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写党的历史【汇集20篇】

浏览

3734

作文

1000

历史文化遗存,你们要好好的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245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的一天下午,常州下了一场小雨,炎热褪去,于是我和好友一起前往觅渡桥小学隔壁的瞿秋白故居和瞿秋白纪念馆。

瞿秋白故居原为瞿氏的私家祠堂,是瞿氏家族供奉和祭祀祖宗的宅院。故居分东西两院,地势逐进抬高,寓含步步高升之意。祠堂第二间,在“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的屏风前面树立着古铜色的瞿秋白石膏像,身姿矫健,神采秀奕,表现的是青年儒雅、书生味正浓的革命家形象。东院为厢房,瞿秋白一家于1912年到1916年就住在东院,里面安放的100多件家具和用品。

瞿秋白纪念馆是一座两层楼四合院式的仿古建筑。馆门两侧的墙壁上对称地各镶嵌一方铜雕,右边铜雕的主画面是瞿秋白与列宁,侧重表现的是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的瞿秋白。左边铜雕的主画面是瞿秋白与鲁迅,侧重表现的是文学家、翻译家和文化旗手的瞿秋白。展览大厅有瞿秋白生平事迹的照片、文字、实物和雕像,陈列《瞿秋白生平事迹展览》,并推出《纪念瞿秋白书画展》等专题陈列。

瞿秋白白纪念馆正门外的广场上立有名为《觅渡,觅渡》的石碑,上刻有瞿秋白的文章。

乍一看,这里还是非常好的,古色古香,绿树成荫,文化底蕴十足,但是细细游览,我和好友的眉渐渐皱起。这里,尤其是故居,已是被现代元素充斥得“面目全非”,看得我俩那个心痛加无语啊。

故居的左侧硬生生地被剖开了一面墙,开了一家店,店门口还挂了块卖手抓饼的招牌,招牌上居然还写了一行字:“祖传手艺,绝对正宗。”我的个天啊,那位开店的大神,您到底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开这个店的。别告诉我手抓饼是瞿家发明的!

老宅中有随处可见的空调,院中停放着的一辆电动车,一间屋里甚至还有一台电视,“看来瞿秋白他老人家还挺富有的,晚清就用得起这些东西。”好友调侃道,眼里却流露出浓浓的悲哀之情。

工作人员推荐我们去洪深纪念馆看看,于是我们俩又去了洪深家,七拐八拐才找到,周边还在施工,砖头啥的还在噼里啪啦地往下掉,吓得我俩急忙窜进了大门。

到了洪深纪念馆我才发现瞿秋白故居的遭遇算好的了,洪深纪念馆才是最倒霉的。正厅大概好久未打扫了,桌上已是一层灰,蜘蛛在假山盆景上耀武扬威;厅后的小径上也已有了一层厚厚的青苔,像是许久没有人走了;厢房内也是一团糟,家具残破不堪,连本来的颜色都看不出来了。好歹是清代名士的家啊,怎么搞的跟个破庙似的。正想着,侧屋传来一声吼:“老头子!三缺一!快死过来!”

这里应该是素有“三吴重镇,八邑名都”之称、享有“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之誉的常州的骄傲才对啊,应该是人头攒动却又只有解说员一个人清晰的声音才对啊,应该有好多学生过来学习、感受文化的芬芳才对啊,但是现在,这里算什么啊。不但古迹被毁得面目全非,连最可贵的文韵都已消失殆尽,哪里还有半点文人之家的样子。难道我们就不能好好善待它们吗?

我要在这里大声呼吁:

1、派专人管理、维护,有必要的话可以制定相关保护条例;

2、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发挥文化遗存应有的作用;

3、举办一些相关的活动,提高故居的知名度。

历史文化遗存,你们要好好的!等着我,我还会再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山是历史的背影作文450字

全文共 464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而只有那青青的,见证了历史。青山依然在那儿,像历史拖下的长长的背影

山·杜甫的豪情壮志

面对“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的泰山,杜甫慷慨激昂地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言。在伟大的开元盛世中,杜甫作为一个热血青年,也想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力,也想开辟自己的一份事业。他要努力攀登,要用自己的努力“一览众山小”。

山·岳飞的精忠报国

“靖康之耻”是岳飞心中永远的痛。他为了大宋江山组建岳家军。就当他正踌躇满志,打算驱除胡虏时,赵构却急召他回国。他面对皇帝的诏书,饱蘸浓墨,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满江红》。他要“踏破贺兰山阙”。岳飞何止是要把山踏破,他是要精忠报国,要消灭外敌,光复北方的国土。这山,是岳飞的一腔报国热血。

山·杨慎的淡泊功名

杨慎的才华终究没有被皇帝赏识,他被流放到了云南。他在流放后专心做学问,终有所成就。“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是杨慎对名利的淡泊。所以,千百年后,人们仍然不忘他的文采,他的作品。这山便是他的淡泊之心。

历史已成为过往烟云,但是山依然见证了它,山将作为历史的背影永远屹立在天地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小说与历史

全文共 1900 字

+ 加入清单

人类社会的历史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作为过去发生的事件,这些过去的事件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影响到人类的行为和思想;另一种是作为书写的历史,是历史学们家将今天可以收集到的关于过去的材料组织起来,用自己的理解来诠释历史。文学与历史同属于人文科学,他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历史不仅可以成为文学的创作背景和书写主题,而且一个作家和他的历史观往往影响他的创作风格。

昆德拉在对待历史的问题上,不仅仅是追忆,而且带着反思,他希望在历史的反思中寻求人类得以传承的精神和力量。历史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昆德拉的小说,对历史的遗忘成了人类今天存在的一个必然的现实。昆德拉认为,遗忘是对自己的一种否定,无论是个人还是一个民族,不能正视历史就不能正视现在。对历史的态度一定程度上体现个人或民族对于当下的态度。昆德拉对捷克的历史遭受到的动荡和遗忘命运深感忧虑。移民的经历,捷克民族的多难历史让昆德拉将目光聚集到遗忘和记忆的斗争、回归和认同的渴望之中。他后期的小说《笑忘录》《无知》《不朽》《慢》《身份》等作品,都是在围绕遗忘与记忆这条线索展开叙述并进行思索的。

在《笑忘录》这部小说中,一开始就点明了作家的创作主题,米雷克说:人与政治的斗争,就是记忆与遗忘的斗争。”米雷克向以前的情人要回年轻时写下的情书,把他们扔到垃圾箱去,是为改写自己青春期的冲动和愚蠢,企图让他的过去和现在稳重成熟的形象相一致,“米雷克重写历史,就像所有政党一样,像所有的民族一样,像整个人类一样,大家都重写历史。人们高喊着要创造美好的未来,这不是真情所在。未来只是一个谁都不感兴趣的无关紧要的虚空。过去才是生机盎然的,它的面孔让人愤怒、惹人恼火、给人伤害,以致我们要毁掉它或重新描绘它。人们只是为了能够改变过去,才要成为未来的主人。人们之所以明争暗斗,是为了能进入照相冲洗室,到那里去整修照片,去修改传记和历史。”米雷克努力遗忘,而塔米娜却努力找回记忆,拒绝,拒绝遗忘。塔米娜跟着丈夫逃离了捷克,来到法国后丈夫去世,她一个人在法国过着孤单的流亡生活。她要找回记录她和丈夫以前生活的记事本,“她之所以要她的记事本,是因为它在笔记本中已经构建了一个由主要事件组成的脆弱架构,她想为这架构砌上边墙,让它成为她可以住进去的房子。倘若摇摇晃晃的建筑像搭建不稳的帐篷一样倒塌,塔米娜就只剩下了现在,这个无形的点,这一缓慢地向死亡进发的虚无。”对塔米娜而言,只要抓住与过去的联系,她才能拥有对未来的肯定;否则,未来和过去一样,将成为不确定的虚无。昆德拉通过米雷克和塔米娜的行为指出,人类遗忘的本性,由于遗忘带来了时间意义的丧失,世界变成虚无的存在。

政治的遗忘是有目的的集体性强制性遗忘。在《笑忘录》中,昆德拉指出:“阿连德被暗杀很快掩盖了俄国人对波西米亚的入侵,孟加拉国的血腥屠杀又让人忘记了阿连德,西奈沙漠战争的喧嚣又掩盖了孟加拉的呻吟,柬埔寨的生灵涂炭又让人忘记了西奈,就这样继续,就这样反复,继续反复,反复继续,直到一切都被所有人完全遗忘。”遗忘是一个普遍的存在,个人的历史,民族的历史,社会的历史,都经受着遗忘。昆德拉因为政治上的原因,漂泊在外,渴望回归,却深感回归的不可能。《无知》中的伊莱娜寄居法国二十年后,最终踏上了故土布拉格,当她面对故乡的人时,她却找不到回家的感觉,她的精神还在流亡者。法国不是她的故乡,而布拉格也已经不是她想象的样子,她的存在只是在漂泊的过程中才最真实。

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提出小说的历史性问题,他将具有历史性的小说分为两类:“审视人类存在的历史维度的小说”和“小说化历史编纂的小说”。昆德拉认为后者是“用小说语言传译一种非小说认识的庸俗化小说。”他褒扬的是前者的小说史观。在昆德拉的小说中,历史既是作为人物存在境遇的背景,同时历史本身也是一种存在。他努力从被历史遗忘的事件中找寻历史的存在。如何将历史融入小说,昆德拉说了四个原则:“首先:所有的历史背景都是以最大限度的简约来处理。我对待历史的态度,就像是一位美工用几件清洁上必不可少的物件来布置一个抽象的舞台。第二个原则:在历史背景中,我只采用那些为我的人物营造出一个能够显示出他们的存在处境的背景;第三个原则:历史记录写的是社会的历史,而非人的历史。所以我的小说讲的那些历史事件经常是被历史记录所遗忘了的;但最深入的是第四个原则:不光历史背景必须为一个小说人物创造出新的存在处境,而且历史本身必须作为存在处境来理解,来分析。”昆德拉认为小说书写的历史不是社会学、政治学意义上的,而是作为一种文化人类学的经验。小说家抓住被历史学家忽略的历史事件,从中发现人类所处的某种存在境况。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唐伯虎妙对点秋香历史典故

全文共 836 字

+ 加入清单

话说明朝大画家、大诗人唐伯虎,他风流成性,为了秋香,他自称是一个落泊的公子,卖身到华府为奴,改名华安,在华府他是书童,终日伴公子华文和华武读书。有一天华太师带了两个儿子,还有教师爷和一群奴仆去春游,他游兴正浓,他想考一考自己的儿子学业学得怎样,他看见园里到处是蒲叶、桃树和葡萄,便随口吟出上联来: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谁知这华文华武兄弟俩是一对活宝,自然是张口结舌,对不出来。那师爷是奉承的高手,平日只知溜须拍马,他见自己的学生对不出来,马上恭维说:“太师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文才盖世无双,这上联虽然是信手拈来,但是这是绝对,蒲叶和桃叶的谐音组成葡萄叶,草本木本又指出了它的科目,这实在是一首绝联,任何人都无法可对,佩服!佩服!”

唐伯虎听了独自在那里哂笑,华太师得到师爷的恭维,正在沾沾自喜,看见华安哂笑,勃然大怒道:“大胆的奴才!你为何哂笑?难道你能对此联?”

唐伯虎跪下禀道:“让奴才一试!”

他边走边观花园里的景致,目光在那两旁的花丛中观察,哦!有下联了,他随口曰:“梅花桂花玖瑰花……”但念到此卡住了,

华太师说:“对下去!”

唐伯虎张口结舌,汗流浃背,尴尬非常,快要难住了,突然看见自己心爱的姑娘秋香和另一个名叫春香的丫头站在华太师身旁,他脱口而出曰:“春香秋香!”

华太师点头赞道:“梅花桂花的谐音是玫瑰花,春香秋香又指出它们开花季节,‘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对得好,对得好呀!华安!回去可领奖赏!”

华太师看着自己愚昧的儿子感叹道:“鸡冠花未放!”华安向那师爷瞟了一眼,讽剌答道:狗尾草先生!”

从此,华太师就不敢小看“华安”了,从交谈中,知他很有学问,但是总以为他真的是一个落泊的公子,哪里想到他却是一代名人,为了秋香姑娘,卖身为奴,做出这样荒唐事,从此华安就代替了教师爷的地位,由于得到唐伯虎的得力调教,华文华武后来大有长进,也双双中了举,华太师为了报答“华安”,允许他自选一个丫头为妻,于是唐伯虎就选了秋香,成为文坛千古风流佳话。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历史典故:老骥伏枥

全文共 910 字

+ 加入清单

老骥伏枥比喻有志之士,年纪虽老而仍有雄心壮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历史典故:老骥伏枥,欢迎阅读!

老骥伏枥:为梦想奋斗终生

【出处】《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释义】骥:良马,千里马;枥:马槽,养马的地方。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

【历史典故】

东汉末年,政治动荡,诸侯四起,天下大乱。其中以曹操最有远见,他想统一天下,重新建立安定的社会。

曹操自从“挟天子令诸侯”,许昌屯田以后,先后消灭了董卓、黄巾军、吕布、袁术、袁绍、刘表等地方势力,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袁绍,从此,军威大振,曹操更加雄心勃勃。但是,袁绍的两个儿子投奔了乌桓,企图借助乌桓的力量卷土重来。乌桓的经济、文化较落后,当时尚处奴隶制时代。他们乘中原地区经常混战,常常侵袭汉朝的领土,北方人民的生命财产没有保障。对此,曹操决心征讨乌桓。

公元207年,即建安十二年,曹操亲自统帅大军北上远征乌桓。当时曹操已年过半百。古人认为,人到50岁,就进入衰老阶段。这点曹操心里也十分明白,但为了彻底消灭袁氏残余势力,真正统一北方,他胸怀宏志,人老心不老,仍然驰骋疆场。经过长达几个月的艰苦行军作战,曹操在白狼山一带与乌桓的20余万兵马进行了激烈的争战,彻底击败了乌桓,杀死了他们的头领,十几万人被迫投降。

曹操率领大军,凯旋而归。在返回的路上,曹操带着胜利的喜悦,想着自己已经是五十三岁的人,但历史的重任肩负在身,统一中原的大业尚未完成,他激情澎湃,赋诗一首: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这首诗表现了曹操热爱自然、蔑视天命、老当益壮、志在千里的积极进取精神,抒发了他那变革现实、统一中原的豪情壮志。

【成长心语】

曹操在他年过半百时,仍然充满雄心壮志,而我们青少年,更应该从现在开始就坚定为理想奋斗终生的信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句话曾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而对于我们来说,这句话同样意义非凡。作为学生,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学习,不虚度年华。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沧海桑田的历史典故_3500字

全文共 3245 字

+ 加入清单

典源出处

晋·葛洪 《神仙传·王远》: 麻姑与王远 (方平) 饮于蔡经家。“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海中复扬尘也。’”

释义用法

神仙麻姑与王远 (字方平) 席间闲谈,说她已看到东海三度变为桑田,而今蓬莱海水又变浅,也许又将会变为陆地。后用此典形容世事变迁翻覆; 也用以形容年代久远。

用典形式

【沧桑】 清 ·黄景仁:“沧桑不烂西山后,陵谷如含岘首悲。”清 ·李本仁:“归来身世感沧桑,络纬西风总断肠。”

【海尘】 清 ·王夫之:“海尘无定变,聊崇芳兰躯。”

【桑田】 隋 ·炀帝:“南巢息云马,东海戏桑田。”唐 ·骆宾王:“桃买千年非易得,桑田一变已难寻。”宋·刘筠:“桑田欲看他年变,瓠子先成此日歌。”明 ·唐寅:“桑田变海海为洲,昔时声势空喧啾。”

【桑海】 唐 ·戎昱:‘“万事如桑海,悲来欲恸神。”唐 ·杨炯:“桑海年应积,桃源路不穷。”唐 ·李商隐:“人间桑海朝朝变,莫遣佳期更后期。”元·王学文:“乾坤桑海无穷事,才历昆明初劫。”

【飞黄埃】 明 ·高启:“东游不肯居蓬莱,沧海顷刻飞黄埃。”

【巨海枯】 宋·陆游:“乔岳成尘巨海枯,欲求共语一人无。”

【水为尘】 唐·顾况:“西山为水水为尘,不是人间离别人。”

【水清浅】 清·赵执信:“梦回忽睹水清浅,坐恐飞土扬惊风。”

【叹扬尘】 清 ·丘逢甲:“相思隔沧海,极目叹扬尘。”

【尘扬海】 宋·陆游:“浩浩尘扬海,茫茫杵倚天。”

【观海变】 隋·鲁苑:“乍应观海变,谁肯畏年颓。”

【沧海尘】 元·耶律楚材:“十年沦海尘空起,百岁黄粱梦乍惊。”

【浅深愁】 唐·李群玉:“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

【枯桑田】 元·杨维桢:“酒喉无耐夜渴甚,骑鲸吸海枯桑田。”

【畏水千】 唐·贾岛:“梓匠防波溢,蓬仙畏水干。”

【阅海桑】 清·沈钦圻:“真共麻姑阅海桑,俄看文曜掩寒芒。”

【海化田】 清 ·丘逢甲:“何年穿石泉飞瀑?满地栽桑海化田。”

【海为田】 唐·李商隐:“瞥见冯夷殊怅望,鲛绡休卖海为田。”

【海田枯】 明 ·高启:“人间又见海田枯,十丈黄尘没城郭。”

【海生尘】 清·吴兆骞:“仙人已 叹海生尘,侯家宁保山如砺。”

【海生桑】 唐·韩偓:“坐久忽疑槎犯斗,归来兼恐海生桑。”宋 ·黄庭坚:“其谁湔拂汝,岁月海生桑。”清·钱曾:“借箸漫言山聚米,引杯兼笑海生桑。”

【海扬尘】 清 ·丘逢甲:“君是故游吾故国,东风愁说海扬尘。”

【海涛浅】 元 · 罗志仁:“蓬莱梦,人间哪信,坐看海涛浅!”

【桑亩移】 清·宋琬:“海水群飞桑亩移,俯仰乾坤又一时。”

【桑栽海】 清·丘逢甲:“麻姑去后桑栽海,箕子归来黍满宫。”

【桑海变】 唐·白居易:“几见桑海变,莫知龟鹤年。”

【蓬莱浅】 宋 ·王安石:“看沙更觉蓬莱浅,数日空惊霹雳忙。”

【蓬海变】 唐 ·李乂:“已观蓬海变,谁厌柏梁灾。”

【碧海尘】 清·丘逢甲:“愁看清浅蓬莱水,满目茫茫碧海尘。”

【鲸波浅】 元 ·姚云文:“摩双眼,看尘世鳌宫又报鲸波浅。”

【三浅蓬莱】 清 ·王鹏运:“阅年涯,三浅蓬莱,此身何世?”

【三度扬尘】 清 · 王士禛:“蓬莱三度扬尘后,坐阅春光九十年。”

【千度桑田】 清·王夫之:“尽海波,千度桑田,吾心静也。”

【飞尘赴海】 明 ·曹溶:“叹人间支新收故,尽飞尘赴海不能填。”

【世变桑田】 唐 ·刘禹锡:“处身于木雁,任世变桑田。”

【东海扬尘】 宋·陆游:“古传东海会扬尘,君看此地亦荆榛。” 清 ·钱谦益:“东海扬尘今几度,错将精卫笑填河。”

【东海栽桑】 清·宋琬:“但留东海栽桑地,敢作南山种豆书。”

【东海桑田】 唐·孟云卿:“金堂玉阙朝群仙,拍手东海成桑田。”宋·苏轼:“愿君不用刻此诗,东海桑田真旦暮。”

【尘飞沧海】 唐·李益:“群仙指此为我说,几见尘飞沧海竭。”金·吴激:“舞彻中原,尘飞沧海,风雪万里龙庭。”元 ·萨都拉:“尘飞沧海风掷瓦,白鹤身轻快如马。”

【尘生沧海】 元·唐桂芳:“莫问尘生沧海,休叹鹤归华表,好景且容探。”

【尘生碧海】 清 ·王夫之:“还怨,尘生碧海,玄云暗涌。”

【沧海成田】 清·陈维崧:“只今沧海已成田,留得天香几百年。”

【沧海扬尘】 宋·苏轼:“万户春风为子寿,坐看沧海起扬尘。”金 ·元好问:“沧海扬尘几今昔,长庚配月独凄凉。”清·戴移孝:“行看沧海扬尘日,才见西山木石多。”

沧海桑田】 宋 ·汪元量:“世间兴废奔如电,沧海桑田几回变。”清·毛如瑜:“耳闻沧海变桑田,长安夜听铜驼哭。”

【变幻桑田】 清·丘逢甲:“平安梅峤迟双鲤,变幻桑田痛七鲲。

【话海麻姑】 清·丘逢甲:“奔天素女月华冷,话海麻姑霜鬓多。”

【海已水干】 清 ·黄遵宪:“海水已干田亦卖,主人久易我才来。”

【海水成尘】 北周 ·庾信:“蓬莱暂近别,海水遂成尘。”

【海水栽桑】 明 ·陈子龙:“海水栽桑去复回,欲寄精灵与词赋。”

【海水桑田】 唐·白居易:“海水桑田欲变时,风涛翻覆沸天地。”

【海变桑田】 宋 ·张元干:“蓬莱,直上瑶台。看海变桑田飞暮埃。”

【海底飞尘】 唐·白居易:“海底飞尘终有日,山头化石岂无时?”

【海枯成田】 元·郑允瑞:“石坚有时烂,海枯成田桑。石烂与海枯,行人归故乡。”

【海桑陵谷】 清·朱彝尊:“海桑陵谷又经三百秋,以手摩挲尚如故。”

【桑田成海】 唐·李端:“自言万物有移改,始信桑田变成海。”宋·姜夔:“欲讯桑田成海,人世了无知者,鱼鸟两相推。”清 ·陆次云:“一自桑田成海后,总啼鹃血洒平芜。”

【桑田变易】 清·吴嘉纪:“桑田变易城市改,翁家书卷年年在。”

【桑田清浅】 清·丘逢甲:“满目桑田清浅水,五云楼阁失蓬莱。”清·纳兰性德:“钓得六鳌无,竿拂珊瑚,桑田清浅问麻姑。”

【桑栽东海】 清·黄鷟来:“桑栽 东海宁忧徙,豆种南山不患贫。”

【陵变耕海】 元·耶律楚材:“可伤陵变须耕海,不待棋终已烂柯。”

【麻姑书信】 唐·顾况:“近得麻姑书信否,浔阳江上不通潮。”

【清浅三变】 唐·李白:“吾曾弄海水,清浅嗟三变。”

【渤海桑田】 宋·苏轼:“不惊渤海桑田变,来看龟蒙漏泽春。”

【蓬岛尘狂】 清·朱孝臧:“蓬岛尘狂,芝田日晏,梦游翻羡骑鲸。”

【蓬莱清浅】 宋·苏轼:“欲采蟠桃归献寿,蓬莱清浅半桑田。”明 ·郭翼:“城郭是非华表鹤,蓬莱清浅海中尘。”清 ·王士禛:“洞口无人藓自青,蓬莱清浅几曾停。”

【蓬海飞尘】 清·黄鷟来:“只愁蓬海飞尘杳,祗树休教法界无。”

【碧海扬尘】 清·赵执信:“便恐苍山都化冢,剩怜碧海未扬尘。”

【碧海红尘】 明 ·李东阳:“金床宝刹无年岁,碧海红尘有化机。”

【鲲海扬尘】 宋·范成大:“鲵渊方止水,鲲海任扬尘。”

【东海生黄埃】 宋·苏轼:“若不令君早入务,饮竭东海生黄埃。”清·魏麟征:“回头却笑羡门子,坐看东海生黄埃。”

【扶桑乍几尘】 清·王夫之:“波心芦叶催孤履,海上扶桑乍几 尘。”

【何海不栽桑】 明 ·徐渭:“旧虎死来新虎搏,古来何海不栽桑。”

【莱洲频度浅】 唐·卢照邻:“莱洲频度浅,桃实几成圆。”

【海无三尺水】 北周 ·庾信:“海无三尺水,山成数寸尘。”

【海水三清浅】 唐·李白:“海水三清浅,桃源一见寻。”

【海水扬胡尘】 清 ·丘逢甲:“茫茫海水扬胡尘,嗟哉何止秦无人。”

【海底翻无水】 唐·李商隐:“海底翻无水,仙家却有村。”

【桑田几兴废】 清 ·黄遵宪:“坐观桑田几兴废,如抚铜狄三摩挲。”

【桑田移碧海】 唐·卢僎:“红颜白发云泥改,何异桑田移碧海。”

【桑林没东海】 唐·刘庭芝:“桑林没东海,富贵今何在。”

【弱水三浅清】 明 ·高启:“言从昔年宴蓬瀛,又见弱水三浅清。”

【麻姑到沧海】 唐·李商隐:“好为麻姑到沧海,劝栽黄竹莫栽桑。”

【清水起黄尘】 明 ·徐渭:“试教清水起黄尘,还看桃花几回碧。”

【溟海桑潜变】 唐·刘禹锡:“溟海桑潜变,阴阳炭暗熬。”

【碧海飞黄尘】 清·王士禛:“闻道高陵变深谷,即看碧海飞黄尘。”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历史典故:李存勖统一北方

全文共 2045 字

+ 加入清单

五代十国时期,政权迭立,争战不已。在这期间,李克用和李存勖父子的兴衷,正是这一时期的一个经典缩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典故:李存勖统一北方,欢迎阅读!

黄巢起义以后,唐朝召沙陀族首领李克用帮助镇压起义军。李克用武艺高强,但瞎了一只眼,人们称他为“独眼龙”。因为他镇压起义有功,唐朝任命他做河东节度使,后来又封他为晋王。他占领现在的山西太原一带,成了一股强大的割据势力。

公元884年,李克用打败黄巢起义军,在返回河东途中经过朱温的驻地汴州。朱温害怕李克用的势力强大,对自己不利,一心想消灭他。李克用一到,朱温表面上对他非常客气,把他接进驿馆,设宴招待,暗地里却在驿馆四周埋下伏兵。到了深夜,伏兵突然杀进馆舍。李克用正吃醉了酒,呼呼大睡。幸好他的随从拼死相救,用褥子把他裹起来,藏在床底下,才没有被杀。就在这时,突然来了一阵闪电雷雨,李克用和随从乘机逃出驿馆,狼狈地回到军中。打这以后,李克用就和朱温结下了深仇,两人经常打来打去。

朱温灭唐建梁,李克用不服,仍旧用唐朝“天”年号,打着兴复唐朝的旗子,跟后梁对抗。当时,北方的契丹族逐渐强大起来,它的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建立了政权。他带领三十万军马,攻打云州(今山西大同)。李克用决计利用契丹的力量,一道对付朱温。因此,李克用派人和耶律阿保机联系,在云州东城跟他相会,并和他结为兄弟,约定当年冬天一起出兵攻打梁朝。耶律阿保机在李克用军营中留了十天,李克用送给他很多金帛,他也回送给李克用很多马匹和其他牲畜。不料耶律阿保机一回契丹,看到梁朝势力强大,马上背弃盟约,倒向梁朝一边了。为了这事,李克用气得不得了。

公元908年正月,李克用生了毒疮,眼看治不好了。他临死时,拿出三枝箭,交给儿子李存勖(xù),郑重地嘱咐他说:“梁朝是我的仇家,这你知道。燕王刘仁恭、刘守光父子是靠我的推荐担任卢龙军节度使据有幽州的,契丹的耶律阿保机曾经和我相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弃了我,前去归顺梁朝,跟我作对。这三件事,都是我遗留下来的恨事。如今给你三枝箭,你千万别忘记你父亲未了的心愿!”

李存勖接过了箭,答应一定给父亲报仇。李克用一死,李存勖就继承他的爵位,做了晋王。他继位以后,下令把这三枝箭供奉在宗庙里。以后每次出兵作战,他就派人去拿出这三枝箭,放在一个锦囊里,让人背着,走在队伍的前面,等到作战回来,再放回宗庙。

他为了给父亲报仇,积极训练军队,严明纪律,规定行军不得违反命令,碰到危险,不许躲避,违反军纪,立即杀头。将士们都很害怕,只得拼死作战。

不久,李存勖亲自率领大军,前去救援遭后梁军队围攻的潞州(今山西长治),把后梁军打得大败而逃,一下子歼灭敌军一万多人,缴获的军器粮草堆积如山。朱温原来以为必胜无疑,安坐在京城里等候捷报。他听到败讯惊得目瞪口呆,过了半晌方才叹了一口气,说:“生子当如李亚子(亚子是李存勖的小名),我的儿子不过是猪狗罢了!”

过了两年,李存勖又率领大军,在柏乡(今河北邢台北)把后梁军打得大败。这一仗,后梁损失更重,被杀的将士就有两万多人。从此,后梁军都对李存勖产生了恐惧心理。

朱温不断吃败仗,后来又出动五十万大军,想和李存勖决战,结果还是被李存勖打得溃不成军。朱温又气又火,一病不起,公元912年,被他的次子朱友杀死了。

接着,李存勖又出兵打破幽州,活捉了刘仁恭、刘守光父子,把他们押回太原杀了,完成了李克用交给他的一项任务。

朱温死后,朱友自立为帝。第二年二月,朱温的第三子朱友贞不服,发动兵变。朱友自杀,朱友贞即位做皇帝。这就是后梁末帝。这以后,李存勖的主要对手就是后梁末帝和契丹的耶律阿保机了。

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即位称帝,这就是辽太祖。第二年,契丹军进攻幽州,号称有百万之多。李存勖正在黄河沿线跟后梁军作战,他派了三个大将前去,把契丹军打得大败,解了幽州之围。过了几年,耶律阿保机又率领大军南下。李存勖亲自带领骑兵做先锋,又把契丹军打得一败涂地。耶律阿保机不得不败逃回去。李存勖接连获胜,也可以算是完成了李克用交给他的另一项重大任务了。

李存勖跟后梁末帝打了十来年仗。他看到后梁快要完蛋了,就在公元923年四月,在魏州(今河北大名北)即位称帝,国号唐,历史上称为后唐。他就是后唐庄宗。这年十月,他又灭了后梁,统一了北方,把都城迁到了洛阳。

李存勖报了父亲的三个大仇,当了皇帝,志满意得。他认为天下都是靠他的武力得来的,不再考虑治理天下的事,只顾享乐腐化了。

他生平最喜爱三件事:打仗、打猎、演戏。灭掉后梁以后,不打仗了,他就把大部分精力用在打猎和演戏上。

唐庄宗李存勖只当了四年皇帝。他在位期间,猜忌大将,杀害功臣,因此闹得众叛亲离。公元926年,魏州发生兵变,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利用这个机会,夺取了汴州。李存勖的禁卫军指挥使郭从谦本来也是个伶人,曾认大将郭崇韬为叔父。后来,郭崇韬遭陷害被杀,郭从谦一直怀恨在心,这时也在京城中发动叛乱。乱兵人多势众,李存勖抵挡不住,中箭死了。

李存勖死后,李嗣源到洛阳即位做了皇帝。他就是后唐明宗。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历史的厚重高三作文

全文共 798 字

+ 加入清单

西安历史厚重感,若不去亲身感受,是很难从书本和别人的讲述之中得到的。

从街道上走过,特别是经过老城,随处可见几个人抱不过来的大树。从那些树的身上,我们仿佛看到历史的千年风烟,曾经轻轻拂过每一片树叶,带走的是沙沙的轻吟,留下的的是沧桑的年轮。

在西安体验历史的厚重,就不能不去登西安古城墙。西安城墙是明代初年在唐长安城的皇城基础上建筑起来的,墙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全长超过了13.75公里,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墙顶可以跑车和操练。以后历经五代到宋元,城的名称和建制虽屡有变换,但城垣规模却无改变。

行走在西安城墙上,脚踏着城墙灰色的砖,手攀马面和敌楼,顺着瞭望台遥望古老而繁华的西安城,烟雾迷蒙里,思绪尽情飞扬在朱元璋时期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军事防御思想中,心中突然对城垣之于帝王江山的保护作用有了深刻的认识。

本打算租一辆游览车一路逛逛的,可一上城墙,就被它恢弘的气势和古老的气息所吸引,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此时已经是下午的五点钟了,租车只能走半个小时就得返回,还车不能超过工作人员的下班时间。于是我们一行决定一步一步地亲自去丈量一下13.75公里的长度和穿越千年的历史厚度。我们一路走一路看,还一边了解每一处设置的历史渊源、所起作用的相关文字和图片介绍。当我们大约走了四五千米的时候,天空霎时乌云滚滚,城墙顶上刮起了呼啸的风。伴随着呼呼的风声,立刻就有大滴大滴的雨点滴落,开始稀疏,继而越来越密集,一霎时铺天盖地倾泻而下,很重地砸在墙面的砖石上。

而此时的我们,正好处于距离下一处避雨之地尚远而返回前一处又不近的地方。我们只好举起手中收起来的雨伞和包来挡住狂风骤雨的侵袭,狼狈地一路狂奔。就在我们刚刚跑到下一座避雨处,雨却突然停了下来。我们望着瞬时开朗的云天,拧着衣服上的雨水,苦笑地自嘲:“这是老城墙为我们举行的盛大欢迎仪式,它要让我们牢牢记住这一次登上城墙的经历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以历史的话题作文600字

全文共 776 字

+ 加入清单

闲来无事时,爱携一本历史长卷,读五千年的沧桑。在历史的长河中漫步,感动于古仁人的爱国之志和英雄气概。

感动于荆轲

易水边太子的身影渐渐远了,高渐离的筑声也淡了。马车上的你,心中无怨无悔,但仍举棋不定。一边是太子对自己的诚意,一边是天下的统一,百姓的幸福。刺,还是不刺?恍惚间已到秦宫,走下车子,你抱着樊将军的头颅和督亢的地图,默道:“今生只能愧对你们了!”走到秦王面前,你缓缓将地图展开,终于,图穷匕见,锋利的匕首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你尽力向秦王刺去。只是,在刀锋要决定秦王命运时,你的手刺偏了,之后你只是追赶,并不再刺,直至被打倒。

大雁哀嚎着飞过,秦殿上已空无一人,只有殿上殷红的血迹,斑斑点点,似朵朵红艳的傲梅。在危急时刻,你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却成就了天下。荆轲,我为你的英雄气概深深感动。

感动于屈原

屈原,楚国的一代才子,一生想要在家乡的土地上建功立业。可天妒英才,楚王的昏庸使你怀才不遇,你只得望着秦军旗帜一步步逼近。楚国将要沦落之时,你奔走呼号,希望能挽回社稷,拯救人民。但当秦军肆无忌惮地毁掉宗庙、城楼,踌躇满志的你也无力回天。孤独地走在汨罗江畔,望着身后因战乱匆匆逃亡的百姓,你心中一阵苦楚,义无反顾地跳入了江中。

浪珠飞溅,水雾淋漓,历史的天空一片昏暗,阴风怒号,雷电齐鸣,都抹不去水面苍白的浪花。屈原,我为你的爱国热情深深感动。

感动于杜甫

杜甫,走在唐王朝最后的历史中。八月秋风呼号,屋顶的茅草也被吹去,本已残破的草堂更加风雨招摇。入夜,一场大雨倾盆,冰冷的雨滴倾泻而下,你只能蜷缩在破旧的被下,仰望天际。忽然,一声雷电划破了黑暗的苍穹,也照亮了你的心。你站起身,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顿时,这惊天动地的怒吼照亮了唐王朝最后的历史。你即使身处困境,仍毫不为己,只心系国家,担心着国家的兴亡。杜甫,我为你崇高的责任感深深感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小学生必学历史成语故事2:负荆请罪

全文共 455 字

+ 加入清单

【释义】负:背着;荆:荆条;古时用来抽打犯人的刑具。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主动向人认错赔罪;请求责罚。

【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国大将廉颇与上卿蔺相如不和;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处处表示退让。“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人物】战国时期,蔺相如(今河北曲阳人,一说山西临汾人)“完璧归”有功,又在渑池秦王与赵王相会维护了赵王的尊严,被提升为上卿,位在廉颇(山西太原人,一说山西平遥人)之上。廉颇对此不服。蔺相如知道后,就有意不与廉颇会面。别人以为蔺相如害怕廉颇,廉颇为此很得意。“我哪里会怕廉将军?不过,现在秦国倒是有点怕我们赵国,这主要是因为有廉将军和我两个人在。如果我跟他互相攻击,那只能对秦国有益。我之所以避开廉将军,是以国事为重,把私人的恩怨丢一边儿了!”蔺相如这话传到了廉颇耳朵里,廉颇十分感动,便光着上身,背负荆杖,来到蔺相如家请罪。他羞愧地对商相如说:“我真是一个糊涂人,想不到你能这样地宽宏大量!”两个人终于结成誓同生死的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历史·现在·未来

全文共 1515 字

+ 加入清单

就像书店里卖的历史书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历史。有酸,有甜,有苦,还有很多平平常常的小事。这么多东西组合起来,就变成了自己的历史。我们还有现在,有将来。将来是不受确定的,每个人都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事,当然啦,也有酸,有甜,有苦,还有很多平平常常的小事。经历过的未来,又变成历史了。

什么叫历史呢?比方说,你的目光扫过这一行,这一秒就变成历史了,哪怕你重读一遍,这一刻与上一秒的速度、动作、环境都一样,时间也不同了。就像人类的历史已经渡过了1997年,就不可能再来一次1997年了。知道了这些,是不是感觉时间不停的流失,不停地书写着历史呢?

经历过的一切,就都叫历史。可以这么说:没有经历过以前那些平平常常的事,就不会有现在与将来了。你看:出生很平常吧?全世界每过几秒,就都会有成千上万的婴儿出生。10年,20年前,那一刻的成千上万个婴儿里,是不是有一个是你呢?出生是平常的,但是是现在在读文章的你出生,那就不平常了。因为如果你没有出生,你就不会在读这篇文章,不会做以后与现在的一切一切的任何事了。那些同你一起出生的婴儿,对于你来说是平常的,但对其他认识他的人来说,又变为非常非常特殊的了。所以,历史有许多许多个身份。

为什么我们有历史?为什么我们需要历史?历史不仅是通向现在与未来的铺路石,还是领导我们不误入歧途的领路人。假设你很久很久以前在路上被一个大坑给绊倒了,那么下次你经过这条大路时,就会想起那个历史,你一定一定会很小心,不会再傻傻的被再绊倒一次吧?

好了,经过了那段出生与成长的历史,你长啊长,到达了现在。现在是什么?比方说,你现在在读这篇文章。这个比喻,是不是与历史的举例很相像呢?但是这是不同的。虽然你扫到这行字的这秒成为了历史,但是现在是你正读着整篇文章的过程,还有一些没有读完,所以你正在读。这是不是很神奇?一边制造着源源不断的历史,一边又经历着现在。

现在是这三个关键词中唯一比较特殊的部分。想想看,你能改变历史吗?不可以。你能预测将来吗?估计只有神仙才能做到哦。但是现在,是可以紧紧握在手中的!现在你虽然在读文章,但现在你也可以活动活动你的任意部分。伸伸手,踢踢腿,也可以现在就喝一口茶。

为什么我刚才没有说“你能改变将来吗”而是说了“你能预测将来吗”,因为将来确实是可以被改变的哦。那为什么我不说唯一不可改变的历史为“特殊的部分”呢?因为如果没有现在,将来是永远不会被历史或自身改变的,必须是现在做了什么事,它才会发生变化。你一定听过“未雨绸缪”这个成语,或是看过蚂蚁搬家吧?正是因为现在蚂蚁搬了家,或现在带了伞,才避免了被雨淋湿。现在真的很奇妙很奇妙,如果历史是上文,将来是下文,那么现在就是承上启下的中间段啦。因为现在正制造着历史,改变着未来。

未来是非常玄妙的。就像你还是读着这一篇文章,怎么也不知道后面会写那一段话。如果你跳着读,先知道了后面,后来也不知道中间会发生什么有意思的故事一样。你永远不知道未来会发生着什么,只能做这一切的准备,以防意外。只是在做准备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了一丝可以把握的玄机罢了。就像以前的地震仪,现在的天气预报。但这些有时也是不准的。地震仪我不知道,但我每天都在看天气预报。就像有一次学校要在星期五春游,结果天气预报说要下大雨,我们只好作罢,但是那天晴空朗朗,一丝雨都没有飘下来,我觉得好可惜哦。

所以呀,实在想做的事情经过法律允许后都可以做,哪怕事后觉得开心也好,不开心也罢,都不会后悔。这样总比当时想做却没做,事后不停地懊悔、想像“如果做了会怎么样”要好得多。

历史,现在,未来这三部分两两关联,他们强强联手,选择了那一刻出生的婴儿,陪伴着他们度过了一生。这三者,大概就叫人生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观后感

全文共 523 字

+ 加入清单

走进新疆的吐鲁番盆地,脑子里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一个字“热”。

气候是热的,吐鲁番的一年约降24毫米(不确定)。这种热是干燥的热,凉爽的热风拂过,热气立刻消失的无影无踪;而不是像我们杭州,风一吹,热气传染上了风,风也是热的。因为那儿气候好,那儿的葡萄像放了无数斤白糖或是放了百来颗的冰糖。甜进嘴里,甜进心中。

地是热的。《西游记》曾说“那猴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推下,其炉化作火焰山”。那火焰山,山形似火,连山的颜色也是红的。那儿还有“煮”蛋项目。何为“煮”蛋项目?我记得有年练习,阅读的短文说得就是这个——将蛋埋于火焰山土中,经过地热将其“煮”熟。你想知道吐鲁番盆地的地心温度吗?马上揭晓,约为60度。

气候是热的。地是热的。人,不用说也是“热”的。人“热”是因为当地人热情好客。不过对于女生来说,不是好事。因为当地还是重男轻女。男的坐上方,女的坐下方,太不公平了。不过作为当地习俗,还是不错的。为什么我这样说?因为我被收买了,被葡萄收买了。在这种地方走,人会变胖才怪。虽然葡萄甜,它的糖分高于我们这儿的葡萄。既然水果是甜的,那人为什么不胖?因为天气太热,胖人怕热,于是会出很多的汗。热将会使这块地繁华昌盛。

我爱新疆,爱它的气候、爱它的土地、爱它的热情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纪录片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90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去喀纳斯湖玩,我很高兴,因为“喀纳斯”在蒙语中是神奇、美丽而富饶的意思,顾名思义,这个景点是新疆之旅中最美的了!

可“天有不测风云”呀!我们一到喀纳斯景区,就下起了大雨,好不容易等到雨小了点儿,才在喀纳斯河的下游下车看第一站“卧龙湾”。

站在河边,水中的天空似乎映成了灰蓝色,山峦、大树把卧龙湾环抱在中央,树木笼罩在蒙蒙细雨中,真是“万重雨雾擦淡绿”呀!只见湾中有一小岛,形似龙之脊背,疑有龙卧其湾,故名“卧龙湾”。

第二站是“月亮湾”,也就是“喀纳斯河”的上游,它既像张飞的丈八蛇矛一样弯弯曲曲,中间又有一段很像一个弯弯的月牙,水面不时地闪烁着银色的光,让“月亮湾”更加显眼、秀丽。

我们上车继续往里走,坐在车上,我不禁想起神秘的喀纳斯湖“水怪”的故事。据说常有马匹在饮水时被“水怪”拖进水里,“水怪”最长的达到10多米呢!“水怪”可能有两条像章鱼那样的足……我正想着,“呜——”汽车的开门声打断了我的思绪,车到了喀纳斯河的源头——喀纳斯湖,我们便下了车。

这时,雨停了,太阳也出来了。我呼吸着雨后清新甜润的空气,环视四周,云蒸霞蔚,远峰耸立,墨林倒影,但我的目光还是被喀纳斯湖水深深吸引去了。

湖水湛蓝而平静,反射着太阳耀眼的光线。微风拂过,湖面时不时地泛起点点微波,这时湖水是软的;不一会儿,湖水静了,变硬了,成了一面镜子,倒映着天空中的白云、高处的观鱼亭、连绵不断的山峦、岸边的苍松……真像一幅美丽的水彩画,让人“爱不释目”。

但要鸟瞰喀纳斯湖全景,还得上山顶的观鱼亭。我们上了1600多级台阶,终于来到观鱼亭,只见远处云雾迷漫,隐约有一座草屋竖立其中,宛如仙境,仿佛有仙人居住,那便是“神仙湾”。俯视喀纳斯湖,好象一大块碧蓝色的宝石,十分瑰丽。

喀纳斯湖约大45平方公里,海拔1374米,最深处可达118多米,是我国最深的高山湖泊。喀纳斯的林海之中,宝藏不可计数,其中,国家级保护动物就有37种之多,简直就是一个珍稀动物的天堂!

纯净的蓝天,变幻的湖水,秀丽的桦林,翠绿的树叶,几近绚烂的饱满色彩。还有着动听名字的“卧龙湾”、“月亮湾”、“神仙湾”,这就是喀纳斯,一个我喜爱的美丽、富饶而神秘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我最欣赏的历史人物作文500字

全文共 529 字

+ 加入清单

我最欣赏历史人物是晏子,名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为平仲,又称晏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外交家。

我之所以欣赏晏子,是因为他头脑灵活,机智过人,善于劝谏。有一次,齐景公得到了一只漂亮的鸟,就派一个叫烛邹的人专门负责养这只鸟。可是几天后,那只鸟飞走了,齐景公气坏了,要亲手杀了烛邹。晏子站在一旁,请求说:“让我宣布烛邹的罪状,然后再杀了他。”晏子板着脸,对被捆绑起来的烛邹,说:“你犯了死罪,罪状有三条,大王叫你养鸟,但你不留心让鸟飞走了,这是第一条;国君为一只鸟就要杀人,这是第二条;这件事如果让其他诸侯知道我们的国君只看重鸟,而轻视老百姓的性命,这是第三条。”说完,晏子对齐景公说,请您动手吧。听了晏子的话,文景公赶紧把它放了,走到晏子面前说,若不是你的开导,我就犯了大错误呀。

还有一次,景公在位时,连下了三天雪,还不放晴,景公披着用狐狸毛做的皮衣,坐在台阶上。晏子进宫谒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呀,下了三天雪,可是天气一点也不冷”,晏子回答说:“天气不冷吗?”景公笑了,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己吃饱,却知道别人的劳苦,现在大王不知道别人了。”景公听了,立刻命人发放皮衣,粮食给饥饿寒冷的人。

他就是我最欣赏的历史人物——晏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以历史的话题作文600字

全文共 3797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不懂历史2113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而不懂历史5261的人永远摆脱不了愚昧4102。历史是科学,1653历史题材的影视必须尊重科学。“戏说”历史,实则戏说我们这个民族。文艺家,特别是创作历史题材的作家、编剧者,应当正确对待历史,多读点历史,去无知,忌浅薄,戒浮躁,对历史负责,对读者或观众负责,努力创作出精品来。 One does not understand history. -family: "PingFang SC", "Lantinghei SC", "Microsoft YaHei", arial, 宋体, sans-serif, tahoma; width: 0px; display: inline-block;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 Opacity: 0; ">2113 The nation of">There is no future, not understanding history 5261 ">">">4102 . History is science. , Arial, Songti, Sans-Serif, TAHOMA; Width: 0px; Display: Inline-Block; Background-COLOR: RGB (255, 255, 255); Opacity: 0; ">1653

近20年来,我国以历史题材的影视创作可谓盛矣。其中,又以清史的影视剧独占鳌头。如《努尔哈赤》、《两宫皇太后》、《火烧圆明圆》、《宰相刘罗锅》、《戏说乾隆》、《雍正王朝》、《一代廉吏于成龙》、《康熙微服私访》、《天下粮仓》、《康熙王朝》等,都属清代重大题材而具代表性的作品。这些名目繁多的影视剧纷纷登上荧屏或银幕,走进千家万户,遂成铺天盖地之势,如一股股五彩缤纷的“历史大潮”,将沉寂的历史时空搅得热闹非凡,堪称是我国文化生活的一大奇观。 In the past 20 years, my countrys film and television creation with historical themes can be described as prosperous.Among them,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drama of the Qing Dynasty took the lead.Such as "Nurhachi", "The Empress Dowager of the Two House", "Burning Burning and Burning", "Prime Minister Liu Luo", "The Qianlong", "Yongzheng Dynasty", "One Generation of Lulba Yu Jackie Chan", "Kangxi Weifu private visit", "The worlds granary, "Kangxi dynasty", etc., all belong to the major themes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representative works.These large -scale film and television dramas have on the screen or screen, and entering millions of households, and they have become overwhelming, such as a colorful "historical tide", stirring the silent historical space and space, which can be called our culture.A great wonder of life.

艺术再创作必须尊重历史。 Art re -creation must respect history.

“戏说”历史,易将青少年引入误区" Drama Say "history, easy to introduce teenagers into misunderstandings

中国历史悠久,文献极其丰富。中华五千年文明史,除遗址遗迹遗物可资证明,大量地保存在文字记述的历史文献中。研究中国历史与文化,创作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包括影视剧,都须从这里索取原材料即素材,或进行学术论证,或进行艺术加工,真实地再现历史原貌。不可思议的是,那些号称“艺术家”、“作家”及“名导”们,无须查找历史资料,更不必研究,竟将历史完全“推翻”,仅凭他们的“艺术”头脑,想当然地重新编历史。他们就是不要真实的历史,认为历史不生动,历史中“无戏”,只有他们编得生动、有情有戏,老百姓才爱看。这不叫艺术再创作,应称之为“历史再创造”!因为他们改变了历史事实,搞乱了原事物(件)的“因果”关系,也就制造了荒.唐。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and the literature is extremely rich. The history of the five thousand years of civilization in China, except for the ruins of the ruins, can be proved, and is stored in a large number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described in text descriptions. The literary and artistic works that study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and create historical themes include film and television dramas. They must ask from here that raw materials are materials, or academic arguments, or art processing to truly reproduce the original appearance of history. In incredible, those who are known as "artists", "writers" and "famous guides" do not need to find historical materials, let alone research, they can completely "overthrow" history. history. They just dont have a real history. They think that history is not vivid and "no drama" in history. Only when they make vivid, affectionate and active, the people love to watch. This is not called art re -creation, it should be called "history re -creation"! Because they changed the historical facts and disrupted the "cause and effect" relationship of the atoms (parts), they also created the wasteland.

显而易见,历史在编导们的手里,不过是个幌子,一个可借用的道具,只须使用历史人物的名字,让他们穿起古代服饰,搭起宫殿或豪宅,来演绎他们心中的爱情神话和善善恶恶的人性,以古喻今,将历史现代化,宣泄他们的商业价值观和低俗的感情追求,将本来就很生动又给人以启示的历史,变成了一幕幕荒.唐的闹剧,实际是制造了一堆堆文化垃圾! Obviously, the history is in the hands of the director, but it is a guise. A props that can be borrowed. Only the names of historical figures are used to let them wear ancient costumes, palace or mansion.To interpret the love myths in their hearts and the human nature of goodness and evil.After the scene of the scene, the farce of Tang actually created a bunch of cultural garbage!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历史文化作文700字

全文共 774 字

+ 加入清单

古语有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慢慢历史长河中,风华早已逝去,年岁不再重来。以历史为镜,不止于明得失,重要的是对自我境界的提炼与升华。

21世纪的脚步来得很匆忙,生活都进入了快节奏化,无可异非,现代化的都市人们已经对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概念很模糊了。他们不知道国粹“京剧”还有阿娜多姿的一面;他们不了解‘舌尖上的中国’的神韵;他们不清楚各地非物质文化带给生活的一丝丝小情调。沉睡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华夏巨龙已然苏醒,当传统文化与国际文化元素相碰撞时,生成的不应是盲目从众,更多的则是延续与发扬。

不同的国度,不同的种族,造就了不同的文化差异。不可置疑,我泱泱华夏大国,上上下下传承五千年的深厚历史文化石没有哪个国家可以比拟的。从‘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舍己为国的无私到群雄争霸,百家争鸣的哪个动荡的春秋、战国时代;从‘书成换白鹅’当初王羲之到三足鼎立、乱世枭雄的三国时代;从‘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李白到独白‘白酒问青天’的苏轼,呈现了一个诗词繁华的时代;从元军入关到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一个屈辱,动荡大的时代出现在我们眼前。在中华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辉煌过,不可一世过,但也卑躬屈膝过。峥嵘岁月稠,历史是让我们铭记,文化石让我们传承,孰重孰轻,尔等自知!

当时光的脚步悄然走过,雁字回时,可曾记得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所需要我们承载的是什么?我们都是炎黄子孙,自己的根不能忘,自己的本不能丢。我爱我的民族,所以我学会‘孔融让梨’的大度胸怀;我崇尚我的民族,所以我懂得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无畏与自豪;我尊重我的民族,所以我明白谭千秋老师舍己救学生的真正意义。中华文化,不会消散在物欲横流的21世纪,它将会在我们这群昂扬向上的90后传承,发扬下去。

如果说历史是一口大缸,那么时间越长,里面所包含的“文化液体”只会越发的醇厚,甘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我的历史老师作文500字

全文共 573 字

+ 加入清单

从小学到初中,新增加了许多有趣的课程,其中历史是我很期待的一门科目,因为我很喜欢阅读历史书目,从远古时期的古人类到近、现代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兴衰荣辱,都是我一直想要深入学习、了解的。因此我对我们的历史老师也充满了好奇,她究竟是位什么样的老师呢?我们班同学连上课前的眼操都无心去做了,都忍不住探出小脑袋,四处张望,寻找着老师的“踪迹”。

同学们叽叽喳喳的议论着、猜想着。眼操结束了,一位“年轻气盛”的老师走进了教室。我们像往常其它课程一样,向老师齐声问候,可她却十分严厉地说了句:都坐好了!接下来老师作了自我介绍,原来历史老师一直带初三的学生,因此对待我们要求很高,非常严格。我心里不由得有些害怕,但也很矛盾地有些高兴,怕的是老师要求很严,高兴的是我遇到了一位“严师”,因为严师才能出高徒嘛!

我打量了一下历史老师,她有着一双大大的眼睛,披着整齐而又黑亮的头发,小小的鼻子。正当我还沉浸在了解、观察老师的时候,老师已经发现了我没有在认真听她讲课的内容,她催促我动笔记笔记。历史课上我仿佛感觉到自己坐上了时光穿梭机,回到了170万年前元谋人时期,仿佛看到了他们工作、生活的情景……

当当当,下课铃声惊醒了我,似乎我刚刚从远古时期赶回来一样。

严格的老师,您传授给我们渊博的知识,是您让我们走在了历史深奥、有趣的道路上,我喜欢你——“严格的历史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历史将记住荆轲高一作文

全文共 907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的巨轮辗过一个又一个的千年,时光消磨了英雄豪杰的那仿佛亘古不变的繁华哀伤。在这些早已碎成粉尘的过往里,我多想回到两千年前的易水河畔,问那人:悔否?

也曾有过少年的潇洒,也曾不因世事而心中泛起波澜,也曾只凭一腔热血、侠义心肠而云游四方,那时的美好令人眷恋,然而在年华一刹过后,他却迎来了寒风萧萧的易水诀别。

徵音涕泣,羽奏惊心,来自远古的乐律从厚重的云层中传来,吟唱着荆轲的悲壮与豪迈,在那个时代,无数人为他白衣冠以送之,他为着心中的“义”,带着无数人的期望,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人生在世数十载,他为信义而活,亦为信义而亡。一朝刺秦,几声长笑,他的侠肝义胆终成千古英名。人们常言道:“英雄不把穷通较”。曾经风华正茂的青年,转眼变化为尘埃。他的失败加速了燕国的灭亡。欲速则不达,后人也因此引以为戒。尽管后人对于他刺秦之事众说纷纭,然而历史的眼光是公正的,它不会妄加评论,它会记住荆轲。但是,他终究是败了,败在了秦王的剑下,也败给了自己。有人说,荆轲刺秦就是一场以卵击石的闹剧,而这个闹剧的主人公荆轲不过是个荒诞愚昧的武夫,也有人说他是个空想连篇,不着实际的政客。然而他们是用自己的目光俯瞰着这已成定局的尘埃往事,不言其它,只言成败。但是历史的双眼是明亮的,它不会妄加评论,它会记住荆轲。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歌声渐止,周遭的一切又归于平静,地图散落在桌案上,地上还有未干的血迹,炫丽的宫殿里,珠宝玉器都是暗淡的,摄人的仅有荆轲那一如清水的眸,他笑道,无悔!

我想,这样的人,别人或许终其一生也不会明白,在这世上,曾有那么一种感情长久地存在过,它超乎生死、除强扶弱、一诺千金。这种感情绚烂而长远,他用一时的行动换来了几代人长久的记忆,他的名字也曾为天下所知,为人所傲,可在如今这过分理智、各谋其利的社会里,却是遍寻无果。他就像一盏长明灯,但是在岁月的沉淀过后,这盏灯逐渐淡入风尘。可是历史的记忆是长久的,它不会遗忘荆轲,它会记住荆轲。因此,两千多年后的我,才能在历史的记忆中追逐那身影,盼望与之同行。

时间经不住流逝,岁月受不住蹉跎,年华经不住辜负,但历史经得住时间的沉淀,历史的记忆是永恒的,它将记住荆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我在读历史作文500字

全文共 547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睡前故事是和爸爸一起读中国历史。爸爸告诉我,学习历史是为了让我们记住过去,了解自己,面对未来。正如书里说的“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我们一起读历史故事,做朝代顺序表,查阅历史地图,了解民族特色。原来,勤劳智慧的先人们为我们准备了一个知识宝库。

从春秋战国到魏晋南北朝,从隋唐到五代十国,再从宋元到明清。历史仿佛是个大舞台,各路豪杰,各个民族轮番上台表演。无一不是争先恐后的,唯恐被历史遗忘曾经存在着似的。这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过程。历史上,太多的民族,匈奴、东胡、鲜卑、乌桓、肃慎、柔然、契丹、党项等这些看起遥远的民族,在历史的进程中慢慢消逝了,然而其实他们并没有消失,而是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深深的融入到了我们的血液里。曾经的我们是如此的辉煌,又怎能不热血澎湃呢。

历史长河里,出现了千千万万的屈原、李白、杜甫、苏东坡这样的文人骚客,丰富了我们的文化,让我们的民族如璀璨的明珠,在历史长河中显得如此耀眼。

更有蔡伦、毕昇、张衡、孙思邈、祖冲之、郦道元等大家,为我们的科学进步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

每当我读到这些故事,深感自豪。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深深感到骄傲。

如今,我们应该珍惜美好的时光,抓紧学习,用知识充实自己,方不枉费古代先人带给我们的美好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舞台上的中华历史作文600字

全文共 575 字

+ 加入清单

那一天,我们到沙畈乡银坑村参加研学活动,体验红军艰苦朴素的生活。

早已为这一天准备了好久好久的我们,穿着红军服,迈着整齐的步伐来到了银坑村。

走进银坑村文化礼堂,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宽敞的空间和硕大的舞台。用竹子搭建起来的房顶,清爽明朗,整齐有序。屋内天花板上,挂着一条条彩旗绳子,上面点缀着一个个硕大的、涂上彩漆的红灯笼,呈现出一片浓浓的中国味!舞台上,走廊内,到处都是生机盎然的植物,鲜艳的红配上舒心的绿,一切都是那么和谐、井然有序。

我们聚在礼堂里,端坐在长木凳上,津津有味地啃着沾着梅干菜扣肉的馒头,体验着红军的艰苦生活。虽然饭菜简单,可我们却吃的那样香,或许是因为活动的本质给了我们一种充实感吧!

银坑村曾经是一个抗战根据地,当地的人们都铭记着历史。人们来到大礼堂,只为一个目的:在舞台上表演,展现中华历史。

我们也来到了这里,大家站在舞台上大声歌唱。我们唱了许多许多革命歌曲,有《歌唱二小放牛郎》、《只怕不抵抗》、《红星歌》等等。我们奋力地唱着,不知不觉中融入了伟大的历史中。

在这个舞台上,我们看到了历史,收获了精神,看到了红军远征的艰苦,看到了老一辈革命家为新中国崛起而奋斗的精神……我深深地感动着。

文化礼堂里,并没有悬挂着什么丰功伟绩墙,那只是一座有着大舞台的大房子,但它却展现了中华那充满苦难和奋起改革的悠长历史,也表达了中华一种淳朴、自然的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历史将记住南京大屠杀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229 字

+ 加入清单

蓦然回首,在中国的浩瀚长河中,有那么屈辱的一天,它让我们在心中时刻铭记,它是我们心中永远抹不去的伤疤。

那是个风和日丽的日子,男人们为生计而奔波,妇女们聚在一起拉着家常,小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追逐。一切都和往常一样,一起都是那么美好,然而他们却不知一场灾难却悄然而来。突然一碧如洗的天空出现了一群小黑点,人们的头顶响起了阵阵轰炸机的机鸣,他们惊慌的逃窜着,身旁的日本兵正举着刺刀向孩子刺去,路旁也是被日本兵用铅丝捆绑的即将押往屠杀地的居民……当硝烟散尽,扛着机关枪、拎着刺刀的日本兵“骄傲”的离去之后,只剩下了一个面目全非、鲜血淋漓的南京。鳞次栉比的房屋已俨然成为一片废墟,血肉模糊的尸体横七竖八的摆在地上,汨汨流淌在街上的鲜血令人触目惊心。

南京大屠杀的惨无人寰,是个不争的事实,但日本右翼却对此极力否认。松井石根的秘书田中正明在1984年出版了《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一书,书一出版,日本右翼给予了高度评介,渡部升一说:“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杀,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日本右翼界的政客、学者还篡改了历史教科书,试图美化这一段历史,你在日本的历史课本上关于南京大屠杀只能看到一脚文字。右翼分子每年都会去参拜靖国神社,他们一直都在自欺欺人,仿佛只要否认,他们所做过的罪行就不会存在。希望他们能早点从“自欺欺人”中走出来,正视历史,敢于承认历史,面对未来。

浩瀚大海上的海雾终会被海风吹散;文物上沾染的灰尘终会被扫帚拂去;莲蓬上积淀的淤泥终会被清水洗净。而历史也一样,它终会摒弃那些谣言,还我们一个事实的真相。世界上还有多少人在为铭记那场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而奔走,还有多少人在为被日本右翼染上灰尘的历史而奔走呢?有,还有很多,还有约翰·拉贝的《拉贝日记》为历史证明,还有孙宅魏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稿》为正义作证。还有一个人——张纯如,她为了让世人知道历史的真相而付出了美好的青春年华、美满的幸福家庭、一片光明的前途,甚至是年轻的生命。当她决定走上研究南京大屠杀这条路的时候,她放弃了所有人们想要得到的东西。而她面前的不是人们的鼓舞欢呼,而是来自日本右翼分子的恐吓、威胁、枪林弹雨,她面对这些路上的困难,并没有放弃,而是毅然决然的选择继续走下去。她连和家人打电话都要小心翼翼,生怕日本的右翼分子会挟持她的家人。当她的《被遗忘的大屠杀:1937年南京浩劫》、《南京暴行》等书出版后,全世界为之所动,她谈到让她坚持走下去的理由时,说了一句话:“忘记历史的人将重蹈覆辙,只有吸取历史教训,才能有未来的和平。”是的,我们应把那段血泪历史篆刻在心头,不被仇恨所蒙蔽了双眼,做为21世纪的我们应该努力学习,要牢记“落后就要挨打”这句真理,让国家变的强大才不会让悲剧重演。

12月13日,南京上空的警钟长鸣,国家公祭日在南京举行,这些都警示我们应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要像纳粹屠杀犹太人那样让全世界都知道,让历史永远不再被灰尘沾染,让历史将会永远记住南京大屠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