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研究课题(经典20篇)

我多想,有一间小屋。不用很大,要有一扇明亮的窗。能让早晨柔和的阳光洒在我的床上,能让同岁的写字台与笨头笨脑的大书柜容下,能让我舒舒服服的躺下。这样,我就能沐浴着银辉进入梦乡。下面是关于我的理想小屋作文的内容,欢迎阅读!

浏览

2451

作文

97

小学生写作的创新思维培养方法

全文共 2577 字

+ 加入清单

创新思维,是创造活动的核心。 新课程改革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发展,而创新能力的核心和基础是创新思维。指导写作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写作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我的语文课堂教学,谈以下几点做法:

一、 拓展描述,创造出新形象,培养创新思维的形象性

我们的大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而产生前所未有的新形象的思维特性,称为创新思维的形象性。通过想象、联想进行扩展性描述,使文中单调干瘪的形象变得鲜活有生气。

1、改编诗词,创造新形象

小学语文教材中诗词体裁的课文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形象性,开辟了广阔的空间。诗词体裁的课文有其特殊的特点:语言的高度凝练性,结构上的跳跃性,艺术形象的富于想象性。教学此类体裁的课文时,让学生将其改写成记叙文的形式,在了解诗词大意的基础上,结合课文插图和生活经验,展开充分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加工、改造、创造艺术新形象,使形象丰富、生动、鲜活;补充、完善诗词中空缺的结构,使情节连贯、有序、具体。而这一系列的思维训练无不浸透着学生的创作个性。

如改写《冬夜读书示子聿》,学生补叙了父子间亲切的对话,展现了父亲的谆谆教诲和儿子的悉心聆听,充满父子情深;改写《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学生细致描述了黄沙岭夏夜天气的微妙变化。其中有的联想到月亮姐姐吵醒了沉睡的鹊儿的美梦,要和它说悄悄话;青蛙在举行盛大的联欢会,庆祝丰收的好年景;星星也为这迷人的夜景而感动的落泪……一个个新鲜奇妙的形象孕育而生,学生微妙神奇的想象力在这里得到了尽情的展现 。

2、补充情节内容,创造新形象

将课文中简略或一笔带过的情节描写,发挥想象联想,增加内容,扩充成形象逼真、内容具体的新形象。如教学《游天然动物园》,我安排了情节扩充训练,将阿里三言两语介绍的动物趣闻,描写成详细具体有趣的动物活动,在描述动物活动的情节中,学生把狮子攻击犀牛

的凶残以及被野狗追赶的狼狈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又如教学《友谊的航程》,我让学生结合插图,通过想象描写人们奔走相告,争睹中***舰风采时的场面,学生们用生动的语言展现出了不同人物的动作、神情、心境,感受了人们喜悦的激情。通过扩充情节,一个个生动鲜明的崭新形象跃然纸上。

二、 学习写法,灵活迁移运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灵活性

能迅速而轻易地从一类对象转向另一类对象的思维特性,称为创造思维的灵活性。语文课本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名篇佳作,都蕴含着可供借鉴学习的写作技法,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文中典型的写作技法,指导学生学习,积极灵活的运用于写作,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1、学习写作的语言艺术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正确精当地运用语言,准确具体地传达出事物的个性特征,创造出典型的艺术境界,作品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学文中通过替换、比较、选择,让学生揣摩用词的准确美;抓住优美语句品读,让学生感受语言的声响美,描绘的意境美,抒发的情感美,在熏陶感染中鼓励学生积累(赏读、背诵、摘抄)、恰当地运用于写作。如教学《望月》开头一段的月色描写时,,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中体会用词的优美,感受月色的朦胧美。在训练环节上我安排了仿写训练,让学生仿写一段景色,恰当地选用优美词句,用上比喻或拟人的修辞语句,这样写出的文章才生动有灵气。

2、学习不同文学样式的写作手法

语文课文中安排了各种类型的文学样式。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指导学生学习此类作品的写法,巧妙灵活地运用于写作,切实做到学以致用。如教学《学会合作》这篇演讲稿时,我指导学生学习演讲稿的写法:以强有力的证据,分条屡析地阐明自己鲜明的观点。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我精心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演讲比赛。在撰写演讲稿时,学生们写出了诸如《学会运动》、《树立自信》、《做时间的主人》等演讲稿。教学《埃及的金字塔》、《夹竹桃》等说明性的课文时,指导学生学习通过

细致观察,写出事物鲜明特点来的写作手法;教学《鼎湖山听泉》,指导学生学习按顺序写游记的方法……为此我组织学生进行了游览、观赏等活动并指导学生写作训练。

当然还可以指导学生从课文中学到其他的写作手法:内容的详略得当、结构的总分式、典型环境中的心理刻画等,教师要细心挖掘,携取一点,以点带面,迁移运用,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 寻找思维的发散点,变通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散性

依据一定的知识和事实求得某一问题的多种可能答案的思维特性,称为创新思维的发散性。这是一种沿着不同方向、向着不同范围、不因循传统和常规的自由发散的思维方式,是从已知信息中衍生出大量变化的、独特而新颖的新信息的思维。语文教学中隐藏着许多可供发散思维的信息源,教师要善于捕捉,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从新角度、新观念出发认识事物,变通思考,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并赋诸笔端。

1、 文尾续写法

依据课文故事结尾的发展情况,猜测、想象故事可能继续发展的趋势,进行续写。一些课文结尾给人以模糊的答案或造成悬念。如《狼和小羊》,狼向小羊扑去后结果怎样?可让学生猜测小羊的不同命运。即使没有明显的悬念结尾,教师也可故意设置续写的提示。如教学《最大的麦穗》这篇课文时,我安排了续写弟子们第二次摘麦穗时的情景的训练,进行思维的扩散训练;教学《聂荣臻和日本小姑娘》这篇课文时,让学生续写四十年后美穗子带着子女前来看望聂将军时的感人情景。总之,续写可突破思维的唯一性、集中性,让学生的思维生发开去,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2、 写读后感法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写读后感应鼓励学生力求从问题的不同思考点出发,选取一点,抒发感慨,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让立意出新。如写《负荆请罪》的读后感,有学生从蔺相如出发写为人应宽容大度;有学生从廉颇出发写处事应知错就改;有学生从赵国的形势出发阐述了生活在集体中应顾

全大局等,形成观点各异,百花齐放的局面。

3、 角色转换法

角色转换法是指依据课文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感受文中人物的处境,根据个人的理解感受和知识经验,各抒己见,设想你如果是文中的角色将如何更好的处理问题。我教学《螳螂捕蝉》设置如下写作训练:你如果是文中的少年将用怎样的办法劝说吴王?同学们有引用“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典故劝说的,有引用“两败俱伤” 的典故劝说的,有引用“喜鹊搬家”的故事劝说的等,表现出各人的勇气和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

全文共 1680 字

+ 加入清单

一、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是生活”。他的意思是,生活是美好的,生活中处处有美的闪光点,要善于观察、发现、捕捉,才能充实头脑,美化心灵,从而写出好的文章来.如夏衍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每天半夜三点多钟起身,走十几里路,去观察包身工上班的情景,终于搜集到关于包身工日常生活的第一手材料,写出脍炙人口的《包身工》。又如刘白羽的《长江三峡》,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绿》,叶圣陶的《景泰蓝的制作》等等都是观察生活后写出的名篇。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从高一开始写日记,写周记,内容包括校园、家庭、社会,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各种景物,观察各种人和事并细心体会个人的感受.结果不少同学写出了好文章。如97级黎青云的《春夏秋冬话九中》因观察生活,写出个人的真情实感,所以以高一级学生的身份参加学校校庆征文比赛,仍获校庆征文一等奖,并发表在《南海报》上。

二·、提倡学生关心时事,多听新闻.多阅报刊,以便有感而发。

学生要写好议论文,没有素材是不行的,故而我要求学生多听新闻.在家里,早、午、晚饭时间都要求学生注意收听新闻,关心时事。同时,我还提倡学生多阅报刊,增长见识,开阔视野.班里订的《羊城晚报》、《中国青年报》,学生个人订的《参考消息》、《文摘报》、《文萃》、《作文报》、《语文世界》等,同学们都争相阅读,作读书笔记,积累不少的典型素材,在此基础上,我又要求学生把报纸上他们感兴趣的、有感受的文章剪下来,写读后感,写评论文章等。结果学生的剪报作文比教师的命题作文还要写得好,因为他们是有兴趣而写,有感而发。

三、精选作文体裁和题目,作文训练力求系列化、系统化。

四、加强审题训练,多审题精写作

五、借鉴名家名篇,提倡学以致用。

画家齐白石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搞艺术离不开一个借鉴模仿的过程,但不能生吞活剥、生搬硬套,作文也是如此。学习了课文中的名家名篇,让学生也去尝试一下,用刚学到的方法去仿写文章,也是我进行写作训练的一种方法。如学习了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后,要求同学们用“移步换景法”去写《登奇山》、《游西樵山》等;学了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让学生用“定景换点法”写《校园之春》,提倡学生学以致用。当然这种仿写不是呆板的照搬照套,而是让学生借鉴,学习名家的写作方法。

六、尝试写作辩论式作文,突破常规思维。

1991的高考作文题是“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要求考生任选其一写作,这其实便是一种辩论式作文题型。我借鉴这种作法,以“名师出高徒/名师未必出高徒”,“有志者事竟成/有志者未必事竟成”等为题,让学生进行作文辩论,让他们持其中一个观点去驳另一与之对立的观点,要求既要观点鲜明,又要注意论证的辩证法,不失之于片面偏激、写作时要求学生按观点分成两组,写出文章后各派四个代表出阵参与辩论。结果不少学生能突破常规思维,拓阔写作思路,写出了言之成理,不落俗套的好文章,辩论场面也十分热烈,学生兴趣盎然。

七、教师评改作文与学生互改、自改相结合,教师重在讲评、鼓励。

为了发挥同学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作文的兴趣,培养他们批改作文的能力,从而提高作文水平,我在作文评改方面,除了教师本人评改外,还采用学生互评或自评的形式。具体做法是:课前教师浏览了学生作文,找出作文中的优缺点,课堂上进行审题分析,指出此次作文的优缺点,示范评讲两三篇文章,列出批改的标准,然后让学生批改,可互评,可自评,先找优点,再指出缺点,重在鼓励,然后教师收上来再阅,贴出优秀习作。这样,学生亲自参与了文章批改,所以对本类作文的写法要求理解得更为深刻。

以上这些做法都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其中对写日记、周记、剪报作文、作文系列化训练和文章互改等方面有所侧重,收到较好的效果,98学年在学校征文比赛中,我所教班的几位同学的征文,均获校二等奖,2000学年,我任教班的几位同学,在学校征文比赛成绩不俗,其中邓佩琪是高一、高二两个年级中唯一的一个一等奖。另外,每个学期都有同学的作文刊登在校刊《红棉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论文

全文共 2526 字

+ 加入清单

【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一个难点,作文是学生观察、积累、品味生活和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生活的一种方式,它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运用。教师要善于在习作中引导学生观察,感悟,想象,从而拓宽学生思路,不断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

【关键词】观察能力;感悟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目前,学生在习作中的观察、感悟、想象、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三、四年级习作教学中的关键。如果具备了这些能力在他们开动脑筋习作时,就会迸发出创作的火花。因此,随着年级的递增,我们要逐渐注重学生习作能力培养,让他们能文思如涌,妙笔生花。

1从细微入手,培养观察能力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缺少美,但缺少发现。”因此,观察是认识客观世界、积累、习作素材的重要途径。课堂是学生最直接的观察与习作空间,所以我在课堂中选取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做为写作素材。如,在习作教学时一些教学内容都可以通过活动来展示,这学期我们学校组织我们上综合实践课,在课堂上我们用落叶粘贴的一些画,就成为学生的写作素材。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观察树叶的样子和颜色,然后通过作品展示,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制作后,我先让学生说是怎样一步一步制作过程,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他说做的过程,这样就能把整个制作过程写完整,写具体。

2从感情入手,培养感悟能力

在教学中,常常遇到许多学生在写作文时,总是绞尽脑汁,却动不了笔。造成学生作文“难产”的原因是:不会观察生活和不会感悟生活。我针对这种情况,提倡真切地关注、感受、体察生活,要求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再去感悟,也就是说使他们在认识事物的同时学会思考、领悟其中的意义。如一位学生在一则日记中写道:“今天上午放学后,我在回家的路上看到有许多人在围观。我急忙挤进去一看,原来是一起交通事故。一辆摩托车摔在路旁,骑摩托车的阿姨头破血流,昏倒在地。一个小男孩趴在那位阿姨身上痛哭,叫喊着妈妈。我看了心里很害怕,就挤出人群回家了。”这只能算是感知了生活。后来,我启发这位学生:你看到这一切是否有感悟,现在仔细想想对这件事是怎么感受的,请你接着把日记写完整。通过引导,他接着写道:“我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流血场面,我不敢看。在回家的路上我想,那位阿姨不知道有没有生命危险,小男孩失去了妈妈,那该多么痛苦啊!那位阿姨可能是骑得太快或者是违反了交通规则。如果人人都像她这样,那要造成多少不幸啊!生命诚可贵,千万要珍惜啊。”这样既有感知又有感悟,思维得到了锻炼,认识也有了提高。如果说生活是作文的源泉,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那么感悟是作文的生命。我们既要使学生通过阅读作品去感悟,吸取其精华,又要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感悟形成自己的思想。只有刻苦磨炼学生的感悟能力,他们写出来的习作才可能富有灵性。

3从事实入手,培养想象能力

想像以事实为根据,是在事实基础上展开的。因而在作文教学中要利用简单的图形及图形组合,使学生从形及物,从物及事,从事及理,逐层地展开学生想像的翅膀,作文时做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进而培养学生的想像力。上课时,我在黑板上画“—”,启发学生看到这个图形,你能想到什么事物?学生说:“想到教鞭、公路、独木桥、粉笔……”我又画“~~~”线,学生说:“想到心电图、海浪、山头……”接着启发学生,能回想一下和这些物体有关的事情吗?回想一下在这些地点你曾有过的经历?有的学生说我看见~~~线就想到大海,想到在海边,被巨浪打入海底,有惊无险的事情;有的学生说我看见~~~线,就想到心电图,想到那天爸爸突发心脏病,我与妈妈送他去医院作心电图的情景,当时我心情特别紧张,我盼望爸爸赶快好起来,我会好好地孝敬他。看到一个长方形,学生们有的把它想像成了一块布,使它有了色彩:有的把它想像成一台收录机,使它有了声音;有的把它想像成一个游泳池,使它有了激烈竞争的场景……学生的思路打开了,他们从生活的事例中感悟真理。训练至此,我觉得学生想像的翅膀已经展开,但在培养创新能力还要再上一个台阶。这时我请学生在黑板上用不同颜色的笔画不同的图形,而后对学生说,你们选择其中的图形,任意组合,编一个故事讲给我们听。这时有的学生将长方形和曲线组合在一起,有的同学将梯形和圆组合在一起,围绕着组合的图形,展开想像,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故事。经过训练,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尝到想像的甜头,从而敢于想像,乐于想像,善于想像。

4从新颖入手,培养创新能力

首先要求学生作文不受条条框框的约束,让学生各显其能,鼓励学生综合运用以往表达形式或独立创新的形式。内容要给人陌生感,要让学生不断发掘生活中的真善美,形成独立的认识,写出独特的感受,发表独到的见解。力求写出贴近时代生活、充满时代气息,给人耳目一新的好作文。其次要求语言创新。字词的不同组合方式,巧妙改变语言搭配习惯,能形成不同的语言风格。坚决杜绝空话套话,让学生在语句畅通的基础上创新出生动活泼、有色彩的个性化语言。使原来的比喻、拟人、夸张等传统的语言表达手法不再成为惟一。如写树,我带领学生看学校里的树,要求同学写过的比喻句其他人不能再写。谁先用,有这句话的使用“专利”。这样做,使学生们写出了如"一棵棵树像绿色的帐篷“,”又像撑开的一把大伞“,”枝条粗细不匀,叶子一般大小,真是迷人"等等,这些优美的、与众不同的语句,在读起来琅琅上口的同时,也不得不佩服学生们构思的巧妙、创造力的丰富。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创新是21世纪人才最重要的素质,也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保证,有了这种素质,学生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我们要以创新的教育观念,努力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鼓励创新,发展思维,让学生在作文的天地里自由飞翔。

作者:刘丽 单位:吉林市船营区第25小学校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灵活运用语文教材,引导学生多写多练[Z].刘江.2008.

[3]作文智囊:体悟创新[M].王玉强,主编.南方出版社,2005,5.

[4]殷淑平.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研究《成功(教育)》,2008(12).

[5]方仁工,主编.作文就这样写[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7.

展开阅读全文

篇3:6.研究报告的写作

全文共 601 字

+ 加入清单

美国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接触研究报告,这种写作训练一直贯穿小学各年级,直至高中毕业。虽然有些州(如加利福尼亚州)写作标准考试明确提出研究报告的写作类型不列入考试评价的范围,因为考试时间、空间和掌握的资料有限,但是,写作训练却从入学开始直到高中毕业,从不间断。从这里可以看出,美国语文教学集中体现了实用主义的教育理念。写作不仅仅是在表达作者个人的思想,叙述自己的故事,而且要为各科学习服务,这种对研究报告写作的强调暗合了美国对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在美国,科学是“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

教师是怎么进行研究报告的写作指导和训练的呢?

首先,明确概念,让学生知道“研究报告是什么”。研究报告是作者用自己的话告诉人们关于一个主题的事实,并且使用一系列的细节来支持这些事实的文章样式。

其次,掌握写作方法,知道“怎么写作研究报告”。学生先阅读教材提供的其他学生的习作范文,把握点评与写作指导:

(1)标题告诉读者这是关于什么主题的报告。

(2)主题句引导、介绍这份报告的主要观点。

(3)研究报告提出来自其他资料的事实论据(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出来),并且运用细节支持这些事实。

(4)结尾总结、概括报告。

(5)列出参考资料来源。

以上五个方面基本概括了小学阶段研究报告写作必须注意的事项。研究报告的写作,必须符合语文内容标准的各年级写作要求,当然,不同年级的写作标准是不一样的,因此,教材明确写出本年级应该符合的标准内容。比如: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丰富课外生活,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全文共 212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写作的源泉。小学生写作文更离不开生活。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首先就要丰富他们的课外生活,经常开展一些有意义的、形式多样的活动。而且还要在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积累。如在组织学生打雪仗时,要求学生留心同伴的动作、神态等;在游园时,让学生讲述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项活动等。

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够使学生逐步养成对周围事物多看、多想、多问的良好习惯。这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不可缺少的一个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如何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

全文共 2849 字

+ 加入清单

批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头戏,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环节。但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绝大多数教师沿袭的仍然是学生作文教师改的传统方法。教师们尽管付出了大量艰辛的劳动,学生们的作文水平却总是在低谷中徘徊不前,收效甚微。这就说明作文批改由教师一手包办的做法存在着弊端,有改革的必要。

那么,如何改革作文的批改方法,才能把教师从劳而无功的作文批改的重压下解放出来,才能多快好省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认为努力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习惯,是实现解放与提高的有效途径。

学生作文教师改,剥夺了学生修改作文的优先权,使之不自觉地丧失了修改作文的主动性,人为地养成了学生对修改作文的惰性和依赖性。而实际上,大多数学生对教师的作文评改看重的只是分数和等级,至于教师批注的修改方案则漠不关心,具体的修改操作更不了了之。如果教师的评语笼统空泛,于学生则更是隔靴搔痒,无济于事。长此以往,学生根本无从认识到自己作文的优劣所在,修改无方,谈何提高?虽然教师们也采取了个别面批的方法,但是由于受时间、精力、认识范围与程度的局限,往往是力不从心,鞭长莫及,也不可全面提高班级学生的整体作文水平。这些情况都表明:教师们应该把修改作文的优先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们在长期不断的作文修改过程中去提高写作水平。清人唐彪说:文章不能一作便佳,须频改之方入妙耳。此意学人必不可不知也。可见,文章入妙须频改,而只有习作者本人在频改中才能领悟文章入妙之法。由不断修改而渐入佳境,古今中外的文章家概莫能外。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是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生活和工作的终身需要。我们的学生一旦离开学校,很难说就不与写作打交道,那个时候,学生们就不可能随时随地都拿着文章回去求教于老师,而自己修改文章的能力就有了用武之地。从教学角度而言,这正是体现了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达到将来不需要教的教学思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教师们都懂,但更要让学生们明白:培养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同样是终身受用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可指导他们自己修改,或者组织他们互相修改。由此可见,努力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是作文教学十分必要和迫切的任务。把修改的优先权还给了学生,并不是说教师就可以高枕无忧洒脱一身了。教师更重要的工作是引导和指点,要设法交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与技能。这也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教师要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循循善诱。首先要培养起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和稳定持久的写作积极性。这是培养学生作文修改能力和习惯的重要前提。同时要着力于提高学生对作文修改的认识,端正其态度。其次要给予学生批改作文的技术指导,使之具有相对的可操作性。规定运用统一的批改符号,如下:

附图{图}

附图{图}

然后,还要让学生明确修改作文的范围和要求。总的来说,文章修改有四个大的方面。一是改语言,就是修改标点符号、错别字、病句,还要看遣词造句是否通顺简洁、准确生动、妥贴得体等。二是改结构,要看谋篇布局是否合理完整,层次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伏笔呼应是否巧妙等。三是改中心,要看题目与内容是否相符,立意是否正确、新颖、深刻,主题是否突出,论点是否鲜明,能否统率材料等等。四是改材料,主要是看材料的取舍是否精当,是否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等等。当然,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要求,修改时要灵活掌握。至于具体的修改方法,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的,那要靠长期作文修改实践的不断积累和总结。但只要能修改出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文章,就是行之有效的作文修改方法。

写的能力要靠写来培养,也要靠改来扶掖;改的能力固然离不开写的根基,而改的能力则主要靠改的实践来造就。在学生明确了作文修改的范围和要求之后,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去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呢?笔者认为下列方法可供参考和借鉴。

1.冷改法。冷,即是冷处理。先将学生完成的作文收集起来放置3~4天后再发还给学生,引导学生站在读者的角度通过默读重新审视自己的作文,找出其中尚需进一步修改完善的地方并着手修改。此法既可消除学生作文后私于自是,不忍割截(白居易语)的心理,又可使学生在原作的基础上引发新的思维火花。长期进行这种作文修改训练,在潜移默化中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2.换改法。即将学生作文进行同学间的交换修改。此法可以在一个或两个班的学生中采用。换改法可使学生完全改变自身角度,以鉴赏者的姿态,根据自己的审视标准吸取原作长处,且大胆地指出原作的不足并提出修改建议。换改法有利于学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提高班级整体作文水平。

3.集体评改法。先印发1~2篇有代表性的中等作文,在学生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再由教师逐段引导学生集体评议其优劣,并对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方案。最后由教师总结,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文章的可取之处和最佳的修改策略。此法以讨论为主,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举一反三,打破学生思维定势,在论辩中能让学生积累大量的作文修改方法。吕叔湘先生就十分推崇这种方法。

4.导改法。此法较为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作文给予修改的引导和指点,提出切实的可行的有效的修改意见。这意见既不能是教师包办的修改处方,更不能是让学生莫明其妙,无从下手的玄乎之词,应该是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点拨之语。导改法可采用书面批注引导,也可采用课堂口头点评的形式。导改法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作文评改方法之一,是多角度多层次培养学生作文修改能力和习惯的基本方法。

5.示范修改法。此法是指用示范作文启发学生在比较中找出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并作出修改的训练方法。示范作文可以是经过教师修改后的学生优秀作文,也可以是教师的下水作文。采用示范修改法要注意防止学生可能产生的盲目模仿和照抄照搬的不良行为。

6.定点修改法。定点修改法是指将包括文章内容、结构、语言等在内的诸多板块,根据不同文体的不同要求分解为若干个修改训练点,然后逐步进行有针对性的定点修改训练。这种方法看似琐碎,但效果明显。一次作文完成一个写作点的修改训练,循序渐进,循环往复,各个击破,步步为营,最后综合起来,就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养成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和习惯。

上述六种作文修改教学法,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的运用,当然不能在一段时间内单一地使用一种方法,而要不断交换地综合使用,以增强教学的灵活性。总而言之,无论采取何种方法去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都必须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指导思想,通过教师切实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下水,练习游泳的本领。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的一句话,那就是养成习惯。这一思想同样适用作文修改教学。我们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习惯的同时,更要养成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只要教师在导的方面下苦功夫,做到巧导善引,切实有效,就能点铁成金,就能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能在训练中逐步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潘神”的学生培养之道

全文共 461 字

+ 加入清单

潘建伟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作为”一名导师,他对于学生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甚至可以说是苛刻的。潘建伟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非常注重细节的把握,比如在实验室中,他就要求学生们一定要把实验仪器摆放整齐,实验环境应当是规整有序的。

潘建伟介绍说,这样严格的要求其实是受他本人在奥地利留学经历的影响,所以在他的团队中,“整齐”是必不可少的关键词。此外,在撰写科研论文的过程中,潘建伟的“苛刻”更是展露无遗。他会逐字逐句的审阅学生的论文,不仅在科学逻辑上把关,语句的通顺程度和表达内涵他也要仔细斟酌。虽然潘建伟的工作异常繁忙,但还是会花费大量的精力为学生修改论文。

不同于一般的导师,潘建伟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出国深造,有的长达五年甚至更久。潘建伟解释说,如果好的苗子仅仅只在我们团队这片泥土里生长,那么它只能汲取某一种营养,只有在不同的环境中学习到不同的知识,才能够实现整个团队的进步。这种发展式的培养之道让潘建伟的团队始终充满活力,并且各种专业背景的团队成员让潘建伟的团队拥有着独特的优势,可以完成世界上其他单独小组无法完成的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激发中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

全文共 2404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问题,学生写作文难,老师改作文难,到头来,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传统作文教学无论是老师命题、学生写,还是学生写、老师改,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欲改变现状,实施作文教改,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是关键,那么怎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将就这个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采取灵活多样的作文训练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尝试将写作训练与听、说训练相结合

作文与说话不是互不相干的两回事,而现代中学生爱说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喜欢听、说训练,因此在日常语文教学中要注重说话能力的训练。如学完某课后,让学生谈谈感受,或针对某一人物谈谈看法。可以让学生稍加思考后发言,在学生发言过程中,同样要注重对中心内容、条理安排,以及遣词造句等一些问题的及时指导。也可以让学生参与评议,老师适时地给予肯定与鼓励,并告诉学生,他们的发言很精彩,将他们说的写到纸上便是文章,让学生明白写文章不是弄虚作假,矫揉造作,而是表情达意的需要。学生在听、说训练中放松了心情,感知了口头作文的乐趣。课前5--10分钟的听、说训练也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途径。这项训练的规则是:由老师根据写作需要设计写作题目,学生课下写,课前读,听的同学评说,最后老师点拨。要求人人参与,采取轮流发言、自主发言、指定发言、或无规则的抽查发言等多种形式,意在调动每位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课堂上,读的学生绘声绘色,尽情展现自己的写作才能;听的学生细致认真,锻炼了概括提炼能力;评议的学生尽可能用简明的语言给予公正的评价,无形中增强了表情达意的能力与品评欣赏能力。有时各抒己见,争执不下,此时老师再进行点评,学生会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种变学生写为学生既写又读,变老师评为师生共评的写作训练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尝试佳作鉴赏与再创作文训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针对初中学生阅历浅、知识面窄、视野不阔的特点,可以用抛砖引玉的方式,开启思维,诱发创作。吕叔湘老先生在谈作文教学问题时,说过:“学生作文有一种相当普遍的毛病内容空洞。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命题之后读写‘题中应有义’,给学生一点启发,或者让学生们大家谈谈。有些题目还可以告诉学生怎样去自己搜集材料。”这就告诉我们启发诱导在作文训练中的必要性。在作文训练课上,我们注重了导语的设计、写作意境的渲染与写作的指导。针对一些不好写的训练题目,尝试了“佳作引路------学生评价----老师点拨----学生再创”的作文训练形式。学生在例文的引导下,拓宽视野,活跃思维,在品评鉴赏中,学到了有利于写作的语言技巧、写作方法等。在老师的启发、鼓励下,学生进行了迁移思维,写出了自己的作品。这样,解决了学生无话可说的难题,在训练中也提高了写作能力,如此训练,学生易产生写作灵感,增强写作兴趣。

二、以课文为依托,架构作文与生活的桥梁,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品尝到写作的乐趣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因此作文命题设计应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谁来架构生活与写作之间的桥梁?课文就能担此重任。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教材版本的不断更新,课文内容也越来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些文章不仅能给人以美的熏陶,而且能起到典范作用。因此,作文教学以课文为范例,可谓就地取材,两全其美。)例如,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第一册第一单元选取的文章都是反映家庭生活的,家庭生活是学生最熟悉、感受最深的,这一单元的学习容易触发联想,诱发写作欲望,所以学习中教师要注意情感的渲染、写作技巧的总结归纳,巧妙地运用迁移思维,将学生引领到现实生活中来,进行写作。如:第一单元之中的《金黄的大斗笠》、《金盒子》、《羚羊木雕》都是以物为题目,并以具有意义的物品为线索来叙事,进而揭示中心表达情感。因此,在学过《金盒子》一课后,可以以“金盒子”为创新支点,设计写作话题:“在你的生活中也有类似金盒子的玩具吗?其中一定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凝聚着手足之情、母子之情、父子之情等,你能将其写出来吗?”学生都感到有话可说,都能真实地再现生活,并掌握了以“物”为叙事线索揭示中心的写法。再如,学过《社戏》一文后,设计以“童年”为话题进行作文,很多学生无形中就模仿了《社戏》的写作风格,以质朴的语言表现童年时的天真烂漫、纯真无私。以课文为范文,迁移思维,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去写作,为学生更好的展现自我架构了桥梁,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品尝到了写作的乐趣,增强了写作的信心。

三、激励学生写出与众不同的个性作文,从而使作文常写常新。

构建写作乐园作家叶文玲在谈写作时说:“作文要有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能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为此,教师要精心备课,鼓励创新,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老师可以找些有个性的作文读给学生听,让学生感悟到要想写得有点鲜味,就必须写自己的真实感受,探索未被别人发现的领域。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作文中筛选出既有真情实感,又别具匠心的作文,将其在班上范读,让学生来共同赏析、评价,指出其新颖之处,这样一来,就给学生指明了写作的方向。

有一次写环保类作文,有一位同学根据自己的观察来写卫河的治理情况:先是臭气熏天的情景;后来水变清,出现了钓鱼、游泳的怡人情景;没过几天,卫河又变成了臭水河,上面漂满了塑料袋。从而反映环境治理需要长抓不懈的主题。还有学生文章中反映小区建设的一些问题,一方面反映生活的真实,另一方面也写出了自己的个性。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另外选择内容比较新颖的文章作为剖析的对象,针对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每剖析一篇文章便能真正解决某种技巧问题,这样就容易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果学生能把握命题这一特点,就能避难趋易,像疱丁解牛那样,“以无厚入有间”,做到“游刃有余”。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全文共 510 字

+ 加入清单

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对文字、符号、语言、声音、动画及视频图等进行实时处理,形成图、文、声三位一体直接输出,为学生提供深入思考和评价活动的机会,诱发学生思考问题,以达到启迪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延伸学生的各种感官,拓宽教学的时空维度,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强化记忆,增强教学内容和过程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促进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创造等智力因素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形成创造新思维,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参与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并不是教材搬家、板书搬家、习题集搬家,也不是片面追求课件的花里胡哨,更不是利用现代化包装进行高密度的满堂灌。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教学进行有机的整合,对改革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优化思想品德课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方法,使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作用得到真正发挥,从而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

专家高屋建瓴,让我们豁然开朗。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将贯彻新理念,用热心、精心、诚心对待思想品德教学工作,力争实现专业发展、能力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最新暑假日记学生写作格式

全文共 581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暑假,妈妈、阿姨、哥哥、妹妹和我一起去了美丽而又神奇的张家界旅游!

张家界是我国的风景区,那里风景迷人,比如:金鞭溪、天门山、黄龙洞······那里的高山有的连绵起伏,有的直入云霄······山多水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我们来到天子山。在山下,周围群上环绕,往上一看,一座座高山,有的像锋利的宝剑,有的像巨大的竹笋,还有的像一座座宝塔。我们坐公共汽车来到半山腰,下车后,我一眼就看见了天下第一梯

——白龙观光电梯。这座电梯高达三百多米,可以直接到达山顶,我们排了一会儿队,终于上了白龙电梯。电梯开始上升了,越来越高,下面的人们、大树、车辆渐渐地越变越小快变成一只只小蚂蚁了。不到两分钟,我们来到天子山的山顶,山顶上风景很美,绿树成荫,刚才的“宝剑”和“巨笋”都被我踩在脚下,我得意极了,仿佛把所有的困难都踩在了脚下。我们大伙边走边看,突然,《阿凡达》电影里的悬浮山——哈利路亚山出现在我的眼前,原来根本没有悬浮山,只是利用电脑做出了奇妙的图像,我不禁感叹:“多神奇啊!”

时间不早了,我们要坐缆车下山了,一开始我很紧张,不敢睁开眼睛向下看,生怕掉下去。妈妈对我说:“别害怕,很安全,不会掉下去的。”我慢慢地睁开眼睛,过来一会儿,发现果然没事,我便一点儿也不紧张了。窗外云雾迷茫,一座座高山就在眼前,仿佛触手可及,这就是让人害怕又兴奋的张家界,我爱你张家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我和谁过一天》学生优秀写作

全文共 470 字

+ 加入清单

《我和孙悟空过一天》

今日是星期日,我在家里玩,忽然一道闪电打进我家,只见一团白雾中出现一个毛茸茸的手,并捂住我的嘴,然后说:“别出声,我好不容易才逃出来,可别再被抓回去了。”等过了一会儿,他才放开我,看见他,我真的惊讶极了,说:“你不是齐天大圣吗?你是不是真的呀?给我变一个金箍棒出来吧。”

“好,你看着。”孙悟空说,只见他从耳朵里掏出一个小小的东西,然后把它放大,就成了金箍棒,上头还刻着几个字“如意金箍棒”。它放在地上,我拿了一下,可是怎样拿也拿不动,看来是真的。“你怎样来到那里的?说来听听吧!”我高兴地说。“好,当我和唐僧拿到经的时候,我回到了天上与雨如来佛祖大战了300回合,最终他把我压在了五指山下,好不容易才逃出来,差一点又被抓回去了。”

说着到了中午,我饿了,说““孙悟空你能不能变一盘大虾来?”只见孙悟手一挥就在筋斗云上变出了十盘大虾来。吃完了之后,我问孙悟空:“孙悟空,我想去西湖旅游,你能不能带我去?”只见孙悟空手又一挥,就到了西湖,我们去西湖玩了一圈。

第二天,齐天大圣不见了,我没有找到他,我想那天真是一个趣味的一天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反思三: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循序渐进培养思维

全文共 262 字

+ 加入清单

在小学三年级,可仅指导学生写片段,写一句话作文;四、五年级可适当学着描写、状物,写一棵树、一个人等,这时候学学生注意力的形成尤为重要,引导学生换个角度观察景物;六年级可学着描述一件事,交代清事情的起落、发展即可,可适当穿插细节描写,用一两个常见的修辞手法,举行一次春游,写下他们在春游中的所见所想。丁有宽说:“高年级要求学生观察景物能懂得寄情于静,情景交融,展开想象;观察人物能抓住特征,分析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2]在习作辅导课上,教师要多一些鼓励帮助,少一些批评,使学生的写作信心培养起来,他们会爱上写作、乐于写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学生写作素材:同学聚会作文经典语句

全文共 1134 字

+ 加入清单

1、欢乐的时光无法永留,依恋的身影终将远去。为了珍藏这美好的时光,留下难忘的记忆,组委会制作了这本纪念册。她不华丽也不娇美,就像我们化校303、304班同学的情谊,淳朴而本色;她见证了2015年6月那个欢歌笑语的日子,那个让我们期盼了三十年再相聚的美好时刻;她承载着我们浓浓的同窗友情,深深的师生情缘,她也将把这份没有染尘的纯洁情感永远延续。

2、只有经历了春天,才能领略到百花的芳香,只有体验过同窗的情谊,才能懂得生活的美妙。我们欢聚一堂,抚今追昔,我们举杯同庆,放歌舒怀。为同学之情地久天长,我们无悔!

3、青山在,人未老,同学情正浓;岁月增,水长流,情怀依旧深。

4、相聚是短暂而又愉快的,在充满激情的聚会之后,互道珍重,又要各奔东西了,之后又将是长长的别离,但友情的芬芳会给我们平淡的生活增添一缕和煦的阳光。数十年聚散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走上社会,方知校园生活的美好;经过洗礼,才知道惟有同学友情的可贵。美好的中学时光,恰似流光溢彩的画卷,烙在我们记忆的深处。往事如烟,温馨如昨,相聚使我们重温起那一同走过的日子,回忆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历久弥新,永不褪色!

5、同学是一生一世的情缘,同学相聚并非展示仕途得意、生意兴隆的舞台,而在描绘经历了风雨沧桑的那道彩虹,重温那充满梦想的花样年华,叙说那份纯真的师生友谊,分享成功的喜悦,安抚受伤的心灵,把散落天涯的珍珠重新串成美丽的项链。

6、时光荏冉,岁月如歌,回首同学生涯,我们不仅收获了学业,更收获了友谊!回顾那青春燃烧的岁月,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亲切!同桌的笑声记忆犹新,老师的教诲至今难忘!回首风风雨雨,有太多的感言,有太多的追忆。如今的我们,已为人夫,为人妻,为人父,为人母。步入社会,成家立业后,才知道青春的可贵。

7、祝福同学,祝福老师,永远健康快乐!一帆风顺!

8、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不知不觉中校园一别已有三十多个年头了,世间有这么一种情感,虽然不能时时相聚,但却能一见如故,这就是同窗之情。忘不了三十多年前那个七月流火的日子,依稀还记得那个告别的晚会,依稀还记得宿舍楼前那些整装待发的行李,还有那分别时的拥抱和泪水,带着年轻的梦想,带着和同离别的伤感挥别了学校,踏上了社会,谁知这一挥就是三十多载。

9、记忆似乎停留在了过去的时光中,那种青春和朝气又一次的来临,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社会有点情比纸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功利化,但今天的老同学聚会不会掺杂任何一丝利益。对于这次参加聚会的老同学们来说,取得什么成就并不重要,因为每个人都在不断地以各种方式、方法来证明自身的存在和价值。我们或许没有必要去计较身份与地位的高低,也没有必要去苛求财富的多少,只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彼此共处的时光就可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关于培养学生唱歌的自信心作文

全文共 2641 字

+ 加入清单

自信心是指一个人对其自身能力、自我 发展 的肯定。自信心强的人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相信自己的存在价值,相信自己能获得成功,哪怕遇到困难,也能直面困难,迎刃而上。然而在小学唱歌教学中,很多学生不敢当众唱歌,对当众唱歌表现出极其紧张、害怕;还有一部分学生唱歌时面无表情,声音无力,象在背书;有的甚至不喜欢唱歌。那么如何能让学生们热爱 音乐 、自信地歌唱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树立唱歌时的自信心。

一、以兴趣为先导,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首先要激发其兴趣。兴趣与信心总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自信的歌唱。兴趣不是天生的,要靠后天的引导和培养。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 规律 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 内容 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1.创设情景、引导参与。

音乐课有其自身的特点,每首歌曲更有其自身的音乐情境。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通过语言描绘,图画再现,音响渲染,扮演体会,设悬置疑等多种途径,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乐此不彼地致力于唱歌教学。

2.借助游戏,寓教于乐。

游戏是孩子表现生活、 学习 的重要方式,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活动。他们常在游戏中以最 自然 的方式抒发情感、表现自我。音乐课如果只停留在让学生被动地听唱歌曲的层面,那必然会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如果在游戏中学唱歌曲,如:边唱边做开火车游戏,边唱边玩拍球游戏,边唱边做红灯、绿灯游戏,这不仅能减轻学生唱歌时的心理压力,而且能体验唱歌的乐趣。

3.开展竞赛,激发兴趣。

小学生的好胜心、荣誉感、表现欲特强,他们总希望自己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课堂上教师要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音乐竞赛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这种竞赛活动既可以是学生之间的较量,也可以是师生之间的挑战;既可以是男、女生之间的比拼,也可以是各小组之间的竞争。这些竞赛或以独唱、齐唱的形式进行,或以表演唱的形式开展;或者要求接口唱,或者要求编词唱。总之,教师要根据具体歌曲巧妙设计符合学生特征、容易被学生接受的竞赛活动,让学生从心底喜爱音乐,喜爱唱歌。

4.分层励进,体验成功。

唱歌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而具有灵活多样性,教师要对教学 方法 和教学形式做最佳选择和综合运用。可以根据学习主体——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愿望来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让所有的学生都体验成功的乐趣。我们知道十个手指不会一般齐,对于一些能自信而歌的学生,要求他们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对于一些对独立唱歌感到紧张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背唱歌曲;而对于一些对自己没有信心、惧怕唱歌的学生则只要求他们唱准歌曲的节奏和音高。不同的学生在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会逐步认识自我,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唱好一首歌。这样,能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不同层次学生的唱歌潜能,使部分学困生和没有信心者减少对唱歌的恐惧,树立起唱歌的自信心。

二、以情感为依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和态度。在教学活动中,情感直接 影响 着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及内化。可以说情感是教学成功的催化剂,它具有引发、定向、激励和强化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想到所教的学科,而且要注意到学生的感知、思维、注意力和脑力劳动的积极性。”是啊,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的双向交流过程,教师要充分发挥情感的疏导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让自信扎根于学生的心灵。

1.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情感氛围。

教师应以民主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保持同一水平线上的心理接触,不要总是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威严姿态去面对学生。现在各行各业不都在提倡微笑服务吗?我们何不也将微笑带进课堂呢?课堂上,教师面带微笑,娓娓道来,学生如沐春风,心情舒畅。这样可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惧怕感,增强其信心。也可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让老师更容易走进学生心中,让学生更喜欢上 音乐 课,喜欢唱歌。试想,学生带着一种紧张、压抑的心情来上课,能积极、主动吗? 研究 表明,少年儿童的 学习 积极性、创造性与自信心是和师生情感密切联系的。

2.加强师生情感的交流。

教学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人际交往、情感沟通的过程,师生情感的交流与教学是不可分割的。在唱歌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按自己的主观意志设计教学并按部就班地教完每一首歌,那他就大错特错,他的教学是失败的。我们要时刻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动向,细心留意每个学生的眼神、表情,及时发现 问题 ,用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或热情的语言、真挚的爱心帮助学生,使学生认识自我。教师只有研究学生情感,了解学生情感,及时捕捉学生的情感信号,才能有的放矢的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信而歌的信心。

3.面向全体学生,关心每一个孩子。

新课程理念指出:义务 教育 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收益。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特别关爱一些歌唱得好,乐理知识掌握得牢固,又爱表现自我的“特长生”。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是“特长生”,上台表演的是“特长生”,大部分学生则成为“特长生”的“陪读生”,结果这些“特长生”因为常常被老师关注而特别喜欢上音乐课,对自己也充满信心。其实学生都有希望获得成功的心理需求。我们何不也关注一下那些胆小、怕羞、性格内向、不爱表露自己的学生呢?如果我们更多地把最美的笑容留给他们,更多地把最深的关怀留给他们,更多地把无私的爱留给他们,用自己的健康情感去感染他们,让他们也感到老师对自己的偏爱,让他们也从心理上得到满足,并在这种满足中增加信心,从而热爱歌唱。

4.在集体活动中寻找自信的支撑点。

许多心 理学 家发现,同龄人之间的沟通比不同龄人之间的沟通更容易,他们之间的心灵界限更少设防。一些学生在教师面前很胆小,很拘紧,很自卑,但在同学面前却很大胆,很活泼,很自信。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学生之间的特殊情感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好朋友合作学习、小组合作表演等集体活动,努力为学生搭建充分展示自己的集体大舞台,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尽情地唱、忘情地奏、入情地演。教师要用“放大镜”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多一些表扬,多一些鼓励,让一些自卑的学生觉得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让他们从中找到自信的支撑点,让自信的光照亮每个学生的心灵,使他们由衷地唱出自信的歌!

[关于培养学生唱歌的自信心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聚焦生本化课堂——对如何培养学生预习能力的几点思考

全文共 944 字

+ 加入清单

自从推行生本化课堂模式以来,坚持:没有预习的课不上,但学生的预习没有达到我预想的效果,体现在:不会看书,更加找不着重难点,甚至看书后比着葫芦画瓢都画不出来。怎么办?这件事一直困扰着我。经过实践摸索逐渐有了一点点的想法,写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

1、指导学生预习要落到实处。

预习要求或预习题目的设计是否明确、是否有可操作性、是否能让学生“踮一踮脚够得着”,直接影响着学生预习的效果。因此,预习内容的多少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基础好的内容多点,基础差的内容少点,宁少勿滥。预习提纲要具体、要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要顺应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预习提示最好以问题的形式出现,问题与问题间的梯度要小,在设计预习题目时要有针对性、集中性、发现性,不要出现“预习课本第x页—第x页”这样的预习要求。

2、重视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和兴趣。

“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将会终身受益。由于我们的学生初次接触预习,不仅对预习数学的方法不知道,更没有主动预习的习惯和预习的兴趣。可以通过及时对好的预习方法和结果进行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设计形式多样的预习问题等方法来逐步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调动起预习的兴趣。

3、允许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预习效果。

新课标要求:“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的预习效果存在差异,对预习效果不要强求学生都到达相同的水平。因此在预习提示中如果也能表现出分层设计更好。

虽然我有这方面的想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简单,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我认为,对学生的预习习惯培养是一个复杂的长期性综合性问题,尤其是对于我们农村小学的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因为学生的学习状况不同,预习能力有高有低,家庭环境也不同,如何培养好每个学生预习的习惯,使他们善于运用数学课前预习方法,养成课前预习习惯,由不自觉到自觉,由“要我预习”变为“我要预习”,认真预习,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是需要我们各科老师进一步努力的。

凤城街道办叶家庄小学 李淑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爱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学习

全文共 284 字

+ 加入清单

(1)做好新学期开始各级部学生“收心”教育,通过班会、主题报告会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尽快转变心态,投入到学习中来。

(2)高一新生开学后,通过各种报告会等,灌输“明德 笃学 强身 报国”校训思想,让高一新生尽快进入高中学习状态。

(3)每学期末开展冲刺期末主题教育活动,减少课余活动,让学生全部投入到学期末的学习中去。

(4)做好每日朗读励志信工作,增强学生学习动力(5)办好图书馆流浪书库活动,让每一本图书得到循环利用。

(6)图书馆组织开展读书节和好书伴我成长活动

(7)开展非富多彩的征文和比赛活动,给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在竞争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爱学习的情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作文形式的生活化,让学生爱上写作

全文共 1119 字

+ 加入清单

平时学生写作训练除了作文,周记,片段仿写等形式外,我还组织班级内开展“班级日记”,这是我让学生坚持了一年多的一种写作方式,它充分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爱上作文.日记是作文的辅助形式,“班级日记”是作文的补充和延伸。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明确组长和组员,排列好先后顺序。每组同学合用一本日记本,日记本按各自的爱好自己选购,依次轮流写作。每天轮一个人,写什么内容,什么体裁都由自己决定,任何人不加干涉。后写的同学要先当读者,认真阅读自己前一位同学的日记,并写上“评语”。然后,再做作者,也写一篇日记做交流。这样,每天都有若干个同学同时习作。轮到小组内作后一个学生写完后,就是“一轮回”。一轮回,一评比,评出班内这一轮的“最佳习作小组”、“最佳作者”、“最佳读者”。评比的重点是感情是否真挚和语言是否顺畅,富有生活化气息。评出的优秀日记,并向优秀刊物推荐发表。

有学生这样描写课间十分钟的一段插曲:主持人随手卷起一本书放在嘴边,异常激动地说:“接下来,接下来就要公布一个大奖项了,那就是——想知道吗?”“想!”一声震耳欲聋的回答。主持人似乎很满意这样的回答:“既然你们诚心诚意地发问了,我就大发慈悲地告诉你们,就是,就是最具矮子奖!”“呀呼!”“好啊!”全场观众报以最热烈的常声。“静一静,下面我宣布入围选手,一号!项往。”一号亲友团很兴奋,齐叫:“荣哥!荣哥!”主持人继续发话:“好,二号——朱瑞雪。”二号亲友团也并不示弱:“红姐!红姐!”看来两队势均力敌。随后,主持人拿出一条皮尺,当场测量。结果显示:项往以0.01cm取胜。在众人热烈的掌声中,项往脸胀得通红,几乎不敢相信。在众人提醒下才木纳地上了领奖台。当他拿到那“沉甸甸”的奖状时,伴随一声“谢谢”来了一个超绅士的鞠躬。之后就是他深情并茂的获奖感言:“首先感谢我的爸爸,我的妈妈是他们给予我生命;其次我要感谢CCTV、MTV、艺术指导师、本节目主持人、导演、编剧……”全场爆笑。这样的班级生活片段真实地记录了我们孩子在课间天真活泼的一面,我们可以从文字中感受到课间快活的空气.“班级日记”可以使学生养成随时随地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习惯,使他们的眼睛和大脑迅速敏锐起来。 “班级日记”让学生感到写作的轻松,协作的快乐,成功的喜悦,让学生不由地爱上了语文。

总之,作文教学走生活化的道路是通过创设一种轻松、愉快、又富有刺激性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的,它是一种与社会、校园、家庭紧密相连的作文教学,它从头至尾都笼罩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让学生描写真实生活,抒发真情实感,它的整个实施过程实际就是呼吁把学生从应试教育中脱离出来做生活的主人,它是解放学生思想,解放学生个性的最佳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培养兴趣

全文共 233 字

+ 加入清单

游园会的开幕式,原本是老师送给孩子们的礼物,初衷是给他们一个舞台展示自己。但节目甄选的过程却有些“坎坷”,我在群里发了两遍通知,最终也只有两位小朋友报名。我知道我们班有些小朋友在学一些小才艺,可能胆子小不敢上台,这时更需要家长与老师的鼓励。而一些小朋友确实一下子想不到如何展现自己。其实,学习永远都不晚,不论是学什么。如果家长有这个想法,孩子有这个动力,请趁着假期,让他培养些爱好,学点才艺。今后,这些陪伴孩子成长的兴趣爱好必然会追随他们一生,成为他们最忠实的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应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写作技巧

全文共 329 字

+ 加入清单

一篇好的作文,不仅需要良好的素材,充沛的感情,同时也需要一定的写作技巧进行适当处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该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为自己的作文加分。比如,在文章的开头如果比较有新意,往往会给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感觉,可以增加第一印象。同样,如果文章的结尾有一个漂亮的总结,为整篇文章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也可以为整篇作文加分。因此,学生在写作时,应在开头、结尾的地方多花点心思。

综上所述,作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和综合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新时期下,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应引导学生多阅读,积累素材,并且传授学生一些必要的写作技巧,全面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学生作文:写作为自由而生

全文共 698 字

+ 加入清单

我喜欢文字,喜欢书写文字时带给我的快乐,它们的命运,交给我来书写。我好像一个上帝,创造了一个个可爱的字符。它们代表了我的喜怒哀乐。

可渐渐的,我觉得文字似乎是为了考试而诞生的,变成了得高分,应付考试的工具。写作,变成了戴着枷锁的舞蹈。连老师留的日记,似乎都好和考试挂边。记得有一次,写了一篇意识流似的小说,老师当时就给批回来了:我很不欣赏这样的文体,和考试有些差距。真的很生气很生气,不是因为老师的不肯定,而是后面的考试。为什么连日记,都要限制这么多呢?日记,是“记日”,而不是“备考”。我真的不喜欢那样格式化的文章,它们不是为心而生,它们没有感情。

没有办法的,把一些规范的作文写到日记本上,那些心情随笔,也只发在网上,那个日记本,再也不是日记本,而是应付老师的工具。况且我也只能在网上,才能完成我的文字,属于内心的文字,它们是那么的可爱。

也许被这个社会给麻木了。我也迷茫了。被灌输了这样一个思想:学生,就是为了考试,日记,也是练笔为了考试。而那些随笔,只能被扣分,没什么用。网上的作文本,更多的出现了老师要求的作文,而以前喜欢的,漫无边际,抒发情感的文章,很少出现了。我的文字,和我一样,变得那样麻木,那样陌生。

想通了真的想通了,我的文字,是属于我自己的文字,任谁都夺不走,我为什么只能按照标准来写?写作,是为了自由而生,或许那些文章很好,但是却没有自己的生命。我再也不愿意强迫自己,今后,我会用的心,来书写那些可爱的精灵,再也不会让它们被现实所束缚。我不会让它们变得那样冷漠。相信我,我的文字。

PS:当然考试的时候要按常规写,平时该练笔也要练。但是也要适当写一些心情随笔。大家别误解我的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培养兴趣爱好,拓宽写作领域

全文共 446 字

+ 加入清单

儿童的兴趣是广泛的,他们的生活多彩多姿。小学生的习作应该把他们熟悉的生活作为主要的反映对象。习作要从内容入手,指导学生选择有意义的内容和恰当的形式,写自己熟悉的事物,表达真情实感。我们不能排斥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游戏及打人觉得幼稚可笑的事情中去采集素材的繁花。对于他们的闲暇时跳田,斗鸡,钻山洞,捉迷藏,抓特务,我从不加以阻拦,而是引导他们留意游戏的规则,注意发现游戏中有意义的细节,分析游戏中动人的现象。孩子们也乐于把游戏当作习作素材,那钻山洞的欢乐,抓特务的神秘,斗鸡的精彩,打野战的激烈以及胜负的启迪,互助的情谊,跃然纸上。由于材料丰富,有话可说,所以写《课间》、《抓特务》等习作是那样的洋洋洒洒,而非搜肠刮肚。

我们组织成立了剪纸兴趣小组,数学奥林匹克兴趣组等,为发展学生的爱好培养学生的专长提供条件,创造机会。在这些课外活动中,学生们都以饱满的热情展示自己,大胆实践,勇于探索。这既充实了生活,又创造了作文素材。《剪纸花》、《有趣的数学竞赛》等优秀作文的内容就来自这些兴趣小组的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