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有文采的自我简介(优秀20篇)

科举考试,是古代大多数读书人出官人仕的唯一途径,而科举考试中的状元,更是万众仰慕的佼佼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文采的自我简介,欢迎阅读!

浏览

4811

作文

960

『内容简介』

全文共 200 字

+ 加入清单

作者从追溯自己降临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

试图剖析自己性格成长及心灵旨趣变化的内在动因。

作者是一个忧伤的孩子,一个性格矛盾的孩子,

一个有着鲜明个性、渴望独立自由生活的孩子,

同时也是一个具有强烈现实感的孩子。

他厌恶学校里压抑沉闷的生活,

但他也明白当前惟有高考才是证明自己的成功之阶;

他探寻并向往作家丰富的精神世界,

但同时又对世俗的金钱、物质有着毫不掩饰的欲望与梦想。

所有这些,在作品中都有形象而生动的反映。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幻城小说基本简介

全文共 2644 字

+ 加入清单

《幻城》是当代著名作家郭敬明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故事架构于一个虚拟的冰火两重天的大陆,在两族互相战斗中以冰族皇子卡索与的弟弟樱空释所发生的故事为主线,辅以卡索的爱情以及身旁朋友的故事,营造了一个奇幻的爱恨交织的玄幻世界。

小说语言华美,叙事架构新奇。小说首次以短篇面世于《萌芽》杂志,一开始便得到读者的热烈追捧,后改编成长篇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书籍出版后立刻在文学界刮起了“幻城”旋风。

基本简介

故事发生在虚构的幻雪帝国,冰国王子卡索和自己的弟弟樱空释幼年时流落人间,回到神界后,弟弟为了让哥哥能够自由自在的生活毅然争夺王位,为了达到目的释学习了火族的魔法,并用其杀死了阻拦他争夺王位的人。幻雪帝国陷入一阵恐慌中,卡索最后查出凶手杀死了自己心爱的弟弟。最后他得知弟弟是为了自己而争夺王位,心疼不已。几百年中卡索孤独 的活着,一次他得知幻雪神山中有使人复活的隐莲,在朋友星旧的帮助下,他召集了一批伙伴走进了幻雪神山,开始了自己的拯救之旅,发现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神渊祭创造的。

幻城经典语录

1、大雪落尽,长街延展,而你的笑容,隐没于深深的雾气和落日的群岚,剑眉星目,白色的头发。王,我带您回家……

2、我不知道死亡的时候,凝聚苍穹竟然会那么凄凉,一声一声霰雪鸟的悲鸣,斜斜地掠天而去,我看到你的面容浮现与苍蓝色的天空上,于是我笑了,因为我看到你,快乐得像个长不大的孩子。

3、我总是看不清楚你的脸,你脸上沉沉的如同雾霭般的忧伤,你脸上的如同火焰般的乖戾,几百年,几千年,轮回转动,我在命运前匍匐了几世几代。我只要你温暖,我只要你自由。

4、背面是恢弘的城,前面是水面摇晃的幻影,樱花伤逝,大雪降临。谁是谁命中的过客,谁是谁生命的转轮。前世的尘,今世的风,无穷无尽的衰伤的精魂。

5、我总是怀念迟墨衣服上花的精魂,怀念他如同撕裂的夕阳般的笑容。只是我的乐律,却无法给我救赎,等待是一千年吗?还是一万年?

6、如果可以和你在一起,我宁愿所有的星光全部陨落。因为你的眼睛,是我生命里,最亮的光芒

7、凡世的喧嚣和明亮,世俗的快乐和幸福,如同清亮的溪涧,在风里,在我眼前,汨汨而过,温暖如同泉水一样涌出来,我没有奢望,我只要你快乐,不要哀伤。

8、风吹起花瓣如同破碎的流年,而你的笑容摇晃摇晃,成为命途中最美的点缀,看天,看雪,看季节深深的暗影。

9、月光的森然,乐律的精魂,一切只是幻影,稍纵即逝。

10、光明的背面一定是黑暗吗?正义的背面一定是邪恶吗?如果为了我的梦境,我愿意毁灭天界,人界,神界,因为我爱的背面,是绝望和惨烈。

11、我匍匐了一百年,微笑着焚烧了一百年,只为等待与你灰飞烟灭的重逢。因为你的快乐,是我生命里全部的信仰。

12、我总是告诉自己,就算有一天我们不在一起了,也要像在一起一样

13、不再回来的十年,大雪负覆盖了纯白的梵唱。记忆一路向北,向北,高唱着黑色的燎原歌和白色的镇魂曲。无法回来的十年,我带你走回最初的沉睡,回归所有未曾开启的盼望。我在这里。

14、人永远看不破的镜花水月,不过我指尖烟云,世间千年,如我一瞬。

15、梦境的最后,那些飘舞的樱花总是一瞬间就全部变成红色,鲜红得像朝阳融化在水里变成幻影一样的光影和色泽。然后一切消失,在渐渐消散的雾气中,我哥哥的笑容时隐时现。

16、也许天的尽头,我会再次看见你的亡灵,那个时候,请你对我微笑,如同撕裂朝阳一样的微笑,让我可以笑着流完我的眼泪,然后让我听见你自由的,歌唱。

17、那种孤单形影相随。湮没了一个又一个沉甸甸的黄昏。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你怎么知道我就不寂寞?

18、我总是看不清楚你的脸,你脸上沉沉的如同雾霭般的忧伤,你脸上的如同火焰般的乖戾,几百年,几千年,轮回转动,我在命运前匍匐了几世几代。我只要你温暖,我只要你自由。

19、月光的森然,乐律的精魂,一切只是幻影,稍纵即逝。

20、如果时光停止,那么一定是这样的时刻。

21、一只巨大的霰雪鸟横空飞过,当我抬起头的时候,它一声嘹亮的破鸣,然后飞往更高的苍穹。

22、蝶澈,你想过飞到天空上去看一看吗?我想知道,云朵上是开满了樱花,抑或是住满了亡灵。

23、凡世的喧嚣和明亮,世俗的快乐和幸福,如同清亮的溪涧,在风里,在我眼前,汨汨而过,温暖如同泉水一样涌出来,我没有奢望,我只要你快乐,不要哀伤。

24、刹那的芬芳,却可以永生永世流转。

25、在黑色的风吹起的日子里,在看到霰雪鸟破空悲鸣的日子里,在红莲绽放樱花伤势的日子里,在你抬头低头的笑容间,在千年万年的时光裂缝与罅隙中,我总是泪流满面。因为我总是意犹未尽地想起你。这是最残酷也是最温柔的囚禁吗?

26、不再回来的十年,大雪覆盖了纯白的梵唱。记忆一路向北,向北,高唱着黑色的燎原歌和白色的镇魂曲。无法回来的十年,我带你走回最初的沉睡,回归所有未曾开启的盼望。我在这里。

27、瞳孔深红色,于是世界沉入黄昏。头发银白色,接着天地升起黎明。无数只飞鸟离开,无尽的大雪回来。我知道你站在我背后,安静地站在背后,点燃了一整个重楼。

28、体温沿着心脏经过脉络渐次冷却,剩下一声又一声心跳化成呼喊,飞了天,遁了地,也不知道你听见了没有。于是心里碾过轰隆的战车,你的眉毛银白色,重新染白所有银白色。

29、路途是未知的祷告,渐次反复的描写和逐渐雷动的想念。前方有光,有雪,有终年未散的大火。烧尽天空露出阴霾。你在前面等我,等过了三千个绿色的夏天。

30、手指叠上手指,温度散去有重新聚拢。你在我身边,画出从未见过的晴天。音容笑貌渐强渐弱,声色逐步渲染。于是你就停在我五步之外,不曾走远,也不会靠近。未散的大雾永远都是一场谜。

31、花朵渐次染红了你的魂魄,三魂断开,七魄延续。而你的声音惹乱了暮色的飞鸟。你的笑容是庞大的诅咒么?夜夜夜夜,在我的瞳孔里逐渐放大,逐渐雕刻。

32、我颠覆了一整个世界,只为了摆正你的倒影。

33、我总是无数次地回想,那些大雪弥漫的冬天,城上破裂的云朵和不曾出现的朝阳。你的肩膀撑开了一整座夏天。我怎么看也看不到终点。

34、那些绵延的烈火,温度诅咒了每一寸大地。汹涌的潮水翻涌上滚烫的堤岸,沿路冲刷,沿路焚毁。谁是谁的束缚,在断开一千里的命脉里固执着传承。

35、一个交错。三个交错。一千个交错构成语言不断的传说。谁都不曾知道谁的过去。埋葬了誓言的苍白和等待的翠绿。是你么?是你么?

36、伟大的巫师和小王子。一挥手送别了整座无雪的城,再挥手点燃了整面无风的湖。你是我大旱三季里惟一的雨水。你是我绵延万里黑暗中惟一的光。谁是谁的救赎,谁是谁的劫难?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年七月与安生小说简介

全文共 6190 字

+ 加入清单

安生,原生家庭破碎冰冷,学业很差,性格桀骜、敏锐、叛逆,被公认为是“不健康的颓废”,而七月,原生家庭温暖幸福,学业优异,性格平和、宁静、宽厚,被公认为是“温良恭俭让的乖乖女”。但两个生活和性情迥异的少女却互相吸引,情深意长。

然而,安生默默爱上了七月的男朋友家明,因为家明温厚、淳朴,“能够让所有的喧嚣都失去声音”,家明虽然喜欢七月的温柔贤惠,却也被安生的特立独行所吸引。因为她俩仿佛是彼此的影子,让他看不分明。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没有是非善恶观,只是爱永远是道难题,失去分寸太容易。一场异地相逢使独居的家明与流浪的安生走在了一起。七月得知真相后,在痛苦中狠狠打了安生一耳光。

然而,即使深深受伤,七月仍然看到安生的孤寂与家明的内疚,于是,因着内心深处的怜悯,她原谅了安生,也原谅了家明。此后,当安生带着身孕走投无路之际,七月主动收留并悉心照顾安生,而安生最后在难产中带着深深的负罪感死去。

七月和家明结婚后则收养了安生的孩子。七月在梦中会经常怀念安生——那个穿着花瓣一样的白裙子,坐在操场大樟树最高处,寂寥地看着远方铁轨流泪的小女孩子。

其实,这种“闺蜜爱上同一个男孩”情感纠葛的叙事模式在一些女作家的小说中并不少见。我个人觉得写得最出彩的,当属徐晓斌的小说《迷幻花园》和李碧华的小说《青蛇》,都以冷峻批判之姿,将友情中的争竞与算计,爱情中的残酷与执迷呈现得淋漓尽致,让人读完后对世间情谊不寒而栗。

但与之相比,安妮宝贝的叙事视角则柔细而温暖,且充满对人物软弱处的悲悯与救赎意识,令我深深感动。多年后,安妮宝贝自己在微博中回忆说:“原著中的七月,不断在承担和接受,她有坚定的灵魂。安生与之相比,漂泊、逃避,是脆弱而透明的灵魂。最后安生死去,她的叛逆不容于世。七月存活,代表一种拯救。这是关于一个人的灵魂中两个面彼此对抗与和解的故事。回头看,那一切是过往。是你与我走过的曾经。

是的,那的确是我走过的曾经。在21岁读小说《七月与安生》,会觉得七月象征家与烟火,而安生象征诗与远方,于我却是两难选择;会在七月身上看到梅兰妮,而在安生身上看到郝思嘉;也会觉得自己时而像走在路上虚无而孤寂的安生,也时而像等在家中笃定而温情的七月,时而是内心里的安生望着七月,时而是内心里的七月望着安生。

也许,在青春时代,每个文艺女生心中,都有一个七月,也有一个安生,她们彼此倾听,彼此对话,彼此对峙,彼此凝视。

七月与安生,互换成了对方?

16年后,人到中年的我终于等到了电影。

电影画风唯美干净,情节也精巧迷离,不过,我个人觉得,电影更接地气,而小说则更飘逸空灵,有一种灵魂深处的哀伤。难怪有人说,原著是少女看青春,电影是成人看青春。

最触动我的却是电影中人物性格的深化,安生不再是小说中那个孤傲冷峻、动荡不安、具有攻击人格的女孩,而七月也不再是小说中那个柔慈怜悯,先人后己、全是圣母情怀的女孩。

或者说,七月和安生的关系不再是小说中家园守望的母亲与异域放逐的女儿的不对称关系,而是懵懂成长过程中一个女孩和另一个女孩之间的对等关系。而这一视角正好呈现出人性更多的复杂面和真实面,也为成长这一主题提供更深度观照与聆听的可能。

综观不少影评,解读还停留在“常规与自由”、“安定与漂泊”、“独身与婚姻”等女性不同生活方式的思辨上。仿佛促成七月和安生之所以从对抗走向和解,是她俩终于互换生活方式成为了对方——因为安生停止漂泊生活后选择结婚嫁人,终于得到踏实平稳的幸福,因为七月放弃安逸环境后选择浪迹天涯,终于得到自由轻灵的幸福。

这种评论过于美化了外在的生活方式本身,而忽略了人内心的突破才是根本——毕竟,每一种生活方式都有其利弊。家与烟火的生活,有其踏实平稳的一面,也有其固步自封的一面,诗与远方的生活,有其自由轻灵的一面,也有其颠沛流离的一面。

一个人的内心若没有通透澄明,即使去了远方,也未必活得海阔天空,即使结了婚有了家,也未必活得气定神闲;同样,人的内心足够宽广丰盈,即使没去过远方,也会在寻常风景中乐山乐水,即使没有结婚没有成家,也会安于一个人的独处时光。

在影片前半段,安生更多被呈现的是漂泊生活中颠沛流离的一面,七月更多被呈现的是稳定生活中固步自封的一面,而在影片后半段,安生更多被呈现的是稳定生活中踏实平稳的一面,七月更多被呈现的是漂泊生活中自由轻灵的的一面,不知是不是导演有意为之,所以,我个人觉得,安生从未变成之前的七月,七月也从未变成之前的安生,她们只是在努力变成未来更好的自己。

七月:自以为义的拆毁与重建

七月曾是那么掏心掏肺的对待安生。

13岁开始,一起洗澡,一起睡觉,一起养小松鼠,一起谈论少女情怀的小秘密。

直到有一天,她在山上看到男友家明试图拉住安生的手。但她故意装出天真浪漫一无所知的表情。因为她笃定家明是自己的。

为了成全七月与家明,安生为了避嫌毅然选择离开。站台上,七月送别火车车窗口渐渐离去的安生。两人都是依依不舍,安生最后哽咽着说:“七月,如果你让我留下,我就留下。”

尽管七月流着泪,但并没有挽留。因为她留意到家明的家传玉坠被安生戴在脖子上。七月知道,安生如果留下,会威胁到自己和家明的“爱情”。她有嫉妒,有恐惧,做不到放手与豁达。

回家后,她意识到一件事:她长大了,不再像少年时代那样掏心掏肺的爱安生。逼视到内心中的自保、设防、虚弱,使得18岁的她又内疚地哭了好久。

然而,再过了几年,23岁,当家明北上告别她而去,安生南下投奔她而来,她不再内疚,甚至在漂泊无定流离失所的安生面前不知不觉显出自己的优越感:是啊,她学历比安生高,职业比安生体面,收入比安生优渥,外表比安生漂亮,原生家庭比安生幸福,生活方式比安生正常……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当安生大大咧咧地说起流浪时骗吃骗喝的把戏时,七月却觉得很丢脸。她自以为义地鄙夷安生:“你怎么就这么贱?”之后,又含沙射影地讽刺安生:“为什么你每次给我写信,最后一句都时问候家明?”两人第一次争执起来,七月气冲冲回到酒店,安生则默默离开。友情开始出现裂痕。

又过了几年,26岁,七月发现苦苦等待的家明还是选择和安生在一起后,拿着花洒朝着安生怒吼:“你一无所有,没人愿意和你做朋友,除了我!家明才不会喜欢你这种风格!”她所有的苦毒、傲慢、愤怒、阴郁在瞬间爆发,突然令我想起浪子回头故事中大儿子对小儿子的冷嘲热讽………

直到有一天,七月突然醒悟到,爱不是强求,而是放手,放下掌控欲、放下外在看得见的安全感,放下做迎合世人期待值的乖乖女,也许自己内心能够活得更放松。

她本以为的未来就在那个从不曾离开的小镇,做一份稳定但未必要深爱的工作,找一个合适但未必要深爱的男子,结婚生子,直到终老。

但现在,她能够平静地对家明说:“我无法忍受和一个不爱自己的人过一辈子。”就这样,她辞了工作,也放弃了家明。也许,她并不是那么深的爱着他,只是想证明他爱她,只是想证明自己不会输,只是活在主流价值观的寄望、期许和设定中而已。

其实,摆脱父母的寄望、社会的期许和自身的设定,是很艰难的,但七月愿意走出第一步,她不仅开始学习对爱情不强求,也开始学习对友情不傲慢。离开家乡后,七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住安生曾经住过的旅馆,她尝试去理解安生,体会安生,也发现站在甲板上时,自己其实也喜欢摇晃和飘荡的感觉。

她慢慢成长为一个勇敢、宽广、谦和、不再患得患失,并真正能给予爱的能力的自己。

安生:在漂泊中给出爱

在好朋友的世界,很多是可以分享的,一起吃饭、一起逛街、一起睡觉、一起读书,但似乎唯有一样事情无法分享,那就是爱上同一个男孩。这似乎是一个很纠结的伦理困境。

安生表面洒脱不羁,桀骜不驯,但内心其实是重情重义的女孩,她并不像很多青春片中喜欢上闺蜜男友的女孩那样,高调标榜:“只要没结婚,大家都是自由人,完全可以公平竞争,优胜劣汰。”

当她发现家明对自己的情愫,也意识到自己对家明的情愫后,立刻采取刻意回避的态度。所以,在影片细节中处处可以看到,安生单独面对家明时,表情总是漫不经心的,语言总是划清界限的,“七月在等你回去呢!”“我最近交了新的男朋友!”安生那种大大咧咧的,潇潇洒洒的,满不在乎的微笑,让人看得心疼。

然而,她必须这样,因为家明是七月先喜欢上的男孩子,她要好好保护七月不受任何人的伤害——包括来自家明的伤害,更包括来自自己的伤害。

于是,她选择了离开小城,离开七月和家明,离开了一份温暖的友情和一份朦胧的爱情。在她看来,放逐自己,成全他们,让友情不至撕裂,让爱情不要萌芽,是最好的选择。

“七月,在家明和你之间,如果非要做选择,我自然会选择你。”

然而,当她重新回来,感受到七月变了,那种居高临下和小心设防的优越感。最后,七月当着众人嘲讽道:“你这些年在外闯荡,都是靠男人骗吃骗喝吗?你就那么贱?”安生彻底受伤了。

友情出现深深的裂痕,安生再次离开了七月。此后,际遇的不顺,加上家明的援助,这一次,她到底没有克制住自己压抑的情感,终究和家明走到了一起。

影片并没有展现她与家明相恋这段时间的心态,有没有对七月的罪疚感——那种第三者插足的挣扎和懊悔,也许会有吧,但更多的可能是她自身长期漂泊状态的软弱与疲倦,无力去成全更高的伦理标准。那时的她,只想有一个陪伴她渡过难关的男子。

终于,影片中最残酷的一幕发生了。七月发现男友和最好朋友在一起后,备受打击,对着安生大吼大叫,歇斯底里。

但即使,这一幕的残酷中依然也看到温情,七月发泄完怒火后,随即又懊恼地蹲下去,抱住安生哭:“安生,我们为什么会这样?”

而安生也抱住了七月,紧紧的,充满泪水的。

爱恨恩怨的交织,演绎得生动而缠绵。

最后,安生建议家明回到七月身旁,而自己,却嫁给了另一个对她很好的男人。在她看来,这是唯一的也是最好的选择,和谁不都是过一辈子?

安生从小缺乏爱,没有家。所以,她渴望爱,也渴望家。就像潘美辰的《我想有个家》所唱的那样。但渴望归渴望,现实归现实,她看得很清醒——

似乎,七月爱她,但七月对她的爱是有保留的,遇到利害关系会放弃的;那一天,当她在列车上对流泪的七月说:“七月,如果你让我留下,我就留下。” 或许她隐约期待听到七月的颔首。但七月只是沉默。

似乎,家明爱她,但家明对她的爱也是软弱的,遇到重大选择究竟是茫然无措没有主见的;那一天,当她在操场上对奔跑的家明说:“你不能一直跑,终于要有停下来的一天。”或许她隐约期待听到家明的承诺,但家明只是沉默。

但她还是选择了原谅人性的软弱,正如她知道自己也曾有软弱一样。原谅之后,是给予,是担当,是付出。

当七月走投无路找到她后,安生给出的是拥抱、接纳、家的温暖,以及少年时代最熟悉的那一句:“七月,躺在我臂弯里吧。”

当七月难产死去后,安生始终没有告诉家明七月死亡的真相,以免加重家明的负疚感。

最后,安生以七月的笔名,把七月写进小说,让七月在小说中自由自在的走着,笑着,海阔天空着……作为自己最独特的怀念。

我和兰:分道扬镳十几年后,彼此饶恕

很多女性观众看完电影,都难免想起自己少女时代某些刻骨铭心的友情。

或许那段友情中没有与闺蜜同时爱上一个男孩的尴尬与痛苦,但一定会有欢笑、眼泪、痛楚、误会、猜疑、争执、饶恕、和解。我也不例外。

我生命中第一个最要好的女友叫兰,我的同班同学。

那时,我大约11岁,就像安生一样,总是从冰冷压抑的家里逃跑出来,到兰温暖自在的家里,一呆就是一天。而兰的父母总是表情宽厚,面带微笑地冲我打招呼,给我们做饭吃,就像影片里七月的父母一样。

我们在小房间里一起看同一本书,一起睡同一张床,一起迷恋大观园中的诗情画意,一起尝试办一份文艺手抄小报,一起谈论将来长大后的梦想。

我对她说:我将来会去很远的远方,会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但不要结婚,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她对我说:不结婚怎么行啊,一个人太孤单了!

“那我们俩在一起过好了。”于是,两人咯咯咯的笑成一团,

有那么多点点滴滴的美好回忆。然而,没想到,突然有一天,我俩发生了争执,起因是我无意中看了她的日记。在缺乏界限感的我看来,两人那么那么要好,什么东西都应该是可以分享的,然而,兰却坚持认为日记是最私密的东西,不可以分享给我。

兰沉下脸来,要求我道歉。我性格勇敢顽强、大大咧咧,但比较粗枝大叶,情感不够细腻。虽然道歉了,但依然觉得她有些小题大做,兰性格敏感细腻,对我这种满不在乎的道歉感到非常愤怒。最后,两个小姑娘,谁都不理谁。

那天是她的生日,结果不欢而散。我走的时候故意发狠地说:“我再也不来你这里了。”她也发狠地说:“不来就不来。你可不要以后又反悔。”

我那脆弱而强大的自尊心受伤,发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和兰彻底一刀两断。我还记得离开她家那天的黄昏,独自走在大街上,微微下起了小雨,流着自怜自怨的眼泪,伤感而迷离。那是1994年。

从此,我再也没有踏进她家门半步;从此,两人在学校见到也如同陌路;从此,这一分道扬镳就是14年。

2003年我信了主,常常想起这些年人生路上都对谁有过亏欠,第一个想起的就是兰,特别想和她郑重其事的道歉,并表达对她的牵挂与感激。然而,却不知她现在何处,现况安否?

奇妙的是,主垂听我的祷告,2008年,她突然在我博客上留言,说这么多年,她一直在找我;后来,意外搜索到我写的信仰见证,而其中的一段话深深触动了她,再后来,她也因为上帝的奇妙带领,信了主,受了洗。

我惊喜交加,连忙向她道歉,而她说:“未联系你之前,心中那份未被你知道的深深歉意及或许没有被面对的怯怯恨意始终在心中,多年不散,信主不久,我一次做梦,我们相逢在峡谷,我向你道歉,然后你冷冷拒绝了。我伤心不已,直至醒来。我特别感谢上帝,若不是他的爱给到我安全感,我这生可能都没有办法来跟你联系 ,也无从有被释放的机会。虽然我前半生有惊涛骇浪般的苦难。但回首,我却又看到自己有如此多的幸运……”

少女时代的种种嫌隙在坦诚、道歉与宽恕中灰飞烟灭。炼净的却是在基督里更深的故人情谊。就像七月和安生一样。

我们俩重新成为交流最深的朋友,一如当初。我们回忆各自的原生家庭故事,回忆各自在应试教育中所经历的阴霾,回忆各自这些年不同的人生际遇与心路历程,回忆信仰给自己带来的各层面改变……

不仅回忆过往,也分享当下。她参加黄维仁博士“亲密之旅”的课程后,会不遗余力地推荐我;我有了什么传福音的奇特经历后,也会激情澎湃地告诉她;她在主内书店举办读书会后会把感想发给我;我则把我在深圳的福音朋友介绍和托付给她,她总是愿意花时间和心思在他们身上。更会倾听彼此的软弱与创伤。甚至我难以和丈夫交流的某些话题,梅总是最忠实的倾听者、关心者、代祷者。在温柔谦卑这点上,她远远胜过我。

回首,从2009年到至今又是7年,虽然她在深圳,我在北京,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好的友情总是在互补和互动中成长……

兰身体一直不太好,记得一次,她发邮件给我:“……我想,我会先于你走。多年来的情绪折磨,已经给我身体留下诸多隐患,也在近年来,逐步呈现。但我内心恐惧之外,更多时候是平静。包括我曾担心不能为父母养老的痛苦,现在也放下了。人生没有什么苦难是不能承受的……”

“我会先于你走”这几个字眼让我重重地震了好久,却久久说不出话来。

前几天,我将小说《七月与安生》大力推荐给她,她看哭了;我又将电影《七月与安生》大力推荐给她,她又看哭了。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而在你的故事中,谁是七月,谁又是安生?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人物简介

全文共 219 字

+ 加入清单

李小龙,原名李振藩,1940年出生于美国加州旧金山,祖籍中国广东顺德均安镇。他是世界武道变革先驱者、武术技击家、武术哲学家、UFC开创者、MMA之父、武术宗师、功夫片的开创者和截拳道创始人、华人武打电影演员,中国功夫首位全球推广者、好莱坞首位华人演员

职 业:武术家、演员、导演、编剧、哲学家、慈善家

代表作品:《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死亡的游戏》《青蜂侠》

子 女:儿子李国豪、女儿李香凝

功夫巨星李小龙的经典名言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骆驼祥子》内容简介

全文共 822 字

+ 加入清单

好胜、要强的祥子凭着力气拉车挣钱,指望自己能买一辆漂亮的洋车,不再受拴车人的气,做一个"自由的洋车夫"。他早出晚归,忍饥受冻,风里雨里整整拼了3年,终于攒足了100元,买了一辆新车。

20年代的北京,军阀混战,兵荒马乱,祥子为了生存,还是起早贪黑地拉车,一天,他拉着车刚出西直门就被几个抓夫的大兵连人带车给抓走了。在队伍逃走时,祥子痛心地看到自己的洋车拉着炮弹滚到山涧里去了……

大兵们逃散了,祥子意外地拣了乱军留下的三匹骆驼。他卖了骆驼,又回到了车厂,幻想着再买辆洋车。大家传说祥子卖了30匹骆驼,发了大财,给他取了个绰号叫"骆驼祥子"。

人和车厂厂主刘四的女儿虎妞,三十七八岁了还没嫁人。车厂里的大事小事全凭她一人操持,她为人泼辣,没人敢惹。她爱上了比自己小10多岁、老实巴交的祥子,拉他到屋里喝酒,祥子被灌醉后不能自持,被虎妞给缠住了。

事后,祥子又羞又悔又恨,为摆脱虎妞,他来到一位具有民主思想的大学教授曹先生家拉包月车。曹家人待他非常和蔼,主仆相处十分融洽。祥子把挣的钱都攒在闷葫芦罐里,一心还想买辆车。不料,虎妞找上门来,硬说有了身孕,一定要和祥子成亲。这时,一个跟踪曹先生的侦缉队员来到下房,把祥子辛辛苦苦攒的钱全抢走了。连遭厄运的祥子只好离开曹家,又回到人和车厂,地痞流氓出身的刘四,认定祥子高攀虎妞,是惦记他那60多辆洋车,认为女儿嫁给一个车夫是丢他的脸,扬言宁肯放火把车厂烧了,也不让他们得到便宜。

虎妞表示非嫁给祥子不可,祥子只得和虎妞成了亲。刘四卖掉了车厂,人也无影无踪了。祥子婚后住在穷苦人生活的大杂院里,街坊二强子也是拉车的,他为了一家人活命竟逼女儿小福子卖身为娼,祥子对小福子的遭遇充满了同情。

不久,虎妞难产而死,小福子心中早已隐藏着对祥子的感情,可是穷困却不能使他们结合。祥子对小福子说:"你等着,等我混好了就来接你!"然而,生活的煎熬,使小福子再不能等待了。当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祥子去接她时,只见到树权上挂着她上吊的绳套。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邓世昌简介

全文共 303 字

+ 加入清单

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汉族,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广府人籍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广州市海珠区),清末北洋水师将领,民族英雄。

邓世昌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中的一个,是清朝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他有强烈的爱国心,常对士兵们说::“人谁无死?但愿我们死得其所,死得值!”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即舰长)。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谥壮节公,追封太子少保衔。光绪帝挽联如此写道: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有《甲午风云》、《英雄邓世昌》、《甲午大海战》等多部文学、影视、戏曲作品歌颂其英雄壮举,有墓冢、纪念馆等多处可供纪念、瞻仰、凭吊。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中国近现代十大作家及简介

全文共 1746 字

+ 加入清单

优美的文学如灵动的生命信息,如音韵节奏中的意味,字词的暗含意味,语气语调,情调,格调,风格,神韵等等,必须亲身感受体验才能把握。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中国近现代十大作家简介,欢迎阅读。

1.近现代文学奠基人:鲁迅

鲁迅先生的文字辛辣、尖锐、狂热、阴冷、沉郁、深邃、浓黑、悲凉,既愤世嫉俗、冷酷无情,又悲天悯人、忧世伤生,撕掉了五千年文明的虚伪面孔,刺痛了亿万国民久已麻木的神经,催人奋进,发人猛醒。鲁迅先生用他的黑暗照亮了我们的黑暗,由此,使我们于无边的孤寂彷徨苦闷空虚近乎窒息无所希望的痛苦深渊中得救。先生已然作古,但其文字、其精神,必将历千年而不灭、万民信而得永生。

2.杰出的语言大师:老舍

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20世纪30年代就成为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以讽刺幽默和诙谐轻松的风格,赢得了人民的喜爱,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一生勤奋笔耕,创作甚丰,且形式多样。作品多以城市人民生活为题材,爱憎分明,有强烈的正义感。人物性格鲜明,细节刻画真实。能纯熟地驾驭语言,善于准确地运用北京话表现人物、描写事件,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

3.新文化运动代表:周作人

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翻译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现代散文开山大师”之称。他最早在理论上从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提倡文艺性的叙事抒情散文,对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其散文风格平和冲淡,清隽幽雅,洋溢著深厚的中国、东洋、西洋古典与近现代文化素养。

4.乡土文学之父:沈从文

中国杰出的小说家和历史文物研究家,一生共出版过三十多部短篇小说集和六部中长篇小说,结集约有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也是少数几个拥有世界性声誉的现代中国作家之一。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小说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单纯而又厚实,朴讷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在中国文坛中被誉为“乡土文学之父”。

5.难以逾越的高峰:林语堂

在美国华人文学界,林语堂的文学创作,从质量、成就和产生的影响等方面来说,至今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峰。他在美的文学创作向西方社会介绍一直遭误读的中国社会和东方文明。身受中西文化双重浸染,将西方文化的理性精神和对中国文化的深厚情感及使命感,糅合成一种中庸而不失谐噱的笔调,用睿智通达的语言娓娓道出了中国人的道德、精神状态与向往,以及中国的社会、文艺与生活情趣。

6.卓越现代戏剧家:曹禺

卓越的中国现代戏剧家。前期极富创作力,作品具有强大艺术感染力,其处女作《雷雨》问世,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它被公认为是中国现代话剧真正成熟的标志。他创作的《雷雨》、《日出》、《原野》和《北京人》被誉为“四大名剧”,其艺术功力所达到的境界,迄今为止,尚无人能超越。

7.孤高传奇才女:张爱玲

中国近代史上最负才情的天才女作家,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将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作品世俗而又自我,阴柔而又冷漠,善感而又超脱,用古典笔触写出现代情感,雅俗共赏。

8.通俗文学第一人:张恨水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多产的作家,在近半个世纪的写作生涯中,共完成作品不下三千万言,中长篇小说达一百一十部以上,号称“章回小说大家”和“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张恨水也是由深受鸳鸯蝴蝶派影响的旧派小说向现代小说过渡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家。

9.卓越文坛的巨匠:巴金

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出版家,“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是其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巴金的长篇小说创作在我国现代小说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译著和散文也很多。

10.民国第一才子:钱钟书

博大精深,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绩。治学融汇多种学科知识,探幽入微,钩玄提要,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昆仑和“二十世纪人类最智慧的头颅”。长篇小说《围城》风格幽默,妙譬可人,内涵充盈,兼以理胜于情,被誉为小说中的宋诗,成为现代文学经典,甚至有论者认为是现代中国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咸丰皇帝简介

全文共 508 字

+ 加入清单

咸丰帝,爱新觉罗·奕詝,是道光皇帝的第四个皇子,其生母为孝全成皇后钮钴禄氏。1850年继承皇位,改年号为咸丰元年。

道光皇帝是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个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在位三十年,统治时期国内矛盾尖锐,清政府的残暴镇压导致各地百姓起义势力此起彼伏,甚至联合势力,集解成为一支有领导有组织的反清起义军,一派星火燎原之势。

与此同时,全国弥漫着鸦片风潮,民众深受其害,劳动力大大削减,民不聊生,面对外来帝国势力的侵蚀,道光皇帝陷入一片焦灼之中,遂采取清廷一贯的禁止政策,派林则徐赶赴广州进行销烟事宜,然而虎门销烟事件直接导致了中英双方关系的紧张,一场蓄谋已久的非正义战争拉开了帷幕,从此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自此走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道光皇帝对于政务处理颇为思虑,面对内忧外患的局势,郁结成疾,身患重病之下勉强临朝处理政事,直至道光三十年正月,道光知其命不久矣,遂召唤朝廷重臣,取出匾后的诏书,宣布皇四子奕詝继承大统。未过正午,道光去世。

咸丰皇帝登基时年仅二十岁,是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制确定继位的皇子,咸丰帝继位不久,清王朝的命途迅速衰败,外敌入侵,内患不断,最终于三十一岁时,与承德避暑山庄病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叶圣陶《小小的船》作者简介

全文共 371 字

+ 加入清单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1]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2] 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3]

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主席。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1988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人物简介

全文共 274 字

+ 加入清单

董卿,1973年11月17日出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中国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

1994年到浙江电视台工作,开启主持生涯。

1998年因主持《相约星期六》受到观众关注。

1999年担任上海卫视节目主持人。

2002年走进央视,先后主持了《欢乐中国行》、《魅力中国》等多档栏目,获得观众喜爱。

2004年因主持第十一届青歌赛使其事业脚步稳步前进。

2005年,董卿首次亮相央视春晚,随即被观众所熟知,此后,连续十三年主持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连续八年被评为央视年度“央视十佳主持人”。

2016年1月,主持“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2016春节大联欢”晚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内容简介

全文共 521 字

+ 加入清单

新疆喀拉峻从来就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不仅雪山皑皑,林海深深,芳草萋萋,静美如画,还有大自然留个人间的“最后一块净土”——天堂湖。

当一位叫墨菲的女孩循着草原的血脉踏上喀拉峻的土地时,一个掩藏在草原上的悲情故事便被慢慢剥开。围绕着警察的一段恩仇扑朔迷离地展开。戏剧性特征和情节思维是本书的最大特点,多条线索、人物交织的冲突集中在一起事件中暴发,直到那个美若仙境的地方出现,所有的谜底才开始初露端倪。掩卷长叹,不禁发问,为何一个复仇的故事背后隐藏了这么多的恩情,所有人被莫名卷入一场颠倒交织的因果循环中,一件事追着另一件事,来不及喘息、来不及思索,谁都没有做错,却最终互相伤害。一只南美洲热带雨林的蝴蝶轻轻扇动翅膀,引起了两周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就是蝴蝶效应的连锁反应。但是在这个悲剧故事中,谁能理出头绪?谁能找出扇动这场悲剧的最初那只蝴蝶翅膀?

《天堂湖》是一种现实与虚构间的介质,一种表象背后的灵魂,它真实存在,又仿佛从不曾发生。就像俄狄浦斯的寓言,你深知,却又无法避免地陷入悲剧。也许就在你合上书的明天,也会遭遇这样的困境,而会在瞬间无意识中暴发仇恨偏激,当然你或许会因为读过此书而随即平静下来淡然处之,这大概就是这个故事的由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简介

全文共 232 字

+ 加入清单

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西安事变简介

全文共 3074 字

+ 加入清单

西安事变之所以被称为一次重大的历史变革,主要原因不仅是因为国内,而且西安事变对世界的影响也是存在的。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西安事变简介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1936年12月,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率部发动的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对于促成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起了重要的作用。

当时在西北地区,以西安为中心的国民党军队的主要力量有张学良率领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率领的第十七路军,这两支军队均非蒋介石嫡系,屡受排挤,对此,他们极为不满,尤其是东北军,过去盲目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弃守东北,遭到国人唾弃,后又被命“剿共”蒙受重大损失,全军上下深感“剿共”没有出路,强烈要求抗日,收复东北国土。在瓦窑堡会议之后,中国共产党通过种种渠道,大力开展对这两支军队的工作,坚定了张、杨联共抗日的决心,从而使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首先在西北地区取得胜利。

张学良自从在西北地区实行联共抗日之后,曾多次劝谏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对外,都被拒绝。蒋介石调集嫡系军队约30个师准备从河南开入陕甘参加“剿共”。之后,蒋又于1936年12月初到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把军队全部开赴陕北“剿共”前线。12月12日凌晨,东北军和第十七路军协同行动,扣留了蒋介石,并囚禁了陈诚、卫立煌等国民党军政大员,随即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抗日主张。

西安事变发生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如何对待事变的问题上,南京当权势力中出现了两种对立的主张。以军政部长何应钦为代表的亲日派竭力策动“讨伐”,轰炸西安,企图取代蒋介石的统治地位;而亲英美派的蒋介石亲属宋美龄、孔祥熙、宋子文等则不顾何应钦的反对,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营救蒋介石而积极努力。

中共中央在对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进行正确分析之后,确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基本方针,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引起的问题,反对新的内战;同时中共中央还主张用一切方式联合南京的左派,争取中派,反对亲日派,以推动南京政府走向抗日。

南京方面在弄清张学良、杨虎城和共产党并不想加害蒋介石,而希望和平解决此次事变的态度后,于22日派宋子文、宋美龄到西安谈判。周恩来作为中共中央全权代表也参加了谈判。他遵照中央的有关指示,在与张学良、杨虎城共同商讨并进行同南京方面的谈判中,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经过两天的商谈,宋美龄等人作出“停止剿共”、“三个月后抗日发动”等项承诺。12月24日晚,周恩来会见蒋介石,当面向蒋介石说明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政策。蒋介石表示同意谈判议定的六项条件,允诺“只要我存在一日,中国决不再发生反共内战”。

25日下午,张学良决定释放蒋介石,并亲自陪同蒋介石乘飞机离开西安回南京。一到南京,蒋介石立刻扣留张学良。消息传出后,西安出现动荡不安的局势,东北军中坚决主张联共抗日的王以哲军长被东北军中一部分过激分子杀害,内战危险重新出现。周恩来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坚定而细致地进行工作,巩固了红军和东北军、十七路军的团结,基本上保持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伟大成果。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各种社会政治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内战在事实上大体停止下来了,国共关系得到迅速发展,从而开始了国内和平的新时期;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国共两党的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

西安事变背景介绍

西安事变之后蒋介石手上掌握了大量的军队,他一面忙着整编一面和中共展开合作,而中共也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可以说西安事变的意义十分重要,那么在此之前的局势是怎样的呢?或者换句话说西安事变背景是怎样的呢?

在说西安事变背景的时候,大家首先应该知道那时候九一八事变已经发生,张学良从退出东北战争之后,深深觉得是自己的失策才造成这种局面,于是他开始离开国家出过去考察。而中共方面经过了艰难的长征路途也在陕北顺利的会师。但是国内的环境也使得西安事变的背景有些混乱。那时候北平已经有许多大学生开展了示威或者游行的活动,人们心中停止内部争斗的呼声更加强烈,而国民党身上的压力也越来越重。以上这些内容都可以归到西安事变背景之中去。

除此之外西安事变的背景还包括国民党的剿共计划遇到了失败。当时蒋介石在西安设立了剿共的总部,但是东北军在这条路上却并不太顺利,先后几次遭遇了失败蒋介石终于坐不住了,亲自到西安查探和监督,可以说蒋介石这次到达西安在西安事变的背景中十分重要。这时候张学良已经质疑他的政策是否正确了,在和周恩来会谈之后,更是多次劝阻蒋介石,但是都遭到了拒绝,在两人争吵的最激烈的时期甚至撤掉了张学良身上一切的职务。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西安事变发生了,而这次事变意义非凡,将西安事变背景中这些问题大部分都解决了。

西安事变对世界的影响介绍

西安事变之所以被称为一次重大的历史变革,主要原因不仅是因为国内,而且西安事变对世界的影响也是存在的。张学良为了迫使蒋介石能够答应停止内战,策划这次事变的发生,西安事变对国内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然而西安事变对世界的影响要怎么说明呢?

西安事变对于世界的影响可以从多方面来说明,首先在西安事变之前,国际上就曾经组织过会议,针对世界法西斯这一事件也做了深刻的分析,认为在这种残暴的列强主义面前,建立一条统一而且同步的战线是十分必要的,那么西安事变对于世界的影响就出现了。日本的侵略行为也属于上述针对的问题当中,而西安事变主要就是想要达成一致的对外战线,从而抵抗并且破坏掉日本的不良企图,这样看来西安事变对于世界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

除此之外西安事变对世界的影响还可以从国际上形成的格局来说明。当时日本的野心是很大的,不仅是对中国就是对苏美也存在假想,甚至曾经想要通过占领中国而达到称霸世界这个狂妄的目的,苏联对于西安事变也是极其关注的,若是西安事变并不存在,中国就有可能因为内战从而导致被占领的最后结局,到时候苏美等国家是否还安然存在就是个未知的了。

上述西安事变对世界的影响都是真实存在的,而且通过西安事变而导致遏制日本的侵略,也能使法西斯远离各个国家。

西安事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西安事变是一次伟大的历史变革,对于当时的社会和战争情况都有很大的意义,同时也正是因为西安事变终于停止了已经持续了十年的内战,大家都知道西安事变可以说是张学良一手策划和主导的,但是西安事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表面上看西安事变的根本原因似乎是因为张学良不同意蒋介石的政策,认为攘外安内才是最应该做好的,所以才用西安事变来逼迫蒋介石划定统一战线,但是这是西安事变的根本原因吗?其实刚刚说的只是这次事变的一个直接原因罢了,至于西安事变的根本原因还应该从大局着手。

在讨论西安事变的根本原因之前,先来看一下当时的社会和战争背景。那时候日军已经在中国土地上十分的猖獗了,可是共产党几次作战都没有获得什么明显的成效,而北平又不断的有各种游行和示威的活动,希望国家可以停止内部的争斗,转而将外敌打退才是最主要的,但是蒋介石的态度却是十分强硬的,他认为必须先将国内的矛盾解决之后才开始开展对外作战,这样一来就和许多爱国人士的想法发生了冲突。

其实以上的种种现象已经早已表明,那个时期中日之间巨大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的矛盾了,在这个主要矛盾面前内战这种事情已经算不上那么严重,当前最应该做的就是解决主要矛盾。这样看来西安事变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是中日之间的矛盾已经上升为社会上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矛盾是迫在眉睫了。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世界名人爱因斯坦的简介

全文共 448 字

+ 加入清单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3.14——1955.4.18),德国物理学家,相对论的奠基者,二十世纪两大最重要的物理学家之一。他于1879年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母均为犹太人),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在伯尔尼专利局任职,在苏黎世工业大学担任大学教授。1913年返德国,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和柏林洪堡大学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皇家科学院院士。1933年爱因斯坦在英国期间,被格拉斯哥大学授予荣誉法学博士学位。因为受到纳粹政权的迫害,脱离德国到美国,担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教授,从事理论物理研究工作,1940年写了一篇着名论文,“我不信仰一个人格化的神“。1955年4月18日,病逝于普林斯顿。

爱因斯坦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他的深刻影响下与广泛应用等方面开创了现代科学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相关阅读:白居易简介

全文共 224 字

+ 加入清单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1]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2]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太阳_说明文简介

全文共 501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它介绍了太阳的特点,讲述了太阳和地球及人类的关系。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作者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使课文内容显得丰富多彩,通俗易懂。

一、说明趣味化

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写太阳远的特点,作者先用有关太阳的传说开头,使文章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接着指出太阳离我们有三万万里远,为了说明三万万里究竟有多远,作者进一步运用了两个大胆新奇的假设,一是步行到太阳上去需要三千五百年,二是坐飞机到太阳上去需要二十几年,这样既给人留下了比较清楚的印象,又使人读来兴味盎然。

二、说明具体化

课文第一自然段写太阳大的特点,太阳到底有多大,作者都没有运用抽象的数字说明,而是拿地球和太阳相比,指出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我们对地球之大多少有些认识,太阳相当于一百三十万个地球那么大,太阳之大就可想而知了。这种对比,给读者的印象比之准确的数字更加具体。

三、说明形象化

课文在介绍太阳热的特点时,先用大火球作比喻,形象地反映出了太阳的形状及发光、发热的特点;接着指出太阳的表面温度有六千度,六千度该有多热?作者通过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加以说明,引起了读者强烈的联想,从而使六千度变得生动形象、炙手可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人物简介

全文共 434 字

+ 加入清单

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1732年2月22日—1799年12月14日)[1] ,美国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革命家,美国开国元勋、国父、首任总统。

1775年至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时任大陆军(Continental Army)的总司令,1787年主持了制宪会议。会议制定了现在实施的美国宪法。1789年,他经过全体选举团无异议的支持而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其同时也成为全世界第一位以“总统”为称号的国家元首,首任总统),在接连两次选举中都获得了全体选举团无异议支持,一直担任总统直到1797年。他在两届的任期中设立了许多持续到今天的政策和传统。在两届任期结束后,他自愿放弃权力不再谋求续任。

华盛顿由于扮演了美国独立战争和建国中最重要的角色,故被尊称为“美国国父”,又称“合众国之父”。学者们则将他和亚伯拉罕·林肯、富兰克林·罗斯福并列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乔治·华盛顿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2名 。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一号坑简介

全文共 239 字

+ 加入清单

一号坑为东西向的长方形坑,长230米,宽62米,四周各有五个门道。坑东西两端有长廊,南北两侧各有一边廊,中间为九条东西向过洞,过洞之间以夯土墙间隔。这个坑以车兵为主体,车、步兵成矩形联合编队。军阵主体面向东,在南、北、西边廊中各有一排武士面向外,担任护翼和后卫;东面三排武士为先锋。九个过洞内排列着战车与步兵的庞大主体军阵,每个过洞内有四列武士,有的穿战袍,有的着铠甲,中间配有战车,每辆战车后有驭手一名,车士两名。

二号坑面积约6000平方米,由车兵、步兵和骑兵组成曲尺形军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名人传作者简介

全文共 856 字

+ 加入清单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思想家、文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举世闻名的反战主义者。他一生都在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与各种反动势力进行着不屈的斗争。罗曼。罗兰出生于克拉姆西城的一个律师家庭,家境富裕。少年时体弱多病,备受家人爱护,后来为了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一家人迁往巴黎。他1882年考入大路易中学,1886年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先攻文学,后攻历史。青年时代曾受18世纪启蒙思想的影响。1888年列夫·托尔斯泰的信对他的艺术观形成起了很大作用,托尔斯泰“不以暴力抗恶”、“道德上的自我修养”和“博爱”等思想对他产生了深刻影响。1899年,他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进入罗—5法国考古学校当研究生。归国后,罗曼·罗兰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并从事文艺创作。前期他写了7个剧本,以历史上的英雄事件为题材,试图以“革命戏剧”对抗陈腐的戏剧艺术。《名人传》为他赢得了盛名,以《贝多芬传》为蓝本发表的《约翰·克里斯朵夫》更是世界文学佳作中的经典,此作品使他于1913年获法兰西学士院文学奖,,191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除此之外,他还写了《群狼》《母与子》《女预言家》等作品。1931年他发表了《向过去告别》一文,批判了自己过去所走过的道路,从此积极地投入了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保卫和平的各类活动中,成为进步的反帝反法西斯战士。

苏叔阳,生于1938年,当代著名作家,河北保定人。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曾任大学教师、工人。197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电影家协会。曾任作协全委会委员、影协副主席等。作品曾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文华奖、华表奖、“五个一工程”奖、人民文学奖、金鸡奖、乌金奖及全国作协散文奖、短篇小说奖等。其作品《中国读本》获世界知识产权联盟金奖。曾获“《儿童文学》金作家”称号,并荣获国务院专家终身津贴,“中国电影百年优秀电影艺术家”奖,“中国话剧百年国家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家”称号,联合国艺术贡献特别奖,“2011年度中华文化人物”称号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清明节简介

全文共 613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就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就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就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就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就是我国传统节日,也就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就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就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就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就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就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全国爱耳日简介

全文共 457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降低耳聋发生率,控制新生聋儿数量的增长,预防工作尤为重要。1999年,卫生部颁布了《常用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规范》,加大了对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中的规范化管理力度。针对大陆耳聋发生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工作薄弱的现实,卫生部、教育部、民政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老龄协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10部委局共同确定:每年的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Ear Care Day)。

中国有听力语言残疾人为残疾人总数的首位。为了降低耳聋发生率,控制新生聋儿数量的增长,预防工作尤为重要。针对中国耳聋发生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工作薄弱的现实,卫生部、教育部、民政部等10部委局共同确定每年的3月3日为中国爱耳日。

2015年3月3日,是第十六个全国“爱耳日”,也是国际爱耳日。今年的主题为 “安全用耳,保护听力”。外出一定要给它们“穿上”保暖外衣,可以戴上耳包,或用宽大的帽子、围巾遮住耳朵。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的窗口,平时您注意爱耳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