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827

作文

36

形容无耻的词语

全文共 1085 字

+ 加入清单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提升自己修养。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是形容无耻词语,希望对您有帮助。

搬弄是非 卑鄙龌龊 卑鄙无耻 卑辞厚礼 卑躬屈膝 被人唾弃 播恶遗臭 不堪入耳 不堪入目

不三不四 不肖之徒 不肖子弟 不肖子孙 不以为耻 不知羞耻 不自珍爱 不自尊重 丑名远播

臭名千里 臭名远扬 臭名昭彰 臭名昭著 出口不逊 传布谣言 倒行逆施 颠倒黑白 丢人现眼

恶言恶语 恶意造谣 恶意中伤 恶语中伤 飞短流长 蜚短流长 风言风语 狗苟蝇营 狗彘不如

狗彘不若 狗彘不食 蛊惑人心 寡廉鲜耻 鬼话连篇 鬼蜮伎俩 含垢忍辱 厚颜无耻 胡说八道

荒淫无度 秽闻远扬 混淆视听 混淆是非 见不得人 口吐狂言 口诛笔伐 老着脸皮 劣迹昭彰

劣迹昭著 流言蜚语 乱说一气 论黄数黑 没脸没臊 没皮没脸 没羞没臊 弥天大谎 名声在外

名誉扫地 男盗女娼 捏造谎言 奴额婢膝 奴颜婢膝 奴颜媚骨 奇耻大辱 奇谈怪论 千夫所指

禽兽不如 曲意逢迎 全无心肝 人品卑劣 人所不齿 认贼为子 认贼作父 散布谣言 丧权辱国

煽风点火 伤风败俗 身败名裂 声名狼藉 声名扫地 吮痈舐痔 说荒道黑 死皮赖脸 天诛地灭

恬不知耻 觍颜人世 觍颜无耻 铁皮包脸 万人唾骂 妄言妄听 危言耸听 威风扫地 威信扫地

为人薄行 为人不齿 污言秽语 无耻谰言 无耻之尤 无德无行 无中生有 下流无耻 涎皮赖脸

向壁虚构 向火乞儿 信口雌黄 信口开河 行同狗彘 行为不端 形若狗彘 言而无信 言谈粗俗

言语粗鲁 妖言惑众 谣言惑众 摇唇鼓舌 摇尾乞伶 摇尾求食 一派胡言 衣冠禽兽 遗臭万年

以怨报德 蝇营狗苟 有伤风化 遇事生风 脏言臭语 造谣惑众 造谣生事 造谣中伤 猪狗不如

做小伏低

不干净 不检点 不名誉 不要脸 不自珍 丑表功 臭名声 丢面子 刮脸皮 好意思

厚脸皮 溜沟子 拍马屁 赔笑脸 捧臭脚 说脏话 觍着脸 下三烂 涎着脸

肮脏 卑鄙 卑贱 卑劣 卑陋 卑俗 卑微 卑污 卑下 编造 薄行 不端 不检 不肖 耻辱

丑名 丑闻 大名 低下 诋毁 丢丑 丢人 杜撰 恶名 恶言 芳名 蛊惑 鬼话 寒微 黑名

厚颜 胡说 黄色 秽名 秽闻 秽亵 秽言 毁谤 混帐 惑乱 假造 可鄙 可耻 可恶 可憎

愧赧 赖皮 谰言 老脸 流言 骂名 没羞 迷惑 难看 难听 捏合 捏造 陪笑 皮脸 色情

煽动 扇动 生事 失德 觍颜 妄说 伪造 猥鄙 猥贱 猥劣 猥陋 猥亵 龌龊 污点 无耻

无行 侮辱 奚落 瞎编 瞎说 下(xia)贱 下作 邪说 羞耻 羞辱 虚构 谣言 摇传 臆造 淫秽

庸俗 脏话 造谣 遮羞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照应两种读音造句

全文共 558 字

+ 加入清单

1、绿绿的草依靠着重重叠叠的高山,鼻青的溪水照应着柳条密密麻麻的影子,天上的云朵被小鸟衬得更白了,小花被绿草衬得更鲜艳了,一切都显得那么配合,那么合适。

2、诚信是一面锃亮的明镜,照应着你我的内心;诚信是一股清澈的泉水,洗去肮脏流淌洁净;诚信是一块不朽的基石,让我们踏它前行……以诚待人,以信律己是我们一直以来必须实行的宗旨。可以说:诚信也是我们做人的根本。

3、一路上,乘务员同志对我们照应得很好。老师经常说,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不要针锋相对。

4、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要相互照应。

5、我初来乍到,请大家多多照应。

6、今天是您歇息的日子,让我们来照应您。

7、我儿子刚来上海,麻烦您照应一下。

8、但是,这样办就完全失去自由,谁照应着两个弟弟呢?

9、我是新来的,请大家多家照应。

10、除了做饭和缝纫以外,她还要照应四个孩子。

11、由于这是平安的,自然的方式来照应你的心脏。

12、这篇文章写得真好,前后照应,恰当好处。

13、我这两天出差,我家的小孩,你帮忙给照应下。

14、你们俩要相互照应,不要相互拆台。

15、山谷险峭,请大家相互照应,小心攀登。

16、这两句话前后照应,写得很好。

17、两人一块出门,相互好有个照应。

18、能给我个金币照应下限的表吗!

19、文中这两段是相互照应的关系。

20、她还想托付他在她逝世后照应她的儿子林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读音

全文共 346 字

+ 加入清单

[hán xīn rú kǔ]

形容备受艰难,忍受痛苦。

2近义词

千辛万苦:指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

【示例】

◎ 迪万经过千辛万苦,疏浚了河道;浪花抛出了长长的飘带,变成了一条碧溪绿水。

◎ "种?"丁传忠乒地一声把烟袋摔在桌子上,说:"咱不能年年丢卒保车,千辛万苦一水漂,教训是够严重的啦!"

◎ 他和刘教练千辛万苦,花了几年的心血培养的几名尖子队员,一下子都"嫁"出去了,他做梦也会看到她们。

◎ 不几年,灌溉系统便废了,千辛万苦修起来的渠道被平整了。

◎ 啊!历尽千辛万苦,思念久矣的莫高窟终于呈现在眼前了!不仅画家,全车的人都高兴得欢呼起来!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五回:“先轸勃然唾襄公之面曰:‘咄!孺子不知事如此!武夫千辛万苦,方获此囚,乃坏于妇人之片言耶?放虎归山,异日悔之晚矣!’”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荒诞经典电影《楚门的世界》观后感

全文共 1172 字

+ 加入清单

楚门的世界》是派拉蒙影业公司于1998年出品的一部电影。由彼得·威尔执导,金·凯瑞、劳拉·琳妮、诺亚·艾默里奇、艾德·哈里斯等联袂主演。该片于1998年6月1日在美国上映。

影片讲述了楚门是一档热门肥皂剧的主人公,他身边的所有事情都是虚假的,他的亲人和朋友全都是演员,但他本人对此一无所知。最终楚门不惜一切代价走出了这个虚拟的世界。

1999年,该片获得了第71届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提名;金·凯瑞凭借此片获得了第56届美国金球奖最佳男主角奖

30年前奥姆尼康电视制作公司收养了一名婴儿,他们刻意培养他使其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纪实性肥皂剧《楚门的世界》中的主人公,公司为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这一切却只有一人全然不知,他就是该剧的唯一主角——楚门。

楚门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一座叫桃源岛的小城(实际上是一座巨大的摄影棚),他是这座小城里的一家保险公司的经纪人,楚门看上去似乎过着与常人完全相同的生活,但他却不知道生活中的每一秒钟都有上千部摄像机在对着他,每时每刻全世界都在注视着他,更不知道身边包括妻子和朋友在内的所有人都是《楚门的世界》的演员。

虽然感觉到每个人似乎都很注意他,而且从小到大所做的每一件事却都有着一些意想不到的戏剧性的效果, 但这些都没有使这位天性淳朴的小伙子太过于在意。可节目的制作组由于一时的疏忽,竟让在楚门小时候因他而“死”的“父亲”再次露面,“父亲”立即被工作人员带走,直到楚门悲痛万分开始怀疑后他们编织了一个完美的谎言让他们“父子”相见,从而达到他们满意的效果。

多年前一位既是《楚门的世界》的忠实观众又是该节目群众演员的年轻姑娘施维亚十分同情楚门,楚门对她一见钟情。她给了楚门一些善意的暗示,自己却被强行带离片场。回忆起施维亚的楚门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的生活。渐渐地楚门发现他工作的公司每一个人都在他出现后才开始真正的工作,他家附近的路上每天都有相同的人和车在反复来往,更让他不敢相信的是,自称是医生并每天都去医院工作的妻子竟不是医生。楚门开始怀疑他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包括他妻子、朋友、父亲等所有的人都在骗他,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油然而生。

痛定思痛,他决定不惜一切代价逃出海景这个令他噤若寒蝉的小城,去寻找属于自己真正的生活和真正爱他的人。然而,楚门却低估了集这个肥皂剧的制作人、导演和监制大权于一身的克里斯托弗的力量。克里斯托弗将一切都设计得近乎完美,近30年里牢牢地把楚门控制在海景的超现实世界之中。

几次逃脱都失败后,楚门决定从海上离开这座小城,然而他却绝望地发现他面前的大海和天空竟然也是这个巨大摄影棚的一部分,这时克里斯托弗在天上巨大的控制室里向楚门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并告诉楚门他如今已经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明星,他今天所取得的一切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如果他愿留在海景就可继续明星生活,楚门不为所动,毅然走向远方的自由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荒诞喜剧《健忘村》观后感

全文共 357 字

+ 加入清单

健忘村》的故事发生在清末民初的神秘村落之中,电影中村民、土匪、神秘道士所代表的三方势力为了争夺“健忘村”这个宝地而发生了一系列荒诞故事。片中的“健忘村”既是桃花源,也是恶人谷,而它所预示的“双面人生”也在几位主演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电影中几位主演颠覆出演,舒淇抛开“女神”形象,衣衫褴褛;影帝王千源也一改型男路线,插科打诨笑料不断;平日里以忧郁小生示人的张孝全,这次更是上演了一回“胆小英雄”,不仅武功“慢半拍”,脑筋也要“慢半拍”;谦谦君子杨祐宁则挑战“土匪角色”,面露凶光。

阿卡贝拉和B-BOX融合,在影片的情节中无缝衔接,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观影体验。上古“神器”——忘忧加入二次元界面创造混搭风尚,颇为考究的自行车和服装也都融入了现代元素,看起来既复古又新颖。片中每一个角色,在独特的服装造型下,性格鲜明。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贬义词-卑鄙无耻

全文共 505 字

+ 加入清单

贬义词。形容品质恶劣,不知羞耻。多用来形容坏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私利。

指没有底线的方式损人利己,以求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这个词多用来形容一种人,为了一己之私,不惜出卖任何可以出卖的东西,有时候也包括家人、朋友的性命来博取自己利益最大化。

英文:Mean and having no sense of shame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五回:“办你个‘胆大钻营,卑鄙无耻!“下去候着吧。”[2]

示例:

1、 世界上的事就是这样:越是~、自私自利的人,越是得势,横行霸道。

2、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一些势利小人~,惯会兴风作浪,挑拨离间。[3]

成语举例:一些势利小人卑鄙无耻,惯会兴风作浪,挑拔离间。

常用程度:高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品质恶劣的个人或集团

成语结构:联合式

成语正音:鄙,读bǐ

成语辨形:耻,不能写作“止”。

成语谜面:缺牙靠墙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品质恶劣的个人或集团

近义词:下流至极、厚颜无耻、卑鄙下作

反义词:正气凛然、高风亮节、德高望重

造句:

①他花天酒地,敲诈勒索,无所不为,已经到了卑鄙无耻的地步。

②越是卑鄙无耻、自私自利的人,一旦得势,越是横行霸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荒诞与光明作文600字

全文共 648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个一切都在迅速发展的世界,荒诞似乎无处不在:物质匮乏与精神匮乏的怪圈,强者对弱小异己者的不宽容,现实对无数希冀的倾轧……

然而这世界同样充满光明,如同相依相生的白昼与黑夜,光明孕育了荒诞,而荒诞中涌现了光明。

阿尔贝·加缪说,荒诞是世界的不合理性与人灵魂深处竭力追求合理的冲突。人们灵魂深处渴望着的“合理”,即代表着秩序、正义、仁慈等一切光明的事物。永不停息的西西弗,永恒地滚动着巨石,而阿尔贝对此说:“当对幸福的憧憬过于急切,那痛苦就在人的心里深处升起。”正因为人们如西西弗一样,终其一生追求光明,才有了黑暗残酷的对比与反衬,以及反衬带来的痛苦。

从另一个角度说,象征幸福的巨石被推到山顶的同时,也拥有了坠落的能力与理由。追求光明让人感受到黑暗,而光明本身也会产生阴影。阎连科先生说,他看到当代的中国“蓬勃而扭曲”,“发展而变异”。而这便是光明孕育出的荒诞:予人绝望,也予人希望的荒诞。

在这样大环境中生存的人们,当期望落空,当沟通受阻,当被一切“不合理”压迫着时,就极易失掉精神根基,在极度被动中感到迷茫困惑,最终,他们丧失了斗争的意志,走向无奈而麻木的“盲从”。群体性的“适应荒诞”由此产生。

但当人们决意反抗荒诞——即使无用也罢,光明便会无声而有力地涌现。

最可怕的黑暗,是人们在黑暗中对光明的冷漠与淡忘,因而他们竭尽全力,从荒谬中感受“人的生命与呼吸”,感受“光,美和伟大的温暖与悲悯”。也许最后,时间会给他们判下“徒劳无功”的定义,但斗争本身就足以代表光明与幸福。

而你,是否愿意成为这样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荒诞的黑色幽默电影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

全文共 269 字

+ 加入清单

方圆画幅看着很美也很累,冯导说他就是想玩儿

换了别人有贼心也没贼胆,可不能闹着玩儿

当官的名字挺有意思:公道姓“王”,正义姓“荀”,聪明姓“贾”

“当官的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赵大头出现的时候我又相信爱情了

谁知道他是个畜生还比不上雪莲的牛

范冰冰拍电影睡一觉是必须,露个屁股也在理

穆桂英五十三岁又挂帅,李雪莲四十九岁又失身

"寡言的人,就是不断思考的人"

唯一忍不住笑了是因为范伟:“俗话说的好,别在一棵树上吊死,换棵树,耽误不了你多大功夫。”这句话也逗笑了雪莲所以她才没死。

最后十多年的案子就那样结了

告诉我们出轨的男人不得好死。

两个字:别看。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荒诞喜剧影片《史密斯夫妇》观后感

全文共 385 字

+ 加入清单

史密斯夫妇》属于那种可以让人看得很爽的影片,不管你是要动作要枪战还是要爱情,或者只是奔着明星去的,这部电影各方面的噱头都做足了,咱先不管它改编自谁的作品糅合了哪几部电影的剧情风格,皮特和朱莉两大好莱坞影星的搭档就已经吊足观众的胃口了。特别是当时两位明星的绯闻传得风生水起,而且后来还真修成正果了。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反正这部电影我是看得很爽很划算,让我同时过足了打戏和爱情喜剧的瘾。电影的情节放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不可能的,两人怎么可能结婚一起住了七年而不露出任何破绽,况且彼此又是神话级的杀手,这不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嘛。就像影片开头两人假装情侣躲过一劫后喝酒跳舞滚床单,难道就没发现对方身上带着武器?不要告诉我他们及时扔了~不过用这种理性批判的思维看就没意思了,那得多累啊。把这些都看做是魔幻现实主义吧,电影又不是完全纪实,电影必须高于现实是现实的抽象浓缩才有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荒诞喜剧《走着瞧》观后感

全文共 2009 字

+ 加入清单

2009年,有两部作品显得特别,一部是《走着瞧》,一部是《斗牛》,特别的原因是故事的主角,《走着瞧》是两头驴,《斗牛》是一只荷兰奶牛,而且两部电影的故事都放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走着瞧》在文革的背景中展现荒谬社会扭曲出的人非人、驴非驴的状态,《斗牛》在抗日战争的背景下思考人性以及民族性。类似这种于特殊历史背景中思考人、社会的影片可以看作是当今国人对历史的重新定位和思考。

文学史上有所谓的“知青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史》将其定义为在文革结束后出现的,以返城知青为主要创作者的,追叙知青经历的作品,比如孔捷生的《在小河那边》。另有一本《知青文学史》将知青文学作了更为细致的划分,将此类创作划分为五个阶段。回到电影中,我们亦可以将主要表现知青生活、情感经历的影片称为“知青电影”,比如《美人草》、《高考1977》、《走着瞧》,张艺谋下一部《山楂树之恋》等等。

《走着瞧》的故事被赋予一种传奇性,以此表现文革那个人非人、物非物的状态。故事通过知青马杰与两头驴黑六、黑七展开。黑六与黑七是哥俩,但命运却不同,黑六养尊处优,做着被村民认为是最光荣伟大的工作——配种;而黑七却无有此雄风,仅仅是日日下田劳作。马杰很看不惯黑六的优越,一鞭子断了黑六的根,成为废物的黑六要被斩杀,队长决定要马杰执行。黑七目睹了整个过程,为报杀兄之仇,它几次三番与置马杰于死地,但均告失败,最后黑七竟点燃自己,企图与马杰同归于尽,结果被烧死,如雕塑般立在苍凉的大地上……

影片可以被阐释为:人如果不爱护动物,必将受到惩罚,并以此唤起人们要保护动物。但是,如果影片仅仅止于此地话,那么故事背景可以设置在任何年代,任何情况下,或者仅仅成为一个喜剧或是黑色幽默。但是既然是在文革中发生的传奇性的故事,那么必定会涉及对“文革”和人的思考。

从故事结构上看,电影可以分为两部分,前部分是“黑六的幸福时光”,后部分是“黑七的复仇记”,前部分主要作用是为后部分做铺垫,所以影片的重点当在后部分的黑七复仇记。黑七因亲眼目睹了哥哥被马杰所杀,它像一个披着驴皮的人发誓要报仇,其原因如同侠义小说。但是,仅仅以“兄弟之情”或者所谓的驴脾气来使复仇具备合理性,显然并不成功,这使文革的背景设置以及影片本身的内涵大打折扣。因为影片中报仇的合理性并没有在之前得到更充分的展示和铺垫,在黑六被杀之前,我们只知道它们是兄弟,但是这种兄弟情是否到了使它与马杰以命相搏的程度。显然没有。黑六的幸福时光中,黑七完全被边缘化,我们看到的仅仅是英雄般的黑六,而二驴的“情”没有作任何涉及。况且,真的要以复仇展现一个驴的“人性”,那么哥哥整日养尊处优、处处留情,而自己却日日劳作,它竟能心安?所以,在黑六的美好时光中,缺少了很重要的一环,即对二驴“情”的展示。

黑七复仇在表面上会给我们这样的感觉,即驴在道德上是占据优势的,是善的,它的复仇行为是符合道德的。但是,这种表面看来悲壮的兄弟情,实则是以暴制暴的延续。其实,这样设置对影片主题的深化起到了很大作用。以往,在类似复仇的电影作品中设置二元对立的模式,我们一般看到的是复仇者一般要站在道义的至高点,手持道德之剑行使正义,而另一方或许是强大的,但是在道德上却是邪恶的。而在《走着瞧》中,二元对立的存在并非要建构一个善与恶的对立,而是将人、驴置于两端,摒弃道德判断,以此阐发对文革扭曲人性的思考,也就是说无论是驴的人化还是人的兽化,其指向都是癫狂的、无序的,而且很难在善恶之间做出界定。

与驴的人化相对应的是人被环境扭曲以及人的兽性。影片中女队长拿人和黑六比,一再强调黑六比人还金贵,比马杰这些知青还金贵,代表着一种权利身份的队长将牲畜讽刺性的置于高出人的地位,这当然会引起整日将奥斯特洛夫斯基挂在嘴际的马杰不满,生活艰苦、无人照料、没有爱情和性,人的不堪甚至使马杰产生了对黑六的妒忌,这种非正常的心理,源自人性因环境的扭曲,令人无奈。所以马杰会鞭打黑六,无心也罢有意也罢,反正黑六失去了它生存的资本。我曾想黑六被杀死,如果画外音中响起奥斯特洛夫斯基那些句名言,又该是怎样一种莫大的嘲讽。

黑六被杀的情节在对人性的思考上是浓重的一笔,卸磨杀驴的古话果然让人心生凉意,村长说农民不杀牲口,原因是什么,农民与牲口天然的情感?怕报应?还是因为禁忌?如果是的话,那为什么要强迫他人去杀?这让我想到了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他们愚昧、麻木、无聊、庸俗,看杀头就像赏戏,末了在叫声:好!杀完驴后村民忙着分驴肉,与《药》中的人血馒头何异?

不知是那个时代过于现实,还是它本身就充满离奇性和浪漫性。电影中富于传奇色彩的故事,就像在知青小说或者是寻根小说中常会窥到的情景。这些作品多是对历史的反思,对人的反思。而且在这些作品中通常会让我们感到一种最原始性,它荒谬但又充满了传奇,它不是那种传统老旧的中国,而是一种扭曲的变异体,我们只能惊异于它的出现,以猎奇的目光和思维哀叹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荒诞经典电影《楚门的世界》观后感

全文共 2204 字

+ 加入清单

其实我们都是楚门,差别只是,楚门最终走出了他的世界,而大多数的我们终其一生都将在其中徘徊。我们每个人都是活在被设定的世界里,我们能在周围生活中找到“被设定”的痕迹,我们也有着在被设定的世界里所难以达成的梦想(楚门的斐济),但是我们却像前半段的楚门一样,无法或无力走出自己的世界去追寻自己的梦想。我们被设定,多数人根本不自知。

好好读书,将来才可以考上好大学,考上好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有了好的前途才会有好的婚姻,只有这样走,才会迎来成功!有钱,有地位,才是成功的人生!

我们从小不是就是这么被教育的么?是不是觉得很自然呢?难道就真的只有这一条路么?当然不是,我们从小就被设定了,在每个人自己的“楚门世界”里。

然而我们有梦,这就是路开始的地方

不是所有人都想当科学家的,即便这话谁都说过。

成长后有人喜欢上了摄影,有人爱上旅行,有人钟情写作。我们都曾经以为找到了自己的“Laura”。但是现实的种种设定根本就不容许我们跟着自己的梦走。“爸,我不参加高考了,我要当诗人”这话只能招来现实无情的殴打。

于是我们妥协了,生活在“楚门的世界”里继续。

我们敢于追寻自己的梦想么?

-我准备辞职,我还是热爱诗歌,我今后要专心文学创作

-那怎么行?现在诗歌是冷门,不赚钱啊!你这样就等于废掉了啊,穷困潦倒的,以后怎么面对亲戚朋友啊?

-唉,也对啊。。。

但是,谁说人活着就是为了赚钱,为了他人口中的赞叹?被设定了,所有才使一切听起来那么的理所当然。。。】

看完这些影评,确实讲的有条有理,是啊,我们出身就好像被设定了,为了考上好的大学拼命的学习,对这毫无生机的课本硬逼着自己背那些死板的东西,往往忽视那些真正存在的事物,我们在课本上学过那些赞美大自然的诗歌文献,有多少人只是背下这些东西显得自己很有学问,而从来没有真正体验过这美丽的大自然。但是,即便你想要踢开这该死的设定,但是又有什么办法把这依赖多年的体制化给去掉呢,又有什么办法让自己喜爱的东西赚到钱呢?上面说到,谁说活着就是为了赚钱,为了他人口中的赞叹?被设定了,所以才是一切听起来理所当然。所以,我们要向楚门一样,敢于看破世界,敢于追逐自己的梦想,获得属于自己的自由,属于自己的自由?梦想?打破世界的规则?然后自己再造另一规则吗?听起来怎么那么变扭呢?地球就那么大,你可以干的事情去可以很多,但也是有限,梦想?自由?怎么感觉你所说起的自由就像是要隐居山林了呢?好像,只要跟上班,赚钱,有地位没有关系的东西,就是自由呢?是不是,多年以来大多数人都是干着打工,工作,上班,赚钱,上学,考大学这种看似系统的生活感到厌倦,想换一个方式去生活,把这种思维想成追逐梦想,热爱自由?喜新厌旧,人的本性,这种你告诉我是梦想,自由,小孩子过家家?哈哈哈哈哈!就算人类换了一种方式去生活,如果有这样的思维,换个一千种生活方式也找不到你们所谓的“梦想,自由”。

我觉得所谓的中国体制内和开放性思维的国际学校,其实根本看来没什么区别,有些家长让孩子去上看似高级点的国际学校也包括我,也不就图个新鲜吗?国际学校,包括IB的中心理念,什么有着开放性思维,有爱心,要有探究精神,不也是跟体制内的天天向上好好学习差不多的吗?都是规定一个死板的东西,让你把自己变得跟那个理念一模一样。所以,在哪个体制的学校都不重要,关键就在自己对事情怎么看,自己喜欢什么东西就去追逐,上学只是帮助我们踏上我们自己道路的工具而已,只要你自己心中有一样东西,不管在什么地方,什么学校上学,你都是你。

那么问题又回到了,电影中的楚门,里面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随时可以走,假如他稍有野心,假如他下决心要查出真相,没人能阻挡他。你的不安,你的担心,只是楚门会甘愿坐你所谓的牢狱”。我我就想问一个问题,在那个女的眼里这个小镇就是个监狱,每个人都是假的,但是如果楚门他就是喜欢这安逸的生活,即便是个假的世界那又怎么样?他喜欢,虽然有些人觉得这种世界太可怕怕了简直就是监狱,但是有些人就是喜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都有自己的看法。

冬老师,你记不记得一开始我们写关于诗文的解析时都带有自己的看法,几乎每个人都不一样,你很高兴我们有这样的思维和想法,但过了一段时间你又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是好事,但是也分好坏,你要有批判性的思维去审视。当时,我是很赞同的,不能只是说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也有好坏之分,要有批判性思维去看待一些人的想法。但是,现在我不怎么赞同这个观点,每个人的观点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就像秦始皇,在史记上还有一些古文基本都写过他是的暴君,他行暴政,设酷法,苦役人民,焚书坑儒,修阿房宫,这就是他的个人想法,他的暴力统一了国家,当时有些人可能说他的个人想法实在是惨不忍睹,太霸道,太残忍,但是他把这种观念做到了极限,虽然秦代只存活了两年,但是这对历史的影响却不止两年那么短。虽然,他的个人想法如果用我们批判性的思维去鉴别肯定是不好的,但是他对历史的影响让我们不得不闭嘴,所以我们每个就应该有自己的观点看法,没有对错,坚持自己的,只要把它做到极至,那些什么批判性思维的人就会乖乖闭嘴。话说回来,我们人类发展到现在,这些高科技,高楼大厦,登上月球,航空母舰,从体弱多病的原始人一直发展到现在,不就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脑袋,一个属于自己的思想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不论你在哪里,不管世界是不是虚假的,只要跟着自己就足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荒诞喜剧《健忘村》观后感

全文共 329 字

+ 加入清单

舒淇、王千源、张孝全领衔的这份演员名单,几乎就是演技的保证。这部电影一个个鲜明的角色,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让人印象深刻。

健忘村》是一部有着浓重的中国传统色彩,却又呈现出不一样的喜剧风格的影片。电影讲述了清末民初有个裕旺村,据称风水有帝王之相。员外(曾志伟 饰)觊觎这块福地,企图与土匪联手强势征收。此时村里一桩意外杀人案,让死者妻子秋蓉(舒淇 饰)和外来道士田贵(王千源 饰)被指为嫌犯。田贵靠着可以让人忘掉烦恼的宝器,改写了村民的记忆,也改变了裕旺村的命运。

电影有两条线,主线是小村落里每位村民都各怀鬼胎,随着村子里的叛徒大饼的死和道士的忘忧神器,村民们变成了无忧无虑的健忘村民。支线是员外勾结土匪一片云,企图攻击村子。两条线相互交织,人物关系千丝万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校园荒诞的快乐往事作文

全文共 3199 字

+ 加入清单

跟朋友在一起,经常会聊起以前读书时候的美好时光。那时候的我们是那样幼稚,虽然今天依然如此。在此我向所有认识我的人承认一个事实,我确实像你们所说的那样属于闷骚型,但有时候我还是觉得很明骚啊。此刻我将部分事迹与大家做个分享,就当放了一个不带响声不留气味的屁。

那就先讲我第一次喜欢的女生吧,记忆蛮深刻的。话说当年,读初二,我就喜欢上班里的一位女同学。她可爱迷糊,温柔善良,名字好听。那时天天在一起上学总觉得看不够,但又不敢正面的盯着她,幻想着在她脸上亲一口。跟她说话我就不自然的高兴,一直笑着一直笑着。晚上放学后,我有时候会去操场逛,顺便看看能不能在女生寝室窗子望到她。有时候不知道是不是朋友的故意行为,将我换到了她旁边,我不敢跟她讲话也不知道讲什么,一节课下来最多不会超过两句。她穿过一次裙子,很漂亮,她也问过我,我没有回答她只是傻笑笑。那时候都知道我是一个幽默的人,也是一个腼腆的人,跟同学关系都很好。这个是暗恋,让我心里充满一种美妙的好感,伴随了我很久。直到毕业大家分开那天我都没有亲口跟她提及过,我把我的感觉压在心底。后来我去了外地读书,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之间有了电话联系,但我还是没有谈过那件事。刚开始在那边读书,我还梦见过她,那感觉真的是。。。帅呆了。后来也有过书信来往,每次都很期待她的回信。而最后,我写了整整五篇信纸,还将她写给我的信全部装在信封里,并写上不用再回,在寄信箱前停留一会投了进去。唉。。。我跟她最亲密的接触也就是摸过她的手,软软的暖暖的。现在想起来我真是失败者中的佼佼者。我想啊,我应该也有人喜欢过吧。

有趣的事情也比较多,有些在不经意,有些是人工造。我上了一个恶毒的当,而且还犯了第二次错误。第一次在学校公共厕所,我与M攀在“煮饭”(大便)。等到两我差不多结束的时候,摸摸身上居然没带纸,真是倒霉。然后我向M攀要纸,他摸摸身上作出一副无奈的表情,跟我说也没有带,真是造孽。到了最关键时刻,我说出了一句当时最最经典的台词“还好,我有三毛钱”。我分给他一毛,我两毛。看着手中的两毛钱想笑又想哭,还是硬着头皮给擦了。等我轻轻松松站起来的时候,M攀却慢悠悠的拿出纸,脸上带着一种阴笑,然后很享受的样子解决了问题。我像中枪一样的打击,头都要冒烟了,立马把他的纸给夺了过来,然后再蹲到原来的位置从新擦了一次。这倒不算什么,没想到第二次我还是和他将历史的惨剧重演,而且还付出了比上次更昂贵的代价。这次也是我先完事,依然忘了带纸。他说他没有,我当然不相信了,在那里蹲着说了好久。两人差不多说了半个小时,蹲得我脚都麻了,慢慢的慢慢的,我的心动摇了,居然相信了他的鬼话。这次我掏出三块钱,比上次翻倍了,他两块,我一块。悲哀啊,用钱擦屁股的感觉真不好受,还很小心翼翼。后来还是那样,一个惨不忍睹的结局,他上厕所还赚了我两块,真想把他从厕所洞里灌下去。现在,每当和他聊起这个,都笑得不行。也就因为那样,现在只要上厕所我都会做好准备。如果跟他一起,要么身上得有纸,要么就把他的纸拿在自己手中才放心。

上网是很平常的事,也都知道学校里有些人上网简直走火入魔。我不得不佩服他们的功力深厚,几天几夜都可以连续战斗,学校几乎天天有人玩“佛跳墙”。我刚开始上网什么都不会,就是非常的喜欢聊天,打字用“一指禅”。而且,我上全是女的还是陌生人。最高纪录也就是聊天聊了一个整通宵,还乐滋滋的。偶尔会把自己资料全变成女的,去逗那些男的,最后接视频的时候会吓一跳,朋友Z浩最喜欢这样整别人。有时放星期,我们朋友几个可能会在外面网吧上通宵。等到早上结束的时候,从网吧出来觉得浑身不舒服。头发油光光的,脸上也是,看起来有些灰暗,神色也比较僵,有点像死人。依照惯例,每次都会去旁边的面馆吃早点。每人至少吃半斤面条,看得那些女生都笑我们,就像非洲来的难民。

我是不爱踢足球的,他们几个都玩足球,我常常被逼迫去凑个人数。有时候我们也打篮球,这个我就比他们技高一筹了。我打篮球还被女孩子夸过一次呢,她说我好帅,哈哈哈。有天晚上,我和Z磊还有Z志打赌,谁输了都得答应对方的一个条件。万万想不到啊,我技术比他们好,居然输得最多的人是我,我完全相信他们贿赂了苍天。第一局我赢了Z磊,当时我口渴就让他给泡了优乐美,现在想起来简直太便宜他了。结果第二局他赢了,我心不甘哪。他下手就比较狠了,叫我去跟不认识的女生指着自己的鼻子大声说“我是猪”。愿赌服输,我们就在靠女生宿舍那里等目标,那时走过来好几个女的,我突然在黑夜间跳出来大叫一声“我是猪”,把那些女的吓坏了。第三次我输给了Z志,他也没给我留面子。按照规定,我还是去女生宿舍旁,对别人说一句不负责任的“我喜欢你,我们交往吧”。我是真的跟一个女生这么说了的,她有点莫名其妙的感觉。但这女生不把我当坏人,倒蛮客气的跟我说“不好意思,我不谈朋友”,这次我就尴尬了吧。再然后我又输给了Z磊,当时操场上正有人在跑步,他就叫我跟一对正在跑步的情侣一起跑。这个多难为人啊,我这不是第三者吗。没办法咯,只有跟他们一起跑,开始的时候他们倒没有留意,最后发现了就越跑越快,我也跟上去。然后三个人一起跑,他俩一直往我这边看,我也很不好意思。为什么呢,为什么打赌我就输,不赌倒还赢。

在学校的时候我们一起的有七个人,经常是一块,几乎吃喝拉撒都在一起。记得有一次一起去野外烧烤,买了一只鸡,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菜,就这样高高兴兴的出发了。到达目的地,就开始动工,个个都激情高涨。到最后吃的时候,哎哟,饿狼扑食啊。这个可怜的烤鸡,有些被烤糊了,有些还是生的,大家嘴巴黑得都像碳。还有那茄子,烤得半生,就被抢着吃。吃完了大家的状态非常好,每人找了一个点,集体拉屎,然后再每人撒泡尿把火浇熄。这群孩子,真是作恶多端啊。

我们有一个共同爱好,就是看美女。对有些经常看见但不知道名字的女生取了个代号,比如像方便面、杠杠、洗衣粉、乖乖等等。通常我们会在栏杆上坐成一排,左手一杯优乐美,右手一根热狗,看着来来往往的女生,并且打分做评论。当然了,我一向积极发言。他们几个家伙说我有时候说话或是诗情画意,或是幽默搞笑。夏天的时候吧,还蛮潇洒的,躺在草坪上,躲着太阳,啃个小西瓜。一说到草坪我就想到了我的一双慧眼,每次在草坪我都能看见狗屎,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外面公园。我也不明白,偏偏每次都被我看见。这一提到草坪,又让我想起一场滑稽的游戏。是这样的,我们在草坪上比赛爬,看谁爬得最快,冠军是我,你相信吗。几个人在草坪上爬来爬去的,看着就逗人。从小我都比别人爬得快,他们几个都是小菜。

有时候吧,我们也有无奈的日子。一支烟,六七个人抽,你两口他俩口的这样转,个个都想大口大口的抽,但抽多了一丁点会引起公愤。没钱的时候坐在一排,低着头谁也不说话。有天早上的时候,我和M攀去食堂买包子,等那人不注意我就从蒸笼里摸了一个,我给放在衣服口袋里,哈哈哈哈太有才了。没事的时候几个人堆在一起,讲讲黄色笑话,还越讲越有趣,越讲越离谱。班里的同学还给班主任取了个绰号,叫“太君”。也有时寝室的室友发发神经,给10086打电话吹牛,什么帮忙冲话费或者电话没有电之类的扯淡话题。

偶尔也会跟女生出去玩,回来又要看着口袋感概,呜呼哀哉。校园里一对一对的多了去,有些像老夫老妻了,有些只不过为了一些坏念头。在学校大树下面,经常有些情侣在那里卿卿我我,抱在一起啃来啃去,我当然是做观众了。

我从来没有烫发染发,看见学校有些人的发型真夸张,整得跟自由女神一样。上课的时候要么谈天说地,要么在桌子上画点花花草草的,更有的在下面斗地主。我一向作文都还算及格,有些不怕死的人会找我挑战,这种文字攻击我叫作“纸上谈兵”。写正儿八经的不行,乱七八糟的我倒有一套,简直是写得别人哭笑不得俯首称臣。

校园故事挺多的,我也懒得写了,就此打住。回想总是有很多乐趣在里面,这是我部分故事或许也有你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荒诞喜剧《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

全文共 2462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值得称赞的几个地方之一,就是这圆形屏幕和方形屏幕的转换。一开始,伴着冯小刚京片子味儿的独白,从圆形的屏幕里看到了金瓶梅潘金莲的配画,一下子让我喜欢上这个圆。紧接着江南白墙黑瓦小桥流水,雨中泛舟的画面在圆里层层铺开,仿佛扇面,美感十足。北京戏部分换成方的,也别有深意。总之,圆方转换是一次还算不错的尝试,也算沾了江南风景的光,如果来拍陕西窑洞,怕是没了这味道。

其次,几个配角演员演得都不错,都是戏骨。故事本身也不错。电影其实就是在讲故事。一个电影能好好的讲一个故事,让人舒服的看完,觉得这个故事挺好,就不会是一个很差的电影。

看完电影,让人不舒服的,有两个。一个是范冰冰的糟糕的演技(虽然跟以前相比稍微好了一点点,但很明显她没有能力驾驭这个内心戏很矛盾的人物角色,恐怕她这辈子都不会驾驭的了。一个靠拍广告和蹭红毯保持热度的女星,没有沉淀,眼睛里没有情,不会有什么好作品)。

另外一个让人不舒服的地方就是,电影有些流水账的感觉。

故事很简单,女主李雪莲因为自己和丈夫为了骗厂里分房子(后来说是为了要二胎)假离婚后,丈夫假戏真做和另外女人结婚而一脸懵逼,想着借用政府法律力量为自己愚蠢的骗子行为和悲惨遭遇要个说法。然后法院按正常法律程序判假离婚有效。李雪莲不服,层层上告,觉得自己冤。一直告到北京某国家首长,然后首长一番义正言辞,从市长到县长到法院院长全撸了。而后李雪莲上访10多年,原因就是觉得大家冤枉了她,不理解她,想讨个说法。到后来,李雪莲发现自己上访竟然能让那么多政府官员害怕,在已经不打算上访的时候,又决定上访,其实这时她的上访目的已经变质,她已经有要挟各种官员找存在感的意味。至此,真成了刁民。

电影中借市长之口提到一句,李雪莲上访为什么让这么多官员害怕。之后并没有深入进去,可能是电影审查原因。而这似乎是整个故事的核心。

李雪莲借假离婚骗房子也好骗要二胎也好,其行为是定了的,是欺骗行为,与当时法律违背(不考虑计划生育及住房分配制度是否合理)。其提出让法院证明其离婚是假的,法院按法律是无法做到的。她的诉求是政府无法介入并帮其解决的,因为她的问题是她和她丈夫的私人感情问题。法院的判决是没有过错的。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法院处理问题没有错误,那她去上访的时候,法院为什么要去阻拦?

后来的故事,证明了法院担心的原因。李雪莲第一次告到北京某首长,首长发怒,义正言辞一番,一顿批评下属官员没有解决人民的诉求,脱离了人民公仆的本质云云,于是市长县长院长全干掉了。于是造成了继任者的害怕。即使一开始法院就没有做错的事,即使后来她已经真的成了刁民,这些都不重要,只要有人上访,有人不满意,你便是背离人民。

如果大家都本着处理事情的心态,根本没必要怕李雪莲,因为她并不占理。但很明显,各级官员怕的不是处理这个事情本身。这个时候,上访的原因已经不重要,有人上访这件事只要出现,就是官员的失职,即使可能那个上访者就是个刁民,即使一些官员做的还不错。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就涉及到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首长代表的政府官员喜欢以超道德要求自己和下属政府工作人员。例如把自己说成人民公仆而不是政府工作人员,把普通公务工作说成为人民服务,还加形容词全心全意。这种宣传造成一种恶果,那就是理想与现实的严重脱节,而且李雪莲们会把这种宣传当真。但在真正的公务工作中,实际上大家心知肚明,真的做不到所谓的全心全意。公务员与其他职业的公民一样,大家都是平等的,所以更没有公仆之说。但如果你这么宣传了,那好,你不是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嘛,李雪莲我内心很不爽,我对你法院的判决很不满,你按没按程序我不管,总之我不满意,那你就得来给我解决!于是就产生了电影里整个故事。

像李雪莲这样,因为个人婚姻情感问题,担心社会舆论对自己不利,怕别人叫她潘金莲,产生心理不平衡,这一系列问题引起的私人不满却去让“人民公仆”负责,如果在一个成熟的社会,本是不该发生的。法院判完离婚有效后,责任已经完成。但你李雪莲不分青红皂白一通乱告,上级首长一拍桌子,法院,县长,市长这些无辜的公务员就都下了课。而且,即使所有倒霉蛋都被撤职,你的个人问题仍然也不会解决,李雪莲还会继续告下去,因为她坚信,她的悲惨遭遇需要政府官员给她一个说法,不能解决的就是她的敌人。

这是一例典型的把自己推向神坛的而后自食恶果。以人民公仆自居,又无法做到公仆。像这种以难以做到的超道德要求他人的现象,是最无耻的。把自己宣传的多么高尚,把自己和他人钉死在道德至高的柱子上,要求以超道德为行事准则,而实际中根本不可能达到。不如踏踏实实制定可行的规则,大家来一起按规则办事。倘若李雪莲能早一点明白自己的问题不是法院能解决的,而是自己夫妻感情出了问题,她可能会早日得到心理的解脱。她认为法院能解决其夫妻感情问题,而实际上并不能。同样,县长,市长也不能。但首长处罚了没能帮她解决问题的各级官员,并告诉她,是我们官员没做好,没全心全意为老百姓做事,是我们的错。给李雪莲一种没能帮她解决问题我就要告你们,你们都对不起我的错误想法。于是,故事越来越乱。

去宣传公务员就是一份普通的工作,和所有的职业一样,按规则按要求,在一定范围内服务大家,服务自己。超出范围的,承认自己无能为力。而不是为了各种目的把自己推向神坛,而推向神坛的恶果,就是怪力乱神。

教师,医生也一样。把医生推向神坛,叫做白衣天使。只会让其服务的患者对其提出超道德的要求。而实际上医生也只是普通人,做的工作是用学到的知识看病,就像所有的手艺人一样,是有成长的过程和犯错的几率的。所以请不要再叫白衣天使,那是不会犯错的神仙,不存在。正确的观念应该是:医生是和患者平等的人。先把医生当成普通的人,行医当成一份普通的工作,一份有着自己行业规则和基本道德准则的工作,然后再去尊重他们。

不以超道德或者自己认为正确的道德要求他人,而是让可行的共同认可的规则支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是这部电影的感想。

超道德:将普通道德上纲上线,例如:大公无私,舍己救人,全心全意。。等无法做到却听着好听的伪道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年荒诞派喜剧驴得水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1719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电影《驴得》真有题图里的这一幕,而不是在最终版里剪掉了,那么甚至可以说它是《让子弹飞2》,荒诞有余,魔幻不足;如果题图里穿西装打领结的这个角色有一个确定的结局,而不是现在这样没有交代,那么它就是另外一部《鬼子来了》,有斯土,乃有斯民。

因为是开心麻花团队的作品,又因为之前有《夏洛特烦恼》,很多人大概会误以为《驴得水》也是拍给大众看的合家欢喜剧电影。这话对前半场来说成立,但是看到后半场大概笑着笑着就会哭出声来,这时候才意识到《驴得水》是部彻头彻尾的悲剧。看到生活在恶作剧的时候,人人都会大笑。当恶作剧变成恶意的时候,每一耳光都像打在自己脸上,就再没有人能笑得出来了。

《驴得水》话密,一句赶着一句,一句顶着另一句,基本没镜头什么事。话剧改电影就是这样,忍不住的话痨,忍不住地大叫,忍不住地手脚抽搐,那都是演话剧落下的病根---舞台上没那么多麦克风,声音不大的话,观众听不见对白;动作不夸张的话,后排的观众根本看不见演员在干什么。“这是电影么?这就是摄像机拍的话剧!”,有一种声音说道。我倒觉得像不像电影不重要。故事讲不好,再像电影也没有人会讨论这一点;故事讲得好,再不像电影也算是一种另类风格。

要我说,《驴得水》就是一部拍给知识分子看的电影。没什么不好意思承认的,话剧这些年从来就不是大众文艺。一部话剧要能活下来,要么撩拨知识分子,要么撩拨文艺青年。《蒋公的面子》不就是从撩拨知识分子开始的么?《恋爱的犀牛》到今天不还在撩拨文艺青年么?在撩拨知识分子这件事情上,《驴得水》干得可谓是恶毒已极:

一帮立志于改变农村,改造农民的知识分子,从头到尾都在为了吃空饷而绞尽脑汁。电影里没有一个学生出现,无论是一开始的6个学生,还是最后号称的147个学生,从来没有一个。只有四头知识分子,从头撕咬到最后,这是从理想主义层面对知识分子的打击。

四头知识分子为了利益,时而彼此苟合,时而彼此撕咬。遇见弱势人群的时候,威胁、哄骗、睡服、利诱,无所不用其极,用知识和智慧去玩弄对方,把对方耍得团团乱转;等到遇见真正的强权的时候,理想主义者开始讲顾全大局,认清现实了;一士之谔谔不如一枪之威,强项令瞬间变成磕头虫。牺牲一切可以牺牲的人,成全一切可以成全的自己,这是从性格层面对知识分子的打击。

最精彩的莫过于教育本身了。四头知识分子如同给混沌开七窍,把一个璞玉一般的农民打造成了一个知识分子。而知识所带来的结果,是揭开了内心恶魔上的重重封条,释放出全片最为混蛋、最为人渣的一个人物。这是从根上打击知识分子,没见过比这个更恶毒的事情了。好好的一个人,摆知识分子所赐,活活给教育成了一个恶魔。原本他即便为恶也还有限,但是有了知识之后,连他的教授者都被他控制乃至消灭了。

看完全片,会得出一个有趣的结论:知识分子怕有知识的流氓,有知识的流氓怕没知识的权力,没知识的权力怕有钱有势的外国人。而知识分子也好、流氓知识分子也罢,外加权力,都是一群大大小小的骗子。哦,对了,得加上一句:在万恶的国民党统治时期,他们上上下下都是一帮骗子,以欺诈为能。可以说,《驴得水》的嘲讽已经超越了《围城》,不单是揭示知识分子的虚伪,而是直指知识分子的无耻和卑污。

里面有句台词简直让我笑爆了:“......我这也是没有办法,他们有枪啊!我现在忍辱负重,先打入到他们内部,等有一天我......”

《驴得水》里唯一一个完整的人的形象,就是全片的女主角。在我印象里,最近二十年来,在文艺作品里敢于直称“我知道我淫荡,但是我喜欢这样”的人,除了《遗情书》的作者木子美(又称:不加V)之外,就只有《驴得水》里的女主角了。这样的角色让人非常感动,她就像是个天真的孩子,这是为了好玩而活在这个世界上。去到如此偏远穷困之地,只是因为“不想有人管我”。发生利益冲突的时候,她也总是能最先让出她的那一份来,和男性的假仗义不同,她如此说,也真的如此做。

全片最悲剧的人物也就是她。她所认同、所仰赖的群体,并没有保护她。相反的,因为她没有多少物欲,也更容易自我牺牲,所以她被自己人推出来当做祭品牺牲掉。一个人想做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一条狗,于是她被狗给干掉了,这就是《驴得水》看后最为黑暗,最为窒息,也最让人绝望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荒诞喜剧《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

全文共 1820 字

+ 加入清单

冯小刚说他前半生都在为票房打工,现在想拍一部老了不会后悔的电影。昨天,我去电影院看了《我不是潘金莲》。

电影情节靠一条很荒诞的点推动的:告状,李雪莲从县里告到市里,又告到省里,然后告到北京,而且是连续告了十年。告状背后的原因更荒诞:李雪莲和丈夫秦玉河为了分房子假离婚,结果弄假成真,秦不仅没有复婚,还娶了新老婆(电影最后,李雪莲说其实假离婚后,发现自己怀了孩子,当时没办法流产了,这也是一方面原因)。李雪莲一气之下,就去告状了。

其实,我看到这一幕觉得很不可思议,有这个必要吗?

也许你也会有这样的疑问,但继续看,我明白了,有两点促成了这一结果:

第一,人言可畏,李的声誉受损。秦公开说李和自己结婚的时候不是处女,说她是潘金莲,这在小县城传开了,这对李的声誉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第二,李雪莲是一个“偏执的人”。她要让秦给他一句真话,她要讨回一个公道,她要告状,没错,“老娘就是要告!告!告!”

在李雪莲告到第十年的时候,县长,市长想尽办法做思想工作,说不要再告了,然而李雪莲最后还是要去告!!在赵大头(李的同学,暗恋李多年)的帮助下,李逃过了县长的监视,继续北上告状。

在最后的这次征程中,出现了三股让李雪莲停止告状的力量。

在旅途中,赵大头睡了李,对她说:“你到底是想和喜欢的人在一起,还是想和恨的人在一起?” 赵大头很会做思想工作,这句话极其真诚,又有说服力。李回答:那还用说,当然是想和喜欢的人在一起了。然后,他们就去黄山旅游了。

李陷入爱恋,幸福不已,给杨买毛衣,心中完全没有了告状这码事。其实,告状在这个时候,已经变成了李活下去的一种推动力,她已经习惯了,她也很累,但就像一各漂流在小河上的船只,她停不下来,因为没有人可以让她靠岸。当大头的爱出现时,她幸福地停了下来。

这是成功阻止李告状的第一股力量。

然而,回到宾馆后,听到大头在和县城里的副院长贾聪明勾结,为了“搞定自己不去告状”而做的这一切。她瞬间怒火中烧,二话没说,离开继续告状!其实,杨有自私的成分,但他对李的感情也是真的。只是,李是个偏执的人,她容忍不了这一切!

李来到了北京,在向自己的表弟借钱时,被县长和法院院长的埋伏所抓,李奋起反抗,此时,县长对李说:你的前夫,秦玉河死了。听到这个消息后,李身子软掉了,在众人的搀扶下慢慢倒在地上,她一边哭一遍骂:狗日的秦玉河,死了也不打声招呼,害的我不能告状了。之后,李决定去上吊自杀,因为她觉着或者没劲!

秦的死是阻止李继续告状的第二股力量。

李来到一片果园,绳子都系好了。结果被一位大爷拦下,大爷说:“如果你非要死不可,帮我个忙,去对面果园”。因为,果园是供人们来采摘的,死了人,影响生意。李望着大爷,表情茫然。后来,李没有自杀,而是在北京开了下小饭馆。我猜,或许是她想明白了一件事情:没人关心你的死活,大家只是关心自己的利益。同样的,在整个告状过程中,没人关心她的对错,大家也只是关心自己的利益。

接下来,再对这三股力量作一下个人解读:

第一,赵大头的爱。此前,李的内心一直被一种情绪或者说欲望控制:要一个说法,我咽不下这口气,我恨恨恨!

我们都在被各种各样的欲望的控制中执着地生活,而且我们还不知道。(欲望的第一层状况:意识不到被控制)

但是不要担心,当你遇到爱的时候,这些执念带来的痛苦就会自然而然的消失不见了,但是,要是真爱。

第二,秦玉河的死。与其说秦的死让李停止了告状,不如说,秦的死让李认识到:原来苦难和折磨她的欲念是她生活的动力。这个动力,没有了,生活也就“没劲了”。她选择死,为什么呢?我想是因为她觉得自己没办法控制自己的欲望,没办法忘记痛苦,没办法洗清自己。但死亡是最容易的方法,不是吗?

我们会意识到欲望带给我们的痛苦,我们决定要断舍离,我们试图通过控制自己,控制欲望,控制生活。(欲望的第二层状况:意识到了,想去控制,想去消灭欲望。)

第三,大爷的话。大爷的话彻底改变了李,让她豁然开朗。她意识到了自己曾经断送了别人的前程(前任县长因李告状事件而被撤职),她开始去思考自己这十年多的告状的对与错了。

最后,在那个小餐馆里,告了十年的李雪莲热情的招待着县长。那一刻,阳光明媚。画面如此平静,让人感受到一种慈悲,那么真诚和自然。(欲望的第三层状况:至善。)

电影在播放过程中,大荧幕上的镜头由园镜头,变成了小矩形,最后填充满整个荧幕。不知道导演是不是有意在告诉我们,当你和自己的欲望相处的越来越好的时候,你也会像这电影里的镜头一般,越来越开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荒诞喜剧《走着瞧》观后感

全文共 970 字

+ 加入清单

1、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寓言?恐怖片?爱情片?……你有理由认定它是其中任何一个题材。当然如果你就是不喜欢这部电影,你也可以就此认定它不伦不类。从故事来说,就是一只复仇的驴的故事。让-雅克·阿诺有部非常棒的动物电影叫《虎兄虎弟》,这部《走着瞧》也完全可以叫“驴兄驴弟”。

2、无论是镜头语言还是叙事方式,一开始都显得平静而舒缓。于是当这个土里土气的故事渐渐延展得神乎其神的时候,你几乎没想过去怀疑它的真实性。

3、“老百姓都不杀牲口,他们怕遭报应……让你杀是因为你是城里人。”放大到整部影片,在一个“人定胜天”的时代,这是一个绝妙的讽刺。

4、供解读的东西很多,比如反复在关键时刻出现的“为人民服务”胸章,那本最后顺水飘走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及一头失去性功能的驴的悲惨遭遇。

5、笑料都很有水准,不是那种硬戳你腋窝的笑料。文章的表演出乎意料的好。两人第一次偷食禁果时的青涩莽撞以及长达五分钟的骂驴两场戏,尤其精彩。影片的音乐也非常出色,简单,精致,适当。

6、文革时期的农村气氛营造得很好,寥寥数笔已然呈现。你能嗅到空气中的那股朴素清新的,以及荒谬愚蠢着的味道。

7、几处关键段落的处理堪称惊艳,一处是杀黑六时,以驴的黑白视角,直视马杰拖着铡刀慢慢逼近;一处是马杰和女主角嘿咻后被黑七拉回村庄,整个过程被导演用一场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梦境来过渡,巧妙而流畅;还有一处是最后在深夜里马杰寻觅黑七决斗,通过肩扛摄影的跟拍晃动镜头,让凛冽可怖的终极杀气当即弥漫开来。

8、有一个小桥段我非常喜欢,七叔来借驴,说从小就一直幻想有一天能骑驴进趟城,马杰问为什么,七叔回忆起一个儿时的故事。画面徒然流逝,梦幻般清冷静谧的深宅大院里,一清丽温婉少女飘然起身,轻轻地跨上一只安静的驴子。悄然回望,一抹忧伤。

9、导演大概是担心观众看不明白,所以最后解释了一下。事实证明电影这门艺术真的不是用来解释的工具。结尾绝对是败笔。

10、我在农村长大,从小到大听长辈讲过很多传奇色彩浓郁的各类故事,所以我就像喜欢《闯关东》一样喜欢这部电影,你可以认为它节奏紊乱,你可以认为它力道不够,但在我的印象里,从那些脸上布满沟壑的老人口中绵延出来的那个遥远而又贴近的神奇世界,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它足以让我重拾儿时对那些神奇故事的迷惑与敬畏。《走着瞧》打分我愿意给90分;打星我愿意给5颗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ABB式词语读音变调

全文共 737 字

+ 加入清单

什么叫连读变调?语音上在连读音节中声调发生变化的现象,叫连续变调。如“不”字,单念时读第四声bù,称为原调、本调或单字调;如果它的后面有个音了?也是第四,则“不”字读成第二声bú,如“不去、不对、不像话、不外乎”。连读变调并不是人为规定的,而是在朗读时自然而然形成的。

下面例子中的B,原调分别是一、二、三、四声,但在abb中都念成第一声:

B是第一声:硬邦邦、白花花、亮晶晶、红扑扑、光秃秃、笑眯眯、甜丝丝、颤巍巍、病歪歪、娇滴滴、乐滋滋。 B是第二声:亮堂堂、黑糊糊、血淋淋、清凌凌、慢腾腾、软绵绵、懒洋洋、绿油油、绿莹莹、绿茸茸、灰蒙蒙、轰隆隆。 B是第三声:黑黝黝、明晃晃、闹嚷嚷、死板板、直统统、硬朗朗、干瘪瘪、胀鼓鼓。 B是第四声:黑洞洞、亮铮铮、空落落、空荡荡、火辣辣、黄澄澄、沉甸甸、湿漉漉。

当然,也有一些ABB式可以不变调,如:白皑皑、寒颤颤、亮闪闪、乐陶陶、喜洋洋、赤裸裸、红艳艳、黑沉沉、圆滚滚。怎么掌握ABB式的变调或不变调呢?最现成的方法是查《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不过,实际运用中的ABB式词,词典上不可能全部收入,因此有的可能查不到。遇到这种情况,完全可以把BB读成第一声。语音权威徐世荣在谈到ABB重叠式形容词的用法时说:“除叠字本身为阴平调即不再变外,其余各调的都可把后面两个字变为阴平调。……如果念得缓缓些,念清楚它的原调,显得读字清楚,不变也可以。”(《普通话语音知识》)在北京出版社编写出版的《普通话语音常识》一书中也有类似的说法:“普通话里有很多像‘亮堂堂、沉甸甸’这种类型的重叠式,它们多半是口语词,这类重叠式的后两个字不管原来是什么声调,口语里一般都变成阴平。”

不过,本人认为如果课本有注音规定要读原调的,就应以课本为准读原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年荒诞派喜剧驴得水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1280 字

+ 加入清单

看完电影《驴得》,不吐不快。有公号在观后指斥知识分子是一伙以欺诈为能,虚伪、无耻、卑污,强项令瞬间变成磕头虫的群体,认为一个璞玉一般的农民铜匠拜知识分子所赐,活活给教育成了一个恶魔。对于这样的观点,不敢完全苟同。

教育已经在地球上繁荣昌盛几千年了,古今中外出过数不清的教育家,但是从来没有改变过社会,也没有拯救过谁。教育叫人不要为非作歹,监狱从未空过;教育叫人不要欺负弱者,战争每天都在发生,老年人动动嘴皮子,年轻人去流血哀嚎;教育叫人不要拿别人东西,贪官们前赴后继,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总之,教育叫人一切向善,却总是没人听它的。西门大官人有个开生药材铺的爹地,从小家境还算殷实,想必也是上过私塾、受过教育的,照样没耽误他骗人钱财、淫人妻妾,以至于狂妄到“就使强奸了嫦娥,和奸了织女,拐了许飞琼,盗了西王母的女儿,也不减我泼天富贵”。说到底,教育从来都是无力的,教育跑到政治面前,就跟堂吉诃德一样,是个彻头彻尾的笑话。

无力的教育偏偏跟耍流氓的政治纠缠不清。没办法,谁让政治握有权力,不仅有胡萝卜、大棒,还有法币、美金和枪。政治平时戴着伪善的面具,把贪污枉法的肮脏裹得严严实实,给项目给经费,支持教育家们去实现梦想,一旦被戳穿立马凶相毕露。政治为了自身利益和脸面,为了维护绝对正确的权威,公然指鹿为马,“老子说他是吕得水老师,他就是吕得水老师,教育部说他是教育家,他就是教育家,还他妈谁有意见”。政治道貌岸然地扯着大旗,肆意践踏原则,“什么他妈的原则啊,在大局面前真的连个屁都不是”,而大局不过是一场自上而下假公济私的闹剧而已。政治为非作歹,作恶多端,倚仗枪和子弹支撑的权力,如同吃了春药,在极度亢奋和歇斯底里中,使用无所不用其极的下三滥手段,公报私仇,作践别人,获得快感。在政治面前,一切利益牵涉者,都只有匍匐才能苟活,教育做不到独善其身,他者也不见得比教育高尚多少。

在政治的眼里,教育只是一节可有可无的盲肠,天然的摆设,作用就是告诉别人咱也有这玩意,一旦发炎,立马割掉,还得大骂一声——去他妈的,成天占地方、耗营养的臭东西!政治领导下的一切官办教育,希望教人认得男女就行,最好还是不识字为妙,要不然怎么愚弄,怎么统治。当然,也有极个瘪漏网之鱼,从教育中明白了些道理,不时聒噪几声。政治是不怕的,“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发几块银元几个美女就乖乖归顺,自入彀中。实在不行,浪费两颗子弹了事,一颗鸣枪示警,一颗瞄了就打,至于结果,吓个半死或者消灭肉体都可以。

政治无处不在,渗透到各个角落,经常引诱人性的卑劣共同狼狈为奸。人性复杂而多变,群体更是如此。贩夫走卒、引车卖浆也好,达官显贵、富商巨贾也罢,哪一类都良莠不齐,一旦跟政治挂上钩,有利可图,有权可用,人性的阴暗面就无限膨胀,最终吞噬掉可怜的良知,因为“干大事就不拘小节”。所以说农民铜匠的罪恶不是被教育带坏的,而是被政治诱使的。只有远离政治,人才有可能成为其人,不然,即使是头失声的驴子,最后都会被宰杀掉。

得亏这一切都发生在1942年,那时还是万恶的旧民国、旧社会。

虚惊一场,万幸万幸!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荒诞的黑色幽默电影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

全文共 2347 字

+ 加入清单

上周六去看了《我不是潘金莲》。

冯小刚这个名字,对于80后这代人来说意味着很多,他的电影,甚至影响了一代人的审美。人们的口味不同,你可以喜欢或者不喜欢他,但大多数人都承认,冯小刚的电影,好看。

对,正是因为中国的导演很多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走岔了,做不到“好看”这个标准,而冯小刚用几近于小聪明的剧本和拍摄手法,让大家在欢笑的同时,还觉得自己感受了人生的喜怒哀乐,于是我们觉得他接地气,懂得小人物的生活,冯小刚+葛优的组合一度成为质量的保证,我们管他的贺岁片叫“冯氏喜剧”——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大腕,天下无贼,以及后来的非诚勿扰,私人订制,都是这一类。

这种喜剧不仅让冯导成为中国最有票房号召力的导演,还让他在人们心中有了一个定位——冯导的片子,一定好看。

这种评价不得了的,第五代导演的两位教父级人物张艺谋和陈凯歌都没能做到。他们在探索艺术和商业的关系时都走过弯路,而他们至今也没能够用自己的姓氏命名一种类型片,冯小刚可以。

但是,张艺谋有《活着》,陈凯歌有《霸王别姬》,他们俩就算一辈子就这一部作品,也入了殿堂,这一点,冯小刚清楚,也肯定不服。

于是,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任性的冯导要在艺术上有所探求了,后来,《一九四二》,《集结号》,《夜宴》,《手机》,还有这部《我不是潘金莲》诞生了。原本不care艺术还是商业的冯导,现在在意了。他在意了,我们就得把他归类了。

先不说冯导这些尝试是否成功,先来看他这些年用的剧本,基本上都是王朔和刘震云写的。这两位作家不是不好,相反,他们太好了。他们的好主要体现在聪明。作家骨子里都是反社会的,但他们用自己强大的文字技巧,掩盖了自己对社会的恶意,让人们觉得,他们不过是“嘴欠”,而这种坏,反而成了他们被追捧的原因,毕竟人们的负面情绪需要代言人,而他们代言的确实漂亮。其实他们最清楚社会是怎么回事,人性又是什么样子,王朔早期的作品还是触及了一些,但是他们清楚这些东西不能说透,说透了后果很严重。所以他们越来越机智,弯子绕的越来越大,最后,自己也找不到原来的方向了。

冯小刚用他们的剧本,就决定了电影的风格也是“聪明”。我们在看《手机》的时候,简直对其中的讽刺意味击节叫好,你看,媒体人不过是那种德性。在看这部《我不是潘金莲》也有种看透了官场百态的顿悟感。我们看到了各级政府官员在这个系统里是怎样做事的,他们被一个农妇折腾的狼狈不堪,太解气了!说不定还要惊叹一下:这种片子居然也能过审?我们都做好迎接一部新的禁片的准备了。

但是,现在的冯导不仅聪明,还有话语权,他完全可以做到在拍电影的时候无限接近于那条红线而不去碰它,在有人质疑他是否撞线时,他可以聪明地作出解释,让大家都满意,这种技巧,是冯导浸淫电影圈二十几年总结的智慧,还有原剧本保驾护航,总局几个官员?too young,too simple。

我们都知道,张艺谋的《活着》原作者是余华,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原作者是李碧华,改编得怎么样先不去说,这两部作品本身,就是深入生活的底部,翻出人性和历史最丑陋的真相,丝毫不妥协的典型。记得当年中学时读《活着》,看到年迈的福贵,用如同说笑的语气叙述自己一生的苦难,我哭得稀里哗啦,就像戳痛了自己的神经,我深刻感受到了历史和人生的沉重。自那以后,我读小说基本上都读这个类型的。

《霸王别姬》也类似,只不过格调更优雅一些,讲的故事都是痛的,作者痛,人物痛,读者也痛。

而冯导的作品,缺少了这种痛感。他在讽刺和展现的时候懂得点到为止,《我不是潘金莲》我印象深刻的一幕是影片的最后,马市长和县长郑重在长长的走廊边走边聊,马市长刻意地强调了各级官员是“好心办了坏事”。影片结尾又加上了李雪莲和前县长的相遇,李雪莲强调了自己告状的原因:一个未出生的孩子,也就是原著里那个和李雪莲不贴心的女儿。似乎在强调自己告状的合理性。但电影最大的败笔就在这里。书中的各级官员的行为动机无疑是保自己的乌纱帽,不给领导添麻烦,而到了影片中,变成了大家都想帮李雪莲,只是好心办了坏事。出现了这种变化,如果李雪莲纯粹是为了“潘金莲”这个名声去告状,她就成了无理取闹,所以结尾硬给她加了一个告状的理由,原本出生的女儿,变成了胎死腹中。这是冯导为了过审而采取的妥协,也让故事的力量进一步减弱。

原书中被撤职的县长史为民最后开了一家饭店,一次去北京办事,回去的时候买不到票,便谎称自己要告状,正值全国两会期间,警察便以维稳的名义用警车把他送回了家。这个小故事是这本书的正文,而李雪莲告状的故事是本书漫长的前言。这当然是作者的淘气,但这个小小的正文是这本书最精彩的部分,电影把它舍掉了,换了一个画蛇添足的结尾。

但是,我还是要说但是,说了这么多,我依然觉得《我不是潘金莲》是一部好电影,一方面的原因当然是我对于冯小刚的喜爱。他的电影拍的那么聪明,那么好看,给我带来了那么多的欢乐。我在看他的作品时,每每会发出“这导演得聪明成什么样啊”这种感慨,他太懂观众的点在哪儿了。这样的导演,你没法不喜欢他。

另外,在如今越来越不自由的审查尺度下,用自己的作品调戏红线也是一种值得肯定的行为,注意,不是尊敬,是值得肯定。就像扶倒地的老太太是值得尊敬的行为,但是打个电话叫救护车或者警察是值得肯定的行为,这就是区别。我们在抱怨银幕上越来越多没立场的作品,就不得不为这样的作品而喝彩,冯小刚历练出来了处世哲学,我们不能指责他圆滑,因为在中国搞艺术,就是得面对一份无奈。

最后,还是对人不对事,我对冯小刚还是有一份期待。当年看他的《永失吾爱》和《一声叹息》时的感动还在。尤其是《永失吾爱》,那部布满了灰尘气的作品,让我感动不已。我愿意相信冯导还能拍出那样的作品,或许他想再拍一部《一九四二》时,发挥得再好一点,就能再出一部经典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荒淫无耻是造句

全文共 585 字

+ 加入清单

1. 书里描绘了清朝达官贵人荒淫无耻的生活。

2. 你可不能像过去那些有钱人一样追求荒淫无耻的生活方式。

3. 她很厌倦贵族那种荒淫无耻的豪门生活。

4. 这些官老爷挥霍民脂民膏,荒淫无耻。

5. 发财之后,他们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

6. 斯卡西亚一直向洪堡报告,她仍然在纽约干荒淫无耻的勾当。

7. 还是这个人,他在母亲死后的第二天就去干最荒淫无耻的勾当,为了了结一桩卑鄙的桃色事件就去随随便便地杀人狂。

8. 荒淫无耻荒淫无度搔头弄姿声色狗马声色犬马水性杨花。

9. 夏朝末年,第十七代君主夏桀暴虐无道,荒淫无耻,“赋敛无度,万民甚苦”。

10. 缅派土司荒淫无耻,蛮莫土官贪得无厌。

11. 中国历史上最荒淫无耻的帝王是谁?中国历史上最淫荡、最无耻的帝王恐怕要算是金废帝海陵王。

12. 龙太空想,不行啊必须得研究透彻她的异能才行,不管别人怎么想,我是为贾郑琦的身体健康人生安全负责,并非是一个卑鄙下流荒淫无耻的胸部星人。

13. 说起来这二人酒量比朕差远了,没多久名棠就已酒意上涌,开始指点朝政,说了几句,竟然开始骂起朕来,说朕是个昏君,荒淫无耻,直把朕骂得莫名其妙,如坐针毡。

14. 隋末,炀帝昏庸,自他登极以来,大兴土木,扩建宫室,选美女、兴徭役,荒淫无耻,穷兵默武,鬻官卖爵,残害忠良。

15. 多年的宦途生涯,使他早就了解南宋皇帝及满朝文武大臣昏庸怯懦、醉生梦死、荒淫无耻的内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