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历史名人诸葛亮的生平故事20篇

经历过了爱,使我懂得要更加珍惜。经历过了痛,使我懂得要更加刚毅。今天小编就来分享历史名人诸葛亮的生平故事,希望读者喜欢。

浏览

4329

作文

1000

名人故事:世俗的张爱玲

全文共 4031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我们这些与张爱玲交臂而过的人,就只能从她留下的文章去认识她。在散文里,她显得清晰和直接一些,小说则要隐晦与曲折一些。而说到底,认识张爱玲,是为了认识她的小说,因为于我们来说,唯有小说,才是张爱玲的意义。所以,认识的结果就是,将张爱玲从小说中攫出来,然后再还给小说。

先看张爱玲的散文。我在其中看见的,是一个世俗的张爱玲。她对日常生活,并且是现时日常生活的细节,怀着一股热切的喜好。在《公寓生活记趣》里,她说:“我喜欢听市声。”城市中,挤挨着的人和事,她都非常留意。开电梯的工人,在后天井生个小风炉烧东西吃;听壁脚的仆人,将人家电话里的对话译成西文传给小东家听;谁家煨牛肉汤的气味。这样热腾腾的人气,是她喜欢的。在另一篇散文《道路以目》里,她写的街景,也是人间冷暖的:煮南瓜的气味与那种明亮的桔红,给她“暖老温贫”的感情;寒天早晨,有人在人行道上生小火炉,呛人得很,可是,“我喜欢在那个烟里走过”;一个绿衣邮差骑车载了他的老母亲,使她感动;有人在自行车轮上装着一盏小红灯———在我们的时代,已经看不见了。小时候,有人在车轮上系彩色的绒线,大约是一样的意思———她认真地观赏着,赞道:“流丽之极”。在《谈画》中,她看塞尚的《抱着基督尸身的圣母像》,大感惊讶的是,圣母是最普通的妇人,清贫,论件计值地做点缝纫工作,灰了心,灰了头发”,并且注意到,圣母并不是抱着基督,而是,“背过身去正在忙着一些什么”,抱着基督的则是“另一个屠夫样的壮大男子”。而基督呢?没有使她联想起世间的任何一个人,“他所有的只是图案美”,于是,他就错过了她的兴趣。她喜欢的就是这样一种熟稔的,与她共时态,有贴肤之感的生活细节。这种细节里有着结实的生计,和一些放低了期望的兴致。

张爱玲对世俗生活的兴趣与苏青不同。胡兰成对宁波人苏青的评价很对,他说宁波人过日子多是兴兴头头的,但是缺少回味,是真正入世的兴致。张爱玲却不是,她对现时生活的爱好是出于对人生的恐惧,她对世界的看法是虚无的。在《公寓生活记趣》里,她饶有兴味地描述了一系列日常景致,忽然总结了一句:“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于是,这短促的人生,不如将它安在短视的快乐里,掐头去尾,因头尾两段是与“长的磨难”接在一起的。只看着鼻子底下的一点享受,做人才有了信心。以此来看,张爱玲在领略虚无的人生的同时,她又是富于感官,享乐主义的,这便解救了她。《道路以目》里,她写她上街买菜,遇到封锁,只得停留在封锁线以外的街道上。有一个女佣想冲过防线,叫道:“不早了呀!放我回去烧饭吧!”然后,“众人全都哈哈笑了”。这是合乎张爱玲人生观的地方,大难临头,回家烧饭的钟点却一丝不苟。在那无意识的女佣,是一种积极,但在张爱玲,却是消极。因她是要比女佣了解“封锁”的含义,了解这个时世里的灾难。她却又不是一个现实主义者,能够就事论事地面对现实。

她并不去追究事实的具体原因,只是笼统地以为,人生终是一场不幸,没有理由地一径走着下坡路,个人是无所作为的。像她在《更衣记》的末尾写的,一个小孩子,在收了摊的小菜场,满地的垃圾里面,骑了自行车,撒开把手,很灵活地掠过了。于是,她写道:“人生最可爱的当儿便在那一撒手吧?”就是在这轻盈地一掠之中,有了小小的冒险,终却是安全的,便小小地得意着。就是这么一点雕虫小技的手腕。张爱玲喜欢归喜欢,其实又是不相信它们的意义的,否则,她就是宁波人苏青了。否则,她就不会如此贪馋地抓住生活中的可触可感。

她在千古之遥,尸骨无存的长生殿里,都要找寻出人间的触手可及的温凉。在《我看苏青》里,写杨贵妃和唐明皇闹气,逐回娘家,“简直是‘本埠新闻’里的故事”。她不喜欢小提琴,因为太抽象,而胡琴的声音却贴实得多,“远兜远转,依然回到人间”。

这是散文中,由自己直接告白出的张爱玲,在小说里,张爱玲就隐到了幕后。大约仅有一次,没藏好,显现出了真身。是在《倾城之恋》里,白流苏刚到香港,与范柳原的关系处于胶着,暗底里使着劲。

他们在浅水湾饭店分住两个客房,晚上范柳原将电话打进白流苏的房内,向她念起《诗经》:“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底下还附有一大篇解释。却像张爱玲在说话,而不是范柳原。

在张爱玲的小说里,是少有如此自觉到人生的苍茫,并且有诗情的人物,张爱玲从不曾将自己放进小说中,扮演一个角色。因连她本身都是虚无的,不适合作世俗的小说的材料和对象。在她的小说里扮演角色的,多是些俗世里的人———市民。最具俗世的特征的,怕就是上海了。香港也有一些,但比较夸张,更像是俗世的舞台,是戏剧化的俗世。《沉香屑第一炉香》与《沉香屑第二炉香》,这两则故事就要奇异一些。而发生在上海的故事,则更具有俗世的情调。

《花凋》里那家的女儿们,我以为是再真切不过的上海小姐。父亲是个轻佻不尽责的人,大约是像《金锁记》里的三少爷,妻子却不如三少奶的贤慧,无能且又无味。我以为,《红玫瑰与白玫瑰》里的白玫瑰,烟鹂,老了以后,就是她。女儿们晓得谁也靠不上,只有靠自己,到社会上汲取养料,挣一份好生活。张爱玲写道:“小姐们穿不起丝质的新式衬衫,布褂子又嫌累赘,索性穿一件空心的棉袍夹袍,几个月之后,脱下来塞在箱子里,第二年生了霉,另做新的。”摩登里面粗陋的,泼辣的芯子,经得起折腾。姊妹多,也成了一个小社会,互相倾轧着,有些弱肉强食的意思。像川嫦这样老实,柔弱,带几分情致,命运就不济了。她生的是痨病,这也有着些哀婉的情致,可这情致却被病期的拖延,一点一点侵蚀掉了。学医的未婚夫自然早知结局,但算得上有耐心了,两年后才另有了人。然后,家里连买药的钱也计较起来,每日吃两个苹果成了家人的说嘴。最后,她想来个多情的了结,自杀,却买不来安药。她只得坐着黄包车兜一转,吃一顿西餐,看一场电影。这大约就是一个上海小姐闲暇中的全部乐趣,她要最后地享一享。这是相当感伤的一幕,可这感伤却被病期的拖沓又腐蚀了。川嫦还又做了两双绣花鞋,一双皮鞋,用一只脚试了鞋,很长远地说:“这种皮看上去倒很牢,总可以穿两三年。”三周之后,她方才谢世。这就是俗世里的人了,死都逼在眼前了,这世界早已经放弃她了,她却还愚顽地留意着一些小事,不自量力地挣一挣。

张爱玲小说里的人,真是很俗气的,傅雷曾批评其“恶俗”,并不言过。就像方才说的,她其实也是不相信这些俗事有着多大的救赎的意义,所以便带了刻薄的讥诮。而她又不自主地要在可触可摸的俗事中藏身,于是,她的眼界就只能这样的窄逼。《留情》里,米先生,敦凤,杨太太麻将桌上的一伙,可不是很无聊?《琉璃瓦》中的那一群小姐,也是无聊。《鸿鸾禧》呢,倘不是玉清告别闺阁的那一点急切与不甘交织起来的怅惘,通篇也尽是无聊的。在这里,反过来,是张爱玲的虚无挽救了俗世的庸碌之风,使这些无聊的人生有了一个苍凉的大背景。这些自私又盲目的蠢蠢欲动,就有了接近悲剧的严肃性质。比如,《金锁记》里的曹七巧,始终在作着她丑陋而强悍的争取,手段是低下的,心底极其阴暗,所争取的那一点目标亦是卑琐的。当她的争取日益陷于无望,她便对这个世界起了报复之心。然而,她的世界是狭小的,仅只是她的亲人。于是,被她施加报复的,便是她的亲人了。在她扼杀自己的希望的同时,也扼杀了她周遭的人的希望。

生活就这样沉入黑暗,这黑暗是如此深入,以至粗鄙的曹七巧也泛起了些许感时伤怀的情绪,想到她抗争的不果与不值:她要是选中了与她同一阶层的粗作的男子,“往后日子久了,生了孩子,男人多少对她有点真心。”可是,在张爱玲的笔下,这也已是三十年前的旧事了,连曹七巧的懊悔都已经死去了。如曹七巧这般积极的人生,最终又留下什么呢?逝者如斯,虚无覆盖了所有的欲望。而张爱玲对世俗生活的爱好,为这苍茫的人生观作了具体,写实,生动的注脚,这一声哀叹便有了因果,有了头尾,有了故事,有了人形。于是,在此,张爱玲的虚无与务实,互为关照,契合,援手,造就了她的最好的小说。

《倾城之恋》也是她最好的小说之一。白流苏和范柳原这一对现时的男女,被命运掷骰子般地掷到了一起,做成了夫妻。这是张爱玲故事里,少有的圆满结局。如文中所说:“到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可那也是不可琢磨的,凑巧了的,世界依然,甚至更加不可理喻。人生,还是苍茫的。在此,张爱玲也为这苍茫作了合情合理的注脚。白流苏和范柳原在各自的利欲推动下,迂回着,探试着,欲擒故纵着,却不料世事大变,生存之计为上,忽才珍惜起眼面前的一点慰藉,它给人一种盲目的安全感。在这里,张爱玲是与她的人物走得最近的一次,这故事还是包含她人生观最全部的一个,这含有着对虚无的人生略作妥协的姿态,是贴合张爱玲的思想的。就因走得太近,露了真身,人物略有些跑题,就像前边说过的,在月夜里,范柳原的喟叹。多亏白流苏说了句:“我不懂这些”,才将事情又拉回了情景。

就这样,张爱玲的世俗气是在那虚无的照耀之下,变得艺术了。

她写苏青,写到想与苏青谈“身世之感”,便想象苏青的眼神是:“简直不知道你在说些什么!大概是艺术吧?”苏青是不“艺术”的,她的世俗后面没有背景。在此,可见得,张爱玲的人生观是走在了两个极端之上,一头是现时现刻中的具体可感,另一头则是人生奈何的虚无。在此之间,其实还有着漫长的过程,就是现实的理想与争取。

而张爱玲就如那骑车在菜场脏地上的小孩,“放松了扶手,摇摆着,轻倩地掠过。”这一“掠过”,自然是轻松的了。当她略一眺望到人生的虚无,便回缩到俗世之中,而终于放过了人生的更宽阔和深厚的蕴含。从俗世的细致描绘,直接跳入一个苍茫的结论,到底是简单了。

于是,很容易地,又回落到了低俗无聊之中。所以,我更加尊敬现实主义的鲁迅,因他是从现实的步骤上,结结实实地走来,所以,他就有了走向虚无的立足点,也有了勇敢。就如那个“过客”,一直向前走,并不知道要到哪里去,并不知道前边是什么。孩子说是鲜花,老人说是坟墓,可他依然要向前去看个明白,带着孩子给他裹伤的布片,人世的好意,走向不知名的前面。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关于成功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981 字

+ 加入清单

马云—阿里巴巴创始人,被称为“创业教父”。曾经的创业艰辛、近日的荣耀辉煌,使得这位卓越企业家身上有散发不完的光环在萦绕,下面就来看看马云创业故事吧,听听他的创业经历、伟大梦想、经营哲学和人生感悟。阿里巴巴无疑是中国互联网史上的一次奇迹,这次奇迹是由马云和他的团队创造的。但是阿里巴巴创业开始,钱也不多,50万,是18个人东拼西凑凑起来的。50万,是他们全部的家底。然而,就是这50万,马云却喊出了这样的宣言:我们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十位!那是1999年。1999年,中国的互联网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状态,国外风险投资商疯狂给中国网络公司投钱,网络公司也是疯狂地烧钱。50万,只不过是像新浪、搜狐、网易这样大型的门户网站一笔小小的广告费而已。阿里巴巴创业开始是相当艰难,每个人工资只有500元,公司的开支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来用。外出办事,发扬“出门基本靠走”的精神,很少打车。据说有一次,大伙出去买东西,东西很多,实在没办法了,只好打的。大家在马路上向的士招手,来了一辆桑塔纳,他们就摆手不坐,一直等到来了一辆夏利,他们才坐上去,因为夏利每公里的费用比桑塔纳便宜2元钱。阿里巴巴曾经因为资金的问题,到了几乎维持不下去的地步。8年过去了。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市值200亿美金,成为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马云和他的创业团队,由此缔造了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奇迹。中国大部分想创业的人都是一样,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他们比马云聪明多了,能想出非常多的创业好点子来,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去执行过。因为他们有着太多的借口和理由。“我没有钱。”他们都这样想。于是,他们继续过他们平庸的生活。今天看到了俞敏洪在北京大学2008年开学典礼上的发言,俞敏洪在发言的最后说了这样一段话,让我特别感动,他说: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但是有的人一生过得很伟大,有的人一生过得很琐碎。如果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一定能把很多琐碎的日子堆砌起来,变成一个伟大的生命。但是如果你每天庸庸碌碌,没有理想,从此停止进步,那未来你一辈子的日子堆积起来将永远是一堆琐碎。看完之后,你还会对自己创业没有资金或没有其他什么的找借口吗?你要做的是:想到了,马上就去做!像马云那样,只要你努力了,世界上,其实没有你做不到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丘浚百里借《汉书》名人故事

全文共 1214 字

+ 加入清单

丘浚,字仲深,海南琼山人。初为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迁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太子太保,至文渊阁大学士(即宰相)等职。

丘浚出生在一个贫民家庭,他两岁时,父亲病逝。当时,他的母亲李氏还不到三十岁。她很有文才,把心思全部放在了儿子身上,母子二人相依为命,苦度时光。

在母亲的教导下,小丘浚到五岁的时候,便读完了《诗经》、《论语》;到他六岁的时候,家中虽然度日艰难,但李氏仍然省吃俭用,把儿子送到了本村一所私塾上学。

小丘浚深知自己能上学,靠的是母亲用心血换来的几个钱,因而读起书来也格外刻苦勤奋。别人一两天才能学会的内容,他只用半天就能融会贯通了。老师见他智力超人,仅靠课堂上的内容满足不了他强烈的求知欲望,便主动借书给他看。但是,就这样,仅仅两年的时间,老师个人所有的藏书,就全被他读完了。

于是,他又到处借书读。

有一次,他想读《汉书》这部著作,到处借不到,就去问老师,什么地方能借到这部书。老师告诉他说:“这部书现时很难借到,只有我的一位姓姜的朋友家有此书,不过,他的住处离这里有百十里地,一时无法借到。”

丘浚说:“不怕,我一定要去借。”

老师为他的精神所感动,就为他写了一封信。

丘浚回家对母亲一说,母亲开始不同意,后见儿子主意已定,也就不再阻拦。母亲因他出远门,要向邻居借点白面烙点饼让他带上,可丘浚执意不肯,只带了几个玉米饼子便上路了。

年仅十岁的小丘浚,一边走,一边问,饿了啃几口玉米饼子,渴了向人家要碗水喝,天晚了,他就住在破庙里,借着月光看一会儿书。当时正是夏天,虫咬蚊叮,他都不知道;直到困得睁不开眼了,他才放下书本就地睡去。

就这样,丘浚晓行夜宿,一直走了三天半,才来到老师介绍的那位朋友家中。

当时,主人正在家中与人下棋,接过丘浚带来的信一看,也被这孩子的求学精神所感动,急忙吩咐家人让丘浚洗脸、吃饭,然后去房间休息。

丘浚是专门来借书的,哪有心思去休息?所以,他刚吃完饭,就又去找主人借书了。那姜先生听了,微微一笑,一边继续下棋,一边对他说:“听你的老师讲,你学习刻苦,很有才华,我现在出个对子,你若对得上,我就把书借给你;如对不上,就是只图虚名,学也无用,等你有了才华后再来借书。你看行吗?”

丘浚道:“恭敬不如从命,那就请先生出上联吧!”

姜先生抬头朝墙壁一看,顺口念道:“墙壁当前,龙不飞,凤不舞,桃不开花,梨不结果,可笑小子”。

这个上联,是取材于挂在墙上的一幅山水画,也有取笑丘浚的含义。

丘浚自幼跟着母亲学诗作对,一听便知其含义,今虽求人借书,也不愿低三下四,于是望着棋盘,未加思索地脱口对道:“棋盘之中,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兵无粮草,敢杀将军。”

主人听了,已经明白丘浚对联内含反唇相讥之意,但他也是个爱才之人,听后不但不怒,反而哈哈大笑道:“好一个敢杀将军的卒子,有志气!”

随后,姜先生不但把《汉书》借给了他,并任他挑选了另外一些书,还派人用马将他送回了家中。

从此,丘浚百里借《汉书》的故事,便成为一段佳话流传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名人巴尔扎克的童年故事

全文共 855 字

+ 加入清单

巴尔扎克小时候很爱好文学, 父亲却硬要他学习法律。他就是不服从父亲的旨意, 父子之间常为此事发生冲突。

一天, 父亲再也按捺不住气愤, 质问巴尔扎克: “我让你学习法律, 你为什么要学习文学?”

“爸爸, 您知道, 我对法律是毫无兴趣的。”巴尔扎克非常亲切地对父亲说。

“毫无兴趣! ”父亲暴怒地快要跳起来, “你有兴趣的是什么?是文学! 搞文学谈何容易, 我看你根本不是搞文学的料! ”

“那不一定! ”巴尔扎克摇摇头, 非常自信地说, “一个人的成功, 往往取决於他的信心和努力。”

“信心和努力?那好, 从今天起, 给你两年的期限, 搞不成, 就得学习法律, 你敢答应吗?”

“敢! ”巴尔扎克斩钉截铁地回答。

从此, 巴尔扎克被父亲关在房子里, 整天埋头写作。这期间, 他写了一个历史剧, 由於自己的阅历有限, 对剧本的特点了解不够, 没有成功。但巴尔扎克并没有丧失信心, 他坚信, 只要有决心、肯努力, 一定能在文学上取得成绩。

一段时间的写作实践, 使巴尔扎克感到自己的知识和经验都很浅薄。於是, 他拼命阅读世界文学名着, 广泛地接触社会和了解人生。他天天出入於图书馆和书店, 总是来得最早, 离开最晚。有一次, 他在图书馆里翻阅资料, 边看边记, 忘记了时间的早晚。图书馆的人员下班了, 也忘记招呼巴尔扎克一声。第二天早晨, 图书馆的人员来上班了, 发现巴尔扎克还在边看边记。为了读书, 巴尔扎克真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巴尔扎克在一部小说中需一打架斗殴的情节, 就到街上去观察。好容易遇到两个青年人争执, 他就故意从中煽风点火, 想让两个人打起来。谁知两人看穿了他的“诡计”, 合起来把他轰走了。

巴尔扎克写起文章来就闭门谢客, 甚至家里人也不让进他的书房。有一次他把屋门锁了, 从窗户跳进屋里, 再的把窗紧闭上。来访的人见门上落了锁就自动回去了。

经过几年的努力, 巴尔扎克出版了小说《朱安党》, 赢得了法国文学界的一致赞扬。以后他又陆续完成了《人间喜剧》等97 部小说, 确立了他在法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名人的励志成语故事字三顾茅庐

全文共 429 字

+ 加入清单

刘备很仰慕诸葛亮的才干,想请他帮助自己统一国家。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只得投靠刘表。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shù,就谎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隆中有个奇才叫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第二天,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去拜访诸葛亮。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书童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回来。刘备只好回去了。

过了几天,刘备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雪又来到诸葛亮的家。刘备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急忙过去行礼。可那个青年是诸葛亮的弟弟。他告诉刘备,哥哥被朋友邀走了。刘备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说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平定天下。

转眼过了新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有一次来到隆中。这次,诸葛亮正好在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醒来,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并因诸葛亮不答应而哭,诸葛亮见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便答应与刘备共图大业。 那年诸葛亮才27岁。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富含哲理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953 字

+ 加入清单

林尚沃是19世纪朝鲜最着名的商人。他眼光独到,极富传奇色彩。一天,有三个人不约而同来向他借钱,都说是要去做生意。林尚沃答应了,不过先只给他们各一两银子,要看5天后能赚多少钱再作决定。第一个人用银子买草绳做草鞋,挣了5分银子;第二个人买来材料做风筝,正赶上春节,好卖,挣了1两银子;而第三个人则说,1两银子能干什么呢?他拿了钱就去喝酒,喝到只剩1分,就买了张纸托人给林尚沃捎了一封信:我要去寺庙里读书,请提供些开销。林尚沃让人送了10两银子去寺庙。5天很快过去了,林尚沃决定借给编草鞋的100两银子,借给做风筝的200两银子,而给第三个人1000两银子。

有人不解,问何故。林尚沃说:“编草鞋的兢兢业业,不浪费一分钱,不会饿死,但也成不了富人;做风筝的比编草鞋的聪明,有头脑,善于把握时机,但仅看到眼前的时机是不够的,他也许能成为富人,但成不了巨富;至于那书生,不为钱所累,顺其自然正是赚钱的最高境界。如果为钱拼命,根本挣不到钱;如果过分追逐,事业肯定失败。”一年后,编草鞋的还清了本息,还开了一间铁匠铺;做风筝的贩卖盐和干海货,已经开了5间店铺;而写信的小子空手而回,他拿了钱去平壤,被一个支女迷住,还没搞清楚怎么回事,银子已经没有了,回来的路费都是向支女借的。林尚沃决定再借给他2000两银子,一年后再见。

但结果那家伙压根儿没露面。一晃8年过去,那个人回来了,向林尚沃借10辆牛车,并要求安排些人。林一一应允。10天后,10辆牛车装满了质量上乘的6年参回来了,所有人都大吃一惊,连林尚沃也感到意外。要知道一牛车一驮货,10驮人参值10万两白银。那人道明了原委:几年前他怀揣2000两白银,马上去找那支女,和她结了婚,过了几天好日子,直到银子只剩100两,他全部买了人参种子,振作精神,离开平壤去了开平,在深山老林里选中一处背阴的山坡,将种子随风撒下。然后回平壤和支女开了家酒馆。6年过去,那片山坡已成参田,为他带来了巨额财富。为报答林尚沃,货值10万两白银的人参他只要了5万两,没费太大的力气挣了笔巨款,结果皆大欢喜。不去刻意追逐,顺其自然者成大器,这是林尚沃的识人之道。成功有时并不需要刻意而为,一个人执着于目标苦苦追求,反而会为其所累;只有懂得放下,放下渴望成功的那颗心,顺其自然,才能得到最大的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名人的读书的故事

全文共 2769 字

+ 加入清单

喜欢读书的人,一定是内心拥有自己想法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名人的读书的故事,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伽利略好奇善问

伽利略是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在力学上的贡献是建立了落体定律,发现了物体的惯性定律、摆振动的等时性、抛物运动规律,确定了伽利略原理。他在比萨大学读书期间,就非常好奇,也经常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行星为什么不沿着直线前进?”一类的问题,有的老师嫌他问题太多了,可他从不在乎,该问还问。有一次,伽利略得知数学家利奇来比萨游历,他就准备了许多问题去请教利奇。这一次可好了,老师诲人不倦,学生就没完没了地问。伽利略很快就学会了关于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方面的知识,并且深人地掌握阿基米德的关于杠杆、浮体比重等理论。 美籍中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说得好:“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义是问号。”因此,要想在学业上有所建树,必须有好奇之心,善问之意。

2、少年鲁迅

一代文豪鲁迅先生也曾是写对联的好手。少年时代的鲁迅在上学塾时,先生就教他们作对。一次,塾师寿镜吾老先生出了上联“独角兽”,让学生们对下联。立时塾房活跃起夹了,有的孩子对出“九头鸟”,有的孩子对出“三脚蟾”,有的孩子对出“百足蟹”等等,惟独周樟寿(鲁迅原名)一语不发,等课堂上平静下来后,他站起对出“比目鱼”。课堂立时悄然,没有再应对的了。寿老先生在—一评论了前者之后,最后称赞周樟寿对得最好。因为“独非数字却有一”的意思,而“比”也非数字,却相当于“二”。两者虽俱无数字却都有数的含义,真是恰到好处。 经老师的点拨,同伴们佩服得五体投地,樟寿虽小却语惊四座。

3、列宁的读书故事

他读起书来,对周围的一切就理会不到了。有一次,他的几个姐妹恶作剧,用6把椅子在他身后搭了一个不稳定的三角塔,只要列宁一动,塔就会倾倒。然而,正专心读书的列宁毫未察觉,纹丝不动。直到半小时后,他读完了预定要读的一章书,才抬起头来,木塔轰然倒塌……

4、毛泽东的读书故事

毛主尤其喜欢“动笔”读书。只要是他读过的书,他都会不厌其烦地将书中错别字和点错的标点改正了。毛主席还喜欢加批注,上学时就曾批注鲍尔生著的《伦理学原理》,在10万余字的原著上,他用工整小楷写了1万多字的批注。后来这本书被一个同学借去,直到1950年,才展转还给毛主席。毛主席又高兴地批注了自己写在书中的批语。

5、 张广厚的读书故事

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这篇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经常的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妻子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

6、闻一多醉书

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就在他结婚的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还到处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他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人了迷。怪不得人家说他不能看书,一看就要“醉”。

7、华罗庚猜书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他拿到一本书,不是翻开从头至尾地读,而是对着书思考一会,然后闭目静思。他猜想书的谋篇布局,斟酌完毕再打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读了。华罗庚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时间,而已培养了自己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不至于使自己沦为书的奴隶。

8、侯宝林抄书

相声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使他的艺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有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就决定把书抄回来。适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十八天都跑到图书馆里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

9、张广厚吃书

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这篇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经常的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妻子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

10、高尔基救书

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11、施洋搓脚夜读

二·七大罢工著名的工人领袖施洋,幼年家道贫寒,买不起灯油。村里有一座叫隆兴观的古庙,庙里点有一盏长明灯,他就在古庙里读书。冬季寒冷,脚冻得难受。起初他不时地站起来跺脚,后来觉得这样浪费时间,便削了一根圆滑的木棍,放在脚底下,一边读书一边来回用脚搓木棍,搓暖了脚,他又能安心读书了。

12、鲁迅卖奖章

鲁迅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因考试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没有戴此奖章,作为炫耀自己的凭证,而是拿到鼓楼大街把它卖了,买回几本心爱的书和一串红辣椒。每当读书读到夜深人静、天寒体困时,他就摘下一只辣椒,分成几片,放在嘴里咀嚼,直嚼得额头冒汗,眼里流泪,嘴里“唏唏”,顿时,周身发暖,困意消除,于是又捧起书攻读。

13、王亚南绑在柱子上读书

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资本论》最早的中文翻译者王亚南,1933年乘船去欧洲。客轮行至红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摇晃得使人无法站稳。这时,戴着眼镜的王亚南,手上拿着一本书,走进餐厅,恳求服务员说:“请你把我绑在这根柱子上吧!”服务员以为他是怕自己被浪头甩到海里去,就照他的话,将王亚南牢牢地绑在柱子上。绑好后,王亚南翻开书,聚精会神地读起来。船上的外国人看见了,无不向他投来惊异的目光,连声赞叹说:“啊!中国人,真了不起!”

14、黄侃误把墨汁当小菜

1915年,著名学者黄侃在北大主讲国学。他住在北京白庙胡同大同公寓,终日潜心研究“国学”,有时吃饭也不出门,准备了馒头和辣椒、酱油等佐料,摆在书桌上,饿了便啃馒头,边吃边看书,吃吃停停,看到妙处就大叫:“妙极了!”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一位朋友来访,捧腹大笑,他还不知笑他什么?

15、 曹禺真读书假洗澡

抗日战争期间,曹禺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任教。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属准备了澡盆和热水,要他去洗澡,此时曹禺正在看书,爱不释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家属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着书步入内室。一个钟头过去了,未见人出来,房内不时传出稀落的水响声,又一个钟头过去了,情况依旧。曹禺的家属顿生疑惑,推门一看,原来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着书看,另一只手拿着毛巾在有意无意地拍水。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有关历史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全文共 2331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我们都知道中国有非常非常多的成语,这些成语背后有一些还隐藏着一些历史故事。你都知道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有关历史的成语故事有哪些,希望对你有帮助!

1、太公钓鱼

商朝末年,纣(zhòu)王荒淫(yín)无度,残暴不仁,人民生活过得非常艰苦。大臣姜子牙不能忍受纣王的胡作非为,就躲到渭水河边过着隐居的日子。

渭河一带是诸侯姬(jī)昌的管辖范围,姬昌胸怀大志,很爱惜人才。为了吸引姬昌的注意,姜子牙天天坐在河边钓鱼。他的鱼钩是直的,没有鱼饵,离水面有三尺高。他一边钓一边说:“鱼儿呀,你快点上钩吧!”有人好意地告诉他这样钓不到鱼,姜子牙只是笑着说:“鱼儿自己会上钩的。”人们嘲笑他,他也不理会,只是静静地钓着鱼。

结果这件事传到姬昌耳里,姬昌心想他可能是个有才能的奇人,就派士兵去请。姜子牙看到是士兵,不但不理睬,还继续钓鱼,嘴里念着:“钓、钓、钓,鱼儿不上钩,虾米来捣乱!”士兵只好回去报告。于是姬昌又派大臣去请,姜子牙看见是大臣,仍然不理睬,嘴里又念着:“钓、钓、钓,大鱼不上钩,小鱼来捣乱!”大臣也只好回去报告。最后,姬昌就准备了丰厚的礼品,亲自拜访姜子牙。姜子牙看出他的确是一心想要寻找贤能的人,就答应辅佐(zuǒ)他。姬昌为了表示对他的尊敬,就封他为太公。

后来姜子牙连续辅佐文王、武王,推翻了商朝的统治,建立中国历史上年代最久的周朝。

2、平易近人

西周初,周公旦的儿子伯禽封于鲁,太公望(姜子牙)封于齐,周公仍在朝摄政辅佐成王。三年后,伯禽入朝向周公汇报政务,周公说:“为什么来得这么晚啊?”伯禽说:“我变革礼俗,费力不小。比如服丧,必得服满三年方得去除。”而太公到齐之后,五个月就去汇报政务,周公说:“为什么来得这么快?”太公说:“我大大简化了君臣礼仪,一切依从通俗简易。”太公后来听说了伯禽汇报政务的情况,长叹说:“鲁国后世必定会北面臣服于齐国。政治如果不简要平易,民众就不愿意接近。平易近民,民众才会归附。”

“平易近民”本指政治上通俗简易。到了唐朝,为避太宗李世民讳(huì),凡言“民”处皆改为“人”,此语就改成了“平易近人”。这样一改,意思也就变了,从指政治变成指为人处世的态度,有时也指文章风格浅显易懂。

3、千金一笑

西周末期,周幽王上位后,根本就不理朝政,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醉心于女色。周朝有个诸侯国叫褒(bāo)国,其国君见天子如此荒唐,就来规劝,幽王根本不听,反而把褒国国君关进大牢。

褒国国君的儿子洪德见父亲被关,非常焦急,就与母亲商量如何营救。他们听说幽王非常喜欢美女,就用重金买下一年轻漂亮的少女,取名“褒姒(sì)”,教会了她宫中礼仪,然后送给幽王。幽王见了大喜,于是下令放了褒国国君。

褒姒入宫后,很得幽王的宠爱,可是只有一件事不随心意,就是褒姒有个怪脾气,从来不笑。幽王下决心要让她笑一笑,于是贴出布告:谁能让新王后笑一笑,赏金一千。告示一出,一些人争相入宫。有的吐舌瞪眼做怪相,有的说一些荒诞的笑话,可褒姒看了,听了,仍不露一丝笑容。幽王手下有个大臣叫虢(guó)石父,是个会拍马逢迎的坏家伙,他出了一个坏点子,叫做“烽火戏诸侯”。原来古时候,遇到敌情,主要靠烽火台报警。那些烽火台遍布各诸侯国,相邻的两座能互相看见。如果白天某处发现了敌情,就点燃晒干的狼粪,靠“狼烟”传递情报;如果是晚上,就点燃柴草,靠火光传递情报。这样一座传一座,用不了多长时间,消息传遍全国,各地诸侯就会率队伍赶往京都,听候调遣。

幽王听了这个计谋,万分高兴,决定一试。一天,天气晴朗,幽王带着褒姒来到城楼顶上,登台远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幽王下令点燃烽火,顿时狼烟四起,直冲云天。远近诸侯看到烽火点燃,还以为敌国来犯,于是纷纷点齐兵马,向镐(hào)京奔来。他们赶到镐京城下,却看不到一个敌兵,只见幽王和褒姒坐在城楼上喝酒看热闹。这下,可把褒姒给逗笑了。她笑幽王如此轻率行事,笑诸侯这样容易上当。褒姒一笑,幽王高兴了,马上给了虢石父千金的奖赏。那些诸侯可气坏了,知道受了愚弄,就大骂一气带兵回去了。

幽王对此并不在意,为睹褒姒笑脸,又多次玩此闹剧。不久,戎(róng)人发兵前来攻打镐京。幽王看到戎人真的打来了,赶紧派人去点烽火,向诸侯求救。可是这一次,诸侯们还以为天子与王后嬉戏,全都按兵不动。就这样,镐京被戎人攻破,幽王逃到骊山脚下,被杀掉了,褒姒被戎人抓走了。

成语“千金一笑”,形容美人的笑颜十分难得,价值千金。

4、高山流水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qiáo)夫站在岸边,他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极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5、道不拾遗

春秋时,郑国政治家子产由于平定贵族旧势力的叛乱有功,成了郑国的正卿(qīng)(官名)。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郑国经济发展;同时还主张依法治国,制定了严厉的刑法来处置犯罪行为,因此,国内没有盗贼。“道不拾遗”(路上丢失东西,别人不会捡去);街上的桃树、枣树长满了果实,也没人爬上去摘。由于子产把国家治理得很好,郑国富强起来了,虽然连续三年受灾,老百姓也没受冻挨饿的。

“道不拾遗”这个成语常与“夜不闭户”连用,形容社会风气良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外名人立志成才的故事

全文共 1810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哀莫大于心死,穷莫过于志穷”,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外名人立志成才故事,欢迎来参考!

1. 伽利略好奇善问:

伽利略是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在力学上的贡献是建立了落体定律,发现了物体的惯性定律、摆振动的等时性、抛物运动规律,确定了伽利略原理。他在比萨大学读书期间,就非常好奇,也经常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行星为什么不沿着直线前进?”一类的问题,有的老师嫌他问题太多了,可他从不在乎,该问还问。有一次,伽利略得知数学家利奇来比萨游历,他就准备了许多问题去请教利奇。这一次可好了,老师诲人不倦,学生就没完没了地问。伽利略很快就学会了关于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方面的知识,并且深人地掌握阿基米德的关于杠杆、浮体比重等理论。

2.(1)王亚南睡三脚床:

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

(2)王亚南绑在柱子上读书:

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资本论》最早的中文翻译者王亚南,1933年乘船去欧洲。客轮行至红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摇晃得使人无法站稳。这时,戴着眼镜的王亚南,手上拿着一本书,走进餐厅,恳求服务员说:“请你把我绑在这根柱子上吧!”服务员以为他是怕自己被浪头甩到海里去,就照他的话,将王亚南牢牢地绑在柱子上。绑好后,王亚南翻开书,然后聚精会神地读起来。船上的外国人看见了,无不向他投来惊异的目光,连声赞叹说:“啊!中国人,真了不起!”

3.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然后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然后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4.施洋搓脚夜读:

二·七大罢工著名的工人领袖施洋,幼年家道贫寒,买不起灯油。村里有一座叫隆兴观的古庙,庙里点有一盏长明灯,他就在古庙里读书。冬季寒冷,脚冻得难受。然后起初他不时地站起来跺脚,后来觉得这样浪费时间,便削了一根圆滑的木棍,放在脚底下,一边读书一边来回用脚搓木棍,搓暖了脚,他又能安心读书了。

5.黄侃误把墨汁当小菜:

1915年,著名学者黄侃在北大主讲国学。他住在北京白庙胡同大同公寓,终日潜心研究“国学”,有时吃饭也不出门,准备了馒头和辣椒、酱油等佐料,摆在书桌上,然后饿了便啃馒头,边吃边看书,吃吃停停,看到妙处就大叫:“妙极了!”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一位朋友来访,捧腹大笑,他还不知笑他什么。

6.曹禺真读书假洗澡:

抗日战争期间,曹禺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任教。一年夏天,然后有一次曹禺的家属准备了澡盆和热水,要他去洗澡,此时曹禺正在看书,爱不释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家属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着书步入内室。一个钟头过去了,未见人出来,房内不时传出稀落的水响声,又一个钟头过去了,情况依旧。曹禺的家属顿生疑惑,推门一看,原来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着书看,另一只手拿着毛巾在有意无意地拍水。

7.张曜拜妻为师:

清代咸丰年间有个武官叫张曜,因苦战有功,被提拔为河南布政使。他自幼失学,没有文化,常受朝臣歧视,御使刘毓楠说他“目不识丁”,因此改任他为总兵。张曜从此立志要好好读书,使自己能文能武。张曜想到自己的妻子很有文化,回到家要求妻子教他念书。妻子说:要教是可以的,不过要有一个条件,就是要行拜师之礼,恭恭敬敬地学。张曜满口应承,马上穿起朝服,让妻子坐在孔子牌位前,对她行三拜九叩之礼。从此以后,凡公余时间,都由妻子教他读经史。每当妻子一摆老师的架子,他就躬身肃立听训,不敢稍有不敬。与此同时,他还请人刻了一方“目不识丁”的印章,经常佩在身上自警。几年之后,张曜终于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后来,他在山东做巡抚时,又有人参他“目不识丁”。他就上书请皇上面试。面试成绩使皇上和许多大臣都大为惊奇。张曜在山东任上,筑河堤,修道路,开厂局,精制造,做了不少利国利民之事。因为他勤奋好学,死后皇帝谥他为“勤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历史名人苏轼“讨茶”悟读书的故事

全文共 1398 字

+ 加入清单

相传,北宋年间,苏轼因诽谤朝政被贬到汝州,任团练使。初到汝州,看到这里到处穷山恶水,苏轼自恃才高,很瞧不起那里的文武官员,经常闭门谢客。

一日,他在衙门里觉得闷,便独自溯汝河而上去游云梦山。踏着两山夹峙树林生的林间小径过了紫逻口,穿过水流哗哗的汝河桥,随着熙熙攘攘笑语喧哗的滚滚人流,苏轼走到云梦山下。只见一座寺院依山而建,钟楼巍巍桃角飞檐,宝塔俏丽,屹立寺中,在绿树掩映下,云梦寺深藏不露,古朴静雅。苏轼顿时悟道,这样一个人间仙境,又是鬼谷讲学授徒的地方,必有文海高僧,若能暗访出来,也算是一个他乡知已了。

于是他折下一银树枝当拐杖,化装成一个土老冒儿走进寺院。这时已近中午,睛空万里,骄阳似火,苏轼走了半日口喝难耐,便走在寺内讨口茶喝。他看见寺内一个小和尚手拿鸡毛帚子正在大殿里给香案扫尘,苏轼忽发异想,先试试这云梦寺的小和尚有多少才智,不就知道寺内高僧的智慧之水有多深了吗?于是,他大大洋洋踱进大殿,在香案前正襟危坐,还没顾上说口渴,谁知那小和尚一看见他,忙停下手里活计,双手一合施一礼说:“阿弥佗佛,请施主暂在殿内消汗,贫僧马上去取茶伺候,并且一定给施主送上您点要的杜仲名茶。”

小和尚退出大殿去了,苏轼坐在香案前惊得目瞪口呆。一会儿,一壶泡得浓香扑鼻的杜仲茶献了上来,苏轼静坐在大殿里品茶,仍不理解小和尚是如何一眼就看出了他心中所求,苏轼还敢去和云梦高僧高谈阔论吗?他顿时泄了气,喝完茶以后,他连身份也没敢亮出来,忙匆匆随着进香的人流去观党云梦仙境,然后便直出云梦山去了。

苏轼回到汝州,百思不得其解,越想越不服气,难道这汝州还真是个藏龙卧虎之地,还真有文比孔丘、武赛子龙的能人,他遍览群书熟知云梦古今,又搜肠刮肚拟出《咏云梦》诗八道,便再赴云梦山想与云梦僧一决高低。

这天,苏轼穿戴整齐官袍官衣,领着大小随从12人,前夹后拥又赴云梦山。走到寺院门前,只见一座云梦寺张灯结彩,十几个僧人分列寺门两旁,两幅长幡由两个小僧人举着列在队前,苏轼抬头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学士游云梦鬼谷生辉,

练使赋佳作汝河增光。”

苏轼大吃一惊,急步上前与云梦众僧一阵寒喧,急步走入大殿,只见殿内一张八仙桌上摆着十二只茶杯,还为他另备一张香案,放着文房四宝,很明显,云梦寺早有准备等待他来挥笔赋诗呢?

苏轼十分吃惊,当云梦寺主持请苏轼挥毫命笔的时候,苏轼一定要让云梦僧说出他们神算的奥秘,小和尚笑着说:“那天你手柱拐杖为木,风尘仆仆为土,就是一个仁字;你头顶草帽,两手甩开,两腿夹杖巍巍而立不是一个“茶”字吗?我就知道先生是向我求杜仲茶!“苏轼说:“那么今天呢?”

云梦寺主持说:“今天知晓你要登云梦山就更没有什么秘密了。云梦山之颠有御药园,御药园上有观天台,在台上天尚可观,练使官样打扮而来,我远远已从观天镜里看见了你,并且山上早有传闻,苏学士荣任汝州团练使,我们自然应有所准备,为练使接风了。”

苏轼闻听后惊愕不已,他想,自己饱读诗书,在当朝皇帝面前尚敢舞文弄墨,而在云梦山里竟被一个小和尚猜得入木三分。老主持在观天台窥视知我要来不算什么高悟,但出家之人竟对我这么了解,早有所备不得不使苏轼十二分地佩服。于是苏轼顿时诗兴大发,挥笔写道:“汝河河清清,云梦梦长长,鬼谷谷渊渊,古今难思量!”

从此以后,苏轼知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学问再高天外有天。他更加苦读万卷书,认真做学问,写出了不少名篇佳作,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文学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有关名人的哲理故事

全文共 531 字

+ 加入清单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先生拥有无数崇拜者,他的话甚至被奉为至理名言,而除了名誉、地位,他和他的夫人还共同拥有丰厚的财产和可爱的孩子。看起来,没有任何人的婚姻能比他们的更美满了。

但是托尔斯泰先生渐渐对自己所谓高尚的写作感到厌恶,他改写小文章,宣传和平,呼吁消灭贫困,还将自己的地产赠送给别人,追求简朴清苦的生活。然而妻子一如既往地挥金如土,追求虚荣奢侈结交社会名流,并且对丈夫的慷慨和善行十分恼火。托尔斯泰先生要放弃他的所有版税,她却希望丈夫所写的着作都变成金钱。一旦托尔斯泰先生反对,她就立即发狂咆哮,在地上打滚,甚至拿出xx要吞下去声言自杀,或跑到井边做跳井状威胁丈夫。

有几次托尔斯泰先生都决定再也不见妻子,可每到这时,妻子会跑过来抱住丈夫的双膝,求他再次朗读五十年前在日记中赞美她美貌与他们爱情的语句。托尔斯泰先生读到那些话,总是会心软。

但是,妻子的依然如故终于让托尔斯泰先生再也不能忍受。在1910年10月的一个风雪之夜,82岁的托尔斯泰先生独自离家出走了。11天以后,托尔斯泰先生患了肝炎,死在一个车站里。

哲理:人生中往往一件小事就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同样的,为别人推开一扇门就是给自己留下一条路。相同的,一个充满人性温暖的小故事,也能够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名人哲理故事

全文共 591 字

+ 加入清单

邱吉尔不仅仅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着名人物,而且就是英国历任首相的长寿者,他整整活了90岁,他长寿的秘诀之一就就是善于睡眠。

邱吉尔精力充沛,一向就是大干、酣睡。在其任职期间,正处第二次世界大战,局势极不稳定,瞬息万变,国事极其繁忙。他日理万机,每日睡眠时已精疲力尽,躺下便睡着,从不失眠。他常对记者说:“我每一天大约在半夜三点睡眠,上床时如释重负,睡得很香。”

早八点左右,邱吉尔醒来后,此时先就是躺在床上看看报纸、电报和其它急件,然后接见来访者,向各部和参谋委员会口授命令、指示,直到中午才起床。邱吉尔在说长寿经验时说:“如果有地方坐着,我绝不站着,如果有可能躺着,我决不坐着。”

邱吉尔每一天还持续一个多小时的午睡,以便养精蓄锐,使晚上精神充沛。他常常向周围的人们宣传午休的好处,劝他们向自己学习。因而效法他的很多,据说美国总统肯尼迪、里根等就曾模仿过他的午睡方法。

除此之外,邱吉尔还十分喜爱户外,常常在午睡前后和晚饭前后骑马、打棒球、画画、观赏动植物,有时还砌一会墙,做到动静结合、劳逸结合。

哲理:能让内心持续宁静的人,才就是最有力量的人。“神静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则心荡,心荡则形伤。”一个人心浮气躁时,方寸已乱,必然会导致举止失常,进退无据,会失去正确的决定力。反之,心静神定,泰然自若,你便听不到外界的喧嚣和嘈杂,为人处世就不会失于轻率。每临大事有静气,方为大家风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富含哲理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567 字

+ 加入清单

王羲之大约5岁的时候,就拜卫夫人为老师学习书法。他的书法进步很快,7岁的时候,便以写字而在当地小有名气了,很得前辈的喜爱和夸奖。

王羲之在11岁的时候,就读了大人才能读懂的《笔说》。他按照《笔说》中所讲的方法,天天起早摸黑地写呀,练呀,简直都入了迷。过了一段时间,看看自己写的字,与以前写的比较,果然有些变化。一天他的老师卫夫人看了后吃了一惊,对人说:“这孩子一定是看到书法秘诀了,我发现他近来的字,已达到成年人的水平了,照这样发展下去,这孩子将来在书法方面的成就一定会淹没我的名声的。”

王羲之并没有因老师称赞而沾沾自喜,骄傲自满,他临帖更用心、更刻苦了,甚至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有一次吃午饭,书童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几次催他快吃,他仍然连头也不抬,像没听见一样,专心致志地看帖、写字。饭都凉了,书童没有办法,只好去请王羲之的母亲来劝他吃饭。母亲来到书房,只见羲之手里正拿着一块沾了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呢,弄得满嘴乌黑。原来羲之在吃馍馍的时候,眼睛仍然看着字,脑子里也在想这个字怎么写才好,结果错把墨汁当蒜泥吃了。母亲看到这情景,憋不住放声笑了起来。王羲之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听到母亲的笑声他还说:“今天的蒜泥可真香啊!”

王羲之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勤学苦练,临帖不辍,练就了很扎实的功夫,这为他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铺平了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历史名人女娲的故事

全文共 1722 字

+ 加入清单

自从盘古开天地,揭开了人类历史,便开始了无休止的争斗。历史是由男人写的,也有不少女人涌现在其中,娲皇,也就是女娲氏可说是我们中国千古第一的英雌。

她生在承注山(现山东济宁县四十里),虽然是个女子,但也是个极奇怪的人,她的相貌尤为难看,牛首蛇身赤发,本领又极大,一日之中,可以有七十种变化。她是伏义氏的妹子,又叫女希氏。她在伏义氏的时候,就已做了一件极重要的事,制定嫁娶之礼。

太古时,男女之间不但交际公开,自由恋爱,甚至是随意匹配,女子遇到男子,没有一个不可使他为人之夫,男子遇到女子,没有一个不可使她为人的妻子,即人尽可夫,人尽可妻。到后来,生出的孩子,问他的父亲究竟是谁,连他母亲自己也莫名其妙。于是女娲氏提出男女两个配做一对夫妻,有一定的住所,永不离开,假定男子得到女子,叫做宝;女子得到男子,叫做家;这“家宝”两字,就是一对夫妻的永远往所了。在男女的结合中,必须是女子到男子那里去。因为要能够谋衣食,要能够抵抗仇敌,将男子和女子的体力比较起来,当然是男子强,女子弱,再加上女子生理上的缘故,有时不但不能够供给男子,保护男子,反而必须受男子的供给和保护,既然如此,女子就应该服从男子,住到男子那边去。女子必须住到男子那边去,但嫁娶的时候,还有三个条件:第一个是正姓氏,因为夫妻的配合,是要他生儿育女,传种接代,但是同一个祖宗的男女却配不得夫妻,因为配了夫妻之后,生出来的子女,不是聋,就是哑,或者肢体不全,或者成白痴,即使一个时候没有,到两三代之后终究要出现,“男妇同姓,其生不蕃”,是血份太热造成的。第二个条件是通媒的,这是郑重嫁娶的意思,现在男女的结合太随便,可以说全是由于情欲的冲动,而没有另外的心思。男女的情欲,本来是极易冲动的,青年男女的情欲,尤其容易冲动,凡是情欲冲动结合的,一旦情欲冲动的热度低落,就不免冷淡起来,结合得太容易,分散也一定极容易,而夫妻的结合应享受永远的幸福,通过媒妁,靠自己的亲眷朋友,或者邻里年高德劭,靠得住的人从中牵线,反复考虑,既免了男女情欲的刺激,又免了奸诈鬼蜮的行为,减少夫妻的离异。第三个条件是要男子先行聘礼,这是专为男子设的,大凡天下世界,女子对不住男子的少,男子对不住女子的多,女子住到男子那边去,又服从男子,就会有些不明道理的男子,骄傲起来,凌辱女子,欺侮女子,或者竟以女子为供我娱乐的玩物,行聘就表明一种诚心求恳的意思,也表明一种尊重礼貌的意思,这个婚姻才算确定,男子应该知道,夫妻的“妻”字是“齐”的意思,是同心合意,相敬如宾。

女娲氏是和他的哥哥伏羲氏商定这婚嫁之礼的,当时伏羲氏就笑道:“只怕你这几个方法定得太凶,剥夺人家的自由,制止人家的恋爱,只怕几千年以后的青年男女,也要大大地不依,骂你是罪魁祸首。”女娲氏相当看得开,笑道:“随便什么方法,断没有历久不衰的。果然那个时候,另有一个还要好的方法来改变我的方法,那也是大大的好事,况且我的方法能推行几千年,还有什么要说的呢?”

自此有了固定的婚姻制度,于是有了紧密结合的家庭关系,有了相互依赖的宗族体系,构成了互助合作的社会结构,并逐渐扩大为民族团结与国家生存发展的胶合剂。所谓“建功立业,固然可使一世之人享受其福贵,建立一项可大可久的良好制度,则可使万世子孙受惠无穷。”神话中讲女娲氏捏土造人大概就是寓指此事。

诗书礼乐是人类由愚昧进入文明的明显标志,远古时期似乎还谈不上诗书创作及吟咏,但是女娲氏创造了婚姻制度,也就是制定了礼德的原始面貌,开始了有礼法的概念,可分出人类与禽兽的不同之处,使得人类在宇宙万物之中蓦然间跃到领导的地位,后世尊女娲氏为帝,为皇,都是出自对她的德泽的一片感激之情。

女娲氏为了美化人类的精神生活,还发明了笙簧乐器,能把风嘶鸟语,虫鸣溪唱,丝丝入扣地吹奏出来;男贪女爱的喁喁情话,水乳交融的心灵恋歌,也能曲曲传神地表达得淋漓尽致,于是人与人之间增添了无限的祥和气氛,特别是男女之间,由于音乐的滋润,许许多多幸福快乐的恋情,都被优美的音乐旋律激荡起来。

后来伏羲氏死了,女娲氏代立,没有儿女,因为年纪渐老,便退休到美丽的地方,即现陕西蓝田县女娲谷。那知来了一个康回,专用水害人,女娲氏老大不忍,于是再出来与康回斗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名人哲理故事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注意力》

约翰留胡子已有多,忽然他准备把胡子剃掉,但是又有点犹豫:朋友、同事会怎样想,他们会不会取笑?我经过数天的深思熟虑,他最后下决心只留下小胡子。第二天上班时,他已有足够的的心理准备来应付最糟的状况。结果出乎意料,没有人对他的改变有任何评价,大家匆匆忙忙来到办公室,紧紧张张的做着各自的事情。

事实上,一向到中午休息时没有一个人说过一个字。最后他忍不住先问别人:“你觉的我这样貌如何?”对方一楞:“什么样貌?”“你没注意到我这天有点不一样吗?”同事这才开始从头到脚打量他,最后最后有人嚷出:“噢!你留了八字胡。”

着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也讲过一个类似的故事。他出生成长在一个大家庭中,每次吃饭都是几十口人坐在大餐厅中。有一次他突发奇想,决定跟大家开个玩笑。

吃饭前,他把自己藏在饭厅的一个不被人注意的柜子中,想等大家遍寻不到他的时候再跳出来。令英若诚尴尬的是,大家丝毫没有注意到他的缺席。

酒足饭饱,大家离去,他这才焉焉的走出来吃残溏剩菜。

哲理:永远不好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否则会大失所望。不好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每一天对着镜子琢磨半小时决定用哪种口红,哪条领带,你的苦心也许根本没有人注意。大家都在做自己的事情,你也把注意力放在事上吧,不好总惦记着别人怎样评价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重要的是心境名人故事

全文共 513 字

+ 加入清单

心走到哪里,人就会去哪里,因为我们都是跟着心走的!

一位哲人单身时,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米的小房子里。看他总是乐呵呵的,有人问他:“那么多人挤在一起,有什么可高兴的?”哲人说:“朋友们住在一起,随时可以交流思想、交流感情,难道这不是值得高兴的事吗?”

过了一段时间,朋友们都成了家,先后搬了出去,屋内只剩下他一个人,但他每天仍非常快乐。又有人问他:“你一个人孤孤单单的,有什么好高兴的?”他说:“我有很多书哇。每一本书都是一位老师,和这些老师在一起,随时请教怎不令人高兴?”

几年后,这位哲人成了家,搬进大楼,住一层,仍是一副其乐融融的样子。有人便问:“你住这样的房子还能快乐吗?”哲人说:“一楼有多好啊!进门就是家,搬东西很方便,朋友来访很方便……特别让我满意的是,可以在空地上养花、种草。这些乐趣真好呀!“

又过了一年,这位哲人把一层让给一位家里有偏瘫老人的朋友,自己搬到楼房的最高层,而这位哲人仍是快快乐乐的。朋友问他:“先生,住顶楼有哪些好处?”他说:“好处多着呢!每天上下楼几次,有利于身体健康;看书、写文章光线好;没有人在头顶上干扰,白天黑夜都安静。”

柏拉图说:“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名人故事作文300字

全文共 315 字

+ 加入清单

美国的巴顿将军是一位典型的军人,他的家庭也是准军事模式的。儿子的卧室挂有“男兵宿舍”的牌子,女儿的卧室则写有“女兵宿舍”的字样,而厨房则写着“食堂”,客厅则写着“会议室”的大字。有人猜想他们夫妻的卧室一定会挂上“司令部”的牌子,没想到却赫然写着――“新兵培养中心”。

巴顿将军为了显示他对部下生活的关心,搞了一次参观士兵食堂的突然袭击。在食堂里,他看见两个士兵站在一个大汤锅前。

“让我尝尝这汤!”巴顿将军向士兵命令道。

“可是,将军……”士兵正准备解释。

“没什么‘可是’,给我勺子!”巴顿将军拿过勺子喝了一大口,怒斥道:“太不像话了,怎么能给战士喝这个?这简直就是刷锅水!”

“我正想告诉您这是刷锅水,没想到您已经尝出来了。”士兵答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现代名人小故事:身残志坚张海迪的传奇一生

全文共 491 字

+ 加入清单

海迪生于1955年,小名玲玲,山东济南人。5岁因患脊髓管瘤,高位截瘫,自学了小学、中学、大学的专业课程,并获得了硕士学位。1983年张海迪走上创作文学的道路,后成为山东创作协会一级作家并且是山东作家协会副主席。

5岁时张海迪因患脊髓管瘤而不能上学,但她非常想学习,恨不得跳出病魔的“控制范围”。一天玲玲终于挎不住心中的渴望,她对妈妈说:“妈妈我要上学。”话刚说完,妈妈的眼泪夺眶而出:“孩子,妈妈和爸爸会让你学到知识的!”玲玲不能上学,家里又请不起教师,妈妈爸爸下班后便亲自教她。

有一次,她感到非常疲倦,连作业都无力完成(家庭作业),就对妈妈说:“这些作业我明天再做行吗?”妈妈却正重地对她说:“今天的事今天做完。”听了妈妈的话,玲玲明白到学习贵在坚持和自觉,绝不能拖拉。

学习知识的决心让这位钢铁战士傲视一切苦难,经过多年的努力,张海迪不但能够阅读英文版的报刊和文学作品,还能翻译许多长篇小说;不仅能够像其它人一样学习丰富的知识,还成为一位著名的作家。她的作品〈〈轮椅上的梦〉〉给了无数奋进中的人以无尽的力量。

在我们周围,还有许许多多个像张海迪的人,我们应该学习他们做一个生活强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名人成功励志故事大全

全文共 2126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当人生路上遇到一些坎坷,难免会沮丧萎靡,这个时候请多想想那些成功人士的曲折之路,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成功必须冲破障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名人成功励志故事大全,希望能帮助大家!

《廖昌永》(篇一)

廖昌永——这一响铛铛的名字,为我们中国人在世界歌唱家中搏得了地位,你可知道他原来是农民的儿子。

廖昌永7岁那年,父亲病故了,这对本来就十分贫困的廖昌永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上学后,廖昌永渐渐地喜欢上了音乐,他对音乐的最初了解,来自于农村的大喇叭,每天清晨村头电线杆的喇叭里传出的歌声,如同细雨一样,滋润着他那颗热爱音乐的心。

从此,廖昌永不放弃任何学习音乐的机会。虽然他也曾失败过,但音乐那优美的旋律一次次漫湿了他枯干的心灵,最终他从阴影中走出来了,成为一个着名的男高音歌唱家。

《坚持》(篇二)

坚持到底的最佳实例可能就是亚伯拉罕·林肯。如果你想知道有谁从末放弃,那就不必再寻寻觅觅了!生下来就一贫如洗的林肯,终其一生都在面对挫败,八次竞选八次落败,两次经商失败,甚至还精神崩溃过一次。

好多次,他本可以放弃,但他并没有如此,也正因为他没有放弃,才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此路艰辛而泥泞。我一只脚滑了一下,另一只脚也因而站不稳;但我缓口气,告诉自己,“这不过是滑一跤,并不是死去而爬不起来。”——林肯在竞选参议员落败后如是说。

《创造奇迹》(篇三)

法国名画家纪雷有一天参加一个宴会,宴会上有个身材矮小的人走到他面前,向他深深一鞠躬,请求他收为徒弟。纪雷朝那人看了一眼,发现他是个缺了两只手臂的残废人,就婉转拒绝他,并说:“我想你画画恐怕不太方便吧?”

可是那个人并不在意,立刻说:“不,我虽然没有手,但是还有两只脚。”说着,便请主人拿来纸和笔,坐在地上,就用脚趾头夹着笔画了起来。他虽然是用脚画画,但是画得很好,足见是下过一番苦功的。在场的客人,包括纪雷在内,都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纪雷很高兴,马上便收他为徒弟。这个矮个子自从拜纪雷为师之后,更加用心学习,没几年的工夫便名扬天下。他就是有名的无臂画家杜兹纳。

启示:没有手竟然能成为画家,岂不是很不可思议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排除万难的毅力和恒心,你就能创造奇迹,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只要努力、才会出现奇迹。

《是蝴蝶,就不怕翅膀上的雨水》(篇四)

3岁那年,她的父母离婚了。因为家庭的贫困,加上血统的原因,一家人备受歧视。母亲带着她过着四处漂泊的生活,她们因无法支付租金而寄宿在朋友家的地板上。

即使是这样,她却从未掉过眼泪。因为母亲曾是一名歌剧演唱家,小小年纪的她受母亲影响,4岁时,就迷恋上了音乐,常常跟在母亲身后学唱歌。

上学后的她,学习成绩并不优秀。一次测试,她的数学得了6分,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责备了她,但她却理直气壮地站起来,说:“数学对于我没用,以后我要当歌星。”此语一出,立刻遭到了同学们的嘲笑,在同学的嘲笑声中,她紧紧地握紧了拳头。

13岁起,她开始了音乐创作,14岁,她找到了几个录音棚,担任他们的后备试音歌手。高中毕业,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带着稚嫩的梦想,到了纽约。

刚到纽约时,她只能在酒吧里做招待,与人合租狭小的房子,自己常常在客厅地板上铺一张床垫过夜;她每周常常只能靠一包干酪通心粉艰难度日,在经济极为拮据的几个月,她甚至只能靠附近熟食店老板施舍的硬面包和冰水填饱肚子。

然而她没屈服,在昏暗的灯光下,她不停地写歌,写到手发麻,累得趴在桌上睡着了。她热切地盼望着有一份合约,出一张唱片。然而她跑遍了纽约街头所有的唱片公司,都被拒绝在门外。

18岁时,她终于在一家热门的俱乐部获得了登台表演的机会,她的完美的嗓音和创作才华渐渐为人注意,哥伦比亚唱片公司以35万美元的合约成功将她揽入旗下。35万美元,对于她是一个天价,那一刻,她热泪盈眶。

她很快在公司崭露头角,为公司创下排行榜的十大热门歌曲。她的歌曲也越来越成熟,而形象也变得性感自信,她频频出现在各大杂志的封面。这些杂志认为她在音乐和形象上的转变带动了整个乐坛的潮流,并将此种潮流命名为“蝴蝶效应”。20岁,她就获得了格莱美音乐大奖最佳女歌手,此后的10年间,她在世界音乐大奖、全美音乐奖、灵魂列车音乐奖、美国作曲家协会奖、欧洲音乐白金奖等大奖上收获颇丰。

然而,就在她的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了。30岁时,她与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分道扬镳,只得寻找新的公司,但不幸的是,两年后,新公司也决定终止她的合约。原因是他们认为她失恋后,精神上出现了问题。

那时的她备受争议,然而在低谷中的她没有放弃音乐,她坚信,是蝴蝶,就不怕翅膀上的雨水。

一年后,她与环球唱片公司旗下的Island唱片签下合约。在新公司,她很受赏识,两年后,她凭借新专辑重新回归到乐坛的巅峰。这张专辑的销售量位居当年全球销量第二位,国内冠军。此后她的歌曲一直在各大音乐榜单上排名第一,她的歌曲受到全世界各地乐迷的喜爱,她因此被称为流行乐坛天后。

蝴蝶有一个特点,它的翅膀上布满了鳞片,鳞片中含有大量的脂肪,仿佛给蝴蝶穿上了一件“防水雨衣”。她一直相信自己是一只美丽的蝴蝶,雨再大都不会打湿为梦想而飞的翅膀。终于,她成功了,迎来了自己绚丽的春天,她就是玛丽亚·凯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历史名人馆作文800字

全文共 838 字

+ 加入清单

人类文明从古至今源远流长,只有了解历史名人,才能进一步了解历史文化。

我们乘坐时光机,先来到了公元前195000年。那时,智人又称赫托人,被发现于今埃塞俄比亚,境内的他们是迄今为止最古老的智人。

坐时光机到公元前551年的中国,你可以看到一个人,他正穿着红色的衣服,戴着一顶绿色的小帽子,留着黑色的胡子,他的名字叫孔子。他致力于为人类带来希望,奉行严格的道德戒律。

再到公元前940年的雅典,你可以看到这么一个人,他头发像帽子,穿着白衣服,他就是费迪亚斯。他是一个生活在雅典全盛时期的雕塑家和建筑家,我们只能间接地凭借旁人只言片语的描述来领略他早已失传的作品的魅力,要知道他塑造的宙斯像被奉为经典。

来到公元前259年的中国。在偌大的皇宫里,你可以看到一个身穿蓝色和黄色皇袍的人,他头上戴着一顶官帽,帽上还有有一个小球球,他就是秦始皇。他是中国秦朝的开国皇帝,统一了六国,把中国推向了大一统时代,奠定了中国二千余年政府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接下来我们来到公元前356年的马其顿。你可以看到一位身穿橘红色兽皮,头发是金色的男人,他就是亚历山大大帝。热衷于南征北战的年轻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缔造了一个犹如县花一现般短暂的庞大帝国,但是在这之中各种文化在其中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来到公元前4年,你可以看到犹太人之中有一个穿着白色衣服的人,他就是我们众所周知的耶稣。他是犹太人的先知,教派纷呈的基督教之开先河者。

来到公元1158年的蒙古,你可以看到一个君王,他身穿黑衣,头戴黑帽,还留着小胡子,他就是成吉思汗,是思威并施的蒙古统帅,是人类历史上面积最广阔的帝国的君主。

来到公元1452年,你可以看到一个身穿黑衣,留着长胡子,头戴黑帽子的人。他就是非常著名的莱昂纳多。达。芬奇。莱昂纳多。达。分奇是意大利艺术家、科学家,他创造了革命性的绘画方法,将人物身体轮廓模糊化,使之不再是一个脱离背景的孤立的物体,而是巧妙的与景物融为一体。

历史名人如数家珍,请期待下一次的游览!【公众号:明日之星文学社】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责任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查尔斯·詹姆斯·福克斯是英国著名政治家,他以“言而有信”获得了政界较高的赞誉。

当福克斯还是一个孩子时,有一次,福克斯父亲打算把花园里的小亭子拆掉,再另行

建造一座大一点的亭子。小福克斯对拆亭子这件事情非常好奇,想亲眼看看工人们是怎样将亭子拆掉的,他要求父亲拆亭子的时候一定要叫他。小福克斯刚巧要离家几天,他再三央求父亲等他回来后再拆亭子,福克斯父亲敷衍地说了一句:“好吧!等你回来再拆亭子。”

过了几天,等小福克斯回到家中,却发现旧亭子早已被拆掉了,小福克斯心里很难过。吃早饭的时候,小福克斯小声地对父亲说:“你说话不算数!”父亲听了觉得很奇怪,说:“不算数?什么不算数?”原来父亲早已把自己几天前说过的话忘得一干二净。老福克斯听到儿子的话后,前思后想,决定向儿子认错。他认真地对小福克斯说:“爸爸错了!我应该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

于是,老福克斯再次找来工人,让工人们在旧亭子的位置上,重新盖起一座和旧亭子一模一样的亭子,然后当着小福克斯的面,把“旧亭子”拆掉,让小福克斯看看工人们是怎样拆亭子的。

后来,老福克斯总是说:“言而有信,对自己的言语负责,这一点比万贯家财来得更为珍贵!”

父母对自己的言行是否负责,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人品和性格。

不要轻易对孩子许诺,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尽可能照此执行。实在做不到,也应该给孩子解释清楚,有条件的话,尽快将此补上。这看起来像是小事,可如果父母总也不实现自己的诺言,孩子便不会再听信父母的话,因为他们会觉得父母在欺骗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