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爱读书的名人的事例【20篇】

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长疾瘤。还有些人。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爱读书的名人的事例,希望大家喜欢。

浏览

7063

作文

821

我爱读书作文600字

全文共 744 字

+ 加入清单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我喜欢读书,因为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完美的情感。阅读一本好书就是跨越时光和空间,同睿智而高尚的人对话。

小的时候,我喜欢看一些童书在里面找点乐子。但是,很快我发现:家里的那些图画书已经满足不了我的求知欲。于是,我便搭公交车去书店看书,虽然路途很遥远,但我还是乐此不疲,因为书对我的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它就像一块磁铁,不停的将我往它的方向去吸。我读书,每本书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优点。例如: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我体会到做人要有坚强的毅力,要有充足的信心,你可以依赖别人的帮助,但不能永远地依赖别人。从《骆驼祥子》中我体会到了旧社会的黑暗,现在的社会是多么的美好幸福。从《八十天环游地球》中体会到做事要有计划做到“今日事,今日毕”不拖拉,学会克服困难。这些都是我在书中学会的。

我觉得书是阳光,温暖我受伤的心灵;我觉得书是小船,让我在漫漫书海中玩耍探险;我觉得书是翅膀,让我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的翱翔;我觉得书是一盏明灯,让我在黑暗中能够看到光明。我觉得书就好像是给如饥似渴的人一杯甘甜清爽的泉水,给垂头丧气的人一句鼓励的安慰,给伤心流泪的人一个温暖的拥抱。真是照应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一句话。

读书可以让我穿越时空走进书的世界。走进《红楼梦》我看到了林黛玉和贾宝玉那悲惨的爱情,走进《西游记》我看到了唐僧四人西天取经的种.种遭遇,走进《草房子》我看到了油麻地孩子所发生的各种事情。看书不仅提高了我的文化修养和思想,美化了我的心灵,还让我的大脑丰富了起来,真所谓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使我成长,也使我进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以我以后一定要多读书,正如古人所说:“好读书,读好书。”以读书为荣,以读书为乐。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中国名人读书的故事5、《鲁迅》

全文共 297 字

+ 加入清单

非常讲究读书方法。他提倡博采众家,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有拓宽思路,增长知识等好处。对于较难懂的必读书,他的看法是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他还提倡在“泛览”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爱的书深入研究。在研究中,他主张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与实践相结合,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对看不懂的地方,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到那个地方,那无论看到多久都不会懂。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也明白了”。鲁迅十分重视运用“剪报”积累材料。曾说:“无论什么事,如果陆续收集资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10个战胜挫折的名人事例素材汇总

全文共 1633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写作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贝多芬学拉小提琴时,技术并不高明,他宁可拉他自己作的曲子,也不肯做技巧上的改善,他的老师说他绝不是个当作曲家的料。

歌剧演员卡罗素美妙的歌声享誉全球。但当初他的父母希望他能当工程师;而他的老师则说他那副嗓子是不能唱歌的。

发表《进化论》的达尔文当年决定放弃行医时,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狗捉耗子的。"另外,达尔文在自传上透露:"小时候,所有的老师和长辈都认为我资质平庸,和聪明是沾不上边的。"

沃特.迪斯尼当年被报社主编以缺乏创意的理由开除,建立迪斯尼乐园前也曾破产好几次。

爱迪生小时候反应奇慢无比,老师都认为他没有学习能力。

爱因斯坦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认字,老师给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不合群,满脑袋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曾遭到退学的命运,在申请苏黎士技术学院时也被拒绝。

法国化学家巴斯德在大学时表现并不突出,他的化学成绩在22人中排第十五名。

牛顿在小学的成绩一团糟。

正如恶劣的品质可以在幸运中暴露一样,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在厄运中被显示的。--弗兰西斯.培根

电影舞星佛莱德.艾斯泰尔1933年到米高梅电影公司首次试镜后,在场导演给的纸上评语是,"毫无演技,前额微秃,略懂跳舞"。后来艾斯泰尔将这张纸裱起来,挂在比佛利山庄的豪宅中。

美国职业足球教练文斯.伦巴迪当年曾被批评"对足球只懂皮毛,缺乏斗志"。

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被人贬为"让青年堕落的腐败者"。

《小妇人》作者,露慧莎.梅艾尔卡特的家人曾希望她能找个佣人或裁缝之类的工作。

战胜挫折名人名言

1、困难是一个严厉的导师。——贝克

2、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爱默生

3、凡事在成熟之前,都是有苦味的。——赛勒斯

4、必须体验过痛苦,才体会到生的快乐。——大仲马

5、只有在苦难中,才能认识自我。——希尔蒂

6、最困难的时候,也就是离成功不远的时候。——拿破仑

7、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巴尔扎克

8、如果人生的途程上没有障碍,人还有什么可做的呢。——俾斯麦

9、不认识痛苦,就不是一条好汉。——雨果

10、被克服的困难就是胜利的契机。——贺拉斯

1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轲

12、斗争是掌握本领的学校,挫折是通向真理的桥梁。——歌德

13、一切幸福都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逆境也绝非没有希望。——培根

14、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梁启超

15、只要脊梁不弯,就没有扛不起的山。——十大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

16、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莎士比亚

17、困难产生于克服困难的努力中。——斯迈尔斯

18、最困难之时,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日。——拿破仑

19、困苦能孕育灵魂和精神的力量。——雨果

20、人在逆境里比在顾境里更能坚强不屈,遭厄运时比交好运时更容易保全身心。——雨果

21、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奥斯特洛夫斯基

22、人生在世不会总是一帆风顺和美妙动人的。——苏霍姆林斯基

23、什么是路?就是说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不的。——鲁迅

24、人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而能够自拔,才不算懦弱!——徐悲鸿

25、上天完全是为了坚强你的意志,才在道路上设下重重的障碍。——泰戈尔

26、天空虽有乌云,但乌云的上面,永远会有太阳在照耀。——三浦绫子

27、逆境能打败弱者而造就强者。——尼克松

28、通向人类真正伟大境界的道路只有一条。——苦难的道路。——爱因斯坦

29、人在身处逆境时,适应环境的能力实在惊人。人可以忍受不幸,也可以战胜不幸,因为人有着惊人的潜力,只要立志发挥它,就一定能渡过难关。——卡耐基

30、大自然把人们困在黑暗之中,迫使人们永远向往光明。——歌德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我爱读书

全文共 594 字

+ 加入清单

伏尔泰说:“读书使人心明眼亮。”每当我想起我喜的书籍,我的心情便清爽多了。

小的时候,我不爱读书,觉得看书看得多就心烦。但上了小学以后,我受到了老师与同学的影响,从书中感到快乐。

看书的时候,一看就是一两个钟头,只要有一支笔与一个小册子就够了。我准会拿着一支笔在书中点点画画,当我再翻开那本书的时候,才发现它已变成“花脸猫”。家里一个不大显眼的地方,放着一个小册子,每个人翻都会吓一跳。因为里面一排排密密的小字,有的用红笔划着,有的用三角形点着,看得令人头晕眼花。

不管去哪,我都会带是我的“朋友“,就连上厕所,我们都形影不离。记得有一次,我要上厕所,妈妈刚好不在,我可乐了,就拿上一本小说,用衣服遮掩着,就轻手轻脚地进了厕所。我吞了一口唾沫,心想:“嘿嘿!我又可以看我的最爱咯!”我坐在马桶里,便迫不及待地翻着看,虽然厕所很臭,但我并不在意,因为我与书融为一体了。一旦读到有趣的地方,我就笑起来,可又不敢笑出声来,因为我生怕被妈妈发现。过了大概20分钟我才发现我还坐在马桶,之后便听到妈妈的叫声:“掉进马桶里了吗?”“哦!我还……还没得呢!”我结结巴巴地回答。没有听到妈妈的动静,我松了一口气,然后依依不舍舍地合上书,慢吞吞地走出厕所,看见妈妈用眼睛盯着我,我对着她傻笑,眼睛看书看得有些累,但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

我爱读书,我要读很多书,因为书不但给我带来快乐,还给我带来无穷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我爱读书

全文共 634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有的人喜欢音乐;有的人喜欢旅行;有的人喜欢穿衣打扮;有的人喜欢品尝美食;而我的爱好是读书

每次妈妈上街,我都要缠着跟去,并不是我一定要去玩,而是以这个为借口,可以光顾许多书店。在那里,我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里面,去寻找我所需要的东西。像蚂蚁为什么喜欢吃蚜虫的粪便?火山是怎样爆发的?为什么老虎喜欢吃肉而不喜欢吃竹子?还有我喜欢的聪明机智的孙悟空,乐于助人的雷锋,勇敢的铁臂阿童木……有的内容让我禁不住哈哈大笑;有的让我泪流满面;有的让我心旷神怡;有的让我深思。节假日我会不知不觉读好几个小时,直到人家书店关门,我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在外面是这样认真读书,在家里也很认真。每当做作业时,做一会儿忍不住也要偷看一小会儿书。院子里的小朋友都在玩耍,爸爸妈妈赶都赶不出去我,看累了,不知不觉地躺下看,免不了妈妈的一阵唠叨。记得有一次看爸爸妈妈熄灯了,我打亮小手电筒偷偷地趴在被窝里看书。刚开始,我还竖着耳朵听爸爸妈妈的动静,看着看着就忘记了,我完全沉浸在鲁滨逊的世界里。我仿佛看到甲板上站着一位与死神搏斗的男子汉,挥舞着双臂,奋力划着小船,又一个激浪打上船头,我的心揪到嗓子眼了,忽然“啪”的一声,屁股生疼生疼的,才发现爸爸妈妈早已出现在我的面前。

我爱读书。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的确,书使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开阔了我的眼界,丰富了我的生活,净化着我的心灵,让我成为一个健康快乐的人,所以我们大家都要爱读书,更要努力读书,争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我爱读书

全文共 599 字

+ 加入清单

记得上幼儿园的时候,有一天,老师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动物是怎么睡觉的吗?”好多小朋友都不知道,我站起来告诉大家:“马是站着睡觉的;蛇是盘着睡觉的;蝙蝠是倒吊着睡觉的;猫头鹰是睁只眼闭只眼睡觉的。”老师问我这些知识是怎么知道的,我告诉老师说:“是我看书学到的!”老师表扬我是个读书的好孩子!

我们家有好多好多的书,爸爸妈妈的床头放着他们喜欢看的《读者》、《青年文摘》,还有一本妈妈最近在看的《鬼吹灯》,妈妈说这本书可吓人了,我都不明白为什么吓人的书妈妈还那么爱看。

我家的沙发上也放着书,有《脑筋急转弯》、《全脑开发》和《举一反三》,这些都是每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做游戏时候用的书。

我的床头有一个书柜,书柜上摆的可都是我最喜欢的书,那可都是我的宝贝啊!每天,我都会从书柜上选出我最喜欢的书看个没完,总是妈妈催我睡觉,我才恋恋不舍的把书放起来。

我最喜欢看的是科学故事类的书,因为这些书里面有很多新奇的知识,让我读的很高兴,前段时间看的《不一样的科学童话》,就非常有趣。现在我也喜欢看一些故事书,这几天我就正在读一本《故事大王》,里面的故事可好玩了。今天,我和妈妈去书店,我又挑选了一本《成语故事》,因为前段时间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成语,我觉得四个字四个字的说话好像非常酷,所以一定要多学习学习。

读书能让我增长很多知识,还能提高我写话的水平,妈妈都说这次考试我的写话进步了不少呢。我爱读书,我一定要多读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我爱读书

全文共 532 字

+ 加入清单

我有一位无言的老师,它就是书。它教给我许多知识。

记得上幼儿园的时候,小朋友都会讲故事,而我却不会讲故事,心里非常难过。于是回到家里,问妈妈为什么小朋友会讲故事,我怎么不会呢?妈妈说:“因为小朋友经常看书、听故事,所以才会讲许多有趣的故事。”从此我也开始看书了,我看的第一本书是(格林童话》。我学会了讲灰姑娘的故事、国王的新衣裳、骆驼和羊等许多好听的故事,心里高兴极了,我终于会给小朋友讲故事了。

在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最读的一篇课文是《丑小鸭》。因为它太丑家里人都嘲笑它,还给它起了一个难听的名子叫“丑小鸭”。家里人虐待它,使它无法在忍受下去。只有离家出走。它曾经差点被一只猎狗抓住,它曾经被一位农夫饲养过,它曾在雪地里冻得发抖。在这个恶劣环境下,度过了一天又一天。终于在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它在湖上自游自在地游着,忽然它看见了自己,啊!我并不丑!我原来是一只美丽的天鹅。

通过这个故事使我懂得了人的美丽往往是一下发现不了的,到了一定的时候会显示出来。

从《百科全书》里我知道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huǒ药、造纸、印刷术、指南针。还有埃及金子塔、航海。最早制造飞机的人是书里有说也说不尽,学也学不完的知识。

同学们,到书林报海里吸取知识的养料,去享受读书的乐趣谁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名人传读书笔记

全文共 475 字

+ 加入清单

本书的首位译者傅雷先生说,“在阴霾遮蔽了整个天空的时候”,他从《名人传》中得到的启示是,“惟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难;惟有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承受残酷的命运;惟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一心向善,爱自由高于一切。就是为了御座,也绝不背叛真理。”——贝多芬

“愈使我痛苦的就愈让我喜欢。”——米开朗琪罗

“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托尔斯泰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用痛苦换来欢迎。”确实,“用痛苦换来欢乐”正是罗曼·罗兰追踪贝多芬一生命运的视野,这句话构成了《贝多芬传》内在的紧张和扣人心魂的思想魅力之所在。生命的沸腾掀起了音乐的终曲。贝多芬渴望幸福;他不愿相信自己的不幸是不可医治的:他渴望治愈,他渴求爱情;他充满着希望。

其实它一直在阐述一个道理!一个宿命最终还是结束在一个人质地坚硬的生命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我爱读书作文450字

全文共 465 字

+ 加入清单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书,是一趟随叫随到的列车……

儿时的我,只认识几个简单的字,每天晚上只能叫妈妈读几篇童话故事,满足心里的愿望。一本,两本,三本……渐渐地,书中的故事开始重复,妈妈也越来越忙,晚上通常只有我一个人在床上。

这样过去几个月,我上一年级了,开始学拼音了,然后买了一些带有拼音的故事书,就可以自己看书了。

但是,我发现,作者只写一部,不写第二部,第三部,这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儿。我开始问姐姐,她说看一些有意义的书,比如,《尼古拉故事》,《林汉达》,《十万个为什么》

再后来,我开始看姐姐建议的《福尔摩斯》《故乡》《世界未解之谜》……

这些已经让我很满足了,可是,在图书馆中见到《西游记》、《水浒传》、《平凡的世界》、《年轮》……非常吸引人,于是,我们办了一张卡,把想看的书全借下来,可是,三国演义中许多环节没有讲,直接一带而过,我看得一头雾水。

书,是人来成长的必经之路,人不看书,就等于没有了灵魂,人不吃饭,就没有了力量,人可以不会睡觉,但不可以不读书。人类成长,得看书,得吃饭,才能真正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爱读书真好

全文共 606 字

+ 加入清单

晚上,我坐在书桌旁看着新买的童话书,看着看着,趴在桌上,睡了“咚咚”一阵巨大的响声把我惊醒,我睁开朦胧的双眼,看见两个外星人,旁边放着一艘飞船,我还没来得及开口说话,两个外星人就把我推上了飞船,我害怕极了,心想:“不得了,我被绑架了,我得小心了,读书真好作文。”我在飞船上脑袋里飞快地想着这个主意那个办法的,可一个个都被自己否决了,顿时我眉头越锁越紧,额头冒出大颗的汗滴来,怎么办“叮叮”门突然开了,我不顾一切地跳出去,晕晕乎乎也不知怎么就着地了,一阵震耳欲聋的掌声又把我吓坏了,怎么回事呀?这是哪啊?哪来的掌声?问号一个个冒出来,正当我不知所措时,出来一个人对我说:“你好,我是这里的主席,这是人才国,来这里的可都是人才哦。”听了这番话,我明白了,不由高兴得蹦起来,我来到了盼望已久的人才国了。”

主席拍拍手,转眼之间围上来好多好多人,只听主席说到:“这是一位最年轻的女孩,可她的知识并不少,她读了本书了。”听了这个数字,我吓了一跳,但仍壮着胆子说:“是啊,我最喜欢读书了,我的书最多,我要成为人才。”下面的人也喊起来:“人才,人才”我也使劲地跟着喊:“我是人才,我最棒” “你怎么了,乱喊什么呢?”我被什么推搡着,猛地我睁开眼睛,抬起头看见了妈妈疑惑的脸,原来我做了个梦,想起刚才的梦,我喜滋滋地笑了,我冲着妈妈喊:“我是人才,我读的书最多。读书真好,读书会让我成为人才哦!我读书啰!”妈妈也跟着我大笑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名人读书的故事

全文共 301 字

+ 加入清单

非常讲究读书方法。他提倡博采众家,说:“书在手头,不管它就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有拓宽思路,增长知识等好处。对于较难懂的必读书,他的看法就是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他还提倡在“泛览”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爱的书深入研究。在研究中,他主张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与实践相结合,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对看不懂的地方,他认为“若就是碰到疑问而只看到那个地方,那无论看到多久都不会懂。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就是连以前的地方也明白了”。鲁迅十分重视运用“剪报”积累材料。曾说:“无论什么事,如果陆续收集资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我爱读书作文500字

全文共 527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兴趣好,有的爱好唱歌,有的爱好跳舞,有的爱好书法,而我非常喜欢读书

每年我生日的时候,我都希望有一本书来加入我的“书本王国”,你别看这个王国只装满了两个小书柜,种类却一应俱全,有小说、童话、科普读物、诗词等多种书籍和杂志。我一有空儿就如饥似渴地看那些读物,但我可不是书呆子,因为我会活学活用。

记得有一次我暑假回老家,刚刚吃完饭,我的朋友小王就来找我去他家玩,我满口答应。我们刚走到他家门口,小王就被门口树上的蜜蜂蜇了脑袋,他痛得大叫起来,不停地说:“痛死我了!痛死我了!”看到小王痛得龇牙咧嘴,我这个做朋友的当然不能袖手旁观,我的脑筋高速运转,迅速想起我在《军事文摘》读物上看到的被蜜蜂蜇后用肥皂水止痛的小方法。于是我们赶紧跑去他家,弄肥皂水涂抹在被蜇处。不一会儿,小王就不痛了。小王对我感激不尽,为了表示对我的感谢,小王请我喝了一大杯百事可乐。我心里美滋滋的,还是多读书好啊!

从此,我更加坚定地认为,读书能够让我懂得如何分辨人世间的真、善、美,认识社会中的假、丑、恶。知识就是财富,而读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它能够予己快乐,予人快乐。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是可以改变命运的,我这个兴趣爱好会陪伴我一生,我要永远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名人谈读书的故事

全文共 2447 字

+ 加入清单

我今年八十七岁了,从七岁上学起就读书,一直读了八十年,其间基本上没有间断,不能说对于读书没有一点经验。我所读的书,大概都是文、史、哲方面的,特别是哲。我的经验总结起来有四点:

(1)精其选。

(2)解其言。

(3)知其意。

(4)明其理。

先说第一点。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真是多极了,真是浩如烟海,但是,书虽多,有永久价值的还是少数。可以把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要精读的,第二类是可以泛读的,第三类是仅供翻阅的。所谓精读,是说要认真地读,扎扎实实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所谓泛读,是说可以粗枝大叶地读,只要知道它大概说的是什么就行了。所谓翻阅,是说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不要一句话一句话地读,也不要一页一页地读。就像看报纸一样,随手一翻,看看大字标题,觉得有兴趣的地方就大略看看,没有兴趣的地方就随手翻过。听说在中国初有报纸的时候,有些人捧着报纸,就像念五经四书一样,一字一字地高声朗诵。照这个办法,一天的报纸,念一天也念不完。大多数的书,其实就像报纸上的新闻一样,有些可能轰动一时,但是昙花一现,不久就过去了。所以,书虽多,真正值得精读的并不多。下面所说的就指值得精读的书而言。

怎样知道哪些书是值得精读的呢?对于这个问题不必发愁。自古以来,已经有一位最公正的评选家,有许多推荐者向它推荐好书。这个选家就是时间,这些推荐者就是群众。历来的群众,把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书,推荐给时间。时间照着他们的推荐,对于那些没有永久价值的书都刷下去了,把那些有永久价值的书流传下来。从古以来流传下来的书,都是经过历来群众的推荐,经过时间的选择,流传了下来。我们看见古代流传下来的书,大部分都是有价值的,我们心里觉得奇怪,怎么古人写的东西都是有价值的。其实这没有什么奇怪,他们所作的东西,也有许多没有价值的,不过这些没有价值的东西,没有为历代群众所推荐,在时间的考验上,落了选,被刷下去了。现在我们所称谓“经典著作”或“古典著作”的书都是经过时间考验,流传下来的。这一类的书都是应该精读的书。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这些书之中还要有些被刷下去。不过直到现在为止,它们都是榜上有名的,我们只能看现在的榜。

我们心里先有了这个数,就可随着自己的专业选定一些须要精读的书。这就是要一本一本地读,所以在一个时间内只能读一本书,一本书读完了才能读第二本。在读的时候,先要解其言。这就是说,首先要懂得它的文字;它的文字就是它的语言。语言有中外之分,也有古今之别。就中国的汉语笼统地说,有现代汉语,有古代汉语,古代汉语统称为古文。详细地说,古文之中又有时代的不同,有先秦的古文,有两汉的古文,有魏晋的古文,有唐宋的古文。中国汉族的古书,都是用这些不同的古文写的。这些古文,都是用一般汉字写的,但是仅只认识汉字还不行。我们看不懂古人用古文写的书。这叫语言文字关。攻不破这道关,就看不见这道关里边是什么情况,不知道关里边是些什么东西,只好在关外指手划脚,那是不行的。我所说的解其言。就是要攻破这一道语言文字关。当然要攻这道关的时候,要先作许多准备,用许多工具,如字典和词典等工具书之类。这是当然的事,这里就不多谈了。

中国有句老话说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意思是说,一部书上所写的总要比写那部书的人的话少,他所说的话总比他的意思少。一部书上所写的总要简单一些,不能像他所要说的话那样罗嗦。这个缺点倒有办法可以克服。只要他不怕罗嗦就可以了。好在笔墨纸张都很便宜,文章写得罗嗦一点无非是多费一点笔墨纸张,那也不是了不起的事。可是言不尽意那种困难,就没有法子克服了。因为语言总离不了概念,概念对于具体事物来说,总不会完全合适,不过是一个大概轮廓而已。比如一个人说,他牙痛。牙是一个概念,痛是一个概念,牙痛又是一个概念。其实他不仅止于牙痛而已。那个痛,有一种特别的痛法,有一定的大小范围,有一定的深度。这都是很复杂的情况,不是仅仅牙痛两个字所能说清楚的,无论怎样罗嗦他也说不出来的,言不尽意的困难就在于此。所以在读书的时候,即使书中的字都认得了,话全懂了,还未必能知道作书的人的意思。从前人说,读书要注意字里行间,又说读诗要得其“弦外音,味外味”。这都是说要在文字以外体会它的精神实质。这就是知其意。司马迁说过:“好学深思之士,心知其意。”意是离不开语言文字的,但有些是语言文字所不能完全表达出来的。如果仅只局限于语言文字,死抓住语言文字不放,那就成为死读书了。死读书的人就是书呆子。语言文字是帮助了解书的意思的拐棍。既然知道了那个意思以后,最好扔了拐棍。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得意忘言”。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过河拆桥是不道德的事。但是,在读书中,就是要过河拆桥。

上面所说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之下,还可再加一句“意不尽理”。理是客观的道理;意是著书的人的主观的认识和判断,也就是客观的道理在他的主观上的反映。理和意既然有主观客观之分,意和理就不能完全相合。人总是人,不是全知全能。他的主观上的反映、体会和判断,和客观的道理总要有一定的差距,有或大或小的错误。所以读书仅至得其意还不行,还要明其理,才不至于为前人的意所误。如果明其理了,我就有我自己的意。我的意当然也是主观的。也可能不完全合乎客观的理。但我可以把我的意和前人的意互相比较,互相补充,互相纠正。这就可能有一个比较正确的意。这个意是我的,我就可以用它处理事务,解决问题。好像我用我自己的腿走路,只要我心里一想走,腿就自然而然地走了。读书到这个程度就算是能活学活用,把书读活了。会读书的人能把死书读活;不会读书的人能把活书读死。把死书读活,就能把书为我所用,把活书读死,就是把我为书所用。能够用书而不为书所用,读书就算读到家了。

从前有人说过:“六经注我,我注六经”。自己明白了那些客观的道理,自己有了意,把前人的意作为参考,这就是“六经注我”。不明白那些客观的道理,甚而至于没有得古人所有的意,而只在语言文字上推敲,那就是“我注六经”。只有达到“六经注我”的程度,才能真正地“我注六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读书经典名人名言

全文共 1894 字

+ 加入清单

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小编收集了读书经典名人名言,欢迎阅读。

1、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2、 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3、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4、 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周恩来《周恩来选集》

5、 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鲁迅

6、 书看多了,文章自然就会写了。 ----鲁 迅

7、 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鲁迅名言

8、 要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鲁迅名言

9、 读书也象开矿一样,―――赵树理

10、 学者观书,每见每知新意则学进矣。――张载

11、 非读书,不明理。――李光庭

12、 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冯梦龙

13、 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张维屏

14、 案上不可多书,心中不可少书。――金缨

15、 不尽读天下书,不能相天下之士。――汤显祖

16、 积财千万,无过读书。――颜之推

17、 韬略终须建新国,奋飞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18、 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

19、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

20、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用黑字印在白纸上的灵魂,只要我的眼睛、我的理智接触了它,它就活起来了。

21、 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只有知识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够使我们在精神上成为坚强、忠诚和有理智的人,成为能够真正爱人类、尊重人类劳动、衷心地欣赏人类那不间断的伟大劳动所产生的美好果实的人。

22、 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

23、 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24、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25、 对于有文化的人,读书是高尚的享受,我重视读书,它是我一种宝贵的习惯。

26、 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上一级,就更脱离兽性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这本书——

27、 要热爱书,它会使你的生活轻松‘它会友爱地来帮助你了解纷繁复杂的思想、感情和时间;它会教导你尊重别人和你自己;它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类的情感来鼓舞智慧和心灵。

28、 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只有知识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够使我们在精神上成为坚强、忠诚和有理智的人,成为能够真正爱人类、尊重人类劳动、忠衷心地欣赏人类那不间断的伟大劳动所产身的美好果实的人。

29、 我觉得,当书本给我讲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度时,似乎是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一扇窗户,日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高尔基

30、 书籍为理智和心灵插上了翅膀。

31、 阅读是永恒的乐趣。

32、 如果你能找到一个自己喜爱的作家,与他在精神上密切交往,一定会受益良多。

33、 在发展完美的人格的过程中,并非全靠读书,但至少对于才智的增长,书籍无疑是最有力的工具

34、 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35、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36、 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37、 好书使人开卷时会有所求,而闭卷时获有益处。——阿尔考特

38、 任何一本书的影响莫过于使读者开始作内心的反省。——卡菜尔

39、 书籍使我们成为以往各个时代的精神生活的继承者。——钦宁格

40、 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41、 看书和学习是思想的经常营养,是思想的无穷发展。——冈察洛夫

42、 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43、 书籍具有不朽的能力。它是人类活动的最长久的果实。——史美尔斯

44、 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

45、 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46、 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库法耶夫

47、 书籍就像一盏神灯,它照亮人们最遥远最黯淡的生活道路。——乌皮特

48、 书籍是任何一种知识的基础,是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的基础。——茨威格

49、 我们可以由读书搜集知识,但必须利用思考把糠和麦子分开。——富斯德

50、 在我看来,最好的书是那些能够提供最丰富的思考材料的书。——法朗士

51、 世界上有许多好书,但这些书仅仅对那些会读它们的人才是好的。——皮丁

52、 没有书籍,就不能打赢思想之战,正如没有舰就不能打赢海战一样。——罗斯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我爱读书

全文共 617 字

+ 加入清单

我有一个好,那就是读书。书对我来讲,那么富有吸引力。我是怎样爱上读书的呢?

那还得从我咿哑学语的时候说起。那时候我非常淘气,总在地上蹦呀跳呀的。妈妈为了让我安静下来,就买了一本书,每天晚上讲给我听。不是我说瞎话,我四五岁的时候已经听过《白雪公主》、《神灯》、《灰姑娘》等童话了。后来,我上了小学,认识了字,也就不缠着妈妈讲故事了,而是自己一边查字典一边读书。现在,我已经上五年级了,我也不知道我已经读过多少书,反正只要有书,我便会津津有味地读起来。

每逢星期六、星期日的下午,我就缠着妈妈到书店里去看课外书。当我看了《大头蟋蟀自述》,我不禁为那只可怜的大头蟋蟀难过。当我看到那只蟋蟀为了救自己的同伴,在自己的6条腿上都蘸满桔汁让同类咬的时候,我不禁落泪了。

除了看童话书以外,我还颇爱看历史书。因为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就应该了解自己祖国的历史。于是,我让妈妈给我买《上下五千年》这套书。书买来后,我立即如饥似渴地读起来,我还把书中的故事讲给父母听。现在,我已经把这套书读完了,对中国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

我爱读书,因为书能给我知识;我爱读书,因为书能陶冶我的情操。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并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从而走上了成功之路。我想:世界上那么著名的人都这么爱读书,我们小学生能不多读书吗?读的书多了,我的写作能力也提高了,写作文也不发愁了。读书使我分清了真、善、美,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我真得感谢书——这位好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名人刻苦读书的小故事

全文共 2801 字

+ 加入清单

读书丰富了人的思想,如接触博大智慧的老人;读书拓展了人的精神世界,使人生更加美丽。你看过哪些名人的读书小故事呢?不妨看看。 名人刻苦读书的小故事一:陈景润认真读书

陈景润小时候经常和哥哥姐姐一起玩捉迷藏。不过,陈景润捉迷藏时有点特别。他常拿着一本书,藏在一个别人不容易发现的角落或桌子底下,一边津津有味地看书,一边等着别人来“捉”他。看着看着,他就忘记了别人,而别人也忘记了他。

上学期间,陈景润酷爱数学。当老师讲解数学题时,他总是集中精神认真听讲。课后布置的习题他也认真去做。陈景润在解题的过程中得到了无限乐趣。数学是心智的比试和较量。陈景润对于解题,向来不吝惜时间和精力。陈景润不懂就问,别看他平时沉默寡言,但向老师请教时却毫不羞涩和胆怯。他的求教方式很特殊:看到老师外出或者老师从高中部到初中部去,他就紧追上去,和老师一起走一段路,并且一边走,一边问问题。

陈景润在福州英华中学读书时,有幸聆听了清华大学沈元教授的课。沈元教授给同学们讲了世界上一道数学难题:“大约在200年前,一位叫哥德巴赫的德国数学家提出‘任何一个偶数均可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简称‘1+1’的理论。但他一出生也没有证明出来,哥德巴赫带着一生的遗憾离开了人世,却留下了这道数学难题。长久以来,‘哥德巴赫猜想’之迷吸引了众多的数学家,但始终没有结果,并成为世界数学界一大悬案。”沈元教授把“哥德巴赫猜想”作了个形象的比喻,他把数学比喻成自然科学的皇后,把“哥德巴赫猜想”比喻成皇后皇冠上的明珠!沈元教授讲解的“哥德巴赫猜想”像磁石一般吸引着陈景润。

许多年之后,陈景润终于如愿以偿地进入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1966年,他发表了《表大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这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他所证明出的那条定理震动了国际数学界,后来这条定理被命名为“陈氏定理”。

【感悟】做学问要有陈景润那样刻苦钻研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取得巨大的成就。青少年在学习中,会遇到一些困难,那么应该怎么去做呢?这里提供两种方法借鉴:1、鞭策法:让警官、好友监督自己,自己要尽量配合。2、自制法:为自己找一个奋斗的目标,这个目标必须是你最在乎最怕失去的。然后为了那个目标,让自己勤快起来。并且可以在醒目的地方贴上自己的目标提醒自己 。 名人刻苦读书的小故事二:八十二岁的状元

梁灏是五代时期的人,却是宋太宗时期的状元郎。他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年)起就不断地进京应试,历经后汉和后周两个短命朝代。虽然屡试不中,但他毫不在意,总是自我解嘲地说:“考一次,我就离状元近了一步。”直到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他才考中进士,被钦点为状元。他一共考了四十七年,参加会试四十场,中状元时已经是满头白发的老翁了。在大殿上,太宗问他的年岁,他自称:“皓首穷经,少伏生八岁;青云得路,多太公二年。”言明自己是八十二岁了。短短两句话,包含了多少考场上的艰苦和辛酸!

【感悟】梁灏八十二岁中状元是那个时代的悲哀,因为他生逢五代乱世,人生坎坷在所难免。但他的那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却是极为可贵的。在求学路上,如果人人都像梁灏那样孜孜不倦,为达到目标不惜追求到须发皆白,那么,即便最后不能功成名就,至少可以满腹经纶垂名后世。这种坚毅的求学精神值得每个人称颂和学习。大器晚成的故事告诉青少年:学习不在于年龄,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过程,只要正确对待,持之以恒,就能达到你的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 名人刻苦读书的小故事三:匡衡凿壁借光读书

匡衡是西汉著名的经学家。他从小喜欢学习,刻苦勤奋,可是家里却买不起灯油,无法在夜间学习。一天夜里,他正躺在床上默诵白天读过的《诗经》时,发觉邻居家灯火通明。匡衡羡慕在灯光下读书的人,他灵机一动,把邻居家的灯火借过来就可以读书了。

匡衡正在思索着该如何借到光看书,灯光把巨大的人影投身到墙上,酷似一个个怪物,怪模怪样地在墙上晃来晃去。小匡衡灵机一动:我如果在这边偷偷凿个洞,隔壁灯光就能穿墙而过,照射到我这小屋里来,我不就可以借着这点亮光读书了吗?

他高兴地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找来一把凿子,在墙壁下方偏僻处凿了个小小的窟窿。顷刻间,灯光照亮了一小块儿地方。匡衡连忙从床头翻出《诗经》,凑到那一小块儿宝贵的光亮处,专心致志地苦读起来。匡衡的父母看到匡衡如此刻苦,都感到特别欣慰,同时又倍感酸楚。

从此以后,匡衡白天帮大人忙田里的农活,夜晚借着那一小束从隔壁人家借来的灯光,孜孜不倦地读书,经过不懈地努力,终于成为一代学者。

【感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外界条件不是制约我们成功的决定因素,自己的努力才是成功的关键。学习中遇到困难是常有的事。但要努力克服这些困难,要有吃苦的精神,培养自己的学习毅力。 名人刻苦读书的小故事四:鲁迅在“三味书屋”

鲁迅小时候非常淘气。一天,镇里的戏台正在排戏,鲁迅听到外面的锣鼓声,便在家里坐不住了,趁着父亲不注意,他一溜烟儿地跑到戏台前看热闹。这时,戏台周围已经挤满了人。突然,热闹的锣鼓声停了,从后台走出一个人,对台下一拱手说:“哪位小兄弟愿意上台?我们让他客串阎王殿里的小鬼。”那些平时非常调皮的孩子这会儿却你推我、我推你地谦让起来。

“我来!”小鲁迅走上台去,让戏班的人画了个花脸,然后拿起一把钢叉就舞起来,戏台下马上响起叫好声。他得意极了,舞得更得劲儿了,小伙伴们都非常佩服他的勇气。

鲁迅12岁那年,被父亲送进了一所叫“三味书屋”的私塾就读。初入学时,鲁迅对百草园中的那些小精灵非常感兴趣。他在园中想起古人东方朔说过有一种虫叫“怪哉”,用酒一浇,便会消失不见。鲁迅非常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便悄悄地问私塾的先生:“先生,这‘怪哉’虫是怎么一回事呢?”

先生却板着脸,很不高兴地回答:“不知道!”

后来,鲁迅慢慢体会到学生应该读书,先生不喜欢学生问各种古怪的问题。于是,鲁迅开始刻苦读书。起初十分严厉的先生也开始喜欢鲁迅的聪明刻苦,态度渐渐和蔼起来。鲁迅为了勉励自己学习,制作了一张小书签,书签上有10个正楷小字:“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读书时,他把书签夹在书里,每读一遍就从上往下盖掉一个字,读过几遍之后,就用默读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用不了多久,他就能熟练地把课文背出来了。后来,同学们也都向鲁迅学习,纷纷制作“读书三到”的书签。

【感悟】学习要讲究方法,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真正会学习的人,要善于取舍,要选择正确的,精通专业的,熟悉相关的,了解必需的。同时,学习需要思考。有些人虽勤于学习,但不过只是泛泛的阅读,任何理论观点都只在脑海里一晃而过,是所谓“学而不思则罔”。“读书三到”是鲁迅在学习过程中的经验总结,我们也要像他那样不断地总结学习方法,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去攻读,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名人刻苦读书的小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我爱读书作文600字

全文共 589 字

+ 加入清单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说起我看书,书摞起来的高度都比我高了!妈妈说:“你不要看太多书,尤其长期看书,要注意姿势,头抬高一点……”可她的话似乎不见效,我还是每天照看不误,今天就让我给你们讲一讲,我和书之间的故事吧!

有一次我在学校,看到一本非常有趣的儿童文学书,名叫《草原上的小木屋》,这是我的一位同学的书,是我经过她座位时看见的。我走到她前面,几乎带着哀求的语气说:“好朋友,这本书你能不能借给我看一个星期?一个星期后我保证还给你!”她说:“好,可以。不过你明天要请我吃东西,我就答应你!”我心想:如果请她吃东西,我就会变成穷光蛋。要知道她可是我们班上有名的“吃货”啊,谁也惹不起她,但我此时此刻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为了看书,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了。我立刻跑回了自己的座位上,迫不及待地看书了。

说起利用时间看书,我应该是见缝插针了。比如说下课时、回家的路上、坐公交车时,甚至还有一次是我做作业的时候看书,被爸爸发现了,他打了我一顿,并且不止一次。眼看只有几天就要还书了,我还剩几十页没有看完,于是我千方百计的把时间挤出来,终于将这本书看完了。

这就是我——一个书的我。在我的世界里,书就是珍宝,觉得书就是生命的一部分,没了它就感觉每天无精打采的,所以,我觉得读书是世界的营养品,我们现在就是一颗吸收营养的小树。只有读书,丰富课外知识,才能吸收营养,最终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清华名人潘光旦的读书故事_名人故事作文1100字

全文共 995 字

+ 加入清单

潘光旦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民族学家,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之一。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清华名人潘光旦的读书故事!

潘光旦,1899年出生于江苏省宝山县,14岁考入清华。彼时,他已是远近闻名的“书痴”,其阅读面涉猎广泛,文理兼具,尤其对性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具有特别的偏好。

1920年,在“各门功课都名列前茅,英文更是全级之冠”的基础上,潘光旦在性心理学学术领域开始崭露头角。当时,在费了很大一番周折之后,潘光旦将图书馆中还不公开的英国心理学家蔼理士的《性心理学研究录》六大册逐一借出啃完,成为全校首位通读此书的学子,俨成此中权威。蔼理士不仅是学术巨子,亦是欧西文豪,其书向来以难读知名,而潘光旦年当弱冠就通读原著,其不易自可想见。

翌年,他又读了精神分析派的论著,颇有斩获。读到支如增的《小青传》时,他便试用其手法写了一篇《小青的分析》,当成作业交给梁启超。梁大为激赏,批曰:“以子之才,无论研究文学、科学乃至从事政治,均(可)大有成就。”转年,他又将此文整理成书,交梁审阅,梁又批语大加赞赏和鼓励。

1926年,潘光旦学成归国,一直在大学任教,1934年又被母校清华延聘。由于博览群书,他被同行亲切地称为“活字典”。在西南联大这大师云集之地,遇有难题,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说:走,问潘光旦去!

在长期的治学过程中,潘光旦将读书演化成了一种生活习惯。平日里,潘光旦几乎足不出户,除了吃饭,就是看书。潘光旦近视达一千二百度,看书时书几乎要贴着鼻尖。家人都笑话他,说这已不是“看”书,而是“闻”书了。

对潘光旦而言,读书、买书已经成为他的一种癖好,他的生活费大部分都用来买书了,以至于口袋里有时只剩下一点点生活费用,但藏书却堆满了几间屋子。

1936年,潘光旦住在清华园新南院11号时,门前藤萝架上曾结出过一对并蒂的葫芦,他欣喜之余便将个人书房命名为“葫芦连理之斋”,坐拥书城,藏书上万余册。潘光旦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读书要有废寝忘食的精神,才有成功的希望”。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文革”中,潘光旦时常被拉去批斗。有一次,红卫兵来抄家,搜来搜去,只搜出一百几十元存款。他们简直不相信。潘光旦回答说:“我就这么点钱,我的钱全都买书了。”

1979年,潘光旦右派问题获得平 反。潘光旦先生一生涉及广博,在性心理学、社会思想史、家庭制度、优生学、人才学、家谱学、民族历史、教育思想等众多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关于爱读书名人名言摘抄

全文共 659 字

+ 加入清单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陈寿

6.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出国留学网为您提供)

11.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培根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7、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0、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名人爱书读书的故事

全文共 389 字

+ 加入清单

10岁时,拿破仑到了巴黎的布里恩诺少年军校读书。但由于家庭经济困难,16岁的他不得已中途辍学,当了一名炮兵少尉,从而开始了艰苦的自学生活。

他寓居在瓦朗斯城的一座咖啡馆内的小屋里,常常一个人坐在闷热的房间,两眼紧盯着书本,废寝忘食刻苦读书。(名人读书的故事

咖啡馆附近正好有一家出租书籍的铺子,这为他广泛阅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他在租书的铺子里一坐就是一整天,完全顾不上老板的白眼。

1798年,拿破仑调任法国远征埃及军总司令,在“东方号”旗舰上,他设立了一所小小的图书馆,所藏书籍全都是他亲手挑选的。40多天的海上航行,由于晕船,拿破仑无法读书,他就躺在床上,让人为他大声朗读。当1807年法俄之战处于相持阶段,拿破仑曾因在前线无书可读而大发雷霆,他写信质问巴黎有关人员,命令他们把所有新出版的书籍和新书预告迅速送来。拿破仑一生指挥了近60次战役,几乎每次都带着一个随军图书馆参战。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名人的读书方法

全文共 155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上作文课,老师专门给我吗讲了几个我们都很喜欢的名人他们的读书方法,我觉得印象特别深刻:

鲁迅的“跳读”法

鲁迅先生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这种方法是对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读书方法的进一步发挥。它的好处是可以由此节省时间,提高阅读速度,把精力放在原著的整体理解和最重要的内容上。

鲁迅在博览群籍的基础上,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读书方法。

一是泛览,他提倡博采众家,取其所长,主张在消闲的时候,要“随便翻翻”。

二是硬看。对较难懂的必读书,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

三是专精。他提倡以“泛览”为基础,然后选择自己喜爱的一门或几门,深入地研究下去。否则,读书虽多,终究还是一事无成。四是活读。鲁迅主张读书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并重视实践。他说:“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他还主张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五是参读。鲁迅读书不但读选本,还参读作者传记、专集,以便了解其所处的时代和地位,由此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罗庚的“厚薄”法 华罗庚主张:读书的第一步是“由薄到厚”。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每个概念、定理都要追根求源、彻底清楚。这样一来,本来一本较薄的书,由于增加了不少内容,就变得“较厚”了,这是“由薄到厚”。这一步以后还有更为重要的一步,即在第一步基础上能够分析归纳,抓住本质,把握整体,做到融会贯通。经过这样认真分析,就会感到真正应该记住的东西并不多,这就是“由厚到薄”这样一个过程,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读书法

所谓总,就是先对全书形成总体印象。在浏览前言、后记、编后等总述性东西的基础上,认真地阅读目录,概括了解全书的结构、体系、线索内容和要点等。

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基础上,逐页却不是逐字地掠读全文。在掠读中,要特别注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

所谓合,就是在掠读全书后,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经过认真思考、综合,弄清全书的内在联系,以达到总结、深化、提高的目的。

杰克.伦敦的“饿狼式”读书法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经过苦难磨练,十分珍视读书机会。他遇到一本书时,不是用小巧橇子偷偷撬开它的锁,然后盗取点滴内容,而是像一头饿狼,把牙齿没进书的咽喉,凶暴的吮尽它的血,吞掉它的肉,咬啐它的骨头!直到那本书的所有纤维和筋肉成为他的一部分。

毛泽东的读书方法

毛泽东毕生珍惜时间,博览群书。其中“三复四温”式阅读和“不动笔墨不读书”是他主要的读书方法。他在青年时期就熟读了《史记》、《汉书》等古籍,并且不断地重温;就是到了晚年,对他喜爱的同一本史书,也是反复研读,并有读过一遍书在封面划上一个圈作记号的习惯,所以,在他读过的许多书籍中,均留下了他读过二遍、三遍的圈记。毛泽东在青年时代读书时即有“读得多,想得多,写得多,问得多”的习惯。他的写作多表现在作内容摘录,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符号,作批注以及写读书日记、在原书上改错纠谬。

苏步青的读书方法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主张读书要多读、精读、他读书时,第一遍一般先读个大概,第二遍、第三遍逐步加深理解。他就是这样来读《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的。他最喜欢《聊斋》,不知反复读了多少遍。起初,有些地方不懂,又无处查,他就读下去再说,以后再读就逐步加深理解。苏步青读数学书也是这样的,他总是边读边想,边做习题,到读最后一遍,题目全部做完。他认为,读书不必太多,要读的精,要读到你知道这本书的优点、缺点和错误了,这才算读好、读精了。

听了那么多位著名学者名人的读书方法,我们也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做了一些对比和调整,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才能既轻松又愉快地读好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