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扶贫日记八篇 日记怎么写(合集20篇)

浏览

6167

作文

143

2024年下乡扶贫民情日记

全文共 1667 字

+ 加入清单

11月4日星期一 天气阴

早晨刚送女儿到学校门口,仲副乡长来电话说他到平安了。他因家在互助,所以买了一辆私家车,每周一早晨去民和的单位上班,到周五下班后回互助。所以我俩商定每周一早晨一块出发。回家赶紧收拾些东西,我们就上路了,一起前往的还有xx乡的石副乡长,她家也在平安,也是周一去上班,周五下班后回平安。

九点多时,我们到了乡上。不一会儿村支部马祥义书记也开车到了乡上。马书记搬到老县城居住已有三年了。他的儿子在内地当阿文翻译,收入不错,所以去年给他买了一辆私家车,日子过得很不错。听乡上的干部说这两年马书记工作不太积极,也很少去村里。但是自从我们驻村后,他配合得很好,基本上每天都陪我们去村上开展工作,或许是我们的工作给他鼓了点勇气和信心。他人也挺好,性格随和,办事沉稳。他早年当过多年的民办教师,但由于中途间断未能转正,因此也有良好的素质和文化程度。

每周一早晨乡上都开例会,听取包片领导和包村干部上周的工作汇报。等xx包村干部老谢开完会,我们坐上村支部马书记的小车到了村上。这几天村民们忙着开展秋季覆膜,所以到村委马主任家领取地膜的村民很多。这两年马主任发放地膜很有经验,他说因为有些村民领上地膜后在家里偷偷积压,所以他让村民们第二次领取地膜时必须把上次领取的地膜卷轴交回来,否则不让领,这样就避免了村民们多领地膜。我暗暗为马主任的土办法叫绝,如果是我们机关干部恐怕一时还想不出这样的办法。

按照计划我们今天去二社弯子走访。走到村务公开栏处时,我看见我们前些日子办的黑板报下边打了个不大不小的错号,错号刚好打在了我们驻村帮扶组名单上,一看就是个小的小学生所为。我觉得好笑,和我们帮扶组同志们开玩笑说:“看样子孩子们对我们的工作不认可啊!要不怎么在我们头上打错号”,大家哈哈大笑。随后我们就到了二社弯子。从弯子社的山梁上向下望去,大部分农家尽收眼底,东一户、西一家,破旧的庄廓杂乱无章,废弃的房舍随处可见,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破败、萧条的景象。我们去的第一户人家门口一帮人正在宰牛,忙的不亦乐乎!见到我们,他们拎着双手热情地问好。一问才得知,他家的老爷子去沙特朝觐,明天就要归来。按照回族的规矩,其“者麻其”及亲友都要去隆重的庆贺。是庆贺所以去的人要随礼,东家要大摆宴席,其规模不亚于操办一桩婚宴。这种大操大办的习俗明显加重群众负担,因此前些年政府明确反对。为了不打扰他们,我们干脆把前来帮忙的几位村民都召集到一起进行询问,了解各家的家庭情况,并向他们传达了开展秋季覆膜、上缴农村养老保险金等一些当前工作,对身上带有现金的,村支部马书记还就地收缴了养老金。

随后,我们又走访了冶万林等4户农户。期间我们听群众反映村医冶兆虎在给村内小孩接种疫苗时收取费用,后经群众举报、乡卫生院督促,退还了一部分,但对村内老实巴交的几户农户至今没有退,而且他的医疗技术很差,药品价格很高。于是,我们商议到村医冶兆虎家走访。来到他家时,他正在院内脱粒机上脱玉米,人很热情。粗略的看其家境,在村内也算是中上人家。屋里的墙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证件,都是冶兆虎的村医培训证什么的,可是有些证件上是他老婆的照片和名字,我在心里觉得很好笑,不过也没问。在攀谈中我们得知,他的工作只是开展个接种疫苗,其他的如诊断常规病、打个点滴这些他都不会,村民们也基本没人来,但是他否认药价高。关于收取疫苗接种费用的事,我们婉转的进行了询问,但是他说没收。我们离开他家临出门时,他急急忙忙的给我说:“我家上午领的地膜已铺完了,下午要去,但是没有地膜”。我心想这还了得,最近动员村民开展秋季覆膜是头等大事,地膜没了不行啊!我赶紧给村委马主任打电话说给冶兆虎领两卷地膜,马主任说让他来领。冶兆虎让儿子赶紧去领,说是领来后就下地。

可是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村医冶兆虎是个“老狐狸”!我们走访完后见到村委马主任时,他笑着说:“今天你们上当了,人家冶兆虎早上领了两捆地膜,今天根本没有下地。他每年都是想方设法领地膜在家里积压,真正铺在地里的很少”。我们都大喊上当!没办法,当已经上了,呵呵,下不为例吧!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领导干部扶贫帮扶民情日记

全文共 41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我驻村的第一天,一大早,搭乘着杜尔镇政府干部的通勤车,直接来到了杜尔基镇光明村村部。在村部院里领着村民扫雪的村主任李学志热情的接待了我,并研究定好了一天工作。

今天我的任务主要是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走访村民掌握农户情况。由于昨天在视频分会场,我与李主任同桌,并已经了解了一些工作情况。也算老熟人了,没有客气,我就直奔主题,向他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及今年的发展思路。李学志认为:当前村里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缺乏村集体经济,缺少种养技术能人带动,种养设施利用率不高。

对村民逐户走访时,在老党员黄军家中,说起村里的变化,他高兴地说:真得感谢党的好政策,我们村原来脏、乱、差在全镇是出了名的,近几年,经过科局帮扶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咱得懂得感恩啊!当聊到对村发展有什么意见和想法时,老黄直言快语的说:“村里想发展,必须用好现有资源,结合实际发展庭院经济。建议就是你们常来坐坐,给我们的老思想、老观念除除旧,换换脑,也让我们跟上发展的步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扶贫干部驻村日记

全文共 619 字

+ 加入清单

驻村一个多月来,虽然有点劳累,但心情还是比较好,思绪更显活跃,回到宿舍,心中想的还是白天那一件件的小事;躺在床上,脑海中浮现的还是那一张张淳朴的脸。既然睡不着,就把今天的活动和心得记录下来!

现在农村条件改善了,很多人都富裕起来了,但还是有部分家庭很贫困。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居住条件恶劣,家中鲜有像样的电器,而家庭成员上有老下有小,缺乏行之有效的增收途径和实力,抗风险能力极其脆弱。

今天,也许是经过雨水的滋润与洗涤,村民言语里少了点顾忌;也许是对我们冒雨前来做工作的作风表示认可,无论是在村民家中或是屋檐下,我们讲政策、送信息,村民们表现出极大的理解和热情;我们访民情、收集民意,村民们也很主动。虽然今天入户数量不多,但感受颇深。他们谈到了家园建设、谈到了救灾救济、谈到了发展种养,谈到了惠农政策的宣传……

这些都是村民的所思、所想、所盼。那淳朴的表情、质朴的语言、简朴的方式,都是以往我们听汇报、看介绍、读材料所无法得知的情况,这些问题都是现实问题。下一步,我要想方设法去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提高村委班子自身素质,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其次要从道路和水利项目建设上多渠道争取上级资金、政策的支持,争取早日硬化村道、解决村民饮水难问题。第三是要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活动,为村民创造一个舒适、卫生的居住环境。第四是要发动群众共同努力,利用本地资源优势,通过规模种植砂糖橘、软枝油茶、高脂松和养猪养鸡,使农民群众早日致富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扶贫干部驻村日记

全文共 45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到三组,那个地方没有信号,手机进入盲区。中午13:30的,我们在山上一家农户吃饭,漂移信号捕捉到一个电话,但只听得一句,便又没了信号。我跑到山顶,把电话回过去,却怎么也打不通,原来他们也没信号了。只得匆匆吃完饭往山下赶,这些天以来我们天天在村上,很少知道单位的近况,在这个小空档,思绪突然铺开,我开始想念我的同事、我的朋友、我的宝贝女儿,我的小县城。

雨一直在下,似乎没有停的意思,我们在村址一边整理资料,一边等候检查。4点钟,检查组一行4人来到村上,在村址一楼大会议室召开简单的座谈会,会上听取了兴坪村概况,分析了兴坪村贫困原因、搬迁情况和产业的后续发展问题。

村支书汇报说:兴坪村从2011年考核全镇倒数第一名,到顺数第二名,到2013年全镇的第一名,两委班子是有能力带领群众致富的,我们有信心把兴坪村建设的更好。

这样铿锵有力的表态,为兴坪村争取到了机会,会上当场决定把整村推进项目资金放在兴坪村,要求村上必须把资金使用好。同时希望村民转变思想,把要我搬转变到我要搬,通过大户带小户,转变观念促进产业增收。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民情日记扶贫简写

全文共 427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学校领导安排我负责马安镇下川村村民杨友仁和杨友良的扶贫工作。我深入到农户家中,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并向他们宣传了目前的扶贫政策,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身的情况,结合政策,扎实有效的开展帮扶工作。

2017年2月24日上午8点从学校出发,在村组长的带领下,我走访了包联的两位贫困户。下了汽车又走了20分钟的山路远远的看到杨友仁家的土房子卧在半山腰,与村长闲聊得知这些村民的房屋大多坐落在山坡上的位置,结构简陋,家里的壮劳力基本都到南部城市打工去了,一般只有老人带着孙辈们留守。两位老人的生活过得很节俭,家居却收拾的很整洁,老人们说要给孙辈们提够尽可能好的生活环境,让他们能好好读书,让在外打工的儿女能安心做事。我想,老人说的几句朴实的话,就是我们祖辈们传承下来的朴实的优良传统啊,不管他们自己生活的多么艰难,却一心想着不能苦了儿孙。一路走下来,看了这许多情景,我的心底已是为之一振,止不住一种辛酸的滋味涌上心头,今后我要多走多来,尽力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精准扶贫个人简短日记

全文共 640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第42天,按照日程,我们今天要去的地方叫龙尾头村。

一路上,我们说笑着,讨论着这些村名的由来。到了村口,车停了下来,因为进村得经过一段坡路,由于刚下过一场大雪,路面几乎没有一个脚印。怎么办?看着早已等候在村口的老农,客户经理武强说:“车上不去,我们爬上去。”短短的一个小坡,我们足足爬了十几分钟,一路上,你滑倒,我扶起来,我爬不动, 他拉着我。等爬上去,我们一行四人已是累的满头大汗。稍作休息后,经了解,村里没有村委会,而老农住的房子又很暗,我们决定就在老农的打谷场上办公。老农为我们铺开一些秸秆并给我们从家里拿出暖壶。这时候我才发现,大部分贫困户都在50岁以上,共17户35人,认识字的没有几个,我们只好代他们在信息对接表上签上名字,让他们摁了手印。我们发现时间还早,就和老农们聊了起来,一个中年人告诉我:“由于照顾有病的母亲,不能出去打工挣钱,没有收入,老婆前年就走了,我一个人要供孩子上学,还得种点地糊口度日,这回有咱信用社扶持,我想养两头牛,闲的时候再去县城卖点小杂粮,也能增加点收入”。中年人说话的时候情绪很激动,眼里噙着泪花。到中午的时候,老农们看见我们要走,拉住我们的手说:“孩子们,辛苦了,就在家里吃口热乎饭吧,年饭还有呢。”

等我们下了坡准备上车的时候,发现全村的老农还在村口远远的望着我们。是啊,在这个一年都见不着个生人的地方,看得出,老农们很想留我们吃顿饭与我们唠唠家常、说说心里话。细想一下,老农岂止是想留我们吃顿饭呢,在他们眼里,我们就是他们强烈的期盼。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扶贫攻坚民情日记

全文共 1176 字

+ 加入清单

11月6日星期三 天气晴

今天,xx村村民都在接村里去沙特朝觐归来的一位老人。这是一个很隆重的仪式,全村人都参加。所以不管是我们的走访工作,还是农户的秋季覆膜等农活,都只能延期了。

早晨起来,我想那今天做点什么工作呢?哦,想起来了!针对xx村特困户众多的问题,上星期我们商议写个倡议书,募捐些资金,以便慰问一下村里的特困户及孤寡老人。我当时安排我们帮扶组的小钟写这个倡议书,因为他兼乡党委秘书。但是前两天我看了他起草的初稿,觉得他的文笔确实不错,特别是语言写的很含蓄,有很浓的文学味道,篇幅也相对较长,好像与倡议书不大适合。所以我和帮扶组的其他同志商议后,决定改天好好改一下,尽量写的简短、直白一点。我们帮扶组的小孟是民和县委宣传部的“笔杆子”,于是,我让他到乡上等我,我们在乡政府共同修改。

赶到乡上后,我俩利用一上午时间反复商议、修改,到吃中午饭时,倡议书算是定稿了。现记写如下:

倡议书

扶贫济困,奉献爱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伸出援手,手留余香,帮助特困群众度过难关,给特困群众生活的自信,你的爱心将会深入人心。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xx乡xx村位于乡政府以西10公里处的xx上,村内气候冷凉干旱,缺水少雨,自然条件严酷,村民生活十分困难。因此,这里至今流传着“姑娘嫁了xx,等于进了鬼门关”这样一句话,可想而知xx村民生活条件之艰难。

全村由四个自然村落组成,居住着回、汉两个民族,总户数286户,总人口1125人。由于村内生存条件恶劣,有条件的村民纷纷向村外自发搬迁,目前村内只剩下96户农户。这些村民住房条件十分简陋,普遍居住在低矮、破旧的土平房。大多数家庭缺劳力、缺经济来源,生活十分拮据,是村内最为贫穷,也是最需帮扶的农户。有些村民为了生计,丢下年迈的老人及小孩,常年外出务工;有些大龄青年因娶不上媳妇,外出招婿,家中父母无人抚养。村内基础设施落后,特别是从川杨公路通往村里的山路极其简易,只能勉强通行。遇上雨雪天气,山路泥泞不堪,村民难以出行。由于村内山大沟深,土地支离破碎,社与社之间相距甚远,分别成为四个自然村落,严重影响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

近期,xx驻村帮扶组、村党支部、村委在乡党委、政府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展帮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驻村帮扶组能力有限,面对村内众多的特困家庭,有心无力,急在心上。为此,xx驻村帮扶组党支部、xx村党支部、xx村村民委员会向社会各界人士倡议,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精神和扶贫济困、扶危济难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本着自愿的原则,积极伸出援手,踊跃捐款,为改善xx村特困群众的生活奉献你们的爱心。

我们坚信,你们的点滴爱心将是特困群众生活的源源动力;我们保证,你们的点滴爱心将如实化作清澈小溪,滋润着xx的特困群众。

xx驻村帮扶组党支部

xx村党支部

xx村民委员会

2013年11月6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精准扶贫入户走访日记

全文共 899 字

+ 加入清单

高山的晚春一如既往地多阴雨,淅淅沥沥的小雨点,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今天注定不如往常。

吃过午饭,我们便在东山峰管理区党委委员、副主任张涌地带领下来到了岩塌村贫困户张芝永家。近40分钟泥泞的山路我们仅用了30分钟,直到三间摇摇欲坠的水泥砖房出现在我们眼前。

张芝永家住岩塌村6组,这里地处高寒,常年雾气笼罩,再加上人烟稀少,很是荒凉。我们到的时候,正逢张芝永家进行危房改造。看到我们,张芝永非常高兴地说道:“很久没有新鲜人来了。”

当了解到我们的来意后,张芝永激动地握着张主任的手问道:“是真的吗?真的是来给我扶贫的吗?”张主任赶紧扶张芝永坐下,说道:“是的,是专门来给您扶贫的,您有什么困难,都可以跟我们说,我们来想办法,我们想不到,还有县里、市里呢!”

张芝永平静了一下,缓缓地说道:“按理我不应该麻烦国家、麻烦政府,可我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原来张芝永老父母尚在,无奈身患多病,每月仅医药费就上千元,由于教育条件的限制,年幼的女儿只能去壶瓶山镇租房子上小学,学费生活费租房费每年上万,其妻更是两头跑,一边要陪读,一边要照顾家中生计和老人,真是恨不得生出三头六臂。生活的重担已将这个不满50岁的汉子压弯了腰、催白了发。听到这里,再看看张芝永身后那摇摇欲坠的房屋,帮扶队员们也不禁一阵心酸。

了解到张芝永的困难后,张主任立马要我们一起出谋划策,既要考虑张芝永家目前困难,又要帮助张芝永家实现2016年底脱贫。

经过一番讨论,我们确定了张芝永家帮扶措施:一、帮助张芝永申请危房改造资金;二、帮助张芝永女儿申报“雨露计划”扶贫助学;三、帮助申请贴息贷款,用于建房和发展产业;四、帮助张芝永参加技术培训,特别是茶叶和养殖方面;五、帮助解决全家人的农村合作医疗;六、帮助张芝永寻找就业机会,争取能有一份稳定工作。

看到我们为他制订的帮扶措施,张芝永高兴地说:“感谢管理区没有忘记我!我一定好好配合,努力摆脱贫困。”张主任诚恳地说:“老张,你要有信心,要相信国家政策,要相信我们工作队的决心,你一日不脱贫,我们一日不离开。”看到我们的决心,张芝永连连点头。看到这,我们每一名队员心中都不平静,我们知道,我们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扶贫帮扶民情日记

全文共 826 字

+ 加入清单

天不亮我们几个人就全醒了,比平时在家醒得还早。

按照计划,今天早晨要召开村两委班子会议,学习强卫书记写给县委书记的信,并研究近期宣讲活动的要点,这是我们驻村后开的第一个会,虽谈不上正规,但要让参加会议的老乡们听得懂,听得明白,大家心中还是有些紧张。

想不到乡亲们的积极性这么高,刚吃了早饭,村委会里已经坐满了人,我们心里热乎乎的。

会议首先从学习省委书记写给县委书记的信开始。读罢两封信的全文,大伙的感受很多,说得最多的是省委书记心里始终记挂着咱们农民。大家还说,要切实按照强卫书记在信中提出的希望和要求,紧密结合上庄村实际,认真规划,营造好科学发展的氛围,抓好乡村党建工作,加快上庄村的发展。

看着乡亲们被激发起来的热情,我们几个也给大伙表了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写出来的,也不是喊出来的,要千方百计加快发展,艰苦奋斗,用干部的辛勤劳动,换来群众幸福指数的不断提高。

会散了,我们每个人心底的压力也更大了,强书记的信不但对我们做好宣讲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全面推动“五送五帮五推”活动注入了精神动力,也对驻村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下午,结合这两天进村入户所掌握的情况,工作组按照万名干部下乡要求,提出了工作目标:立足本地实际,整合资源,找准农村增效、农民增收的着力点,努力破解资金短缺、带动乏力的问题。

经过集思广益,大家梳理出当前的工作重点:认真制定好发展规划,选准选好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努力破解生产力落后、难以增效的难题。坚持旅游富民、商贸活区,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和就业渠道;努力破解人才匮乏、后劲不足的问题。大力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稳步实施义务教育,强化职业技术培训;努力破解规划不全、导向不明的问题。科学发展规划,要符合地区实际,突出重点,规划一项,成一项,切实帮助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充分发挥两委班子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交通、卫生、文化、教育等建设。今后,我们就要按照这些思路展开工作,帮助上庄村人生活得更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下乡扶贫民情日记

全文共 1716 字

+ 加入清单

精准扶贫、不落一人。要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进一步摸清贫困底数,把贫困原因搞清楚、分析透,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不搞大水漫灌、大而化之。

我所属单位住房公积金鹤峰办事处今年帮扶铁炉乡泉峪村,既然是扶贫就要了解他们的情况,为什么贫困?拿什么来脱贫?怎么帮扶?不进村入户了解那都只是纸上谈兵。为了更好的了解情况,制定有效可行的帮扶计划,8月27日我与单位主任科员殷远凤乘班车来到帮扶村铁炉乡泉峪村,决定去最偏远的贫困户曾召爱家。我没有什么下乡经验,站在山脚下昂头朝着丛山峻岭--我们的目的地望去,心里满怀忐忑,崎岖的机耕路只能靠小“麻木”车进入,(“麻木”是鹤峰有名的代步交通工具,只能坐下两三人,农民家庭条件好的基本家里都会有一辆,进城购物、运送生产资料等)。坐上麻木车,司机特意装了两袋沙土,她说山路不好走,前面有一段路面有太深的坑过不了,拉点沙填一下,在那蜿蜒崎岖的小路上颠簸着慢慢的向目的地驶去,看着“公路”两边陡峭山崖和深不见底的沟壑,心里咚咚直跳。因为用力抓着麻木挡板以防自己簸下来,下车时紧张的心里一松懈,顿时感觉自己浑身都瘫软了。面对此情此景不由得感叹生活在这上面的农户是多么的不容易!

来到贫困户曾召爱家,映入眼帘的是陈旧破烂的木房。屋前的空地上晒着刚采回的黄豆,堂屋里没有像其它人家那样倒了水泥地板,就是一个黄泥巴屋。屋里杂物很多,原始的火坑,老式的黑白电视,没有一样像样的家具。曾召爱全家三口人,老伴五十多岁,儿子快三十多岁了还没有成家立业。我们详细的询问了他们的经济收入,农作物的生长,什么原因致贫等一系列情况。曾召爱说,以前这里人户多,到现在低山发展的快,加上高山交通不便,好多都已搬迁,有的举家出去打工了。我们不想搬迁,我在这里有500多亩的山林,5亩多耕地,两亩多茶园,怎么舍得扔下。我明年还准备发展几亩茶叶的,这上面主要的就是交通不便,种的农作物要变成钱就要上坡下岭往集镇背,来回三四个小时。其实我们这里生产资料丰富,我们多想政府能帮我们把公路修好!那样出去打工的农民也会乐意回家创业,带动村里的经济发展。经过了解沟通,结合泉峪村情和他家的条件,我们和曾召爱夫妻两人商量着制定了帮扶计划,初步确定了三条措施:一是按照他家山林面积地理优势发展养殖业、种植,在现有的8只山羊基础上再增加30只种羊,同时今冬明春再发展密植茶5亩;二是结合乡里危房改造项目,帮助其翻修房屋3间;三是扶贫搬迁,通过政府、村委争取帮扶资金,改善其居住环境。殷主任鼓励他说:“从今以后,咱们就是亲戚,要常联系,有困难就打电话,我们尽最大努力帮助你们。要有信心,要鼓足勇气,相信经过几年努力,你们定会过上好日子的。发展养殖、种植,技术上需要帮助的我们尽最大的努力帮你们争取帮扶,也会向上级部门反应情况争取把公路扩宽”。

从曾召爱家往下走来到三组黄文松家,简陋的两层平顶房,家里只有他老婆和80岁的老父亲在家。他们家属于低保户,两口子都是残疾,住在儿子家,听说儿子很勤快,出去打工十几年回来修了这栋房子,一年回来不到一两次,现在三十好几了还没有成家。黄文松老婆又聋又哑根本无法交流,老父亲看见我们到家里来非常的热情,估计是怕自己家里凌乱,步履蹒跚的把我们带到隔壁的叔叔家给我们一人倒了一杯水。他坐下说现在的政策好啊,我儿两口子都是残疾,田里的活做不了,吃饭都快不能自理了,你们看我那儿媳一天除了帮忙看家什么都不会做,能解决温饱已经很不错了,谈不上什么生活质量,今年多亏政府给我们帮扶了3000多块。看着眼前的老爷爷已是满脸皱纹,白发苍苍 ,心里涌现出一股心酸:本应颐养天年享享清福了这般年纪却还要为子女操心。离开时,我们对老人表示一定会想办法帮扶他。

后面陆续走访了几户贫困户,从山上回到住处已是下午六点,和殷主任一人炒了份鸡蛋饭,也许是太饿了吃了个精光,到住处洗了个澡,躺在床上想着白天走访的贫困户,心中泛起无限的感慨:山里人贫困,那种贫困的状况绝非你坐在办公室里能够想象,不亲临现场你怎能感觉到山里人那种淳朴、厚道,那种淳朴会让在商场、职场激烈竞争中的越来越世故的城里人汗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精准扶贫的民情日记

全文共 1613 字

+ 加入清单

炎炎夏日,骄阳似火。今天,我跟随驻井塘乡鲁草坪村“四深入”工作队,一同前往村里去调研。途中,瞧见不少村民在道路旁搭建一个简易厂棚,向过往的人群销售自家栽种的西瓜、葡萄等农产品,构成了一幅独特的乡间美丽画卷。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约上午10时左右顺利到达了村里。“现在村道修好了,可省时不少,以前我们仅从乡政府到村里都得需个把小时,现在从县城到村里也只有一个小时多点点。”随行的井塘乡人大主席唐江永深有感触。

“是了,进村的道路修好了,村里家家户户都购买了摩托车,村民出行方便快捷多了;村民建房的成本也降了,仅红砖运输费一个就便宜了2分钱,着实让村民节约不少。”村支书盘向荣谈及这条新修的水泥路,一脸幸福的笑容。

“早些年,路没有修好,村里若有老人患上疾病,得需用担架抬着去看病;如今路修好了,只要一个电话,县、乡卫生院的救护车可直接开到村里,省了不少事……”一旁劳作的村民魏荣光也主动迎了上来。

鲁草坪村地处偏僻,交通落后,到达村里需要走长约4公里的崎岖山路。因山路崎岖,鲁草坪村村民外运木材和农产品依赖的仍然是肩挑马驮等原始交通方法,一天下来只够来回两、三趟,严重制约着村里的经济发展。要想富,先修路。去年2月份,县里的“四深入”工作队进村后,通过搞调研、摸实情,决定把修建进村的4公里水泥路作为扶贫工作的第一位工作来抓,通过修通村道,来拓宽村民致富门路。经过向上争、部门扶等方式,多方筹集资金120余万元,开工建设100天后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这条“希望之路、发展之路”建成通车后,让很多村民都流下欣喜的眼泪,当地瑶族同胞更是亲切地称它为“连心桥”。

在村头,我们还遇到了正准备上山进行杉树抚育的四组村民曾凡达。他领着我们来到了村里新建的杉树基地。

来到杉树基地,整齐划一地排列着快齐膝高的杉树苗,微风轻轻一吹,小树苗迎风招展,惹人欢喜。鲁草坪村尽管山林较多,但许多山地都在海拔600米以上,气候、土壤对林木的种植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县里的‘四深入’干部到村里后,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并邀请县林业、农业部门的技术人员多次实地调查论证,认为村里的气候、土壤都很适宜厚朴和杉树的生长。于是,“四深入”干部想方设法筹资培育了足够种植近1000亩面积的厚朴、杉树苗,免费赠送给村民种植。为了保证村民今春种植苗木的需求,还特地从外地调购了部分杉树苗。据村支书记盘尚荣介绍,全村今春共培育和调配杉树苗18万多株,种植杉树1300多亩。

“在工作队的帮助下,我今年种植了杉树80余亩,目前长势良好,照此生长速度,过不了十年,我家光杉树收入一项就可达数十万元,明年我还要扩种100亩。”曾凡达一边锄草一边打着自己的家业“小算盘”。

鲁草坪村5组距离村部还有数十里,居住人口50多人,由于路途较远、村民居住分散,高压电架设成本较高,村民又没有足够的资金,因此该组一直没有接通高压电。因为没有电,村民们仍然过着靠点松枝、煤油灯、蜡烛照明的黑暗日子,一斤煤油涨到了7块多钱,要卖10斤玉米才能买到一斤煤油。为了节约油钱,村民们常常赶在天黑前就吃晚饭,忙完农活天黑后,只好摸着黑吃饭。针对这一难题,工作队多次到县电力局汇报、争取,终于在去年12月底,为组里争取到8台光伏发电机,并及时安装调试好,供村民使用。

“自从有了光伏发电机,我们告别了用煤油灯照明的穷苦日子,跟村里其他组的村民一样用电灯照明、看上了电视,我要感谢党的扶贫好政策,让我们瑶族同胞看到了‘光明’。”谈及此事,村民田平激动不已。

在村小学,碰巧县教育局的领导也在这里,专程为该小学配送农村远程教育设备。据负责安装的技术员覃某介绍,安装调试后,山区的孩子可以跟城里的教师进行远程互动教学,可享受城里孩子一样的师资。

夏日的阳光是最灿烂的,夏季的风景是最美丽的。我们坚信,在“四深入”结对帮扶单位的全力扶助和鲁草坪村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过不了几年,鲁草坪村瑶族同胞们最美丽、最美好的“夏日梦”将会如期而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个人精准扶贫工作日记

全文共 2293 字

+ 加入清单

转眼到了农历腊月二十四,是中国传统的“小年”了,自元月8日调任洋淘湖镇党委书记以来,快有一个月时间了。这段时间,我带领党政班子成员到各个企业、行政村、机关部门开展密集调研,了解政情民意,意图为企业、群众排忧解难。一圈走下来,我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大部分企业正遭遇发展的“寒冬”,面临着资金、销售等各种难题;大部分行政村债台高筑,镇村没有成气候的支柱产业,发展后劲乏力;垦区大部分在建工程项目需要镇财政配套的资金缺口巨大;部分垦区群众因个体利益越级集访时有发生;少数困难群众面临“年关”,连基本的衣、食、住、行都难以保障等等,诸多发展、改革、稳定问题亟待解决,我们新任党政班子必须静下心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殚思竭虑,毫不懈怠地用自己的才智和汗水解决好这一道道难题。

望着窗外飘扬的雪花和凛冽的寒风吹过,想起少数困难群众,不知道他们能否安稳地度过这个年关?虽然镇党委、政府早已经在全镇镇村干部大会上下了死命令:不允许哪一个村有一个群众春节期间没有衣穿,没有饭吃;更不允许本镇范围内春节期间出现一例冻死或露宿街头的事例发生。但我还是不放心,坚决不能让老百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还有人迈不过“年关”这个坎!我联系了点村冲天村的支部书记李久才同志,自己到部分困难群众家里看一看。李支书带我顶着寒风来到一栋两层楼房前面,我心生疑窦望向李支书,李支书仿佛明白我的意思,说“王书记,您进去就知道了。”进得屋来,才知道什么是徒有四壁的真实写照,这户人家除了椅子和床,几乎没有什么家什,连墙壁也没有粉刷。女主人一个人在家,面色凄苦地告诉我们说,男主人叫詹国清,今年52岁了,自己叫余新美,两人育有一个独生子,今年21岁。因为农垦区的危房改造有一万元补贴,一家人合计着把原来的破旧的老房子拆掉,用多年的积蓄加上一万元补助,再向亲戚朋友借点钱,新修了一栋房子,以后收儿媳妇也用得着。谁料天有不测风云,新房刚刚完工,儿子被检查出患有严重脑梗类疾病,极难治愈,短短几年已经花了50多万元治病了,而且只能保持病情稳定,难有治愈的希望。今年又借了七、八万元为儿子治病,自己身上也有一些毛病,基本丧失劳动能力,每月吃药也要花费大几百元。近几年,已经借债40多万元,全靠詹国清一个人在外面建筑工地打零工艰难度日,今年过年为了多挣几个加班费,也不能回家过年了,孩子现在还在医院。话没说完,先抹起眼泪来。

农村过“小年”,本是一家团圆、喜庆的日子,听了这些情况,我也不由得红了眼眶。把带来的棉被、食品和慰问金送到女主人手上后,我又特别叮嘱一同来的卫生、民政战线的同事,在大病救助和生活救助方面要重点照顾,这一家人老实巴交,没有享受任何特殊政策关怀,连农村低保也担心家里修了房子而申报不上,没有申报。

面对因病返贫、大病积贫的人家,我们想做的事似乎太多太多,能做的又似乎太少太少。基层政府以及我个人能够为这一家人做的,相比他们所面对的高昂的天文数字般且无止境的医疗费用,实在太过杯水车薪。我只得说了一些要坚定信心,生活一定会好起来,会经常来看望他们之类的难着边际的话,心情沉重的退了出来。

我觉得外面更冷了,我们又趟着积雪来到一间低矮如草棚的房子面前,李支书向我介绍说,这是蒋建军家,两口子都是残疾人,但身残志坚,原来条件很差,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找村委会借了2000元钱养鸭子,现在越养越好,日子有了起色,又幸得一双儿女没有任何疾病遗传,读书很聪明,日子应该会越过越好。

进得屋子,虽然木房子阴暗低矮,却干净整洁,男主人自幼得了小儿麻痹症,双腿需借力行走,女主人手腿均有残疾,只能艰难地自如活动,但两口子满面笑容,热情地搬凳子让客,大女儿明年上初一,小儿子正读小学二年级,一双儿女成绩都是班上前几名,两口子笑着说,辛苦也值得。我也很欣慰,仿佛看到了冬日乍现的暖阳,寒冰一定会渐渐褪去,清风拂面的好日子一定会到来!放下带来的春节物资和慰问金,我对蒋建军说,愿意个人资助其一个孩子直至高中毕业,另外为他争取一辆残疾人电动车,问他还有什么要求没有。他高兴地说,太感谢党和政府了,他们两口子都享受了政府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现在日子越过越好,没有什么要求了,只是还有几十只鸭子没有销出去,过完年怕又要掉膘。我当即表态:这好办,镇政府食堂买二十只,让镇里干部、职工来年尝尝咱洋淘湖群众自己养的纯天然鸭肉,我个人也买两只。现在单位不准发福利了,我过年带两只纯天然养殖的鸭子回去,也算给老婆孩子交个差!同来的镇村同事们都笑了,纷纷表示也要带两只回去。蒋建军激动地说,想不到担心了十多天的事一下子就解决了!我们临走前叮嘱他,生产、生活遇到了什么困难,可以随时来镇里、来村里找我们。

随后,李支书又带我们走访了两户困难户,也是因病返贫的情况。一路走下来,大家感慨颇多。我知道,大家想的最多的,无非是两个问题:一是一定要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在我们身边确确实实还有不少生活困苦的群众,习总书记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二是一定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要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逐步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这条路,虽然漫长而艰辛,但一定要走!而且要走出成效!”我们在心里暗暗发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干部驻村扶贫民情日记

全文共 550 字

+ 加入清单

一天只吃两餐的贫困户去世 伤感扶贫时不待我

“看着黑漆漆的窗外,突然觉得好想女儿,好想家,回想起平常跟老公的争吵也觉得特别安心!”今年29岁的王灿潺,是一个位刚满3岁女儿的母亲。2015年4月,王灿潺与工行达州分行的罗智丰、成都农商行达州分行的孙竞武和恒丰银行达州分行的陶亮,组成的驻村工作组,来到70多公里的斗角村驻村时,孤独和眼前的贫穷曾让其困惑不已。

“全村225户550人,41户贫困户,有点条件的都外出打工或安家,留下的125人几乎都是老弱病残,平均年龄超过了60岁。”从第一天入户调查开始,王灿潺在日记中认真记下的,不仅是每家贫困户的生产生活状况,更有他们的纯朴、热情和期望。

“最难忘的是7组60多岁的罗启华。”王灿潺说,半个多小时的调查结束,从泥巴竹篾当墙的罗家出来已是下午2点左右,大家准备到小组长李伟伦家吃午饭。组长建议喊上罗启华一家,“他们夫妻俩一天基本只吃两顿饭。”罗启华瘫痪在床,老伴一只眼睛失明,因为家贫两个儿子30多岁还没结婚。工作组赶紧联系达州商业银行一对一帮扶,还为其儿子联系工作,因不争气没坚持下来。

“扶贫真的是跟时间赛跑,人会转瞬即逝。”2015年11月,王灿潺外出参加半个月培训回来,罗启华已去世数日。“伤感了很久,扶贫真的时不待我。而村里类似这样的贫困户还不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精准扶贫民情日记模板

全文共 521 字

+ 加入清单

王道,名字听起来就不俗,他的人生经历也确实不俗。“人家是行行出状元,他是行行也精通,行行也就是个第二状元”他老婆这样评价。我们再次来访,了解他的生活情况。

他年轻的时候很苦,四处流浪,学过画画、做过木匠、工匠,给柜子、镜子漆画,最后以糊梦胡养家。梦胡是类似于扑克的一种娱乐工具,陕北的老年人经常会玩。制作梦胡牌工艺复杂,拓模、糊纸、晾晒、描红、剪切全部手工完成,一套牌老两口要做大几天,然而收益并不高,一副牌从3元卖到5元,后来玩的人越来越少,梦胡也卖不出去几副,这项手艺也快失传了。“还好有政府补助,我们老了,也干不动了,做完剩下的这点纸,也就不做了”他说。

“您现在需要什么?”包扶干部问。

“现在政府给我的够吃了,我喜欢画画,如果能给我弄些毛笔、宣纸等,我就太高兴了。”老人提到画画神采奕奕,把画好的临摹画拿出来供大家观赏,他告诉大家这些都是他根据电视上画的。

“我们一定会把你们制作梦胡这一门手艺全程拍摄下来,这是快绝世的手艺,应该保护”一名工作人员说。

一个什么也不缺,只希望给晚年的爱好提供一些方便的老人,让我们开始思考,精准扶贫究竟应该怎么扶贫?

“物质的扶贫不一定解决所有人的贫困,精神的扶贫也非常重要”一位包扶干部在精准扶贫日志中写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扶贫驻村民情日记

全文共 926 字

+ 加入清单

3月21日 星期一 雨

今天,天气有点冷,下着雨。我和工作组的另一名队员刘飞老师撑着雨伞又开始了新一天的走访工作。

我们来到了胡胜村四组吴家地垸,走进了吴友元老人的家,他坐在一把小凳子上修理农具,老伴舒翠花婆婆正在收拾碗筷。我们介绍了来意后,舒婆婆热情的搬来两把小椅子请我们落座。吴友元老人家里一共有6口人,他今年78岁,年高体弱,眼睛很不好。舒婆婆已有72岁,身体还算健朗,嗓门很高,里里外外全靠她。儿子和儿媳常年在外打工,大孙子初中毕业后去学泥水工技术,小孙子在中学读初三。只有周末,小孙子才回来一趟。我问她老两口在家是否感到孤单,她说:“我们都是快要死的人了,怕什么,只要清贵(她的儿子)他们在外平平安安就行了,前几天,眼皮子直跳,我叫隔壁的友春打了个电话,结果,儿子埋怨我,老头子也说我的不是,我还不是担心他们,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啊,你们说是不是?”我笑着安慰她:“你老人家要保重身体,你们的健康是他们的福分,照顾好自己,以免儿子儿媳在外打工心不安。”舒婆婆是个心直口快的人,打开了话匣子就停不住了。她告诉我们,现在政策好了,种田不上交,国家还有补贴,她家4亩多田,去年就补了四百多,她们一家都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即使老两口生病了,也不会给儿子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清贵在外打工尽管找了些钱,也是汗水换来的,老两口栽了一些棉花,以补贴家用。现在,只希望大孙子娶个媳妇,抱个曾孙,小孙子考上武中就好了。

舒婆婆是位健谈的老人,而吴友元老人在整个走访过程中,一直没有说过一句话,他迷着眼,面带微笑,边修理农具,边倾听我们的谈心。在我们要离开时,舒婆婆一再挽留,我谢绝了她老人家的好意,告诉她我们以后还要来,又去另一家开始了走访。

走在路上,我想起了自己那满头白发的母亲,她何尚不像舒婆婆那样时时刻刻在惦记着我呢?要常回家看看。在广大农村地区,像舒婆婆那样的空巢老人有很多,俗话说得好“儿行千里母担忧”,她们没有为自己的健康着想,而一心只为儿孙的平安祈福,为儿孙的将来祈福。我们国家是个崇尚孝道的国度,对老人多一份关爱是我们晚辈的责任,作为不在父母身边的子女,我们要定期的打电话报个平安,利用节假日常去看看,千万不要等到“子欲孝而亲不待”的时候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扶贫民情日记走访记录

全文共 435 字

+ 加入清单

早晨七点,我们一行六人准时出发,驱车半个多小时来到了临河农场四分场,随即认领了今天的任务---完成2个巷道周围的环境卫生清理。分别领到锹、耙子和扫帚后,大家立即投入工作。

我们先从巷道最里面开始清理,这是农户刘建明三兄弟的院落外围。三家人住一个院里,自然乱七八糟的东西多,墙根下杂草丛生,还横七竖八地扔着废弃的沙发、旧衣物、煤渣、棍子等等,脏乱不堪。看得出,今天的工作量不小。大家一起动手,先将棍棒、砖头、沙发等挪开,然后用锹使劲儿将杂草斩断,再用耙子搂到一起装上车。在大家齐心协力的配合下,清运工作一点点推进,经过几个来回,当最后一车垃圾运走后,大家才得空展了展腰。车子渐渐远去,回头望望先前还脏乱的巷道而今已如此干净整洁,大家欣慰地笑了。

虽然干部们大多比较年轻,也从来没干过农活儿,但干起来一点也不含糊。大家不言苦不怕累,全身心地投入美丽乡村建设的大潮中。刘建明的妻子梁巧梅动情地说:“真是谢谢了,我们这3家人家没法收拾的东西,你们给拾掇得干干净净,快进家喝口水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年双联扶贫民情日记

全文共 666 字

+ 加入清单

20xx年3月28日 天气:扬沙

为规范有序、科学推进双联富民行动,认真贯彻省市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精神,今天,我局局领导班子带领全体中层干部一行39人,组成9个工作对接联络小组,深入到我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联系点古浪县土门镇新丰村9个村民小组,与乡镇、村、组分别对接座谈,进村入户向群众宣讲“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精神和惠民政策,座谈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分析贫困原因,寻找致富途径,融洽干群关系,为下一步开展帮扶工作取得了第一手资料。

每到一个联系点,地税干部都与困难群众促膝相谈,在拉家常中倾听他们的心声,详细了解他们吃、穿、住、行以及上学、就医、就业、养老和春耕生产等方面的情况,对民情民意、贫困户住房情况、耕地面积、燃料类型、饮水、收入、劳动力及贫困原因等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

对接之后,从方便农户的角度入手,及时将包含联系人姓名、手机号码、行动要求为内容的“民情连心卡”发放到帮扶农户手中,力求使联系沟通无极限。

通过走访座谈,帮扶小组了解到,金色大道横贯该村东西,且紧靠黄羊河农场。依托这一地理优势,群众对发展特色种植业和暖棚养殖业积极性很高,他们希望党和国家能继续制定出台更多的惠农政策,提供必要的、能够发展养殖、种植的资金,修建乡村道路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村级文体活动室,在全省广大干部的帮扶下早日摆脱贫困,奔向小康。群众还对村务公开、土地产权纠纷、农田灌溉缺水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

在初步摸清联系村和联系户的基本情况后,我们将根据联系村的需求,结合地税实际,将尽快制订出分村帮扶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精准扶贫的民情日记

全文共 1006 字

+ 加入清单

近,茂南区金塘镇牙象村和公馆镇坡塘村的群众十分高兴,因为茂南区委书记丁锦文日前带领区有关部门干部到该村调研,现场解决该村道路、水利以及文化设施等系列问题。细心的群众发现,下乡的干部每人都带着一本笔记本。干部表示,把问题记下来,就一定有解决的办 法。这是茂南区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的一个缩影。

去年九月下旬,新的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上任以来,勤走基层,在一线了解民情民意、在一线决策、在一线指挥、在一线解决问题已经成为该区领导班子的工作常态。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和省委开展“夯实基础、服务群众”活动的要求,切实加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该区在全区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参加的对象是区四套班子成员、区直和市驻区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以及镇(街、开发试验区)领导班子成员。活动的主要内容:一是区四套班子成员每人挂一个重点村(社区)、抓一个民生工程、包一个重点信访案。二是区直和市驻区各单位主要领导每人挂一个后进村(社区),并兼任该村(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三是结合“扶贫双到”工作,区领导班子和区直部门领导每人要帮扶一户以上的困难群众。 四是每月10日至21日为“无会旬”,区里不安排会议,各级干部利用这段时间下基层活动,每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时间不少于60天。五是领导干部下基层必须写“民情日记”,把群众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记录下来,帮助解决问题和化解矛盾,“民情日记本”由区委统一规格印制,并定期上交区委基层办调阅和检查。六是把下基层写民情日记的情况作为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和述职述廉的重要内容。

该区四套班子领导在开展干部下基层活动中起到率先垂范的带头作用。区委书记丁锦文连日来深入金塘镇白土村、牙象村,公馆镇甘底村、坡塘村帮助解决水利、道路、文化设施以及治污等问题。区长李恒和深入新坡镇、高山镇帮助解决征地、整治火灾隐患等问题。在区领导班子的带动下,全区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纷纷深入基层,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该区领导干部下基层的“民情日记”,既不是工作日志式的流水账,也不是记录问题的简单堆砌,干部下基层不仅向群众宣讲党的政策,倾听群众心声,认真去“记”,更用心去“做”,把功夫下在解民忧上,把事情办在群众的心坎上。随着该区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的开展,机关作风进一步转变,文山会海的问题已经迎刃而解,区里能合在一起开的会议合在一起开,会议的效率提高了,各级干部真正有时间泡在群众中、泡在工作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干部驻村扶贫民情日记

全文共 664 字

+ 加入清单

3月5日

今天是2016年3月5日,转眼到上升乡团结村驻村工作已近半年了。入户访贫问苦、田间帮急解短,不经意间拉近了我这个“外乡人”和村里百姓间的感情距离,也让我对农村生产生活现状有了直接强烈的感受。中央实施“精准扶贫”,各级党组织选派“第一书记”驻村扶贫、点燃了乡村和百姓的梦想,村里先后召开了支委会、村代会、党代会、村屯干部会,百姓的精气神都有了新变化,全村上下鼓荡起了一股强村富民的壮志豪情。在入户访贫问苦、与村屯干部共同研究脱贫办法的过程中,加深了我对扶贫工作的认识。

在驻村工作五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与党员干部座谈工作、到田间地头与群众拉家常,对村情村貌有了全面认识,从百姓的言语神情中,我掌握了他们关心关注的事,感受到了他们对组织寄予的深切期望。我结合实际,决定从解决百姓最关注的问题入手,努力帮助改善百姓的生产生活环境。经过深入了解和实地踏查,全村除整村推进时修了5.3公里的路外,尚有近三分之二、15公里的路没有硬化。针对无潜可挖、只能争取外援的实际,我把工作重心首先放在信息收集上,到其他村参观见学、去乡镇参加工作会议、到县直部门办事时,注意了解有关村屯道路修建信息,努力争取政策倾斜支持。几个月来,我多次跑省直、县直有关部门,上下齐手,发动同事、战友帮助留意信息、尽力协调。经过不懈努力,村屯道路修建已被列入全县工作计划。此外,村中的桥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修建都有了眉目,项目修建资金已经筹措到位,桥梁选址已完成勘察,目前都在有序推进,村里百姓知道后都喜笑颜开,人人对未来充满憧憬,这也悄然拉近了我和百姓间的距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双联扶贫民情日记

全文共 650 字

+ 加入清单

为规范有序、科学推进双联富民行动,认真贯彻省市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精神,今天,我局局领导班子带领全体中层干部一行39人,组成9个工作对接联络小组,深入到我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联系点古浪县土门镇新丰村9个村民小组,与乡镇、村、组分别对接座谈,进村入户向群众宣讲“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精神和惠民政策,座谈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分析贫困原因,寻找致富途径,融洽干群关系,为下一步开展帮扶工作取得了第一手资料。

每到一个联系点,地税干部都与困难群众促膝相谈,在拉家常中倾听他们的心声,详细了解他们吃、穿、住、行以及上学、就医、就业、养老和春耕生产等方面的情况,对民情民意、贫困户住房情况、耕地面积、燃料类型、饮水、收入、劳动力及贫困原因等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

对接之后,从方便农户的角度入手,及时将包含联系人姓名、手机号码、行动要求为内容的“民情连心卡”发放到帮扶农户手中,力求使联系沟通无极限。

通过走访座谈,帮扶小组了解到,金色大道横贯该村东西,且紧靠黄羊河农场。依托这一地理优势,群众对发展特色种植业和暖棚养殖业积极性很高,他们希望党和国家能继续制定出台更多的惠农政策,提供必要的、能够发展养殖、种植的资金,修建乡村道路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村级文体活动室,在全省广大干部的帮扶下早日摆脱贫困,奔向小康。群众还对村务公开、土地产权纠纷、农田灌溉缺水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

在初步摸清联系村和联系户的基本情况后,我们将根据联系村的需求,结合地税实际,将尽快制订出分村帮扶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扶贫民情日记走访记录

全文共 339 字

+ 加入清单

接到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弥勒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开展贫困退出自查评估的通知》(弥贫开发〔2016〕6号)文件后,西一镇和村委会高度重视,为了保障贫困户的切身利益,使上报数据精准无误,镇上迅速抽调人员组成工作组,对勒色村委会开展2016年贫困人口退出自查评估。

首先,召开村委会干部会议,听取村组干部意见,根据实际情况,初步确定贫困退出名单。

之后,由工作组人员分户到人,逐户走访调查,实地查看了解,重点对贫困户脱贫6项标准进行核实,与“大数据”平台一一核对,确保上报数据精准无误,利用3天时间,最后确定退出贫困人口21户78人。

自查评估工作的开展,既有利于对前期脱贫攻坚工作效果的检验,摸清工作成效,也有利于更加精准的把扶贫工作重心瞄准最困难贫困户,多途径、多方法帮助其脱贫致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