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包公祠的作文实用19篇

千百年来,包拯作为不朽的清官形象,早已越过历史的长河,为前人和今人,为热爱中国、崇尚清廉的外国人所敬重。"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包拯出仕时写的这首戒廉诗,体现为民者愿,可作"为政者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包公观后感,希望你喜欢。

浏览

724

作文

43

包公歇后语

全文共 240 字

+ 加入清单

包公的铡刀 ———— 不认人

包公断案 ———— 铁面无私

包公放粮 ———— 为穷人着想

包公审案子 ———— 铁面尤私;六亲不认

包公升堂 ———— 尽管直说

包公铡陈世美 ———— 公事公办;大快人心

包公铡驸马 ———— 刚正不阿;公事公办

包公铡皇亲 ———— 法不容人;六亲不认

包公斩包勉 ———— 正人先正己

包老爷(包公)办案 ———— 明察秋毫

成立皮包公司 ———— 做无本生意

开封府的包公 ———— 铁面无私

老包(包公)断案 ———— 认理不认亲

白脸媳妇当包公 ———— 清官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游包公祠

全文共 23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旅游的第一天,我们去的是包公祠。包公祠是为了纪念包拯而建造的。包拯是宋朝的一个官员,他执法如山,做了很多好事,处罚了很多坏人。

到了包公祠以后,看见包大人的画像。还看见了他自己写的一首诗。在蜡像馆里,我们看到一组雕像。内容是包大人处置陈世美。我还拍了好多好多照片。比如,老虎一样的龙舟;比如,龙一样的龙舟;再比如,狼一样的龙舟。

还有许多许多的岩石,上面有一块写着孔雀开屏,玉兔捣药…

我跑到凉亭上拍照,我在走楼梯的时候一不留神就摔了一跤。包公祠多么好玩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包公的传说

全文共 2072 字

+ 加入清单

包公铁面无私,执法公正不阿,替民伸冤除害,深得人心,是宋朝有名的清官。

包公,名包拯,字希仁,宋朝合肥人,曾任开封府尹。

传说包拯三十岁当了开封府尹。那时,他已经是个有智有谋的清官,隔着窗棂吹喇叭──响声在外啦!推荐他来京主事的,是当朝大师王延龄。此人是三朝元老,白胡子齐腰深,还日夜思念着国事。包拯虽是他推荐的,但是他对包拯的人品、才智究竟怎样,还了解的不那么清楚,总想我个机会试试包拯的才能。

这天一早,老太师刚刚起身,漱洗完毕,要仆人端上早点,三个五香蛋。他一个鸡蛋刚吃完,忽听家人禀报:“新府尹包拯来拜。”

王延龄一听,惊喜异常,一面吩咐:“快请。”一面脑子转开了:“我何不借此机会当面试试他呢。” 怎样试呢?王延龄拿着筷子,正要夹第二只蛋时,主意来了。他赶忙放下筷子,端起蛋碗放到桌上,对丫环说;“秋菊,你替我办件事好吗?”

秋菊说:“老太师尽管吩咐。”

王延龄指着桌上的五香蛋说:“秋菊,你把这两只五香蛋吃了,任何人追问,不管怎样哄骗、威胁、烤打,你都不要说是你吃的。凡事有我做主,事后再赏你。”

秋菊听了一愣,可是老太师的吩咐又不敢拒绝,只得照吃了。

王延龄看她吃了,就走出内室,到了中堂,见到包拯后寒暄了几句,便说;“舍下刚发生一桩不体面的事,想请包大人协助办理一下。”

包拯说:“太师不必客气,有事只管吩咐,下官一定照办。”

“那好。”

王延龄说罢,便起身领着包拯走到内室指着空碗说:“每天早上,我用三只五香蛋当早点。今日,刚吃了一只,因闹肚子,上厕所一趟,回来时那剩下的两只蛋竟不见了。此事虽小,不过太师府里怎能容有这样手脚不干净的人?”

包拯点点头,问道:“时间多长?”

“不长。头尾半顿饭的时间。”

“这段时间内,家里有没有外人来了又走的?”

“没有。”

“老太师问了家里众人吗?”

“问了,他们都说未见。你说怪不?”

包拯思索片刻说:“太师,只要信得过,我立即判明此案。”

王延龄双手一拱,说:“那就仰仗也大人了。”

“太师:恕我放肆啦!”

“不必客气。”

包拯挽起施子,走出内室,来到中堂,吩咐说:“现在太师府里大小众人,全部集中,一厢站立。”

常言说得好:“宰相家人四品官。”这些家人虽然站立一旁,并不把新府尹放在眼里。

包拯一见火了,桌子一拍,喝道:“王子犯法,与民同罪。今日,我来办案,诸位休得怠慢,免得皮肉吃苦。谁偷吃了太师的五香蛋,快说。”

众人一惊,顿时,老实了。可是包拯连问三次,这些家人竟象木头桩子一样,闷声不响。秋菊站在那里,也象无事的一样。王延龄在一旁睁大眼睛,装着急于要把此事弄明白的样子,眼看众人一言不发,他想:“包拯啊包拯,这事够你喝一壶了,下一步你难道和一般官员一样动刑吗?即使棍棒下面找出犯人来,也不算高明。”想到这,故意说:“包大人,常言说,肉怕渣,人怕打,既然他们不说,你用刑吧!”

包拯把手一摆说:“不。”转脸对众人冷笑两声,说:“偷蛋的,你不招认,我自有办法。来人啊,给我端碗清水和一只空盘子来。”

“是。”随从答应着去办了。

王延龄看到这里,心里乐了,包拯果然名不虚传。审理案子能够动脑子,不屈打成招。

王太师正在想时,随从把一碗水和一只盘子拿来了。包拯个随从把盘子放在屋中间。然后说:“每人喝口水,在嘴里激漱吐到盘子里,不准把水咽下肚。”

头一个人喝口水,漱漱吐到盘子里。包拯瞅瞅盘子里的水,未吱声,又让第二个人把水吐到盘里。包拯又瞧瞧,又未吱声。轮到第三人,正是秋菊,她拒绝喝水漱嘴,包拯离了坐位,指着她说:“嘿嘿,鸡蛋是你偷吃的。”

秋菊顿时脸红到脖子梗,低头搓弄着衣角。王延龄忙说:“包大人,你断定是她偷吃的,道理何在呢?”

包拯说:“大师,刚吃过鸡蛋,一定会有蛋黄渣子塞在牙缝里,我让他用清水漱嘴,再吐出来,就根据吐出来的水里有无蛋黄沫子来判断。她不敢喝清水漱嘴,不是她是谁呢?”

一席话说得太师点头称是。心想,这包拯还真有招数哩。口里却说:“包大人,此事已明,算了吧,让他们散吧!”

包拯摇摇头说:“不行。案子到此,只明了头,尾还没收呢。”

“此话怎讲?”

包拯严肃地说:“秋菊只是为人捉弄,主犯不是她。”

王延龄一惊,想不到包拯这么年轻,遇事想得这么周全,办事这么干练。索性试到底吧,便说:“包大人,这样说她吃鸡蛋是受人指使啦,此人又是谁呢?”

包拯认真地说:“此人就是太──师──你。”

“啊!”

王延龄笑着连连点头,转脸对众人说:“这事正是我要秋菊做的,为的是试试包大人怎样断案。包大人料事如神,真是有才有智。你们回去,各干各的吧。”

这时,秋菊脸上才现出笑容,和大家一道散去。

等人走后,王延龄问道:“包大人,你根据什么断定是我指使秋菊的呢?”

包拯说:“秋菊已是个大姑娘,懂得道理,犯不着为两个鸡蛋闯下祸,这是一,二是,当我知道是她吃了鸡蛋时,她感到羞愧和委屈;三,这一条,也是最重要的,在全府众人面前她被当众说出是偷吃,这事根根绊绊的不向众人说清楚,秋菊就不能过安分日子,会因羞愧而寻短见的。太师虽是开玩笑,试试我的才智,我要是一步处理不慎,不是会闹出人命来吗?”

一席话,说得王太师连连点头,佩服地说:“包大人,有你坐开封府,我放心啦?”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包公祠观后感

全文共 2570 字

+ 加入清单

孩提时,我的母亲总喜欢在夏天乘凉时,一遍又一遍地给我讲述包公的故事。长大了,我才知道,原来包公是母亲包氏的祖先,怪不得她们乐此不疲地提起这个话题。实际上,包公的故事数百年来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以致现在很多人已经不知道包公究竟是人还是神了!

也许是受母亲的影响吧,我读研究生的时候,竟然鬼使神差般选择了研究包拯的法律思想这一课题。静心读完《包拯集》,再仔细梳理一下包拯的生平事迹,我这才明白,母亲给我讲的那些故事,确实给包公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包公在她们眼里,只不过是一个民间向往“公平正义”的化身。

这次去开封,我脑海里首先想到的便是去拜谒包公祠。无论是传说的包公还是真实的包拯,他都是我为之敬仰的历史人物。

包公祠坐落在开封市美丽的包公湖畔。远远望去,绿树掩映中的包公祠建筑典雅,庄严肃穆。大门前,一幅书写遒劲的楹联格外醒目。

公心著在竹帛,千秋共颂赤胆。

正气披之管弦,百姓皆呼青天。

此联虽寥寥数语,却囊括了对包公这一生的公正评价。走进大门,是一幢宋代营造法式的古典建筑,据说是仿照历史文献记载中的开封府模样建造的。祠内设有大殿、二殿、东西配殿、半壁廊、碑亭等,青砖绿瓦,浓墨彩绘,让人顿时有一种穿越时空,回到往古的感觉。大殿之上,一尊包公铜像,蟒袍冠带,正气凛然。我情不自禁地跪下双腿,向包公顶礼膜拜。此时,我想说一声,我敬拜的不仅仅您是我母亲的祖先,更重要的是,我在敬拜您说留下的刚正不阿、公平正义的精神。

包拯坐在大厅上静静地看着我。而我望着他深邃的目光,脑海中也唤起包拯这一生中一幕又一幕的动人故事。

包拯,字希仁,北宋庐州合肥人。据《包氏宗谱》记载,包拯的先祖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贵族申包胥。包拯据传是申包胥的三十五代孙。包拯的祖父包士通,父亲包令仪都没有做过高官。他们隐居乡下,却培养了一个赫赫有名的清官。包拯七岁时,其父母便把他送到了合肥东郊公城乡一个叫香花墩的地方读书。史载包拯小时候“挺然若成人”,“不为狎戏,长弥勖历操守。”少年包拯向往做一个魏征式的谏臣,因此很小便立下了治国平天下的宏大抱负。23岁时,受当时庐州太守刘筠的赞赏,包拯开始名声远播。然而,经过数次科举考试的失败,包拯直到宋仁宗天圣五年才一举高中进士。这一年,他已28岁。

本来,意气风发的包拯此时正是大展宏图施展抱负的好时光。然而,就在包拯准备携父母赴任时,包令仪夫妇竟留恋故土,不愿随包拯前往。孝心至重的包拯见父母执意不去,便毅然辞官,在家侍养双亲长达十年之久。一直到宋仁宗景祐四年,包拯为父母守丧完毕,才踏上赴京的路程。这一年他已三十九岁。

包拯第一次担任的是天长县令。在这里,他因著名的“牛舌案”而一举成名。据史书记载,有一个农民到县衙告状,诉说他家的牛舌头被人盗割,请求捉拿凶手。这个无头案只有苦主,没有凶手,怎么办呢?包公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便想出了一个“金钩钓鱼”的计策。他对告状的农民说:“牛舌被割,牛必死无疑。你先回去杀掉将牛肉卖了吧。”告状的农民一听,连忙说,宰杀耕牛是犯法的,我不敢。包公说你照我说的办吧,我免你无罪。后来告状的农民照办了,没想到割牛舌头的罪犯原本就是为了报复,听说告状的农民自己犯了法,立即到县衙告状。包拯立即升堂,大喝一声:“大胆歹徒,为何先割掉牛舌头,又来告人家私宰耕牛?如此可恶,还不从实招来。”凶犯一听,吓得魂不附体,立即如实招供。这个小案子很快就传开了,以致后来的民间戏曲里把包拯奉若神明,成为一个断案如神的形象。

其实,包拯一生最宝贵的不是民间传说的断案如神,而是他勤政为民,清正廉洁的优良品质。包拯四十二岁那年提拔为大理寺丞,端州知府。他在这里廉洁奉公,改革弊政,深受人民爱戴。庆历三年,包拯在端州任满,就在他离任赴京时,成千上万的端州百姓为他送行。端州最著名的是“端砚”,而作为端州知府的包拯任职三年,也没有一方端砚。端州百姓感念他的清正廉洁,临行时为他精心制作了一方上好的砚台。百姓知他不会收下,便暗地交给书童塞到船上。据说,船行至开采砚石的羚羊峡时忽然狂风骤起,浊浪涛天。有人说:“是不是有人做了亏心事引来天公发怒。”包公一听这话,立即命令逐项检查行装,结果发现了端砚。当他得知这是端州百姓送的,他立即向端州方向深深鞠躬,大声说:“包某绝不带走端州的一石一物。”然后,随手将端砚抛入江中。霎那间,风平浪静,雨过天晴。这个“包公掷砚”的故事虽然有些神话,但却是实有其事。《宋史·包拯传》就有“岁满不持一砚归”的记载。对于爱好书法的包拯来说,不取走一方端砚该是需要一种多么自律的勇气啊!

包拯最可敬之处在于他刚正不阿、执法如山。45岁那年,包拯赴京任监察御史。这期间,范仲淹正在极力推行“庆历新政”。在守旧派夏竦和王拱辰的围攻下,以失败告终。就在王拱辰对改革派斩尽杀绝之际,包拯挺身而出,上疏仁宗皇帝说:“近岁以来,多有指名臣下为

包拯担任监察御史不到三年,但他激切忠直、疾恶如仇的品性连宋仁宗都为之敬佩。经他弹劾的高官就有淮南转运按察使张可久,宋仁宗的亲信太监阎士良,著名的酷吏王逵。特别是“七弹王逵”使朝野为之震动。包拯在做了几年转运使后,于53岁又回到朝廷担任谏官。上任伊始,他便气势不凡,弹劾当朝宰相宋痒是“窃位素餐,在位无所建树”。宋痒罢相后,他又上书为“庆历新政”官员辩诬。此事被仁宗见疑,包拯遂上书请求外任。此后先后赴任瀛洲、徙知扬州、改知庐州、贬知池州。一直到59岁那年,转任开封府。

包拯在开封府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我也不用一一叙述。但他在开封府推行公开审判的司法制度改革,则是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一件大事。《宋史》称赞包拯在开封府是“威名震动都下,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童稚妇女亦知其名。”一直到64岁,包拯逝于枢密副使任上。他死后,宋仁宗亲授包拯女婿文效为保信军节度推官,负责护送包拯灵枢归葬合肥。

包拯作为北宋著名的清官,是一个颇有进步思想的政治家。他在封建专制统治下所追求的法律公平思想,则为后世敬仰。正因为如此,他在此后数百年间,一直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传奇人物。

站在包公祠前,我看着一批又一批前来拜谒的游客,突然想到:当人们带着极大的热情去传扬一个人的时候,这个人的品质可能就是这个时代最缺失的东西。

是的,如果不是这样,一个数百年前的普通封建官吏为什么会这样受人爱戴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千年包公观后感

全文共 1156 字

+ 加入清单

一部成功的历史人文纪录片,不仅要有历史的真实,还要有现实的观照。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近期播出的3集高清纪录片《千年包公》,从历史中汲取思想精华,采取“纪实+影视再现”的手法呈现真实的历史以及当代人眼中的包公形象。

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也是纪录片《千年包公》的核心理念。如何展现一个真实的包公?导演组查阅了《宋史·包拯传》、《孝肃包公奏议集》、宋人笔记等大量历史文献资料,采访了几十名海内外有代表性的专家、学者,先后前往中国台湾和安徽、河南、广东以及新加坡等地进行实景拍摄,用镜头追寻包公的足迹。全片的情节都源于有据可依的历史记载。如少年包公不赴富人宴的故事,来自朱熹的《朱子语类》;牛舌案、匿金案和冷清案,来自包公的墓志铭;“外甥有理打得舅”的故事,出自司马光的《涑水记闻》;包公“名不在碑而有口皆碑”的故事,来自南宋周密的《癸辛杂识》,等等。片头的创意就是要为包公凿一尊像,在一斧一凿的碎石飞溅中,穿插了清心诗、七弹王逵、不持一砚归和包公井等四个真实情节和场景。

纪录片只有讲好故事,才具有传播力。纪实是对现实故事的影视叙述,是对一个个精彩现实细节的捕捉和挖掘。在59岁的台湾渔民吴堃玄的家里,专门有一个房间供奉着包公像。拍摄的时候,腼腆的吴堃玄每打扫一处都要祷告几句。这些细节,足见包公在台湾百姓中的影响。在安徽池州一座宏伟的包氏宗祠中,几位长者带着年轻人在祖先包公的画像前诵读家训,凸显了包公家风穿越千年的传承;在河南淮阳那座最小的包公庙里,供着一幅简陋的包公画像,守庙人滕忠红每天虔诚地将一杯清水供在包公像前,象征着包公官清如水,等等。这些鲜活而生动的现实小故事,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历史再现是真实历史故事的影像呈现。《千年包公》的细节再现精益求精,无论是人物还是场景,都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再现历史的真实与厚重。像六弹张尧佐、七弹王逵、不持一砚归、疏通惠民河等精彩情节,再现画面都令人震撼,比起包公的传说更加精彩、丰满、感人。

全片没有陶醉于对历史的平面叙述,而是向历史深处探寻,从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挖掘中华廉政文化的优秀遗产,进一步营造我国廉政建设的浓厚氛围。全片共3集,紧扣包公的为人、为官、为民三条主线展开故事,用故事带领观众进入历史深处,去体会和思考故事背后的思想精华:包公,一位北宋清官,为什么能跨越千年时空,为百姓所铭记?一首“清心诗”为什么今天还回响在我们耳边?为什么包公家训穿越千年,仍然掷地有声、振聋发聩?为什么“不持一砚归”的故事千古流传?为什么他的为人、为官、为民之道,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借鉴?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2014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河南兰考的时候,勉励当地的纪检干部要当现代的“铁包公”。在强力推进反腐倡廉的当下,《千年包公》这一题材有其特殊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美丽的包公湖

全文共 502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古城--开封。开封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包公湖就是其中之一。

星期六上午,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春风吹在身上暖洋洋的。妈妈带我去包公湖游玩。我们一路走着,只见湖水清澈,鱼儿成群结队的在水中游来游去。岸边高大的树木像哨兵一样竖立在道路两旁,小草绿油油的,小花园里开着五颜六色的花。空气那么清新甜润,大树下、亭子里坐满了钓鱼和休息的人们。

我高兴地说:“妈妈,这里可真是人们休息的好去处啊!”

妈妈对我说:“原来包公湖可不是这样的,湖水发黑,湖面上都是人们乱丢的各种饮料瓶,夏天天气热的时候,老远就闻到刺鼻的臭味。湖面每年夏天都漂着一层死鱼,草地也被垃圾覆盖,偶尔才看见几个矮矮的树桩无精打采的躺在那里。”我惊讶的地问妈妈:“那环境是怎么变好的呢?”

妈妈笑着说:“后来人们把水底的臭淤泥都清除了,又在湖底洒一些细沙。把臭水给放掉,又引入了新水注入到护理。人们不再把废水排到湖里了,也不再砍树倒垃圾了,反而年年植树,年年种花。”听到这里,我高兴地说:“哦,原来是人们的环保意识提高了!”

天渐渐黑了,我还舍不得离开包公湖畔, 我深呼一口清新的空气,抬头看看夜空,星星眨着眼睛,仿佛在对我说:“包公湖真美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包公祠观后感

全文共 1632 字

+ 加入清单

4月份时候,去了一次开封,有幸到包公祠游览。小时候看过《三侠五义》对这个黑面月牙胎记的大胡子一直很敬仰。

现在包公祠是为了发展经济重修的,一进去就是浓重的石膏和漆味,估计除了地皮是原来老包家的,其他都是新建的。但是这有什么关系,来这里是看个文化,听听导游的讲解,了解一下历史,感受这位在中国历史上最享有盛名的清官的人文情怀。前后三进房,第一进是包公的坐像,五柳长须,面如黑炭,长眉如鬓,正气凛然。第二进,陈列是包公的一些文献典籍,还有包公墓出土的瓷器、木碗等。

包公平生只写过一首五律:“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大意是说,做人要光明正大,就像茂盛直挺的木材应该做房屋的栋梁,精炼的钢料决不应去做铁,我应该做一个无愧史书教诲的清官。包公主张从提高个人修养的角度来保持廉洁,这和诸葛亮主张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有相似之处,但从实际操作起来却有些困,人毕竟是社会人,人是社会中的人,人不能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当一名公务人员在处理政务的时候。多少牵扯到某些人的切身利益关系,所以很多人就要把这个利益最大化,于是,我们就面对很多的人情关、情感关、金钱关、美色关等等。当这个社会把这个潜规则都默认以后,人与人之间就没有以诚相待了,现在正在热映的电视剧《心术》讲述医患矛盾,当主人公谷超华的手术引发患者隐性心脏病,导致病人死亡。死者家属就说:“为什么手术失败,就是因为医生没上心,为什么不上心,因为没送红包。”一个潜规则被整个社会都默认是一个很可怕的事情,所以看到很多落马的贪官都说:“人情往来,不收就不能融入到这个社会当中去,人与人交往隔着一层。”以这个借口做开脱却也是不对的。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却是这个社会腐败的根源,诚如朱镕基说:“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公生明,明生廉,廉生威。”廉洁自然生威,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所以我想到作为一个公职人员首先做到刚正不阿,廉洁自律,即使无力改变社会风气至少出淤泥而不染。其实做贪官也很辛苦的。送来礼物,则必须替人办事,毕竟拿人手短。要送礼的事情,毕竟有难度,极有可能违法违规,办这种事情存在极高风险,事情办好了,时时刻刻提防着东窗事发,担心受怕,甚至寝食难安,万一被揭发则名声扫地,更有受牢狱之灾。所以这样一想贪官这个行业,也是属于高危行业,心理素质、体魄稍差者不敢当,不是人人都可以从事的职业。改用股市一句话:“贪官有风险,想当需决绝”。与其如此辛苦,不如清清白白从政,踏踏实实干事,堂堂正正做人。心宽体胖,一觉睡到天亮。

步入偏殿,是蜡像馆,再现了京剧《斩美案》的情景。记得,包公执法常说一句:“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若天子真的犯法,包拯真会拿着龙头铡去砍天子,那岂不是造反。在封建社会,想做到“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也是痴人说梦。

想到这里我想起明朝朱元璋在惩治贪官方面的事情,老朱家以前是贫下中农,没少受贪官污吏的欺负,朱元璋登基后,以铁腕手段处置贪官,发明一招“剥皮实草”的酷刑。在明朝从府到州至县都设有的“皮场庙”,把贪官拉皮场庙,完整的割下人皮,然后在皮囊内填充稻草和石灰,缝合完整,若人形,将其放在处死贪官后任的公堂桌座后面,以警示继任之官员不要重蹈覆辙,可以想象想继任官员座椅背后一个人皮偶,是多么战战兢兢,即使是这样,朱元璋在晚年还是发出“为何贪官如此之多,早晨杀了,晚上又生一拨”的哀叹。

即使这样酷刑之下,明朝仍有顶风作案者,可见酷刑不能根本治愈腐败之顽症,我觉得应该完善规章制度,弥补体制漏洞,使腐败分子无机可乘,想腐败也不能腐败。要加强各种监督;加强工作透明度,加强信息公开,政府部门认真接受群众、舆论和监察机关的监督,严格履行其对社会的承诺,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人民的注视下运行。

包拯据今已有1000多年,但其为官清廉、为民请命的精神对我们仍有现实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包公观后感

全文共 666 字

+ 加入清单

放寒假时,我用了好几天时间看了《包公案》一书,深有感触。这一本中国经典著作 ,

主要讲述了包公凭借着他为人的清廉正直和他的神机妙算,侦破了当时发生在各地许多不同种类的案子。有的案子十分复杂,被包公以巧妙手段并依靠神灵帮助得以侦破;有的案子牵连的人十分重要,也很多,包公也个个依法处置,铁面无私;还有的人想贿赂包公,为他人或者自己减轻罚刑,包公也一一拒收那些不义之财,依旧依法处置。包公为人清廉正直、不受贿赂、不结冤案、铲除恶官等高尚行为让百姓赞叹不已。

在这本书中,最令我敬佩的并且最值得我学习的是包公为人的清廉正直了。他十分清廉,家中用具十分朴素。我也学着包公那样。在家中,父母有些稍微用旧了的东西,也被我拿来继续使用,直到用到不能用了为止。我现在还在使用的一个铁皮铅笔盒,早已是划痕累累,表面凹凸不平,有人劝我扔掉,可是我还在坚持继续使用。每次母亲烧饭做菜之前,我就会叮嘱母亲不要做太多饭菜,避免浪费。

包公做人也十分正直,不收受任何人的贿赂,将有罪的人严格地依法处置。我也学着包公那样。有些同学在我创建的 QQ

群中肆无忌惮或大言不惭,甚至尽发不良消息和脏话,我毫不求饶,先是警告 ,

后是把他们一一赶了出去。学校里,有的同学给我一点小恩小惠,让我做一些对他人不宜的事情,我既不受恩惠,也不做不利的事。因为我的清廉正直,所以我在家中和学校里得到了一些认可表扬。

其实,生活就像大海,大海中也有陆地,而我们每个人就像坐在一叶小舟上,在海上漂流,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

只有为人清廉正直,这叶小舟才不会翻倒,继续漂流,一直到踏上安全又踏实的陆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千年包公清心直道观后感

全文共 905 字

+ 加入清单

千年包公》全片共三集。第一集《清心直道》,介绍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个性形成的原因;通过包拯家训以及包氏后人对他的怀念,突出包拯清正廉洁家风对世人的深刻影响。

对包拯留传下来唯一的一首诗印象极为深刻,诗曰: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勿贻来者羞。

这首诗的意思是:“清心”是治身的根本,“直道”是处世的要诀。笔直而细小的树干,一定会长成支撑大厦的栋梁;百炼的纯钢,决不能作弯曲的钩子。仓库里堆满粮食,连老鼠、麻雀也会高兴;田野里寸草不生,连兔子、狐狸也会犯愁。史册上记载着古人许多宝贵的教训,做官就要做好官,千万不要留下耻辱,让后人笑骂。这首诗是包拯出仕做官的座右铭,他用这首诗告诫自己,为官者当谋正直之道,去除贪欲。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官还是民,最顶礼膜拜的一个是关公,一个是包公。敬关公敬的是他的忠义,敬包公敬的是他的公正。关于包公的清德美政、刚正不阿、执法如山我不必在此赘述,我就想说说通过这首诗来看包公的家风。包拯家训中言:“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贼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工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昭后世。”大意是:包氏后世子孙有做官的,如果胡作非为,贪赃枉法,活着,不得再进家门;死了,不能葬身祖坟。在封建社会,不被族人认同,不得衣锦还乡,不得归葬祖坟,是最严厉的惩罚。可见包公治家之威严,训子之严厉。

家风是一个家庭灵魂的延续,是家族内部世代相传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良好的家风犹如无形的财富,支撑一个家庭栉风沐雨、走向辉煌。这又让我想到曾任山西巡抚曾国荃(曾国藩的九弟)的一句话:“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曾国藩家族正是这样,一部《曾国藩家书》中涵盖最多的内容也是加强子女教育、抓好日常养成、怎样生活学习、如何为人处世等方方面面,曾氏子孙也是人才辈出。

家风正则行得正,家风淳则风气淳,家风好则党风好。家风中蕴藏着价值观念、道德品质和行为方式,让我们从包公良好的家风中汲取精神力量,以家庭倡廉托起廉政生态,让家庭风尚涵养时代风尚,千千万万个家庭足以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石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美丽的包公湖

全文共 410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在包公湖畔,那里一年四季都很美丽

春天,湖边的柳树抽出嫩绿的枝叶,远远望去朦朦胧胧的像穿上一条薄薄的绿色纱裙。湖里的薄冰融化了,只听“吱吱——吱吱”,小鸟挥舞着翅膀在天空盘旋,好像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夏天,湖边的柳树随风舞动,一会儿跑东,一会儿跑西,真像女孩子甩着的长辫子。每天湖边都有不少人在钓鱼呢。“嘘——”千万别在钓鱼的人身后说话,会把鱼儿吓跑的!

秋天,柳树的叶子飘落下来,人行道上有许多落叶,就像金色的地毯铺在路上,散步的人们踩在上面,软绵绵的,真舒服!

冬天,雪花漫天飞舞、纷纷扬扬,湖面上结着一层厚厚的冰,树上堆积着一层厚厚的白雪,整个大地都变成了奇异的乳白色,真像铺了一层厚厚的棉被。喜爱滑冰的勇士们,在冰面上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技术,时而飞鹤展翅,时而急速奔驰,娴熟的技巧既让围观的群众惊叹,又替他们提心吊胆。

包公湖一年四季景色秀丽,又给周围的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天然场所,真是个美丽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包公祠

全文共 214 字

+ 加入清单

包公祠位于包公湖畔,是为纪念中国历史上著名清官包拯而建的祠堂。包公祠和大相国寺一样,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包公祠院内风景优美,在这里你不仅可以欣赏到碧波荡漾的包公湖,还可以观赏到稀奇古怪的山石。我们走进东殿,里面有包公审案的蜡像,还有刑具,分别是虎头铡,龙头铡和狗头铡,虎头铡斩的是一些普通官员,龙头铡斩的的是一些皇亲国戚,狗头铡斩的是一些贫民老百姓。走出后门又是一座殿,里面是包公古时住的城市模型,城市小巧玲珑,我非常喜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纪录片千年包公观后感

全文共 79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单位组织我们观看了纪录片千年包公》,包公是为民、公正、严明、廉洁司法的化身。包公司法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具有引领社会道德、社会风尚和社会良知的重要作用。看完专题片让我不由得想起一个当代的包公――朱f基总理。

朱f基总理是一个铁面无私、疾恶如仇的性情中人。在查出陈希同贪污腐败案后,他极为震怒地说:“反腐败要先打老虎后打狼,对老虎绝不能姑息养奸,准备好一百口棺材,也有我的一口,无非是个同归于尽,却换来国家的长久稳定发展和老百姓对我们事业的信心。

朱f基总理厉言反腐、忧国忧民,表现了一个人民公仆爱憎分明的坚定立场。他在总理任期内,防治腐败始终处于优先位置。他严词表示,要彻底查处走私案件,狠狠打击走私犯罪分子,要依法杀一批人,杀一儆百。他亲自督办厦门远华走私案,其间600多名涉案人员被审查,近300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多名罪大恶极的腐败官员被判处死刑。对震慑犯罪、抑止腐败起到了重大作用。他常用“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求我能,而求我公”的古训鞭策自己,从来不搞特权。他外出考察轻车简从,常常与随行人员一起吃自助餐,自己拿盘子去盛饭菜。他作风务实,反对浮夸,告诫下级要“不做假账”、“做清白的人,做干净的人,说老实话”。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朱f基总理虽然退了,但他清正廉洁、执政为民的故事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诵。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我们应居安思危,乐不忘忧,时刻保持和增强对腐败的忧患意识。

“战斗正未有穷期”,我们反腐败工作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所面临的任务仍十分艰巨。让我们像朱f基总理那样,拿出“先打老虎后打狼”的精神,加大反腐力度,执法必严,惩前毖后,杀一儆百,腐败一定能得到有效遏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纪录片千年包公观后感

全文共 957 字

+ 加入清单

“富貴傳家,不過三代;道德傳家,十代以上。”紀錄片《千年包公》,通過歷史的視角,縱橫向分析,解讀了包拯勤政廉潔、剛正不阿的原因,呈現一個有血有肉可親可敬的包拯形象,表達了人們對“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呼喚,突出了清正廉潔的家風對優良作風的深刻影響。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幹終成棟,精鋼不作鉤。”包公從小就接受傳統儒家思想教育,飽讀詩書,寧靜致遠;為官一任,鐵面無私,不畏權貴,執法如山,卻又心係百姓,柔情仁厚;從彈劾貪官污吏到端州的“不持一硯歸”,他把百姓放心上,百姓也把他放心坎。在開封府題名記石碑中,歷任開封府尹的官員名字一一在碑,可他的名字卻被瞻仰百姓的磨成一個小坑,然而“包青天”的英名卻千古流傳,永在百姓心間。包拯之所以清正廉潔、鐵面無私、以民為本,與他的優秀的家風教育息息相關。他的子孫後代包繶、包綬、包永年等人也繼承了他清白為官、清正做人的優良品性,為後世稱讚。

古人雲:“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風是社風的基礎。家風教育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每個家庭成員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塑造家庭成員的性格特徵和品性品格,有什麼樣的家風,就有什麼樣的為人處世。好家風以優秀的榜樣言傳身教,以寶貴的家訓教育後人,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在家做個好子女、好父母,在單位做個好員工,在社會做個好公民,從而形成良好工作作風,培育優良社會風尚。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風關係黨風,連著政風,影響民風。家風正,則民風淳;家風正,則政風清;家風正,則黨風端。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強調:“領導幹部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一方面,要求領導幹部嚴于律己,不謀私利,樹立好家風;另一方面,要求嚴把家庭廉潔關,提醒家人自重、自警、自律,監督親人遠離貪腐、潔身自好;另外,還應將好家風、好家訓作為寶貴的財富,弘揚繼承,發揚光大,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好家風鑄就好作風,好作風促進好家風。從著力解決“四風”問題,到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再到“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在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深入推進的今天,抓好作風建設,需要通過家風建設返璞歸真,固本培元;需要通過弘揚傳統美德,立根固本,正本清源。千年包公,色正芒寒,好家風代代相傳,好作風千古流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千年包公观后感

全文共 1099 字

+ 加入清单

据导演介绍,《千年包公》的片头创意,就是要为包公雕一尊像。在一斧一凿中,穿插了四个精彩的故事:“清心诗”、“七弹王逵”、“不持一砚归”、“包公井”。

其中,“七弹王逵”的故事,称得上宋朝反贪打虎的典型。

1043年,包拯入京任殿中丞,后经御史中丞王拱辰举荐,被任命为监察御史里行,改任监察御史,负责监察百官。

其时,进士出身的王逵,为官贪虐,民愤颇大,但因其善于结交朝中权贵,屡贬屡任甚至不断擢升。

包拯先后七次弹劾王逵,此前六次弹劾后,王逵仍顺利转任,继续被起用。最后一次,包拯在弹劾奏章中将矛头直指皇帝:“以王逵所在残暴、猥滥之状,彰灼如是,而上下蒙蔽,曲加擢用,亦何示警于后哉?”终于,朝廷将王逵罢官免职。

事实上,包拯不遗余力打虎的故事,在中央巡视组刚结束“回头看”的安徽省也能找到呼应。

今年2月底,中央巡视组展开十八大后中央巡视的首次“回头看”,安徽省为首次“回头看”的四个省份之一。按照安排,巡视到4月27日结束。在中央巡视组在安徽“回头看”期间,安徽已经有多名官员落马的消息曝出。

5月18日,安徽省纪委发布消息称,安徽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程瀚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在接受组织调查。程瀚曾长期在安徽公安系统工作,担任合肥市公安局长7年,担任合肥市副市长3年多。作为曾经的省会城市公安局一把手,程瀚以个性突出、作风强势著称,其曾“掌掴副局长”一事在安徽官场广为流传。

程瀚落马消息发布的同一天,最高检发布消息称,5月13日,经安徽省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阜阳市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杨德林(副厅级)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这是自2015年4月安徽省教育厅时任基础教育处处长缪富国被调查落马以来,该厅第6位命运发生重大变故的处级以上官员,同时也是第一位涉及该厅窝案的厅级以上官员。

而在4月,安徽也至少有三位处级以上干部落马的消息曝出,包括安徽合肥市公安局党委委员、交警支队支队长宋美华,安徽省亳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程效先,安徽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宗教局)党组成员、副主任(副局长)沙圣虎。

另外,2016年5月24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称,安徽省副省长杨振超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继陈维席、陈世礼、方西屏之后,杨振超成为1996年8月以来近20年时间里第四个落马的安徽淮南市委原书记。

“回头看”的反馈意见虽然尚未发布,但打虎已卓见成效。此时《千年包公》的开播,正是对包公千年前反腐故事的绝佳再现。

史书记载,包拯临终时“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他还留下遗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包公有关的歇后语

全文共 782 字

+ 加入清单

包公的上方宝剑 ———— 先斩后奏

包公的衙门 ———— 好进难出

包公的铡刀 ———— 不认人

包公断案 ———— 铁面无私

包公放粮 ———— 为穷人着想

包公审案子 ———— 铁面尤私;六亲不认

包公升堂 ———— 尽管直说

包公铡陈世美 ———— 公事公办;大快人心

包公铡驸马 ———— 刚正不阿;公事公办

包公铡皇亲 ———— 法不容人;六亲不认

包公斩包勉 ———— 正人先正己

包老爷(包公)办案 ———— 明察秋毫

成立皮包公司 ———— 做无本生意

开封府的包公 ———— 铁面无私

老包(包公)断案 ———— 认理不认亲

白脸媳妇当包公 ———— 清官

包公办案 ———— 明察秋毫;清明公断

包公搽粉 ———— 表面一层;光涂表面;光图表面

包公打飞脚 ———— 黑人一跳;吓人一跳

包公打銮驾 ———— 公事公办

包公的儿 ———— 犟性;闹门;包子;照黑不误;包黑子;白不了

包公的公堂 ———— 好进难说

包公的娘鼓肚子 ———— 怀的是丞相才

包公的尚方宝剑 ———— 先斩后奏

包公的铡子 ———— 不认人

包公的作风 ———— 铁面无私

包公给嫂嫂赔礼 ———— 秉公惹下祸

包公河的藕 ———— 无丝;无私

包公河里的藕 ———— 没私;没丝

包公脸上抹煤灰 ———— 黑上加黑

包公娘鼓肚 ———— 怀的是丞相才

包公怒铡陈世美 ———— 一刀两断

包公杀亲侄 ———— 先治其内;后治其外;先治其内,后治其外

包公审案 ———— 铁面无私

包公爷的衙门 ———— 认理不认亲

包公爷铡侄儿 ———— 大义灭亲

包公铡包勉 ———— 大义灭亲;公事公办

包公铡侄子 ———— 不留情面;大义灭亲

包公斩驸马 ———— 公事公办

包公斩世美 ———— 公事公办

包公折包勉 ———— 正人先正己

电灯泡上画包公 ———— 有名的黑脸;有明的黑脸

开封府里的包公 ———— 铁面无私

脸上抹锅灰 ———— 假充包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关于包公的歇后语

全文共 765 字

+ 加入清单

包公的衙门 ———— 好进难出

包公的铡刀 ———— 不认人

包公断案 ———— 铁面无私

包公放粮 ———— 为穷人着想

包公审案子 ———— 铁面尤私;六亲不认

包公升堂 ———— 尽管直说

包公铡陈世美 ———— 公事公办;大快人心

包公铡驸马 ———— 刚正不阿;公事公办

包公铡皇亲 ———— 法不容人;六亲不认

包公斩包勉 ———— 正人先正己

包老爷(包公)办案 ———— 明察秋毫

成立皮包公司 ———— 做无本生意

开封府的包公 ———— 铁面无私

老包(包公)断案 ———— 认理不认亲

白脸媳妇当包公 ———— 清官

包公办案 ———— 明察秋毫;清明公断

包公搽粉 ———— 表面一层;光涂表面;光图表面

包公打飞脚 ———— 黑人一跳;吓人一跳

包公打銮驾 ———— 公事公办

包公的儿 ———— 犟性;闹门;包子;照黑不误;包黑子;白不了

包公的公堂 ———— 好进难说

包公的娘鼓肚子 ———— 怀的是丞相才

包公爷铡侄儿 ———— 大义灭亲

包公铡包勉 ———— 大义灭亲;公事公办

包公铡侄子 ———— 不留情面;大义灭亲

包公斩驸马 ———— 公事公办

包公斩世美 ———— 公事公办

包公折包勉 ———— 正人先正己

电灯泡上画包公 ———— 有名的黑脸;有明的黑脸

开封府里的包公 ———— 铁面无私

脸上抹锅灰 ———— 假充包公

包公的尚方宝剑 ———— 先斩后奏

包公的铡子 ———— 不认人

包公的作风 ———— 铁面无私

包公给嫂嫂赔礼 ———— 秉公惹下祸

包公河的藕 ———— 无丝;无私

包公河里的藕 ———— 没私;没丝

包公脸上抹煤灰 ———— 黑上加黑

包公娘鼓肚 ———— 怀的是丞相才

包公怒铡陈世美 ———— 一刀两断

包公杀亲侄 ———— 先治其内;后治其外;先治其内,后治其外

包公审案 ———— 铁面无私

包公爷的衙门 ———— 认理不认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描写开封包公湖的

全文共 2989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到宋都开封旅游,自然就会想到北宋名相----包拯。他刚直不阿,铁面无私,为民请命,有说不完的故事。好了,现在我们就一起去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清官包公的纪念地-----包公祠游览。

包公祠坐落在古城开封的西南隅,这里有一片美丽的湖泊,叫包公湖,相传一千年前宋代管理京城的开封府就被埋在湖面九米之下。为纪念中国历史上的着名清官包拯而兴建的包公祠就位于包公湖畔。

包拯,字希仁,庐州人(今安徽合肥),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卒于宋仁宗嘉佑七年(公元1062年),享年六十四岁,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包拯历任知县、知府、按察御史、枢密副使等职,并出使过契丹,后封为龙图阁大学士,死后封谥号为孝肃公。

包拯是我国北宋时期很有名望的直臣官吏,在人心目中,他是清官的代表,百姓称之为“包青天”。他的政绩和特点主要可纳为执法严明、铁面无私;关心民苦、为民请命;谏言改革、兴利除弊;严惩贪污、谦洁清正。

关于包公的故事和传说自我国元朝以来就在民间流传开来,直至形成现在这样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形象的包公,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景仰和喜爱,大家心目中的包公也就充满了传奇色彩。我们今天就通过包公祠所展出的内容来认识一下这个包大人吧!

(引领游客进入前殿)首先我想请问各位朋友,大家心目中的包公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先生讲,黑老包当然是黑脸的,还有女士补充,头上有个月牙,胖胖的,很高大。这是我样心目中包公的形象:黑面威严,高大威猛。那么历史上的包公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请看这一幅宋包孝肃公遗像。此碑高一百八十五厘米,宽一百一十厘米。关于这块石刻画像的来历,我们从此碑文上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在清朝光绪年间,有一位叫徐琪的官吏,在他赴任途径淝水时,在包公的后代家中,看到了一张珍藏的包公遗像。当时他惊喜异常,就出资把包公的遗像刻在石碑上,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那块石刻的完整拓片,它真实的反映了包公的真面目,逼真的再现了包公当年的风度和仪容。包公就是这样一位文质彬彬的书生。看到有人在摇头,不象啊,因为跟传说中反差太大。为什么传说中是黑脸的?大家知道上,中国各个省份都有地方戏,包公的故事在宋以后就被搬上了舞台,舞台常用各种颜色的油彩绘成的脸谱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及特征,其中,白色多表示胆小、懦弱,一般来形容小人及奸臣的可恶嘴脸,从俗语“小白脸、坏心眼”中可体会到人们对白脸的反感。所以象包公这样的清官绝对不可以是白脸的。戏剧家们按照包公刚毅的性格特别设计出黑色脸谱来表示包公的铁面无私。由于包公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的高大,他在舞台上的形象也是高大威猛、超出常人、与众不同,久而久之,我们就都觉得包公就该是黑脸、大个子。看来,实际并不是这个样子。

包公去世后,皇帝停朝一日,以示哀悼,并赐谥号孝肃公。我们了解包公就由这孝肃开始。孝,表示包公是个极孝顺的人;肃,是表示严肃,开封有“包公笑比黄河清”之说。历史上,包公的父母中年得此独子,视为掌上明珠,抚养成人。少年包公聪明好学,二十岁就满腹经纶,心怀报国之志,家人望包公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但包公不肯,他遵循一则古训“父母在,不远游”。大家很为他惋惜,就想到让包公娶妻,二十六岁包公与董氏完婚,心安理得留下贤惠夫人照料父母赶赴京城参加考试,二十八岁时包公考中进士,被派去做知县,但包公很犹豫,因父母年迈不愿远行。此时的包公毅然辞官不做,他的理由是自已还年轻,还有很多机会为国家效力,而父母年迈,已无太多时日,自古忠效难两全,他决定先尽孝后尽忠,回到家乡侍奉双亲。三十六岁时,父母双亡,包公又守孝三年。三十九岁时包公才开始做官,出任天才县知县。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包公对自已的后代子孙也要求非常严格,临终时,写下这样一则家训告诫后代子孙,意思是说,如果我包家的后世子孙有为官的,他们当中有谁敢胡作非为、贪赃枉法,那就决不能让他们踩进家门,即使人死了,也不能埋在老坟里。这种惩治方法,是相当严厉的。包公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他三十九岁出来做官时,曾写下一首五言诗,这是目前保存下来的唯一 一首包公的诗作。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

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

这首诗可以说是包公的言志诗表明包公的愿望和理想。包公也确实是这样做的,在任开封府知府时,以他的才能和品德,秉公执法,不畏权贵,被百姓称为“包青天”。

朱仙镇导游词 ·中岳庙导游词 ·岳飞庙导游词 ·河南嵩山少林寺导游词

这里有一块宋代保存下来的石碑,上面刻着“开封府尹题名记”。开封府尹是一个重要的职务,因为开封是京城,是朝廷所在,所以皇帝一向都派自已的信任的人来担任。在这块石碑上刻有宋代183位开封知府的名字,比较有名的人还有欧阳修、寇准、范仲淹等。

好了,现在就请大家来找一下包公的名字在哪里。看到了,很特别的地方,但又有些怀疑。包拯两个字的阴文已经模湖不清,而且有一道深深的指痕。这是因为,前来参观此碑的人们总要情不自禁地触摸或争相指点包拯的名字,天长日久,就在石碑包公名字处,划出了一条深深的指痕。从这一点,便可以说明包公的名字是如何地深入人心,他赢得了后人世世代代的尊敬和爱戴。

现在我们来到大殿,这里我们看到一尊包公的塑像,塑像的造型设计为坐姿,包公身着蟒袍端坐在方座靠椅上,劲正如松、巍面阔目、长髯飘胸,有凛凛不可予夺的威严风仪;他又眉微蹙,若视暝思,常怀有悠悠报国为民的中正心胸;再请看包公的双手,他一手扶椅,一手握拳,在平稳自然的虎威中又给人一种呼之欲出的动态感,这是集历史、思想、艺术和传说于一体的包公的传神写照。

来到东配殿,我们可以看到一组蜡像,这是一出正在上演的戏----包公铡陈世美。这是根据包公传说中流传最广泛的《铡美案》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逼真。中间这位手托乌纱帽的当然就是包公了,他脸上严肃的表情表示出他为民做主而触怒皇太后,便仍执法如山、无怨无悔的思想,最终他铡了忘恩负义、要杀妻灭子的陈世美。雕塑前边摆放了三口铜铡,中间的是龙头铡,铡皇亲国戚、王子王孙;右边的是虎头铡,铡贪官污吏;左边的是狗头铡,铡犯法的平民百姓。三口铜铡,三个等级,是皇帝御赐,可以先斩后奏。那包公铡陈世美用的是哪口铜铡呢?对了,是龙头铡,因为他是驸马。看到这组蜡像,我们可以想象到包公升堂时一定很威严,那么他办公和居住的开封府是什么样子呢?为了让大家能够有一个印象,在西配殿有一个开封府模型以供参观。这个开封模型是按照历史记载仿制的,富丽堂皇,很有气派。相传宋代告状人要写有状纸交由大门衙役,再二门三门传递到大堂上。但衙役胡作非为,私下收钱,没有钱就扣下状纸。所以东京街头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包公到任后,得知这一情况,就毅然决定打开开封大门,任百姓自由出入,并可上堂听审,以示公正。也有传说讲到,包公打开大门后,让告状者直入大堂,在历史上也就有了“包公倒坐南衙”之说。关于包公的传说故事还有很多,这里墙上展示的是其中一部分,大家可以自由参观。

包公作为历史上着名的清官,在历代民众的心目中深受敬仰。今天,我们举国上下,意气风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站在包公祠,望着这位千岁老人,走在包公湖畔,看到这清澈的湖水,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做一个负有一定责任的人,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好了,各位朋友,包公祠是讲解就到这里。谢谢!

[描写开封包公湖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游包公祠

全文共 1535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说,自古以来无清官,那么哪来的纪念他们的地方,让后人敬仰与学习?

当初,我从电视上知道了这个人,内心上不想再了解,只因他的外貌。如今却不同了,是真心的想去了解的更多,那个人就是——包拯。

当我踏上开封这块充满古老气味的土地,听着熟悉而又陌生的话语,感受着处处谦让的人文氛围,我不禁的说出口,不愧是“包青天”管理的地方。

我顺着古老的街道向着包公祠走去,看着地图和询问着来来往往的行人,才确定包公祠的路程。

看着清澈的包公湖,心里一阵阵激动,包公祠终于到了。

远远地就看到小山上的亭子,是那么独树一帜,开封仅此一家。

开封知府包肃公,峭直刚正且廉明。

结庐墓地守陵孝,衙门敞开理诉讼。

锄侄革舅打銮驾,家训刻碑妇孺颂。

以民为本做楷模,清心直道是官经。

站在大门前,看着金光闪闪的三个大字,又看到里面人来人往,每一个人的脸上充满了敬佩与失望。

我不知为什么他们脸上会出现失望的表情?

走进大殿,正中央有一尊包公坐像,高达三米之多,蟒袍玉带,端坐靠在背椅之上,劲正如松,威严端庄。仿佛在说,有何冤屈,可一一道来!

包公坐像两旁陈列着历史文物和文献,有包公墓出土的碗、盏、木俑和普通砚台等等。山墙之上镶嵌着有反映包公政绩的彩陶壁画,壁画边缘有着龙凤图案,充分地刻画出了包公的气魄和威严。

我静静地发了一会呆,脸上不知不觉地露出敬仰的表情,恭敬的向二殿方向走去。

二殿之中,有着一幅包公石刻像拓片,其线条清晰生动传神,再一次逼真显现包公生前的风姿。

令人感动的是包公留下的一则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脏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如果不说不感动,那肯定是假的,把包公身上清心寡欲、廉洁奉公的高尚品格和嫉恶如仇、憎恨贪官的无私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谁说自古以来无清官!

二殿中央树立着一座《开封府题名记》石碑,上面刻有北宋183位府尹的姓名和上任年月,唯有包公名下出现了一条条深深的指痕。

如果说包公不是清官,那么他的名下为什么会出现一条条深深的指痕?为什么还会流传万世?

元代诗人王辉曾赋诗曰:“拂拭残碑览德辉,千年包范见留题。惊乌绕匝中庭柏,犹畏霜威不敢栖。”由此可见“包青天”名不虚传。

走到东西配殿,图文并茂的展示了包公的传说轶闻,历史故事和优美传说, 例如“包公掷砚”,“怒打銮驾”,“智铡赵王”等等,一次又一次的显示了包公除暴安良,执法如山的高大形象。

走到后面的水井,它有一个传说,一口泉水可以辨明清明与贪婪。普通老百姓饮下此泉水,会解渴;如果清官喝了下去,清冽可口,甘醇香甜;如果贪官喝了下去,必定头痛欲裂,无药可医。

我饮下一口泉水,顿时,口中的饥渴瞬间消失了,只留下一丝丝清凉与甜意,还有一些小小地感动。

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坟墓旁树立着一块无字碑 。我猜想到,包公祠不会也有一块无字碑吧。走到后面的小亭子,我捂起脸来,不由得哭笑起来。天呐,真的有一块无字碑,包公专用。

挺住在这附近的老人说,很多鸟类在空中盘桓,落在其他地方,也不肯落在无字碑之上,可见包公的威名犹存,连鸟类动物不敢靠近。

看到天边暗了下来,我看了看时间,才恍然大悟,我在包公祠呆了整整一天,看着那清澈的包公湖,心底升起了一股不舍又留恋的情感。

我停留在包公湖边,看着游艇来来往往,身边的欢声笑语都离我远去,独留我一人在湖边静静地思考,聆听着鸟语花香,看着清澈无比的湖水,心顿时开明起来,不知不觉中露出了一丝丝微笑。

我走出大门,扭头回望呆了一天的包公祠,眼光充满了敬仰与钦佩,却不知何时能重游包公祠,看着一个个摇着头走出来的游客,眼里充满了失望与无奈。看到他们的情形,明白了他们因何如此。

若包公仍在人世,怎能让这些贪官污吏留在人间,继续危害百姓,不由的为国家担心起来,中国现代版的“包青天”身在何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开封包公湖的作文

全文共 552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开封,有许多美丽的湖,包公湖就是其中一个。它由三个湖组成,被包裹在城墙里,镶嵌在开封市中心。绕着包公湖走一圈,需要用很长时间呢。

包公湖的湖水与龙亭湖的湖水连在了一起,一年四季水都满满的,碧绿碧绿的,绿的像一块儿翡翠。湖的周围,是用白色的大理石砌成的围栏,人们走累了,可以坐着休息。湖边长着郁郁葱葱的树木,绿树成荫,最漂亮的要数柳树,千万条长长的辫子垂向湖中,随风舞动,美丽极了!

每天早晨,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了包公湖边锻炼身体,有的跑步,有的练剑,还有的打太极拳。湖上还有几条小船正在捕鱼呢。一网撒下去,就能捞上来几十条大鱼。还有一些人在湖边钓鱼,他们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鱼浮,不一会儿,就能钓着几条活蹦乱跳的鱼呢!小鸟好像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开会,然后就一下子冲上了天空。包公湖的早晨可真美丽啊!

中午,湖面显得很安静,像一面大镜子。一阵微风吹过,一层层波纹向湖边涌来。太阳照到湖面上,湖面银光点点。有一些老人在树荫下乘凉,有的在下棋,有的在看报纸,还有的在聊天。中午的包公湖真凉爽啊!

到了晚上,西司桥上的霓虹灯亮了起来,湖边的古式建筑倒映在湖中,仿佛又多了一个水下城市,让湖面变得五彩缤纷。人们三三两两地来到湖边散步,显得悠闲自在。瞧,包公湖的夜景多迷人啊!

包公湖真是开封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我爱包公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包公观后感

全文共 507 字

+ 加入清单

“清心为治本,

直道是身谋”,由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电视台及安徽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反映一代清官包拯铁面无私、执法如山、亲民爱民的纪录片《千年包公》首映式及新闻发布会于2016年5月24日上午在包公的家乡合肥召开。

此次首映式选址在合肥包公园的清风讲堂,是十分有意义,清风讲堂地处合肥包公园。占地34.5公顷的包公园,是为纪念包拯而建,由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浮庄等组成。

担任此次首映礼司仪的是和包公同为安徽人的央视著名主持人周涛,在仪式伊始周涛便表达出了回到家乡的兴奋之情。

包拯生于公元999年,卒于1062年,事隔千年,他的名字不但没有忘记,而且传遍了亚洲,走向了世界,成为中国古代贤臣良吏的代名词,成为百姓心中的“包青天”。

十八大以来,国家坚持倡导的廉洁奉公、执政为民的思想,以及反腐倡廉、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千年包公》顺时而生,是包公精神的当代延续与传承。

《千年包公》历时一年,奔赴台湾、新加坡、广东肇庆、河南开封、安徽合肥等多地进行实景拍摄及历史再现,以大量的素材与文献立体呈现了包公真实而厚重的形象。三集纪录片《千年包公》将于5月25日、26日、27日晚8点在央视9套纪录频道开播,敬请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