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元宵节包汤圆的作文(最新20篇)

传统习俗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下面是开学吧网整理的描写元宵节的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7346

作文

139

元宵节煮汤圆

全文共 316 字

+ 加入清单

庆幸,还好汤圆没煮破。大家高兴地品尝了我煮的汤圆,“美食家”妈妈给我打了一个一百分,夸我长大了,懂事了。我兴奋不已,第一次煮汤圆就得到这么高的评价,我心里美滋滋的。

晚上七点左右,我们全家一起下楼放焰火。正好碰上我的好朋友刘一凡,我俩一起去放焰火。我拿着一个最大的“金椰子”礼花,用香把礼花点着了,看见一朵朵美丽的“茶花”冲上天空绽放了,我和刘一凡拍手叫好。我又拿了一个超大型的“飞毛腿”,只见那好似流星划过天际,放射出五彩光芒,飞远了。接着又放了手摇花、花篮、降落伞……

最后我们全家津津有味地坐在沙发上看着元宵晚会,其乐融融的。

今天我学会了煮汤圆的常识,感受到了放焰火的快乐。我梦想每天都是元宵节那该多好啊!我期盼着明年的元宵节……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元宵节做汤圆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我一大早起床,去奶奶家度过个愉快的元宵节。

元宵节当然少不了元宵.春卷这两大的主角。随意各家各户都在做元宵.炸春卷呢!

一到奶奶家,正看见奶奶在揉面团,我好奇的凑上去看看,说道:“奶奶啊,您老这是在干什么吖?”奶奶笑盈盈的说:“这是在做元宵呢,你来得正好,来帮我揉揉。”于是——揉面团的重任就压在了我的肩上。既然有重任,那就好好工作吧!

我揉,我揉,我揉揉揉。咦?是不是有点揉过头了。我准备把手拿起来,可手就是拿不起来了呢。定眼一看,原来面被我揉的太粘了,我的手都黏住了。啊——我只好向奶奶发出求救信号。

元宵做不成,包春卷应该不难吧。我仔细看了爷爷包好春卷后,想:包春卷不就是跟包饺子差不多嘛。馅一塞皮一包,最后再往油锅里一扔不就成了吗。我小心翼翼地捏起一张面皮,哇塞,这皮还不是一般的薄啊!

包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先放馅再包皮。我捏起那薄如蝉翼的面皮放在馅上,再轻轻的一滚。成功了,我的春卷宝宝诞生了!

看来我在包春卷这方面还蛮有造诣的嘛。

元宵节过完了,春节就正式结束了,在心里许个愿吧:今年的日会越来越红火。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有关元宵节汤圆的作文

全文共 559 字

+ 加入清单

有到了正月十五,我国最热闹的节日之一就是元宵节,那一天我们一家过得其乐融融。

元宵节有个习俗就是吃汤圆,寓意着让每家团团圆圆,今晚奶奶“权力下放”,把煮汤圆的重要任务交给我来执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务,生怕煮破了,因此心里好像揣着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我想起以前奶奶教我煮汤圆的经验:先将糯米粉用开水调和成皮,注意水不可以太多,多了会过稀;也不能过少,少了会没粘性。然后取一块皮在手掌中搓成圆形,再用手指在上面按一个窝,把芝麻捣碎做馅,放在里面“包”好。放馅时一定不可以太贪心,否则会把皮的“肚子”给撑破的。终于包好后,可以下锅了。我又按照奶奶说的煮汤圆的四个诀窍:“开水下锅,慢水煮,点冷水,勤换水”于是便将自己辛辛苦苦做好的元宵放进水里。没多久,可以起锅了,掀开盖子,只见一个个雪白的汤圆漂浮在水上,彼此紧贴着,好像一粒粒大珍珠,看得我直流口水,将它们舀到碗里,闻着那香喷喷的味道,忍不住先咬了一口,真好吃啊,又香又糯。我刚把汤圆端上桌,大家就狼吞虎咽的吃开了。大家高兴地吃完了我煮的汤圆,“美食家”奶奶还给我打了一个九十五分,夸我长大了,懂事了。我兴奋不已,第一次煮汤圆就得到这么高的评价,我心里美滋滋的。

品尝着自己亲手做的汤圆,觉得特别好吃,心里特别开心。盼望着明年元宵节时再做更好吃的汤圆给大家品尝。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年元宵节吃汤圆习俗

全文共 2506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大约形成于宋代。据记载,唐朝时,元宵节吃“面茧”“圆不落角”。到了南宋,出现了“乳糖圆子”,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宋代周必大所写的《元宵煮浮圆子》诗,里面有“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的诗句。及至明朝,“元宵”的称呼就比较多了。

民俗专家表示,元宵一开始多被称为“汤圆”,因为它开锅之后漂在水上,煞是好看,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挂在云空。天上明月,碗里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象征着团圆吉利。因此,吃元宵表达的是人们喜爱阖家团圆的美意。

一、元宵节各地饮食风俗

●东北天寒地冻,当地人在元宵节也爱吃冻果、冻鱼肉。

●广东人过元宵节时喜欢“偷”摘生菜,拌以糕饼煮食,据说这种食品代表吉祥。

●陕西有的地方在元宵节这天要吃一种“元宵茶”,做法是在面汤里放进各种菜和水果制成。

●豫西一带的人过元宵节喜欢吃枣糕,带有吉祥如意的寓意。

●昆明人喜欢吃豆面团,做法跟元宵差不多,是将豆炒熟后磨面,团成丸子后用水煮熟即可,口感不错。

●浙江浦江一带在元宵节有吃馒头、麦饼的习俗。据说原因是馒头为发面,麦饼为圆形,取“发子发孙大团圆”之意。

●江北地区民间流传有“上灯元宵,落灯面,吃了以后望明年”的民谚,当地人在正月十五晚上要吃面条,听起来与元宵不相关,但也有祈求吉利之意。

二、各地元宵大揭秘

中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区孕育着不同的文化和人,即使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过着同样的节日,但在汤圆的吃法上却不太一样。北有北的吃法、南有南的特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各地不同的汤圆吃法吧。

鸡屎藤为叶类蔓薯植物,生长在热带潮湿的灌木丛之下,能够入药,具有清热、消炎、解毒、润肺醒脑的功效,民间叫土参。这种植物又能制作风味美食。鸡屎藤汤圆是海南地区富有特色的风味小吃。

四川:“心肺”汤圆

四川彭水县的风味小吃,以糯米粉制皮,将豆腐干、冬菜切碎,用猪油炒后制馅,煮熟配上卤煮的猪心、猪肺及多种调味料而成。食用时,再调以葱花、蒜末、花椒粉、辣椒等,鲜香可口。

山东:芝麻枣泥汤圆

先将大红枣煮熟去核并捣成泥状,猪板油去膜用刀拍碎,两者加白细砂糖搓成馅心,和水磨糯米粉做成小汤圆,芝麻炒熟和白细砂糖研成细末成炒面,将煮熟的小汤圆在炒面中滚一圈即可,吃时油润绵软。

上海:酿汤圆

上海满园春酒酿汤圆选细腻糯米粉为原料,放在圆竹匾中边洒水边旋转,逐渐滚成汤圆生坯。将其投入酒酿汤锅中,加白糖、桂花煮熟。该汤圆的特点是软糯有劲,酒酿味浓,甜酸可口,清香诱人。

湖南长沙:姐妹汤圆

长沙一家餐馆的著名风味小吃,已有60多年历史,由于早年经营这款食品的是姜氏二姐妹,故此得名,其制法是以糯米、大米磨浆,取粉制皮,用枣泥、白糖、桂花做馅。其色泽雪白、晶莹光亮、小巧玲珑、香甜味美。

三、元宵节传统美食

1、汤圆

主要祈求全家团团圆圆。做汤圆所用的糯米性平、味甘、补虚调血、健脾开胃、益气止泻,有暖中、生津和润燥的功能。

2、元宵

说到元宵,不少人以为汤圆就是元宵。其实元宵和汤圆尽管在原料、外形上差别不大,实际是两种东西。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制作工艺上。

3、生菜

广东人过元宵节时喜欢“偷”摘生菜,拌以糕饼煮食,据说这种食品代表吉祥。经常成为南方饭桌上常见蔬菜的生菜,名字就和“生财”谐音,因此也被看做是象征富贵吉祥的喜庆之物。

正月十五到了,北方有吃饺子的习惯,河南人有“十五扁、十六圆”的元宵节习俗、传统,所以正月十五应该吃饺子。

5、枣糕

豫西一带的人过元宵节喜欢吃枣糕,带有吉祥如意的寓意。枣糕其味香远,入口丝甜,既能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还有保护肝脏、增加肌力、养颜防衰之功效。

6、面条

有祈求吉利之意,寓意喜庆绵绵不断之意。

四、各地习俗大揭秘

1.元宵节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元宵即“汤圆”,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俗语有句话叫和气生财。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团圆对于一个完整的家庭来讲是多么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节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2.元宵节“送花灯”

“送花灯”简称为“送灯”,其实质意义就是送孩儿灯。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表示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3.元宵节耍龙灯

龙是中华的图腾,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正月十五舞龙灯,载歌载舞的喜气氛围,流传于很多的地方。

4.元宵节舞狮子

舞狮,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子”,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5.元宵节猜灯谜

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6.元宵节踩高跷

高跷会一般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今年挂个号。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结束。

7.元宵节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8.元宵节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9.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真实地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10.逐鼠

逐鼠在农历的正月十五举行。养蚕的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传说这样做,本年的老鼠就不会吃蚕宝宝。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元宵节吃汤圆

全文共 31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在市场看到了一个卖元宵的店铺,他们门前的大桌子上摆着几盘做好的元宵,有花生馅、核桃馅、黑芝麻馅、玫瑰馅、葡萄馅等等,看起来又圆又白非常新鲜。我还看到了做元宵的过程,首先取一点馅放在一个竹筐里,沾点水后,倒上一些糯米粉,不停的滚动竹筐,馅就裹满了白白的糯米粉,馅已看不见了,又沾了一些水,倒入糯米粉,继续滚动,元宵像在竹筐里来回赛跑一样,滚呀滚呀,元宵变得越来越大,过了一会,又大又圆的元宵就做成了。我们买了刚做好的元宵,我想他一定非常甜、非常好吃。

小小汤圆真奇妙,一个小面球竟然可以包那么多东西!我很喜欢吃黑芝麻馅儿的,你呢?

虽然我喜欢吃黑芝麻馅儿的汤圆,可是,今天晚上的唯一一个芝麻馅儿的汤圆却被爸爸吃了!怎可惜,呜呜呜……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元宵节学做包汤圆250字

全文共 26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刚从午睡中醒来,走出大厅看见奶奶正在搓着一团粉团,我问:“奶奶你搓粉团干嘛?”奶奶说;“彬彬想吃汤圆吗?”我说:“当然想吃。”奶奶说;“想吃就动手。”

我说:“好啊。”原来奶奶是用粉团来搓汤圆,这一次我吸取削马蹄失败的教训,先细心观察奶奶怎样包汤圆,然后,卷起衣袖,从粉团里捏出一块小粉团,搓圆双手合起来把粉团压扁,用粉团把片糖粒裹起来再搓圆放到碟里,奶奶看见了说:“这汤圆包的真好,是你包的吗?”我说:“是啊。”奶奶说:“彬彬看来你学新的也学的挺快的。”我说:“我用心呗。”奶奶说:“你学习也这样就好了。”我说:“我一定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元宵节吃汤圆作文800字

全文共 986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亦称为上元节、小正月、元夕、小年或灯节,时间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下面应届毕业生网为你整理了这篇关于元宵节的文章,仅供参考:

今年元宵节2月17日是元宵节。这天,同学们早早的来到了学校,在学校里度过了欢乐的元宵节。

中午,我们举行了元宵节班级主题活动。路尧和宋佳薇是主持人,为我们介绍了元宵节的由来。通过了他们的介绍,我知道了: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年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接着,又有一些同学也为我们介绍了元宵节的传说和风俗,从他们的口中我知道了:在很久以前,凶猛的野兽很多,到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在一起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生气,传令让天兵在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冒着生命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

人们听说了这个消息,吓得不知所措。过了好久,有个老人想出个办法,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放烟火。这样,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大家听了都点头称赞,便去准备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夜晚,天帝往下一瞧,看见人间一片红光,响声连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这样,以为是燃烧的火焰,心中十分高兴。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和财产。为了纪念这天,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我还了解了元宵节那天各地区的风土人情,如猜灯谜,耍龙灯,舞狮子等等。通过他们的介绍,我对元宵节的认识更上一层楼。晚上,我和妈妈在做汤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先用水把糯米粉调和,接着,搓成一个小圆球,然后,用手指在“小球”上戳了一下,让“小球”上出现一个洞,再用猪油,白糖和黑芝麻做成馅儿,并装在汤圆里,最后把汤圆搓圆,一个汤圆就做好了。

我又按照这个汤圆做了许多汤圆。开始下汤圆了,先把水烧开,等水沸腾了之后,再把汤圆放进水里,过了一会儿,汤圆煮熟了,我赶紧把汤圆捞起来放进嘴里使劲一咬。啊!太好吃了!甜甜的味道在我嘴中回味,让我久久不能忘记。我喜欢元宵节,更喜欢元宵节的温馨气氛。我希望自己对元宵节有更多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年元宵节包汤圆

全文共 594 字

+ 加入清单

早上起床,我洗好脸,刷好牙,看到奶奶拿着包汤圆的材料,准备包汤圆。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我顿时来了兴致,卷起袖管要让奶奶手把手地教我包汤圆。

奶奶拿出一包糯米粉、一包豆沙馅。开始包汤圆了,首先,我把糯米粉倒在一个干净的盆子里,再浇上适量的热水,等水稍稍凉一些,然后用手朝着一个方向不停地搅拌。奶奶说:“和面要做到‘三光’(盆光、面光、手光),这样做出来的汤圆皮子才会又糯又有嚼劲。不一会儿,面和好了。接着把面团搓成长条状,揪出一个一个小小的面团,把他们搓成球状,再用大拇指在球上摁一个坑,把豆沙放进”坑“里。最后,把口封住。一个小巧玲珑的汤圆就诞生了。按照这样的方法,我又连续做了好几个。为了让我包的汤圆更与众不同,我用豆沙在汤圆的表皮上做了一个笑脸。那汤圆俨然成了一个个”艺术品“,拿在手里让人爱不释手。

早饭时间到了,我们全家围坐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吃着热气腾腾的汤圆。我的杰作还特别受到大家的青睐。我吃着自己亲手包制的汤圆觉得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好吃。今天我学会了包汤圆,真是一个收获巨大的元宵节!

元宵节来的时候,我最喜欢的就是吃汤圆,但是想吃汤圆必须自己做。做就做,等我学会了我要做给我爸爸妈妈吃。我先将水倒入盆中,再加入适中的糯米粉。然后就是用手不断的搅拌和揉搓。最终那个面团在我手上变成了一个个的小元宵。最后把他们都下到锅里,一碗香甜的元宵就完成了。你们学会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元宵节包汤圆小学作文

全文共 603 字

+ 加入清单

汤圆争看采莲船,

宝马香车拾坠细;

风雨夜深人散尽,

孤灯犹唤卖汤圆。”

这是宋代人诗人姜白石写元宵节的诗。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更巧的是正逢我们学校的开学第一天。

以往的元宵节,我们吃的都是从超市里买来的汤圆,而今年却与往常不同,妈妈决定自己做汤圆,我一听高兴极了,马上自告奋勇地要求帮忙。我们先把糯米粉和水搅拌成一团。“水不可以太多,多了会过稀,少了又会没有粘性。”妈妈手把手教我。和成一团后,又使劲揉,因为这样才更均匀,然后搓成一个个小团,再取一小团搓成圆球状,用手指在上面按一个小窝,把做好的馅放进去。“馅不能放太多,否则会露馅的!”妈妈提醒我。最后把小窝的口封好搓圆,一个汤圆就做好了。

包好了!终于可以下锅了。妈妈故意要试我,便把煮汤圆的任务交给了我,并告诉我一些煮汤圆的诀窍。我先把水烧开,把汤圆小心地贴着边滚下去,然后盖上锅盖,站在锅前耐心地等。没过一会,汤圆浮出了水面,我迫不及待地掀开锅盖,在阵阵热气中,白白胖胖的汤圆在水中漂浮着,你挤我,我挤你,好像一颗颗硕大的珍珠。我用家里最大的五彩玻璃碗装好汤圆,然后往里面加了许多糖,端上桌,爸爸妈妈尝了都赞不绝口,我也咬了一口汤圆,咦?味道还真不错,香软糯滑,让人吃了一个想两个,吃了两个想三个。

我吃着汤圆,听着窗外此起彼伏的鞭炮声,看着热闹的元宵节晚会,我很开心,虽然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出去放烟花,但我学会了做汤圆、煮汤圆。这真是个令人难忘的元宵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元宵节我学会了煮汤圆作文

全文共 510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这天,妈妈刚好买回了一些汤圆,我便争着要去煮,在我的“三寸不烂之舌”的软磨之下,妈妈终于答应了。

说干就干,我迫不及待地揭开锅,放好水,合上电闸,等待水烧开,我隔三差五地掀开锅盖看,可那水偏和我做对,就是不开,“不要心急,热气都被你放掉了,水当然开不了”。妈妈探进头来提醒我。“哦,原来如此”。我便去看书了。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哎呀,我的水!”,等我冲到厨房,锅里的水都快烧干了,没办法,我只好又加了点水,继续烧。这回我不敢离开锅,只好在锅旁边耐心地等待。等了好久,水烧开了。我把汤圆“哗”地全部倒下去,才想起书上写的要轻轻地放下去。我顿时泄气了。不过,那些汤圆倒挺结实的,只破了几个。“没办法,听天由命吧”。我叹了口气,按照书上所说的用勺子轻轻地把汤圆推开,可是那些不争气的汤圆却一个个“列开”了肚皮。

水开了,我把火调小,又加了些冷水。汤圆里的馅全露了出来,成了一锅黑水。没办法,干脆将就着煮吧,待水一开,我便大功告成了。

“妈妈,开饭了”。妈妈看见我的“杰作”,笑得前俯后仰,而我却觉得它们有独特的味道。

通过这次煮汤圆,我认识到我的动手能力太差,“一回生,二回熟”,我相信只要我继续努力,就一定能煮出好吃的汤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关于元宵节的作文600字:元宵节煮汤圆

全文共 540 字

+ 加入清单

正月十五,我国最热闹的节日――元宵节,那一天我们一家过得其乐融融。

元宵节的习俗是吃汤圆,让每家团团圆圆,今晚奶奶“权力下放”,把煮汤圆的重要任务交给我来执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务,生怕煮破了,因此心里好像揣着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我利用以前奶奶教我煮汤圆的经验:先将糯米粉用开水调和成皮,注意水不可以太多,多了会过稀;也不能过少,少了没粘性。然后取一块皮在手掌中搓成圆形,再用手指在上面按一个窝,把芝麻捣碎做馅,放在里面“包”好。放馅时一定不可以太贪心,否则会把皮的“肚子”给撑破的。包好后,终于可以下锅了。我按照奶奶说的煮汤圆的四个诀窍:“开水下锅,慢水煮,点冷水,勤换水”将自己辛辛苦苦做好的元宵放进水里。没多久,可以起锅了,掀开盖子,只见一个个雪白的汤圆漂浮在水中,彼此紧贴着,好像一粒粒大珍珠,看得我直流口水,将它们舀到碗里,闻着那香喷喷的味道,忍不住咬了一口,真好吃啊,又香又糯。我刚把汤圆端上桌,大家就狼吞虎咽的吃开了。大家高兴地吃完了我煮的汤圆,“美食家”奶奶给我打了一个九十三分,夸我长大了,懂事了。我兴奋不已,第一次煮汤圆就得到这么高的评价,我心里美滋滋的。

品尝着自己亲手做的元宵汤圆,觉得特别好吃,心里特别开心。盼望着明年元宵节时再做汤圆给大家品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元宵节我学会了做汤圆的作文

全文共 457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就要到了,元宵节我最喜欢吃的就是汤圆了!甜甜的可好吃了。

今天的元宵节会特别不一样,因为妈妈说她要教我怎么亲手制作汤圆,真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呀。

无馅汤圆是我的拿手好戏,我先往糯米粉里放一点水,就开始和面,面和好了,再捏一点面,把面揉圆,这样无馅汤圆就做好了。我和妈妈做了许多汤圆,我把汤圆放进锅里,汤圆在水里“跳来跳去”好像在跳华尔兹。汤圆快煮好的时候要往锅里放些糖,吃起来甜甜的,吃完之后,会有无穷的回味呢!

那汤圆白白的,像几颗白得像雪一样的珍珠。我最喜欢吃芝麻汤圆和没有馅的汤圆。芝麻汤圆是个“大个子”,洁白无瑕,让人看不出里面还包有甜甜的芝麻。咬一口芝麻汤圆,乌黑乌黑的芝麻就“跑”了出来,味道也就出来了。有一次,我正在看书,闻到了这诱人的香味,就急忙把书放好,跑到厨房来,我咬了一大口汤圆,那汤圆在嘴里甜甜的,入口即化。无馅汤圆是“小个子”,像一个白色的小精灵,闻起来可香了,好像每个“小精灵”身上都有一个特别的“香包”,让人觉得十分香甜。

元宵吃汤圆感觉真好,汤圆是我的最爱,真希望每天都可以吃汤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小学生元宵节吃汤圆的日记200字

全文共 334 字

+ 加入清单

201X月X日 星期X 晴

正月十五 晚上,彩色的烟花令人眩目。我问:“爸爸我们吃汤圆好吗?”“好哇”爸爸回答道,又说:“不过,你刚刚买的汤圆都不很圆我们把它揉圆吧!这就代表今年就会团团圆圆的。”“嗯,不过也太没新意了吧!要不……”我翻了翻口袋,掏出了一枚一角硬币。“老爸,等一下,我们把这枚硬币放进汤圆里,如果谁吃到谁今年就是最幸运的人。”我兴奋的说,“好哇”爸爸笑着赞同了我的意见。我们父女俩就开始包汤圆了,我心里想,希望我们一家全是今年最幸福的人。不一会儿,汤圆煮好了,爸爸用他那“鸡嗓子”叫到,我和妹妹迫不急待地想吃美味可口的汤圆呢。“哎哟”妹妹大声叫到,汤圆里面怎么有硬币呀,哈哈妹妹吃到幸运币了,我就连声说到“妹妹,你今年要很幸福了”!

我在心里祝愿我们一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元宵节包汤圆小学作文

全文共 40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元宵节,是春节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通常在这一天里人们都要聚在一起欢度节日,有的放烟花,有的看花灯,有的包汤圆,以此来庆祝全家人的团团圆圆。当然我家也不例外。平时我都要睡懒觉到很晚,可今天因为我心里记挂着包汤圆,所以一大早就起床了。

开始包汤圆了,妈妈早已准备好了豆沙馅和鲜肉馅两种馅料,妈妈先包了起来,我的任务就是后期加工,把妈妈包好的汤圆做上记号,肉馅的就捏个尖尖的嘴,豆沙馅的就把它搓的圆圆的,以便于区分咸甜两种馅。趁着妈妈不注意,我把一个硬币放进了汤圆。听外婆说,谁要是吃汤圆时吃到这个硬币就会有好运。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和妈妈忙了一个早晨,一个个白胖胖的汤圆做好了。好似一个个白胖胖的娃娃,我们把汤圆放在锅里煮,等到汤圆一个个浮上水面就可以吃了。正当大家津津有味的吃着,只听妈妈“哎呀”叫了一声,原来硬币被妈妈吃到了,全家人都哈哈大笑起来,看来今年妈妈要走运啦。

我们今天过了一个快乐又难忘的元宵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元宵节包汤圆小学作文

全文共 520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我家过的元宵节和往年可不同。元宵节那天一早,爸爸说:“往年我们都是买现成做好的汤圆来吃,今年我们自己做,怎样?”我一听,连忙拍手叫好!于是,我们立即行动去准备材料。

做汤圆的材料准备好后了,我们马上动手。我先把面粉倒进一个小盆里,加上适量的水,用双手一直搓一直搓,好不容易搓成面团。然后我再用擀面棒把小面团擀成扁扁的皮。瞧我这小马虎,一个汤圆还没包成,衣服上、脸上、头发上,都沾上了面粉。我才不管这些,把花生粒往汤圆上倒,整个汤圆皮上都倒满了花生粒,包都包不上。妈妈对我说:“一个汤圆的馅,只是汤圆的二分之一就可以了,皮太厚或太薄都不行。”

于是,我再擀了一块皮。这一次,我可小心翼翼地把汤圆皮擀得不薄不厚,倒入适量的花生粒。我以为这次肯定会包得很完美了,谁知,当我想把包上花生粒的汤圆皮揉成圆球状时,用力过度,一按,就把汤圆给弄扁了,花生粒也流出来了。

我不气馁,再擀了一块汤圆皮,倒上花生粒,小心地包上,用双手掌把汤圆轻轻地按在中间,慢慢地把它揉成圆球团。我慢慢地揉着,越揉越快。终于,我做的汤圆问世啦!成功的喜悦让我继续做下去。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当全部汤圆都做好后,就把它们放到热水里煮。

汤圆煮熟了,我立即吃了一个。嗯,真好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元宵节包汤圆小学作文

全文共 663 字

+ 加入清单

“正月十五闹元宵,欢欢喜喜吃美味的汤圆”。说起吃美味的汤圆,它既是我国的一种传统美食,又是正月佳节人团圆的象征。

今天是正月十五,学校组织老师和同学们欢聚一堂——包美味的汤圆。教室里十分热闹,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在讨论。老师为我们铺好了桌布,将糯米粉、美味的汤圆馅儿和清水均匀的分发给每个小组。别的小组成员都很有耐心按秩序领取各种用料,可我们小组的同学早已迫不及待了,几个同学一拥而上,冲向讲台,风卷残云般将讲台上的用料搬到我们面前的工作台。

面对一堆美味的汤圆配料,我心里纳闷了。这平时,饺子可就包多了,但是这美味的汤圆可是头一次,怎么办呢?于是,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将糯米团和馅混在一起,放在手心,像揉橡皮泥一样揉成一个圆球。不一会儿,一个特别的美味的汤圆出来了,外表像黑白巧克力球,里面没有馅。旁边的同学睁大眼睛看着我,似乎在说:“我得天啊!这能吃吗?”“第一次没经验,第二次一定成功!”我鼓励自己。我耐心地采用第二种方法,先将糯米团压成饺子皮状,取一点馅儿放在中间,为了不让底层开裂,我蘸上了一些清水,再将面皮从外往内包紧,接着用手搓成圆球。最后一步是在美味的汤圆表面洒上干的面粉,这是为了不让它与其它美味的汤圆粘连在一起。我一口气包了八九个,看着它们在我面前嘻嘻哈哈的打着滚,心里高兴极了。同学们又开始变着花样儿包,超大的、超小的、有馅的、无馅的……同学们包了许多可爱的美味的汤圆,它们一个个白白胖胖,粉粉团团,跳进锅里,好像在畅快地游泳。大家都为自己的劳动成果感到骄傲。不过,说到吃,大家还需鼓些勇气,因为……哈哈哈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写元宵节汤圆小学

全文共 431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那一天,家家户户团聚在一起,都要煮汤圆、吃汤圆。我们家也不例外。

我奶奶是包汤圆的高手。每到元宵节,我们全家围在圆桌旁,有说有笑,包起了汤圆。汤圆是圆形的,里面的馅种类繁多,有红豆馅、芝麻馅、还有猪油馅等。汤圆的颜色也是五颜六色的,有南瓜味的黄色、有抹茶味的绿色、有紫薯味的紫色、还有纯面粉的……

我们先准备好材料和工具,在米粉里加入温开水,搅拌均匀后和面。和好面,但是发现面不是很柔软,就做了一个小面团,放入锅里试试。然后把揉好的一个个面团里放入馅,最后揉成一个圆形,一个个胖乎乎的小汤圆就做成了。

过了一会儿,盘子上排满了一个个的“胖娃娃”,仿佛在说:“快来吃我吧!”我的嘴已经管不住了,馋得直流口水。我急忙端着盘子往热腾的锅里一倒。不一会儿,他们一个一个半沉半浮的,好像在举行游泳比赛,你拥我挤,不分上下。一眨眼,“胖娃娃”都浮了上来,好像张望着锅外美丽的世界。

最后我们全家吃着美味的汤圆。

吃自己的劳动成果,元宵节真是一个有意义的节日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元宵节吃汤圆

全文共 64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元宵节,晚上我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汤圆

姥姥端着热气腾腾的汤圆上来了,咋一看,略透明的汤汁面上漂浮着几个赤色的枸杞子,隐隐望得见三四个若隐若现的圆,冒出的屡屡热气在寒冷的空气中清晰可见。我执起勺子,轻轻拨开汤面,汤圆就争先恐后映入了我的眼帘。五六个汤圆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挤在一起,活像团团圆圆的一大家子。我用汤匙舀起最上面的一个汤圆,放在眼前细细打量:滚圆滚圆的丰满身材,洁白细腻的无暇皮肤,在蓝色花边的汤匙中显得越发娇嫩,让我有些不忍心下口。轻轻凑到汤圆前,咬上一小口,充盈的黑芝麻馅就迫不及待地涌了出来,诱人的浓香扑鼻而来。乌黑的馅、雪白的外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我一点一点吮净了汤匙中的黑芝麻,再小口小口地吃完了余下的汤圆。又甜又浓的黑芝麻,软软的糯米面从始至终缠绵在我的嘴唇、牙齿、喉咙口,让我意犹未尽。

舀起第二个汤圆,只见它脑袋滚圆,后部却是尖尖的,活像一只拖着尾巴的小蝌蚪。我好奇地询问奶奶,奶奶点了点我的鼻头,笑眯眯地解释:“这是特意为你做的绿豆馅汤圆,你快尝尝!”我将信将疑地咬了一口,翠绿色的绿豆面子缓缓地流淌出来,中间还夹杂着些许黄色的小米,颜色好看极了。我舔了一口,呀,一种糯糯的口感,还带有绿豆面子独有的清香,前所未有的清新感觉让我一下子喜欢上了绿豆汤圆。

我满头大汗地吃了一个又一个,不仅消灭了自己的一份,还把锅里余下的汤圆也一扫而光。“嗝——”随着一个响亮的饱嗝,我满意地停止了我的“汤圆扫荡”。

元宵节吃汤圆,我们一家人永远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元宵节包汤圆小学作文

全文共 656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星期一,是元宵节,但是我留在了学校度过这一年的元宵节。可是我没有想到这次还要自己来包汤圆自己吃。

我们这桌有8个人,过了一会儿我们这桌有四个人“失踪”了,这是为什么呢?过了一会儿我看到有一群人围在一个桌子旁边,我走过去看了一下,原来在和面!,我们这桌的四名“失踪”的人也在这里和面。只见她们一会把面团拿起来,一会又用手把面团按下去,她们一直反复的做这几个动作。不一会儿她们就把面团拿过来了。随后,我们就开始包汤圆了。

食堂阿姨没有给我们陷所以我们这桌把他刚才没有吃完的花生“奉献”出来了,只见他们拿起一个小小的面团,然后把花生塞了进去。我叫他们不要塞花生进去,可是他们不听。可我想到:这些汤圆包起来是我们自己吃的。等一下自己吃到了自己包的“花生汤圆”这就是自作自受了。可是如果别人吃到了,这真是害人害己呀!

过了一段时间,我看见我们这桌的汤圆有盗版的“花生汤圆”,还有各种形状各异的汤圆,比如:三角形的汤圆,大小不一的汤圆,正方形的汤圆……我又看了看我们后面那一桌的的汤圆哪像我们这一桌的汤圆呀!他们的汤圆排列整齐,汤圆的形状都是一样的,汤圆的大小出在微乎其微呀!而我们这一桌的汤圆大小不一,形状各异,还有盗版的“花生汤圆”。真的是一个天堂、一个地狱呀!

过了一会儿,食堂阿姨就把汤圆拿走了,可是我们这一桌还有一大团面还没有做完呢!所以就被那些人拿去玩了。过了几分钟,我早就已经排在队伍里面了。里面的水是甜的,所以汤圆也是甜的,这真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啊!

这次包汤圆让我知道了团结就是力量,和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有关元宵节汤圆的作文

全文共 470 字

+ 加入清单

下午五点二十五分,妈妈问我晚餐想吃什么。我说吃饭,可妈妈说吃不下。碰巧,今天妈妈买了包汤圆的材料。妈妈说:"今天晚上,我们一起包汤圆吧!"

妈妈先去做准备,我去书房写作业。

过了一会儿,妈妈在厨房里喊我:"星星,过来包汤圆了!"

"好!我来了!"我钻进厨房,只见汤圆馅儿紫的发亮,原来是用紫薯加炼乳做成的,看起来可诱人了。我馋得直流口水,目不转睛地盯着它。趁妈妈不注意,我偷偷吃了一勺。"哇,太好吃了!"我情不自禁地夸赞起来。

呀!不好,露馅了!妈妈转过头来笑着说:"你这调皮的小馋猫。"说完,我和妈妈都笑了起来。

开始包汤圆了,妈妈弄了一点干的糯米粉放在我的手上,让我用手搓一搓。搓好后,妈妈在我手里放了一个小圆球,让我轻轻地把它压成饼。压好之后,我想把它拿下来,可它紧紧的粘在我的手上,接着手指也被粘住。妈妈急忙往我手上撒点粉,我在情急之下,手猛地一拍,拍的身上、池子里都是粉……最后,我包了三个大汤圆,总体来说还不错,只是第一个有点儿糟糕。

过了一会儿,妈妈把汤圆端到我的面前,我夹了一个放进嘴里,甜甜的、黏黏的,可好吃了!

今天,我学会了包汤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元宵节我学会了做汤圆的作文

全文共 399 字

+ 加入清单

明天就是冬至了,按照我们宁海人的风俗在这一天都要吃汤圆,吃了汤圆后我们就长了一岁了。为了庆祝这个有意义的节日,我们决定自己亲手做汤圆,我说这才有爱的味道。

妈妈买好了材料,我们就开始做起来。我把糯米粉全倒在锅里,再小心翼翼地倒入温水。只见妈妈一会儿往左边揉揉一会儿往右边揉揉,让我也看得心痒痒的,于是我也跟着揉了起来。开始的时候我总觉得使不上劲,但我还是继续认真地揉了起来。嘿,还真神了,刚才还是一团团的米粉现在一点点地被和成一个白色的大面团。那面团雪白雪白的真好看!

接下来我们就正式开始做起汤圆来。妈妈用手掰下一小块儿,把它搓成了长条,分成了均匀的一段段,铺在桌子上。我把一小段放在手掌上,把它压扁,把馅放在里面,迫不及待地用手搓了起来。瞧,小面团在我的手掌上滚来滚去,像一个调皮的孩子,真有趣!我把它搓成了一个圆溜溜的汤圆。就这样,我们一家人搓了很多很多的汤圆。

明天就可以吃到自己亲手做的汤圆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