生怜爱?可惜啊,也逃不过和容若一样的悲剧,情深不寿!

须知明十倾城,一般易到伤心处,纳兰容若,与仓央嘉措,都是绝代风华,是那个时代的亮点,多情公子,用诗词,写下对爱人的情意,一个对爱苦心孤诣,将人生进行得犹如诗篇,深深怀念亡妻,“青衫湿遍,凭依慰我,便忍相忘”,流传至今,一个最令人尊敬的转世活佛,最深爱着一个平凡的姑娘!“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成为千古绝唱!

品一口墨香,拈一朵情花,让我们在最美的诗词里,去邂逅最美的情郎。

命运捉弄,几番颠簸,“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成为了他们一世的情殇,从此孤独一人,清冷一生!

无论是你们无法白头的爱情,还是终其一生所写的诗词。历史,都将为你们铭记,铭记你们的爱情,铭记你们的才华。历史,终将记住你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历史将记住灯下的你们作文600字

全文共 671 字

+ 加入清单

夜渐渐的爬上来,月亮随之跟上,像极了跟在母亲身后的小孩。看着窗外的月亮,远方的路灯,照在身上,投下暗暗地影子,思绪不禁飘远了。

铃声一响,便不同往常的快步向外走。还未走到校门口,便看到了父亲与母亲,微凉的天气让平日里有小毛病的母亲喘气长袖,而似乎一直不怕冷的父亲穿着长袖。母亲提着袋子,两人站着眼神却到处望着,路灯不停息的就这样照着,照在宽大的校门,照在父母身上,照在父母脸上。快步走了过去,他们见我便笑了,笑意深了,脸上的皱纹仿佛也深了,灯光照着,感觉耀眼挤了。

“拿着,衣服,现在天气冷了,要多穿点,钱还够用吗?”母亲担忧的说道。“现在还习惯吗?”父亲说道。“嗯,慢慢来,没事。”心头传来一股暖意,看着眼前的父母,不知何时皱纹渐渐爬上他们的脸,而卧好像浑然不觉。

或许,这一次之后很久才可以见到了,他们也要去做他们要做的事了吧。想到这,不禁鼻子一酸,眼眶一湿,但不能这样。“嗯,好,就这样吧。拜拜。”说完,便不回头的走了,迎面面向我的还有我的高中三年,又何止这一点点时间的离开,总不能像小时候那样总躲在母亲的身后,喊着“妈妈,妈妈”

看着眼前的影子,抬头,看着发出黄光的路灯。脑中不断回放着刚刚的画面,比母亲高一个头的父亲,就这样望着前方,而母亲,站在父亲的身旁,而灯光下的他们,事如此的耀眼。那是母亲依靠多年的父亲,是父亲依靠多年的母亲,更是我依靠多年的父母。我应该慢慢做到让他们依靠我。

抬头,望向前方,夜依旧深蓝,至黑。一轮明月依旧高高的挂着,发出淡淡的光亮,为不知方向的孩子指引,伴随着灯光,父母的微笑,嘴角上扬,心中扬起斗志,手不禁握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以历史的话题作文600字

全文共 662 字

+ 加入清单

汨罗江畔,风萧萧,水泱泱,惊涛拍岸。江边,一位儒士身着素衣,仰天长叹。为国王的昏庸无道,他愤恨;为奸臣的阴险狡诈,他无力;为自己眼看国家的沦陷却无能为力,他绝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狂风怒号,云雨骤变,只听一声长啸,他纵身跳入水中,激起一片绝美的水花。银珠四溅,那是英雄泪。

长安街上,一位醉者,一手酒坛,一手纸扇。一阵快饮,潇洒长吟:“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天边回荡着那爽朗的笑。他好比翱翔的鹰,奔腾的马,深宫圈的住他的人,圈不住那棵不受羁绊的心。饮酒吟诗,那是他的生活,决非力士脱靴,贵妃捧砚可以比拟!怀着“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进还复来”的自信,他去追寻他的梦!

茅庐当中,卧虎藏龙,待刘备三顾茅庐,方才出山。独坐空城,焚香操琴,披鹤氅,戴纶巾,吓退十五万兵。足智多谋,为众首领所追捧。他却忠心耿耿,只为刘备效力。草船借箭。火烧赤壁流传千古。羽扇纶巾,长袖飘飘,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浓重的一笔。

荷花丛中,在落日余辉之下,一位少女划着小舟,踏上归途。怎奈“争渡”竟“惊起一滩鸥鹭”。世事难料,往日清纯活泼的女孩会变的愁苦,“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凄凄”是她后期生活的写照。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窗外,下雨了,绿肥红瘦对吗?红颜泪,无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他笔下,诞生了那柔弱的女子——心比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为落花如泣如诉:“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花落有人葬,却不知自己已走到香消玉陨的边缘。花谢花飞花漫天,红消香断有水怜?花落,人怨,愁漫天,无人念!可怜那弱不禁风的黛玉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全文共 474 字

+ 加入清单

黄*萌

历史长河浩瀚如大海,在这漫漫的五千年间出现过不少历史名人,由以忠诚出名的赵云、也有以老奸巨猾出名的秦桧。但我不喜欢爱国的屈原,也不喜欢心狠手辣的曹操。我最喜爱、也最崇拜的历史人物是神机妙算的三国著名军事家——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三顾茅庐”……这些故事无一不表示了诸葛亮的才智多谋。但我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的聪明才智的故事是“空城计”。

诸葛亮在众人慌张不已时能镇定自若,设下空城计,这是多么了不起啊!当时大部分军士去运粮食了,城中只剩五百军士,但司马懿却已经引领大军来进攻了。诸葛亮灵机一动,令人大开城门,并叫几人去城门洒水扫街,装作旁若无人的样子。他又领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上望敌楼坐下抚琴,一书童在旁握宝剑,一书童轻摇毛扇。司马懿看到这一幕,以为城中有埋伏,便快速撤了兵。就这样,诸葛亮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救了全城人的命。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他能在最危险的时刻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化险为夷,并保持镇定。甚至在临死前,他都担心国家的安危,让我感动不已。他就是在我心中最忠诚、最神机妙算的军事家——诸葛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历史之声作文800字

全文共 898 字

+ 加入清单

“请用心听,不要说话。”——题记

如果历史有声音,那么你听到了吗?如果历史有声音,那么你听过吗?如果历史有声音,那么你愿意倾听吗?嗯,我听到了,我正在听,也愿意听。

放眼望去,骄阳下的建川博物馆正散发出它独特的魅力。它越是神秘就越是让人神往。历史,一直是一个厚重的话题,并不是指文物史料厚重,而是人们心情的厚重。而此刻我将带着这份厚重走进历史去听听它的声音,

馆内一张张图片定格了那时刻,一段段文字诉说了那些年不屈的抗争。我想无论哪一个民族都定然有过那么一段血和泪融成的不堪回事的历史。在那些危难面前,哪些奋起抗争的民族打败了侵略者,逐渐强大、崛起,留下了历史的华章。中国自古以来不乏英雄,正是有了那些铁骨铮铮的汉子,有了那些柔韧坚强的女子,那些刻板而又艰涩的历史才变得如此鲜活。在抗日救亡中,许多人牺牲后连一个名字都没能留下,他们心甘情愿做了历史的尘埃,正因如此才有如今的中国,和今天的我们。

走过红色年代馆,映入眼帘最多当然就是毛主席,无论是壁画还是徽章,大的小的各不一样,看着这惊人数量的徽章,可想那年代的人们对毛主席的敬仰有多高啊!

当站在三寸金莲馆前,我的心情是无比纠结的。我渴望亲近历史、触摸历史,可是历史太厚重了,厚重让我迈不开脚步。那一段段封建触目惊心的历史却是无法抹去的事实,时间可以洗刷感情、洗刷过去,可永远无法洗刷事实。最终我还是迈开了脚步,进入馆内,就被浓烈的女性气息所包围,看着一双双小得无法直视的鞋,我的心被震撼着。这是多大的悲哀啊!这是旧社会中国的悲哀啊!看着墙上的“金莲”实拍图,这是中国旧社会女性的脚啊!这就是她们走完一生的脚啊!中国革命的振兴,给广大妇女的解放带来了契机,最终打碎了数百年以来束缚她们的缠脚陋习。想到这些我的心终于得到些许安慰。走出馆门,望着馆门上那女子的小脚,离我们远去的是那缠足到放脚的曲折之路,留下的却是千百年女性的辛酸史!

历史厚重却又伟大,今天我在用心听,没有说话。嗯,那是历史的声音,它在告诉我们收藏历史,开创未来!

王定凡老师评语:好,历史的声音!说得好!你也确听到了历史的声音,抗日烽火、红色风暴、三寸金莲,这些都是历史的“声音”,希再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历史典故:厉兵秣马

全文共 1080 字

+ 加入清单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释义】厉:同“砺”,磨;兵:兵器;秣:喂养。磨好兵器,喂饱战马,指准备战斗。形容紧张的战备,也泛指事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历史典故

春秋时期,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所以,晋文公重耳与秦穆公任好联合攻打郑国。后来秦穆公被郑国的烛之武说服,不再攻打郑国,而是与郑国结盟,并留下将领杞子等三人驻守郑国。

两年后,杞子派人向秦穆公报告,说:“如今真是天赐良机啊!郑国都城北门的钥匙现在由我们掌管,如果你现在派兵来袭,一定可以一举攻下郑国的都城。”秦穆公收到消息后,征求老臣蹇叔的意见,蹇叔极力反对,他劝秦穆公千万不要做这种背信弃义的事,而且如果秦军出兵,必会遭到晋国军队的截击,有可能会全军覆没。但秦穆公认为机不可失,根本听不进去蹇叔的劝阻,立即派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名将帅领兵出征,讨伐郑国,蹇叔的儿子也在远征的队伍之中。送别时,蹇叔抱住儿子失声痛哭,说:“你们此去凶多吉少,晋军一定会在崤这个地方截击你们,看来我得准备去崤替你收尸了。”

长途跋涉之后,秦军到了离郑国不远的滑国,正巧郑国的商人弦高途经滑国,得知秦军准备偷袭自己的国家后,他假称自己是郑穆公的派来接待秦军的使者。他对秦军说:“我们国君知道你们要来,特地要我送一批牲口来犒劳你们。”另一边,弦高暗中派人把秦军进犯的消息火速报告了郑穆公。

郑穆公接到密报,马上派人去杞子等人的住地察看,见他们已经打包好了行李,磨好了兵器,喂饱了战马,准备做秦军的内应,便派皇武子跟杞子说:“很抱歉,没有能够好好地款待你们,现在贵国的军队来了,你们可以回去自己的国家了。”杞子等人见事已败露,便匆匆逃走了。

孟明视得到消息,知道已经无法偷袭了,怏怏地说:“如今内应已经没有了,讨伐郑国也没有什么希望了,我看还是回去吧。”于是,下令班师回国。途中经过崤地时,果然遭到了晋军的伏击,秦军全军覆没。秦穆公得知讨伐郑国无果,而且还被晋国全歼,十分后悔当初没有听骞叔的劝告。

【成长心语】

孔子曾经说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思是:人要想做成一番事业,成就一番理想,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做任何事情如果没有完善、充足的准备必将归于失败。“每一次差错皆因准备不足,每一项成功皆因准备充分”,这句话就是对准备的最好注解。无论在什么领域,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对准备,当你自觉时,它成全你;当你不自觉时,它毁掉你。也许你正准备扬帆启程,锋芒初露;也许你经历重重,继往开来;也许你对未来充满期待,又恐力所不及。一切都不应该拒绝,但要问自己一句:“准备好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关于历史的

全文共 957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说:青蛙选择了池塘,是因为池塘足够清澈;向日葵选择了太阳,是因为太阳足够明媚。那么,历史选择了中国,是因为什么?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但始终贯穿于其中的一颗明珠,莫过于我们今天仍在尊重且追求的仁。孔子在《论语》中不断提到关于仁的理念,但在春秋乱世没有一个君王愿意重视,于是孔子选择了周游列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他在当时所得的评价。而“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则是他做出的选择。

他执着地追求仁,而历史也给予了孔夫子一个答案:仁是正确的。因为在今天它仍是我们最重要的一个价值标准和道德追求。在仁的面前孔子选择了以身作则。

面对着不断发展的世界,清时的乾隆选择了闭关自守,“天朝上国何需蛮夷之物”是乾隆做出的选择,而时代的发展同样给出了答案。

一八四零年,随着英国军舰的炮响,中国以天朝上国自居的优越感随之一起破碎。此后100余年,中华民族不断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这种屈辱就是历史对闭关锁国给出的答案。

但是中华民族向来都是历经沧桑而不衰,久经磨难而愈强的民族,在这段屈辱的历史中又有人给出了自己的选择。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是谭嗣同在甲午战争失败后写下的诗句。面对着内忧外患,丧权辱国,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没有选择独善其身,而是选择积极寻求变革。但是变革总有牺牲。光绪二十四年,自四月二十三日宣布变法后,光绪帝曾连赴颐和园12次,召见维新派人士,筹划变法事宜。四月二十八日,光绪帝在颐和园仁寿殿召见康有为,命他在总署章京上行走,并许其专折奏事。八月初四,慈禧太后自颐和园回宫。两天后,她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下令逮捕杀害维新派人士,戊戌变法失败。

虽然戊戌变法失败,但是康有为、谭嗣同等人在历史面前做出了选择,历史同样给出了答案。戊戌变法使民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为后续辛亥革命等重大的变革打下了思想基础,促进了社会转型。

而现在中国共产党的无数革命英雄的领导下,亿万人民不再受凌辱,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在改革的开放和现代建设的历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全新的奇迹,实现着、发展着、重振雄风的百年梦想。现在的中国正在蒸蒸日上!

巍峨的泰山,浩瀚的长江,气势雄伟的万里长城,古朴典雅的苏州园林……它们是中国的遗产,如诗如画的美景,但更多的是岁月的见证,是历史留下的独特韵味的沉淀,因为历史选择了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历史将记住南京作文

全文共 1213 字

+ 加入清单

南京,位于我国东部,古称金陵,别称石头城,为多朝古都,历史名城,现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先锋。但这一幕幕繁华盛景的背后却饱含着殷殷献血和声声哀嚎。

1973年12月13日,日军攻破南京,从此这座夜夜欢歌的城市成了人间炼狱。超三十万民众遭屠杀,民国政府被迫迁都,鲜血染红了黄浦江。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从此载入史册。它激起了我们民族的血性,开始了异常艰苦的八年抗日,也开始了新时代的历史演替。

历史将记住南京,不仅是它的繁华与美丽,也不仅是它的富足与安逸,更因为他的苦难与悲悯。它是中国数一数二的大城市,曾经遭遇令人胆寒的战争,铁马兵戈踏烟来,剑枪刀鸣带血去。它用繁华掩去硝烟,它用欢笑抹去悲伤,只默默地将苦难埋藏心底,用笑容面对世人。我们记住的不仅是它的苦难,更在它灾苦难后焕发的生机与希望。

历史不是用来培养仇恨的种子,而是培养希望的花。唯有对自己国家历史抱有正确的态度,以理智明理的心态看待事实,一个民族才能够在苦难中成长,在历史中进步。

笔墨和口舌遮掩不住真相,金钱和权势改不了史实。就好似日本右翼势力纂改历史课本,修改宪法,解除自卫队,与韩国朴槿惠政府“协商解决”慰安妇问题,这不仅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信任,更得到了舆论的批判和国民的不解。日本政府不仅不反思自己对亚洲各国尤其是中国造成的巨大苦难,更妄想美化自己,这种不愿正视历史的行为乃是民众所不齿的。与其大费周章地掩盖事实,倒不是像德国那样坦率地承认自身问题并加以行动为自己的行为买单。唯有这样才可以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积极评价。

历史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脆弱的记录者。它能够事无巨细地记下昨天,也可以被悄然抹去,更可以被歪曲扭解。所以我们应增强我们的明辨能力,在和平的心态中看待问题,而不是被人一味地牵着鼻子走。在南京大屠杀中我们遭遇痛苦,那么是否是该当在我们强大后去做一场“东京大屠杀”呢?是否该在日本游客在中旅游时对以尖锐的言语和报复性的动作呢?这些行为都不叫做爱国,爱历史,而只是被冠以爱国保护历史名号下的低素质行为,因宣传历史责任感而承担历史责任,这样的思想在根本上就是错误的。爱国是理性的爱,记住历史是为了防止历史重演,《阿房宫赋》中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就提醒了我们要从历史中汲取教训,防止悲剧的在上演。

历史将记住南京,也就是南京将记住历史。好的坏的都是曾经过眼云烟,浮云蜃市,何必纠缠在如何反击上呢?倒不如将它好生记住,以我们的力量将它完整地正确地传承下去,虚心平和地从中吸取落后的教训,将正确理智的爱国情怀融贯于中,这样才是一个有着厚重历史大国应有的风范。

珠钗水钻摇曳生辉,水袖襦裙翩然欲舞,一颦一笑,一抬手一投足,爱恨情仇,王朝沉浮就随时间流逝在历史的舞台上上演,它是留不住的,只有我们用笔墨记录,用口耳相传,用理性对待,沉沉浮浮间,国家民族才可以有更精彩的未来在前方登台亮相。

历史记住的不仅是南京,更是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