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农业生产的谚语大全汇集20篇

浏览

3221

作文

218

关于农业的谚语推荐

全文共 517 字

+ 加入清单

春雨满街流,收麦累死牛。你还知道多少关于农业谚语?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农业的谚语,希望大家喜欢。

1、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

释义:表示六畜不安。

2、正月展春流。

释义:立春以后,潮汐海流加大。

3、春曝死鬼,夏雾做大水。

释义:春天降雾会放晴,夏天降雾会雨涝成灾。

4、雨浇上元灯,日晒清明日。

释义:上元日下雨,清明定放晴。

5、春分,日暝封分。

释义:春分日昼夜各为十二小时。

6、春分种芍药,到老不开花。

释义:芍药夏日开花,春分种太慢了。

7、春分有雨病人稀。

释义:春分日若下雨,则病人少。

8、谷雨补老母。

释义:谷雨日要为母亲进补。

9、谷雨鸟儿做母。

释义:形容鸟儿此时大量交配、繁殖。

10、正月展春流。

释义:立春以后,潮汐海流加大。

11、春到三分暖。

释义:一到春天气温就开始回升转暖。

12、春无三日晴,夏无三日雨。

释义:春夏的天气反复无常。

13、春寒雨若泉,冬寒雨四散。

释义:春天气温低则多雨,冬天气温低雨反而少。

14、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

释义:春天人们要早起准备播种,过了播种季节就无法有好收成。

15、一年四季春为首。

释义:做什么事春天是开始的时候,就是一年之际在于春。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关于农业的谚语,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芒种节气农业谚语

全文共 805 字

+ 加入清单

芒种忙,麦上场。

夏季农活繁,做好收、种、管。

大旱小旱,不过五月十三。

五月十三,不雨直干。

吃了端午粽,寒衣不可送。

芒种芒种,连收带种。

机、畜、人,齐上阵,割运打轧快入囤。

推车不用教,全靠屁股摇。

两腿拉得宽,屁股摆得欢。

平路怕后沉,上坡怕前沉,下坡载重难驾稳。

小麦选种在田间,弄到场里就要掺。

选种忙几天,增产一年甜。

若要种子选得好,秆粗、穗大、籽粒饱。

秆黑粉,不抽穗;散黑穗,不长粒;腥黑穗,粒腥味。

麦收有三怕:雹砸、雨淋、大风刮。

麦在地里不要笑,收到囤里才牢靠。

麦熟一晌,虎口夺粮。

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

麦收要紧,秋收要稳。

紧收麦子慢收秋。

麦子夹生割,谷子要熟妥。

麦子争青打满仓,谷子争青少打粮。

生割麦子出好面,生砍高粱煮好饭。

杏子黄,麦上场。

枣花开,割小麦。

麦到芒种谷到秋,豆子寒露用镰钩,骑着霜降收芋头。

芒种前后麦上场,男女老少昼夜忙。

三麦不如一秋长,三秋不如一麦忙。

麦收有五忙:割、拉、打、晒、藏。

麦子入场昼夜忙,快打、快扬、快入仓。

麦松一场空,秋稳籽粒丰。

麦收时节停一停,风吹雨打一场空。

快割快打,麦粒不撒。

麦收无大小,一人一镰刀。

好手不压快刀。

手巧不如工具巧。

七分家什,三分行家。

把式把式,离不开家什。

手快不如工具快,老汉能把青年赛。

心巧不如手巧,手巧不如家什巧。

要酿好酒需好曲,巧手还得好工具。

战士爱武器,庄稼人爱农具。

小小轴承黄豆大,千斤百斤它不怕,运转工具安上它,好像跨上千里马。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磨镰擦锄,不误工夫。

磨刀不误砍柴工。

面朝黄土背朝天,腰酸腿疼割得慢,收割机过去一大片。

打轧机械转速高,检查调试必须搞。

润滑点,注机油,固定零件要牢靠;磨损变形要修换,试验运转要良好。

脱粒机,效率高,安全操作要记牢,填入麦秸要注意,扎好袖口站立好,两侧喂入危险大,一不小心把手咬,均匀填入别成捆,谨防机子吃不消。

麦收九十九,不收一百一。

麦熟九成动手割,莫等熟透颗粒落。

黄熟收,干熟丢。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关于芒种节气的农业谚语

全文共 355 字

+ 加入清单

芒种南风扬,大雨满池塘。(湘)

芒种西南风,夏至雨连天。(皖)

芒种刮北风,旱断青苗根。(苏、冀)

芒种刮北风,旱情会发生。(湘)

芒种热得很,八月冷得早。(湘)

芒种日晴热,夏天多大水。(浙)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涟涟。(鄂、湘、桂)

芒种火烧天,夏至水满田。(辽、闽、赣)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淋头。(粤)

芒种不下雨,夏至十八河。(贵)

芒种雨涟涟,夏至火烧天。(苏、桂、湘)

芒种雨涟涟,夏至旱燥田。(赣)

芒种夏至是水节,如若无雨是旱天。(粤)

芒种夏至,水浸禾田。(粤)

芒种落雨,端午涨水。(湘)

芒种夏至常雨,台风迟来;芒种夏至少雨,台风早来。(闽)

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苏、皖、川、鄂、贵)〔指-阴-雨天多,行路容易滑倒〕

芒种怕雷公,夏至怕北风。(桂)

芒种打雷是旱年。(湘、豫)

芒种打雷年成好。(湘)

芒种闻雷美自然。(陕)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有关农业生产经典谚语

全文共 2178 字

+ 加入清单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下面整理了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希望对您有帮助~

1、防荒又防旱,小心蝗虫来捣乱。

2、甘蔗秆秆长,适当放宽行。

3、早晨不割烟,晌午不摘瓜。

4、青苗不可毁,一毁三不收。

5、见病株就拔,见害虫就拿。

6、年年防灾,时时防虫,轮作轮种,防病防虫。

7、春来多捉一个蛾,秋后多收谷一箩。百治不如一防。

8、白菜栽根,青菜栽心。

9、茄子越大越嫩。

10、要吃萝卜大,不过六月夏。

11、花生土内长,秧苗节上生。

12、除虫没有巧,第一动手早,春天杀一个,强过秋天杀万条。

13、干种萝卜湿种菜。

14、种菜容易除虫难。

15、要得花生好,经常薅草草。

16、人怕年老穷,禾怕秋后虫。

17、六月吃一兜,秋收少一斗。

18、金瓜要摘枝,南瓜要摘顶。

19、草是虫的窝,无草不生虫。

20、黄瓜爱水,丝瓜爱藤。

21、有好苗,不管好,结果还是收不到

22、不是把式不出乡,不是肥土不栽姜。种上几畦菜,不怕年成坏。

23、草是庄稼害,草旺庄稼坏。

24、不施肥,收一半;不治虫,光眼看。

25、水地葫芦旱地瓜,生地茄子熟地瓜。

26、光栽不护,白搭工夫。

27、冷风冷雨秧要坏,放水撒灰盖被盖。青苗不可毁,晚苗不可赖。

28、边种边管,保证增产。

29、冬天把地翻,害虫命归天。

30、杀虫一条,保住百苗。

31、种地勤锄草,庄稼收成好。

32、萝卜是根,耕地要深。

33、麻地不宜平,免得雨水停。

34、高山多雾出名茶。

35、山药勤摘花,挖的时候用车拉。

36、芫荽不热不种,不冷不弄。

37、对曰不割韭,趁露不采葵。

38、夏锄多一遍,粮棉多一担。

39、锄草要除小,锄老除不了。

40、冬季不治螟,谷子少收成。

41、萝卜性情暴,常要水来浇。

42、地瓜要长好,养苗需要早。

43、锄头落土不亏人。

44、锄头上有油,一年吃穿不用愁。水田一根草,犹如毒蛇咬。

45、一亩园抵三亩田。

46、深栽茄子,浅栽烟。

47、冬天铲去草,春来害虫少。

48、要想吃蔬菜,浇水要勤快。

49、羊吃麦苗将根烂,牛吃麦苗一大片。三分种,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险。只种不管,打破金碗。

50、要想来年虫子少,冬天烧去地边草。地里打扫干净,来年少生虫病。填平积水坑,防止虫蚊生。

51、山药地要松,甘蔗行要齐。

52、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露白。菜当三分粮,因子当间仓。

53、萝卜小人参,副业要认真。

54、种地没巧,精耕锄草。

55、深栽洋芋浅栽姜,麻子撒在地皮上。

56、种地不働草,种子白丢了。

57、好田不种成草窝,庄稼不锄成草坡。想要杂草锄得净,必须起早爬五更。雨水多了斜根大,锄得迟了死庄稼。

58、天干三年吃饱饭,虫害一时饿死人。

59、沙地里的西瓜,粘地的芋头。

60、瓜地铺石沙,一棵结七八。

61、锄地胜抵三分雨,松土好比下次肥。锄头自带三分水,多锄抗旱苗儿肥。早动手,别偷懒,伏雨落下锄地难。不怕迟种,只怕晚锄。

62、人怕生病,谷怕生虫,田坎怕打洞。螟虫火光,谷米满仓。

63、夏天多锄草,子粒长得饱

64、无虫要防,有虫早治。

65、要吃胡麻油,伏里晒日头。

66、禾怕枯心,树怕剥皮。

67、冬耕深一寸,害虫无处存。

68、要得虫子少,锄净田边草。

69、见蔓不见瓜,必定拿车拉;见瓜不见蔓,只能挑几担。

内容延伸:

人们在谈话和表达想法的时候经常会用到汉语谚语,例如:“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是长辈们以他们的经验给我们讲道理而我们却不听的时候经常会用到的无奈之语;当我们经历了漂泊,终于回到自己的家里,就会感叹“金窝银窝,不如咱家的狗窝”。“谚语是历史上长期流传,表达民俗,含有深刻社会经验的简练形象的语句。它是人类语言普遍存在的一种熟语形式。”谚语中一部分出自典籍或民间性的作品,但大部分是历代人民群众的生活经验的总结,在民间口耳相传。

谚语内容丰富、运用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有关饮食保健的谚语:“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有关行走坐卧的谚语:“只要迈开两脚,哪愁千里迢迢”;有关衣食的谚语:“人是衣裳马是鞍”;有关时令节气的谚语:“二月二,三月三,清明寒食过三天”;有关医药卫生的谚语:“伤筋动骨一百天”;教人勤奋学习的谚语:“书到用时方恨少”;有关农事的谚语就更多了:“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等等。

谚语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例如风格美、音乐美、对称美、修辞美等。本文就汉语谚语的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比等,结合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汉语谚语的例子来展示其修辞之美。

语言学家郭绍虞先生在论及汉谚语时说:“谚语在民众艺术上所以有留存的余地,与其说由于它的内容幽玄深邃,不如说它形式的奇峭警拔,与运用各种修辞手段、巧妙地遣词造句有密切的联系。语言接受文化模式、文化传统的影响和制约,运用修辞手段,调度语言元素表达对事理的认识和态度,当然也离不开文化模式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和制约。汉民族思维能力很强,尤其擅长具象思维,喜欢在万事万物之间发现某种联系,甚至包括非逻辑的联系,进行联想和想象。这样的思维倾向形成汉民族审美观念:就是以形象为美、含蓄为美。比喻、起兴、借代、比拟、象征等修辞手段的运用都表现了汉民族的这种思维模式,所以这些修辞手段在汉谚语中显得特别活跃。”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关于清明节的农业谚语

全文共 1095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节气的阴晴雨雪与对未来天气及年景有一定预示,下面是关于清明节的农业谚语,欢迎阅读了解。

1、清明时节天转暖,柳絮纷飞花争妍。

2、清明节降水较前有增加,一般年份仍干旱,

3、有的年份连阴雨,寒潮侵袭倒春寒。

4、地温稳定十三度,抓紧时机播春棉,

5、看天看地把种下,掌握有急又有缓,

6、棉花播下锄梦花,提温保墒效果显。

7、涝洼地里种高粱,不怕后期遭水淹。

8、麦苗追浇紧划锄,查治病虫严把关。

9、继续造林把苗育,管好果树和桑园,

10、栽种枣槐还不晚,果树治虫喂桑蚕。

11、牲畜配种抓火候,畜禽防疫要普遍,

12、大力提倡种牧草,种植结构变“三元”。

13、鲤鲫亲鱼强育肥,适时栽种苇藕芡,

14、捕捞大虾好时机,昼夜不离打鱼船。

15、家鼠田鼠一齐灭,保苗保粮疾病减。

16、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种莫迟延。

17、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鲁)

18、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桂)

19、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鲁)

20、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黑)

21、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黑)

22、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黑)

23、清明宜晴,谷雨宜雨(赣)

24、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华东、华中、华南、四川及云贵高原)

25、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冀、晋)

26、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苏、鄂)

27、清明节气的霜、雾、雷及寒暖与未来天气均有一定预示,相关谚语有:

28、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云)

29、清明有霜梅雨少(苏)

30、清明有雾,夏秋有雨(苏、鄂)

31、清明雾浓,一日天晴(豫)

32、清明起尘,黄土埋人(晋、内蒙古)

33、清明响雷头个梅(浙)

34、清明冷,好年景(辽、冀)

35、清明暖,寒露寒(湘)

36、清明节气的风对未来天气及年成好坏也有一定预示,农民极为关心,

37、因此,在民间流传不少有关这方面的谚语。比如:

38、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闽)

39、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宁)

40、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冀)

41、清明刮动土,泌尿科厉害(苏)

42、二月清明一片青,三月清明草不生。

43、三月清明不用忙,二月清明早下秧

44、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

45、交春落雨到清明,清明落雨无日晴。

46、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47、清明前后一场雨,强如秀才中了举。

48、春雷日日阴,半晴半雨到清明。

49、清明风若从南起,预报田禾大有收。

50、清明晴鱼上高坪,清明雨鱼埤下死。

51、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52、清明不插柳,死后变黄狗 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白首。

53、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54、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55、栽树不过清明节,栽松不让春晓得。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关于谷雨节气的农业谚语大全

全文共 330 字

+ 加入清单

麦出七日直,棉出七日屈。

早黍晚麦不归家,从来不收晚地瓜。

整秧田,不用问,田平如镜,泥烂如羹。

冰雹打麦不要怕,一棵麦子扩俩杈;加肥加水勤松土,十八天上就赶母。

谷雨打苞,立夏龇牙,小满半截仁,芒种见麦茬。

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立夏正相宜。

谷雨栽上红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

十成稻子五成秧。

肥田不如壮秧,秧好一半谷。

插秧早,不如养秧老;养秧老,不如春耕早。

田等秧,谷满仓;秧等田,丰收难。

谷雨下秧,大致无妨。

苞米下种谷雨天。

谷雨天,忙种烟。

地蛋要长大,刀口要朝下。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杨叶哗啦,快种西瓜。

三月种瓜结蛋蛋,四月种瓜扯蔓蔓。

谷雨前结蛋,谷雨后拉蔓。

家有闲地,种芝麻黍稷。

麦出七日直,棉出七日屈。

要想庄稼好,管理要趁早。

种好管好,丰收牢靠;只种不管,打破金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小学生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大全

全文共 244 字

+ 加入清单

梨花白,种大豆

樟树落叶桃花红,白豆种子好出瓮

立冬蚕豆小雪麦,一生一世赶勿着

清水下种,混水插秧

立了秋,在小一齐揪

旱插,早活;快长,快大

不怕天旱,只怕锄头断

六月到,卖棉被,买灰料

会插不会插,瞅你两只脚

买种百斤,不如留种一斤

七月秋,里里外外施到抽

一季草,两季稻,草好稻好

夏至后压,一担苗,一担薯

会种种一丘,不会种种千丘

花草田种白稻,丘丘有谷挑

千处粪田,不如一处来粪秧

立秋前早一天种,早一天收

破粪缸,不用甩,壅田多餐饭

种田不施肥,你骗它,它骗你

荞不见霜不老,麦不吃风不黄

要想多打粮,包谷绿豆种两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关于农业生产的谚语精选

全文共 1899 字

+ 加入清单

1、一年生产两年闹

2、收蜂先收王,灭虫先灭“娘”。苗要好,除虫早。

3、锄地不适边,荒到地中间。

4、春耕深一寸,可顶一遍粪。

5、一毁三不成

6、麦子不锄一把草,豆子不锄结荚少。

7、三耕四耙五锄田,一季庄稼吃两年。

8、填平积水坑,虫蚊无处生。

9、干働棉花湿锄瓜,不干不湿锄芝麻。

10、谷子耥心,高粱耥根。

11、种地不働草,种子白丢了。

12、一年铺沙三年力 三年铺沙地有力

13、棉花不打杈,光长柴火架。

14、一年学个买卖人 一辈子也学不成个庄稼人

15、因地制宜,合理密植。

16、春耕不肯忙,秋后脸饿黄。

17、种地勤锄草,庄稼收成好。

18、春天不努力,冬天要受饥;夏天不拔草,冬天吃不饱。草是百谷病,不除苗送命。

19、见病株就拔,见害虫就拿。

20、有收无收在于种,多收少收在于管。

21、多薅一次秧,增产一成粮。

22、地荒出草,地光出宝。

23、密植好,密植强,合理密植多打粮。

24、夏锄多一遍,粮棉多一担。

25、锄棉如绣花,一碰一个疤。

26、犁上一层粪。

27、三分在于种,七分在于管。

28、一年之计在于春

29、锄头上有水,越锄越美;働头上有粪,越锄越嫩;锄头上有粮,越锄越强。

30、一年不收二麦

31、锄头底下看年景,働头底下定年成。

32、千处粪田,不如一处来粪秧

33、年年防灾,时时防虫。种前防虫,种后治虫。

34、一个驴粪蛋 半碗小米饭

35、花草田种白稻,丘丘有谷挑

36、好田不种成草窝,庄稼不锄成草坡。

37、想要苞米结,除非叶搭叶。

38、春耕如翻饼,秋耕如掘井。

39、棉薅七遍棉上棉,豆薅七遍圆又圆。

40、边锄边长,不锄不长;勤锄勤耪,不怕不长。

41、田间管理好,没有病、虫、草。

42、间苗要早,定苗要小。

43、你哄庄稼草中坐,庄稼哄你肚皮饿。

44、捕蛾一个,增产一箩。

45、草是庄稼害,草旺庄稼坏。

46、一本万利

47、三耘一拔草,禾苗长得好。

48、灌水有三看:看天,看地,看庄稼。

49、破粪缸,不用甩,壅田多餐饭

50、一籽入土 万粒归仓

51、田间管理如绣花,工夫越细越到k。

52、二月吼雷墓屹堆 三月吼雷麦屹堆

53、二月下雪小麦吃苦 早锄两遍可以弥补

54、大树之下无丰草,有草之田无壮>苗。

55、禾怕枯心,树怕剥皮。

56、不是靠天吃饭,全靠双手动弹。

57、三分种,七分管,人勤地不懒。

58、粮食不到囤,管理莫松劲。

59、除虫没有巧,只要动手早。

60、无虫要防,有虫早治。

61、满地茬秆除个净,来年少生虫和病。螟虫除光,谷米满仓。

62、秧田稗萆不働光,一亩就有半亩荒。

63、麦锄不宜深,锄深伤苗根。

64、豆薅三道颗颗圆,谷薅三道米汤甜。

65、螟虫灭光,谷米满仓。

66、稗子是个怪,专把懒人害。

67、田间管理如绣花,一针一线不能差。

68、夏天多锄草,子粒长得饱。

69、霜降到立冬,翻地冻虫虫。

70、耕好耙好,光长庄稼不长草。

71、种洗温水澡,庄稼生病少。

72、七月十五挂锄钩

73、立秋前早一天种,早一天收

74、一月二月挨着做 耙地碾地搭茬子

75、有虫治,无虫防,丰收先保苗儿壮。

76、头遍苗,二遍草,三遍满地跑。

77、芝麻不打叶,打叶就不结。

78、人缺地的工,地缺人的粮。

79、锄草要除小,锄老除不了。

80、一年西瓜十年歇

81、庄稼要紧,开苗要稳,锄不伤根,耥土要匀。庄稼一日不收,管理一日不休。

82、春天多捉一只蛾,秋后产量加一箩。春风虫儿遍地走,防治虫害早动手。要想来年虫子少,冬天割去田边草。除虫如治病,不治丢了命。

83、锄草不锄根,留下祸害根。

84、寸草不生,五谷丰登。

85、苗要好,除虫早。

86、地是宝,牛是宝,粪是宝,没有三宝农民活不了。

87、立了秋,把头揪,一棵棉花摘一兜。

88、秋耕深,春耕浅。

89、七成收 八成丢

90、锄头落地不亏人,锄头底下三分田。

91、一年庄稼两年种

92、棉花见杈不定苗,秋后不开桃。

93、三铲三耥,粮食满仓。

94、旱锄地发暖,多锄地不板。

95、禾耘三道仓仓满,豆锄三遍粒粒圆。

96、一滴血 一滴汗 收不到家里粮食心不安

97、多保一棵苗,多收一^小瓢。

98、一分水一分粮

99、地头地边没有草,庄稼少受虫虫咬。虫害除光,谷米满仓。

100、除虫不迷信,迷信除不尽。

101、一冻一消 冬浇正好

102、探挖土,细培土,苗苗根儿深人土。

103、麦怕胎里旱,保墒是关键。

104、豆薅三遍,豆角成串。()

105、秋天把地翻,害虫没处钻。

106、干铲干耥如上粪,湿产湿耥如夹棍。

107、红薯勤翻秧,挖苕用车装。

108、秋天不深耕,来年虫子生。

109、种地没巧,精耕锄草……

110、冬锄春苗好,春锄杂草少,不锄收成少。头道浅,二道深,三道把土壅到根。

111、苗生三叶锄三遍,助苗生长又防旱。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农业气象谚语大全

全文共 611 字

+ 加入清单

南闪四边打 北闪有雨来。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农业气象谚语大全,欢迎阅读。

月亮撑红伞 有大雨

月亮撑蓝伞 多风去

日落射脚 三天内雨落

西北天开锁 午后见太阳

星光含水 雨将临

久晴天射线 不久有雨见

对时雨 连几天

朝有棉絮云 下午雷雨鸣

风静又闷热 雷雨必强烈

早怕东南黑,晚怕北云推。

早上朵朵云,下午晒死人。

早晚烟扑地,苍天有雨意。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早阴阴,晚阴晴,半夜阴天不到明。

蜘蛛结网天放晴。

昼雾阴,夜雾晴。

久雨刮南风 天气将转晴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

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淋。

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

早晨东云长,有雨不过晌。

早晨云挡坝,三天有雨下。

早晨浮云走,午后晒死狗。

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

今晚花花云,明天晒死人。

空中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天上豆荚云,不久雨将临。

天上铁砧云,很快大雨淋。

老云结了驾,不阴也要下。

云吃雾有雨,雾吃云好天。

云吃火有雨,火吃云晴天。

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

云行北,好晒谷;云行南,大水漂起船。

云行东,雨无终;云行西,雨凄凄;

早晨地罩雾,尽管晒稻谷。

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久雨刮南风 天气将转晴

云绞云 雨淋淋

朝起红霞晚落雨 晚起红霞晒死鱼

天有铁砧云 地下雨淋淋

直雷雨小 横雷雨大

乌云脚底白,定有大雨来。

低云不见走,落雨在不久。

西北恶云长,冰雹在后晌。

暴热黑云起,雹子要落地。

黑云起了烟,雹子在当天。

黑黄云滚翻,冰雹在眼前。

黑黄云滚翻,将要下冰蛋。

满天水上波,有雨跑不脱。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与农业科技有关的谚语

全文共 1688 字

+ 加入清单

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与农业科技有关的谚语,我们来看看。

1、春插时,夏插刻,春争日,夏争时。

2、夏至两边豆,重阳两边麦。

3、六月初一雷个响,棉花便个梗。

4、春光一刻值千金,廿四个节气勿等人。

5、麦浇黄芽,谷浇老大。

6、立夏种绿豆。

7、小雪勿见叶,小满勿见荚。

8、白露白茫茫,无被不上床。

9、使役需要讲科学,强弱快慢巧配搭,

10、东北风,雨祖宗。

11、苹果梨子早疏果,稀密恰当果子大。

12、闲散地上种黍稷,南坡北洼栽地瓜。

13、春打六九头,穷人苦出头。

14、豆见豆,九十六。

15、九月九,大夫抄着手,

16、冬至离春四十五,一百零五到清明。

17、麦旺四月雨,不如下在三月二十几。

18、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19、麦浇苗,谷浇穗。

20、养了三年蚀本猪,田里好来勿得知。

21、白露前后一场风,乡下人做个空。

22、地头岩头坝窝头,春种芝麻秋打油。

23、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 、打豆场。

24、吃了重阳饭,不见单衣汉。

25、寒露前后看早麦。

26、床上困勿得,田里了勿得。

27、麦秀风摇,稻秀雨浇。

28、只有自踏车,没有白削花。

29、小麦点在寒露口,点一碗,收三斗。

30、立夏种麻,七股八杈。

31、立夏麦龇牙,一月就要拔。

32、早麦补,晚麦耩,最好不要过霜降。

33、麦收八、十、三场雨。

34、立夏芝麻小满谷。

35、八月十五雁门开,小燕去,大雁来。

36、夏至种豆,重阳种麦。

37、农时节令到立夏,查补齐全把苗挖。

38、菊花 开,麦出来。

39、立夏栽稻子,小满种芝麻。

40、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

41、小表开花虫长大,消灭幼虫于立夏。

42、寒露无青稻,霜降一齐倒。

43、玉米花生继续种,红麻黄姜和芝麻。

44、瑞雪兆丰年

45、吃了重阳糕,单衫打成包。

46、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47、吃了重阳糕,夏衣打成包。

48、冬至油菜,年大麦。

49、要得苗儿壮,寒露到霜降。

50、麦盖三层被,枕着馒头睡。

51、小猪要动大猪静,放羊满天星为佳。

52、立夏前后,种瓜点豆。

53、静水鲤鱼流水鲶,科学喂养鱼龟虾。

54、秋分种蒜,寒露种麦。

55、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

56、豌豆立了夏,一夜一个杈。立夏大插薯。

57、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

58、立夏的玉米谷雨的谷。

59、适时防治枣步曲,一般不宜过立夏。

60、若要花,霉里扒。

61、立夏前后种络麻。

62、三亩棉花三亩稻,晴挨好,雨挨好。

63、寒露到霜降,种麦莫慌张;霜降到立冬,种麦莫放松。

64、品种更换,气候转暖,寒露种上,也不算晚。

65、牛驴骡马喂养好,加强防疫常检查,

66、春争日,夏争时。

67、六月六,晒得鸭蛋熟。

68、寸麦不怕尺水,尺麦却怕寸水。

69、重阳无雨一冬干。

70、寒露霜降,赶快抛上。

71、四月插秧(早稻)谷满仓,五月插秧一场光。

72、水稻插秧突击搞,季节不容再拖拉。

73、六月里盖被,十二月里无米。

74、立夏麦咧嘴,不能缺了水。

75、麦子难得倒针雨。

76、立夏种姜,夏至收‘娘’。

77、清明秫秫谷雨花,立夏前后栽地瓜。

78、麦浇开花灌浆水,防治锈病和麦蚜。

79、立夏天气凉,麦子收得强。

80、门外无人问落花,绿色冉冉遍天涯。

81、粮棉作物勤松耪,灭草松土根下扎。

82、季节到立夏,先种黍子后种麻。

83、白露白迷迷,秋分稻莠齐。寒露楼青稻,霜降一齐倒。

84、大雁不过九月九,小燕不过三月三。

85、白露谷,寒露豆。

86、上昼薄薄云,下昼晒煞人。

87、一穗两穗,一月入囤。

88、先栽浅,后栽深,春秧就插三五根。

89、冻断麦根,牵断磨绳。

90、立夏前后连阴天,又生蜜虫(麦蚜)又生疸(锈病)。

91、麦浇芽,菜浇花。

92、过了白露节,夜冷白天热。

93、家家吃萝卜,疾病哪会有!

94、黄花见白花,四十五日上轧车。

95、立夏前后天干燥,火龙往往少不了。

96、白露身勿露,赤膊当猪猡。

97、风生火龙雾生疸。 麦拔节,蛾子来,麦怀胎,虫出来(指粘虫)。

98、中秋前后是白露,宜收棉花和甘薯。

99、白露砍高梁,寒露打完场。

100、寒露霜降麦归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秋季的农业谚语有哪些

全文共 435 字

+ 加入清单

秋天宜收不宜散 。

秋有旱,冬有冰

十场秋雨要穿棉

十月三场雾,黄牛水上浮。(下年发大水)

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

头伏芝麻二伏豆,晚粟种到立秋后

夏雨少,秋霜早

夜立秋,热到头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早上立了秋,晚上凉嗖嗖

中秋前后是白露,宜收棉花和甘薯。

重阳晴,米粮平

重阳晴,米粮平。(风调雨顺)

秋后的蚊子,飞不了几天。

秋后加一伏。

秋前北风马上雨,秋后北风无滴水

秋前秋后一场雨,白露前后一场风

雷打秋,冬半收

雷打秋,冬半收

立了秋,把扇丢

立了秋,把扇丢 。

立了秋,便把扇子丢

立了秋,挂锄钩。

立秋不立秋,六月二十头。

立秋处暑有阵头,三秋天气多雨水

立秋过后,还有‘(秋)老虎’在一头

立秋后三场雨,夏布衣裳高搁起。

立秋胡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

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

立秋拿住手,还收三五斗

立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

立秋晴,一秋晴;立秋雨,一秋雨。(江苏)

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

立秋三天,遍地红。

立秋三天,寸草结籽。

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结顶

立秋十天遍地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农业生产节气谚语

全文共 969 字

+ 加入清单

1、龙交龙,凤交凤,稳龟交当憨。

2、无时无效,惊蛰种豆。

3、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

4、夏雨稻命,春雨麦病。

5、人往屋里钻,稻在田里窜。

6、天无岛甲子,人无鸟道理。

7、冷收麦,热收秋。

8、六月盖被,有谷无米。

9、冻断麦根,挑断麻绳。

10、大股呆,无呆状元才。

11、侪子饿煞爸,侪牛踏无粪。

12、土豆吃茶配,拐仔扌举狗仔跟。

13、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

14、憨牛犁屎山。

15、夏作秋,没得收。

16、一阵太阳一阵雨,栽下黄秧吃白米。

17、麦怕清明连夜雨。

18、有囝有囝命,无囝无注定。

19、晚稻全靠伏天长。秋热收晚田。

20、人怕老来穷,稻怕寒露风。

21、春雷响,万物长。

22、青蛙号响,播三斗。

23、不孝媳妇三餐烧,有孝女儿路上摇。

24、看姑看女类,口母达着身边二百钱。

25、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啦举。

26、黑夜下雨白天晴,打得粮食没处盛。

27、半山半海,饫甲踢白屎。

28、遭啦寒露风,收成一场空。

29、伏里一天一暴,坐在家里收稻。

30、秋禾夜雨强似粪,一场夜雨一场肥。

31、有云无影,鬼仔督壁。

32、三伏不热,五谷不结。

33、铺上热得不能躺,田里只见庄稼长。

34、处暑里得雨,谷仓里得米。

35、立夏、播田饲老爸。

36、吃人酒礼,受人溪洗。

37、天无边,海无底,鸭仔出世无娘礼。

38、某是珍珠宝贝,爸母是六月天破被。

39、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

40、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41、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桠。

42、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

43、叶汉李九,口母是亲戚,道是朋友,斗阵吃烧酒。

44、处暑下雨烂谷箩。

45、谷雨、播田饲老母。

46、人热啦跳,稻热啦笑。

47、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

48、六月不热,稻子不结。

49、麦里苦虫,不冻不行。

50、立啦秋,那里下雨那里收。

51、吃冷水着看天时。

52、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

53、立春三场雨,遍地都米。

54、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

55、土二公、白目眉,无请自己来。

56、春雨漫啦垅,麦子豌豆丢啦种。

57、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

58、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59、五月不热,稻谷不结。

60、晚雨朝暝,晚缴勿会彭。

61、春雨满街流,收麦累死牛。

62、春那无下种,冬就无收成。

63、四月不拿扇,急煞种田汉。

64、走船跑马三分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不同月份的农业气象谚语

全文共 745 字

+ 加入清单

当朝蒙黑四边天,大雪纷纷是旱年;但看立春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耕田。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不同月份农业气象谚语,欢迎阅读。

正月

当朝蒙黑四边天,大雪纷纷是旱年;

但看立春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耕田。

二月

惊蛰鸣雷米是泥,春分有雨病人稀;

此月但与逢三卯,处处棉花豆麦好。

三月

风雨相逢初一头,沼村瘟疾万人愁;

清明风雨若南至,定主农家大有收。

四月

立夏东风少疾疴,晴逢初八果生多,

雷鸣甲子庚辰日,定主蝗虫损苗禾。

五月

端阳有雨是丰年,芒种鸣雷美亦然,

夏至风从西北起,瓜果园中受熬煎。

六月

三伏之中无酷热,田中五谷多不结,

此是若不受灾危,定主三冬多雨雪。

七月

立秋无雨甚忧愁,万物从来只半收;

处暑若还天下雨,纵然结实也难留。

八月

秋分天气白云多,处处秧歌好晚禾,

只怕此间雷电闪,冬来米价贵如何。

九月

九月飞霜侵损民,重阳无雨立冬晴,

月中虹霓人多病,更遇雷声菜价增。

十月

立冬之日怕逢壬,来年高田不用耕;

此日更逢壬子日,灾伤人民瘟疫临。

冬月

初一西风盗贼多,更加大雪有灾磨;

冬至天晴无雨色,来年定唱太平歌。

腊月

初一东风六畜灾,若逢大雪旱年来,

若逢此日晴明好,下岁农夫发大财。

相关阅读:农业气象谚语

云行北,好晒谷;云行南,大水漂起船。

云行东,雨无终;云行西,雨凄凄;

早晨地罩雾,尽管晒稻谷。

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早怕东南黑,晚怕北云推。

早上朵朵云,下午晒死人。

早晚烟扑地,苍天有雨意。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早阴阴,晚阴晴,半夜阴天不到明。

蜘蛛结网天放晴。

昼雾阴,夜雾晴。

久雨刮南风 天气将转晴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

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淋。

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

早晨东云长,有雨不过晌。

早晨云挡坝,三天有雨下。

早晨浮云走,午后晒死狗。

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

今晚花花云,明天晒死人。

空中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简短的农业谚语

全文共 2725 字

+ 加入清单

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习用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来反映深刻的道理。简短的农业谚语有哪些?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1. 耙田插秧莫迟延。

2. 过了“惊蛰”节,春耕无停歇

3. “春分”秧壮,“夏至”菜黄。

4. 龙舟鼓响,黄麻一夜一高掌。

5. 春雨贵如油,点滴无白流。

6. 山上有果,垌上有禾。

7. 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

8. 三年不选种,增产会落空。

9. 秧好一半禾,苗壮一半产。

10. 疏禾有谷粜,密禾捞柴烧。

11. 早禾插到立夏,插无插也罢。

12. 良种加良法,生产才得发。

13. 基肥施得足,麻高又厚肉。

14. 良种无良法,神仙也无法。

15. 基肥施得少,十成产量八成了。

16. 头遍浅,二遍深,三次锄土培麻根。

17. 早禾怕北风,晚禾怕雷公。

18. 插秧过“小满”,做死无一碗。

19. 麦要浇芽,菜要浇花

20. 处暑根头白,农夫吃一赫

21. 稻如莺色红,全得水来供

22. 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

23. 六月不热,五谷不结

24. 六月盖了被,田里不生米

25. 梨花白,种大豆

26. 樟树落叶桃花红,白豆种子好出瓮

27. 立冬蚕豆小雪麦,一生一世赶勿着

28. 清水下种,混水插秧

29. 立了秋,在小一齐揪

30. 旱插,早活;快长,快大

31. 不怕天旱,只怕锄头断

32. 六月到,卖棉被,买灰料

33. 会插不会插,瞅你两只脚

34. 买种百斤,不如留种一斤

35. 七月秋,里里外外施到抽

36. 一季草,两季稻,草好稻好

37. 夏至后压,一担苗,一担薯

38. 会种种一丘,不会种种千丘

39. 花草田种白稻,丘丘有谷挑

40. 千处粪田,不如一处来粪秧

41. 立秋前早一天种,早一天收

42. 破粪缸,不用甩,壅田多餐饭

43. 种田不施肥,你骗它,它骗你

44. 荞不见霜不老,麦不吃风不黄

45. 要想多打粮,包谷绿豆种两样

46. 种种甘薯种种稻,产量年年高

47. 头麻见秧,二麻见糠,三麻见霜

48. 春插时,夏插刻,春争日,夏争时

49. 春雷响,万物长。

50. 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

51. 立春三场雨,遍地都米。

52. 春雨漫了垅,麦子豌豆丢了种。

53. 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

54. 麦怕清明连夜雨。

55. 夏雨稻命,春雨麦病。

56. 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

57. 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

58. 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

59.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60. 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

61. 六月下连阴,遍地出黄金。

62. 春雨满街流,收麦累死牛。

63. 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

64. 一阵太阳一阵雨,栽下黄秧吃白米。

65. 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66. 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桠。

67. 伏里一天一暴,坐在家里收稻。

68. 秋禾夜雨强似粪,一场夜雨一场肥。

69. 立了秋,那里下雨那里收。

70. 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

71. 处暑里的雨,谷仓里的米。

72. 处暑下雨烂谷箩。

73. 气温与农业

74. 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

75. 四月不拿扇,急煞种田汉。

76. 夏作秋,没得收。

77. 五月不热,稻谷不结。

78. 六月不热,稻子不结。

79. 六月盖被,有谷无米。

80. 三伏不热,五谷不结。

81. 铺上热得不能躺,田里只见庄稼长。

82. 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

83. 人往屋里钻,稻在田里窜。

84. 人热了跳,稻热了笑。

85. 人怕老来穷,稻怕寒露风。

86. 遭了寒露风,收成一场空。

87. 晚稻全靠伏天长。秋热收晚田。

88. 麦里苦虫,不冻不行。

89. 冻断麦根,挑断麻绳。

90. 冷收麦,热收秋。

91.降雪与农业

92.腊月大雪半尺厚,麦子还嫌“被”不够。

93.麦苗盖上雪花被,来年枕着馍馍睡。

94.大雪飞满天,来岁是丰年。

95.大雪下成堆,小麦装满屋。

96.今冬大雪飘,明年收成好。

97.大雪兆丰年。

98.一场冬雪一场财,一场春雪一场灾。

99.冬雪一条被,春雪一把刀。

100.腊雪如盖被,春雪冻死鬼。

101.冬雪是麦被,春雪烂麦根。

102.冬雪是被,春雪是鬼。

103.冬雪年丰,春雪无用。

104.春雪填满沟,夏田全不收。

105.雪化水成河,麦子收成薄。

106.春雪流成河,人人都吃白面馍。

谚语故事

1、说曹操曹操就到

汉献帝在李催与郭汜火拼时曾一度脱离险境,然而李郭二人合兵后继续追拿汉献帝,有人献计推荐曹操,说他平剿青州黄巾军有功、可以救驾,然而信使未出时联军以杀到,眼看走投无路之的时候,夏侯敦奉曹操之命率军“保驾”成功,后将李郭联军击溃,曹操被加封官爵。故有“说曹操,曹操到”之说。

2、吃力勿讨好,阿旺炒年糕

宁波的谚语。喻卖力干活 ,但得不到赞赏。宁波的男子名字中多“旺”,凡名字中有“旺”者,小名就被叫作“阿旺”。传统的宁波习俗中,保持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习惯,即男子不做家务。炒年糕须用慢火,心急而又不善于家务的男子不懂炒年糕的窍门,会以旺火炒年糕,年糕肯定会炒焦。他出了力气不但得不到表扬,还会遭到妻子的臭骂。由于“火旺”和“阿旺”谐音,于是原“火旺炒年糕”就讲作“阿旺炒年糕”。

3、孟母三迁

孟子三岁丧父,由母亲抚养成人。小时候住山东邹县城北二十五里的马鞍山下,村名叫范村,村不远有一片墓地,出殡的人群常从孟子家门口经过,於是孟子就模仿送殡的人,孟母看见了,认为「此非所以居吾子也」,就把家搬到城国北部的庙户营。可是这裏街上相当繁华,东部住一个杀猪屠户,孟子就学屠户的样子,整天嬉戏。孟母感到这裏也不宜培养孩子,便又移居於「学宫之院」,即县城南门外子思书院旁。从此,孟子被琅琅的读书声所吸引,孟母甚喜,就把孟子送进了这所学宫读书,他勤奋读书,终成大儒。

4、头悬梁 锥刺股

东汉时候,有一个叫孙敬,是一个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的时候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都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 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这就是孙敬悬梁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 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观风预测天气的农业气象谚语

全文共 427 字

+ 加入清单

1. 南不过三,过三不雨就阴天。

2. 东风湿,西风干,北风寒,南风暖。

3. 顶风上云,不雨就阴,急风行暴雨。

4. 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

5. 常刮西北风,近日天气晴。

6. 雨后刮东风,未来雨不停;南风怕日落,北风怕天明。

7. 南风多雾露,北风多寒霜。

8. 夜夜刮大风,雨雪不相逢;南风若过三,不下就阴天。

9. 风头一个帆,雨后变晴天。

10. 东风不过晌,过晌翁翁响。

11. 雨后东风大,来日雨还下。

12. 四季东风下,只怕东风刮不大。

13. 春起东风雨绵绵,夏起东风并断泉;秋起东风不相提,冬起东风雪半天。

14. 开门风,闭门雨。

15. 东风下雨东风晴,再刮东风就不灵。

16. 南风刮到底,北风来还礼。

17. 东风急,雨打壁,南风腰中硬,北风头上尖。

18. 旱刮东风不下雨,涝刮西风不会晴。

19. 南风转东风,三天不落空;雨后西南风,三天不落空。

20. 五月南风下大雨,六月南风井底干。

21. 雹来顺风走,顶风就扭头。

22. 春天刮风多,秋天下雨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积累农业谚语

全文共 803 字

+ 加入清单

谚语是古代先人为我们累积的经验,是他们通过实践得出来的真理,我们应该引以为鉴。下面小编带来的是积累农业谚语,希望对你有帮助。

1、缺肥黄,多肥倒。

2、白地不下种,白水不栽秧。

3、无肥难耕种,无粮难行兵。

4、种地不上粪,好比瞎胡混。

5、种地不上粪,一年白费劲。

6、好田隔年不上粪,庄稼长得也差劲。

7、肥田长稻,瘦田长草。

8、肥料不下,稻子不大。

9、谷子没粪穗头小,黍子没粪一把草。

10、糜谷不上粪,枉把天爷恨。

11、锅底无柴难烧饭,田里无粪难增产。

12、缸里无米空起早,田里无肥空种稻。

13、人不吃饭饿肚肠,地不上粪少打粮。

14、灯无油不亮,稻无肥不长。

15、人黄有病,苗黄缺粪。

16、种地没粪,瞎子没棍。

17、要想庄稼收成好,罱泥捞渣绞湖草。

18、肥料到处有,就怕不动手。

19、青草沤成粪,越长越有劲。

20、要想多打粮,积肥要经常。

21、积肥如积粮,肥多粮满仓。

22、草无泥不烂,泥无草不肥。

23、冬草肥田,春草肥禾。

24、塘泥泥豆红花草,农家做田三件宝。

25、猪粪红花草,农家两件宝。

26、草子三坐头,肥料就不愁。

27、黄金难买雨淋粪。

28、上粪不浇水,庄稼撅着嘴。

29、有水即有肥,无水肥无力。

30、河泥打底,猪粪润根。

31、灰粪打底,水粪滴埯。

32、分层上粪,粮食满囤。

33、冬粪肥田,春粪肥秧。

34、上粪不要多,只要浇上棵。

35、有钱难买顶苗粪。

36、人怕胎里瘦,苗怕根不肥。

37、上粪一大片,不如秧根沾一沾。

38、施肥一大片,不如点和钱。

39、粪劲集中,力大无穷。

40、土壤要变好,底肥要上饱。

41、撒粪养地,捋粪现得利。

42、粪不臭不壮,庄稼不黑不旺。

43、粪要入了土,一亩顶两亩。

44、粪沤好,庄稼饱。

45、水肥要到月,堆肥要发热。

46、粪生长,没希望;粪熟上,粮满仓。

47、人忌生长,菜忌生肥。

48、冷粪果木热粪菜,生粪上地连根环。

49、鸡粪肥效高,不发烧死苗。

50、肥多急坏禾,柴多压死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农业谚语、勤劳谚语

全文共 563 字

+ 加入清单

不劳而获的珍宝,不如劳动得来的羊羔。 (哈萨克族)

财富的父亲是劳动,财富的母亲是大地。 (哈萨克族)

清洁是健康的基础,劳动是财富的基础。 (哈萨克族)

浩瀚海洋,源于细小溪流;伟大成就,来自艰苦劳动。(满族)

金钱是一天的财富,劳动是用不完的财富。 (柯尔克孜族)

偷窃得来的财富有腿,劳动得来的财富有根。 (哈萨克族)

别人给的饭能饱一天,自己劳动得来的能饱一年。 (哈萨克族)

劳动会给明天带来欢乐,团结会给明天带来胜利。 (哈萨克族)

劳动好,生活才会幸福;水草好,牛羊才会肥壮。 (塔吉克族)

愚蠢的人幸福是钱和官,聪明的人幸福是劳动和贡献。 (哈萨克族)

艰苦的劳动会迎来战斗的喜悦,辛勤的汗珠换来连年的丰收。 (柯尔克孜族)

有一份耕耘才有一份收获。(朝鲜族)

夏天多流汗,冬天少挨冷。(蒙古族)

劳动暖身,空话冷心。 (壮族)谚语

不下功夫是得不一果实的。(锡伯伯族)

春季多流汗,秋季歌儿唱不完。(柯尔克孜族)

狩猎才能得禽兽,勤劳才能有收入。(鄂伦春族)

雨水使大地青绿,勤劳使人敬佩。(柯尔克孜族)

当废墟上的国王,不如当果园的园丁。(哈萨克族)

肥料是土地的宝贝,汗水是丰收的蜜汁。(维吾尔族)

冬不节约春要愁,夏不劳动秋无收。 (锡伯族)

辛勤劳动的人,双手是万物的父亲。 (哈萨克族)

好逸恶劳千金也能吃空,勤劳勇敢双手抵过千金。(纳西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关于春水农业的谚语

全文共 511 字

+ 加入清单

春水,顾名思义就是春天的水,那么,关于春水农业谚语有哪些呢?一起去看看吧!

关于春水农业的谚语

1.寒水枯,春水铺

2.春水铺,夏水枯

3.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

4.过如秋草芟难尽;学似春水积不高

5.春雷响,万物长。

6.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

7.立春三场雨,遍地都米。

8.春雨漫了垅,麦子豌豆丢了种。

9.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

10.稻命,春雨麦病。

11.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

12.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

13.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

14.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

15.春雨满街流,收麦累死牛。

有关于春水的诗句

竹枝词

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

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

水流无限似侬愁.

菩萨蛮

作者: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

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

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

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

还乡须断肠.

客至

作者: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餐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余杯.

虞美人

作者: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关键词:农业谚语;天人;天人之际;反思

全文共 4447 字

+ 加入清单

究天人之际是哲学的一个永恒话题。我们的先人们如老子、孔子、孟子、荀子、庄子等无不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棵树上各表一枝。“天人之际”,“际”就是关系,天人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具体说,我们要弄清楚世界的奥秘以及与人的关系,人在天中的地位和作用,天对人的影响等。

鉴于我们的古人对于“究天人之际”的深入思考,其思想体系也令后生可畏。对于我这样一个对此问题连过门都不及格的学生是不敢妄加评论和删改的。他们的思想自是影响甚广,对于我个人而言,若脱离具体可观可感的现象与事物,便无从发挥。而当前的人与天的矛盾的日益突出,诸如环境破坏、气候变化、生态系统遭受重创等,这些既十分棘手却又不能回避的问题,都促进着我在谈“究天人之际”时不得不从现实出发。而作为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从小耳濡目染了农业谚语的文化,也感受到了在短短二十年间家乡所发生的变化。在此并没有认为单讲哲学是不妥的,只是觉得若“究天人之际”不谈身边文化,若不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分析,便是对自己的“不忠”。

谚语是传统中国农业社会的民众在几千年来的生产生活实践所积累的经验结晶,许多言简意赅的农业谚语,其内容极为丰富,流传范围极其广泛,是民众口头上的“农业百科全书”。从时间上看,一年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都有相应的谚语。看上去是朴素的经验,实际讲出很多科学道理,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积累。它不仅是农业活动的指导,几乎每一条农谚都能告诉人们一条科学规律。更重要的是,它在我“究天人之际”时给了我很多启发。

首先,“究天人之际”第一究是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农业谚语给了我以下启迪:王夫之曾在“究天人之际”时提到“在天之天”,其“所谓的在天之天,就是指人头顶上的那片天,就是指气,资始万物者,指万物之主宰。”而笔者认为的“天人之际”的“天”不仅仅指头顶上的那片天,还指地,指一切自然界,除了人以外。“天”是一个大宇宙,“人”是一个小宇宙,“究天人之际”无非是讨论人与自然界的问题。从“农谚”中我们可以读出“人”在“天”中的地位。正是因为“民以食为天”,民众才提出了“万物土中生,万事农为本”,“不求人面求地面”等农谚。从这些话语中我们看到了“人”对“天”的依赖性,包括土地、牛、粪等自然之物,人所拥有的皆是“天”赐予的。然而,说了“人”对“天”有依赖性,并不代表“人”是听命于天的。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只有静等天命,“尽废人为”是不可取的,人在发挥着其主观能动性,因此有了“天大地大,农夫为大”,“天上老龙,地上老农”等说法。很显然几句谚语便形象生动地让我们看到了“人”在“天”中的地位,虽非主人,却也非奴隶,二者如朋友之间的关系,是彼此相依的。第一,人必须依赖天地自然界,从自然界获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以保存人类自身的生存和繁衍。第二,人不可仅仅对天听之任之,还必须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创造性,对自然界有所改造,创造出自然界没有的东西以满足人类生产、生活所需。这样,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既补充了自然界资源的不足,又使自然界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其次,“究天人之际”第二究是“天”对人的农业方面的影响。“天”对人在农业方面的影响表现在种子的选择,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种什么作物,何时管理,何时收获等方面,其中农谚总结的还包括有利和不利影响两方面。种田首先想的是土壤,关于土壤的谚语有“黄泥配沙田,一年当二年”,“人要结实,土要疏松”,“水土不下坡,谷子打得多;水土不出田,粮食吃不完”,“宁种山阳一个窝,不种山阴一片坡”等。作为“天”这个自然界一部分的土壤,其疏松度、湿度、向阳背阴、土壤成分无不让人不得不经过选择才做出判断去种农作物。而在选种子这一步,作为自然的万物之一,种子当然是上天所赐,其好坏直接影响作物的收成,如“保秧如保命,留种如留金”等。关于选好种子何时播种,“天”都是一个很大的因素。强调不误农时的谚语有“二月二,龙抬头,过了惊蛰,种豌豆”,“姑娘怕误女婿,庄稼怕误节气”等。由这些农谚我们可以知道什么时候种什么,不当种什么都是有自然规律的。包括在哪种也是有讲究的,比如对于那些极贫瘠的土壤,不是什么都可以生长的,但谷子就可以种,有“只有青山干一死竹,未见地里旱死粟”。包括上面说的“宁种山阳一个窝,不种山阴一片坡”都是作物对种植生长环境要求的体现。哪怕对于管理也是顺应“天意”的,如在强调锄地耕地的重要性有“庄稼出在锄头上”,“棉花锄4遍,桃儿像鸡蛋”,“春天深耕一寸土,秋后多打百石谷”等。或许有人认为以上这些是有讲究的,是要遵循规律的,是受“天”所影响的,但对于收获就应该无所谓了吧。错也,注意天气预报,做好充分准备抓住每个晴好天气,不失时机地搞好抢收抢晒。四川谚语就有“栽秧不怕雨绵绵,打谷不怕火烧天”一说;华北有“拿到场里算庄稼,收到家里算粮食”;对于何时收也有说法“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二成丢”等。以上这些都是“天”在告诉我们要怎么做,受其影响我们也不得不去做。即便是同样的事物在不同的情况下对人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比如雨水,“立秋有雨万物收,处暑有雨万物丢”,“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有雨吃饱饭”等。举了如此多例,涵盖了种植的几乎整个过程都不得不遵守自然规律,顺其作物的习性。由此可知“天”对我们的影响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

第三究,“究”现代农业中违背农谚进行的生产对“天”所造成的影响。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总结的经验,种田要看节气。可是现在的各种技术随时都可以让植物达到其生长所需的条件。于是乎,我们常年可以吃到各种蔬菜水果等,哪怕在反常的季节里。人类凭借已掌握的技术与工具,从根本上去改变地面的自然生态。一块水稻田就是一个永久性的人工池塘,靠的是人类的修筑和维持,并且,其中只种植一种作物;一块平整后的梯田,也是人类为某种作物专门打造的人工小生境,不允许其它植物插足其间。这是人类所谓的集约化大规模地生产,所谓的统一管理。现在的人们不再管它什么种植的疏密度,无视“稀谷,密麦”,“棉花要想摘得多,一颗挨一颗”,“谷宜稀,麦宜稠,玉茭地里卧下牛”等这些谚语,不管三七二十一,技术掌握着一切。为了拥有永久性的平坦耕地,精耕农业的毁林开荒,甚或移山填海,围垦造田以扩大耕地面积;为了提高种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可以优化作物的品种,进行人工施肥,并以多种手段控制杂草和病害;为了消除飘忽不定的降雨和干旱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精耕农业可以兴修水利,甚或改变河渠的流向,使其实现对耕地的充分灌溉;如此等等。

以上述这些技术与工具手段来看,精耕农业似乎已经完全控驭了自然。但是,若从整个生态系统的大循环来看,人们在不断地改变他们周围的生态系统。在人类的控驭下,地表的生态系统被人为调整,地下的能量也被调动起来,地面的水力资源更是被大量利用。由于现代农业基本上重新安排了生态系统,因此人们也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以保持这种人工打造的生态平衡。由于改变了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结构,一旦人类的控驭手段失效,随之而来的便是不可收拾的生态危机。

对于这种人为地给“天”带来的不堪设想的破坏之做法,笔者认真对比过我们祖先们凭借谚语耕作和我们现代农业。依据农谚可能让我们不会有大量的剩余产品,但却是以自然界中植物的自然生长为前提的,耕作中对自然环境的干预和影响是短期的,要不了多久,耕作土地就会恢复到原有的自然形态。即使耕作期间,耕作中常见的那种多种作物纷然杂呈的种植,也带有对多样化物种并存的“原自然生态”进行模拟的性质。因而,靠农谚生产,一般不会导致不可恢复的生态危机。还记得小时候在地里见到的各种各样的草,现在回去见到的越来越少了,甚至连小时候经常叫的草的名字都想不起来了,这让我觉得是莫大的悲哀。本来我们当给予大自然以休养生息的机会,可是我们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下,对一种资源过度利用,竭其所能,丝毫没有喘息的时间。把历史的存款全部划掉,只顾眼前,不思其后。殊不知,资源一旦破坏,便很难从中恢复。而我们在享受各种资源的同时面临的已不仅仅是生态环境问题而是生态灾难。这样说也绝不是危言耸听。可是越来越多的人去追求最大的物质利益也很少有谁去静静地思考“人”与“天”的关系了。当地震、滑坡、泥石流、洪灾、雪灾来袭时,我们听得都是受灾人数是多少多少,财产损失如何如何。报道的也是全国各地的支援、捐款,即所谓的人文关怀,可有几人思考过终极人文关怀?真正的人文关怀是什么?我们痛恨着动物的不断灭绝很大原因是人类扼走了其食物,可还不是照样享受着松子的美味,此时没想过因为自己的零食消遣又有一只以吃松子过冬的小动物会在雪地里冻死?我们憎恨为了动物的皮毛去将其赶尽杀绝,可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去购买这样般的“奢侈品”?人在抱怨“天”的同时往往都不去反思自己。不是破坏“天”的行为难以停止,而是因为一股无形却十分强大的力量在默默支撑着,这是群众的力量:愚昧的思想,短浅的目光,无尽的欲望……

农业谚语仅仅是笔者在“究天人之际”的一个附着物,是一个载体,是在探究天人关系的一个思考的开始,在自然界中有太多方面可以作为“究天人之际”的一个切入点,而真正值得思考总结的依然是理论的“究天人之际”。从“农业谚语”与现代农业这样的一个点散开出去,从这样的的个性去探究“天人之际”的共性。于是在这样的散发、总结、再散发、再总结的过程中,“天人之际”被几千年来的人思考着。下面是我对“天人之际”的浅见。

笔者认为,发生在天空中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并没有谁在主宰,因此,天就是客观的自然界。这是我所认为的“究天人之际”中“天”的含义。同时我认为言天不能脱离人,与人无关的天,再大,跟我们也没有关系。言“天”,就是要言与人有关的“天”。“天”通过“命”而赋予万物包括人以“性”,可以说人身上的一切都是上天赋予的。“人”对“天”而言并非是主宰,“人有赖于天”,但“人”却可以开发“天”的天然状态。像地是什么样水便流成什么样一样,我们开发“天”也必须遵守其自然规律,不能完全按照人的意志去行事。虽然我们说人类与其思慕自然,歌颂自然,依赖自然的现成资源生存,不如改造自然,但我们该时刻铭记:人类从自然界获取资源是有一定限度的,既不能超越自然界的承受能力多取,也不能随意浪费自然界的资源。如果超过自然界的承受能力去获得自然资源就会造成资源的匮乏,如果随意浪费自然界的资源,就会造成资源的流失。这是人类在使用自然时所要求的。第二个层面,人在改造自然时,在按照自己的需要改造自然物,创造出自然界没有而人又必需的生活资料时,必须认识事物并掌握其运动变化规律,必须在大自然的生态系统下办事,否则便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总之,我们无论是从农业谚语入手“究天人之际”也好,还是从其它方面或哲学角度来论也罢。我们都要知道天人之间,谁也离不开谁,没有离开人的天,也没有离开天的人。人类要顺应自然、改造自然,与“天”和谐相处,使人类的需求与自然资源的供给处于一个平衡状态,以保证“人”与“天”的良性长久互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关于农业气象的谚语集锦

全文共 472 字

+ 加入清单

猪衔草 寒潮到

狗泡水 天将雨

鸡晒翅 天将雨

蜜蜂迟归 雨来风吹

蚯蚓封洞 有大雨

早起浮云走,中午晒死狗

早怕南云漫,晚怕北云翻

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云从东南涨,有雨不过晌

日出红云升,劝君莫远行;

日落红云升,来日是晴天

日落云里走,地雨半夜后

乌云接日高,有雨在明朝;

乌云接日低,有雨在夜里

乌龙打坝,不阴就下。

云在东,雨不凶;

云在南,河水满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天上棉絮云,地上有雨淋

天上堡塔云,地下雨淋淋

云交云雨淋淋

西北黄云现,冰雹到跟前

屏山出云,不用问神

晚上西北暗,有雨还有闪;

晚若西北明,来日天气晴

鱼鳞云,不雨也风颠

西北来云无好货,不是风灾就下雹

黑云是风头,白云是雨兆

云结亲,雨更猛

早雷下大雨,下雨不过晌

雷打天顶不雨不大,雷打云边大雨降

响雷雨不凶,闷雷下满坑

急雷快晴,闷雷难晴,

昙天西北闪,有雨没多远

雷声像拉磨,狂风夹冰雹

春雷十日阴,春雷十日寒

露水闪,来日晴

东闪空,西闪雨,南闪火门开,北闪连夜来

四季东风下,只怕东风刮不大

春东夏西秋不论

春起东风雨绵绵,夏起东风并断泉;

秋起东风马牛不相及 秋不论,冬起东风雪边天

开门风,闭门雨

东风下雨东风晴,再刮东风就不灵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农业谚语及其含义

全文共 398 字

+ 加入清单

1、播种类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适宜。

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农时不宜迟。

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过了惊蛰节,整地不能歇。

寒露两旁看早麦。

九尽杨花开,春种早安排。

三月八,去种瓜。

头伏萝卜,二伏芥,三伏里头撒辣菜。

一把二月过,就把犁耙摸。

枣发芽,种棉花。

2、农作物成长类

二月二,小麦没老鸹(指乌鸦在小麦地里已看不到)。

楝子开花吃燎麦(接近成熟)。

六月六,晒谷莠(指谷子已抽穗)。

麦子去了头,秫秫没了牛(小麦收割后,高粱已长的比牛还高)。

七月十五枣红皮,八月十五枣半干(指农历)。

天河调角,要吃毛豆角。

小满不满,麦子有闪(指小麦到小满节应灌满浆,若没有灌满浆,小麦收不好)。

3、农作物收获类

处暑高粱,白露谷,秋分两旁看豆扑(指处暑前后收获高粱,白露前收割谷子,秋分时大豆已收割)。

立秋三天遍地红(指高粱成熟)。

忙种收大麦。

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柿子上满集(农历七、八、九月分别是核桃、梨、柿子的收获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