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六年级家乡的风俗(汇编20篇)

我的家乡是生我养育我的地方。这里虽没有名山胜水,但我爱这里的一草一木,我爱这里每一点变化,小编收集了关于端午节的作文六年级家乡的风俗,欢迎阅读。

浏览

5693

作文

885

感受家乡的风俗作文800字

全文共 890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有着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每一种节日,在各地都有着不同的习俗,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节日,还是宁波的元宵节。

妈妈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宁波人,从骨子里喜欢吃各式糯米做的点心。而元宵节的汤圆,更是不容错过的。与现代化生产的速食汤圆不同的是,在宁波,传统的汤圆连糯米粉都是自己做的。

提前一天,将上好的糯米清洗干净,并浸泡好。到了元宵那天,家家就都开工了。磨米,拌馅儿,忙得不亦乐乎。磨米时,一手推动水磨上的把手,另一只手往水磨里加米,磨出来的米浆沿着水槽,流入放好的桶中。接下来用干净的纱布把米浆包起来,让米浆中的水流干,便形成了一个个糯米块,再将这些糯米块反复揉搓,就变成了柔软的糯米坯子。

圆子的馅儿也非同一般。将干芝麻炒熟后捣碎,加入绵白糖和小块的猪板油搅拌,不一会儿,便散发出阵阵香味儿,就算是吃饱的人,闻到这香味,恐怕也按捺不住,想再尝个鲜儿吧!拌着拌着,这芝麻馅儿就变得油亮油亮的了,顺滑无比,煞是好看!

开始包汤圆了!这时,灶边总是有小孩子候着,等着吃汤圆。他们一个个张大了嘴,伸长了脖子,想第一个吃到汤圆。但大人们可被这帮“小馋猫”给惹急了——这样围着还怎么干活儿啊!

“都出去,谁先出去,吃的汤圆就多!”

听了大人的这句话,孩子们就争先恐后地跑了出去,大人们也就能安心地包汤圆了。

大人们包汤圆的手法娴熟,双手就像蝴蝶一样上下舞动,不一会儿,就包好了。这包好的汤圆一个个圆滚滚的,挺着小肚腩,站在那儿,好不可爱!

把它们放入煮沸的水中,看着白白胖胖的它们一个个在锅中上下浮动,颇为有趣。等熟了,将汤圆盛入碗中,轻轻咬上一口,那馅儿便会流出来,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催促着你赶紧吃了它——这种催促又有谁会不听呢?吹一吹,放入口中,能感到芝麻白糖猪油馅遍布口腔的感觉;咬一咬,能吃到滑嫩清香的糯米皮儿,这种口感,不禁让人想多吃几个。小孩子们可忍不住,不听父母的劝告,吃了一个又一个,直到摸着成了一只小皮球的肚子,瘫在椅子上才肯罢嘴,可眼睛还依旧盯着那碗中“白胖小子”呢!看着一脸满足的孩子,父母也奈何不了他啊!

这就是我的家乡——宁波的元宵节。与家人团聚,吃着汤圆,便是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候。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家乡的端午节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在都市里过端午节,终归没有乡村热闹,只是吃点应节的食物罢了。在我的家乡过端午节,可不光是吃粽子,它还有不少的讲究。端午节也算是个大节日哩。

在端午节的前几天,人们便结伴到野地里,采撷最好的艾草,回到家编成艾辫子。在节日的头天夜晚,用火点着在院里燃烧,据说它可以驱邪辟妖。是不是真有这么大的法术不得而知。反正在这天夜晚,家家都是青烟缭绕,村子里处处有艾草香。家家户户的门框上,这天也都挂几枝艾草,有的还用红布条拴上,这有什么说法,我从未听大人们讲过,可能也是驱凶化吉吧。

母亲很重视这个节日,她总是天不亮就起来,用一盆清水泡几枝艾草,让我们起床后用它洗眼睛,说是一年下来就不会得眼病。然后端来两盆粽子,让我们一样样地尝,粽子的馅总有好几种,这两盆也是分为凉热的,谁愿意吃什么样的都行。平日对孩子管教再严的父母,在节日里也要放松些,尽量让孩子们高兴,孩子们也就放开肚子吃。

端午节做荷包,是故乡的风俗。年轻女人们,找来各色的丝线,在布上绣着花样,然后缝成小巧的荷包。荷包的样子有多种,常见的还是心形的,再有就是八角形的,不管是什么花样的,荷包里边装的都是艾草和各种香料。

当然,年轻女人们做的荷包,倘若是送给情人的信物,里边更要装上一颗痴情的心。这端午节端午节也蛮浪漫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500字

全文共 510 字

+ 加入清单

在元宵节前一天的晚上就开始。晚上八点整,“老爷”出庙,十几个穿白色的衣服的人就在“老爷”的后面跟着。“老爷”身高一米,长四分米,宽三分米,穿着金色的衣服,带着红色的斗风,在四个人架的轿子上,真是威风十足。当“老爷”经过时,家家户户都会放鞭炮。当架“老爷”的人要换时,先要把鞭炮放响。然后在换人。每隔四个小时,就换一次人。每隔四个小时,就会有人送来饭。

通过我的介绍,相信大家也有点了解了吧。如果有兴趣的话,我可以做你的导游,为你服务,让你亲身体验一下。

家乡有许许多多的风俗民情,如新年之夜十二点整,一起放鞭炮;元宵节,三天三夜架“老爷”满街跑;端午节全家一起吃饭,一起划龙舟……今天,我向大家介绍家乡元宵节,三天三夜架“老爷”满街跑吧。

有一次,我因好奇心太强,就走过去摸了一摸“老爷”的头和脸。谁知,被爷爷看见了,接着我就被爷爷拉到“老爷”前两米处,然后,爷爷让我跪在地上,向“老爷”请罪。请完罪后,爷爷训斥了我:“老爷”,是神,不能乱摸、乱碰。”听完爷爷的话后,我转身往后看,看了“老爷”一眼,心里想:“老爷”真有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架“老爷”的这种风俗民情表面上是一个快乐的活动,但实质里却是一个严肃、认真的民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家乡端午节

全文共 46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那就是农历初五——端午节

爸爸下班回到家,我急忙对爸爸妈妈说:“今天是端午节,我们去朱家角逛一圈吧!那里一定非常热闹!”爸爸妈妈说:“好啊!”……朱家角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古镇,那里的房子和一般的房子不同,那里的房子都非常地古老和漂亮……

端午节夜晚的朱家角真热闹啊!走在朱家角的街上简直连气也喘不过来非常拥挤,街上人流如潮、灯火通明。老奶奶们坐在自己的商铺边包着美味的粽子,粽子有好多种口味:有蛋黄粽,有肉粽,还有豆沙粽……老奶奶的左边放着一叠绿油油的粽叶,右边放着一盆肉,老奶奶拿起一片大粽叶熟练的把粽叶折成一个圆锥形,然后放进了用酱油半成的糯米,然后放进了几条肉,最后快速地包了起来,系上了绳子。我们买了三个粽子,我一边走,一边迫不及待地撕开了粽叶香气直往我鼻子里钻,我狠狠地咬了一口粽子,那味道肥而不腻……真是太美味了!

我抬头往天上一看,还有五彩缤纷的火焰,红的赛火,粉的似霞,白的似雪……非常美。天上还有无数颗小星星在闪烁着,就像一双双小眼睛在一眨一眨,还有那发着光的月亮,犹如一张夜景画……

端午节的夜晚真美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家乡的端午节作文450字

全文共 474 字

+ 加入清单

盼望着盼望着,端午节终于到了,一大早我就闻到了清新的香粽味,真香!

端午节到达,有些人家的门上插着端午艾,有些人家在屋檐撒石灰,还有好多小孩戴五彩绳都是用驱邪避灾,保平安。

在端午节的前几天,奶奶就和外婆一起包粽子,在她们包粽子的时候,我弟弟就在旁边看着。一边看一边说:“快点,快点!”终于粽子包好了,奶奶把包好的中,放在锅里蒸。过了一会儿香气扑鼻而来,我和弟弟也马上跑过来问:“好了没有?好了没有,我的口水都要流下来了。”奶奶却说:“还没有好呢,再耐心等待吧。”我后来粽子好了,我随手拿了一个,不过没有拿着绑好粽子的线,结果手被烫红了。我赶紧剥开裹着粽子的叶,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我吃的是红豆栗子棕,还有白水粽,碱水粽等等,吃完了一个,可还忍不住想吃,连不喜欢吃的妈妈都想吃。

还有赛龙舟,有三四条龙舟将要比赛,龙舟的头是向上翘的,哨声一响,划手们奋力挥浆,“一二,一二”的口号震天响,船头还有人击鼓助威呢!

端午节那天晚上,我们家摆端午宴,妈妈叫上了我家的四个小姨小姨夫一起来吃,有香菇炖鸡,红烧龙虾,炸鸡腿等等好吃的。

端午节离去了,但棕香还没有离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家乡过端午节

全文共 580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一定少不了粽子!今天,姐姐就在教我包粽子呢!你瞧。

做粽子一定要有准备的。原来,姐姐已准备好浸泡了3个小时的糯米,同时也买好了粽叶,这样准备就让我大吃一惊了。

我把米放在叶子里,可米全撒在了桌上,我生气极了。姐姐对我说:“你要把叶子做成一个三角形的样子,然后再把米放进去啊!”

于是,我按照姐姐说的步骤作了一遍,在米上按了按,咦?旁边那个盘子中间放的是什么?原来是肉馅哦!我在糯米中间挖了一个小洞洞,把肉馅弄成圆状,塞入糯米中,让它也加入糯米的行列中。可怎么封好呢?我看了眼姐姐,就明白了一切。

我把翘起来的一片叶子按下来,并用绳子用力的扎紧。成功啦!我按照前面的方法,包了好多个。现在就要下锅了,先是把水烧开,然后把粽子放下去。

过了一会儿,粽子煮好了。大家四人坐在桌子旁,吃起了粽子。

我把绳子解开,正想把叶子摘掉,可我一碰,就被烫着了。姐姐看了,哈哈的笑了起来。我吹着吹着,把让热气吹走了。我再次小心翼翼的将叶子掀开,吃起了自己亲手做的香喷喷的粽子来——白白胖胖的糯米中间,包着一团鲜汁可口的肉馅,放入口中,不油不腻,又有嚼劲,感觉太好了!

端午节就这么过去了,嘴里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想着我国唐代诗人杜甫写的诗: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这真是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家乡过端午节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700字

全文共 885 字

+ 加入清单

我一年里最喜欢过的节日就是端午节了。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五节等,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是: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草、喝雄黄酒等。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

端午节一早,我刚睁开眼,就看到妈妈在门外忙着什么。过去一看,原来妈妈在插艾草,餐桌上还摆着用艾草煮成的鸡蛋和几个香喷喷的粽子。这时,我才想起今天是端午节。看着煮的绿绿的鸡蛋和香喷喷的粽子,口水都忍不住要留下来,几分钟,两个鸡蛋和一个粽子就没了影。

到了晚上,我们到爷爷家一起过端午。饭菜上完了,爷爷从柜子里拿出一瓶像是药酒的什么东西,还要我们每人喝一口。我问爷爷:这是什么呀?爷爷笑着说:这是雄黄酒喝了能避邪的。我端过雄黄酒,喝了一口,感觉辣辣的,但心里想着:这样我就能避邪了,辣算什么。

吃完饭,我们全家一起到大明湖去看龙舟。来到大明湖,发现有许多人在湖边等着看龙舟比赛呢。我们找了一块绝佳的观看场地,来观看龙舟赛。只见参赛的龙舟一字排开,龙舟大约10米长,半米宽。龙舟上的人,有的在商量战术配合,有的在做热身。岸上的观众都为哪条龙舟能夺冠猜测着。我看中了一条绿色的龙舟,这条龙舟上的人都很健壮,热身做的也很充分。正想着,比赛就要开始了。

站在船上的发令员一声枪响,几十条龙舟像蛟龙一样,在水中穿行着。那条绿色的龙舟处于第五名,船上的击鼓手奋力地呐喊着,激励船员们奋力前行。我也呐喊着,用全部的热情我支持的龙舟加油。观众们也都紧握双手,期望自己支持的龙舟夺冠。我呐喊着,为那条绿色龙舟加油。船员们仿佛听到了我的加油,更加奋力地划着。只见绿色龙舟超越了另外两支龙舟成为了第三,这时,他们又超越了一条龙舟。我更加卖力的呐喊,希望他们能夺冠。绿色的龙舟已经于第一名齐头并进了,这时距离终点还有50米,船员们奋力地划,终于取得了第一名,这时绿色龙舟已经冲过了重点。14号龙舟是冠军随着裁判员的宣布,全岸观众沸腾了。我也为绿色龙舟的好表现欢呼。顿时,大明湖成了欢乐的海洋。

我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大明湖,端午节虽然过去了,但它留给了我许多美好的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介绍民风民俗的作文家乡风俗_500字

全文共 472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四川,那里的各个节日的风俗和别的地方有所不同,那么就由我来把家乡的风俗介绍给大家吧!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热闹的传统节日,俗称“新年”。年节从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广大城乡年节前就开始备办年货,杀猪、羊、兔等,制腊肉、购食品、逢新衣,过年时大家穿好衣服、挂年画、贴春联,年三十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家拜年,祭祖等活动。这就是我们四川的风俗!清明节在一年的二月中旬,公历的4月5日前后,主要是郊游踏青、野炊;有的是祭祖上坟扫墓等活动。这一习俗活动也是城乡较普遍的活动。这就是我们四川的风俗!彝族火把节:火把节是四川凉山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六月廿四日,家家饮酒、吃坨坨肉、并杀牲以祭祖先。人们穿新衣,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男人们参加斗牛、羊、鸡、赛马、摔跤;妇女则唱歌,吹口弦,弹月琴。晚上把火把在房前屋后游转;第三天晚上成群结队地举着火把遍游山野,火光一片,然后又集中到一处点燃篝火,打着火把,喝酒、唱歌跳舞,一直玩到天亮结束。这就是我们四川的风俗!我们四川的风俗都很特别,我喜欢我的家乡!

[介绍民风民俗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六年级作文:爱护美丽的家乡

全文共 395 字

+ 加入清单

近几年,太阳一年比一年威猛,气温一年比一年高,每到六月就酷暑难耐。据说,全球变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了。

很小的时候,我害怕蚊虫叮咬,六月份穿长衣长裤,一点儿也不觉得热。我和小伙伴们整天在村子里的大树上攀爬,在树下追逐嬉戏。老爷爷和老奶奶们三五成群地在大树下话家常,用棕榈叶做的大蒲扇驱赶蚊子,直到很晚才三三两两地回家。

后来,村里人都不去大树下了。一到夏天,家家户户的电风扇从早到晚呜呜转个不停。人们都呆在家里,足不出户。

一天,村里停电了。窗外知了的叫声此起彼伏。我在家里热得满头是汗。夕阳西下的时候,爸爸决定带我去家附近的河里洗澡。

来到熟悉的小河边,我惊呆了。河里的垃圾真多啊,塑料袋、菜叶、旧鞋子……我和爸爸只好放弃洗澡,找来长长的竹篙开始捡垃圾。最后,我们还在河边竖了一块牌子——严禁向河里扔垃圾。

真希望我们每个人都爱护环境,从点滴做起,共同保护我们美丽家乡

[六年级作文:爱护美丽的家乡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家乡的民族风俗

全文共 618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的祖国有56个民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那么每个民族中也有各种风俗节日,比如苗族,我最喜欢苗族的花山节。

农历正月初二至初七,是云南屏边、蒙自、河口等地苗族人民一年一度的“踩花山”节。每到这个时候,来自各村各寨的苗族人民,潮水般地从四面八方几个苗村寨之间的开阔坡地上。“花杆”是踩花山节的重要标志,一般选择挺直高大的青松或柏树,扎以鲜花,彩旗。定花村的人(又称花杆头)是大家公认的“好心肠的人”。这人必须在节日的第一个早晨,趁太阳出山以前把花杆竖好。

“踩花山”这天,首先由“花杆头”向前参加“踩花山”的人敬酒,祝福,随后宣布“踩花山”节开始。这时,花山场内外锣鼓齐鸣,鞭炮声,铜炮枪声此起彼伏,鲜花、朋旗迎风招展,各种欢庆活动先后开始进行。青年男女有的对唱山歌,有的跳三步舞、蹬脚舞,有的跳狮子舞,还有的斗牛,整个花山场上一片欢腾。

滇东北和滇南一带苗族,每年农历六月六日过“踩花山节”。传说古时苗族战败流落异乡,想起祖先东逃西散的苦,伤心落泪。一年六月初六,祖先显灵,劝他们不要太难过,应该到高山顶上吹芦笙、唱歌跳舞给我们看。说完天上落下一朵花,挂在一棵树上。大家围着这棵树歌舞,吹芦笙,这年的庄稼长得特别好。从此后,每年六月六,苗家都要穿上节日盛装,到高山上栽一棵花树,举行跳芦笙舞、斗牛、跳狮子舞、爬花杆等活动。其中,引人注目的是爬花杆,谁爬得高,就把一个猪头和好酒奖给谁。

苗族花山节,是不是很热闹呢?有机会你也可以参加参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600字

全文共 762 字

+ 加入清单

除了香喷喷的.粽子外,穿新衣也是一大美景。用五味草煮上一大锅热水沐浴,然后再换上新衣,显得格外清爽。虽然我穿的依旧是穿过N次的衣服,不过香味仍然无法抵挡……

端午是传统节日,在莆田就有这么一首不和谐的童谣,五月初一便拉开了端午节的序幕。从初一开始,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准备端午节的用品,虽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让人眼馋的自然要属端午中的美食了。

一提端午节,最先想到的应该就是粽子了。粽子长得玲珑可爱,有咸味的和甜味的。我对于肉粽子不感兴趣,却对糯米粽情有独钟,尤其是里面大大的枣子,家里自己做的总是包的大大的。糯米的浓香夹杂着缕缕蛋草叶子的清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在嘴里,越嚼越有滋味。逢过端午,奶奶动要包上N个粽子让我这只馋猫大饱口服。街上也有到处吆喝的,不过卖的粽子比家里的要小很多,却很贵,糯米粽里的枣子也不大,貌似插俩花生大的就了事了。有时嘴馋了,就道街边买一个解馋,却再也没有那种余香了。

除了香喷喷的粽子外,穿新衣也是一大美景。用五味草煮上一大锅热水沐浴,然后再换上新衣,显得格外清爽。虽然我穿的依旧是穿过N次的衣服,不过香味仍然无法抵挡。

我们这儿瞧不见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大遗憾。不过我们很快又找到了新的乐子――举办砸蛋大赛。端午节的蛋不再是拿来吃的,而是拿来砸的,或两两相碰比谁的更硬,有或者拿来当子弹,瞄准射击。当砸蛋大赛落下帷幕时,只留下满地疮痍,一股腥臭,确实其乐无穷。

端午节那天,妈妈都会用根根细绳细致地编成筐,按以往的习俗,编8个层,奶奶煮好蛋后就拿出3个最光滑的。底层放一个,接着是桃子。每种都是3个,用了6层。第2层就是一个步老虎,是看护这些东西的。最后挂在门口,按照长辈说的,纪念屈原。取下来时,就把筐整理好,放在一个盒子里,与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团聚。

而就在初五吃一天的享受中,端午节就顺利闭幕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748 字

+ 加入清单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又一个过年到了,每一个在外上班的人都要急急忙忙地回到自我的老家过年。在我们的家乡——磐安,还有一项祭祖的活动,更是千门万户都要举行的一种民风民俗。

在我国,祭祖的方式有许许多多种,有的以一个村为一个团体一齐去,有的以同一种姓氏为一个团体一齐去,还有的以一个家族为一个团体一齐去。只要到了该祭祖的日子,大家就会聚集起来,到村里的某个地方祭祖,但我们的家乡祭祖的方式却与众不一样。

大年三十,是祭祖的日子,我的家乡,家家户户都是自我祭的,只要吃完了午饭,就会开始做许多的事情。首先是,在自我家祭祖,因为祭祖都是以近到远的。所以先是在家里把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叫进来,让他们坐在椅子上,然后,奶奶把他们爱吃的猪头肉,豆腐等,放在桌子上,奶奶说这是给玉皇大帝吃的。等他们吃好以后,就好了!”他们吃完后,奶奶便拿出了香,把香点燃后,给了我三根,我说:“为什么不给我六根呢?”单纯的我以为有六根就来年六六六大吉利了。此时此刻,在一旁的婶婶说了一句:“双数不吉利,大妞!”我当时感到很不解,但我也没多说什么。

不一会儿,家里的祭祖完毕了。之后是去祭我爷爷奶奶的爷爷奶奶了,在那之间,我和奶奶折了许许多多的金元宝,折着折着,我便闹了笑话,我莫名其妙的折了一艘小船。我妈妈还笑着说:“你要是给他们送去一艘船,去海的世界游玩吗?”之后是一阵哄堂大笑,顿时我的脸就红了。祭奠爷爷奶奶的爷爷奶奶,和之前的大不相同,因为他们的“家”在山上,我们要走几千米才走到哪里,没有瓜果仅有钱。妈妈说;“只要有钱!他们想要什么就要什么。所以就没带了。走啊、走啊,最终到了,我们一家的祭祖活动也立刻结束了。

这次的祭祖活动让我回味无穷,它既让我明白了家乡的祭祖活动的方式,又让我吃到了美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500字

全文共 578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便迎来了我喜欢的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午节,相传是为纪念屈原所设。这一天主要的活动有吃粽子、赛龙舟等。

到了那天,我和妈妈会很忙,因为我们要包粽子。首先,妈妈拿出了所需要的材料。把绿豆洗干净,糯米调好味,五花肉腌制好,比把它切成一块块。妈妈做好了以上工作,便对我说:“儿子,咱们一起包粽子吧!”我看着这一片片绿色的粽子叶,再想想粽子那金字塔似的外表,一下子发起愁来,问妈妈:“该怎样包啊?”妈妈见我如此疑惑,便做起示范来:“首先把两块粽子叶叠成一个类似圆锥的物体,然后把糯米、绿豆和五花肉放进去,再用一块粽子叶封好底面,用草绳把它捆扎紧,不把它绑紧煮熟后就不好吃了。”妈妈示范完后,我就尝试着包了起来。一开始时并不太顺利,不是漏了东西没放进去,就是绑得不够紧。后来在妈妈的逐一纠正后,一切变得顺利了。

包好后,就要开始煮了。看着这些刚下锅的粽子,我以为十几分钟后便可以吃了。但妈妈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对我说:“这些粽子起码也要四——五小时后才能吃。”听了妈妈的话,我似乎有些失望,但还是忍住了喉咙里的馋虫。等呀等,终于煮好了。我望着这些又大又饱满的粽子,馋得口水都流出来了。等不到爸爸回家,我便开始吃了起来。吃着自己动手包的粽子,心中感到无比激动。

家乡的习俗多得数不清,但无论什么节日或习惯,我都会开开心心地过,开开心心地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家乡的四季六年级作文

全文共 578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临泽地处河西走廊中部,这里虽比不上南方那么水土肥沃,但她具有西部旷野的豪放;这里虽不是四季如春,但也别有一番美丽的风景。

春天,这里气候还很寒冷。可是,小草却总是探出头来为灰色的世界添上一抹春痕;迎春花也争着唱出春天的第一首歌谣;候鸟也从南方飞来,唧唧喳喳地谈论着在飞行途中的快乐时光;柳树姐姐摆弄着她的头发迎风飘动春天来了,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春天的气息。

夏天,人们已脱去春天的棉毛衣,换上了凉爽的薄衣。树上那幼鸟的鸣叫声唤起了人们对夏的渴望。马路上,草地上,一棵棵粗壮的白杨树用它们那茂密的头发为人们遮住火辣辣的太阳。晚上,蝉此起彼伏的鸣叫声传递着盛夏带来的烦躁和无奈。

盛夏已经过去,代表着丰收,凉爽和喜悦的金秋来了。看,山野上,田地里,一片片枣树泛着诱人的红色光芒。不时还有几颗小枣,忍不住兴奋的心情离开母亲的怀抱,从树上跳下来。一阵阵秋风吹过,蒲公英战士一个个向远方飞行,去播种它们的希望。树叶也由深绿变为金黄,满怀依恋地从树梢飘落下来

冬天,孩子们告别紧张的学习,一个个跑出家门,在雪地里打雪仗,堆雪人。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在银装素裹的大地上格外清脆。这笑声抖落了白杨树上的积雪,唯有那腊梅含笑欣赏着冬天的美丽。

这就是我的家乡,被古人誉为“塞上江南”的北方小城,她虽不如江南那里四季如春,但她在我的心目中美丽依旧,让我永远眷恋着这块生我养我的土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家乡的风俗作文之

全文共 637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风俗很多,如清明节吃鸡蛋,七月七吃小饼,八月十五吃月饼,元旦吃饺子,春节吃饺子、喝糖水……在这众多的家乡风俗中,我最喜欢的是春节。

“春节”,家乡人又叫过年。在这一天还未来临之前的十几天里,家里的大人们就停下手中的活,开始准备过年用的年货。大人们出去赶集,买鸡、鸭、鱼、肉,有的大人留在家里给孩子们做过年要穿的新衣服,老人们就准备过年用的吉祥品。这些吉祥品全部是用面食做的,如龙、凤凰、八角馒头、年糕等。再过几天,这些活都做得差不多了,就开始忙活着收拾房间,做一次彻底性的大扫除,要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每次家里的玻璃窗总是归我。这时候,我总是兴致很高,我会使出我的巧妙方法,把玻璃擦得干干净净,明亮的玻璃照得我心里亮堂堂的。

终于迎来春节了。大年三十的晚上,一眼瞧出去,每家每户门口都挂上了大红灯笼,贴上了对联。伴随着“噼啪”的鞭炮声,饭菜就端上了桌子,全家人围在一起吃团圆饭,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文艺联欢会。最高兴的还是初一早晨,清晨大约三四点钟时,外面的鞭炮声就“震耳欲聋”了。大人们忙着下饺子、放鞭炮,我们小孩子从里到外换上了新衣服。吃饭时要先给老人们拜年,拜完了年,老人就送给小孩子压岁钱。早晨的饺子中包着钱、栗子、糖、枣之类的东西,每次我都拼命吃,期望能吃到糖和栗子,因为它象征着来年能甜甜美美的,能激励我努力学习。

红红火火的春节一过,人们就要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我喜欢春节,春节是晚霞,是岁末的最后一道风景;春节是朝霞,预示着红红火火的一年又要开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家乡的端午节作文800字

全文共 889 字

+ 加入清单

清晨到菜市场买菜,惊喜地发现一处菜摊上摆放着几缕艾草,一股艾草香扑鼻而来。我这才意识到,端午节到了。在我的记忆深处,故乡的端午节就蕴藏在这悠悠的艾香里。

童年时代,每到端午节这天,父母就会早早地唤醒我,沿着乡间小路,到河边去采艾草。初夏清晨的微风,手中艾草淡淡的清香,成了我童年生活中永远抹不掉的记忆。上学后,在课堂上朗诵《诗经》中的句子,“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了河边艾草的影子,我的鼻尖也会飘动着艾草的香气。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这个流传了几千年的习俗依然在我的家乡沿袭着。那时,采完艾草,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它插在家中的门上。爱好中医的父亲就告诉我,家里插艾草,就是要用艾草的香气祛病驱邪,端午节这天插艾草,全家人一年都不会生病。记得那时母亲还特意挑选嫩一点的艾草,编成环形,然后挂在我的耳朵上,希望我健康平安。

端午节吃艾叶粽子,是童年时最难得的记忆。母亲先是把采来的艾叶洗净,放进锅里用水煮透。然后捞出来把水挤干,用刀剁碎,放进泡发好了的糯米里一起拌匀。最后用芦苇叶把他们包好,放进锅里煮。这种艾叶粽子从早晨下锅直到中午才能煮熟煮透。出锅后,早已等不及的我,立即打开一个,顾不得烫嘴就大吃起来。艾叶的清香,糯米的甜润,母亲忙碌的身影,给我留下的记忆是一生中无法抹去的。以至于后来吃过各种地方的粽子,但是都没有母亲亲手包的艾叶粽子香甜。

每年端午节这天采的艾草,都会被父亲细心地收藏一部分。父亲说这艾草不仅能吃,还能治病,对腰腿疼痛、四肢不灵等风寒性疾病效果十分显著。记得有一年我慢性腰肌劳损的毛病又犯了,吃了许多药都没有效果后。母亲于是亲手把艾叶用锅炒熟,然后亲手做了一件艾叶褥子,专门托人从老家给我捎到省城。那天晚上躺在艾叶褥子上,闻着艾叶特有的香味,感觉后背暖烘烘的,疼痛立时减轻了许多。

如今,又看见了那熟悉的艾草,又闻到了那艾草的清香,我于是准备买上几缕拿回家中,这时手机响了,母亲从老家打来电话,问我什么时候回去过端午节,他们在等我一起去采艾草,一起包艾叶粽子。思念之情立即在我心头涌起,我大声对母亲说:“端午节一放假,我立即就回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870 字

+ 加入清单

公路上,一辆辆汽车飞驰而过,带着人们迫切的心情,向各自的家乡飞去······

春节,是我们农材最盛大的节日,按照习俗,每个人都要在节日的前一天回家,为春节的欢庆做准备,不过我们春里的春民大多数都在外地谋业,所以回来时需要时间,因此,刚好在那一晚回到家是不太现实的,故节日那天的清晨,便是村里人回归的高峰期。没等起得早的太阳从地平线上爬起,村里的每家每户便亮起了灯。不论大人,老人还是小孩,都没有丝毫的倦意,神采奕奕。村里的人家便大大小小地行动了起来,挂鞭炮,粘红联,煮早餐···忙得不亦说乎。有的人家还提着几捆鞭炮,待到远处亲人归来,便高高的挂起燃放,亲人们在一片欢腾中相见。

按照我们村里的习俗,春节早上要吃一碗甜面的。村民们便将一碗满满的面倒入嘴中,甜而不腻,回味无穷。饶有味道地咂了咂嘴后,便在那依稀的黎明下,挂上红联。村里有这样的说法,谁家的红联要是挂得最早,那就是好运来的最快的。因此村民都争先恐后地将一张张鲜红的对联完好地粘在对应的门框上,大门上。

挂好对联后,人们便会放响第一个“庆年炮”,便是将一捆长长的炮挂在屋顶上燃放,有兴致的人家还会将鞭炮摆弄成“运”字形或“龙”字形等形状,以企盼新年能交好运,得大喜。就这样,当鞭炮挂好燃放时,天也差不多亮了,在一阵阵耀眼的火光和喜庆的炮声中,淡淡的阳光从云缝间撒下,如同世上最大的鞭炮绽放出最美丽的光芒。

而我们村最大的鞭炮在村里的广场上,四跟高达十米的柱子上,缠绕交织着一条长长的巨龙,巨龙张开那庞大的嘴在天空咙叫,在柱子上游走。随着太阳的升起,村民们便陆陆续续地聚集到广场上,仰望着半空中的巨龙,向着它祈祷心中最美好的愿望。不知谁点燃了巨龙的尾巴,巨龙在半空中划出美丽的弧线,它吐出耀眼的火焰,火焰一圈一圈地将它的身体包围起来,正当它全身被火焰覆盖的瞬间,它变成了漫天飞舞的鲜花花瓣,在天空中缓缓落下。这是全村最美的好的时刻——点燃村里最大的鞭炮。观完这一出盛事后,村里人便带着自己的亲人,子女去到处游玩,渡过这一年中最美好的一天······

这就是我乡村的春节,它充满了喜庆欢乐与笑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家乡的端午节

全文共 546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我给大家来介绍端午节的资料吧!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避邪。“中国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代有大量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传世。

我的家乡在天津,这里的端午节跟别的地方不太一样,超市里的人们都在纷纷选购香甜可口的粽子,有的为了增加气氛宁愿自己买米和粽叶动手来包那香甜可口的粽子,来感受端午节的氛围。我家也是自己包粽子,姥姥和姥爷早早准备好材料,洗糯米,泡糯米,煮粽叶,泡粽叶然后就可以包了,粽子里面放上甜甜的蜜枣,包成三角形用线绳捆好,一个粽子就完成了。然后姥姥开始煮,过了一会儿,粽子熟了,姥姥打开锅盖,那香喷喷的糯米味混合着清香的粽叶味飘满了厨房,可香了!尝一个回味无穷……

快到端午节了,我送给大家一首诗: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关于家乡风俗作文600字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每到春节,人们都会把春联和窗花贴在自己家门前,据说这样可以辟邪,又可表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在我还小的时候,一回到老家过春节,爸爸就会拿出一张红色的纸,对折了几次,裁剪一些我看不懂的玩意儿:菱形、方形、圆形,奇形怪状,应有尽有。一开始我很奇怪:为什么把那好好的纸剪成那样?直到爸爸那张红色的纸给展开,一幅幅漂亮的花朵、福字出现在我面前,我才恍然大悟:这就是窗花!

爸爸把裁剪好的春联贴在窗前,那扇小窗一眼望去就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爸爸让我也自己尝试着做一个,我按着他的建议,一步一步地剪下来,可最后一打开,却什么造型也没有,不过是一张充满破洞的红纸。看来这剪窗花,也不是谁都可以信手拈来的本事。

转眼间,爸爸又拿出两条长长的红纸。这次,我不用猜也知道——他要写对联。爸爸拿起毛笔,蘸墨、提笔,书写,一个个飘逸洒脱的行书,一气呵成,那些龙飞凤舞的字,我虽不能一一识别,但肯定都是寓意着美好。把对联放在窗前晾干,再搬出凳子放在门前,一脚踩上去,刷浆糊,贴春联。来来回回,几下子,就把写好的春联贴在了门前。

当春节时,走出家门,看到家家户户的门前都贴着对联,贴着窗花,顿时就觉得那一条街的气氛都热闹起来。红红火火的装饰,像一条条腾飞的龙,带着人们新年最美的祝愿,翩飞如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我家乡的端午节

全文共 704 字

+ 加入清单

唱着这首不很和谐的童谣,又迎来了端午节

端午是传统节日,在莆田就有这么一首不和谐的童谣,五月初一便拉开了端午节的序幕。从初一开始,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准备端午节的用品,虽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让人眼馋的自然要属端午中的美食了。

一提端午节,最先想到的应该就是粽子了。粽子长得玲珑可爱,有咸味的和甜味的。我对于肉粽子不感兴趣,却对糯米粽情有独钟,尤其是里面大大的枣子,家里自己做的总是包的大大的。糯米的浓香夹杂着缕缕蛋草叶子的清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在嘴里,越嚼越有滋味。逢过端午,奶奶动要包上N个粽子让我这只馋猫大饱口服。街上也有到处吆喝的,不过卖的粽子比家里的要小很多,却很贵,糯米粽里的枣子也不大,貌似插俩花生大的就了事了。有时嘴馋了,就道街边买一个解馋,却再也没有那种余香了。

除了香喷喷的粽子外,穿新衣也是一大美景。用五味草煮上一大锅热水沐浴,然后再换上新衣,显得格外清爽。虽然我穿的依旧是穿过N次的衣服,不过香味仍然无法抵挡。

我们这儿瞧不见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大遗憾。不过我们很快又找到了新的乐子??举办砸蛋大赛。端午节的蛋不再是拿来吃的,而是拿来砸的,或两两相碰比谁的更硬,有或者拿来当子弹,瞄准射击。当砸蛋大赛落下帷幕时,只留下满地疮痍,一股腥臭,确实其乐无穷。

端午节那天,妈妈都会用根根细绳细致地编成筐,按以往的习俗,编8个层,奶奶煮好蛋后就拿出3个最光滑的。底层放一个,接着是桃子。每种都是3个,用了6层。第2层就是一个步老虎,是看护这些东西的。最后挂在门口,按照长辈说的,纪念屈原。取下来时,就把筐整理好,放在一个盒子里,与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团聚。

而就在初五吃一天的享受中,端午节就顺利闭幕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我家乡的春节习俗六年级作文

全文共 707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有很多独特的习俗,炸油角和炸煎堆是其中之一。

俗语都说:“煎堆碌碌,金银满屋”每到过年时,放糖果等零食的桌面上总少不了两种食物,那就是——油角和煎堆。过年前,我和奶奶都会一起做油角、煎堆,而且总会炸一大锅。炸完后,无论谁到我们家来拜年,都会把油角、煎堆和糖果等拿出来,给客人们吃,如果油角、煎堆太多的时候,还会把其中一些送给客人们带回家吃。因为,它们都寓意着好兆头。

除夕一大早,我们就回家乡帮奶奶制作过年必备食品——油角和煎堆。虽然它们看起来很平凡,但是制作起来可不简单呀,必须经过许多工序,才能把它们做的好吃又好看。做煎堆要准备:爆谷、糯米粉、粘米粉、花生、砂糖、芝麻等多种材料。煎堆的陷做起来比较复杂,要将花生、砂糖和爆谷加热搅拌在一起,然后趁热用双手把它们捏紧,把它们捏成一个个圆球状。这是一个考验人的功夫,只有奶奶才能做好。我们就只能做简单的油角陷,只要将花生和砂糖碾碎混在一起就行了。制作完内陷,就要做外皮了。将粘米粉和糯米粉按一定的比例混在一起,用开水搅拌,搓成粉团备用。

最令人开心的制作马上就要开始了。每个人都要动手,奶奶就小木棍把粉团搓成薄薄的表皮,然后我们用它把内陷包起来,搓成一个个的圆球。包油角更可笑,每个人的手法都不同,形状各异的油角很快就把桌面摆得满满的。由于我的手上沾满了面粉,不一会儿,就把小脸蛋弄成一个大花脸,引得他们哈哈大笑起来。

最后的工序就是下油锅了。首先用猛火烧开油锅,然后改用慢火,将包好的煎堆和油角放进油锅慢慢翻滚,让它们受热均匀。不一会儿金灿灿的油角和煎堆就出锅了。

制作油角和煎堆既费时又烦琐,但却是我们的春节习俗之一,人人都乐意去做。

[我家乡的春节习俗六年级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