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ld not connect to memcache and try to use file cache now!
听奶奶讲乡村趣事 - 开学吧

0

作文听奶奶讲民间故事【实用20篇】

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去编织奇异的情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一些作文听奶奶讲民间故事优秀作文,欢迎参考借鉴,希望你们喜欢。

浏览

5046

作文

141

听奶奶讲乡村趣事

全文共 1238 字

+ 加入清单

风儿吹过,柳儿扭着枝腰,柳絮以轻曼美妙的舞姿告诉我:春天来了。一切是那么的清新,一切又是那么动人,那蓬勃向上的气息似乎让我这个只懂得看书的乖孩子对外面诱人的景物也不禁向往起来。走在林荫小路上,近处鸟语花香,远处高楼耸立,面对着四周的红墙绿瓦怎能让我不释怀不陶醉!

慢慢地走回家中,心中依恋着那份美妙。"孩子",我抬起头,奶奶正坐在树下。我跑过去亲

切的依偎在她身边,虽然她那饱经风霜的脸上爬满了皱纹,但她那和蔼的笑容永远不变。"奶奶,你现在幸福吗""幸福,你们开心我就幸福。""奶奶你年轻的时候漂亮吗""漂亮,漂亮,可那时的日子苦哦。"

奶奶摸着我的头说:"那时奶奶住的是茅草屋,一到下雨屋里就漏。我那时19岁,每天都要到生产队里上工劳动,分到的粮食却不够吃。""那你不会自己种吗"我疑惑地问奶奶。奶奶眯着眼笑着说:"傻丫头,那时家家户户都不许私自种菜种粮食。记得有一次啊,我们家偷偷在后院种了几十棵青菜,还是在杂草里种的,怕那些没良心的知道,要是被发现,那么恐怕十几天都不会有米下锅了。"奶奶拳头捏得紧紧的,眼睛注视着前方,我想一定是勾起了她的伤心往事。"没有办法,全家几口人能吃的只有青菜。我记得那时也是春天,虽然花没有现在鲜艳,但遍山坡都是,我和你爷爷就是在那开满杜鹃花的山坡上认识的,那时你爷爷嘴可甜了,捧了一大束杜鹃花送给奶奶,奶奶那时可高兴了。"我看见奶奶脸上洋溢着幸福,眼睛弯成了月牙。"你爷爷对我很好,重的活都帮我干,可是奶奶家里人知道了,嫌你爷爷家里穷,又没有什么地位,就不允许我和你爷爷见面。我和你爷爷就在晚上偷偷地在一块公家的山芋田里见面,你爷爷挖了几个山芋用火烤着给我吃,我心里啊不知是甜还是苦。"

"你外祖奶奶也就是我妈,当时就这样对奶奶说,如果你再和那个穷小子见面,小心我打断你的腿。我那时多么伤心啊!又是一年的杜鹃花开,你爷爷又在那个山坡送了一大束杜鹃花给我。我当时就抱着那束杜鹃花在那个山坡上哭啊哭。你爷爷就陪着我,说,没事,没事。我们还是可能在一起的。过了几年,国家开始实行改革,日子一天天变好了,你爷爷努力的想证明他有能力娶我,我们家的房子也由草房变成了瓦房。当你爷爷来提亲时,我妈再也没反对,你爷爷靠着他一身硬骨头把我们的新房盖起来了。"我看着奶奶眼里含着泪花,我想她心里一定很欣慰了。"党改革的好啊,一晃几年家乡竟变得这般模样,楼房电灯都有了,好啊,好啊。"我撒娇地说:"奶奶你真幸福,有爷爷这么痴情的人照顾你一辈子。""小鬼,不要忘了今天的安逸生活是怎么来的,不是光靠干活就能过上的,奶奶吃过的苦你不会尝到的。现在可好了,不会为一日三餐吃不饱而烦了,你要珍惜啊。""会的,奶奶,我看看妈妈有没有弄晚饭"奶奶擦干了眼泪扶着树站起来自语道:"党好,日子就越来越有过头了。"

"妈妈""哎,我在厨房里,看我今天做了什么好吃的"妈妈一边说一边端上菜。"啊,红烧排骨,妈,我爱死你了。"奶奶走到桌旁整了整衣服,摸着梳的整齐的头发说:"今天菜这么丰富啊!"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听外婆讲故事-科技改变生活_800字

全文共 792 字

+ 加入清单

夏夜,夜幕降临,凉风习习,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渐渐地停息下来。

屋里只有外婆陪我看电视。看着,看着,我突发奇想,要外婆给我讲她小时候的故事

外婆叹口气,“好吧,我就给你讲讲讲吧……”

我问外婆,“为什么叹气呀?”

“我们小时候的生活,可不像现在这么好过哟。”

外婆接着讲,“当时,科技落后,生产能力低下,什么东西都是凭票计划供应,有的即使有计划票,也因无钱而不能购买。那年月,不知有多少家庭因饥饿而背井离乡……”

外婆似乎不想回首这段往事,停了一会,继续讲道。“我们家里年年从生产队里分不到多少东西不说,还倒补生产队钱……一年到头,难得吃上一顿白米饭,更谈不上添置新衣了……”

我插嘴道:“那后来又是怎么变好的呢?”

“后来呀,”外婆似乎来劲了,提高嗓门继续往下讲,“由于党的政策发生了改变,人们劳动积极性提高,加上科技的发展,那日子可谓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你看哈,袁隆平发明了杂交水稻,经过推广,一下子把几亿人的吃饭问题给解决了;化纤的应用与推广,解决了人们的穿衣问题;工业的发展,日用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曾被人们视为珍宝的这票那票,一去不复返。”

外婆停顿了一下,“给你说个最简单的,以前,一个公社才有一部电话,而且一般人都用不上。如今连小学生都拥有了手机,既方便又轻巧,这都是科技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我打断外婆的话,“我们学校如今也享受到科技发展的好处。我们每间教室都安装上了电脑,配上了触摸屏的大液晶电视,老师上课时直接用手在电视上指来指去,就出现了内容丰富的文字、图片、音乐、英语等。我们上课也更有趣了。学校多功能室更霸道,除电脑外,还有投影机、实物展台……”

外婆接过话题,“你看到的都是小事,还有许多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比如神舟飞船上天,核电站……”

我听着听着,不觉已进入甜蜜的梦乡,梦见自己进入了一个科技无比发达的世界,人们的一切生产生活都有机器人的协助,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国民间小故事

全文共 260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名菜故事:猴子爬杆

清乾隆年间,江南水乡有一位响当当的厨子,名叫张小采。二十年前,张小采机缘巧合下得到一位前辈的指点,烹饪之道略有小成。后来,他拿出自己积攒多年的银两,开了家酒楼,定名为“玉香楼”。

开张之日,酒楼上下张灯结彩,锣鼓鞭炮震天作响。张小采让伙计在酒楼门上贴出一副对联。呵!让人无不称奇。只见那上联:四大菜系无一不精;下联:天南海北全都会做;横幅:天下美食。

口气不小,只是不知道这夸下海口的厨子有没有几把刷子?让人没想到的是,张小采硬生生地借着自己的机灵劲儿和这几年的努力,把客人要求的菜肴全做了出来,做得也是鲜嫩丰美,色、香、味俱全。食客无不惊叹,拍手称快。

这日,刚过晌午,一个老者经过玉香楼前,望见那副对联,他冷笑了一声,一走进酒楼,就招呼小二:“你家掌勺当真‘四大菜系无一不精、天南海北全都会做’?”

“我家掌勺的说了,若是有一道菜他做不出来,门口的对联就摘下来。我家玉香楼开张这几年,倒是有好多客人想摘,可惜没人有这个能耐。” 老人笑了,扬声说:“哈哈,好!那就先给我来一道‘竹外桃花三两枝’。”小二答得利索:“客官,您就瞧好吧!”

一会儿工夫,小二风风火火地从后厨走出来,手中多了一盘 “桃花点绛红”。周围的食客看见,忙围上前来。 呵!张小采这道菜真是讨巧,他用的是一个绘有翠竹的碟子,旁边正放着三块带着点点艳红的桃花饼。还别说,真有那么点味道!小二略带一丝得意,问:“客官,您看,合您的心意吗?下一道呢?”

老人端详着这道菜,说:“倒也有股机灵劲儿。好,这次算他搪塞过去。第二道,我要点‘春江水暖鸭先知’。”

“好!”没过多久,小二从后厨出来,只见他向一个伙计低语几句,就见伙计带着一个木桶,提着一个菜篮,急匆匆走出楼去。

不一会儿,只见伙计提着一桶水、带着一篮蔬菜回来了。又一会儿,后厨里飘出一股鲜香,光是闻一闻,就让人垂涎三尺。片刻后,小二小心翼翼地端着一个大砂锅走上前来,说:“客官,您看。” 小二掀起砂锅盖,浓浓的一股香味带着腾腾的热气,散发出来。只见那砂锅中,几片金黄的带皮鸭肉悠悠然漂在水上,煞是好看,真有几丝小鸭凫水的意趣;砂锅的配菜新鲜翠绿,倒也有几分江边柳树随风飘扬的滋味;汤汁鲜黄,给人一种饱满厚实之感。

这时,小二放下一个小火炉,将砂锅放在上面。老者端详着砂锅,眼底从开始的淡然,多了一点疑惑,进而竟变成一丝喜悦。只听老者低声道:“难道……真是……那倒也算有所长进。只是这刀工,怕是受心高气傲的影响,不进反退。唉,这样下去,到最后顶多也就算个寻常厨子,我怎放心得下?” 小二可没注意老者的话语,他以为老者也被张小采的厨艺所折服,随即说道:“客官,我看要不就这样打住?”

“急什么?我方才叫了两道菜,你们上了一道点心,一道汤,主菜还没做,这让我如何下口?” 小二颇有些无所谓,同时也带着些期待,信口说道:“那您还想叫什么?”说着,他看了一眼砂锅,只听见“咕嘟咕嘟”,想必是鸭汤开锅了。

老人想了想,说:“很简单,那就下两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吧。”

小二哈哈笑道:“我就知道是这两句。我家掌勺的已经吩咐好了。您看,正是时候。”小二掀起锅盖,略显沸腾的鸭汤泛着丝丝热气。突然,只见一块块白花花的河豚肉,从锅底翻腾了上来。这架势,真好似河豚在水中游动,上下翻飞,竟真是那“正是河豚欲上时”!

小二一脸得意的表情,他看了一眼老者,又说:“‘蒌蒿满地芦芽短’我想就不必说了吧!老人家,您知道的。”

老者点了点头,略带一丝微笑。他拿起竹筷,在砂锅中一捞,正是几样春季的时令蔬菜,不多不少,刚好五样。

小二继续说:“我家掌勺的早就料到了。他特意让我派个伙计,去取活江水以及新鲜的蔬菜,正是想到会这样。”

听到这里,老人竟摇了摇头,他说道:“可我要的是主菜,你家掌勺的只求表面功夫,会错意了。这样吧,我让他一回,有道是‘蚂蚁上树,猴子爬杆’。最后一道菜,就让他给我来一道‘猴子爬杆’吧。不过,我有一点要求,必须让你家掌勺的现场做出来。”

小二略有一丝惊讶,心想这还镇不住你?不过,他对张小采的厨艺绝对有信心,答道:“好,客官!不过我得先问问掌勺的。”说完,小二悠然走向后厨。

张小采年轻气盛,现场做就现场做。他招呼伙计搬来厨具,准备原料,开始做菜。老者站立一旁,静静地看着。只见张小采先将烙好的白面饼“噌噌噌”切成细条,然后把鸡蛋液与切好的饼条打匀,倒进油锅里,一起翻炒,最后,放入佐料,翻炒均匀。

不一会,只见一盘猴子爬杆饼条出锅了,色泽金黄,松软鲜香。围观之食客,无不叫好称赞。张小采端着盘子走到老者面前,自信地说:“这份猴子爬杆,有虚有实,有动有静,也算是一道名菜。老人家您果然见识非凡。”

但是老者看都没看这盘菜,就揶揄道:“你这就做好了?哼!果然还是欠火候。你这道菜,猴子有了,杆也有了,可我怎么没看到猴子爬杆呢?我要你现场做,个中奥秘,皆缘于此。而且,你这小猴,怎么连眼睛都没有啊,哈哈哈?”

“这……”张小采哑口无言。 “这真正的猴子爬杆,其实是这样的。”老者命伙计取来鲜虾、竹笋,佐料若干。老者提刀切笋,较于张小采,老者刀工更慢,更柔和,但切出来的笋条却十分整齐。 老者将笋条倒入锅中,竹笋“噼噼啪啪”,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发散出来。这香味,相比之前的猴子爬杆,更具一股清凉芬芳之感。几分钟后,老人将炒好的竹笋收入盘中,然后他再起油锅,将佐料撒入锅中,霎时间,奇香四溢。

接下来,老人又放入竹笋,炒拌均匀,再迅速将活虾倾盆倒入锅中,只见活虾受不住高温煎烤,虾脚自然弯曲,竟然正是抱住竹笋,向上蹿动。一双双小虾眼,真给人一种小猴在杆上玩耍的奇特感觉,却正像那“猴子爬杆”!

“好!”不经意间,周围聚拢的人越来越多,潮水般的叫好声四面而来。老者将这盘真正的猴子爬杆放在张小采面前。这位年轻人看得呆若木鸡,而后面红耳赤,恨不得挖个洞钻进去。

“年轻人啊,满招损,谦受益。我们厨子,可以有傲骨,但不能有唯我独尊的狭隘。我之前教过你的,可惜你……唉!你看你这几年,受自负侵蚀,你做菜的心意,竟是不进而退。心意没有,再好的色与香,又能如何?终是抵不过‘味’这位冷面判官。”

张小采这才反应过来,这似曾相识的老者,不正是多年前点化自己的高人吗?这番教导,更是字字入耳。张小采如醍醐灌顶,他赶紧行礼。但是待他抬起头来时,老者早已融入人群之中,不见踪影。只留下一盘“猴子爬杆”,在桌上冒着热气,那虾脚,似乎还动着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爷爷奶奶的故事

全文共 1050 字

+ 加入清单

一直以为我的爷爷奶奶像许多那个年代的人一样,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两个原本不认识的陌生人走到了一起,结婚生子,过日子.

有时,我会想,爷爷奶奶之间会有爱情吗?他们结婚前甚至连面也不曾见过.婚后,奶奶操持家务,拉扯孩子,终日柴米油盐,一个传统的、典型的贤妻良母.而爷爷婚后去当兵打仗,终日奔波在外,毫不顾家,什么家务活也不会做,全依赖奶奶服侍他,照顾这个家.

爷爷奶奶一起走过几十年,从我记事起,从未见过他们吵过嘴,红过脸,日子过的平平淡淡,像杯白开水.他们之间会有爱情吗?更多的是习惯吧!两个人在一起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也就谁也离不开谁了,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相亲相爱一辈子,白头偕老了.

至少我一直是这样认为的.

现代人的心目中,爱情,更多的是轰轰烈烈、海誓山盟,更多的是情调,是浪漫.轰轰烈烈的爱情让人激情燃烧,“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于君绝”的誓言让人感动.

直到有一次,我改变了看法.

那次,奶奶病了,病的很重.奶奶为这个家日夜操劳,无怨无悔,有些头痛脑热,忍一忍就过去了,从不对人说,怕给儿女、给老伴儿添麻烦.但那一次,是真的病倒了.

爷爷默默的,没有说什么,只是学起了洗衣、做饭,学起了提篮子去市场买菜,学起了讨价还价,算计起了柴米油盐、一日三餐.爷爷不是个善于表达的人,有事总放在心里,他只有以行动,来表达对奶奶的关怀和歉疚.大半辈子没做过家务的爷爷,动作虽笨拙,但也能将衣服洗干净,将饭做熟了.

做儿孙的请假轮班去照顾爷爷奶奶,而他们却坚持不让,怕耽误我们工作、学习.爷爷说:“我自己照顾老王就行,你们忙去吧,我身子骨还硬朗”.我们没有推辞,这是爷爷的一片心.他要尽自己的努力来照顾好这个家,把欠奶奶大半辈子的,都补回来.

奶奶的病情愈加严重,爷爷的家务活儿也愈加熟练.病房里,常有一位满头银丝的老人,只见他坐在病床旁,不时的给老伴儿喂饭,陪老伴儿聊天.他们是那样的宁静、安详、温馨.虽然话语不多,但动作、眼神中充满着对对方的关切、依恋.病床上的奶奶一脸的幸福……

我曾不经意间在收拾屋子时看到一个笔记本,是爷爷的.有一篇日记中写到:“我有时很怕,怕老王会走,她走了,或许我大去之期亦不远矣”.猛然间,我流泪了.我全明白了,我霎时间读懂了什么叫生死与共,什么叫做生离死别,什么是人世间最美的爱情.

或许是医生医术的高超,或许是奶奶的坚强,或许是大家的照顾,或许是爷爷心灵的召唤,奶奶奇迹般的康复了.爷爷笑了,很幸福的笑了.我的心灵被震撼了,我猛然想起了诗经里的一句诗:“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贺龙吟作对联的故事民间故事

全文共 1869 字

+ 加入清单

贺龙,字云卿,湖南桑植人。青少年时期由于出身贫苦等原因失去了求学机会,为此,贺龙后来常常自谦地对人们说:“我是没吃墨砚水的粗人,只晓得打仗,不懂得文字。”事实上,贺龙天资聪颖过人,又勤奋好学,而且善于从丰富的实践中、从社会“大学”里学习,触类旁通,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素养。这一点从他吟作对联的趣闻轶事中即可得到印证。

睿智对句擒匪首

湘鄂川黔交界一带,土匪猖獗。大土匪头子罗梓文一次交火中身负重伤,临死前让儿子罗金彪在孤山上修座将军庙,塑一座尊像。佛台边还出了一副上联:孤山独庙单枪匹马一将军。广求文人应对下联。

罗金彪当了土匪头子之后,果然践行他老爹的遗愿,修庙造像写楹联。可是。这一直无法对出的下联终究是把他难住了,只好择日公开求对。

这天,征台摆好,20余人上台试对,结果纷纷败下阵来,因为“孤、独、单、匹、一”这五个字都是“一”的意思,实在难对。

这时候,一位30多岁的先生从容不迫地走上台来,用粉笔潇潇洒洒写下:

夹江两岸双炮对虎二英雄。

罗金彪一看,大喜望外,暗自佩服:真是一副绝配佳联,此人非常有才!于是,马上立起身来,面对那位先生毕恭毕敬地口称“博士”,作揖打拱,表示深谢。

这位对出绝妙下联的“博士”,不是别人,正是贺龙。1933年夏天,他率领红三军(由红二军团改编)来到此地,听说老百姓深受土匪之苦,决心为民除害。正巧,罗金彪公开广征对联。贺龙神机妙算,准备巧妙利用这一良机,亲自出马,去接近匪首,而后再伺机替老百姓教训他一顿。

第二天早上,罗金彪请“博士”同行,率领家人以及兵丁600多人全部上了孤山,进罗梓文庙堂祭祀。

贺龙说:“罗司令,弟兄们背着枪下跪磕头,有点不尊重老爷吧?再说,弟兄们不慎走了火,乱了庙堂,可就多有得罪了。”

罗金彪一听有道理,立即就让匪兵们把枪都集中放在一起。

就在罗金彪俯身跪在地下哭念祭文,谁也不敢抬头之时,事先埋伏在庙堂附近的红军战士冲了出来,生擒了匪首罗金彪,将全部土匪都一网打尽,使当地的人民重新又得到了安宁。

撰联宣传促团结

南北墩是湘鄂两省交界、共辖的一条小街。两省以街中心的“东西井”作为界限。1931年,湘鄂两大土匪头子朱疤子与罗效之各据一头,挑动两省边境土家族与汉族居民械斗,他们从中渔利。

贺龙带领红军进驻南北墩以后,发动百姓打土豪、斗土司。可是,却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对于北街的土司。南街的群众不能批斗;而对南街的土豪。北街百姓又不能轻易批斗。

贺龙发现这一奇特的问题后,立即召开两地土、汉两民族的群众大会,准备进行一番宣传说服教育。目的是促进大家和平共处,团结对敌。

人头攒动的群众大会上,人们好奇地看到会场的台柱子上,醒目地贴着一副对联。人们情不自禁地诵读起来。识字者很快能够领会其中意思,不识字的则向识字者求教对联要义。人们还不由得进一步相互打问此对联的来由。

原来,这副对联是贺龙亲自撰写的。

上联是:打土豪,斗土司,何分南北:

下联是:闹翻身,求解放,哪管东西。

横批是:团结对敌。

这副对联不仅寓意深刻,而且巧妙地将两个地名嵌了进去。人们看到这副对联都很有感触。从此,南北墩两地的土、汉人民就团结一致,共同对敌。

外联颂赞鱼水情

1931年春,按照中共中央指示,红二军团缩编为红三军,贺龙任军长,邓中夏任政委。

1931年6月20日,贺龙行装简便,亲率红三军进驻武当山,领导红三军发动群众开辟鄂西北革命根据地。当时,以武当道总徐本善为首的紫霄宫道人50余名迎至东天门外欢迎红军。红三军纪律严明、官兵一致、为老百姓谋求利益和幸福、对道人极其尊敬等所作所为,受到道人的热烈称赞。武当道人也从粮食、医药和武器装备等方面想方设法给予红三军鼎力相助。在这里,贺龙与武当道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这年9月,红三军得悉洪湖根据地的红九师已沿汉水北上,全军欢欣鼓舞,决定南下迎接红九师,一起返回洪湖,并决定留下红二十五师的1000多人,在分特委书记柳克明领导下坚持斗争。

临走时,贺龙特意赠给徐道总黄金2斤,以示感谢。同时赠送对联一副,嵌入“伟樵紫霄”四字,以示赞颂人民革命事业及侠义道人支持人民革命事业之情:

伟人东来气尽紫。

樵歌西去云腾霄。

当贺龙带领红三军撤离武当时,还将500余名伤病员留在紫霄宫。徐道总分派王教化等多名弟子细心照料。伤病员痊愈后,分三批被护送到房县大木均归队。出发前,徐道总令紫霄宫库房取出衣物。让伤病员化装成道人、香客和采药人等,以保证安全。

武当道人和武当山苏区群众至今一直十分怀念贺龙元帅,房县一带至今还流传着一首赞颂贺龙的歌谣:“高山顶上云套云,园中竹子根连根。河里鱼儿不离水,贺老总和人民心连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听奶奶讲过去的故事作文400字

全文共 468 字

+ 加入清单

五星红旗在北京的天安门前迎风飘扬,我坐在电视机前看国庆大阅兵。看着国旗,我便问奶奶:“你们那个年代有红领巾吗?”

奶奶看了看我,摸着我的头说:“当然有呀,怎么突然问这个问题?”

我告诉奶奶:“我想知道那个年代的红领巾是什么样的。”

奶奶笑了笑:“当然和现在的一样。你知道吗?我们那个年代入队时戴好红领巾的那一刻,激动得跳起来了,我们的大队长还笑着说整个天都映红了。还有那时候大部分东西都是集体所有,连干活都是按劳分配的。”

奶奶喝了口水继续讲:“因为我母亲身体不好,所以我像你差不多大时,一放学就自己跑回来。然后在田边找到母亲,放下书包,帮助母亲干活,飘在胸前的红领巾怕放在地上脏了不舍得摘下,等到晚上天黑了才能在煤油灯下写作业。”

看着这飘动的五星红旗,我无比骄傲,是祖国给了我们这样的美好生活。科技的发达提高了人们的方便,可以不去超市买东西,手机一点,就送货到家……我再看看我的红领巾,心想:奶奶那代人生活一定很艰苦,而我们放学回来,先吃东西休息会再写作业。所以我们一定要更努力学习,为后人、前辈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

红领巾是世代美好的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听妈妈讲故事

全文共 722 字

+ 加入清单

“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欢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今天吃饭时,妈妈跟我讲述她过去的故事

姥姥有五个孩子,妈妈排行老四。

妈妈和我说:她小时候,家里经济不好,都到了一双鞋和兄弟姐妹轮着穿的地步了,那时候,全靠我姥爷一个人挣钱,一个月只能挣一百多块钱,维持一家的。那时候,妈妈非常好,在班里是学习委员,但是因为家里贫穷,惹来了的讥笑。有一次,妈妈在代表大会上发言,挑了一双算是好的鞋,其中还有一只还露出了大脚趾,妈妈上台发言时,下面的人对她指指点点,说“看她家穷的,破破烂烂的!”。妈妈听了心里可了,哭了一天一夜,求我姥爷给她买双新鞋“妈妈说完,眼睛红了,我的眼睛也被泪水朦胧了。妈妈接着告诉我说:”你姥爷一狠心,向邻居借了13元钱,给我买了一双新鞋,那时候,家里欠了900块钱都觉得,活不下去了。后来,我上了初三,家里实在熬不过去了,我就跟你姥姥说‘我不念了,我要出去打工!’你姥姥说:“就算砸锅卖铁,我也要供你上学!”到后来,我还是退了学,我去了技术学校“。我问妈妈:”你为什么去技术学校啊?“妈妈意味深长的说:”就为了快毕业,快点出去打工,好挣钱啊!“我点了点头,止不住的地下来。妈妈说:”后来,我到了你爸的单位,一开始挣110元钱,我都交给你姥姥,后来涨点了,开130元,我还是交给你姥姥。“

我听了妈妈的故事,想到了我们,以前的衣服是姐妹几个轮着穿,现在,我们的衣服都是一柜子一柜子的;以前,就是一元钱都很舍不得花,现在,每次花钱都是十元二十元的,从来不当回事。我们一定要养成节俭的好习惯,钱都是辛辛苦苦挣来的,不要大手大脚的花钱,节俭从生活做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听妈妈讲故事作文

全文共 878 字

+ 加入清单

上幼儿园的时候,每天晚上我最盼望的事就是依偎在妈妈的怀里听妈妈绘声绘色地讲故事。跟随着***故事我去过冰封雪覆的南极,到过五彩斑斓的海底,和一代君王秦始皇聊过天,同尽忠守节的苏武一起在贝加尔湖放过羊……每个夜晚,我都是闭着小眼睛,心满意足地,在妈妈娓娓动听的故事中走进梦乡。

记得那是2007年的暑假,天气格外的热,人每走一步,脚下就会冒出一股白烟来,炙热的太阳把人的舌头都烤焦了。也许是因为天气太热,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喉咙突然肿得连说话都很费劲。

晚上,我没有像往常一样飞快地洗完澡,兴高采烈地躺在床上等待妈妈捧着书把我领入故事的世界。而是一个人安安静静地,有些闷闷不乐地,慢慢腾腾地洗完澡,随随便便地拿了一本图画书坐到了床上。我多么盼望***喉咙一下子好起来呀!这几天妈妈都在给我讲罗兰的《草原上的小木屋》,昨天晚上她还对我说今晚就该给我讲罗兰的爸爸遇到了奥萨格人了。我最喜欢听印第安人的故事了,奥萨格人是印第安人的一支部落,他们会怎样对待罗兰的爸爸呢?罗兰他们的命运又将如何呢?我多么想快点儿知道啊!可妈妈怎么突然得了喉炎呢?我今天肯定没有故事听了,我失望地独自翻着图画书。这时,房门被轻轻地推开了,妈妈笑眯眯地走了进来,她的手里端着一杯水,腋下夹着的正是那本《草原上的小木屋》。

“妈妈,你好点了吗?”我抬起头热切地望着她。

“好些了。”妈妈讲话的声音很轻很轻,沙沙的,就像微风吹动树叶的声音。

“那你可以继续给我讲《小木屋》的故事吗?我现在就想听!现在就讲嘛!”我急切地请求着。

妈妈微笑着点了点头,放下水杯,剥开一粒金嗓子喉宝放进嘴巴里,坐在床边,打开书,轻轻地讲了起来。妈妈讲得很轻很慢,说不了几句话,就要喝口水,往日十分钟就能讲完的内容,妈妈用了双倍的时间。我听得格外认真,书里面讲奥萨格人对罗兰一家非常友善,罗兰一家只要不伤害他们,就不会有麻烦的。我为罗兰一家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下来了。

那天晚上经过故事的沐浴后,我睡得格外香甜。

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两三年了,我早已能够流畅地自己阅读了,可是想起那些听故事的夜晚,我仍旧心怀感激!谢谢你,我的好妈妈!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红军烈属杨奶奶的故事作文

全文共 1362 字

+ 加入清单

我老家在瑞金,座落在铜钵山下,远近高低挨着的是一排两层的土坯小平房。我走进村口远远看过去,土坯房中间的一间房,老远就可以看见袅袅的青烟随风飘起。全村的人都随着土坯房的改造,搬到下面的村里面去了,唯有70多岁的杨奶奶没有搬走,她说舍不得离开,村里干部做了好几次她的工作。

我自懂事起都不知道杨奶奶叫什么名字, 只记的她和蔼可亲的笑容。站在土坡上看着飘来飘去的青烟,让我想起了好多往事,杨奶奶的丈夫是位抗美援朝的烈士,听说是结婚当天就随军走了。杨奶奶一直到现在都是一个人生活。

我家的房子,和杨奶奶的房子是挨着的,农村的劳动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都到广东,或者福建去打工了。我父母也随着这支队伍走了,年初出去,年尾回来。所以我父母就把我托付给杨奶奶照顾,杨奶奶的生计是靠做豆腐来维持的,所以每天晚上半夜就要起来磨豆腐,我记得我父母走后没有多久,春天里的雨水多,山里的房子大都是挨着山建的,我还在睡梦中就听见哗的一声响。睁开眼睛一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杨奶奶沾满泥巴温暖的脸,唯一不同的是比往日绷的比较紧。还有一丝慌乱。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我被杨奶奶紧紧的抱在怀里,就这样躺在杨奶奶怀里睡了一晚上,到天亮我才知道,昨晚 雨下的很大泥石流把杨奶奶家的一扇墙压倒了。夏天的时候山里面蚊子比较多,天一黑下来蚊子就围着人转。这个时候我总是坐在杨奶奶的大腿上,杨奶奶用她结婚时候置的大蒲扇为我 赶蚊子。听她说杨爷爷参军的事迹,我不记得杨奶奶说了几次了,只记得一坐在她大腿上她就说。

秋天的季节比较干燥,也是流行感冒比较易发的时候。好久没有下雨了, 这天我感觉头有点晕,就爬上床睡觉了。杨奶奶卖豆腐回来,没有看见我,就大声的在叫我的名字。羽羽:羽羽:我听见杨奶奶叫我,费力的应了一声,杨奶奶看见我躺在床上。声音很娇脆,赶紧用手摸我的额头,很烫,杨奶奶赶紧找来一只碗,端来一盆水,把我上身的衣服脱掉,用碗刮痧,我疼的满身都是汗。但是我咬紧牙关不吭声,《刮痧是农村去湿气的土法子》 过了一会烧还是没有退下来,杨奶奶抓起手电筒,背起我就往乡里面卫生院走,到乡里面有10多里路程,杨奶奶就这样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卫生院走去。

冬天山里的气候比较冷,小雪季节一过,早上起来满山都是白绒绒的 ,山里面的霜,厚的就像雪一样,这个季节杨奶奶很少做豆腐卖了,因为路不好走,所以杨奶奶改采香菇卖了,这样的季节手脚很容易开裂,杨奶奶就每天都烧到开水来帮我烫手脚。她自己的手脚因为要上山采香菇,冻的都开裂了,

临近春节的时候,爸爸妈妈回来了。这个时候的山里娃,就成了城里面的公主 。因为随着岁月的流逝,上学的年龄到了,所以爸妈决定带我一起出去,到他们务工的地方上学,走的这天,杨奶奶拉着我的手,一直在不停的念叨着,要好好读书,我是哇哇的哭着走的,杨奶奶一直站在山坳上,稀疏的白发,佝偻着身子,使劲的挥着手,直到我转过了山坳。

不知不觉我在五龙小学已经六年级了,在这里有我敬爱的老师。还有友好的同学,但是我时常还是会想起我的杨奶奶。

今年春节的时候,回老家去过年,走到村口,站在熟悉的山坳上,看着熟悉的村落,还有袅袅剽起的炊烟。杨奶奶佝偻的身子倚在门框上,眺望着村口的道路,我的眼睛模糊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离别了六年的杨奶奶,还有熟悉的大山。我回来了……

[红军烈属杨奶奶的故事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听老师讲故事

全文共 711 字

+ 加入清单

早晨,王老师讲了一个充满哲理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金黄的秋天里,一位老婆婆的地里收获了一大片玉米。老婆婆十分爱吃玉米,每天都要去地里摘几个。有一个颗粒饱满的玉米棒始终没有被摘走,它不服气地自言自语:我这么大,这么好,老婆婆为什么不摘走我呢?

听到这里,同学们好奇极了,有的在议论纷纷。王老师顿了顿,又讲起来:悄悄地,寒冷的冬天来了,这个玉米棒渐渐地干瘪了,可老婆婆却把它摘了下来。玉米棒不明白了:“我枯萎了,不再好吃,为什么您却把我摘走呢?”

老婆婆说:“我当初不把你摘下来,是因为我想留你做种子啊!所以要让风把你吹干啊!”听了这个故事以后,我想:今天老师选组长,没有选上我,我当时非常沮丧,但现在一想:我不就是那个优秀的玉米棒吗?老师没有让我当组长,这是对我的信任,相信我的能力,可以做其他的适合我的工作!我以后一定不辜负老师的期望的!

【篇七:我和老师之间的故事】

在上个星期一,我们学校来了许多实习老师。所有人冒着大雨站在操场上,听着主持人的碎碎念叨,不知道过了多少时间,到我们昏昏欲睡的时候,一位实习老师代表上台讲话。我随口和郑晓雯说了一句:“只要她别来我们班就行。”

下课的时候,她没好气地对我说:“叫你乱说话,那老师真来我们班!”什么?难道我真有料事如神的本领?我惊讶的嘴巴也张大了。

下节是音乐课。实习老师跟我们一起去。表现过度的施晨晰硬是把实习老师拉过来了一个。我沉默不语,坐在一边,做出了“思想者”的姿势。

中午,实习老师开始做自我介绍。然后,吕老师让我们每人也介绍一下。我们像弹簧一样,一个站起,一个坐下,那样子,简直好玩极了。

一些爱表现的男生不挺的要引起大家的注意,吵个不停。

下一篇——实习老师的故事之上课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听妈妈讲故事

全文共 617 字

+ 加入清单

平日里,我十分喜欢听妈妈故事。今天晚上,我又央求妈妈给我讲故事,于是妈妈给我讲了一些关于她和红领巾的故事。

妈妈告诉我:妈妈的小学时代是在长兴乡下奶奶家度过的。那时候加入少先队非常难,首先要写申请书,而且要求学习好、守纪律。记得那时候是二年级,一个班里只有六个同学第一批加入了少先队,站在主席台下宣誓,妈妈感到很光荣,心情特别激动。当时条件没现在好,红领巾如果丢掉的话,再配一条是很不方便的,同学们都十分珍惜红领巾。到晚上睡觉的时候,要把红领巾叠得整整齐齐的,放在枕头底下,第二天早晨上学的时候,再把它端端正正地系在胸前。

记忆最深刻的是她们班上五六个同学组成了一个“帮困小组”,去村子里的一个五保户老人家里,帮助爷爷、奶奶扫地、擦桌子和擦灶台,妈妈还和一位同学去河边抬水,因为年幼力气小,一路摇摇晃晃,抬到老人家里已经只剩半桶水了。尽管这样,在妈妈心里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老人院子里种了许多花。一次,大家干完活,老爷爷老奶奶就给每个同学都剪了一大捧十姐妹月季花,捧着一大束花,妈妈心里感到美滋滋的。

在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这样的情景:妈妈和一个小同学一起“嘿哟嘿哟”地抬着水,脸上洋溢着笑容,胸前的红领巾随风飘荡。老奶奶老爷爷微笑着看着她们,不停地夸奖:“你们真是好孩子呀!”

我心想:妈妈挺优秀的,我感到很自豪!我跟妈妈一样也是少先队员,我应该向妈妈学习,认认真真做作业,有空多帮妈妈做家务,在学校里做好班干部的表率作用,为红领巾争光。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听爷爷奶奶讲故事

全文共 703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我们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常听爷爷奶奶说,现在的生活条件就是好!衣、食、住、行、用,都很方便。不像我们小时候,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做衣服要用布票买布,然后拿回家自己做,并且一件衣服要缝缝补补穿好多年。饮食也没有什么营养,平时连一顿肉都吃不上,每顿能吃饱就不错了。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顿肉和饺子、穿上新衣服。住房条件也很差,过去农村住的都是土房和草房,每家都有七八个人,才住两间房,有的家里一家人都挤在一个大通炕上,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爷爷、奶奶上班离家很远,可他们买不起自行车,只好步行。那时候,谁家要有一辆自行车,在大家眼里就算富户了。奶奶告诉我,她家买过一台收音机,当时村里人还当它是稀世珍宝呢!后来,有一家买了一台12寸的电视机,全村人都挤在他家看电视,热闹极了。最不方便的要数交通了,乡间小路和进城的公路都是土路,每当下雨的时候就特别泥泞,难走极了……比起过去,现在的条件多好啊!

现在的我生活在一个幸福年代里,衣服款式多,想穿哪件穿哪件。每天不仅吃得饱,还讲究营养搭配呢!住房也由土房、砖房换成了楼房。大人们上班有骑自行车的,骑摩托车的,还有开小轿车的。每家的摆设更是应有尽有: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电脑……交通更是四通八达,不仅乡乡通了公路,还有一条条高速公路从村边通过,出门方便多了。市区的道路也拓宽了,行人和车辆各行其道。出门呀!想做啥车有啥车,而且公共汽车线路和站点遍布全市,方便极了。

现在,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辜负家长和老师对我们的期望。长大了,也要向老前辈一样,全身投入到建设祖国的事业中去,为祖国的美好未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国民间故事:钟馗嫁妹

全文共 392 字

+ 加入清单

钟馗嫁妹》是北昆老艺人有“活钟馗”之称的侯玉山(1893—1996)代表作,也是京剧武净乃至武生常演的戏。钟馗造型独特,将肩和臀部垫起,身形显得高大魁梧,但舞蹈却妩媚多姿,对比鲜明成趣,加之众小鬼翻腾雀跃,像一幅活动的民间年画。

剧情概要:终南进士钟馗进京赴试,误入鬼窟而毁容。金殿上皇帝见其丑陋,因而落第。钟馗羞归故里,触阶而死(死后被玉帝封为斩祟之神),遗体被同窗学友杜平葬埋。钟馗为报埋骨之恩,将小妹嫁与杜平,并亲率众小鬼送往杜家。

历史本无钟馗其人。据说一日唐明皇染病,昼卧榻上梦见一小鬼偷杨玉环的香囊和玉笛。忽见一大鬼虬髯黑面,插笏执剑,自称终南山进士钟馗,捉住小鬼吃下肚去。明皇惊醒,忙请大画家吴道子画梦中所见钟馗。吴道子画好,明皇一看与梦中一般无二,竟疑吴道子也做了同样的梦。

自此钟馗的画像广为流传,人们将它挂于门庭以趋鬼避邪,《乌盆记》中甚至图财害命的赵大家中也有一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听奶奶讲过去的事情作文500字

全文共 523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一个祥和的夏天月夜。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空中,满天的繁星调皮地眨着眼睛。夜风吹过我家场上一棵高大的枇杷树,树叶摩擦,沙沙作响。奶奶喜欢讲过去的亊儿。吃过晚饭乘凉时,奶奶又开始讲起了过去的事情

奶奶清了清嗓子,说道:“在奶奶我小的时候,没有电扇,更没有空调,夏天来了,天热得让人受不了,我们一家人特別难受。”奶奶顿了顿,喝了口水。我心想:没有空调和电扇,奶奶是怎么度过夏天的呀!

奶奶接着说道:“所以,每到夜晚,便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光,因为夜晚的徐徐清风,能为我们带来舒适与凉爽。吃过晚饭,无论是老是少,都会从家中搬出一张板凳、椅子、竹榻什么的东西,放在树下或场上乘凉。那时我也像你这么大,妈妈就一边给我讲故事一边为我摇蒲扇。”到这里,奶奶又停了停,凝视窗外的星空,陷入了沉思。我摇了摇奶奶的肩膀,喊:“奶奶!”奶奶回过神来,笑了笑说:“可是乘凉虽好,外面却有蚊子,蒲扇拍不完那些可恶的蚊子,我们就点烟火,烟火袅袅依依地升起来,这下蚊子不敢靠近了。可是好景不长,风向突然一变,呛得我们直咳嗽。于是,我们又只能搬到顺风处,我们就这样一直搬来搬去。唉,比起我们以前,现在你的生活实在是太开心,太幸福了!”

奶奶说得很随便,可我回味着奶奶说的话,沉思起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有关长城的民间故事七、跑马长城界

全文共 1236 字

+ 加入清单

秦始皇把胡人打跑以后,为了阻挡胡人兴兵复仇,提出在与胡人交界的地方,修一座坚固的长城。他的建议,博得了许多大臣的赞赏。并一致认为,应先从东北的辽中开始,因为那里一面临海,还是一个战略要地。从那儿开始,在胡人恢复往日的气势以前,完全可以把长城修完。

那么,到底修到哪呢?秦始皇主张将统一的六国全部用长城围上。许多大臣表示:如果把六国全部围上,长城总长可达几万里,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修完。这样一来,人力物力消耗太大,有可能造成人亡国空。所以,大臣们建议,还是短一点好。但是,不管大臣怎样反对,秦始皇还是极力主张用长城围住六国。他越是极力主张,大臣们就越是极力反对。秦始皇扬头想了一会儿,脸上露出不易察觉的冷笑。他提议,跑马划长城界。让一个将官,骑一匹快马,人马饱食之后,人不下马,马不停蹄,由山海关起跑,经由六国边界,能跑几天算几天,跑出多远修多远。

众大臣一想,这还可以。纵然是追风赶月的千里马,跑上两三天,也就是两三千里。所以,他们点头答应谁想到,秦始皇又提出一个条件:沿全国边界,不论山峰还是平地,每三百里修一行营,跑马者从行营中跑过,以壮人马之威。众大臣不知其中用意,也都同意了。

文武百官退下以后,秦始皇把心腹之人找来,如此这般地吩咐几句,他们便分头行事去了。

跑马这天,只见一员将官,顶白盔,骑白马,穿白袍,挂白甲。他从第一座行营中飞出,走平地,越高山,半天多时间,冲到第二座行营。冲出二座行营,直奔三座行营。四座、五座……六天多时间,冲过十座行营。

秦始皇接到探马的传报:跑马者已冲过十座行营。

这些大臣很纳闷,这马怎么这样能跑啊,六天多了,还跑啊。

又有五六天功夫,探马又报,跑马者已冲过二十座行营。大臣更奇怪了,怎么,这马还跑哪?这是什么人?骑的是什么马?十多天了,俄不死也该累死了。想必是仙人骑神马?

又过六天多,探马又报,跑马者再次冲过十座行营。

这回大臣都明白了,就是神仙也不行吗。你瞅我,我瞅你,是不是秦始皇从中搞鬼了?

探马接连传报,跑马者冲过四十座行营。秦始皇这个高兴呀,就甭说了,可是,有的大臣鼻子都气歪了。

白袍将还在骑马飞跑着。战马跑到嘉峪关的时候,只见白袍将猛抽白马几鞭,白马口鼻流水,一个大翻个倒在地上。白袍将也从马上掉了下来。

这是怎么回事?一匹马怎么一气跑了一万多里?原来,这是秦始皇用的计。为了达到长城围六国的目的,他提出每三百里设一行营,他派心腹之八,每座行营都备一匹白马,一员白袍将。第一座行营的白袍将到第二座,第二座的预备人马接着跑出,看上去如同一个人一样。就这样,一共传了四十多座行营。

那为什么到嘉峪关人落马倒呢?原来,驻嘉峪关行营有个姓赵的将官,对秦始皇这种做法极为不满。他认为,长城修到嘉峪关,就可以阻挡胡人的进犯,何必要修那么长呢?太劳民伤财了。所以,他见前营快马一到,让饿了几天的战马一个劲的喝水。他上马以后,猛打战马两鞭,战马一机灵,紧跑几步,呛水倒在地上。

秦始皇听说马倒嘉峪关,很不高兴。但是,按照他事先的话,长城只得修到嘉峪关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孔子的民间励志小故事

全文共 580 字

+ 加入清单

孔丘(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字仲尼。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着名的文学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27岁建立私人学校,三千多弟子中72名是中状元的人氏。一身坎坷不定,周游了列国,在各地的不同时期都进行了教学,留下了孔子文化的踪迹。传说;一开始在江南,因为那是年轻气势正旺的时期,所以叫出来的弟子的学问最高。之所以南方人相对聪明,文学水平至今乃仍高。在北方的时候,就稍晚一点,北方文化就列次于南方。在后来就到了日本,那时已是接近晚年,所以日本文化就是一半是中国字,一半是日本的特色文化。甚至一个不成熟的中国字。老年时期,周游到了外国,那是已经头昏眼花时期,所以只能用自己的创新文化教学了,完全用的是;圈圈,道道,所以现在的外国文化就是成了现在的英文,等文字形象。在后来老年时期,眼花看不清东西,回到了新疆、蒙古=西藏,以无法写作,想了一个办法,抓了一条蜈蚣沾上墨水在竹签上一爬,就是一个字,之所以这三个地区的字样就象一条蜈蚣的摸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民间故事一则

全文共 667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猜谜变成灯谜,还有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很早的时候,有个姓胡的财主,人称“笑面虎”。这笑面虎嫌贫爱富,平日鱼肉乡里。

村里有位叫王少的穷秀才,决定要斗斗这个笑面虎。

有那么一年,元宵将临,各家各户都忙着做花灯,王少也乐哈哈地忙了一天。到了元宵灯节的晚上,王少打出一顶花灯上了街。只见这花灯扎得又大又亮,更为特别的是上面还题着一首诗。王少来到笑面虎门前,把花灯挑得高高的,引得好多人围看,笑面虎也忙挤到花灯前,见灯上题着四句诗:

头尖身细白如银,论秤没有半毫分,眼睛长到屁股上,光认衣裳不认人。

笑面虎一看,只气得哇哇乱叫:“好小子,胆敢来骂老爷!”喊着,就命家丁来抢花灯。王少忙挑起花灯,笑嘻嘻地说:“老爷,咋见得是骂你呢?”笑面虎气呼呼地说:“你那灯上是咋写的?”

“这不是骂我是骂谁?”王少仍笑嘻嘻地说:“噢,老爷是犯了猜疑。我这四句诗是个谜,谜底就是‘针’,你想想是不是?”笑面虎一想:可不哩!只气得干瞪眼,转身狼狈地溜走了。周围的人见了,只乐得哈哈大笑。

第二年元宵,人们纷纷仿效,将谜语写在花灯上,供人猜射取乐。所以就叫"灯谜"。以后相沿成习,猜灯谜、打灯虎成了元宵佳节的重要活动内容,《红楼梦》里有好几个章回都描绘了清人制猜灯谜的情景。

灯谜活动,一直传至今天。春灯谜语,虽属艺文小道,然上自天文,下至地理,经史辞赋,现代知识,包罗无遗,非有一定文化素养,不易猜射;而其奥妙诙奇,足以抒怀遣兴,锻炼思维,启发性灵,是一种益智的娱乐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民间哲理故事3:老虎与蚂蚁

全文共 546 字

+ 加入清单

一只老虎在古松树下休息。它看见一只正在匆匆忙忙赶路的蚂蚁。老虎问蚂蚁说:“你这蚂蚁,见到我这山林之王也不知叩拜行礼,你匆匆忙忙要去哪里呢?”蚂蚁说:“大王你不知道吧,山那边有个大森林。里边古树参天百花盛开,美丽极了,我要到那里去听百鸟唱歌。看花朵竞艳呢。”

老虎哈哈大笑说:“对于你这区区的小蚂蚁,要翻过这座高耸入云的大山。不是同登天一样难吗?但对于我这个山林之王来说,这座山却不值一提。”老虎顿了顿又说:“这样吧。你爬到我的身上来引路,我带着你一起去。”

蚂蚁不同意,老虎说:“你真蠢啊。我这山林之王名震山林,跑起来可以追上风,而你这区区蚂蚁就是奔跑一生,也不一定就能到达那片森林。”蚂蚁说,那片森林我能去,但你却不一定去得了。老虎一听哈哈大笑说:“我在山林里生活了这么多年,还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我不能到达的地方呢?”老虎站起来赌气地对蚂蚁说:“走,我要让你看看,在这个世界上,有哪个地方我这山林之王不能去。”老虎说着就一跃而起爬起山来。

但老虎爬到山顶就愣了,因为山的背面是万丈悬崖。悬崖的对面就是那片美丽的森林,老虎在山顶走来走去。但怎么也越不过那片万丈悬崖。而蚂蚁爬上山顶,很轻松地就沿着崖壁爬下去走进了那片美丽的森林里。

虎虽大,也有它不能走到的地方;而蚂蚁虽小,却能走到虎走不到的地方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听妈妈讲故事

全文共 288 字

+ 加入清单

年度的风轮在一天天转动,那些日子一去不复返。春、夏、秋、冬,每一个季节都似乎在向我们诉说什么,可是这些都已经过去……唯有妈妈讲的故事不能忘记。

太姥姥给姥姥讲的故事是关于旧社会的。地主的狠毒,日本鬼子的凶残,告诉我们社会的不安定,人民的艰苦,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姥姥给妈妈讲的故事是关于各个时期的英雄的。王二小、刘胡兰、邱少云、雷锋……告诉我们要做一个爱祖国、爱人民的好孩子。

妈妈给我讲的故事是童话和科学知识。《木偶奇遇记》,《十万个为什么》,《科普故事集》……告诉我们要诚实守信,还要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那我呢?等我长大了,又要给我的孩子讲什么故事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热心桑梓情满侨乡王奶奶的故事优秀作文

全文共 899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们学校的旁边,座落着一间具有闽南风格的古宅,里面独住着一位古稀老人。她就是爱国侨眷王燕燕,大家都亲切的叫她“王奶奶”。王奶奶今年70多岁,中等个儿,不胖不瘦,穿着朴素大方,嘴角、眉梢常带着笑意,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奶奶。

王奶奶是一个教师,亲人大多在海外,儿子在美国。王奶奶辛辛苦苦干了一辈子,退休后,儿子让她到国外去享享清福。可她还是愿意留在家乡,为侨属、侨眷牵线搭桥,为他们解决困难。也更好地为侨乡服务。她担心如果自己去了美国,亲人就不需要回来,就看不见家乡的新变化了,也就不能为家乡建设作贡献。

王奶奶虽然已经从工作岗位上退休了,但还是一如既往地热心家乡的教育事业,尽其所能,利用海外关系,动员海外侨胞引资建设,捐资助学。在鲤城区升文小学,同学们能在新建的教学楼里学习,每一天都能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可你们知道吗,这新建的教学楼就是王奶奶牵线搭桥,动员庄容容老人用35万元资助学校修建的。刚刚成立的区实验小学校友资金会,也是王奶奶召集海内外侨属、侨眷捐款,还动员她们修路,建桥,为家乡的建设出力。

生活中的王奶奶对自己确实很“吝啬”,生活简单朴素,可助人为乐却又特别大方。她在电视里看到贫困学生想读书又读不起时,常常是眼泪满面,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当她把自己微薄的积蓄赞助十几个贫困学生时,她心情才平静一些,脸上也现了宽慰的笑容,王奶奶为我们所做的一切,赢得了人们对她的尊敬和爱戴。

虽说王奶奶已经70多岁,但她每天早晨4点多钟就起来打扫通往学校街道,她说要给我们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放学后,每当我们遇到困难,她就会帮助我们。每当我们做了错事,她就会教育我们。有的同学还在王奶奶家住宿、吃饭。她是多么关心我们的成长,给了我们多少的温暖,每当我们想起王奶奶的时候,心里就有一阵阵的暖意。她慈祥的面孔,菩萨的心肠,一件件助人为乐,热爱家乡的平凡小事,说也说不尽。虽然那只是一个个小小的举动,但这一个个小小的举动为我们侨乡的变化做出了贡献。也表现出王奶奶的高尚品格,体现出她做人的原则。让我们大家都来学习王奶奶这种热爱侨乡的精神,共同来营造一个更文明、更环保的新家乡。

[热心桑梓情满侨乡王奶奶的故事优秀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我和奶奶的故事作文700字

全文共 716 字

+ 加入清单

小时候,我最亲密的人就是奶奶了。她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头发梳得十分光滑,没有一丝凌乱,可那一根根银丝一般的白发还是在黑发中清晰可见。微微下陷的眼窝里,一双深褐色的眼眸,悄悄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有时,奶奶的老花眼镜弄丢了,她就喊:

“苗苗,帮我找一下眼镜。”

而我总会在奶奶的口袋里找出来。奶奶便笑呵呵地说:

“奶奶老糊涂了,还好我家苗苗眼睛亮。”

有时,我和奶奶在院子里观察蚂蚁,我在蚁群中丢下一粒粒面包渣,奶奶就戴上老花眼镜,我们俩打赌哪一只蚂蚁的力气最大,会带头搬面包渣……

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光总是那么美好。

奶奶的手很巧,织毛衣、剪窗花、捏娃娃……都不在话下,而最拿手的还是织毛衣。

这天,奶奶开始为我织毛衣,她把一根毛线轻绕在右手微微翘起的小拇指上,左右手各拿一根毛衣针,织的时候,两手相互配合,一会儿向上挑一针,一会儿向下挑一针,毛衣针在奶奶的手指间舞蹈着,那样的轻盈协调,而我看得眼花缭乱。

有时,奶奶把一捆毛线套在我手上,她把毛线卷成毛线球,再拿过毛线球又开始织了起来。

有时,奶奶织着织着毛线针悬在半空中愣一下,构思着什么花纹或用哪一种颜色的线吧。

这时,我会给奶奶倒一杯水,奶奶喝了水不忘夸一句:苗苗真乖。

过了几天,毛衣终于织好了!奶奶气喘吁吁地说:“苗苗,毛衣织好了,快来试试!”我飞奔到奶奶面前,立马穿上新毛衣,这件新毛衣是粉色的,前面还有一只可爱的凯蒂猫,我一穿上就欢喜得转几圈,奶奶乐得眼睛眯成一条缝。

我也觉得一下子整个家变得暖和了,不知是毛衣的温暖增加了奶奶的爱,还是奶奶的爱增加了毛衣的温暖……

现在奶奶已经永远睡着了,经过岁月的流逝,那件毛衣也已经失去了光泽,但它仍珍藏在我的衣柜里,总让我时时想起和奶奶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