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优秀乡村教师先进事迹材料8篇(20篇)

秋风送爽,果实飘香。我们又迎来了老人们的传统节日­——“九九”重阳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乡村教师先进事迹材料8篇,欢迎大家参考!

浏览

5811

作文

430

学习廖俊波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全文共 930 字

+ 加入清单

正值壮年的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长、党组成员廖俊波同志,因公殉职,永远的离开了我们。生前,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标准,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模范榜样,先进事迹被广泛传颂,廖俊波精神被大力弘扬。

学习廖俊波就是要学习他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廖俊波同志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最高追求,无论组织安排他在哪个岗位,他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高度负责,用生命和行动诠释了对党忠诚、对事业执着、对百姓热爱,自觉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价值追求。对党忠诚是党员入党誓词,它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高调的表态,而是一项严肃的政治要求,是对党员的根本要求,每名党员干部都应该自觉遵守,真正做到对党忠诚、永不叛党。

学习廖俊波就是要学习他心系群众的公仆情怀。廖俊波同志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倾听群众意见和诉求,不管是在乡镇、园区、县委还是市政府,他都带领当地人民扑下身子苦干实干,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推动一个个地方旧貌换新颜,用真情和实绩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称赞。群众在干部的心里有多重,干部在群众心中就有多重,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作为领导干部尤其是党员干部,就要心里装着人民、时刻想着人民、讲话贴近人民、奋斗为了人民。

学习廖俊波就是要学习他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在大家眼中,廖俊波同志是“铁人”、“工作狂”,他常年奔波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抢险救灾、民生工程、脱贫攻坚等工作一线,“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几乎天天工作到深夜,始终保持实干拼闯的工作热情。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默默付出、忘我拼搏,是每一名人民干部都应该具有的优秀品格,当干部,就应该立足本职、忘我奉公,就应该心无旁骛、一心为民。

学习廖俊波就是要学习他无私奉献的高尚人格。廖俊波同志几十年如一日,对工作孜孜以求,舍小家、顾大家,清白做人、干净做事,人到哪里,示范就做到哪里,干到哪里,正能量就传播到哪里,一直忙碌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无私奉献是一道用爱心铸成的彩虹,五颜六色,清新飘逸,带给人们温馨与快乐,对人来说,最大的幸福、最大的成就,莫过于把自己的精神力量、把自己的智慧才干,奉献给人民,奉献给养育培养我们的这片土地,做品格高尚的人,为无悔的人生而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钟南山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全文共 850 字

+ 加入清单

眼下,全国各地都在集中精力、全力以赴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当人们从电视、广播等各新闻媒体中了解和掌握基本防控知识时,“钟南山说动才动”“如何洗手要听钟南山”“钟南山教你正确摘口罩”等等,逐渐成为了一个现象级的导引。一时间,钟南山也成为了近期的“偶像级英雄”。在民间还流传着:“火神山雷神山钟南山‘三山’镇毒,医者心仁者心中国心万众一心”的励志对联等。

他临危受命,亲临湖北武汉抗击“疫”情最前线,担任专家组组长,指导医治及防护工作。作为国内外呼吸病防控治疗领域的翘楚,钟南山不仅在病理学、流行病学等知识领域学识渊博,贯通中西,甚至连如何洗手、戴口罩等生活细节也要亲自示范、普及。尤其是当他看到疫情防控难度增加时,他眼含泪花,看到他苦口婆心劝导人们一定要尊重医学、尊重知识、加强自我隔离时,人们对这个80多岁的耄耋老人油然而生一种深深的敬意;当看到他四处奔波,在高铁上劳累到靠着座位靠背熟睡时,很多网友心疼地直呼要他保重身体。正是这样一个可爱、可敬,对事业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老人和无数个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工作者,构成了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的“脊梁”。

危难之中显身手。钟南山院士带领他的团队不辞辛苦、殚精竭虑为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一幕幕,为全国医疗界战胜疫情增添了信心和力量,同样也让全国人民再次记住了“钟南山”这个名字。

一个偶像级英雄的诞生,不仅在于他的非凡业绩、过人的智慧,还在于他对祖国、对人民健康事业满腔热忱、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地付出。这样的英雄,才是我们的民族引以为豪、不断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栋梁,才无愧于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钟南山的一举一动代表着中国无数优秀知识分子的形象。相信有一天,当我们最终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钟南山的形象,以及对于科学知识的不懈探索和追求,对于中国人的责任和担当精神,必将成为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新偶像和人生奋斗目标,会不断激励着他们用青春、热血和生命,护佑着祖国和人民的安宁。

到那时,已做过一次支架手术的钟南山又该是怎样的一个心境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于2024中国梦劳动美五一劳模先进事迹精选

全文共 842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一名从一线成长起来的工人,只有经过实践的磨练,才能掌握真正的本领。”__坦言道。

正如__所言,25年的公路施工生涯,他从一名技工成长为技术员、工程师、__市检测中心副主任、__市公路管理局工程处副总工、检测中心主任、__交通学院硕士生指导教师,真正成为公路专家。

干工作没有什么诀窍,就是肯钻研。__说,越是遇到难题,他越要想办法解决。2001年3月,竹曲高速公路中标后,__和同事们风尘仆仆赶到项目驻地,等待他们的只有一个废弃的炸药库。在简陋的条件下,__和同事们开展了SMA-13试验段施工。SMA配合比设计不同于普通的结构设计,首次采用无成功经验可以借鉴,__勇挑重担,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设计出SMA最佳的配合比,圆满完成了竹曲路首个SMA-13试验段。

“干我们这行,不管是在试验室,还是在施工现场,都必须坚持用数据说话,绝不能盲目靠经验施工。”这是__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2003年,__所在的工程处中标参加南京长江三桥建设。南京长江三桥指挥部在建设过程中采用清水混凝土施工,清水混凝土外观、施工技术难度很大,科技含量很高,国内当时无规程、无施工经验参考。__作为技术骨干参与了清水混凝土项目课题研究,他夜以继日工作,查阅大量资料,试配配合比,采集各项数据,进行分析、调整、再试验。最终,成功攻克了清水混凝土浇注技术,对模板的设计、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结构物的美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都说公路行业苦,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但__却以苦为乐,以路为家,以忘我的勤奋耕耘精神,在青春岁月里洒下一路汗水,唱响一路欢歌。

真诚的付出获得了丰硕的回报。由__负责的济乐高速公路工地试验室被__省交通运输厅质量监督站作为“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示范工程在全省在建项目大力推广;他先后获得“__省公路优秀工程师”、__市“五一劳动奖章”“__市金牌职工”“港城十大工匠”等荣誉称号。

面对成绩和荣誉,__没有骄傲,而是把荣誉化作不懈前进的动力,依然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着,奉献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盖军衔先进事迹

全文共 527 字

+ 加入清单

老盖三次奔赴南极担任机械师,亲历了进入南极“人类不可接近区域”的艰险。

1995年,老盖第一次参加国家南极考察队,担任长城站建设工程机械师。老盖充分利用极昼现象四处奔忙,两个多月,不要说午睡,连休息都没有安稳过。一座垃圾山,一幢房子的建筑废渣,几乎都是老盖一个人清理运走的。

1997年,老盖第二次参加南极考察,出征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成为我国最早进入南极内陆冰盖的两位机械师之一。老盖摸索总结了一套冰盖行车、保养、维修的经验,保障车队从中山站向冰穹A行进了464公里,创造了世界纪录。

2004年底,老盖第三次参加南极考察。这次考察计划一举登顶冰穹A最高点。第二天,当大家准备登顶时,老盖因劳累过度,突然发生高原反应。冰盖队联系美国南极考察站,用飞机把老盖送走。他在离开冰盖前,用铱星手机给我打过一个电话:“我病了,要撤下去,这回去怎么交代呀”。说完,放声大哭。

空闲时,老盖会招呼大家喝茶,在房间里开起了老盖茶馆。车队前行时,他会放开喉咙唱起《爱拼才会赢》。他从厦门带了几个水仙花头,休整时,拿起来精雕细刻,用温水泡着,放在驾驶室里保温,细心呵护,水仙花终于在冰盖上凌寒开放。

老盖就像那怒放的水仙花,以纯洁的心灵,高雅的情趣,笑对艰难险阻 ,奉献一片赤诚。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做四讲四有党员

全文共 1230 字

+ 加入清单

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12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批示中指出,李保国同志堪称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育、科技工作者要学习李保国同志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自觉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笔者认为,当前各地正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李保国先进事迹正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鲜活教材,引导党员干部对照学习,争做合格共产党员,更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那我们应向李保国学习什么?

学习他讲政治、有信念。李保国同志把太行山区生态治理和群众脱贫奔小康作为毕生追求,35年如一日,长期奋战在扶贫攻坚和科技创新第一线,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带领10万农民脱贫致富,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之中,彰显了其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和妻子带着不满一周岁的儿子,离开大学校园走进太行山,恰恰说明他抓住了坚定理想信念这一党员干部安身立命的根本。其用一言一行树立起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形象。

学习他讲规矩、有纪律。李保国同志作为一名党员在他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他把践行党的纲领表现得淋漓尽致。李保国去世的前一天,他还在石家庄主持了河北省山区苹果、核桃、特色杂果产业技术创新与示范体系建设3个项目的验收会。这正是他一心为人民服务的心态和发扬党员干部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的体现,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真正树立起优秀共产党员的典型形象。

学习他讲道德、有品行。“愿做太行山上的一棵树,我的根,永远扎在这里。”这是李保国生前最爱说的一句话。他用毕生的精力硬是在一片“几辈子什么都不长”的荒岗上,把襁褓中的绿岭抚养长大,托起了太行山核桃产业带的发展,用产业带动了农民脱贫致富……。体现了其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精神,用自身的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其共产党人优秀品质形象。

学习他讲奉献、有作为。李保国常年奔波在山村,“随手指向一片苹果园,李保国都能脱口说出是谁家的。”在生命的最后一段岁月,石家庄、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保定、邢台,都留下了他奔波忙碌的身影。他真正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这片昔日的“荒地”。他研发推广优质无公害苹果生产标准化技术,建立了30多个苹果生产基地,创造出驰名省内外的“富岗”苹果品牌。在他的带领下,太行山10万群众脱贫奔小康,2015年全村人均收入近三万元。他淡泊名利、严于律己,树立起共产党员清正廉洁、甘于奉献的良好形象。

李保国同志“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精神,正是值得广大党员干部所学习的。我们不仅要以李保国同志为镜子,正衣冠,结合“两学一做”,真正做到在学习中有反思、有触动、有提高。还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带领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学习支月英先进事迹有感

全文共 701 字

+ 加入清单

2月8日晚,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201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上,江西农村最美乡村教师代表支月英当选“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平凡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们让我们由衷感动,总有一些事情让我们温暖心肺。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的《感动中国》,就为我们挖掘了一批榜样人物。这些榜样人物虽然平凡普通,但却提供了生命可以企及的高度,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指引。他们身上的勇敢、善良、担当、坚强,让13亿人民看到了人性中最美丽的光辉。

在大山深处教书育人36年的支月英,就深刻诠释了执着和奉献。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就曾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36年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两代人。

“支姐姐”到“支妈妈”,变的是称呼,但不变的却是执着和奉献。她关爱孩子,资助贫困生,不让一个孩子辍学,更是展现了筑梦路上炎黄儿女的精气神。也不仅仅是支月英,不仅仅是评选出来的《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无数炎黄儿女为了心中的梦想,也正在日以继日善行义举,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融入工作、生活、学习中。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最美乡村教师代表支月英的感人事迹,让我们在寒冷冬日里更有暖意。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如盏盏明灯,点亮千家万户。这些榜样人物也激励着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把榜样力量化作精神动力,付诸工作实践,作出自身努力,为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凝聚更多的正能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黄永腾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全文共 305 字

+ 加入清单

黄永腾同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老黄牛”,他六十二年如一日,把毕生精力全部奉献给了边境地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赢得了社会普遍的肯定和人们的尊敬。在黄永腾身上集中体现了牢记宗旨意识、勇于开拓进取、甘于默默奉献的共产党员本色。

全体党员干部要以黄永腾同志为榜样,认真学习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学习他勇于担当、扎根基层的职业精神;学习他不计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学习他勇于开拓、锐意进取的工作作风及甘为桥梯、立德树人的道德情操。同时要与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扎实工作,不仅要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更要做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黄大发先进事迹个人心得体会

全文共 1281 字

+ 加入清单

20世纪60年代起,“年份英雄”黄大发带领群众用了30多年,在绝壁上凿出一条“生命渠”,结束了当地长期缺水的历史,他又带领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修村路、架电线、“坡改梯”、建学校,改变了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期愚公移山精神,无愧于“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黄大发的“走红”,体现了社会大众对这种不求回报、实干有为的干部的赞赏,也昭示了广大群众对好干部的呼唤:

像黄大发一样有为民的情怀。作为一个党员,虽然他“大字不识几个”,但时刻记着“先进模范带头作用、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从28岁当上村长的那天开始,他就一直想着“给村里通水”这件“大事”,更是用36年的时间“拿命修渠”,修成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水渠,完成了许多人一生都不可能完成的壮举。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当干部的一生,就是为民服务的一生。

像黄大发一样有无私的品格。为给水渠工程筹款,借了女儿婆家彩礼凑份子;为避免水泥被偷,在车里睡了一晚;为不耽误工期,以个人名义贷款买炸药;为不影响工程进度,手骨骨折也没休息;妻子想扫一点原料车上洒下来的水泥补灶,却被严厉呵斥“这都是公家的”。正是他的无私品格,带动了广大村民,同心同德,修成了水渠,正如他的名言“为了水,我愿意拿命来换”。

像黄大发一样有坚韧的毅力。36年绝非一个简单的数字,其背后充满了艰难和曲折。在初次修渠的失败面前他没有退缩,在项目中断的10年里他主动学习、积极申请项目复工,在机遇面前他2天走了200里路完成项目审批,在群众嘲讽面前,他说“如果水没有修过来,我就把名字倒着写”,正是这样的坚毅和执着,敢于担当、迎难而上,让他挺过了难关,建成了水渠。

像黄大发一样有善学的意识。黄大发知识水平不够,大字不识几个,但在“水渠”项目中断后,他开始积极学水利知识,并被选拔担任水利辅导员,“他买了新华字典,一个字一个字地认过去。”3年里他系统地参加了如工程如何测量、用料如何夯实等水利知识培训,对分流渠、导洪沟的常识也有了系统了解。没人生来就会,正是有了善学的意识,才让他拥有了别人没有的专业知识,水渠的修建才有了技术保障。

像黄大发一样有硬朗的作风。他坚持每天一早带头上工,天黑才下工,晚上还要点评哪里修得好、哪里修得不好,两年里几乎吃住都在渠上。看到偷懒完不成进度,耽误了统一浇水泥的时间的,就会开口责“骂”。看到谁家修的分段质量不好,就“直接把坝蹬掉”,要求返工。正是这些硬朗的作风,才避免了一些偷懒耍滑、偷工减料的问题,才保证了工程质量和进度。

黄大发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党员干部应有的胸怀和责任、作为与担当,也照出了现实干部的差距——黄达发式的干部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我们也期待更多的干部能像黄大发一样,始终把人民群众装在心中,践行好群众路线,与群众为亲,和群众为友,问政于民、勤政于民,做一名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

1.当代愚公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2.干部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3.黄大发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4.黄大发先进事迹个人心得体会

5.关于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6.学习黄大发精神心得体会

7.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抗洪救灾人物先进事迹

全文共 535 字

+ 加入清单

陈建

湖南消防救援总队前置力量

常德湘西怀化前方指挥部指挥长

“长沙跨区域增援湘西保靖大队救援力量已经到达目的地,特此汇报。”

7月7日早上6时20分许,当最后一支前置湘西的力量抵达既定前置点后,担任总队前置常德、湘西、怀化前方指挥部指挥长的陈建

7月6日下午, 陈建

接着深入里耶,督导当地防汛准备工作,然后赶赴龙山。紧接着马不停蹄亲临永顺塌方现场,再转战常德临澧。5个昼夜,行程1300余公里。

“他很专业,运筹帷幄,对于集团力量的设防、部署、调度,他能做到科学、有序、精准。”

前方指挥部的同事非常佩服这位指挥长。

每到一个地方,陈建

比如,抵达湘西后,结合湘西山洪爆发地质灾害和城市内涝都比较严重的灾害特质,及时调整了力量的组成情况。

抗洪抢险用舟艇比较多,地质灾害用搜索探测、顶撑破拆比较多,在人员装备的配备方面有所不同。于是,他将抗洪抢险救援队伍与地质灾害救援队伍两种力量进行整合,提出任何一支分队都要兼具抗洪抢险和地质灾害救援。

不管是现场指挥作战,还是视察灾害现场,他都是冲锋在前,靠前指挥,任何有危险的地方都是自己先侦察完以后,再派队伍上。每次下达命令,他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综合考量的,绝不让自己的队伍去做一些无谓的冒险。

“根据最新研判,哪里最危险,我就去哪里!”当记者问陈建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全文共 1123 字

+ 加入清单

在XX,有这么个家庭:虽是普通的三口之家,却都是大学生,而且有四张文凭和四个学位。他们家共持有一张律师证、一张注册税务师证、一张金融从业证和一张保险从业证,持有两张会计师证和两张注册会计师证,持有三张会计从业证,总以一技之长济世。其中,丈夫张美法还获得2012年XX省终身教育先进个人表彰。他们的家,是一个书的世界,无声地传递着书香;他们的家,是XX人竞先传诵的“最美家庭”,这个家就是我县财政局副主任科员黄XX的家庭。

1. 耕读传家。作为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在“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的时代洪流中,夫妻双方却是文科生,丈夫选择了法律这一前沿学科,妻子选择了财经这一冷门专业。但是,基于只要是有益的知识,都将有益于社会的基本认知,夫妻双双成为专业学科的佼佼者:丈夫通过律师资格考试,妻子通过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对知识的尊重也就成为这个家庭的基因,女儿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法学与英语双学位专业,总以一技之长济世。

2.学而不倦。由于所学专业处于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中国的法律体系经历了一个创立的过程,而中国的会计制度也同样经历了一个整合、提升的苦难,在这一被动的压力下,夫妻双双以学为乐,并作为这一变革的经历者,成为各自专业的专家。妻子长期在财政局工作,是预算会计的行家,在政府工作法治化的背景下,主动向丈夫学法律,在政府预算和政府采购的依法行政上学有专长。丈夫长期在政府法制工作,是政府公职律师,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把“懂法律懂经济”作为一项技能。1997年取得XX广播电视大学财务会计专业的文凭,成为本科生读专科文凭的“XX第一人”,还在1999年通过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2001年通过注册税务师资格考试,并获2012年XX省终身教育先进个人表彰,是XX的一个“学霸”。 作为法学背景的女儿,在金融系统工作后,则很快取得金融从业资格和会计从业资格,实现华丽转身。

3.好为人师。在XX电大工作站,妻子站在讲台,丈夫是台下的学生,成为学校的美谈。在妻子主管会计继续教育时,丈夫成为不二的老师人选。自1992年起,丈夫身兼XX电大工作站会计科和法律科的老师,成为全县家喻户晓的兼职老师。在泳池中,女儿的标准蛙泳成为他人模仿的对象;在龙津江上,丈夫的自由泳是一道天然的风景。

4.学海无涯。她们的家,是一个书的世界,无声地传递着书香;她们的家,有慕名前来学太极拳的孩子,掤 捋挤按相传的是传统国术;她们的家,墨香沁人,滋润华屋里的每个人。杂学博闻,兼收并蓄,不以成家成名为目标,但愿学成方法论,能欣赏,拓思路,也是人生一大乐趣。学生前来时,客厅则成为答辩的课堂;同事相聚时,茶香相伴政策的研讨。乐学成为这一家庭的标志,也是XX人竞先传诵的“最美家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观后感

全文共 589 字

+ 加入清单

一辆摩托车、一把镰刀、一个喇叭和一本工作记录簿,每天7点,广东省河源市国有坪山林场工作人员刘天娇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无论酷夏还是寒冬,刘天娇都坚持巡护山林,排查火灾隐患,宣讲森林防火知识,每天至少要走十几公里山路。林区山路陡峭崎岖,杂草荆棘密布,他拿着镰刀开路,走累了在林中打个盹,饿了靠干粮充饥,渴了喝山泉解渴,晴天经常一身灰,雨天则是一身泥。一年下来,走坏五六双鞋,换几把镰刀,写完两本工作记录簿,完成一篇调研报告。

对于刘天娇来说,白天还好说,忙个不停,到了晚上就十分难熬,周围静的出奇,没有人,没有娱乐活动,实在睡不着,他就到楼顶上去望着林场发呆,盼着天亮。这样的工作枯燥,甚至煎熬,但祖国大地的绿林青山需要他们守护。

比如在清明、重阳与春节等节日,扫墓祭拜、烧香点烛、燃放烟花爆竹和放孔明灯会增多,森林防火工作压力极大。每次遇到这种情况,刘天娇和同事只能极力劝阻;有时劝阻不成,就在旁看守,直到村民祭拜完毕,消除火灾隐患,才放心离开。

2015至2018年间,刘天娇的足迹遍布红星林场下坝工区两万亩森林的每一个山头、每一条防火线,到林区及农户家中宣讲森林防火知识20次,发放森林防火手册1000多份,张贴宣传标语30多份,拉挂横幅12条等。

“来到基层就要努力转变角色,脚踏实地办实事。”刘天娇说,这也是他到这里工作的初衷。他希望,通过回乡就业,在祖国需要的地方贡献青春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抗洪救灾人物先进事迹

全文共 604 字

+ 加入清单

率先垂范 引领先锋作用——张建友

2021年7月3日凌晨1点多,中方镇塘家田村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风雨极端天气,狂风四起,洪水肆掠,导致村内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全村352户村民中,受灾农作物达200多亩,部分农作物直接被淹没;村级公路受洪水冲刷多处断裂,无法通行;强风摧力设施,供电中断;通讯信号无法联系外界;

部分村民房屋倒塌……

风声、雨声、喊叫声,声声紧急,塘家田村张建友同志,按照村部拟定的应急预案,随即召集全村在家党员、年轻人一起开会,深入研究救灾具体方案。他把党员分为第一梯队、年轻人分为第二梯队,各队由一名村干部带队实施紧急救援。全村受灾群众达到500多人,特别是坨田湾组、力子冲组、岔路口组等最为严重和紧急,在通信中断、通路受阻的情况下,张建友把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首先想方设法把灾民安全转移到村部,坨田湾组村民潘盛梅家里房屋面临即将倒塌的危险,情况万分危急,但她死死不肯离开那破旧的老屋,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张建友奋不顾身把她背出危房,安置到安全地带,才侥幸躲过一劫,保住了一条命。

此次特大灾害发生后,他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率先垂范,始终奋斗在抗洪救灾一线,冒着生命危险挨家挨户走访了200多户,转移了37人到村部,从半夜到第二天晚上九点多只喝了几口水,一直走在洪灾一线,没有造成一名群众伤亡,赢得群众的一致好评,张建友是一名预备党员,他表现出了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和勇往直前的共产主义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党委书记学习姜仕坤先进事迹心得

全文共 7849 字

+ 加入清单

姜仕坤,倒在脱贫攻坚决战冲锋号吹响的春天。

2016年4月12日,这位身为中共晴隆县委书记的苗族汉子,因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46岁。

——而在半年多前,通过对抗战“活化石”二十四道拐历史记忆的唤醒,曾经苦甲天下、被称为中国最穷县的晴隆,刚刚蝶变为新兴的山地旅游目的地。

——此前4个月出台的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南方草山草坡畜牧业发展列为支持重点,这被业界认为是因地制宜、种草养羊的“晴隆模式”,进入井喷发展的拐点!

——他去世前几天,规模宏大的黔西南州“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战役全面打响!晴隆县的7.91万贫困人口中,将有2.2万人得到易地扶贫搬迁。

——穿越县境的沪昆高铁贵昆段建设正如火如荼,今年年底正式通车后,“连峰际天、飞鸟不通”的晴隆,将依借这条大动脉实现“千里京沪当日达”的梦圆!

然而,这部激荡人心的交响中,由姜仕坤本人倾尽心力演奏的乐章,戛然而止了!——姜仕坤走了,走得太匆忙,匆忙得让人难以置信。

打破“愁城困局”

晴隆,贵州西南部因贫穷“出名”的小县。

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而在贵州的扶贫地图上,晴隆县的贫困面之大、贫困程度之深又格外“醒目”。2015年,在全国向贫困发起决战冲刺之时,33万人口的晴隆,尚有近8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晴隆缺晴,有时候阴雨连绵一两个月难见阳光;晴隆缺水,这里石漠化严重,再大的豪雨,也会很快顺着喀斯特漏斗、暗河消失殆尽。

晴隆山高、谷深、坡陡。县域面积1331平方公里,接近北京城区面积的两倍,但竟找不出一块略大于天安门广场的千亩坝子。土地瘠薄,稼穑艰难。

采煤、采锑、采金,资源的粗放开发,曾使晴隆的发展一度陷入自然生态和政治生态的双重困局。

2009年12月,姜仕坤来到了晴隆,担任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副县长、代理县长;2010年3月,当选晴隆县县长。

那一年,震惊一时的晴隆黄金案的处理刚近尾声,晴隆接下来该怎么走?不少干部坐困愁城。

由于黄金案遗留问题多,干部普遍不在状态,“大家脸上都是一层灰”。初到晴隆的姜仕坤起步艰难,但他下定了要把各项工作搞上去的决心。至今,晴隆的干部仍记得他那句掷地有声的话:“我们承认落后,但不能甘于落后!”

姜仕坤选择从城建入手破局。

当时的晴隆县城已经十几年没变过样:建成区面积只有1.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才2万多;主干道只有6米多宽,白天条条路堵车,晚上四处黑灯瞎火,冷冷清清。如此的规模和建设管理水平,连有些地方稍大的乡镇都不如。

县城不扩容改造,晴隆就伸不开发展的手脚!

斯人已去。如今,在姜仕坤身后,人们看到了一个新晴隆:白改黑后的沥青道路干净清爽,交通标线清晰,信号灯闪烁,车行畅通有序;县城面积扩大到6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4万多;全县城镇化率从17.5%提升到33.55%,接近倍增!当地人把县城扩容改造,赞为晴隆发展史上“天翻地覆的壮举”。

在县住建局局长姜文新、莲城镇镇长范勇等“城建破局”的亲历者心中,更值得说道的“壮举”是,姜仕坤带着大家在破旧立新过程中对群众利益的充分维护,是涉及2000多亩地、238栋民宅征拆过程中群众上访为零的纪录!

事实上,最初的征地拆迁方案,有过被当事群众公开“怒掷”的尴尬。看着群众扔回来的方案,姜仕坤说,“要么是我们的工作不到位,要么就是老百姓的利益没有考虑充分!”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知道他们的想法。”揣着一颗群众利益大于天的赤子之心,姜仕坤一次次来到征拆户中间,掰开指头,和大家面对面一笔一笔地算细账。然后,带着政府一班人回到办公室,反反复复数十次修改方案,终于形成了各方都比较满意的系列征拆文件。

分管城建的副县长封汪鑫感慨地回忆:“过去连科局长都是很少出面做群众工作的,大家习惯于凡事‘安排下去’,姜仕坤同志的垂范和要求,使干部作风为之大变。”

点亮“二十四道拐”

“开天辟地”发展旅游业,是姜仕坤在晴隆干的另一件大事。晴隆有着闻名中外的“二十四道拐”,却一直未曾作为旅游景点来开发。晴隆经济发展,过去也没有旅游业这个概念。当姜仕坤提出依托“二十四道拐”,整合晴隆其他旅游资源发展山地旅游时,很多干部嘴上不说,心中却不以为然。

“就那个几个土拐拐,有什么好看的!”

“连个像样的酒店都没有,谁来旅游啊!”

……

常常独自一人站在对面高山上静静俯瞰“二十四道拐”的姜仕坤,心中却非常有底——作为书写过“抗战生命线”辉煌的“历史弯道”,这些“土拐拐”,是唤起太平洋两岸二战记忆和中华民族抗战记忆的“活化石”,也是晴隆目前对外部世界最具吸引力的对焦点。

他要把这段“历史的弯道”裁弯取直,变成晴隆走向世界的捷径!

姜仕坤和他的同事们默默地做着准备:收集各种关于“二十四道拐”的文献,编撰相关出版物,不断储备“二十四道拐”的影像资料;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建设安南古城影视基地,高起点筹拍电视剧《二十四道拐》……

他们在悄然积蓄力量,等待着注意力经济水到渠成的契机。

201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电视剧《二十四道拐》在央视八套热播,一夜“引爆了”过去几乎为零的晴隆旅游业!

这年国庆黄金周,10万自驾客涌进晴隆,数千辆车把各条通往“二十四道拐”的道路堵了个水泄不通,让晴隆的干部群众真的看傻了眼。

借着《二十四道拐》的热度,晴隆顺利承办了首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汽车爬坡赛、障碍赛、森林越野赛等大型活动。“历史的弯道”,给晴隆带来了山地旅游这个新兴产业,也点亮了晴隆人心中的文化自信。

“他是为晴隆把脉开方找路的人。”在身为本地人的晴隆县政协主席吴金山看来,姜仕坤的到来,改变了晴隆,改变了晴隆干部的思维,为晴隆的发展找到了新路。姜仕坤的担当与作为,让很多原本茫然无措的当地干部看到了发展的希望,鼓起了干事创业的激情。

升级“晴隆模式”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知道他们的想法。”这是姜仕坤的情怀,也是他的功夫。

在晴隆,很多人都知道,姜书记会算账,会算晴隆经济发展的账,算百姓生产生活的账。中专起点的姜仕坤爱学习、爱钻研、爱较真。

大家公认,姜仕坤很在行,推动“晴隆模式”在他任职期间实现了升级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晴隆羊”,成为与蒙羊、疆羊并秀的中国三大羊系之一。

晴隆的水土不宜稼穑,却不排斥莺飞草长。因地制宜、种草养羊,实现经济、生态、扶贫“三效”同步的“晴隆模式”,是晴隆农业产业和扶贫开发的亮点。到晴隆任职后,姜仕坤以近乎痴迷的钻研态度,很快从门外汉变成了“羊专家”“羊书记”。

下乡调研,姜仕坤往往第一时间直奔羊圈。哪个乡镇有多少羊存栏,哪个养殖大户发展存在困难,哪个山头的饲草长势最好,哪个季节羊群最易发病,很快他便了如指掌。

出差外地,姜仕坤会频繁出入各种肉类交易市场和形形色色的羊肉馆。不是为了“发掘”美味,而是四处找寻“晴隆羊”的市场未来。

姜仕坤的细致与较真,“晴隆模式”发起者,晴隆县政协副主席、县草地畜牧中心主任张大权记忆犹新。有一次,姜书记半夜打来电话:“有个问题我没想明白,睡不着,你再帮我核算一下,一只绵羊和一只山羊一天各需要吃多少草料。”曾几何时,由于经验缺乏,晴隆不少养羊户都发生过草料贮备不足导致羊只饿死的悲剧。为把“晴隆羊”搞上去,姜仕坤事事都要摸个门清。

功课做足,姜仕坤找到了“户均30头基础母羊”这个让农户稳定脱贫的精准拐点,并由此提出了“让种草养羊成为晴隆百姓主业”的战略性脱贫思路。

在姜仕坤手上,制约“晴隆模式”升级发展的两大“瓶颈”得以破解。

品种结构单一之困。“此前十年,晴隆一直以养殖黑山羊为主,但在国内肉羊市场上,绵羊占到百分之七八十。姜书记提出,要扩大绵羊养殖占比。”张大权说。如今,晴隆山羊与绵羊已各占半壁河山,姜仕坤成功推进了“南羊北进”,“晴隆羊”打开了惯食绵羊的北方市场。

群众种草养羊动力不足之困。2011年前,“晴隆模式”主要依靠项目资金支持,县草地畜牧中心通过打造养殖小区和大户养殖示范,给群众分发基础母羊,繁育羔羊后与群众分成。基础母羊仍归县草地中心所有,群众没有完全产权,发展种草养羊动力不足。

姜仕坤提出,“晴隆模式”的目的是让农民脱贫致富,产业根基一定要放在养殖户身上,“我知道他们的想法”,力主鼓励群众独立散养。而张大权则担心,群众独立散养会导致风险难以控制,不易于整体上管理统筹。

事实证明了姜仕坤的判断。鼓励农户散养,农户有了全部产权,也有了压力,压力迅速转化成了种草养羊的发展动力。“在让养羊户拥有完全产权这件事上,仕坤发挥得非常好!”黔西南州委常委、兴义市委书记许风伦,这位曾经的晴隆县委书记为自己的老搭档由衷地点赞。正是姜仕坤这一精准的“发挥”,使“晴隆模式”真正走上了社会化产业发展的“升级”之路。

撑起为民晴空

“一个贫困县的书记,首先要知人民的疾苦!”

甫到晴隆,姜仕坤就利用黔西南人民广播电台这个平台,与晴隆当地群众互动交流、了解民情。

公路破烂失修、摊贩占道经营、三轮车无照运营、乱收水费……电话那端的群众讲着讲着激动起来,有人甚而大喊“政府必须给个交代”。姜仕坤却始终在心平气和中认真听着,详细问着,不停记着,并现场作出承诺。他说话声音很轻,但语气坚定。

在晴隆的6年,除了在外出差,姜仕坤白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基层调研、发现问题,晚上则开会研究解决问题的路径。从县长任上到县委书记任上,几乎天天如此。

姜仕坤患有严重的痛风,喜欢穿宽松厚实的篮球鞋。

在晴隆的坡坎沟渠、田间地头,经常能看到一个一瘸一拐的穿篮球鞋的高瘦身影,大家都认识他,这是县里的姜书记。姜书记一到村里,大伙都会放下手头活,三三五五围过来,大伙也都明白,和姜书记聊天很随便,有什么说什么,从来不拘束,从来不隐瞒,扯扯家常,说说种草养羊的事,很开心。

大田是晴隆最贫困的乡,海拔超过1900米的苗族山村兰蛇村,是大田乡最贫困的村。

兰蛇的进村路非常陡峭,从乡里上到兰蛇的15公里路,开车都要一个多小时;下山时,得一路带着刹车,刹得车轮冒烟。

2011年秋天,姜仕坤来到兰蛇。当他看到绝大部分百姓住着茅草屋,没有任何产业支撑,人们种植的包谷还是上世纪80年代的老品种时,心中相当不安。他立即召开群众会,和村民细算经济账,发动大家种植新品种苞谷、种烤烟、种草养羊。

从2011年到2015年,姜仕坤四上兰蛇,通过协调资金建百口水窖和烟水工程,解决了兰蛇人的用水之困和产业之困。他亲自指导兰蛇村科学种烟,使兰蛇烤烟的质量甚至超过一些老烟区,2015年实现产值100多万元。

“好个晴隆县,白天停水、晚上停电。”

在晴隆县城,水是敏感话题。每家都有储水的大桶,停水是经常的事。生活用水需从海拔低于县城七八百米的北盘江支流西泌河,通过长近8公里的水管五级加压提升800米才能进城。一吨水成本要7块多钱,水价如肉价,很多居民用不起。

“连老百姓用水都解决不了,还干哪样子事!”姜仕坤任县长后没多久,召开专门会议,以压缩其他开支、由县财政每年补贴500万元的方式,将居民用水价降到了每吨3.8元。

县城通往北部乡镇的晴隆至雨洗公路,因各种原因修了9年都未能通过验收,加之在未经验收的情况下投入使用,多处严重破损,尤其是县城到马场段,坡陡路弯,落差达数百米,按声喇叭都可能引发山石掉落,伤亡事故不断。

“当了裤子也要把这条路修好!”

在时任县委书记许风伦支持下,姜仕坤多次跑到州公路局、州交通局等部门沟通协调。最终,找到了以公路局资产抵押贷款,带资修路的解决路径。许风伦和姜仕坤以他们的担当,硬是“扛”出了一条晴雨畅通的生命路。

勤俭与慷慨

勤,是姜仕坤的工作方式。

2014年8月,就任晴隆县委书记时,他以一贯不甚洪亮却坚定的口气说,“今天起,我将继续为晴隆的建设与发展,奉献自己全部的热情、智慧和汗水……”

穷县干大事,难!

姜仕坤到晴隆后,干了很多当地干部想干没干成的事,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工作压力。

下乡调研、外出开会、跑项目、筹资金,姜仕坤的行车里程每年都在八九万公里以上,平均每天超过200公里。最辛苦的一次,在省内一天跑了近900公里。

姜仕坤白天调研、晚上开会的工作生活节奏,慢慢地,也成了晴隆不少干部的作息时间。

尤其是副县级以上干部,中午一两点吃午饭、晚上七八点吃晚饭、夜里十一点以后下班,几近常态。

于是,在县委政府门口,有了一个“县级小食堂”:外间一张桌子、一个可煮火锅的电炉,里间是个几平方米的小厨房。之所以叫“县级小食堂”,不是餐食的规格高,而是因为来这里吃饭的,基本都是加班的副县级以上干部,错过了饭点,汤汤水水在炉子上热一热便可得一顿。

不过,对姜仕坤而言,到近在咫尺的这个“小食堂”喝点热汤菜,也常是件奢侈的事。忙得脚不沾地的时候,他常常是手抓两个馒头,从这个办公室直接走进那个会议室!

俭,是姜仕坤的生活习惯。

运动鞋,穿了五六年,早已褪色泛白,不肯扔;帆布的公文包,用了四五年,不肯换。在姜仕坤眼里,没有时髦不时髦,好看不好看,只有能用不能用。

姜仕坤白天调研四处跑,晚上开会到深夜,驾驶员小朱跟着“受罪”,有时候,去外地出个差,小朱会说,“书记,好累,我们吃顿五花肉吧!”

姜仕坤总是习惯性的张嘴一笑,“还是搞碗粉算了,省事省时间,回去还要开会。”

姜文新记得,有一次和姜仕坤到贵阳出差,从省政府出来,附近有180元一个晚上的宾馆,姜仕坤摇摇头,到城南找了个100元的招待所住了一宿。晴隆缺水,姜仕坤基本都是利用在外出差的时候洗澡。他还叮嘱驾驶员,尽量出差时洗车。

有人说,一个县委书记,至于这样吗?

姜仕坤回答:“晴隆很穷,用钱的地方很多,不节省不行。我是书记,就是表率!”

姜仕坤也有慷慨的地方:

——买书。他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除了装文件,还要装书。驾驶员小朱说,姜书记到外面出差,只要有时间,必买一堆书回来。“书记去世后,我们从他宿舍清出整整7个编织袋的书。”女儿田姗灵说,爸爸不仅爱自己买书看,碰到认为好的书,还特别喜欢买一大堆送给亲友、同事。妻子王作艳说,读书是老姜唯一的爱好。

在姜仕坤生前的宿舍里,这位爱书人常坐的沙发上,除了被他坐塌下去的那一小块位置,剩下的地方堆满了书:《习近平论治国理政》、抗战史料、供给经济学论著,大学畜牧专业、旅游专业教材……

——帮人。自掏腰包帮助帮扶对象、帮助有困难的人,对姜仕坤来说是家常便饭。

女儿田姗灵说,他们一家人开车回老家的路上,看到背负重物步行的路人,爸爸经常都会停下来问人家住哪里,然后捎上一段。

驾驶员小朱的父亲患有重症,于是,自己的那份出差补助,姜仕坤都给了小朱,而小朱则负责出差时为两人买早餐……

“他心中装的都是别人!”这是身边工作人员对姜仕坤的集体评价!

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没有利益纠葛,没有人情牵绊,姜仕坤放开了手脚,解决一个个发展难题。

县委书记是一班之长。“如果班长是个有问题的人,有私心的人,就算能力再强,我们这些干部也不会跟着他这么拼命的干!”“姜书记是班长,更是带着我们干的兄长!”晴隆县委副书记王琴认为,正是姜仕坤的正己正人,在晴隆营造出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柔软的牵挂

一个对百姓充满爱心的人,又怎会对亲人冷漠。家,占据着姜仕坤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女儿回忆,初中时有一阵子自己很叛逆,不爱学习,成绩考得差,姜仕坤看到成绩单,很意外也很难过,“爸爸并没有发脾气,只是牙齿紧紧的咬着嘴唇。”

那个周末,姜仕坤带着女儿回了一趟乡下老家。走到村口,刚好看到自己年迈的母亲背着装满南瓜的背篼,在崎岖的山路上踽踽而行,姜仕坤对着女儿说:“我就是这样苦出来的,你是我的女儿,要懂得珍惜。”

姜仕坤要让女儿明白,还有很多人,仅仅是为了简单的生活,都那么辛苦的努力着。

姜仕坤很“恋家”,工作再忙,周末只要有一点时间,都会赶回册亨老家,看看父母,吃顿母亲做的饭,有时候回去晚了,吃点剩饭,也觉得是美味。

常年工作在外,看着已近八旬、却始终不肯放下农活的父母,姜仕坤一直想做点让他们高兴的事。

有一次,为了圆父母的心愿,姜仕坤抽出时间陪老人去北京旅游。在从兴义坐大巴车到贵阳的路上,因为空调车窗户没法打开,母亲晕车很厉害,不停的呕吐。看着母亲的难受劲儿,姜仕坤心里十分自责。自家买了车后,每次母亲坐车,姜仕坤都会先上车把座位调到母亲舒适的状态,风再大,也会开一点窗户。

妻子王作艳和姜仕坤同一年被分配到黔西南州册亨县坡妹镇,一个是乡镇科员,一个是幼儿教师,两年后,两人相爱结婚。因为姜仕坤的调迁,王作艳也不停地变换工作。姜仕坤从册亨调到安龙当副县长,她几经周折调到安龙,没多久,姜仕坤又从安龙调到兴义任州建设局党组书记。当她马不停蹄地跟到兴义,姜仕坤又调到了晴隆。姜仕坤不想让妻子再折腾,于是王作艳停止了“追赶”,把他们的家安在了兴义。

姜仕坤将全部精力放在工作上,王作艳怨言很少,她只是担心,一直担心,担心丈夫的身体能否扛得住沉甸甸的工作重担。在姜仕坤担任县委书记后,这份担心与日俱增。

“晚上十二点电话打过去,大多数时候收到的都是他‘还在开会’的短信。早上又想让他多睡会,不忍心打电话……”看着才40多岁的丈夫,两鬓已经花白,头发掉了大半,背也微驼了,王作艳有时也真的不理解了,“怎么会忙成这样!”

田姗灵记得,有一次在老家,看到一对上了年纪的农村夫妇开着电三轮从身边驶过,爸爸对她说,“退休后,我和你妈也会像他们一样,买个三轮车,种点苞谷、南瓜。”

痛惜“蜡炬成灰”

姜仕坤去世的噩耗传来,山东汉子许风伦数度落泪。

“朴素、真诚,一丝不苟、任劳任怨!”许风伦坦言,姜仕坤是他到贵州工作后对他影响最大的人。从姜仕坤身上,他看到了一个贫困地区干部的坚韧与执着。“仕坤同志非常直爽、也非常慎重,敢于担当,执行力非常强!”

姜仕坤的另一位搭档,晴隆县委副书记、县长查世海感慨:“仕坤同志干工作完全是在拼命”;“他这个人做事非常用心,追求完美,一件事如果有丁点不完善,他就常常夜不能寐”。“他是真正一心为公,公而忘私的人”。

在晴隆,县人武部政委崔战朋住在姜仕坤的楼下。姜仕坤去世后,一向无梦到天亮的他失眠了。“以前每天凌晨1点左右,总能听到姜书记准备睡觉洗漱的声音,如今这声音没了,反而睡不着了。”

晴隆县肥姑素盐酸菜厂负责人王仕莉一直记得姜书记和她说的一句话:“我不是扶持你,是要通过你这个企业,帮助晴隆的农民。”王仕莉承诺,一定会完成姜书记交代的1200户的精准扶贫目标。

受到过省、州表彰的共产党员李安珍,是大田乡董箐村种草养羊的带头人,为带领村民脱贫受过不少委屈,几度想举家搬到县城。是姜书记的鼓励让她坚持了下来。姜仕坤去世后,李安珍誓言:“只要董箐还有老百姓没有脱贫,我就不会走出这个山旮旯!”

姜仕坤遗体告别那天,94岁的晴隆县离休干部赵善平从晴隆赶到了兴义,老人家只是重复着一句话,“仕坤这么好的同志,怎么也要送一程。”

郡县治,天下安。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在发展的关键时期,遇上了一个事事想做到尽善尽美、处处为人民着想的好书记,本是一件幸事,但,天妒英才!姜仕坤的猝然倒下,让人扼腕痛惜。

“山绿了羊多了民富了你不见了,路修好水通好电供好君且走好”。这是老搭档许风伦和战友们含泪写给姜仕坤的最后祝愿。姜仕坤终究是离去了,留下了刚上大学的女儿,留下了21年不离不弃的妻子,留下了仍然躬耕深山的年迈父母,留下了晴隆业已展开的脱贫攻坚决战,留下一道道追问:一个共产党员如何永葆本色?一个出身寒门的干部如何永葆赤子之心?一名县委书记该如何用好手中的权力?

晴山千峰翠,盘江万古流。

姜仕坤,这位用生命向贫困宣战的共产党员,韶华之光虽如流星,却耀眼难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年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观后感

全文共 672 字

+ 加入清单

6月9日晚,我观看了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播放的《新时代少年》这个节目,深受感动。

在这个节目里,介绍了十位新时代好少年。他们都值得我们学习。

其中令我敬佩的有把健康理念传播到千家万户的范修睿。他在初二时,因一位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同学在上体育课时不幸去世,而感到无比心痛,他决定依托现代互联网,借助社会平台和力量,发起中国青少年健康联盟公益项目。家长、教师和同学纷纷加入到健康联盟公益项目的建设、服务、动作中。指导青少年了解自身健康状态、纠正生活不良习惯。把健康理念传播到千家万户。

想想我们每一天的生活吧,爱吃辣条,方便面,爱涮烧烤麻辣烫;爱长时间低头玩手机;爱饭后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等等。有多少不良习惯被我们当成理所当然啊。而他却能身体力行,把梦想一点一滴照进现实。

更令我敬佩的是——双手走路的颜玉宏,他在1岁时患有小儿麻痹症,从此失去了行走的本事。年仅9岁的颜玉宏开始练习用双手走路上学,700多天的的双手“行走”,带给颜玉宏的给不仅仅是一条能够自由上学的路而已!这个“失去”双腿的孩子,早已在同龄人之中遥遥领先。不但学习成绩优异,并且在四川省残运会上,一举夺得游泳项目三块奖牌。

想想他的苦难童年,想想他的倒立行走,想想他的三块奖牌,想想他的完美梦想。我不能不想想自我,和他比起来,我的条件优越多了,但我成绩平平,还爱抱怨父母不给我请家教;到校才几分钟的路程,巴不得妈妈每一天有接有送;生活中真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公主”。真是惭愧啊!

这十位青少年,他们品学优良,是我们中国新时代千千万万优秀青少年的代表。让我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关于廖俊波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全文共 843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重要指示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向廖俊波同志学习,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廉洁奉公,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

冯骥才《挑山工》中,泰山挑山工说:“一步踩不实不行,停停住住更不行。那样,两天也到不了山顶。就得一个劲儿往前走。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廖俊波同志正是这样一个憨憨的“挑山工”。

担子一头装着党的重托。廖俊波同志生前曾担任福建省政和县县委书记,2015年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也是新时期县委书记的好榜样。郡县治,天下安。县委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县委书记就是“一线总指挥”,是中央政策在地方落地的关键一环。入党25年来,廖俊波同志始终把“忠诚、干净、担当”内记于心,外化于行。初到政和,面对干部群众信心不足、状态不佳,他组织全县副科级以上负责人连开三天会议,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但又不局限于开会,“能到现场就不到会潮。

担子另一头装着人民的期待。“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情为民解难。”廖俊波同志调研灾后重建工作时,挨家挨户探访情况,把受灾的几百户群众都走了个遍;在南平市政府副秘书长任上,城区地质灾害防治、配电站房整治等一个个硬骨头被他成功啃下;主政政和县时,统思想、抓经济、聚人才,在短短的五年间,实现了全省倒数第一到全省前十的“飞跃”,让“省尾”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摆脱贫困,得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任给一任打基矗”廖俊波同志言行一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每位党员、干部都是党和人民事业的“挑山工”。只要广大党员、干部像廖俊波同志一样,始终把党的重托和人民的期待铭记在心上、挑在肩上,一心向着目标,用脚去丈量,步步踩实,一个劲往前走,坚持不懈,就一定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

廖俊波这样的优秀共产党员是我们广大干部党员的学习楷模;他这样的“挑山工”做事态度更是我们每个人的学习榜样。向廖俊波同志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英雄的人民人民的英雄抗疫先进事迹观后感

全文共 898 字

+ 加入清单

"用药如用兵,用医如用将".2月22日,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全面落实进一步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强调,医务人员工作任务重、感染风险高、工作压力大,各地各有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对他们的保护、关心、爱护,加强各方面支持保障,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大医精诚者,仁心仁术也".在这场抗疫狙击战中,无数医务人员迎难而上、挺身而出、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冒着被传染的危险,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用他们的医者仁心为我们筑起防疫的钢铁长城,这既是除疴疗疾的仁心,也是护佑生命的大爱。

他们是逆行的勇士,但也是普通的凡人。疫情发生以来,我们看到了那被面罩勒出红印的面庞,也看到了那被手套捂出痱子的双手,更看到了他们穿着防护服的睡姿,这是他们救死扶伤的印记,也是他们劳累疲惫的写照。一个多月来,已有超过2000名医务人员确诊感染新冠肺炎,更有多位医务人员以身殉职,疫情"吹哨人"医生、"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徐辉医生、"白衣战士"刘智明院长,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医生的职责和担当,这让我们感动,但更让我们悲痛。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关心、爱护广大医务工作者,就是保护我们生命健康的守护神。医务人员是战胜疫情的中坚力量,务必高度重视对他们的保护、关心、爱护。近日来,全国各地相继推出关爱医务工作者的真招实招,江苏出台5方面26条政策举措,对医务人员进行全方位保护关心;陕西对医务人员实行"人对人"保障,对家属实行"人对户"保障;山东为前线医务人员送来10万个大馒头,让他们在抗疫前线也能吃到家乡味道;四川、福建给医生下达"强制休息令",让他们疲惫的身体得到休整;湖北、重庆、河南为医务人员购买专项人身保险,并适当照顾子女入学;广东、黑龙江设立了专项慰问资金,切实保障医务人员生活……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关怀,不仅体现着对医务人员的真情实意,也让医生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爱人者,人恒爱之。医务人员用他们"不记报酬、无论生死"的医者仁心温暖患者、抗击疫情,我们也应投桃报李、以心交心,把我们的感激转化为关爱医务人员的实招,让他们真正情暖心更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学习程永革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全文共 1972 字

+ 加入清单

3月15日,师市召开学习程永革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之后师市还将组织程永革同志先进事迹宣讲团,到团场、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和学校做巡回报告,旨在掀起学习宣传“永革精神”热潮。

程永革同志生前系石河子豫剧团党支部书记、副团长,2015年10月25日,程永革积劳成疾,惟患肺癌英年早逝,终年47岁。程永革是国家二级演员,生前曾担任过一系列文艺作品的主角,多次获国家文化部、自治区、兵团和师市优秀表演奖、优秀演员奖等殊荣,并先后被评为师市优秀党员、优秀基层干部、先进文艺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座谈会上,与会同志首先观看了由师市党委组织部和石河子电视台摄制的反映程永革同志先进事迹的电视专题片《梨园男儿耀边疆》(暂定名)。

随后,师市党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王忠利宣读了师市党委《关于在师市开展向程永革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并就组织部开展学习程永革同志先进事迹有关事项前期准备工作做简要介绍;师市党委宣传部部长严萍同志宣读了兵团党委宣传部《关于开展向程永革同志学习宣传活动的通知》,并就宣传部开展学习程永革同志先进事迹有关事项前期准备工作做简要介绍;师市文体局党委书记、局长黄海同志就文体系统开展学习程永革同志先进事迹情况和所做相关工作做了简要介绍。

石河子豫剧团演员队副队长耿海棠、豫剧团团长陈文忠、豫剧团演员王瑞丽、石河子歌舞话剧团演唱队队长骆汉泉、歌舞话剧团团长李向阳等程永革同志生前同事、好友分别发言,追忆了程永革同志的事迹。

耿海棠回忆说:“程永革书记生前带演员深入到田间地头演出,总是率先垂范化好妆、穿上演出服,认真演好每场戏。”王瑞丽是几年前从河南戏曲学校毕业到豫剧团工作的青年演员代表,她在发言时泣不成声,称程永革为好叔叔。“刚来时我们水土不服生病了,程叔叔买了药第一时间给我们,让我们远离家乡的心倍感温暖。没想到这么好的人被病魔折磨成这样,他当时只能靠营养针维持生命,还忍着病痛问我参赛成绩,得知我获奖,他忍着病痛艰难地竖起大拇指,给我说了最后一句话‘工作有长进,好好学习。’在与肺癌抗争的3年时间里,他依然活跃在舞台上,为垦区职工群众带去精神食粮。我们要以程永革书记为榜样,用更好的艺术作品去感染人、教育人,为繁荣戏曲文化作出贡献。”王瑞丽说。

陈文忠是程永革生前相伴31年的好同学、好搭档、好兄弟。他说,无论一起上学还是一起工作,他俩交谈最多的就是如何演好戏,让观众认可。程永革工作时总是牺牲个人利益,主动做出表率,通过他常年的努力,如今剧团里钻研业务的人多了,说闲话的少了,工作主动的人多了。程永革的付出换来了剧团风气的变化,他的离开是剧团最大的损失。

石河子市新城街道党委书记张全胜表示,石河子豫剧团是新城街道的辖区单位,此前街道党委已组织了学习程永革同志先进事迹宣讲组,并以报告会加座谈会的方式在街道社区进行宣讲,今后,在学习宣传程永革同志先进事迹的同时还会在各社区挖掘本社区先进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以充分发挥先进人物的引领示范作用。

师市城管委党委书记周伟民说,作为基层党组织代表,我们要学习程永革“戏比天大”的责任担当,当干部就要多吃亏的奉献精神,清正廉洁、一心为公的优良作风,并要引导城管委的干部职工见贤思齐,在工作和生活中对照先进找差距,学习典型见行动,立足岗位做贡献,不断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和爱岗敬业精神境界,用正能量推动单位全面发展。

兵团党委组织部组织一处处长艾荣在观看专题片和聆听发言后,深深地被程永革同志的事迹所感染和感动。她表示,兵团党委组织部目前正在为兵团党委追授程永革同志为“兵团优秀共产党员”做前期相关工作,兵团党委组织部也将进一步向中组部汇报程永革同志的先进事迹,争取在全国掀起学习“永革精神”的热潮。

师市党委常委、八师副政委、党委组织部部长方诗国在讲话中指出,师市召开座谈会旨在贯彻落实师市党委《关于在师市开展向程永革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文件精神,全面推动师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师市各级党组织中广泛宣传程永革同志先进事迹,号召和动员全体党员干部学习他认真履职、爱岗敬业的优秀品质。

方诗国要求,师市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开展向程永革同志学习活动的重大意义;要精心组织,广泛动员,营造向程永革同志学习的浓厚氛围。与此同时,要加强统筹协调,抓好“三个结合”,即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紧密结合,与强化党员党性修养紧密结合,与推动当前各项工作紧密结合,确保向程永革同志学习活动开展得有目标、有成果,真正取得引导人、教育人、激励人、感染人的实际效果。

师市党委常委、八师副政委孙长青主持座谈会,兵团党委党校副校长洪向华,兵团直属机关工委副调研员江京;师市访惠聚活动督导组组长、石河子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琳娜,师市党委、师市副秘书长杨世刚,师市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党委书记,以及程永革同志生前部分同事、好友等60余人参加会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观后感小学生

全文共 1200 字

+ 加入清单

__年10月13日,我观看了新时代少年先进事迹发布会,

首先,我们热爱祖国不一定要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从小事做起,随时随地的,发挥出自己的能力。雷锋叔叔曾写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未来的人类的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在生活的仓库里,我们不应该只是个无穷无尽的支付者。听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想?你是否为国家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而不是满口虚假而夸大的话语。

从现在开始,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就是对国家,对老师及家长最好的回报。不要说学习很累,学习很辛苦,其实只要肯努力,肯用脑,所有的难题都会迎刃而解。当代女作家张海迪,五岁的时候患有小儿麻痹症,从此开始了她独特的人生。她不能上学,每天只能坐在轮椅上,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并没有沮丧和消沉。她凭着坚强的毅力和勤奋好学的精神自学了英语,翻译了不少英文作品。许多人惊讶不已,问她是怎样做到的,她回答说:“每天坚持背10个单词,每当背不全想放弃时,就狠狠地咬几下自己的手指,督促自己一直坚持下去。”她就是凭着这样好学的精神和毅力,最终成为当代女作家。张海迪独特的经历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办不到的事情,记住: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我在去年的厦门市科技创新大赛上,才凭着兴趣和坚持,设计出了“奇趣储蓄缺罐”获得了专家的肯定,荣获三等奖。

诚是做人的根本,没有了诚信,等于失去了所有。撒谎也是一种对他人的伤害,直到谎言被揭穿,你将会被别人憎恨。相反,我们应该用诚信来换取他人的信任。学校的图书长廊之所以设在教室外,就是为了考验同学们的诚信,把书放回原处,这样一个小小的动作,得到的是同学对你的信任。你伤害了别人,自己也会忐忑不安,到头来纸还是包不住火的,所有的谎言也将被一一揭穿。记住“害人害己,得不偿失”。

不仅如此,我们还应该坚持体育锻炼,乐观对待生活,敢于克服困难。以前,多愁善感又害臊的我,自从经常参加了社区、学校等各项有益的活动后,我渐渐变得活泼开朗,遇到困难我不怕,面对未来我能行。坚持运动的益处数不胜数,它将使你一天精神振奋,神清气爽。让我们积极参加学校的体育运动,参加学校的大课间活动,锻炼好身体,拥有健魄身体和阳光心态,时刻应对各项困难和挑战。常言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我们要争当爱国爱民的四好少年,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小学生守则,牢记八荣八耻,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创建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让我们铭记长辈们的鼓励和期待,以爱心、恒心、信心和一颗感恩的心托起自己,为更加美好的未来一起努力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青年文明号长先进事迹

全文共 2215 字

+ 加入清单

人生中难免会遭遇病魔的侵扰,面对不幸者,护士总会勇敢的站出来用无尽的爱心呵护他们,为他们营造一个个爱心港湾,同时也为护士这平凡而崇高的职业默默奉献自己的智慧和青春,在我们身边从来不乏这样的同事——龙瑶同志就是她们中的一员。

龙瑶同志2008年毕业于长沙医学院高级护理班,参加工作后进入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从此与新生命结下不解之缘。在新环境中,她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爱岗敬业、任劳任怨的精神,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具有很强的团队协作精神,主动配合护长搞好科室的管理工作,以团支部书记的身份带领科内团员一起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使科内形成了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风气。

在新生儿科,她早已记不清楚自己到底护理了多少婴儿,有多少病儿经她护理转危为安。在她脑海里只有一个信念:生命是神圣的,应该得到无微不至的关爱。一次,一个门诊来的患儿住院,由于入院未明确诊断,该患儿的感染传给了旁边床位的婴儿,发生了新生儿院内感染,面对险情,她一边迅速向护理部与院感科汇报,一边积极配合护长紧急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对感染儿实施封闭式管理,固定专职护理人员加强治疗监护。她日夜守在病房,消毒隔离,密切观察有无新发病患儿。直到一个星期后,确信没有新发病患儿,感染儿也已转危为安,她才松了一口气。

新生儿不会讲话,但龙瑶却能读懂宝宝的需求,她说:“别看宝宝不会讲话,但他们会有皮肤饥渴现象,有的宝宝哭闹,不一定是饿了或疼痛,而是希望有人去关心或爱抚,给他一些皮肤的抚摸就会好。”每次外出参观学习回来,她都会把一些先进的护理理念带回来,如与全科护士一起实践,带领大家一起动手为早产儿暖箱中制作五颜六色的“鸟巢”,使宝宝们产生安本文转载自www.sjclw.net事迹材料网全及舒适感,让他们的小手小腿触碰到“鸟巢”就像感受到他*的子宫壁,安安静静地酣睡。

三年的护理生涯使她练就了一身扎实的本领,由于本科服务的对象是小婴儿,小婴儿血管小,脆性大,有时加上脱水等因素,静脉穿刺难度要比成人困难得多。尽管如此,无论是刚出生的新生儿,还是稍大点的幼儿,她几乎都能做到一针见血,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因此她也成了新儿科病人打针点击率最高的护士。工作中,她注意观察,善于思考,开展新方法,如开展“非营养性吸吮”促进早产儿胃肠功能成熟,减少了住院天数;同时,在技术上她又精益求精,熟练地掌握新儿新法复苏,气管插管,插管胃、早产儿喂养技术及各种呼吸机及监护仪的使用。

医学是一门永远追求进步,不断发展的科学,多年的工作使她深深的体会到作为一名护士,光有精湛的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为学习先进的知识,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她努力充实自己,现正攻读南方医科大学护理本科学位。

大医精诚,大爱无声。作为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不但要有精湛的技能,还要有良好的医德修养。如果说技能和知识储备显示了一名护理人员的“硬件”水平,那么工作中对病人表现出的仁爱关怀,则是护理人员的“软件”。新生儿科是妇幼保健院的明星科室,不少家长抱着小孩慕名而来,然而,由于重男轻女等的思想的影响,新生儿病房也成了残疾儿和弃婴的最好“归宿”。朱女(化名)是一个出生才25天的早产女婴,因重度脑积水被父母抛弃,当龙瑶看到这奄奄一息的患儿时,她二话没说,立刻搬来保暖台,用滴管进行喂养,在她的带动下,全科医护人员这个带来一套衣服,那个带来一罐奶粉,经过几个月精心的护理,朱女变成了一个健壮的小孩,因身住六床,大家都亲切地叫她“小六”,经过多方不懈的努力及联系,朱女又回到了父母身边,她父母噙着泪花握着龙瑶同志的手说“感谢你们把美好的生活还给了我们!让我们懂得了对孩子的爱”。

龙瑶护士以真诚的爱对待患儿,同时她又是以真诚的心对待同事的。三年的护理工作使她尝到了病人感谢的甜,愧对家人时的酸,工作繁忙时的苦,被病人责难时的辣。然而,唯一不变的是对护理工作的热爱,为更多患者服务的精神。从事护理工作以来,她始终热爱本职工作,并以此为乐,这点是她在岗位上不断进步的源泉。她常说:“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护士,在医疗行业无数护理人员中,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然而,正是这些无数的一滴水,组成了浩瀚的大海,滋润了无数患者的心田。”

工作之余,龙瑶同志积极关心科内活动,2010年,在科室争创佛山市卫生系统青年文明号的活动中,她更是倾其所能,多策并举,投入了大量精力,协助科主任及护长带领我科全体成员积极投入到活动中,使科室成功创建了佛山市五星级青年文明号,为医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由于工作出色,她在工作期间曾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009年及2010年又两度被评为院优秀护士,全科同志在她影响下,也都积极进取,使科室几年来先后获得佛山市特色专科、医院先进科室及先进团支部等多项集体荣誉。在荣誉面前,她没有沾沾自喜,而是继续在平凡的岗位上扎实工作,无私地奉献着。悠悠岁月,春去秋来,她不知给多少家属留下过美好的记忆;不知让多少患儿感受过爱的温暖;也不知为多少病人增强过战胜疾病勇气,她用勤勉敬业、热情和爱心,打造了自己闪亮的青春。

南丁格尔曾说过“护理工作是平凡的工作,然而,护人员却用真诚的爱去抚平病人心灵的创伤,用火一样的热情去点燃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龙瑶,一个平凡的护士,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她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白衣天使的神圣内涵,她的敬业,她的仁爱,是南丁格尔精神的真实写照,她是一位当之无愧的优秀护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学习廖俊波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全文共 1060 字

+ 加入清单

“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获得者,南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兼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廖俊波在赶往武夷新区主持召开会议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因公殉职。近日,省委作出决定,追授廖俊波同志“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号召全省开展向廖俊波同志学习的活动。

了解了一下廖俊波同志的生平事迹,他是一个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是用生命践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的好干部,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他牢记党性原则,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他心系群众、勤政为民的公仆情怀。廖俊波同志对群众有深厚感情,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倾听群众意见和诉求,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这样的好干部不禁让我想起最近大热的电视剧《人民的民义》,剧中有一个身为国家部委某司的处级干部,住着普通的居民楼、吃着一碗炸酱面、上班骑着自行车……然而上任4年多,贪污赃款逾2亿;也有副市长丁义珍打着为人民服务的口号贪污腐败,事情败漏之际直接逃亡美国;还有省公安厅厅长和一些商人做些不为人知的腐败勾当……实在让老百姓寒心,这些人民干部早已忘了当初入党时宣誓的誓词了吧,早忘了身为一个人民干部应该忠于党忠于国家的信念了。

但是,剧中还是有让我们感动的老干部陈岩石,在位时一心为党一心为人民,他担任过检察院的副检察长,两袖清风,一心为民,深受爱戴,但是遭到报复,直到退休,也未能再进一步,成为一生的遗憾。可是,他依然初心不改,为民请命。退休后,他将自己的房子卖掉捐出去,自费住进敬老院,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可是,他的这种异类做法,遭到不少人的非议。他却从不为自己正确的决抉后悔。他退休后,时刻关注着普通百姓的命运,利用自己早年的威望,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为了阻止非法强拆,他搬把椅子坐在挖土机前整整一夜未合眼。

廖俊波同志就如同现实中的陈岩石,我们国家需要许许多多的廖俊波、陈岩石,去践行对党的誓言,心系百姓,为人民服务!

1.基层干部向廖俊波同志学习心得体会

2.最新廖俊波心得体会

3.领导干部学习廖俊波心得

4.党员干部学习廖俊波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5.向廖俊波同志学习心得体会

6.学习廖俊波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7.学习廖俊波同志心得体会

8.党员干部关于廖俊波事迹心得体会

9.关于廖俊波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10.学习县委书记廖俊波心得体会

11.学习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12.党员干部学习廖俊波心得体会

13.党员学习廖俊波心得体会

14.个人学习廖俊波心得体会

15.学习廖俊波心得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支月英先进事迹观后感

全文共 1873 字

+ 加入清单

在长期的农村教育教学工作中,支月英勇挑重担,认真钻研业务,勤于教学实践,积极推动学校发展,以酷爱教育的事业心、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同事、群众和组织的认可,支月英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好人、全国师德楷模、省五一劳动奖章”等。

记者一见到支月英,她满脸愧疚地说:“前段时间出去到外地去办事,没有给孩子们好好上课,很对不起孩子们。”为了表示歉意,在回来途中,她特意在县城给孩子们买了棒棒糖带上山。

1980年,19岁的支月英通过考试,在距县城100余里的澡下镇泥洋教学点当起了小学老师。没想到这一待,就是34年。34年来,她坚守在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大山深处教书育人。在深山里她教育了整整两代人,从风华正茂的“支姐姐”教成了“支妈妈”“支奶奶”。

长期超负荷工作,支月英这些年常常头晕眼花,她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声带结节等病症,2006年因视网膜出血,她的一只眼睛已经看不见东西。但是,支月英割舍不下孩子们,“我每个月都存不下钱,很多花在看病吃药上,每天都要吃药。上课嗓子实在太累讲不动了,我就放课件光碟给孩子们看。”

山路弯弯,绵延崎岖。10月11日上午10时,从奉新县城经过近2小时颠簸,记者眼前出现了一栋二层的小楼。院门上的“白洋教学点”字样映入眼帘,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孩童朗朗的读书声声声入耳。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支月英一边以手势演示,一边带领孩子们朗诵。

丝毫看不出支月英已年过55岁,此时此刻,她完全沉浸在课堂与孩子们的互动中。

36年了,既是认真的老师也是贴心的朋友

36年前,19岁的支月英从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冶城分校毕业,通过招考来到离家乡进贤县数百公里的大山深处——奉新县澡下镇泥洋村小学当老师。支月英满怀献身教育的理想和激情来到泥洋村,但生活条件的艰苦、教学设施的简陋,着实让她傻了眼:教室里只有一块黑板、课桌椅都是拼凑成的……当地人烟稀少,

孩子们上学要步行10多公里山路。工作和生活条件的恶劣,让来这里的教师换了一拨又一拨。

看着支月英,当地村民也半信半疑:这么年轻的姑娘,留得住吗?

支月英用行动让乡亲们看到了她留下来的决心。她讲课绘声绘色,深受孩子们喜欢。校舍年久未修、窗户四处漏风,她买来薄膜和钉子,把窗户钉好。孩子们的课本、教学用的粉笔,都是支月英和同事们步行肩挑手提运上山。山村的家长不让女孩读书,她挨家挨户动员家长把孩子送来学校。

不知不觉,36年过去了。虽然支月英从“支姑娘”变成“支妈妈”,又从“支妈妈”变成“支奶奶”,但她对自己既是校长和老师,又是朋友的定位一直没变——上课教书、下课陪学生玩耍。

55岁了,又去了更远的深山教学点

一人一校,工作辛苦,支月英经常累得头晕眼花。她血压偏高,导致右眼视网膜出血而失明。2012年2月,考虑到支月英年龄已高,身体不好,组织上决定调她下山到中心小学任教。

正在此时,距泥洋村十多里、更偏远的山村白洋村老表联名请支月英到村任教。家人劝她:“你都年过半百了,别往更远的深山里钻!”她笑呵呵地说:“如果人人都到山外,大山里的孩子谁来教?”听说支老师来了,大家奔走相告,许多在外地读书的孩子转回白洋教学点,学生由原来的2名增加到现在的20多名。2012年暑假,教学楼开建。支月英起早摸黑,一边照料施工,一边帮工人做饭,将丈夫也拉来帮忙。

今年5月,支月英已年满55岁,按照政策,她本可以退休了。孩子们拉住她的手问,“支老师,您不会离开我们吧?”“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在山区教下去,我更希望有新的老师到山区!”支月英说。

1997年,支月英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上没有忘记支月英的奉献,2015年,支月英荣获小学特高级职称。“在我内心深处,我时刻铭记,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更是一名党员。我选择做一名深山里的孩子王,此生不悔!”

因为她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更因为她想做一名好老师好党员。所以从19岁她不顾母亲和家人的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偏远山区,选择了做山区孩子王开始,6年来她走的最多的路是崎岖、坎坷的山区小路,想的最多的事是寂寞艰苦的山区教育,她心中始终笃定一个目标,她必须敢担当能奉献,她要教好深山里的每一个孩子,做一颗大树守望那片深山,为那片贫瘠的土地播种希望。今天她用青春和36年的坚守,以她为人处世的原则赢得了孩子家长的尊重。目前她正积极投身“两学一做”教育活动中,她要真正做一个“忠诚、干净、担当”的合格好党员,要时时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直到永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