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贝多芬成名的故事(20篇)

童话中丰富的想象和夸张可以活跃你的思维;那生动的形象、美妙的故事可以帮你认识社会、理解人生,引导你做一个通达事理、明辨是非的人。这里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一些关于贝多芬成名的故事优秀作文,供大家学习,希望对您有帮助。

浏览

2186

作文

85

梁朝伟成名的故事

全文共 906 字

+ 加入清单

梁朝伟出生于1962年6月27日。可以说,他的童年并不幸福,小时候不是看到赌徒父亲赢钱后喝得酩酊大醉,就是听到父母为了钱大吵大闹。后来他父亲离开了母子二人,梁朝伟也就渐渐地挑起了家中男人的重任。他在心里暗暗发誓,这一辈子绝不沾上任何赌博。时至今日,即使遇上喜庆或派对场合,他对打麻将也刻意回避。对于父亲,梁朝伟的思想感情有种难言的复杂。可以说,父亲是个陌生人,如果不是他当日狠心离去,今天的梁朝伟可能已读上大学,成为他梦想中的大学生。但彼时彼刻,家中一贫如洗,梁妈妈又要照顾兄妹二人。父母的不幸婚姻在梁朝伟的心灵上留下阴影,也许这正是他对婚姻时常表现得毫无信心的缘故。

父亲走后,梁朝伟承担起保护家中两个女人的责任,人一下子变得成熟起来。起初,梁妈妈含辛茹苦,供梁朝伟读完了一间私人小学。但家中经济逐渐难以维持,终于,15岁时,他辍学了。为了帮补家里,他在舅舅的杂货店当起了报童,后来还先后卖过空调、洗衣机和冰箱。后来梁朝伟在好友的介绍下进入了香港无线电视广播公司(TVB)的艺员培训班。

1982年,梁朝伟被TVB的艺员班接受,他的演出才华很快受到许多导演的赏识。在参加《430穿梭机》儿童节目之后,梁朝伟踏上了明星之路。梁朝伟是个意志坚强而富有抱负的年轻人。他知道,要比别人更出名只有靠演技,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妈妈为自己感到自豪。很快梁朝伟成了香港影视圈一颗希望之星。1984年,因主演《鹿鼎记》使他声名大噪,随后电视连续剧《新扎师兄》成为他事业的另一个高峰。他的演技日趋成熟、自然。对于演技,他是这样说的:我这个人本来不爱说话。艺员的职业把我的内心世界完全带了出来。我流泪,但并不感觉羞。观众可能认为角色要求这样,其实,那就是我真实的感情流露,只有这样我才会自我感觉良好。

就在梁朝伟开始走红时,他遇到了曾华倩。他们一同参加了1983年的TVB艺员班。一时间他们的结合成了全城屏幕内外的大热点。1986年,梁朝伟与曾华倩第二次分手时,由于拍《倚天屠龙记》结识了黎美娴。当时传出有关他们二人的绯闻。支持梁曾恋情的影迷十分气愤,甚至有人给黎寄去恶毒的攻击信。这段三角恋一直维持到1989年梁朝伟宣告与曾华倩正式分手。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贝多芬音乐家的故事

全文共 985 字

+ 加入清单

贝多芬命运坎坷,一生磨难,生活在痛苦之中,但却执着的追求着艺术。贝多芬性格孤僻,脾气不好,个子矮小,长得也不美,但这些也无法掩饰他内心对音乐的执着。他有着令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和非凡的才华,是一位享誉世界的音乐天才。

他生活在苦难的时期。他的童年十分艰苦,一开始,人生对于他来说就像是一场悲惨而残酷的斗争。物质上的缺乏,精神上的打击和身体上的疾病给贝多芬带来了重重打击。他曾经说过“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绝不能随意摆布我。”贝多芬是一个热爱生命的人,深邃的眼睛,火一样蓬勃的头发,描绘出他坚忍无比的意志。面对困难,他丝毫无惧。耳聋,不仅没有成为他追求音乐的绊脚石,反而使他更加坚强更加坚定,成为了他成功的垫脚石。

贝多芬生活中充满了痛苦。自1815年以后,他的双耳完全失聪,只能通过笔和别人交流。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能创作出轻松欢快的歌曲,让人不禁肃然起敬。或许,音乐已渗透他的骨头,印在了他的心中,甚至刻在了他的灵魂里;或许音乐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把他深深地吸引住了;也或许是音乐紧紧地捉住他不放。对于一个从事音乐艺术的人来说,耳朵是无比重要的,而作为一位举世闻名的音乐家,路德维希竟可以在双耳严重失聪而又久治不愈的情况下坚持了那么久。期间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他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个不朽的神话。

贝多芬对音乐的执着几乎到达了痴迷的成度。有一次,他去维也纳的一家餐馆吃饭,那时他正好在构思准备献给拿破仑的《波拿巴英雄交响曲》,就不停地在桌子上,用手指打着节拍。过了许久,当餐馆老板问他在干吗时,他以为自己已经吃完饭了,就对老板说:“结账吧!”这时,餐馆里的人们哄堂大笑,过了一会儿,贝多芬才发现自己饥肠辘辘。

贝多芬令人敬佩的地方,人们往往认为是他谱写出的一曲又一曲的优美的乐曲,而真正令人敬佩的是贝多芬生命中,遭受挫折时坚强的心理。他先后经受了母亲的去逝,父亲喝酒成性,后来又患上了无法治愈的耳聋。这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是多大的打击啊!如果这时他选择了放弃,他还会有着令人惊叹的成就吗?挫折是苦难,但又可以把它看成成长的动力,不是吗?贝多芬面对厄运,坚强不屈。他战胜了命运,战胜了自己。第三次手术过后,等待第四次手术的时候,风雨中一声雷响后,他咽下了最后一口气,给世人留下了无数美妙的曲子和无限的遗憾。

贝多芬的人生是美丽的。因为他经历了挫折与失败,却没有被打倒,他战胜了命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于坚强意志的名人故事:贝多芬的故事

全文共 749 字

+ 加入清单

《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最杰出的一部作品,它的主题是反映人类和命运搏斗,最终战胜命运。这也是他自己人生的写照。这是第一乐章中连续出现的沉重而有力的音符。贝多芬说:“命运就是这样敲门的。”

贝多芬是世界着名的音乐家,也是命运最糟的一个。童年,贝多芬是在泪水浸泡中长大的。家庭贫困,父母失和,造成贝多芬性格上严肃、孤僻、倔强和独立,在他心中蕴藏着强烈而深沉的感情。他从12岁开始作曲,14岁参加乐团演出并领取工资补贴家用。到了17岁,母亲病逝,家中只剩下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和已经堕落的父亲。不久,贝多芬得了伤寒和天花,几乎丧命。贝多芬简直成了苦难的象征,他的不幸是一个孩子难以承受的。尽管如此,贝多芬还是挺过来了。他对音乐酷爱到离不开的程度。在他的作品中,有着他生活的影子,既充满高尚的思想,又流露对人间美好事物的追求、向往。对美丽的大自然他有抒发不尽的情怀。说贝多芬命运不好,不光指他童年悲惨,实际上他最大的不幸,莫过于28岁那年的耳聋。先是耳朵日夜作响,继而听觉日益衰弱。他去野外散步,再也听不见农夫的笛声了。从此,他孤独地过着聋人的生活,全部精力都用于和聋疾苦战。贝多芬活在世上,能理解他的人太少了,而唯一能给他安慰的只有音乐。他作曲时,常把一根细木棍咬在嘴里,借以感受钢琴的振动,他用自己无法听到的声音,倾诉着自己对大自然的挚爱,对真理的追求,对未来的憧憬。他着名的《命运交响曲》就是在完全失去听觉的状态中创作的。他坚信“音乐可以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顽强地战斗,通过斗争去取得胜利。”这种思想贯穿了贝多芬作品的始终。

1827年3月26日,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音乐巨人与世长辞,那时他才57岁。贝多芬一生是悲惨的,世界不曾给他欢乐,他却为人类创造了欢乐。贝多芬身体是虚弱的,但他是真正的强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关于贝多芬故事

全文共 1946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1770年,世人最崇敬的"乐圣"贝多芬,出生在德国的波昂市。贝多芬小时候的家境清寒贫穷,全家人相处的气氛也不和谐。因为他有个脾气刚烈、个性自私、又没有责任感的父亲。贝多芬的爸爸成天不肯好好做事,只知道喝酒。幸亏贝多芬有个贤淑而吃苦耐劳的妈妈,多亏妈妈四处帮人洗衣打扫,家里的生计才能够免强维持。其实,贝多芬的爸爸并不是没有专长,他在音乐方面颇有才华,祇是不够踏实而已。他的嗓音浑厚、有磁性,曾经在宫廷里担任过好一阵子的歌手。

这份工作的待遇虽然并不怎么丰厚,至少还算安稳,但是却不能满足他爸爸心里那股过大的野心。贝多芬的爸爸总是这样抱怨,要他一辈子当歌手实在太没出息了,他一心梦想做个财富满坑满谷的大富翁。不过,想钱容易赚钱难,要不是真有两把刷子,想要赚到大钱,谈何容易哪!再说,他爸爸除了歌喉派得上用场之外,根本没有其它本领。因此贝多芬的爸爸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总是找不着一条好出路,他心里烦闷得不得了,才借酒麻痹自己。爸爸的苦闷,妈妈心理明白得很,她常常劝告爸爸,要他衡量自己的能力做事。可是爸爸根本就听不进耳朵,他坚信,凭自己锐利的眼光,一定可以为全家人带来幸福的生活,只是这个愿望必须贝多芬努力配合,才能圆满实现。无时无刻不在为名利花心思的爸爸,到底在打些什么主意呢?原来,他非常羡慕和姊姊正在德、奥、义、法等国大开音乐演奏会的莫扎特,一位仅仅十八岁就被公认为出名的钢琴家,而且收入还相当可观呢!所以,贝多芬的爸爸决定栽培才四岁大的贝多芬朝钢琴演奏的生涯迈进,因为莫扎特也是三、四岁的时候就开始起步。

为了满足虚荣心,向来我行我素的爸爸,根本不顾贝多芬的意愿如何,只要他大声一吼:"贝多芬!快过来弹琴!"贝多芬就得乖乖就范,即使是三更半夜,照样得掀开被子立刻下床,要是动作慢了半拍,他爸爸就会拍桌叫骂,然后怒气冲冲的闯进房里,将贝多芬拖下床来痛打一番。总之,贝多芬从小就是提着心、吊着胆过日子的。有一天深夜,贝多芬的爸爸拎着一瓶酒,左摇右晃的走进家门。这时,贝多芬正躺在沙发上睡得很沉。爸爸看到贝多芬不但没有努力练琴,还躺着睡觉,一时气上心头,原本就不够慈祥的面孔,一下子变得更加严肃,他冲向沙发用力摇醒贝多芬大吼:"起来!莫扎特小时候都是熬夜练琴的,你如果想要成大器,就不要再贪睡了。"

"贪睡?"对贝多芬来说,这是多么刻薄的字眼哪!他整夜陪在妈妈身旁等爸爸回家,直到凌晨两三点钟才合眼入睡,没想到爸爸醉醺醺的一进家们就吵吵闹闹。贝多芬闷着一肚子气,本来想要大胆顶撞爸爸的,后来想想,反正爸爸是个不讲道理只讲权威的人,何必多费唇舌呢?算了,还是乖乖练琴吧!就这样,贝多芬表面上对爸爸的无理要求总是百依百顺,暗地里却打从心底排斥爸爸的独裁作风。有时候,贝多芬实在受不住委屈了,就会都着小嘴向妈妈哭诉,甚至会直截了当的告诉妈妈说:"妈,我好讨厌爸爸喔!"不过,讨厌归讨厌,爸爸总是爸爸;况且,贝多芬也是个知道轻重的孩子,无论如何,他是不会也不敢和爸爸起正面冲突的,他只是尽量避开爸爸的视线而已。贝多芬认为,只要少跟爸爸碰头,自然可以减少被迫弹琴的机会。所以,贝多芬常常一个人躲在阁楼眺望波昂街上的大广场。波昂街上的大广场很宽阔,那里是个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地方。每到黄昏时分,总会有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们在这里玩游戏。他们有的玩跳绳,有的踢皮球,有的捉迷藏,大家都好像玩得好开心。贝多芬最喜欢趴在窗台上看小朋友天真的笑容,听小朋友开怀的笑声,感受大伙儿轻松愉快的气氛。而整天愁眉苦脸的贝多芬,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领会什么是快乐。

由于爸爸一再使用高压的手段逼迫孩子,所以"父亲"、"钢琴"、"音乐"、"压力"等,这些东西对贝多芬来说,都是恶梦,只会带给他痛苦而已。不过,有没有兴趣是另一回事,经过了五、六年的锤炼,加上自己的优异资质,贝多芬的琴艺倒也一天强过一天;而且,在十岁那年,贝多芬的爸爸已经没办法再引领他进入更高的境界了。于是,他爸爸只好委托歌剧团的指挥尼富先生担任贝多芬的音乐教师。

尼富先生的教法很亲切,也很特别。他知道,如果要贝多芬在音乐界大放异彩,就非得要贝多芬喜爱音乐不可。所以,尼富先生不厌其烦的为贝多芬解析乐曲内容,并且想尽办法教导贝多芬,让他把感情适当的融入乐谱中,细心体会曲调的高低起伏,再着手弹琴,这样才会比较得心应手。有时候,尼富先生还会讲些音乐家苦练成名的故事来勉励贝多芬,而贝多芬总是听得津津有味。结果,不出半年,贝多芬对音乐的热爱,竟然像一匹谁也勒不住的野马,向前直奔。可见,兴趣的培养足以改变人的一生。

贝多芬的作品有"月光曲"、"快乐颂"、"第一交响曲"、"奏鸣曲"、"命运交响曲"、"庄严弥撒曲"等等,这些都是摆脱古典主义、展现自由、热情奔放的美丽乐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莫扎特、贝多芬和舒伯特的故事

全文共 1639 字

+ 加入清单

音乐是用有组织的音构成的听觉意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最能即时打动人的一种艺术形式。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故事,欢迎阅读。

18世纪的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城,世界上许多声名赫赫的音乐大师,都云集此地。

莫扎特

1787年春天,正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莫扎特(1756—1791)事业辉煌之时,他17岁就任大主教宫廷乐师,写过意大利式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和德国民族歌剧《魔笛》,还写过交响曲49部。这时,一位17岁的德国青年来到莫扎特的居室来造访,他穿着讲究,举止潇洒,风度翩翩。他找莫扎特是为拜师求学的,但莫扎特对他并不十分热情,因为他正在房间里和朋友们畅谈。

“你把你喜欢的曲子弹奏一遍吧!”这青年欣然从命,坐在钢琴旁弹奏一曲,听得出技巧是高超的,但莫扎特不露声色,他怀疑这个不知名的青年所弹奏的那首乐曲,是长期刻意苦练过,用以在行家面前自炫的。

年轻人似乎觉察出莫扎特的心理,于是请求给自己一个即兴演奏的主题。莫扎特给了他一个旋律。这青年尊敬地看了大师一眼,极力使自己镇静下来,然后施展才能,莫扎特越听越出神,神情也越来越激动。琴音刚一终止,他就指着这位青年人,以抑止不住的兴奋心情对朋友说:“请注意这一位,他将迫使全世界都谈论他自己!”

这时,音乐大师才想起询问青年人的姓名,他就是贝多芬。

贝多芬

贝多芬(1770—1827)终于实现了多年的宿愿,莫扎特同意为他授课。可惜由于母亲病危,他只学了六个星期就不得不匆匆返回故乡。当他好不容易于5年后再回维也纳时,莫扎特已不在人世了。贝多芬为此遗憾终生,他发誓要继承莫扎特的事业,集古典派之大成,开浪漫派的先河,他1818年失去听力,但仍坚持创作,主要作品有9部交响曲(其中以第3《英雄》、第5《命运》、第6《田园》、第9《合唱》最著名)。歌剧《菲岱里奥》和为歌德的悲剧《哀格蒙特》写的配乐、钢琴奏鸣曲32首(以《悲怆》、《热情》最为著名),钢琴协奏曲5部、小提琴协奏曲1部、弦乐四重奏16部和《庄严弥撒曲》等。

在贝多芬作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事业如日中天之时,维也纳还蛰伏着一位音乐天才舒伯特。奥地利音乐青年舒伯特(1797—1828)生于教师家庭,早年曾在维也纳宫廷充歌童,也曾当过小学教师助手,他在贫困和疾病侵扰中从事音乐创作,写了600余首歌曲。舒伯特早就仰慕贝多芬大名,然而由于社会地位的差异,贝多芬无从知道默默无闻的舒伯特,舒伯特秉性孤洁,又不愿贸然造访,直到后来,因为一位出版商的强请,舒伯特才挟了一册自己的作品(歌曲60首)前去登门叩访,恰逢贝多芬外出,舒伯特只得留下作品,怅然而回。

后来,贝多芬患病,并逐渐病重。有一天,病情稍好,友人想调节他的寂寞,随手拿起桌上一册书放在他枕边,让他翻阅消遣。这册书便是舒伯特留下的作品集。贝多芬倚床翻阅,马上被作品集吸引住了,细心吟味了一会儿,猛然叫道:“这里有神圣的闪光!是谁作的?”

舒伯特

友人告诉了他舒伯特的名字,他大加赞赏,恨素昧平生。

舒伯特闻讯后,立刻奔赴贝多芬病床前。此时,贝多芬已病势沉重。当他意识到舒伯特在跟前时,极力振作,握着他的手叫了一声:“我的灵魂是弗兰茨(舒伯特的名字)所有的!”

舒伯特自丧知音之后,终日郁闷,参加完贝多芬葬礼,他与三四个友人入酒店饮酒,一友人举杯提议:“为席上先逝者干杯!”舒伯特应声站起,一饮而尽。仿佛是应验了可悲的谶语,18个月后,舒伯特果然辞了人世,临终时,他向亲友表示遗愿:“请将我葬在贝多芬的旁边!”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两位音乐巨人,为他们铸起了并立的铜像,至今屹立于维也纳广场。舒伯特的歌曲采用歌德、席勒、海涅、缪勒等人的诗作为歌词,代表作为《魔王》《野玫瑰》《春之信念》《流浪者》,以及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日旅程》等。《死神与少女四重奏》及《鳟鱼五重奏》中的慢乐章,均以其所作歌曲为主题。所作十部交响曲中,以《D小调交响曲》《C大调交响曲》最为著名。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贝多芬背后的故事内容

全文共 2309 字

+ 加入清单

贝多芬一生创作题材广泛,重要作品包括9部交响曲、1部歌剧、32首钢琴奏鸣曲、5首钢琴协奏曲、多首管弦乐序曲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等。小编整理的贝多芬的故事,供参考!

贝多芬作品的背后都有着动人的故事

他著名的《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忽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贝多芬听到这里,就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却瞎了。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来。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弹起琴键来。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他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异常安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从音乐中清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他的《命运交响曲》是惊心动魄的。一支《命运交响曲》,诉说的就是一个顽强的生命力,从黑暗悲苦的深渊中走出来,迎向命运不可驱避的威力,而最后奏出的还是人类得胜的凯歌。《命运交响曲》作于1805至1808年。贝多芬在1808年11月写给他的朋友韦格勒的信中,就已经说出:“我要卡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把我完全压倒。”通过斗争战胜命运,是贝多芬一贯的创作思想。《命运交响曲》所表现的如火如荼的斗争热情,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虽然耳聋后的贝多芬曾一度将自己形容为“上帝最可怜的造物”。但他清楚他的意志所在,他对自己的力量有信心。他在笔记薄上写道:“勇敢啊!虽然身体不好,我的天才最终会获胜……二十五岁!不是已经来临了吗?……就在这一年里,整个的人应该显现出来了。”可见,贝多芬就像《命运交响曲》表达的一样,他并没有放弃,他要通过斗争战胜命运。

英雄交响曲中的贝多芬向往着自由、平等、博爱。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热烈拥护者。在他的心目中,拿破仑是摧毁专制制度、实现共和理想的英雄。当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传到了维也纳,贝多芬从学生李斯那里得知这个消息时,怒气冲冲地叫道:“他也不过是一个凡夫俗子。现在他也要践踏人权,以逞其个人的野心了。他将骑在众人头上,成为一个暴君。”说着,走向桌子,把写给拿破仑的献词一撕为二,扔在地板上,不许别人把它拾起来。过了许多日子,贝多芬的气愤才渐渐平下来,并允许把这部作品公之于世。1806年10月总谱出版时,标题页上印着: 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 从此,《第三交响曲》就被称为“英雄交响曲”。

看过他画像的人,都不禁从那逆立的乱发,令人震慑的目光推断其性格:孤僻冷峻,愤世嫉俗。而事实上不然。他慈悲,热烈,比任何人都热爱自然,渴望与人交往,热爱世界和人类。整个的世界死灭了,而贝多芬不曾死!并且他还重造那已经死灭的世界,重造音响的王国,不但为自己,而且为着人类,为着“可怜的人类”!如此热烈、慈悲的胸怀,只为了人类的欢乐、自由与平等!

我们熟知的《欢乐颂》其实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终曲乐章。贝多芬几乎花了大半生的时间来酝酿、来筹划。旋律跌宕起伏,时而压抑、时而悲壮,我们似乎看到的是勇士们不断冲击关口,前赴后继企盼胜利的景象。激情澎湃的唱词和急速雄壮的旋律,《欢乐颂》唱出了人们对自由、平等、博爱精神的渴望。欣赏的人们得到的是无与伦比的奋进力量和精神支柱。乐章的最后,这种气氛被表现到了极致,整部作品在无比光明、无比辉煌的情景下结束。

人生的不幸遭遇,让贝多芬转而用音乐来表达自己心中复杂的情感,从而创造出多部旷世佳作。贝多芬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伟大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它的革命英雄主义形象可以用"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获得胜利"加以概括。他的作品了既壮丽宏伟又极朴实鲜明,它的音乐内容丰富,同时又易于为听众所理解和接受。贝多芬的音乐激励着人们,鼓舞着人们的斗志。

心是静的,音乐呈现的也就是静的;心是不安的,音乐呈现的也就是不安定的,心是颓废的,音乐呈现的也就是颓废的,心是忧伤的,音乐呈现的也是忧伤的。

贝多芬的音乐让人振奋,贝多芬的精神更让人敬重,坚强不屈、乐观、激进、热爱生活、不拘小节、不受束缚、随性、独立、安静。

贝多芬他那高贵的品格,善忍的德行,升华的灵魂,以及稀世的人生价值亘古永存!贝多芬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去勇攀知识高峰,共创辉煌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名人贝多芬的故事

全文共 2555 字

+ 加入清单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享年57岁),德国著名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下面,语文迷小编为您提供贝多芬的故事,快来看看吧!

当雄浑激昂的《命运交响曲》叩击着你的心扉时,你也许想起了贝多芬这位遭到命运沉重打击的音乐巨人。贝多芬是18世纪以来世界最著名的德国音乐家,可能也是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他和海顿、莫扎特并列为西欧古典音乐的三个代表。

贝多芬生于德国莱茵河流域的波恩,他的父亲和祖父是当地的选帝侯马克斯·弗雷德里奇的宫廷歌手。这个家庭是个不幸福的家庭,父亲嗜酒成癖,使贝多芬很早就被迫接过了抚养母亲和两个弟弟的担子。12岁时,贝多芬已经能够自如地演奏,而且担任了管风琴师聂费(1748—1798年)的助手。就在这时他开始正式跟聂费学习音乐。聂费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音乐家,他扩大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使贝多芬熟悉了德国古典艺术的一些优秀范例,并巩固了贝多芬对崇高的目的的理解。贝多芬的正规学习和有系统的教养,实际上是从聂费的细心教导和培养开始的。聂费还引导他在1787年到维也纳就教于莫扎特。在那里他有机会为莫扎特演奏,他用莫扎特给的一个主题作了辉煌的即兴演奏,使得莫扎特对朋友说:“注意他,有一天他将名扬全世界。”几年后,选帝侯出钱安排他在维也纳跟海顿学习。他在22岁时离开了出生的城市,以后再也没有回来。不幸的是,上了年纪的海顿看不惯年轻的贝多芬那种暴烈的气质和独立的精神。当贝多芬和其他名家研究音乐时,其中一位最学究气的宣称:“他什么也没学到,他不会用正统风格写出任何东西来。”

贝多芬到维也纳不久便接到母亲的死讯,他不得不立即赶回波恩。由于家庭的拖累,一直到1792年秋他父亲死后,他才第二次来到维也纳,但这时莫扎特却已不在人世了。贝多芬第二次来到维也纳后,很快地便赢得了维也纳最卓越的演奏家(特别是即兴演奏)的称谓。以后,他先跟海顿学习,后来跟申克、阿勃列希贝尔格和萨利耶里等人学习。他在波恩通过同知识分子勃莱宁的交往,接触到当时许多著名教授、作家和音乐家,并从他们那儿受到“狂飙运动”思潮影响。他的民主思想在法国大革命前几年已臻成熟,但在革命年代中成长尤为迅速。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步的思想意识给他了很多启发,从而奠定了他人文主义世界观,深信人类平等,追求正义和个性自由,憎恨封建专制的压迫。尽管维也纳古典乐派中的三位著名作曲家所处的生活年代相当接近,但是贝多芬的思想同海顿和莫扎特显然并不属同一个“时代”。海顿一生备受凌辱,他虽也偶尔被激怒过,但却总是逆来顺受,当时进步的文学思潮和革命情绪都很少能使他激动,他的音乐同斗争也是永远绝缘的。莫扎特精神上遭受的苦难并不比海顿少,他勇敢于反抗,宁愿贫困而不能忍受大主教的侮辱,但在他的音乐中,从那充满阳光和青春活力的欢乐的背后,往往还是可以感觉得到一丝痛苦、忧郁和伤感的情绪。只有贝多芬,他不但愤怒地反对封建制度的专制,而且用他的音乐号召人们为自由和幸福而斗争。贝多芬在波恩时期(1782-1792年)的创作,大都是一些小型的钢琴曲、重奏曲和歌曲等,这一时期可以说他还只是处于创作的准备阶段。他在维也纳最初十年(1792-1802年)的创作,比较著名的作品也只有《悲伤》、《月光》和《克罗采》奏鸣曲及《第三钢琴协奏曲》等。但在这期间,他对社会与政治诸问题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能意识到他要努力探寻的目标。1802至1812年,他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时期,这段时间后来成为他的“英雄年代”。

尽管出生于音乐世家,而且从小就开始学习钢琴和提琴,但贝多芬并非莫扎特式的神童,他30岁时才开始写第一部交响曲,而在像这样年纪的莫扎特已经写了40部左右的交响曲了。他的创作并非一挥而就,而是孜孜不倦地修改草稿直至感到满意为止。其早期作品具有海顿和莫扎特的风格,但后来发展了一种完全属于他自己的形式,其作品个性鲜明,较前人有很大的发展。在音乐表现上,贝多芬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贝多芬创作活动的成熟过程表面看来是相当迟缓的,但实际上却非常稳固。

贝多芬从1796年开始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但是直到1801年,当他确信自己的耳疾无法医治时,才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他的朋友。但是,他对艺术的爱和对生活的爱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的创作力量的源泉。在这样一个精神危机发展到顶峰的时候,他开始创作他的乐观主义的《英雄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的精神的转机,正是这部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创作英雄年代的开始。

贝多芬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26岁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步思想意识给他许多启发,奠定了他人文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他曾说:“一年的自由比100年的专制主义对人类有用得多”。

贝多芬一生的作品虽然不太多,但他却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所以赢得如此高的声誉,关键在于他集卓越的音乐天赋和热情奔放的性格于一身,有崇高的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毅力。他以深刻、锐利的眼光,敏感地把握住了时代和社会的脉搏,他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他巨人般的性格,而且反映了人民的苦难、奋斗和希望,因而具备了鲜明的社会性和深刻的哲理性。他为人类留下了一笔永恒的宝藏,对世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的主要作品也是最重要的作品是交响音乐,其中又以九部交响曲占首要地位。这些家喻户晓的作品有: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C大调第五交响曲《命运》、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A大调第七交响曲、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欢乐颂》)、序曲《爱格蒙特》、序曲《柯利奥兰》、降E大调第五号钢琴协奏曲《皇帝》、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C大调第九弦乐四重奏《拉祖莫夫斯基》第三号、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F大调第五钢琴奏鸣曲《春天》、F大调第二号浪漫曲。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贝多芬自强不息的故事

全文共 652 字

+ 加入清单

着名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经用这样一段话来形容一个人:"物质生活的窘迫毫无改观。他贫病交加,孤立无援,——但他却是个战胜者:——人类平庸的战胜者,他自己命运的战胜者,他的痛苦的战胜者。"是的,作家口中的"他"就是指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这段话出自于世界名着《名人传》。

《名人传》讲述的是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三位名人的一生,其中我最崇敬的伟人是贝多芬。

贝多芬于1770年 12月 16日诞生于德国波恩,家里贫困交加,展现出音乐才华的他被父亲视为"摇钱树",父亲不惜打骂,使贝多芬有个不幸的童年。贝多芬长大后更是痛苦万分,可一次又一次的挫败都没能使他屈服,双耳失聪的他同样在生命的57年间完成了100多件作品。

"人生是艰苦的。在不甘于平庸凡俗的人,那是一场无日无止的斗争,往往是悲惨的,没有光华的,没有幸福的,在孤独与静寂中展开的斗争。"我想,即使没有人看到、听到贝多芬的努力雨艰辛,但是只要有付出,就会有收获。正如晚年多获好评,至少受人尊敬的贝多芬成功了。

贝多芬的父亲常把孩子拽到键盘前,让他在那里艰苦地练上许多小时,每当弹错的时候就打他的耳光。邻居们常常听见这个小孩子由于疲倦和疼痛而抽泣着睡去。这就是贝多芬的童年。今天的我们就像是温室里的花朵,有是为什么要假装造作地在一旁"痛苦呻吟"呢?贝多芬的毅力、顽强不惜的斗志、宁死不屈的精神我们永远都无法体会。。。。。。

就让贝多芬的精神继续在无数文章与音乐史中流传、发扬光大,把他深深烙印在心中。

"用痛苦带来欢乐。"没错!这个人就是音乐巨人——贝多芬!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经历坎坷的名人励志故事贝多芬的成长故事

全文共 2075 字

+ 加入清单

贝多芬是西方古典音乐中的恺撒。可有谁知道,贝多芬25岁时患耳疾,45岁时失聪。贝多芬的音乐给后人带来了无尽的享受,可他却不能在生前享受到自己创作的作品。

1770年12月6日,贝多芬诞生在波恩市的一个音乐世家。他4岁时就会弹奏羽管键琴,8岁起就登台演出,并获得了音乐神童的美誉。10岁时,他拜师于普鲁士最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聂费。12岁时经聂费的推荐,到瓦尔特斯坦伯爵的宫廷乐队充任管风琴师助手,这是贝多芬“音乐仆役”生涯的开始。

17岁时,贝多芬去拜访音乐大师莫扎特,受到热情接待。莫扎特在听完贝多芬弹了几首钢琴曲子后兴奋地说:“各位,请注意这位年轻人,不久的将来他就会博得世人的称赞!”莫扎特还答应给贝多芬上课。可惜此后两个月,贝多芬母亲突然去世。对此,贝多芬父亲意志消沉,终日酗酒,贝多芬不得不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再次回到原来的歌剧院当钢琴师。

19岁那年,法国大路程爆发,贝多芬满怀激情地写了《谁是自由人》的合唱曲来表达他对自由与民主的渴望。后来,贝多芬通过人介绍,认识了李希诺夫斯基公爵。他很欣赏贝多芬的才华,收他为音乐仆役。贝多芬也很快以自己的即兴钢琴奏迷住了维也纳人,其音乐旋律时而如细水潺流,时而如惊涛骇浪,时而如鸟语鸡鸣,时而如暴风骤雨。有人曾评论贝多芬的即兴曲“充满了生命和美妙”。30岁时,贝多芬爱上了一个伯爵小姐朱丽叶.琪查尔迪,但她父亲嫌贝多芬出身低贱,硬是把女儿许配给一个伯爵。这给了贝多芬极大的精神刺激,据说他的名曲《致爱丽丝》就是在这段时间内创作的。

失恋固然令他伤心,但更令他伤心的是他的耳朵开始发聋。他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写到:“我过着一种悲惨的生活……要是干别的职业,也许还可以;但在我的行当里,这是最可怕的遭遇!”贝多芬曾竭力治疗,却无济于事,他搬到维也那乡下去疗养了两年。结果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恶化了,就连窗口对面的教堂钟声都听不到了。

绝望中,贝多芬多次想到了死,但他不甘心就这样离开人世,他坚信只有音乐才能拯救他。他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写到:“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不容它毁掉我!”贝多芬立志要在余生中从事音乐创作。从此,维也那的官廷乐会少了一位出色的钢琴弹奏家,但世界乐坛却诞生了一位不朽的作曲家。

贝多芬从32岁起开始音乐创作,在近两年的彷徨与探索后,他终于创作出第一部具有自己鲜明特点的作品--《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其最突出的特点是音调跌宕起伏,时而沉静凝思,时而愤慨咆哮,令人情绪激愤。贝多芬创作《英雄交响曲》,本来是想献给拿破仑的,但他听到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加冕称帝的消息时,怒不可遏,愤而涂去原来的献词,而是把它改成:《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大的人物而作。

1809年10月,法军占领维也那,趋炎附势的奥地利贵族们争向占领者们献媚,其中也包括李希诺夫斯基公爵,他强迫贝多芬为法军军官弹奏钢琴听,这使贝多芬忍无可忍,他操起一只凳子向公爵扔去,并在当晚离开了伯爵家。行前留下一张纸条,上书:“公爵,您所以成为一个公爵,只是由于偶然的出身所造成;而我之所以成为贝多芬,却是由于我自己。公爵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却只有一个!”

另一次,当贝多芬与歌德一同散步时,迎面撞见了皇后,太子和一群贵族们。面对他们,歌德立刻让路,而贝多芬则坦然地说:“让路的应是他们,而不是我们!”但歌德还是摘下礼帽,躬身立在路旁,而贝多芬则背着双手,阔步向前。结果太子认出是贝多芬,连忙脱下礼帽向他致意,其侍从们也毕恭毕敬地分列两边,目送贝多芬挺胸而过。那次,贝多芬真正感到了做人的尊严。

贝多芬54岁时,创造出《第九交响曲》(《欢乐颂》)。他前后用了六年时间来创作、修改这部曲子。1824年5月7日,《第九交响曲》首次在维也那卡德剧院演奏。贝多芬亲自指挥演奏,他既不看眼前的乐谱,也听不见丝毫的琴声。他全凭自己的记忆来指挥这场演奏。结果听众们兴奋若狂,不时爆发出热烈的喝采声,鼓掌次数多达五次!而皇族成员出场也不过鼓掌三次。 从心理学上讲,贝多芬之所以会在极度困苦的状况下,一再创作出辉煌无比的音乐篇章,这与他的自励人格有极大关系。自励人格的突出特点是能很快将生活中的压力转化为自我励志的动力,并在不断的奋斗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自励人格的人还很善于升华个人的精神痛苦,他们会把每一次生活挫折都当成个人成长的契机,从而磨练个人的意志。

贝多芬的可贵在于他每每生活失意时,都会在音乐创作中寻求内心的平衡。例如,贝多芬因失恋而谱写出《致爱丽丝》,因向往自由而谱写出《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因失聪而谱写出《第九交响曲》(《欢乐颂》),他的音乐创作都饱含对人生的深刻感受,又充满了激情。他最大的名言是“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用一生的努力去向世人证明他有这个能力!

贝多芬的可贵还在于他永远傲视达官显贵,不因自己出身卑贱就去刻意巴结他们。他在音乐创作当中也突出体现出他的傲骨,他谱写的旋律可比惊涛骇浪,可如气壮山河,充满了个性特征。

一个失聪之人,却能写出人类最动听,最振奋的音乐篇章,这是贝多芬自励人格的不朽传奇。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美女歌手卓依婷的成名故事

全文共 3606 字

+ 加入清单

西元1981年10月02日那一天的某个时候,在台湾有个小娃儿呱呱堕地名叫卓依婷的可人儿诞生了。开始了她的新生命、新生活,无论这个世界是否适合她,她都决定一试,因为她已出生了,也别无选择了。而这个小生命,也就是18年后,我们所拥护的“漂亮宝贝卓依婷”啦!她的诞生令这个世界充满了多姿多彩,就像一道曙光从乌云中穿射出来,洒满大地,普照人间,世人充满了新希望。因为,她带来了世间悦耳动听的歌曲。今年只有十九岁的她努力了十几年,终于闯出了一片天,到2000年12月为止已经出版了约五十张镭射CD碟和拍了二十多部电视剧集,现今又有多少歌星能够在这么年轻的年龄做得到呢?甜美的依婷歌声不单只拥有新一代『玉女小歌后』的资格,她还拥有了『学生情人』的雅号。

卓依婷是依婷的本名,同时也是她的艺名。她有个与众不同、同时也鲜少为人知的洋名,叫做TIMI!怎样?是不是很与众不同?你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洋名吗?「甜美」是 TIMI 的意译和音译,那是很有意思描述依婷的特质,相信大家已知「甜美」来自那里吧!「甜美」是来自「春风妙舞」专辑中的一首歌曲「春风满面」里面的一句歌词「春风满面脸儿美又甜」。希望甜美的依婷和依婷的歌迷会喜欢。

她拥有一把亮丽的长发,具有吸引力而柔和的灵魂之窗,小巧玲珑的小鼻子,樱桃的小嘴唇,再加上一个娇俏可爱脸蛋形天使般的面孔,仿佛是出于污泥而不染的芙蓉一样,就像她那纯净洁白的心,不受尘世所污染似的。此外,她还增添了修长典雅的身形,高达5尺7寸的傲人身材,那是完美无缺的,配合得天衣无缝,衬托上她的娇柔的模样,真是一个好女孩。形象良好的她,清丽脱俗,一尘不染和文静有礼的外表,配上甜美的笑容,那是多数少男心目中想要疼惜的女孩。

依婷甜美的歌声,有如春天的清泉水,铿锵悦耳,清亮动听,沁人心脾,让人有「百听不厌」的感觉。她的清脆爽朗的声音,有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听众的心,传播至世界每一个角落有华人居停的地方。依婷这么娇滴滴的面容,这么清朗亮丽的歌声,好像是与古人倾诉,了无隔膜,因此,她的「学生情人」称号,当之无愧啦!

「学生情人」不是指爱情的心上人或情人,在这里「情人」二字是指天生活泼可爱,朴实无华,惹人喜爱的宝宝。「学生」包括由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学士、硕士、博士至博士后都有几会成为依婷的歌迷。这是说无论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男女,甚至老年都适合欣赏依婷的歌曲,因为依婷从小到现在十九岁,曾经大胆尝试唱过不同各种各类的歌曲,终有一种合适你口味的歌曲。她不靠广告,声势谋体宣传来助威,而仍能够声名卓著,靠得就是自己的唱演艺术的实力。这也许和她的天秤座有关的,虽然有名利之心,却不会过份追求,始终保持平衡的态度。这也许是依婷的芳名少见诸于报章的原因吧。

其实我们所拥护的偶像,她真的很与众不同的!在她16岁的时候,就已经有了170cm的身高。这么窈窕的身材实在是许多时下少女的梦想呀 !你们可别看依婷年纪小小,她的梦想可大呢!就是学习幕后工作,原来我们的漂亮宝贝可真的多才多艺呢 !她不但唱歌了得,演戏也难不倒她,现在居然还想学习幕后工作……你们说,她是不是很多才多艺?

这证明了,我们支持依婷,是明确的选择 !因为她不会象其他人盲目地追求名与利。小时候,依婷常常在家里观赏歌唱MTV、听歌等等的。每每听完一首歌后,依婷必会自个儿哼哼地唱起来。有一天,依婷又在哼哼自唱了.这时,恰巧依婷的父亲有个朋友到访,而该朋友是从事有关音乐的行业的,他觉得依婷很有歌唱天份,于是鼓励依婷的父亲让依婷学唱歌。就这样,从此以后,演艺圈就诞生了这么一个“宝岛漂亮宝贝卓依婷”了。

依婷唱过不少歌曲,包括不同种类的歌,有黄梅调、民谣、民族、山歌、贺年、学生、童年、校园景色、流行、爱情电影、电视主题曲、电视的主题插曲或片尾曲等等。无论什么歌曲,她都会全力以乎,做到最好。有了这么多不同唱歌的十几年经验,突显她的才多多艺的才华。至于唱现代歌如情歌或摇滚歌曲,无论是快拍或慢拍的歌,只要一到依婷手上,都是难不倒她的。 依婷是为兴趣而唱歌,她演译不同的角色及各种各样的歌曲来充实自己,粉色人生,未来实现她生平的理想--筹开世界巡回个人演唱会,那将会把她的歌艺事业带上颠峰的,依婷的歌迷拭目以待吧。如果她的个人演唱会能够成功地举办,那么她的金带级录音,录音的CD, VCD, DVD, LCD等也水涨船高而畅销世界的。

可爱的依婷,自小就喜爱上唱歌,她仿佛和音乐结下了终生不解的缘份。天才的依婷好像拥有天生唱歌天份和拍戏的潜质。依婷在1986年,也是五岁那年,便开始学习唱歌了,同时参与电视与广告的演出,也曾登台唱歌。依婷开始是唱闽南歌,依婷陆陆续续地发了不少唱片,「闽南歌曲」计有「妈妈在哪里」,「卓依婷自弹自唱」,「卓依婷情歌对唱」等多张个人专辑,都一一收录于「卓依婷系列1-6」集之中,故此,有「闽南歌坛小公主」之称。她也曾和许多小童星合唱发唱片等数之不清。后来依婷便以闽南及国语歌曲,并驾齐驱,就像华人在美国加州矽谷凭着双语、多元文化优势以科技开创艳阳天一样。当然,为着适应中国和海外华人,她的国语歌曲较闽南歌多的。

在1990年,也是依婷九岁的时候,推出了「卓依婷黄梅调和新年专辑伴唱」,她在黄梅调里分别扮演了男女主角不同的角色;同时,一起演出有「戏凤」、「扮皇帝」、「傻瓜与野丫头」等等,她的演技无一不是「入木三分」的,真是使人「拍案叫绝」,所以便以「扮相宜古宜今,表演维妙维肖」来形容依婷在小时候的演技和舞蹈。依婷戴歌戴舞,唱做俱佳,活力十足,她唱了「娜奴娃情歌」、「甜蜜蜜」、「十八姑娘一朵花」等,就足以证明就算「王昭君」是共认的极高难度歌,依婷已在九岁的时候就尝试唱过了。依婷在舞台上挥洒自,如富有似磁铁的吸引力,歌迷和影迷被她吸引得如痴如迷。

依婷在这么小年纪的时候就开始歌唱生涯了,唱歌只是依婷兼职,她是为兴趣而唱的,同时她也努力用功读书,以便继续能唱出更高难度的歌。大部份依婷的歌迷都喜欢听依婷的国语歌曲,因为中国人和海外华人懂得闽南语的人并不多,但是也应该试听一下依婷的闽南歌曲,像「伸手等你牵」、「愈想心肝愈呒甘」及「心锁等你合」都是闽南语的好情歌。

到了1994年,依婷开始由小女孩,蜕变为一个美少女了。虽然这时候,她才13、14岁,但外形成熟的她,却已有了18岁青春少女的韵味与美丽。在这一年,开始重写了依婷的演艺生涯。她签了 [海丽集团],正式 成为该公司的歌手,同时进军大陆。在短短的两年内,依婷不负众望地成为风靡中国各地百万唱将的实力歌手。陆续发行了【山歌小调】、【恋恋风情】、【怀念金曲】、【闽南语情歌大对唱】、【春风妙舞】、【春风舞曲】、【恋梦】、【款款柔情甜歌辑】、【校园青春乐】等个人专辑,是以『青春少艾,仪态万千』的形象来演唱的,造成了轰动。

于是在1997年,依婷做了大胆地尝试,就是翻唱一些中国流行曲,和一些红星的歌曲,比如心太软、鸭子、别问我是谁、破晓等高难度的歌曲。这些歌曲皆收集于【 蜕变】、 【猜心】、【化 蝶 】、【 春语】等,也卖个满堂红。依婷则以『活泼伶俐,才华横溢』而卓著,再以她的『灿烂的笑靥』再次发行了【皇牌影视金曲】、【新年颂】、【山之谷】、【来生缘】等十几个专辑而 艺名显赫于世,只有十八岁的她,便有『柔声歌后』之称。

虽然依婷的旧歌都是翻唱别人的,这也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别人一定会将她唱的歌来和原唱的歌手作比较。中港台有不少的红歌星唱过不少高难度而好听的歌曲,有「来生缘」、「九佰九拾九朵玫瑰」、「找一个字代替」、「新鸳鸯蝴蝶梦」、「站在高岗上」、「姐妹」、「一想到你呀」、「原来你什么都不要」、「心太软」、「依靠」、「鸭子」、「第二道彩虹」、「长相依」等等。依婷再把这些歌曲再登上顶楼,如:「中国人」、「朋友」、「潇洒走一回」、「千年等一回」、「真心真意过一生」、「轻轻的告诉你」、「读书郎」、「明天会更好」、「夜上海」、「你潇洒我漂亮」、「春风满面」、「情人恰恰」、「恭喜恭喜」、「待嫁女儿心」、「爱人」、「甜蜜蜜」、「娜奴娃情歌」等等。春风化雨,春临人间,幸福满堂,甜甜蜜蜜又过一年。

凡是听过依婷的情歌诠释,都会赞不绝口。一个18岁的小女子,到底有何能耐?唱尽了有情人纷扰的感情心声,同时也无尽延伸了有情人扣人心弦的爱情故事…… 依婷到现在已经出版了约五十张CD碟。她除了会唱歌以外,还擅长舞蹈和演戏。别看依婷今年只有十九岁的年纪,她已经主演过台视的【妈妈】、【菜鸟陪凤凰】、【你子我子打咱子】等二十多部电视戏剧。唱歌和演戏样样俱行的她,绝对有机会成为日后的具有最富实力派的女歌手。基于此,依婷是「少男偶像」,那是应毋庸议了。最后还盼望依婷能保持唱歌和演戏的乐趣和水平,继续奋斗,为未来的演唱会而努力筹备。让我们的依婷歌迷一起支持她,甜美的依婷,再创造高峰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贝多芬的故事之贝多芬抓强盗

全文共 807 字

+ 加入清单

一天,耳聋的贝多芬到好朋友哈莱曼家做客。哈莱曼是一位盲人,非常热爱音乐,他们常常聚在一起弹琴、聊天。他们之间的对话方式很不同,因为贝多芬听不见,哈莱曼就不停地用手指敲打他的手背,用节奏的快慢和力量的轻重来表达说话的意思。

贝多芬抓强盗天黑时贝多芬说:“我要回去了,最近来了一个强盗,不但抢劫,还会杀人。警察已经通知大家要特别小心了。”就在这时,哈莱曼听见二楼的房间里传出“咔嚓”一声,他马上站起来,用手指敲打告诉贝多芬:“楼上有人,很可能就是你说的那个强盗。”贝多芬不由紧张起来,一聋一瞎怎么对付得了一个杀人的强盗呢?

哈莱曼镇定了一下,问贝多芬:“楼上是不是亮着灯?”贝多芬看了看:“一点儿光也没有。”哈莱曼自信地点点头:“这就好办了。”他拉开抽屉,拿出了自己防身用的,贝多芬也顺手抄起一根棍子。他们俩一个紧握,一个手持大棒,看上去像是威风凛凛的勇士。二楼屋里所有的窗帘都拉上了,房间里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哈莱曼镇定地转动着自己的脑袋,贝多芬明白,他是用耳朵在寻找强盗的藏身之处。

哈莱曼忽然扣动了,房间里传出一声惨叫。贝多芬马上点燃灯,只看到地上躺着一个人,双手捂着肚子,鲜血不住地往外流。不远处,保险柜被打开了……

一个小时后,警察赶来了。他们不能理解一个瞎子和一个聋子是怎样把追捕多日的强盗给抓住的。哈莱曼说:“光凭我绝对不行,当然只有我的朋友贝多芬先生也不行,但我们两个人加在一起,就成功了。”贝多芬想了想说:“开始我也不明白,哈莱曼听见动静,首先让我看看二楼是不是亮着灯。在黑暗中,强盗和盲人是平等的,反正谁也看不见。我以为哈莱曼是随便开枪恰巧打中强盗的,可看到强盗倒在座钟前时明白了——他用耳朵观察时发现座钟的声音和往常不一样,便断定强盗一定是在慌乱中紧紧贴住了座钟,准确判断了强盗的位置。”

警长听了,佩服地握住了贝多芬的手:“贝多芬先生,您不仅是优秀的音乐家,还是聪明的推理家,您和您的朋友帮了我们的大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贝多芬弹钢琴的故事

全文共 401 字

+ 加入清单

贝多芬的祖父与父亲都是宫廷歌手。在大部分时间里,他的父亲都喝得大醉,没有对家庭和气过一点,甚至连家人们是否有足够的吃穿都从未过问。起初,善良的祖父还能使这个家庭免受太多的苦;反过来,他最大的孙子的音乐才能也使老人感到莫大的欣慰。但是当小贝多芬只有四岁时,祖父就去世了。贝多芬的父亲常把孩子拽到钢琴键盘前,让他在那里艰苦地练上许多小时,每当弹错的时候就打他的耳光。邻居们常常听见这个小孩子由于疲倦和疼痛而抽泣着睡去。

不久,一个没什么水平的旅行音乐家法伊弗尔来到这个市镇,被带到贝多芬家里。他和老贝多芬常常在外面一个小酒馆里喝酒到半夜,然后回家把小路德维希拖下床开始上课,这一课有时要上到天亮才算完。,理论, 为了使他看上去象一个神童,父亲谎报了他的年龄,在他八岁时,把他带出去当做六岁的孩子开音乐会。但是天下哪有后天培养出来的神童,尽管费了很多事,老贝多芬始终没有能够把他的儿子造就成另一个年轻的莫扎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关于贝多芬的故事

全文共 837 字

+ 加入清单

两百多年前,德国有一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了许多着名的曲子。其中有一首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

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突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贝多芬听到这里,就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失明了。

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来。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贝多芬小时候的故事

全文共 1917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1770年,世人最崇敬的乐圣贝多芬,出生在德国的波昂市。贝多芬小时候的家境清寒贫穷,全家人相处的气氛也不和谐。因为他有个脾气刚烈、个性自私、又没有责任感的父亲。贝多芬的爸爸成天不肯好好做事,只知道喝酒。幸亏贝多芬有个贤淑而吃苦耐劳的妈妈,多亏妈妈四处帮人洗衣打扫,家里的生计才能够免强维持。其实,贝多芬的爸爸并不是没有专长,他在音乐方面颇有才华,祇是不够踏实而已。他的嗓音浑厚、有磁性,曾经在宫廷里担任过好一阵子的歌手。

这份工作的待遇虽然并不怎么丰厚,至少还算安稳,但是却不能满足他爸爸心里那股过大的野心。贝多芬的爸爸总是这样抱怨,要他一辈子当歌手实在太没出息了,他一心梦想做个财富满坑满谷的大富翁。不过,想钱容易赚钱难,要不是真有两把刷子,想要赚到大钱,谈何容易哪!再说,他爸爸除了歌喉派得上用场之外,根本没有其它本领。因此贝多芬的爸爸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总是找不着一条好出路,他心里烦闷得不得了,才借酒麻痹自己。爸爸的苦闷,妈妈心理明白得很,她常常劝告爸爸,要他衡量自己的能力做事。可是爸爸根本就听不进耳朵,他坚信,凭自己锐利的眼光,一定可以为全家人带来幸福的生活,只是这个愿望必须贝多芬努力配合,才能圆满实现。无时无刻不在为名利花心思的爸爸,到底在打些什么主意呢?原来,他非常羡慕和姊姊正在德、奥、义、法等国大开音乐演奏会的莫扎特,一位仅仅十八岁就被公认为出名的钢琴家,而且收入还相当可观呢!所以,贝多芬的爸爸决定栽培才四岁大的贝多芬朝钢琴演奏的生涯迈进,因为莫扎特也是三、四岁的时候就开始起步。

为了满足虚荣心,向来我行我素的爸爸,根本不顾贝多芬的意愿如何,只要他大声一吼:贝多芬!快过来弹琴!贝多芬就得乖乖就范,即使是三更半夜,照样得掀开被子立刻下床,要是动作慢了半拍,他爸爸就会拍桌叫骂,然后怒气冲冲的闯进房里,将贝多芬拖下床来痛打一番。总之,贝多芬从小就是提着心、吊着胆过日子的。有一天深夜,贝多芬的爸爸拎着一瓶酒,左摇右晃的走进家门。这时,贝多芬正躺在沙发上睡得很沉。爸爸看到贝多芬不但没有努力练琴,还躺着睡觉,一时气上心头,原本就不够慈祥的面孔,一下子变得更加严肃,他冲向沙发用力摇醒贝多芬大吼:起来!莫扎特小时候都是熬夜练琴的,你如果想要成大器,就不要再贪睡了。

贪睡?对贝多芬来说,这是多么刻薄的字眼哪!他整夜陪在妈妈身旁等爸爸回家,直到凌晨两三点钟才合眼入睡,没想到爸爸醉醺醺的一进家们就吵吵闹闹。贝多芬闷着一肚子气,本来想要大胆顶撞爸爸的,后来想想,反正爸爸是个不讲道理只讲权威的人,何必多费唇舌呢?算了,还是乖乖练琴吧!就这样,贝多芬表面上对爸爸的无理要求总是百依百顺,暗地里却打从心底排斥爸爸的独裁作风。有时候,贝多芬实在受不住委屈了,就会都着小嘴向妈妈哭诉,甚至会直截了当的告诉妈妈说:妈,我好讨厌爸爸喔!不过,讨厌归讨厌,爸爸总是爸爸;况且,贝多芬也是个知道轻重的孩子,无论如何,他是不会也不敢和爸爸起正面冲突的,他只是尽量避开爸爸的视线而已。贝多芬认为,只要少跟爸爸碰头,自然可以减少被迫弹琴的机会。所以,贝多芬常常一个人躲在阁楼眺望波昂街上的大广场。波昂街上的大广场很宽阔,那里是个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地方。每到黄昏时分,总会有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们在这里玩游戏。他们有的玩跳绳,有的踢皮球,有的捉迷藏,大家都好像玩得好开心。贝多芬最喜欢趴在窗台上看小朋友天真的笑容,听小朋友开怀的笑声,感受大伙儿轻松愉快的气氛。而整天愁眉苦脸的贝多芬,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领会什么是快乐。

由于爸爸一再使用高压的手段逼迫孩子,所以父亲、钢琴、音乐、压力等…,这些东西对贝多芬来说,都是恶梦,只会带给他痛苦而已。不过,有没有兴趣是另一回事,经过了五、六年的锤炼,加上自己的优异资质,贝多芬的琴艺倒也一天强过一天;而且,在十岁那年,贝多芬的爸爸已经没办法再引领他进入更高的境界了。于是,他爸爸只好委托歌剧团的指挥尼富先生担任贝多芬的音乐教师。

尼富先生的教法很亲切,也很特别。他知道,如果要贝多芬在音乐界大放异彩,就非得要贝多芬喜爱音乐不可。所以,尼富先生不厌其烦的为贝多芬解析乐曲内容,并且想尽办法教导贝多芬,让他把感情适当的融入乐谱中,细心体会曲调的高低起伏,再着手弹琴,这样才会比较得心应手。有时候,尼富先生还会讲些音乐家苦练成名的故事来勉励贝多芬,而贝多芬总是听得津津有味。结果,不出半年,贝多芬对音乐的热爱,竟然像一匹谁也勒不住的野马,向前直奔。可见,兴趣的培养足以改变人的一生。

贝多芬的作品有月光曲、快乐颂、第一交响曲、奏鸣曲、命运交响曲、庄严弥撒曲等等,这些都是摆脱古典主义、展现自由、热情奔放的美丽乐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贝多芬坚韧顽强的故事

全文共 1224 字

+ 加入清单

要有机会,我就要反抗命运。——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1770-1827) 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距法国不远的小城--波恩。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父亲是一个宫廷男高音歌手。贝多芬自幼便已显露出他的音乐天才,父亲急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象莫扎特那样的神童,从小就逼着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八岁时他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但是,他在这段时期中所受的音乐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乱和没有系统的。

十二岁,他已经能够自如地演奏,而且担任了管风琴师聂费(1748-1798)的助手。就在这时他开始正式跟聂费学习音乐。聂费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音乐家,他扩大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使贝多芬熟悉了德国古典艺术的一些优秀范例,并巩固了贝多芬对崇高的目的的理解。贝多芬的正规学习和有系统的教养,实际上是从聂费的细心教导和培养开始的:聂费还引导他在1787年到维也纳就教于莫扎特 。莫扎特听过他的演奏之后,就预言有朝一日贝多芬将震动全世界。贝多芬到维也纳不久便接到母亲的死讯,他不得不立即赶回波恩。由于家庭的拖累,一直到1792年秋他父亲死后,他才第二次来到维也纳,但这时莫扎特却已不在人世了。贝多芬第二次来到维也纳后,很快地便赢得了维也纳最卓越的演奏家(特别是即兴演奏)的称谓。以后,他先跟海顿学习,后来跟申克、阿勃列希贝尔格和萨利耶里等人学习。他在波恩通过同知识分子勃莱宁的交往,接触到当时许多着名教授、作家和音乐家,并从他们那儿,受到“狂飙运动”的思潮影响。他的民主思想在法国大前几年已臻成熟,但在年代中成长尤为讯速。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进步的思想意识给他了很多启发,从而奠定了他人文主义世界观的基础---深信人类平等,追求正义和个性自由,憎恨封建专制的压迫。尽管维也纳古典乐派中的三位着名作曲家所处的生活年代相当接近,但是贝多芬的思想同海顿和莫扎特显然并不属同一个“时代”。海顿一生备受欺辱,他虽也偶而被激怒过,但却总是逆来顺受,当时进步的文学思潮和情绪都很少能使他激动,他的音乐同斗争也是永远绝缘的。莫扎特精神上遭受的苦难并不比海顿少,他勇敢于反抗,宁愿贫困而不能忍受大主教的侮辱,但在他的音乐中,从那充满阳光和青春活力的欢乐的背后,往往还是可以感觉得到一丝痛苦、忧郁和伤感的情绪。只有贝多芬,他不但愤怒地反对封建制度的专制,而且用他的音乐号召人们为自由和幸福而斗争。贝多芬在波恩时期(1782-1792)的创作,大都是一些小型的钢琴曲、重奏曲和歌曲等,这一时期可以说他还只是处于创作的准备阶段。他在维也纳最初十年(1792-1802)的创作,比较着名的作品也只有《悲伤》、《月光》和《克罗采》奏鸣曲及《第三钢琴协奏曲》等。但在这期间,他对社会与政治诸问题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能意识到他要努力探寻的目标。1802-1812年,他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时期,这段时间后来成为他的“英雄年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贝多芬音乐家的故事

全文共 618 字

+ 加入清单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德语: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 --- 1827年3月26日),是一位集古典主义大成的德国古典音乐作曲家,也是一位钢琴演奏家和指挥家。他一共创作了9 首编号交响曲、35 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 32 首带有编号)、10 部小提琴奏鸣曲、16 首弦乐四重奏、1 部歌剧、2 部弥撒曲等等。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同时贝多芬也常被人们尊称为 “乐圣”。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出生在德国波恩,祖籍佛兰德梅赫伦。自幼学习音乐,在其父的严格训练下,很早就显露出了音乐上的才华,八岁便开始登台演出。十七岁那年,波恩宫廷大学旁听哲学,也就是在这时与莫扎特有了短暂接触。1792年,定居维也纳,经过海顿的指引,艺术上进步飞快,三年后出版第一部作品。他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九部,歌剧《费黛里奥》,戏剧《哀格蒙特》、《雅典的废墟》;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c小调钢琴奏鸣曲)等。他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位颇具创造性的作曲家。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他和米开朗基罗、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生都经历了各种苦难坎坷,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根据他们的人生写成了《名人传》,其中以贝多芬为蓝本的为《约翰·克里斯朵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贝多芬刻苦练琴的故事

全文共 1455 字

+ 加入清单

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是欧洲音乐史上最著名的音乐家之一。贝多芬之所以取得如此高的成就离不开他的刻苦练习。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贝多芬刻苦练琴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贝多芬刻苦练琴的故事

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是欧洲音乐史上最著名的音乐家之一,他1770年出生在德国的波恩,在贝多芬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对他的期望非常高,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莫扎特式的音乐神童。在贝多芬才4岁的时候,父亲便把一堆的曲谱放在贝多芬面前让他弹奏,有时候贝多芬把小手都练肿了还是不敢休息。

一天,教堂的钟声都已经敲了12下了,贝多芬还在练习,他必须等到父亲回来检查他的曲子才能睡觉,母亲看着眼睛眯成一条缝的贝多芬,垂怜的对他说:“孩子,都12点了,先去睡觉吧。”

“不行,爸爸等会回来看见我没有练琴,会打我的。”

妈妈对这个酒徒的丈夫也没有办法,只好抱着贝多芬在琴边流泪,很快,贝多芬在母亲的怀抱睡着了,妈妈便把他抱上了床。

当钟声再次敲响的时候,贝多芬的酒徒父亲回来了,“那个小兔崽子呢,怎么不练琴了?”

“你不看看都几点了,还让孩子练琴,你要把他弄死才肯罢休啊?”

“对,你说的对”贝多芬父亲一边说着,一边来到贝多芬床边,把贝多芬提了起来,母亲怎么拦也拦不住。

贝多芬迷迷糊糊的在琴上一边弹,一边闭着眼睛,尽管如此,贝多芬的琴声还是十分流畅自然。

“行,这还有点莫扎特的样子。”父亲在一边高兴的说。

一晃几年过去了,贝多芬从4岁长到了8岁,经过4年的刻苦练习,他的钢琴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他的酒徒父亲也感到满意,于是便让他在音乐院举行了一次独奏音乐会,这次演出非常成功,父亲享受到了儿子成功的喜悦。

贝多芬的故事

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突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贝多芬听到这里,就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

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来。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贝多芬弹钢琴的故事

全文共 597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

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 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间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忽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交谈。

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么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子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连忙说:‘哥哥,你别难过,我只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贝多芬听到这里,就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子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

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弹起盲姑娘刚刚才弹的那首曲子来。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象披上了银纱。

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象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处升起,微波粼粼的海面上,一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贝多芬的故事6:贝多芬的励志故事

全文共 648 字

+ 加入清单

着名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经用这样一段话来形容一个人:“物质生活的窘迫毫无改观。他贫病交加,孤立无援,——但他却是个战胜者:——人类平庸的战胜者,他自己命运的战胜者,他的痛苦的战胜者。”是的,作家口中的“他”就是指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这段话出自于世界名着《名人传》。

《名人传》讲述的是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三位名人的一生,其中我最崇敬的伟人是贝多芬。

贝多芬于1770年 12月 16日诞生于德国波恩,家里贫困交加,展现出音乐才华的他被父亲视为“摇钱树”,父亲不惜打骂,使贝多芬有个不幸的童年。贝多芬长大后更是痛苦万分,可一次又一次的挫败都没能使他屈服,双耳失聪的他同样在生命的57年间完成了100多件作品。

“人生是艰苦的。在不甘于平庸凡俗的人,那是一场无日无止的斗争,往往是悲惨的,没有光华的,没有幸福的,在孤独与静寂中展开的斗争。”我想,即使没有人看到、听到贝多芬的努力雨艰辛,但是只要有付出,就会有收获。正如晚年多获好评,至少受人尊敬的贝多芬成功了。

贝多芬的父亲常把孩子拽到键盘前,让他在那里艰苦地练上许多小时,每当弹错的时候就打他的耳光。邻居们常常听见这个小孩子由于疲倦和疼痛而抽泣着睡去。这就是贝多芬的童年。今天的我们就像是温室里的花朵,有是为什么要假装造作地在一旁“痛苦呻吟”呢?贝多芬的毅力、顽强不惜的斗志、宁死不屈的精神我们永远都无法体会……

就让贝多芬的精神继续在无数文章与音乐史中流传、发扬光大,把他深深烙印在心中。

“用痛苦带来欢乐。”没错!这个人就是音乐巨人——贝多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贝多芬的成就故事

全文共 2113 字

+ 加入清单

贝多芬是西方古典音乐中的恺撒。可有谁知道,贝多芬25岁时患耳疾,45岁时失聪。贝多芬的音乐给后人带来了无尽的享受,可他却不能在生前享受到自己创作的作品。

请注意这个天生的音乐家

1770年12月6日,贝多芬诞生在波恩市的一个音乐世家。他4岁时就会弹奏羽管键琴,8岁起就登台演出,并获得了音乐神童的美誉。10岁时,他拜师于普鲁士最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聂费。12岁时经聂费的推荐,到瓦尔特斯坦伯爵的宫廷乐队充任管风琴师助手,这是贝多芬“音乐仆役”生涯的开始。

17岁时,贝多芬去拜访音乐大师莫扎特,受到热情接待。莫扎特在听完贝多芬弹了几首钢琴曲子后兴奋地说:“各位,请注意这位年轻人,不久的将来他就会博得世人的称赞!”莫扎特还答应给贝多芬上课。可惜此后两个月,贝多芬母亲突然去世。对此,贝多芬父亲意志消沉,终日酗酒,贝多芬不得不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再次回到原来的歌剧院当钢琴师。

19岁那年,法国大路程爆发,贝多芬满怀激情地写了《谁是自由人》的合唱曲来表达他对自由与民主的渴望。后来,贝多芬通过人介绍,认识了李希诺夫斯基公爵。他很欣赏贝多芬的才华,收他为音乐仆役。贝多芬也很快以自己的即兴钢琴奏迷住了维也纳人,其音乐旋律时而如细水潺流,时而如惊涛骇浪,时而如鸟语鸡鸣,时而如暴风骤雨。有人曾评论贝多芬的即兴曲“充满了生命和美妙”。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30岁时,贝多芬爱上了一个伯爵小姐朱丽叶.琪查尔迪,但她父亲嫌贝多芬出身低贱,硬是把女儿许配给一个伯爵。这给了贝多芬极大的精神刺激,据说他的名曲《致爱丽丝》就是在这段时间内创作的。

失恋固然令他伤心,但更令他伤心的是他的耳朵开始发聋。他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写到:“我过着一种悲惨的生活……要是干别的职业,也许还可以;但在我的行当里,这是最可怕的遭遇!”贝多芬曾竭力治疗,却无济于事,他搬到维也那乡下去疗养了两年。结果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恶化了,就连窗口对面的教堂钟声都听不到了。

绝望中,贝多芬多次想到了死,但他不甘心就这样离开人世,他坚信只有音乐才能拯救他。他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写到:“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不容它毁掉我!”贝多芬立志要在余生中从事音乐创作。从此,维也那的官廷乐会少了一位出色的钢琴弹奏家,但世界乐坛却诞生了一位不朽的作曲家。

贝多芬从32岁起开始音乐创作,在近两年的彷徨与探索后,他终于创作出第一部具有自己鲜明特点的作品--《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其最突出的特点是音调跌宕起伏,时而沉静凝思,时而愤慨咆哮,令人情绪激愤。贝多芬创作《英雄交响曲》,本来是想献给拿破仑的,但他听到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加冕称帝的消息时,怒不可遏,愤而涂去原来的献词,而是把它改成:《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大的人物而作。

贝多芬只有一个

1809年10月,法军占领维也那,趋炎附势的奥地利贵族们争向占领者们献媚,其中也包括李希诺夫斯基公爵,他强迫贝多芬为法军军官弹奏钢琴听,这使贝多芬忍无可忍,他操起一只凳子向公爵扔去,并在当晚离开了伯爵家。行前留下一张纸条,上书:“公爵,您所以成为一个公爵,只是由于偶然的出身所造成;而我之所以成为贝多芬,却是由于我自己。公爵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却只有一个!”

另一次,当贝多芬与歌德一同散步时,迎面撞见了皇后,太子和一群贵族们。面对他们,歌德立刻让路,而贝多芬则坦然地说:“让路的应是他们,而不是我们!”但歌德还是摘下礼帽,躬身立在路旁,而贝多芬则背着双手,阔步向前。结果太子认出是贝多芬,连忙脱下礼帽向他致意,其侍从们也毕恭毕敬地分列两边,目送贝多芬挺胸而过。那次,贝多芬真正感到了做人的尊严。

贝多芬54岁时,创造出《第九交响曲》(《欢乐颂》)。他前后用了六年时间来创作、修改这部曲子。1824年5月7日,《第九交响曲》首次在维也那卡德剧院演奏。贝多芬亲自指挥演奏,他既不看眼前的乐谱,也听不见丝毫的琴声。他全凭自己的记忆来指挥这场演奏。结果听众们兴奋若狂,不时爆发出热烈的喝采声,鼓掌次数多达五次!而皇族成员出场也不过鼓掌三次。

贝多芬自励人格的心理分析

从心理学上讲,贝多芬之所以会在极度困苦的状况下,一再创作出辉煌无比的音乐篇章,这与他的自励人格有极大关系。自励人格的突出特点是能很快将生活中的压力转化为自我励志的动力,并在不断的奋斗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自励人格的人还很善于升华个人的精神痛苦,他们会把每一次生活挫折都当成个人成长的契机,从而磨练个人的意志。

贝多芬的可贵在于他每每生活失意时,都会在音乐创作中寻求内心的平衡。例如,贝多芬因失恋而谱写出《致爱丽丝》,因向往自由而谱写出《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因失聪而谱写出《第九交响曲》(《欢乐颂》),他的音乐创作都饱含对人生的深刻感受,又充满了激情。他最大的名言是“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用一生的努力去向世人证明他有这个能力!

贝多芬的可贵还在于他永远傲视达官显贵,不因自己出身卑贱就去刻意巴结他们。他在音乐创作当中也突出体现出他的傲骨,他谱写的旋律可比惊涛骇浪,可如气壮山河,充满了个性特征。

一个失聪之人,却能写出人类最动听,最振奋的音乐篇章,这是贝多芬自励人格的不朽传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周星驰成名前的故事:把握机会

全文共 1353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周星驰凭着对戏剧的热爱,他没有消沉自暴自弃,一直在逆境中坚定地集攒着内力。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物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有这样一个人。

他出生在香港的一个内地移民家庭里,住在九龙穷人区,过着清贫的生活。一家五口挤在一间狭窄的木板房里,睡的是“上下铺”的碌架床,把豉油捞饭当作为天下美食。七岁的时候,父母离了婚,他跟着母亲,姐姐和妹妹过日子。

上初中的暑假里,他经常打工,赚钱贴补家用,给自己赚零花钱,买漫画书看电影,练功夫,沉迷跳霹雳舞。他回忆那段时光时说,“我做过几份暑期工,比如卖眼镜、卖电器。印象中最深刻的是那次去酒楼卖点心,月薪大约600港元。在酒楼打工什么怪人都见过,反应不快就会被客人骂,所以一定要能言善辩和有礼貌。”

那个时候,正是香港电视发展的黄金时代,爱好武功的他伴随着电视剧长大,痴迷其间,想试一下,加入这个行业,演一个角色。于是,他找来朋友梁朝伟,两人跑到山上,私下拍了一个8分钟短片。成名后的梁朝伟说,“那都是他的主意,当时我对演戏不开窍,那个短片他既当导演又当演员,我只是演员。故事主要讲好人与坏人在山上打架,最后好人获胜,他安排我演坏蛋,最后,我演的角色被他无情地打死……那就是拍给我们两个人看的,我是陪玩。那个时期的他整天发白日梦,经常提起TVB无线艺训班的事,幻想成为大明星,更是鼓动着梁朝伟一起去报考无线艺员训练班。两个人都去考了,最后的通知却是梁朝伟考上,他落选了。1982年,凭着对表演的热爱,他连考了两次,终于进了香港无线电视艺员夜间训练班。1992年8月,在对《电影双周刊》记者的询问,他很肯定地说,“如果还没有考上,我会继续再考,因为这是我的兴趣。”

这一期后来还出了不少明星,例如吴镇宇、欧阳震华、关礼杰、李子雄等。吴镇宇比他更惨,一连三次都没考上,但吴镇宇并没有因此放弃,在第四次才考进来。

毕业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他在跑龙套。在那部著名的《射雕英雄传》里演了个没有一句台词就让梅超风一掌劈死的小配角。当时他觉得,导演设计自己被人一掌打死,有点不太真实,于是设计了反抗的动作。他还跑去和副导演商量,但导演马上否决了。之后他还是不断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当然也被一再的拒绝。这个希望多挡一掌的跑龙套演员,在此时对演戏已经达到痴迷状态。 之后他接手了一档少儿节目,默默无闻地一做就是五年。空闲之余,他天天去看电影,研究关于演技上的东西,研究表演方法的流派,天天研究看书,跟人讨论演技是什么一回事。他说,“那时我整天钻研演技,观察别的演员表演。”

这个经历坎坷,很长时间里相当失意的男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周星驰。凭着对戏剧的热爱,他没有消沉自暴自弃,一直在逆境中坚定地集攒着内力。

周星驰对他未成名前那个漫长的等待总结说,“你知道吗?在那种状态下很享受。别人都认为你不行,你偏偏去研究,完全陷在里面。感觉很孤独,但也很浪漫……就那么努力地研究了6年表演。这样,一有机会来,我就不怕了。因为准备了这么长时间,我已经打好了底。”“我的奋斗史,不是独一无二的,社会上比比皆是……像我们这些个普通大众,如果不是靠着信念、斗志,怎能做出成绩?”

看来,我们从来不缺少机会,缺少的是一直在为机会而做的准备和努力,以及能抓住机会所需要的资本。欲想得到机会,还是先修身的为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