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神采奕奕的贬义词(热门20篇)

断章取义是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小编整理的词语内容,供参考!

浏览

4337

作文

856

张冠李戴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360 字

+ 加入清单

张冠李戴贬义词,指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一、张冠李戴的意思:

【成语】: 张冠李戴

【拼音】: zhāng guān lǐ dài

【解释】: 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近义词】: 破绽百出、似是而非

【反义词】: 无可非议、毫厘不爽

【歇后语】: 张三的帽子给李四

【灯谜】: 乱扣帽子;错把李逵当张顺

【用法】: 作谓语、状语;指弄错了对象

【英文】: put Zhangs hat on Lis head

二、成语典故

【出处】: 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十二《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有人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窃张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

【举例造句】: 但老船夫却作错了一件事情,把昨晚唱歌人“张冠李戴”了。 ★沈从文《边城》十四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贬义词大全带拼音

全文共 880 字

+ 加入清单

贬义词是指是词义带有贬斥、否定、憎恨、轻蔑感情色彩的词。下面为大家分享了贬义词及解释,欢迎大家阅读!

蠢头蠢脑 chǔn tóu chǔn nǎo

成语解释:神情、相貌蠢笨痴呆的样子

翻唇弄舌 fān chún nòng shé

成语解释:翻:反转;弄:戏耍。传闲话,弄是非。指用花言巧语搬弄是非

邋邋遢遢 lā lā tā tā

成语解释:指人肮脏不整洁

嚣浮轻巧 xiāo fú qīng qiǎo

成语解释:嚣浮:浮夸。形容人不踏实可靠

龌龌龊龊 wò wò chuò chuò

成语解释:指肮脏,不干净。比喻人的品质卑劣

薄养厚葬 bó yǎng hòu zàng

成语解释:指子女在父母生前不尽心供养,父母死后却大办丧事,借以炫耀自己的经济实力与孝心

懒懒散散 lǎn lǎn sǎn sǎn

成语解释:指人懒惰散漫

磨磨蹭蹭 mó mó cèng cèng

成语解释:行动迟缓,做事拖拉

燕雀乌鹊 yàn què wū què

成语解释:四者皆凡鸟,用以比喻谗佞小人。

邀功讨好 yāo gōng tǎo hǎo

成语解释:指为得到好感或讨人喜欢而去迎合某人

嘴多舌长 zuǐ duō shé cháng

成语解释:好闲谈,好传播流言蜚语

德薄望浅 dé bó wàng qiǎn

成语解释:薄:轻微;望:名望,声望。品德低下,名望轻微

磕头烧香 kē tóu shāo xiāng

成语解释:比喻求人说好话。

潦潦草草 liáo liáo cǎo cǎo

成语解释:字不工整或态度不认真

飘飘零零 piāo piāo líng líng

成语解释:指花、叶等凋谢脱落。比喻人漂泊流落

鼻蹋嘴歪 bí tā zuǐ wāi

成语解释:形容疲累不堪或十分狼狈的样子

弊多利少 bì duō lì shǎo

成语解释:弊多利少:指弊端超过有利。

摧志屈道 cuī zhì qū dào

成语解释:摧:摧折,放弃;道:道德。抛弃理想追求,失去道义节操。形容身处逆境,不能守操如一

寡恩少义 guǎ ēn shǎo yì

成语解释:寡:少。形容人冷酷无情,刻薄自私

豪言空话 háo yán kōng huà

成语解释:内容空洞的大话。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暗箭伤人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1914 字

+ 加入清单

暗箭伤人大家一听都知道是贬义词,可它的意思你们真的懂吗,yjbys作文网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关于暗箭伤人的解释、近反义词、褒贬义及造句等。更多精彩尽在写作指导栏目。

【成语拼音】àn jiàn shāng rén (ㄢˋ ㄐㄧㄢˋ ㄕㄤ ㄖㄣˊ)

【成语简拼】ajsr

【成语繁体】暗箭傷人

【成语解释】放冷箭伤害人。比喻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人。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13回:“但是杀下马的,各自抬回本阵,不许暗箭伤人,亦不许抢掳尸首。”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辨析】~和“含沙射影”;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但使用的手段有差别;~使用的手段包括语言、行动、文字;程度比“含沙射影”重;“含沙射影”的手段只是语言等文的方面;并还有影射某人某事的意思。

【成语辨形】箭,不能写作“剑”;伤,不能写作“份”。

【英语翻译】injure sb. by understand means

【俄语翻译】занимáться тáйным вредительством

【更多翻译】blesser qn. dun trait décoché en cachette

【歇 后 语】床底下支张弓;树阴里拉弓

【成语谜语】床底下支张弓

【成语故事】春秋时,郑国的郑庄公得到鲁国和齐国的支持,计划讨伐许国。(许国是一个小国,在今河南许昌市。郑国在许国的北边,今河南的新郑就是它当时的都城。)这件事情在《左传·隐公十一年》里有记载。那年夏天,五月里,郑庄公在宫前检阅部队,发派兵车。一位老将军颍〔yǐng〕叔考和一位青年将军公孙子都,为了争夺兵车吵了起来。颍叔考是一员勇将,他不服老,拉起兵车转身就跑;公孙子都向来瞧不起人,当然不肯相让,拔起长戟飞奔追去。等他追上大路,颍叔考早已不见人影了。公孙子都因此怀恨在心。到了秋天,七月间,郑庄公正式下令攻打许国。郑军逼近许国都城,攻城的时候,颍叔考奋勇当先,爬上了城头。公孙子都眼看颍叔考就要立下大功,心里更加忌妒起来,便抽出箭来对准颍叔考就是一箭,只见这位勇敢的老将军一个跟斗摔了下来。另一位将军瑕叔盈还以为颍叔考是被许国兵杀死的,连忙拾起大旗,指挥士兵继续战斗,终于把城攻破。郑军全部入了城,许国的国君许庄公逃亡到了卫国。许国的土地于是并入了郑国的版图。象公孙子都那样趁人不备暗放冷箭的,就叫做“暗箭伤人”。不过,作为成语却并不限指以暗箭为凶器,凡是采取任何不光明的手段暗地里伺机伤害别人的,都可叫做“暗箭伤人”。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在背地里耍手段伤害人

【近 义 词】暗箭中人 笑里藏刀

【反 义 词】光明正大 明火执杖

相似词:明枪暗箭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恶语伤人 出口伤人 弓箭 射箭 火箭 乱箭

暗箭伤人造句

1. 你可以找他讲理,但千万不能暗箭伤人。

2. 我和他虽是对头,但把他这件事对老板说了,就等于暗箭伤人,这样的事我不愿做。

3. 改革家一定要坚定信念,做好会有暗箭伤人的准备。

4. 造谣中伤,暗箭伤人,这是反动势力惯用的伎俩。

5. 他经常暗箭伤人,没有人敢和他合作。

6. 这样一种恶毒的谎言简直是暗箭伤人。

7. 但英国幽默是按规则进行的搏斗,它决不暗箭伤人。

8. 有荼毒生灵的强盗,有暗箭伤人的强盗。

9. 这种恶毒的谎言完全是暗箭伤人。

10. 但那些卑鄙狡猾的懦夫却用暗箭伤人,不让人弄清箭从何而来。

11. 我们已经谈过这事儿。他很清楚作律师的总是会暗箭伤人。

12. 陈先生是个暗箭伤人的人,所以他的朋友疏远他。

13. 他不但不对恩人报恩,竟还为了利益暗箭伤人,真是人面兽心。

14. 偷偷告诉他老婆他有外遇的事是暗箭伤人。

15. 这种暗箭伤人的做法给新闻界带来了很不好的名声。

16. 如果权势交锋,人们会说着"暗箭伤人"和"暗杀";或者选举"大屠杀";权利之路上"横尸遍野"还有"喋血"这些词。

17. 并不是电视中描述得很离奇的暗箭伤人者和涉猎巨额融资者。

18. 他们说了他么们会支持我,但是事实上,他们却在背后暗箭伤人!

19. 陈先生的恶意评论,是暗箭伤人。

20. 躲在暗处暗箭伤人的杀手他也许会害怕,如果是走到眼前和他面对面的杀手,来再多他也不在乎。

21. 给我出来!暗箭伤人算什么本事!

22. 董忠见匈奴阵营暗箭伤人,心中愤恨,此刻匈奴游骑排山倒海般杀来,立刻回头顾语娄奔道:“命令弓兵射箭!”。

23. 花兄实不相瞒,家兄遭辽狗暗箭伤人如今毒发了,对了怎么只有你二人呢?我六哥呢?

24. 家丁强自镇定地走到众护卫之中,深怕再有暗箭伤人。

25. 爷爷还要让你长长见识,看我是怎么收拾这暗箭伤人的杂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阳奉阴违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342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阳奉阴违贬义词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成语基本信息

【成语】阳奉阴违

【色彩】贬义

【拼音】yáng fèng yīn wéi

【基本解释】指玩弄两面派手法,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二、成语造句

(1)小李是个阳奉阴违的小人。

(2)公务人员应该依法行事,不可阳奉阴违。

(3)对于上级指示,我行我素,甚至阳奉阴违,必然会犯错误。

(4)对于学校的规定,他一向阳奉阴违,也难怪会被记过。

(5)阿密阳奉阴违地一直缝到黄昏。

(6)我们应澈底执行上级的命令,不可阳奉阴违。

(7)他这个人就是这样,总是阳奉阴违、表里不一。

(8)他这种阳奉阴违的做法,迟早会东窗事发。

(9)你这个阳奉阴违的小人,我以后再也不会和你打交道了。

(10)那些阳奉阴违、两面三刀的人,肯定没有好下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宁死不屈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624 字

+ 加入清单

宁死不屈褒义词,宁愿死也不屈服。出自:明·赵弼《宋进士袁镛忠义传》:“以大义拒敌,宁死不屈,竟燎身于烈焰中。”

一、成语解释

【成语】: 宁死不屈

【拼音】: nìng sǐ bù qū

【解释】: 宁愿死也不屈服。

【出处】: 明·赵弼《宋进士袁镛忠义传》:“以大义拒敌,宁死不屈,竟燎身于烈焰中。”

【举例造句】: 许大马棒转回身,提着枪,恶狠狠地瞅着宁死不屈工作队的同志们。 ★曲波《林海雪原》二

【近义词】: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反义词】: 苟且偷生、卑躬屈膝

【歇后语】: 刘胡兰钻铡刀

【灯谜】: 刘胡兰就义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态度

【英文】: rather die than submit

二、近义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成语】: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拼音】: nìng wéi yù suì,bù wéi wǎ quán

【解释】: 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牺牲,不愿丧失气节,苟且偷生。

【出处】: 《北齐书·元景安传》:“岂得弃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举例造句】: 咱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能突围就突围,万一出不去,他们拚到底吧。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二章

【故事】:

公元550年,东魏的孝静帝被迫让位给丞相高洋后被毒死。高洋同时还杀害他的儿子及所有亲属以斩草除根。后扬言杀他的远房宗族。元景皓表示“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宁愿被杀头也不愿改元姓高,被元景安告密遭到高洋的杀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丢盔弃甲是贬义词

全文共 272 字

+ 加入清单

丢盔弃甲贬义词,跑得连盔甲都丢了。形容打败仗后逃跑的狼狈相。

一、成语解释

【成语】: 丢盔弃甲

【拼音】: diū kuī qì jiǎ

【解释】: 盔、甲:头盔和铠甲。跑得连盔甲都丢了。形容打败仗后逃跑的狼狈相。

【举例造句】: 敌人丢盔弃甲,落荒而逃。

【近义词】: 落荒而逃、狼奔豕突、一败涂地

【反义词】: 克敌制胜、旗开得胜

【歇后语】: 乌龟进沙锅

【灯谜】: 逃兵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战败

【英文】: fly pell-mell

二、成语典故

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他在办公室里被各种意外情况搞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的样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神采奕亦的贬义词

全文共 1218 字

+ 加入清单

褒义词

神采奕奕 ( shén cǎi yì yì )

解 释

神:神气;采:光彩;奕:精神焕发的样子。形容精神旺盛,容光焕发。

出 处

明·沈德符《野获编·玩具》:“细视良久,则笔意透出绢外,神采奕奕。”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 词义:褒义词 示 例 我在底下看着,果然~。(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七回)。秦牧《艺海拾贝·高高翘起的象鼻子》:“这些象牙象总是体魄雄伟,神采奕奕。” 近义词 精神焕发、神采飞扬、精神百倍 反义词 无精打采、萎靡不振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

神采奕奕造句

1、老李虽然70岁了,但他依然神采奕奕。

2、晨曦斜射在白皑皑的侧墙上,闪现点点活力般的光,显得神采奕奕。

3、他神采奕奕的向我们走来。

4、昨天小李升职了,早上他显得神采奕奕。

5、经过一段时期的休养再次见到同事张的时候,他已是神采奕奕、满面红光。

6、她那浓黑的秀发衬托着一张神采奕奕,却是柔和温存的脸蛋。

7、他的灰色眼睛炯炯发亮,经常是苍白的脸涨红了,显得神采奕奕。

8、转眼间杰拉尔德的绿眼就更加神采奕奕,在它们热烈的注视下,伯莎满面绯红。

9、他比以前更魁梧壮实了,模样也老了一些,但站在那里显得镇静沉着,神采奕奕。

10、有一只鸟在丛林中不断地唱着一只音调颤抖的歌儿;李树的形象和色彩看起来都是神采奕奕的。

11、接见我的是位长挑身材,(www.yuwenmi.com)袅娜轻盈、神采奕奕的老太太,七十多岁的年纪,满头白发,依然清秀漂亮。

12、他们由一个神采奕奕的高个子带领着,他摆出一副首领的神气,头发有灰白,脸色棕褐,跟烟熏过的火腿差不多。

13、笑容常使其貌不扬的人显得神采奕奕。

14、神圣的灵感使嘉莉变得神采奕奕。

15、与你神采奕奕的双眼相比星星是那样的暗淡无光。

16、愿他们永远精力充沛,神采奕奕,精神矍铄,充满活力。

17、讲座结束时,每个人都显得神采奕奕心满意足。

18、那是一双神采奕奕的眼睛,表情丰富,可是信得过吗?

19、欣喜和安定的微笑使她兴奋的面部神采奕奕。

20、她是一个和蔼的老人,满头银发,面带微笑,神采奕奕。

21、功效:净化空气,舒缓疲劳,使人神采奕奕,并于室内留下缕缕清香。

神采奕奕是中性词汇(既不是褒义,也不是贬义)

【解释】: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出自】: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玩具·晋唐小楷真迹》:“韩宗伯所藏曹娥碑,为右军真迹。绢素稍暗,字亦惨淡。细视良久,则笔意透出绢外,神采奕然。”

【示例】:我在底下看着,果然~。◎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七回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

【近义词】神采飞扬 精神焕发 精神抖擞 容光焕发 气宇轩昂精神奕奕

【反义词】无精打采 没精打采 垂头丧气萎靡不振成语繁体 神采奕奕成语简拼 scyy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正音 采,不能读作“chǎi”。 成语例子夕阳洒在她满头银发上,使她显得神采奕奕。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信誓旦旦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870 字

+ 加入清单

信誓旦旦是指誓言说得极为诚恳。这首诗第五章里的“夙兴夜寐”也是一句成语,就是早起晚睡的意思。做褒义词

出处 《诗经 卫风 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词目】信誓旦旦

【拼音】 xìn shì dàn dàn

【解释】信誓:表示诚意的誓言;旦旦:诚恳的样子。

信誓:诚恳的承诺;旦旦:如同初生的太阳般活力充沛的人的精神状态。信誓旦旦:诚恳的承诺使人精神振奋。

【相关故事】

一位美丽、温和而多情的女子,跟一个男子(诗中的“氓”)从小就相识,他虚情假意,甜言蜜语,骗取了姑娘纯真的爱情,可是在姑娘带着她的嫁妆,满怀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嫁到他家之后,“氓”便变了心。虽然妻子温顺贤惠,为他早起晚睡,操持家务,他却冷漠无情,凶狠残暴。她悔恨万分,无处诉说自己的苦痛,得不到任何同情和理解,连自己的兄弟,也对她咧着嘴嘲笑。经过一番深刻的反思之后,这位女子变得坚强起来,她不顾未来将会遭到的歧视和冷落毅然决定结束眼前这不堪忍受的痛苦生活,离开了那个负心汉。

这首诗一共六章,它的第一章写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这一章的大意是说:那个小子笑嘻嘻,抱着布匹来换丝.根本不是来换丝,实是找我谈婚事。我呀送你过淇水,一直陪你到顿丘、并非我要拖婚期,你无媒人来提亲、请你不要发脾气,约好秋天结良缘。

第五章: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喷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大意是说多年在你家当媳妇,所有家务我担当。早起也不嫌苦,天天这样无休闲、小家日子好起来,你却变凶暴不应该。兄弟不知我心苦,反倒张口笑哈哈、静思默想今和昔,独自伤心苦难言。

诗的结尾几句写道: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大意是说;回想儿时欢乐多。你有说有笑多温和、对我发誓表诚意,谁料翻脸变恶魔。违反誓言不思量,从此也就算了吧。

“信誓旦旦’,意思是誓言说得极为诚恳。这首诗第五章里的“夙兴夜寐”也是一句成语,就是早起晚睡的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形容人品质的贬义词:道貌岸然dàomàoànrán

全文共 231 字

+ 加入清单

[释义]  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岸然:高傲;严肃的样子。形容神态庄重;外貌严肃正经。现多用于讽刺故作正经表里不一的伪君子。也作“岸然道貌”。

[语出]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然见维摩;道貌凛然;仪形磊落。”蒲松龄《聊斋志异·成仙》:“道貌岸然”。

[辨形]  岸;不能写作“安”。

[近义]   一本正经 正襟危坐 正颜厉色 装腔作势 岸然道貌

[反义]   嬉皮笑脸

[用法]  多用作贬义;用来嘲讽人故意做出端庄、严肃的样子。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消极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

全文共 2968 字

+ 加入清单

消极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是xiāo jí,意思是与“积极”相对,否定的;反面的;不利的;阻碍发展的。不求进取;消沉。接下来,就跟随小编好好分析下这个词吧。

中文名

消极

拼 音

xiāo jí

词    性

形容词

英    语

negative

近义词

悲观

目录

1 详细解释

2 古代定义

3 调整方法

认识问题法

心理支持法

心理开导法

积极表情法

详细解释

1.与“积极”相对。否定的;反面的;不利的;阻碍发展的。

郭沫若《洪波曲》第五章三:“从积极方面来说,歌咏可以团结自己的力量。从消极方面来说,歌咏可以涣散敌人的军心。”

老舍《黑白李》:“那是消极的割舍,并非由自己身上拿出什么来。”

浩然 《艳阳天》第九三章:“大伙认为,除了那些坏分子, 孙桂英 这一些游手好闲的人也是一种消极因素。”

2.与“积极”相对。不求进取;消沉。

茅盾《虹》三:“在 韦玉 最近的来信里,充满着消极颓唐。”

魏巍《东方》第五部第七章:“不能有依靠工兵的思想,不能抱消极等待的态度。”

3.消极怠工消极对抗,不愿做某件事。

4.消极修辞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划分修辞现象的两大分野之一,与"积极修辞"相对。这种修辞大体是抽象的,概念的;以明白﹑通顺﹑平匀﹑稳密等顾念事理的条件,作为修辞上必要的条项。也称"规范修辞"﹑"一般修辞"。

5.消极应付不求进取地处理问题。

古代定义

中华古文化对消极的定义:

消极这个词,在古语里面可以理解成:恕:

不是贬义,也不是褒义。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消极是一种暂停.也就是不动.把它解释成:否定的;反面的 不太正确.

解释成;不求进取的 这个可以接受.也就是被动的概念.

从心理学角度可以这样理解:你正在跟一个人赌牌,你感觉形式对你不利,于是你就封牌。把赌局暂停掉,然后利用封牌到开牌的时间差之间,去研究如何取得赌局的胜利。

或者干脆跑掉 把牌永远封在那里.= =因为大多数人选择逃避,所以消极慢慢的变成了一种不因该拥有的思想。

因为世界存在对比跟相对,所以一个人不可能不消极。

如果你想理解哲学,消极是一门入门课。

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

调整方法

消极情绪是指在某种具体行为中,由外因或内因影响而产生的不利于你继续完成工作或者正常的思考的情感。消极情绪包括:忧愁、悲伤、愤怒、紧张、焦虑、痛苦、恐惧、憎恨等。消极情绪的产生是因人因时因事而异的,产生的原因可能有:对“应激源”产生的反应;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遭受了挫折;受到了他人的挖苦或讽刺;莫名其妙的情绪低落等。

那么我们在面对消极情绪时应该如何调整呢?问渠心理网为大家介绍了以下四种方法:

认识问题法

先解决认识问题。人一生中不可能每个期望都达到,而每个期望都有可能达不到,这是客观事实。在我最“不如意”的时候我的好朋友曾用这样的一句话开导我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在那样的时刻,我觉得这是在安慰我而已。而在我过后冷静的思考这个问题时,我觉得确实如此,人人都有不如意,事事都可能不如意。即使看到某个人总是春风得意,那也只是他的不如意没有被我们看到而已,不要以为命运对自己不公平。 克服消极情绪

当我们在准备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要最高效的去行动,采取最稳妥的办法;但心里却要先想到会遇到哪些困难,如何克服,并在心态上接受失败的可能性。即使是平淡的生活中不去主动做什么,也会有与“不如意”不期而遇的时候,我们也要有心理准备。如此,当我们已经为“不得意”做好准备的时候,“不得意”便不会使我们的理智因措手不及而显得无能为力,不会让我们的情绪因一时失控而坏了行动。

心理支持法

书信。这个方法是获得心理支持、抵制消极情绪的方法中,最好的一个。相比通话而言,通信除了稍显慢一些这唯一的缺点之外,有很多优势。书信的语言是经过思考、过滤、浓缩过的,语言更正确且更有价值,读的人有效率而且更能被感动;书信的语言可以很容易的保存,过后再拿出来看能起到加强印象,加深感动的效果。好的书信,好的演讲,这些都是经过有深度的思考而得的,所以它们有时成为传世的佳作,甚至能进教科书;但我们很少听说某次聊天谈心的录音或文字纪录被拿来做范文讲解吧。书信的这些特点使得他在教育人方面有突出的优势。父母是自己最好的朋友,所以与父母的通信为最佳。

有一本书叫做《培养男子汉》,就是以威廉·曼斯菲尔德伯爵为培养儿子做个男子汉而写的99封信为内容的一本励志家书。在他的教育下,他的儿子一直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伙伴们羡慕的对象。我们并不需要买这本书来看,因为那毕竟是别人的父亲,而且你总不能给他写信吧?我们只要与我们的父母通信,从中获得的力量远远超过这本书能给我们的;我们的父母如果有意识的这么做,对培养孩子智商、教育孩子成才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想想当孩子读着父母那充满温馨快乐和积极乐观的话语时,孩子将会受到多么大的感动?他会不积极的面对生活吗?  以上这些是从意识上锻炼心志克服消极情绪的方法,相当于提高免疫力的中医疗法;下面的方法将用来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相当于针对病毒的西医疗法。

心理开导法

当你不得意的时候,泰而处之,正所谓“得也淡然,失也泰然。”首先您还是要开导自己:“不得意嘛!难免的!不该放在心上”,也就是把您刚刚积累的认识拿出来。然后您想想对“不得意”能做什么有用的回应,是为此悲伤、颓废或愤怒?还是想想改变不得意现状的办法?同时让自己的状态好一点,别影响后面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别给别人添麻烦?或者暂时将注意力转向别处,该与那些朋友联系一下了,是否该给母校的老师写封信了等等。在您这么想的时候你就已经和聪明人的想法同步了;您的积极的思考方式,已经注定了您做出正确的决定;正确的决定注定你将越来越成功。

这不难做到,所以保您有效。不过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过分盲目的乐观是不好的,那会是一事无成的,具体原因在此没必要多分析,总归是要记得在已经脱离消极情绪的危险时,要分析一些客观困难,自身弱点。客观的思考不但让你避免错误,也让你更好的理解到,不得意是难免的,没必要消极反应的。二是有些时候人们故意给自己找可以消极的借口,比如“今天心情不好,不学习,去打球散散心吧”,这其实是禁不住打球的诱惑,这个问题的解决后面会讲到。

积极表情法

假如您已经产生了消极情绪,您正在消极中,我们该如何摆脱消极情绪。这时我们不必去打球,只需用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做出积极的表情。经证明,表情是可以改变人的情绪。通常我们只知道表情是我们内心的反映,而实际上由于类似于条件反射的道理,我们的表情也会引导心理去配合表情。想想当你难过得马上就要掉眼泪,但是又不想被人看到你掉眼泪的时候你怎么做?你会瞪大眼睛,皱紧眉,这样“又回去了”。这是因为你所做的严肃的表情,是心理配合你表情,从而减少了难过。并且这也是有科学依据的,据卡耐基说一位美国心理学家研究的结果证明行动是可以引导思维的。有了这个方法,当你产生消极情绪的时候,您马上做出一个积极的表情,以改变消极的情绪。比如你灿烂地舒展一笑,一定会让你的心窗瞬间打开,看到窗外尽是美丽的景色,原本不美的也会变美。您甚至不需要发自内心才笑出来,哪怕仅仅是肌肉的机械的做这个运动,你的心情都会变好。并且您笑得越逼真,越舒展,效果越好,所以您平时练习好吧。再比如当您感到害怕时,做出一个电影里看到的那种英雄的无畏的表情,你的心情便真的会变得镇定。这就是表情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野心勃勃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889 字

+ 加入清单

贬义词

在不同语境中可以贬为褒用。

野心勃勃

拼音读法 yě xīn bó bó

解释意思

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野心非常大。

成语出处

清·陈天华《狮子吼》第一回:“这一位大帝野心勃勃,就想把世界各国尽归他的宇下。” 成语举例 济度~地说大话:“我要斩草除根,拿下厦门,踏平他的巢穴!”(华而实《汉衣冠》七)注:~代替表示野心勃勃 成语的意思

野心勃勃[yě xīn bó bó]生词本 中文解释 - 英文解释

中文解释详细解释百科释义同反义词

【解释】: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野心非常大。

【出自】:清·陈天华《狮子吼》第一回:“这一位大帝野心勃勃,就想把世界各国尽归他的宇下。”

华而实《汉衣冠》七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野心勃勃造句

1、你的最终目标也许野心勃勃,遥不可及——比如说想减掉40磅,想成为一个百万富翁。

2、当你设定完这些目标,不要担心自己是否野心勃勃。

3、他野心勃勃地想把公司的所有权力都揽在手里,好为所欲为。

4、这个军事强人野心勃勃,妄想称霸世界,最后遭到了覆灭的下场。

5、他说;朝鲜继续奉行刺激农业地区的新方法,但是却不能资助他们那野心勃勃项目计划。

6、在中国,许多汽车制造商都野心勃勃,但是吉利却尤为杰出。

7、她扮演的最着名的角色是一个不择手段,野心勃勃,为在时尚界取得成功甘做任何事的模特。

8、像他这样野心勃勃的政客,怎么可能放弃追求权力呢?

9、挥别去年惨败的阴影,他今年卷土重来,并野心勃勃地誓言将抱走冠军奖盃。

10、林董事长野心勃勃地想并吞其他公司,扩大事业版图。

11、我吃苦耐劳,我野心勃勃,我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12、老李是个野心勃勃的企业家,总是不断地追求更高的利润。

13、教员们的研究有的极其专业,有的琐碎,有的实际上很野心勃勃和涉及跨学科领域。

14、富野心勃勃地想要在英国开一家GNC的分店。

15、大公司往往极其野心勃勃。

16、自始至终贯穿我们节目的口号就是‘野心勃勃但的确逊毙了’,哈蒙德说着自己都忍不住笑了。

17、1861年初米格尔加入陆军,他野心勃勃,并且明了如果他能够组建一支纯爱尔兰人的军队,联邦陆军将不得不使自己成为指挥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粉墨登场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粉墨登场,指化好装,出自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丐癖》:“久即村人赛会,生亦粉墨登场,歌喉一声,诸伶拜下风,观者呼绝调矣。”

用粉墨化妆,登台演戏。今多指坏人乔装打扮,登上政治舞台。(含贬义,极少数时可表中性) 但也可以指单纯的登台表演(中性)。

粉、墨:搽脸和画眉用的化妆品。

[粉墨登场的意思]:

【成语】: 粉墨登场

【拼音】: fěn mò dēng chǎng

【解释】: 粉、墨:搽脸和画眉用的化妆品。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出处】: 臧懋循《元曲选后序》:“而关汉卿辈至躬践排场,而傅粉墨。”

【近义词】: 走马上任、抛头露面

【反义词】: 匿影藏形、消声匿迹

【歇后语】: 小丑化装;演员照镜子

【灯谜】: 演员出场;化妆品展览

【用法】: 作谓语、定语;表讥讽

【英文】: ascend the stage with powder and rouge make-up

【举例造句】: 及至北平攻陷,这些地痞流氓自然没有粉墨登场的资格与本领,而日本也并未准备下多少官吏来马上发号施令。 ★老舍《四世同堂》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暴殄天物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402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暴殄天物贬义词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成语基本信息

【成语】暴殄天物

【色彩】贬义

【拼音】bào tiǎn tiān wù

【基本解释】暴:损害,糟蹋;殄:灭绝;天物:指自然生物。指任意残害各种生物,也指不爱惜物品,任意挥霍浪费。

二、成语造句

1、每餐都剩那麼多,为何不少煮些?这种暴殄天物的情景,令人心痛。

2、圆明园的稀世珍宝就这样被英法联军糟蹋了,真是暴殄天物!

3、看到歹徒们暴殄天物的行径,许多人都厉声谴责,还有人打电话给“110”,要求对其绳之以法。

4、现在,人类暴殄天物,暴戾恣睢使得大量的野生物逐渐消亡。

5、吃馒头还要剥皮,这真是暴殄天物!

6、这样浆酒霍肉,简直是暴殄天物。

7、许多值钱的东西,任人作践了,也似乎暴殄天物。

8、敌人把大量食品倒入河内,简直是在暴殄天物。

9、这样的天气不出去走走,简直就是在暴殄天物!

10、有些人乱砍乱伐,树木大量减少,这真是暴殄天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铁面无私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1185 字

+ 加入清单

铁面无私是褒义词,形容公正严明,不怕权势,不讲情面。

【成语】: 铁面无私

【拼音】: tiě miàn wú sī

【解释】: 形容公正严明,不怕权势,不讲情面。

【近义词】: 明镜高悬、大公无私

【反义词】: 结党营私

【歇后语】: 开封府的包公

【灯谜】: 包公断案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不讲情面

【英文】: impartial and incorruptible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我想必得你去作个‘监社御史’,铁面无私才好。”

【举例造句】: 现在是共产党的天下,人家办事铁面无私,送钞票送金条不派用场。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

包拯铁面无私的故事

包拯做了几任地方官,每到一个地方,都取消了一些苛捐杂税,清理了一些冤案。后来,他被调到京城做谏官,也提出不少好的建议。宋仁宗正想整顿一下开封的秩序,才把包拯调任权知开封府。

开封府是皇亲国戚、豪门权贵集中的地方。以前,不管哪个当这差使,免不了跟权贵通关节,接受贿赂。包拯上任以后,决心把这种腐败的风气整顿一下。按照宋朝的规矩,谁要到衙门告状,先得托人写状子,还得通过衙门小吏传递给知府。一些讼师恶棍,就趁机敲榨勒索。包拯破了这条规矩,老百姓要诉冤告状,可以到府衙门前击鼓。鼓声一响,府衙门就大开正门,让百姓直接上堂控告。这样一来,衙门的小吏要想做手脚也不敢了。

有一年,开封发大水,那里一条惠民河河道阻塞,水排泄不出去。包拯一调查,河道阻塞的原因是有些宦官、权贵侵占了河道,在河道上修筑花园、亭台。包拯立刻下命令,要这些园主把河道上的建筑全部拆掉。有个权贵不肯拆除。开封府派人去催促,那人还强词夺理,拿出一张地契,硬说那块地是他的产业。包拯详细一检查,发现地契是那个权贵自己伪造的。包拯十分生气,勒令那人拆掉花园,还写了一份奏章向宋仁宗揭发。那人一看事情闹大,要是仁宗真的追究起来,也没有他的好处,只好乖乖地把花园拆了。

一些权贵听到包拯执法严明,都吓得不敢为非作歹。包拯对亲戚朋友也十分严格。有的亲戚想利用他做靠山,他一点也不照顾。日子一久,亲戚朋友知道他的脾气,也不敢再为私人的事情去找他了。后来开封府的男女老少,没有人不知道包拯是个大清官。民间流传着两句歌谣:“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阎罗”是传说里管地狱的神。)

宋仁宗很器重包拯,提升他为枢密副使。他做了大官,家里的生活照样十分朴素,跟普通百姓一样。过了五年,他得重病死了,留下了一份遗嘱说:后代子孙做了官,如果犯了贪污罪,不许回老家;死了以后,也不许葬在咱包家的坟地上。

由于包拯一生做官清廉,不但生前得到人们的赞扬,在他死后,人们也把他当作清官的典型,尊称他“包公”,或者叫他“包青天”、“包龙图”民间流传着许多包公铁面无私、打击权贵的故事,还编成包公办案的戏曲和小说。虽然其中大都是虚构的传说,但是也反映了人们对清官的敬慕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哀鸿遍野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1612 字

+ 加入清单

哀鸿遍野是个贬义词,yjbys作文网小编准备了关于它的解释及造句等,过来学学看吧。

【成语拼音】āi hóng biàn yě (ㄞ ㄏㄨㄥˊ ㄅㄧㄢˋ ㄧㄜˇ)

【成语简拼】ahby

【成语繁体】哀鴻遍野

【成语解释】哀鸿:鸿雁找不到安栖的地方;没有目的地飞着;悲哀地叫着。比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辨形】哀,不能写作“衷”或“衰”;鸿,不能写作“洪”。

【成语正音】遍,不能读作“piàn”。

【英语翻译】Starving people fill the land.

【俄语翻译】отовсюду слышалисъ стенáния стрáждущих и голодáющинх

【成语谜语】满地燕悲鸣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贬义,形容无家可归景象

【近 义 词】民不聊生 啼饥号寒

【反 义 词】安居乐业 丰衣足食 国泰民安

哀鸿遍野造句

1. 在旧社会,每逢水旱战乱,人民就被迫四处逃亡,哀鸿遍野,一片凄凉。

2. 军阀混战时期,中国大地上哀鸿遍野。

3. 在军阀混战的年代里,疮痍满目,哀鸿遍野,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4. 看了描写非洲民生的纪录片,看到了一片哀鸿遍野,这就是现在地球上真正最贫穷的第三世界吧。

5. 再看看我们的邻国,种族、宗教暴乱难以平息,哀鸿遍野,血雨腥风,令人胆寒,我们又怎能不珍惜和保护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6. 确实,这几天国际资本市场可谓哀鸿遍野,惨不忍睹。

7. 国家是否会哀鸿遍野虽然我们说了不算,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尽到自己应有的责任。

8. 哀鸿遍野:旧社会,每逢水灾战乱,人民就被迫四处逃亡,哀鸿遍野,一片凄凉。

9. 尽避对冲基金做出了这样的努力,恐怕也会哀鸿遍野。

10. 如果美国没有跟多的成功案例,工商业世界将惟有将哀鸿遍野。

11. 旧社会,每逢水灾战乱人民就被迫四处逃亡,哀鸿遍野,一片凄凉。

12. 有这么多股本涉入其中,也难怪市场哀鸿遍野。

13. 那是2000年,互联网哀鸿遍野,被投资人与投资人的年度沟通。

14. 我不忍心在看到我们的国家像以前一样哀鸿遍野的,到最后被别人欺负。

15. 因此,在这个哀鸿遍野的时刻,就应该沉住气,节衣缩食地过日子,以静待股市回春。

16. 眼下的华尔街可谓哀鸿遍野,而美国各地的商学院却因此振奋不已:全日制MBA课程的申请人数在2008年激增。

17. 灾难深重的旧中国,民不聊生,哀鸿遍野。

18. 他们就曾亲眼目睹过那哀鸿遍野、赤地千里的惨象。

19. 随著本周年报的公布,新闻集团在全球媒体业哀鸿遍野的状况下表现相对耀眼,再度稳固其睥睨同侪的领导地位。

20.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投资市场哀鸿遍野,"股神"巴菲特亦无法幸免。

21. 哪怕哀鸿遍野,民瘼深重,也绝不会有人过问。

22. 公元179年,春,天下大疫,哀鸿遍野,百姓流离失所,饿殍枕藉。

23. 天下常乱,兵争不休,人民饱受战乱之苦,忍饥受冻,哀鸿遍野。

24. 十太子一身太阳真火焚天融地,所到之处鬼烂神焦,哀鸿遍野,巫族也是死伤无数。

25. 当此之时,中原板荡,九州岛分崩,烽火漫天,哀鸿遍野。

26. 在我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人民安居乐业,再也看不到哀鸿遍野的现象了。

27. 统治缅甸的军人执政团,不顾上周的台风肆虐,全国满目疮痍,哀鸿遍野,周六仍然举行预定的新宪法公投。

28. 金融行业已经成为这场金融风暴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曾经是人人称羡,无数人打破脑袋想挤进去的热门行业,如今会否已是风声鹤唳,哀鸿遍野?

29. 现阶段的金融危机使得全球汽车市场正处于一个混乱的局面,尤其是美国汽车市场,更是哀鸿遍野。

30. 虽然这套刺激方案的诞生根源于国内的严峻形势,但它也反映出中国对世界作出的一项新承诺:即中国绝不会给哀鸿遍野的欧美经济雪上加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贬义词成语及解释大全_2100字

全文共 1916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都知道贬义词是词义带有贬斥、否定、憎恨、轻蔑感情色彩的词语,接下来小编搜集了贬义词成语解释大全,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NO.1 【不逞之徒】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NO.2 【互相标榜】标榜:吹嘘,夸耀。互相称颂,互相吹嘘。多用贬义。

NO.3 【敬若神明】神明:泛指神,像敬重神一样敬重对方。形容对某人或某物崇拜到了极点。多用作贬义。

NO.4 【赳赳武夫】赳赳:勇武矫健的样子。武夫:武人,从军之人。勇武矫健的军人。后多含贬义,意指虽身强体壮,却头脑简单的军士。

NO.5 【莫测高深】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指处世的态度、或说话、文章的内容(多不用在正面,带贬义)。

NO.6 【奇装异服】比一般人衣着式样特异的服装(多含贬义)。

NO.7 【如见肺肝】就象看透肺肝一样。比喻心里想些什么,人们看得清清楚楚(含贬义)。

NO.8 【搔头弄姿】原指梳妆打扮。后形容女子卖弄姿色(含贬义)。

NO.9 【市井之徒】徒:人(含贬义)。旧指做买卖的人或街道上没有受过教育的人。

NO.10 【堂而皇之】形容公然毫不隐讳地(多含贬义)。

NO.11 【唐哉皇哉】形容规模宏伟,气势盛大。也用于贬义,形容表面上庄严体面的样子。

NO.12 【顺风转舵】随着风向转换舵位。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含贬义)。

NO.13 【头面人物】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多含贬义)。

NO.14 【完事大吉】指事情结束了,或东西完蛋了(多含贬义)。

NO.15 【鱼龙曼衍】原指各种杂戏同时演出。后形容事物杂乱。也比喻变化很多(含贬义)。

NO.16 【庄严宝相】佛教称庄严的佛像。比喻某种人的真面目(含贬义)。

NO.17 【自以为得计】得计:计谋得逞。自以为计谋很对很好了(含贬义)。

NO.18 【猪突豨勇】豨:野猪。指拼命向前冲,不怕死的人(含贬义)。

NO.19 【传风搧火】犹煽风点火。比喻鼓动别人做某种事。多用于贬义。

NO.20 【狼奔鼠偷】形容坏人到处扰乱。

NO.21 【蠹居棊处】蠹居:像蛀虫一样,深居在蛀坏的器物里。棊:同“棋”。像蛀虫一样深居,像棋子一样密布。形容坏人隐蔽很深,散布在各个要害地方。

NO.22 【猖獗一时】猖獗:凶猛而放肆。形容坏人或反动势力一时间显得特别凶猛放肆。

NO.23 【狗口里生不出象牙】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同“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NO.24 【狗傍人势】比喻坏人依靠某种势力欺侮人。同“狗仗人势”。

NO.25 【狗急跳墙】比喻坏人在走投无路时豁出去,不顾一切地捣乱。

NO.26 【阴魂不散】比喻坏人、坏事虽已清除,但不良的影响还在起作用。

NO.27 【兴妖作乱】比喻坏人破坏捣乱,或坏思想扩大影响。同“兴妖作怪”。

NO.28 【破门而出】把门砸破冲出来。形容坏人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做坏事。也比喻摆脱束缚或限制。

NO.29 【贼喊捉贼】做贼的人喊捉贼。比喻坏人为了自己逃脱,故意制造混乱,转移目标,把别人说成是坏人。

NO.30 【兔头麞脑】形容人面貌猥琐。多形容坏人。

NO.31 【狼羊同饲】比喻把坏人同好人一样对待。

NO.32 【豺狼野心】比喻坏人的狠毒用心。

NO.33 【狗口里吐不出象牙】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

NO.34 【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比喻坏人成堆的地方。

NO.35 【蜂目豺声】眼睛象蜂,声音象豺。形容坏人的面貌声音。

NO.36 【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NO.37 【狂犬吠日】疯狗对着太阳乱叫。比喻坏人自不量力地叫嚣。

NO.38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比喻坏人嘴里说不出好话来。

NO.39 【狼突鸱张】像狼一样奔突,像鹞鹰一样张开翅膀。形容坏人猖狂嚣张到了极点。

NO.40 【上窜下跳】比喻坏人上下奔走,四处活动。

NO.41 【蠹居棋处】比喻坏人深入社会,散布各处。

NO.42 【狗仗人势】仗:倚仗、仗势。比喻坏人依靠某种势力欺侮人。

NO.43 【狗仗官势】比喻坏人倚仗官府势力欺压他人。

NO.44 【豺虎肆虐】豺、虎:两种凶残的野兽。比喻坏人像凶残的野兽般横行不法。

NO.45 【狐狸尾巴】古时传说狐狸能够变成人形来迷惑人,但它的尾巴却始终变不了,成为妖的标志。比喻坏人的本来面目或迷惑人的罪证。

NO.46 【兴妖作怪】比喻坏人破坏捣乱,或坏思想扩大影响。

NO.47 【粉墨登场】粉、墨:搽脸和画眉用的化妆品。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NO.48 【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比喻坏人成堆的地方。

NO.49 【蜂目豺声】眼睛象蜂,声音象豺。形容坏人的面貌声音。

NO.50 【狂犬吠日】疯狗对着太阳乱叫。比喻坏人自不量力地叫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关于学习的贬义词

全文共 1531 字

+ 加入清单

【不懂装懂】自己不懂却装作很精通的样子。

【自以为是】自己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

【自作聪明】自以为聪明而擅作主张。指过高地估计自己,主观地办事。

【贻笑大方】贻笑:让人笑话;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内行人笑话。

【不求甚解】意思是指只领会全文大意不在字句上过分追究。现多含贬义,形容用心不专。

【三心二意】解释有两个。一,意志不坚定,犹豫不决。二,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常指不用心,不专一。

【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

【不学无术】意思是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胸无点墨】释义: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旧指人没有文化。

【目不识丁】指连一个字也不认得,形容人不识字或没有学问。

【一落千丈】一落千丈,原形容琴声由高而低突然变化。现作下降得很厉害,用来形容声誉、地位或经济状况急剧下降。

【一窍不通】不求甚解 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不足为法】足:值得;法:效法。不值得学习、效法

【独学寡闻】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多歧亡羊】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也比喻学习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

【浮光掠影 】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鹘仑吞枣】把枣子整个儿吞下,不细嚼辨味。常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

【邯郸学步】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汉人煮箦】汉:汉中地区,在今陕西省。箦:席子,此指竹席子。汉中有个人把家里床上的竹席子当作竹笋来煮着吃。比喻仅靠肤浅的知识去生搬硬套而不认真学习真知的荒唐行为。

【跬步千里】走一千里路,是半步半步积累起来的。比喻学习应该有恒,不要半途而废。

【困而不学】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冷暖自知】水的冷暖,饮者自知。佛教禅宗用以比喻自己证悟的境界。也比喻学习心得深浅,只有自己知道。

【鲁斤燕削】鲁之削(小刀),宋之斤(斧头),质量都很好;如易地生产,在鲁造斤而在燕制削,质量不会优良。比喻由于地域等条件限制,学习模仿达不到原来水平。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贪多嚼不烂】贪图多吃,消化不了。比喻工作或学习,图多而做不好或吸收不了。

【贪多务得】贪:求多;务:务必。原指学习上务求尽多地获得知识。后泛指对其他事物贪多并务求取得。

【学步邯郸】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机械地模仿,不但学不互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丢掉。

【学非所用】所学的不是所应用的,所应用的不是所学的。比喻学习与实践相脱节。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学书不成,学剑不成】 学习书法没学好,学习剑术也没学到手。指学习一无所成。

【循常习故 】循常:遵循常规。习故:学习陈旧的作风。遵守旧规,沿袭先例。形容因袭保守,不愿变通。亦作“循故袭常”、“履常蹈故”、“遵常守故”。

【一曝十寒】 曝:晒。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以学愈愚】谓用学习改变愚昧的秉性。

【鹦鹉学语】鹦鹉:一种能学人发音的鸟。鹦鹉模仿人学习讲话。比喻没有主见,人云亦云。亦作“鹦鹉学舌”。

【盈科后进】 泉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比喻学习应步步落实,不能只图虚名。

【困而不学】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贬义词二字词语大全

全文共 1148 字

+ 加入清单

贬义词是词义带有贬斥、否定、憎恨、轻蔑感情色彩的词。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贬义词二字词语大全,欢迎阅读。

贬义词二字词语大全

脑残、呆傻、猥锁、奸笑

奸诈、阴险、险恶、自负

空洞、肤浅、下流、卑微

白痴、变态、龌龊、自私

轻佻、浅薄、孟浪、肤浅

无耻、无聊、可恨、可恶

下作、笨蛋、蠢驴、蠢蛋

做作、恶毒、卑鄙、犯贱

虚荣、狡诈、虚伪、冷漠

庸俗、任性、蛮横、轻蔑

拓展:贬义词相关成语

1、完事大吉:是形容事情结束,或东西完蛋(多含贬义)。

2、鱼龙曼衍:是原来指各种杂戏同时演出。后形容事物杂乱。也比喻变化很多(含贬义)。

3、庄严宝相:佛教中称庄严的佛像。比喻某种人的真面目(含贬义)。

4、自以为得计:得计:计谋得逞。自以为计谋很对很好(含贬义)。

5、猪突豨勇:豨:指野猪。指拼命向前冲,不怕死的人(含贬义)。

6、不逞之徒: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7、互相标榜:标榜:指吹嘘,夸耀。互相称颂,互相吹嘘。多用贬义。

8、敬若神明:神明:泛指神,像敬重神一样敬重对方。形容对某人或某物崇拜到极点。多用作贬义。

9、赳赳武夫:赳赳:勇武矫健的样子。武夫:武人,从军之人。勇武矫健的军人。后多含贬义,意指虽身强体壮,却头脑简单的军士。

10、莫测高深:指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指处世的态度、或说话、文章的内容(多不用在正面,带贬义)。

11、奇装异服:比一般人衣着式样特异的服装(多含贬义)。

12、如见肺肝:就象看透肺肝一样。比喻心里想些什么,人们看得清清楚楚(含贬义)。

13、搔头弄姿:原指梳妆打扮。后形容女子卖弄姿色(含贬义)。

14、市井之徒:徒:人(含贬义)。旧指做买卖的人或街道上没有受过教育的人。

15、堂而皇之:形容公然毫不隐讳地(多含贬义)。

16、唐哉皇哉:形容规模宏伟,气势盛大。也用于贬义,形容表面上庄严体面的样子。

17、顺风转舵:随着风向转换舵位。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含贬义)。

18、头面人物: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多含贬义)。

19、传风搧火:犹煽风点火。比喻鼓动别人做某种事。多用于贬义。

20、大放厥辞:亦作“大放厥词”。①谓写出大量优美的辞章。②大发议论(今多含贬义)。

21、故纸堆:是指大量的古旧书籍、资料。含贬义。比喻人埋首研读古书,不知人情世故

22、扫地俱尽:谓彻底干净,毫无存留。《汉书·魏豹田儋等传赞》:“用于贬义。秦灭六国,而上古遗烈扫地俱尽矣。”《晋书·儒林传序》:“惟怀逮愍,丧乱弘多,衣冠礼乐,扫地俱尽。”《隋书·高祖纪下》:“圣人遗训,扫地俱尽,制礼作乐,今也其时。”

23、十里洋场:①旧时上海的租界区域因外国人较多,洋货充斥,或称十里洋场;后因以借指旧上海市区。多含贬义。②泛指繁荣的市场。

24、耍嘴皮子:指光说不做。也指卖弄口才(含贬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斗志昂扬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239 字

+ 加入清单

斗志昂扬一般被当褒义词使用。但如果形容一个人夜里斗志昂扬,那就是贬义了。

【成语】: 斗志昂扬

【拼音】: dòu zhì áng yáng

【解释】: 昂扬:情绪高涨。斗争的意志旺盛。

【出处】: 毛泽东《介绍一个合作社》:“从来也没有看见人民群众像现在这样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意气风发。”

【举例造句】: 同学们听了英雄的报告后个个斗志昂扬、争当“活雷锋”

【近义词】: 意气风发、生气勃勃、生龙活虎

【反义词】: 精疲力竭、委靡不振、无精打采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高瞻远瞩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呢

全文共 716 字

+ 加入清单

一、词性

褒义词

二、基本信息

【词目】:高瞻远瞩

【拼音】: gāo zhān yuǎn zhǔ

【解释】: 瞻:视,望;瞩:注视。

三、详细解释

【出处】: 汉·王充《论衡·别通篇》:“夫闭户塞意,不高瞻览者,死人之徒也哉。”

【举例造句】: 他们的切身的问题,也使他们无暇去高瞻远瞩的去关心与分析世界问题。 ★老舍《四世同堂》七十三

郑观应 《盛世危言·防边》:“善料敌者,亦必于事机之未露,兵衅之未开,高瞻远瞩,密访详稽,于彼国之一举一动,无不瞭然于心。” 茅盾 《子夜》三:“和 孙吉人 尚属初交,真看不出这个细长脖子的小脑袋里倒怀着那样高瞻远瞩的气魄。”

他们的切身的问题,也使他们无暇去~的去关心与分析世界问题。 ◎老舍《四世同堂》七十三

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定语;含褒义,比喻目光远大

四、例句

我们具有高瞻远瞩的领导者。

We have leaders of greatvision.

Provided by jukuu

今天的领导者必须高瞻远瞩。

Todays leader has to be highlyvisible.

Provided by jukuu

香港人向来高瞻远瞩,自强不息。

Hong kong has always beenboldand global in outlook.

Provided by jukuu

他将成为一个数学的高瞻远瞩者。

He would become a mathematicalvisionary.

《联合早报》高瞻远瞩,不失时机地上了网际网络。

Lianhe zaobao has shown greatforesightby not missing the internet.

[高瞻远瞩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是贬义词

全文共 287 字

+ 加入清单

[释义]  古时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了重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雌黄:鸡冠石;黄赤色。

[语出]  南北朝·刘孝标《广绝交论》:“雌黄出其唇吻。”

[正音]  雌;不能读作“chí”。

[辨形]  信;不能写作“顺”。

[近义]   胡说八道 信口开河

[反义] 信而有征 言之凿凿

[用法]  用作贬义。多用于揭露或谴责的场合。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结构]  紧缩式。

[辨析]  ~和“信口开河”;都有“随口乱说”的意思。~多指妄加评论、随意诬蔑乃至制造谰言;带有歪曲和捏造事实的意思;语义比“信口开河”更重;“信口开河”有时含有说话漫无边际的意思;可用于他人和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