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家乡的风俗作文元宵节记叙文【合集20篇】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是的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习俗,你的家乡有哪些过年的习俗呢?以下是小编为您搜集整理提供到的家乡的风俗作文元宵节记叙文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

浏览

8292

作文

565

家乡春节风俗作文200字

全文共 285 字

+ 加入清单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早早的吃过年夜饭,便兴致勃勃地和爸爸妈妈,哥哥姐姐们到楼下放鞭炮,放烟花。

我迫不及待地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烟花,手里拿着一根,让爸爸帮我点燃火焰,我很兴奋,也有点害怕。烟火点燃的瞬间,“嗖”的一声,然后烟花像断了线的箭一样冲上了天空,在天空中散开了一朵美丽的“花”。一会儿烟火又像散花,从天空中飘落下来。真是太美了。我望着这美景,看呆了。还没回过神来,一朵紧接着一朵,冲向天空。最后,爸爸拿来了最大的烟花,它又大又沉。爸爸让我们退后一些,站远一点。然后无数的烟火在黑暗的夜里,显得格外夺目,格外美丽,数不胜数,美不胜收。

烟花放完了,我恋恋不舍的回家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家乡风俗

全文共 594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吴川,飘色、泥塑、花桥只有我们家乡才有,被称为吴川三绝!

我喜欢飘色,飘色以儿童乔装各种人物,站在或坐在“色板”上面,在游行时手舞足蹈!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十六、十七日,吴川三绝便会隆重登场。首先是飘色,一个个小娃儿穿着像神仙样的服饰,头上带着闪闪发光的头饰,让人心慕手追。看到他们站在或坐在钢丝上,似乎有点害怕,可是小娃儿们把怕变成兴奋!传说中的神仙会飞,小娃儿们也会“飞”,而且在“飞”的过程中,摆出各种奇形怪状的姿态,让人觉得精彩!

今年的孔雀开屏和游龙封神正是数一数二,游龙封神大概有12米长,小娃儿们坐在上面代表着不同人物。孔雀开屏象征着新的一年将会财源广进,吉星高照,多福多寿,給人们带来新的希望!

会做泥塑的人可灵活了,将泥塑做得与现实一般,就像真的神仙下凡一样,这边的“财神爷”在給我们发钱,让我们发财,那边的“八仙过海”正在飘来飘去,正准备把你也带上,一起遨游东海呢!每一个泥塑都象征着一个传说,它们正向你描绘一个个神话故事!

最后一个绝艺那可数花桥了,说起来还真的有一段典故呢。吴川人民是根据牛郎织女这一段传说造了一座桥,每年在农历正月十五日将桥放上桃花等装饰,把桥打造的漂漂亮亮,光彩耀眼!传说如果有情人从桥上走过便有桃花运。现在不止了,有一家大小的,朋友的,同学们的一起走花桥,祈求新的一年好运连连,真热闹啊!

我们既爱演又爱看,家乡的习俗也将一代一代地传授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家乡风俗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全文共 331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洛南县一个安静、优美的小村庄。因为远离城市的喧闹,这里的生态环境非常好,空气很清新,还保留着许多传统的习俗,我非常喜欢这里。

每年快过年时,一到腊月村子里家家户户都开始蒸馒头、包包子,都是自己磨的面,味道好极了。最好吃的是一种叫“油馃子”的面食,发好的面,做出特有的.造型在油锅里一炸,变得金灿灿、圆滚滚的,像一个个金色的元宝,吃了这个“元宝”来年一定大吉大利。

到了除夕夜吃过年夜饭,一家人就围着火炉开始包饺子,奶奶就会在饺子里悄悄地放上几枚硬币,这里大年初一早上吃饺子,来庆祝新一年的开始。吃饺子时大家都在试谁的运气好,奶奶说,吃到硬币的人来年一定有好运。

整个正月,小村庄都是年味十足,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多的数不清。我喜欢这里,这儿的习俗真有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春节家乡风俗的

全文共 389 字

+ 加入清单

鞭炮声声,新年到了,好多人已经回到自己的家乡过大年了。

我们买了新春联与烟花爆竹,回到家后,我迫不及待地将旧春联撕了下来,又把新春联贴了上去,我刚准备贴上新春联,就被妈妈阻止了,她说:先看一下吧!我左看右看,摆正了一点往上贴,妈妈急着喊着:不对不对,不是这样的。说完,她就倒着春联往上一贴,我哈哈大笑:妈妈,你犯胡涂了。春联贴反了。妈妈严肃地说:不要乱说话,福倒着贴,代表福到了。我这才恍然大悟。就这样,除旧迎新的任务搞定了。

我与哥哥各拿着一根烟花爆竹点了打火机,突然嘶的一声,烟花爆竹上冒出了小火花,接着,烟花爆竹出现了噼呖,每过20秒,烟花上的颜色就会变焕,当最后一个颜色出现时,我不禁感叹:这真好玩啊!

爸爸提起了鞭炮就往家外走,显然,他是要去放鞭炮了,到了指定燃放点,爸爸用打火机在点火口上放了火,就扔得远远的,鞭炮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年的味道越来越浓了。

这个新年真美好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以家乡风俗为标题的作文600字

全文共 639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时间的推移,春节的脚步离我们近了。又是一个春光明媚的一天。

备年货

超市里人声鼎沸,里面的音响又在大声播报:“豆角二块六毛钱一斤,西红柿三块钱一……”随即又响起了喜气洋洋的歌声:“好运来,祝你好运来……”人们在各个货架上挑选着自己心仪的物品,一瞬间货架前竟挤满了人。

有人在挑选着蔬菜,有人在挑着鱼肉,有人在挑着新衣服……可能是因为过年的缘故,人们都有秩序地排好队,等待着付款。出了超市门,每个人都憧憬着新年除夕夜

大扫除

过新年,当然要有一番新气象,新面貌。正是为了辞旧迎新,所以才会打扫自己的家。扫地、拖地、擦窗、洗被子、洗碗筷……每一个缝隙都不放过。虽然很辛苦,累得直不起腰,但是辛勤换来了一番干净、整洁。地板可以照清你的脸,窗户闪闪发光,干净的衣物在窗外翩翩起舞。然后是自己的卫生,每个人都要洗澡,换上新衣新袜。整天大家都忙得团团转。

除夕夜

除夕的光景总是短暂而美好的。饭菜一个个送上餐桌,浓郁的香味顿时敞开来,使人垂涎三尺。当全部菜肴上桌时,就好比一桌“满汉全席”。

大人们站起来祝酒,小孩子们就抓紧时间,争先恐后地夹起好吃的往嘴里送。烫烫的饭菜总是会使我们张开嘴哈气。大人们坐下来时,除夕的团圆饭才刚开始:有人一声不吭地享受着美食,有人和老者们谈笑风生,顾不上吃饭,还有人吃一口,然后没等咽下去就开始说话了。

饭后,大人们笑着离开,小孩们口袋里塞得鼓鼓囊囊的,装的全是零食。除夕夜

春节已经过去了,但留下了永不磨灭的记忆。它像一本书,记载着我的成长,它又像一盏灯,照亮了新的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我们最爱的家乡风俗作文800字

全文共 855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但是在北方,有一样风俗是相同的,那就是过年吃饺子。我的家乡在东北,东北人过年就爱吃饺子,因此我对饺子情有独钟。

大年三十的早上,姥姥早早就出去,买回来一大堆包饺子的材料,给我们各自分配了任务。我负责和面,姥姥负责炸材料油,爸爸妈妈负责剁饺子馅。

我把面粉放进盆里,然后慢慢加入温水,边倒温水边用筷子慢慢搅拌,等倒完水之后,我就开始揉面,揉了大约10分钟,一个圆圆白白胖胖的面团就揉成了。此刻爸爸妈妈和姥姥那边的工作也刚好完成了,于是我们就开始等面醒发。

等面醒发时,姥姥开始拌饺子馅,她把芹菜馅儿、猪肉馅儿、香菇馅儿分别进行搅拌,然后依次放进材料油、酱油、鸡精、豆瓣酱、花生油再次搅拌,中间姥姥尝过两次味道,调整了两次咸淡,饺子馅儿终于拌好了。

馅儿已拌好,面已醒好,接下来就是我最喜欢的事情了——包饺子。姥姥把面团切成三瓣儿,并分别揉成长条,接下来我们又开始分工合作了,姥姥负责捏小面团,我负责擀皮,爸爸妈妈负责包饺子。姥姥对我说:“去拿来钱币、花生和糖果。这次我们要包三种特别的饺子”我心里很诧异,这又是什么习俗?姥姥好像看懂了我的心声,笑着对我说:“这三种饺子可是有特殊含义的呢,吃到包钱的饺子,寓意着在新的一年里你会财运亨通;吃到包花生的饺子,寓意你在新的一年里会健健康康;吃到包糖的饺子,寓意你在新的一年里甜甜蜜蜜”我半开玩笑地说:“那我如果都吃到了,今年的财运,福运和健康,岂不是都有了?”姥姥说:“如果你都吃到,证明你三科都能考100分了。”我们全家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饺子终于上桌了,爸爸请姥姥吃了第一个饺子,这是我们家雷打不动的规矩,意味着长幼有序,祝福了姥姥健康长寿之后,我们就开动了。我十分幸运,吃到了一个带钱的饺子,我把硬币从嘴中抽出大叫道:“我吃到了钱了!我今年的零花钱一定很多。”说完我调皮地站起来,向长辈们深鞠一躬“恭喜发财!恭喜发财”很快,我收到了三个厚厚的大红包。

年节里的饺子就这样聚成了化不开的亲情和祝福,代代相传,年年如此,成为了家乡不变的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809 字

+ 加入清单

二十四节气中,一些特别重要的节气,总是有劳动人民的民俗过法,而且在我们辽阔的华夏大地上,每个地方的方式方法还不一样呢。比如冬至,北人方吃饺子,南方人吃汤圆,在我们江南地区则又是吃馄饨,而今天我要说的是我们溧阳这一带立夏时节要吃的美食——乌米饭。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杜甫在《赠李白》一诗中这样写道。青精饭就是我们溧阳这一带,在立夏时节要吃的乌米饭。每年这个时候,乌饭叶就已经开始慢慢上市了,这个时候可是新鲜的时令货哦。像我这样的吃货,总是会走在小区路上,突然闻到某家人家厨房间飘来的香气中一眼就认出它。“阿婆阿婆,有乌饭卖咯。”我飞跑着回家,告诉了外婆,外婆一脸惊奇地问:“你怎么知道的?”我说:“我在路上就闻到人家家里飘出来的香味喽。”外婆顿时哈哈大笑的说:“你真是个小吃货。”

第二天外婆起早赶到菜场买来了新鲜碧绿的乌饭叶,我和妈妈先把树叶洗干净,一边洗一边有一阵阵清香扑进鼻子,是一种大自然的清香,闻了神清气爽,耳聪目明,就打通任督二脉。然后外婆把洗净的叶儿放入装满热水的盆子里,用手反复按压叶儿,时不时拿起些许放到手掌心搓一搓,终于将近半个小时的揉压,乌饭树叶的大部分汁水都被挤了出来,咋一看不就是我写毛笔字的墨汁嘛,再把树叶过滤出来,用纱布包好,用力挤压,最终挤出了大半脸盆“墨汁”。等“墨汁”水稍微放凉些,再把洗净凉干的糯米倒入“墨汁”浸泡三个小时以上,再去看时,糯米已经变成“黑米”了。最后把“黑米”放入蒸锅蒸熟,就是香飘万家的乌饭喽,我迫不及待地盛上一碗,一颗颗米粒黑油油,亮闪闪,香喷喷,如果不是散发的香气和热气,还以为盛了一碗黑宝石呢。再撒上一层白糖,一口下去,忍不住闭上眼睛大赞人间美味。

吃完乌饭外婆告诉我,立夏时节吃乌米饭是我们这里代代相传的民俗传统。吃乌饭可以祛风解毒,防蚊叮虫咬,让我们在接下来的炎炎夏日安然度过。我不禁感叹:原来乌米饭不仅仅好吃,到如今还承载了我们一方传统文化的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家乡的特色风俗

全文共 701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江西,那里山美水也美,最好的要数江西的风俗了。

“二十三祭灶关,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蒸镘头,二十七杀肥鸡,二十八打糍粑,二十九炸和卤,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江西的风俗都是按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些风俗。

腊月二十六的时候,我和奶奶一起蒸馒头、包饺子,奶奶将面粉揉好,翻来覆去地做出许多不同形状的馒头,有蘑菇形、青菜形、玉米形、坚果形……我也轻轻地揉了起来,像搓汤圆一样揉,不一会儿,我揉出了各种各样形状的馒头,有刺鲀型、鲨鱼型、螃蟹型、龙虾型、鲎型、海星型……我又和奶奶开始包起饺子来,先把皮平坦地放在手掌心上,用筷子把肉馅儿放在雪白的饺子皮中间,饺皮对边按在一起,再按起许多好看的花边,花边编密了,像一把把梳子,然后把它们放进火炉里烤熟。过了一会儿,一股弥漫的香味悄悄地飘了过来,我不禁地说:“好香啊!”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像乐得开花一样。

大年三十的时候,我们一起团团圆圆的吃年夜饭,年夜饭的菜真丰富啊!有九江鱼块、酒糟鱼、九江小龙虾……年夜饭吃完了,我们小孩子们去放烟花,烟花有许多品种,我选择了旋转品种的,我把烟花放在小竹竿上,烟花点燃起来特别漂亮,而且又五彩缤纷的。然后,我们又围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聊天、倒数……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正月十五的时候,公园里的花灯美丽极了!威武的“长龙”披着五彩的鳞甲,好似即将翱翔出击的勇士;凶猛的“鲨鱼”鼓着两只凶锰的大眼,风一吹,它开始摆动着身体,好像要问我们拿食物吃;美丽的“风凰”在夜色中慢慢地缤开五彩缤纷的翅膀,如同地在跟我们招手,也像一位害羞的少女……

你的家乡的风俗是怎么样的,来告诉我,好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家乡的元宵节

全文共 545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缙云,家乡的元宵节到了,大街小巷可热闹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我们小孩呢。

先说舞狮吧。“大狮子”追着红绣球,时而上时而下,时而左时而右,时而四周翻滚,时而摇头摆尾,晃动身子满地跑,那一个个滑稽的动作总惹得大家开怀大笑。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跑前跑后,夹在人群中喜滋滋地踮着脚尖,伸着脖子看。

你听:咚咚锵、咚咚锵……鼓声不断从远方传来,越来越近了,原来是高跷队又在表演了,大姑娘、小媳妇、小孩……都来踩高跷,她们戴着头饰,穿着长裙,踩着高跷走来走去,有的耳上垂着红辣椒,手里拿着大烟斗,丑态百出,逗得围观的人们哈哈大笑。

闹花灯就不用说了,早已成“明星”了。五彩缤纷、造型繁多的花灯,让我看得眼花缭乱。各式各样的彩灯数不胜数,有凤灯、龙灯、鱼灯、鼠灯、虾灯等动物形状的,而有些是根据古代传说和历史故事制作的,如“八仙过海”灯,“嫦娥奔月”灯、“仙女散花灯”…… 忽明忽暗,千姿百态,更令人目不暇接。

吃汤圆也是一种风俗。每个元宵节,妈妈都会买来汤圆烧给我吃,汤圆表达了亲人团团圆圆,和睦相处。简单地说,吃了汤圆家家团圆,红红火火又一年。

烟花爆竹,更不可少,烟花给新年的元宵节带来了喜庆的气氛。……

我梦想每天都是元宵节那该多好啊!每年元宵节刚过,我就在期盼着明年的元宵节早点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关于家乡风俗作文600字

全文共 508 字

+ 加入清单

东方渐渐露出灿烂的晨光,揭示出崭新的天空,洁白如雪的云,欢快歌唱的小鸟,周围都洋溢着春天的气息,万物欢腾,都在欢迎春节的到来。

除夕一大早,我和兄弟姐妹们的手就开始痒了,因为我们想放鞭炮!所以我们背着大人,小心翼翼地走到存放鞭炮的房间,拿出一点儿出去玩儿。

拿着鞭炮走到小区,我们派最勇敢的大哥去点燃引线,我们围观。只见大哥胸有成竹地走过去,拿出打火机,对着引线一点,鞭炮立马开始炸了:劈里啪啦震天响,炸得周围的小花小草都蹦开了,就连稳住鞭炮的那一圈泥土,也飞开去好几米,那情景相当壮观!我们还没看过瘾鞭炮就三下两下地放完了,还想再去拿些来,却被爱唠叨的奶奶抓了个现行,我们只能垂头丧气地放弃了。

晚饭时间,新一轮的热闹又开始了。餐桌上摆满了菜,糖醋鱼、红烧排骨、土豆鸡汤、腊猪蹄……一盘又一盘,看得我眼花缭乱,不知道先吃哪个好。餐桌上,我们欢声笑语,非常热闹,一点都不拘束,每个人都满心欢喜。

终于到了晚上12点,我们可以放鞭炮了,所有人迫不及待地在小区里放着鞭炮点燃烟花。天空上霎时间出现了红绿蓝三种颜色,炸开来的花火非常美,黑暗的天空都变得五颜六色。虽然声音震耳欲聋,但是依旧掩盖不住我们心中的激动。

这就是我们的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家乡风俗的小学作文500字

全文共 567 字

+ 加入清单

一说到海南,你会想到什么?珊瑚,海滩,还是各式各样的热带水果?其实,在海南有许多其他地方没有的风俗,以及各种各样神奇的美食。

海南虽然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小岛,可我要和大家说一个秘密,在海南的一些农村人其实根本就没有看到过大海。因为以前大部分人都比较穷,在海边的房子又容易被风暴袭击,所以大家都不会在海边的城市定居。

还有,如果你以为海南人天天都吃海南鸡的话,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在海南吃海南鸡,就如同以前的北方人下馆子一样,他们只会在过年过节或请客人时才会找专门的人杀海南鸡来吃。而且,我们还有一种很特别的风俗,就是在吃鸡之前,要先烧了纸,拜过神,然后才能口饱口福。海南人认为要先把鸡的“精神”敬献给神,自己才能动筷。海南鸡无论是白切还是油炒,都是十分美味的。

在海南文昌还有一种很神奇的鱼,这种鱼常常会偷鸡来吃。那它是怎么偷到的呢?当鸡到湖边喝水时,这种鱼会从水里跳出来,先是死死地咬住鸡的脚,把鸡拖进水里淹死,再慢慢地吃。据说,这种鱼身上会分泌一种特别的液体,让它咬住鸡后可以快速滑回水中。

那有人会问了,怎么才能抓住这种鱼呢?海南人先把鸡放在笼子里,把胶涂在鸡笼旁边,鱼上来吃鸡时,就会被胶水牢牢的粘住。你还别说,这鱼的肉吃起来真有一种鸡的味道。

总之,我想告诉大家,海南不只有海滩,珊瑚和椰子,还有着各种各样的奇妙风俗和让人垂涎三尺的美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750 字

+ 加入清单

成都的旧年俗件件都是老成都的回忆。每年过春节的前一两天,我们家就会提前进入过年的那股紧张、欢喜、红红火火的氛围。

为什么说紧张呢?每年过节前一两天,我都会拿出我最心爱的毛笔写春联,我妈妈向来追求完美,春联自然也是每年都要折腾好久。

贴春联可有好多讲究,横批若是从右往左写,上联就贴右边,反之上联贴左边。对联单贴可不行,要一边一幅,一般上联最后一个字发拼音里的三声、四声,而下联最后一个字发拼音里的一声和二声。到了大年三十,大家就会开开心心聚在一起吃年夜饭。成都人都爱吃,吃年夜饭也讲究,我们家就是一个例子:香肠、腊肉、鸡、鸭、鱼、牛、八宝饭,有时还会有梅菜扣肉和粉蒸肉。光听这些菜名,我的口水就要从嘴里流出来了,更何况年夜饭真的出现的时候呢。

正月初七这天,我们家就会去游草堂祭杜甫,这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曰”大家都会去杜甫草堂祭拜大诗人杜甫,这习俗起源于唐代,据说是诗人高适写下了一首诗名为《人曰寄灶二拾遗》,后赠于杜甫,诗曰:“人曰提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于是每年“人曰”便成为我们老成都人游览草堂,缅怀诗圣杜甫的特定日子了。

到了正月十六,别人早就过完了元宵过完了年,可老成都人就不,他们耍性大,人家过完年,他们还要再过一天年。而这一天就要老城墙上走百病,厚着脸皮再过一天新年。

倒回去再说正月初一成都人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和家人一起穿新衣去武侯祠,游喜神方,“喜神方”即是喜神所在的方位。依“五行学说”,南方丙丁属火,代表四时里最热的夏天,也有“鸿运兴旺”的寓意,因此,成都人认为城南即是喜神的方位。加上城南的武侯祠里供奉着蜀地老百姓崇拜的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等三国英雄人物,这里就真成了“喜神方”了。

这些习俗,老早就有了,一直流传到现在,于是才说:“成都的旧年俗,件件都是老成都的回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家乡的元宵节

全文共 221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忻州市定襄县的宏道镇,这个地方虽比不上城市繁华气派,但是也有小镇的特色。每年到了元宵节的时候,家家户户的树上都会用上大队发得闪光灯。

到了晚上,小树的树枝都会闪闪发光,非常漂亮。我们还会到一个地方去看放烟花,那儿的烟花可多了,一放就是好几个小时。一个个烟花的绽放像孩子们欢快的笑脸。街上有很多人,有的在说话;有的在观看表演节目;还有的在旺火堆上烤馒头。一幅幅和和睦睦的景象,看着人们的幸福的笑脸,我的心中很快乐,我喜欢我家乡的元宵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年家乡的风俗作文500字

全文共 594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家乡每逢春节都要贴春联。无论是住在楼房,还是住在平房,家家户户都要把红色的春联贴在门上,用来辞旧迎新,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

春联,据说起源于桃符。桃符的.最初用意是求平安。据古书记载,五代十国时期,宫廷里就有人在桃符上题写对联了。宋代王安石的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新桃”“旧符”指的就是桃符。后来,桃符便由桃木板变成了纸张。

贴春联这一习俗到了明代的开始盛行。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十分喜欢大户人家贴的春联,于是想推广,便要求每到春节时,金陵的人家都要将大红春联贴在门框上。有一户人家因为忙而没来得及贴春联,大年初一的早晨,被微服巡视的朱元璋看到了。朱元璋得知原因后亲笔题写了一副春联送给这户人家,但这户人家舍不得贴,把它当成“限量版”春联珍藏了起来……随着时间的流逝,春联的内容除了表达新春祝福以外,更融入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

贴春联有讲究,上下联的位置不能贴错。贴春联时,人们可以根据横批的书写方式来贴上联和下联。如果横批是从右往左书写的,上联就应该贴在右边,反之则贴在左边。

贴春联,不仅是为了营造喜庆祥和的气氛,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之情。

点评:小作者对春联的发展过程、贴春联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让读者感受到了浓浓的文化气息。对春联相关故事的讲述,增强了习作的趣味性;对名句的引用和对贴春联、写春联的学问的讲述,增强了习作的知识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我家乡的元宵节

全文共 556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之中有许多节日,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等等……但其中让我最高兴也是最让人感到有趣的,还是元宵节,也叫做“花灯节。”

元宵节这一天,白天的大街上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非常热闹,看,舞狮子的队伍中,有一头大狮子是由两个人组成的,一个人控制着头,另一个人控制着尾,随着锣鼓声,一会儿摇摇头,一会儿扭扭屁股,一会儿又眨眨眼睛,一会儿又跳上跳下,样子十分可爱,逗的人们都鼓掌叫好。

此外还有精彩的扭秧歌的,踩高跷的,变戏法的队伍整个街道都充满着节日的欢乐气氛。

最精彩的,同时也是人们最期待的那就是晚上的花灯展了。

我们一家早早吃过晚饭,爸爸妈妈就迫不及待地带着我来到广场看花灯。当我看到整个广场被花灯装饰得如此漂亮时,我情不自禁地叫了起来:“哇,太漂亮了!太漂亮了!”这些花灯,有的像轮船就要远航;有的像凤凰就要飞向天空。

有的像花朵就要绽放,还有的像许多许多的彩虹把夜空点亮。漂亮的花灯似乎在迎接着春的到来,更似乎在赞美着涿州的变化,这座古城越来越美丽,越来越繁荣。

据说乾隆皇帝下江南回京路过我的家乡涿州时,正赶上家乡人民欢庆元宵佳节,也被这热闹的景象吸引得驻足观赏,于是亲自提笔写下“日边冲要无双地,天下繁难第一州”的诗句来赞美我的家乡。

美丽的家乡令人欣赏,快乐的元宵节更令人难忘。我爱家乡,更喜欢家乡这快乐的节日——元宵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754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北京,北京的风俗,说起来挺多的,北京人好吃,自然要来讲讲老北京的传统年菜。

过节就要吃年菜,过去老北京讲究“四四见底”,其实就是年夜饭的四凉,四热,四肉,四汤,这四四见底是讨个四平八稳,吉祥寓意。咱们要说的就是四凉中的“芥末墩儿”。

说起“芥末墩儿”,如果不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可能还真不好念。但是我相信,如果你能吃上一口,立刻就能让你感觉到刺鼻辣舌的感觉,顿时儿化音脱口而出。

“芥末墩儿”是年菜里不可或缺的。甭管是南方还是北方,过年就只有一个规矩:初一到初五不炒菜做饭,所以过年之前就要把菜都准备好,需要吃的时候放锅里熥熥就行。吃荤的会不会太腻了?肯定需要清口,那当然就是凉菜之首“芥末墩儿”了,凉菜就是清口的,怎么做呢?其实也不难。

首先,白菜卷必须是白菜心,大白菜叶子都不要,再说里面的菜心要切出一个个菜墩子,必须是整个的,所以要十分小心,还得插个牙签,就是防止菜散了。要在锅里焯一下,并且焯的时间不能长,焯没生味了就成,加点盐和白糖,挤上芥末。芥末不是光上面有,里面儿也有,而且必须是黄芥末,放到缸里密封好,两三天后就可以拿出来吃了。我的老祖每年都会给全家人做。每次看到一缸子的芥末墩儿,口水自然而然的就涌了出来。夹起一片白菜,芥末味扑鼻而来。虽然我吃的次数不算多,但一吃,就十分难忘,又酸又辣又脆,吃进嘴里那股芥末劲从鼻子窜到眼睛,眼泪哗哗的流个不停,可是老祖却笑得合不拢嘴。虽然这不是什么大宴,但是这却是老祖希望家人年年四平八稳,吉祥如意的一种愿望吧!想想这些年有些菜失传,但芥末墩儿就没有,可见它该多有特色!难怪老舍家的一道远近闻名的菜就是这个“芥末墩儿”。

北京人过年都有吃年夜饭的风俗,虽然饮食不算大风俗,但这些饮食带来的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而是寄托并承载着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时的那种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家乡的元宵节

全文共 409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的家乡都有传统的节日和习俗,我的家乡也不例外。元宵节是一个非常热闹的节日,元宵节里大家有的猜灯谜,有的赏灯,还有的吃汤圆……

正月十五的夜晚,我们开始吃汤圆了,妈妈终于喊了一声“开饭啦!”我三步并做两步地跑到餐桌前连忙坐下,只听筷子“啪,啪”响,我早已经垂涎三尺,自己也盛了一碗,白胖胖的汤圆和红红的蜜枣浮在碗面上,一白一红,每个汤圆都惹人馋。来一口汤圆绵软嫩滑;喝一口汤馅,香甜可口,我狼吞虎咽,不一会儿就被烫到了,我想这果真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呀!

吃完了汤圆,我们就去赏花灯。到了街上,啊!街上的花灯可真不少:五颜六色的彩灯珠光宝色,晶莹剔透,全是一盏盏晶光耀眼的水灯,还有让人看了直流口水的“硕果灯”,丝绸灯,玻璃灯……街上到处人山人海,形成了人与花的海洋。

我们还猜了一些谜语,这一些小谜语,我一下就猜出来了,还得到了一盏小灯做纪念。

嫩滑的汤圆,丰富的花灯,有趣的灯谜,给元宵节增添了不少乐趣,使我们高兴万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描写家乡的元宵节

全文共 463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每到元宵节就会很热闹,那天,我家门前有五颜六色、奇形怪状的彩灯,妈妈给我出了一个游戏题,是:两个小朋友在猜拳,一个出布,一个出剪刀,问他们共有几个手指?我说:七根手指。妈妈说:不是。我想了半天都没有想出来,我说:妈妈答案是什么呀?妈妈说:是二十根手指。我恍然大悟说:好简单,我都没想出来。

我家旁边有一个大公园,那儿可热闹了,中间有个大舞台,上面有群跳扇子舞的,穿着漂亮的服装手挥着彩扇在那里翩翩起舞,跳的时间非常长,妈妈抱着我,然后我看起了热闹的扇子舞。

看完了热闹的扇子舞,我们去逛大街,哇!我看见有个小车子上插满了糖人,金黄金黄的,是十二生肖,我看上了龙,就拿着妈妈给我的十元钱,去买糖人,买了糖人我添了一下说:真甜。我恨不得一口把他吃下去,只是我很舍不得这个好看的龙。

逛了一圈累了,我们回到家里,不一会,汤圆就做好了,我们吃了元宵,妈妈出了几个谜语让我们猜,猜了一会谜语,表哥来叫我出去玩,我和表哥就来到广场,遇见了表哥的几个朋友,我们玩起了捉迷藏,玩了很久后也累了,就和他们说再见回了家。

这个元宵节我过的真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家乡的元宵节

全文共 347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正月十五闹元宵,团团圆圆吃汤圆。”如果在我的家乡——阳城过元宵节的话,那你就会感受到真正地“闹”元宵了。除了璀璨夺目、五彩斑斓的花灯和焰火,最吸引人的还是街头文艺表演。

早晨九时刚过,表演开始了。街道两旁早已是人山人海,整条街道简直就是流动的舞台,各个村镇带来他们最拿手的绝活,有扭秧歌、跑旱船的,他们穿着花花绿绿的服装,手舞彩绸彩扇,扭得精神抖擞……威风锣鼓队站在高高的、装饰一新的彩车上,锣鼓敲的震天响;五六岁的小孩儿扮成戏剧里的人物,被大人们顶在头上,真令人惊叹,告诉你,这可是我们阳城的传统节目——上装故事;踩高跷队更是技艺精湛,在高约七八尺的高跷上,表演者“跳双凳”、“大劈叉”让你直为他们捏一把汗。

说了这么多,你一定着急了吧!没关系,欢迎你到阳城来过元宵节,我来给你当导游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我家乡的元宵节习俗

全文共 748 字

+ 加入清单

提起元宵节, 我想起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 有一只神鸟, 错飞到人间的一个小村庄里, 那村里的人以为是一只坏鸟, 就把他杀死了。这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 他让天兵去把那村庄给烧了。仙女听到了玉皇大帝的话,就让一个神仙变成老奶奶到村里报信。神仙到人间跟村里的人说,在村里村外点上篝火,才能免去灾难。他们按照神仙说的做了,玉皇大帝一看,心想,我还没有放火, 他们就放起火来了,自己烧自己。玉皇大帝乐得哈哈大笑。这个小村庄真的免去了大难。这个事情流传开来,就有元宵节了。

这就是传说, 不是真的, 真的元宵节起源于汉朝。 印度人信佛, 他们成佛的人, 把他们烧成骨灰, 扒一扒, 有一个像珍珠一样的东西, 叫舍利子,印度人朝拜舍利子。这事后来流传到中国的汉朝,民间也有了佛教的活动。舍利子的事情被汉朝的皇帝知道了,他们也在皇宫,张灯结彩,朝拜舍利子。老百姓看着很好玩,也跟着玩,张灯结彩,但是没有舍利子,这就形成了每年正月十五张灯结彩、放篝火的玩法。就演变成后来的元宵节。

唐朝的元宵节是最热闹的, 他们有宝马香车, 灯楼高50米, 有50000盏灯, 灯楼里有20个房间, 过三天,人们都到街上玩。宋朝是过五天, 他们过的也很热闹,也是在街上玩,玩法很多。明朝是过十天, 从初八玩到十七。

正月十五,人们一起吃元宵, 猜灯谜, 闹花灯, 耍龙, 狮, 放烟花, 踩高跷, 扭秧歌.。对了, 张灯结彩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活动,而扭秧歌是后来的风俗。有各种各样的玩法。

南方的风俗也很好玩, 其中有偷菜. 女生上别人家偷, 别人看见也没事,但是男生不能偷。

我的家乡也有自己的玩法, 在冰上玩,滚冰是最有意思的了, 我上冰上一滚, 我的头都滚晕了。打花脸也很有意思,你给我打,我给你打,打来打去非常好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我家乡的元宵节

全文共 354 字

+ 加入清单

正月十五是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所以在我家乡的小城,元宵节这一天非常热闹,人们都会到街上去看灯会表演,延庆的秧歌、旱船可是很出名的。

那天一大早,我和妈妈、姥姥就来到了街上,大街上人山人海、锣鼓喧天、热闹非凡。你看——龙灯舞的风风火火、跑旱船的是那么高兴、扭秧歌的是那么兴奋、踩高跷的技术是更是高超,竟然可以空中翻跟斗,我最喜欢的是高跷中的西游记人物孙悟空,他带领师弟猪八戒、沙僧和白骨精打的异常精彩。观看的人群更是不分男女老幼满面春风,夹杂着震天撼地的锣鼓声,欢乐的气氛沸腾到了极点。

赏灯回来,肚子也饿了,丰盛的午宴中最让我留恋的是那圆圆的汤圆,圆圆鼓鼓的汤圆让人垂涎三尺、欲罢不能,每每都要在妈妈的提示中放下碗筷,但眼神一直停留在汤圆上......团团圆圆、甜甜美美,正是这一天的象征。

我爱家乡的元宵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