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端午节作文左(实用20篇)

浏览

7580

作文

1000

小学二年级端午节作文周记

全文共 556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榴花妖艳拱,欲养花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这不正是浓郁温馨的端午节场景吗?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重午节、午日节、五月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大街上到处中野飘香,粽子的腥味扑鼻而来。到了家里,我看到奶奶准备了一大盆香嫩糯米,还没开始包,我就迫不及待的想吃。奶奶一手拿着粽叶,一手拿着勺子,匙了一大口糯米,放进一个卷成三角体的棕叶里,再用手指压一压,用绳子一绑,一个完美的粽子包好了,我没想到男人的双手是那么的灵巧。

等到粽子蒸好了,打开锅盖,一个又大又秀的粽子呈现在我的眼前。我迫不及待的剪开,猛地咬了一大口,味道好极了,我一口气吃了好几个。

吃完了粽子,我们去看划龙舟。河边人山人海,人声鼎沸,还没有看到龙舟,就震撼到了我。我挤进人群,鼓声地动山摇,划龙舟的人乐在其中,船桨在水里整齐的划着,翻起洁白的浪花,像一个美丽的姑娘,穿着雪白的连衣裙在河上跳舞,是那样的婀娜多姿,那样华丽无比。

黄昏时分,划龙舟的人上岸了,紫色的星云悬挂在天空,让人不禁联想起了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杀的情景,让人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

故乡的端午节啊,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的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爱国精神的一种钦佩和赞颂!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小学四年级有关端午节作文

全文共 367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这一天吃粽子,赛龙舟。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上插艾叶、菖蒲、挂蒜头。

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今天妈妈在家里包粽子,碧绿碧绿的粽叶,又宽又长,白白的糯米,像一颗颗小珍珠一样,这时家里面飘散出一股淡淡的清香味。我说:“妈妈,你教我包粽子,好吗?”妈妈说:“好啊!”妈妈叫我拿出两张粽叶来,把它拼好,然后,用两指夹紧,然后把它变成三角形,两指捏紧,灌上糯米,加上咸肉,把剩下的粽叶合在一起,成了一个三角形的粽子……粽子包好了,妈妈夸我包的不错,然后又[来源]包了一个,真开心,我和妈妈把粽子包好了,妈妈把包好的粽子放到高压锅里开始煮

过了半个小时,妈妈把煮好的粽子放到桌上,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我吃的特别开心。

啊,端午节可真有意思,让我学会了包粽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以端午节为话题的作文

全文共 790 字

+ 加入清单

请问大家,五月初五是什么日子?我想大家会异口同声地回答:“端午节!”对,端午节还要吃粽子,可你们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哈哈,不知道了吧?据说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

其实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积极主张楚国联合齐国,抗击秦国,他的意见没被采纳,反而被罢了官,发配到边远的地方。楚国快灭亡时,农历五月五日这天,屈原投汩罗江自杀。屈原投江后,楚国人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江里投粽子,后来,慢慢形成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惯。

怎么样?知道了吗?其实呀吃自己包的粽子感觉特别好,这不,姥姥给我买来了粽叶、糯米、馅、还有绳子,让我自己包粽子,啊,这可让我傻眼了,怎么包呀,姥姥看我丈二和尚模不着头脑的样子,笑了,并为我讲了包粽子的简单过程,然后指导了一下就去扫地了。我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那儿,真是狗吃刺猬——不知如何下手,还好姥姥把米馅都弄好了,要不然我真的什么也不知道了!我先把粽叶做成漏斗的形状,往里面加了点糯米,再加块肉,然后把它的“角角”往里面塞了塞,用绳扎好,啊哈,一个粽子做成了!可乍一看,既不像粽子,也不像菱角,更不像三角形,唉,真是四不像!算了,不管怎么说这也是我的劳动成果吧。向下一个粽叶发起了“进攻”!我又放了点糯米在漏斗状的粽叶里,嘴里还哼着小曲,终于做好了,嘿,还可以!包了第十一个粽子时,我发现糯米馅快没了,可我还包在兴头上呢,怎么办?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咦有了!冰箱里不是还有蜜枣吗?不如把它放在里面滥竽充数?对,这主意不错,于是我把剩下的糯米都用蜜枣做了馅。看着一个比一个像的粽子,真是开心极了!

爷爷把我包的粽子放在锅里煮,煮好之后,爷爷品尝了一个,结果一咬居然咬到了粽子里的蜜枣——核,把他老人家的一颗假牙给碰掉了!我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得了,可爷爷没骂我,还夸我呢!说我有创意,我听了心花怒放。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写端午节的三年级作文

全文共 427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也因此它又叫重五节、端阳节等。

端午节时,我们要挂菖蒲艾草。还要佩戴香囊,这些习俗都是为了防五毒。

端午节时,还有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这些习俗是为了纪念屈原。说到屈原,大家一定不陌生吧,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一个清官。有一次,皇上要和邻国打仗,屈原说:“‘不能去,敌军比我军强大,这样会劳民伤财,战事起老百姓会受苦的,对国对民不利啊。”可皇上不以为然,他硬要开战。皇上把屈原撤了职,关进大牢里,把他绑在一根柱子上。屈原见自己护不了国,悲痛欲绝地跳进江中,投江自尽了。渔民们见屈原如此忠心,纷纷划着船,拿着网,想打捞屈原的尸体,可捞了半天,连一根头发都没捞着。

这时,一个渔民提出:“不如我们扔些米团喂鱼吧。让鱼儿不要吃掉那忠臣屈原的身体。”渔民们听了,都表示赞同。于是,他们拿出米团,扔进江里。

从此,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百姓们就把这一天定为端午节。

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了解了端午节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端午节的英语小学作文带翻译

全文共 1434 字

+ 加入清单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also called the Duanwu Festival, is celebrated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month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calendar. This

festival is to commemorate the death of QU Yuan, an upright and honest poet and

statesman who is said to have committed suicide by drowning himself in a

river.

The most important activity of this festival is the Dragon Boat races. It

symbolizes people‘s attempts to rescue Qu Yuan. In the current period, these

races also demonstrate the virtues of cooperation and teamwork.

Besides, the festival has also been marked by eating zong zi (glutinous

rice). Zongzi is made of glutinous rice stuffed with different fillings and

wrapped in bamboo or reed leaves. People who mourned the death of Qu threw Zong

zi into the river to feed his ghost every year.

With the changes of the times, the memorial turns to be a time for

protection from evil and disease for the rest of year. People will hang healthy

herbs on the front door to clear the bad luck of the house. Although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festival might be different with the past, it still gives

the observer an opportunity to glimpse a part of the rich Chinese cultural

heritage.

端午节,又称为端午节,定在第五个月的第五天据中国日历。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屈原的死,一个忠厚老实的诗人和政治家据说在河流溺水自杀。

这个节日最重要的活动是龙舟竞赛。它象征着人们的努力救屈原。在当前时期,这些比赛也证明合作和团队合作的优点。

此外,节日还被吃的粽子(糯米)。粽子是糯米做的塞满了不同的馅料包在竹叶或芦苇叶。人哀悼屈原的死亡把粽子扔进河里喂他的鬼魂。

随着时代的变化,纪念转向防止邪恶和疾病是一个时间的。人们会把健康的草药挂在前门清理房子的坏运气。虽然这个节日的意义可能与过去不同,它仍然使观察者看到的机会丰富的中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高三端午节作文素材大全

全文共 671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设定的节日。每年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粽子有各种各样的:有四角的、有三角的、有长方的……味道有咸粽子甜粽子两种。甜粽子有莲容、豆沙、枣泥等口味;咸粽的呢,有咸肉、蛋黄、绿豆等口味。还有两种特别的粽子:财粽和喜粽,谁吃了财粽象征着他今年会发大财,喜粽吃了象征着喜事连连。包好的粽子放在一个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就闻到淡淡的竹叶香,四溢的清香弥漫着整个乡村……

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红红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升腾着热气,散发着一种特有的粽香。糯米在太阳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的浓郁糯米香,真是棒极了!我的眼睛紧盯着那两种特别的粽子,没等妈妈分好粽子,眼尖的我一眼就看中了财粽子,刚想解开,脑子里闪过爸爸为我们一家的幸福生活所付出的辛劳,于是悄悄地把它放到了爸爸的碗里。喜粽呢,自然也让我弄到妈妈的碗里,可精明的妈妈瞧出了我的鬼点子,又把它弄到奶奶的碗里。奶奶一边吃着粽子,一边无限憾慨地说:“这就是我三十年前梦想的生活啊!可惜你们的爷爷享受不了。”我接过奶奶的话茬说:“奶奶,今后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你要健康长寿,幸福安享晚年。”“哈哈哈”,屋子里充满了愉快的笑声。

家乡的端午节,给了我许多喜悦和欢乐!端午粽子飘香,家乡亲情尽现,端午节流露出的地地道道的故乡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在这一天,家家户户总要给亲戚朋友送上一大包粽子。因此,在端午节那天,我家总有好多外婆,姨妈家带来的粽子,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享受着亲人的关爱,我的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二年级写作文端午节

全文共 771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的家乡不仅有绿水青山,还有各种各样的风俗。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端午吃粽子了。

端午这天,家家户户都在包粽子,吃粽子,沉浸在端午佳节的喜悦中。我不免有些好奇,端午节为啥要吃粽子呢?怀着好奇的心情,我问了妈妈,可是妈妈也并不是很清楚。于是我上网查询,终于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因为亡国之痛,悲愤的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亡,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每年的这一天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知道了端午节的来历,让我对屈原肃然起敬,也更加热爱起包粽子这个习俗了。于是一大早我就跑到了厨房里。哇!包粽子的食材摆满了一大桌,晶莹剔透的糯米、嫩绿的粽叶、还有各种豆子和红红的枣子......

一切准备就绪,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把糯米和粽叶洗干净后,先将两片粽叶重叠,弯曲成漏斗状,接着将一勺糯米放进“漏斗”里,再在里面放上两颗红枣,然后再用糯米填满剩余空间。最后用绳子将包好的粽子扎起来。一个漂亮的三角粽子就完成了。我包了一个又一个,把他们放在面板上,他们似乎在笑嘻嘻的看着我说:“你不赖呀,这么快就学会了……”看着我的杰作,我得意极了。

时间差不多了,妈妈把包好的粽子往锅里一放,胖嘟嘟的粽子“咕噜咕噜”的在锅里不停地打闹着,说笑着。经过一段漫长的等待,一家人亲手包的粽子终于搬上了餐桌,刹那间,满屋飘香。我拿起一个,咬了一大口,粽子软糯香甜,红枣甜而不腻,让人口齿留香,回味无穷。

嘴里面品尝着美味的粽子,不禁再一次让我想起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似乎瘦削的他就在我的面前,低声吟道: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我想这一颗颗小小的粽子,饱含着人民对正义之士的怀念之情,亦饱含着我们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端午节记事作文高1

全文共 629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的节日之一。在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因劝楚王无果,忧愤投江自尽。楚国百姓怀念这位为人清正的大夫,于是将糯米包成包投入江中,希望鱼群吃了米而不吃屈原身。后世延续为传统,渐渐演化成端午节。

今天,我和奶奶一起包粽子。我把粽叶弄成三角形体,然后,奶奶放一些糯米、豆子、花生……再包裹起来,我和奶奶配合可好了,奶奶包完一个,我立刻把另一个三角形体的粽叶传给奶奶。就这样,我们不一会儿就包完了。绿油油的粽叶包着雨点那么的米、露水那么大的豆子、玻璃球那么大的花生,好看极了!刚包完,我就迫不及待的要煮粽子,我等啊等,怎么还没有煮好呢,奶奶说:“得三四个小时才能煮好”。我惊讶的说:“要煮那么长时间呢,真想马上就能吃上香喷喷的粽子!”奶奶说:“别着急,是急不来的,糯米比较难煮,粽子必需煮熟了,才能好吃”。这个等待的时间总是那么漫长,等的花了都要凋谢了,我一直在看表,表上的分针为什么走得那么慢,等啊等啊,终于时间过了三个小时,我就急着让奶奶拿出了一个,先让我尝尝,结果,粽子里面还有个硬心呢,虽然还没有熟,但我已经闻到粽子的香味了,青青的味道,太好闻了,更是好吃啊!又煮了将近两个小时粽子才煮熟。

刚出锅的粽子端上了桌,我剥开粽叶,立刻闻到了粽子的香味和粽叶的清香,我大口大口地吃着香香的、甜甜的粽子,奶奶笑着说:“你慢点吃,没人跟你抢,可别囫囵吞枣,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尝不出味道一口就吞了!”

吃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感觉好极了,这个端午节过的特别有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作文端午节的小学二年级

全文共 626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是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棕子、喝雄黄酒、挂艾草,还要举行划龙舟比赛。

清晨,阳光透过窗帘把我唤醒,突然想起今天是端午节,我赶紧从床上跳起来,洗漱完毕,跑到厨房,对外婆说:“外婆,我要吃粽子。”外婆说:“知道了,小馋猫。”外婆把烧好的粽子给我,我看见这些粽子用不同颜色的线绑着。我好奇地问外婆:“这些不同颜色的线有什么说法吗?”外婆耐心地解释道:“红线是豆沙粽,白线是白米粽,紫线是赤豆粽,黄线是肉粽,黑线是芝麻粽还有绿线是五谷杂粮粽。”看着这些粽子我唯独对白米粽情有独钟。我直勾勾地看着白米粽,外婆看出了我的心思,就剥了一个白米粽给我,我在白米粽上撒了点白糖,咬了一口,哇!太好吃了,甜甜的糯糯的,还有一股清香,不一会儿我就把一只粽子吃完了。过了一会儿,爸爸、妈妈起来了,我们一起吃早饭,一边吃粽子一边听爸爸讲屈原的故事。

吃好早饭,我们来到了龙舟比赛的现场。这里人山人海,人头攒动,我看见每条船上有19人,船头有一个人负责挥旗,船中间有一个人打鼓,船尾还有一个人掌舵,两边各8人划桨,大家听着鼓声,嘴里喊着“一二,一二……”手里的桨有节奏地一上一下,大家整齐划一地划着,每个人都使出浑身的劲,你追我赶,此时此刻我好想跳到船上和他们一起拼搏。比赛结束了,冠军队的选手们欢呼雀跃,其他队的选手们也不气馁,他们互相握手互相拥抱,大家笑成了一片。

端午节好热闹好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端午节小学

全文共 23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的心情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高兴!如果一定要给它找一个近义词那就是——快乐!

几天前,妈妈就给我系上了五彩线,说是戴上它能给我带来好运气!早上我和妈妈吃了奶奶亲手包的粽子,还顶了鸡蛋,我获得了亚军!(只有我和妈妈两个人比的)。

上午,妈妈去值班,我去甜甜姐姐家和她玩,我们玩电脑,捉迷藏,屋子里到处都是我们的笑声。下午,甜甜姐姐来到我家,我们一起游泳,在小区里照相,游玩,开心极了!

好久没有这么开心的玩过了,真累呀!晚上,我趴在妈妈的腿上就睡着了,睡得真甜,真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端午节纪念屈原作文

全文共 951 字

+ 加入清单

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音波起伏,乐谰铿锵!

屈原的悲哀是大悲哀,是彻彻底底的悲哀,是慷慨悲歌之音。那连缀着英雄气短的傲然之气与天、地共鸣。遥想项公,伫立石畔,啸风吟月,剑佩香囊。悠悠江风迎面拂来,吹乱了披肩散发。历史,就像沉甸甸的重锤,给予他深深一击,气象萧萧,他不隐退,不吟诗,不屑一顾。他傲然赋诗"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孱孱流动的汨罗江,感化了逼人的寒气,带走了屈子那傲然的诗,永不停息的奔向远方。

屈子就如同晚霞的余赭,如淡淡的虹,如黄昏里的暮霭。历史存留下的时间与空间,并不慷慨地赐予他。尔后,倏忽,白影,一闪,他的壮举——"纵身汨罗江"!

屈子虽去,其魂不朽!

屈子之魂,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民魂!

他喝尽了杯中酒,却挥不尽忧民泪,对于黎民百姓,他只有选择淹涕,是的只有淹涕。他的忧民魂,如北风的声声马嘶,南风的嗷嗷虎啸,东风的凄凄龙吟;他的忧民魂,更如那孱孱流动的汨罗江水,流东留,永不停息!

屈子之魂,是"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的高洁魂!

他食花饮露,清眼洗耳,"恐俗之污兮",他新沐弹冠,新浴振衣,"恐尘之染兮",朝搴木兰,夕揽宿莽,"恐年岁之不与",他的高洁之魂,如那连天而去的烈雁,丝毫不愿久驻于凡,他的高洁之魂,更如那绿绿的清莲,出淤泥而不染。于是,肃然成诗:"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屈子之魂,是"亦于心之所善兮,虽九死而犹未悔"的爱国魂!

他重视人才,栽培芳草,却造出了一片荒秽——势力小人。他一心辅佐君王,君王却听信奸吝将他放逐。他实施美政,联齐抗秦,革新政治,却遭到亲秦派的猛烈迫害。君王闭目塞听将他放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么?孤帐,烛光殉烂,酒令人消魂。他却吟出了"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的诗句!

陆游曾吟颂:"阮湘流不尽,屈原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郢破,国破,人亡,家亡!一幕幕的悲剧,是一曲曲的悲魂曲,竦竦的寒风,让人不寒而栗,残阳照着江面,幕蔼笼罩着江身。孰知,寒风过去不是温暖,残阳之后不是满日,幕蔼之后不是黎明?

假使幸如陆郎所言,莫要说历史的动辄巨变,莫要说屈子的悲歌错杂迭出,纵然阮湘能流尽,终究是那句:"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的悲壮之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端午节的日记500字小学

全文共 482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学校放三天假,是双休日和端午节加在一齐的。说到端午节,也就想到了屈原,据说,屈原是在农历五月初五受冤,抱着石头自投旧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立刻划船捞救,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老百姓为了不让屈原被鱼儿吃掉,家家做粽子,把粽子投进旧罗江中。

妈妈和爸爸带我一齐去外婆家过,这时,外婆正在煮香喷喷的糯米粽子。外婆说:"中国江南民间端午节有吃"五黄"的食俗。"五黄"指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及雄黄酒。这时,外公要跟我讲讲端午节的习俗,听说在江南地区:他们为了驱邪,用艾,菖蒲和蒜这"端午三友"驱鬼,还有一种重要的驱鬼方法,是在室内挂避邪驱鬼的符咒。这时,香喷喷的粽子煮好了,刚煮好的粽子热气腾腾的,我第一个坐在位子上,说:"外婆,我来帮您尝尝粽子熟不熟"外婆笑眯眯的说:"看你这只小馋猫,好!外婆给你先来一个。"我把粽叶拨开,看到了糯米粽子,闻一闻,哇!真香啊!之后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外婆说:"此刻的粽子品种可多啦!有豆沙粽,水晶粽,肉粽,咸肉粽……"听着听着,口水都要流了下来。

去了外婆家,我了解了不少知识,可是端午节的粽子真是太好吃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端午节的习俗作文600字

全文共 663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端午节,大家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宋代诗人张耒的一句“国亡身陨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人间”,早已成了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

端午节最早起源于距今两千多年的战国末期。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是源于战国时期的楚怀王听信秦国使者小人张仪的谎言,与齐国断了联盟关系,却只得到了秦国的六里土地,而不是先前承诺的六百里。楚怀王十分愤怒,于是,派兵攻打秦国,结果惨败。楚怀王只好派屈原去齐国求情,才恢复了友国关系。之后,秦国让楚国跟他们和好,让楚怀王去秦国商量结盟的事。屈原便请求楚怀王别去,但靳尚和子兰两位奸臣怂恿楚怀王去秦国。楚怀王听了他们的花言巧语,来到秦国后,秦王就突然翻脸把楚怀王关在了那里,直到他死去。楚怀王的儿子楚顷襄王继位,听信小人谗言,疏远了屈原,将他流放在外。十年后,秦国的名将白起带兵攻占了楚国都城,楚国灭亡。屈原“众人皆醉我独醒”,留下了《离骚》这首诗,便抱着一块大石头跳进了汨罗江的滔滔江水中。百姓们知道了这个消息后十分伤心,就乘着船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将粽子等食物扔进江里,让水里的生物吃饱,不吃屈原的尸体。为了纪念屈原,直到现在,我们在五月初五时都会划龙舟,吃粽子,处处都修起了“屈原纪念馆”。

每逢端午,大人们总会带着子女们到长辈家看看,回到他们身边,欢聚一堂,一起看赛龙舟,一起吃粽子,闲话家常。

历代文人墨客心中的端午节也是百花齐放的。文天祥“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边贡“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贝琼“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表达了他们对端午的情感。

又是一年端午节,在这端午佳节里,祝大家幸福安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难忘的端午节作文400字

全文共 40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传统节日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今天早晨,妈妈早早的就起床了,她去了菜市场,买回来一些粽叶、肉、蜜枣、和糯米。妈妈一回到家,先把粽叶用开水烫一下,然后把蜜枣、肉和糯米放在一个锅里,再把一些酱油倒入锅里,紧接着把它们拌在一起,馅便做好了,这些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妈妈便开始包粽子了。只见妈妈不慌不忙的拿起几片粽叶,圈成一个类似圆锥的形状,接着放一些馅在里面,然后再用一片粽叶包起来,最后用一根线扎起来,这样,一个粽子便包好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也包起粽子来。粽子包好了,妈妈立刻把粽子放在锅里煮,过了不久,粽子煮好了,妈妈拿起一只粽子,剥开粽叶,细细地品尝,我看着妈妈脸上的表情,忍不住笑了,妈妈见了,被我搞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看我开心的样子也笑了。

这一天,人们不光吃粽子,还赛龙舟,插艾青……这都是过传统节日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据说都是为了纪念爱国英雄屈原的。

今天我度过了一个快乐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端午节的由来优秀作文700字

全文共 704 字

+ 加入清单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

瞧!濠河那边正在热火朝天地举行龙舟比赛呢!一条条龙似离弦的箭从岸边射出,你追我赶,似乎要与风儿赛跑,与日月争辉。

今年的端午,我们照例去外婆家。我在楼上刚做完作业,就听见外婆在楼上大喊:小馋猫们,快下来包粽子哟!看来这次外婆不想让我们坐享其成了。一群小馋猫听罢,不约而同地蜂拥而至,三步并作两步地跑下楼,赶集似地聚拢到外婆身旁。

外婆耐心地教我们如何包粽子,经过三番五次的试验,我终于包了一个有模有样的蜜枣粽。过程是这样的:先把三片芦叶左折右叠,折成一个漏斗形,然后把白白的、晶莹剔透的糯米倒在漏斗里,再加一颗散发着诱人香味的蜜枣,之后把漏斗严严实实地封好口,最后把粽子五花大绑起来,就大功告成啦!原来在书上看到包粽子挺简单的,可真正做起来也挺难呀!我突然明白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的含义了。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学会了包粽子。譬如我妹妹,因为年龄太小没有耐心,所以她就随心所欲地包了一个长方形粽子,还很兴奋地大喊:大家快看,我会包粽子了!弄得我们捧腹大笑。

到了晚上,月亮姐姐嘴角带着点笑意走上了天空,把光芒洒下大地。吃饭喽!的声音顿时响起。在有着浓浓家乡味道的饭桌上,香喷喷的粽子出炉了。我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这时,爱喝酒的舅舅把雄黄酒隆重地请了上来,连从来都不喝酒的爸爸也抿了一小口。爸爸告诉我,喝雄黄酒有辟邪解毒的功效哦!

吃完热气腾腾的晚饭,全家一起出门散步。我发现家家户户都挂着艾草,耳畔又隐隐约约响起一首童谣: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初中端午节的习俗

全文共 660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一个充满怀念的日子,一个充满期待的日子,在我心中也是一个充满爱的日子。

如今我们吃的是街上的粽子,虽有素的,肉的各式各样,可总是吃不出来一种味道,一种家乡的味道。

以前,我的外祖母每到端午总会把我们一家人叫到山里去。那时,外祖母在家中包粽子,我们一群孩子总是顺着小道到山顶上去打别人家的果子。虽被这里的主人训斥,可哪里能听的进去,过了一会儿主人走了别又上去打果子。母亲也总是一笑而过,毕竟是城里孩子,在山上玩一会也不会怎么样。

当我们回去时粽子早以煮好,那香味,隔在门外也是可以闻见的。外祖母包的粽子是和其他人不一样的,外祖母包的粽子上的粽叶是碧绿的,像极了孔雀石,打开一看糯米如同一个个钻石一般,咬一口就想吃第二口。外祖母端出几个小碗,碗中撒满了糖,又端出几个盘子,一人一个,大人们在盘中放入几个粽子。那时我总是端着粽子在山中的小路旁边坐下,在半空中吊着两条腿。大人总是说这样会掉下去的,可我总是不听。长大了以后就怕了,可能大了以后才知道下面是一个深深的大坝。

夕阳西下,粽子已经吃完了,吃完后就闹着外祖母说还要吃。外祖母没办法,拿出了几块凉糕给我解馋,我拿上凉糕直奔山顶上,看着远处的太阳一点一点的落下,水中倒映着它的光辉,一群飞鸟飞过湖面,水中的水波一点一点向岸边扑去,那时总一种说不出的情趣。远处的田野是我们家的,每到晚风拂过。田野里的农作物一点点的倒去,我总会拍起手笑起来,"有趣,有趣!"

可现在外祖父身患重病,外祖母也没时间包粽子了,我们就吃街上买的粽子,每吃一口,我的眼睛里就缀满了泪花,回想起了儿时的端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高二端午节作文怎么写

全文共 693 字

+ 加入清单

“粽子飘香,龙舟竞渡,又到一年端午时。”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大家就开始忙碌地包粽子。粽子有两种:一种是肉粽,一种是碱粽。把预先准备好的米和馅料用竹叶包成个三角形,系上扎藤。粽子的包制过程就完成了。包好的粽子被放进大锅里煮,时间约需两个小时。在烧煮的过程中,竹叶的淡淡清香弥漫着整个院子。此时,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开锅盖,察看情况,因为那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好不容易等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了,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我急忙把粽子上的扎藤解开,,竹叶剥开,肉粽和碱粽摆放在盘子里,一大一小,一黄一白,在灯光下显得晶莹剔透,像两颗亮晶晶的宝石,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我忍不住咬一口,美味无穷,差点连筷子都咬掉了。

到了端午节那天,一大清早,家家户户都在门上插上艾草,老人们还用艾草烧水给我们洗脸,据说这样可辟邪祛灾。端午气息最为浓郁的当数“划龙舟”了。宽大的江面上,摆出十几条瘦长的龙舟。每条大船前头就是一个大大的龙头,每个龙头雕工精细,颜色鲜艳,栩栩如生。这时,几十个身强力壮的大汉跳上了船,稳稳地坐定,做好了预备姿势。哨声一响,伴着整齐有力的“一二”口号声,站在船头的旗手奋力挥旗,划手们奋力挥臂,龙舟便如一支支离弦的箭,在江上来去如飞,声势震天,好不威风,尽显男儿本色。岸边围观的群众顶着热辣的阳光,还依然不忘为自己喜爱的龙舟呐喊助威。口号声、呐喊声、锣鼓声、鞭炮声汇成一片欢腾的海洋。此时的我,更是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跟着龙舟在岸边来回奔跑……

看完龙舟赛,我回到家,吃着香喷喷的粽子,一家人有说有笑,那笑声传得很远很远。我希望端午佳节的习俗也能随着笑声一直流传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怎么写关于端午节的小学语文

全文共 696 字

+ 加入清单

梅子熟透以后,端午的脚步款步而来。“她从花明柳暗细雨如丝的江南走来,从绿阴如盖柳树含烟的梦中走来,从我深深地凝眸中走来了。”这是当代词作家丰桦对端午节的赞美。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但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

端午节是个非常热闹的节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这是端午节必定的习俗,各式各样的粽子都有形状多多,在农村,我们还会包个书包形状的送给弟弟妹妹们挎在腰边带回学校边走边吃。味道多多,有甜的、咸的、香的、辣的,甚至连苦的都有。不过好像因为地方不一样,包出来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个地方的人基本上只习惯于自家包的,对于其他地方包出来的味道些许人都不太习惯的。比如说我就不习惯,因为馅料不一样,我还是喜欢吃自家包的粽子。

在端午节还有一个不可缺的活动——划龙舟。在宽广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条龙舟,十几个人奋力划动船桨,一人坐龙首敲锣,一人坐舟中打鼓,众人齐喊“一、二”“一、二”,其阵势可与惊涛骇浪相媲美。岸边围观的群众顶着热辣的阳光,还依然不忘为自己喜爱的龙舟呐喊助威。再观向江中,几条龙舟犹如猛斧破江早已赛得你死我活。外国来的友人纷纷拿起相机快速地拍下这一幅幅壮观的场面,生怕以后再也见不到如此的伟观。

家乡也要泡端午酒。再下过春天的第一场雨后,家家户户就已经将端午酒放入地下深埋发酵。里面放6样东西,那就是:北枣,荔枝,枸杞,橄榄,桂圆和杏仁。端午酒入嘴清香,可谓“泉香而酒洌。”端午酒还可以让人长生不老呢!

看,这就是有意义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高二关于端午节的作文大全

全文共 613 字

+ 加入清单

光阴似箭,一转眼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已来临。我高兴得又蹦又跳,因为这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可以吃到香甜的粽子和玩比赛龙舟等。

早晨,我一起床就闻到一股清香,于是连忙跑到厨房。一看原来是妈妈在包粽子。我也想包,于是妈妈告诉我,首先粽叶要洗干净,在热水里泡软。再准备好食材,将自己喜欢的馅煮得香喷喷的,然后把馅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做好的馅放在围拢成窝的粽叶里,把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之后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锅里用猛火煮。大约五六小时就可以了。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待的揭开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来的粽子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说起端午节的由来曾经有这么一个故事:古时侯有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为皇帝出谋划策,但有些小人觉得屈原势力太大,多管闲事,天天在皇帝面前说屈原坏话,慢慢的皇帝相信了谎言,把屈原撤了职,流放到边疆去。屈原本抱着救国救民的志向,富国强民的打算,反而被奸臣挤出去,简直气疯了。他来到了汨罗江一带,一边走一边唱着悲伤歌。到了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那天,他抱着大石头跳河自杀了,附近老百姓得知,大家都划着小船去救,可是一片浩瀚大海,到处波浪起伏,没有屈原一点踪迹,大家很伤心,把竹筒子里的米撒进河内,就算献给屈原。也让鱼虾等饱了肚子,就不伤害屈原身体了,后来他们把盛米饭的竹筒子改为粽子,划的小船改为龙舟。

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为诗人节,这就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一年级作文端午节精选

全文共 485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端午节要赛龙舟、吃粽子、插艾叶、给小华系上红黄蓝白黑的五色线,表示带来“长命百岁”的好运,好让我们在老爸、老妈的“紧箍咒”下健康成长。

传说端午节这天是古代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杀的日子。据说,那时的老百姓为了不让诗人的身体被鱼虾吃掉,就把饭团、鸡蛋等投到江里喂鱼虾,还组织了很多船队到江中寻找诗人的尸体。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的由来。

我们家有一个包粽子的能手,那就是我奶奶。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叶放进热水里煮一煮,放凉后拿出三片叶子,两片正着放,一片斜着放,然后一卷,就成了圆锥的形状,再放上糯米,在糯米里夹上一块腌过的肉,用线把粽子系好,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开始包,一个粽子在我手里诞生了。我和奶奶一直包呀包呀,包了许多粽子,粽子要下锅了,我看着绿宝宝一样的粽子在跳舞,我心中不禁生起一股成就感。

粽子出锅了,我把粽子端到桌上,我迫不及待地解开绳子,剥开叶子吃了起来。哇,粽子真好吃呀,我吃了一个粽子还不够,又吃了好多个,直到我的肚子圆鼓鼓的,我才肯罢休。

我喜欢过端午节,因为我喜欢吃粽子,真希望天天过端午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小学端午节的习俗

全文共 587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可热闹了!插艾叶、包粽子、做香囊……我家也不例外,今天一早,房间里就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粽香味,奶奶早已准备好包粽子了。

只见绿油油的芦叶、雪白的米粒、让人垂涎欲滴的红烧肉、还有一些豆沙和红枣静静地躺在盘子里。我看着奶奶的动作,眼花缭乱,几秒就做完了,我吵着让奶奶教我。

粽子很美味,今天我一定要尝试做一个。我先用芦叶折一个小角,角要正正好好,折大了,米粒会从小角的缝隙里漏出来,折小了,米就放不下。我算好角度,折了过去,手指按在手里,接着我把一半的米粒倒进去,第一步就好了。

接着,我把一块沾满汁的红烧肉放了进去,我又用另一只手把剩下的米粒倒了进去,第二步又好了。

最后就是把芦叶盖上去,用绳子系好,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有点难,系绳的时候,我不知道先从哪边系,手忙脚乱,就求助奶奶,奶奶帮我托住,我小心翼翼地从这边绕到那边,在打上一个蝴蝶结,一个可爱的粽子完成了。

我越包越熟练,不一会儿,我和奶奶把各种馅儿都做完了。接下来,就是煮粽子了,奶奶把粽子放在水里,“咕嘟咕嘟”,粽子的香味全散发出来了,看着香味弥漫了整个房间,我馋得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一煮熟,我就让奶奶帮我拿一个,我剥开墨绿色的芦叶,只见雪白如玉的米饭和色泽鲜亮的红烧肉诱人极了,我大口的咬了上去,粽叶的清香,混着米粒的甜味,和红烧肉的咸香,那味道无与伦比。

我们一家人吃着我和奶奶包的粽子,开心极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