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让人一生受益的故事(通用20篇)

但愿每个认真生活的人都能发现身边的幸福故事,下面来看看其他小伙伴的幸福故事分享吧。接下来是开学吧给大家精心整理的一些关于让人一生受益的故事优秀作文,供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浏览

4035

作文

70

现代名人小故事:身残志坚张海迪的传奇一生

全文共 537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热爱生活的人。他们不屈不挠,争取进步。今天,我读了张海迪故事

张海迪小时候是个活泼快乐的孩子。但在她五岁的时候,突然患上了脊椎血管瘤。病情复发,五年做了三次大手术,最后不得不截瘫。

看着朋友们开心地跳橡皮筋,背着书包去上学,小海迪幼小的心灵很痛苦。她伤心地哭了:“妈妈,我要走了!我要上学!”

爸爸给小海蒂买了书、笔记本和钢笔。告诉她,很多名人尽管身有残疾,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受到父母的爱和鼓励,她决心振作起来,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后来张海迪看了十几部医学专著,请教了有经验的医生,学习了针灸等医术,给群众免费治疗。

看完这个故事,我的眼里充满了泪水,我感到羞愧。虽然张海迪病重,胸下完全昏迷,但面对残酷的命运,她并没有屈服于疾病,而是自学了小学、中学、大学的专业课,掌握了英语、日语、德语等多种外语。她是多么勇敢和坚强啊!她不怕病,勇敢面对,奋力抗争。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她总是微笑着面对任何困难。

医生曾断言张海迪活不到27岁。但是现在张海迪54岁了。她已经踏上了为中国残疾人服务的新征程。

成功不是“中彩票”,人生梦想需要汗水和心血浇灌。从这个意义上说,张海迪还是“年轻”的,“海蒂精神”还会进一步发扬光大。

张海迪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是生活中的强者。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现代名人小故事:身残志坚张海迪的传奇一生

全文共 50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读了一篇故事,名字叫《张海迪的故事》。读后我深受感动,下面听我介绍一下。

张海迪小时候很聪明,也很健康。张海迪曾经也有过快乐的童年,和很多孩子一样也有她自己的幻想,张海迪五岁那年,灾难降临到她的身上。一天,海迪正在排练节目。她正在练习的时候,忽然觉得眼前一黑,摔倒了,她想站起来,但用尽全力也没能站起来。父母知道后把她送到了医院,过了一会,医生说出了结果,五岁的她正得了脊髓血管瘤。许多医生都没能救起她。后来有许多人关爱她,她的三分之二身体几乎都没有了知觉,在她住院时,她坚持学习。妈妈也经常鼓励她。每当病情折磨她时,她都非常坚强。海迪每天都坚持写日记,长大后成了作家。

读完之后,我想:张海迪真是我们的榜样啊,我对一件事非常怀疑,为什么张海迪那么可爱聪明,而上天还要折磨她?张海迪在生病的时候还在自学,我真惭愧,现在有的同学把生病作为借口,不学习。她还那么坚强,病情折磨她时都不掉眼泪,而现在有的同学因为一点小事就哭,一点都不坚强,张海迪每天坚持写日记,现在有的人一星期写一篇就不错了。张海迪非常爱上学,得了病还想上学。她可是我们的榜样,我们应该学习她那爱学习、坚强、坚持写日记的好精神。

张海迪我们为你加油!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开国上将陈奇涵一生的故事

全文共 12439 字

+ 加入清单

陈奇涵1897年8月24日生于江西省兴国县五里亭乡坝南(又名竹坝)村。1909年入兴国县城背街陈家祠的“五四制”北汇小学堂读高小。1913年毕业后考入赣州府中学(后改为“江西省立第四中学”),这是赣南仅有的三所省立重点中学之一。陈奇涵在该校苦读四年,中学毕业后,因无钱升大学,返回家乡。

陈奇涵读中、小学的10余年间,正是中国政治风云变幻,新旧思潮急剧交锋的动荡时期。他深切认定,要使祖国外不受强虏欺侮,内不遭官僚压榨,就必须立志改革,发奋图强。于是,他产生了“教育救国”的念头。1918年秋,陈奇涵邀了十多位学友和乡友,会集于兴国县城赤勘小学内,座谈教育救国。与会者都是热血青年,凭着书生意气,各抒己见,感慨不已。

他经过一番筹划和思索提议说:“我们就取‘君子忧道不忧贫’之意,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志,创办一所‘忧道小学’,怎么样?”他的提议得到大家的赞同。于是决定创办一所平民学校,取名“忧道小学”。大家怀着教育救国之心,为着一个目标,就是要把学生教育培养成为反帝反封建的中坚分子,为民权、自主、民生自由而奋斗。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在“五四”新思潮的影响和激励下,面对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和横征暴敛,兴国一批有知识的热血青年在彷徨中觉醒。陈奇涵终于醒悟到:“教育救国”这条路是行不通的,“秀才造反十年不成”,要救国救民,只有另辟路径。同年6月,陈奇涵怀揣1斤蚕丝(变卖作路费)、百余元钱,只身南下广东,投考云南讲武学堂韶州(今韶关)分校。1920年转入护国军第二讲学堂学习。同年参加逐桂出粤之战。1921年6月27日,孙中山命令粤、赣、滇、黔各军出兵讨伐桂军,分兵三路进军广西。陈奇涵又随赣军征战三个月,占领了南宁和桂军的最后据点龙州,迫使陆荣廷仓皇出逃,最终平定广西,统一两广。陈奇涵因作战勇敢,屡立战功,由候差员提升为排长。

1922年5月,陈奇涵参加第一次北伐战争。两年后,陈奇涵脱离赣军,在广州受聘为广东警卫军讲武堂区队长。1925年初,陈奇涵转入黄埔军校。他先担任该校第三期学生总队第一大队第三队上尉连长,后担任少校政治大队长(营长)。这个时期是陈奇涵一生的转折时期。

陈奇涵自到黄埔军校,便开始有计划地阅读革命理论书刊。每逢星期日,他还去东皋大道农民运动讲习所,聆听毛泽东、周恩来、肖楚女、恽代英等同志的政治专题报告。在黄埔军校,陈奇涵直接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逐步接受了共产主义人生观,走上了与工农相结合的革命道路。他立志为民众谋解放,决心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周恩来领导的“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是黄埔军校的一个进步团体组织。陈奇涵在此结识了周恩来、聂荣臻等人,并积极参加该组织的活动,进行了反对国民党右派组织“孙文主义学会”和反对“戴季陶主义”的政治斗争。1925年2月,经陈赓、许继慎介绍,陈奇涵秘密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陈奇涵在黄埔军校的时间虽然只有一年多,但在对学生进行军政训练的同时,自己在血与火的战斗中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参加东征、平叛等一系列战斗中,经受了战斗洗礼,成长为坚强的革命军人。

1926年3月20日,担任黄埔军校校长并兼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的蒋介石,为了打击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迫使共产党退出黄埔军校和第一军,有预谋地挑起“中山舰事件”。接着又有恃无恐,向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提出了限制共产党人在国民党中活动的《整理党务案》。5月15日至22日,国民党第二届二中全会由蒋介石主持在广州召开。由于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屈从于国民党右派的压力,使《整理党务案》得以通过。此后,蒋介石相继窃取组织部长、军人部长、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等要职,独揽党政军大权,使国民党右派在组织上占了绝对优势。

珠江之畔风云突变,中国革命处在历史的重要转折点。陈奇涵此刻也面临着人生的重要抉择。此时,他已是黄埔军校少校军官,如果脱离势单力薄的共产党,留在占统治地位的国民党内,则待遇丰厚不言而喻,飞黄腾达也指日可待。但陈奇涵不改初衷,毅然保留共产党员的党籍,宁愿丢掉高官厚禄,而去承担清贫和风险。他秘密接受党的指示,在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和总政治部留守处主任孙睿明的领导下,带领一批黄埔军校和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共产党员,以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特派员的名义,准备离开黄埔军校,返回故乡。

1926年9月,在陈奇涵的带领下胡灿、肖以佐等十余人陆续返回老家兴国,各自利用合法身份,深入到各个乡镇,在群众中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筹备建立兴国党组织。由他们亲自创办的忧道小学,成为他们宣传革命的场所和党的秘密联络点。

9月17日,陈奇涵等在平川中学秘密召开会议,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兴国县支部干事会。在会上,胡灿提出建议,陈奇涵在家乡的目标大,而且经常奔波于赣南、赣东各地指导工作,所以暂时隐蔽身份比较适宜。他的建议得到同志们的赞同。会上决定由胡灿任书记,凌甫东任组织委员,肖以佐任宣传委员。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兴国建立组织的开始,也是赣南最早成立的几个县级党组织之一。至1927年春,全县已发展党员100名,下辖十八个党小组。

1927年1月,朱德遵照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由武汉赴南昌,转到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工作。中共中央军委指示朱德,利用以前他在滇军护国军时的声望和同僚关系,选定第三军为目标,着手创办军官学校,培养革命武装干部,以便在各方面开展革命活动。同时,指示陈奇涵利用本人在江西的声望和工作基础,配合朱德创建军官教育团。军官教育团组建后,名义上隶属第三军,实际上归属中央军委和中共江西省委直接领导。该团由朱德任团长,陈奇涵任参谋长和党的负责人(支部书记)。陈奇涵还直接指挥一个营,协助朱德在南昌城内开展革命活动,为党培养军事骨干。并负责以密码直接与武汉的中共中央军委保持联系。直至南昌起义前,党中央的电报指示都是经过陈奇涵的密码本译出的。

1927年2月21日,蒋介石在南昌总司令部第十四次总理纪念周上公然发表演讲,叫嚣:“我是中国革命的领袖,并不仅是国民党一党的领袖。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势力之一部分,所以共产党员有不对的地方,有强横的行动,我有干涉和制裁的责任及其权力。”并制造了震惊全国的赣州“三•六惨案”,杀害了江西省总工会副委员长、赣州总工会委员长陈赞贤。这是蒋介石公开背叛革命的前奏,是他放出的反共反人民反革命的第一枪。

3月30日,朱德、陈奇涵指挥军官教育团,配合南昌工人武装纠察队,包围了驻牛行车站的蒋介石的宪兵团留守处,收缴了其枪械,活捉了该团副团长关麟征及其下属全部人员。4月,朱德和陈奇涵率领军官教育团及一部分警察,以“剿匪”为名离开南昌,进入赣东地区开展革命活动,镇压反动派及其武装。朱德、陈奇涵到达临川后,接见了各公法团体负责人,召开公法团体会议,了解情况。经过调查研究弄清当地情况后,决心为民除害,并在临川县政府召开了剿匪会议,研究与布置开展剿匪工作。

朱德、陈奇涵率军官教育团在赣东的临川、崇仁、宜黄、乐安、金溪、东乡、进贤等地打击土匪与反动地主武装。在清剿中采用“剿抚兼施,各个击破”的策略,实行“先投降者免罪,顽固逃窜者严惩”的政策。

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奉朱德指示,陈奇涵率领814团加入起义军行列,在抚州配合起义军在南昌的行动。经过4小时激战,起义军全歼守敌3000余人,胜利占领了南昌。

8月5日,起义军按照中共前敌委员会的部署,退出南昌,向广州进发。起义军撤离南昌后,革命势力受到反动势力的重重包围,白色恐怖笼罩江西。奉命留在抚州的814团因内部反动势力哗变,陈奇涵被迫离开抚州,经吉安返回兴国。回到兴国后,陈奇涵主持召开了“羊山会议”,这是中共兴国党组织从遭受挫折到恢复发展的转折点,在兴国革命斗争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羊山会议”后,中共兴国支部改为中共兴国特别支部,陈奇涵任军事部长。

1928年4月,中共赣西特委委员、赣西工农革命军第7纵队党代表曾炳春,带领该纵队到兴国进行游击活动,与中共兴国党组织负责人陈奇涵、肖芳全、李明兰等人取得联系,他们秘密地在兴国冰心洞的清静观召开了一次中共兴国区委扩大会议。不久,陈奇涵、曾炳春首先领导了崇贤农民暴动,揭开了兴国武装暴动的序幕。

兴国暴动是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革命群众运动,也是兴国前所未有的一次革命武装暴动。革命红旗第一次在兴国城的上空飘扬。从此,兴国的革命由秘密走向公开,使得许多反革命分子惶惶不可终日,有的甚至跑到赣州、南昌长期“避难”,不敢回来。1929年2月,红2团、红4团第二次攻占兴国县城,摧毁了兴国的反动政权,沉重地打击了兴国的封建势力,为兴国红色政权的建立,扫清了障碍,奠定了基础。陈奇涵作为兴国暴动的主要组织者,在兴国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30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三分校在吉安陂头成立,朱德兼校长,毛泽东兼党代表,陈奇涵任教育长。不久,红4军离开吉安,李文林改任校长兼政委,金万帮任校委书记,陈奇涵仍为教育长,具体负责学校的军政训练与日常教学工作。这个学校为部队培训了一批优秀的红军指挥员与地方武装领导干部,也积累了宝贵的军事教育经验。陈奇涵调到第三分校后,转入了正规红军。从此,他一直没有离开部队。

1932年1月,陈奇涵率领红3军第9师在于都北区地方武装配合下,在于都、宁都等地消灭地主武装,攻下兴国、于都、赣县的马安上宝土围,歼敌五、六百人,缴枪三百余支,在于都北区基础上成立胜利县。3月12日,由于形势发展需要,中央军委决定重新组建红军第一军团,下达了《关于重编红一、三、五军团的训令》,以红四军和红五军团之红十五军合编为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陈奇涵任参谋长兼红一军团随营学校校长,罗荣桓任政治部主任。

4月2日,红一军团由长汀以东的馆前、新桥地区移至长汀,准备东征。陈奇涵采取各种手段,侦察敌情和地形,为毛泽东、朱德决策龙岩战斗提供可靠的情报和建议,并一举攻占闽西重镇龙岩,歼敌两个团,为进攻漳州创造了有利条件。11日,陈奇涵出席了毛泽东在龙岩主持召开的红一军团师以上干部会议,并草拟了“漳州作战计划”。20日,参与指挥了红一军团攻打漳州战役,歼敌第四十九师大部,占领了漳州。打开漳州后,陈奇涵又协助军团长布置红一军团短时间分兵闽南,将部队分散在漳州及其周围发动群众打土豪、扩大红军、筹备粮款。

此次东征,开辟了闽南根据地,进一步扩大了苏区,使中央根据地的南翼基本得到稳定。此时,中央革命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

1933年1月,红一军团在黎川三都整编,陈奇涵因负伤治疗,调离红一军团。3月,陈奇涵伤愈出院后,调任江西军区兼赣东北战区指挥部参谋长,协助军区总指挥陈毅、政委李富春统一指挥江西赤色地方武装。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33年,陈奇涵祸从天降。在反对所谓“江西罗明路线”的斗争中,他受到株连。

1933年1月,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等人从上海抵达红都瑞金,从此,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苏区得到全面贯彻。2月中旬,“左”倾错误领导者首先在福建苏区开展反对所谓“罗明路线”的斗争。罗明当时是福建省委代理书记,拥护毛泽东的主张,在一些问题上,不同意“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作法。因此,他遭到打击,政治、组织上受到处分,被撤职。其后,福建省一大批领导干部也遭到错误批判斗争。这些遭批斗和撤职的干部,都是拥护和执行毛泽东正确主张的好同志。

2月下旬,“左”倾错误领导者又如法炮制,在江西掀起了一场反“邓(小平)、毛(泽覃)、谢(维俊)、古(柏)”的所谓“江西罗明路线”的斗争。江西苏区一大批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有丰富斗争经验、敢于公开抵制和反对王明“左”倾错误的党政军干部受到打击或被牵连。刚出任江西军区参谋长的陈奇涵也莫名其妙地受到株连。

邓、毛、谢、古四人,在中央苏区对王明“左”倾错误路线进行了旗帜鲜明的抵制,因而被划为一个“小派别”,受到王明宗派主义的残酷斗争和无情打击。陈奇涵与他们4人比较熟悉。1932年陈奇涵负伤住院期间,拿出自己的补助,请同在一起住院的邓小平、毛泽覃吃了一顿饭,这件事情,在反“江西罗明路线”开始后,竟成了打击陈奇涵的借口。1933年冬,陈奇涵终被莫须有的罪名撤消了江西军区参谋长职务。

1934年春,陈奇涵从江西军区兼西路军参谋长一下子降职到红军总政治部武装动员部当科长,在部长罗荣桓的领导下,负责扩红工作。

陈奇涵在错误的党内斗争面前,表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原则立场和态度。在政治原则问题上,陈奇涵不惧“左”倾错误领导者的压力,执着地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从不妥协让步,在组织纪律上,他服从分配。虽然身处逆境,蒙受冤屈,但仍顾全大局,做到受打击而不屈服,被撤职也不灰心,对党的事业始终满怀信心,继续任劳任怨地为扩大红军而努力工作。

1934年5月,中共中央做出组建教导师的决定。教导师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掩护党中央和军委机关,保障其安全。新组建的教导师,直属军委领导。8月间,调陈奇涵任教导师作战科长,参与教导师的组建工作。9月,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战争的形势不断恶化。瑞金以北的宁都、石城相继失陷;东部敌军已开始向根据地中心长汀发动进攻;南部敌军已进抵会昌一带。中央红军已处于十分危急的局面。此时,毛泽东、彭德怀提出主力红军应冲破敌人的堡垒封锁,出击外线,调动“围剿”中央苏区的敌人脱离其堡垒,相机歼灭之,以打破敌人的“围剿”的建议。

陈奇涵由于懂工兵技术,临时被抽调去于都河架桥,准备长征。10月10日,陈奇涵赶回教导师,红军指战员离别瑞金,开始了长征。在漫长的长征道路上,陈奇涵不仅要与战士一样长途行军,而且在行军途中,还要随时观察部队行军秩序,检查各团掉队人员。到宿营地后,他仍不能休息,还要派人侦察地形,寻找向导、派出警戒;接着,他还要绘制新的行军路线图,发出当日口令,写出宿营报告,派人送达上级司令部。本来这是他担任部队首长时,由参谋来完成的工作。但是现在他是普通的机关工作人员,即便如此他也没有丝毫的怨气,而是忍辱负重,默默地为党工作着。

1935年1月,红军抢渡天险乌江,陈奇涵负责指挥架桥行动,保证了飞渡乌江天险的胜利。红军渡过乌江,接着进占遵义,在遵义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开始确立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在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一个伟大转折点。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示要起用受王明路线打击排挤的干部,陈奇涵调任红一军团司令部教育科长。

鉴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加紧入侵,严重地威胁着中华民族的生存。1935年12月下旬,党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同时,为了打破国民党军队的封锁,实现中国共产党直接对日作战的主张,1936年1月19日,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布了《东征抗日和讨伐卖国贼阎锡山的命令》,东征分左右两个纵队行动,红一军团为左翼纵队;红十五军团为右翼纵队。陈奇涵以军团副参谋长身份参加指挥红七十八师进行东征战役。经过75天的东征作战,我军共歼敌13000多人,俘敌团长以下官兵4000余人,缴枪4000多支,扩大红军8000余人。在山西二十多个县的农村发动了群众,播下了革命火种,推动了华北和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

东征的战尘尚未洗去,陈奇涵又奉命踏上了西征的征途。1936年5月,为了巩固和扩大陕甘革命根据地,扩大红军队伍,西北革命委员会决定红一方面军主力进行西征战役。

此时已是红十五军团参谋长的陈奇涵,亲自率领红七十八师,一路高歌猛进,在西征两个月时间里,与红一军团其它各部协同作战,歼敌两个团又一个营,俘敌旅长以下2000多人,解放了环县、同心等多座城镇,开辟了纵横800多里的新根据地,为迎接红二、四方面军北上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1937年初,陈奇涵被调入抗大第二期学习。抗大是1月20日开学,至8月毕业,历时7个月。陈奇涵被编入第二期大学部第一大队。

陈奇涵在抗大学习热情和自觉性非常高,他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除了每天上课之外,还抓紧时间自己阅读、研究问题。通过半年的学习,陈奇涵在马列主义的理论基础、政治思想水平和军事指挥、领导艺术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提高。他更深刻地领会了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掌握了革命战争的基本规律和战略战术。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革命进入了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新时期。抗大第二期大学部学员奉党中央的命令,立即结束学习,于8月份,分赴抗日战争的各条战线。10月,毛泽东电令成立绥德警备区,任命陈奇涵为警备司令。

1938年3月,陈奇涵以“半渡而击,主动出击”的战术,击退了日军1个旅团向宋家川、军渡等地的数次进攻。陈奇涵在率领警备区军民二年的反顽抗敌斗争中,取得的胜利和成绩,得到毛主席的高度评价,赞扬他们“保卫了延安的东北大门”。1939年,陈奇涵调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参谋部部长。接到新任命的陈奇涵,虽然在红军时期先后担任过红三军、红四军、红一军团、江西军区和红十五军团参谋长等职务,对参谋工作轻车熟路,但他仍然感到这次到军委工作的担子之重,决心不辜负中央信任,更好地完成协助军委领导指挥全局作战的工作。不久,陈奇涵又同时兼任了延安卫戌司令、防空司令、总交通司令等职。

为了适应抗战形势发展的需要,培养更多的抗日军事政治骨干,1941年1月,陈奇涵奉命担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校长。陈奇涵按照中央军委《关于整理抗大问题的指示》精神,运用第一期办校的工作经验,根据第二期学员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对于八路军各部队来的学员队和知识分子学员队分别制定不同的教育计划,教学上做了不同安排,并采取不同的施教方法。他们坚持以教育为中心,以德育为重点,利用延安相对安定的环境,培养了一大批具有相当水平的参谋人员、俄文翻译、军事指挥员、政工干部等方面的专业人员,为我军的发展壮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942年2月,陈奇涵进入中央党校学习,参加延安高级干部整风运动。他任高级学习班第三党支部书记。延安整风运动中,陈奇涵召集在延安的赣籍老红军,进一步回顾总结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江西、赣西南、赣东及兴国等地党的历史经验,整理了一大批珍贵的党史资料。中央军委还为陈奇涵1933年受撤职处分的问题,于1942年3月正式做出书面结论:“对陈奇涵同志的撤职处分,是当时干部政策的错误,应予正式撤消其撤职处分。”至此,陈奇涵的八年之冤,得以昭雪。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陈奇涵当选为“七大”代表,光荣地出席了大会。在会议上,陈奇涵列举了许多历史事例,阐述了“左”倾错误路线给党和革命事业造成的巨大损失,不同意王明进入中央委员会。会后,他又来到毛泽东住的窑洞,再一次向毛泽东陈述了自己的观点。毛泽东对陈奇涵坚持真理,疾恶如仇的品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8月15日,日本“天皇”以广播“停战诏书”形式宣告投降,9月3日,日本政府和日本大本营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抗日战争以中国人民的胜利而告终。

但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急忙调兵遣将,把国民党军队14个军共41个师、8个交通警察总队约54万多人,运送到华北、华东、华南、东北各地,其目的就是要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准备内战,以建立国民党独裁政权。从8月中旬到9月中旬,在美帝国主义的帮助下,国民党军队以“收复失地”为名,抢占各战略要地,在华南、华东、华中、华北夺取了一大批大中城市和交通干线。之后,把抢占战略要地的重点放在了东北。

东北背靠苏联,当时具有战略上的优势地位,能否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是中国革命成败的一个关键。为了巩固东北根据地,陈奇涵奉命率干部队奔赴东北。但因途中生病,病情日趋严重,很难继续前行。中央考虑陈奇涵的身体状况,暂不去东北,留在冀热辽,担任冀热辽军区副司令员。

1947年3月30日,为加强中共领导的东北民主联军的力量,中央军委决定,将冀热辽军区划归东北民主联军建制,下辖热河军区、冀热察军区和冀东军区。自5月中旬开始,陈奇涵参与指挥了东北民主联军向东北国民党军发起的夏季攻势,连续作战50天,收复了大片土地,先后攻克城镇42座,进一步扩大了解放区。7月,陈奇涵接上级指示,调离冀察热辽军区,前往东满。9月,东北局任命陈奇涵为东北民主联军东满军区副司令员,与司令员周保中、政委陈正人一起领导东满军区的工作。上任不久,陈奇涵领导部队参加了两次大规模的战役。

东北我军在夏季攻势后就地进行了休整,并编组了新的部队。野战军除将辽吉纵队改编为第七纵队外,又以冀察热辽军区6个独立旅及东北民主联军与周保中、陈奇涵领导的东满军区所辖的3个独立师,分别合并组成了第八,第九、第十等3个纵队。至1947年9月,东北民主联军共辖9个纵队39个师,连同地方武装,总兵力达51万人。为贯彻执行《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所规定的任务,配合关内我军的作战,东北民主联军于9月14日发起了秋季攻势。

陈奇涵协助周保中率领东满军区部队配合我军第六纵队在中长路一带对敌作战。10月9日,东北民主联军决定围歼吉林之敌,引敌分散于四平以南和以北地区和长春以东地区,以便各个击破。于是,东北民主联军总部令第六纵队以奔袭方法,围歼吉林外围松花江两岸口前、九站等处之敌,以免敌逃回吉林。令第二十九师主力担任围歼棋盘街、江密峰之敌,并抽一个团配合东满军区部队,归陈奇涵指挥,担任围歼乌拉街之敌。15日,陈奇涵率部占领了乌拉街、棋盘街,全歼该地敌人。17日至18日,陈奇涵等又率部配合六纵占领了桦皮厂、九站、口前等地,肃清了吉林外围之敌。

东北敌军遭受我军秋季攻势打击后,被迫退缩于中长路长春至大石桥和北宁路沈阳至山海关段的各主要城镇。物资供应缺乏,处境更加困难。而我军在秋季攻势后,进行了短期休整,部队士气旺盛,全军总兵力达73万人。东北民主联军决定利用江面结冰,便于机动兵力的有利条件,集中全部主力,发起冬季攻势。

1947年12月,冬季攻势发起后,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命令东满军区部队在吉长线活动,钳制吉林、长春之敌。31日,在陈奇涵等领导下,东满军区部队奔袭长春、二道河子东的杨家店地区,给敌以沉重打击。

为了加强部队统一指挥,促进我军正规化,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1948年1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东北民主联军总部改为东北军区兼东北野战军领导机关。陈奇涵所在的东满军区也改为吉林军区。3月,陈奇涵率领吉林军区前线指挥所和松花江前线指挥所参加围攻吉林和长春的战斗,取得重大胜利。

1948年4月,东北局决定撤消南满军区,所辖地区和部队分别改为安东军区和辽南军区。陈奇涵被调任辽南军区司令员。从此,陈奇涵离开东满,转战辽南。

陈奇涵一到辽南军区,就领导辽南军区部队进行新式整军运动。1948年6月初,根据东北局精简整编,缩小机构,充实连队,以求得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支前为原则,陈奇涵对军区进行第一次整编。7月,辽南军区改为辽宁军区,陈奇涵仍任司令员,8月初,针对当时辽宁军区部队庞大,武器缺少,对敌游击战争困难的情况,陈奇涵对辽宁军区进行了第二次整编。经过两次整编,提高了辽宁军区部队的战斗力,为以后大规模战斗中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奠定了基础。

为保障即将到来的大规模战役的顺利进行,陈奇涵还率领辽宁军区部队抢修铁路、公路、桥梁、恢复交通运输。到1948年8月中旬,基本上使辽南地区交通得以畅通,保证了战争中的军运。同时,他还在辽南设立兵站,医院、供应站,保障战役中物资供应和伤员救护。这些工作,在整个战役期间,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东北野战军冬季攻势结束后,全军已有12个步兵纵队、一个炮兵纵队和17个独立师共60余万人,加上机关、地方部队,总兵力达103万人。东北地区97%以上的土地和86%以上的人口获得解放,我军同国民党军在东北战场上进行战略决战的条件已经成熟。

9月12日,辽沈战役爆发。在两个月的时间里,陈奇涵率辽宁军区部队协助主力,取得辽沈战役的胜利。

辽沈战役后,陈奇涵立即投入到辽宁省的恢复工作。刚解放的辽宁还极不稳定,土匪残兵还不时对我人民进行骚扰,国民党特务也大肆进行破坏活动。陈奇涵率部经过大小数十次战斗,于11月中旬肃清了规模较大的残兵土匪,使社会秩序得以安定。

1948年11月20日,中共辽宁省委成立。陈奇涵等7人为省委常委。11月下旬,东北野战军主力向关内挺进,12月25日,中央军委电令,任命陈奇涵为东北军区参谋长。

陈奇涵离开了辽宁军区,赴任东北军区,一方面组织东北军区各部队,进行战斗总结,开展军政训练,肃清残余匪徒,稳定社会秩序,一方面做好大军南下的准备。同时,抓紧东北军区机关的业务建设和组织建设。

他还对东北军区的参谋工作做了改进:创办军事杂志,以统一部队的军事思想;举办参谋学校,全面培养参谋干部;参谋人员与指挥人员由下而上的加以交流,以便充实参谋人员作战经验及实际工作经验。

陈奇涵还通过调查研究和实践经验,对有关军队建设与战略、战术等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建议。他特别注重部队的思想教育,特别是政治教育。在战术技术上,他提出了四大技术和三三制战术。他还对部队的编制、后勤、卫生等工作都提出了良好的建议。这些建议大都被采纳,对东北军区的建设,乃至东北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

1949年1月,平津战役结束后。3月11日,奉中央军委命令,东北野战军改编为第四野战军,中央军委命其向中南进军。这时,陈奇涵奉中央军委之命,调离东北,随第四野战军主力挥戈南下,解放江西。4月初,陈奇涵奉中央军委命令,来到北平。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亲切地接见了他。要他立即准备南下,组建江西军区,并出任江西军区司令员。6月19日,中共江西省委宣告成立,陈奇涵任省委常委。6月25日,江西军区正式成立,陈奇涵任司令员,陈正人任政委。从此,江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直接同美国军队作战。为了适应抗美援朝战争对兵员的需要,陈奇涵领导江西军区进行了两次扩兵。共扩大新兵77350多人,这些新兵除一部分补充军区部队和地方武装外,大部分经教育训练后,组建了11个团又4个营,编制成志愿军序列,开赴朝鲜前线。此外,江西军区还征召了14700名转业军人归队,编成5个团,分别调拨给华东军区和中央军委。为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随时准备把具有高度政治觉悟和熟练军事技术的战士送上前线,陈奇涵领导江西军区部队开展了以美国侵略军为作战对象的军政大练兵。在6个月的军政大训练中,陈奇涵根据上级指示和部队实际情况,凭借自己训练部队的丰富经验,亲自指导制定训练计划,提出切实可行的训练措施,进行严肃认真的训练。

江西军区的这次军政大练兵,是在革命胜利后比较安定的环境下进行的。由于陈奇涵的高度重视和充分准备,训前对组织领导、训练方法、步骤作了明确规定,特别强调了教养一致和统一训练作风,共轮训7820名干部和骨干,全面系统地提高了部队的军政素质。

1954年1月,中央军委决定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庭,统一管理全军军事审判工作。基于陈奇涵资历深,威望高,廉明公正,熟悉军事法律,中央军委暨毛泽东主席于2月28日发布任命书,任命陈奇涵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庭庭长。

同年夏天,陈奇涵来到北京走马上任。军委管理局分配他一家住到西四北头条一座四合院里。他家在这里一住就是40多年。他到京不久,就去北戴河向军委领导汇报军事法院的工作。

一天吃过晚饭后,陈奇涵去海滨散步,迎面走来周恩来,邓小平,李富春等同志,邓小平高兴地说:“我们从延安分别后,这是第一次见面”,周恩来说:“听说你去搞军法工作了,你身上的担子不轻啊!”他们和陈奇涵一起坐在海滨的藤椅上,开怀畅谈起来。

我军的军法工作,从建军之初就有,但没有全军统一的军队法院(庭)。红军时期有的部队称“军队审判所”,抗战以后称“军法处(科)”,实际上多数军区和部队把它放在保卫部,全军的总政治部也设有“军法处”。现在要建设一支革命化现代化的军队,必须建立一个全军统一的军队审判机构。

军事法庭是军事法院的前身,是一个刚成立的新单位。陈奇涵来时,一切俱空。与其说是调陈奇涵来上任,不如说是调他来筹备。他身边只有少数几个工作人员,一切都得白手起家,从头做起。经过他的努力,军委把一处院子拨归军事法庭。院内有一幢二层楼房作办公用房。

陈奇涵为筹备军事法庭,更多的精力还是放在法庭的组织建设和业务建设上,放在考虑法庭的工作方针、任务、内容、方式等重大问题上。他叫人翻译有关苏军军事法院方面的资料,又派人到图书馆、档案馆查阅我国有关历史资料,结合我军历史上的审判工作经验和组织形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看法与想法。1954年8月25日,陈奇涵向中央军委作《军事法庭的建立与工作》的报告。并得到中央军委对军事法庭工作方针的第一个明确批示:“目前,制法为主,习法为次”。陈奇涵根据这一批示,为开创我国军法工作做了大量工作,成为我国军法战线上的奠基人。

1954年9月,陈奇涵当选为第一届国防委员会委员。在以后召开的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陈奇涵继续当选为第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同年11月,中央军委决定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庭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1955年1月,陈奇涵改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院长。

根据军事法院编制人员少的情况,陈奇涵对军事法院内部的机构设置,主张精干高效。由于陈奇涵对各处、室的职能分工规定明确,也就使各部门各司其职,办事效率较高。在定编制、定机构的同时,陈奇涵就抓军事法院的班子和各级军事法院干部的配备。

1955年9月,陈奇涵被授予上将军衔。由于他在革命战争中的巨大功绩,还被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各一枚。这是我国军法战线上的第一位上将,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位军法上将。

1956年9月,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陈奇涵作为军队系统选出的八大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并当选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不久,他又担任中共中央政法小组成员,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协助董必武抓全国政法工作。1957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任命陈奇涵为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在法院领导的分工上,他分管军事法院系统的工作,同时还担任军事法院院长职务。

从50年代末期开始,陈奇涵的身体每况愈下,战争时期染下的重疾风湿性关节炎时而复发,犯病时疼痛万分,不能行走。心脑血管疾病也向他袭来。但是,陈奇涵在疾病面前始终保持乐观情绪。在此后二十余年时间里,他始终惦记着人民,惦记着工作,惦记着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

1981年6月19日,陈奇涵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他的英名将永远在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史册上光耀千秋。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让人受益终生的哲理小故事

全文共 1926 字

+ 加入清单

让人受益终生的哲理故事能缓解你的压力,同时给你一些思考及感悟。这些人生哲理小故事虽然篇幅短小,但这些经典哲理小故事深入浅出地诠释了许多人生大道理,为你的成功指明方向,提供动力,不妨看看。 让人受益终生的哲理小故事篇1:成功之道

电台请了一位商界的奇才做嘉宾主持,我非常希望能听他谈成功之道。但他只是淡淡一笑,说:“还是出道题考考你们吧。”

“某地发现了金矿,人们一窝蜂地拥去,然而一条大河挡住了必经之道,是你,会怎么办?”

有人说绕道走,也有人说游过去。但他却笑而不语,很久,他说“为什么非得去淘金,为什么不可以买一条船开展营运呢?”

我们愕然。他却说,那样的情况宰得渡客只剩下一条短裤,他们也会心甘情愿的。因为前面有金矿啊!”

“干他人不想干的,做他人不曾想的。”这就是成功之道。困境在智者眼中往往意味着一个潜在机遇,只是我们不曾想过。 让人受益终生的哲理小故事篇2:人生的秘诀

30年前,一个年轻人离开故乡,开始创造自己的前途。他动身的第一站,是去拜访本族的族长,请求指点。老族长正在练字,他听说本族有位后辈开始踏上人生的旅途,就写了3个字:不要怕。然后抬起头来,望着年轻人说:“孩子,人生的秘诀只有6个字,今天先告诉你3个,供你半生受用。”

30年后,这个从前的年轻人已是人到中年,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伤心事。归程漫漫,到了家乡,他又去拜访那位族长,到了族长家里,才知道老人家几年前已经去世,家人取出一个密封的信封对他说:“这是族长生前留给你的。”还乡的游子拆开信封,里面赫然又是3个大字:不要悔。

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后不要悔。 让人受益终生的哲理小故事篇3:仰望星空

2500多年前,一个叫泰勒斯的古希腊男子,在旷野上一脚踩空掉进了路边的井里。这一跤让他跌进了历史。

然而翻开天文学史、哲学史,甚至是生命科学史,不难发现,书里提到的第一个名字,就是“泰勒斯”。而提出“直径平分圆周”、“两直线相交,其对顶角相等”等定理的人也是泰勒斯。

根据柏拉图所述,当时泰勒斯只顾抬头仰望星空观看星象,无暇顾及脚下的路,一脚踩空掉进了路边的井里。

人们往往只顾关注头顶遥远的星空,却对脚下近在咫尺的事情一无所知。 让人受益终生的哲理小故事篇4:可以改变的是态度

有位太太请了个油漆匠粉刷墙壁。油漆匠一走进门,看到她丈夫双目失明,顿时流露出怜悯的眼光。可是男主人开朗乐观,所以油漆匠在那里工作了几天,他们谈得很投机。工作完毕,那位太太发现比谈妥的价钱打了一个很大的折扣。

她问油漆匠:“怎么少算这么多呢?”

油漆匠回答说:“减去的那一部分,是因为你先生使我不会把工作看的太苦!”

油漆匠对她丈夫的推崇,使她落泪,因为这位慷慨的油漆匠,自己只有一只手。

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人生,但我们可以改变人生观,虽然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心境,我们无法调整环境来完全适应自己的生活,但可以调整态度来适应一切的环境。生活是由面对生命的态度,与你的心灵看待事情的态度来决定。 让人受益终生的哲理小故事篇5:听的艺术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采访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 “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时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

当在现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着注视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没想到,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什么要这么做?”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

你听到别人说话时……真的听懂他说的意思吗?如果不懂,就请听别人说完吧,这就是“听的艺术”:听话不要听一半, 不要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别人所说的话上头。 让人受益终生的哲理小故事篇6:同是一斤米

一青年向禅师求教。“大师,有人赞我是天才,将来必有一番作为;也有人骂我是笨蛋,一辈子不会有多大出息。依您看呢?”

“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禅师反问。青年摇摇头,一脸茫然。

“譬如同样一斤米,用不同眼光去看,它的价值也就迥然不同。在炊妇眼中,它不过做两三碗大米饭而已;在农民看来,它最多值1元钱罢了;在卖粽子人的眼里,包扎成粽子后,它可卖出3元钱;在制饼者看来,它能被加工成饼干,卖5元钱;在味精厂家眼中,它可提炼出味精,卖8元钱;在制酒商看来,它能酿成酒,勾兑后,卖40元钱。不过,米还是那斤米。”

大师顿了顿,接着说:“同样一个人,有人将你抬得很高,有人把你贬得很低,其实,你就是你。你究竟有多大出息,取决于你到底怎样看待自己。”

青年豁然开朗。

[让人受益终生的哲理小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白发先生陆谷孙一生的故事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在复旦二教的走廊里,65岁的陆谷孙先生背着手,微笑地望向窗外说,我还是没有话语权啊,都被剥夺了。声如洪钟,花白头发飘扬着。

一生研究莎士比亚成痴,2006年将要出版的《莎士比亚史讲》是多年心血的集成。

他主持编写的《英汉大辞典》,被董桥形容为“不可一日无此君”,英美的词典专家评论这是“远东最好,也是世界范围内较好的双语词典之一”、“具有超世纪的生命力”。

当年,他父亲陆达成和董浩云一道在航运公司里打拼,因为割舍不下对故土的眷恋,从香港上到北京,在中国科学院做了许多年的法语翻译。在洋行工作,和外国人打交道,却爱穿唐衫,习性上完全是个旧式的传统中国文人。

和父亲相似,陆谷孙也是这样的一束矛盾。自小学过俄文、法语,从大学开始,就没有离开过复旦英语系。

操一口中庸的英语腔调,既不像伦敦口音,也不是美国音调,而是无意中在英美两个世界两头讨喜的“超越大西洋”的英语。中西学养都同样深厚,固守传统道德和个人原则,恋家,固执,铁齿。学院送去美国的公派留学生逾期不返,对方学校又不放人,陆先生就主动写了信去跟校长理论,坚持 要对簿公堂。对方来访的时候,他也固执地拒不相见。“最让我生气的是,原则被破坏了。人要做得刚正。”

妻子和女儿10年前相继拿到了美国绿卡,已经离不开美国的主流生活,陆先生自己却坚决不愿申请,去美国、英国不下10次,每次出去都不可遏止地想家。“一到秋天,秋虫叫起来了,就想到小时候在余姚斗蟋蟀的情景。” 他因此一个人生活着。无论冬夏,风雨无阻,黄昏时分穿行复旦校园是他每天恒定的行程,几乎成了一种仪式。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悲情故事十:孤愤一生的傅山

全文共 944 字

+ 加入清单

双塔寺是太原的标志。明朝万历年间,太原有一个叫傅霖的退休官员带头捐款,在如今太原的郝庄建起了一座文峰塔。之所以建这座塔,说来大有讲究。宋太宗赵光义攻占晋阳城后,因为惧怕太原再冒出来个把皇帝抢夺他的江山,毁掉晋阳城削掉龙山山头之后,新建太原城时索性就设置了很多丁字街,以此钉破这片土地的龙脉。经此一劫,太原果然人才凋敝。傅霖本是明朝官员,看厌宦海浮尘后,回归故里。眼看太原自宋朝之后的平庸与黯淡,一心想恢复太原风水的傅霖率众修起了这座文峰塔。果然,傅霖死后五年,不管是巧合还是天意,傅家就出了以为惊世骇俗的人物——傅山

傅山留给我们的名头实在太多,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医学家等等,如果再加上传说中的武术在内,我们只能感叹:傅山不是人,他是神。但是,历史的风云更迭,让傅山在展现他神奇人生的同时,又背负了孤愤难平的沉重苦痛。

傅山曾经有过一段快乐的日子。二十岁出头时,他有了一份让他终身都不能忘却的婚姻。但是,很可惜,这份浓情蜜意只停留了五年。妻子患病去世之后,傅山终身没有续娶,独自将孩子拉扯成人。而且,从傅山潜心研究妇科并成为一代医学大师来看,可想而知他对妻子的那份深情与哀苦。

妻子死后,傅山进入当时山西最高的学府三立院学习,并成为山西提学袁继咸的得意门生。随后,袁继贤因得罪魏忠贤入狱,傅山变卖家产四处奔走,为恩师鸣冤,徒步到北京上疏,最终使老师无罪释放。一夜之间,不惧权贵的傅山名满京城。拒绝仕途的傅山回到太原之后,潜心研读学问。随后,爆发李自成、清军先后进入北京的事件,旦夕之间,明朝灭亡。悲痛至极的傅山为了对抗清朝剃发的政策,出家成为一名身穿红色道袍的道士,以此标明坚决不向清朝屈服的决心。

渴望明朝复兴的傅山从此踏上了反清之路,并因此被捕入狱,受尽严刑拷打并绝食抵抗。在友人的营救下,捡回一条命。出狱之后,傅山隐居崛围山,康熙久闻傅山大名,派人将傅山连人带床强抬到北京殿试。倔强的傅山服下大黄造成腹泻不止,誓死不肯进入宫门。即使如此,康熙还是授予他官职,傅山痛哭坚决不肯接受。

辞官回归太原之后的第四年,已是古稀老人的傅山遭受了生命中最为沉重的打击。就在这一年,儿子傅眉去世。老来丧子的悲痛,让傅山饱受坎坷之苦人生轰然倒塌。第二年,桀骜一生的傅山带着绵绵不绝的悲愤离开人世。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现代名人小故事:身残志坚张海迪的传奇一生

全文共 667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认识张海迪吗?张海迪小时候五岁时患上了脊髓管瘤,最后使得她高位截瘫。因为下身瘫痪,由此她总羡慕别的孩子,心灵非常痛苦、脆弱。在父母的鼓励下振作起来。1970年张海迪自修学医,后来又从事文学创作。

张海迪就是这样一个身残志坚,时刻为人民服务的人。 当张海迪心灵受到创伤时,张海迪并没放弃,在父母的鼓励下,她决心振作起来,做一个生活的强者。当我读到最后一句时,让我感受到只要有一颗坚强的心,生命绝对是美丽的。当一些患上严重的病时的人,他们根本不知道生命是如此美丽,不像张海迪一样那么乐观,只会终日想着,我的生命就要到此结束了……可张海迪决不会这样,她仍然那么乐观,做一个生活上与正常人一样的心去面对生活。

在人生的道路上是坎坷不平的,在遇到生命的折磨时决不退缩,一定要迎难而上。张海迪虽然下半身已瘫痪,但她并没能对生命放弃过,她用百折不挠的意志夺得了生命的光辉,使她感到生命是多么的美丽,似花儿展开花瓣时美丽;似薄公英漫天飞舞时美丽;以毛毛虫变成蝴蝶时美丽。有了生命,就有了希望。鲁迅曾说过:人之所以值得活下去,是因为有一个灿烂的将来,一种伟大而永久的自由。的确张海迪就是这样为自己的前途而付出,不想现在,只顾未来,张海迪不但坚强起来,而且学习刻苦,没想到一个双腿瘫痪而且总是会发病的她并没有被病魔打倒,而是更加努力学习。在生活中我们都要努力学习,像张海迪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人的生命往往就是那么美丽,生命美丽固然要像张海迪一样拥有一颗坚强的心!张海迪以坚强的生命为自己的人生创造一大笔“财富”。而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从小必须锤力和培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世界名人励志故事林肯的一生

全文共 213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个人,他在二十一岁时,做生意失败。

二十二岁时,角逐州议员落选。

二十四岁时,做生意再度失败。

二十六岁时,爱侣去世。

二十七岁时,一度精神崩溃。

三十四岁时,角逐联邦众议员落选。

三十六岁恃,角逐联邦众议员再度落选。

四十五岁时,角逐联邦参议员落选。

四十七岁时,提名副总统落选。

四十九岁时,角逐联邦参议员再度落选。

五十二岁时,当选美国第十六任总统。

这个人就是林肯,因为他坚信上帝的延迟,并不是上帝的拒绝,因此能屡仆屡起,最终成就不凡。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名人故事王昌龄的一生作文

全文共 1251 字

+ 加入清单

话说唐代出了个"七绝圣手"王昌龄,说起来还有一段故事。他于开元十五年中了进士,补秘书省校书郎,调汜水尉,后因故遭贬岭南。开元二十八年为江宁县丞,人称"王江宁",天宝七年又贬为龙标尉,人称"王龙标"。他的诗含蓄深婉、浑厚明快,人称"诗家夫子王江宁"。王昌龄看到当时社会如此黑暗,到处是贪官,那受苦的农民总是吃不饱、穿不暖,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觉得自己很没用,只能写诗发发牢骚。

他在边塞从军的时候,骑马巡边,满目苍凉,心中烦闷,就信马由缰,走了不知多久,离开唐军驻地已经十分遥远,他正要回转马头,忽然看见在一片广漠的边塞之上,一座边城的西边,一座百尺高的烽火楼上,一个唐军戍卒孤独地走上瞭望台。从青海湖吹来的秋风在黄昏时分显得更加凛冽寒冷。王昌龄猜想,此时此刻,戍卒的思乡念亲之情也正是最为浓烈之时。这是一幅悲凉而又伤感的画面。王昌龄素知此地已无唐军,《军事报》上说前段时间有一队唐军在此地全军覆没,唐军就放弃了此地,现在却有唐兵守着,不禁心中大奇,走近去看个究竟。却见戍卒走上高台,坐下了。此时寒风瑟瑟,本就让人愁思不已,那戍卒更用羌笛吹起了主题为"伤离别"的乐府古曲《关山月》。只听得笛声呜呜咽咽,如泣如诉,如亲人在呼唤,似征人在叹息。五昌龄想到,这笛声就如同一缕情思,飘向万里之遥的故乡,征人的妻子也同样在思念久戍边庭的亲人。但是战争远未停止,征人回乡遥遥无期,只能是无可奈何的等待。王昌龄思绪纷乱,走上前去,却见此兵甲胄破了一个小洞,便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此兵见到军官问自己,忙一手掩住甲上的破洞,单手行礼,答道:"我叫闾丘晓。"

原来闾丘晓是个武林高手,所属唐军曾与数倍于己的敌军遭遇,经过激战之后,全歼敌军,但全队唐军也只剩下他一个了,他杀光敌军后自己也体力不支,昏倒在地,醒来后想起自己的任务,就坚守着岗位。王昌龄问道:"你怎么能在乱军中保住性命?""我有一门神功,我靠它消灭了敌人。""教教我吧!我把你带回我军驻地!"于是王昌龄与闾丘晓回到了大部队的驻地,然后秘密从闾丘晓那里学了一门名为"七绝掌"的神功。为了表示感谢,王昌龄就替闾丘晓写了七首《从军行》,每一首诗都内含一式七绝掌法。其中的《青海长云暗雪山》还高度赞扬了极度困苦的闾丘晓无怨无悔、在国家边境进行正义战争的豪情壮志。此诗传到朝廷,闾丘晓很快就升官调到别处做了刺史。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在王昌龄半夜骑马回家的途中,突然从路边跳出一个人来,嚷道:"王某某,你还认得我吗?"王昌龄定睛一看,是师父闾丘晓。王昌龄有君子风范,抱拳说道:"原来是师父,不知在此拦路所为何事?""朝廷听说你总是发牢骚,叫我来警告你一下。"王昌龄冷冷一笑,说:"好啊,你就试试看!"闾丘晓运功发掌,但王昌龄更快,先一步将闾丘晓的人头扫落。王昌龄心想:我现在这个样子不免总是被人暗杀,不如借用一下师父的脸皮好了!于是动手将闾丘晓的脸皮剥下,制成面具,放到自己脸上,将闾丘晓的尸体埋了,到闾家去冒充闾丘晓,对外宣称已经杀死了王昌龄。

[名人故事王昌龄的一生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让孩子一生感动的勤学故事》读后感700字

全文共 761 字

+ 加入清单

《让孩子一生感动的勤学故事》这本书是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书包含了很多勤学的小故事,每次我都读的津津有味,回味无穷。

这本书的每一个小故事都有它自己的一个道理,比如《张溥抄七遍书》张溥是明朝时期的一位学者,他小时候的记忆力很差,老师检查学生温书情况时,总以为他贪玩儿没做功课,就非常生气,罚他回去把文章抄十遍。晚上他认真的把文章抄了十遍。但是,他只顾着抄书,还是忘记背文章了,老师让背诵的时候,他只好硬着头皮背诵,没想到他竟流利的把文章背了出来。这令他感到很奇怪,难道抄十遍就会背吗?他决定晚上再试试。当晚,他先读了几遍文章,接着便开始抄写。他边抄边记诵,每抄完一遍就大声朗读一遍,抄到第五遍的时候,他已经能复述全文了,抄到第七遍的时候,他不仅能熟练背诵,还领会了文章的含义。张溥高兴极了,他终于找到了加强记忆的方法。长大后,他做了大学问家徐光启的弟子,仍坚持用这种抄书记诵的笨方法刻苦学习,为了勉励自己,他还把自己的书斋村称为“七录书斋”。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在读书时以为只需要动动脑,不需要动手,这是不对的。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读书这件事情上偷不得半点懒,有些知识必须亲自动手实践才能真正领会。还有《顾炎武马背上读书》从顾炎武身上不仅可以看到他读破万卷书的刻苦精神,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学习他的读书方法:第一,他读书重视思考,随时记录自己的心得;第二,他读书并非读死书,而是结合实际随时核对校正。《竺可桢逛北海公园》竺可桢为了研究气象和气候数十年如一日地辛勤工作,每天坚持观察天气变化,做观察日记。其实不仅科学工作需要持之以恒,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也是什么都学不成的。

这本书里还有很多的勤学故事,我越是认真地读,越会发现,学习要靠长期的坚持和积累,正是点点滴滴的努力缔造了成功者的灿烂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例文三:改变孩子一生的故事全集

全文共 581 字

+ 加入清单

我有一本《改变孩子一生故事全集》,它是妈妈送给我的生日礼物,我非常喜欢这本书。

这本书的主编是滕刚,本书有十二辑,共有二百六十一个故事。第一辑:当一块石头有了愿望;第二辑:人是不可能被注定的;第三辑:撬开你的心门;第四辑:一个长跑冠军的“秘密武器”;第五辑:让心窗看到美景;第六辑:在危难中享受安然;第七辑:好运气缘何降临七次;第八辑:把心情加工了一下;第九辑:虽然错过春天,还将收获秋天;第十辑:人生因换车票而改变;第十一辑:脚比路长,只要你还在走。第十二辑:一次喝彩,改变了他的一生。

这本书我最喜欢的是第一辑的《当一块石头有了愿望》,它反映出在我们这个世界并不缺少有理想的人,缺少的只是能将理想实现的人。当一棵草有了愿望,它就会开出一朵花儿;当一只蚌有了愿望,它会育出一棵珍珠;当一块石头有了愿望,它会成就一座城堡。当我们经过梦想的磨练与拼搏之后,我们也能让生命之蛹破茧而出,化蛹为蝶,绽放属于我们自己的五彩缤纷!

我喜欢《改变孩子一生的故事全集》这本书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它所采集的一个个睿智的故事;它的语言描写、神态描写与心理活动都描写得惟妙惟肖。它不仅感动了我而且还教育了我: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要学会爱自己、爱别人,学会自己做选择和做决定,学会帮助别人和接受别人的帮助,学会自尊自爱,学会努力进取,把握自己的命运。

我喜欢这本书,因为它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名人谦虚的故事:一生只写一部小说

全文共 370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位女作家被邀请参加笔会,坐在她身边的是一位匈牙利的年轻作家。

女作家衣着简朴,沉默寡言,态度谦虚。男作家不知道她是谁,他认为她只是一位不入流的作家而已。

于是,他有了一种居高临下的心态。

"请问小姐,你是专业作家吗?"

"是的,先生。"

"那么,你有什么大作发表呢?是否能让我拜读一两部?"

"我只是写写小说而已,谈不上什么大作。"

男作家更加证明自己的判断了。

他说:"你也是写小说的,那么我们算是同行了,我已经出版了339部小说了,请问你出版了几部?"

"我只写了一部。"

男作家有些鄙夷,问:"噢,你只写了一部小说。那能否告诉我这本小说叫什么名字?"。

"《飘》。"女作家平静地说。那位狂妄的男作家顿时目瞪口呆。

女作家的名字叫玛格丽特.米切尔,她的一生只写了一本小说。现在,我们都知道她的名字。而那位自称出版了339部小说的作家的名字,已经无从考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现代名人小故事:身残志坚张海迪的传奇一生

全文共 529 字

+ 加入清单

在祖国大地上,一个瘫痪姑娘谱写高昂生命之歌,震撼了亿万青年心灵,人们从她身上汲取强大精神力量,使自己情操变得更加高尚。她谁?她就八十年代新雷锋——张海迪

命运向张海迪挑战。五岁时,她就得了硬脊膜外血管病变。此后十六年间,她先后动过四次大手术,摘除了六块脊椎板,使她从第二胸椎以下,即占三分之二躯体失去了知觉。

张海迪命运很不幸,可在党和人民抚育、关怀和帮助下,她没有沮丧,而以顽强毅力向命运挑战。她克服种种困难,自学了小学和中学基本课程,阅读了一千多册政治、文学、医学、外语等方面书籍;自学英语达到大学程度;翻译了十六万多字英文作品和资料;她还不顾自身病痛,用自学医学知识和中医针灸技术,为群众治病一万人次以上。她满腔热情地帮助周围青年学习、工作和进步,使他们奋起革命精神,在工作中做出贡献。她在高考预选中得四百三十六分而不能跨进校门,却鼓励和帮助别青年进了大学,她自己不能进工厂劳动,到边疆保卫祖国,却鼓励和帮助别青年成为先进生产者、战斗英雄。

这一个奇迹吗?确实一个奇迹。那么什么力量使这样一个不会走路姑娘生活得如此坚强呢?她对人民、对共产主义道德信念驱使。她说过:“只要我活着,就要为人民服务。我愿意把自己一切献给党,愿意把自己青春献给壮丽共产主义事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革命烈士王昭一生的故事

全文共 5643 字

+ 加入清单

一、受命于危难之时

1961年,正当“大跃进”造成的严重后果使青海人民处在深重的灾难之时,中央决定调公安部副部长王昭去青海,担任省委第二书记、省长。我也从公安部随调青海任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

当时在青海农业区刮浮夸风、高指标、高征购,放小麦亩产达到8585斤的“卫星”,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农民挨饿浮肿、情况十分危急。在牧区,不顾实际情况搞“一步登天”成立人民公社,把牧民放牧的牲畜集中起来办马场、牛场、羊场,盲目大开荒,破坏了草原。造成牲畜大批死亡,牧民无以为生。农村和牧区出现了“人瘦、地瘦、牲口瘦”的万户萧疏、田园荒芜的严重局面。

王昭同志下车伊始,就组织一切力量抢救农牧民于饥饿之中,请求兄弟省调拨一批救济粮,又请求罗瑞卿总参谋长调动部队汽车团紧急抢运,及时把粮食运到农牧民手中。王昭同志又亲自到农村、牧区深入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取得纠正错误、端正政策的依据,提出因地制宜的正确措施。如:在农业村,大幅度减少粮食征购任务,特别严重的地方,暂不征购粮食,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休养生息;扩大农民自留地,允许农民耕种小片荒地;鼓励多种多收,多劳多得;洋芋包产到户,果树、副业下放到户,开放集市贸易等。在牧业区,提高牧民口粮供应标准;给牧民划分自留畜,包产到户;停止盲目开荒,退耕还牧,实行政社分开,划小公社等。由于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正确措施,大大调动了农牧民的积极性。依靠党的领导和群众力量,经过三年奋斗,就扭转了困难局面,发展了生产,改善了人民的生活。到1965年,一直靠国家调拨粮的青海省,竟然实现了粮食自给有余,还调出去三千万斤青稞。全省畜牧业生产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全省各族人们高呼共产党万岁,王昭省长也得到了“王青天”的称号。

王昭同志认为这是党和毛主席领导正确,全省人民齐心协力的结果,他本人的努力是应该的也是微不足道的。他没有就此停步,而是满怀雄心壮志,去绘制建设社会主义新青海的蓝图。为了吃透省情,他从1963年开始,顶风雪、冒严寒、穿戈壁、踏草原、攀峻岭、跨冰川,跑遍了青海牧区六个州农业区八个县,进行了大规模的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为了打开局面,迈出步伐,就必须纠正过去错误,克服重重阻力。王昭同志在省委集体领导下,召开各种会议,发扬民主,同干部一起实事求是摆问题、揭矛盾、讲道理、辨是非,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正确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宣传和积极的思想斗争,统一了干部和群众的思想认识,坚定了大家纠正错误、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对于坚持错误、情节严重的干部,进行了调整。为此,王昭同志得罪了这些人,但为了搞好青海的工作,他也在所不顾。

王昭同志心里装着青海人民,与人民息息相通,打成一片。他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在群众之中,特别是1963年至1965年“四清”时间,他自任工作总团团长,扎根湟中县平安公社,经常吃住在贫下中农家里。平安公社上庄大队有一户最贫的农民,名叫刘维金,解放十多年了,仍然没有摆脱贫困,还受到了不公正待遇,连村干部也不屑喝他一碗水。1964年秋天,王昭同志却走进刘维金的土屋,住在他那伸不开腿的、没有窗户的小土炕上,炕边是羊圈,堆满柴草,墙面和屋顶被长年烟熏火燎,黑得像锅底一样。王昭同志在这里睡,在这里吃,和刘维金家一起吃那酸的青稞馍,喝那能照出人影来的杂面糊糊,他和刘维金促膝谈心,说到伤心处,泪花在他俩的眼睛打转转。在总寨公社,王昭同志住进村里最穷苦的农民唐永顺家,睡在他家的牲口棚里。唐阿奶听说他是省上来的干部,趁王昭同志外出,把他的行李搬到儿子的炕上。王昭同志回来,感到很不安,他对老人说:“你们一家三代,住得不宽敞,我在哪里住都一样。”又把自己的行李搬回原处。

在那些寒冷的夜晚,他的被头结一层冰,两只脚直到天明还暖和不过来。后来有人告诉唐阿奶说,王昭是省长。这世代受苦、年逾古稀的老人始而不信,继而惊愕,老半天说不出话来。她简直难以相信,这个衣服打着补丁的人、同他们一起搬石头、推小车的“干部老汉”竟是一个“大官”。那几年,青海农村生活很困难。王昭同志又总是住在最穷困的贫下中农家里,同住、同吃、同劳动。白天劳动、工作,晚上开会、谈话,一起吃那酸的青稞馍,喝那带着燕麦壳的糊糊。他有糖尿病,又不能多吃粮食,人很快就消瘦下去。一天晚上,有位同志给他端来一小碗煮熟的蚕豆,王昭同志严厉批评这位同志说:“不要这样,群众年年月月过这样的日子,我们才住几天,群众的困难过去了,我们也就好过了。”接着就让人把蚕豆端给房东的小孩吃了。

王昭同志还说:“我们冷,才能想到群众身上衣服少。我们饿,才能想到群众肚子饿。不能亲身体验贫下中农的疾苦,怎能积极去解决他们的困难。”

这些话至今仍回荡在许许多多农村干部的耳边,成为鼓舞他们做好工作的力量。当王昭同志要离开时,农民们都含着眼泪恋恋不舍。一位村民说:“你住在我们这贫家寒舍,没吃我们一碗白面片,真过意不去啊!”

王昭同志回答说:“我们下来就是为群众办事的,你们能住,我们也能住;你们能吃,我们也能吃,我们是一家人。”

王昭同志正是用他那颗对党对人民的一片丹心,赢得了青海各族人民的爱戴。在十年浩劫中,王昭同志无辜被批斗,广大农民实在看不过。在一次批判会上,湟中县平安公社的普通农民刘维良不顾别人反对,勇敢地把王昭同志仍然称作“王青天”。为此他不知挨了多少打和骂,但刘维良始终不改口,不示弱,他说“青海变,是因为王书记吃了我们贫下中农的饭!”

刘维良的话反映了千千万万青海农民的心声。

二、含冤死于“文革”中

受到青海人民爱戴的王昭同志,在“文革”中竟然遭受到无端的陷害,残酷的折磨,含冤死在狱中。

林彪、“四人帮”抓住王昭同志曾在彭真、罗瑞卿同志领导下工作过这一点,肆意造谣中伤,要置王昭同志于死地。在他们的策划下,很快在全省掀起了揭批、揪斗王昭同志的恶浪。在这里,历史被歪曲了,黑白被混淆了,是非被颠倒了。王昭同志历史清白,光明磊落,却被扣上“叛徒、特务、里通外国”的帽子;王昭同志工作勤恳,成绩卓著,却被说成是“罪行滔天”;王昭同志对党无限忠诚,却被诬为“反党分子”、“现行反革命分子”;王昭同志为扭转青海的困难局面,发展农牧业生产而提出的一些搞活经济的正确措施,却被定为“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

大批“红卫兵”串连到西宁,和当地的造反派结合,到处张贴标语,呼喊口号,说王昭同志是青海最大的走资派。成天不分昼夜,冲击省委,要“火烧”、“炮打”揪斗王昭同志。机关已无法办公,领导班子已无法工作,生产濒于停顿,社会一片混乱。王昭同志处于非常困难的地位。面对这种情况,他顾全大局,任劳任怨,坚守岗位,无所畏惧。凡是“红卫兵”开着大卡车,响着高音喇叭,冲进省委大院,别人竭力躲走时,王昭同志却迎面相对,与“红卫兵”讲道理,回答他们的质询。在关键时刻刚直不阿,在重大问题上光明磊落,无私无畏,事事处处为别人设想,为下级承担责任,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保护同志,保护青海得来不易的成果。王昭同志有糖尿病,劳累时常易大吐气,我劝他不要遇事挺身而出,注意身体。他感慨地说:“青海人民从1961年的灾难中刚恢复元气,决不能看着人民又跌到灾难中去。我拼了这条命也要保住经过千辛万苦才恢复起来的这点元气。”

王昭同志是从不轻易流泪的,但说这句话时,他的眼眶里饱含着泪水,我也禁不住流下泪来,在泪光中我仿佛看到他扑向烈火,在烈火中燃烧,发出了耀眼的光辉。

1967年3月24日,林彪、江青接见青海“红卫兵”代表,点了王昭的名,当场把胳膊上还打着石膏的王昭扣押起来,随后又押回西宁任由造反派残酷斗争,无情打击,无视周总理关于允许文斗不许武斗要保护王昭安全的指示,大会小会残酷斗争,拳打脚踢,撕裂耳朵,扭断伤臂,一次又一次造成了惨无人道的伤害。

1967年7月14日,王昭同志在一封写给周总理但发不出去的信中写道:“我现在受着一生中从未见过的惨重的肉体折磨,拳打脚踢,棒子打,打巴掌,针刺算是最轻的……扳手指、扳脚等等,搞十分钟就汗水流光,折磨二、三小时,即奄奄一息了……”

在这样惨绝人寰的迫害下,王昭同志一身正气,坚贞不屈,林彪一伙查不出王昭与西宁流血事件的任何证据,其他一些横加的罪名也不能成立。但是对王昭同志的迫害却步步升级,并于1967年10月宣布“永远开除王昭的党籍,判刑15年。”

王昭被关进监狱,全身浮肿,连连吐血,气息奄奄,他自己的性命难保,但还一直惦念着动乱中人民的命运,“好久不下雨了,不知庄稼长得怎样?群众生活安排得怎么样?”惦念着党的命运,“他们想整垮我们的党啊!”他相信党,相信他终究要获释。他伏在囚室内一尺见方的小凳上给党中央写申辩信,他在信中大声疾呼:“恳切地请求中央亲自审理这一案件,并可将案情在青海群众中公布”。他先后写了七封信,明知被扣压不发,但他仍然日复一日地艰难挥笔揭露、控诉、申辩,总共写了近七十万字。

王昭在部队中练成壮实的身体,热爱体育,不管到什么地方,坚持长跑,被评为运动健将。口粮定为每月45斤,可是在狱中,不管是什么人,一日两餐,每餐一块四两玉米面窝头。王昭吃不饱,他有糖尿病,又不能多吃粮食;于是再三要求多给他一些蔬菜和豆子。他曾向看守说:“我当过公安部副部长,我知道我们党如何对待战犯。我不是战犯,只希望你们像对战犯一样给我吃饱。”

他这个最低要求也被置之不理。于是王昭在病饿夹击下,身体很快垮了下来,几次吐血昏倒,送到医院抢救,但还未恢复,又被强行送回监狱,于是又一次吐血昏倒。直到最后,王昭自知生命难保,最后一次写信给当时的军管会头头:“病是无情的。如果发生意外,又发生在监狱里,我个人生死小事,给党造成的政治损失事大,这是不能不认真考虑的。”要求把他送医院,或给囚室调入配号同住,以便病危时有人呼喊求救,并要求把他的病情转报中央。结果,仍然是无人置理。

1970年2月11日夜间,王昭病重,糖尿病,大叶性肺炎并脓肿,不完全心肌梗死,急需送医院抢救。监狱医生去请示当时军管组的一位负责人时,此人正在打扑克,兴头正浓,漫不经心地说:“王昭不住院,今晚就要死吗?”

监狱医生再次说明必须立即住院,此人竟大发脾气,说:“王昭已经不是什么省长、书记,他今天是个犯人,死了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监狱医生无奈只得给王昭一些普通治疗,到了第二天凌晨,即1970年2月12日,打开囚室时,发现王昭同志心脏早已停止了跳动,终年53岁。“四人帮”在青海的党羽,严密封锁消息,将王昭同志遗体作为无名尸体秘密火化,不准保留骨灰。是一些好心人把王昭同志骨灰保留起来,他们相信黑暗终将过去,王昭同志必将得到昭雪。

我和王昭同志关在同一座监狱,看守把我俩严格隔离,没有接触的机会。只能透过打开的窗户,用“满江红”的歌声交流彼此的心声。知道他去世的消息,我感到极大的震惊、悲伤和怒发冲冠的愤慨。我们失去的是一位多么难得的优秀人才啊!

三、英名留在人民心上

王昭同志,1917年6月出生于河北省平山县天井村一个农民家庭里。1932年15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岁即担任中共平山县委书记,在石家庄、天津一带从事地下斗争。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平山地委书记,冀晋区党委副书记,冀晋军区副政委。解放战争中任晋察冀军区四纵队政委,六十四军政委,作为解放军优秀的青年将领,参加了著名的清风店战役以及解放石家庄、攻占保安、解放太原、进军大西北等一系列著名战役,战功卓著。32岁时被选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代表光荣出席了第一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受到毛主席、朱德总司令亲切接见。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王昭同志率六十四军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作战。不久即担任志愿军19兵团政治部主任。入朝后他参加了数次战役,功勋卓著,荣获金日成主席颁发的朝鲜一级国旗勋章一枚,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枚。1953年,经毛主席批准,王昭同志从朝鲜战场奉调回国,担任公安部副部长兼政治部主任,时年36岁,是当时国务院系统最年轻的副部长。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罗瑞卿部长领导下,积极开创新中国公安工作新局面,特别是公安机关的政治工作建设。在他主持下制订了《公安人员八大纪律十项注意》,公安机关每年春节前后开展爱民月活动,形成制度,至今仍在坚持执行。

王昭同志不愧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人民解放军的优秀将领,人民的好儿子。他少年时参加革命,在军政和地方的各个领导岗位上,都做出了优异的成绩。他是我党我军难得的文武全才,既有丰富的军队经验,又有扎实的地方工作经验。他勤奋好学,艰苦朴素,对党对人民一片丹心,对坏人坏事疾恶如仇。他无私无畏,勇往直前,一生中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能开拓新局面。这样一位难得的人才,正当他年富力强,胸怀雄心壮志,要为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做出更大贡献时,却被林彪、“四人帮”及其党羽迫害致死,怎么能不令人无限悲愤,无限惋惜呢?但是历史是公正的,他的冤屈终于得到昭雪。

1977年8月,邓小平同志明确批示:“王昭同志的问题是一个冤案,应予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将骨灰安放北京八宝山”。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批示,中共青海省委作了认真复查,报请中央批准,使王昭同志的十年沉冤得到昭雪,被颠倒了的历史,又重新恢复了本来面目。1978年1月27日,王昭同志追悼会在西宁隆重举行,青海省党政军负责同志,各市、州、县的代表,省、市机关、厂矿企业、学校的干部和群众,西宁地区驻军代表,以及王昭同志生前友好共1500余人参加了追悼会,王昭同志亲属、生前好友以及王昭同志生前工作过的地区和机关,也派代表参加了追悼会。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送了花圈。聂荣臻、胡耀邦、罗瑞卿、王震、耿飚以及各界人士送了花圈。1978年1月30日,胡耀邦等四百余人参加了王昭同志骨灰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安放仪式。

王昭同志的沉冤昭雪,使青海人民放了心。王昭同志的骨灰虽然安放在北京,但是他的灵魂永远留在青海72万平方公里的高原上,活在青海人民的心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终身受益的三句话哲理故事

全文共 497 字

+ 加入清单

我自小就是哥哥的“跟屁虫”。哥哥每次考试拿了第一,而我就像自己拿了第一那样高兴。见人就说:“我哥哥可厉害了,考试总是第一。”那种喜悦是没有人能够体会的。一次父亲对我说:“又不是你考试得第一,你高兴什么!记住,不要拿别人的东西来炫耀自己!”于是我记住了第一句关于“炫耀”的话——不要拿别人的东西来炫耀自己!

以后凭着自己的聪明和勤奋考试也总拿第一,我也就暗暗高兴了。我觉得一切在我眼中都变得渺小了。同学问我问题,我也爱理不理,还撇撇嘴说:“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你真笨,你看我!”正在我得意洋洋的时候,父亲又说话了:“你可以自信,但不可以自傲,记住,不要总是炫耀自己!”于是我记住了第二句关于“炫耀”的话——不要总是炫耀自己。

进入大学后,在学校组织的象棋比赛中得了奖,拿回家来一个奖杯。小侄儿看见了,就拿去玩。他拿着奖杯和他的小伙伴“吹牛”,说他的叔叔怎样怎样棒,他的朋友马上对他“奉若神明”。父亲看见了,对我说:“你不要让他拿着你的东西,这样只会惯坏他。记住,不要让别人拿着你的东西炫耀!”于是我记住了第三句关于“炫耀”的话——不要让别人拿着你的东西炫耀!

父亲说的只是简短的三句话:却让我终身受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现代名人小故事:身残志坚张海迪的传奇一生

全文共 569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热爱的人:如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治病救人的医生和护士,忠于职守的警察叔叔,还有身残志坚的张海迪阿姨……其中我最敬佩的人就是张海迪阿姨。

张海迪阿姨5岁时生了一场大病,她做了很多次手术,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就是张海迪却因此而残疾了。所以她只能在轮椅上度过每一天。张海迪并没有因此而失去信心,她身残志坚,勤奋学习,热心助人,被誉为“当代保尔”。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对生活仍充满了信心,张海迪阿姨以顽强的毅力与疾病做斗争。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但张海迪却自学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她还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写作,她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她还创作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文学作品。我感到非常惊奇,一个残疾人如此热爱生命,真就是令人敬佩啊!

张海迪考大学的时候,主考官得知她就是一个知识渊博的有名的残疾人,多少在考场上有些不便之处。所以主考官对她说:“你可以直接进入大学,不用考试。”张海迪摇摇头,坚定地对主考官说:“谢谢你的好意,可我想凭着自己的实力考上我梦寐以求的大学。”终于,张海迪考上了她理想的大学。

张海迪阿姨真就是一个热爱生命的人啊!她那种身残志坚,热爱生命的精神令我敬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名人故事:沈从文曲折的一生

全文共 644 字

+ 加入清单

沈从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他1917年到1922年漂游在湘西沅水流域;1923闯入北京,1923年至1928年在北京以写作谋生;1928年至1930年,沈从文被徐志摩发现,将这位小青年推荐给中国公学校长胡适,在上海中国公学任讲师,兼《大公报》《益世报》等文艺副刊主编;1931年至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讲师;1934年至1939年在北京主编全国中小学国文教科书;1939年至1947年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1947年至1949年在北京大学任教授;1950年至1978年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任文物研究员;1978年至198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任研究员。

沈从文先生的文学作品《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沈从文先生不仅是著名的作家,还是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他撰写出版了《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等学术专着,特别是巨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影响很大,填补了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

早年有人劝沈从文入党,他冷笑:没兴趣。建国后一番改造,让他惶恐无地。57年反右,他竟然诬陷自己的弟子萧乾是特务。但是萧乾不敢跟老师计较,多年后去看望沈从文,发现他住在一个小黑屋子里,就出面替沈从文要房子,不想沈从文大怒,吼曰:我还要入党呢!从此与弟子绝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影响一生的一句话名人故事

全文共 2557 字

+ 加入清单

戴尔·卡耐基(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和成功学大师)

“他不是最坏的男孩,而是最聪明但还没找到发泄热忱的地方的男孩。”

小时候的卡耐基是个公认的坏男孩。他9岁那年,父亲把继母娶进了门。当时他们父子俩居住在密苏里州玛丽维尔附近的一个小市镇,父亲经营着一个小小的农场,家里非常穷,吃不饱穿不暖,而继母则来自较好的家庭。

父亲一边向她介绍卡耐基一边说:“亲爱的,请注意这个全郡最坏的男孩,他简直让我头痛死了,说不定他会在明天清晨之前就拿石头扔你,或做出什么别的坏事,总之他会让你防不胜防。”

出乎卡耐基意料的是,继母微笑着走到他面前,托起他的头看着他,接着又看着丈夫说:“你错了,他不是全郡最坏的男孩,而是最聪明但还没找到发泄热忱的地方的男孩。”继母的一席话说得卡耐基心里热乎乎的,眼泪几乎快要滚落下来,因为在此之前,从来都没有人称赞过他聪明,父亲、邻居、老师都认定他是坏男孩。

就凭着这句话,他和继母开始建立友情;也正是这句话,成为激励他的动力,使他日后创造了“成功的28项黄金法则”,帮助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走向成功和致富的康庄大道。

沃尔特·克朗凯特(享誉全美的知名主持人、记者,被誉为美国“主持人之父”和“全美最受信任的人”。)

“如果有什么事值得去做,就一定要把它做好。”

从孩提时开始,克朗凯特就对新闻颇感兴趣。14岁那年,他成为学校自办报纸《校园新闻》的一名小记者。休斯顿市一家日报社的新闻编辑弗雷德·伯尼先生每周都会到克朗凯特所在的学校讲授一小时的新闻课程,并指导《校园新闻》报的编辑工作。

有一次,克朗凯特负责采写一篇关于学校田径教练卡普·哈丁的文章。由于当日有一场同学聚会,克朗凯特敷衍了事地写了篇稿子就交了上去。第二天,弗雷德把克朗凯特单独叫到办公室,指着那篇文章说:“克朗凯特,这篇文章很糟糕,你没问该问的问题,也没对他做全面的报道,你甚至没搞清楚他是干什么的。”接着,弗雷德说了一句让克朗凯特终生难忘的话:“你要记住一点:如果有什么事值得去做,就一定要把它做好。”

在此后70多年的新闻职业生涯中,克朗凯特始终牢记着弗雷德的这番训导,对新闻事业忠贞不渝,直至2009年7月17日在纽约家中病逝,享年92岁。在美国新闻史上,克朗凯特是一个忠实履行新闻职业精神的传奇人物。

瓦尔坦·格雷戈里安(美国布朗大学前校长,现任卡内基基金会主席)

“你可以失去美丽,也可以失去健康和财富,但决不能失去性格。”

格雷戈里安的童年十分不幸,6岁那年,母亲便因病离世了,是祖母在伊朗的山区将他带大的。格雷戈里安的祖母也是个很不幸的女人,由于战争和疾病,她失去了所有孩子,虽然命运对她十分不公,但她并未因此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她无法让格雷戈里安过上富裕的生活,却给予了他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

为了让格雷戈里安从失去亲人的阴影里走出来,健康快乐地成长,祖母时常告诫他:“孩子,有两件事你一定要记牢:第一,是命运,那是你无法控制的;第二,是你的性格,那可是在你掌握之中的。你可以失去美丽,也可以失去健康和财富,但决不能失去性格,因为它是掌握在你自己手中的。”

祖母的这番话在格雷戈里安的成长道路上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他从中吸取了足够的动力,用以激励自己奋发向上,一步一个台阶地迈向人生高地,1989年他当选布朗大学校长,1997年当选卡内基基金会主席。

威廉·奥斯勒(加拿大医生、学者,是“他所在时代最有影响力的医学界大人物之一”)

“最重要的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事,而要做手边清楚的事。”

1871年春天,加拿大蒙特瑞综合医院的医科学生奥斯勒的生活中充满了忧虑,他担心怎样通过期末考试,担心该做些什么事情,该到哪儿去,怎样才能开业,怎样才能过活。

一天,他在一本书上看到了对他的人生产生了莫大影响的一句话。此后,他创建了全世界知名的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成为牛津大学医学院的钦定讲座教授—这是在大英帝国学医的人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他还被英国皇帝册封为爵士。他死后,整整两大卷书厚达1466页的篇幅记述了他的一生

奥斯勒在1871年春天看到的那句话是由着名历史学家汤玛士·卡莱里所写的:“最重要的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事,而要做手边清楚的事。”42年后,一个郁金香开满校园的夜晚,奥斯勒在耶鲁大学发表了演说,他忠告耶鲁的学子,要以耶稣的祷词来开始每天的人生:“我们今天需要的粮食,请今天赐给我们。”他在讲演中强调,为明天做最好的打算,就是对今天的工作投入全部的心智和热情,这是你赢得未来惟一有效的方法。

斯科特·汉密尔顿(美国前着名花样滑冰运动员,现为着名体育评论员)

“上天给你的生命不过是许多分钟,你必须好好利用每一分钟。”

汉密尔顿的母亲原来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但她十分珍惜时间,充分抓住每一分钟刻苦自学,后来终于成为鲍灵格林大学婚姻家庭系的副教授。

她经常对汉密尔顿说:“上天给你的生命不过是许多分钟,而且是有限的,从你出生的那一天开始,你就只有这么多分钟的生活,因此,你必须好好利用每一分钟。”

受母亲的影响,汉密尔顿也十分珍惜时间,他抓紧每一分钟训练,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了丰厚的回报:他是1981年——1984年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男子单人滑连续四届冠军和1984年第14届冬奥会冠军。

退役后,他创立了Stars on Ice世界花样滑冰明星表演团,并成为着名体育评论员,经常参与美国cBS电视台和nBc电视台花样滑冰节目的解说。

托妮·莫里森(美国黑人女作家,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你并不在那里生活,你生活在这里。”

由于幼时家境贫困,从12岁开始,每天放学后,莫里森都要到一户富人家打几个小时的零工,十分辛苦。一天,她因工作的事向父亲发了几句牢骚。父亲听后对她说:“孩子,听着,你并不在那里生活,你生活在这里—在家里,和你的亲人在一起,所以只管去干活就行了,然后拿着钱回家来。”

在那之后,莫里森又为形形色色的人工作过:有的很聪明,有的很愚蠢,有的心胸宽广,有的小肚鸡肠,但她从未再抱怨过。

莫里森后来回忆说,她从父亲的那番话里领悟到了四条人生经验:一、无论什么样的工作,都要做好,不是为了老板,而是为了你自己;二、把握你的工作,而不让工作把握你;三、你真正的生活,是与你的家人在一起;四、你与你所做的工作是两码事,你该是谁就是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现代名人小故事:身残志坚张海迪的传奇一生

全文共 54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把自己所摘抄下来的名人故事看了一遍。张海迪1995年出生在山东济南。他本来有着一个幸福的童年,父母都很喜欢她。可是天有不测风云。5岁时,因病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生活不能自理。

医生会诊认为,像这种高位截瘫病人,一般很难活过27岁。病情反复发作,5年中他被迫做了3次大手术,脊椎板被摘取6快,最后高位截瘫。就这样,原来天真活泼的小姑娘,现在只能整天并我在床上了。看着小伙伴们高高兴兴地一起跳皮筋,高高兴兴地一起背着包上学校,张海迪幼弱的心灵,被痛苦压碎了。她狠狠地捶打着自己失去知觉的双腿,悲伤地哭喊着:”妈妈,我要走路!我要上学!“这个时刻受到死亡威胁的年轻姑娘从没进过学校,童年起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十五岁时随父母下方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村子,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情深奉献自己的青春。在那里她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莘县期间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

我的感想是:张海迪虽然从小就没有上过学校,但是她没有因为种种困难打倒,而是毫不退缩地迈出通向成功的步子。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习海迪的这种可贵的精神,永不退缩,坚持不懈,向成功之宝出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现代名人小故事:身残志坚张海迪的传奇一生

全文共 565 字

+ 加入清单

1970年4月,张海迪跟着下放的父母,坐着一辆大卡车,来到山东莘县十八里铺尚楼村,开始了农村生活。

起初,张海迪感觉农村非常陌生,没有电灯和自来水,生活也十分艰苦。但是,在那些淳朴的村民身上,张海迪却感到了更真、更朴素的爱。

刚到莘县那天,天空很晴朗,天上的白云像大棉花一样。不久,一群十一、二岁的孩子们跑过来,围到张海迪身边,抢着问道:“玲玲姐,你是城里来的吧?你的脸怎么这么白啊!你的腿怎么了?”望着孩子们的笑脸,张海迪笑了,慢慢的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

仅仅才过了半个月,张海迪就同乡亲们相处得十分融洽了。乡邻们争着抢着往玲玲家送地瓜、咸菜等东西,还为她做了一张木轮椅。

孩子们都愿意推张海迪出去散步。这个男孩子说:“玲玲姐,我推你!”那个男孩子抢过来说:“我推,我推!”经过几番争执后,由孩子们轮流推着,来到了田野里。

为了回报这些朴素的爱,张海迪也想为大家做点什么。于是,她开始在昏暗的油灯下学习一本本医学书,还让父亲给她买来体温计、听诊器和针灸用的银针,成了一名靠在轮椅上给人看病的乡村医生。

在莘县生活期间,张海迪为群众治病一万余多人次,针灸技术也在当地出了名,前来看病的人络绎不绝。由于经常靠在轮椅上给人看病,她的肋间神经总会感到剧烈的疼痛,脊椎甚至弯曲成了“S”型,但是,为治好村民的病,回报他们的爱,张海迪始终坚持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地质学家李四光一生的故事

全文共 1779 字

+ 加入清单

1889年10月26日,李四光出生在湖北黄冈县的四龙山镇。因为他是父亲的第二个儿子,所以,父亲给他起名叫李仲揆。

少年时的李仲揆,刻苦学习,成绩一直优秀。1902年,14岁的李仲揆听说省城办了一所官费的高等小学堂,凡是学习好的都可以去报考;特别是听说那里不学“四书五经”,而是教授国文、算学,成绩优秀者还能出国留学。因此,李仲揆终于说服了父母,带着借来的几个盘费,徒步到省城报考。

李仲揆办理了报考手续,买了一张报名单。是由于太兴奋,太紧张?还是没见过世面?李仲揆提笔在姓名栏中端端正正写下了“十四”二字,而不是“李仲揆”。

“糟糕!”他差点叫起来,“怎么能把年龄当成自己的名字呢!”

无论怎样后悔,也已经晚了。重新买一张报名单吧,身上剩下的钱已经不多了,何况还要住宿、吃饭。

李仲揆双眼注视着“十四”二字,一簇思维的火花在幼小的头脑中迸发出来。他重新提起笔,把“十”字改成“李”字,然而,这“四”字与“仲”字的笔划和字形却相差太大,确实是难以改成。难道还能改叫“李四”不行!不真成了人们平时说到不相干的人而代用的“张三”、“李四”了吗!

第一次离家出门就遇到了这样的难题,他急得鼻子尖都渗出了汗珠。忽然,眼睛一亮,瞥见大厅正中挂着一块横匾,上面刻着“光报四表”四个大字,李仲揆急中生智,在“四”字的下面,加上了一个“光”字.

“李四光”!李仲揆端详着自己起的新名字,心里充满了胜利者的喜悦:好!四面光明,光照四方,前途大有希望!

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南路高等小学堂。从此,李四光便“取代”了李仲揆。他那富有战斗性和科学精神的一生,也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光照四方!

年轻的李四光,曾被派往日本学造船,派往英国改学地质,取得了地质学硕士学位。他不为国外优厚的待遇和工作所动,学成后毅然回国了。

李四光在地质科学上为祖国赢得的第一荣誉,就是发现了中国内地有第四纪冰川遗迹,以大量的实据,推翻了那些国内外学术权威认为在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的理论,为我国进行地质研究,奠定了真实可靠的理论基矗

李四光热爱地质科学,从事科学研究,一向是一丝不苟,对学生的要求也是严格的,连走路,也要学生练好基本功。他经常对学生说,搞地质经常到野外去工作,脚步就是测量土地、计算岩石的尺子,要求迈出的每一步的距离都要相等,并且要记住自己每一步的步长。

李四光要求学生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他养成了一个习惯,走路不紧不慢,步子大小相等,迈一步就是0.85米。不论到哪儿,他仿佛老在度量距离。

李四光搞科研,每天总是要到街上路灯通明时分,才骑着自行车回家;爱人总是焦急地等待着他回来吃饭。繁忙时,李四光连回家吃饭也忘了,爱人等急了,只得派女儿去叫他。一天,为撰写一篇学术论文,竟忘记天晚该回家了。他正在凝神思考时,偶尔抬眼,瞅见一个小女孩静悄悄地站在桌边,他未加理会,又低头继续写作,并轻声催道:“你是谁家的小姑娘啊?天这么晚了,快回家吧,不然你妈妈该等着急啦!”这时,只听见小女孩埋怨说:“爸爸,妈妈不是等我着急,是等你在着急哪!”李四光听到孩子叫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小女孩是自己的女儿李林。他不由得笑出声来,忙答道:“这就回家,这就回家。”

李四光晚年仍极大地关注地震研究。他经常分析大量的观察资料,还冒着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多次深入实地考察地震的预兆。逝世的前一天,他还恳切地对医生说:“只要再给我半年时间,地震预报的探索工作就会看到结果的。”

1971年5月2日,周恩来沉痛地当场宣读李四光女儿李林写给他的信,以此代致悼词

1971年4月29日凌晨,李四光的动脉瘤破裂,被送进北京医院抢救。周恩来得知后,立即派派自己的保健医生赶到医院,一直守护在手术室旁,随时将李四光的病情和抢救措施向周恩来报告,直到李四光停止呼吸。

由于当时中共中央组织部和国务院办公厅的主要军代表说,中央决定追悼会上一律不致悼词,有关负责同志就没有安排准备悼词。

5月2日,周恩来赶来参加追悼会,发现没有准备悼词,非常生气,严厉批评有关负责同志。周恩来沉痛地当场宣读李四光女儿李林写给他的信,以此代致悼词。李林在信中反映了她父亲生前对祖国地质科学工作的关注和希望,以及今后开发利用地热、加强地震预报研究、发展地质力学所提出的建议。周恩来在讲话中,高度评价李四光在地质科学上的杰出成就和对我国地质事业的重大贡献,称赞“李四光同志是一位卓越的科学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