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热点素材:揭春运售票高峰中的12306,热门车次几分钟售罄(精品20篇)

导语:26日,湖南隆回一留守儿童杀害73岁老妇,拿走其身上700余元现金后逃离现场。留守儿童因为平时缺少亲情的关怀,已成为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上升的重要推动因素,社会应该给予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多关注!下面是开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素材,欢迎阅读,谢谢!

浏览

3648

作文

1000

2024年高考作文热点人物素材集锦

全文共 9185 字

+ 加入清单

素材传真】

史铁生:笑看生死

著名作家史铁生2010年12月31日凌晨因病去世。青年时期因病瘫痪的史铁生坚强乐观,曾以《我与地坛》等作品,打动千千万万读者。他曾表示:“对待生死我选择一种乐观的态度,让我如此幽默地看待生死还得感谢卓别林。”

史铁生1972年不幸瘫痪,后来身患尿毒症,需要靠透析来维持生命,命运对史铁生不能不用残酷来形容。每周3次的透析,1000次针刺,让他的血管变成了蚯蚓状。史铁生却用笔来超越生命的困境,写出了大量优秀作品,其诗性的语言和深邃的哲思打动了千千万万读者。

对于他来说,生命的意义更加特别,他在作品里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展现了他自己如何在生活中活出了意义,这些或许都是他过往经历留给他的精神财富。

史铁生的好友、著名作家陈建功说:“铁生是我最为敬重最为难得的好朋友。1978年我读到他写的几篇小说,有《午餐半小时》、《没有太阳的角落》,当即被他的作品所焕发的精神力量和艺术魅力所折服。因为他的博大、深邃、勤奋,也因为他的平实、沉静、宽厚,还因为他的乐观、顽强……”

【深度评论】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史铁生的文字有一种苍凉的况味,是那种从炼狱中发出的不屈呐喊,是穿越苦难在风雨中翱翔的黑色海燕。《病隙碎笔》是史铁生在病痛中书写的对生命的了悟,质朴无华的文字,冷静睿智的思索,表达了他对人生各种不同境遇的体验和感受。

【多维解读】

★坚强的心灵。史铁生身残志坚、不懈写作的经历,诠释了坚强的心灵。

★生与死的感悟。生命的质量在于其精神的高度,而不在于年龄的长度。

★乐观。乐观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它能使人战胜磨难,勇敢而坚强地生活。

★生命。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发挥和挖掘它对于人类和社会的价值,史铁生做到了。

★磨难。面对人生的磨难,我们无法选择逃避,只有把它当成人生的一笔巨大的财富,我们才能发现它带给我们的是生命的魔力。

(杨贵晴 王江)

中国阿甘

【素材传真】

没上过一天学,但会写几千个汉字;脖颈和双手不听使唤,但能自食其力;自己没钱治病,却对地震灾区的同胞倾囊相助;靠着自己养活自己的信念,用脚趾头踩着键盘开起网店……自幼脑瘫的湖北省罗田县青年郑心意,一次偶然的机会被人拍了视频发到网上,不仅感动了网友,还被称作是“中国阿甘”。

他家里一贫如洗,还有一个残疾的母亲。在“5·12”四川地震中,郑心意将平时省下来的钱和好心人捐给他的5元、10元的钱,共计500元钱,捐给了灾区群众。他说:我也是社会中的一员,我要尽我的一份努力。电视的镜头中,郑心意一直都是微笑着讲述自己辛酸的经历,唯独提到妈妈的时候,他闭上了眼睛,笑容凝固在脸上。“我曾经说过,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也不会放弃。”郑心意郑重地说,“我治好病以后,就可以照顾父母,就可以自食其力,才有机会像正常人一样成家立业,不会成为社会的负担。”

【深度评论】

虽然他不一定知道谁是阿甘,但他和阿甘一样,人残志不残,用自己的爱心温暖了每一个寒冷的心灵,用自己的顽强抗争强壮了很多人脆弱的灵魂,“身体有疾病不要紧,只要有思想!一个人只要永远地坚持下去,那么他所想的一定会成功!”当我们用流利的语言来重复郑心意的这句话时,不会想到当时的他是用了半分钟的时间才将这句话一字一顿地艰难道出。也正是这句话,感动了千千万万个追寻健康的心灵。他的故事更多地告诉我们:也许,我们的出身无法选择,我们的身体状况有时我们无法做主,生命之旅还可能遇到种种磨难,即便如此,一心一意地活着也会让我们在贫困生活中享受属于自己的美丽,一心一意与命运无意丢落在我们身上的石头抗争也会让我们把多舛的岁月点化成五彩的织锦。

原来,穷日子,富日子,与磨难无意,与性情有染。磨难不是日子的名片,而心灵才是生活的内核。

【多维解读】

★真实。真实的他用意志抵抗着病魔的同时显现着自我独到的魅力。人活一辈子,只有在心中保留着那份对生活真实的认识,始终认真而执著地去追求,最终才可能让自己无怨无悔。就像郑心意,“身体虽然不像个样子,但活得一定要像个样子!”

★真诚。汶川地震后他捐出500元钱时说:“我出门在外,没有一分钱,都是好心人帮助我,现在出了这么大的事,我要尽一份力。”他的真诚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为他的真诚——那种不掺合任何杂质淳朴的真诚感动得一次次落泪。

★品格。人的一生,一路走来,为名忙,为利碌,为情困,“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人心事无二三”,总是令我们多么的疲倦。但细细想来,使你疲倦的往往并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砂石;使人心痛苦的往往也并非疾病和贫困,而是人的贪欲难以满足。所以,我们应该放弃那些苦心的纠缠,学会放弃。有道是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

(贾利娟 靳丹丹)

西单女孩

【素材传真】

任月丽出生在河北涿州松林店镇松林店村,由于父母多病,自小由奶奶带大。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年仅16岁的她孤身一人来到北京。开始在一小餐馆打工,满1个月后老板没给工资。流浪街头时看到有地下歌手在卖唱,从小就喜欢唱歌的她萌生了也要唱歌的想法,遂与一流浪歌手学习吉他,一月后独自开唱。在北京生活的四年中,任月丽每月都要将大约一半的收入寄回家中,是家里的生活支柱,自己每天的生活费不超过10块钱。此外还从生活费中省下钱来购买二手的吉他、音箱和CD等用于学习唱歌。

在北京寻梦的人很多,而真正实现梦的有几个?同样,这个小姑娘在北京西单的地下通道一唱便是四年,风雨无阻。而对音乐的坚持,在4年之后终究让她看到了梦的边缘形状。她的《天使的翅膀》在网络上彻底红透后,无数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背景的人被她的善良、纯朴、坚强、乐观和纯净空灵的歌声打动。随后,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江苏电视台、湖南电视台、台湾东森新闻台、香港有线新闻台等众多媒体也分别采访或者报道了任月丽,让更多的朋友了解她的故事和歌声。而在她成名的网络中,一个特别的团体自发而成,他们自称为“蒜薹”,他们要站起来呵护这个坚强的女孩,他们要守护他们心中的天使。

“西单女孩”任月丽于2011年2月28日在北京举行个人专场拍卖会,这是第一位登上央视春晚舞台的草根明星走下春晚舞台后作出决定。另外,其广告代言权也将在2011年2月28日同时拍卖,代言权拍卖所得的一部分也将捐给慈善机构。

【深度评论】

“我的爱像天使守护你,若生命直到这里,从此没有我,我会找个天使替我去爱你。”一首《天使的翅膀》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你、认识了你,一个善良、可爱、淳朴的女孩,一个在西单唱着简单快乐的给人带来幸福歌曲的女孩,一个登上春晚的草根明星,她的故事让更多的人明白,只有自强不息,人生才能辉煌。

【多维解读】

★挫折。挫折是一个很多人害怕经历、害怕面对的名词。多少人在它面前停步不前,丧失信心,而西单女孩在经历人生挫折之后并没有一蹶不振,她用顽强的毅力打造着属于自己的美丽。

★坚持。认定一个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并坚定地向着这个目标迈进,整个世界都会为你让路。任月丽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只有坚持,才可能达到攀援的巅峰。

★品格。一个人活在世间,最难能可贵就是有一颗善良有爱的心。登上春晚之后的西单女孩用自己拍卖所得来捐赠给慈善机构的善举完成了属于自己的美丽。

(贾利娟 靳丹丹)

罗纳尔多:从平民到天王巨星

【素材传真】

罗纳尔多1976年9月22日出生在里约热内卢的贫困郊区。像多数童年的伙伴一样,他的足球生涯是从小区的街道上赤脚踢球开始的。14岁的时候,他加盟圣克里斯托旺足球俱乐部,仅仅两年后他就成长为克鲁塞罗俱乐部的明星,60场比赛进了58粒球,快捷有力的步伐和非凡的射门技巧令其名声大噪。第二年,他射门得分的纪录以及超凡的敏捷使他入选巴西国家队参加世界杯。世界杯结束后,许多欧洲顶级足球俱乐部都削尖脑袋想同他签约。自从转会到荷兰的埃因霍温足球俱乐部后,罗纳尔多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两次美洲杯冠军、一次欧洲足协联盟杯冠军、一次荷兰杯冠军、一次西班牙联赛冠军、两次获得世界最佳球员奖,所有这一切都是在短短两年内取得的。1997年,他一到国际米兰队,就成为当地球迷心中的偶像,被称为“奇才”。自1998年世界杯以来,罗纳尔多经历了两次严重的膝伤,这极大地限制了他上场踢球的时间。正当人们怀疑他是否能继续踢球的时候,他向全世界证明他风采依旧。在韩日举行的世界杯上,这位神奇的前锋获得金靴奖,以12粒进球平了贝利创造的世界杯进球纪录。他帮助巴西队在6月30日的比赛中以2比0的比分战胜了德国队,从而第五次获得世界杯冠军。这也是罗纳尔多第三次参加世界杯。2011年2月14日,34岁的巴西传奇罗纳尔多在接受《圣保罗页报》采访时,宣布了自己退役的决定,终结自己18年的职业生涯。

【深度评论】

一个贫民窟中走出的兔牙少年,成为了全世界顶礼膜拜的偶像。罗纳尔多的传奇早已超越了足球领域,足以和篮球之神乔丹、F1王者舒马赫以及演艺巨擘杰克逊等量齐观。在现代足球百年史册中,罗纳尔多已堪称是经历最为传奇的天王巨星,是一个最真实的时代和精神偶像。

【多维解读】

★铭记与忘记。我们可能会忘记罗纳尔多在绿茵场上一粒粒势如破竹般的进球,我们也可能会忘记他在世界大赛上拿过大大小小的荣誉及奖杯,许多年后,我们甚至可能会忘记他年轻时的容颜,但罗纳尔多这个名字,却已经永远驻足在了时光之中。

★天才来自勤奋。作为一个举世无双的天才,罗纳尔多不是天生而成,而是苦练而出。

★传奇。罗纳尔多一路跋涉,一路辛苦,风风雨雨,酸甜苦辣,在他颠覆式的奋斗中化为一段传奇。

(王学华)

于建嵘:“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

【素材传真】

在新浪微博的热门话题榜上,“解救乞讨儿童”已经成了排名第三的热门话题,甚至连“春晚”都排在了它的后面。

一场在微博世界里发起,并迅速蔓延到现实生后中的打击拐卖儿童和解救乞讨儿童的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这场行动的缘起是,2011年1月17日,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的于建嵘收到一名被拐孩子母亲的信,“我愤怒极了……公安部门也应有所作为!”于建嵘将这封信发到微博上时这样表示。当天,他形成了一个初步的想法:以后凡是看到伤残儿童(十岁以下者)在街头行乞,我们就打110,并把110出警的情况发在微博上。然后,选择一天,全国的网友都在这一天去拍摄街头行乞儿童的录像,全国汇总起来,编辑成纪录片,今年六一儿童节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发放录像带。后来他的想法发展一步变成:全国网民都拿出手机、照相机和摄像机,凡是见到街头行乞儿童,就拍下来上网公布。

经过几天的酝酿,1月25日,于建嵘在微博里宣布,已在新浪及腾讯两大门户网站设专题微博“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并聘请志愿者专门管理。他呼吁网友如碰到乞讨儿童即拍摄并上传,同时督促警方采取相应行动。

这一号召引起了网友的极大反响,截至2011年2月8日19时30分,专题微博“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粉丝已达8.8万余人,最近几天粉丝数量更是以每日上万人的速度增长。目前,该微博已发微博1800余条,90%以上都是全国各地网友拍摄的乞讨儿童照片。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也在微博上予以支持,并联系地方警方关注。部分全国人大代表也表示,准备在今年两会上就此提案;各地公安机关关注支持。截至2月8日,已有四名家长表示:在照片中发现了和自己孩子长相相似的乞讨儿童。

2010年12月,于建嵘教授被评为“中国互联网九大风云人物”之一。他们被广大网民称为“中国底层民意的真实代表”“21世纪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中国最有良心的文人”。

【深度评论】

随手拍照,对我们来讲真的只是举手之劳;可对孩子和他的家庭却是很大的帮助。公安部门等官方微博也加入到了关注的行列,地方媒体也很给力。但愿这些乞讨儿童能够回归温暖的家庭,结束这种悲惨的生活。衷心期待着,父子、母女的劫后重逢……若有更多人加入这个解救行动,就是一股强大的群众力量!

【多维解读】

★责任。有时我们的一个无意的善举却可以给某个人或某个团体带来意想不到的便利。如果我们的每一个公民在生活中能够拥有这种意识,我们这个社会的角角落落将被责任所汇聚成的汹涌大潮涤荡得处处是和谐与安宁。尽一点小责任,说不准会成就别人一生的命运。于建嵘他的发明为警方提供了帮助,也为整个社会做了一件大利之事。

★爱心。有句歌词写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爱是人类最美好的语言。对社会弱势群体不吝表达自己的关爱,会给总处于凛冽寒风里的他们送去煦暖的阳光,而爱与爱的交相传递,会把我们的社会推进至关爱洋溢的暖春。他所贡献的力量,为受害和避免受害的人所奉献的爱心实属一种大爱无言。

★方式。“打拐”问题不是用“随手拍”就能解决的社会问题,其实质相当复杂。随手拍有时会侵犯人的隐私权,名誉权,因为人人都有着他们自己背后的故事。所以做好事还要注意运用合适的方式。

(贾利娟 靳丹丹)

李娜:热心关注公益

【素材传真】

李娜是我国网球选手最高的世界排名人物。2011年1月27日,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进入到第十一日争夺。女单半决赛中,李娜表现强势,在首盘3-6失利,第二盘4-5落后的不利局势下上演救赛点惊天逆转,最终以3-6、7-5和6-3逆转世界排名第一的沃兹尼亚奇,历史上首次闯进大满贯决赛,为中国网球开辟了新的篇章。凭借着这场胜利,李娜的世界排名也至少来到TOP7,已经再次刷新个人和中国的WTA最高排名。1月29日,中国女子网球选手李娜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决赛中,李娜虽屈居亚军,但李娜已经创出了亚洲女子单打选手在大满贯中的最好成绩,这是亚洲球员历史上首次杀入大满贯决赛,李娜的表现没有令中国人失望,她终于创造了奇迹。李娜除了在赛场上的骄人成绩之外,她还很关注公益事业。2010年5月,李娜将在马德里皇冠赛获得的近50万元人民币奖金捐给了青海玉树灾区。她还将中网的奖金通过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捐给家乡的福利机构。“国内还有很多缺乏关心的儿童。我想用这笔钱来关心孤儿。他们一出生便被父母遗弃,这很不公平。”李娜在今年中国网球公开赛获得的税后奖金。她当时就承诺将其捐出作为慈善用途,赛季结束后,她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我是国家培养的,所以有责任为国家做点事情。”她希望通过媒体的报道,能带动更多人来帮助孤残儿童。“之前我一直有这些想法,但苦于没有渠道。而单飞之后,我和我的团队有充分的空间来做这些事。”

【深度评论】

国际主流项目中,李娜用自己的表现证明,中国人乃至亚洲人也可以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李娜的胜利不只是个人的胜利,她更大的意义在于在中国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网球这项运动,这比大满贯冠军更重要!李娜是女子网球出色的代表,是中国的英雄。她的成功无疑能够为网球在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李娜虽然最后没有获得冠军,但是李娜赢得了未来。

【多维解读】

★拼搏。李娜冲出亚洲,靠的是她的顽强拼搏精神,没有这种拼搏精神,她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创造奇迹。李娜无疑是创造了奇迹,其实,只要去奋斗,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创造奇迹。

(王学华)

石雪晖,我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素材传真】

习惯了种水稻、棉花的湖南澧县农民从没想过,屋前院后稀稀落落的葡萄能变成一把把的票子。如今,全县葡萄总面积2.4万亩,葡萄酒厂、预冷库、一年一度的葡萄节、“南方吐鲁番”的美名……在澧县成为现实。这离不开一个人,一个在澧县、在湖南耳熟能详的名字:石雪晖。

石雪晖10年攻关,先后研究出十大配套技术,打破了欧亚种葡萄不能在南方种植的神话,现已在湖南及周边省市推广,创经济效益超过2亿元。她主持的“葡萄新技术育种”等11个项目对湖南农业结构调整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20年来,石雪晖的足迹遍布湘鄂赣的56个县市,行程6万多公里;她手把手教会农民种植葡萄,被农民亲切地称为“湖南果树110”。

“我们不能光在课堂上栽果树,要栽到农村去;成果不能只写在论文里,要装进农民的口袋里!”石雪晖的行动,诠释了一名农学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更为深刻的理解。

【深度评论】

作为一个农学老师,几十年如一日的研究某个课题,已尚属不易;特别的,在当今这个被浮躁从头到脚打扮的“灯红酒绿”的社会里,石雪晖再次让我们看到了做学问必须要耐得住“寂寞”这两个大写的字。学文不仅仅是用来“炫耀”或是放到自己的论著里面的,最为关键的是让她发挥应有的作用;石雪晖的行为显然已经超出了习惯意义上的“教师”,他心系民生,他是这个社会的老师。

【多维解读】

★社会呼唤“石雪晖”。如果石雪晖现象成为常态,那“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学问家”才真正实至名归。

★知识与实践。知识只有和实践相结合,才能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知识如果一味的“高高在上”,那它只是一些带有专业术语的数字或文字罢了。

★“神话”是用来让“勇者”打破的。科学是讲究用事实来说话的,而神话却往往相反,敢于打破常规、神话,往往会有大的收获。

★心系民生,彰显“大我”。心系“弱势群体”,不仅仅体现的是人文关怀,还在于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份社会责任。

(李向军 韩刚)

郝水院士:甘为人梯的人

【素材传真】

有的人想起时留给人的总是温馨和怀念,哪怕只是一个背影,却也能在人心底流淌着默默地感动。郝水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北师范大学原校长、生物学教授。2010年11月27日在长春因病逝世,享年84岁。他在国内外生物学界享有很高声誉,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编著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被列为全国高校通用教材。他关于染色体骨架真实性的研究、染色体骨架中收缩蛋白的存在等创新性理论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重视。获奖无数的郝水教授对人才格外爱惜。20世纪80年代出国大潮汹涌澎湃的时候,郝水教授看到大量人才外流,心急如焚,为挽留和劝说出国留学人员回国学习和创业,他苦口婆心,一次次给熟悉和不熟悉的学生写信。被感动的学生一个个回来了,他又开始为他们的住房、待遇、研究课题和经费等事奔波忙碌。为让学生更好地发挥才能,他甚至提前辞去校长职务。而对于一些重大研究项目,他也是把年轻学者推到第一线。正是郝水教授这种甘为人梯的精神,感召了一批批留学人员回国效力。他的研究所里涌现出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863项目首席科学家等一大批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严师出高徒,平时郝水先生对学生特别严格,治学非常严谨。“他看我们的论文都是一个字一个字地看,全篇修改,我现在对学生都做不到这一点啊!”回忆郝水院士的时候,他的学生们有说不完的话题,而他们最多表达的就是——“没有他,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深度评论】

总是有一个背影默默地温暖着那些曾经的学生,总是有朴实而又有力的话语鼓励着现在的弟子,总是有那种宽厚与奉献晕染着科研的圣坛,这就是郝水院士。他就是这个认真严谨的人,宽容热心的人,甘为人梯的人。然而斯人已去,回忆恩师,一句“没有他,就没有我们的今天”,道出了学子们的心声。也许那曾经的挽留,并不是那么刻骨铭心,而那慈爱又认真的眼神,却让人无法拒绝。他不是为了自己,为了国家,为了科研,为了他心中神圣的信仰。一个人的价值自己无需多言,相信后人的怀念就是最好的冠冕。

【多维解读】

★严谨。对自己严谨,对学生严谨,对工作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成就了他科研上的卓越,严格的要求磨炼出学生们的优秀与辉煌。

★感动。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一封封充满恳切话语的信和一次次为学生们的未来忙碌的奔波。那种执著,那种朴素的温情,那种纯粹的爱国心,最让人感动。

★甘为人梯。一个人的卓越代表了他的能力,一群人的卓越体现他的心胸。郝水院士以一颗奉献的心成为时代的接力棒,甘愿成为年轻人成长的阶梯,造就一群人、一个时代的辉煌。

(周影影)

王跃:中国“火星之旅”第一人

2010年6月3日14时,“火星-500”实验舱最后一道舱门关闭,人类历史上首次模拟火星载人航天飞行试验就此拉开帷幕。中国志愿者王跃与来自俄、意、法三国的其他5名志愿者一起,体验为期520个昼夜的“火星之旅”。北京时间2011年2月18日晚6时,在经历了260天的飞行之后,来自中国航天员中心的志愿者王跃,终于踏上“火星”表面。尽管“火星500”试验是一次没有翅膀的飞翔,但作为人类首次模拟火星飞行试验,它意味着人类已经站在了载人登陆火星的新起点上。

对于自己从6000多名志愿者中脱颖而出并最终入选,王跃说,自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拿我们中心来说,有很多优秀的科技工作者,他们对祖国航天事业的热情、他们的专业背景、技术水平都比我好,可能是我比较幸运,更要感谢我们领导对我的信任,给我这么一个机会,而我又能比较珍惜地抓住这个机会。”

提起在俄罗斯培训的日子,王跃说,培训确实很辛苦,但这些日子经历的事情也许让他一生受益。他头一次深刻理解,只身来到国外,面对那么多外国志愿者,他的表现代表的不仅是个人,也代表着中国。在三个多月的培训期间,他和同伴们相处愉快。未来520个昼夜的同舟共济中,生性开朗的王跃将以中国人的内敛、低调,在队友们中间起到润滑剂的作用。“从性格上来讲,欧洲人更加开朗、更加热情,俄罗斯人比较沉稳一些,更加稳健,两者之间要融合在一起的话,我觉得我这个角色会处理得恰到好处。”在俄罗斯的野外生存训练中,俄罗斯教员一直用望远镜和摄像机观察着队员们,考验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几个人中数王跃最瘦弱,有好几次摔倒在雪地里爬不起来,谈起这次经历,王跃说:“我当时只是咬着牙念:不能丢人!中国人不能丢人!我终于坚持下来了,绝对没丢咱们中国人的脸!”

王跃还坦承,对于此次任务自己确实感觉到一点压力,但他觉得更多的是一种动力。“因为能够有幸参加这么一项重大的试验,可以代表我们国家向世界展示中国航天走向这么一个地位,我觉得非常光荣。”

【深度评论】

王跃是一个平凡的人,为了执行此次火星试验,包括他在内的6名志愿者在俄罗斯接受了为期3个多月的培训,包括医学、生物学、工程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项理论课程和实践操作训练,期间的艰苦可想而知。他能成为中国月球漫步的第一人,因为他有一颗爱国的火热的心和一种不服输,敢于挑战困难的勇气和信念。

【多维解读】

★毅力。能在艰苦的培训环境中坚持到底,从6000多名志愿者中脱颖而出,与王跃的拼搏进取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分不开。

★爱国。王跃时刻不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他内敛、低调地在队员们中间扮演润滑剂的角色,在最艰难的时刻,牢记自己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中国,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显而易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高考作文《不忘初心·攀登进阶》热点素材

全文共 795 字

+ 加入清单

山脚,是一个孩童奔跑的脚步;山腰,是青春轻快的脚步;山顶,是中年成功的脚步。希望在山腰时不要忘了童年时的诚实与善良,在山顶时不要忘了青春时的坚持与奋斗。

童年是人生中最纯净的回忆。它没有任何杂质,干净的像杯水。国王穿着他的新衣在街上游示,说这是一件只有聪明人才会看见的衣服,于是大臣、国王、百姓都为了显示自己不笨而连连称赞新衣的华丽与美丽。小男孩成了唯一“笨”的人,说:“他没有穿衣服。”就因为这样一句话,大家又纷纷显示自己“笨”了。童言无忌,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成语,只是因有些事只有小孩才会毫无顾忌的说出来。希望在山腰时不要忘了童年时的诚实与善良,敢于诉说,敢于呐喊,敢于青春。

青春是一个活跃的年纪,似乎是一个敢说敢做的年纪,面对坎坷会坚持,面对目标会奋斗。正是因为爱迪生的不断坚持,为我们的黑夜迎来了阳光;正是因为居里夫人的不懈奋斗终于提炼出了镭;正是因为艾金森不断的为表演奋斗,他成了“喜剧之王”,我们才有了“憨豆先生。”在山顶时不要忘了青春时的坚持与奋斗。在这个物质的社会,人很容易变得势力、好强,生活真的变成了物质生活。不要忘记你为必什么会在成功的.山顶。

你登上了成功的山顶,领略到了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心境,不要忘了曾经“正入万山圈于里,一山放过一山拦”的困境。人生不过几十载光阴,要记住“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不要用仅有的岁月与永恒的时间对抗,不要被这个社会所污浊。

尼采曾说,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但是杜甫却认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同的高度有不同的景色,就像龙井与大红袍都是名茶,但是其中的韵味却极不相同。无论你是在高处,还是在半山腰,都要记得你当初爬上来前的模样,记住你是为了什么才爬上高峰的。

不要在高处狂妄,自己最初很简单,在山顶感受瞬息万变,天地浮云皆于眼前,用这份纯净找到自己的初心,做到攀于高峰,不忘初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教师节优秀作文素材

全文共 822 字

+ 加入清单

又到了一年一度我们尊敬老师的节日。所以我们学校举行一个庆祝教师节大会。这个庆祝教师节的大会可有趣了。

(整理)我们一来到学校就把我们做的心意卡挂在操场的栏杆上,同时挂满了别的同学的各种各样的心意卡,卡上写满了祝福老师的语言。庆祝教师节大会开始了,第一项升国旗,唱国歌,校歌。

然后有几个同学上台讲话。讲到后面,就开始放鸽子和气球了,一群鸽子和一个个气球向蓝天飞去,越飞越远,直到看不见为止。突然从五楼上挂出两条又长又大的红带子,上面写着“老师您好”“老师您辛苦了”。这时响起了一阵欢呼声,然后庆祝教师节大会结束了。

回想我们班主任覃老师和数学李老师,他们一年又一年,日日夜夜把我们从一年级教到四年级,从一个字都不会教到会了很多字,还知道怎么写作文,还学会了英语和算数,我非常感谢你们!

(整理)最后我向你们祝福一句“老师祝您万事如意,工作顺利”。

教师节作文8

老师,您用人类最崇高的感情-爱,播种春天,播种理想,播种力量

用语言播种,用粉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这就是我们敬爱的老师崇高的劳动。您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您教学在课堂,成就却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老师,三尺讲台见证了您的辛苦,洁白的粉笔书写了您的一生。您的滴滴心血化作道道红钩,谆谆教诲勉力塑造国家栋梁。

老师,您是春天,为人类服务,孕育着未来和明天的希望;您是园丁,用心血浇灌祖国的花朵;您是蜜蜂,采花酿蜜养育学生;您是良母,向学生敞开爱的胸怀,让他们吮吸知识的乳汁。

老师,如果把您比作蚌,那么学生便是蚌里的砂粒,您用爱去舐拭它,打磨它,浸泡它经年累月,砂粒变成了一颗珍珠,光彩熠熠。您的教师生涯,有无数骄傲和幸福的回忆,但您把它们珍藏在心底,而只是注视着每一片待开拓的园地。

您讲的课,是那样丰富多彩,每一个章节都仿佛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新世界。有了您,花园才这般艳丽,大地才充满春意!老师,快推开窗子看吧,这满圆的春色,这满圆的桃李,都在向您敬礼。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之文化经典

全文共 10524 字

+ 加入清单

一、《江南style》——年度神曲带来的冲击

《江南style》成为2012年度神曲。这首以讲述韩国本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歌曲,在今年7月问世后便以旋风一般的速度风靡世界各地,MV中的骑马舞更引发全球模仿潮。

在中国,主唱朴载相被戏称为“鸟叔”,大街小巷到处都在播放《江南 style》,更衍生出一系列仿作。“style”成为国人表达姿态、造型的新名词。

素材评析】:

一些冷静的声音试图从这一现象中发现更多的启示: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要承担保护本土文化的责任。当越来越多的文艺表演都来模仿 “鸟叔”,越来越多的校园广播操改为“骑马舞”,越来越多的孩子都会跳 “骑马舞”时,中国本土文化的传承、发扬以及输出,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

【思考】:

1、用着韩国电器、看着日本动漫、喝着欧美奶粉长大的孩子,还记得多少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除了元宵、粽子、月饼,传统节日留给国人的还剩下什么?

2、民族文化继续传承的出路在哪?

二、《甄嬛传》及“甄嬛体”走红

若要评选2012年度最红电视剧,《甄嬛传》一定位列前茅。这部电视剧于今年年初上星,收视率一路看涨,话题十足。宫中一众妃嫔的尔虞我诈被勾连至现代职场,观众大呼甚有共鸣。而由剧中台词衍生出来的“甄嬛体”也风靡网络。

【素材评析】:

一方面,舆论对《甄嬛传》在制作方面的成功之处表示肯定。但另一方面,舆论也针对它所传递的思想价值、精神内核以及对历史文化造成的影响,提出质疑:如果以争斗为主题的电视剧成为观众精神食粮的主菜,如果戏说成为电视剧诠释历史的惯用手法,那么,其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不能不令人感到焦虑。

【思考】

1、当万众瞩目的荧屏被五花八门的节目充斥,有多少历史被商业化篡改?当物质文化大步飞奔民族前进步履踉跄,有多少良心被钞票焚烧?

2、当厚厚的防盗门加了重重的铁锁,当僵硬的表情加了冷漠的面具,有多少尔虞我诈被现代人当作了职场的润滑剂?有多少“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美丽故事只在传说里传唱?

三、《中国好声音》

2012年的夏天因为《中国好声音》而显得格外“热”力四射。这档以“励志”、“专业”为标签的音乐节目,邀请刘欢、那英、庾澄庆、杨坤四大著名歌手担任导师,网罗一批集梦想与才华于一身的年轻音乐人,为中国电视音乐节目树立了新的高度。

【素材评析】:

当下,电视节目质量参差不齐,各卫视娱乐、选秀节目更是哗众取宠、节操满地。于是,观众对高品质节目怀有强烈的渴望。《中国好声音》坚守音乐精神、追求节目品质的做法是其赢得好评的关键因素。并且,节目中展现出来的平民情怀、草根意识和情感力量,也使它具有了不同于一般选秀节目的文化内涵,从而成为2012年最热门的全民话题之一。

【思考】

1、在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盈,文化娱乐节目各领风骚两三年的今天,民众需要什么?呼唤什么?

2、《中国好声音》何以火爆流行?

3、传承与创新。

四、微电影井喷——由草根玩意儿走向主流

微电影并非诞生于2012年,但却盛行于2012年。这一年,微电影不再局限于摄影爱好者们的随性自拍,而开始逐渐名人化、机构化、产业化、主流化。

【素材评析】:

微电影篇幅小、制作周期短、投资少,可在各种新媒体平台播放,具有较大的自由度与可操作性,因而,越来越受到公众的欢迎。微电影出现井喷式发展,原因是微时代的来临。微,意味着效率,意味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地表达,因此,微博、微信、微小说和微电影应运而生,它们共同诠释了当今时代的文化特征,也代表着未来文化发展的新趋势。可以断言,微电影为影像带来的革命,才刚刚开始。

【思考】

1、草根文化为何成为主流?

2、网络意见,能不能代表民意?对社会的影响在哪?

3、民主、自由精神的表达,该不该规范?

4、政府要如何应对这一新生的民意窗口?

五、【素材呈现:】新“二十四孝”标准公布——孝文化应有新含义

今年8月,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新版 “二十四孝”行动标准。继《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在修订草案中新增了一条 “常回家看看”之后,新“二十四孝”将孝行的定义更加具体化。

【素材评析】:

相比传统的“二十四孝”,新“二十四孝”的内容更贴近现代生活,如“教父母学会上网”、“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等。同时,它还从老年人的心理出发,提出儿女应该“支持单身父母再婚”“常跟父母做交心的沟通”等。

面对新标准,许多人慨叹:自己为父母做的实在太少。新“二十四孝”标准,反映出孝文化在时代推进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新含义,新一代中国人不仅要继承传统孝行,更要因应时代需求给予老人更多的关怀和照顾。

六、古人屡遭恶搞——杜甫诸葛亮元芳都很忙

2012年,古人很忙。 3月,杜甫突然在网络爆红,“杜甫很忙”这一经典句子由此诞生。 7月,诸葛亮又成主角,被网友改造成“诸葛暗”、“诸葛成像”。 10月,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的 “李元芳”掀起“元芳体”热,为网友提供了恶搞和再创作空间。

【素材评析】:

为何网友对恶搞古人如此热衷?有人说,因为“穿越”是潮流;有人说,因为娱乐时代需要娱乐精神;也有人说,因为网友喜欢挑战经典,众说纷纭,没有定论。但令人担忧的是,拿古人“开涮”折射出当代社会的炒作心理和围观心理,当“俯视”和“嘲弄”成为娱乐方式时,不要忘记 “仰望”和“尊重”才是面对文化应有的态度。

七、《舌尖上的中国》——原创纪录片获得新生命

2012年5月,《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首播,节目围绕中国人对美食与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通过一个个普通人的故事,将不同地域的美食生态串联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精美的中华美食图景。尽管只有短短的7集,但是,它所引发的热潮却持续至今。吃,不能单凭一条舌头,也要综合自然、历史、人文、劳作、乡愁、亲情、仪式……由此,方能成就一次与美味相关的生命体验。

【素材评析】:

这段话夸张吗?不,因为《舌尖上的中国》正是讲述了这样一个过程。这部纪录片的成功,就在于美食背后徐徐飘来的情感味道。节目的人文情怀给观众奉献了一次精神盛宴。

2014年4月,万众期待中《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在央视开播。但是,节目蕴涵的人文情怀,却招来很多网友的抨击,他们认为,作为美食类节目,《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严重偏离了主题。

【思考】

1、《舌尖上的中国》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2、第二季中的人文情怀,为什么被人们诟病?

八、于丹北大被轰——文化名人的身份争议

11月17日,北京大学百年大讲堂昆曲演出结束后,主持人邀请于丹上台分享感受,却惹来台下哄声四起,于丹只好匆匆下台。此事被曝光后,迅速成为热门话题。

【素材评析】:

一些文化名人的曝光率堪比艺人,凡是跟文化沾点边儿的大小活动,总能看见他们的身影。他们在不同的领域侃侃而谈,却鲜少贡献真正具有专业价值的观点,过分“万金油”式的发言方式,让他们的学术形象逐渐失去权威性,甚至成为商业化、娱乐化的标签。于丹被轰事件集中体现了公众对文化名人的身份质疑。

【思考】:

1、于丹为什么会被北大学子轰赶?

2、这是个案,还是集体现象?现象的背后是什么?

3、当代文化名人与古代文化名人的差距在哪?

九、“告别牛汉”

2013年9月29日,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流派“七月派”的最后一位诗人90岁的牛汉先生溘然长逝。相对于牛汉在诗歌界的地位与影响,他的离开可谓悄然,或许这也正是诗歌在当今社会影响力的真实写照。

【素材评析】:

参加了牛汉先生告别仪式的大连诗人邵勋功说:“现在的人太忙了,脚步太快,没有心思停下来慢慢品味诗的意境。有些诗歌创作者故意为之的表意模糊也使诗的内容无法理解,从而使诗歌有越来越小众化的趋势。但无论社会如何发展,人们心中的诗意是不会消失的。现在诗歌创作在民间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面貌,但为了让诗歌有一个更好的前景,诗歌创作者、评论界、媒体都应该有自己的良知。”

【思考】:

1、这个时代,诗歌为什么不受重视?

2、人们关注的是什么?

3、随着大时代对文化的关注与重视,诗歌也应该获得更多的关注,过滤掉一些浮躁的东西,还原诗歌的本来面貌。

十、ONE is all

2013年,韩寒的首个个人电子杂志应用“ONE·一个”就超过了众多热门游戏与社交应用,登上了AppStore中国区免费榜首位宝座。拥有几百万的用户,这样的市场反响恐怕连韩寒本人都没有想到。

【素材评析】:

“ONE is all”, 简约媒体为何如此火?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一”这个数字离我们越来越远,在都市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渴望有短暂的一刻,可以静下心来看一篇或许只是随手写就的杂文,欣赏琢磨一幅不明寓意的图片,思考只回答一个问题的答案……于是在那么这个“一”是什么?新媒体正在走向简约化吗?它为何会如此之火?将来的路在何方?本报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展开了一番探讨。大连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教师车明星认为,这种形式的电子杂志的内容满足了年轻读者的兴趣和关注点,让年轻的一代能在杂志的文字里找到情感的共鸣。这也算是当今纸媒的一个网络化转型,是新媒体的一个新发展。 “现代人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忙’,这直接导致了人们每天没有了空闲时间沉下心来看书读报,加上现在信息自身的多元化和杂乱化现象让人们疲于应付,所以渐渐地人们更希望有一个把关者来让信息更清晰地展现出来,这对受众来说像是一种‘解脱’。”大连理工大学新闻传播系教授郑保章道出这样的观点。

【思考】

1、也许,受众不是喜欢简约,而是喜欢被筛选和证实之后的真实。

2、受众的浮躁与媒体的媚俗。

3、快节奏的生活与慢生活的情调,谁更重要?如何兼顾?

十一、高考英语改革引发热议

2013年以来,各类教育改革层出不穷,而高考改革因牵动成千上万个家庭尤其引人注目。教育部网站披露了已经制定完成的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的部分细节,其中外语考试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实行一年多考。按照计划,到2020年高考时,英语将退出。(最新消息: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5月17日在杭州表示,2017年英语将推出6月的全国统一高考,进行社会考试)

【素材评析】:

这一变化成为各大媒体、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关注的焦点:英语还是不是高考科目?英语科目的地位会不会动摇?围绕着这一变化,社会各界议论纷纷。有教育专家表示,自从把英语纳入高考的重要学科后,中国学生花了大量精力去学习。英语作为一门工具,大众只要掌握基本知识就行,如果因为学科或工作需要,再进行深入学习即可。

【思考】

1、现在的高考一考定终身的模式,对学生的发挥和竞争都不太有利,如果是两次甚至多次考试,让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来准备,对其未来发展无疑是有利的。

2、换个角度来看,这也有可能增加了学生日常学习的负担,依然没有达到减负的目的。

3、英语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我们究竟需不需要学习英语?

十二、全民阅读立法

阅读也立法。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115位政协委员联名签署了《关于制定实施国家全民阅读战略的提案》,建议政府立法保障阅读、设立专门机构推动阅读,引起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热议。

【素材评析】:

据了解,全民阅读工作需要立法推动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中国国民的平均阅读水平低于世界文化强国水平,需要采取有力的推进保障措施;未成年人阅读状况不容乐观,亟待改善;国民阅读公共资源和设施不足、不均衡;阅读内容良莠不齐,需要积极引导和扶持;全民阅读工作缺乏统一规划、组织保障和经费支持。据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称,全民阅读立法已列入2013年国家立法工作计划,争取在年底形成较成熟方案提交国务院,目前已草拟初稿。

【思考】

1、当车水马龙碾碎了明媚的阳光,当挥之不去的雾霾遮掩了良知的双眼,当机器的轰鸣淹没了灵魂的呼唤,还有多少人愿意一杯清茶、一隅宁静,手捧书卷?或者,还有多少人有这样的条件?

2、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当他们只能以动漫打发儿时的光阴,当他们只能以低俗的杂志和媚俗的娱乐节目度过如花的少年,我们的未来还能蓬勃如朝阳,灿烂如夏花么?

3、国民的素质。

十三、《爸爸去哪儿》一炮走红

湖南卫视在2013年又一次成为了内地娱乐圈的综艺之王。于第四季重磅推出的亲子互动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再掀收视狂潮!

【素材评析】:

五位明星父亲同自己的子女一起到一个陌生环境中去体验生活。节目形式丰富,内容十分活泼,父亲们尽职尽责,孩子们可爱欢乐,让节目气氛非常轻松有趣,不仅节目的主题曲在网络上广为传唱,节目中的小朋友也成为了网友们追捧的偶像。

【思考】

1、一炮走红不足为奇,因为节目充满正能量,以轻松、有趣的方式让观众感受到亲情、友情的存在。

2、娱乐节目的价值和大众传媒的使命是什么?

十四、“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这是中央电视台针对电脑普及导致中国人汉字书写能力下降这一“危机”,于2013年隆重推出的大型国家汉字听写推广活动,旨在让人感悟汉字的深厚智慧,弘扬中华传统文明,向全社会倡导书写汉字、保护汉字的意识,倡导爱汉字、爱汉语、爱中国文化的价值观。该节目一经推出,迅速走红。

【素材评析】: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且从未中断,其中文字记载功不可没。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由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等书体逐渐演变而来,其形体方正,线条优美,结构匀称,契合了华夏民族雍容大气、温柔敦厚的内涵特质,承载了丰富的艺术内涵,并由此而衍生出独一无二的汉字书写艺术——书法。这不能不说是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作出的一个独特贡献。

从古至今,有数不尽的文人墨客,在各类书信文体中纵横驰骋,写出许多脍炙人口、形神兼备的佳作。阅读这样的作品,本身就是一个触摸、感受华夏文明的心灵体验过程。我们的邻国朝鲜、日本、越南便曾使用汉字千余年,并将书法艺术进一步发扬光大,日本时至今日仍对书法艺术推崇备至。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这种根自华夏民族的汉字书写艺术,如今却大有一种“墙内开花墙外香”之势——汉字书写在经济日益繁荣、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代中国备受冷遇,与之相伴的还有传统阅读方式的式微。

【思考】:

1、传统文化的现实困境与未来走向

2、现代传媒(网络、电视等)对于文化发展的作用

3、优秀文化的传承

十五、珠算申遗

2013年12月4日晚,在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审议后,珠算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素材评析】

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

现在,珠算成为第30个入选“非遗”的项目,中国也由此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珠算的计算功能逐渐被削弱,但是古老的珠算依然有顽强的生命力。今天珠算成功申遗,将有助于让更多的人认识珠算,了解珠算,增强民族自豪感,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弘扬与保护珠算文化的行列中。

【思考】:

1、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思考珠算成功申遗的积极意义

2、泱泱华夏、悠悠千年的历史,还有多少优秀传统文化成果被保留,被遗弃?

十六、硕士毕业生卖米粉

北大法学硕士生张天一在即将毕业之际,选择了另类的就业方式——在北京环球金融中心卖牛肉米粉。引起网民热议。

【素材评析】:

有人认为,这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浪费;有人说,这是就业压力造成的;有人说,这种自主创业,值得鼓励。北大原校长周其凤说,北大从来就不赞同一种价值观统治全球,只有一多花的世界是不美的。

【思考】:

1、就业压力之下,有人说,毕业就是梦想被现实击碎的那一刻;有人说,这是梦想照进现实的开始。你觉得呢?

2、人的价值究竟是什么?靠什么来实现?

3、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十七、城镇化加速

城镇化率超过50%,确实是中国社会结构的历史性转折。一个国家,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素材评析】:

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高度的城市化,也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中国社会现实的特殊性告诉了我们必须走出一条中国式的城镇化道路,进程过半验证了我们道路选择的正确性,也坚定了我们继续走下去的决心。

我们在欣喜的同时,也应冷静地看到尽管我们国家朝着中国式的城镇化道路大踏步地前进,但是城镇化的提高意味着大量人口和资源向城市集中,农村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更加凸显,比如部分农村“空心化”的问题很现实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城市化是一个必然趋势,但是要避免出现农村“空心化”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还需要两个拳头同时出击:

一方面坚持走中国式的城镇化的道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仅是从“村民”到“非村民”的身份上的改变,更需要的是文化素质、生活方式等全方位的提升,同时户籍改革也要加快进行,彻底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就是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除了在硬件设施上予以建设之外,更主要的是要在软件方面予以补充。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问题,如发展本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村乡镇的经济发展方式。

当然,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完善才能走好这条中国式的城镇化道路,保障全体国民能够共享改革和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

【思考】:

1、现代化的内涵是什么?

2、城市化真的是现代化吗?

3、城市化正侵吞着乡村,乡村文化或农业文明的价值的反思。乡村文化、农业文明的出路在哪?

十八、琼瑶状告于正抄袭

琼瑶日前发文控诉编剧于正新作《宫锁连城》抄袭她22年前的《梅花烙》,刚过76岁大寿的她日前接受媒体电话采访,连说4次“很心痛”表达近日情绪,讲到激动处忍不住哽咽。琼瑶称被于正气到无法睡觉,得靠安眠药,而且加倍又加倍,至于她花半年时间写到25集、完成一半的《梅花烙传奇》已全面作废,她气愤地说:“这个正版的《梅花烙传奇》已经被于正的假《梅花烙》给谋杀了!”被问是否封笔,她说因为年纪大了,可能有这种结果,但或许休息一阵子,她会另外写别的东西。

【素材评析】:

文化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一个没有文化的人必定粗鲁愚钝,一个没有文化的集体必定死气沉沉,一个没有深厚文化积淀的民族、国家必定如一盘散沙。

【思考】:

1、“天下文章一大抄。”在传统文化越来越引起有识之士的重视之际,我们有必要反思: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如何更好的发展它?

2、文化产业如何创新?

3、版权保护

十九、【素材呈现】 “秦火火”被抓获

2013年8月20日,全国公安机关集中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拉开序幕。北京警方打掉一个网络推手公司——北京尔玛互动营销策划公司,秦志晖(网名“秦火火”)、杨秀宇(网名“立二拆四”)及公司其他2名成员被警方抓获。

【素材评析】:

铁道部向“7·23”动车事故意大利遇难者赔偿近两亿元、张海迪拥有日本国籍、李双江之子并非其亲生……这些耸人听闻的“热闻”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后,网络红人“秦火火”、“立二拆四”也就“火”了起来。火起来的他们利用虚拟空间的种种漏洞,不但让自己成了网络名人,而且所在的公司也是名利双收。

【思考】:

1、网络世界对于谣言制造者和传播者并没有给出清晰的法律界定,让“秦火火”得以用一个谣言来终结另一个谣言。

2、另一方面现实世界真实信息的欠缺透明、公开也给了网络谣言得以滋生的土壤。

3、网民的猎奇心理也进一步助推了“秦火火”们火爆网络。

4、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法律。

5、坚守道德良知,弘扬网络正能量

二十、勿用扭曲的“标语文化”砥砺人生

“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这是悬挂在某高三班级黑板上方的另类冲刺标语。该标语是在一位同学提出后,经过全班公选后悬挂的。公选程序的进行,让该班班主任从最初的“不太认可”到最终“表示赞成”。

【素材评析】:

“滚去学习”没错,错在学习的目的。虽然当今社会提倡个性化,但学生将学习的目标直指“高富帅”却极端地露骨。不高不富不帅的“滚去学习”,那么自认为拥有高富帅条件的就可以放任自流了吗?即使是高富帅,倘若不学无术,腹中空空,同样会被人所不齿,被社会所抛弃。

“滚去学习”的标语,表达方式貌似很酷,实质却是“权钱”至上的伪思想,而且也不是张扬个性,而是自我矮化。未踏入社会的孩子们过早地与社会接轨,人生追求的目标发生扭曲,学生在思想上已成为物质的奴隶,这是一种去精神化的教育。

知识是一把利剑,道德信仰决定剑指何方,要警惕功利性学习带来的长远危害。学生在学校以学习知识为主,但知识带来的财富和地位应是次要的。教师更要以德育人,引导学生树立具有正能量的人生观及价值取向,切莫单纯追求分数。

“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并不是一种激励,而是一种无奈,还没跑便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面对现实,务实进取,才能最终实现人生的“中国梦”。

二十一、2013热词,为中国力量“点赞”

《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的“2013年十大流行语”,颇有些五味杂陈。中国梦,光盘,倒逼、逆袭、土豪、女汉子、点赞、奇葩……字里行间透出的,是公平与正义的时代呼声,希望与焦虑的轮番登场,喜悦共忧患的艰辛行进。

年度流行语中,“中国梦”排名第一,入选理由是,“中国梦”以其清新的理念和亲民的风格为广大民众所认同,并日渐成为主流政治话语之一。

【素材评析】:

中国梦的提出,是顶层设计,亦是呼应民心、关注民瘼。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这“共同”二字让人温暖。

只有尊重每一个人平凡的梦想,欣赏每一个人微小的成功,倾听每一个人恳切的呼声,把草根的梦想从“土”里挖出来,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才会拥有磅礴的推进之力。这样的顶层设计与草根吁求相呼应,触手可及,可亲可爱可信可敬,方能进入流行语范畴。

【思考】:

1、网络的力量,网民的素质,民主政治,社会公平公正。

2、伟大的“中国梦”,如何与个人的人生理想挂钩?

二十二、传统习俗与现代文明

家住山西晋中的詹女士今年春节过得很不愉快,本来应该合家团圆的春节,却因“除夕不能回娘家”的陋习,离婚的她带着孩子在宾馆过了一个除夕。记者采访发现,一些过年老习俗不但没能增加年味儿,却给很多人带来了烦恼。(2月6日《京华时报》)

【素材评析】:

写春联、贴门神、包饺子、舞狮子……这些传承千年的春节习俗,都能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气氛,传递春节特有的温情。与此同时,诸如女儿不准回娘家过除夕、初五不许走亲戚、正月里不能理发、农村赌博等很多地区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则在割裂家庭温情,约束人们行为,影响社会风气。

“守住年味”的呼声日渐高涨。不过,守住年味并不等于一味地因循陋习,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对缺乏正能量的落后民俗说不。

事实上,作为一项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传统节日,春节习俗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看春晚、短信拜年、旅游过年、电子鞭炮等为节日注入新元素,成为新民俗。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民俗学专家高巍就指出,“昨天的时尚是今天的民俗,今天的时尚就是明天的民俗,今天我们很多尝试性的东西,如果能够被更多的人认可、遵守,必将成为明天的民俗,成为时代所赋予的新民俗。”在欢度春节时,人们不妨多多尝试新的过年方式,丰富节日内容,用时尚元素占领节日阵地。

【思考】:

1、只有不断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春节才能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荡漾出浓浓的中国味。

2、当传统与现代相遇,我们该怎么办?

二十三、毛笔字通知书

2013年的夏天如果你收到了陕西师范大学的通知书,请务必珍藏,因为它是全国高校中唯一用毛笔手写的通知书。暑期,陕师大几位老先生放弃休息时间,书写了4500余份录取通知书。被称为“最值得珍藏的录取通知书”。(7月16日《扬子晚报》)

【素材评析】:

任何一种流行现象的背后,都对应着一种深刻的社会背景或者文化思考。小小通知书,不仅见证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折射出时代的特征。“毛笔字通知书”的走红,和国民床单走红一样,散发着浓烈的怀旧气息。

这一意义上,“毛笔字通知书”走红,是又一次集体性怀旧,但又不仅仅是怀旧。今天,“多元”这个词常常被人们提及,但揆诸实际却又发现,多元时代其实已经失去了自己的一元。现在都强调与国际接轨,与时代同步,可在不知不觉中,也丢弃了过去的一些美好。毛笔被硬笔甚至键盘代替,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取向,也很难回到过去。但在接轨中,是否就应该完全放弃传统呢?多元视野应有文化宽度,更应该有文化坚守,一些文化传统和思想价值,应该在当下被适度保存和坚持下来。

【思考】:

如果时光是记忆的橡皮擦,我希望从没用过它。在这个更加强调多元和接轨的时代,有些传统或许不会成为主流,但也应该有其一席之地。

二十四、富豪相亲会

近来,各种富豪相亲会在全国多地轮番上演,在婚恋中介的策动设局下,富豪们赤裸裸地进行“资本选美”,不少佳丽则为嫁入豪门而应征,甚至奉上“处女证明”……个中的“门票10万元”、“相亲如选妃”等噱头,刺激着公众神经。

【素材评析】:

婚恋本属于个体的自由,可是“相亲成相金”、“非处女勿扰”等庸俗景象,却令其蒙垢:这与其说是寻求“郎财女貌”的登对配置,不如说是物欲裹挟的“爱情买卖”。

婚姻的底盘是情感认同,它包含着对等尊重、彼此珍爱等。以奢华派对形式呈现的“富豪相亲”会,注重的却是利益支配、物质交换:它糅合了炫富、拜金等恶趣味,长相和存款等可量化数据,成了择偶的主要评判依据,感情在近乎明码标价中被亵玩。

在此过程中,女性尊严是被矮化的。在单向选择中,她们沦为了消费品,这也为未来的婚恋关系埋下隐忧。

所以说,物质或能带来短时逸乐,却难以换来“白首不分离”。“宁在宝马车上笑,不在自行车上哭”式的婚恋观,本就是病态的。而富豪相亲会,正是迎合这“物质崇拜”的恶俗观念,给游戏式相亲套上“务实选择”等面具。

不能说,“资本选美”百分百选不出真爱,可这类将金钱当筹码、感情作赌注的游戏,总会喧嚣一过,空剩浮躁。它间接推销的“金钱观”等,也背离了公序良俗,它不被道德认同,在所难免。更何况,某些富豪搞相亲,是为“猎艳”“找小三”,抑或享受“翻牌临幸”般的畸形快感,这理应受到社会的道德鞭挞。

【思考】:

1、有多少灵魂被亵渎?

2、有多少情感被功利化?

3、功利化的价值观。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多彩暑假作文500字素材

全文共 762 字

+ 加入清单

晚饭后,爸爸说带我去体验一下生活——捡矿泉水瓶。我很高兴地跟在爸后面出门了,心想又可以不用做作业了。

出了小区,爸爸带着我往右拐,我问爸爸为什么要往这边走?爸爸说:“左边都是工厂和写字楼,而右边是居民区,有很多夜宵店和饭店,矿泉水瓶可能比较多。”爸爸又说“做事情必须要明确目标,找对方法”。我们沿着人行道,不停在角落和草丛中寻找,包括每个垃圾桶爸爸都让我去翻找一遍。一会儿,我们就找到了十几个矿泉水瓶子,我觉得很好玩。

经过一个网吧,透过玻璃窗看到桌子上有很多空瓶子,爸爸让我进去找正在上网哥哥姐姐要空瓶子,我不敢去。爸爸就自己进去了,拿了几个空瓶子出来,对我说:“如果你今天真是一个捡垃圾的,生存最重要,面子不值钱!”我似乎有所领悟。

我们又走了很多条街,已经捡了满满两大袋矿泉水瓶、易拉罐了,我问爸爸,这些是不是可以卖很多钱呀?爸爸说:“还不够买一瓶矿泉水的钱”。我很无语!

时间又过去很久,我们又陆续捡了几个瓶子,塑料袋子都快装不下了。爸爸让我提着满满两大袋瓶子,他竟然空着手在后面走,还不停催我走快点,哼!平时感觉很轻的东西,提着走远了就感觉越来越重了……我又累又渴,不停追问爸爸要多久才能到家,爸爸让我坚持!说我们已经往回走了。我一心只想快点回家躺在床上休息休息,爸爸还在不停在垃圾桶和草丛中寻找。当看到一辆车子底下有瓶子时,老爸跪着匍匐下身子,伸着手去拽出来,爸爸说:“做什么事情要嘛不做,要做就要全力以赴,坚持到底!

终于到家了,我感觉浑身都要散架了!通过今天捡矿泉水瓶,我感觉还是读书写字轻松一点,我也体会到爸爸妈妈挣钱的不容易,我今后要认真努力学习!

后记:爸爸说,我们足足花费了近3个小时,走了大约10公里路,才捡了不到2元钱的瓶子。暑假还要带我去捡二次矿泉水瓶,等攒齐了卖了钱,让我买几瓶矿泉水送给环卫叔叔阿姨喝。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中考作文热点素材:人类探月亮点回顾

全文共 787 字

+ 加入清单

早在1960年代初期,由于受到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首次飞翔太空的激励(1961年4月12日)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担心在太空竞赛中败给苏联,他立即开始建议美国宇航局(NASA)实施月球探测计划,代号阿波罗工程,从1961年到1972年历时约11年,进行了一系列载人登月飞行任务,这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壮举。

人类首次载人登月发生在1969年7月21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搭乘“阿波罗11号”首次在月球上留下深深的人类脚印,虽然对个人来说是一小步,但是人类文明飞跃的一大步。从1969年到1972年,NASA12名美国宇航员先后6次登月成功。之后,美国就再无登月计划,直到最近又开始重新讨论“重返月球计划”。迄今为止,40多年过去了,还没有过其它月球车到月球进行软着陆探测研究。

无线电雷达是“阿波罗”太空船的联络通讯设备,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学射电望远镜参加NASA阿波罗登月,诸如美国阿雷西博305米口径望远镜,澳大利亚64米口径帕克斯望远镜,承担了探月通讯、信号传输、导航的任务。

阿波罗计划成就卓著,通过研究宇航员采集到的月球岩石样本,科学家详细地研究了月球的物质成份、这对于太阳系起源,地球月球起源研究其实意义重大。宇航员针对月球的表面形态、重力、磁场、月震等进行了详细研究和探索,获得宝贵的认识宇宙的直接经验。

苏联无人驾驶月球车首次成功落月巡察。1970年11月,苏联(俄国)发射的无人驾驶的“月球车”成功降落在月球上,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着陆的月球车。1971年7月,“阿波罗15号”将两名美国宇航员斯科特和欧文送到月球表面,进行了人类首次有人驾驶的月球车之旅。他们在月球表面停留了三天,在登月舱外的作业时间达十八个半小时,驾驶月球车穿越的距离达10,5公里,一共收集了约77千克的月球岩石标本。月球车的出现,让人类真正感觉“驾驭”月球和“驰骋”宇宙就在脚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年热点素材:青年,请对这样的乐天说“不”

全文共 205 字

+ 加入清单

前几天,据韩联社报道,乐天集团有关人士表示,集团将星州高尔夫球场转让给国防部用于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的立场没有变化。该人士表示,朝鲜最近发射新型中程弹道导弹,韩国“国家安全形势严峻”,乐天不会就转让地皮改变想法。集团将召开理事会会议,最快在月内做出决定。

2月27日,韩国乐天集团理事会做出决定,同意就“萨德”反导系统部署用地与韩国军方签署协议。如此一来,驻韩美军“萨德”反导系统最早有望在3到4个月内完成部署。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圆梦新时代主题作文素材

全文共 621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梦,就是中国的梦。是梦给予了我一个宏远的志向,让我形成了一个爱阅读的习惯。阅读,让我心灵变得充实,让我的生活变得流光溢彩。渐渐地我有了一个梦想——成为一名像鲁迅先生那样伟大的作家。

十年之后,我的梦如愿以偿。当我登上作家的宝座,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深深触动我的心灵。念念不忘的还是多年以来阅读的之旅。那一刻,我激动地落下了眼泪,回忆起我为梦想努力的岁月。那一个晨曦,迎着早晨的第一缕阳光啊,我捧着书本,醉心阅读;那一个烈日当空的午后,走进书本,我忘了世界忘了自己;那一个黄昏,我踏着晚霞走在回家路上,手里抱着的是心爱的读物……我看到一颗爱阅读的心。是阅读树立了我的理想,让我的信念变得更加坚定。是阅读,让我的生活充满情趣,成为我人生的伴侣。是阅读陪伴我勇敢地迈入理想的殿堂,照亮我的前路……它就是一位导师,告诉我人生的真谛。是它,陪伴着我经历了多少风吹雨打,度过了多少悲欢离合,走向今天……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小我就酷爱阅读,看过的书历历在目。起初只是囫囵吞枣,后来,我对自己更加苛刻。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激发了我的冒险精神。尤其难以磨灭的,还是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它让我更加走进了鲁迅先生,感受到了那种积极进步的思想,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乐观主义精神。正是阅读,造就了我的梦想。

当我望着台下热烈鼓掌的人们,依稀记得,那时,我有一颗爱阅读的心。此时此刻,我是那么的激动——是阅读,给了我一个无坚不摧的梦,是阅读让我梦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热点论据素材:女子南宁街头拍裸照,给南宁形象蒙羞

全文共 497 字

+ 加入清单

女子南宁街头拍裸照 全身只穿一件长大衣在街上奔跑

假期里,“春节杯”摄影大赛又在微信朋友圈里“开赛”了,有人晒出了难忘的年夜饭,有人晒出了各种旅游照,但是竟然有人晒出了裸体照。

前些天,一名女子大晚上跑到南宁民族广场和中山路上,面带微笑拍下了裸照和裸露视频,她到底是想成为网红还是为艺术献身?

这段在网上传播的视频,拍摄时间在夜晚,视频中,一名女子全身只穿一件长大衣,在街上奔跑,身体的敏感部位暴露无遗,期间还有电动车从她身边驶过。视频中可以明显地看到,南宁的地标建筑之一广西人民大会堂。

而在另一段视频中,同一名女子藏身在南宁中山路一个果汁摊点后,随着镜头的推进,她再次解开衣襟,将身体的敏感部位,暴露在镜头前,而果汁摊的招牌上,写着中山路驰名小吃等字样。这名女子拍摄的裸露视频,发到微信朋友圈后,不少市民表示,难以理解。

网友“人肉”发现女子曾拍裸体艺术照

有网友指出,此次拍摄裸露视频的当事人,是一名张姓的模特,在网上输入她的姓名,就能找到她作为模特,拍摄的全身赤裸的艺术照,并且数量众多。尽管冠以艺术之名,但是选择南宁知名的城市地标,拍摄裸露视频并在网上传播,不少市民觉得,这简直是给南宁形象蒙羞。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年热点人物素材:杨绛

全文共 370 字

+ 加入清单

一百年过去了,岁月的风尘却难掩她的风华,多年前,北京三里河一个属于国务院的宿舍小区,全是三层楼的老房子,几百户中惟一一家没有封闭阳台、也没有室内装修的寓所——“为了坐在屋里能够看到一片蓝天”,便是杨绛的栖身之处。自1977年一家人搬进来,她就再没离开过。一晃三十多年了,曾经的“我们仨”,只剩下这位即将在7月17日迎来百岁诞辰的老人,她有时也会喃喃自语,“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但从那时起,杨绛就把这间寓所称为“人生的客栈”,欢乐与伤悲来来往往,都成了过客,已没有什么可以扰乱她平静的心灵。杨绛开始独自一人全身心整理钱钟 书的学术遗物——她把这叫做“打扫现场”,每日的生活简单而规律,笔耕不辍,深居简出。在她身上,人们往往忘掉时间的残酷:一百年无情而漫长,而这位女性 始终一如既往的柔韧、清朗、独立,充满力量,也给予温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我的烦恼初中作文素材

全文共 617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中,每一个人,每一天都在长大,而成长中烦恼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我的成长中,我的烦恼“淹没”了我的欢乐。

在成长中,我的烦恼时时刻刻环绕着我,时时刻刻犹如烟雾弥漫在我的周围。

那天放学后,我买了几袋零食准备回家边写作业便“享用”。回到家,我在屋子里边写作业边吃零食。不料,这时弟弟闯了进来,他随手拿去了我桌上的一袋零食,我没有说什么,毕竟他是我弟弟。过了一会,弟弟又跑来和我要零食,我不给他,他就大哭,还跑去找我妈妈。

妈妈进来了,指着我就是一通训斥:“你怎样这么不懂事啊!你弟弟还小,你怎样能欺负他你竟然还打他!”我顿时语塞,无言以对。

成长中,这种情景不明白上演了多少次,每次弟弟给妈妈说什么,妈妈就信什么,而我说的,妈妈总是不在意。

升入初中,妈妈对我要求越来越严格,她规定我每次考试都必须在前六名中,可是妈妈是了解我的,她明白我的成绩一向不稳定,可是她还是为难我。妈妈说:“你升入初中了,学习成绩该稳定了。”

初一上学期,我期中考试没有考到妈妈规定的范围内,妈妈很失望。但期末考试我便考进了前六名,妈妈说:“我期望你永远都坚持这样的好成绩。”

成长中,学习的资料增多了,难度加深了,但我们必须好好学习。我期望我每次的考试成绩都能名列前茅,但这似乎也有一些难度。

我的烦恼伴随着成长在不断地加多,都说“欢乐是一切的源泉”,而我的烦恼却将我的欢乐都“淹没”了。

我相信,只要我以乐观的心态去应对一切烦恼,我的烦恼必须会烟消云散,欢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高考热点素材:共享单车

全文共 2749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共享单车在短期内的迅速崛起,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进入,为共享经济点燃了新火种。共享单车的出现既满足了大量短距离出行的需求,又有助于解决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顽疾,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共享单车的高考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2016年年底,国内大城市的共享单车似乎一夜爆红,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大量黄色和橘色的单车整齐地排放在各街道旁。这些单车面向大众,按需使用,服务短距离出行者,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骑上共享单车去往目的地,这种完全自助式服务可以让使用者在马路上看到任何一辆单车都可以骑乘,让出行变得更加便捷。

共享单车在短期内的迅速崛起,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进入,为共享经济点燃了新火种。共享单车的出现既满足了大量短距离出行的需求,又有助于解决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顽疾,也更契合了“绿色出行”“健康中国”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发展理念。随着“绿色出行”理念不断被认可,共享单车也从北上广深火到全国各地,它已然成为当下最热的“网红”。

然而,不管是摩拜还是ofo的共享单车在管理上都遇到了各式各样的“尴尬”,“共享诚信”和“软件梗阻”成为了最大的难题。怎样让分享经济为城市带来更好的出行方式,还需要创意团队、城市管理者和使用者的共同努力。

倒逼人们养成规则意识

近日,知名数字调研机构比达咨询发布了《2016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研究报告》。报告显示,中国共享单车市场正处于快速扩张时期,2017年市场用户规模将超过5000万。ofo取得了半数以上的市场占有率,达到51.2%,成为中国最大的共享单车平台。

随着共享单车的迅速兴起,共享单车给人们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遇到了一系列问题。例如,有些人在使用共享单车后,不按规则放到停放处,把单车藏在自己家中或比较隐蔽的地方;有些人改造单车,刮掉二维码,拆掉车锁,将其占为己有;甚至有些网约车认为共享单车抢了自己的生意,将其随意叠放在一起,影响人们使用。不仅如此,更有人蓄意破坏,卸掉车上的零部件,甚至把共享单车扔进河里等。这种行为令人唏嘘不已。

这些问题的出现无不体现着对规则的漠视,共享单车的出现也正倒逼人们养成规则意识。“免费”和“共享”是检验人们素养的试金石,共享单车操作简单,使用成本低,近乎于免费,而这样就更考验着人们的个人素质、规则意识和文明程度。

共享单车所遇到的“尴尬”状况正是由这一部分不讲道德、不讲规则和不讲文明的人造成的。

除了技术和管理上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素养提升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在共享单车的管理方面,不仅政府要做好制度保障,企业要做好技术保障,使用者也要守好道德、规则底线,这样才能在共享单车的使用上,体现出更多的文明来。

各式“尴尬”不断上演

共享单车的出现,大大提升了人们出行的便捷性。随时随地骑车、停车,不仅方便,而且快捷。然而,共享单车上线后,却频频传出车辆上树、二维码被涂、车轮被盗等单车被破坏的消息。

上个月,微博网友爆出一张照片:一辆共享单车被直接扔到了车流不息的马路上。照片中,这辆共享单车不知为何被扔到了马路上,旁边还刚刚通过一辆汽车。如果司机一不留神轧到了共享单车,造成交通事故,那么后果不堪设想。网友纷纷表示,这些人的素质真是低到让人震惊。

虽然有些共享单车的APP内有提示:请将单车停放在路边公共停车区域内,方便他人取用,同时还详细规定了停车的位置,但路边的盲道、树坑、路口转弯位置、人行道、地铁出站口等位置还是成了共享单车的“停车点”。一些用户为图自己省事,把单车停在方便自己的地方,全然不顾是否给其他行人和车辆带来不便。人行横道更是被随意停放的单车堵得水泄不通,行人只能绕道而行。不仅如此,在人流量最大的地铁出站口处停放共享单车,更是给来往的行人带来了麻烦,而这些仅仅是为了个人方便。

除了停车问题外,单车骑行上路时也有很多不文明现象。共享单车本应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可总有一些用户占用机动车道,甚至还有用户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横穿马路、闯红灯甚至逆行,这不仅给机动车造成了隐患,更是对自己的安全不负责任。

此外,还有一些“骑行高手”,在骑行过程中双手脱把,或边骑车边听音乐、打电话,或骑车带人,在马路上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等,其危险程度让一旁的行人看了都为之捏一把汗。

少数共享单车用户的不文明骑行、停车等问题,不仅给他人带来困扰,也影响了市容市貌。曾有某地的城管大批量清理违规停放的共享单车,这并非是共享单车本身存在的问题,而是由于用户的乱停乱放,使之成为城管面临的一大棘手问题。共享单车违规停放已成为城市管理的新课题。

纳入社会诚信体系

共享单车自风靡大街小巷以来,就以其便捷性和环保的特点受到不少用户的青睐。不过,由此出现的乱停乱放、破坏单车等不文明行为却严重影响公共秩序。有专家表示,共享单车要想长久健康发展,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规范停车。对此,各地相关部门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以确保共享单车停放秩序。

今年1月份,深圳市率先发出了《关于鼓励规范互联网自行车服务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对车辆停放秩序的治理做了明确规定:“对违反自行车道路交通通行有关规定或违规停放自行车的行为,公安交警部门、城管部门等有关单位按职责依法进行处罚,并将其违法、违规信息纳入个人信用记录。”此外,深圳市交通委还发布了《深圳市自行车停放区(路侧带)设置指引(试行)》,围绕市区共享单车投放量较大的轨道公交站点周边,首批规划了280个规范停放区。同时,深圳市交通委还制订了今年的自行车道建设规划,力争完成100公里自行车道的新建和改造升级。

据悉,北京市也将制订共享单车的停车规范,北京市交通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研究规范租赁自行车停车秩序试点区域及相关措施。北京市交通委曾先后到摩拜网约单车和ofo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及其自行车投放点做现场调研,并分别组织召开了有两家企业高管参加的座谈会,了解了两家企业在北京投放租赁自行车的经营状况,针对当前无桩租赁自行车乱停乱放的治理交换了意见并达成初步意向。

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认为,“分享经济”有一句口号,叫作“我的就是你的”。这里说的“我的”是使用权,分享经济通过这种利他精神,实现“不是拥有但可以使用”的新消费模式。但也有部分人将其异化为“你的就是我的”,把共享单车占为己有甚至随意破坏。在这种情况下,共享单车的存在和发展,需要城市人的价值观变革。

共享单车目前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因为共享,难免有一些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知珍惜,也有一小部分用户存有占小便宜的心态。此外,共享单车在管理上虽然也采取了积分制来控制违规使用和破坏行为,但这些还是不够的,还应将其纳入社会的诚信体系,以保障共享单车的合理使用,真正实现“共享诚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高考热点素材:民生工程有“颜值”还要有价值

全文共 1442 字

+ 加入清单

现今,惠及民生政策密集出台,工程项目陆续实施。但一些地方在决策与执行时脱离实际,因设计不合理、配套跟不上、运营成本高等原因,导致一些民生工程项目闲置,劳民伤财。据《人民日报》29日报道,近年,青海西部一些地方为“提升”城市形象,千方百计申请财政资金,建设现代化体育馆,但由于超出当地实际需要,有的建成后就成了“盆景”。

近年来,随着民间健身热潮兴起,人民群众参加体育锻炼的需求与体育场馆设施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此语境下,一些地方纷纷开建体育馆,说是在搞民生工程,丝毫不为过。然而,民生工程除了满足决策层面要符合民有所呼,更要在落实层面体现民有所惠。否则,民生工程“颜值”再高,也会因华而不实反显丑陋。

以报道中的西部一个偏远县为例,该县一共四五万人,县城规模只相当于内地一个小镇。可以想象,在一个城区人口只有几千人的县城,花费大量资金建设一个高大上的现代化体育馆,远远超出当地实际需要,能不导致体育馆沦为“盆景”吗?然而,就这这样一个“盆景”,却是县领导“最得意的”。这无疑提醒我们,面对徒具“颜值”的民生工程,一些地方领导与民间社会有着绝然不同的审美观——与其说是审美观,不如说是政绩观。长期以来,一些地方领导干部过于重“显绩”,搞一些轰轰烈烈不符合当地发展实际的形象工程,搞一些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的面子工程。

一旦民生工程异化为地方大兴土木的堂皇借口,真正的醉翁之意在于搭台唱别的戏,这样的民生工程在落实过程中注定变味走样。进而言之,以民生名义建设起来的工程,若最终不能充分为群众所用或造成巨大浪费,这种经不起群众、实践和历史检验的民生工程只会倒民生的胃口;既挤占诸如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的有效供给,还会因后期运营、管理、处置而麻烦不断,劳民伤财、贻害子孙。

要规避民生工程决策与执行“两张皮”,一方面需要地方领导干部不仅解决好“树什么样的政绩”问题,要摒弃附着在民生工程上的各种功利思维,认真做事而不是做秀,真正造福一方而不是造势一时,不做图虚名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还要解决好“靠什么树政绩”问题,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办实实在在的事;通过精准投入,把有限资金真正用到刀刃上。

另一方面,有必要通过他律,解决好“如何考核政绩”问题。要继续探索和完善科学的干部考核体系,使勤政为民、实绩突出的干部得到褒奖,使好大喜功、乱作为瞎折腾的干部受到惩戒。具体到单个民生工程来说,有必要进一步建立完善科学有效的项目评价机制,不仅使决策有充分的民主参与,包括人大、政协、民主党派、基层群众和舆论监督,在民生工程落实结果上,还要对凡是在绩效审计、事后监督中,发现因擅自决策、执行不到位等导致浪费国家和社会资源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溯与惩戒,以倒逼领导干部有权不敢任性。(邓子庆)

1.2017年高考热点话题素材:“带血旧衣翻新”真的“未发现”?

2.2017年高考议论文素材:文明

3.2017高考作文素材:春节对联【大全】

4.2017年高考议论文素材:读书

5.2017高考素材:描写雪景的诗句

6.2017高考写作素材:中国女排告诉世界

7.2017高考热点话题:备考素材集锦【集锦】

8.2017年高考议论文素材: 思考

9.2017高考作文素材:中国古代民间谚语集

10.2017高考素材:关于人生的经典诗句

11.2017高考写作素材:议论文资料集锦

12.2017年高考热点素材:探讨我们为什么需要工匠精神?

13.2017年高考写作素材:天津爆炸案及引发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经典中考素材

全文共 481 字

+ 加入清单

《王勃:睡中思》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写作之前先磨好墨,然后卧床引被覆盖。起来后提笔就写,而且不再改动。这种“睡中思”的方式,当时被人们称为“打腹稿”。流传至今的“腹稿”一词就由此而来。宋代江西诗派代表人物的陈师道,每当外出游览有了诗兴,就急忙回家卧于榻上,以被蒙头,称之为“吟榻”。此时,全家不能有任何响声,甚至连猫狗都得赶出去,直到他诗作完成,家中生活才能恢复正常。

《鲁迅:坐中思》

鲁迅先生在写文章之前,常常在饭前或饭后半倚在藤椅上,双目微闭,一言不发。据许广平回忆说,只要见先生起身走动说话了,便是先生胸有成章了。当代著名的散文家郭风,写文章必须坐在家里那张古老的木桌前构思。一坐到那儿,仿佛灵感就来了。因此,几十年来,那张旧书桌一直陪伴着他,每天晚上八点钟左右入睡,清晨四点起床写作,成了多年不变的习惯。

《石鲁:话中思》

当代著名国画家石鲁,在构思作画之前,经常找一些知心朋友摆“龙门阵”,一边磨墨,一边古今中外、海阔天空地和客人闲谈;直至夜深人静,客人告辞,构思也便成熟,这才挥笔作画。往往一挥而就,达到“忽然兴致风雨来,笔飞墨走精灵出。”的超然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黄文秀同志的作文素材

全文共 955 字

+ 加入清单

黄文秀来到百坭村时,就连村里人都不理解,有个叫黄仕京的贫困户问他:“大家都说你是北京毕业的研究生,你为什么会到我们这么边远的农村工作?”黄文秀说:“百色是脱贫的主战场,我有什么理由不来呢?我们党是切实为群众谋发展谋幸福的党,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这就是我的使命。”我无法想象,黄仕京当时听到这番话的感受,但我想,当时说出这一番话的黄文秀,一定是目光坚定,面带笑容,而在黄文秀牺牲后,听到这句话的我,被深深震撼了。

入党为什么?参加工作干什么?相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但是,黄文秀的答案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带领着全村老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因为她同样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是在资助下完成的学业,所以,她想为家乡尽一份力量,帮助更多像自己一样的贫困群众。这是一个年轻女孩最简单的心愿,却是新时期共产党人最伟大的承诺。

有这么一句古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新时期,我想这样理解这句话:“穷”是指思想、学识、经验、能力还不够丰富,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好好努力,让自身更加完善;而“达”则是指拥有了丰富的学识和经验,具备一定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放眼于国家、社会、志存高远,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黄文秀正是这样的一个人,她也站在了一个共产党员应该站立的地方,做着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去做的事。黄文秀无愧于她所接受的高等教育,这让她拥有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为改变贫困现状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黄文秀说到了,她更做到了。百坭村也是脱贫战场上最难啃的山头之一,初到百坭村,村民们对这个年轻漂亮、白净秀气的书记表示怀疑甚至排斥,黄文秀敏锐地觉察到了这点,同样是山里长大的她主动跟老百姓打成一片,学习当地方言桂柳话,融入百姓们的生活,端起了满是茶渍的搪瓷杯,喝上了略显浑浊的玉米酒。她帮助村民打扫收拾屋子,找来农技员给果农指导技术,她的付出很快得到了收获,2017年全村种植产量才6万多斤,2018年就达到了50多万斤,翻了将近10倍。除此之外,她还想办法为村里修路,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建造了蓄水池,村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黄文秀的皮肤晒黑了,也粗糙了,可是,每一张照片里的她,笑容却更加灿烂了,因为她跟人民群众的心贴得更近了,他们真正成为了一家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黄文秀就是最好的践行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时政热点素材

全文共 12880 字

+ 加入清单

1.习近平最近又用了哪些古典名句

(一)“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出处】“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中国和澳大利亚虽然远隔重洋,但历史和现实的纽带将我们紧紧连在一起。建交42年来,中澳关系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两国成为好朋友和战略伙伴,两国人民从中受益良多。

—2014年11月14日习近平在澳大利亚《澳金融评论报》发表署名文章《开创中澳关系更加精彩新篇章》

【原典】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晋)葛洪《抱朴子·博喻》

【释义】志同道合的人,即使隔山隔水也不觉得遥远;志趣相悖的人,即使近在眼前也不觉得亲近。

(二)“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出处】“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澳分别地处北半球和南半球,分属东西方文化,两国关系能达到今天的高度,最重要的经验是双方遵循相互尊重和平等互利的原则,以对话增进互信,以合作实现共赢,以交流筑牢友谊。

—2014年11月14日习近平在澳大利亚《澳金融评论报》发表署名文章《开创中澳关系更加精彩新篇章》

【原典】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释义】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

(三)“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

【出处】“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正是两国人民源源不断的相互理解和友谊,汇聚成了中澳友好关系之海。我深深感到,中澳关系发展在两国都有深厚的民意基础。—2014年1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澳大利亚联邦议会发表题为《携手追寻中澳发展梦想并肩实现地区繁荣稳定》的演讲

【原典】臣闻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六回“释槛囚鲍叔荐仲战长勺曹刿败齐”

【释义】高大的房屋建筑的建成,不是靠一棵树的木材原料就能做到的;大海之所以辽阔,不是靠一条河流的水注入进来就能形成辽阔态势的。

(四)“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出处】中新关系具有开创性、示范性意义。中新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两国关系规划了宏伟蓝图。中新两国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充分展示了两国务实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中国人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毛利族谚语说:“你我篮子在一起,大家生活更美好。”让我们携手合作,谱写中新关系发展新篇章,更好造福两国人民。—2014年11月20日习近平同新西兰总理约翰·基会举行会谈

【原典】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先秦)《周易系辞上》

【释义】二人齐心协力,凝聚的力量就像锋利的刀能斩断金属;志趣相投,同心同德的人互相交流,就好比闻到兰花的香气。

(五)“以心相交者,成其久远。”

【出处】我们要做同甘共苦、守望相助的好兄弟。“以心相交者,成其久远。”

中国一贯主张,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是国际社会平等一员。中国同太平洋岛国有着相似的历史遭遇,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有着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理想。—2014年11月21日习近平在斐济《斐济时报》和《斐济太阳报》发表署名文章《永远做太平洋岛国人民的真诚朋友》

【原典】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隋)王通《中说·礼乐篇》

【释义】以权势作标准交朋友的,权势失去了,交情也便随之断绝;以利益作标准交朋友的,利益穷尽了,交情也随之结束。

(六)“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出处】我们要做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好伙伴。“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当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人民正在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脚踏实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岛国人民也在努力振兴民族经济和推进区域合作。双方完全能够将彼此发展战略对接起来,优势互补,互利共赢。—2014年11月21日习近平在斐济《斐济时报》和《斐济太阳报》发表署名文章《永远做太平洋岛国人民的真诚朋友》

【原典】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春秋)老子《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释义】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2.李克强总理赞誉严复传递三大讯息

据日前的人民日报新媒体报道,正在福州考察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专程来到严复故居进行考察。据报道,工作人员说,《政治学》等经典名著都由严复首次翻译引入国内。李克强补充道:还有《国富论》和《论法的精神》。他指着展柜内的《天演论》说,严复的翻译确实做到了信、达、雅,这本书我插队时也读过。

李克强赞誉严复:严复学贯中西,是第一批“放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他向国人翻译介绍西学,启蒙了几代中国人,同时,又葆有一颗纯正的“中国心”。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记住严复。

具体而言,李克强总理考察严复故居并赞誉严复,至少向外界传递出了三个方面的讯息。

其一,中国将坚定不移地推进开放伟业,在这个伟大进程中,“开民智”至关重要,人人“放眼看世界”至关重要。当今,我们有必要在开放先驱博大精神的辉映、感召下,强有力地推进开放进程。李克强总理赞誉严复,并不单纯是对于历史人物的臧否,其更代表了一种导向——当今,严复终生的秉守、追求,并未取得成功,当下的中国以及中国人,有必要继承、完成严复未竟的事业,有必要人人成为“放眼看世界”的严复。

其二,中国将全方位地向世界敞开心胸,将成为现在和未来,世界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分子。中国的开放事业,历经上个世纪最后20年的风风雨雨,以及新世纪迄今依然不平静的历程,纷争、讼论依然未完全平息。中国走什么路,依然严峻而现实。严复认为,即便尧、舜、孔子生在今天,他们也会向西方学习。要救中国,必须学西学和西洋“格致”:“盖非西学,洋文无以为耳目,而舍格致之事,则仅得其皮毛。”“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止”。重要的在于:“体用一致”“本来一致”,要从政治制度上进行变革——“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和”。

以一颗“中国心”“放眼看世界”,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不老子天下、自以为是,汲取人类一切精神养料,吸纳世界所有文明成果,一如严复曾引赫胥黎所言:“读书得智,是第二手事。唯能以宇宙为我简编,各物为我文字者,斯真学耳”。这,或许就是李克强总理吁请所有中国“记住严复”的肇因。

其三,赞誉严复,是一种汲取、一种胸怀,更是一种自信——中国的反****,目的还是为了开放,为了将中国引向现代文明国家。而,开放的成功,离不开反****的成功。

从这个意义上说,李克强总理赞誉严复,着实是在为后反****时代、后变革时代的中国计,是在为中国的未来计——在当下大力反****的同时,不忘未来发展,筹谋未来发展,布局未来发展,起步未来发展。

这,或许就是严复浮出当今现实水面的深层内涵。(祝振强)

3.公祭日:以国之名悼,以历史之名缅怀

今天,是首个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今天,站在历史的凭栏处,人们以某种肃穆仪式追忆逝者、缅怀英灵。悼以国之名,祭以民族之大义。

民族劫难,无法因时间消逝而抹去;历史疤痕,也被许多人的记忆存档。77年前,秦淮河畔、金陵城中,一场举世震惊、惨绝人寰的屠杀,让三十万同胞惨遭屠戮,让山河为之泣血。这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惨烈的悲剧之一,亦是中华民族永远消不掉的伤痕。

77年过去了,时过境迁,可对那些死难同胞的悼念、追思,却丝毫不能因时间河流的冲刷而淡去光色。与追悼逝者伴随的,还有对这场屠杀关联命题的思考,如民族复兴、和平愿景、人道尊严等等。而这些,都始于对历史的铭记,正如某句名言所说的:谁忘记历史,谁就会在灵魂上生病。也正基于此,让铭记历史找到一个可倚靠的栏杆,让激越情绪得到一个集中迸发的出口,成了我们“以史为镜”“汲取教训”的方式,也是抚慰逝者的必由路径。

如今,终于有了这样一个标注着刻度的日子,能以警钟鸣响,唤醒我们或已沉睡的民族历史记忆,也在传达历史痛感中砥砺我们前行。随着今年2月全国人大对公祭日的立法确认,13亿人民终于得以在一个特殊的日子里,用举国同祭的庄严仪式寄托哀思,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共同祭奠中,我们可宣示正义的音量,也凭吊生命的凋零。

要知道,在历史的宏大叙事背后,站立着的从来都是一个个真实的个体,他们的苦难指控着每一份指向无辜者的罪恶,也提示着战争的残酷。我们无法轻易将其简单化约为一个抽象的群体,只能把他们经受的人道主义灾难写进史书。

公祭日是为“溯及过往”,更是为了提醒今人:勿忘历史。一如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出发,铭记历史是为了不重蹈覆辙。当然,这不是什么历史宿怨的低回,也非民族主义的发酵,而是让我们能穿透时空迷障,去打探到历史的幽深之处,对灾难进行记忆的温习,进而知耻而后勇,化痛感为前行的动力;究其旨意,也绝非培养什么仇恨,将民族感情矮化为街头泄愤,而恰恰是让我们在是非之辨中,懂得守护和平。

诚然,我们无法穿越到历史现场中去,去亲历、见证那些罄竹难书的恶,可擦拭掉记忆石碑上的尘埃,至少能让历史被看见。它有利于将罪恶的指证存照,据了解,随着国家公祭日临近,新征集的7602件珍贵文物、《南京大屠杀辞典》等著作及大屠杀死难者姓名,都以较为丰富翔实的确凿事实,向世界揭示了大屠杀的真相,也让罔顾公义、企图歪曲历史的日本右翼分子的谎言不攻自破,让为军国主义招魂者无法讳认那一段历史。

“当过去不再照亮未来,人心将在黑暗中徘徊”,抚今追昔,默哀致敬,就是为了照亮未来,让未来不必罩上历史悲剧的阴影,能在明亮的路途上走得更远。

而今,我们集体为过往的逝者悼念、缅怀,在记忆苦难的仪式感召中记住那些伤痕,也在民族情感的共振中找到一种奋进推力,既不忘来时的路,更为找到通往未来的方向。

4.“亚洲版奥斯威辛”应被全世界记住

77年前南京那个最冷的冬天不仅应该被中国人铭记,更应该成为全人类共同的伤痛记忆。12月13日起,时为中国首都的这座城市陷落后的一个多月里,侵华日军血腥屠杀了30多万无辜平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抢劫、焚烧破坏,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77年后,中国将首次以国家名义悼念那场灾难中的死者,在13日举行国家公祭。这意味着中国要进一步固化以南京大屠杀为代表的日本侵华罪行史实,并将其上升为全中国、乃至全人类的共同记忆。

由中国最高立法机关决定设立的这个公祭日,将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77年后才来临的以国之名的公祭,正是要与当前一些人的“历史健忘症”针锋相对作斗争,尤其是警示以安倍晋三为代表的日本右翼正视历史,妥善处理现实问题。

南京大屠杀事件被称为“亚洲版的奥斯威辛大屠杀”,是二战期间侵华日军诸多暴行中最集中、最典型的一例。南京军事法庭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判决早已将日本军国主义永远钉在了历史耻辱柱上。

但一段时期以来,日本右翼质疑南京大屠杀遇难者人数、抹黑幸存者,甚至将南京大屠杀诬为虚构,辩称为是为镇压俘虏叛乱,试图将真实的历史记忆彻底抹去。他们还参拜供奉有侵略并屠杀中国人的日本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

他们甚至篡改历史教科书,企图将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从日本人特别是日本年轻人的记忆中抹去。不少日本人不知道有南京大屠杀,却只记得日本是原子弹爆炸的受害者,认为二战中日本是受害国而非加害国。否认南京大屠杀及其他战争残暴行为,实际上成为日本右翼否认侵略历史、进而挑战战后国际秩序的突破口。

中华民族在二战中遭受了巨大伤痛,在国家层面集中祭奠死难者,这与中国的大国地位相符,也符合国际惯例。二战后,美国、俄罗斯、波兰等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以国家公祭形式祭奠遇难国民,加强民众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的历史记忆。

令人遗憾的是,南京大屠杀的国际认知度比起二战中的其他一些惨剧,要低得多,没有获得相应的历史地位。

在西方,由于战后美国对日态度的变化及东西方阵营的长期对峙,南京大屠杀历史一直没有引起国际社会足够关注。今天,许多人不了解这场灾难。

今天,欧美国家的一些人对中国在二战中的历史贡献刻意漠视,在中日历史和领土主权争端中采取纵容日本一再破坏战后秩序,这就是新的绥靖政策。这是遗忘历史的表现。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忘记历史必将重蹈覆辙。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曾说,如果我们不向历史学习,我们将被迫重演历史。

因此,在明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前夕,中国举行国家公祭,是对日本右翼的警示,更是要让这段惨痛的历史在全人类的记忆中扎根,防止历史悲剧重演,从而维护世界和平。

随着越来越多亲历与见证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衰老、离世,以国家公祭的方式掸去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上的灰尘也十分紧迫。

中国人认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只有敬畏死者、追念先逝,社会之风俗道德才可以渐渐笃厚起来。在当今中国,举行这样规格的公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的“爱国”等主张相契合,不单是对死难者的祭奠,更是对民族精神的一次唤醒,以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此间观察家指出,中国强化民族记忆的目的不是为了渲染仇恨。正如已故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所说:“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

5.聚焦传统文化引发热烈反响

中央电视台2月27日在北京召开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第一季)研讨会。

中国现有村庄约60万个,其中古村落约有5000个,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界定为传统村落的有1561个。这些村落大多始建于明清时期,有的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部分村落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从中选取100个以上的传统村落进行拍摄,实地走访,真实记录,一集一村落、一村一传奇,围绕“忠孝勤俭廉,仁义礼智信”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传统村落的千百年传承,讲述一个个生动感人的古今故事。

第一季60集节目于2015年1月1日起,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每晚20点黄金时间首播,目前已播出50多集。节目播出后引发海内外观众强烈共鸣。上海观众赵韬说,《记住乡愁》以家族血缘为纽带维系社群,立规范,建秩序,可供今天大都市中的社区借鉴。深圳观众郝丽萍说,《记住乡愁》是对正在快速消失的中国乡村及民俗文化史诗般的记录,很有史料价值。南非观众陈一凡说,节目每集或以一个村庄,或以一个家族,上溯祖宗之德之源,平叙当世安详和谐,深究根源,娓娓道来,展现了一种安详、和谐、质朴、怡心怡性的乡村生活。

与会专家学者对纪录片《记住乡愁》给予高度评价。古建筑学界专家认为《记住乡愁》是“立体的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历史学者认为《记住乡愁》呈现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民俗学者从《记住乡愁》节目中看到了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社会学家认为,在传统古村落中留下了许多社会治理、国家治理的宝贵智慧和经验,对于当代社会来说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6.邹碧华留下的法治遗产

成熟的法治期待成熟的法律职业共同体,而成熟的法律职业共同体萌芽于对专业素养的深耕和对职业伦理的自觉

上周三,上海一位优秀的法官离开了我们,按中国人的传统风俗来算,昨天已是他的“头七”。7天以来,不分南北,无论上下,法官、律师、教授、学生……整个中国法律界都在惋惜他写下《要件审判九步法》的深厚学养,回忆他维护律师职业尊严时发出的不懈呼声,谈论他殚精竭虑操刀上海法院司法体制改革中的忍辱负重。

如果谙熟中国法律职业发展的个中曲折就自然心下明白,邹碧华身后的哀荣不仅仅是业界向其本人的集体致敬,也是各种法治力量一次不同寻常的和解。尽管分享着共同的知识背景、共同的法治信仰,可这些年法庭之上法官与律师常常势若水火,学院内外理论与实践往往形同陌路,偏见与隔阂深埋在缺乏信任的互相鄙夷中,这种法律职业的四分五裂让人痛心疾首。但是,邹碧华的突然离世,却像是触动了联系着各种法治力量共同的神经,自发地融合成了不多见的同声共鸣。

为什么我们在邹碧华身上求得了最大公约数?

成熟的法治期待成熟的法律职业共同体,但它从来不是脱胎自华丽空洞的概念,却萌芽于对专业素养的深耕和对职业伦理的自觉。

多年来司法公信力不高,法律职业的社会形象常常被污名化,个中缘由难以回避法律职业共同体在职业化之路上的跌跌撞撞。职业化如若效果不彰,法律职业共同体内部的职业素养和职业伦理就参差不齐,结果将导致即使一批批法律人怀抱着法治理想进入这个行业,却会面临“播下龙种,收获跳蚤”的命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在众人眼中,邹碧华的学识、胸怀、视野和对司法的热情,吻合了人们对成熟法治里一个职业法律人纯粹品格的企盼,他们对邹碧华的致敬也是对自己心中法治的重新确信。

而对于业界来说,这次共同体意识的意外动员,更要归功于邹碧华站在整体的高度与个别陈见拉开距离,由此弥合分歧、达成和解。他清醒地认识到各种法治力量都是为公众输送公平正义的平等一环,唯有珍视这种相生相存的价值纽带,才凝聚起法律职业最大共识、重拾社会对司法权威应有尊重、赢得人民群众对法治未来的真诚信仰。正如他自己曾在一篇博文中写道:“当法官做到这一点的时候,法庭内就会建立起一种信赖的气氛。当这样的法官多起来的时候,整个司法就会获得受人尊崇的社会基础。”

然而,邹碧华的难能可贵,恰恰反衬出现实中这种职业品格其实并未普遍建立起来。因此,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当邹碧华成为一座为整个法律职业共同体仰望的高峰时,他所留下的法治遗产,他在无数人心中种下的法治想象,却让我们无法仅仅满足于停留在“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复查聂树斌案:正义可以迟到但不能缺席

最高人民法院官方微博发布消息:根据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和有关法律规定的精神,决定将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的聂树斌故意杀人、****妇女一案,指令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进行复查。这一天,最高法此举无疑将重重地载入中国司法发展的史册,也必然会在中国捍卫司法公正的进程中竖立起一座里程碑。

……

“每一个判例,都可能为公众的法律信仰添加一块基石;而每一次失误,也都可能成为这一信仰崩塌的链条”,极为引人瞩目的聂树斌案,如果最终无法得到公正的审理,如果最终不能公布一个符合程序正义的法律结果,中国的司法将无法托起全体公民的信赖。反过来,聂案进入异地复查阶段,尽管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但已经激发了许多失望者的期盼。三年前,南都社论曾经将再审聂树斌案,喻为中国司法面临的自救之役;三年后,最高法指定异地复查,也许可以被看做是中国司法一种迟来的自救。

“正义从来不会缺席,它只会迟到”,但愿这句出自法官休尼特的脍炙人口的名言,最终能在聂树斌案上得到实现。

社科院学者:不应妖魔化“人治”神化“法治”

中国社科院学者房宁认为,不应妖魔化“人治”,神化“法治”。法治和人治的关系,好比汽车大还是司机大。人治就是一个经验性的治理,法治就是一个规范性的治理。法治不是一个点,不是一个线,而是一个可能性的空间,那么在这个空间中就是人治。

法治不是终点

……

在中国,和法治建设一样热闹的是关于法治的思想论争。这个论争主要在“要不要法治”和“要什么样的法治”两个层面上发生,但是在这两个层面上都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达成共识,不论在官方还是在学界,或是在普通民众的理解中,这两个层面都还处于毛坯状态。

我的上述分析角度,是受到康奈尔大学法学院讲座教授於兴中最近出版的《法治东西》一书所启发。这本书提出了被很多人忽略的关于法治的第三个层面的问题—“除了法治我们还应该要什么”。这本书有宏大的思想关怀,构建的是关于多维文明秩序的宏大理论,提出了一个超越法治的理想社会图景。

为什么除了法治我们还需要其他力量?於兴中在书中写道:“一个完全建立在智性和法律之上的法治社会只能造就一大堆现世主义的个人主义者,却孕育不出秉性健全的人来。”

我在这里只用於兴中的理论来分析上述这件生活琐事。当我们面临一个问题时,我们诉诸的终极因素是什么?除了计较功利得失的法治理性之外,还有讲究个人德行、素养、友爱等修为的心性,还有注重虔诚、悲悯和宽容等属于宗教领域的灵性。这些构成了每个人内心的秉性结构。我们在何时何地何事上愿意诉诸哪一种秉性,这对每个人能够获得怎样的人生意义至关重要。

因此,在很多问题上,我们面临着“法治或其他”的选择。按照我对《法治东西》的理解,只有在“人生必需”的意义上,我们才应该首先诉诸法治。这些必需包括构成人的生存和尊严的基本要素,在法律上往往表述为人的各种基本权利,但对于不构成人生必需或是人生必需中属于无关紧要的内容,我们可以甚至应该从其他角度来考虑。

最后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当我在谈“法治或其他”之时,这种选择只限于普通个体。对公权力而言,除了选择法治别无旁路,因为在不受法治约束的公权力之下,没有人的“人生必需”是安全的。(叶竹盛)

7.贪官悔过书的功利性分析

“我头上缺少党纪国法这根高压线,忘记了为人为官的底线,私念像精神鸦片,麻痹了我……”这是昨日媒体披露的南京原市长季建业的悔过书内容。落马官员发表忏悔自白,季建业远不是第一个。《法制晚报》记者从近年来的公开报道中发现,至少有53名落马官员进行过公开忏悔。其中,近六成人回忆了自己的贪腐史,剖析个人贪腐原因。最常见的开头是“我是农民的儿子。”有14人这样表述。

每逢贪官落马,在其受到党纪国法的处理之外,还有道例牌菜,就是写悔过书,或声泪俱下地向司法机关和公众表达忏悔之意。这些人搭乘人生“过山车”直达谷底,台上威风八面,台下泪眼婆娑,对比之大,也常是坊间热议的话题。但俗话说“嘴是两张皮,张口不费力”,有时见到其中某些人忏悔得信手拈来,就像在背台词,我都分不清这究竟是他们掩藏已久的真心话,还是备好草稿的表演而已。

贪官之所以爱忏悔,与我们积累深厚的“忏悔文化”恐怕不无关系。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经验,从小做错事怕家长打,怕老师骂,最好主动认错,并积极表达悔恨。悔过不能光嚼舌头,情绪的配合也很重要,因为一般来说,大人面对嚎啕大哭的孩子很难下得去手。如果你很冷静,说明态度还不够诚恳。而如果你挨了训还要笑,就跟我小时候一样,别说老爹不信你真的知道错了,还会认为你完全是在挑衅。

当然,对于贪官来说,《刑法》并没有把悔罪作为法定从轻处罚的情节,也就是说,你再痛彻心扉也未必能影响判决。但是,一个把自己摆得较低的姿态会影响社会评价,并有助于改善舆论环境。基于此,对于退无可退的落马官员来说,他可能就有一种侥幸心理,如果我的卑微能让办案人员和外界有一丝恻隐之心,那就应该一试。你也看出来了,无论儿时认错,还是落马后悔过,本质上都是功利的。

从语词的角度分析,忏悔者习惯以“我是农民的儿子”来起头,也透出这种实用主义的心态。强调草根出身,表达的是奋斗之不易,容易为人所同情。此外,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这话的意思还包括我虽有错,本质上还是个好人—瞧,这还是在争取宽大处理。还有一点,拿身份作托辞相比指责制度有漏洞也更为安全。忏悔套路如此相同,以至于观者不能对悔过者的真心与否冀望太高,更别奢谈警示作用。

有意思的是,贪官悔过书还经常被人搬出来,与其此前在台上说过的话作对比,有些就是主抓廉政教育的。我看这种对比倒是更有警示意义,应该多做,看哪些同志打自己脸最重,最不怕疼。

8.媒体评“史上最严”控烟条例:有屋顶就不能抽

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北京市控烟条例将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4月12日,记者在条例实施倒计时50天宣传活动上了解到,届时执法部门工作人员将走上街头,开展控烟执法。

近年各地纷纷出台控烟条例或禁烟暂行规定,尽管配有罚则,但执行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有的地方几年没有处罚过一个人。原因很多,比如取证难,再比如执法主体不够明确、人员紧张,甚至包括执法者怕麻烦等情况。此外,还屡屡出现拒绝受罚的情形,由于缺少专门控烟队伍天天上街巡查,就算是抓到违规抽烟者,罚款执行起来也难。有业内人士感叹:“有的人吸烟了,等你人来,他烟头已经掐灭了;还有的客人在抽烟,服务员说老板不在,就是不给钱……”确有一些经营场所出于利益驱动,不愿劝阻消费者吸烟。

此次,北京出台的控烟法规,被称为“史上最严”,体现在“凡是有屋顶的地方都不能抽烟”,除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内区域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之外,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活动人群的场所、对社会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体育场、儿童医院等场所的室外区域均为禁止吸烟区域。甚至被冠以“目前国内与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最为接轨的一部地方性法规”。但是,最严法规要落到实处,仍需要执法有力。

我国香港地区关于控烟的做法值得借鉴:一是处罚金额高。按照香港的《定额罚款(吸烟罪行)条例》,在指定为禁止吸烟区的区域内或在公共交通工具内吸烟,罚款1500港元。二是欢迎举报。吸烟时间短,“难取证”的问题在全世界都存在,市民举报就凸显了作用,据报道,在2012年,香港的控烟督察共收到约1.8万宗有关吸烟的投诉。所有违例吸烟投诉,控烟办公室都会根据既定程序跟进,向投诉人了解详情,例如违例吸烟的时间和地点,针对投诉内容还考虑日后于个别时段到有关地方进行突击巡查。三是加强巡查。控烟督察的巡查时间除一般办公时间外,也包括星期六、星期日及公众假期、晚间和凌晨时分。对于违例吸烟情况较为严重的公众场所,控烟办公室会重点打击,作出更频密的巡查。这些做法并不难参照,如果内地执法部门择其优点,落地执行,势必能发挥良效。

这些年,一些法律法规或公共政策出台,舆论总不忘冠以“史上最严”的前缀。评价法规、政策是不是“史上最严”,不能光看条款,而是更多体现在执行上。有了钢牙利齿,会不会张嘴?张嘴了,会不会咬下去?如果“史上最严”的控烟法规执行到位,真正成为撒手锏,无疑值得期待。

9.借余秀华打造乡土作家群,靠谱吗?

突如其来的成名,让湖北农民女诗人余秀华陷入从未遭遇过的一场喧哗。据《南方都市报》等媒体报道,这些天来各路人马纷纷上门拜访,媒体来了,出版商来了……当地有关部门也来了,并“试图借余秀华打造‘乡土作家群’的城市名片”。

这种情形让人既感欣慰又担忧。让人欣慰的是,成名对余秀华来讲终归是件好事,可看作是对她多年来在逆境中坚持写作的一种嘉奖。这既可以给她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也可以带来现实的一些好处。特别是对每月仍在领取60元低保救助金的她,成名可以给她带来必要和实在的物质帮助。让人担忧的地方在于,热议之下,不乏一些不友好乃至于羞辱性的声音。虽然这可说是一个人成名的代价,毕竟余秀华从未经历过这种人生体验,这种过度消费很可能给她带来不小的困扰和伤害。

一个诗人,成名之后引来媒体和出版商竞相拜访,也在情理之中。但是当地有关部门“试图借余秀华打造‘乡土作家群’的城市名片”的举动,多多少少有将余秀华当作赚取政绩的工具、“消费”余秀华的嫌疑。且不论当地有关部门此举的动机如何,单就此举的可行性来讲就大打折扣。文学艺术类名人或者名作,一般来讲都极具个体特质,很少有什么地域属性。不能用一地“特产经济”的思维来支持文学创作。借余秀华打造“乡土作家群”,有违文学规律。

当然,当地有关部门上门慰问余秀华,这原本不是坏事。就算这是马后炮也好,搭便车也罢,总算是一种迟来的问候。当地若想借余秀华打造“乡土作家群”的名片,也应把握一个原则,就是充分尊重余秀华本人意愿。凡事就怕做过了头,如果纯粹把余秀华当作赚取政绩的工具,而不考虑诗人的切身感受,那样也是在消费余秀华,并且可能对她造成新的伤害。

处于当下社会,信息传播高度碎片化,新闻热点一波接着一波。余秀华被舆论推上风口浪尖,也可能转瞬就被抛下新闻舞台,这可能是没办法的事情。但对她的善意和尊重,要从多关注她的作品,不过度消费她开始。

10.“布衣院士”的最大魅力是“反季节”

我读了媒体关于中科院院士李小文逝世的消息和评论。对于这位特立独行的“布衣院士”,媒体此前早有报道,我也曾经看过相关的报道,略有所知。不过对于这位院士具体是怎么个特立独行,还是直到今天才真正知晓。

身材瘦弱,一袭青衣、不修边幅、光脚穿布鞋,手里喜欢攥着一个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半圆形黑包,估计包上还印着“上海”两个字,看起来特别的“反季节”;另外一方面,他又是才高八斗,学术成就斐然,扬名海内外的大科学家。这样一个“违和感”爆棚的人,怎么能不让人觉得特立独行呢?

由于刚刚读过一篇“金钱颂”,我特别关注了下李院士生前关于金钱的观念。结果发现,这位“布衣院士”也太不给“上帝”面子了。他本是一个完全有能力说“有钱就任性”的人,但他却对学生说金钱的本质是“非线性和非单调性”的,留点钱买酒就行。什么意思呢?就是他愿意把钱拿出来成立奖助学金,资助贫困的青年学生,自己却穿布衣布鞋,一天到晚吃点米粥、咸菜,在社会主义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竟然被医生诊断为营养不良!

如果不是大量媒体的报道,我还真不敢相信在一个几乎全民金钱崇拜、物质狂欢的时代,还有此等奇人,我定会觉得,这是某些部门为了破除“历史虚无主义”在塑造典型呢。我还记得此前有媒体报道过,说有某位占据高位的“工程师”,为了参选院士,不惜拿出几千万来打点,并请来“枪手”闭门造车为自己赶制论文。相对于这样的“聪明人”,李小文真是太“奇葩”了。

今天,会来事的“聪明人”是越来越多,实心人和性情中人却越来越少。像李小文这样的,必然会被很多人耻笑为傻气、孩子气、书卷气,一些“理论功底深厚”的人还可能会劝人家要“成熟点”。现在中国人的“聪明”据说已经远播海外,就连老外也会说“别跟我来中国人那一套”,言下之意是,别跟我耍鬼心眼。

不过在我看来,李小文最大的魅力可能也就在于他的“傻气”、纯真的“孩子气”吧,而他之所以瞬间“爆红”,也正是因为我们这个时代缺的就是这个。

我并不反对“金钱颂”。我只是觉得我们已经处于一个铜臭味很浓的时代,实在没有必要为金钱这玩意唱赞歌。我知道一个19世纪末的德国社会学家,名叫格奥尔格·齐美尔,写过一本叫做《货币论》的社会学经典著作。这哥们所处的时代,也是资本主义追求金钱至上的时代,不过他的《货币论》通篇讲的就一个意思:金钱是手段不是目的,别把它捧得比生命还重要。

我们今天需要的是什么呢?绝对不是强调金钱的重要性,而恰恰是要认识到,这世界还有比金钱和物质更重要的东西。吴晓波的文章里有一句话给我很深的印象,他说:“饿着肚子的思想家,最后只能思想自己的肚子。”但是,事情真的是这样吗?至少我从营养不良的李小文身上看到的,不是这样。另外,如果说李小文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例,但你别忘记了我们还曾经走过一个饿着肚子也能思考“哥德巴赫猜想”的时代。

在过去,类似这样饿着肚子搞思想的例子,还有很多,只是在我们这个时代比较稀缺,以至于我们都不再相信这样的事情了。抗战爆发后的西南联大,是再典型不过的例子。正是在那样的一个环境,一个战火纷飞、物资奇缺的时代,产生了无数可观的学术成果:哲学家金岳霖在那个时候写出了一生中最有代表性的著作《论道》和《知识论》;人类学家陶云逵则冒着战火做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调查,创办了“边疆人文研究室”和《边疆人文》杂志;机械工程学家刘仙洲写出了著名的《热工学》……这样的例子,可以在各种回忆录里找来很多,今天的人们可能听了都有点觉得不大真实,可那就是确确实实发生过的。

曾经有人这样评价数学家陈景润:“在科学上是巨人,在生活中是孩子。”我觉得,这句话可能用在67岁便早早离世的李小文身上,也是合适的。在我们这个时代,保持一个纯真的孩子般的心灵,比做一个世故圆滑成熟的人要难多了。真心敬佩李小文院士,老爷子一路走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记一次游戏满分作文素材

全文共 294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家有一位玩二十四点的高手,他就是我爸爸。

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要比谁比较会玩二十四点。游戏规则是不管运用+、—、×、÷哪些运算符号,先算出二十四的人就是胜利者。第一次抽到的是7、4、8、1,妈妈一会儿就算出了,可我呢,脑袋瓜都要爆炸了但是还没算出。妈妈说:“7—4=3、3×8=24、24×1=24。”哎,后面几局我还是被妈妈打得“一败涂地”。那时,我就像掉进了深渊一样站不起来。这时,爸爸走过来对我说:“新新,如果四个数字中,有6或8,那你就试试其他三个数能不能算出4或3这两个数就行。我按照爸爸的话做,终于把妈妈打得”落花流水“了。

通过这二十四点游戏,让我知道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数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考语文万能素材

全文共 836 字

+ 加入清单

出色的明星成就于好习惯”

韩庚,一个众所周知的名字,在亚洲国际舞台上闪耀着灿烂的光芒,他能歌善舞,给人以美的享受;帅气的动作,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他19岁是便背井离乡,外出谋生。进过多年的拼搏,终于闯出一片碧海蓝天。他成功了,但成功的背后总少不了艰辛与汗水。那么他是怎样走向成功的呢?这跟他平时的好习惯密不可分。他是队里排练最认真的成员,每天都会比其他成员多花几个小时的时间来练习。即使他身体不适,也会坚持练习,总是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作为歌手,韩庚尽量满足歌迷提出的合理要求,从不摆明星架子。每一次演出后,韩庚都会带着队里的成员把录像带看上好几遍,互相讨论,取长补短。同时,韩庚也是一个勤俭节约的人,在公司的食堂里从不浪费,吃多少点多少。所以说,明星、偶像并不是高不可攀,只要我们向他们学习,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养成好习惯,一定会成就我们的大梦想!

孔子勤学三绝竹简

孔子从小就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随着多年的游学奔波,他的习惯并没有改变,学习反而愈加勤奋。晚年,他得到一部用当时已不多见的古文字写成的《易经》,他认真仔细地读了一遍又一遍,从基本上掌握书的内容,到对书的内容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最后他完全领会了其中的真谛。以后,孔子又多次认真地读它,以至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都磨断过多次。这就是成语“韦编三绝”的来历。

颜真卿养成好习惯

颜真卿开始练书法时总是静不下心,总想能走点捷径。他慕名到当时的大书法家张旭那里学习,张旭的草书在当时是一绝。颜真卿希望得到名师的指点,可是投师半年多,他很少得到张旭的直接指教,张旭只是把前代名帖和自己写的字交给颜真卿临摹,要他反复揣摩,“倍加工学”,要他多观察大千世界、领悟自然万象,从中寻求艺术上的启示。对这样的教法颜真卿颇感失望,于是请求张旭尽快传授妙诀秘方给他。张旭听后耐着性子开导颜真卿,除了养成苦学的习惯,没有什么诀窍。颜真卿听了老师的话,经过认真的思考,终于明白为学之道。从此,他不再妄求成功的捷径,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一代大书法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高考作文热点素材精华本

全文共 1940 字

+ 加入清单

一、郭敬明:少点敬畏之心

2012年,《咬文嚼字》杂志发动广大读者“围观名家博客”,专家和网友“咬”上了80后著名作家郭敬明。从他的博客中随机选取了10万字,发现了好几百个错别字。

有一些错误竟让人难以置信。如,把“令你们自豪”误写成“另你们自豪”,把“自我了结”误写成“自我了解”,把“顶着大雨”误写成“定着大雨”,把“挥了几下”误写成“辉了几下”,把“虚伪”误写成“虚位”,把“下班”误写成“下半”,等等。此外,他的《两小时后的生日》一文中的“蜉蝣撼树”也被挑出。唐代韩愈《调张籍》中有诗句说:“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后世用“蚍蜉撼树”,嘲笑力量很小而想动摇强大的东西,讽其自不量力。蜉蝣与蚍蜉都是虫子,但与“撼树”搭在一起,只能用“蚍蜉”而非“蜉蝣”。郭敬明是杂志《最小说》《最漫画》的主编,著有《爱与痛的边缘》《幻城》等作品,谁能料到,这样一位深受青少年喜爱的作家,竟然是“错别字大王”。《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在微博中谈及这一现象时,引用了当年语文老师批改他作文时的一句批语:“遍地荆棘。”

素材解读】

1.不够严谨。作为知名的青年作家,郭敬明不会糟糕到不会使用汉字的程度。只是他太随意,太不严肃了,竟将一些没有仔细校对的东西搬到了博客上。没有严谨的作风,如何成大器?

2.敬畏文字。错别字,看起来似乎是小事,但反映出的却是一种态度。尤其是对公众人物和作家而言,折射出的是底蕴与修养的缺失。

二、甘相伟:站着上北大

甘相伟的《站着上北大》一书出版了!很多人看到书名都很奇怪,何为站着上北大呢?原来,甘相伟本是北京大学的一名保安,“站着”只是他的一种工作状态。凭着自身的努力,他最终成了北大学子。

甘相伟来自大别山区的偏远山村,由于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他不得不放弃到县里高中读书的机会。2007年初,心中的读书梦再次燃起,他来到北京,和众多学子一起走进了梦寐以求的燕园。不同的是,甘相伟成为了北大西门的一名保安。生活在燕园,行走在未名湖畔,甘相伟贪婪地享受着北大的人文氛围。工作之余,他溜进课堂蹭课、听名师讲座、泡图书馆……2008年,他参加了成人高考,并以高出录取分数线60分的成绩成为北大成教院中文系的本科生。从此,甘相伟开始半工半读。站在岗亭里,他是北大保安;走进课堂,他是北大学生。在北大期间,甘相伟总是随身带着纸笔,有了灵感就记录下来,然后整理成文。几年里,他先后写了几百篇文章。2012年6月,他的第一本书《站着上北大》正式出版,北大校长周其凤为该书作序,并称赞说,这种努力进取的精神,令人钦佩。甘相伟的经历感动了无数人,他也被誉为“中国保安出书第一人”。

【素材解读】

1.坚守梦想。起点低并不代表终点低。对梦想的坚守和不懈的努力,决定了一个人的成就。一名保安,能够成为北大学子,成为作家,都是梦想的力量。

2.相信自己。作为保安,甘相伟从未向现实屈服,反而找到了前行的方向,看到了人生的希望,并因此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功。他的经历告诉我们:相信自己,我们一样美丽。

三、张玉霞:不想让人同情的盲人歌手

在2012年7月13日“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最后一位来自宝岛台湾的选手张玉霞,给观众带来了深深的震撼。她是盲人,但她的声音好像是来自天堂,唱进了每个人的心里。今年35岁的张玉霞,目前在台北淡水做街头艺人。三个月大时,由于视神经萎缩导致失明,但她一直没有放弃歌唱事业,歌龄长达15年。张玉霞模仿邓丽君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现在她成了淡水街头一道独特的风景,拥有大量的歌迷。

“中国好声音”导演邬稚晖,是亲自联系张玉霞登台的人。她说,最初张玉霞不愿意参加节目,“我亲自飞去淡水找到她后,发现她之前一直对自己唱歌获得大家赞赏心存疑虑:是不是因为同情我才喜欢我?我把节目的盲选规则告诉她,说在听到她的声音之前,导师是看不到她的样子的。这才打动了她。”邬稚晖表示,从最初跟张玉霞接触,到说服她站在“中国好声音”舞台上,花费了超过3个月时间。一曲《独上西楼》,把命运的孤寂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与那英合唱的《征服》,却又将不被命运征服的决心展示得气势磅礴。这就是张玉霞,不想被人同情的盲人歌手。舒淇更在微博中赞叹说:“唱出感人的心境,天生一副好歌喉!”

【素材解读】

1.执著追求。有位名人说过:一件事情如果你能坚持3年,必定会有意料之外的收获。张玉霞为歌唱事业坚守了15年,她成功了。当我们聆听她那美如天籁的歌声时,请千万不要忘记她曾经的辛苦付出与执著追求。

2.尊重最美。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尊重能使人拥有无尽的力量。当初,张玉霞不愿站上舞台,担心的是自己的样子,后来,她高兴地走上荧屏,是因为邬稚晖导演对她的认可和尊重,使她战胜了自卑心理,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尊重,让生活变得无比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中考作文素材

全文共 869 字

+ 加入清单

1.时光如水,年逝,似水流年淡去大家多少回忆,却始终不改大家对母亲的绵绵思念。莺归燕去,春去秋来,容颜渐老,白发似雪。儿女在一天天长大,母亲却在一天天衰老。母爱是慷慨的,她送走了春露,送走了秋霜;留给了晨曦,留给了暮霭;而惟独忘了她自身。母爱无言,任我用千言万语,也难以表达对这份沉甸甸的爱的感激。母亲为大家默默付出,耗费了青春,耗尽了生命,却没有丝毫的怨言,也没有得到丝毫的回报,岁月的沧桑却在她面孔和头发上留下了灰白的印记,使我愈加感叹于无情岁月的流逝爱的伟大!

2.妈妈,多么亲切的称呼,被奉上这个称呼的人是多么的伟大!然而,又有谁曾经真心诚意地喊一声“妈妈”呢?谁试过每天见到母亲都对她说一句“我爱你,妈妈!”呢?哪怕是多么肉麻,只须是她疼爱的儿女对她说的,她都高兴。

3.母爱是人类最纯洁最无私最珍贵的情感,每个孩子无不享受着母亲给予的幸福和快乐。但是,母爱是有分寸有尺度的,过多过少都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特别是在充满激烈角逐的社会条件下,在强调个性进步和独立人格的教育环境中,母爱与现实教育的需要是有矛。

4.母爱是如此深厚纯净,如越久越纯的美酒,让大家陶醉其中,却浑然不知这是千年的佳酿。假如爸爸妈妈的恩情今生今世是无以为报的话,假如冥冥中注定爸爸妈妈需要要为儿女倾尽一生的爱,那样在来世的轮回中,请肯定成为我的儿女,请让我来做那个还债的母亲吧,请让我用来世的情,来回报你们今生的爱。

5.母爱是深沉的,母爱是细腻的,母爱是无私伟大的。我用心去领会,去感觉才能有资格接受这份爱,这份无价的爱。而今年的母亲节,我又想起一位哲人说的花:母亲,是一本读不完的书。是啊,母亲给予的爱,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6.母亲,我该用哪种语言才能表达你对我的爱,该用哪种情感,才能表达我对你的感激之情,我该如何才能来回报你?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护花。母爱如海,母爱如山!母爱是无私的,是伟大的!由于它是人类最纯真,最挚朴的情感,是一份只求付出,不求回报的爱。让大家一起来好好珍惜这份最平时而又最神圣的母爱,让大家一起来感谢大家伟大的母亲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战污染赞生态优秀作文素材

全文共 650 字

+ 加入清单

记得上个月的时候妈妈带我去了生态园去游玩。

刚来到生态园,我就被生态园的大门给震住了,我禁不住赞叹道:"哇,真是好雄伟,好漂亮呀!"进入大门后,眼前的景象让我惊呆了:这里游人如织,景色如画,非常壮观。上千盆不同品种的杜鹃花摆放在正对大门的广场上,真让人赏心悦目!妈妈想给我拍张照,都拍不上,都让别人挡住了。

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动物园。我是一间小房子都不放过,我看到了金丝猴、金刚鹦鹉、猕猴、天鹅、鸵鸟。还有斑马和鳄鱼。我还看到了猛兽区里的老虎、狗熊、狮子、豹子,还有狼。

动物园里,最让我好奇的就算是大熊猫了,

它全身胖乎乎的,头上长着一撮白毛,有一对圆圆的小耳朵,脸上的大眼睛外长着黑溜溜的眼圈,像是戴着一副墨镜。它的房间很特别,中间隔了一面墙,墙上还留了个大洞,大熊猫一会儿钻来钻去,一会儿吃竹子,一会儿又去睡大觉,据说,大熊猫有两个愿望,一是没有黑眼圈,二是想照张彩色照片。真好玩!

看过了动物,我们又来到了热带植物园

,这里有很多奇异的植物,有漂亮的火龙果、还有大肚子的佛肚树,挂着一串串香蕉的香蕉树 ,真让人垂涎欲滴。

出了热带植物园,接着我们就看到一个个高大雄伟的恐龙雕塑,有霸王龙、三角龙、剑龙。我还坐在"剑龙"的尾巴上拍了几张照片呢。

接下来我们又看到了新建的雄伟壮观的九合塔,只可惜门锁着没能进去,我真希望自己能变小,上到最顶端,一览阜阳更多美景。

高兴的我一边走,一边欣赏着美景,不时让妈妈用相机给我留下美好的记忆。最后,我极不情愿地到了生态园的出口,恋恋不舍地跟我喜爱的美丽的生态园说了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