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名人与书的故事汇编5篇 作文【汇总20篇】

导语:一个人无论遭遇什么样的不幸与挫折,脚底下都是有两条路可以选择的:一条是绝望,一条是希望。只要我们选择希望,就一定有路可走!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小编整理的几个哲理小故事吧!

浏览

4979

作文

1000

我和书的故事

全文共 527 字

+ 加入清单

陈萌萌

高尔基曾说过一句这样的话:“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我眼里,书就像神秘的宝石,里面藏着无限价值;书就像一盏明灯,为我们照亮前方的道路;书就像忠实的朋友,总会默默给予你帮助和支持。所以,我爱书,甚至爱书爱到痴迷的程度。

去年暑假,我正津津有味的看《哈利。波特》,这时,妈妈走了过来,对我说:“女儿,我有事要出去,锅里煮着肉,20分钟后你要记得关掉火,不然会烧焦。”“知道了,知道了。”我不耐烦的回答。妈妈听了,十分放心地离开了。妈妈一走,我立刻拿起《哈利。波特》如痴如醉地看了起来。我时而跟着哈利。波特一起骑着扫把在空中自由飞行,时而帮助哈利。波特一起打败伏地魔,时而跟着哈利。波特一起学习黑魔法……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了,突然,一股奇怪的味道扑鼻而来。“这是什么味道?”我疑惑不解。我一边闻着这个味道,一边向厨房走去。“完了,我忘把火关掉了!”我急忙关掉火,把盖子打开,只见一团黑漆漆的东西正“躺”在中间。“这可怎么办呢?”我唉声叹气。这时,妈妈回来了,她看见我干的“好事”,无奈地摇了摇头,说:“你这孩子,怎么不长记性呢?”我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头,对妈妈说:“我下次再也不会因为看书而耽误其他事情了。”

书陪我渡过欢快的时光!书籍将成为陪伴我一生的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张之洞失礼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590 字

+ 加入清单

张之洞 (1837-1909)是清末洋务运动的重要人物,他在兴办民用工业方面颇多建树。他先后创办了湖北织造局、汉阳铁厂,汉阳铁厂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钢铁厂。他还创办了教授近代科学文化的两广书院。

张之洞生于官宦世家,从小饱读诗书,颇有学识。据传,同治二年(1863年),他参加殿试对策。当时,他掘弃一切格式和忌讳畅论时事,很得阅卷官赏识,欲点他为状元,后因慈僖干预,得了个第三名。

张之洞常年宫居高位,又满腹经纶,故自命清高。他喜欢与文人名士交往,对僚属多不放在眼里,属下多有不满,但又都无可奈何。有一位布政使颇有点名气,但也是张之洞的下级,也不为张之洞尊重,张多次对他失礼。这位布政使对张十分不满。有一次,他又去总督府拜见张之洞,谈完公事之后,向张之洞告辞。按清朝官场礼仪,张之洞应将布政使送至仪门,但张之洞送到门厅就止步停下了。这时布政使回过头来,故作神秘地对张之洞说:“请大人多走几步,下官还有儿旬话要告诉你。”张之洞认为布政使另有重要内容要说,就又陪着他走了一段路,还不见布政使开口,这时两人己走到仪门,张之洞不耐烦地问道:“你不是有话对我说吗?”布政便有点得意地说:“其实我只想告诉大人,按照礼仪制度,总督应该将布政使送到仪门,现在大人既以按规定把我送到仪门,就请你留步吧。”说完长揖施礼而去。张之洞听罢,气得说不出话来,但又不好发作,因为这位布政史所为符合清代官场礼仪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杜子美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787 字

+ 加入清单

杜甫虽然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是个官二代,但无奈家道中落,一生仕途不顺,屡受打击。如长安十年,杜甫为谋官历尽艰辛,受尽屈辱。大到受骗上当被权相耍弄,小到残杯冷炙,蔬食不饱。杜甫36岁那年,参加了玄宗的特科考试。但这次考试被权相李林甫操纵,竟一个不取,反倒上表祝贺玄宗,称“野无遗贤”,似乎天下的能人都已被朝廷延揽,剩下的都是些扶不起教不出的草莽之辈。杜甫兴冲冲而来,心悬悬而去,受到了无情的愚弄。

杜甫原本雄心勃勃、理想远大,但造化弄人,年过而立却仍无立身之处,经常为了吃饱肚子而四处奔波。754年诗人家居长安城南的少陵,由于长安发生特大的雨灾,米价飞涨,诗人在长安无法生活,只好把妻儿迁到长安城北的奉先县去谋生。而更为可悲的是759年诗人一年就迁移了四次。从洛阳到华州、秦州、同谷,直到四川的成都。杜甫在同谷县出发时在诗中写道:“奈何迫物累,一岁四行役!”可见诗人奔波之苦。这种奔波,除避安史之乱外,主要就是为生活所迫。

杜甫当初决定去同谷时,就是因为得到同谷县令的信,说此地盛产一种薯类,吃饭问题好解决。可杜甫去后情况并不那么乐观,他在《同谷七歌》中写道:“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手脚冻僵的杜甫苦苦寻找的“橡栗”,是一种不好吃的苦栗子,在庄子“齐物论”里养猴子的“狙公”就拿这个给猴子选择要“朝三”还是“暮四”。可见诗人的生活是饥寒交迫、狼狈不堪的。所以杜甫住了一个多月就只好离开,继续“流动”了。

李白与杜甫都经历过漂泊迁移的生活,但杜甫的情况更加困难。李白漂泊时,常常是一条光棍汉,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有多少,花多少,穷点富点,日子都好对付,何况自己账户上还有“五花马,千金裘”,手里有钱,心里不慌。而杜甫在安史之乱以后,到了哪里都是老婆孩子一大帮。经常瓮中无米,灶头无烟。连饿死孩子的惨剧都发生过。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我和书的故事作文450字

全文共 441 字

+ 加入清单

籍,是知识的宝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能使人变得博学多才,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限欢乐和希望。

在我小时候,爷爷刚从党校回来,这时,爷爷就跟我讲一些故事,开始,我一点也不想听爷爷的故事。后来,爷爷一直在我耳边说故事,听得多了,就能背下来了,也在这时我就渐渐的喜欢上了爷爷的故事。长大了一些,我就喜欢上了图画书;上小学了,我就开始看有很多字的书,如:《笑猫日记》、《格林童话》等等,让我看得津津有味,又能让我浮想联翩,又让我闭上眼睛又能历历在目的出现在脑海里。让我看得最记忆犹新的就是《装在口袋里的爸爸》。

我读了的《装在囗袋里的爸爸》系列中的几本,这几本书主要写了杨歌他的爸爸变成拇指大小,当杨歌爸爸是拇指大小时搞了许许多多的发明,例如:聪明饭、摇钱书等等。而我记忆犹新的一本书里的一篇《倒霉的小偷》文章主要说了:有一位小偷,他偷走了杨歌家的瞬移五号,于是被伺养人员给救走,最后小偷被警察抓走了。就这样一本有趣的书让我喜欢上了科学。

书,是我最亲密的朋友,它给我知识,给我力量,给我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现代名人的励志故事_名人故事作文3600字

全文共 3441 字

+ 加入清单

名人励志优秀经典故事:三大富豪的财富观

洛克菲勒到饭店住宿,只开普通间。侍者不解,说:“您儿子每次来都要最好的房间,您为何这样?”洛克菲勒说:“因为他有一个百万富翁的爸爸,而我却没有。”

比尔·盖茨和一位朋友开车去希尔顿饭店,发现饭店前停了很多车,车位很紧张,而旁边的贵宾车位却空着。朋友建议把车停在那儿。

“噢,这要花12美元,可不是个好价钱。”盖茨说。

“我来付。”朋友道。

“那可不是个好主意,他们超值收费。”盖茨说。

在盖茨的坚持下,他们最终还是找了个普通车位。

一次,李嘉诚上车前掏手绢擦脸,带出一元钱的硬币掉到地上。天下着雨,李嘉诚执意要从车下把钱捡出来。后来还是旁边的侍者为他捡回了这一元钱,李嘉诚付给他100元的小费。他说:“那一元钱如果不捡起来,被水冲走可能就浪费了,这100元却不会被浪费,钱是社会创造的财富,不应被浪费。”

这三个大富豪都喜欢财富,因为热爱并珍视财富是获得财富的前提条件,他们从来不乱花钱,很重视财富应有的价值,这可以说是他们对财富的基本态度和良好习惯。但他们又不为财富所羁绊,不困于财富,为慈善事业所做的捐献是数以亿计的,他们让财富充分体现它自身的价值,也最大限度地体现了自己的价值。

名人励志优秀经典故事:崔永元的第一课

名嘴崔永元从央视辞职后,任教于母校中国传媒大学。为了上好第一堂课,他提前三个多月就开始备课,泡图书馆,查阅资料,制作教案,可谓精益求精。开课前一天,他想在网上再淘点资料以完善教案,没想到,输入关键词后,他当时就崩溃了,因为他发现网上各种观点比他想要告诉给学生的还要全面。

重新备课已来不及,崔永元只得硬着头皮走进课堂。大概讲了十来分钟,就有学生站起来提问,那是个在学术界都没有定论的问题。怎么办?是装腔作势地谈出一二三点,还是应付一句“这个问题我们将在下一次课谈及”?显然,这都不是好办法,崔永元知道,如今那个“只有你知道,学生不知道”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蒙混是过不了关的。相较于主持人,老师的要求高得多,主持人可以说这样的话:“上个世纪有这样一件事。”但大学老师则不能,他们必须说:“一九几几年,几月几日如何如何,某某报纸怎么报道。”也就是说,主持人能够含糊其辞,而大学老师必须提供真实准确的资料。

不过,崔永元反应很快,也很冷静,在那学生提问后,没有再按教案讲课,而是对全班学生说:“刚才,这位同学的问题很好。一件事在历史上说法很多,哪个才是真相呢?下面,大家可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在他的引导下,学生们开始畅所欲言,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几十分钟很快过去,这堂课在大家意犹未尽中顺利结束。

从备课到授课,崔永元的第一课其实更像一种历险,他之所以能最终涉险过关,关键在于他没有用“著名主持人”的名头去唬学生,而是把自己摆在“新手”的位置上,对教学环节做过较为充分的准备,以至于面对难以解答的学生提问时,能够选择最为恰当的探究式教学法,最终成功完成教学任务。

这就给人们一个启示:一个人,不管他(她)曾经有多么“牛”,在跨界之后,都应该先老老实实地做一只“羊”。

名人励志优秀经典故事:张国立的幽默妙语

2019年,央视春晚主持“新人”张国立的幽默妙语多次赢得满堂喝彩,比如,他戏谑毕福剑时说:“一提到女演员,你的脸上就必浮贱!”仅仅是巧用谐音,即“一语中的”,让人乐不可支。张国立是大型影视颁奖典礼的主持常客,他的幽默风采早已练就。

虚实结合,回避难题

2019年1月7日下午,“把乐带回家2019年暨快乐送”启动新闻发布会在上海举行,品牌代言人张国立、蔡依林等明星悉数出席。由于张国立是春晚团队主要成员,因此,在记者提问环节,张国立便成了焦点。看到一位事先准备好问题的记者拿出字条,张国立先发制人道:“一看你就是主办方的托,提个问还照着字条念,一点都不专业。”哄堂大笑之后,这名记者问:“有消息说,您将担任春晚主持人,是真的吗?”闻言,他先是拿出手机做打电话状,随即又放下手机说:“现在打好像不好,等一会儿我问问冯小刚,看能不能说。”逗得现场一片笑声。又有记者问他会不会在春晚上演小品,对此,他又故技重演道:“我还没有接到确切消息,不过对网上的各种说法,我现在不能去回应。我一会儿给你冯小刚的电话,你直接打给他吧!”于是,又引来阵阵笑声。

由于张国立是冯小刚的铁哥们,既是春晚团队成员,又是主持和表演大家,因此,网上关于他的传闻铺天盖地,记者们又怎会轻易放过?但惯于幽默的张国立,练就了一副绝好的“太极”功夫,面对“主持人”之问,他虚虚实实、假痴不癫,谈笑间便将难题化解;对于“演小品”之问,他在直言“现在不能去回应”后,再次祭出挡箭牌春晚导演冯小刚,于是,难题又一次“灰飞烟灭”。

巧思妙解,表达情意

冯小刚导演的贺岁电影《私人订制》“优质刚材”新闻发布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张国立应邀担任该场发布会主持人。一开场,张国立便给多年的好友冯小刚和葛优送上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青花瓷瓶,待对方询问原因,他含笑解释说:“在得知要来这次发布会当主持人的时候,我就在想,既然冯小刚‘订制’我做主持人,那我也得礼尚往来,给二位‘订制’一份礼物啊!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个小小的瓷质瓶子。”“这里面肯定有什么说头!”葛优忙不迭地插话道。“当然有说头啦!你和冯小刚相交20年了吧?20年在婚姻里叫什么婚?瓷婚!”就在观众都报以掌声时,他笑着制止道,“别急啊,还有呢!要是套用北京话,‘瓷’还能讲成什么?瓷实,也就是铁哥们!现在可以鼓掌了!”于是笑声一片,掌声四起。

此中,张国立从两个层面回答了问题。对“送礼原因”,他援引“礼尚往来”之熟语,巧取《私人订制》之“订制”,既理据充分又契合,自给人以智慧风趣之感。至于“送瓷瓶原因”,解说则更为高妙,“婚姻”之比,可见友情之深。20年“瓷婚”之际,送上一个“瓷实”的瓷瓶,岂不是意义非凡?而张是二位共同的朋友,可谓人所共知。如此,观众便能从礼物中感受到他对友情的珍视,进而由衷地为其巧思妙解而喝彩。

生拉硬扯,营造氛围

冯小刚电影作品音乐会在北京工人体育馆隆重举行。演出串场时,主持人张国立则对冯小刚及到场嘉宾葛优等人极尽调侃之能事。在说葛优时,他先回忆起1988年:“那时候我们一起拍《顽主》,我是男一号,葛优是男二号。结果男一号没火,他却火了。我就开始研究他,发现光头的男演员容易火,我就也光头了。”一片笑声中,他又一本正经道:“拍了《康熙微服私访记》等热门电视后,我还是不如他火呀!于是就继续研究,原来我还在拍电视剧,葛优都演电影了。但对这个研究结果,很多人不认可,理由是真不长头发的光头才能火呢!于是我特地研究了一番他的光头,确实不长头发。摄影机快拍他头顶!”就在笑声、掌声、欢呼声响成一片时,他又自嘲道:“不过,我最近脱发,很可能要火。”随之更是爆笑不止。

不长的几句话,即赢得多次笑声和掌声,其原因则是成功地运用了生拉硬扯之术。众所周知,“光头”与“火”根本没有必然联系,但张国立却一本正经地说“光头容易火”是自己研究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又假借他人之口研究出“真不长头发的光头才能火”,而葛优又恰恰是个真光头。如此出人意料的生拉硬扯,能不让人乐而开怀?再加之他在说话时亦庄亦谐,赢得笑声和掌声自属情理之中。

寓庄于谐,给人教益

由南方电视台主办的“南方盛典颁奖礼”在广州东方宾馆举行,现场揭晓的“‘剧’变50年·十大经典电视剧”中,《西游记》《红楼梦》《亮剑》《金婚》《士兵突击》《上海滩》等赫然在列。由于张国立在《金婚》中饰演的是男一号佟志,其妻邓婕在《红楼梦》众成功地塑造了王熙凤的形象,于是,夫妻二人便代表两个剧组登台领奖。

二人携手上台时,观众则狂呼“张国立,张国立”,考虑到邓婕或有些许难堪,张国立先是风趣地回应:“哎,这么老了还有人叫啊!”惹来全场大笑后,他又高声说道:“恭喜邓婕,‘十大经典’,咱家就占了两个。邓婕老师平时老问我,这么大岁数了,为什么还那么爱拍电视剧?现在我可以当众回答她了,爱拍,就是为了喜欢我们的观众啊!”此言一出,台下掌声如潮。

作为丈夫,不能让妻子受到委屈,无疑是一种责任。于是,面对粉丝只喊自己的姓名,张国立先是以“老了”自嘲,引发笑声后,又极为机智地将观众的目光聚焦到夫人身上。如此一来,不仅赢得了夫人的欢心,而且还能借助于这番诙谐妙语向观众表白——我们的努力都是为了你们!而这种职业操守,难道不是各行各业的工作者都极为需要的吗?于是,人们在深受感动和教益的同时,自然会回报以更加热烈的掌声。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我与书的故事作文500字

全文共 502 字

+ 加入清单

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我爸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在老爸的熏陶之下,我自然而然的上了瘾,成为了一个“小书虫”,无时无刻都想把书拿出来“啃一啃”。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但在我这可就要把这话换换了,要把这句话换成“民以书为天”,我虽然也能吃,但那远远不及我读书的功夫,下面我就讲讲我和书的故事吧。

一次中午,爸爸正在烧红烧肉,我正在看《曹操传》,正好看到讲曹操身谜的精彩地方,爸爸突然火急火燎的奔了过来,说他肚子痛,要上厕所,让我帮他往锅里加点酱油,说完便去如厕了,我正看得入迷,只好不紧不慢地走进了厨房,一边看书一遍倒酱油,倒好酱油便去继续“啃书”了,爸爸上完厕所,走进厨房一看,好家伙,一瓶酱油都快没了,我爸脸上一阵青、一阵紫,叫我过来,我还在看书,爸爸夺过我手里的书,让我看看酱油瓶,可不是吗?满满的一瓶酱油几乎被我倒光了,有些还被洒在灶台上,一片狼藉。

还有一次,我正在一边看小说一边吃早饭,正在吃馒头的妈妈,觉得馒头没什么味道,让我去拿腐乳来夹着吃,我竟屁颠屁颠地走进书房,把爸爸盘文玩的盒子拿了出来,逗得爸妈“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我与书的故事还在继续,成长的路上,书就像我的挚友伴我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老虎洞探险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452 字

+ 加入清单

著名鸟类专家郑作新,从小就热爱大自然,喜欢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他的家乡福州有一座鼓山,高峻雄伟,风景秀美。

一天,郑作新听说,鼓山的峰顶有一个老虎洞,洞内经常发出老虎的吼叫声。因此,登山的人大都望洞却步,不敢靠近。可猎奇心很盛的郑作新总有点半信半疑:洞里真的有老虎吗?为什么谁也没有见过老虎的影子呀!

这天,他约了几个大胆的小伙伴,背上干粮,决心到老虎洞探察个究竟。

他们好不容易才爬上了山顶。仔细一找,接近山顶的地方果真有一个山洞。

顿时,孩子们紧张起来,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小心翼翼地往前移动着脚步。

他们刚走近洞口,猛然,一种震耳欲聋的响声传了过来。有几个孩子以为老虎来了,吓得连忙往后退。但是,这声音响过之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根本没出现什么老虎。于是,作新和伙伴们壮了壮胆,再次走到洞前,又听了好半天,终于弄清楚了:原来,山上的风很大,狂风吹过山洞,发出了巨大声响,像老虎吼叫一般,一传十,十传百,传来传去便成了“山顶上有老虎”。

作新和伙伴们“捉住老虎”的消息不胫而走,从此,登鼓山的人再也不回避老虎洞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徐溥储豆名人故事

全文共 515 字

+ 加入清单

明代大学士徐溥自幼天资聪明,读书刻苦。

少年时代的徐溥性格沉稳,举止老成,他在私塾读书时,从来都不苟言笑。一次塾师发现他常从口袋中掏出一个小本本看,以为是小孩子的玩物,等走近才发现,原来是他自己手抄的一本儒家经典语录,由此对他十分赞赏。徐溥还效仿古人,不断地检点自己的言行,在书桌上放了两个瓶子,分别贮藏黑豆和黄豆。每当心中产生一个善念,或是说出一句善言,做了一件善事,便往瓶子中投一粒黄豆;相反,若是言行有什么过失,便投一粒黑豆。开始时,黑豆多,黄豆少,他就不断地深刻反省并激励自己;渐渐黄豆和黑豆数量持平,他就再接再厉,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久而久之,瓶中黄豆越积越多,相较之下黑豆渐渐显得微不足道。直到他后来为官,一直都还保留着这一习惯。

凭着这种持久的约束和激励,他不断地修炼自我,完善自己的品德,后来终于成为德高望重的一代名臣。

徐溥对自己行为的高标准约束显示了他强烈的自律意识,即使是在个人独处时,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慎独是自律的最高境界,它能让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的时候仍然能够不被外物所左右,而是丝毫不放松自我监督的力度,谨慎自觉地按照一贯的道德准则去规范自己的言行,一如既往地保持道德自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书的故事作文400字

全文共 410 字

+ 加入清单

放暑假了,干什么好呢?想来想去,想到了姐姐的一本

那天,姐姐跟我说过,她有一本书特别好看,她会不会借给了别人?我想闲着没事的时候看一看。我连忙跑进书房,在姐姐的书包里嗖的一下把他的书翻得乱七八糟,可是里面没有课外书。姐姐会放在哪里呢?他会不会已经借给别人了。我想着想着,突然看到床上有一本《快乐文学》。里面有许多精彩的小故事。于是我连忙坐在沙发上看了起来,哇。里面的故事太好看了,我都看得入了迷。

过了一会儿,我就感觉口渴了,于是,我就端了一杯白开水,就在放水的一瞬间,书撕的一声被我撕烂了。怎么办,怎么办。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可是姐姐最喜爱的书,她要是知道了以后,会对我大发脾气。我心里很担心,也很害怕。心思都不在看书上了。到了晚上,我把事情告诉了她,她骂了我一顿后,我倒觉得很轻松了。我给姐姐道了歉,还帮她把书胶好了。

从那以后,我每干什么事都会小心翼翼的了,对书也爱惜多了。这都是因为它的缘故。它让我懂得了珍惜。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爱因斯坦和罗盘名人故事

全文共 950 字

+ 加入清单

爱因斯坦上学前的一天,他生病了,本来沉静的孩子更像一只温顺的小猫,静静地蜷伏在家里,一动也不动。父亲拿来一个小罗盘给儿子解闷。

爱因斯坦的小手捧着罗盘,只见罗盘中间那根针在轻轻地抖动,指着北边。他把盘子转过去,那根针并不听他的话,照旧指向北边。爱因斯坦又把罗盘捧在胸前,扭转身子,再猛扭过去,可那根针又回来了,还是指向北边。不管他怎样转动身子,那根细细的红色磁针就是顽强地指着北边。

小爱因斯坦忘掉了身上的病痛,只剩下一脸的惊讶和困惑:是什么东西使它总是指向北边呢?这根针的四周什么也没有,是什么力量推着它指向北边呢?爱因斯坦67岁时仍然为童年时的“罗盘经历”感慨万千。

他在《自述》中说:当我还是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在父亲给我看一个罗盘的时候,就经历过这种惊奇。这只指南针以如此确定的方式行动,根本不符合那些在无意识的概念世界中能找到位置的事物的本性的(同直接‘接触’有关的作用)。我现在还记得,至少相信我还记得,这种经验给我一个深刻而持久的印象。我想一定有什么东西深深地隐藏在事情后面。凡是人从小就看到的事情,不会引起这种反应;他对于物体下落,对于风和雨,对于月亮或者对于月亮会不会掉下来,对于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区别等都不感到惊奇。

小小的罗盘,里面那根按照一定规律行动的磁针,唤起了这位未来的科学巨匠的好奇心——探索事物原委的好奇心。而这种神圣的好奇心,正是萌生科学的幼苗。

1953年3月14日,爱因斯坦在74岁生日宴会之前,举行了一个简短的记者招待会。会上,他收到一份书面的短信。信上第一个问题就是:“据说你在5岁时由于一只指南针,12岁时由于一本欧几里得几何学而受到决定性的影响。这些东西对你一生的工作果真有过影响吗?”

爱因斯坦看了微微一笑,回答说:“我自己是这样想的。我相信这些外界的影响对我的发展确是有重大影响的。”爱因斯坦接下来的回答似乎更饶有趣味:“但是人很少洞察到他自己内心所发生的事情。当一只小狗第一次看到指南针时,它可能没有类似的影响,对许多小孩子也是如此。事实上决定一个人的特殊反应的究竟是什么呢?在这个问题上,人们可以设想各种或多或少能够说得通的理论,但是决不会找到真正的答案。”

的确,一个儿童的一次偶然经历和日后伟大的科学发现之间,大概怎么推论,也难以找出让人心服的必然性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包公教子的名人故事_2300字

全文共 2164 字

+ 加入清单

包公人称包青天,一生廉明清正,铁面无私,深受百姓爱戴。这年,包公告老还乡,他吩咐家人悄悄收拾了行囊,连夜雇了一条船,顺流而去。

走到半路,包公的船被一条大船追上。大船上下来一位身着簇新官服的少年,见了包公跪倒在地,说:“孩儿拜见父亲。”原来这少年是包公的二公子包催。今年包催上京应试,中了金榜三甲,被委任为县令,即刻上任。走到半路,包催得知父亲告老还乡,便赶来相送。

包公见了很高兴,说:“你与为父正是顺路,咱们不妨一同乘船上路,也省下一半路费。”

包催只好打发走自己乘坐的官船,与包公同乘一条船前去赴任。路上,包公问起包催的为官之道,包催毫不含糊,说自己立志成为父亲那样的清官。包公沉吟道:“做清官可不容易啊!”

父子俩一路走,一路聊,不觉船行到清江口。一位渔翁听说包公告老还乡路经清江口,死活要送他一条清江鲫鱼。包公见渔翁态度坚决,只好收下,但悄悄吩咐下人临走时留下几钱银子,算是买鱼钱。

清江鲫鱼味美肉鲜,天下闻名。包公命下人拿去厨房炖上,不想过了半天,去厨房端鱼的下人慌里慌张地跑进来,说他刚才去厨房端鱼,不料却发现鲫鱼不知道被谁偷吃了,只剩下一堆鱼骨鱼刺。

包催一听,勃然大怒:“这一定是下人们馋嘴,偷吃了鲫鱼。”可是下人们都说自己没有偷吃。包催一时无法,望着包公。谁知包公却平静地说:“你身为县令,如果连一个偷鲫鱼的案子都断不清,还能去治理一方吗?”

包催面露羞色,他在船舱中踱了一会步,便命令下人们一一接受询问,要讲清在鲫鱼被窃的半炷香工夫里,他们都在哪里,有谁为证。结果,包催发现有三个人无法证明自己的清白,一个是炖鱼的厨子,一个是丫鬟小柳儿,一个就是端鱼的下人。

厨子说他一直在厨房做菜,只在鱼快熟时离开了一小会去方便。丫鬟小柳儿则说她有些晕船,那会儿独自一人在船头透气。而端鱼的下人说自己一直侍侯在船舱外,去端鱼的时候发现鱼已经被人偷吃了。

包催一时犯了难,三人均有作案的时间:厨子可以利用他一个人在厨房的便利,从容偷鱼;丫鬟小柳儿有可能利用厨子出去方便的时候进厨房偷鱼;端鱼的下人更别说,他完全可以在端鱼的时候偷吃。包催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他思忖半天,想不出办法,一时性急,命令随从:“给我打,我看是他们的嘴巴硬,还是板子硬。”随从不顾三人的哀求,刚想举起板子下手,就听一声怒喝:“住手!”

只见包公黑着脸,怒气冲冲地走进来,他训斥包催:“我以为你有何高明手段,原来不过是严刑逼供、屈打成招。用板子审案的官全是昏官庸官,你连一件窃鱼案都要借助板子,以后如果遇到大案,岂不是每次都要动大刑?与其让你留下无数冤案,给我包家丢脸,还不如不去做这个县令。”说着,包公拿起包催的官印,就要丢进水里。

包催赶紧上前跪倒:“父亲,我错了,是我一时性急,请父亲放心,我在一天之内定要断清此案,否则我自己把官印归还朝廷,脱下官袍,回家种田。”

包公见包催言辞恳切,才收起怒气:“也好,就看你一天之内如何了断此案。”

包催来到厨房,翻看了盘中剩下的鱼骨,思忖半天,突然眼前一亮,急忙端着盘子来到包公房中,说:“父亲,我找到了一处疑点。”包公忙说:“说来听听。”

包催指着盘里的鱼骨说:“常人吃鱼时,要十分留心鱼刺,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被鱼刺卡住喉咙。但是看看这个盘中,鱼刺根根不少,上面鱼肉皆无,鲫鱼被偷前后不过短短半炷香工夫,什么人有如此本事,能在眨眼间把这么大一条鲫鱼吃得干干净净、骨肉分明?这不是太奇怪了吗?我想,这盘子里的鱼根本不是渔翁送的清江鲫鱼,偷鱼的人一定是先把鲫鱼偷走,再用早先吃剩下的鱼骨冒充。”

包公听后,捋须点头说:“不错,你的洞察力还不差。”

包催说:“既然偷鱼的人还没机会吃掉鲫鱼,我想鱼一定还藏在船上。”他立即下令让随从搜船。不料把船翻了个遍,仍没有发现鲫鱼的影子,包催又被难住了。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竟然会被一条小小的鲫鱼弄得灰头土脸。包催心里烦恼,一不小心,打翻了一个砚台。这时正巧夫人进舱,见砚台翻倒在桌上,便问:“是哪个丫鬟如此粗心,打翻了夫君的砚台?真是该打。”

“夫人不用生气,砚台是我自己打翻的……”包催心不在焉地说着,突然,他脑海里仿佛划过一道闪电,心里一阵亮堂。

包催兴奋地赶到包公舱内,说:“父亲,我已经找到了偷鱼的人。”

“哦,是谁?”包公问。

包催微微一笑:“请父亲恕罪,那个偷鱼的人,就是父亲您。”

“为什么说是我?”包公饶有兴趣地问。

包催胸有成竹地说:“刚才我不小心打翻了一个砚台,夫人便怀疑是丫鬟打翻的,这使我想到,我们总是责怪下人犯错,却不想我们自己同样会犯错。其实鲫鱼失窃当时,除了三个下人,还有一个人也有作案的时间,这人就是父亲您。当时您曾经出去过一会,可我却根本没有怀疑您。搜船时,全船也只有父亲您一人身上没有被搜。而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父亲您穿的是宽袍大袖,平时您都是垂着袖子,可自从丢鱼后,父亲却一直把袖子拢在一起,因此我断定,鲫鱼一直都藏在父亲的袖子里。”

包公听完哈哈大笑:“不错,鲫鱼是我偷的。”说着,他垂下袖口,一条半熟的鲫鱼从袖子里掉了出来。

原来,包公见包催虽然志向远大,却有些纸上谈兵,夸夸其谈,于是他临时想了个主意来考验包催的断案能力。如果包催断不清此案,包公将会上书朝廷,收回包催的县令之职,免得天下又多一个昏官。

包催明白了父亲的苦心,上任后勤勉自爱,善治政事,终于成了像包公一样的清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我和书的故事作文500字

全文共 556 字

+ 加入清单

高尔基说:“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书是人类的营养品。”而我们的周恩来总理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刘向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医愚。”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有一次,爸爸和妈妈都不在家,就我和弟弟在家,纸条上写着:“儿子,今天我们去做事情,午餐和晚餐,你自己搞定,那就这样啦。今晚我们才会回来,不要乱跑出去,不然会被坏人给抓走的。哦,对了,一定要照顾好弟弟呀,不然就会丢的!要记住呀!妈妈和爸爸都会相信你的能力的,加油!”

我一吃完早饭,就去看书了,弟弟却在看电视。我看着、看着,就入迷了,就像我是孙悟空在一旁上刀山,下火海,在东海龙王那里拿了金箍棒,到了天宫大闹了一回,又去了花果山,结果被如来佛祖压在了五指山下,最后和唐僧一起去西天取经。先遇上了猪八戒,接着又到了通天河遇上了沙和尚,接着又去了各个地区消灭了那一些妖魔鬼怪。最难消灭的妖魔鬼怪就是那个白骨精,那个老奸巨猾的白骨精,竟然假装用人来迷惑人,打了三天三夜才被我收服。

突然,有人把我叫醒了,原来是爸爸和妈妈,妈妈问我中午、晚饭吃了没有?我说没有。爸爸和妈妈都很惊讶!我竟然因为看书而没吃饭。我被表扬了,真令人忍俊不禁。

我知道了,米饭使我们的身体日益健壮,读书却令我们的头脑不断充实,所以我们要与书为伴,博览群书,取百家之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我和书的故事作文800字

全文共 925 字

+ 加入清单

在作家叶文玲眼中,就是人类文明的长生果;在诗人刘向笔下,书就是治病的良药;在我的眼里,书就是一朵绚丽的花朵,它不时地绽放出迷人的色彩。

记得三四岁时,妈妈给我买了好多有趣的图画书,常常递给我一本,任由我随意翻阅。说来也奇怪,大字不识一个的我竟能被图画吸引而沉迷其中。每当妈妈从学校回来,把我抱在膝盖上指着插图念故事给我听,那时好动的我格外安静。

后来,我上了幼儿园,听老师讲故事嫌不够,回到家总缠着妈妈,让她读《白雪公主》给我听。妈妈放下手中的活,绘声绘色地讲了起来,我听得如痴如醉。同一个故事,我听上十遍二十遍,也不觉得厌烦。听着听着,我甚至都能背下来。记得有一次,妈妈因为粗心读错了一个字,我竟给指出来。当时,妈妈十分惊喜,那神情我至今历历在目。从那以后,好长一段时间,这件事几乎成为爸妈和别人聊天时最爱谈及的话题。

慢慢地,我上了小学,《白雪公主》等童话书已不能让我满足了。就在这时,我从伙伴口中听到了“杨鹏”这两个字,抑制不住好奇心,硬拉着妈妈去书店买了他的书。翻看着《装在口袋里的爸爸》,我的心情莫名地激动。第一次看那么厚的书,我竟不觉得吃力,且越读越顺溜,越读越不肯放下。直到把整套书都看完,还不过瘾,随后我又借阅杨鹏的《幻想大王历险记》《校园三剑客》等书,觉得他真了不起,因为他笔下的科幻世界带给我无穷的快乐。

不知不觉到了四年级,林老师推荐我们阅读《狼王梦》。说实在的,当时我兴致不高。现在想想,这与我的阅读范围太窄有关,那时的我只认准自己喜欢的书。不过师命难违,更何况一向奉师命如圣旨的我,虽然心中有万般不舍,也不得不放下手中的科幻小说、童话故事。当我接过那砖头一样厚重的《狼王梦》,顿时望而生畏。可是没看几页,我竟发现原来动物的世界也是那么有意思,这无不得益于作家沈石溪,他笔下的动物是那么有灵性,它们简直是人类的另一个世界。看着看着,我竟为紫岚的命运而揪心不已。后来,我狂热地喜欢上了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到处搜集他的作品来阅读。

现在,我还阅读了不少书籍,如《城南旧事》《永远讲不完的故事》《长袜子皮皮》《不老泉》等,踏进了名著的乐园,不,更准确地说,我真正踏进了书的世界!

书,这朵奇异的花儿,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我愿终生与它不离不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我和书的故事

全文共 397 字

+ 加入清单

林煜轩

说到,我想起我的那件可笑的事。

记得那是我一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家附近新建了一家图书馆,爸爸便带着我去看一看。

里面,那可是说出来的凉快呀!坐在软软的沙发上,随手从一旁拿来一本《西游记》来看,很快我沉迷于书海当中,仿佛看见了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不停地乱叫着,伤佛看见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样子,让人直叫好!正当我打算再看下一章时,我的肚子便开始抗意,不停“咕噜、咕噜”地叫着。我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书房!

下午,我明知有一节跆拳道课,但我的心却一直想着下一篇怎么样?唐僧有没有被解救出来。便心起歪念,偷偷摸摸地溜了出去,向书房跑去。

来到了书房,我又找出了那本让我留连忘返的书,急急忙忙地打开了书,就像饥饿的人扑向面包,看着下一篇。一小时过去了,两小时过去了……

这时,不知为什么灯越来越暗,我定睛一看,原来是书房要关门了,我吓地赶忙跑了出去,生怕被关了进去。

我爱看书,书是我的好朋友,也是我的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我和书的故事作文550字

全文共 552 字

+ 加入清单

给我带来许多乐趣。打开记忆的大门,眼前浮现出我和书的一次次邂逅。

小时候,每天早上一起来,我都会抓过一本古诗词,像小尾巴一样跟在妈妈的后面左一声、右一声喊道:“妈妈读,妈妈读……”妈妈实在没辙了,就会放下手头的活儿给我读。我依偎在妈妈的怀里,竖起耳朵,不放过一字一句。渐渐地,好几首诗都被我牢记在心了。有一回,妈妈的朋友来我家做客,刚一进门,就发现了正在“读”诗的我,客人们凑在我面前惊讶不已。这时,细心的妈妈突然叫了起来:“嗬,这小东西把书拿反了,还认真成那个样子哩!”其实,我拿书只是“做样子”而已,这些诗,我早就背过了。

稍大一点,我和方块字交上了朋友。《水浒传》的情节让我看穿了世态炎凉;《西游记》的传奇让我明白了坚持;《红楼梦》的凄美让我泪如雨下;《三国演义》的悲壮让我看出了“创业”这个词里所包含的艰辛……这些由古人的智慧凝聚的结晶一次又一次地把我的思想提升到新的高度。它们也让我享受到了饱读诗书的充足感。记得有一次,奶奶要出门买菜,嘱咐我回来的时候给她开门。可是奶奶回家时怎么敲门都无人应答,邻居们听到声音都出来了。“咦,没见伯俊出门呀!”一位好心的阿姨一边疑惑地念叨,一边从锁孔往里瞧:“哟,这小东西正看书呢!”一院子人哭笑不得。

这真是有书作伴,其乐无穷!同学们,让我们在书海中尽情畅游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我与书的故事作文400字

全文共 421 字

+ 加入清单

不是呆板的,也不是枯燥的,书能让我们学到知识,也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我与书的故事还要从那一天说起……

一次,我和表哥在姥姥姥姥家写完了作业,表哥拿出一本《喜马拉雅历险记》,看表哥看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的样子,我一把枪过来,看了一会,内容确实很精彩,我爱不释手,要是这本尽收眼底是我的该多好啊!于是,我对表哥说:“这本书这个周末先借给我看行吗?下个周末一定还你,我保证。”表哥立马否决道:“不行,我还没看完呢。”我很失落,表哥见了说:“我下个周末再借给你行吗?反正这个周末不行。”我马上变脸道:“好,一言为定,‘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哦!”“好,一言为定。”表哥坚定地说。我一直期待着那本书,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哈哈,终于到星期六了,我捧着这本书,蜷缩在沙发上,翻开书,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一遍、两遍,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这种看书的滋味。

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乐趣,我们应该多看书,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梦里不知身是客名人故事

全文共 2124 字

+ 加入清单

长长的静默,风吹叶落。1973年3月6日,81岁的美国作家赛珍珠带着满腔遗憾和对中国无与伦比的思念与眷恋,永远闭上了双眼。自此,她倾情热爱的第二故乡——中国,与她天各一方。

1972年5月,收到拒绝她访华的回信时,赛珍珠衰老孤独的身体如同深秋的雨布,顷刻瑟瑟成薄凉。只是,误会也好,曲解也罢,甚至连那些常人难以接受的人身攻击,亦不能动摇她的“中国心”。她对中国的感情如同种子发芽生根,早已渗透到骨子里。因此,当记者问她:“你还想回到中国吗?”她微仰着头,眼底清泪盈盈,语气却坚定有力:“我的心从来没有离开过中国!我的童年时代、少女时代、青年时代乃至我的一生,都属于中国!”对她而言,“中国”这两个字那么美好,那般温暖,仿佛从心里长出来的嫩芽儿,每说一次,她的心就会幸福地开一次花……

]892年6月26H,赛珍珠诞生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州。与其他婴儿不同的是,刚刚出生3个月,她就被父母放进摇篮里,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此后,赛珍珠—生中的前40年,除去回美国上大学的4年和读硕士学位的两年,均在中国度过。她自小跟一位姓孔的先生学习“四书五经”,说中国话,写中国字。闲暇时,则由母亲教她英文、音乐、美术和宗教。童年的赛珍珠最喜欢听奶妈讲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这些口头文学,对她以后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5岁时,她进入上海某寄宿学校就读。出落成大姑娘的她,穿中式服装,梳长长的麻花辫子,以至于到后来,连赛珍珠自己都觉得她与中国女孩没什么两样。

19岁那年,父亲安排她回美国读大学。在康奈尔深造时,她主修的是英文,论文却洋洋洒洒地写了《中国与西洋》。谈到中国吃苦耐劳的农民,以及不同地域的风俗习惯时,她的眼神里似有火焰在燃烧。看得出,当时赛珍珠的中国情结已经根深蒂固。她觉得,丰富深厚的中国文化滋养了自己的精神世界,使她与中国和勤劳朴实的中国人结下了终生的不解之缘。

硕士毕业后,赛珍珠再次返回中国。接着,她与美国经济学家约翰·布克结婚,两人在土地贫瘠的宿州生活了3年。其间,她接触到许多目不识丁、辛勤劳作的中国农民,亲眼目睹了他们如何在贫穷困苦以及天灾人祸中不屈不挠地挣扎和拼搏。中国农民的善良和顽强深深地感动着赛珍珠。她发现,-直以来,西方对中国人的了解和评价是片面的甚至是扭曲的。她觉得,眼前这些不辞辛苦、坚毅勇敢的农民才是中华民族的真正代表。她决意替这些不善言辞的中国人说话,用自己的文字写下他们生活的艰辛、理想与追求,向美国以及全世界呈现一个真实的中国。

为了方便传教,赛珍珠一家没有住进与外界隔绝的租界或侨民保护区,而是在比较落后的地区与中国普通百姓毗邻而居。最可贵的是,赛珍珠不仅酷爱读书,还尽可能深入中国民间,四处走访,跟老百姓交朋友。因此,她对中国历史和现状的认识甚至不亚于许多中国作家。她的写作与外国某些浪漫主义作家不同,他们大多是在制造异国情调,以满足本国人民的好奇心。赛珍珠写中国,则纯粹是出于对中国人民的关心、同情甚至是感恩。她曾说过:“我早己学会了热爱中国农民,他们如此勇敢,如此勤劳,如此乐观而不依赖别人的帮助。长久以来,我一直致力于为他们讲话。”就这样,赛珍珠怀揣一颗赤诚之心,为了表达对中国兄弟姐妹的挚爱深情,她主动承担起“为民请命”的角色,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国文化的“发言人”。

1919年,赛珍珠与丈夫来到金陵大学任教,在学校分配的一所小洋楼的阁楼上,她面向群山,文思泉涌,几乎完成了后来为她为她赢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全部作品,这座洋楼现在仍然静静地立在南京大学北园的西墙根旁。

1931午,她以中国农民为题材的长篇巨作《大地》在纽约出版,引起轰动,她亦于一夜之间名声大振。1932年,《大地》获普利策小说奖。1938年,她又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赛珍珠一生共创作了近百部文学着作。她的作品,影响了欧洲整整两代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看法。正如一位英国学者所指出的那样:“是赛珍珠和她的作品为数以百万计的欧洲人民提供了第一幅关于中国农村家庭和社会生活的长卷。”

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时,赛珍珠在题为“中国小说”的演说中,向西方文化知名人士宣告:“虽然我生来是美国人,但恰恰是中国小说而不是美国小说决定了我在写作上的成就。”接着,她如数家珍地阐述了中国小说的起源与发展演变及其特征,又详细介绍了中国小说名着《水浒传》《三国演义》和《红楼梦》,最后,她由衷地说:“我想不出西方文学中有任何作品可以与它们相提并论。”

另外,在创作《大地》之余,她还花费5年时间,翻译了中国古典文学名着《水浒传》。虽然迄今为止已有多种国外译本,但赛珍珠翻译的《四海之内皆兄弟》无疑是最为准确、最有影响力的。

赛珍珠的文学创作不仅呈现给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并且她亦是第一个把中国农民放在跟西方人同等地位来描述的外国作家。这样的言论,对现在而言,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然而,在当时那个对东亚充满偏见的午代,却可谓石破人惊。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经称赛珍珠为“沟通中西方文明的人桥”。她的努力和尝试,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赢得了国际上广泛的同情与支持。正如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瑞典文学院的颁奖词所言:“赛珍珠的作品,为西方世界打开了一条路,使西方人用更深的人性和洞察力去了解——个陌生而遥远的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我和书的故事

全文共 380 字

+ 加入清单

(作者:张佳妮)

俗话说,“读万卷,行万里路。”书是知识海洋,书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乐趣、快乐。

一次,妈妈给我买九本不同的《草房子》,为的是想把我的成绩提高,让我读到文字里去,使我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

于是,妈妈就给弄了一个阅读表,每一月必须要把一本书看完,一天最少三个小时,最多六个小时,分别是早中晚。早上在学校看三十多页,中午在家看一个小时半,晚上在睡觉前看两个小时。

读书计划开始了,第一天上学了,我就拿起书津津有味地读起来。第二节课下课我又读了起来,直到第三节课……

放学了,妈妈就问我看了多少页了,我就说三十多页,妈妈说:“嗯,不错,值得表扬!”妈妈刚夸过我,我又情不自禁地读了起来,读进了书的故事情节。

一眨眼,就到了傍晚,我看了一下我读到了多少页。啊,我竟然看到了七十多页,太不可思议了,我完全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老师也说过一句话,“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我和书的故事作文800字

全文共 801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中,或许有许多吸引你们眼球的东西:玩具啊,游戏啊,零食啊,漂亮衣服啊……但在我眼里,这些东西不过是些小玩意儿,对于它们,我并不“感冒”。真正像磁铁一样吸引我的,应当是它——

记得有一次,我的语文成绩得了全年级第一!我知道成绩后,顿时心花怒放,等到放学回家时,我也乐呵呵的——看看花儿,它们在向我点头微笑;看看小草,它们正挺直了身体向我致敬。

回到家后,我把书包一甩,把鞋一丢,便蹦到沙发上又蹦又跳。妈妈听到声响,从厨房里走出来,见到我这副疯样,不禁乐了:“死丫头,你又遇到什么事啦,沙发都被你蹦出坑来了!”

“妈妈,我的语文成绩得了全年级第一!”我依旧没有停止蹦跳。

“真的!不赖啊!”妈妈显然比我还高兴,“那么,今天就破例一次,给你玩两小时的电脑吧!”我听后,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谢谢老妈!”正当我想冲进电脑房玩个痛快时,忽然想起了课间看到的画面——我的同学一个个手捧课外书,津津有味地读着。这模样,叫人好不羡慕!我便退回妈妈身边,对妈妈使用了糖衣炮弹,把她的缺点说得像优点,把优点说得像天仙!想不到妈妈不吃我这套,她一针见血:“说,你又想干吗?”

“那个,妈……妈妈呀!我想把……把两个小时的电脑时间,换成一本书。”我支支吾吾地讲道。想不到妈妈满口答应:“行啊!多看书是好事!”说着,便从包里抽出二十元递给我。我高兴地接过钱,直奔书店,买书去喽!

我挑了许久,终于选好了书。刚付完钱,外面便下起了倾盆大雨。我见了后,眉头皱成一团,这可怎么办啊!家离书店不远,我跑回去倒没什么,可是书……突然,我眼珠子一转,想出了一个办法。我先从收银员阿姨那边要了四个塑料袋,把书包得紧紧的,不留一点儿空隙,接着,我便冲进了雨中。等回到了家中,我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落汤鸡”,但书却安然无恙。妈妈见了很是埋怨:“你这丫头,怎么那么笨呢?书才值多少钱,你生病了可了得……”我看着怀里干干净净的书,却笑了。

这就是我和书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你也可以登上火星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1251 字

+ 加入清单

2010年6月3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国家科学院生物医学研究所,人类首次全面模拟载人火星探测试验宣告正式启动。来自中国航天局科研训练中心的宇航员王跃与来自俄罗斯、法国和意大利的五名志愿者一起,正式踏上长达520天的“火星之旅”。王跃将与他的同伴们用250天模拟飞往火星,30天模拟驻留火星,240天模拟返回地球。其间,他们将在封闭舱里进行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和试验。他们将于2011年11月出舱。

王跃,这个脸上还有着稚气的“80后”,在几千名志愿者中,经过层层严格考核,一路过关斩将,成为笫一个参加人类首次模拟火星载人航天飞行试验的中国人。

今年王跃28岁,会四国语言,是中国航天训练中心的著名研究员。去年11月,当听到要选拔“火星500”志愿者的消息后,王跃立刻跃跃欲试,他除了加大外语口语能力的练习外,还加大了体育锻炼强度,增强体能。跑步、举重、爬山、踢球各种运动,全部上阵。原本是旱鸭子的他,却要挑战高度,硬是在很短的时间里学会了游泳。两个月下来,他就学会了潜泳、仰泳、蛙泳等各种泳姿。经过测试,他的成绩和专业运动员不分上下。这一成绩令考核官员也大为惊讶。在心理素质方面,王跃豁达开朗、幽默风趣,和周围的人都能和谐相处。他一到哪里,就能给哪里带来欢声和笑语。同事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开心果”。

“火星500”试验对志愿者的要求非常严格,不仅不能有器质性疾病,就连脚气这样的小毛病都不能有。二十多项严格的医学检查,严格得近乎苛刻,连睡眠监测也列入其中。睡眠质量要好,躺下就能睡着,不能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这也是一项严格要求。许多志愿者很难达到要求,被无情地淘汰。而王跃却凭着自己超强的心理素质,一路高歌猛进。像CT、核磁共振这种检查,别人或多或少会检查出一些问题,而王跃却非常完美,没有一点儿瑕疵。

就这样,王跃经过常人所难以想象的严格考核,终于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唯一的参加“火星500”试验的志愿者。在接下来的520天时间里,王跃将与其他5名外国志愿者一道,在“火星500”封闭舱里,进行一系列科学研究和试验。520天,与外界完全隔离。而且还需要在失重的状态下生活,这不仅是对一个人意志、体能的巨大考验,也是对一个人的科学知识的全面考核和检测,一般人很难承受这种孤独、寂寞的煎熬,如果没有钢铁般的意志是很难坚持的,这对一个才28岁的年轻人来说,更是一种意志的考验和磨炼。

王跃在他的志愿者登记表中曾这样写道:“我喜欢彼得大帝、喜欢高尔基、喜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王跃的“三个喜欢”让人们看到潜伏在他身上的一种激情和意志。当进入“火星500”舱门的瞬间,王跃蓦然回首,露出灿烂的笑容,握紧拳头,高高举起,向欢送的人群挥手致意。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宇航员杨利伟见证了王跃走进“火星500”舱门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当舱门缓缓关闭后,杨利伟激动地说,中国人能参加首次载人火星探测全面模拟试验,无疑是中国航天事业进步的表现,它让世人看到了中国的力量。

我们在等待,等待520天后,王跃走出“火星500”舱门的那一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大唐才子踏歌来名人故事

全文共 691 字

+ 加入清单

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

在《世说新语》的字里行间,魏晋名士对浙东山水赞羡不已。流风所及,有唐三百年,无数文人骚客踏歌而来,其中不乏如卢照邻、骆宾王、宋之问、贺知章、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等诗坛翘楚。他们自钱塘江,经浙东运河过绍兴、上虞,再溯剡溪,经嵊州、新昌,至石梁而登天台山,徜徉山水,击节高歌,为后世留下了近两千首唐诗,形成了一条史无前例的唐诗之路。

江山无处不风流,为什么唐代诗人独独钟情于浙东山水呢?除却峰隆峻、潭壑镜彻,物产丰厚、足食足兵,佛国香城、仙源道踪诸因素之外,真正吸引唐代诗人流连忘返的是对魏晋名士的追慕情怀。

“夫有非常之境,然后有非常之人栖焉。”魏晋是士族统治的时代。东晋以后,王、谢、何、庾等侨姓士族争相到浙东一带抢置田业,经营山居,隐逸于斯,待时而出。尤其是王、谢家族位居士族之冠,书法艺术以琅邪王家为优,诗歌文学以陈郡谢家为先。他们纵意丘壑,优游林泉,探究玄理,率性自适,此时,山水不再是纯粹的客观存在,而成为思想和情感的寄托。王羲之修兰亭,诗书俱在,名垂青史;谢灵运伐山开径,行吟泽畔,传颂千古……所有这些,足以让大唐才俊接踵而至,寻幽访古,以开拓新的诗歌题材和文学境界。

在杜甫晚年的《壮游》诗中写道:“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唐代诗人之于浙东,不仅是佳山胜水的游赏,而且是对魏晋风度与名士风尚的敬拜与追慕之旅。不管是仕途的失意,还是精神的彷徨,都会在对前人足迹的踏寻和凭吊中,使心灵得到暂时的解脱、丰富和浸润。因此,我们说这是一条承载着诗意和精神求索的文化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