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大国崛起之日本篇观后感(优秀20篇)

《大国崛起》这部记录片讲述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九个曾经在世界历史舞台上拥有辉煌经历的风云大国的兴衰,为讨论国家发展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源和文明资源,下面是大国崛起之日本篇观后感,欢迎阅读。

浏览

5138

作文

154

大国崛起读后感

全文共 835 字

+ 加入清单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读诗,使人明智;读史,使人睿智。当我看了《大国崛起》这部纪录片时深深地感到,历史的车轮,势不可当,他造就了无数英雄的豪情壮志,使其为后人千古铭记……而我,也通过《大国崛起》增长了知识,拓展了智慧,有了一些收获。

大不列颠帝国的繁荣从伊丽莎白一世时代开始,但真正让这个国家走向顶峰却是从工业时代开始的。

有人评价说:牛顿发现了进入工业时代的“钥匙”,瓦特拿着“钥匙”开启了工业时代的大门,而亚当斯密却倡导了自由贸易的市场经济法则。没错,牛顿发现了“牛顿力学定律”,把人们从迷信神学转变到了崇尚科学,把我们现在认为“很弱智”的问题解决了,让人们了解了世界的运转方式,并悄悄地告诉了当时的人:工业时代将会很快来临。而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向人民宣告了:工业时代已经来临了。亚当斯密发现了自由市场那只“无形的手”,让人民清楚地认识到工业时代的本质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自由的市场经济。

英国在18世纪工业时代把英国领上了世界大国的舞台,也让世界发生了重大变化。

《大国崛起》这个节目的确是一个增长知识拓展智慧的的好地方。

在近现代以来的世界舞台上,有九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登场,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

岁月悠悠,有些历史已经永远地消逝。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航海探险、荷兰的大型商船队、英国全盛时期的第一届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攻陷巴士底狱、德国第一个火车站、美国黑船逼迫日本开国、彼得大帝兴建圣彼得堡、苏联讨论第一个五年计划、五月花号抵达美洲……

这一幕幕历史的缩影,在《大国崛起》中为我们所呈现,这也是中国电视人以电视传媒这一特别的载体来展现近现代世界发展的一次实践。

《大国崛起》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为我们当下的现代化发展寻找镜鉴;试图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以寻找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为叙述平台;试图在风云四起的历史变迁中,寻找推动我国发展的根本力量。让我们一起聆听历史,一起去寻味这深远的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2024央视大国工匠观后感汇总

全文共 4299 字

+ 加入清单

英雄不问出处,这句话不知是什么时间印入我的脑海,看完大国工匠后我越发的有所感概,中国13亿人口这样一个大国,能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出类拔萃就不容易,况且在整个全中国,他们每天都在精益求精,每一刻都在一丝不苟的努力工作,努力学习,可以说学习伴随一生。

他们思维中只有一个最好,是的,无论是谁只要坚持把自己做到最好,时间久了他肯定是最好的。这要求有一个不可磨灭的信念,坚持。只有执着的精神伴随着他们的坚强信念才能够是他们收获喜悦与成功。在他们的人生中有对祖国的责任,有对单位的责任,有对自己的责任,正式这个责任的信念支撑他们走到中国第一。

大国工匠,你们真牛!

第1篇:大国工匠观后感1000字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今年“五一”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纪录片《大国工匠》讲述了八个工匠“8双劳动的手”所缔造的神话。今天,电脑动漫组也组织了组员一起观看并感受了工匠们所传达的职业技能的极致化,他们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

“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动实践表明,只有那些热爱本职、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可望拓展人生价值。这是一群这样的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他们成为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大国工匠》第一集,就介绍了为长征火箭焊接发动机的国家高级技师高凤林。38万公里,是“嫦娥三号”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在中国航天,53岁高凤林的工作没有几个人能做得了,他给火箭焊“心脏”,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现在,他又在挑战一个新的极限——为我国正在研制的新一代“长征五号”大运载火箭焊接发动机。焊接这个手艺看似简单,但在航天领域,每一个焊接点的位置、角度、轻重,都需要经过缜密思考。高凤林说,在焊接时得紧盯着微小的焊缝,一眨眼就会有闪失。“如果这道工序需要十分钟不眨眼,那就十分钟不眨眼。”高凤林的专注来自于刚入行时的勤学苦练,航天制造要求零失误,这一切都需要从扎实的基本功开始。发动机被称为火箭的心脏,对于焊接工作来说,一点小小的瑕疵可能就会导致一场灾难。因此,焊接不仅需要高超的技术,更需要细致严谨。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工人数量众多,但能被称为工匠的却屈指可数。从表面看起来,工人和工匠之间只有一字之差,但两者却有天壤之别。当前,一些贴有“中国制造”的商品在国外成为了粗制滥造的代名词,只能在地摊上去销售。就是因为缺乏“工匠精神”。什么是“工匠精神”呢?

“工匠精神”是一种热爱工作的职业精神。和普通工人不一样的是,工匠的工作不单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从中获得快乐。这也是很少有工匠会去改变自己所从事职业的原因。这些工匠都能够耐得住清贫和寂寞,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去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他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为此,很多企业试图用高薪聘请他,甚至有人开出几倍工资加两套北京住房的诱人条件。高凤林却不为所动,都一一拒绝。理由很简单,用高凤林的话说,就是每每看到自己生产的发动机把卫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种成功后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用金钱买不到。

“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能够被称之为工匠,其手艺自然得到社会公认。但工匠对于自己制造的产品,却永远不会满足。在他们的心目中,制作出来的产品应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工匠精神”的代表人物哈里森费时40余年,先后造了五台航海钟,最后一个钟,创造了航行了64天,只慢了5秒的记录,从而完美解决了航海经度定位问题。而我国的工匠们同样毫不逊色,他们中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还有人检测手感堪比X光那般精准,令人叹服。而这没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显然是无法做到的。

因此,“大国工匠”诠释出的“工匠精神”应该成为“中国制造”的内在支撑,这样才能让我们国家制造的产品释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第2篇:大国工匠观后感600字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有的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点漏点,有的人能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就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来讲,他绘火箭焊心脏,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如此高的焊接技术,不由人折服。

胡双钱就是其中一位拥有非凡技术的匠人,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身份的老师傅,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制造中国大飞机团队里必不可缺少的一份子。2006年,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立项,对胡双钱来说,这个要做百万个零件的大工程,不仅意味着要做各种各样形状各异的零件,有时还要临时救急。一次,生产急需一个特殊零件,从原厂调配需要几天的时间,为不耽误工期,只能用钛合金毛坯来现场临时加工,这个任务交给了胡双钱。

在节目里,胡双钱所讲述的任务难度广大,令人难以想象:一个零件要一百多万元,关键它是精锻锻出来的,所以成本相当高,因为是有36个孔,大小不一样,孔的要求是0.24毫米。

0.24毫米,相当于人头发丝的直径,这个本来要靠细致编程的数控车床来完成的零件,那是只能依靠胡双钱的一双手,和一台传统的铁钻床,仅用一个多小时,36个孔悉数打造完毕,一次性通过检验,也证明胡双钱的金属雕花技能。

这些大国工匠,基本都是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他们以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不平凡,他们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的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让我们为之震惊,为之叹服,为之激动,为之点赞。

第3篇:大国工匠观后感800字

《大国工匠》讲述了为长征火箭焊接发动机的国家高级技师高凤林等8位不同岗位劳动者,()用他们的灵巧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这群不平凡劳动者的成功之路,不是进名牌大学、拿耀眼文凭,而是默默坚守,孜孜以求,在平凡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最终脱颖而出,跻身“国宝级”技工行列,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宝剑锋从磨砺出。我在收看该系列节目时,发现他们文化不同,年龄有别,但都拥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热爱本职、敬业奉献。他们技艺精湛,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在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还有人检测手感堪比X光般精准,令人叹服。他们所以能够匠心筑梦,凭的是传承和钻研,靠的是专注与磨砺。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人的心灵深处一旦有了源源流淌的“活水”,便有了创业创造、建功建树的不竭“源泉”。我把它称为“成功之源”。这个“成功之源”就是—爱岗精神、敬业自觉。有那么一些人,他们也希望能功成名就,却缺少必备的“成功之源”。表现在,既不爱岗,更不敬业。有的挑肥拣瘦,这山望着那山高;有的不务正业,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二职业”上;有的粗枝大叶,不求“过得硬”但求“过得去”;有的滥竽充数,长年累月“占着茅坑不拉屎”。

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内容之一。筑就人生美丽梦想也好,践行核心价值观也罢,既不是虚无缥缈的,也不是高不可攀的。“成功之源”,就根植在你我他的职业道德里、情感良心中。表面上,爱岗敬业是利他的;实质上,爱岗敬业也是利己的。换言之,它是满足社会需求与实现个人价值的有机统一。

“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动实践表明,只有那些热爱本职、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可望拓展人生价值。

第4篇:大国工匠观后感500字

在这周晚自习期间班主任同我们一起看了今年五一期间的特别栏目,《大国工匠,匠心筑梦》,看完之后感慨很多。

大国工匠,技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蜜蜂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还有人检测手感,堪比x光那般精准等等。就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来讲,他给火箭焊“心脏”。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2.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高凤林如此高超的焊接技术,不由人不折服!这些“大国工匠”,基本都是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是践行劳动精神的最好引路人。他们以其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不平凡。他们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的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让我们为之震惊,为之叹服,为之激动,为之点赞。

我以后一定努力好好学习,学习他们的刻苦认真精神,把这些精神应用到我的专业课学习中来,刻苦扎实的学习专业课知识,在实训时积极认真参加实训,多练习,以创造出一个优异的成绩而努力!

第5篇:大国工匠观后感400字

今天按学校要求,整组成员一起观看了央视新闻推出的一档《大国工匠》节目。

1.大国工匠,匠心筑梦。有的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点漏点,有的人能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如此高的焊接技术,不由人折服。

2.北京APEC会议上,我国送给外国领导人及夫人的国礼之一——“和美”纯银丝巾果盘,是錾刻大师-孟剑锋师傅在只有0.6毫米的银片上,经过上百万次的精雕细琢才打造出的“丝巾”。

3.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顾秋亮,被誉为两丝钳工。成功把“蛟龙”送入海底后,他的新挑战是组装中国首个完全自主设计制造的4500米载人潜水器。

4.胡双钱就是其中一位拥有非凡技术的匠人,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身份的老师傅,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制造中国大飞机团队里必不可缺少的一份子。

5.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宁允展,他是CRH380A的首席研磨师,是中国第一位从事高铁列车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被同行称为“鼻祖”。

6.沪东中华造船集团焊工——张冬伟。殷瓦焊是世界上最难的焊接技术,殷瓦板牛皮纸一样薄,张冬伟的焊接技术不但质量百分百有保障,外观上也完美无缺。

7.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周东红30年来,周东红始终保持着成品率100%的记录,他加工的纸也成为韩美林、刘大为等著家及国家画院的“御用画纸”。

这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了那些劳动者用双手匠心筑梦的震撼而又感人的事迹。这群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他们成为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大国崛起法国观后感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400 字

+ 加入清单

大国崛起》这部历史纪录片用短短的12集将9个世界性大国历的兴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或者说,是过去人类500年的一个发展历程的一个微缩,过去的500年是一个令人非常震惊的500年,人类是从陆地向海洋发展,然后开始征服天空,再向太空发展。诚然,所有的壮举是世界各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感觉这部历史纪录片拍得很好,文字解说非常精准且耐心寻味。不过,更让人值得称道的是,以前很多纪录片在谈到发达国家的时候都是用侵略、掠夺这样的词语,不过这次的纪录片是用理性的眼光来看待其他的国家,并给中国以深刻的启迪。我想,中国目前也处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要向真正有影响力的大国迈进仍然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我们应该以一种广阔的心胸去承认他国的成就,并虚心的向大国学习并借鉴成功的经验,而不是总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傲视一切。"公元1500年前后,中国正处在明朝统治之下。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但不是为了开拓贸易,而是为了宣扬皇帝的德威。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然而,葡萄牙和西班牙两个小岛国却凭借着无畏的勇气和信念征服了海洋,也因此获得了世界。在葡萄牙和西班牙之后,为什么恰恰是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成为了世界性的大国呢?

在对众多专家学者的采访中,我发现,大家对大国之谜的看法是很不一致的,不过把这些归纳起来看,有以下这么几点:首先是思想文化的影响力。英国首相丘吉尔有这样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在成为大国的过程中,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科学家牛顿的力学定律开启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大门,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英国提供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他们的名字,十分醒目地写在英国走过的大国之路上。

其次是体制创新。17世纪时,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缔造了一个称霸全球的商业帝国,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的时候,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再次是在于对人才的重视。在法兰西思想与精神的圣地先贤祠,正门上铭刻着这样一句话:"献给伟人,祖国感谢他们。"这里安葬了72位法国历史人物,其中只有11名政治家,其余大多是思想家、作家、艺术家和科学家。还有就是一个国家对教育重视程度。在普鲁士,受教育和服兵役一样被视为公民必须的义务,而国家则必须为它的公民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免费教育从19世纪中期就已开始,德意志统一前夕,适龄儿童入学率已经达到97.5%。当普鲁士还在向拿破仑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时,柏林洪堡大学诞生了。国王拿出了最后一点家底,并把豪华的王子宫捐献出来作为大学校舍。与此同时,他还接受了大学提出的一个要求,那就是:国家必须对教学和科研活动给予物质支持,但是不得干涉教育和学术活动。不过归根结底,还是综合国力最终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单一力量的强大并不能决定一个国家的最终强大。

看完《大国崛起》,各国的发展历程中的很多镜头在我的脑海中不断回放,我感到中国仍然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努力,但同时,我也感到了中国在向大国迈进的步伐,越来越响,越来越有力!"

[大国崛起法国观后感作文10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大国崛起法国观后感

全文共 1049 字

+ 加入清单

法国,55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使它成为欧洲的天然大国;巴黎,文化、艺术之都,让每一个喜爱历史的人都流连忘返。法国是我很喜欢的国家之一,三次法国之行,法国人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浪漫、开朗、大方、热情,颇具亲切感。

大国崛起法国篇重点介绍了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后社会变革,及此后法国陷入长期社会动荡的情况。1789年之后不到100年时间里,法国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革命,两个帝国,两个王朝,三个共和国。激烈而反复多次的革命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改造社会的同时,消耗着法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动荡的局势使经济发展缺少必要的、稳定的社会基础,法国的大国之路因而变得格外曲折。

编者拿法国与隔海相望的英国作了比较:统一的民族国家开始出现,英国是1485年,法国是1589年;开始进行由专制走向民主的社会变革,英国是通过1688年的光荣革命,法国是通过1789年的大革命。相对于两个100年的时间差而言,影响两国更大的变革方式的不同:在法国经历着百年动荡的时刻,以和平方式完成社会变革的老对手英国已经在进行一场工业的革命。在这一轮的国家竞争中,法国遗憾地错失了时机,不得不始终居于“第二”的位置。看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中国与日本这两个同样是隔海相望的国家,日本的明治维新是19世纪,中国的改革开放是20世纪,两者也相差了100年,如果中国政府能认真、耐心地学习其他强国的崛起之路,吸引他们的教训,强国梦想一定会实现的。

法国在17-18世纪中涌现出许多思想家,他们给世界留下了一部部经典之作。其中有: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和《方法论》、《形而上学的沉思》、《哲学原理》等;伏尔泰的《哲学通讯》、《牛顿哲学原理》等;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即三权分立方式保障公民权利说);狄德罗编撰的《百科全书》。

小提示:“V”字代表胜利的起源

1415年,趁着法国内部争斗,英国国王亨利五世率领一支只有6000人,包括1000步骑兵和5000长弓手的军队向法国进攻,奋战兵力超过己方5倍的法军。在阿金库尔战役中,长弓手发挥了作用,据统计,在敌人每次冲锋期间,1名长弓手可以发射5支箭,那么5000长弓手就需大约2、5万支箭。在战役中,法国人一共冲锋了多少次已无法统计,整场战斗用了多少箭也无法统计,不过后人形容战后“满地翎羽,如大雪覆盖”。此战法军阵亡7000-10000人,而英军伤亡仅113人。胜利使长弓手们骄傲地举起扣弦的两根手指,比划出一个“V”字。至今,我们还能在各种场合看到这种古老相传的胜利者的姿态。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大国崛起记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1975 字

+ 加入清单

几年前,中央电视台推出了12集电视系列片《大国崛起》(以下简称《崛起》),以探究15世纪后的世界历史与大国兴衰的原因。此纪录片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反对意见集中在其政治意图和对各大国列强侵略中国的行径只字不提。该剧总编在看待这些议论时说道:“我们的意图只是通过解读15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进而让我们思考,中国的和平发展,可以从中借鉴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如何从容地立足于世界去探索自己的和平发展之路。”

的确,我们看待历史,不仅看到自己经受过的屈辱,而且更应该去研究学习他人如何强盛和自己如何不再那么屈辱。历史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空虚,而更重要的是提供一个提升自我的手段,并且是最直接的手段——改正与吸收。

纵观《崛起》,其重点介绍了历史上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国家: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

葡萄牙的强盛源于它是欧洲大陆上出现的第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王权使葡萄牙人有了强烈的民族归属感,而资源十分匮乏迫使其花去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开发世界,走向强盛。随后完成统一的西班牙境况相似,而二者的竞争更加速了其共同崛起。荷兰人凭借其经济头脑和对财富的向往打开国门,经营海运,他们关心如何尽可能多地增加财富,并凭借东印度公司展开了全球的贸易。英国通过文艺复兴将其文化的精华提升,成为一个思想高度发达的民族,而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之彻底翻身崛起,超越其他欧洲国家。法国经历了太多的兴衰交替但最终走向了富强。德国统一后大力发展教育,并两次走上了侵略外国的道路。日本的明治维新使其文明彻底脱离亚洲不如列强行列。俄罗斯靠彼得大帝改革和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德国血统充分吸收欧洲工业革命的精华,而战争波及的延迟也使俄国有充分的时间完成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型,最终成为世界大国,并以此能够在冷战中和经过118年成为世界经济头号强国的美国抗衡。

片中有几处出现了中国的身影,而正是穿插在各国崛起时段中的中国的情形,更发人深省。第一处是在开篇,“公元1500年前后,中国正处在明朝统治之下。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但不是为了开拓贸易,而是为了宣扬皇帝的德威。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当时,世界处于航海时代的顶峰。西班牙,葡萄牙为了争夺世界的霸权而竞争,而引领霸权的正是航海技术和经济实力。中国在宣扬国威,而别国在开创贸易之窗,提高自己的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第二处是在介绍日本时不可避免地提到了中国。“在鸦一片战争中受到英国军舰攻击的邻国大清帝国的遭遇,从另一个角度给了日本统治者一个新的信号。几千年来,日本几乎都在向中国学习,连中国都败给了对手,那么这样的对手,应该是非常强大的,这样的对手的出现,对日本来说也是一个冲击。”由此,日本决定打开国门,吸收西方的先进技术,为后来的跻身列强做了铺垫。第三处也就是中日甲午战争,“从1890年以后,日本就变成了通过战争来促发展…日本侵占了朝鲜和中国的台湾,大量的资源和赔款流入日本国内。仅甲午战争后日本从中国掠去的赔款数额,就相当于它当年国家财政收入的4倍多,赔款中的一半以上都用于扩充海陆军军备。”这是中国近邻日本的崛起实录,当时的中国依然没有意识到闭守国门的劣根。

需要借鉴之处还远不止这些。西班牙,葡萄牙让我们看到了对外贸易对国家崛起的支柱作用。荷兰的商人让我们明白商业中诚信的重要性,以及集资的手段。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或许不适用于中国,但是其革命产生的人权与自由的思想却影响了全世界。

日本和苏联都是后来才崛起的国家,和中国的处境及其相似。同样认同自己的民族优越性,然而当苏联吸收欧洲先进工业技术的时候,中国还在享受康乾盛世带来的表面的繁荣。当然,地理因素也不能排除在外。苏联和欧洲毕竟毗邻,思想交流方便,突出体现在彼得大帝时期攻夺地中海、黑海港口和建都圣彼得堡后。然而,彼得对于西方的先进科技几乎是谦卑学习并顶着叛乱亲自到欧洲各国考察学习,这是当时的康熙所不能及的。而被西方工业化影响的程度直接影响了后来国家的命运。日本在看到中国不敌西方列强入侵时也自动打开国门,往来通商,并积极和西方先进国家沟通,派出了大批留学生和使团,其中大量出国人员为自愿,这与随后中国的洋务运动中被迫入洋学的情形形成了鲜明对比。如果说地理的隔阂是中国当时闭塞的原因,那比中国更东的日本的崛起将给予这种借口一些打击。当然,西化过程的代价也是不可估量的,苏联的西化导致了彼得大帝时期普通百姓,射击军军团,乃至彼得儿子的造反;日本的西化也使名相大久保利通遇刺身亡。但是这些都丝毫没有削弱其对先进,强盛等状态的无限渴望。

中国历史上走过弯路,受过屈辱,但是有的时候走些弯路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走过弯路能够使中国在更大的决策上不走弯路,屈辱能够使中国在今后的交锋中不受屈辱。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日本年度力作《怒》观后感

全文共 4445 字

+ 加入清单

三个长得跟通缉犯很像的人。挺佩服导演的,我以前从没觉得松山,绫野,森山有哪里能比较联系起来的,这么个电影下来,忽然觉得他们之间竟然有一种接近的气息。

想要看推理的人就别想太多了,这电影从头到尾猜凶手都靠人类的直觉,而且导演用了很多东西误导,让观众一直去想,不然他真是凶手?难道他真的是?

观众其实这种情绪和怀疑与电影里的几个角色是重叠的,因为在电影里,角色们也这么怀疑。

一瞬的怀疑,一刻的犹豫,改变了很多事情。

渡边谦虽然是第一主角,但他却没有各位年轻人那么有发挥的空间。渡边谦长着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凌厉沧桑的脸,眉头一皱时,好像心里已经翻过了好多和哀。电影标题怒り很好地形容他的这张脸。杀人犯背影的镜头一下子切换到他的背影的时候,我还以为连他都要算进去嫌疑杀人犯里了。可是他在故事里并不是一个愤怒的老爹。他是一个平凡的小企业老板,爱女心切的老爸,为不谙世事有点问题的女儿操碎了心。可是爱女心切的单亲爸爸却让女儿爱子有一种无形的悲哀。爱子离家出走,跑去风俗店里搞得不像人形,那里的人说了一句:“客人怎样她都满足”。过份保护而力又用不到点上的老爹,着急,庸碌,粗心,忧心,就是这种很生活化的场景,举手投足都是一个平凡老爹。

宫崎葵,历经多年贤妻良母温婉贤淑的角色定型(其实主要是神的病历本),演了一回心智好像没长大的少女爱子。开篇渡边谦在风俗店床上找到她,那百般无聊又如同被遗弃的玩具一样的眼神,塞着耳机坐在火车上回家看着窗外的眼神,以及松山睡在旁边,她盯着他的脸看的时候,身旁的人仿佛只是幻象,又想透过他看着更深沉而虚无的人生,忽然回到当年她还在各种文艺片里演孤僻少女的感觉,让人想起来这其实才是宫崎葵这个女演员的老本行啊。

前面部分和松山的BG感进展不大,可能是因为另外两条线进展冲突太惊人,于是在前面的部分,这条线的都远没有另外两边博眼球,基本都在铺垫,后面却是奋起直追的戏剧化转变,人物之间关系崩离的急转直下

在岸边父女的对话,“因为是爱子吗?”宫崎葵看着仍然是天真无邪,却让人无法喘气的逼视。

因为我心智不熟吗?所以我就必须一直受到保护,而无法真正被理解和喜欢,只配被人欺骗吗?

下着大雨,女儿忽然跑回来父亲的家,挣扎扭曲的表情看着自己老爹:“我打给警察了。”

表面上从不懂悲伤的爱子,就算在风俗店被折磨得不似人形,她都并没有表现出如同成人般的举动,见到老爸时仍然像小时候放学见到家长来接的小孩子,直到此刻却在这一刻把自己心里的各种纠结爆发出来。从来都不被认为能得到幸福的爱子,在附近有很多人都议论纷纷她的过往,流言伤人,就算再不懂,即使身边的人不会不露出蛛丝马迹,但她却始终感受得到别人的看法。田代君给她的感觉很不一样,因为他不在乎这些,甚至,他不在乎一切,可是她却在意他了。

越在意,越怀疑,所谓爱。

预告里面就很震撼的天崩地裂的哭戏,正片里依然很震撼,不是,应该说配上忽然很大声的坂本教授配乐,警察通知结果后撕心裂肺地哭到崩溃,真的特别震撼,多年的淤泥都仿佛在这一气呵成的哭里得到了疏通,最后把松山接回来的时候的特写直视,有着说不清的很多情绪,人性的复杂和纯粹,在她的眼神里得到了很充分的体现,或许,这就是人的矛盾之处吧。爱子这个角色,包含了纯粹里的好多其他道不明的情绪,在这个容不下她的社会里,让她和她的田代君互相融化,取暖。

松山健一。从L到XL再到XXXXL又回来L,单看侧脸线条,因为个人经历,孤僻而小心翼翼,警惕地看着世界的一切,直到遇上心智纯粹的爱子后,人生感觉有些改变,表情也柔和了许多。但温情易碎,因为怀疑从老爹那里播种,在爱子的心里发了芽。我有想过这个角色起用松山是不是有点过于大材小用了,他和宫崎葵并没有那么美好地在BG,两个不正常的人能有多少戏剧需要的BG呢?感觉就是我安静地看你慢慢地解除我的衣服……啊不是,是警惕。与其说是爱子让他觉得相处起来很舒服,能让他放开心结,不如说其实他很渴望被人解除,他赋予了爱子这样的权利去打开他的内心。

这一条故事线最后是挽回的,最后一幕特写宫崎葵的眼神,稍微橘黄色的调光,夕阳下,两个人坐在火车上回家的路上,宫崎葵一夜长大而成熟的眼神,渡边谦的眼泪,人的一生,有多少事情是可以回头的,就有多少人上演着一生抱憾。

全片卖点是日本多次被同志票选为最想成为恋人的妻夫木聪和眼里总有一层雾的绫野刚。亲得好狠啊二位,就像谷阿莫大神说的用他的舌头狂甩对方舌头,真是基情到完全不想把这俩分开。而且男男床戏拍得好唯美好像天亮了上帝就要把他们分开了的恋人一样。

剧里有一幕印象很深刻。小7问他:“要不要葬在我家的坟墓?” 而绫野刚虽然并没有很大的起伏,却像抓住了什么珍贵的事情一样,看似轻描淡写,却又有点郑重地回答。这句话其实和即使世界毁灭依然爱你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他在试探,而他也在挣扎。然而在开始怀疑以后,两个人的较量,虽然仍然是淡淡的,可以感受到绫野刚那个角色有种被人从黑暗带到有光的地方,却又毫无预警地被扔回了原来的地方,却甘之如饴。绫野刚那病弱娇的眼神,却有着普通人都难以匹配的柔软,温情。绫野刚本身就是个人特色极强的演员,角色拿捏得细腻。妻夫木聪则以一贯优等生的演技,电影里的藤田优马,也是个平凡人,好面子,有点膨胀的优越感,自我矛盾,懦弱,什么事都很重要但什么都得不到。当他得知真相时,痛苦,错失,羞愧,仿佛天崩地裂。他知道他不配这样的爱,因为他并没有敞开接受过,他在乎的事有很多,最后才发现其实在乎的不过如此,却通通离他而去。

最后他在街上不顾形象大哭,一个情绪的宣泄,人世的一切,若没有了这个人,都变得模糊,都不再触动,这是在母亲病逝后都没有能表达的情绪,一个帅成这样的帅哥在热闹的街上哭得梨花带雨,难道没有哪位好心的妹纸给他递个毛巾?这不科学!

如果说以上两条线都是怀疑毁人的故事,以下我们就要来说,相信是如何摧毁人的。

广濑丝丝(叫惯了丝丝不想叫阿铃了)和森山这条线,首先是冲绳旅游宣传片,然后是冲绳安全教育警示,然后再是冲绳打烂锅碗瓢盆节,最后是冲绳无人岛杀人事件。

这么蓝的海啊这么蓝的天,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呃不对是一个奇怪的背包客,在无人岛上面,好吧这时候我要得瑟一下了,全剧还不到一半我就知道凶手是谁啦!虽然一开始没什么特别原因,就是直觉吧,后来想了想我不如编个原因,就是前面两条线都是一直在增加两位嫌疑人的可疑程度,只有森山这条线,是周围的人都在慢慢降低对他的警戒甚至特别信任他。森山表面不修边幅大大咧咧浪迹天涯的背包客,好像和凶手挺不沾边的,到了很后期才渐渐露出他的庐山真面目。但吓到我的不是森山的演技,是丝丝。中间那段被美国大兵真的很真实很心疼,看得人特别绝望。后来得知心上人全程目睹却没有施救,背叛和羞愤,那样的愤怒压在一个少女身上,而她并不知道,这只是一个开端。

经常有人跟我说90后黑木华二阶堂这些妹子演技好,我觉得丝丝并没有输太多,而且长相上的关系,可塑的可能比黑木华和二阶堂更多(这里会得罪很多其他人,但只是个人感觉)除了最后有点拿捏不好,但也有可能是因为前辈宫崎葵和妻夫木聪包括渡边谦表演了几段震慑人心的哭戏,丝丝放最后的呐喊似乎就弱了下去,还比不上前辈宫崎葵的一个特写眼神有说服力,但经历过是枝裕和+李相日,都是出了名的追求细致表情演技的导演,那段被美国大兵的戏是一个小高潮,丝丝的确用她一个人精彩的表演撑起了这场这么重要的戏。海街她就已经在姐妹里展现抢戏了一把,这部戏几乎都是以演技派著称,缺点一下子也对比了出来,但胜在年轻啊。

另外就是丝丝的那位小男友。森山接近他,慢慢地拉近他们的距离,让他相信他。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所谓的病态,还是抛掉人性后的只有人皮的无底黑洞。从他们在卧室里谈心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这边的故事不会有好下场了。从无虑少年一夜之间像是到了地狱,少女的遭遇和自身的懦弱,让他终日无法释怀,少女的“不要告诉任何人”,一直都在耳边响起。在这时有个人忽然说会站在你这边,曾在同一个现场,目睹同一件事,少年以为,他们的境遇是相同的,所以渐渐推心置腹。而后来的一切,若不是那么信任过,也不会如此疯狂,少年胸中的愤怒,来自于冲绳的美军,信任的朋友,被强奸的少女,和懦弱的自己。但应该说,这位少年演员演技仍需要点打磨。但也没办法,谁让他的对手是森山,森山在里面真是演到一个极致,明明有这么多出名演技派,竟然凭一人之力跑了出线。人物转折,以及各种巧妙扭曲的心思都表现得很好。

人心一旦有了怀疑,无论如何想把茎拔出来,依然只能看着它壮大却无能为力。这就是怀疑的可怕,也许你都不一定想真的怀疑他,但又忍不住心里的不甘和不信任,于是将对方推开。很多的社会问题,人心的多面性和不同的扭曲方式,电影让人感受得到每个人在挣扎。

群像戏有多不好拍,相信很多导演都用过血和泪的失败告诉过观众。李相日导演很明显也是想下一番苦心的,东京,千叶,冲绳三地的反复交接衔接,三个故事同时进行,为了显得切换不突兀,还用了东方神起在内的各种音效连接起来,以及各种意象相似的蒙太奇,游离于穿插于三条线内,总体上来讲避免了失控,但是还是没有掌握好衔接的节奏。而且想说的太多,反而哪条线都没有很完整说好,也有点用力过猛的嫌疑。所以我开篇就讲,5星是给演员们的5星。只是日本很多电影的剪片都很有问题,另外比如大热的死人化妆师啊,编字典的啊这种讲职人的,有着明确的时间线,反正就是交代一个人的职业之路,所以就没显得那么有问题。

当然还有不用多说的教授大神的配乐,爱子爆发的那段,配乐忽然没有来由地直接进入高潮,真是特别震撼。

在故事的高潮,说到山神杀人的经过。因为人的善意而心生恼怒。或许应该这么说,一个住着大房子,生活得滋润的女人,和一个居无定所,刚被工头耍了的人,她递给了他一杯茶,而他却心生怨恨,他愤怒的是,你从未有过这般经历,却又想通过这样的举动来表现自己的善良。我在大热天被人耍,你在家里吹空调想起来给我端个茶。这个女的是不是伪善,不好说,但山神是反社会那就不用说了。可是这样的心态扭曲在哪里?但大多数时候,人的恶意和恼怒本来并不是因为多大的事,有人会为一个座位大打出手,有人会为别人不小心碰了一下而怀恨在心,好吧,这些都是很大的事了,是不是也有人会为了排在队前面的人占的时间太久而心生厌烦,想他赶紧滚蛋?是不是看那个任何事情都表现得很完美的男神女神好不顺眼,有一天忽然听到了他/她不好的什么,心里窃喜?

滋生愤怒的时候,可以是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事情,任何人。

而这种愤怒恰好能成为穷凶极恶。

你真是因为别人的善或恶而愤怒的吗?也许还真不是。

我们活着,忍耐着一切不合心意,在自我渴求不断怂恿下,哪怕只是头发掉在地上,都有可能成为一个人发怒的导火索。总有人叫我忍,我就真还不想忍了。

人心啊,可怕的地方何止如此。但人心啊,可怜的地方又何止如此。

李相日就很喜欢这种故事啊,恶人也是这样。

这样,今年的日奥,蓝丝带,报知,旬报,日刊,应该会提名不少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大国崛起1500字观后感

全文共 1555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暑假,我又看了一遍十二集的电视纪录片,名字叫做《大国崛起》。这部片子不光让我知道了很多很多的历史知识,也告诉我怎样从历史故事中去思考和分析一些有意义的问题。

历史,原来是这么充满趣味!这么深奥奇妙!

《大国崛起》这部记录片分别讲述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格兰、法兰西、德意志、日本、俄罗斯(前苏联)、美国九个曾经在世界历史舞台上拥有辉煌经历的风云大国的兴衰故事。它们的强盛都离不开那些改变国家命运的重要人物和领导人。从哥伦布、威廉姆·伯克尔斯宗、瓦特、莎士比亚、亚当·斯密、卢梭到伊沙贝尔女王、拿破仑、戴高乐、郫斯麦、彼得大帝、华盛顿。在每个国家崛起的故事中都有一个深刻的道理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真正的治国之道从是这里产生的。

每一个经历过风风雨雨的大国,都可以当作我们的老师。西班牙与葡萄牙告诉我们:要有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和好奇心才能使我们拥有别人不会拥有的东西;荷兰告诉我们,无穷无尽的资本力量可以创造奇迹;英格兰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崛起还得需要科学与文化思想的支持;法兰西告诉我们:以武力征服世界不能使征服者长时间地站在王者的位置上;德意志则用第一次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失败更加深刻地证实了法兰西的教训;德意志还告诉我们只有统一完整的国家才能走上强国之路;日本告诉了我们:要使国家崛起就需要不停地学习,不停地完善自己;前苏联的兴衰告诉我们:伟大的社会变革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智慧;美利坚合众国告诉我们:要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前进道路。

我曾经读过一篇文章——《一千年以前的中国》,这里面谈到了中国唐宋的强盛时期,它是这样描述的:

“一千多年前全世界只有中国有超过百万人口以上的超大城市;一千年前的中国城市就已经有很多的福利设施;一千多年前欧洲很乱很穷很落后,美洲未开发、非洲很原始。一千年前中国遥遥领先于世界。

一千多年前的中国正朝着成为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一千多年前中国华北的钢铁业年产就达一百二十五万吨,而公元1788年欧洲工业革命开始时英国钢铁业年年产才有七万六千吨。

一千年前的中国农业、商业、制造业、手工业、娱乐业都是世界最发达的……

一千年前世界与中国差距不是一点半点,不是几倍而是十几倍。一千年前中国遥遥领先于世界。”

一千年以前的中国令中国人无比自豪,但晚清时,清朝政府的却让中国饱受外国列强的欺辱。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得挨打,人民就会陷入痛苦与愤怒之中。

现在的中国终于像巨人一样从世界舞台的底端再次站了起来,但我们却没有一千年以前的中国人的那份骄傲与自信,因为,我们还没有站在最顶端。

怎样才能使中国在历史的大舞台上再现雄风?

看完《大国崛起》以后,我有了很多自己的想法:第一点,全国的人民要万众一心地为国家努力,不管是当官的还是老百姓,都要力所能及地为国家出力,要记住:“国家兴亡,我的责任。”大家团结协作,才能让我们的祖国走向胜利。第二点,国家领导人应该注重对少年儿童的教育,应该多多建设免费的小学与中学,要让所有的人都接受良好的教育,这样国家才能培养大量的人才,才能实现成为强国的梦想。第三点,英明的领导人与有智慧的百姓一样重要。国家领导人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优秀的领导人才能制定正确的制度和战略。第五点,即使拥有了以上四点,没有历史机遇,那么崛起的道路还是非常漫长的,重要的历史机遇可以使一个国家迅速崛起,这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另外,在大国崛起的过程中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影响力,那就是悠久的文化历史,它的优点是可以让人们从前人做过的事情中获得经验与教训,它的缺点是容易在向别的国家学习并改善自己的时候与自己本身的传统发生一些矛盾与冲突。

“国家兴亡,我的责任”。让我们大家都努力成为优秀的人才,将来为祖国创造光明的未来,让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二十一世纪腾飞,再次遥遥领先于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纪录片大国崛起观后感

全文共 1162 字

+ 加入清单

英国,一直都是我最喜欢的国家。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经济发达,很适合旅游,最重要的它有很悠久的历史文化,那种骨子里的贵族气息深深吸引了我。让我对这个神秘的的国家更加向往。

今天,老师组织我们看了《大国崛起》英国这个篇章。看了之后真的对我的感触很大,我对这个国家越来越感兴趣了。身为一个大西洋上小小的岛国,他是有怎么样的勇气对抗当时海上霸国西班牙。真的很佩服伊丽莎白一世的威严。她作为一个弱智纤纤的女流之辈,她为了她的国家为了她的子民终身未嫁。把自己的一身都献给了这个国家。正是因为她的这种一心为民的态度,这个国家,这群人民没有让她失望。英国迅速就在欧洲崛起。以前西葡,荷兰统领海上霸权的时代逐渐没落,随之而来的是一个新兴的海上强国——英国。

一谈起英国我们就可以想到两个称谓,一个是“日不落帝国”一个是“世界工厂”这两个称谓其实可以概括英国最伟大的成就。首先来说第一个。

英国在打败西班牙之后,英国逐渐开始垄断海上贸易。特别是在伊丽莎白一世女王的统领下,发展本国经济,进行资本积累成为了振兴英国的头等大事。这个使命即使女王死了,查理一世即位也是没有荒废的。所以在英国发展初期,对殖民地的扩张和侵略从来没有断过,乃至应该过殖民地遍布全球。对于应该过国民来说这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以至于有了“日不落帝国”这样的称号。

世界工厂更是不用说了,工业革命带给全世界的影响都是深远的。这个国家在中国还在封建锁国的时候已经开始开始谱写新的历史篇章,机器开始代替手工,这在当时的清王朝是无法想像的。工业革命的枪声首先在纺织业打响了。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极大的减少劳动生产力。最有历史性意义的自然是瓦特蒸汽机的发明。瓦特这位发明家,必定让全世界的人民铭记在心。就是这位普通的工人让我们开始走向新时代。随后各个国家都开始追随英国展开工业革命,转眼全世界都开始朝工业化转变。

不仅仅是这些,在政治上,英国很多的做法也是开创先河的。《大宪章》的颁布给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宪章了说明,君主的权利不是至高无上的,人民的权利才是至高无上的。这点,在当时的世界绝对是历史性的转变。还有在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死后,查理一世上台,他试图统治人民,想控制一会,控制法院。控制人民。但是事实告诉他,在英国这么个国家是行不通的,他践踏了人民的权利就要接受法律的制裁。最终被送上断头台。这个时间震惊了整个欧洲大陆。那些君主专制的国家,以及那些想实行君主专制的国家开始进行思考。

文化上。英国出现了一个伟大的天才——莎士比亚。人们永远无法猜透莎翁的脑袋里装了什么,他能想到人们心里最邪恶,最原始的东西并且将他通过戏剧的形式表达演绎出来。即使他的作品里含有对女王的蔑视,但是女王仍然能坐在舞台对面观看他的戏剧,或许这就是他的戏剧吸引人的地方。英国的古典文化是我们值得考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大国工匠观后感

全文共 1313 字

+ 加入清单

近期央视新闻推出八集系列节目《大国工匠》,我们学校组织同学观看了这档节目。它讲述了八个不同领域的劳动者们用他们的灵巧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这群平凡的劳动者尽管没有上过大学,但他们默默坚守自己的岗位,孜孜不倦,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在平凡的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化,对业务技能的精益求精。最终脱颖而出,成为该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成为一个为国家贡献自己力量的一个公民。

《大国工匠》推崇“匠人精神”宣传技术技能,成就出彩人生,对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中国制造和服务水平很有意义。宝剑锋从磨砺出。我在收看该系列节目时,发现他们文化不同,年龄有别,但都拥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热爱自己的职业、敬业奉献。他们技艺精湛,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在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还有人检测手感堪比X光般精准,令人叹服。他们所以能够匠心筑梦,凭的是传承和钻研,靠的是专注与磨砺。

“工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领域去学习。虽然我们还没有正式踏入社会,但这部节目已经深深地改变了我们潜意识里的认知,我们需要这种精神,可以说这部影片对我们也是受益匪浅。一流的产品是一流的员工生产出来的,这和我们的“产品即人品,干就干最好,争就争第一”是一脉相承的。这八位工匠,就是我们学习的标杆、追赶的目标。提升综合素质,首先就得从掌握业务技能开始,以做到顶尖、做到最好为最高目标。这些都将成为未来我们踏入工作岗位的名训,时刻勉励自己,做到最好。

央视播出的《大国工匠》反映的是普通职工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业绩,让人敬畏和感动的“德技双馨”的真人真故事,没有半点夸张,平时的叙述就是岁月里无限追求的刻录。

看完整部节目,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我们要研制出优质的“中国制造”!这仅仅靠这八名工匠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全员参与,全员配合,不漏下一丝一毫的空隙,质量就是最有力的说服者。每个人都能像他们一样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那么我相信“中国制造”这四个大字一定会越来越美好!社会需要这种人,国家需要这样的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匠人。

在三年职高生活里,我通过老师和同学们的教导与帮助,在校期间熟练并掌握园艺栽培、园艺植物配置、采后技术处理、插花、园林设计、园林的规划设计,手工和电脑绘图知识和技术,熟练使用AUTOCAD ,PHOTOSHOP和3DMAX进行绘图工作,了解施工管理及相关的园林知识。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我也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自身能力的发展。任职团支书和宣传委员期间,认真负责并与其他班干部积极组织全班开展各种有益文体活动,多次成功组织全班的主题班会和校内外各种活动,增强了组织能力和团体合作能力。

作为一名朝气蓬勃的职高生,我马上就要毕业了,我深信在这个充满挑战和竞争的社会里,扎实的专业知识、求实的作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素质将是成功的基石。

最后我不得不说,劳动人民最光荣!希望通过《大国工匠》的成功经验,可以展示劳动者的风采,从而让更多的劳动变成创造,让技术变成艺术,让劳动成为一个个“匠心筑梦”的旅程,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成为他们的一员。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大国工匠观后感

全文共 1228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上飞公司高级技师胡双钱喜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了表彰,新闻联播在《大国工匠》专题短片中报道了胡双钱的事迹。此时恰逢“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又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商飞公司一周年、中国商飞公司成立七周年即将来临之际,回顾过去、评说现在、展望未来,感慨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正是每一个鲜活的人物和事例,为民机事业每一步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时代的记载和历史的积淀。

民机历程可歌可泣,载誉归来可喜可贺

还清晰记得,去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商飞公司时所说,“中国的飞机制造业走过了一段艰难、坎坷、曲折的过程,实际上我们大飞机的制造很早就起步了,后来就停下来了。而今迈步从头越,现在这个势头很好,开局很好,方向正确,基础也很好。”中国的民用飞机发展历程真可谓是历尽曲折,从70年代中国自主研制生产的“运十”飞机,到90年代中美合作的麦道82、麦道90飞机,人聚人散、几起几落,数十年的光景随风逝去,有苦难、有辉煌、有无奈、有不解,直到现在ARJ21-700飞机、C919大型客机、中俄合作研制的宽体客机三型号并举,发展历程不算是波澜壮阔,却也是可歌可泣。

航空“手艺人”胡双钱,作为一名普通平凡的劳动者,作为上飞公司2000多名技能工人的代表,却因为35年工作时间里加工过数十万的飞机零件,没有出现过一个次品,而变得不平凡、不普通。这次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既是对胡双钱本人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优秀品格的褒奖,也是对上飞公司广大技术、技能和管理人才长期以来不懈努力的赞誉,更是对千千万万从事民机事业的辛勤劳动者和坚定支持者的精神激励,可喜又可贺。

型号研制恰逢其时,队伍建设正得其势

当前,公司的型号研制和发展建设正处在最为关键的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传承与创新并举,项目与人才并重。型号任务快速推进,现在技能人才登上舞台大放光彩,为型号贡献智慧和力量。

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进一步抓好职业能力教育的政策,为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指引了发展的方向和实现的路径。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积极支持民机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发展,通过举办国际级技能大赛、建设国际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实施国家级技能人才实训基地项目等,给予上飞公司多次指导和帮助。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浦东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专门拿出资金支持上飞公司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技能人才千人计划、百人计划等项目的建设工作,目前已经累计支持近亿元,后续还将加大力度继续给予支持。中国商飞公司和上飞公司积极利用各方平台、政策和资源,以推进职业能力建设基地的发展为契机,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后续型号批生产提供优质的人才保障。尤其可贵的是,经过几年的历练,上飞公司已经拥有了一批诚实守信、具有高超技能水平的操作人员,他们踏实肯干、敬业奉献,为民机装配制造和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正所谓:咱们工人有力量,勇立潮头敢担当。匠心筑起民机梦,同心协力创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看大国工匠观后感1000字

全文共 1547 字

+ 加入清单

全国劳模大会的召开,是对我们一线工人的充分肯定,也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崇尚劳动已成为我们劳动者永不消失的荣耀。

九十年代起,中国经济大潮汹涌澎湃,使大多数人产生了金钱至上的思想观念,好多年轻人都不愿到生产一线工作,要么经商做生意,要么考公务员,使得我们制造业一线年轻技术工人严重断层。

抓质量要一丝不苟。“大国工匠”中的几位高级技师,生产的都是飞机、火箭、高铁、轮船,是一批质量要求相当高的产品,如有0.1%的质量问题,飞机可能坠落、高铁可能脱轨,轮船可能沉没,这些产品要求的是100%的保证质量。我们的干部和职工在平时质量管理中动不动就是“差不多”、“还凑合”,这些词都不能用在我们的质量管理中,我们的产品质量也要求是100%。这就需要我们的一线职工在各自的岗位上,要一丝不苟,想办法、动脑子,把质量确确实实提上来。我们大家要明白一个道理,我们机械制造业的品牌不是靠广告宣传能换来的,是靠过硬的质量和优越的性能从用户的口碑中换来的。我们全体员工要时刻把质量放在心中,不合格的工件坚决不入库,不合格的产品坚决不出厂,要有持之以恒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把产品做好,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才会不断地发展壮大,大家才能过上越来越幸福的生活。

未来的高级技术工人会大有作为。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年的飞速发展,经济总量已有显著提高,已跃居世界第二,但是粗放式的发展,过度依赖于消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也使得中国的制造业量大而不精,因此,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必然趋势。要转型升级,就必须有一批高水平的技术工人,再先进的机器也是通过人制造出来的,没有能人产品永远也不可能升级。我们企业过去是生产中小型产品为主的企业,我们的部分职工过去只是制造小型产品,现在升级为制造大型数控产品及生产线,这些都要求我们的一线职工要提高自身素养,学习先进技术,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过去的生产一线工人是最底层,现在的生产一线工人是最顶层,尊重知识、崇尚劳动,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望全体职工努力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的技术水平,技术水平提高了,你才会大有作为。

请大家看一下“大国工匠”这个报道,向全国各行业的优秀技师学习,大家会从中受到启发的。希望全体一线职工勤学习,肯钻研,爱岗敬业,在不久的将来,很多人都会成为百圣源的工匠,成为中国的工匠。

胡双钱就是其中一位拥有非凡技术的匠人,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身份的老师傅,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制造中国大飞机团队里必不可缺少的一份子。2006年,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立项,对胡双钱来说,这个要做百万个零件的大工程,不仅意味着要做各种各样形状各异的零件,有时还要临时救急。一次,生产急需一个特殊零件,从原厂调配需要几天的时间,为不耽误工期,只能用钛合金毛坯来现场临时加工,这个任务交给了胡双钱。

在节目里,胡双钱所讲述的任务难度广大,令人难以想象:一个零件要一百多万元,关键它是精锻锻出来的,所以成本相当高,因为是有36个孔,大小不一样,孔的要求是0.24毫米。

0.24毫米,相当于人头发丝的直径,这个本来要靠细致编程的数控车床来完成的零件,那是只能依靠胡双钱的一双手,和一台传统的铁钻床,仅用一个多小时,36个孔悉数打造完毕,一次性通过检验,也证明胡双钱的金属雕花技能。

这些大国工匠,基本都是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他们以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不平凡,他们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的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让我们为之震惊,为之叹服,为之激动,为之点赞.

更多观后感作文推荐:

1.看天河观后感

2.看影片天河观后感

3.观看电影天河观后感

4.观看史来贺观后感

5.观看卒迹观后感

6.蜕变观后感汇集

7.观看天河观后感

8.看南京南京观后感

9.看武媚娘传奇观后感

10.真爱观后感500字汇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大国工匠匠心筑梦观后感1000字

全文共 1066 字

+ 加入清单

大国工匠》讲述的是8位勤奋的普通工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不了不平凡的事,那些劳动者用双手匠心筑梦,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他们成为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观后感1000字

他们一念执着,一生坚守。我们国家需要许多像这样的人才。就是因为他们,才会有如此大的进步。他们是谁呢?他们是中国“大国之匠”,他们用智慧创造今日的辉煌,他们用实力创造今日的成就,他们证明中国这个大国的实力,他们证明了我们国家的进步与努力。

打造“中国制造”,有这样一些国家顶级技师,他们的名字是故秋亮,孟剑锋,胡双钱…… 故秋亮为载人潜水艇做出伟大的贡献——蛟龙号,一丝不苟,临近退休却依旧关注祖国的未来,默默奉献祖国科技中。为此,孟剑锋,国家高级技师,不断努力,不断追求,不容半点差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胡双钱,从1980年进场,不管工厂倒闭,也不被高薪诱惑,依旧与工厂老员工相互陪同制造大型飞机,对每一个细节更为关注,他给家人没能尽丈夫与父亲之责,却给他们带来一堆堆奖状和荣誉证书。他们是打造“中国制造”的有功之臣。

大国之匠,把我们推向世界顶尖,把中国文化传远名扬。他们是周东红、宁云章。一个为造纸做出伟大奉献,一个为高铁作出奉献。我们生活中,学习中都会运用到纸,而周东红从未浪费过一张纸,从他手里掏出来的纸全部都是完整的,为运用到纸的部门奠定了基础。宁允展为高铁速度创下了与以往记录更高的成就,为此,我国高铁科技已打通世界。

为了祖国进步,为了人民安全,更有这么两位有功者用一生来成就祖国事业与自己的事业。他们是张东伟,管延安。张东伟也是严师出高徒,从学徒开始,他的师父不容他出一点差错,他们岗位中稍出了点差错,造成的损失和伤害是巨大的。他是一位LND船的钢板链接者,钢板链接必须徒手链接,在这行业中,必须心平气和,为此他只要一有时间,便会去钓鱼将职业培养出情趣。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的还有管延安,是一位有20年工龄的、技术精湛的老钳工。我们国家有许多海底通道,而这些都是通过他们一双双精巧之手打造的,在他们刚出生的时代里没有高科技术产品,只靠他这一双手精确到0.01毫米,也不放过。他说:“如果发生空隙,海底通道将会出现露水,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我要更加用心”。

他们一念执着,一生坚守,不抛弃,不放弃是交给我们最大的收获,“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是我们一生的追求。所以我们一旦认定的事情,就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追求着那一份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绝不言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日本札幌亚冬会观后感

全文共 401 字

+ 加入清单

跳台滑雪是冬季运动中最好看的项目之一。不过中国队去选苗子,却遇到了不少阻滞。中国跳台滑雪队官员朱书墨说了一个段子:“我们和别人说要招跳台的孩子,人家一般都以为是跳水队来人了。再仔细一解释,人家接着问,这是什么项目?”没有知名度,便没有关注度,自然更不会有普及度。中国跳台滑雪队在亚冬会团体比赛中排名垫底,无缘奖牌。

跳台滑雪的尴尬,其他许多冬季项目也感同身受。“三分之一项目没开展,三分之一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只有三分之一在世界高水平舞台上。”在中国代表团团长高志丹的总结中,三分之一在世界高水平舞台上的都是冰上项目。对于中国选手来说,雪上项目连日常练习都成困难。“有的雪场从市区往返要八个小时,一些雪场没有缆车,必须通过拖牵。至于高山项目,国内甚至连一个高山雪场都没有。”北京申奥成功,促成了转机。如今大部分雪上项目队伍已拥有了充足的经费前往海外训练。但人才储备的薄弱、社会关注度的低下,想要突破,很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日本电影《怒》观后感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你怎么不说点什么?我可是在怀疑你啊。」

「你不是在怀疑我,而是信任我,对吗?

……明白了,我说点什么就行了是吧。

谢谢你信任我。」

怀疑,不是因为不信任,而正是因为心底「想要去信任」的欲望。想要相信,所以怀疑。

就仿佛,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同样,会有愤,是因为心底「想要去宽恕」的感情,是因为对这个世界,对自身还有期待。

电影一面演绎冲绳篇的少女感到自己被信任的人背叛后的愤怒,一面演绎东京与千叶篇的因为害怕被背叛的疑心疑鬼,也不过是同样的现实——信任与怀疑之间,没有正解。

反对美军基地的运动,对热心运动的父亲态度冷淡的少年,美国大兵的暴行,不能说是冲绳的全部,但电影也是写实地照出了冲绳的一部分。少女的一句「不要告诉别人」让人心疼,却也是无奈的现实。其实冲绳的少年并无可指责,面对两名身强力壮的大兵,逃避是很自然的反应。然而少女的悲愤无处可指,只能指向自己信任的人,因为只有自己信任的人,才会「想要去宽恕」。

无论进行多少次游行,美军基地都不会轻易搬离,士兵的暴行还在接二连三的发生,这大概是生活在冲绳的人们的某种无力感。这种无力感,不仅是冲绳篇,也多少穿透着东京篇和千叶篇。不管是冲绳问题也好,还是同性恋者的处境,或是社会对女性的污名,电影都只是点到为止,正是这种点到为止,呈现出一种共通的无力感。

俗话说,冤有头,债有主,而那种无能为力的悲愤,有时候指向自己,有时候指向自己信任的人,有时候就会指向不相干的人。

这不是一部令人心情舒畅的电影,因为那种无力感,也是我们身上无法摆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央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观后感

全文共 51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的中国,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拥有众多人口和悠久历史的中国如何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中国的几代领导人反复强调:我们的发展,要吸收和借鉴全人类的文明成果。那么,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应该以什么样的胸怀和态度来看待曾经在近现代历史上引领世界潮流的国家?中国的和平发展,可以从中借鉴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

我们该如何认识中国?我们该如何看待世界?一部十二集的电视也许不可能给出答案,至少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迪。

思想的解放是先导。这是该影片对我的启迪之一,英国工业革命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新教在英国确立了统治地位,它解放了人们被禁锢的僵化思想。诞生了一批伟大的科学家,瓦特、牛顿是他们的杰出代表。英国可以为出身地微的牛顿举行国葬,皇室成员、亲王亲自为他抬棺。这在其它当时等级森严的欧洲国家是不可想象的,更不用说中国。

当时经济的飞速发展的迫切需要新技术,为什么唯独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正是英国相对而言比较开放、自由的宗教环境,为优秀科学家的诞生提供了宽松的空间。这些标新立异的科学工作者才没有被当成异教徒烧死。如果瓦特研究万能蒸气机的实验被当狂热的宗教界成挑战上帝的举动;如果珈里略的悲剧降落在瓦特身上,英国还有工业革命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大国崛起观后感日本

全文共 1317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日本,或许很多热血的中国青年都会想起中国被其欺压凌-辱的那段不堪回首历史,为何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人民勤劳智慧的中国会被一个只有弹丸之地、曾经蒙昧落后的日本欺压半个世纪之久呢?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看了大国崛起之后,我明白了一些道理。

《大国崛起》描述了自15世纪开始500年的时间里,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九个国家相继称霸世界,并日益成为超级强国的历程,从政治、经济、思想、宗教、艺术、军事、外交等多个角度分析大国兴衰的成败得失。这些镜头和片段留给我的是深深的震撼……

读史使人明智,五百年来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人类五百年的历史是漫长而又极其复杂的,我在这里稍作窥探。

今天的中国,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拥有众多人口和悠久历史的中国如何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怎样才能快速发展,振兴我国的大国梦?这部电视剧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迪。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关键,这是电视对我的启迪之一。人类掌握的科学技术越多,人类对自然的驾驭能力就越强,人类社会也就越发达,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人类发展史表明,推动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首要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而科学技术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因此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关键。

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是社会发展的保障,这是电视对我的启迪之二。一百多年前,美国的大-炮打开了日本封闭的国门;这和中国的情况何其相似?日本人能迅速认识到幕府体制的僵化,改变国体为天皇掌权的君主立宪制。当中国的皇帝还在紫禁城内醉生梦死的时候,日本不但派出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天皇也亲自到欧洲发达国家考察。日本最终目的作出了脱离亚洲,与欧洲列强为伍的明智选择,为自己的崛起找到了伙伴。日本的百年维新让自己成为世界经济第三强国,日本的强国经验最值得中国借鉴。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史经历了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时代,实践表明只有建立适合中国具体国情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才能有效社会发展。

人类社会的文化教育是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基矗这是电视对我的启迪之三。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教育的培养目标、质量、办学模式等,但教育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教育可改变劳动者的素质,从而提高其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教育可促进科技发展,使科学技术及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教育可改变人的收入分配。因此,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科教兴国的战略,把教育的 与改革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发展的支撑因素,是非常必要的。日本,原先比欧美国家落后,现在不但赶上,而且还超过了欧美国家,连续十多年来一直保持是最大的债权国,其原因就是日本注重国民的文化教育,使人的聪明才智的发挥得到了遵重,消除了对抗,使人们能够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携手向前,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大踏步前进。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矣”,这是一千三百多年前,李世民和魏征一段对话中的摘录。先人早已告知我们,要学会从历史中去吸取教训,避免走错路、弯路。带着五千年积淀下来的智慧,经历了改革开放的中国人已经学会了突破各种困扰,只求发展“发展”之本身,抛弃了不必要的意识形态束缚,中国的大国之路必将稳步向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大国崛起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1935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五百年来,世界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的大国,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顺,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看完大国崛起这部十二集的纪录片,再纵观大国崛起之路,回望中国的近现代史。的确感慨万千。也想到了这么几个问题:大国崛起之谜底是什么呢?怎样的国家才是大国?中国目前是不是大国GDP是衡量经济状况的最佳标准吗?新世纪的青年应该树立怎样的、应该怎样树立爱国心。

那么以经济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富裕为标志的大国崛起之谜底是什么呢?

思想文化的进步,吹响大国崛起的号角。

英国首相丘吉尔说:我们情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能失去莎士比亚。英国正是有了莎士比亚的文学、牛顿的力学和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等思想文化的进步,才有了大国的崛起。纵观各大国之所以能够崛起,都有其理论观念的更新和思想文化的进步,这是吹响大国崛起的进军号角。

社会革命的兴起,推动大国崛起的步伐。

各大国的崛起都经历了种种阵痛,为了政治民主而进行的国内社会的变革和战争及两次世界大战造就了大国的崛起,这是不争的事实。苏联是在一战和国内推翻沙皇的战争后崛起;美国是在国内南北战争和二战后崛起。可见社会革命是带动历史前进的火车头,人们要求实现民主政治是大国崛起的推动力,而战争便成为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

经济体制的创新,开辟大国崛起的途径。

英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美国反托拉斯的政策出台,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等,都是由上至下的经济体制创新,市场经济不是不要计划,计划经济更不能离开市场机制,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这是开辟大国崛起的重要途径。

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大国崛起的基础。

500年间,从航海技术开始,全球经历了以蒸汽化、电气化、信息化为代表的三次工业大革命,这些科技的发明创造及推广运用,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因素。事实完全可以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科学技术就没有大国的崛起,因此重视科学,重视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美国有4000所大学就足以说明教育和科学技术在大国崛起中的显著地位和重要作用。

民族精神的宏扬,掀开大国崛起的篇章。

任何大国的崛起都想谋求世界霸主的地位,都想从本国和本民族的利益出发来调整世界格局,因此民族精神在大国崛起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份量。自强不息和秀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精神为大国的崛起谱写了一幕幕新篇章。当然本民族利益和全球利益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其距离也是越近越有生命力。正如德国的考问世界是伟大的,而拷打世界则以失败告终。所以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离开全球利益的民族利益是没有出路的。

怎样的国家才是大国?大国崛起都有着共同的特点:业先进的科学技术指引并加快经济的发展,以雄厚的经济实力增强军事力量,以强大的军事力量来威慑世界。那么很明显了,只有有着健康并且雄厚的经济实力,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显赫的政治地位的国家才是大国。现在很多人都在说GDP说中国的GDP怎么怎么样,的确,中国百分之八甚至高达百分之十的GDP增长率很是让人眼红,但中国的经济并不健康跟不均衡。1840年前,中国的GDP总量是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但结果呢?就连甲午海战前,都是日本的六倍,但甲午一战,是败得那么的耻辱。也许有人会反问,美国日本为什么强大,难道与GDP没关吗?不,有关,但总要的是她们的产业结构,我们看看。美国的GDP构成是什么,航空航天,造船,钢铁,生物科技,现代农业。日本呢,钢铁,电资产品,汽车。再看看中国,纺织,简单的制造业,和清王朝时的茶叶,陶瓷没什么区别。怎样的国家在强大,怎样的国家才能在变化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是看一个国家能否在更短更快的时间内,将经济转化成暴力。通俗而讲,就是你的钱能不能换来更多更先进的武装力量。很明显,只有一个国家有以先进科学技术为支撑的重工业体系才能做到。因为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关键时刻,只有靠自己。现在中国还在用3000万条裤子去换别人的一架飞机。到了真正的战争时期有谁跟你换,就算能换,那架飞机还是那样的价钱吗?到时候是不是真的要像国歌里唱的那样,用我们的热血铸成新的长城。强大不等于肥大,何况中国的肥大还是用的别人的脂肪呢

那么,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该怎么做?其实,在我们的思修书上早就写得明明白白了。可能有人会说我怎么总说祖国的这不是那不是,外国这好那好,是不是崇洋媚外啊?不,并不是,居安思危是一个国家和名族的品质。孟子云: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我认为只有始终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优点,才能有自己奋斗的方向,才有可能后来居上。正如人们上说的,狼来了,你是否准备好了猎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大国崛起观后感

全文共 518 字

+ 加入清单

大国崛起》这部记录片分别讲述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格兰、法兰西、德意志、日本、俄罗斯(前苏联)、美国九个曾经在世界历史舞台上拥有辉煌经历的风云大国的兴衰故事。它们的强盛都离不开那些改变国家命运的重要人物和领导人。从哥伦布、威廉姆·伯克尔斯宗、瓦特、莎士比亚、亚当·斯密、卢梭到伊沙贝尔女王、拿破仑、戴高乐、郫斯麦、彼得大帝、华盛顿。在每个国家崛起的故事中都有一个深刻的道理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真正的治国之道从是这里产生的。

每一个经历过风风雨雨的大国,都可以当作我们的老师。西班牙与葡萄牙告诉我们:要有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和好奇心才能使我们拥有别人不会拥有的东西;荷兰告诉我们,无穷无尽的资本力量可以创造奇迹;英格兰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崛起还得需要科学与文化思想的支持;法兰西告诉我们:以武力征服世界不能使征服者长时间地站在王者的位置上;德意志则用第一次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失败更加深刻地证实了法兰西的教训;德意志还告诉我们只有统一完整的国家才能走上强国之路;日本告诉了我们:要使国家崛起就需要不停地学习,不停地完善自己;前苏联的兴衰告诉我们:伟大的社会变革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智慧;美利坚合众国告诉我们:要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前进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大国工匠观后感

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特色节目,中央电视台“大国工匠”播出了8位劳动者的楷模事迹。他们都是在日常平凡的劳动中千锤百炼,而成为劳动者中的佼佼者。

劳动技能是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过程中逐渐摸索的,这昭示了我们一个道理:做人不要好高骛远,这山望着那山高,要通过刻苦扎实的努力,才能换来事业的成功。蓝领如此,白领也是如此。

成功就要经得起清贫和寂寞。但放眼今天的社会,急功近利、利益至上已经占领了很多人的精神世界。部分岗位频频的跳槽,公务员的离职,无不对生产、工作秩序带来冲击,对个人技能和素质的提高也形成了断层,带给整个社会的就是普遍的技能低下,制造和创新也必然受到影响和制约,这从我们的制造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平庸可以佐证。

当前,中国的经济走向新常态,创新是必要的基础,没有创新,就要长期受制于人。中国是一个消费大国,但还远不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依靠低廉的产品只能增加资源的消耗,这是没有出路的。

作为国人,要想享受更好的生活,不能指望别人,只有不断的提高自己,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因此,热爱岗位,钻研技能,脚踏实地,才是普通劳动者的成功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大国崛起12集观后感

全文共 826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买了《大国崛起》全套光盘,一共12集,6张光盘。DVD效果相当不错。

最开始一个朋友提到这部纪录片,说是中组部推荐的,当时就有了点印象。后来在新浪网上看了一个开头,感觉真的不错。

世界真正走入到世界史是在500年前,因为之前各个大陆之间都是隔绝的,所以这是很难说谁是世界大国。中国在1400多年,由郑和下西洋,他不是为了做贸易,而是为宣扬明朝皇帝的恩威。但是从郑和过后,中国在海洋上再也没有了踪迹。

第一个世界大国是葡萄牙。很难想象一个150万人口的企业能在世界史上这么风光过。看过后,仔细想想,也许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民族的忧患意识。作为第一个在欧洲大陆民族统一的国家,被当时罗马教皇所承认,在利比亚的小岛上,通往欧洲大陆还是一片混沌,但是这个国家的生存的前景确实不是很乐观。二、商业的兴起。电视说这可能是一个最大的导火索,香料的盛行。其实葡萄牙人也就想多赚一点,可以这么一赚就赚大发了。三是有一个小恩里克的王子。每个时代,每个国家都有这么一些开花,创新的人存在,也许是这些人永远不满足的新,让世界进步。

第二个世界大国是西班牙,最惊讶的是国王是各女的,而且是各美女。两个在葡萄牙怀材不遇的航海家哥伦布和麦哲伦终于借西班牙女王之手阳明例外,但最让人佩服是他们那种航海家的精神,他们不是生活不安逸,但是他们为了自己的理想,原因为此付出一起代价,可歌可泣阿。

葡萄牙向东,西班牙向西。两个最初繁荣起来的国家最终没有坚持下来,流水一般财富镏流进流出,两牙通过全球贸易,与其说让本国的王族富裕起来,不如养活周边国家的工业,也为其他国家指明了道路,两牙是先行者,却不是领导者。

第三个是世界大国是海上马车夫荷兰。荷兰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切以经济利益为重,为此, 他们愿意把国家让西班牙来统治,但是西班牙把手伸向他们的口袋时,他们不答应了。荷兰人为了钱可以向中国皇帝屈膝,这是当时其他国家使者都无法接受的。他们为了钱, 荷兰的最高长官离开祖国去了英国,开辟的英国的新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大国工匠观后感

全文共 1154 字

+ 加入清单

央视推出《大国工匠》系列节目,介绍了一批国宝级的顶级技工,在社会上引发了热烈的反响。

这群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对国家作出了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巨大贡献。他们和我们一样岗位平凡,都有着相似的舞台;他们和我们一样每天操作机械设备、挥舞榔头、手握焊枪……,但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孜孜以求,技能超群,跻身于“国宝级”技工行列,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

现代文明之所以伟大,在于工业之神奇,工业之神奇,在于一双双灵巧的手,正是这一双双灵巧的手,支撑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大国工匠”的辉煌无疑唤醒我们,我们的制造型企业,一定要大力提倡“工匠精神”、深入深度继承中国源远流长的工匠精神。

作为制造业的xx工业,29年来,我们在集团董事会英明的战略决策下产业不断升级,我们用辛勤劳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时期,但又不得不承认,我们还缺少“工匠精神”,我们需要大力提倡和发扬这种工匠精神,让我们在岗位技能上发挥极致,成为生产技术上不可或缺的高级人才,成为xx工业的脊梁。

xx集团旗下产业众多,各个领域里施展才能的机会不少,又至集团转型升级关键时期,需要大量的“能工巧匠”发挥才能,在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释放自己的光彩。我们每天坚守在自己岗位上,每天都应该有新的进步:握产品的手更加灵巧了,组装零部件更加熟练了,下线的产品也更加精美了,这些技术都是我们自己能够锻炼出来的,熟能生巧,巧能生妙。那些大国工匠哪位又不是从平时工作中练就出来的?他们之所以出类拔萃、不可替代,他们有着一种崇高的敬业精神,只有敬业才会让自己出类拔萃,不要满足于普普通通的工作表现,要做就要做得最好,才能成为公司里不可或缺的人物,成为岗位上一道靓丽的风景。超越平庸,选择完善,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一生追求的格言。这是对工作的一种态度,一种信仰,一种力量,这种精神与力量催人奋进助人成长,直至造就职场的核心竞争力,这是每一个乐观、健康、积极向上的人都应该具备的一种精神。

我们的个人发展与xx愿景密不可分,xx的强大和我们员工幸福紧紧相连,我们必须要以主人翁的精神热爱本职工作、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可望拓展人生价值。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高素质的劳动者,正是人格化的“第一生产力”。今天“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亟须大批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精英。而于个人而言,在技术技能领域发展,用技术技能实现自己人生价值,也会如鱼得水,也是重要人才、也是前途无量。

即使我们有些岗位不是从事技工行业,也要发扬“工匠精神”,坚持在本职岗位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为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和xx美好愿景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