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春节回家的散文(精选20篇)

又是雨天,我望着窗外发呆。淅淅沥沥的雨敲打着窗,发出噼噼啪啪类似跳跳糖在嘴里爆开的声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春节回家的散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浏览

3742

作文

33

春节回家过年文章

全文共 1540 字

+ 加入清单

早上6:30起床,洗漱毕,收拾了回家要带的东西。儿子的单位不放假,没法让儿子回去。妻说“你要是上午去下午回来的话,我和你回去。”我的回答是“好了,你别回去了,今年无论如何我要回家陪父母待几天。”

我想家是我的,年迈的父母是我牵挂的。我年近50了,下定决心排除一切心理因素和杂念,一定要回家陪父母安心过个年。

7:00,我开车离家,街上已有了行人,也有像我一样忙着奔回家的车辆。

出了县城,各式车辆奔忙着,路边的小店门前展摆着过节的各种年货

车驶入一个小集市,但见各种牌子的的小车停放在沿路的门前,有的是崭新的,有倒车镜上挂着红绸布还未上牌照的新车。心中便感叹社会产品真的是极大的丰富了。各种外出的人有着各种发财的机会都拥有了车辆,而我一个将近工作了一辈子的小公务员却买不起车辆,为了装面子还要借别人的汽车回家。

各色人等在年货面前,不计较价格,不管自己有多少钱,皆是一样的心态,那就是为了过年不惜一掷千金的心态。

一路上想着,过年时一定给父母嗑上几个多年来欠下的头来,到祖坟上也要嗑下几个欠下的头来。

约9:00,我到家了。年迈的父母见我真的回来陪他们,满是皱纹的脸上展开了笑颜,心里乐开了花。

我指挥着侄女、侄子帮我从车上卸下年货礼品。

父母居住的小屋,墙面布满了灰尘,屋顶上散布着一绺绺的灰网条。我让侄子从别人家借个梯子,我站上梯子,头顶毛巾,用笤帚扫去经年的灰条子,同时让颤巍巍的母亲打了浆糊,用带来的没有看过的报纸将陈墙裂洞补了起来。

侄女帮忙向报纸上刷着浆糊,侄子一会儿帮我递报纸,一会儿上下贴着。在我的指挥下,小屋的外间充满着洁净的温馨。

我的身上开始微微地冒了汗,我甩去棉袄,母亲一边忙着一边劝我别累着了。还真得觉得有点累,腰开始弯不下来,在隐隐痛着。

此时小妹打来了电话,娘接的。娘在电话里说:“你哥回来了,在帮我收拾屋子哩!”娘的话语是轻快的。

娘佝偻着腰忙东忙西。

一会儿,我的手机来了短信,我张着弄脏的双手,低头看,是妹发来的。

妹远在千里之外,妹的短信是:“哥,你回家了,能听出来娘是心慰的,往常娘一接电话总是哭哭啼啼的……妹心甚慰。我准备年初二回家。”我立即洗了手,给妹回电话,让她不要回来。我知道妹的孩子小,理解妹来回一次真得不易。

中午12:00,我累极,也饿了。因为早饭没有吃,还是在来的时候,路经一个小集子时坐在车里吃了一元钱一个的热烧饼。

为了回家陪年迈的父母过年,我昨夜几乎没睡,久久地失眠。我使出我治疗失眠的办法,那就是躺在被窝里无目的看书,但是几次三番看书、睡下,却仍是久久地睡不着。直到凌晨4:00,才迷迷糊糊地睡了一会儿。

中午饭,我特意喝下几杯酒,快意地沉沉睡去,直到下午4:00自然醒来。

母亲坐在当院内的小凳子,见我醒来,说:“仕才,我给你商量个事!”母亲的话很郑重的样子。我披衣应道:“娘,你说。”娘说:“我想晚上做几个菜,请请春富,好吗?平时没少麻烦人家!”我说我想给他带箱酒,但不知他住哪?要不还是请他来吧。说时我打了春富的电话。然后,叫另一个旁边住的经常帮忙的亲友也一块过来。

晚饭,带着娘的心意陪了酒。客人走后,我对父母说,我要嗑下这几年欠下的头。母亲一叠声地不让,说,你能回来,我们就心满意足了,还嗑什么头?!晚10:00,我有点晕乎,于是上床睡去。朦胧中,我感觉到,年迈的父亲在我床边悉悉索索地给我扯被角,轻声问我可冷?!我低低地说声不冷。夜里酒醒,但见被子上面压了一床薄被。

我立时心里暖暖的,脑海中不由浮现出儿时父亲给我掖被角的情景。同时也想到了我虽年近50,但我的儿子也有20多岁了,可在83岁的老父眼里我还是他牵挂的心爱的孩子啊!

父爱轻轻的,同时也是深沉的。83岁的老父亲给我盖的哪里是一床薄被哟,那是父亲沉甸甸的爱意啊!

回家陪父母过年,我心才安。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2024回家过春节

全文共 489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春节倍受人们的欢迎。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象征着和谐,美好与团聚。一提到年,我的心中就充满了期待。

“归”之焦急

过年的钟声即将敲响,然而我与爸爸仍身处他乡。爸爸为工资发放忙碌,而我一直在工地期待他忙完。有时甚至做梦都会想到与亲友团聚的情景。我也深深领悟到了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伤感。

“追”之后果

今天在明媚阳光的照耀下,我们踏上归途。由于天气原因道路积雪,路面结冰,车辆行驶困难。加之车辆众多,驾驶技术和疲劳驾驶等原因,造成交通事故高发期。

本来每一辆车都井然有序的行驶着,突然有一辆小车加快了时速,由于路面结冰,小车的后视镜挂在了前方一辆卡车尾部;还有的车辆想进入服的后视镜挂在了前方一辆卡车尾部;还有的车辆想进入服务区,但由于惯性,撞在了高速公路的护栏之上;有的想超车,在超车道上飞快行驶着,由于来不及减速与另一辆车发生追尾……

“聚”之喜悦

看着这一起起触目惊心的事故,我与爸爸的神经系统进入高度紧张状态。经三四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平安到达家中。在家中,我感受到了过年的喜庆,与家人团聚的喜悦。一路上的疲惫之感顿时烟消云散……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关于春节的散文:小时候的年

全文共 1074 字

+ 加入清单

不论南北,过年必不可少的美食就是腊味,尤其是自己家做的,绝对是独有的家的味道。

我的家乡在南方,冬天格外湿冷,只要回到家里就会穿上奶奶递给我的老棉鞋,然后舒舒服服地坐在柴火坑旁,一边喝甜糟酒一边听着老人们谈一年的收成,这才是家的感觉。

过年的准备活动里,我最喜欢打糯米糍粑,这体力活最能凸显家里人对男人的偏爱。扛起锤子时,老人们都会夸上一句长大了,像个男人。这里的男人们爱喝烧酒。以前年纪小,只能拿甜酒充当烧酒,有模有样地学大人喝酒,后来过年时,我也能和爷爷喝上一碗。

农村过年,很早就开始杀猪,猪肉是挂到架上做烟熏腊肉,盐水能滴到人满脸都是。我最喜欢的就是爸做的红烧肉。爸在外工作回来得晚,妈都会留一块没有盐渍烟熏的肉,给我做红烧肉。

除夕是老爸大展厨艺的时候,一早起来就忙碌准备做菜的材料。

家里除夕是不准杀生,过年前一两天会把老公鸡抱到土地庙去杀,以祈祷一年六畜六旺。除了自己的家的土鸡,最不能少的菜就是鱼,因为年年有余。各种肉食处理方法也不相同:牛肉要用干辣椒炒,狗肉要用橘子叶去味,老鸭子得用酒去腥味然后温火慢炖……小孩子最喜欢的菜就是鸡爪子,因为是抓钱的,初一的时候会有很多红包。

2009年,我和爸妈一起去了外婆家过年。外婆家吃团圆饭之前,都会去上山祭祖。而我家就只要去土地庙就可以,我的干娘是土地婆婆,我的任务就是年前年后都要去给她老人家烧香拜年。

外婆家有一个习惯:过年非得吃猪头肉,而且是整个猪头煮了之后切成巴掌般大小,沾上料就吃,看着心里就害怕。回家的时候,舅妈就把我妈的背篓塞满吃食,全是我家没有的,什么谷子糍粑、秀米甜酒之类。

大年三十的晚上永远是最热闹的。一大家子围在炭火盆子边,盖上大棉被,看着小电视机上的春节联欢晚会。外面是小孩子最喜欢的满天炮仗烟火。村里的人过年喜欢凑热闹,把自家的烟火炮仗和别人家一起放,这样才声势浩大。看春晚就得把声音放到最大,一夜放到天明,来迎接新的一年。过年期间的我像是没得吃的孩子不停地吃零食,嘴巴一直没有停过,连原本准备用来招待客人的年货也被我吃了一大半,基本上留不到元宵。不过我现在战斗力下降,爸妈买了很多吃的,很多都放坏了。大概是因为现在过年的年味淡了。

自从爷爷去世之后,一家四世同堂的岁月也就没了。少了大团圆,大家也只是年后一家一家地请客吃饭。加上这两年随着爸妈在外工作,没有回老家过年,也就没有了小时候最喜欢的热闹的过年气氛。

现在远在浙江,爸妈在做年夜饭。窗外的炮仗虽然响得热闹,但总觉得那是别人家的热闹。老爸问我是在外面过年好,还是在家过年好。我觉得,只要是和亲人在一起,在哪儿过年都无所谓。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回家过春节作文

全文共 404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春节,我们全家回四川老家过春节。当17号的中午,我们一家带着激动与喜悦的心情乘上动车,望着车窗外飞弛而过景物,在说说笑笑中不知不觉十几个小时很快地过去了。

当一踏上故乡,我们顿时感到是那么的温暖和亲切。外婆和姨妈早就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团年饭,望着餐桌上可口的饭菜,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狼吞虎咽起来。下午,又急急忙忙到奶奶家,和姑妈、大伯一起到爷爷、太爷爷坟前烧香祭祖。晚过团年饭后,便是放炮和看春节晚会,也许是坐车太累了,看了会电视后我们一家三口便早早入睡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便是随爸爸妈妈走亲访友。亲人团聚,大人们相互聊天,憧憬着来年的美好日子。小孩们刚聚在一起打打闹闹,开心极了。而我最开心的是,在老家我用买来的雪花泥做了好几个手工艺品。

相聚的日子总是那么短暂,今天我又随爸妈一起踏上返合肥的动车,开始了新一年的学习和生活。在新的一年,愿我学习取得更好的成绩,更加聪明、懂事,愿亲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关于春节的散文:巷子里的年味

全文共 1242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老家在山东一个不起眼的县城中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子里,巷子里只有两户人家,我家门面朝南,隔壁邻居家门面朝东,他们家里只住着一对母子,不管是平日,或是春节,家中均冷冷清清。相比来说,我家在春节的时候则是热闹非凡。

每次春节回家,一进入小巷子口,就能闻到一股浓浓的香气飘来,便知道老爸在家中正围着围裙准备年货。我们家的年货最主要的就是“吃货”,于是每次放假回家,我和老妹的主要任务就是吃,走的时候再大包小包地拎着,不管是以前在外地上学时,还是现在在济南结婚定居,都是这样。

老爸向来以“会做饭”自居,在家人朋友之中也是出了名的会做会吃。每次回家他都会变着花样给我们做各种美食,但唯一不变的是春节的饺子。上学时寒假在家一整个月下来,几乎天天都在吃水饺。白菜猪肉、萝卜羊肉、芹菜牛肉……各种各样。每天一早,我和老妹还在被窝里,爸妈就包好了饺子,他俩一个擀皮,一个包,异常地迅速,不到半小时,水饺就下锅了。不得不提的是老爸包的素水饺,那味道几乎没有人能比得上,白菜豆腐、韭菜鸡蛋,我觉得,能把素馅做得比肉馅还好吃那才是真的本事。

老爸还有一道拿手菜,虽然是一道平常的辣椒炒鸡,但那味道是外面所有的饭店都做不出的,十足的美味下饭菜,鸡肉爽口细腻,就连里面的小青椒也让人垂涎三尺,尤其是炒鸡里面浓郁的汤汁,鲜辣甜咸,浑然一体,融合巧妙,若是浇在米饭上,或是沾着馒头吃,都会让人的食量加倍。所以,每次聚餐,老爸必会做上这道经典的拿手菜,而且每次都会受到众人的赞扬。

不过,说到我们家过年的特色,还是要数“香肠变蛋牛肉干”——香肠是过年必不可少的年货,还未进入腊月,爸妈就开始准备猪肉去加工香肠了。因为之前老爸在食品公司上班, 自然知道哪家猪肉好,哪家加工的味道好。的确,我家的香肠丝毫没有浓浓的香料味,只有肥瘦结合的令人吃着就上瘾的诱惑力。既然是过年的特色,我们家每年都要灌上上千块钱的香肠,除了自己吃,也会送给亲戚朋友。

变蛋就是皮蛋,也是每年春节聚餐的一道简易小菜,切点姜末加点酱油醋,变蛋特殊的味道就被激发出来。还有牛肉干,这可是其他地方没有的,我家每年的牛肉干都是一个做牛肉加工的姑姑给的,用纯牛肉熏制而成,外表看着黑黑的,其实包裹着一层厚厚的香油,香而不腻,嚼劲十足。

我记得以前在家的时候,时常有叔叔端着大盆送来,里面有猪头肉、猪下水等等,直接切了就能吃。家里买菜也很豪气,蔬菜都是成批成批地买,猪肉要买也是一条猪后腿、半只猪,所以每次老妈来济南,看我们每次吃一顿只买一小块肉,两根葱,就觉得憋得慌,经常从老家搬来一袋袋的蔬菜、米面、猪肉牛肉什么的,基本上,老妈来一次,家里的冰箱就得折腾一次。

马上又到春节了,想起这些,好像自己已经站在老家的巷口,闻到那年味十足的香气,家中的小狗摇着尾巴向我奔来……可惜,因为这是结婚的第一年,今年要去婆婆家过年,而这也将是我第一次不能回家过年。此时此刻,看着爸妈提前给我们准备好的香肠猪头肉,甚是想念,想念那种最最熟悉的家的味道,想念那种饱含家人团聚的热闹温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春节返程票开抢网友叹“回家的票还没买到”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返乡票刚刚消停,上班族又开始琢磨“除夕放不放假、初几来上班”的问题。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2016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打消了上班族的疑虑,根据通知,2016年2月7日至13日放假调休,除夕在假期范围内,大年初七正式上班。

按照国办的放假通知,要想赶在初七准时上班,远程的人今天就要开始购买返程车票了。经历了上一波抢票大战的“一票难求”、“销魂的验证码”,这一轮“斗智斗勇斗手快”的大战,你准备好了吗?不少网友表示,回家的票还没到手,就要开始买返程票了,“心好累”。

在北京工作的牛先生告诉中新网生 活频道,他和姐姐都在北京上班,姐姐今年刚刚结婚,春节到天津的姐夫家过年。他计划回老家陪爸妈过春节,没想到为一张车票犯了难。一番商量之后,他成功说 服爸妈到北京过节。“从老家到北京的车票好买,而且爸妈现在退休了,不必等着放假、上班,能避开人流的最高峰。”牛先生解释。

此外,还有一些没有买到车票的旅客,把希望寄托在“列车运行图调整,暂停开售”的车次上,12306客服表示,这些车票在调整完以后才发售,时间暂未确定,以12306官网公布为准。同时客服表示,调整完以后,这些列车也有可能不再发售。中新网生活频道提醒网友,在关注调图列车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刷票“捡漏”。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中学生春节作文:回家过年

全文共 1200 字

+ 加入清单

紧张的一个学期终于过去,我迎来了寒假,寒假里,我回了我的老家,回去过春节,去给外公外婆和所有的亲戚送去祝福,也参加了许许多多的春节习俗。

习俗ONE:贴春联。

我们大年二十九回到老家,看到了一个非常壮观的情景,就是整个街巷,没有哪家门口没有春联,一眼望去,那红底金字在太阳的照耀下闪闪生辉,可能是希望来年能够赚得更多吧。

唯独我家,门口还是去年贴的那副春联,爸爸一回到家,连车也没下,就马上奔去年货市场,买回了一副金光闪闪的春联。

买回来后,爸爸他们就张罗着贴春联了,叔叔从阁楼搬下了云梯,爸爸找来了糨糊,叔叔将云梯架好后,爸爸就迫不及待的爬了上去。

“怎么样,贴正了么?有没有贴偏啊?”爸爸一边把横批摆在们的上面,一边问我们底下的人,“嗯,好了好了。”叔叔边玩着手机,边头也不抬的说道。

爸爸以为真的贴正了,便把手上的春联贴稳了,然后下了云梯,一看,那横批贴偏了!没有在门的正中间,在老家,春联贴偏了可是个不好的征兆,必须重新贴一次,爸爸又快马加鞭的开着车去买了一副,这回叔叔可不敢掉以轻心了,细心的端详着位置,终于,我们家的春联贴好了。

爸爸为此还让我们抓住了笑柄。

习俗TWO:祭祀祖先。

嗨,每年最最让我头疼的就是祭祀祖先了,在年初二时,我们全家就得早早的起床,然后开始准备一块大猪肉,一只最最肥大的鸡,然后还要带上我们老家的特产——黄酒。

准备好吃的后,还要去买好鞭炮、卫生香、香烛、草纸……

去到那儿,只见地上洒落着鞭炮的外面包着的纸,浓烟袅袅,走进祠堂,里面已经来了好多人了,人们有的在铺开自己带来的所有物品;有的在往香炉上插上香烛、卫生香;有的在跪拜祖先;还有的在墙角烧着草纸。

一进门,我就被突如其来的浓烟和火药味熏倒了,然后就眼泪直流,眼白都变成“眼红”了!因为眼睛刚刚“哭过”,所以每个人都是眼睛红红的。

好不容易拜完了祖先,然后爸爸又被一群人纠缠住了,他们在那里聊天,互相介绍自己有什么什么“佳功伟绩”,一聊就是半个小时,我们在那里被熏得都受不了了,苦苦哀求了良久,爸爸才跟他们“告辞”。

习俗THREE:拜年。走亲戚。

眼看着大年初三又“步履蹒跚”的走来了,妈妈在大年初二晚上就开始封利是,为了封利是,妈妈还特地从银行换了新钱。

我们帮妈妈包了几百个,准备明天走亲戚时派利是,也吩咐我们:长辈给你时要说“谢谢,恭喜发财”,老人家给你时要说“谢谢,身体健康,寿比南山。”

我们一一应答后,妈妈才让我们回各自的房间睡觉。

第二天,我们去了十几个亲戚家,给他们都拜了年,同时也得到了许多的利是,他们给利是时,我们也按照妈妈所吩咐的去做了。

不过,一过完年,我们的利是全都到了妈妈的手里,说是给我们交学费用的,我现在只留了五十元的钞票,悲哉!悲哉!

后记。

过年,我们的重大节日,这个节日,使我们从紧张的学习氛围中解救了出来,放松了自己,让自己有的好的心态迎接新一年的学期,再次,我给各位拜个晚年,祝大家新年快乐,学习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有关春节的散文:火车岁月

全文共 1032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在2004年从陕西一个叫三原的小县城考到北京读大学,那是我第一次坐火车,从那以后,火车就时常在我的生活里穿梭。

第一次出远门的自己,看着窗外送别的父亲,车还未动,已经挥了几次手,伴着挣脱父母怀抱的兴奋,也初次感受到了离别的感伤。

火车驶出西安市区,一路向东,关中平原的景致铺展开来:起伏的山、低矮的树、浅卧于田间的村舍……随着渐暗下来的天色向后流动。当时的心情现在仍记忆犹新,伴着火车长鸣,憧憬着大学生活就如眼前景致般不停变幻,哪怕夜入阑珊,却也随心情跳跃。

那会还没有自己的手机,只能翻看随身携带的书,周围有人打扑克,有人天南地北地聊天,有人讲电话,嘈杂与车轮的转动声相随。而我对于周遭的一切,都觉得新鲜无比。那是面对新世界的好奇,仿佛那个年纪的我们,总是不加选择地吸收各种讯息,有的受益匪浅,有的一知半解,有的囫囵吞枣,有的仅是噪音……

入夜,买站票的乘客因列车售货员推着小车来回走动而面露烦躁,小孩开始在母亲的怀里酣睡,很多人开始吃自带的宵夜,大部分人都是在车厢尽头弄泡面吃。迄今为止,泡面味一直弥漫着这些年来我的火车之旅。

毕业前后,我开始为找工作频频出入火车站。因为那时做了些兼职,手头宽裕,便把自己升级到硬卧车厢了,但春节前买票仍是一个让人头疼的事情。那时占着学生身份的优势可以在学校提前一个月集体订票,免了宿夜排队买票之苦,但每每经过学校附近的火车票代售点,看到已经拐了几道弯的长队,心中还是会惊叹。

他们焦灼的表情也写在我的脸上,不断地乘车、面试,手上越来越多的票根让我开始怀疑自己,对未知的生活心生恐惧,就像一列没有目的地的火车,只能不知所措地向前行进。

那个时候,经常在火车逼仄的床铺间握着手机读短信,屏幕的光照亮我各种表情:去程时面对新工作的憧憬与忐忑,返程时的落寞与迷茫。于是,想让自己静下来,不愿再听一丝外来的声音,那时开始流行的MP3刚好用来塞住耳朵。此后几年的火车便没有了嘈杂,一路音乐,一路沉默,当然,也没有了交流。

再后来,渐渐脱去少年稚气,磨平初涉社会的棱角,就像驶入夜色的列车,车轮节奏齐整,车身运行平稳,从寂寥长夜驶向黎明——是的,和自己一样,火车也悄然在变,以前的一夜周转变成现在的数小时抵达,绿皮车的悠悠哉哉变成了子弹头的急驰。不变的是春运依旧有那么多人,或者更多一些,车厢里也依旧弥漫着泡面味……

就这样,火车承载着我的很多情感,像行李一样,打包放好,等待到站后再次被打开。尽管旅途周折,不免感到疲惫,但随着年纪渐长,却也心生安稳。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观察春节_散文

全文共 608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今年是羊年,“羊”则名正言顺地成为今年春节的主角。更不容忽视的是在古代“羊”与“祥”是通假字,代表吉祥日的意思。这一点更为羊年的春节增添了喜庆吉祥。

春节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大多数的家庭会提前半个月就开始张罗。根据风俗习惯的不同,北方人与南方人过年又有不同。在除夕夜,北方人主要是吃饺子,而像我们宁波这样的南方地区主要是以吃年糕,吃汤团为主。当然,除了这些在除夕我们还有许多民间活动,为新春佳节增添节日的喜庆氛围。

而如今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在春节不再整天沉醉亲朋好友之间的吃吃喝喝来度过春节,更多的人选择了“出游”。

现代人由于平时工作、学习、生活的压力比较繁重,好不容易迎来了春节这七天的假期。外出游玩成为许多人的一致选择。

但不管是在家里与亲人一起过节还是外出去踏春安全问题一直受到普遍关注。

据不完全统计,春节期间全国共发生交通时过一千多起。这个数字不能不让我们感到警觉。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么多起交通事故中三分之一是由于酒后驾车引起的。

从以上的种种现象表明:中国人民在“十六大”精神的鼓舞下,在“三个代表”思想的指引下,正在大踏步地向小康社会迈进。同时也说明,我们必须在物质文明的基础上,注重和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

我们坚信在新一届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春节回家的请假条

全文共 1603 字

+ 加入清单

xx分公司领导:

春节降至,归家之心似箭。虽然前3个月因为治病回家几月,但是对于一个北方人来说,春节是最应该回家告慰家人的时刻。工作久了,愈发现自己欠家人的太多。希望领导能体谅我的这片思乡、思家、思家人的情谊。

xxxx年春节为了顺利完成毕业设计没有回家,xxxx年春节因为工作留守也没有回家,算下来我已经3年没有回家过春节了。

我家地处xx市。因为选择的交通工具是火车,所以在路上要花费的时间大约为3天3夜。广州到北京的时间花费为29小时,北京到xx的时间花费为10小时,最后从xx到家要花费5小时的汽车车程。这其中要在北京和xx倒两次车。其中以北京到家的车票非常难买。大学时期的每次回家都是以买站台票的形式强行上车,在火车上补票并且站10个小时的的方式回家。为了避免以上情况出现,特申请假期xx月xx日到xx月xx日。

恳请领导批准。

申请人:xxx

附:春节请假七项注意

权衡天数 提前申请

每逢长假,白领们都会有自己的放假计划。春节七天长假,如果能再加上几天年休假,就可以有个不错的长途旅行——这样的规划,对于很多整天朝九晚N的职场人都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国务院关于《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中的第二条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所以,如今员工们向上司请假担心的不是上司准不准假,而是要考虑一些有关休假的“后遗症”。如果你在休假回来还打算与上司“同甘共苦”的话,关注请假方面的“小九九”则很有必要。

1:自己的工作要安排妥当 如果你打算节前请休假,那么在休假前要把自己负责的工作完成,并且要尽量确保没有什么“劳什子”后续问题。如果你打算节后延长休假,那么可以找个同事暂代一下可能会遇到的新的工作任务。在休假前,备一份工作交接文档是比较周全的做法。

2:请假天数要权衡 有些行业可以休假,但不能长时间休假,比如服务行业;有些行业可以长时间休假,但不能按自己的心意请假,比如审计。所以何时请假、请多少天假需谨慎考虑,除非你已经把这次休假作为在这个公司享有的最后假期了。此外,在请假前检查一下自己还有多少天假期可休,这也是不可忽视的小细节。

3:提前请假,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除非是遭到意外情况或是突发情况需请假,否则提前一段时间请假更合适。因为你需要预留时间来安排工作,同样的,你的同事、上司也需要有准备的时间——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保有一定时间的提前量是对别人的尊重,也降低了因休假而带来的职业风险。

4:是休假不是消失 虽然我们不提倡“假期作业”,但是你还是应该留下一个手机号应对突发急事,或是留下私人邮箱以防万一,这会让你更显职业风度。如果你利用假期出国旅游,怕承担高额通讯费用,不妨建议同事或客户发邮件给你。

5:休假时,请把公司邮箱设定为自动回复 休假时,请把公司邮箱设定为自动回复,这样既能让你的客户知道你在休假而并不是跳槽了或是出于其他原因离开了,也能让你的客户知道你何时会返回公司,同时在你休假期间有事可以找哪位相关同事咨询等等。

6:请假方式要正式 如今是拇指时代,大家用短信互递信息是家常便饭。但请假这样的事,还是要慎用短信。如果是突发情况,可以先用短信让上司知悉,等处理告一段落再正式补假。正式的邮件或是专用的假期申请表格都是比较合适的工具。

7:懂得感谢,再请不难 虽然带薪休假是你应得的权利,但是作为团队成员的你,因为休假还是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正在工作的同事,所以不要吝啬表达你的感谢,哪怕它仅仅是一句话而已。 职场人际关系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其中关于请假的细节是需要职场新人慢慢推敲的课题。这不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讨论,有时候我们必须坚守一些原则,但如果我们能考虑周全、有效沟通,在每一件小事中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这能让我们的坚守变得更持续、更长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博士生返乡笔记原文:春节回家看什么

全文共 7458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湖北的大别山区,L县。我导师王晓明教授在2004年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L县见闻》,写的就是这个地方。王老师以我家乡为对象,揭示了当时农村的破产状况,人的精神的颓败,以及乡村文明的没落。我家所在的那个村子,是一个东西两座大山夹住的狭长谷地。一个村子由十来个“塆子”组成,一个塆子有几十户人家,我家那里叫王家塆。

直到现在,我每到一个地方,凡是碰见两山相夹或两排高大的建筑物相夹,我的第一意识就是,这两座山或两排建筑物,一个在东,一个在西,所以我在外面经常迷路,尤其在城市里。上海7号线有两个靠得比较近的站:“长寿路”和“常熟路”。我好几次下错站,以致现在每到这两个站就紧张,怕弄错了。为什么呢?因为在我家乡的方言里,“长寿”和“常熟”是完全一样的读法。人要靠语言来思维,这个事情让我意识到:对有家乡的人来说,是用方言来思维的。

我有一个初中同学群,群里90%的同学只读到初中就出去打工。经过十七八年的积累,很多同学在城市里有房有车,有的还有了自己的事业。平时在群里,他们交流的最多的是工作问题,车子问题等,言谈中总少不了炫耀。

但有一次,有个同学忽然在群里说,他已经三年没回家过年了,另一个同学紧跟着说,他五年没回家了,接着很多人说起回家的情况。有一个说:不管怎么样,今年过年一定要回一次家!另一个说:如果能在家乡找一个两千块钱的工作,就回去算了。还有一个说:能找个一千块的工作,我这边什么都不要,也愿意回家。

我有一个从小学到初中的同学,已经十年没有回家。有一天他在qq里突然对我说,我的父母是很好的人,因为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他去我家玩,我爸妈用腊肉下面给他吃。这都是陈芝麻烂谷子的小事,他还记得,其实我知道,这是因为他太想家了。

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有位老师主持来沪青年工人的社会调查,最近在访谈工人。有一个打工者说:我真希望邓小平没有搞改革开放,我也愿意日子苦些,因为这样我就可以每天跟父母和孩子在一起。

回家过年,其实是没有道理可讲的一件事。套用贾平凹的话来说:家乡对我们的影响,就像乌鸡的乌,那是乌到了骨头里面。

回家的交通

十多年前我上本科的时候,从大西北到武汉,坐的是那种编码没有字母只有四个数字的绿皮火车,22小时,通常要晚点两三个小时。西北往武汉的路线,不是人流最多的,但春运那个挤啊,大大超出了今天90后的想象。好在那个时候,学生一般都可以提前集体订票,买得到座位。而站着回家的,几乎全都是农民工。每次上车的时候,无论有票的还是没票的,都一窝蜂往车上挤。

我对过年回家的第一印象就是:我背着一个包,提着一个包,与同学一起,从第一节车厢狂奔到第十几节车厢,然后被后面的人推着挤上了车。上车后一分钟,车就开动了。我记得火车广播里号召大家发扬风格,让站着的乘客挤一挤。大家真的很友好,四个人的坐位,挤了五六个。火车过道里人贴着人,想蹲下来都没有办法,连厕所里也挤着好几个人。

男乘客还可以想办法,可苦了女乘客。记得有一次我身边坐着一个在西安读书的大学生,他要小便,就脱下外套让我给他挡住身体,想把尿撒在矿泉瓶里,但他很紧张,用了十几分钟才勉强撒出来。我还记得有一次身旁坐着一个从西北打工回家的河南妇女,尽管有位子,但她实在太困,太想睡觉了,就把位子让给别人坐,自己钻到座位底下睡觉去了。

应该要肯定,我们国家这十年间的铁路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铁路线路的增加,尤其是动车和高铁的开通,极大缓解了交通压力。火车站、火车上,起码不会像过去那么拥挤了。

过年回家那种路途的遥远、时间的漫长、竞争的激烈、拥塞以及不安全感,让我对“男儿有志在四方”的观念产生了极大厌倦。所以,本科毕业时,我找工作坚决要回到湖北。后来我就在家乡隔壁的县城一中当老师。自2004年到2011年来上海读研之前,我再也没有遭受春节回家难的痛苦。尽管从隔壁县回家的汽车在过年时依然被塞得满满的,但毕竟只有两个多小时,实在挤不下,还可以花两百多块钱请出租。我在上海读研的这几年,其实也没有遭受回家难的痛苦,因为上海到武汉的高铁和动车很多,普通车也有几趟,买票很方便。

今天各位出行,如果坐火车,不是高铁就是动车吧?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那种速度慢、见站停的普通列车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

大家有没有想过:到底是谁在乘坐普通列车?

我想大家肯定一下子就能给出答案:除非没有其他更好的交通工具,学生不会坐,城市人不会坐,主要是那些底层的老百姓,比如农民、农民工在坐。

去年暑假和寒假回家,我特意选择坐慢车,16个多小时的硬座。就是要看看是哪些人在坐慢车,看看慢车上还是不是过去那个样子。的确,主要是农民、农民工在坐慢车。对农民工来说,选择坐慢车,比动车起码节约一半的钱,比高铁节约三分之二以上的钱。从深圳到武汉,高铁一等座要八百多,二等座五百多,但慢车硬座不到两百。尤其对于全家在外打工的人,从深圳到武汉,可能要节约一千多元,这对农民家庭来说不是小数目。

不过,慢车也没有过去那么挤了,因为农民工虽多,但很多都被动车和高铁分流了——既有主动的分流,也有被动的分流,因为价格便宜的慢车越来越少了。

大家可以注意到,今年12306网站通告的春运期间的加班车,三分之二以上的是非动车高铁。这个安排还是挺人性的,因为说到底,加班车就是为了农民工而加,低价位的车符合他们的需求。

而且,你会发现,普通火车与动车的氛围完全不同。

在动车上,相对比较安静,大家不是玩电子产品就是睡觉,相互间很少交流,;但是,在普通火车上,熟悉的、不熟悉的,都在热烈地交流,还有打牌、吃东西的,做什么的都有,也有用劣质手机放歌曲的,大家都不担心打扰到别人,也没有人认为别人的做法对自己是一种干扰。慢车上的风格是粗犷的,是人间生活的那种氛围。

对比动车高铁与普通火车,很容易就能发现这里的阶层差别、生活方式的差别。而且你还能感觉到,底层人的心理,比我们想象的要乐观得多,健康得多。底层的状况虽然普遍很糟糕,但大家还是很听话地活着,这里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如果在外面活不下去,还有家园可以退守。

开私家车回家过年,在青年打工者中越来越普遍。我待会进一步讲这个事情,因为它的意义大大超出了交通工具本身。

骑摩托车回家的情况,大家可能在新闻里看到了。每年春节,总有摩托大军回家过年。我的一个表哥,每到过年时就让他的儿子坐汽车回家,而自己骑摩托车带老婆回家,路上要两天一夜。另一个表哥也是骑摩托带老婆回家,有一年在途中撞了人,不知是真撞还是被讹诈了,反正被人家扣了一天多,赔了一万多块才放人,半年的收入就这样没有了。

人与人之间联系的失落

我觉得,当前农村的亲情关系,很大程度上是靠老一辈建立的关系维系着。在老一辈那里,这种关系处在一种相对稳定的时空里,但对年轻一代来说,大家的关系早已被现实割裂了。比如,我和我的众多表哥,小时候一起上山捉鸟,下河摸鱼,关系好得不得了,但这一二十年来,他们一直在外打工,我一直在外读书和工作,一年最多在过年时见一次,平均下来每年还没有一次,因为他们不是年年都回家。拜年的时候,大家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在亲戚家吃饭喝酒聊天,甚至留宿一晚,现在大家都骑着摩托车拜年,去亲戚家匆匆走一遭,放下东西,客套几句,就要离开了。平时的生活啊情感啊什么的,都没有来得及交流。大家拜年,不再是为了亲戚间互相走动,馈赠礼物,交流感情,而只是为了完成传统和长辈交代的一项任务。

悲哀的是:如果老一辈都不在世了,新一辈的联系也就慢慢断了。

更让人悲哀的是:农村的日常生活充满着深刻的悲剧。自打工潮于九十年代兴起以来,很多农村人一直在外打工,二十多年来与父母团聚的时间,平均到每一年可能就十来天。很多农村老人倒毙在田间地头,病死在床上,儿女都不在身边。没有来得及为父母养老送终,成为许多人终身的悔恨。

每次回家,看到我身边的老人摇摇欲坠的样子,我就觉得心里难受得很。

如果一个人为了生存,连爱父母爱子女的机会都被剥夺了,你怎么可能指望他去爱别人,爱社会,爱自然?你怎么可能指望他能用超出金钱的标准来衡量别人的价值?所以我想说:现代生活是一种让人心肠变硬的生活。

在农村,还有什么可以将农民动员起来?

自从2006年免收农业税之后,中国农村的基层组织主要起着上传下达的作用,不再与农民的根本利益发生关系,也不再能将农民组织起来,农民处于“个人自治”的状态。

(1)春节的力量。亲人团聚,过年拜年。过年的力量,亲情的力量,是当下动员中国人最有效的力量。这也是过年最让人感觉温暖的东西。当然,以前过年时的各种集体活动,都已消失殆尽了。

(2)祭祀。中国农村还是保持着过年、过十五给祖宗上坟“送亮”的习俗——家家户户都要去祖宗的墓地给祖先点蜡烛,烧纸钱,放鞭炮,与祖先交流。很多已经在城市安家的人,也会赶在大家三十这一天开车回老家给祖宗上坟。许多曾被废弃的祠堂,这些年也逐渐恢复起来了。

(3)葬礼。很多老人没有挨过冬天。过年前后,是老人逝世的高峰时段。丧葬在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对今天的社会来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媒体上动不动就喜欢报道某某地方为举办葬礼大肆挥霍,让大家误以为这是普遍现象。其实恰恰相反。相比古代,今天的丧葬已是在最大程度上简化了。“贵生重死”的观念早已失衡了——大家越来越贵生,对于死,不再有敬重,不再让死者享受哀荣;对于天地,不再有敬畏。

但丧礼,在现实中依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去年快过年的时候,本家一个叔叔亡故——本家人和四面八方的亲戚来给他守丧,守丧的时候大家聚在一起交流,像过节一般,交流一年的生活情况、见闻和感想,称赞中央的政策,谴责干部的腐败……深夜里交谈的声音传得很远很远。守丧完毕,大家集体出力,将他抬到山上,让他入土为安。

社会学者经常用“原子化”来形容今天农村的现状,说白了就是,农村原有的那种共同体已经消失了,人与人之间不再像原来那样有着密切的关系和交往,不再像过去那样每到过年时相互串门,集体上街玩等等。为死者守丧和送葬,在农村反而成了村里人团聚和交流的一个契机。这也是我在家乡看到的唯一能够让大家团聚的方式。

妻子•房子•车子

(1)妻子。这一点主要是针对农村的男青年来说的。在今天的社会,农村男青年在本地找媳妇越来越难。一来,这是由中国男多女少的现状决定的。而且,农村稍微长得好看点的女孩子,基本都嫁到城里去了,愿意嫁在农村的女孩子越来越少。二来,农村青年讨媳妇,要具备的物质条件很高,现在普遍的一个情况是:彩礼六到八万,房子两套:在老家一栋楼,在县城一套房。这个压力,并不比城市青年讨老婆的压力小。

过年的时候,打工的青年男女都回来了。只要哪一家有适龄女孩子,去她家的媒人可谓络绎不绝。这在乡村已成了一门生意,农村说亲,几乎到了“抢”的地步。如果初步说定一个,男方至少要给媒人五百块,最终结婚时,还要给上千的报酬,有的甚至要给到两三千。

传统的农村婚姻,从相亲到定亲到结婚,要三四年时间,男女双方有一个了解和熟悉的过程。现在却不同,年里看对的,过了年,马上定亲,然后女青年跟着男青年出去打工,等到半年过去,女方怀孕了,立刻奉子成婚。

曾听过一个搞量化统计的学者对农民工的调查报告,得出的结论之一是:农村孩子结婚越来越迟。但我看到的情况恰恰相反:因为女孩子难找,男孩子一到二十岁,父母就张罗着给儿子物色对象,物色好对象之后,既怕女孩子变心,又考虑要到城市讨生活的现实情况,就催着孩子赶快结婚。可以想象:在现代社会这种动荡不安的生活中,这样的婚姻会出现多少问题!事实上,农村离婚的情况,也是与日俱增的。

(2)房子。刚才已经说了,现在农村人娶老婆要房子两套:一套在家里,一套在县城。其实县城的那套房,平时都空着,只是过年时回来住,但对年轻人来说,那就是城市生活的一种代表。过年时,有的也会把父母接到县城过年,但父母住不惯,在县城过了大年,初一就赶回来了。在老家的生活是“老米酒,蔸子火,除了神仙就是我”,而在县城除了那套房,什么都没有。

但是,为了添置这两套房,将来给儿子娶媳妇,很多家庭是举全家之力在外打工。

下面给大家看我在去年过年的时候写的一则笔记,涉及到房子和婚姻的问题,但还有其他的含义在其中。

2013年冬天的一则笔记

跟大哥、细哥到二郎庙水库捕鱼。(细哥承包的这座小水库只有三十亩的水面,在海拔八九百米的山上,水很纯净,可直接饮用,鱼放在里面长得非常慢,一年下来甚至还要瘦。每年腊月底或者年初,细哥就要从外面进鱼秧,虽说是鱼秧,其实有三斤多一条——这种鱼是在平原地带的池塘里用饲料喂养的,进价是两块多,但是鱼在纯净水里清洗了一年之后,肉味大大改善,可以卖到五块多一斤。)

一个拉砖的师傅把车停在坝上。我们问他,从山下往山上拉一趟要多少钱。他骂了一句话粗话,然后说:“两百块,划不来!”又说,就是这样的生意,也越来越少了。山里的楼房基本都做完了,没有做的也都在县城里买了房。大哥说:“在县城买房又么样,到时住在那里做什么呢?”司机说:“只要是人,总有个生存的法子。”又来了一个人,是细哥的同学,他的摩托车上带着老婆和还在读初中的儿子。得知他在这山里做了楼房,还在县城买了一套房。细哥问:“你要买那么多房做么事!”他叹了一口气:“我们这时代不叫人过的时代!没办法!”“做了一栋楼,买了一套房,还叫没办法!明年还去打工吗?”“不去打工,在家里做么事?”而这座水库上头的两个塆子的人家,基本上都在这里做了一栋楼,在县城买了一套房。

其间来了一人,开小车,戴墨镜,手腕上戴着很粗的黄金链子。老远就用粗嗓子喊正在水上下网的细哥,问有鱼没有。细哥正划着独木船,一只手划,一只手下网,笑着答:“你又不买,问着做么事!”同我们说话时,他的墨镜始终没有摘下来,神气得不得了。墨镜又对细哥喊:“别扑了麻雀(翻船)哈,我是秤砣,到水里就沉了,帮不了你。”说完就独自哈哈地笑。他同我们说起晚上要陪开挖机的斗地主。说是挖山种天麻,规模很大,已经买了十五万斤树。从言谈中得知,他平时在县城住。细哥的同学也说,他准备将家里几面山的树都卖了——分田到户后交了几十年的税,没有沾过任何光。后来听细哥讲,墨镜小学没读完,就在外面混,替人讨债,拿斧头砍人,就这样起家的。

一会儿又来了母女三人,带着一个三岁的小孩。她们是来买鱼的。跟墨镜是亲戚。墨镜却不认识那个年纪最小的女孩。“跟以前长得不一样了呀!”墨镜说,“在哪里打工?”她说在温州。“属什么?”“属鸡。(刚满20)” 墨镜说:“还没有说人家吧?我帮你介绍个。”女孩的母亲说:“她回来这几天,已经有好几个人来介绍。”“某某某正为儿子找媳妇急得哼,我把你说到他家。”(说,替人说亲的意思)女孩母亲连忙说:“那怕是不行,她想嫁到县城里。”墨镜说:“他家在县城有套房子。那男孩的娘脾气不好,但你们又不跟她过,你们到县里住,做点小生意。他家也有钱,你叫他们现在拿个四五十万,轻而易举就拿出来了。”墨镜走的时候,表示过两天,要带那男孩上门相亲。

(2013年腊月25)

(3)车子。近些年来,对在外打工五年以上的农村青年来说,对一种东西的渴求,可能比对房子和妻子更为强烈,那就是车子。车子不一定要多么好,五万,八万,二十万,各种档次的都有。老百姓不认识车子的牌子,不知道车子的价位,只知道这些车叫“小车”。不管什么小车,关键是要有!

在农村,房子是一个媒介,车子更是一个媒介——是你在外面混得好,有身份的代表,房子不能移动,车子却可以四处招摇,表示衣锦还乡。很多二代、三代农民工,当下最大的期待就是买一个车子。尤其对那些好些年没回家的人来说,他再次回家,必须要有辆车,否则他怎么证明自己?

春节的县城,到了水泄不通的地步,这些车子绝大部分都是从外面回来的,与此同步的情况是:物价飞涨。

知识的无力感

这十多年来,外界对于农村的关注主要集中于农民工身上。众所周知,他们在城市打工的日子很苦,而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往往无人照料。其中酸甜苦辣自不待言。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现在农村日子过得较为殷实的,也恰恰是这些有几个成员在外务工的家庭。(仅仅只有一个成员务工,通常不足以改变家庭的经济状况。)应该说,他们的辛劳和泪水还是得到了适当的回报。

倒是有两类家庭,他们处于最困难的境地,却往往被忽视。一类是孤寡老人。一类是举全家之力,把子女培养成大学生的家庭。

在第一类家庭中,这些老人的年纪一天比一天大,身体一天比一天衰败,没有任何经济来源,日子过得异常艰难。有人会问:国家不是有低保吗?是的,他们中的确有部分人吃上了低保。在我的家乡,低保的额度是每年八百。但是,绝大部分这样的老人,仍在低保的福利之外。因为他们处在农村的最底层,没有人替他们说话。低保名额通常被身强体壮者拿走。甚至,有些村干部为了堵住所谓“刁民”的嘴,不让他们到镇上或县里反映村里的问题,就把这些人变成低保户,有的甚至全家吃上低保。“有钱人吃低保”,早已成为农村公认的一桩怪事。过年的时候,大家也不再像传统社会那样,家家户户给这些孤寡老人送点东西。

这里所谓第二类家庭,主要是指有孩子在1980年代出生的家庭。这些孩子,从小学读到大学,一直都在经受教育收费的最高峰,没有哪一坎能够躲过。并且,二十多年来,农村税费多如牛毛,家里一年的收入,不够交税。大人内外应付,心力交瘁。最要命的是,作为满载家庭希望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勉强找到一份饿不死的工作时,又面临结婚、买房等种种压力。可以说,几乎每一个农村的80后大学生,都是以牺牲整个家庭的幸福为代价来读大学的。但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毕业后没有希望收回成本,倒是让年迈的父母继续陷入困顿。

最近一个博士师兄请吃饭,他说他现在最害怕的就是回家,感觉很难融入到村子的生活,所以他每年过年他都回去得很迟,来学校很早。为什么呢?因为当你一出现在村子里,村里人其他的不问,就问一个问题:“你现在能拿多高的工资?”所以,他过年回家,基本不出门。这个体验跟我是一样的。你要问我过年在家乡看什么,其实我没看什么,因为一大半时间是呆在家里看书,看电视,写东西。

作为农村大学生,当你回到家乡的时候,你童年那些伙伴都衣锦还乡了,而你连自己的问题都不能解决,你还能做什么呢?没有人信任你的知识!

小结

说了上面这些,相信大家能够理解,对于我这样漂在外的农村大学生,回家过年既是一件非常急迫的事情,也是一件情怯的事情。

回家究竟看什么?其实真的没有刻意去观察,但是很多事情却不停地往你心里撞,也就有了很多感受。越看,对乡村的未来越迷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初中春节散文600字

全文共 679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们家乡的春节与北方是一样热闹的,但是我们的风俗习惯却是截然不同的!北方的春节一般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而我们家乡则一般在腊月的下旬才开始。

在腊月二十四这一天,我们就会开始准备过年要用的东西。我们会到市场或商场里购买年货、 买对联、 买新衣服……

等过了二十四,大家则更忙。家家户户户都必须大扫除一次,我们都会把家里的每一个角落打扫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好在新年的时候显示出万象更新的新气象。

除夕十分热闹。在这一天我们按照老规矩是要杀家禽的。家家户户都赶着做年菜,到处都是香喷喷的香味。每一户人家的门外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这一天,小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除夕的夜晚,有人会放烟花。那个时候,天空中顿时变得火花满天,绚丽多彩。那一朵朵烟花在空中飞舞,有的好像闪烁着神秘光彩的宝石,有的像闪闪发光的星星,有的像小蜜蜂在空中飞舞,有的喷着红光升到空中,照亮了整个夜空。“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彻云霄,划破了夜空的沉静,孩子们的欢呼声,大人们的议论声、鞭炮声送走了旧岁,迎来了新年。

正月初一到了!大家都穿上了新衣服。小孩子们一般会到亲戚家拜年,女人们会到庙里拜佛,男人们有时会随着孩子一起出去;有时则会待在家里。这一天,街上会有很多小贩出来摆摊,有的卖玩具,有的卖小吃,有的卖日常用品…真是品种繁多啊!

正月初二,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在这一天我们一早就会去外婆家。我们会在外婆家玩耍、吃饭、拜年。大人们在一起谈天说地,我们小孩子则在一边玩。一家人聚在一起,互相拜年,问候对方,那种感觉很温暖。

“百里不通风,千里不同俗”,这就是我们的春节,你们的春节又是怎样过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回家过年的抒情散文

全文共 897 字

+ 加入清单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年到头,隐藏在我们心底的除了深深的牵挂还剩下什么呢?一年到头,又有多少父母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远方的儿女?

记得还小的时候我们是多么的喜欢过年,有新衣服穿、有压岁钱拿,好多好吃好玩的,还不用担心作业是否已经完成。而今我们盼望着过年,却只是那短暂的团聚,可以陪父母陪亲人说说心里的话。同时我们又多么地害怕,害怕父母那期望的眼神,尤其是害怕看见父母那满头乌发渐渐泛白,甚至脱落。虽然我知道,人没有不会老的,但看见父母脸上渐添的皱纹,和那渐渐泛白的乌发,心中总会有一种心酸的感觉。

曾几何时,我们为了自己的学业、工作离开他们,透过父母那充满期待的眼神可曾读懂父母心中的那份牵挂寂寞?那充满笑容的深处隐藏着多少期待的泪水。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甚至工作,父母无时无刻不在对我们充满了期待,而我们却一次又一次的让他们失望。就是一年一度的“除夕团圆夜”,也总有那么一些人以各种各样的借口不回家,于心何忍?

一年中的守候,一年一度的团圆。在期待中我们过完了一年又一年,也渐渐地长大了,父母却渐渐地老了。都说“小孩盼过年,父母怕过年”,而如今却成了“父母比小孩更盼望过年”,其实父母盼望的不是过年,只是那一年一度的团聚。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小时候,常听老一辈人这样念叨着,也在盼望着,盼望着自己的孩子能够早点回家过年,哪怕你回家什么事都不干,只是成天的摸麻将、打牌、闲逛,但只要见到你在身边,父母总是笑咪咪的。

鞭炮备好了、年夜饭备好了、麻将备好了、扑克备好了、茶水点心也备好了,一切都准备停当,只有父母仍在翘首期待,期待着团圆的时刻早点到来。而当团圆的时刻到来了,他们总是会兴奋地像个小孩,为自己的儿女忙前忙后。

大家肯定有这样的经历,也许这种现象到现在还广泛存在,“回家过年时父母喜笑颜开,而当正月里离别的时候,父母的脸上却停止了笑容,甚至会悄悄地抹眼泪。”父母老啦,身板也没以前那么硬朗啦,他们需要子女的陪伴,就像以前我们需要父母的陪伴。

回家过年,回到家中,不要一昧的只知道打牌娱乐,也抽点空陪陪父母聊聊天,就像小时候,父母也会经常陪你聊聊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春节回家过年文章

全文共 1956 字

+ 加入清单

本来不打算说过年的事,皆只因说起来太累,那时我过着也累。真的,到底从什么时候,我竟变得这样不堪一累了呢。然而我若不说,又好像留个坎儿在心里,不清不楚的,所以现在应无论好坏,还是只管打发了要紧。

人真是奇怪的,我本来在京城过了大年夜,又过了初一,便以为在这里陪着孩子一直过到元宵节了。可不知怎的,到了初二那天,我醒得特别早,翻来覆去地不自在,就忽然起了回老家的念头。征求甲乙二人意见,他们均表示不回,但不反对我回,看那一副心口如一的样子,倒总算使我心安。

五百公里的归家路,并不算远,但一个人顺着它跑下去,还是稍显孤单。把音乐开到最大,用《Stronger》做着单循环,一口气便跑了一半路程。在服务区休息时,弟弟打来电话,我说路上不堵的话,可以赶得上家里的午饭。大年下的路上,车的确不算多,我看着前前后后的车子,便生出同病相怜之感,他们会是谁呢,谁会在这样的日子,还傻傻地在路上奔走呢。后来,我便挑了前面的一辆车子,做我心理上的短暂的同伴。它快我也快,它慢我也慢,不知不觉,车越开越少,越开路面越寥落,一直到它下了高速,我也快要到家了。

等我出了闸口,老远看见二哥和五弟在等我。我们见了面,略说了些话,弟弟便在前面带路,二哥上了我的车。二哥说,小五这东西本来是要和媳妇回娘家的,结果听说你来,就死活不去,说接你是大事。我说,这点路我认得,接不接的没关系。话虽如此,可看见他们能来,我心里终究高兴。

其实,我的所谓回家,不过是回到儿时长大的地方看上一眼,加之这会儿父母已不在,所看望的人亦无非是哥们弟兄。到家之后,照例还是把带来的东西给各家分上一些,各家的孩子们也都跑过来,冲我大爷叔叔地叫上一通,然后很给面子地把我备好的一大包零食快速瓦解。

没一会儿,孩子们便散了。二哥重新收拾了桌子,一碟一盘地摆了个满满当当,大哥和两个弟弟也都过来,陪我一起喝酒说话。桌上摆的都是家乡经典的下酒菜,比如凉拌藕片、葱油耳丝、芥末豆皮、风味香肠、脱骨烧鸡,一般都是凉菜居多。我们那儿的人爱喝闲酒,逢客来了,都是像这样立竿见影地摆上一桌。做菜的人,大多是家里的男人,他们热水净手,剥葱拍蒜,切姜剁椒,满院儿地这么一番走动,看上去便有一种恭敬式的忙活。等到酒足待饭,才由自家媳妇下厨做些炖菜,不过是切些肉片白菜弄上一锅,基本上不带技术含量,属于那种做好了不夸,难吃了挨说的差事。

我平时不怎么喝酒,可是心里爱喝,每回都是因为坐不同语,担心酒后失礼而喝个不深不浅,可像眼下这样,与弟兄们一起扯胆放杯,于我便自然有了无穷酒意。我们边喝边说话,说小时的趣事,说故去的父母,一笑一顿之间,我只觉岁月苍凉惊人,到底是什么把我们这些曾经围锅同食的兄弟,分得个七零八落。然而左不过是婚丧嫁娶,不过是养儿育女,看着他们如今各成一家,我自当祝福他们,也祝福我自己。可做为兄弟,心里却又跳出一股酸涩的意味,那意味不便说,隐隐地竟像是情敌一般的吃醋。

喝了半天儿的酒,到了晚上才彻底松散开来。我四仰八叉地往床上一躺,只觉得浑身疲累。到了半夜,酒热催人,又爬起来摸到饮水机边上,大杯大杯地喝凉水。五弟被我惊醒,劝我下回少喝,还说今天因为我喝到兴起,竟对一个我小时的伙伴拳打脚踢,还把人家的脸都打红了。我说,这怎么可能,我都没有见着他。五弟坐起来说,你知道什么啊,他是后面过来的,人家听说你来了,本来是要同你喝的,可见你喝多了,就没敢同你喝。我惊道,啊,还有这回事。那我那样打他,他都没有急吗?五弟笑道,当时你说这是为了表示亲热,反正他当时躲来躲去的,没说什么。

接下来的两天,便是四处串亲戚,不停地说话,不停地拜年。

我临走的前天晚上,二哥说,看明天的预报可能有大雾,估计走不成了,邻家的二叔过来找你喝酒,还顶得住吗?我说,这个酒还是要喝,上回他逮了好多春春鸪,专门儿留给下来做给我吃,不如这会儿咱请他来吧。

等我们落了座,外面开始下起大雨。二哥现又置了酒菜,我们三个便自斟自饮地喝将起来。我平时最爱这种闲酒,不劝不让,无客无主,尽只着一味兴头,喝得自在随意。后来,二叔和二哥开始划拳行令,一呼一叫,直喝到脸红眉亮。据我观察,二哥的令,经常就是那几样,要么只出一个幺,要么就出一个五,要么就是一个都不出。等轮到我和他划拳时,便专门逮他这几样。果不其然,我们划了六回,他只胜了一回,当时就把我乐得东倒西歪的。二哥笑着说我,你怎么跟个小孩儿似的,又不赢房子不赢地的,还至于乐成这样。

唉,二哥哪里知道。像这样开怀的笑,无拘无束的大笑,竟是我在外面一年一年,都难得有上一回的。

现在,我又回到了自己的家,每天早上煮的是大哥给的手工挂面,二哥给的棒子渣,中午吃的是五弟给的烧鸡,二姐给的年糕,晚上炒菜是四弟给的花生油,至于大姐,更不用说了,她给了我一大袋花生,那么一大袋,尽够我一年的咬嚼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写有关春节的散文:说说年夜饭

全文共 817 字

+ 加入清单

忙忙碌碌又一年,忙了才有禄,待到过大年,亲友终于团聚一处,咱不就是图个好吃好喝好玩么!

年夜饭的记忆来自舌尖,而吃年夜饭又是春节期间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眼看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圆,心头那种充实感真是妙不可言。也许不是每家都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但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寓意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年年有余”。广东人的年夜饭最强调好彩头,餐桌上必然出现鸡、鱼、虾、炒丁、猪手、蚝豉、生菜等,寓意“年年有余”、“百花齐放”、“人丁常旺”、“好事源源”,可谓一道菜一个“彩头”。当然少不了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而最后多半都会来一份甜点,祝福往后的日子也要甜甜蜜蜜。

合家欢宴的背后当然最少不了主妇们的忙碌。进入农历十二月,家家户户的妈妈们就开始忙碌着准备年货,早早地安排煮肉、炸丸子等事情。记得小时候过年,一大家人团团围坐在一张枣红色的大桌子旁吃饭,奶奶的位子却总是空着。她在厨房进进出出,总觉菜少了,要去多炒几个。嘴里说着“恁(潮汕话,你们)先食,恁先食”。等家人再三唤她过来吃,她才搓着两只手,笑眯眯坐下来,没吃上几口,就又站起来到厨房炒菜了。等到大家年夜饭吃得舒齐了,她就一个人躲到房里去包给儿孙的“压岁钱”,然后又要收拾碗筷。一顿年夜饭,都没吃上几口。

后来奶奶去世了,一起吃年夜饭的也只有爸爸妈妈了。好像是约定俗成似的,那个总是空着的位子变成妈妈的。从小年夜忙到大年夜,妈妈的的围裙就像没有解下来过一样。而那一天,妈妈显得特别精力充沛,拣菜、洗菜、炒菜,忙进忙出。

近几年妈妈年纪大了,不像往年那样能忙了。我们改到去饭店吃年夜饭。吃着吃着她就会说吃过年夜饭就大一岁了,谁谁今年几岁了,谁谁再过半个月就要生日了……家里所有人的年岁、生日,妈妈都记得,而妈妈的年岁、生日却没有一个人能记得清楚。吃过年夜饭,妈妈免不了要叮嘱独自居住的我:“明天回家吃饭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关于羊年春节的作文1000字:回家过年

全文共 1943 字

+ 加入清单

大概要追溯至二十年前,我大约五岁,那时提起过年,我们差不多同龄的伙伴们高兴得就像一只顽皮的猫儿,在家中蹦蹦跳跳的,那股兴奋劲儿——简直像当上皇帝一般。

像我们那时的孩子,因为过年会有好吃的、好穿的、好玩饿,大一点的孩子更可以摆脱平日的“劳役”,因此会开心个不停。

或许怪那时的日子太过清贫,平日里要吃得上一顿好的是极不容易——吃得上肉的人家很少,一般人家除非是有贵客来的时候,孩子们才勉强可以解一解馋;或就是在走亲戚,“吃酒”的时候。那时候,寨里要是谁家有红白喜事,帮忙的大人总是带着孩子,并且趁人不注意把一两片豆腐或其他什么吃的塞在自己孩子的嘴里。

又或许是那时的生活过于枯燥,所以人们在玩的都比较简单,快乐也简单,但大家都很知足,生活平平常常的过,日子顺顺溜溜地流。那时过年,大人们总喜欢凑在一起玩纸牌,玩牌的方式简简单单:一副扑克变换着玩“上游”、“怪噜”、“三五反”之类,输了的就罚站或钻“板凳脚”。(我就是那时常跟在父亲身边问这问那的,现在还清晰记得那些玩牌的花样。)大家共娱共乐,输了牌却赢回快乐,大家都觉得自己是胜利者。

父亲喜欢在大年初一、初二的白天和晚上翻起民间手抄或刻印的《柳荫记》、《八仙图》之类的书唱个不停,他周围就围着妈和其他年轻年老的妇女,动情处大家唏嘘喟叹,有的还流眼泪,听不明白的时候大家就议论纷纷。我们那一带像父亲年龄差不多的男女都会“唱书”,几年前回家春节还听父亲给妈唱了几段,很是动听。

对我而言,那时爸唱书的声音就是最好的音乐,所以对一些如“攒十字”、“莲花落”之类的唱腔至今还有印象。那时寨里有一台唯一的收音机,音乐从那个小东西里飘出——很悦耳,多是些“朝霞——啊——映在——阳城——湖上——”,偶尔也飘出“何日君再来”的感慨。但这种奢侈的声音我们很少听到,有时只是在较远处聆听。有收音机的那户人家很少放歌给我们听,一般要有客人来或过年的时候才能听到,更别说是亲自看看摸摸那“小家伙”了。我的记性一向很好,只要那家人放歌,我听一遍就能“哼唱”了。

那年头,寨里没有通电,收音机只能用干电池,舍得买电池的人家很少——别说用收音机了,就是用手电筒的人家也很少,我们家那时点的是煤油灯。用油灯灯芯也不敢做大,晚上睡得很早,一般晚饭后就洗脚熄灯就寝;有时熄灯后坐在火炉边听母亲讲“老熊婆”、“七姊妹”和其他的民间传奇或鬼故事。那时听鬼故事时尤其着迷,但一定用坐在爸和妈之间,不敢靠近门,生怕有个东西推门而入把我抓去。我哥不同,从小到大都不相信有鬼,晚上再怎么黑也敢出去解手——我那时最佩服他了!妹妹还在呀呀学语,只有哭的份,享受不到我听故事的高兴和怵悚。但不知怎的明明害怕,却用缠着妈一遍又一遍的讲,自己就一边听一边幻想一边害怕了。

至于玩的呢,就简单得过分了。除了“抓瞎猫”、“躲猫儿”或学唱花灯外再无其他花样,但那时过年,我们就成天跳来跳去,唱来唱去,变换着玩熟悉的游戏,快乐无穷。有时被大一点的孩子欺负,哭一阵鼻子,又笑眯眯地跟着玩去。

“过年”这一词在那时是什么概念?我只记得那种兴致了。以至以后长大在寨里老祖公那里听他“摆大传”,读那些《征东》、《征西》的几百部“大传书”都无法把儿时的记忆抹灭。

但这些年,从我九八年起异地求学直到工作数年后的今天,我对过年的兴致淡得很,真有“过年如过关”般艰难的感觉,真正感受到一个成年人的悲哀了。

要说这几年,要穿有穿,要吃有吃,要享受有享受,哪里不比儿时的条件强?家里不是早有了彩电、音响了吗?不是有三五好友常在一起把酒言欢吗?但总觉得少了些实在。

过年真正的快乐是属于孩子们的。但我对他们的玩法有些不一样的感触。很多孩子在家看套碟,对武侠大戏里的动作津津乐道,大一点的孩子们聚在一块玩着纸牌输压岁钱,也有凑在屋子里看大人们“砌方城”玩通宵的。

而我现在的娱乐也只是看看春节的电视节目和玩玩麻将了,偶尔对着麦克风唱几首歌。回家过年又有什么好玩的呢?不过是为了陪着双亲,一家人吃汤圆,一块看“春晚”,话话家常,如此的简简单单。只是给儿时给我唱书讲故事的父母一丝宽慰,让他们在年老的时候感受到全家团圆的满足——作为父母,或许他们每年的愿望不过如此,质朴而平凡。

但留在我们心上的无聊、死气、沉寂是过年的鞭炮声爆炸不去的。如果可以,我还是想去看“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乡土戏,听寨里的老人将“西游”、说“水浒”,听大叔的笛声,学着一两首新鲜的曲儿……只是如今事过经年,一切恍在梦中。

而今天,书还少吗?音 音乐还少吗?可就是没有那时的探求欲望了。

这就是长大的烦恼吧——也恰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悲哀。

但我们还得回家过年,为久盼儿归的年迈、鬓白的双亲——为儿时给我唱书、讲故事的双亲。

当然,还为我们的孩子。

我又得思考,我该为他们做些什么了。

……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回家过年的抒情散文

全文共 1177 字

+ 加入清单

“有钱无钱,回家过年”这句中国古老的俗语,充分说明了过年不一定要过分注重形式,关键是回家与亲人团聚,这就是血脉相连,血浓于水,生生不息,世世相传的亲情。我们老家也有这样一句话:“过年就是过一种心情”,这也验证了中国人“情”字第一的观念。中国人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最看重和最讲的就是一个“情”字。人类的情感,最主要的大致可分为三类:亲情、爱情和友情。这三类的情感之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社会交往和时代发展过程中,是一种动态变化和不断发展的关系,但血缘关系是任何力量都无法割断的,就像奔腾不息的长江黄河,浩浩荡荡直奔汪洋大海。无论是什么情感,也无论是怎样的表达方式,只有用真心诚心爱心去体现,才会是朴实真实真诚的,也才会让人真正感动,震撼心灵。人的内心情感,要表达和体现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最重要的是真心真情真行动。用心过年,就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境况和自己的实际言行,来表达和体现对亲人的孝心、爱心和关心,让亲人倍感温暖如春;对爱人的纯洁、忠贞和真爱,让爱人深感甜蜜温馨;对友人的诚心、理解和支持,让友人信心永恒!

“有钱无钱,理发过年”,这是我老家的一句俗语,这也充分说明了中国人非常注重良好的精神风貌。精神风貌是人们内心世界的直接表现,心理健康是一个人最巨大最重要的财富,是任何物质财富都不可替代和弥补的!在当今人人都忙碌着奔小康的年代,孜孜不倦地追求物质利益或被物质利益无限驱使的不少,但最终还是必然要回归到物质和精神协调发展的轨道上来,这是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早已证明和告知的。人们创造物质财富发展社会,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解决人类的物质需要,在不断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解决人们的精神需求。过年前要打烊清洁卫生、要理发洗澡、要穿新衣新鞋等,就证明了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了物质与精神辩证协调发展的朴素哲学观念。用心过年,就是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去迎接新年地到来,总结过去,面对未来,确定新的目标,提振信心,以新的思维观念,以更大的决心和毅力,创造美好的未来!

过年就是送旧迎新,新春来了,又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新的希望,美梦在心中,希望在心中!过去的已经过去,把美好的留存在心中,让幸福温馨的回忆,点燃阔步向前的激情,希望就在前头!把不愿回首的往事,让严冬随着消融的雪水带走,流向古老的远方!理想和目标,成功与失败都是动态发展的过程,新的一年到来,又有新的理想和目标,在实现新的理想和目标中,经受痛苦,享受快乐!成功与失败只是人生征程中的一个个驿站,享受人生,不仅仅是享受结果,享受过程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否则,漫长的人生一定会索然无味!用心过年,既要用心享受成功的喜悦,更要用心体会失败的过程,失败是成功的铺路石,新的成功中蕴含着新的失败,新的失败成就新的成功者!

用心过年,用情过年,亲情在心中更亲!爱情在生活中更甜!友情在工作中更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春节回家过年请假条

全文共 278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领导:

您好!转眼间一年即将过去了,新的一年又要开始,在这里我首先给所有的领导拜个早年,祝新年快乐,工作顺利.

公司今年春节不再购团体票,所以买票极为困难,折腾了几个回合才买到中转票,让人感叹春运一票千金难求。本想不耽误工作,等公司放假再回家,无奈路途遥远假期有限,只得请假,提前回家。所以在春节期间想请xx天假(腊月xx至正月初x)回家探望一下亲人,并陪父母家人过个团圆年,恳请领导们能体谅,给予批准,同时我在这里向领导保证如下:

1.一定遵守公司的规定,按时返回.

2.假期中我需要做的工作我一定另找时间按时完成.

此致

敬礼

请假人:xxx

20xx年x月x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春节回家_高三作文

全文共 480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临近,中国又进入一年一次的春运时期。

这是我在外读书的第三年,妈妈打电话来说今年春节就不要回家了,今年的春运比往年又增加了几倍。火车票更加难买了。而且人多复杂,年龄这么小,一个人不安全。她会寄钱给我过春节,还叫我好好的到城里好好的玩玩。我不想回绝妈妈的好意,就在一家饭店做起了短工。晚上我独自呆在空荡荡的寝室,看着电视,电视上滚动播出了现在春运的实况。看着那些背上背着重重的行李,手里还捧着一个熟睡的孩子,另有一只手还吃力的提着一个大大的袋子,真让人看着心寒啊。但是他们脸上并没有很悲伤,因为他们知道明天,后天或者后天下午就可以到家了,和家里团聚,给爹娘孩子添几件新衣服,给家里置几件家电,或许就可以在家盖新房了,或许还能和自己心爱的人组建一个新的家庭。想到这些,这些苦并不算什么。

我的脑海里想起了我以前在家过年的情景,妈妈总是很忙很忙的,不是为我们准备丰盛的年货,就是帮我们在商场里挑选衣服。晚上要忙到十一二点才去睡觉,我曾经问过妈妈累吗,妈妈笑着说不累因为有我们在身边。我的眼角湿润了!

第二天我辞掉了在饭店的工作,加入了回家的人群中!

[春节回家_高三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春节回家过年

全文共 605 字

+ 加入清单

在腊月初旬的东北,虽然寒冷却弥漫着忙碌与欢乐的气氛,大大小小的集市上,布满了出售年货的小摊,小老虎头、中国结、春联等,异常热闹,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夹杂着缕缕寒风,但是这丝毫也不能减弱人们过年的热情。

一晃到了腊月初八,人们用各种方式昭示着节日的到来。用薏米、红豆、各种干果,加上红糖等,和在一起,煮成甜滋滋、香喷喷,还冒着会热气的腊八粥;或者把大蒜泡在陈醋中,再加上适量的糖,制成爽口的糖醋蒜,吃起来别提多带劲儿了,看老姑吃了一口,我跟着也吃了一口,:“啊,好酸呀!”1月30过春节,各式各样的鞭炮在晚上响起,烟花的光辉映照出我们喜悦的笑脸;我们打开电视,换到看“春节联欢晚会,”我们有说有笑,可热闹了!除了与放鞭炮我们还吃了饺子。包饺子时,大家一齐动手,把馅料放在饺子皮中央,用饺子皮把馅料包裹起来,把边沿捏紧,饺子就做好了。我包的饺子像枕头,老姑包的像桃子,妈妈包的最漂亮,像闭合着的贝壳。

锅里的水烧开了,老姑把包好的饺子倒进锅里,那些饺子们像跳水运动员一样,一个个争先恐后扑嗵扑嗵地跳进了水里面。

过了一会儿,饺子煮熟了,老姑用漏勺把浮在水面上的饺子捞起来,放在碟子里,再加点酱油、香油、蒜泥、剁辣椒,端到桌子上来了。

我迫不及待,嘴向碟子凑过去,一股香气扑鼻而来,舌头一碰到饺子,就情不自禁地说:“啊,味道好极了!”

一眼,年的脚步又远去了,曾经热闹的街道也一下子安静下来,下一年的气息去向朴实的东北人召唤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回家过春节作文

全文共 526 字

+ 加入清单

大清早,妈妈就喊我起床,收拾东西回奶奶家过年。我想起奶奶烧的香喷喷的红烧肉,想起老家山上蹦跳在松树间的小松鼠,迫不及待地就要出发了。

汽车行驶在320国道上,兴奋的我手指着窗外对妈妈说:“妈妈,快看,快看,路边的房子变得不一样了,还多了很多公园呢!”“是啊,这半年,320国道两边变化很大啊!”妈妈不无感触。曾经的国道两旁,农家楼房门口杂乱无章,沙堆、柴堆到处可见,如今不仅统一整洁了很多,很多庭院门口还种上了植物,远远看去干净漂亮。

曾经这里一片小山坡,那里一个农家茅厕,如今很多小山坡都挖了,农家茅厕也看不见了,路边除了楼房,多是大片绿油油的草坪,草坪上种植了各色的鲜花。更明显的是一路上有很多白墙黑瓦、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让行驶在路上的人们感觉到江南特有的魅力。

不一会儿,车子就转到了乡村小路上,我打开天窗,站了起来。乡村清凉的风吹拂着我,两旁路灯上大红的灯笼欢迎着我。我抬头遥望,一条平平整整的水泥路蜿蜒向前,直向大山深处。

到家了,奶奶正在厨房里张罗着年夜饭,我和爸爸忙活着贴春联、挂灯笼。大大的福字贴上去,红红的灯笼挂起来,鸡鸭的香味飘出来,年味渐渐地浓起来。

夜幕渐渐降临,我们围坐一起,举杯祝福,祝愿大家团团圆圆,合家欢乐,祝愿大家明年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