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九年级文学常识归纳【优秀20篇】

浏览

2802

作文

935

文学常识我国古代四君子

全文共 3230 字

+ 加入清单

明代黄凤池辑有《梅竹兰菊四谱》,从此,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世人常用"四君子"来寓意圣人高尚的品德。

"四君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题材,以梅、兰、竹、菊谓四君子,他们分别是指:梅花、兰花、翠竹、菊花。被人称为"四君子",其品质分别是:傲、幽、澹、逸。"花中四君子"成为中国人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文和艺人字画中常见的题材。其文化寓意为:梅,探波傲雪,高洁志士;兰,深谷幽香,世上贤达;竹,清雅澹泊,谦谦君子;菊,凌霜飘逸 ,世外隐士。他们都没有媚世之态、遗世而独立。在四君子之中而唯有梅花被古人的智慧创作出"梅花篆字"。

梅兰竹菊"四君子",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

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这虽然是自身的本性使然,但亦与历代的文人墨客、隐逸君子的赏识推崇不无关系。 "四君子"题材始终伴随着中国花鸟画的发展。

究其原因,这里映衬出的不仅是由于"四君子"本身的自然属性而呈现出的一种自然美,更重要的是古人把一种人格力量,一种道德的情操和文化的内涵注入到"四君子"之中,通过"四君子"寄托理想,实现自我价值观念和人格追求,最终"四君子"成为古人托物言志,寓兴自我,展示高洁品格的绝佳题材。

在花鸟画这一门类里,国画梅花、国画兰花、国画竹子和国画菊花是画家

常常喜欢表现的对象。这正反映出中国画的象征性:中国传统观念认为,这些花花草草具有高尚的品德,好比人中"君子"。"君子"是中国哲学里的一个重要范畴,指具有很高道德修养的人,仅次于"圣人"。

在中国人看来,梅花在漫天飞雪的隆冬盛开,不畏严寒、探波傲雪,象征君子威武不屈,不畏强暴;兰花独处幽谷,喜居崖壁、深谷幽香,象征君子操守清雅,遗世独立;竹子虚怀若谷,中通外直,清雅靓丽,象征君子谦逊虚中,高风亮节;菊花在深秋绽放,顶风傲霜,潇洒飘逸,象征君子隐逸世外,不陷污浊。这些题材不仅在画家笔下常常见到,也是各种文学样式里的常用之笔。艺术家们喜欢这些花草,其实是表现了对高尚道德的景仰、追求和赞美。

发展历程:

"四君子"之一的梅花,较耐寒,花开特别早,在早春即可怒放,

它与松、竹一起被称为"岁寒三友"。人们画梅,主要是表现那种不畏严寒、经霜傲雪的独特个性。古人的智慧创作的"梅花篆字"把梅花赞颂的更胜一筹。

元代以郑所南自宋亡后,矢不与北人交接。于友朋座间,见语音异者,辄引起。人知其孤僻,亦不以为异。隐居吴下,有田数十亩,寄之城南报国寺,以田岁入寺为祠其祖祢。遇讳必大恸寺下,而先生并馆谷于寺。一室萧然,坐必南向。

贵要者求其兰,尤靳不与。庸人孺子颇契其意者,则反与之。

邑宰求之不得,知其有田,因胁以赋役取。先生怒曰:"头可断,兰不可画!"他每逢岁时伏腊,望南野哭而再拜。喜佛老教,工画兰,疎花简叶,不求甚工。画成即毁之,不妄与人,所以他存世画的兰花及其少,现只存一幅《墨兰图》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创作背景:

"四君子"是中国画的传统题材,以梅、兰、竹、菊谓四君子。

是传统寓意纹样。明代黄凤池辑有《梅竹兰菊四谱》,从此,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画家用"四君子"来标榜君子的清高品德。《集雅蔡梅竹兰菊四谱小引》:"文房清供,独取梅、竹、兰、菊四君者无他,则以其幽芳逸致,偏能涤人之秽肠而澄莹其神骨。"文人高士,常借梅、兰、竹、菊来表现自己清高拔俗的情趣,或作为自己品德的鉴戒。它的起源可早至晚唐,到宋代更为盛行。表示作者的胸襟,作为自我心灵情致的表现。宋末郑思肖善画兰,而且兰无根,即寓意为河山破碎的无根之忧。明万历年间黄凤池还辑有《梅竹兰菊四谱》,一般均借"四君子"来表现正直、虚心、纯洁而有气节的思想感情。各种形式的四君子图案纹样,一直流传。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即善画此类题材,其中犹以画竹、兰为最妙。

画梅花风姿:

我们先说梅。我们知道,梅花较耐寒,花开特别早,在早春即可怒放,它与松、竹一起被称为"岁寒三友",人们画梅,主要是表现它那种不畏严寒、经霜傲雪的独特个性。

那么,梅花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入画的呢?

据画史记载,南北朝已经有人画梅花,到了北宋,画梅就成了一种风气,最有名的是仲仁和尚,他创墨梅,画梅全不用颜色,只用水墨深浅来加以表现。据说他有一次,看到月光把梅花映照在窗纸上的影子,从中得到了启发,便创作出用浓淡相间的水墨晕染而成的墨梅。此后,另一画家杨补之在这种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了这种画法。创造出一种双勾法来画梅花,使梅花纯洁高雅,野趣盎然。元明以来,用梅花作画更多。元代最大的画梅大师应该首推王冕,他自号梅花屋主,他的水墨梅画一变宋人稀疏冷倚之习,而为繁花密蕊,给人以热烈蓬勃向上之感。王冕的存世名作,是他的一幅《墨梅图》他用单纯的水墨和清淡野逸的笔致,生动地传达出了梅花的清肌傲骨,寄托了文人雅士孤高傲岸的情怀。

历代画梅代表,如王冕、刘世儒、石涛、金农、汪士慎、朱宣咸、关山月、王洪军等。

但是,要画好梅花,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画梅人还必须有画梅人的品格,有人称之为"梅气骨",一种高尚的情操和洁身自好的品格,正所谓:"画梅须有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

画兰花风气:

再看兰花。人们画兰花,一般都寄托一种幽芳高洁的情操。

如楚国诗人屈原就以"秋兰兮清清,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这样的诗句来咏兰。但兰花入画则比梅花晚,大概始于唐代。到了宋朝,画兰花的人便多了起来,据说苏轼就曾画过兰花,而且花中还夹杂有荆棘,寓意君子能容小人。南宋初,人们常以画兰花来表示一种宋邦沦覆之后不随世浮沉的气节,当时的赵孟坚和郑思肖,被同称为墨兰大家。

元代以郑所南画兰花最为著名,寓意也最为明确。据说他坐必向南,以示怀念先朝,耻作元朝贰臣;他画的兰花,从不画根,就像飘浮在空中的一样,人间其原因,他回答说:"国土已被番人夺去,我岂肯着地?"因此,欣赏绘画,也是必须了解历史背景的。而清人画兰,则以"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最为著名的了。郑板桥是一个注重师法自然的人,他画过盆兰。但尤嗜好画"乱如蓬"的山中野兰,为此,他曾自种兰花数十盆,并常在三春之后将其移植到野石山阴之处,使其于来年发箭成长,观其挺然直上之状态,闻其浓郁纯正之香味,因而得山中兰"叶暖花酣气候浓"的贞美实质。

画竹子风韵:

竹入画,大略和兰花相当,也始于唐代。唐代的皇帝唐玄宗、画家王维、吴道子等都喜画竹。据说到了五代,李夫人还创墨竹法,传说她常夜坐床头、见竹影婆娑映于窗纸上、

乃循窗纸摹写而创此法。到宋代,苏轼发展了画竹的方法,放弃了以前的画家们的双勾着色法,而把枝干、叶均用水墨来画,深墨为叶面,淡墨为叶背。以后的元明清时代,画竹名家辈出,只要是山水或花鸟画家,没有不画竹的,而且开始强调竹的整体气势。不过,在众多的画家中,郑板桥的画竹也堪称为一绝。

对于画竹,郑板桥曾写下了自己的体会:"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此机也。独画云乎哉!"因此,从竹子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象中得到启示,激发情感,经过"眼中之竹",转化为"胸中之竹",借助于笔墨,挥洒成"手中之竹"即"画中之竹"。郑板桥的作品,存世较多,流传也广,自清代以来,被世人行家所叹眼,成为"人争宝之"的珍品。

画菊花风骨:

菊花入画则稍晚,大略始于五代,比起梅兰竹来说,

表现菊花的作品则相对要少得多。根据画史来看,五代徐熙、黄筌都画过菊,宋人画菊者极少。元代苏明远、柯九思也有菊的作品。明清两代画菊的也不多。现有明代吴门画派中最享盛名的画家陈淳的一幅《菊石图》藏于首都博物馆,这是本来就较少的菊花作品中的珍品。

梅兰竹菊入画,丰富了美术题材,扩大了审美领域,它们不但本身富有形式美感,而且可以令人联想起人类的品格,所以它既便于文人们充分发挥笔墨情趣,又便于文人们借物寓意,抒发情感,因此,描写"四君子"之风至今不衰。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小学语文简单文学常识

全文共 1168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语文的学习需要自觉,了解文学常识需要多读多看,下面是关于简单文学常识,希望大家喜欢!

1、 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2、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3、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5、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 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 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10、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11、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12、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3、 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 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5、 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16、 乐府双璧:木兰词 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17、 史学双璧:史记 资治通鉴

18、 二拍: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凌蒙初)

19、 大李杜:李白 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 杜牧

20、 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 郭沫若

21、 三不朽:立德 立功 立言

22、 三代:夏 商 周

23、 《春秋》三传: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24、 三王:夏禹 商汤 周公

25、 三山:蓬莱 方丈 瀛洲

26、 三教:儒 释 道

27、 三公:周时,司马 司徒 司空

西汉,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清明,太师 太傅 太保

28、 三曹:曹操 曹丕 曹植

29、 公安三袁: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

30、 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 武昌黄鹤楼 南昌滕王阁

31、 岁寒三友:松 竹 梅

32、 三辅:左冯翊 右扶风 京兆尹

33、 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34、 殿试三鼎甲:状元 榜眼 探花

35、 中国三大国粹:京剧 中医 中国画

36、 三言: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冯梦龙)

37、 儒家经典三礼:周礼 仪礼 礼记

38、 三吏:新安吏 石壕吏 潼关吏

39、 三别: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40、 郭沫若 “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 湘果 棠棣之花

41、 茅盾“蚀”三部曲:幻灭 动摇 追求

农村三部曲:春蚕 秋收 残冬

42、 巴金“爱情”三部曲:雾 雨 电

“激流”三部曲:家 春 秋

43、 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44、 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 战国策

45、 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46、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47、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48、 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

49、 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50、 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

51、 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

52、 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

53、 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54、 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文学常识:关于汉字的简化历史

全文共 2392 字

+ 加入清单

简体字是汉字演变的逻辑结果。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变为隶书、楷书,其总趋势就是从繁到简。隶书是篆书的简化,草书、行书又是隶书的简化,而简体字正是楷书的简化。楷书在魏晋时开始出现,而简体字已见于南北朝(4-6世纪)的碑刻,到隋唐时代简化字逐渐增多,在民间相当普遍,被称为“俗体字”。我们今天使用的许多简化字,在这时候就已经开始出现,例如“营”、“寿”、“尽”、“敌”、“继”、“烛”、“壮”、“齐”、“渊”、“娄”、“顾”、“献”、“变”、“灯”、“坟”、“驴”,等等。唐代颜元孙着《干禄字书》和王仁[日句]着《刊谬补缺切韵》,都收了极多的俗体字。宋代以后,随着印刷术的发明,简体字由碑刻和手写转到雕版印刷的书籍上,从而扩大了简体字的流行范围,数量大大增多。根据《宋元以来俗字谱》,宋元明清12种民间刻本中所用的简体字多达6240个,合为繁体字共1604个,平均每个繁体字有3.9个不同的简化字,与今天使用的简体字完全相同的有“实”、“宝”、“听”、“万”、“礼”、“旧”、“与”、“庄”、“梦”、“虽”、“医”、“阳”、“凤”、“声”、“义”、“乱”、“台”、“党”、“归”、“办”、“辞”、“断”、“罗”、“会”、“怜”、“怀”等等共达330多个。

1909年,陆费逵在《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论文《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公开提倡使用简体字。

1922年,陆费逵又发表论文《整理汉字的意见》,建议采用已在民间流行的简体字,并把其他笔画多的字也简化。

1922年,钱玄同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上提出《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得到陆基、黎锦熙、杨树达的联署。这是历史上有关简体字的第一个具体方案,主张把过去只在民间流行的简体字作为正体字应用于一切正规的书面语。它提出的八种简化汉字的方法,实际上也就是现行简体字的产生依据,影响深远。

1928年,胡怀琛出版《简易字说》,收简体字300多个。

1930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刘复、李家瑞合编的《宋元以来俗字表》,反映了一千年来简体字的发展情况。

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出版国语筹备委员会编订的《国音常用字汇》,收入不少简体字,并指出:“现在应该把它(简体字)推行,使书写处于约易。”

1934年,中国图书馆服务社出版杜定友的《简字标准字表》,收简体字353个。徐则敏在《论语半月刊》发表《550俗字表》。钱玄同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提出《搜集固有而较适用的简体字案》。

1935年,钱玄同主持编成《简体字谱》草稿,收简体字2400多个。同年8月,国民dang政府教育部采用这份草稿的一部分,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收字324个,虽然在第二年的2月又通令收回,但毕竟是历史上由政府公布的第一个简体字表。也就是在这一年,上海文化界组织“手头字推行会”,发起推行“手头字(即简体字)”运动。

1936年10月,容庚的《简体字典》出版,收字达4445,基本上本自草书。同年11月,陈光尧出版《常用简字表》,收字3150个,约一半本自草书,一半来自俗体字。

1937年,北平研究所字体研究会发表《简体字表》第一表,收字1700个。

抗日战争爆发,简体字运动才被迫停顿,而主要在共产党统治区继续发展。共产党夺取政权后,立即着手继续推行简化汉字。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编制《常用简体字登记表》。

1951年,在上表的基础上,根据“述而不作”的原则,拟出《第一批简体字表》,收字555个。

1952年2月5日,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成立。

1954年底,文改委在《第一批简体字表》的基础上,拟出《汉字简化方案〔草案〕》,收字798个,简化偏旁56个,并废除400个异体字。

1955年2月2日,《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发表,把其中的261个字分3批在全国50多种报刊上试用。同年7月13日,国务院成立汉字简化方案审订委员会。同年10月,举行全国文字改革会议,讨论通过《汉字简化方案〔修正草案〕》,收字减少为515个,简化偏旁减少为54个。

1956年1月28日,《汉字简化方案》经汉字简化方案审订委员会审订,由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31日在《人民日报》正式公布,在全国推行。以后这个方案根据使用情况而略有改变,1964年5月,文改委出版了《简化字总表》,共分三表:第一表是352个不作偏旁用的简化字,第二表是132个可作偏旁用的简化字和14个简化偏旁,第三表是经过偏旁类推而成的1754个简化字;共2238字(因“签”、“须”两字重见,实际为2236字),这就是今天中国大陆的用字标准。

而在其他使用汉字的国家,同样也在简化汉字。

新加坡:1969年公布第一批简体字502个,除了67字(称为“异体简化字”),均与中国公布的简化字相同。1974年,又公布《简体字总表》,收简体字2248个,包括了中国公布的所有简化字,以及10个中国尚未简化的,如“要”、“窗”。1976年5月,颁布《简体字总表》修订本,删除这10个简化字和异体简体字,从而与中国的《简化字总表》完全一致。

马来西亚:1972年成立“马来西亚简化汉字委员会”,1981年出版《简化汉字总表》,与中国的《简化字总表》完全一致。

泰国:本来规定华文学校一律不准用简体字教学,在联合国以简体字为汉字标准后,宣布取消原来的限制,于1983年底同意所有的华文学校都可教学简体字,发行简繁对照表手册,并在小学课本上附加简繁对照表。

日本:日本使用汉字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在民间也长期流行一些简体字。1946年日本内阁公布《当用汉字表》,收字1850个,其中有131个是简体字,与中国简体字相同的有53个,差不多相同的有9个。

南朝鲜:1983年《朝鲜日报》公布第一批简体字90个,在《朝鲜日报》上使用,与中国相同的有29个,差不多相同的有4个。

[文学常识:关于汉字的简化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编导艺考文学常识

全文共 937 字

+ 加入清单

外国文学知识题目

(1)《圣经》

(2)《罗摩衍那》故事情节及艺术特色

(3)《古兰经》

(4)《一千零一夜》

(5)《源氏物语》

(6)《春香传》

(7)泰戈尔

(8)川端康成

(9)荷马史诗

(10)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及一部作品。

(11)《堂吉珂德》故事情节

(12)莎士比亚四大悲喜剧及主要主人公。

(13)莫里哀及主要作品

(14)《红与黑》、于连。

(15)狄更斯、哈代作品。

(16)列夫托尔斯泰作品、安娜卡列尼娜

(17)《母亲》

(18)欧亨利作家作品

(19)《老人与海》

(20)莫泊桑作品、羊脂球。

(21)嘉尔曼

外国文学分析题目

(1)雨果、《巴黎圣母院》中吉普赛女郎、敲钟人、主教、卫队长几人异同

(2)普希金

(3)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古代知识题目

(1)“四书五经”及其中篇章语言风格上的异同。

(2)《诗经》、六义、赋比兴今古例子。

(3)屈原地位及其作品。

(4)《孔雀东南飞》故事及在汉乐府中的地位。

(5)陶渊明及其作品。

(6)用李白作品分析其浪漫主义特色。

(7)杜甫荷马“诗史”“史诗”两个词语能否互换。

(8)《琵琶行》

(9)唐宋八大家及柳宗元山水小记。

(10)盛唐边塞诗代表及作品及诗风差异。

(11)唐代山水田园诗代表及作品并细分析某个作家。

(12)苏轼、豪放派、辛词一首分析。

(13)婉约词、宋代代表及一作家作品分析。

(14)元杂剧代表及一部作品分析。

(15)中国著名悲剧、莎士比亚悲剧与此的不同。

古代分析题目

(1)一部我国古代戏剧作品(如《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等)

(2)《三国演义》中的某个人物。

(3)《红楼梦》中的某个人物。

(4)比较《水浒传》《儒林外史》《红楼梦》的结构。

(5)一般认为《红楼梦》是现实主义的作品,从大章节看全是现实主义的吗,这些部分能否删掉,为什么?

(6)《聊斋志异》部分篇章分析。

现代知识题目

(1)阿Q

(2)郭沫若、《女神》、《雷电颂》。

(3)曹禺、《雷雨》《日出》话剧。

(4)繁漪

(5)巴金、《家》与《红楼梦》内容有无相同之处?

(6)朱自清散文特色风格。

现代文学分析题目

(1)老舍作品、《雷雨》与《茶馆》结构、人物设置等方面的不同。

(2)建国以后作家及一部作品。

(3)金庸作品及艺术特色。

(4)名着标准。

(5)评价王朔、分析作品艺术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语文书文学常识

全文共 962 字

+ 加入清单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选自《朝花夕拾》鲁迅:见七年级上21课《风筝》

2 《爸爸的花儿落了》

选自《城南旧事》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台湾苗栗人。台湾作家,代表作有:广播剧集:《薇薇的日记》;散文集:《窗》、《两地》、《作客美国》等;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

3 《丑小鸭》

选自《安徒生童话故事选》安徒生:见七年级上 26《皇帝的新装》

4 《诗两首》

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普希金,俄国19世纪伟大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他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②《未选择的路》选自《中外哲理诗》弗罗斯特,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称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著名诗集有:《山间》、《新罕布什尔》、《西去的溪流》、《又一片牧场》等。

5 《伤仲永》

选自《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号“文”。晚年封荆国公,后世多称王荆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的散文风格雄健俏拔,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词:《浣溪沙》《 ?南乡子》诗:《元日》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荀、苏轼、苏澈、王安石、曾巩。(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

6 《黄河颂》

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光未然,原名张光年。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1939年在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黄河大合唱》共有8个乐章。1、《黄河船夫曲》2、《黄河颂》3、《黄河之水天上来》4、《黄河对口曲》5、《黄水谣》6、《黄河怨》7、《保卫黄河》8、《怒吼吧!黄河》

7 《最后一课》

都德,全名阿尔封斯.都德,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小说集《磨坊文札》,长篇小说《小东西》;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柏林之围》。这是一生写了13部长篇小说、4部短篇小说集。

8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选自《李大钊选集》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学者,诗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著作有《守常文集》、《李大钊选集》、《李大钊诗选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必修一:文学常识

全文共 1311 字

+ 加入清单

1、戴望舒,浙江杭县(今余杭)人,中国现代派诗人。《雨巷》是其成名之作,并由此获“雨巷诗人”的称号。

2、《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是新月派主要诗人。

3、《大堰河——我的保姆》作者艾青,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

4、《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定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5、《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史料编定的,共33篇,属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6、《史记》,西汉司马迁著,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 “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它记载了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史记》是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丰碑,给后人以无 尽的启示和深远的影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与司司马光并称为“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司马迁另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其坚毅之品质为历代传颂。

7、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1918 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孔乙己》 等)、《彷徨》(包括《祝福》《伤逝》等)、《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藤野先生》《范爱农》等)和散文诗集《野草》;《坟》《华盖集》 《华盖集续编》《二心集》等多部杂文集。《记念刘和珍君》选自《华盖集续编》。

8、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家》是新文学第一部畅销小说。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激流三部 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晚年所作的散文集《随想录》是其真诚反思“文革”的最 重要的作品。《小狗包弟》选自《随想录》。

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作者梁实秋。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10、《包身工》作者夏衍,浙江杭县人,现代著名剧作家。主要作品有剧本《赛金花》、《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

1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从记 录的称呼和口气上看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根据自己的记忆或耳闻的传说写下来的。全书共二十篇,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 面。《论语》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12、《大卫·科波菲尔》作者查尔斯·狄更斯,是享誉世界的英国小说家,一生共创作十四部半长篇小说和大量其他作品,是唯一可以与莎士比亚比肩的英语作家。《大卫·科波菲尔》是一部“半自传体”的小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文学常识:明清文学_作文500字

全文共 464 字

+ 加入清单

明清文学

1、明清小说

A、明代的章回小说和“四大奇书”、明朝人称《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为四大奇书。

《金瓶梅》的作者叫兰陵笑笑生,该书反映了明代中叶的社会现实。

B、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贾、史、王、薜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日趋衰亡。作者曹雪芹,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清代小说家。

C、此外还有明代冯梦龙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清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清人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清人刘鹗的《老残游记》,吴沃尧(字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李宝嘉的《官场现行记》、曾朴的《孽海花》被列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2、明清诗文

A、明代。刘基字伯温,著有《诚意伯集》;宋濂,字景濂,著有《宋学士文集》;徐宏祖号霞客,著有《徐霞客游记》;张溥,字天如,著有《七录斋集》

B、清代。顾炎武,著有《日知录》;方苞,著《方望溪全集》是桐城派始祖;姚鼐,是桐城派大散文家。著《惜抱轩诗文集》;袁枚,字子才,号随园老人,著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文学常识历年考试试

全文共 2126 字

+ 加入清单

1.(福建)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 )

A 张飞攻下两座城池后在长沙受阻,关羽前来支援。交战中,黄忠马失前蹄而关羽让他换马再战。黄忠被关羽的义气所感动,与太守出城投降。(《三国演义》

B 黛玉从傻大姐的话里得知贾府要宝玉娶宝钗,就去见宝玉,宝玉只会傻笑。回到潇湘馆后,病情日重一日,她感到绝望,便烧了诗帕和诗稿。(《红楼梦》)

C 高老太爷生日庆典后不久,觉新就接到梅去世的消息,他急忙赶到她家。看着梅的遗体,觉新百感交集。他忍着悲痛,与梅的家人共同料理了丧事。(《家》)

D 赵伯韬告诉吴荪甫,外国金融资本家正要实施兼并中国的民族中小企业的计划。回到家后,吴荪甫又得到在公债市场投资失败的消息,他彻底绝望了。(《子夜》)

E 欧也妮过生日那天,夏尔的公子哥儿做派让有些客人反感,但欧也妮却很喜欢。她细心安排夏尔的卧室,并拿出零花钱让拿侬去买白蜡烛和糖。(《欧也妮·葛朗台》)

答案:AD(A 关羽在长沙城下大战黄忠,关羽用拖刀计,黄忠马失前蹄被捉。关羽义释黄忠,二人互生企慕。长沙太守韩玄疑黄忠通敌,将他推出处斩。魏延斩韩玄,救黄忠。献了城池。此后,黄忠闭门不出,关羽登门相请,他才出来投降。D 是赵伯韬实施兼并中国的民族中小企业的计划)

2.(福建)阅读下面的《孟子》的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孟子·滕文公上》)

[注]易:修治,耕种。

⑴尧、舜的“忧”与农夫有什么不同?请简述。(3分)

答:

答案:[①“忧”的内容不同:②农夫为耕种丰歉而忧,③尧、舜则为治理天下的人才难得而忧。(意思对即可)

⑵为什么说“为天下得人难”?请根据选段谈谈你的理解。(3分)

答:

答案:①“得人”中的“人”,是治国理政的人才,②他们既要能施惠百姓使其安生,又要能教化百姓使其向善。③这种人才十分稀有,很难找到。(意思对即可)

3.(湖北)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文选》,代表了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这些作品多表现夫妇、朋友间的离情别绪,士人的宦游失意之感,有的作品还发出了人生短暂的感叹。

B 哈姆莱特得知他的父亲被谋杀的真相,悲愤难抑,在发出“人类是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的赞叹后,明确表示不再对人类发生兴趣。这说明莎士比亚对人文主义彻底绝望。

C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一回中,月圆之夜,湘云、黛玉相约联诗。二人越联越妙,渐入佳境,湘云出句“寒塘渡鹤影”,黛玉对出了“冷月葬花魂”。这两句诗正是湘云、黛玉各自悲剧人生的写照与象征。

D 《论语·里仁》:“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意思是说不愁没有职位,只愁没有任职的本领;不担心没有人知道自己,应该去追求足以使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领。这说明了自身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答案:B(“这说明莎士比亚对人文主义彻底绝望”表述错误,太过绝对化)

4.(江苏附加题)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 《三国演义》中,关羽接受曹操赠送的新战袍后,仍将旧战袍穿在外面,说明关羽生活简朴,对新战袍格外珍惜。

B 鲁迅《白光》中反复出现的“这回又完了!”既是指陈士成又一次的科举考试失败,也是暗示他对人生前景的绝望。

C 《子夜》开头,吴荪甫的一九三〇年式雪铁龙汽车与吴老太爷的《太上感应篇》形成强烈比照,标志着资产阶级全面压倒了封建阶级。

D 第一幕开场时,哈姆莱特的父亲被克劳迪斯杀害,造成了哈姆莱特与克劳迪斯之间不断的争斗,全剧人物无一例外被卷入其中。

E 《老人与海》中,老人年轻时曾在黄昏时分看到海滩上的狮子,后来又多次梦到狮子,这里的狮子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青春。

答案:AD(A “关羽生活简朴,对新战袍格外珍惜”表述错误,表明不忘旧主。D “全剧人物无一例外被卷入其中”说法错误)

5.(江苏附加题)简答题(10分)

⑴在《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鸳鸯说:“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一个篾片相公,拿他取笑儿。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女篾片了。”鸳鸯她们要取笑的“女篾片”指谁?请结合本回情节,归纳她的性格特征。(5分)

答案:刘姥姥。朴实善良,善解人意;老于世故,精明狡黠;幽默风趣,性格诙谐;顺从讨好,偶有反抗。

解析:刘姥姥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人物,根据题中的描写很容易看出来。刘姥姥进大观园,贾母两宴大观园,席间大家取笑刘姥姥等情节,是表现刘姥姥性格特点的集中体现。可以根据刘姥姥的言行分析她的性格特点。

⑵《边城》中,端午赛龙舟,二佬失足落水,上岸后迎面碰上翠翠。翠翠没有说话,到处找黄狗。黄狗泅水而来,翠翠说:“得了,你又不翻船,谁要你落水呢?”翠翠对黄狗说话这一情节,体现了她什么样的心理活动?(5分)

答案:因为听到碾坊一事,心中有些忧愁、嗔怪;因为二佬明明对自己有意,又隐隐地有些欢喜。

解析:解答本题可以联系前后文来分析。一是翠翠听到碾房一事心中忧愁,二是对二佬的喜欢。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文学常识:筷子的禁忌

全文共 1986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都是使用筷子吃饭的,那么你知道筷子的禁忌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关于筷子的禁忌,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人是用筷子吃饭,所以日常生活当中对筷子的运用是非常有讲究的。筷子一般用右手执拿。左手拿筷子,民间以为反常,俗称“左撇子”。拿筷子的位置一般要适中,忌讳拿的过高或过低。俗以为从手执筷子的部位上可以占卜出来小孩子日后结婚对象离家是远还是近。手拿筷子过高的,对象一定离家远,手拿筷子过低的,对象一定离家近。这样,担心孩子将来远离父母或者不愿孩子没出息地守在父母身边的就必定是有所忌讳的了。拿筷子时要注意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个手指自然弯曲扶住筷子,并且筷子的两端一定要对齐。在使用过程当中,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齐摆放在饭碗的右侧,用餐后则一定要整齐的竖向摆放在饭碗的正中。但这要绝对禁忌以下十二种筷子的使用方法。

1.三长两短

这意思就是说在用餐前或用餐过程当中,将筷子长短不齐的放在桌子上。这种做法是大不吉利的,通常我们管它叫“三长两短”,其意思是代表“死亡”。因为中国人过去认为人死以后是要装进棺材的,在人装进去以后,还没有盖棺材盖的时候,棺材的组成部分是前后两块短木板,两旁加底部共三块长木板,五块木板合在一起做成的棺材正好是三长两短,所以说这是极为不吉利的事情。

2.仙人指路

这种做法也是极为不能被人接受的,这种拿筷子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和中指、无名指、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伸出。这叫“骂大街”。因为在吃饭时食指伸出,总在不停的指别人,一般伸出食指去指对方时,大都带有指责的意思。所以说,吃饭用筷子时用手指人,无异于指责别人,这同骂人是一样的,是不能够允许的。还有一种情况也是这种意思,那就是吃饭时同别人交谈并用筷子指人。

3.品箸留声

这种做法也是不行的,其做法是把筷子的一端含在嘴里,用嘴来回去嘬,并不时的发出“咝咝”声响。这种行为被视为是一种贱的做法。因为在吃饭时用嘴嘬筷子的本身就是一种无礼的行为,再加上配以声音,更是令人生厌。所以一般出现这种做法都会被认为是缺少家教,同样不能够允许。

4.击盏敲盅

这种行为被看作是乞丐要饭,其做法是在用餐时用筷子敲击盘碗。因为过去只有要饭的才用筷子击打要饭盆,其发出的声响配上嘴里的哀告,使行人注意并给与施舍。这种做法被视为极其贱的事情,被他人所不齿。俗话说“敲碗敲筷子,讨吃一辈子”。

5.执箸巡城

这种做法是手里拿着筷子,做旁若无人状,用筷子来回在桌子上的菜盘里巡找,知从哪里下筷为好。此种行为是典型的缺乏修养的表现,且目中无人极其令人反感。

6.迷箸刨坟

这是指手里拿着筷子在菜盘里不住的扒拉,以求寻找猎物,就像盗墓刨坟的一般。这种做法同“迷箸巡城”相近,都属于缺乏教养的做法,令人生厌。

7.泪箸遗珠

实际上这是用筷子往自己盘子里夹菜时,手里不利落,将菜汤流落到其它菜里或桌子上。这种做法被视为严重失礼,同样是不可取的。

8.颠倒乾坤

这就是说用餐时将筷子颠倒使用,这种做法是非常被人看不起的,正所谓饥不择食,以至于都不顾脸面了,将筷子使倒,这是绝对不可以的。

9.定海神针

在用餐时用一只筷子去插盘子里的菜品,这也是不行的,这是被认为对同桌用餐人员的一种羞辱。在吃饭时作出这种举动,无异于在欧洲当众对人伸出中指的意思是一样的,这也是不行的。

10.当众上香

有的时候,人们出于好心帮别人盛饭,为了方便省事把一副筷子插在饭中递给对方。这样做是不可取的,会被人视为大不敬,因为汉族人的传统是为死人上香时才这样做,如果把一副筷子插入饭中,无疑是被视同于给死人上香一样,所以说,把筷子插在碗里是决不被接受的。

11.交叉十字

这一点往往不被人们所注意,在用餐时将筷子随便交叉放在桌上。这是不对的,在饭桌上打叉子,是对同桌其他人的全部否定,就如同学生写错作业,被老师在本上打叉子的性质一样,不能被他人接受。除此以外,这种做法也是对自己的不尊敬,因为过去吃官司画供时才打叉子,这也就无疑是在否定自己,这也是不行的。

12.落地惊神

所谓“落地惊神”的意思是指失手将筷子掉落在地上,这是严重失礼的一种表现。因为人们认为,祖先们全部长眠在地下,不应当受到打搅,筷子落地就等于惊动了地下的祖先,这是大不孝,所以这种行为也是不被允许的。但这有破法,一旦筷子落地,就应当赶紧用落地的筷子根据自己所坐的方向,在地上画出十字。其方向为先东西后南北。意思是我不是东西,不该惊动祖先,然后再将起筷子,嘴里同时说自己该死。

以上所说的十二种筷子的禁忌,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应当注意的。此外,中国人还忌用舌头舔筷子,忌用粘着饭菜的筷子去夹菜以及忌以筷子代牙签剔牙。这是家庭吃饭或者宴客时的禁忌俗规。多是关乎卫生,谦让,礼貌的。说明中国人是重视饮食的庄重性和严肃性的,如不以此为戒,违犯这些禁忌,则会被认为是不文明的“匪类”或污秽不堪的“丐帮”。

[文学常识:筷子的禁忌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文学常识补充

全文共 1679 字

+ 加入清单

1、[初唐四杰]唐代初年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并称。均能诗善文,对改变齐梁以来的浮靡诗风起了很大的作用。

2、[山水田园诗派]唐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诗歌流派。诗作以寄情山水、歌咏田园生活为特征,代表作家有王维、孟浩然等。

3、[边塞诗派]唐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诗歌流派。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因有边塞生活经历,故诗作多写边塞奇异风光和将士征戍生活,风格豪放,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4、[李杜]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的并称。李白号称“诗仙”,其诗洋溢着积极浪漫主义精神;杜甫号称“诗圣”,其诗充满了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5、[唐宋八大家]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八位散文家的并称(因明代茅坤编辑《唐宋八大家文钞》收录其作品而得名)。

6、[豪放派]宋词一大流派。由北宋苏轼开创,经南宋辛弃疾而达到高峰。豪放派词作题材广泛,气势雄浑,境界开阔,豪迈奔放。

7、[婉约派]宋词一大流派。代表作家有周邦彦、柳永、秦观、李清照等。婉约派词作题材较狭窄,多为男女恋情和个人遭遇,情思曲折,含蓄蕴藉,语言婉转绮丽。

8、[元曲四大家]元代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著名剧作家的并称。

9、《聊斋志异》我国古代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清代蒲松龄著。全书491篇。

10、《三国演义》不仅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作;而且也是我国最有成就的长篇历史小说;它全称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它是罗贯中根据陈寿的《三国志》和传说资料编写而成的。它与《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被合称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

罗贯中,号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杰出的小说家。

《三国演义》共24卷,240则。它描写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封建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情节如“关羽温酒斩华雄,刘备“三顾茅庐”,“赤壁之战”,“空城计”等,成功地塑造了以曹操、诸葛亮、关羽、张飞、刘备为代表的性格鲜明的典型形象。

11、《水浒传》是我国小说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由元末明初人施耐庵加工整理、再创作而成。

水浒中的一百单八将传说是三十六个天罡星和七十二个地煞星转世。其中有林冲、鲁智深、李逵、武松、宋江、吴用、杨志、燕青、石秀等主要人物。

12、《西游记》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神怪小说,作者吴承恩是明代著名小说家。

《西游记》共一百回。主要情节有孙悟空的出世,远游求道,闯龙宫,搅冥府,大闹天宫等内容,孙悟空被迫皈依佛门,保护唐僧取经,在八戒、沙僧协助下,一路斩妖除邪,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化险为夷,到西天取回了真经,成了修信的“正果”。

《西游记》以唐僧取经故事为线索,主人公是神猴孙悟空,另有唐僧、八戒、沙僧等。

13、《红楼梦》我国最优秀的古典长篇章回小说。全书共120回,前80回是清代曹雪芹作,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续写。

这部小说描写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以及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衰落过程,反映了封建社会残酷的阶级压迫,揭露了封建制度的黑暗和腐朽,显示了它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它在批判封建社会的同时,对封建制度的叛逆者进行了热情的歌颂。

贾宝玉和林黛玉是两个具有叛逆精神的典型。其中的主要人物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已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全书以宝、黛爱情和贾府由盛而衰为线索。

10、《梦溪笔谈》是我国第一部用笔记文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专著,作者是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11、《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12、《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长篇讽刺小说,作者是清代伟大的小说家吴敬梓。13、《红楼梦》是我国艺术成就最高的早期白话小说,作者是清代伟大的小说家曹雪芹。

14、屈原是我国第一个伟大的诗人,作品收在《楚辞》里。

15、李清照是我国第一个女词人,作品收在《李清照集》里。16、李白是盛唐时期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作品收在《李太白全集》里。17杜甫是盛唐时期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作品收在《杜工部集》里。

18、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作品收在《白氏长庆集》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人教版七上语文文学常识整理

全文共 1946 字

+ 加入清单

1、《散步》莫怀戚,选自《中国青年报》。

2、《秋天的怀念》史铁生,选自《史铁生作品集》。北京人,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

3、《羚羊木雕》张之路,选自》东方少年,原题《反悔》。

4、《诗两首》①《金色花》泰戈尔,印度文学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②《荷叶·母亲》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往事》《寄小读者》等。

5、《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选自《世说新语笺疏》,《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6、《我的老师》魏巍,节选自《我的老师》,当代作家,著有长篇小说《东方》,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等。

7、《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美国女作家,教育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8、《我的早年生活》选自《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散文金库(1901-1995)》丘吉尔,英国政治家,曾两度担任英国首相,195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著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英语民族史》。

9、《王几何》选自《童年旧事》,作者马及时。

10、《论语》十二章。选自《论语译注》,《论语》儒家经典著作,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11、《春》选自《朱自清全集》,作者是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集《雪朝》,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

12、《济南的冬天》选自《一些印象(四、五、六、七)》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现代作家。著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龙须沟》等,被称为“人民艺术家”。[语法:比拟]

13、《风雨》选自《中华散文珍藏本·贾平凹卷》作者贾平凹,当代作家。

14、《秋天》选自《预言》。作者何其芳四川万县人,现代诗人、评论家。原名何永芳,著有诗集《预言》《夜晚和白天的歌》,散文集《画梦录》等。

15、《古代诗歌四首》①《观沧海》选自《曹操集》,是《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第一章,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代表作有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②《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由唐代诗人王湾所作。③《钱塘湖春行》选自《白居易集》。白居易,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著《白氏长庆集》。④《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16、《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作者宗璞。

17、《走一步,再走一步》选自《当代少年》莫顿亨特,美国作家、心理学家。

18、《短文两篇》①《蝉》选自《承教小记》,小思,本名卢玮銮,香港作家。②《贝壳》选自《幻思——席慕容散文赏析》,席慕蓉,台湾画家、作家。著有诗集《七里香》,散文集《有一首歌》等。

19、《在山的那边》选自《长江文艺》,作者王家新。

20、《虽有佳肴》选自《礼记·学记》,《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21、《化石吟》选自《科学24小时》作者张锋。    22、《看云识天气》作者朱泳焱。

23、《绿色蝈蝈》选自《昆早的故事》。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著有《昆虫记》,《自然科学编年史》。

24、《月球上的足迹》选自《20世纪科学发现纵横谈》作者朱长超。

25、《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以记录狐鬼故事、奇特见闻为主,是以笔记形式写成的志怪小说。作者纪昀,字晓岚,清代文学家。

26、《小圣施威降大圣》选自《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

27、《皇帝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安徒生,丹麦童话作家,著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海的女儿》等优秀童话作品。

28、《女娲造人》选自《神话故事新编》。作者袁珂,四川新都人,神话学家。著有《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校注》等。

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选自《金波作品精选》——作者金波。

30、《寓言四则》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②《蚊子和狮子》选自《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③《智子疑邻》选自《韩非子说难》,韩非,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著有《韩非子》。④《塞翁失马》选自《淮南子人间训》,《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等编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年事业单位文学常识积累

全文共 1821 字

+ 加入清单

一、明代文学代表:

1、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浦江)人。作品有《宋东阳马生序》及《宋学士文集》。

2、施耐庵,主要作品有《忠义水浒传》简称《水浒》,有百回本、百二十回本和七十回本,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对后世农民起义产生了巨大影响。

3、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中国第一位全力创作通俗小说的作家。主要作品有《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三国演义》为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章回体小说。

4、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主要作品《西游记》是著名长篇章回神魔小说,是古典文学中最辉煌的神话作品,标志着浪漫主义文学的新高峰。

5、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主要作品有《震川文集》。他推崇唐宋古文,被称为“唐宋派”。

6、汤显祖,字义仍,号若士,又号海若,临川人。主要作品有《牡丹亭》(又名《还魂记》)、《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又叫《临川四梦》,是浪漫主义杰作。

7、冯梦龙,字犹龙,号墨憨斋主人,别号顾曲散人。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三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共120篇。 “三言”与凌蒙初作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二拍”,代表了明代拟话本的最高成就。

8、明朝人称《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为四大奇书。

二、清代文学

清代文学集封建时代文学发展之大成,是古代文学的一个光辉总结。各种文体无不具备,蔚为大观,诸多样式齐头并进,全面繁荣。诗、词、散文等传统文学样式,清代使之得到复兴;小说、戏曲、民间讲唱等新兴文学样式,清代使之达到登峰造极的高度。

1、清诗

清初诗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抗清爱国志士,如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他们的诗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气节。另一类是仕清又忏悔者,如钱谦益、吴伟业,他们的晚年在痛苦中度过,思想矛盾都表现在诗中。

2、清词

清代的词人、词作、词论均多于前代,被称为文学史上的"词之中兴"。以陈维崧为宗主的阳羡词派、以朱彝尊为领袖的浙西词派、以张惠言为代表的常州词派、以及被称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己"的纳兰性德,在词创作方面都极有建树。

3、清散文

清初散文沿着明代"唐宋派"的路线向前发展,较重要的散文作家有侯方域、魏禧、汪琬。

清代的骈文在乾隆时期得到复兴,以阮元为代表的文笔派为文尚骈尚偶,为骈文力争正统地位。经过论争产生了不拘骈散之论。

4、清戏

清代戏剧作家作品数量都十分可观。杂剧数量1300种左右,传奇数量约在1100种左右。杂剧数量虽多于传奇,但清代戏剧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传奇方面,而又以清初传奇为重头戏。

5、清小说

小说创作的繁荣代表了清代文学的主要成就。从数量来看,据统计,清代白话通俗小说的数量大约在400种左右;清代文言小说数量大约在500种左右。这个数字超过明代,居历代之首。

三、明代文学

明代是小说、戏曲等俗文学昌盛而正统诗文相对衰微的时期。明代文学的演变发展,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大的阶段,从明初到正德年间是明代文学的前期,从嘉靖年间到明亡是明代文学的后期。这两个阶段的文学有着显著的变化,表现着鲜明的时代特点。这种变化和特点,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思潮发生变化的必然结果。

明代前期文学

明代前期文学的发展,有个曲折的过程。除元、明之交产生了著名的长篇小说《三国志演义》和《水浒传》外,这时期没有产生成就较大的作品,只是到成化年间戏曲和民歌才有一些新的开拓。

明代后期文学

从嘉靖以后,小说、戏曲等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创作十分繁荣,不仅数量多,而且取材面也较广。这是明代后期文学的一个显著特点。与此同时,诗文也在缓慢地发生变化。

明代文学中小说成就最高,戏曲次之,诗文相对衰微。《三国志演义》可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高峰,《水浒传》则是英雄传奇小说的典范。《西游记》可说是神魔小说的楷模,《金瓶梅》在人情小说中揭露封建社会黑暗方面也是前无古人的。明代的白话短篇小说,是宋、元话本的继续和发展,其成就也很高,它犹如昙花在明后期一现,弥足珍贵。戏曲中的《牡丹亭》以其独特的构思,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精神,影响深远。所以,明代小说、戏曲的成就是极为辉煌的。

明代文学对后世的影响巨大。小说、戏曲的创作经验,为清代许多作家所吸取。清代诗、词、文号称“中兴”,但它们是汲取了明代诗文创作的教训,才开拓出一个新局面的。这些,都说明了明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历史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年公务员公共基础文学常识考点汇总

全文共 4882 字

+ 加入清单

一、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的归类。

1、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3、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

4、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5、苟于是战国末期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6、韩非于是战国末期法家思想员著名的代表。

7、李斯是秦代散文作家中的代表人物。

8、曹操是建安文坛的领袖,开风气之先,影响一代诗风。

9、曹植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

10、陶渊明: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人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进行诗歌创作。

11、鲍照:是南朝刘宋时期成就最高的诗人,其乐府诗对唐代诗人有很大影响。

12、王维是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作家。

13、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14、杜甫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15、岑参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

16、白居易是中唐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

17、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18、李商隐是晚唐诗坛上的著名诗人。

19、欧阳修是北宋诗人革新运动的领袖。

20、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21、苏拭是宋代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一位作家,豪放词派的创始人。

22、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也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

23、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24、李清照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难得的女作家、女词人。

25、关汉卿是元代杂剧的奠基人。

26、马致远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

27、王实甫是元代前期杰出的杂剧作家。

28、张养浩是元代著名的散曲家。

29、于谦是明代著名的诗人。

30、汤显祖是明代成绩最高的剧作家。

31、冯梦龙是明末通俗文学的一代大家。

32、王夫之是清初著名诗文理论家。

33、李渔是清初杰出的戏剧理论家和创作家。

34、瞥雪芹是我国清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35、梁启超是最早高度评价和极为提倡小说创作的人。

36、黄遵宪是“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

37、龚自珍是近代历史开端之际得风气之先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二、文学流派或团体的归类。

1、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

2、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

3、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墨子。

4、法家学派化人物有:韩非子。

5、屈宋:指战国时期的屈原、宋玉。

6、扬马:指西汉扬雄、马司相如。

7、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

8、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陈琳、刘桢、徐干、阮禹、应玚

9、沈诗任笔:指南朝齐梁间的沈约和任昉。

10、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1、沈宋:指初唐武后时期著名的宫延诗人沈全期和宋之问。

12、唐代诗人属于边塞诗派的有:王昌龄、岑参、高适、王之涣、李颀。

13、张王乐府:指张籍、王建所写的乐府诗。

14、郊寒岛瘦:苏轼语,是对中唐诗人孟郊、贾岛诗风的形象概括。

15、元白:指中唐诗人元稹和白居易。

16、南唐二主:指五代时南唐的两个皇帝,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

17、三苏:是苏轼、苏洵、苏辙。

18、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

19、宋代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有:苏轼、辛弃疾。

20、宋代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有:柳永、李清照。

21、元代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22、明代后七子:指宗臣、李攀龙、王世贞、谢榛、梁有誉、涂中行、吴国伦。

23、唐宗派:是明代前后七于的反对派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

24、公安派三袁: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25、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指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26、南施北宋:指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和宋琬。

27、宋诗派:即清代“同光体”诗人,代表作家是陈三立、陈衍。

28、浙西词派:清初词派,以浙江秀水(今嘉兴市)人朱彝尊为代表。

29、阳羡词派:清初词派,以江苏省宜兴人陈维崧为代表。

30、常州词派:清中叶词派,代表人物是张惠言。

31、桐城派:清中叶最著名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姚鼐。

32、苏州作家群:清初戏曲家群体,代表人有李玉、朱素臣、朱佐朝。

33、南洪北孔:指清初著名的戏剧家洪异和孔尚任。

34、南社:成立于1909年,发起人为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

三、主要文学创作基本特点的归类。

1、《论语》的艺术特色有:①浅显、简练、富于哲理性。②在简单的对话中表现人物形象。

2、《墨子》的艺术特色有:①质朴少文采,但逻辑性很强。②善于运用具体事例来说理,从具体问题的争论进而为概括性的辩难,是说理文的一大进展。

3、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有:①气势充沛,笔力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气概。②常用巧妙的譬喻和寓言式的小故事来阐明道理,生动而有说服力。

4、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有:①想象奇幻,构思奇特,极富浪漫主义色彩。②好用各种比喻和寓言来阐明道理,寓抽象概念于具体形象。②行文汪洋恣肆,变化万端。

5、《苟子》的艺术特色是:体系完整,长篇大论,论点明确,论证严密,巧譬博喻,句式整齐。

6、《韩非子》议论透辟,观点鲜明,切中要害,标志着先秦理论文的进一步发展。

7、《战国策》的艺术特色是:①叙事说理铺张渲染,纵横您肆。②善用比喻和寓言故事。③刻划人物,鲜明生动。

8、《离骚》的艺术特色是:①273句,2400余字,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②塑造了诗人伟大爱国者的主体形象。③融铸神话传说,驰聘想象,创造出神奇瑰丽的境界以表现对理想的热烈追求,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④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香草美人,寄托遥深。

9、《吕氏春秋》是一种系统化的集合许多单篇的说理文,层层深入,最负条理,往往以寓言故事为譬喻,富有形象性。

10、《史记》的艺术特色有:①塑造了丰富多彩的、性格鲜明的一系列人物形象。②谋篇布局,独具匠心、善于选择、剪裁和集中史料,善用“互见法”,善写大事和紧张场面,并以细节描写来刻划人物。③寓褒贬于叙事,有强烈的抒情性。④语言生动、准确、灵活。

11、《孔雀东南飞》的艺术特色有:①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代表了汉乐府的最高艺术成就。②成功地塑造了刘兰芝、焦仲卿等几个鲜明的人物形象。③情节曲折,结构完整,结尾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12、曹操诗歌创作的特色有:①大都用乐府旧题表现新的内容。②风格苍凉悲壮。

13、《世说新语》的艺术特色有:①善于通过富有特征性的细节勾勒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面貌,使之栩栩如生。②记事与记言相结合。③语言精炼含蓄,隽永传神。

14、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有:①风格完整,意境深远。②语言平淡自然、富于韵味。③对田园有着真挚的爱,情景交融。

15、南朝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有:①体裁短小,多为五言四句。②语言清新自然。③广泛运用双关语。

16、《搜神记》的艺术特色有:①行文简洁质朴,有魏晋史家的行文特征。②一些名篇结构完整,情节较丰富,粗具短篇小说的规模,人物形象比较鲜明。

17、王维诗歌的特色有:①融诗情画意于一体。②风格清新淡雅、意境幽远。

18、李白诗歌的风格是:飘逸、奔放、雄奇、壮丽。

19、杜甫诗歌的风格是:浓郁顿挫。

20、岑参诗歌的风格特点有:感情真实、气势磅礴、想象新奇、格调激越。

21、白居易诗歌的特点是:①通俗易懂、雅俗共赏。②常用对比手法。③注重人物描写。

22、李商隐诗歌的特色有:①诗歌风格雄浑悲壮。②词作兼有豪放和婉约之长。

23、柳永词作的特点有:①多写都市繁华景象及青楼歌妓的生活。②尤善于表达羁行役之苦。③大量制作慢词。④以铺叙见长。

24、辛弃疾词作的特色有:词风以豪放悲壮为主,“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

25、《三国演义》艺术特色:①善于刻画人物形象。②语言传神、生动、准确。

四、主要著作的文体性质归类。

1、《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

2、《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

3、《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杂史书,也是一部优秀的散文总集。

4、《国语》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5、《左传》是我国早期的编年体历史著作,同时也是具有文学价值的散文名著。

6、《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同时它也是一部伟大的传记文学作品。

7、《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8、《乐府诗集》是唐五代以前乐府诗的总集。

9、《世说新语》是一体按内容分类的笔记小说集。

10、《西厢记》是元杂剧,是我国古典杂曲国的不朽著作。

11、《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12、《西游记》是一部神怪小说。

13、《金瓶梅》是第一部文人独作的白话长篇小说。

14、“三言”“二拍”是明代代表性的短篇小说集。

15、《聊斋志异》是清初最富有创造性、文学成就最高的志怪传奇文言小说。

16、《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讽刺文学的代表作。

17、《红楼梦》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

五、主要著作的基本内容归类。

1、《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采自15个地区的诗,其中大多数是民歌;“雅”有《大雅》、《小雅》,是产生地王都附近的诗;“颂”有《周颂》、《鲁颂》、《商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诗。

2、《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3、《战国策》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洲说各国或互相辩难的言论和行动。

4、《左传》记叙了春秋时期250多年间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历史事实。

5、《史记》记叙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6、《西厢记》写书生张生与崔相国之女莺莺追求婚姻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故事。

7、《世说新语》记载了东汉末年至东晋年间许多贵族、名人的言谈逸事。

8、《三国演义》以蜀汉与曹魏的斗争为主线,描写了自汉末群雄逐鹿至西晋统一历史进程。

9、《西游记》以孙悟空为中心,写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寄寓了广大人民反抗黑暗势力,要求战胜自然、克服困难的精神,曲折地反映了封建时代的社会现实。

10、《红楼梦》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篱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

11、《聊斋志异》描写歌颂爱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败。揭露现实政治的腐败和政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压迫。热情地歌颂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

12、《桃花扇》以候方域、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写南明王朝兴亡的历史,“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13、《长生殿》一方面颂扬李、杨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表达了作者的爱情理想;另一方面又谴责他们荒淫祸国,企图达到“垂戒来世”的目的。

14、《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离死合的爱情故事,提示了反封建礼教的主题。

六、作家,文论家的文学主张归类。

1、孔子文论:以诗教为核心,倡“兴观群怨”说。

2、孟子提出“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和“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3、老子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论。

4、庄子文论祟尚自然,反对人为,提“虚静”、“物化”和“得意忘言”。

5、屈原倡“发愤抒情”说。

6、司马迁提“发愤著书”说。

7、王充文论倡“真善美”相统一。

8、钟嵘文论以“直寻”为核心。

9、李白诗歌理论祟尚自然清新。

10、王昌龄倡“诗境”论。

11、词空图论诗歌要有“味外之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12、韩愈文论:文道合一,务去陈言,气盛言宜,文从字顺。

13、欧阳修文论: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

14、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15、严羽论诗倡“别才、别趣”、“妙悟”、“以盛唐为法”。

16、李蛰主张“童心说”。

17、公安派:倡导“性灵说”,各尽其变,力求创新。

18、王土帧主张“神韵说”。

19、沈德潜主张“格调说”。

20、翁方纲主张“肌理说”。

21、袁枚主张“性灵说”。

七、文学理论作品归类。

1、曹丕《典论·论文》。

2、陆机《文赋》。

3、钟嵘《诗品》。

4、刘勰《文心雕龙》。

5、杜甫《戏为六绝句》。

6、白居易《与元九书》。

7、皎然《诗式》。

8、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9、李清照《论词》。

10、张戒《岁寒堂诗话》。

11、严羽《沧浪诗话》。

12、张炎《词源》。

13、叶燮《原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小学生语文文学常识:三字经全文

全文共 1776 字

+ 加入清单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日赤道,日所权。

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

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原。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四书熟,孝经通,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彀梁。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五子者,有荀杨,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辙东,王纲堕,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辽与金,帝号纷,迨灭辽,宋犹存。

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

太租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

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权阉肆,蔻如林,李闯出,神器终。

清世租,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

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

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业没。

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

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

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

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缀。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

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彼虽幼,身己仕。有为者,亦若是。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幼而学,壮而行,上至君,下泽民。

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籝。我教子,惟一经。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语文教师招聘文学常识

全文共 3412 字

+ 加入清单

语文学习就来源于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有很多发人深省的道理所以它一直永垂不衰。下面小编收集了语文教师招聘文学常识,供大家参考。

1、在先秦作品中,“重章叠句,一唱三叹”是哪部作品的艺术特点?

答:《诗经》

2、《诗经》收录的是什么年代的作品,共多少篇?

答:《诗经》收录的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500多年间的诗歌作品,共305篇。

3、先秦时期的历史著作主要有哪几部?

答:主要有三部:《左传》、《国语》、《战国策》。

4、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综合性的图书分类目录是哪部作品,作者是谁?

答:《汉书·艺文志》,作者班固。

5、“志人”小说《世说新语》属于什么体的小说,作者是谁?

答:属于笔记体小说,作者是刘义庆。

6、《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多行不义必自毙”一语所指斥的对象是谁?

答:共叔段。

7、屈原在学习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哪种新的诗歌样式?

答:楚辞。

8、“汉赋四大家”是哪四位?

答:“汉赋四大家”是司马相如,班固,杨雄,张衡。

9、《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冯谖”是什么身份?

答:“冯谖”的身份是门客。

10、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抒情诗是哪部作品,作者是谁?

答:《离骚》,作者屈原。

11、《战国策》这部历史著作采用的是什么体例?

答:国别体。

12、建安文人的作品具有什么特色?

答:多写五言诗,抒发了忧国治世的愿望,作品具有“慷慨悲凉”之气,被誉为“建安风骨”。

13、鲍照诗作风格劲健,富有文采,他对哪种诗体的发展有重要贡献?

答:七言诗。

14、屈原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答: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15、秦代李斯的代表作品是哪篇?

答:《谏逐客书》。

16、收录了从汉代到隋唐的全部乐府作品的诗集是哪部作品,编者是谁?

答:《乐府诗集》,编者是宋代的郭茂倩。

17、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是哪一部?

答:《左传》。

18、“魏晋风度”的主要载体是什么?

答:《世说新语》。

19、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学和传记文学的先河的是哪部作品,作者是谁?

答:《史记》,作者司马迁。

20、被后人誉为“五言之冠冕”的是哪部作品?

答:汉末文人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

21、《汉书》、《左传》、《论语》和《国语》,哪个属于语录体散文集?

答:《论语》。

22、我国最早大量创作田园诗的诗人是谁?

答:陶渊明。

23、苏轼所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山水田园诗人是指哪一位?

答:王维。

24、“永明体”具有怎样的特色,是谁创造的?

答:“永明体” 讲究声律和对仗,是沈约、谢朓等人创造的。

25、魏晋南北朝时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学理论批评专著有哪几部?

答: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萧统的《文选》。

26、“元曲四大家”是指哪四位,他们各自的代表作是什么?

答: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分别为:

关汉卿——《窦娥冤》

马致远——《汉宫秋》

白朴——《梧桐雨》

郑光祖——《倩女离魂》。

27、“吴中四士”是指哪四位?

答: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

28、在现存唐诗中,哪三位诗人创作存量最高?

答:白居易,有2888首诗;杜甫,有1465首诗;李白,有1045首诗。

29、清人王闿运称“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的诗人是哪一位,“孤篇”是指哪一篇?

答: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0、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以哪些诗人为代表?

答:孟浩然、王维。

31、“唐宋八大家”是指哪些作家?

答: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韩愈、柳宗元。

32、“初唐四杰”是指哪四位?

答: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33、李颀的《古从军行》属于什么内容的诗?

答:边塞诗。

34、宋词分为哪两大流派,各派的代表人物是谁?

宋词两大流派: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轼(北宋)、辛弃疾(南宋)。

婉约派代表人物:秦观、李清照、贺铸、周邦彦。

35、北宋词人被称为“二晏”的是哪两位?

答:晏殊,晏几道。

36、“诗仙” 和“诗圣” 各是哪位诗人,他们的诗歌各具什么特色?

答:李白是“诗仙”,诗风飘逸;杜甫是“诗圣”,诗风沉郁。

37、“元白”是指中唐时期的哪两位诗人?

答:元稹,白居易。

38、李商隐的《隋宫》属于什么诗体?

答:七言律诗。

39、被称为“诗鬼”的唐代诗人是哪一位?

答:李贺。

40、唐代“边塞诗派”以哪些诗人为代表?

答:高适、岑参、王昌龄。

41、第一个大量创制慢词长调的词人是哪一位?

答:柳永。

42、辛弃疾的词雄奇豪放,苍凉沉郁,他独创了什么词体?

答:稼轩体。

43、晚唐时的“小李杜”是指哪两位诗人?

答:李商隐、杜牧。

44、《漱玉词》是谁的词集?

答:李清照。

45、词兴起于何时,极盛于何时,是从哪里发展而来的?

词兴起于唐五代,极盛于宋代,是由民间的“曲子词”发展而来的。

46、“花间派”词人的词作被编入哪部作品中?

答《花间集》。

47、代表元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是什么?

答:元杂剧。

48、词史上第一个以诗为词,开拓词境的词人是哪一位?

答:苏轼。

49、提出抗金建议的《美芹十论》和《九议》是谁写的奏疏?

答:辛弃疾。

50、什么是“古文运动”?

答:针对唐初创作中的形式主义,中唐时的韩愈、柳宗元积极倡导“尊崇儒学”、“文以载道”,提倡恢复秦汉文章传统,强调语言“文从字顺”和作家的修养,力求改变文体、文风,这就是“古文运动”。

51、什么是元代散曲中的小令和套数?

答:元代散曲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小令由单支曲子组成,如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 秋思》;套数是由同一宫调若干支曲调连缀而成,如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南吕”是宫调名,“一枝花”是第一支曲牌名,“不伏老”是标题。

52、元代的哪部作品被誉为“杂剧之冠”,作者是谁?

答:《西厢记》,作者王实甫。

53、王实甫在《西厢记》中提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爱情口号是哪一句话?

答: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54、什么是章回小说?

答:章回小说是以分回标题的形式展开情节的长篇白话小说。

55、明代的“四大奇书”是指哪四本书,各自的作者是谁?

明代的“四大奇书”及作者分别为:

《三国演义》——罗贯中

《水浒传》——施耐庵

《西游记》——吴承恩

《金瓶梅》——兰陵笑笑生。

56、明代的拟话本“三言”、“二拍”是指哪些作品?

答:“三言” 指冯梦龙编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二拍”指凌濛初写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

57、明代的“四大传奇”是指那些作品?

答:《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

58、《牡丹亭》是明代一部著名的戏剧传奇,作者是谁?

答:汤显祖。

59、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包括哪些作品?

答:《南柯记》、《邯郸记》、《牡丹亭》、《紫钗记》。

60、明代小品文集大成的作家是哪一位?

答:张岱。

61、张岱的散文集主要有哪两本?

答:《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

62、清代文学成就最高的是哪种体裁,代表作品有哪些?

答:小说,代表作品有: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曹雪芹的《红楼梦》、李汝珍的《镜花缘》等。

63、李渔(笠翁)在哪本书中系统地论述了戏曲文学的特点及戏曲表演艺术?

答:《闲情偶寄》。

64、“南洪北孔”是指哪两位戏剧家,他们的代表作是什么?

答:“南洪”是指洪昇,他的代表作是《长生殿》;“北孔”是指孔尚任,他的代表作是《桃花扇》。

65、清末四大谴责小说是哪四部作品,各自的作者是谁?

答:清末四大谴责小说及作者分别为:

《官场现形记》——李宝嘉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吴沃尧

《孽海花》——曾朴

《老残游记》——刘鹗。

66、1917年,陈独秀在哪本杂志上发表了《文学革命论》一文,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

答:《新青年》。

67、现代诗歌史上“新月派”的代表人物是哪几位?

答: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胡适等人。

68、胡适的主要著作有哪些?

答:《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中国哲学史大纲》、《中国章回小说考证》等。

69、有“雨巷诗人”之称的“现代派”诗人是哪一位?

答:戴望舒。

70、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谁写的,小说的名字是什么?

答:鲁迅写的《狂人日记》。

71、郁达夫写的自传体小说叫什么名字?

答:《沉沦》。

72、长篇小说《子夜》的作者是谁?

答:茅盾。

73、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是由哪三部作品组成的?

答:《家》、《春》、《秋》。

74、曹禺的戏剧代表作有哪些?

答:《雷雨》、《日出》。

75、鲁迅写的《野草》和《朝花夕拾》分别属于什么文学体裁?

答:《野草》是散文诗集;《朝花夕拾》是散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语文文学常识必知

全文共 1301 字

+ 加入清单

学习语文就需要不断积累各种各样的文学常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必知的语文文学常识,欢迎大家阅读!

1. 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2. 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严复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是一个由不懂外,却成了翻译家的人。

3. 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4. 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是:狂人日记

5. 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

6. 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

7. 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是:(夏衍)包身工

8. 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其作品是《龙须沟》

9. 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 墨

10. 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11.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词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以王维,孟在为代表的其风格,前者雄浑豪,后者恬淡疏朴。

12.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13.“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14. 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 我国的鲁迅

15. 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 奥德赛

16. 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 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

17. 三从四德中:三从--未嫁从父 既嫁从夫 夫死从子;四德--妇德 妇言 妇容 妇功/品德 辞令 仪态 女工

18.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夏至节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节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后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19.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 群为臣纲 夫为妻纲;五常--仁 义 礼 智 信

20.三姑六婆:三姑--尼姑 道姑 卦姑;六婆--媒婆 师婆(巫婆) 牙婆 虔婆 药婆 接生婆。

21.三皇五帝:三皇--伏羲 燧人 神农;五帝--黄帝 颛琐 帝喾 尧 舜

22.三教九流:三教--儒 道 释;九流--儒家 道家 阴阳 法 名 墨 纵横 杂 农。

23.三山五岳:东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莱、方丈;五岳--东岳泰山 南岳衡山 西岳华山 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

24.三牲:祭祀用的牛羊猪(太牢)(无牛为少牢)

25.三一律:欧洲古典广义戏剧理论家所制定的戏剧创作原则,就是地点一致,时间一致,情节一致。

26.佛教三昧:止息杂虑,心专注于一境。(修行方法之一)

27.佛教三藏:总说根本教义为经,述说戒律为律,阐发教义为论(通晓三藏的叫三藏法师)

28.三省六部: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六部--吏 户 礼 兵 刑 工

29.三苏:苏洵 苏轼 苏辙 ;三军:上中下/左中右/海陆空

30.三吴:吴郡 吴兴 会稽(丹阳) ;三国:魏 蜀 吴

31.三秦:雍王(西) 塞王(东) 瞿王(陕西北)

32.三楚:港陵-南楚 吴-东楚 彭城-西楚

33.三原色:红 绿 蓝

34.三坟五典:三坟--伏羲 神农 黄帝;五典--少昊 颛顼 高辛 唐尧 虞 舜。

35.三体石经:尚书 春秋 左传/古文 小篆 汉隶三种字体书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明代的文学常识

全文共 1199 字

+ 加入清单

文学常识教学,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不妨看看明代的文学常识。以下仅供参考!

一、小说

1、《三国演义》: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2、《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作者据传为元末明初施耐庵,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在梁山起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

3、《西游记》: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作者为明代小说家吴承恩。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唐僧从投胎到取经受了九九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九九归一,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鲁迅评价:“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4、《金瓶梅》: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白话世情章回小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是明代“四大奇书”之首。《金瓶梅》借《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故事为引子,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 、富商三种身份的封建时代市侩势力的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bai,具有较深刻的认识价值。

古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5、“三言”:指明代冯梦龙纂辑的短篇小说集,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

6、“二拍”:凌濛初的中国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作品多是取材于古往今来的一些新鲜有趣的轶事,敷演成文,以迎合市民的需要,同时也寓有劝惩之意。

二、戏曲

明代戏曲包括传奇戏曲和杂剧,分别在宋元南戏和金元杂剧的基础上发展衍化而来。

1、元末明初五大传奇《琵琶记》与荆(《荆钗记》)、白(《白兔记》)、拜(《拜月亭》)、杀(《杀狗记》)的出现,是杂剧时代向传奇时代转变的标志。

2、《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描写的是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

3、嘉靖以后传奇创作大盛,出现了李开先的《宝剑记》、传为王世贞(一说其门人)作的《鸣凤记》、梁辰鱼的《浣纱记》三部重要作品。《宝剑记》把林冲塑造为勇于向高俅、童贯斗争的草莽英雄,借以表达作者对黑暗统治的抗议。《鸣凤记》以时事入剧,直接写杨继盛等人同奸臣严嵩的斗争。《浣纱记》写吴越兴亡故事,寄意深远。

三、诗文

1、刘基:字伯温,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散文《卖柑者言》中有一名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2、于谦:字廷益,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代表作《石灰吟》。

3、归有光:世称“震川先生”,其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是明代“唐宋派”代表作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代表作《项脊轩志》。

[明代的文学常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作文可用的100个文学常识

全文共 3727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能在写作文的时候引用一些文学常识,一定会让自己的文章加分不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作文可用的100个文学常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三百千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2、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3、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4、古代四大类书

《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全唐文》

5、八股

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6、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7、五大奇书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金瓶梅》

8、十三经

《易经》《诗经》《尚书》《周礼》《仪礼》《左传》《礼记》《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

9、六子全书

《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

10、汉字六书

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11、书法四体

正、草、隶、篆

12、文房四宝

湖笔、徽墨、宣纸、端砚

13、书法九势

落笔、转笔、藏锋、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14、春秋三传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15、三书

《魏书》《蜀书》《吴书》

16、乐府双璧

《木兰词》《孔雀东南飞》

17、史学双璧

《史记》《资治通鉴》

18、三史

《史记》《汉书》《东观汉记》(魏晋南北朝)

《史记》《汉书》《后汉书》(唐开元之后)

19、二拍

《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20、三言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21、左思《三都赋》

《蜀都赋》《吴都赋》《魏都赋》

22、南朝三谢

谢灵运、谢安、谢眺

23、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4、李清照三名句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新来瘦,非千病酒,不是悲秋。

25、北宋文坛四大家

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

26、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27、明代江南四大才子

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宾

28、清代词家三绝

纳兰性德、朱彝尊、陈维嵩

29、扬州八怪

汪士慎、 李鳝 、金农、黄慎、高翔、郑燮、罗聘、李方膺

30、北宋四大书法家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31、楷书四大家

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赵孟页

32、南宋诗坛四大家

杨万里、陆游、范成大、尤袤

33、大李杜

李白、杜甫

34、小李杜

李商隐、杜牧

35、千古文章四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

36、竹林七贤

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

37、建安七子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38、唐宋散文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39、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

40、元末明初吴中四杰

高启、杨基、张羽、徐贲

41、元杂剧四大爱情剧

《西厢记》 《墙头马上》 《拜月亭》 《倩女离魂》

42、元杂剧四大悲剧

《窦娥冤》《汉宫秋》《赵氏孤儿》《梧桐雨》

43、中国十大古典悲剧

《窦娥冤》《赵氏孤儿》《汉宫秋》《琵琶记》《精忠旗》《娇红记》《清忠谱》《长生殿》《雷峰塔》《桃花扇》

44、中国十大古典喜戏

《救风尘》《墙头马上》《西厢记》《李逵负荆》《看钱奴》《幽阁记》《中山狼》《玉簪记》《绿牡丹》《风筝误》

45、中国历史上十大女诗人

班婕妤、 蔡琰、左芬、苏蕙、谢道韫、鲍令晖、 薛涛、李清照、朱淑贞、秋瑾

46、四大谴责小说

《官场现形记》《二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

47、民间四大传说

《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48、《诗经》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个组成部分,使用赋、比、兴的手法。

49、《论语》

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和行动,由孔子的弟子编纂。

50、《左传》

我国第一部叙事比较详细的编年史,记载了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大事。

51、《吕氏春秋》

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辑而成,杂家的代表作,以儒家、道家思想为主,吸收了墨家、法家等各家思想。

52、《战国策》

记载战国时代各国游说之士的策略,共33篇。

53、《楚辞》

西汉刘向收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汇集而成,共17篇。

54、贾谊

西汉政治家、文学家,代表作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

55、《史记》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史。

56、《汉书》

纪传体史书,东汉史学家班固受诏编写,未完,死于狱中,后由班昭、班彪等完成。

57、《孔雀东南飞》

保存下来的最早的长篇叙事诗。

58、曹操

字孟德,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代表作有《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

59、诸葛亮

政治家、军事家,《出师表》为其代表作。

60、曹植

字子建,诗人,曹操的第三子,代表作为《七步诗》。

61、《搜神记》

笔记体志怪小说,作者是东晋史学家、文学家干宝。

62、陶渊明

东晋诗人,存留120多首诗,其中20多首田园诗,开辟五言诗的新境界。《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都是其代表作。

63、《水经注》

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水经》是古代一部记我国河流水道的书,郦道元为之作注。

64、《后汉书》

南朝史学家范晔所著,与《史记》《汉书》合称"三史"。

65、《木兰诗》

民间叙事诗,北朝乐府民歌中最杰出的作品。

66、王之涣

诗人,歌咏边塞的诗歌最著名。代表作有《凉州词》、《登鹳鹊楼》。

67、王维

盛唐时期著名诗人,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代表作有《山居秋暝》《送别》《使至塞上》。

68、孟浩然

擅长山水田园诗,与王维并称“王孟”。代表作有《春晓》《过故人庄》。

69、王昌龄

擅长七绝,主要写边塞诗和宫怨诗。

70、李白

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想象丰富,感情奔放,形象雄奇,语言瑰丽活泼,擅长乐府和绝句,许多诗成为千古绝唱。

71、杜甫

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感情真切,思想深刻,意境深沉,语言准确,许多诗流传千古。

72、白居易

晚唐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深刻反映现实,反映民众疾苦,感情充沛,语言通俗,雅俗共赏。代表作有《长恨歌》《忆江南》《卖炭翁》。

73、韩愈

世称韩昌黎,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积极提倡古文运动,恢复古代朴实文风,留下大量文情并茂的文章。

74、柳宗元

积极提倡古文运动,写出大量优秀散文、游记、寓言、诗歌等。代表作有《小石潭记》《江雪》《捕蛇者说》。

75、杜牧

晚唐杰出诗人、散文家,尤以七言绝句著称,后人称为“小杜”,以别于杜甫。《江南春绝句》、《阿房宫赋》等为其代表作。

76、岑参

写边塞诗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代表作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7、刘禹锡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中唐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著有《乌衣巷》《陋室铭》。

78、范仲淹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代表作有《岳阳楼记》。

79、欧阳修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在散文、诗歌、史传编写、诗文评论方面均有成就。代表作有《醉翁亭记》《伶官传序》。

80、苏轼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北宋文坛领袖,诗、词、散文均有极高成就。倡导诗文  革新运动。

81、王安石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提倡变法。倡导诗文  革新运 动,代表作有《伤仲永》《游褒禅山记》。

82、李清照

北宋女词人,在散文诗词方面均有成就。代表作有《声声慢·寻寻觅觅》《夏日绝句》。

83、陆游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是现留诗作最多的诗人,存诗9300多首。代表作有《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示儿》等。

84、辛弃疾

南宋著名爱国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

85、文天祥

北宋政治家、诗人,写了许多爱国主义诗文,代表作有《正气歌》《过零丁洋》。

86、柳永

北宋婉约派词人,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代表作有《雨霖铃》《少年游》。

87、周敦颐

北宋著名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代表作有《爱莲说》。

88、姜夔

南宋词人,代表作有《扬州慢》。

89、关汉卿

元代杂剧作家,代表作有《窦娥冤》。

90、施耐庵

元末明初的文学家。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水浒传》。

91、罗贯中

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所著《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92、吴承恩

在民间传说、杂剧和其他著作的基础上创作《西游记》,是浪漫主义的长篇神话小说。

93、冯梦龙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通俗小说作家。作品以所辑《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最著名。

94、蒲松龄

字留仙、剑臣,号柳泉,代表作为文言短篇志怪小说集《聊斋志异》。

95、方苞

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创始人,与姚鼐、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代表作有《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

96、吴敬梓

所著《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优秀长篇讽刺小说。

97、曹雪芹

完成了《红楼梦》前80回,《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的最高峰。

98、龚自珍

清朝中后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散文家,“桐城派”奠基人之一。

99、梁启超

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是改良主义思想家、宣传家。代表作有《少年中国说》。

100、顾炎武

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中国四大名著有关的文学常识

全文共 7184 字

+ 加入清单

曹雪芹,中国清代小说家,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其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曹雪芹画像白旗包衣(家奴)。

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祖父曹寅,父辈的曹颙和曹頫相继担任江宁织造达60余年之久,颇受康熙帝宠信。曹雪芹在富贵荣华中长大。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多次打击,曹頫被革职入狱,家产抄没,举家迁回北京,家道从此日渐衰微。这一转折,使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更清醒地认识了封建社会制度的实质。从此他远离官场,无视权贵,生活一贫如洗。

他能诗会画,擅长写作,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小说《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披阅10载,增删5次,写出了这部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巅峰的文学巨著。《红楼梦》以其丰富的内容,曲折的情节,深刻的思想认识,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幼子夭亡,曹雪芹陷于过度忧伤和悲痛,到这一年的除夕(1764年2月1日),因贫病无医而逝世(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八年和二十九年两种说法),入葬费用由好友资助。

另在学术界有一说法:在他生前,《红楼梦》没能完稿。今传《红楼梦》120回,其中前80回为曹雪芹所写,后40回为高鹗所续。

《红楼梦》,中国清代长篇小说。一名《石头记》。作者曹雪芹。

《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婚姻悲剧为主线,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表现了封建的婚姻、道德、文化、教育的腐朽、堕落,塑造了一系列贵族、平民以及奴隶出身的女子的悲剧形象,展示了极其广阔的封建社会的典型生活环境,曲折地反映了那个社会必然崩溃、没落的历史趋势。作品还歌颂了贵族的叛逆者和违背封建礼教的爱情,体现出追求个性自由的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并深刻而全面地揭示了贾、林、薛之间爱情婚姻悲剧的社会根源。但由于历史的局限,作者在写出封建大家族没落的同时,也流露出惋惜和感伤的情绪,蒙有一层宿命论和虚无主义的色彩。

贾宝玉是小说的中心人物。作为荣国府嫡派子孙,他聪明灵秀,是贾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继承人。但他的思想性格却促使他背叛了家庭。其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生活。在他心里,人只有真假、

善恶、美丑的划分。他憎恶和蔑视世俗男性,亲近和尊重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女性。与此相连,他憎恶自己出身的家庭,爱慕和亲近那些与他品性、情趣相投而出身、地位寒微的人物。贾宝玉对个性自由的追求,集中表现在爱情婚姻方面。封建的婚姻要听从父母之命,取决于家族的利益。可是贾宝玉一心追求真挚的思想情谊,毫不顾及家族的利益。他和林黛玉相爱,是以含有深刻社会内容和深厚的思想感情为基础的。这种爱情与封建主义的矛盾,又推动他步步克服自身的劣点和弱点,日益发展他进步的、叛逆的思想性格。但他的思想并未达到否定君权、族权亦即封建主义统治权的高度。他所深恶痛绝的,正是他所仰赖的。他无法与封建主义统治彻底决裂,又不可能放弃自己的民主主义思想要求。因而他的出路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最后只能到虚无缥缈的超现实世界中去。

林黛玉是一个比贾宝玉更多一些悲剧色彩的艺术典型。她出身在一个已经衰微的封建家庭。封建礼教和世俗功利对她的影响有限得很,她保持着纯真的天性,敢爱敢恨,我行我素,很少顾及后果得失。因父母相继去世,她不得不寄居在声势显赫的荣国府里。环境的势利与恶劣,使她自矜自重,警惕戒备;用直率与锋芒保卫自我的纯洁,免受轻贱和玷辱。在这个冷漠的环境中,宝玉是她唯一的精神寄托,她执著而强烈地向宝玉要求彼此知心、忠于自我的严肃专一的爱情。但两人的恋爱注定是一个悲剧。因为它违背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制度,恋爱的叛逆思想内核又与整个封建主义相冲突,触及封建家庭的根本利益,毫无调和余地。终于,林黛玉怀抱纯洁的爱和对环境的怨愤永远地离开了尘世,实现了她的誓言:“质本洁来还洁去”。

薛宝钗出身在一个豪富的皇商家庭,性格本质与林黛玉截然不同。她们都同样博览诗书,才思敏捷,但林黛玉一心追求美好丰富的精神生活,而薛宝钗却牢牢把握着现实的利益,孜孜以求的是富贵荣华。薛家母子3人在贾家长期住下的用意是要实现薛宝钗与贾宝玉的金玉良姻。薛宝钗虽然得不到贾宝玉的爱情,但却握有实现婚姻的优势。她以自己的人品和才干,逐渐在封建家长的心目中造成了“宝二奶奶”非她莫属的牢固地位;再加上薛家拥有贾家所急缺的财富,她所追求的婚姻势在必成。然而“金玉良姻”只是徒具形式的婚姻,这种婚姻的成功意味着薛宝钗悲剧的开始。

《红楼梦》在艺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的叙述和描写就像生活本身那样丰富、深厚、逼真、自然。《红楼梦》在艺术表现上普遍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作者安排了鲜明对照的两个世界:一是以女性为中心的大观园,这是被统治者的世界;一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这是统治者的世界。作者还常常拿一个人对两件事的不同态度对比,拿两个人对同一件事的态度对比,在对比中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隐秘,表达作者的爱憎倾向。《红楼梦》善于处理虚实关系,它实写而不浅露,虚写而不晦暗,创造出一个含蓄深沉的艺术境界。作者善于运用春秋笔法,也就是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比如将王夫人对林黛玉的憎恶写得十分含蓄。《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它以一个贵族家庭为中心展开了一幅广阔的社会历史图景,社会的各阶级和阶层都得到了生动的描画。《红楼梦》的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学史上是罕见的。

《红楼梦》早期流传的抄本带有“脂砚斋”等人批语,题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这种“脂评本”仅80回,现存版本完整的很少。另有《乾隆抄本百二十回红楼梦稿》,则为120回,前80回主要据“脂评本”抄集校改。乾隆五十六年(1791)由程伟元、高鹗活字排印《红楼梦》,题《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120回。乾隆五十六年排印本称程甲本,第二年程伟元和高鹗对程甲本修订后的排印本称程乙本,合称程高本。

小说在当时已广为流传,封建朝廷屡禁不绝。其杰出的现实主义创作成就,给后人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经验,历来以《红楼梦》题材创作的诗词、戏曲、小说、电影不胜枚举。对《红楼梦》的评论和研究也日见繁盛,人称红学。知名的学派有评点派、索隐派、新红学派。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作者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贯中是他的字,山西太原人(还有庐陵、东原、钱塘等多种说法)。他生于元代,死于明初,大约生活在公元1330~1400年间,他生平不见史传,据某些片断的材料说,他性格孤介,“与人寡合”,因“遭时多故”,东奔西走,“不知其所终”。他还是一个“有志图王者”,曾充当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的幕客。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据说小说创作有数十种,曾写过十七史演义。现存署名罗贯中的通俗小说,除《三国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他还写过杂剧和乐府隐语,现存的杂剧作品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

《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及魏、蜀、吴三国历史为题材。作者在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运用了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写成了《三国志通俗演义》。这部书版本很多,现存的最早刊本是明嘉靖本。全书24卷,240则,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它集中了宋元讲史话本和戏曲中的精彩部分,将元代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全部加以改写(删去了荒诞的故事,增加了史实,扩充了篇幅),成为一部长篇巨著。此后,新刊本大量出现,但它们都只是在嘉靖本的基础上,作了一些增删、整理的工作,没有大的改变。最流行的本子,是清初毛纶、毛宗岗父子增删、评点过的120回《三国演义》。书约成于康熙初年,比嘉靖本更加紧凑完整。现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即根据这个本子重印,删去了评点。

《三国演义》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写起,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全国统一为止,前后共97年。它描述了三国时期纷繁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它的主要思想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三国之间军事、政治、外交事件的描述,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各种斗争的经验和智慧。这些可供我们借鉴。孔明身上就集中反映了各种斗争的经验、智慧和才能。2.揭示了当时矛盾重重、动乱不安的局面。这能帮助我们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封建统治阶级的反动本性。3.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动乱年代里人民群众的苦难生活与和平统一的愿望。小说描叙了封建军阀屠杀人民,劫掠百姓,以致田园荒芜,生产凋敝,白骨如山,饿莩遍野的历史事实。作者对坚持分裂割据的军阀进行了鞭挞和嘲讽;对于曹操,虽不赞成由他来统一天下,但在写他同北方军阀进行斗争时,却如实地描述了他的雄才大略;作者本来寄希望于蜀汉,把刘备、孔明作为仁君、贤相的典型来塑造,希望他们君臣际会,作出一番功业,统一中国,使百姓安居乐业。这种反对分裂、主张统一的思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意义。4.“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十分鲜明。尊曹或尊刘,是历史家长期的争论,这不过是封建正统观念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不同表现。《三国演义》“尊刘贬曹”的倾向,既继承了晚唐以来三国故事,直到《平话》一贯“尊刘”的文学传统,又继承了东晋习凿齿和南宋朱熹“尊刘”的史学传统,表现了为东晋、南宋偏安的汉族王朝争正统,反对入侵的外族统治的思想倾向,反映了元明之际汉族人民的民族意识。此外,《三国演义》还大力宣扬了刘、关、张的“义气”。所谓义气,内容十分复杂,既渗透了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观念,也包含着当时人民的道德理想。有的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和鼓舞人民的力量,如人民用义气互相团结,互相救援。但是由于义气不是从阶级观点出发,而往往是从个人恩怨出发的,所以常常被封建统治阶级所利用。

《三国演义》虽以历史为题材,但它毕竟不是史书而是文学作品。因为它经过了艺术加工,有不少虚构。《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1.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全书写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各类人物各有共性;同类人物各有个性。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加以夸张,并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条基本原则。小说中运用这一原则的最好说明,就是向来人们所谓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斗争中,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塑造。对于主要人物,往往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表现其复杂的性格。2.它长于描述战争。全书共写大小战争四十多次,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其中尤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最为出色。对于决定三国兴亡的几次关键性的大战役,作者总是着力描写,并以人物为中心,写出战争的各个方面,如双方的战略战术、力量对比、地位转化等等,写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而又不显得凄惨,一般具有昂扬的格调,有的还表现得从容不迫,动中有静,有张有弛。3.它的结构,既宏伟壮阔而又严密精巧。时间长达百年,人物多至数百,事件错综,头绪纷繁。而描述既要符合基本事实,又要注意艺术情节的连贯。因此,在结构的安排上是有很大困难的。可是作者却能写得井井有条,脉络分明,各回能独立成篇,全书又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这主要得力于作者构思的宏伟而严密。他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来组织全书的故事情节,既写得曲折多变,而又前后连贯;既有主有从,而又主从密切配合。4.语言精练畅达,明白如话。今天看来,这种语言似乎半文不白,但在当时它却近于白话;用这种语言来写长篇小说,是一种创举,和过去某些小说粗糙芜杂的语言相比,是一个明显的进步。《三国演义》在艺术上的最大缺点,一是人物性格固定化,缺少发展变化。这可能是受了民间传说人物定型化的影响和历史材料的局限。二是想像、夸张有时不合情理。鲁迅先生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批评是很中肯的。

《三国演义》问世以来,影响深远。它是广大人民认识三国时代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军事、政治斗争和整个社会面貌的教科书;它曾为后世农民革命的战略策略提供了借鉴;几百年来它为民族戏曲提供了大量题材;为后世文学提供了一种反映复杂历史生活的体裁。

施耐庵的生平事迹不详,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20世纪20年代以来,江苏兴化地区陆续发现一些有关材料,如《施耐庵墓志》《施耐庵传》等。《墓志》说他生于1296年,死于1370年,曾中进士,在钱塘(今浙江杭州)做过两年官,与当道不合,弃官回乡,从事著述。由于材料相互矛盾之处不少,这些材料的真伪问题学术界一直未有定论。

《水浒传》是明代长篇小说,它的作者,明人说法不一,有说施耐庵和他的学生罗贯中合作,现在大都认为是施耐庵所作。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全书前半部写“官逼XX”,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写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它反映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的规律。起义英雄的行动,是由小到大,由个人反抗到集体行动,由无组织到有组织,最后汇成一股浩浩荡荡的起义大军。作者对起义英雄予以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讴歌,特别是对一些出身下层社会的英雄,如李逵、三阮、武松、石秀等,他们受剥削压迫最深重,反抗性也最强,为了正义事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些朝廷的叛逆,所谓“不赦”的罪人,个个可敬可爱,光辉动人。对封建阶级的黑暗势力则尽情揭露,从最基层的郑屠、西门庆等,到上层的梁中书、高廉之流,以及他们的靠山蔡京、高俅,将他们写得丑恶不堪,和梁山英雄形成鲜明的对比。本书结构严整,以官逼XX、替天行道为主线,每一个故事如林冲上山、武松打虎、智取生辰纲等章回,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语言以口语为基础,明快,洗练,准确,生动。叙事绘声绘色,极为传神。总的说来全书的艺术水平是不平衡的,后半部不如前半部。

《水浒传》有多种版本,现存有明代100回本和120回本,还有清代金圣叹评点的70回本。

吴承恩(1510?——1582?)明代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怀安山阳(江苏淮安)人。他生于一个有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后流寓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晚年因家贫出任长兴县丞,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久愤而辞官,贫老以终。

吴承恩自幼喜欢读野言稗史,熟悉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科场的失意,生活的困顿,使他加深了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现实的认识,促使他运用志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懑。他自言:“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

吴承恩杰出的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以唐代玄奘和尚赴西天取经的经历为蓝本,在《大唐西域记》、《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作品的基础上,经过整理、构思最终写定。作品借助神话人物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改变现实的愿望,折射出作者渴望建立“君贤神明”的王道之国的政治理想。小说借助唐僧师徒在取经路上经历的八十一难折射出人间现实社会的种种情况。小说想象大胆,构思新奇,在人物塑造上采用人、神、兽三位一体的塑造方法,创造出孙悟空,猪八戒等不朽的艺术形象。全书组织严密,繁而不乱,语言活泼生动且夹杂方言俗语,富于生活气息。主题上冲淡了故事原有的宗教色彩,大大丰富了作品的现实内容,具有民主倾向和时代特点。作品讽刺幽默。呈现出不同于以往取经故事的独特风格。

《西游记》的出现,开辟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书中将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通严肃的批判巧妙的结合的特点直接影响着讽刺小说的发展。《西游记》是古代长篇小说浪漫主义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它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美国大百科全书》认为它是“一部具有丰富内容和光辉思想的神话小说”,《法国大百科全书》说:“全书故事的描写充满幽默和风趣,给读者以浓厚的兴味。”从19世纪开始,它被翻译为日、英、法、德、俄、等十来种文字流行于世。

《西游记》的故事来自于唐太宗贞观年间,僧人玄奘历尽艰难险阻,到印度取经的真实事迹,唐僧取经的故事,600年来在民间广为流传,经过无数人的创造、取舍、增删、修改、加工,吴承恩成了最后的集大成者。全书共100回,41个故事。

有赞誉道:“《西游》一书,自始至终,皆言诚意正心之要,明新至善之学,并无半字涉于仙佛邪淫之事,或问《西游记》果为何书?曰实是一部奇书,一部妙文”“其思想之宏阔奇伟,实令人叹服。”鲁迅亦曾道:“承恩本善于滑稽,他讲妖怪的喜怒哀乐都近于人情,所以人人都喜欢看。”

《西游记》中最迷人的人物当属孙悟空,这个神通广大的猴子上天入地,独来独往,是那么的率性而为,至情至性和无拘无束,代表了人类精神中最自由和顽皮的部分,也成为了无数人理想的象征和寄托。西行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以及一路上的神奇怪异,动人心魄的神魔冲突,以反映取经过程中遭受的磨难和极致的艰辛。“真经”已成了“成功”和“目标”的象征。人们关注着“八十一难”的过程,是因为这一系列的磨折与“历经磨难,终成正果”的中国式心灵开始了共同的脉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边城高中文学常识

全文共 18669 字

+ 加入清单

沈从文被誉为现代中国的“风俗画家”,它的小说以恬静冲淡的风格,小品散文的笔调,诗词曲令的意境,描绘出湘西边城的美丽风光,反映了“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刻画出众多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代表作《边城》,充分体现了他的小说艺术的主要特点。以下是边城高中文学常识,欢迎阅读。

一、作家作品简介: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有汉苗土家血统。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文学作品:一生共出版《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篇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

二、创作风格

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认为“美在生命”,虽身处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他说:“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习作选集代序》)。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突出,单纯而又厚实,朴讷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一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三、《边城》的内容精要

《边城》叙述了一个情节简单的故事:川湘交界的茶峒附近,小溪白塔旁边一个山水如画的古渡头,住着一户独门独院人家,只有爷爷老船夫和外孙女翠翠两个人,还有一只颇通人性的黄狗。这一老一小便在渡船上悠然度日。老船工年逾古稀,小孙女翠翠情窦初开。茶峒城里有个船总叫顺顺,他有两个儿子,老大叫天保,老二叫傩送,都那么好,那么俊,同时爱上了翠翠。兄长天保先傩送一步托媒人提了亲。老船工满心欢喜,可翠翠不高兴,翠翠对老二动了情。兄弟俩没有按照当地风俗以决斗论胜负,而是约定采用公平而浪漫的唱山歌的方式表达感情,让翠翠自己从中选择。傩送是唱歌好手,天保自知唱不过弟弟,心灰意冷,断然驾船远行做生意,结果大老跌进了激流死了。船总顺顺也忘不了儿子死的原因,所以对老船夫变得冷淡。傩送也因天保的死十分怪责老船夫,自己下桃源去了。老船工在误会中大病一场,在一个风雨之夜,船被冲走,屋后的白塔冲塌了,老人也在雷声将息时归天了,只留下翠翠守在山水如画的古渡头,等待着自己的心上人……通过湘西儿女翠翠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凉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四、人物形象:

(一)翠翠:“在风日里成长着,皮肤黑黑的,触目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如水晶,自然抚养着她,教育着她。”翠翠乖巧伶俐又带有山区女孩的淳朴活泼,天真善良而不娇嫩,具有大自然赋予的活力。她是一个生动透明的“美”的形象,“美”的化身。

形象特征:

1、情窦初开、渴望爱情。十五岁的翠翠朦胧中渴望着爱情。“在成熟的生命中,觉得好像缺了什么。……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渴望新的生活,“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于是胡思乱想:下桃源县,过洞庭湖”。听父母的故事,神往倾心。幻想着能像母亲一样出走争取自己的幸福,善良的心地又使她难以付诸行动。对傩送一见倾心,但又含蓄而不善表白。她从小失去了父母,与外祖孙相依为命, 最担心爷爷会离她而去。如当她想像自己为爱情私奔就设想到爷爷要搭下水船去杀了她的时候,就吓怕起来。所以对相依为命的外祖父的无限深沉的依恋使她不能只顾自己的幸福而弃之于不顾。于是,她只能在对美好爱情的期盼与对美好亲情的依恋中“无故寻愁觅恨”。

2、内心孤寂 文中写道“她看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因为没有人能够理解这位思春少女的情怀,所以她感到“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她为这无可奈何而痛苦。 尽管爷爷对她关爱备至,但并不能真正理解这个青春少女的内心世界。天宝和傩送为她而决斗,她却毫不知情,只能在梦中暂时得到爱情的实现。天宝闯滩而死,傩送远走他方,爷爷为她的婚事而忧虑,她却并不能了解这一切前因后果,只能苦苦等待心上人的归来,而她要等的人,“也许永远回不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3、命运自主者 在沈从文小说中,翠翠是为数不多的能为自己命运做主的乡下女孩。是命运自主的歌者。爷爷为翠翠指定的丈夫是大老,这也是通过媒人提亲的“车路”,但翠翠心里爱的是二老,翠翠没有接受爷爷的安排,争取自己的爱情,并为自己的爱情努力过,当她听说团总的小姐与二老联姻,就唱了一首歌:“白鸡关,出老虎,不要别人,团总的小姐排第一”,这在巫风盛行的湘西,这是翠翠通过巫语捍卫爱情的手段。

4、聪明伶俐、善解人意、乖巧甚至有点狡黠。她正当婚姻,面对爷爷不失时机的委婉引导,她“不能忘记”;面对爷爷旁敲侧击地询问,她会闪烁其辞的表明态度。当爷爷提及到傩送向她攀交情的时候,先是“吃了一惊”,然后借故走开。 她会把夜晚听到的为她而唱的爱情,当作梦境讲给爷爷;她会把自己未来幸福的担忧融合在对爷爷的依恋中讲给他听……

总之,翠翠是一个聪慧温婉、腼腆多情、伶俐乖巧的花季少女,她过着自由的生活,关心爷爷,也被爷爷宠爱关心;但她已经到了情窦初开的年龄,祖父并不能真正理解她,她的内心是清纯的,同时又是孤寂的。在她身上,对外祖父深沉的依恋和对爱情的真挚期盼,外表的温婉腼腆和内心的炽热乖巧,异乎寻常地融合为一体。她是小说为我们塑造的一个光辉的极富审美意义的少女形象。

(二)爷爷:是忠厚善良、勤劳坚强的一个老船工。他经受了女儿女婿双双徇情的悲惨人生,但依然怀着强烈的责任心在溪上摆渡。

性格特征:

1、忠于职守 克尽本分 五十年如一日撑船摆渡,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即使是令人神往的端阳龙舟,他都寂寞地守着渡船。“他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静静地忠实地在那里活下去。” 他是溪边渡口的摆渡人,“在职务上毫不儿戏”。

2、古道热肠 重义轻利 每到“十四中寨逢场”,“因为明白过渡人是要赶回城中吃晚饭的,人来一个就渡一个,不便要人站在那岸边呆等”,因此,即使外孙女几次三番地唤他回去,即使看到她情绪异常,他也会坚持渡完最后一个人才收工。过渡的人感激老人的热诚尽责,馈赠他,他却甘守清贫,“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

3、善良朴实 深爱至亲 虽然他忠于职守,但他是一个深爱着至亲的、心细如发的老人。因为女儿女婿的悲剧,在他心里留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伤痕。他对孙女关心备至,关心她的生活,也关心她的婚姻。为了把翠翠托付给一个实在的人,他亲自上街打探消息,并启发翠翠去恋爱去响应傩送的爱慕。翠翠爱听傩送的情歌,他就天天夜里等候;当傩送在爱神面前犹豫时,他就焦急、盼望,甚至会为外孙女连唱十首歌曲。他既爱孙女,希望她有一个好的归宿,又害怕她再走母亲的老路,却不能直接说出来。最后他对于翠翠的婚事无能为力。只能带着孤单和遗憾撒手而去。

小说以简练而生动的笔墨,传神的勾画出外祖父的性格特征。显现出老船工平凡的生活中与众不同的 “美”。老船夫的良好品德仿佛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化身,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原始而又纯朴的人性之美。

(三)天宝和傩送:都是有追求,有责任心的青年,但他俩的结局也是悲剧性的。一个心怀遗憾闯滩而死,一个远走他方,毫无音讯。

天宝是一个敢作敢为的人,同时又是一个胸怀宽广的人。他洒脱大方,喜欢交朋结友,且慷慨助人的人。像他父亲一样豪放豁达,不拘俗套小节。他爱上了翠翠,便请人去提亲;知道弟弟也爱翠翠之后,便相约去决斗;忍痛割爱、成全弟弟之后,便外出闯滩。这都说明他敢作敢为,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而决斗时让弟弟先唱歌,最终放弃了追求翠翠,都说明他是一个胸怀宽广的人。

傩送是一个心底善良,敢于追求,蔑视权财、责任感强的人。他相貌英俊,不爱说话,气质秀拔出群。他和翠翠一见钟情,不走“车路”,执着地为翠翠唱歌求爱。当团总以新磨坊为陪嫁,想把女儿许配给他时,他毫不动心,他宁肯继承一条破船也要与翠翠成婚,他敢于追求自己的最爱,对自己的爱情坚贞不渝。当知道哥哥闯滩而死的时候,他心怀愧疚,舍弃一切,远走他乡。

总之,在他们身上也处处洋溢着自然、纯洁、真挚的人性美。作者既写出了他俩对爱情的忠诚、坚贞,又表现了他俩自我牺牲的美德。

(四) 顺顺:是当地地方上有头脸、有身份的船总。他仗义疏财、扶强济困、大气豪迈,他正直、公平,深受当地人的尊重。

五、重点透视

(一)以 “边城”为题的用意

提示:本文写于1934年,从湘西农村走出来的沈从文,看到了都市文明掩盖下的传统美德的衰落,看到了现代文明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看到了质朴真诚的淡退、腐化浅薄的流行,于是写下这篇文章,表达内心的痛心和推崇传统美德的心意。

“边”有边缘的意思,和“中心”相对。边城的人生形式,和处于中心的人生形式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边城”为题,一是说明故事发生在边城,二是说明自己崇尚和怀念自己生长的故乡。边城没有大城市上流社会的腐朽生活和庸俗小气自私市侩的风气,也未被现代物质文明摧毁,依然具有淳朴民风,表达了作者的内心追求。

(二)典型细节 或场景及其作用:

1、“你在这里,大鱼会吃掉你。”

这是翠翠与傩送俩人最初见面时二佬曾经说过一句话,是一次在龙舟竞渡结束之后,天黑了。翠翠在那里等爷爷等不来,正在害怕的时候,二佬赶鸭子从水里面上了岸。因为翠翠对二佬有误解,他就回家叫他们家的长工打着火把把翠翠送回家的,他实际上充当了她的保护人。这个场景非常的浪漫有诗意。结果大鱼吃你这句话,就成了后来两个人关系发展非常好的一种隐喻。只要提起这句话,翠翠心头就会洋溢起浓郁的诗意,一种温柔的回忆。

2、“唱歌”( 湘西男女恋爱男方为女方唱歌)

①思想内容的表达。既写出了湘西男女恋爱的特点,写出了湘西风情,又交待了翠翠的父母之事,使人解一悬念:为何翠翠依着外祖父;又写出了翠翠爱情的萌动,歌声对她的爱情真像催化剂,越唱越浓,越唱越激,越唱越悲;也写出了爷爷对翠翠的爱。

②情节上的照应。如翠翠梦中听歌,“像跟了这声音各处飞”“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又复飞窜过对山悬崖半腰”,作什么?“摘虎耳草,”“选顶大的叶子作伞。”这里就照应了前文祖父为翠翠讲她的父母唱歌相恋的情节。这个情节还与最后写的“祖父唱了十个歌,翠翠傍在祖父身边,闭着眼睛听下去,等到祖父不作声时,翠翠自言自语说:“我又摘了一把虎耳草了”遥相呼应,文章材料似乎由歌声串了起来。

③推动情节的发展。如兄弟俩为爱情而“决斗”,兄自知唱不赢弟,所以自觉退让,离乡、下驶,于是失足落水。由此船总责怪爷爷,弟也远走他乡,爷爷终带着愧疚孤独的撒手人世,于是只留下翠翠和渡船作无尽的等待……无疑,这里的唱歌唱得故事不断向前发展。

(一是表达了重要的思想内容,歌声唱出了一个爱情悲剧。二是使情节上前后有照应。文章处处有歌声。三是推动了情节发展,故事在歌声中波澜起伏地推进。)

3、虎耳草、梦境 《诗经》中用很多植物都象征情爱。 文章中六处提到了“虎耳草”,重复出现在梦中和现实中的虎耳草,把翠翠隐秘纯真的情爱心理烘托得淋漓尽致。小说中间和结尾两次写到翠翠攀上山崖去摘虎耳草, “梦是愿望的达成。”(弗洛伊德《梦的解析》),梦所反映的正是翠翠的内心渴求,是表现她已暗恋傩送,希望听见他的歌,喜欢他歌里的韵味,寄托了她对美好爱情的憧憬。

4、翠翠的哭 在孤寂的环境中,翠翠青春少女的满腔心事,无人能诉说,内心因苦闷而哭。祖父自然不理解,连翠翠自己也觉得好笑。但却反映了翠翠内心无人解怀的孤寂感对祖父的负疚感、以及梦与现实的矛盾感,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一个青春少女的躁动不安的心理。

5、碾坊和渡船 碾坊代表了一种实用的、功利的,以金钱地位为标准的婚恋观;渡船所代表的是一种自由的、出于心灵相互吸引那样一种传统古朴的爱情观。这两种爱情观发生了冲突,在作品里边,事实上是以碾坊为代表的这种力量、这样一种势力取得了胜利。爷爷之死,两个人没有最终结合,都跟现实层面的这两种力量的冲突有着密切关系。

6、爱情的悲剧结局——翠翠母亲是老船夫的独生女, “唱歌相熟”一个清绿营屯防士兵怀孕却“结婚不成”。士兵顾及军人名誉,首先服了毒,老船夫女儿待孩子生下后,到溪边故意吃了许多冷水,也死去了。而翠翠与傩送这一对纯纯的恋人最后是相见无期,(“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两代人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人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剧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7、白塔: 白塔是边城古老文明的象征,但是,现代文明的入侵,边城已经被现代文明浸染,女人们也像汉族女人,”喜欢牛羊金银等虚名,白塔的倒塌,象征古老文明的崩溃,但文章结尾,重建白塔,象征着对这种古老文明的挽救。

六、探讨作者的审美理想

《边城》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正如作者所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其表现是:

风景美:湘西山城充满了安静活泼、生机盎然的风景美,天朗、风轻、水清。边城中无处不美,山美、水美。“小溪流下去,绕山阻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大河……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是大片石头所为。静静的河水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都可计数。”作者用简单的文字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美丽的桃源。这是个健康、自然、优美的世界。

风俗美:中秋夜,青年男女用对歌的方式在月夜下倾吐爱慕之情;每到端午节,家家锁门闭户到河边、上吊脚楼观看龙舟竞赛,参加在河中提鸭子的活动,正月十五夜晚,舞龙、耍狮子、放烟火,使小小的山城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这些山花流水般的风俗画笔,散发着泥土的清香,显示了湘西山城特有的地方色彩。

民俗美:《边城》对湘西的民俗风习作了细致的描绘:青年男女用对歌在月夜倾吐爱慕之情);端午节赛龙舟;端午节在河中捉鸭子;中秋夜晚,舞龙,耍狮子,放烟火……这些山花流水般的风俗画笔,散发着泥土的清香,显示了湘西山城独特的地方色彩。

人性美:《边城》所表现的人生形式确实是自然的,无论爷爷、翠翠、傩送、还是船总、以及士兵、水手、过往的商旅,尽管物质条件并不相同,但质朴、纯真、善良的品性却是相同的,都具有一种单纯的善良、原始的可爱,他们毫不娇柔做作,毫不急功近利,表现了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这种人生形式是优美的,他们含蓄而毫不伸张,温情而毫不暴烈,他们的人生是优雅的,安详的。

人情美:《边城》通过抒写青年男女之间的纯纯情爱、祖孙之间的真挚亲爱、兄弟手足之爱;邻里之间的善良互爱来表现人性之美的。如翠翠与傩送之间,他们的爱是纯洁无瑕、忠贞不渝的,这种情感自然清新而健康。老祖父与过河客、卖肉的争执谦让,都显示了边城人以诚相待、相互友爱的美好情怀。天保、傩送兄弟情深,虽是爱情的竞争对手,却也襟怀磊落。老船夫去世的时候,所有人都来帮忙翠翠处理丧事,杨总兵还一直陪着孤苦的翠翠。从这些人物身上,体现出湘西人民行为的高尚和灵魂的美。让我们都能看到湘西人情之美。正由于这些具有美好的心性的人们,才形成了边城淳厚的民风,安静和平的空气。

七:小结主题:

《边城》通过湘西边地纯情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写出了一曲充满爱和美的人生颂歌,作者深情地歌咏亲情、爱情、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之情的美丽,体现了作者对美好人性的赞颂和已被现代文明锈蚀和破坏的传统美德的呼唤。

八、艺术手法

1、如诗如画的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真实地展现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情,特别是文中的景物描写,既具有浓郁的泥土气息,又有力地烘托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增添了小说古雅、优美的抒情气氛。

2、出色的心理描写。作者以一种细致入微、逼真传神的心理刻画揭示人物内心的隐秘。心理描写(如第六章最后她望云遐想),“……她有时仿佛孤独了一点,受坐在上去,向天空一片云一颗星凝眸。祖父若问……她带点害羞情绪,轻轻地说:‘在看水打架’。”这里展示了一个山村少女单纯天真,害羞迷惘的心灵:刚刚萌发的爱情缠绕着她,她感到有一种新的东西闯进了她单纯的生活,但又因涉世不深,感情幼稚,这势必引来她内心的迷乱和孤寂,也羞于对任何人说出,哪怕最亲近的爷爷也休想知道。

九、艺术成就

1、牧歌田园风格 现代批评家常常把那种偏于表现单纯、素朴生活,并常与现代生活相对照的作品,都称作牧歌式的作品。沈从文以他特有的审美眼光,放开笔墨,绘出了一幅幅明媚秀丽的风景画,溪边的碾坊、水车,河上的方头渡船,攀渡的缆绳,河岸的白塔、青崖、黄狗,山上的翠竹,丛林,鸟语,乃至自然界的雾霭风雷,无不写得美不胜收,使人如置身湘西边地山光水色之中。《边城》还充分地描绘了湘西边地风俗。元宵节的烟火,端午节的龙船,中秋节的赏月,和月下男女沟下对歌,都表现出湘西边地风俗纯真的美。这一幅抒情诗般的风景风俗画卷,构成了小说中人物活动的背景。同时这风景美与种种光彩夺目的人情美交相辉映,浑然一体。小说中的人物都具有淳朴、美好的天性。沈从文以一种美好而自然的人性建构了一个诗意的田园牧歌世界。

2、诗化小说 沈从文的贡献在于创造了诗意的抒情小说文体。他实际上是把诗和散文引进了小说之中,打破了三者的界限,从而也就扩大了小说的表现领域及其审美的功能。他注意意境,表现凡夫俗子的日常生活时重在风俗,重在人情,使优美与平庸交织,淳朴,健康与原始,蒙昧并存。他的办法是“纯化”,把自然景物,社会生活场景的描绘尽是融入简朴的生活情致之中,人和自然合一,或者自然环境成了人性的外化。如《边城》自然景致如此之美,就掺和着作者的情感,回忆,想象,无处不在体现作者的审美追求。小说中写翠翠梦里听到傩送在山崖上为她唱歌一段,揉想像、幻境、联想于一体,字里行间则灌注着流动的意绪,是沈从文的抒情韵致的典范。

《边城》文本章节解读

第一章

1、 对老船夫摆渡的描写和叙述,起什么作用?

答:可以体现老船夫的性格特征,他是“边城”世界里的公仆,五十年如一日的摆渡,把它看成是自己的天职,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质朴憨厚、狭义心肠,不仅拘收过客的钱财,而且还善待乡亲。体现了边城人的淳厚品德,也是边城人性美的初步体现。

2、对“茶峒”小山城和小溪,白塔下人家的描写,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境界?

答:一种原始淳厚的田园牧歌式的境界。

第二章

1、这一段写洪水泛滥,威胁着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目的是什么?

答:一是说明人们生活环境原始,一切听任自然而然的摆布,二是从救人救物的冒险举动中,表现边城人的智慧、勇敢。

2、作者提到城里住了一支**,有何用意?

答:作者写这支**除了每天上城吹号玩外,仿佛不存在一样,说明边城的**是作者理想中的仁义之师,同时也为下文军民关系到的展开作了铺垫。

3、顺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他同情受苦受难的人,慷慨大度,侠情满怀,重义轻利。另一方面教子有方,使他的一个儿子不骄惰,不浮华,不仗势凌人,也表现了边城人的质朴淳厚的人性美。

第三章

两省接壤处,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中秋与过年。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

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把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膊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

天保傩送两人皆是当地泅水划船的好选手。

翠翠正坐在门外大石上用棕叶编蚱蜢蜈蚣玩,那点迷人的鼓声,把自己带到一个过去的节日里去。

1、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答:文中的赛船、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孩子们穿新衣,现在人们吃粽子等,都是端午习俗。因为边城之地可能是屈原的故乡,所以边城的人们对这个节日极为重视。我们现在也把端午立为法定节假日,表示对传统节日的重视。

2、“天保、傩送两人皆是当地泅水划船的好选手”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答:一方面照应上文,同时也正是傩送善于捉鸭,才引出他与翠翠在河边相遇,是作者的有意安排,起连接上下文的作用。

第四章

两年前的事。五月端阳,带了黄狗同翠翠进城,到大河边去看划船。河边人太多,不多久,黄狗还留在身边,祖父却挤得不见了。河中划船的决了最后胜负后,城里**已派人驾小船在潭中放了一群鸭子,祖父还不见来。翠翠恐怕祖父也正在什么地方等着她,因此带了黄狗向各处人丛中挤着去找寻祖父,结果还是不得祖父的踪迹。后来看看天快要黑了,军人扛了长凳出城看热闹的,皆已陆续扛了那凳子回家。潭中的鸭子只剩下三五只,捉鸭人也渐渐的少了。

再过一会,对河那两只长船已泊到对河小溪里去不见了,看龙船的人也差不多全散了。吊脚楼有娼妓的人家,已上了灯。另外一些人家,又有猜拳行酒的吵嚷声音。河面已朦朦胧胧,看去好像只有一只白鸭在潭中浮着,也只剩一个人追着这只鸭子。

翠翠还是不离开码头,总相信祖父会来找她一起回家。……她在这时第一次遇到捉了白鸭的二老,翠翠想起自己先前骂人那句话,心里又吃惊又害羞。

1、翠翠误认二老是个粗鄙的男人,并骂了他,二老生气了吗?从中可看出二老什么样的性格?

答:二老并未生气,从中可以看出地老的和气、幽默、善良的性格。

2、翠翠知道自己所骂的那位英俊青年,原来就是茶峒有名的“小岳云”,为何心里又吃惊又害羞?

答:吃惊的是骂了人家,人家还派人送自己回家,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人?害羞的是自己误把好人当作坏人骂,觉得自己不明事理。对于这件事使她沉默了一个晚上,可以说这次相遇,已经埋下了他俩之间爱情的种子。一个青涩、情窦初开的女孩儿,她的羞涩是自然的、不做作的。

第五章

1、元宵节舞狮放烟花,景象壮美,看的人又怕又欢喜,但翠翠为何总认为不如那个端午节所经过的事情甜而美?

答:因为那个端午节的龙舟竞赛曾使他遇上心上人——英俊美好的青年傩送,与之相比,元宵节的热闹景象当然不能如此深刻地在翠翠的内心留下印象了。

2、小说前几部分描写边城人物、环境、风物,概括边城有哪些特点?

[答]:边城的特点:偏僻、闭塞、幽静、静谧、纯朴、古朴、纯净、和谐、山清水秀、风景宜人、民风纯朴。

爷爷等人重义轻利、以诚待人、坚强乐观、信守天命、尽职尽责、善解人意。

单纯的翠翠:天真活泼、美丽纯真、善良勤劳、温柔聪慧、充满好奇心。

第六章

主要内容:又回到现在,重点写迎婚送亲的花轿来到渡口,撩拨着翠翠内心深处的情思,引发了她对爱情的美好向往。

1.老船夫的性格是善良、憨厚、“凡事求个心安理得”。这一点在本章中是如何体现的?

答:他同卖皮纸的过渡热闹的争执,一个不能接受所给的钱,一个却非把钱送给老人不可,并且上岸后让翠翠拦住那人,但是最后他仍留了一枚铜子。

2.“为了想早早的看到那迎婚送亲的喜轿,翠翠还爬到屋后塔下去眺望”,“到了家边,翠翠还跑还家中去取小小竹子做的双管唢呐,请祖父坐在船头吹《娘送女》曲子给她听”,这些叙述表现了翠翠当时怎样的心理? 答:主要表现了翠翠对爱情的渴望和憧憬。

第七章

主要内容:祖父已发觉翠翠正在渐渐长大,对世间的很多事情,翠翠已能领会得出,这促使哦船夫为翠翠的以后开始担忧。

1.文中说到“祖父心情也变了些”。那么祖父心情是怎样变的呢?

答:“他为翠翠担心”,“可是无论如何,得让翠翠有个着落”,通过这些语句,可以看出祖父在为翠翠的未来担心,他希望把翠翠“交给一个可靠的人”,这样,“他的事才算完结”。但是祖父对应该把翠翠“交给谁”,“必须什么样的人才不委屈她”这一问题,又感到犹豫不决。

2.本章中哪些语句能够体现翠翠的情思萌动?

答:“她喜欢看扑粉满脸的新嫁娘,喜欢述说关于新嫁娘的故事,喜欢把野花戴到头上,还喜欢听人唱歌”。这些语句都提了翠翠的情思萌动。

第八章

主要内容:端午节去看龙舟,翠翠在摆渡的同时已经留意渡河的人,由此体现了她内心的萌动。

1.本章中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描述老船夫进城买东西时买卖双方互相推让的情景。通过这一情景的描述,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答:通过这一情景的描述,表现了湘西人民淳朴的民风,另一方面也暗含作者对这种正直朴素的人情美“快要消失干净”的担忧。

2.翠翠哼完巫师十二月里为人还愿迎神的歌后,“她心头上觉得浸入了一丝凄凉”。为什么?

答:翠翠在憧憬自己的爱情,她既感到高兴,又感到迷茫。

第九章

主要内容:二老傩送把老船夫的酒葫芦送回来,翠翠同二老再次见面,二老邀请祖孙二人到他家吊角楼去看划船。

1.文中写道“(翠翠)本来无人过渡便想上岸去烧火,但经祖父一喊,反而有意装听不到,不上岸了”这表现了翠翠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翠翠正处于情窦初开的年纪,面对陌生人,她的故意“不上岸”表现了她害羞、聪慧的性格特征。

2.老船夫呷了一口酒,低低的说:“好的,妙的,这是难得的。”这句话什么意思?

答:“好的,妙的”表面上看好象是在赞美酒不错,其实在老船夫的心中,他真正想赞美的是二老傩送,他认为二老这小伙子无论人品还是能力方面都不错。

第十章

主要内容:在看划船的过程中,老船夫被熟人杨马兵拉去看新碾坊里的水碾子,熟人杨马兵趁机为大老向老船夫提亲,同时也写了人们谈论二老与王乡绅女儿的亲事。

1.文中熟人杨马兵说“十六岁姑娘多能干,将来谁得她真有福气!”而老船夫却说“有什么福气?又无碾坊陪嫁,一个光人。”这话表现了老船夫怎样的心理?

答:表现了老船夫在羡慕有钱人家的同时,为自己不能给翠翠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而感到一丝自责,不安。

2.文中写“翠翠到河下时,小小的心腔中充满了一种说不分明的东西”,其中“说不分明的东西”包含哪些内容?

答:既不是“烦恼”,也不是“忧愁”,更不是“快乐”,而是“生气”。她听到别人谈论二老的婚事,又想到自己的情况(即无碾坊作陪嫁),因此心中就有了一丝的不快。这种“生气”既可能气的是自己的情况,也有可能气的是别人在她周围不停的谈论二老的婚事,这对她来说,无疑是一种刺激。

第十一章

1.选文中多次提到翠翠的母亲,试着解释原因。

翠翠的母亲——老船夫的独生女,同一个军士 “唱歌相熟”,肚子里有了孩子,却“结婚不成”。军士顾及军人名誉,首先服了毒,老船夫女儿待孩子生下后,到溪边故意吃了许多冷水,也死去了。这里用“可怜”,说明了作者对这场悲剧的同情,老船夫对女儿的爱怜、惋惜,翠翠对母亲的渴望、思念、神往。

2.课文用了不少湘西地方的语言,你能找出一两个例子吗?这些方言的应用起什么作用?

比如 “走车路”、“走马路”“想赶去却不赶去”。这些语言的应用使得小说具有了浓郁的乡土气息,仿佛让人身临其境,伸手可及,同时也表现出作者行文的简朴、自然,毫不做作。

第十二章

内容简介:掌水码头的顺顺托媒人向老船夫求亲的第二天,老船夫询问翠翠的意见,翠翠由于害羞,也没有明确答复。过了些日子,媒人又来探口气,老船夫把事情成否全推给到翠翠身上。天保与傩送的心事都互相知道了,亲弟俩经过商量,谁也不退出,协议好唱歌“决斗”由翠翠来选择。

《边城》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表现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试结合本节分析天保和傩送的手足情。

明确:天保和傩送突然发现两人爱上的竟是同一个姑娘,眼看兄弟要变成情敌,他们没有反目成仇,也没有像流行小说写的那样,其中一个慷慨“出让”,他们懂得,姑娘不是财产,感情没有价格,你必须接受姑娘的选择,而不能代替姑娘做出选择。于是他们公平地、正大光明地做了竞争,哥哥走了车路占了先,就一定让弟弟走马路先开口,结果一唱定乾坤,这里没有裁判,没有评委,没有公证人,只有良心和道德,再加上血浓于水的手足深情。

第十三章

内容简介:黄昏时,翠翠面对生机勃勃的自然,由于内心躁动不安的爱情,心里产生了薄薄的凄凉,开始胡思乱想,甚至产生“惩罚”爷爷的念头。翠翠满腔心事,无人能诉说,不由的哭起来。晚上,外公给翠翠讲了翠翠父母的往事。

1、在本节的第一段,翠翠看到万物在黄昏里都那么生机勃勃,翠翠为什么会感到“薄薄的凄凉”?试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明确:忙碌一天的世界要休息了,翠翠也闲坐下来。看着天上的红云,嗅着空气中残留着的白天热闹的气息。不觉寂寞惆怅涌上心来,看世上万物都那么生机勃勃,而自己的生活却“太平凡”了,觉得“好像缺少什么”。内心骚动不安的爱情,却不能像雀子、杜鹃、泥土、草木、甲虫那样,热烈勃发。和周围的景物相比,不由得感到“薄薄的凄凉”。

2、第二段中,翠翠为何要“胡思乱想”?翠翠和祖父之间有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无论是他们二人,还是读者,对此都不会怀疑。但是为什么翠翠会产生“惩罚”爷爷的念头?

明确:翠翠感到日子有点痛苦,“好像缺少了点什么”,她觉得委屈,自然地迁怒到唯一可以向之撒娇的祖父,她并不当真地胡思乱想着自己出走以后带给爷爷的惩罚。注意,翠翠的“惩罚”手段仍然是建立在两人亲情深厚的基础上,她深知祖父爱她,所以让他尝尝失去她的痛苦。 更感人的是后面,只是这样一个念头,就吓坏了翠翠,她不敢想像没有祖父的生活,竟不顾爷爷正忙着摇船,一次又一次叫爷爷回家,仿佛晚一点他们真会分开。

其实,翠翠此时心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要求或一件具体的事情,她就是那么“莫名其妙”地感到日子空虚心情郁闷,这是一种无法言说的不安或不快,但又是一种确确实实的存在。因为无法言言,所以没人能帮助你;因为确实存在,所以它总在折磨你。这就是孤独感。翠翠这清醒的白日梦,把一个少女单纯而隐秘的内心情感托现给读者:因情感生活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哀怨的心理说。

第十四章

一、沈从文的 《边城》是一部中篇小说,在田园牧歌式的爱情故事里展现了淳朴的民风和人性的美。试以《边城》第十四章情节为纲,对《边城》中所表现的淳朴民风作简要表述。

《边城》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这部小说通过对湘西儿女翠翠和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的描述,反映出湘西人民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惨痛事实。翠翠是如此,翠翠的母亲也是如此,她们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痛而惨淡的人生,却找不到摆脱这种命运的途径。沈从文通过《边城》这部爱情悲剧,揭示了人物命运的神秘,赞美了边民淳良的心灵。在这块世外桃源中生活的人们充满了原始的、内在的、本质的“爱”。正因为这“爱”才使得川湘交界的湘西小城、酉水岸边茶峒里的“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从心灵的纯美和人性的爱这两个方面作答都是合适的)

二、 有人说,《边城》是一支湘西山村生活的牧歌,是一曲真挚、热烈的爱情的赞歌,是一首用小说形式写成的无韵之诗,绘就的无彩之画。因此,欣赏《边城》,需要有一种独特的眼光,如果仅拿它当一般的小说,就不能领略个中真趣。你对此话是如何理解的?请作简要表述。

《边城》正是通过抒写青年男女之间的纯纯情爱、祖孙之间的真挚亲爱、邻里之间的善良互爱来表现人性之美的。作者想要通过翠翠、傩送的爱情悲剧,去淡化现实的黑暗与痛苦,去讴歌一种古朴的象征着“爱”与“美”的人性与生活方式。翠翠与傩送这对互相深爱着对方的年轻人既没有海誓山盟、卿卿我我,也没有离经叛道的惊世骇俗之举,更没有充满铜臭味的金钱和权势交易,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下的自然的男女之情,这种情感像阳光下的花朵一样,清新而健康。作者不仅对两个年轻人对待“爱”的方式给予热切的赞扬,而且也热情地讴歌了他们所体现出的湘西人民行为的高尚和灵魂的美。

《边城》第十五回: “爷爷,谁是第一个做这小管子的人呀?”老船夫道,“一定是个最快乐的人,因为他分给人的也是许多快乐;可又像是个最不快乐的人,因为他同时也可以引起人不快乐!”有人认为《边城》的不真实之一是沈从文没有给他的典型人物配上恰当而合乎身份的语言。你是如何理解的?

从现实的角度来讲,老船夫的确说不出这样富有诗意的话,但作为小说,对现实描摹的逼真程度绝不是确定小说成就高低的唯一标准。《边城》里的人物对话有明显的口语化倾向,表面上平白简单,但实际上作家经过了精心的筛选和加工,把人物内心的冲突转折与浓浓的感情从容不迫地渗透到了人物的话语中,仔细品味起来煞有意味。

1.沈从文说《边城》这篇小说是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请列举爷爷对孙女爱的具体表现。

答案:(1)教育翠翠要坚强。 (2)给翠翠讲她父母的故事。 (3)亲自过问翠翠的婚姻大事。 (4)为翠翠吹笛唱歌。

2.作者认为“不管是故事还是人生,一切都应当美一点!丑的东西虽不全是罪恶,总不能使人愉快,也无从令人由痛苦见出生命的庄严,产生那个高尚情操”。结合课文,谈谈文中写出了哪些美? (5分)

答案:(1)湘西的青山绿水。 (2)边民淳朴的风情。 (3)祖孙相依为命的亲情。(4)翠翠纯真的初恋之情。

边城特点分析:

一、 风景如画,风俗至纯。

读《边城》,如同欣赏湘西一路的风景,这里的黄昏温柔、美丽、平静,这里的夜晚宁静而不乏生机。杜鹃叫个不停,草莺啭着喉咙,虫声繁密如落雨……这是大自然的一片净土,作者心目中的世外桃源。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更是作者追慕的对象:他们坦城、热情、安闲,日出而作,日落日息,人人都有古君子之风,他们是一群未被近代文明污染的善良的人。

二、人情最善,人性至美。

围绕翠翠这一湘西精灵,作者写到爷爷、天保、傩送等人,展示了“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为人类的‘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一)血浓于水。

不论是爷爷和翠翠之间的祖孙情感,还是天保和傩送之间的兄弟情谊,作者都不惜笔墨,不遗余力。爷爷具有中国传统的美德,他对孙女亲情无限。为翠翠的婚事担心,在生活上无比关怀,在感情上尽力体凉。而翠翠对外公关心备至。她担心外公的身体老去,她愿意把心思向外公倾诉……天保和傩送之间的感情是围绕翠翠展开的。爱情上公平竞争,互相谦让,充分尊重对方,把爱情和亲情放在同等的位置。这些血浓于水的亲情,是作者最为珍惜和倡导的。

(二) 两情相悦

《边城》最让读者醉心的是其中的爱情描写。

1、爱情表达方式

天保的“车”路、傩送的“马”路。这是湘西特殊的示爱方式。特别是“马”路,以歌传情,以草示爱,至纯至真,毫无铜臭之气,似乎让人听到了几千年之前在河边之上的关关之鸠之声

2、爱情的内涵

翠翠和天保、傩送的爱情,是建立在充分尊重理解对方的基础之上,他们追求心心相印,以情感人,他们奉行奉献利他,他们没有现代文明中的尔虞我诈,自私自利。

3、爱情心理朦胧而又莫名其妙,这是刚刚踏上爱情旅程最不可捉摸的而又最有情趣的心理。作者描写细致如发。含蓄、委婉。这是东方人最为欣赏的一种审美观。

4、“可是到了冬天,那个坍塌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对这小说的结尾,谈谈你的感受。(5分)

【参考答案】①白塔的倒掉又重修,象征着原始而古老的湘西的终结,和对重造湘西未来的渴望。②二老和翠翠的未来难以预料,反映了作者对“湘西世界”的“理想人生形式”在现代社会冲击下的隐忧。也可能终结,也可能新生。

5、《边城》中,翠翠、祖父、二老、大老……这样一些善良、美好的人,却得不到他们所期望的幸福,作者对这样的悲剧有怎样的感悟和情感反应?(5分)

【参考答案】①《边城》是沈从文“湘西世界”理想人生的集中代表,也体现了他的文学理想。②小说描写的理想生活不仅是一个浪漫温馨的爱情故事,而且是一个爱情悲剧。但作者对这一切似乎并不怎么悲伤。在作者看来,翠翠、祖父、大老、二老的命运是自然的安排,是人生常态。当地民风如此,生活如此。作者用诗化的抒情手法表现了这一生活。

③作者一方面在思索“湘西世界”“常态”的同时,另一方面已预测到“湘西世界”无法挽回的历史命运。“白塔”的倒掉又重修,象征一个原始而古老的湘西的终结,和对重造湘西未来的渴望。

《边城》精简答题汇编

1.有人说,沈从文小说《边城》中人物形象的共同特点就是“可爱”,即使不属一个阶层的人物也是这样。试举例说明这一特点。(5分)

答:《边城》中不但翠翠、爷爷可爱,就是船总顺顺也是一心为他人着想,当地驻军似乎也能“与民同乐”,如端午节的表现就是如此。

2.《边城》在故事的发展中穿插了对歌、提亲、赛龙舟等苗族风俗的描写,有什么作用?(5分)

答:展示了作品中美好的人性所处的美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既是“边城”乡土性的诗意揭示,又是扑朔迷离的诗意烘托。

3.沈从文认为环境是人物的外化、人物的衍生物,所以他的小说多从交代环境人手,试分析《边城》的开头部分在这方面的特点。(5分)

答:《边城》由描写“茶峒”开始,白河(酉水)、河街、吊脚楼、**,写了长长的几节,为翠翠出场作背景。

4.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概括《边城》中傩送的性格特征。

答:勤劳勇敢、热情大方、忠于爱情。

5.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来概括《边城》的主人公翠翠的性格特征。

答:美丽纯洁、天真无邪、乖巧活泼。

6.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来概括《边城》中的船总顺顺的性格特征。

答:豁达洒脱、公正廉洁、慷慨好义。

7.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来概括《边城》中的老船夫的性格特征。

答:忠于职守、慷慨豪爽、忠厚善良。

8.《边城》写天保溺死,傩送远行,老船夫与世长辞之后,翠翠是怎么选择自己的人生的?

答:翠翠怀着对祖父的伤悼和对情人的系念的双重感情继续守着渡口,摆渡过往行人。夏去冬来,坍了的白塔重建了,而傩送仍未有归期。

9.《边城》叙述了怎样一个故事?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追求?

答:《边城》以湘西小山城茶峒及附近乡村为背景,描写一个渡船的老人和他的外孙女翠翠的生活,以及翠翠与船总的儿子天保、傩送之间曲折的爱情故事。作品细腻刻画了纯真的男女之爱、和美的亲属之情、质朴的邻里之睦,生动地展现了边城人民健康、优美、纯朴的民风和人情,讴歌一种淳厚的象征着“爱”与“美”的人性与人生,表达了作者内心对理想人生的执著追求。

10.《边城》中的傩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傩送外在俊美,善歌。心灵勇敢、坦白、无私、正直,为爱情不计较任何物质得失。他也可以说孤独地追求爱情,和哥哥的“决斗”,夜半唱情歌,却并不为心上人所知,最后也孤独地出走,不知道漂泊到什么地方。

11.试分析《边城》中翠翠这一人物形象。

答:翠翠天真善良,温柔清纯,她和外公相依为命,对外公关心备至,她情窦初开.爱上了傩送,感情纯洁真挚。傩送远去后,她矢志不渝地等着心上人归来,表现了她对爱的执著。

12.《边城》让我们了解丁许多湘西民俗,请说说“爷爷”向翠翠所说的求婚的两种方式。

答:一种是走车路,就是婚姻由家长做主,请了媒人到女方家中提亲。一种是走马路,就是婚姻由小伙子自己做主,那就为姑娘唱三年六个月歌。

13简述《边城》中对“美”与“爱”主题的诠释。

答:《边城》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宁静的生活若和当时动荡的社会相对比,简直就是一块脱离滚滚尘寰的”世外桃源”。在这块世外桃源中生活的人们充满了原始的、内在的、本质的“爱”,正因为这“爱”才使得川湘交界的湘西小城、酉水岸边茶峒里的“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边城》正是通过抒写青年男女之间的纯正情爱、祖孙之间的真挚亲爱、邻里之间的善良互爱来表现人性之美的。作者想要通过翠翠、傩送的爱情悲剧,去淡化现实的黑暗与痛苦,去讴歌一种古朴的象征着“爱”与“美”的人性与生活方式。

14.请说说《边城》中爷爷形象的特点。

答:勤劳善良、朴实憨厚、忠于职守、恪尽本分、阅尽人事、饱经风霜、快乐豪爽、略带幽默。小说正是通过这一形象展示亲子之爱的人情美的。

15.“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这是《边城》结尾的文字,请对这个结尾作简要评述。

答:结尾预示翠翠与傩送的爱情以悲剧而告终。“—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翠翠与傩送的情感之间碰上了太多的人事和人情,悲剧也就成为必然。但凄凉、哀愁与牵挂、期盼并存,傩送的回与不回虽然难以预料,但这对年青人纯纯的情爱已成为永恒。读者也从心底里祝福这对有情人能早日喜结良缘。

16.沈从文《边城》中的老船夫待人接物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请举出一两个细节加以具体说明。

答:重义轻利。①渡头为公家所有,故过渡人不必出钱。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时,老船工必一一捡起,依然塞到那人手心,认真告诉那人,他有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如果不管怎样还是有人给钱,老船夫就拿这些钱托人买茶叶和草烟供过渡人享用。②老船夫去买肉,人家不要他的钱,但他也不想占屠户的便宜,他会预先把钱算好,猛地把钱掷到钱筒里,提了就走。

17.举例分析《边城》中的人情美。

答:《边城》中的人物勤劳善良,纯朴可爱。如老船夫忠于职守,对过河人分文不收,实在难却的则买了烟茶再招待乡亲。船总顺顺虽是富人,但常常体恤穷苦人,老船夫死后,他资助并组织安排料理丧事。商客等各式人均待人以诚,表现出仁厚、纯朴的民俗、乡风。

18.有人说:《边城》中在祖父叙述翠翠父母的爱情故事时之所以不和盘托出,主要是为了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

答:既是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又是塑造人物的需要。因为翠翠是作品的主要人物,详写父母的爱情故事,势必削弱对主要人物的描写。

19.请概括《边城》中天保、傩送兄弟的共同特点。

答:两人都是船主,又都是船手。哥俩都忠诚地爱着翠翠,对待爱情又都具有自我牺牲的谦让美德。当自己的幸福与别人发生矛盾时,能忍痛割爱,成人之美。

20.请简述沈从文的以《边城》为代表的乡土小说的共同特征。

答:小说有显著的文化历史指向、深厚的文化意蕴,具有独特的人情风俗的乡土内容,这种小说,不重情节与人物,强调叙述主体的感觉、情绪在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21沈从文的小说《边城》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天已快夜,别的雀子似乎都休息了,只有杜鹃叫个不息。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时节各放散出一种热气。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还有各种甲虫类气味。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外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请根据小说内容,简述环境对人物心理活动有怎样的影响?翠翠为什么心里会感到“薄薄的凄凉”?

答:环境特征:忙碌一天的安静下来了,天上的红云,嗅着空气中残留的白天的热闹气息,万物生机勃勃,雀子、杜鹃、泥土、甲虫都热烈勃发。翠翠心理:面对热闹环境的寂寞惆怅,觉得自己太平凡,好像缺少了什么,内心骚动不安的爱情情愫通过景物对比和环境对心理的烘托,不由心生薄薄凄凉。

22.简述《边城》中翠翠母亲的故事及其作用。

答:《边城》通过翠翠父母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人民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剧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在小说的第一章,作者就交待了翠翠母亲的故事:她和一个军人唱歌相熟后有了私情,军人服毒自杀,她在生下孩子之后也追随赴死。

23.有评论家说《边城》中的老船夫是中国劳动人民的杰出代表。谈谈你的看法。

答:同意。他善良、勤劳、朴实、憨厚、忠于职守、恪尽本分。他生活清贫,但却从不贪心;乐善好施,却从不索取。对于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女,他疼爱有加,把自己的整个身心都给了她们。老船夫的优良品德仿佛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化身。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原始而又纯朴的人性之美。

24.请结合《边城》中的次要人物如船总顺顺、杨总兵等,简析其“人情美”。

答:船总顺顺为人和气、大方、能济人之急。老船夫去世的时候,所有人都来帮翠翠办丧事。杨总兵还一直陪着孤苦的翠翠。从这些人物身上我们都能看到人情之美。

25.“可是到了冬天,那个坍塌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对这小说的结尾,谈谈你的感受。

答:①白塔的倒掉又重修,象征着原始而古老的湘西的终结,和对重造湘西未来的渴望。②二老和翠翠的未来难以预料,反映了作者对“湘西世界”的“理想人生形式”在现代社会冲击下的隐忧。也可能终结,也可能新生。

26.“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叫‘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请鉴赏《边城》这个开头。

答:①开头采取了讲故事的方式。②语言朴素,平易亲切(用了顶真修辞格),一下子带起了全文牧歌一样的意境。

27.有人说:“和当今少女相比,翠翠对待爱情太过天真幼稚,不敢大胆追求幸福。”请结合小说情节,谈谈你的看法。

答:主人公翠翠美丽温柔、淳朴善良、温婉多情,是爱和美的化身。她对待爱情温婉含蓄,忠贞执著。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少女敢于大胆追求爱情和幸福,但似乎少了些含蓄。时代不同,人对爱情的追求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但并不能因此否定翠翠这个人物形象的独特魅力。

28.《边城》中多次写到翠翠一个人无由地哭,请简述翠翠哭的原因。

答:翠翠的少女春情早已萌动,但这种朦胧的心理翠翠却无法明确说出,没有母爱、心理孤独的翠翠面对内心情感不知所措。而爷爷却又总用说笑话的方式,试探她微妙难言的心理,她只能羞涩地极力回避。加之前来提亲的又是并不中意的天保,去看赛龙舟时又听到关于傩送和有碾坊陪嫁的王团总千金的传闻,这样的难题翠翠不知如何面对。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小学语文复习之文学常识归类

全文共 390 字

+ 加入清单

▲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

▲边塞诗人:高适、岑参

▲文房4宝:笔、墨、纸、砚

▲文人4友:琴、棋、书、画

▲花中4君子:梅、兰、竹、菊

▲岁寒3友:松、竹、梅

▲明清时代4大古典小说是:《3国演义》(罗贯中?明)、《水浒》(施耐庵?明)、 《西游记》(吴承恩?明)、《红楼梦》(曹雪芹?清),小学语文归类复习文学常识- 毕业论文,语文论文《小学语文归类复习之文学常识 - 毕业论文》。

▲我国第1位儿童作家——冰心

▲我国第1个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叶圣陶

▲我国第1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

▲我国第1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作者:鲁迅)

▲我国第1部字典——《说文解字》。

▲民间4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古代4大美人:西施(沉鱼)西施浣沙、王昭君(落雁)昭君出塞、杨玉环(闭月)贵妃醉酒、貂蝉(羞花)貂蝉拜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