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的这篇作文【优秀20篇】

浏览

6405

作文

1000

静电实验作文350字

全文共 370 字

+ 加入清单

老师给我们讲过,用干布摩擦尺子可以产生静电,吸起碎纸,这是真的吗?我要亲手做这个实验试试。

假期的第一天,我在家做了静电实验。根据老师讲的,我提前就准备好了做实验的材料:尺子、干布、碎纸。我先拿起一把尺子,再拿起一块干布,把尺子放在干布上,用力摩擦,摩擦了大约2分钟,然后把尺子放在碎纸上面,一看不能吸上去;我又继续摩擦了2分钟,还没吸上去;妈妈鼓励我继续摩擦了1分钟,哈哈尺子把碎纸吸上去了,实验终于成功了!

我在这个实验过程中,不仅学到了有关静电的知识,还知道了做事要有耐心,不要轻易放弃。这次做静电实验,我有好几次想放弃,但是我每次要放弃的时候,我的脑袋里总会想起妈妈说的一句话:“爱迪生是个伟大的科学家,他做实验,有些时候也要失败上千次上万次”。所以我这次实验就一直坚持,没有放弃,正因为这样,我最后成功把碎纸吸上去了,圆满完成了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做一个小实验的年级

全文共 525 字

+ 加入清单

之前,我曾经在一本科学杂志上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科学小实验:瓶子口吞鸡蛋。这个实验十分新奇,好玩。只要看到就会做。于是,我决定自己动手试一试。

我马上找来做实验的材料,一个早上,妈妈已经煮熟的鸡蛋,一定要把鸡蛋壳剥掉,一个广口瓶,一个打火机和一根蜡烛。

实验开始,我请爸爸帮我打火,我点燃了蜡烛迅速放进广口瓶中,然后把纸放进广口瓶中,在把之前剥好的鸡蛋小头朝下,紧紧的卡在瓶口处,把瓶塞得严严实实的。顿时,瓶中一缕缕如烟,如雾、如尘的淹没了整个瓶子。这是成功了?说了后,不久后,只听“碰”的一声,奇迹出现了:广口瓶像被施了魔法一样,一下子把鸡蛋“吞”进去了,我都不敢相信。

“哇”太神奇了!”我高兴的拍起手,叫起来,”我的实验成功了!成功了!”

你知道为什么瓶口那么小,鸡蛋怎么瞬间掉进瓶里吗?于是我上网查。那是原来瓶内外的大气压力都相等,瓶口比鸡蛋小所以鸡蛋固定不动,当把点燃的纸放进瓶子里,用鸡蛋把瓶口堵严时,外界空气进不进去,纸的燃烧又消耗掉了,瓶子里的氧气使瓶子里气压降低,所以外界气压大于瓶中。内气压,在气压的作用下,鸡蛋被压入瓶中。

这次实验让我懂得了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再次实验真有趣呀!哈哈!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当小小实验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第一次科学实验

全文共 429 字

+ 加入清单

柳歆洁

科学实验是一件能震撼人心的事情,但要牢记四个步骤:观察、假设、实验、得出结论。”老师先给我们做了一个“火山大爆发”的实验,即把高锰酸钾放进一个装有无色、透明又冰凉的液体的瓶子中,一团巨大的白烟飞快地从瓶口冒出来。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实验,我吓了一大跳,科学实验果然能震撼人心。

老师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干冰吗?”“不知道!”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老师戴上手套,拿出一块干冰说:“干冰的温度在零下79度。”听到这个数字,我心跳瞬间加快了好多倍,这也太冰了吧!

接着,老师给每人发了一小块干冰,让我们放入清水中。我发现,干冰与其他冰块不一样,它会往下沉,还会冒烟,烟还是向下跑的。干冰真的与众不同啊!慢慢地,干冰缩小了,老师说,这叫“升华物理现象”。“干冰冒出的烟会向下沉,是因为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常温下遇热会产生大量的烟,二氧化碳比空气重1。5倍,所以是向下走的。

时间似流沙,转眼就下课了。通过今天的实验,我大开眼界,知道了干冰的特征及特点,也喜欢上了科学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非牛顿流体实验作文350字

全文共 357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种东西,它不动是液体,用力触碰它,它就会像钢铁一样坚硬。

你知道是什么吗?是非牛顿流体,网上都说它吃软不吃硬,所以我想试一下,材料特别简单:淀粉、水、小碗。

我在网上看到了制作过程,过程比材料更简单,放淀粉再加比面粉多一半的水,搅啊搅……ok!

不过,我好像……做错了!我也厉害,把一半看成多一半,因为我做的非牛顿流体放太多的水,变得很稀,所以我要再做一次。

水、淀粉和起来,搅啊搅,嘿嘿,可以了。

外观……是白色的真的像水一样,我一碰,很硬。我一斜杯子,又像水一样流动了。

我要开始硬度测试了,我用手一锤,呀!疼,我的手是测试不了,不过,我有工具,我有一个铅球,特别的重,我一锤,非牛顿流体嘛事都没有。我还就不信了,我去工具箱中拿了个小锤子子,用力一锤,非牛顿流体没事,锤子却飞了。

非牛顿流体被我试了这几下,我也就信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三年级小实验

全文共 437 字

+ 加入清单

相信大家一定做过很多实验,今天我也要做一个实验。它就是神奇的色素,我准备了食用油、水杯、清水、泡腾片、食用色素,还有一个滴管。

我先拿出一个水杯,在水杯中倒入大半杯食用油,再倒入小半杯清水,静置两分钟。两分钟后,我发现水和油中间有了一条明显的分界线,水可真是一位“大力士”,把油抬到了自己的上边。接着我拿出滴管和色素,把滴管伸到色素瓶中吸了一些色素,在水中滴了几滴,当我拿着滴管,感觉手都在抖,生怕出了一点差错,就前功尽弃了。蝌蚪般的色素浮在油上,唉,“小蝌蚪”慢慢地游到了水和油的分界线上。小蝌蚪似的色素像浓雾一样扩散到“大力士”水的怀抱中。然后,我把半块泡腾片放进水中,这时我的心跳越来越快,简直要蹦出来了。

没过几秒,水中开始冒泡了,接着像“龙”一样的色素冲了上来,杯壁上的色素像雨点落了下来。刚开始,“龙”像一条蛇弯弯曲曲的,后来“龙”越变越大,有时一下子冲上去,有时在空中盘旋,有时在空中乱舞……过了几次之后,“龙”终于平静下来,我惊叹不已,心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科学小实验年级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我进行了一次科学实验,这个实验也是科学暑假作业。

老师给了我们4个题目,我选择了最后一个:为什么夏天人们喜欢穿浅色衣服,请用实验证明。我为什么选择这个呢?因为我认为这个实验最容易,最快,也很符合季节。

怎么样用实验证明呢?总不能一次穿浅色衣服,一次穿深色衣服站在太阳下晒吧。于是,我上网查了资料,发现一个非常好的,又能自己在家完成的实验。

这个实验需要3个烧杯、2张纸(一黑一灰)和水、温度计。一开始我想,我们是来实验关于衣服颜色深浅对我们有什么影响的,需要水干什么?我们继续读下去,原来,水是用来当作人体“感觉”自己的温度的。

我看了步骤,开始做了。用量杯量出100l水,分别装在3只相同的玻璃杯里,测好初始水温为37°c,除了一只不做处理外,其余2只分别用黑色和灰色纸罩住,放到阳台上晒。我决定晒半个小时,我那颗期待的心砰砰直跳,不知道实验结果会是什么?半小时到了,我迫不及待地跑到阳台,除去纸,开始测水温。第一杯不做处理的杯子里的水温是38°c,第二杯包上黑纸的水温是40°c,第三杯包灰色纸的水温是39°c。果然温度不一样,最后得出结论:黑色衣服比浅色衣服容易吸收太阳热能,所以,夏天穿浅色衣服会比较凉快一些。其实,我告诉你,刚把纸除下来的时候,黑色纸包住的杯子明显很烫,虽然最后水温相差不明显,我估计是晒的时间不够长的缘故吧。

这个实验让我学到了一个日常知识,告诉我们普通的生活常识中蕴含了简单的科学道理;也让我知道了实验的方法不止一种,就跟我们五年级要学的一篇课文《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有趣的小实验

全文共 362 字

+ 加入清单

文/陆星妤

听说筷子的力气很大,我有点儿不信,我和妈妈在家里做了一项实验——筷子的神力。

做这个实验要准备一些材料。分别是:大米、一个塑料杯和一根竹筷子。

首先,我们把大米装进塑料杯中;其次,再用手把大米在塑料杯中压实;接着,将准备好的一根竹筷子从手的空隙中插进大米中;最后,只要把手一松,将筷子一提,那根筷子便像“大力士”一般将大米和塑料杯提了起来。我第一次做实验时,把米撒得到处都是,在无数次的失败中,有一次却很完美的成功了。

实验成功的那一瞬间,我的心情十分激动,想:一根小小的筷子就有那么大的力气,能把米和塑料杯一起拿起来。这项实验十分有趣

这项实验不但十分有趣,原理也很奇特,因为大米和筷子之间的空气压力很小,而杯子外面的压力却很大,杯子里面的空气压力小于外面的空气压力,所以筷子就会有那么大的力气!

我非常喜欢这项小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有趣的实验作文400字

全文共 43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在小桔灯作文班做了一个有趣实验,叫做纸杯煮蛋。

这个实验最重要的工具是小鹌鹑蛋,当时我还拿个小鹌鹑蛋摇了摇,又发现里面有一个跳动的东西,我相信这个鹌鹑蛋是生的。之后,我们又准备了纸杯、酒精灯和一个铁架子。首先老师在纸杯里边放鹌鹑蛋,并且装满水;然后再把水杯放在支架上面;接着点燃酒精灯,把酒精灯放在支架下面。实验开始了,我们就静静地等待着实验结果。

所有人都围着酒精灯,大家议论纷纷,有的人担心纸杯会被点燃,会漏水;有的人兴奋不已,想看看实验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还有的人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个纸杯。我靠近纸杯慢慢观察,发现水中出现了许多小泡泡,渐渐的纸杯上面开始冒烟了。

十五分钟之后,老师把热水倒掉了,把鹌鹑蛋都拿了出来,为了验证实验是否成功,我们就小心翼翼地把鹌鹑蛋壳给剥开,白嫩的蛋清就漏了出来,接着我们又把鹌鹑蛋从中间掰开,就看到了像金子一样发光的蛋黄。这时候,我激动的跳了起来。

这真是有趣的实验啊!这是我在生活中看到的最好玩的实验了,纸杯居然也可以来煮鹌鹑蛋。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做一次科学实验年级

全文共 707 字

+ 加入清单

人们都说:“水火不能相容”,可蜡烛却能在水中燃烧,你相信吗?

下面就让我来给大家做一个即科学又有趣的实验――“水中燃蜡烛”,来验证一下刚才那句话到底是真还是假。

首先,准备一个小水缸、一根蜡烛、一碗清水、一个点火器和一个小玻璃杯等实验器材。接下来,先把清水倒入小水缸中,再用点火器将蜡烛点燃,然后再把装有蜡烛的小玻璃杯轻轻地放在水面上,谁知,我刚要把杯子放上去,手在这时却不小心地抖了一下,因为没有放稳,蜡烛上的火苗一碰到水就立刻熄灭了,第一次实验——宣告失败。

第二次实验开始,我再次将蜡烛点燃,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把被子放在水面上,生怕它又有什么闪失,还好,杯子放稳了,蜡烛也在正常燃烧,但因为水没有没过蜡烛,这次实验也算是失败了。经过前两次失败的教训,我静下心来,认真总结了刚才失败的原因,并进行细致的调整;我先将蜡烛点燃,然后再用小玻璃杯盖上,底部不完全盖死,之后倒入清水,待水没过杯子里蜡烛的高度后,小玻璃杯稳稳地浮了起来,有了玻璃杯罩的“保护”,蜡烛上的火苗燃烧得特别带劲。这也预示着我最后一次的实验成功了!

平复了激动的心情之后,我突然想起妈妈对我说的话:“孩子,不论做什么事,耐心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那样,你才能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谢谢妈妈,正是因为您的教导,我才能细心地发现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通过验证,我得出一个结论:“水火不能相容”这句话有点以偏概全,在特定的条件下,水和火可以和睦相处,相安无事。这次的实验非常好玩,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而且还能让人懂得很多的人生道理。

同学们,你们在家有做过其它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吗?有没有发现什么道理呢?如果有,记得写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有趣的实验作文400字

全文共 38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在小桔灯的课堂上,老师宣布要给我们做一次有趣实验——纸杯烧水。我们听到后,个个欢呼雀跃。可纸杯怎么能烧水呢?我疑惑不解。

只见老师把打火机、架子、蜡烛、一次性水杯拿出来。实验开始了,首先,老师倒了半杯凉水,又把杯子放在架子上。然后把蜡烛点燃,放在杯子下面。只见火焰像小舌头一样舔着杯子的底部。我有点担心,纸杯会不会漏水呢?水会不会把火浇灭呢?过了一会儿,杯子的底部越来越黑,就像涂了一层黑色油漆一样。这时,杯子里出现了很多晶莹剔透的小水泡。又过了几分钟水竟然烧开了。老师叫几个同学去摸摸里面的水温,他们刚伸进去手,就像触电一样立刻把手缩了回来,烫得他们呲牙咧嘴。原来纸杯真能烧水呀!我奇怪地问老师这是为什么,老师笑着对我们说:“这是因为火通过纸把热量传给了水,纸杯达不到燃点,所以烧不着。”

这真是一次有趣的实验,我回家也要演示给爸爸妈妈看,让他们也感受一下科学的奥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二年级科学小实验日记100字

全文共 25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在做实验,是关于水珠子的。

我准备了一张纸巾、没用的小布头,还有一些卡纸和剪刀。先把卡纸前段拿着,用剪刀剪出细细的小纸条,然后把水龙水扭开到小水,之后把纸片香山压3分钟,水就变成了一串串珠子!我把纸巾包着水珠子,再用小布头剪出一个小口子,让它贴在纸巾边上,水仿佛是从这漂亮的小布头里变成来的水珠子,一串一串的,十分漂亮。做完之后,我观察了一会儿,水珠子没了,赶紧去再做。我一直做啊做,做都手都变成老太婆的样子了,才停下来,手边的皱皱的。

我多么希望水珠子能一直流着,流着,这样水珠子就能快乐的进下水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漂浮的针实验作文800字

全文共 928 字

+ 加入清单

“针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书上短短的一个问题引发了我无限地思考:是偶然性?还是水的表面张力?或者是别的?……“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我决定亲自实验一番。

首先,我找来了一个塑料碗、一根针、一把小叉和一瓶液体清洁液。准备就绪!我先在碗里倒了半碗清水,然后把细针紧紧地插在小叉的缝里。接着,我翘起“兰花指”,只用两根手指头捏住小叉的柄。我小心翼翼地移动着叉子,轻轻地放进水里。可是,细针仿佛在跟我作对似的,硬是黏在叉子上,不肯下来。我气急败坏,用手一碰,细针像坐滑梯一样,不紧不慢,一点一点离开了叉子。我屏住呼吸,满怀期待地以为针会漂在水面上。然而,针却一碰到水就来了个“紧急迫降”,直接沉到了水底。

“难道水太少了吗?”我边嘀咕边又加了半碗水。可是,还是顽石不点头——依旧如故!咦?难道编书的人搞错了?还是方法不对头?我耐着性子换了一种方法,依旧失败。徐特立曾说过:“科学常是在千百次失败后最后一次成功的。”于是,我又不依不饶地尝试起来。突然,我脑子里蹦出一个绝妙的好主意。我把针贴在沾了些水的碗的边缘上。然后用叉的尖头托在针的下方,一丁点一丁点地下移。近了!近了!我屏气凝神,眼睛瞪得如铜铃一般,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心怦怦直跳。在针即将碰到水的一刹那,我迅速地把小叉抽了回来。于是,针像失去了支撑似的,一个踉跄,沿着滑溜溜的壁顺势落入水中。

咦?水面怎么没激起小泡泡?我定睛一看,哦!这次针没有沉到底,而是稳稳当当地漂浮在水面上。我心里一阵狂喜。过了几秒,我打开清洁液的瓶盖,往针旁边倒了一滴,针打了个极小极小的水花,又漂漂悠悠地“游”得更远了。接着,我又拿起清洁液在针的正上方滴了下去。针好像受了一记重拳似的,直直地落入了水中。

哦,实验确实验证了书上是正确的。通过以前在科学课上学到的知识和百度的解释,我总结出了实验的原理:是水的表面张力支撑住了针,使之不会沉下。而表面张力是水分子形成的内聚性的连接。这种内聚性的连接是由于某一部分的分子被吸引到一起,分子间相互挤压,形成一层薄膜。这层薄膜被称作表面张力,它可以托住原本应该沉下的物体。而清洁剂的汇入降低了表面张力,针就浮不住了。

啊!我成功地揭开了针在水面漂浮的奥秘!动动手,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一年级做科学实验精选作文

全文共 60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和爸爸去郑州科技馆参观,科技馆里有各种各样的科学小游戏,让我兴奋不已。

在二楼有一张神奇的铁床,床上没有被褥,只有无数个小洞,洞里有一枚一枚的钉子,它的枕头就是开关。有个姐姐先躺上去实验,我用手悄悄的摸了一下,好像没事,于是我也想躺上去试一试。身体躺好后,头往下一枕,所有的钉子都升起来了,尖尖的钉子扎在身上一点也不疼,还很舒服。我真是不明白,为什么一枚钉子扎的我好疼,但一床的钉子扎着却一点也不疼?爸爸告诉我这是因为受力面积不一样,所以感觉不一样,我还是不明白,可我就是觉得这是一张神奇而具有魔力的床。正在我疑惑的时候更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我看见有一个玻璃钢里装着跟水一样透明的液体,还不停的冒着白色的雾。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是液氮,它的温度很低,在零下170摄氏度,比北极熊生活的地方还要冷的多的多的多!这时工作人员拿出一根橡皮筋,把它放在液氮里,然后迅速拿出,橡皮筋变得跟小棍一样硬,工作人员轻轻一掰就断了。我张大了嘴巴,惊奇的问爸爸,怎么回事?只听工作人员说这是改变了橡皮筋的物理特性。工作人员有拿出一个黄色的气球,把它放在液氮的最底下,过了一会,气球瘪了,但气还在没有漏气呀,这是怎么回事?然后工作人员有将气球拿出来,气球又慢慢的回复原型了。我又一次惊呆了,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是因为热涨冷缩的原理。可我觉得这就像是魔术表演。

看到今天这么多有趣的科学表演,我也想亲手做做科学小实验,爸爸说我需要多学科学知识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有趣的实验作文700字

全文共 764 字

+ 加入清单

在电影《纳尼亚传奇》中,冰雪女巫那神奇的天地动结术可冰封万物,而今天,我却领略了现实版的天地动结术——结晶实验

实验即将开始,在我们期待的目光中,“实验员”——老师手握一根玻璃棒站在了桌子旁,我不禁咂了咂嘴,看来这实验真是暗藏玄机。我瞪大了眼睛,紧张地将目光投在了烧瓶和烧杯上,生怕漏掉了什么。可正当我焦急地等待着实验的开始,老师却先让我们猜测是烧瓶还是烧杯会结冰?这在老师看来非常难的问题,竟然被大家集体蒙对了——烧瓶。当然这是在实验后才知道的!这时,我已急不可耐了,快开始呀!老师这才开口:“好,在遥远极寒之地蛰伏的……”天哪,老师开始飙戏了,居然背了长达100多字的台词,还说这是冰雪魔咒!终于,魔咒说完了,老师缓缓地将玻璃棒向烧杯中伸进去,我们都屏息凝视祈祷实验能够成功。我的心都要跳出来了,然而,什么也没有发生,我有些失望。

老师又将玻璃棒伸向烧瓶,奇迹发生了——当玻璃棒缓缓地接触了到了水面,从玻璃棒的一端开始,结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产生,仅经过了三五秒,整瓶液体便完全结晶。这结晶呈放射针状,所以整个过程宛如一朵美丽冰花的绽放。一时间,整个烧瓶都布满了又细小闪亮的纹理,如同一件精致而又壮观的冰雕工艺品。瓶子里的物质也由液体变成了固体,而且就是在这结晶的3秒里,它竟然释放出了很多热量,这就是著名的“热结冰”实验。

在那成功的一瞬间,我紧绷的心放松了下来,心中默默欢呼:“天地冻结术”成功了哦!接下来老师开始揭秘:原来这种结晶现象叫做醋酸钠过饱和溶液的结晶现象……

大自然中,这如同“天地冻结术”一般神奇的结晶现象真是巧夺天工:有的结晶需要上万年时间,有的结晶则需要数十天的工夫,而有的仅需3秒钟。有的晶体是美丽的六棱柱;有的是稳固的三棱柱;而有的是规矩整齐的立方体。我希望,我将来可以在大自然中探索出更多神秘的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一次有趣的实验作文450字

全文共 445 字

+ 加入清单

叮铃铃……上课铃响过后,老师走进了教室。只见他手里拿着几张白纸,神秘兮兮的看着我们,好像有什么不得了的事情要发生一样。

老师笑而不语,他拿出一张白纸一脸笃定地说:“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张纸的对折,众所周知,一张纸最多能对折九次对不对?”同学们一听都议论开了,有的说:“对,没错。”有的说:“不对不对。”正在同学们激烈地讨论的时候,老师发给我们一人一张白纸让我们自己做实验

同学们信心十足,一个个笑嘻嘻的,好像对这件事十拿九稳,也许都认为自己肯定能成功吧!我们将纸沿着中线对折,再对折,好像很轻松嘛!但当我们折第三下时纸张开始发硬了,第四下的时候开始有点鼓了,折起来十分吃力。这时大家都紧锁眉头,觉得有点不对劲了。当折第六下时,纸张已经鼓得不能再鼓了,同学们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咬紧牙关,对纸张又捶又打,但还是没把将对折的纸张压实。同学们一个个像泄了气的皮球,无可奈何地摆摆手:“老师,我们真的尽力了。”

哎!这次实验失败了。不过我们很高兴,因为我们又学到了一个知识点,真是不学不知道世界的奇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一次有趣的实验课作文500字

全文共 56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快乐魔方老师要做一项实验,大家一定想知道我们做了什么实验吧!现在就让我来给你们解答吧!

走进教室,这里面鸦雀无声,你们肯定疑惑不解,其实我们在做一项实验——鸡蛋的变化,这下你们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吧。只见同学们屏息凝视,目不转睛地看着老师做实验,老师首先把一个鸡蛋放入玻璃杯中,倒入一大半杯热水,接着放入少量的盐,并用木棒轻轻地,均匀地搅拌了几下,鸡蛋纹丝不动沉在杯底,像熟睡的婴儿一样,我们见鸡蛋还没有浮起来,有些着急了,老师再放入了一些盐,又用木棒搅拌了几下,鸡蛋随着木棒摇头晃脑地转了几圈,似乎伸了伸懒腰,揉了揉眼睛,不胜其烦地说:“吵死了,吵死了,还让不让人睡觉了!总打扰人家的好梦。”然后,老师又放入了六勺盐,又用木棒搅拌了几下,想着鸡蛋快浮出水面吧!同学们闷闷不乐,有的等的不耐烦了,有的干脆看都不看鸡蛋了,去和旁边同学聊天,有的快没信心了,在座位上如坐针毡,最后,老师放入了足够多的盐,又用木棒用力的搅拌了几下,这时,鸡蛋终于不负众望,禁不住外界新鲜空气的诱惑,终于浮出了水面,露出了一个小脑袋,同学们喜出望外,可又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盐水可以让鸡蛋浮起来呢?现在,我给大家解谜吧:盐水能使鸡蛋浮起来的原理是——盐水的密度比鸡蛋所受的重力大,所以就能把鸡蛋托出水面了。

同学们恍然大悟,不约而同地说:“科学的力量真强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五年级风的科学实验作文

全文共 537 字

+ 加入清单

鸡蛋浮起来了

一天,我在课外书上看到了“盐水能使生鸡蛋浮起来”。我心想:真的吗?于是我就想通过实验来确认真假。

一开始,我找了实验材料:一颗鸡蛋、一个杯子、一个勺子和一些“牺牲品”——盐。

然后开始实验了,我先把杯子装满水,把鸡蛋放了进去。接着,我放了两勺盐在杯子里,鸡蛋纹丝不动,我又放了两勺盐在杯子里,可鸡蛋还是毫无反应。我只好又放了一勺盐、两勺盐、三勺盐……终于,第十勺盐的时候鸡蛋缓缓地浮了起来,又缓缓地落到了杯底。虽然只浮了一会儿,不过说明书上是对的。可鸡蛋为什么会浮起来呢?

我去问了我的“无声”老师——电脑。原来:一般地,密度小的物体会浮在密度大的物体上面,鸡蛋本身的密度比水大,所以会沉到水底,但是盐水的密度比水大,并且根据水中含盐量的增加,密度也在不断增加,所以当盐水中的盐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盐水的密度就会超过鸡蛋的密度,从而鸡蛋会浮起。

如果浸入液体的鸡蛋的体积一定,那么液体密度越大,鸡蛋所受到的浮力也越大,当浮力大于等于重力的时候鸡蛋所受到的合力方向就会向上,根据受力平衡的原理,鸡蛋需要受到一对平衡力来保持原有的稳定状态,所以鸡蛋就会浮起以减小液体对它产生的浮力,直到浮力与重力相等的时候,鸡蛋就会处于漂浮或者悬浮状态。

科学的世界真奇妙,快来探究一下吧 。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有趣的实验作文300字

全文共 312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星期六上午,我们和老师在作文班上课,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做一次小实验。”大家一听都十分开心,老师带来的材料是:一个装满水的瓶子,一个乒乓球。

老师首先拿起满水的瓶子,接着把乒乓球放在瓶口上面,然后倒过来,用手托住球。同学们纷纷离开座位,围在老师旁边目不转睛地看着,我也围了过去,心里默默打气,球啊球,你可千万别逃跑。老师问同学们:“你们猜猜成不成功?”有的同学说:“不成功!不成功!”有的同学说:“成功!成功!”最后老师把托住球的手轻轻地移开,我全神贯注地看着,只见球真的被瓶子吸住了,好神奇啊!同学们都拍手叫好。

老师说:“因为瓶子装满水,瓶里大气压强小,瓶外大气压强大,就把球堵在瓶口上了。我听了恍然大悟。

这节课真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一年级科学实验作文怎么

全文共 706 字

+ 加入清单

前几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有趣的实验——水中的小人练就了“水上轻功”,竟然飘在水中翩翩起舞、手舞足蹈。用笔画出来的小人怎么可能“活”起来呢?于是,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决定自己动手试一试。

首先,我准备了材料:水、盘子、白板笔,接着我用笔在盘子中央画了一个小人,待笔迹干后,我将水倒了进去,过了好一会儿,小人仍纹丝不动,好像正悠闲地躺在盘子里“呼呼大睡”呢!“不会的,不会的,再等一会儿,一定可以的。”又过了几分钟,还没动!唉,第一次实验,失败了!

“有没有可能是刚刚画的太重了,画的轻一些如何呢?”于是,我展开了第二次实验。这次,我小心翼翼地在盘子中央画了个小人,过了一会儿,倒入了水。“天灵灵,地灵灵,水中小人快显灵!”我心中默念道。不过,结果还是一样的:小人一动不动地躺在盘子中央,微睁着双眼盯着我。看着小人得意洋洋的样子,我真是欲哭无泪。

第三次,开始!这次我改变了原先方案,决定先加水,接着我在盘子的边缘画了一个小人,过了半分钟,我将盘子倾斜,让水碰到小人。哈哈,终于有进展了,小人的手动了起来,但过了一会儿,胳膊掉了下来,头还在盘子上。“哼,我还不信了呢!”

再试一次,这次,我决定在笔迹未干时,让水接触到小人。我快速的在盘子上画出小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让小人碰到水。呀!我的小人终于学会了“水上漂”!你瞧瞧,它手舞足蹈,正欢呼着我的成功呢!

实验过后,我查阅了资料,原来,在白板笔中,有一种特制液体叫“剥离剂”,它未干之前,如果碰到水就会剥落下来,自然而然,水中的小人就会浮起来了!

通过这次实验,我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万事不懂就要问,问后还要实践,可谓“实践出真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一次科学实验作文500字

全文共 511 字

+ 加入清单

同学们,你们应该都做过一些实验吧!比如说:手握着鸡蛋握不碎、用吹风机吹乒乓球不会掉下来、鸡蛋放在水杯里能浮上来……。俗话说:“水火不相容。”今天,我就做了一个科学实验,让蜡烛在水中燃烧,而且还不会灭。你们快来和我一起看看吧!

首先,我先拿出了一个碗和一小截蜡烛,然后把蜡烛的底部燃烧固定在碗上,给碗中加了一半的水。到了最后一步——点火了,我小心翼翼地拿着打火机把蜡烛点着,快速的收回了手。然后目不转睛地盯着小碗看。

一开始,火燃烧的挺旺,像一个威武的将军一样,得意洋洋,根本就没把水放在眼里;过了一会儿,蜡烛的火快要接近水面了,此时的火又像一个退缩的战士,战战兢兢,却还是没有灭;这时,蜡烛的中间已经燃烧成了一个小坑,周围好像一睹“城墙”,密不透风,保护着里边的火焰,不让它受到水的“侵害”。又过了几分钟,奇迹发生了,水和火连在了一起。我已经被眼前的这一幕彻底震惊了!这时的火焰又像是水中的一盏莲花灯,照耀着黑暗,美丽极了。蜡烛又燃烧了一小会儿,最终彻底被水打败了。

我的第一次科学实验一次就成功了,我手舞足蹈起来,心里别提有多高兴。我以后要多做实验,因为生活中科学无处不在的,只要你用心观察,敢于探索,勇于实践,就会有所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制霜”实验

全文共 663 字

+ 加入清单

薛维熠

最近,学校开展了节气课程——降。我决定自己做一个“制霜”实验,来观察这美丽的小东西。

我准备好实验器材:一个黑色易拉罐、一些冰块、少量的盐、一块湿抹布、一根搅拌棒和一支温度计。看着这些简单的器材,我心生疑虑:“霜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这几样东西能制造出来吗?”

我先在易拉罐下垫上湿抹布,往易拉罐里塞了一些冰块,这些小娃娃争先恐后地挤了进去,像滑滑梯一样。我又舀了几小勺盐进去,接着,我一只手握住易拉罐,另一只手拿着搅拌棒在易拉罐里捣鼓着,把盐和冰块搅拌在一起。易拉罐里发出“咣啷咣啷”的声音,好像在进行决斗。我好奇地往罐里张望,冰和盐正在慢慢融化,逐渐溶为一体。我的手冻得通红,明显感觉到罐壁温度在急速下降。我快速缩回手,把温度计插在易拉罐里,静静地趴在桌子上观察起来。

慢慢地,温度计上的红线退到了0℃以下,一层白绒绒的小东西爬上了易拉罐表面。晶莹剔透的,冰糕似的,彷佛给易拉罐披上一件丝质白袍,细腻疏淡。渐渐的,霜越来越厚,神秘的白色覆盖了易拉罐原本的黑色,宛如扑了粉的脸蛋一般。我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指,好奇地在易拉罐壁上轻轻一点。硬硬的,凉凉的,像雪一样,一摸就化了,罐壁上留下了一个手指印,有趣极了。

我不禁惊奇大自然的神奇和霜的美丽,可这是怎么形成的呢?通过查阅资料,我得到了科学原理:盐溶解时会将易拉罐里的热吸收,罐壁温度会下降到0℃以下,湿毛巾是为了增加空气的湿度,空气中的水分遇冷,凝结在易拉罐外壁,就形成了霜。

这次有趣的实验让我明了:只要多思考、勤动手,就一定能探索到大自然的奥妙。真是一次有意义的实验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