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当代青少年如何传承长征精神的作文最新20篇

导语:我要以白杨树为榜样,学习它那无私奉献的精神。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杨树的优秀作文,欢迎查阅,谢谢!

浏览

8408

作文

578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作文700字

全文共 720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养育了十三亿的炎黄子孙,经历了百余年的磨难,用五下余年的奋斗为基石,受尽耻辱,受尽嘲笑……今天终于成就了一只浴火重生的凤凰!

中华文化不计其数,有古色古香的陶瓷,有号称“文房四宝”的笔、墨、纸、砚,还有远近闻名的四大发明……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传承了许许多多的传统民俗。而到现在,那些让人期盼的传统节日却平淡得像白开水一样,平淡乏味。

听爸爸说,他小时候,每当大年三十那一天,村子里便热闹起来,一眨眼的功夫,村子中间的小泥路上便济满了人,有的舞狮子,有的扭秧歌,而有一些农民摆个小摊在街头叫卖。小孩子们都穿着新花袄,在人群中窜来窜去,你追我赶,玩得不亦乐乎,老人们聚在大树下的石桌子上,议论着天南地北。

不仅是大年三十,在中秋节,爸爸会和家人一起围坐在院里的小桌上,吃着那香甜可口的月饼,赏着天空上那轮皎皎圆月,其乐融融。

但是,现如今西方的愚人节,圣诞节渐渐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人们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开开心心地过中国的传统节日,而是随着潮流,热衷于西方节日,中国代代相传的传统节日逐渐被人们淡忘。作为一名中国人,难道能袖手旁观吗?

现在,每当过春节,人们总是去饭店大吃一顿,吃饱喝足后,守在电视机旁看春晚。有许多人在叹气,说:“唉,现在怎么一点儿年味都没有了。”

中华文化是无数炎黄子孙的血脉,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翻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从我们祖先创造甲骨文开始,到老子、孙子、墨子等百家盛况,再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以及“人生自古谁无论,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

作为一名小学生,为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贡献一份力。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弘扬长征精神

全文共 577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位普通的红军叫做谢益先,过草地时,他分到了四斤干粮。在行军过程中,战士们看到了饿慌了的母子三人,小谢就瞒着队友,把自己的干粮袋给了他们,而他自己每天就吃些野菜、凉水充饥,最终,因体力不支,就这样走了。直到那母子三人来还这一只印着“谢”字的干粮袋时,部队的同志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看了这个故事,心中无比的沉重啊!谢益先明明知道,在茫茫草地上,哪怕是一小袋粮食,都是救命的“宝贝”,意味着一个人的生命!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是毅然把自己的粮食给了那位母亲;每天,自己在饥饿中煎熬,也不愿连累队友;甚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询问那母子三人的情况,在得知“他们很好”的回答后,嘴角才带着微笑,离开了人世……他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谊,对战友的深厚情谊,都深深地震撼了我,让我看到了那世世代代都令我们铭记在心中的“长征精神”。

长征,对于我们新世纪的一代,或许已经太遥远了。我们未曾经历过这样的艰难困苦、这样的惊心动魄,但这段历史,还是带给我们无数的深思。种种永垂不朽的“长征精神”,值得我们去揣摩,去学习。当然,在新世纪,在我们学生中,这些“长征精神”,需要在学习中发扬,在校园中发扬,在做人处事中发扬,在一点一滴的成长道路上发扬,在为祖国的建设中发扬。我们要将这些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让这些瑰宝,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接班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弘扬红军长征精神

全文共 975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得容易吗?不容易,它是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尤其是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开始的8。6万多人减少为3万多人,这是多少生命和鲜血呀。

在长征的路途中,会有敌人在前面堵,后面有敌人追,天上有飞机炸,红军只好一边行军一边打仗,很多人都阵亡了,有时候,红军无吃的,无喝的,可为了生存下去,他们只好吃野菜,吃树皮,吃泥土,甚至连自己的皮带也煮了吃。还会在爬雪山时从山上滚到山下,被冰冷的雪盖住,活活地冻死。

这么艰苦的生活,红军不像是个缩头乌龟一样,见到困难就退后。他们斩关夺隘,抢险飞渡,杀退了千万阻力,翻越高耸入云的雪山,跋涉了辽阔无垠的草原,这种神勇艰苦的精神,充分地显示了中国工农红军无比的生命力,表现了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无坚不摧的战斗力量。

现在长征虽然过去了,可是,长征精神是永远过不去的。

每当我遇到困难时,长征精神就会来激励我。有一次,我在做一道数学题时,可把我给难住了,它像一座火焰山,挡住了我的去路,也像一个高大无比的巨人,让我难以战胜,还像是一座高大的珠穆朗玛峰,让我难以攀登。我想了半个多小时,还是没有想出来,我正准备放下手中的笔。明天早上找个同学一抄。就在这时候,我想起了长征的事:红军只要有一点时间就来学习,没有课桌,就用石头当课桌,没有笔墨,就用树枝当笔墨,没有本子,就用沙子当本子。在一次战斗中,一位红军见一本教科书要被炸弹炸坏,他连忙扑到了书上,自己牺牲了,而书还是完好无损。我有书有笔,有纸有课桌,难道我还能输给他们,我认真的想啊,最后我终于想出了这道难题。长征精神真像是一个芭蕉扇,扇灭了火焰山的火。也像是一位超人,帮我战胜了高大无比的巨人。还像是一架飞机,带我飞过了珠穆朗玛峰。

长征精神不仅仅是在学习上激励我,它还在生活上帮助我。有一次,我早上跑步,可我跑到半路上时,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我想休息一会儿再跑。可我想起了红军渡黄河的情景:红军手握铁链,一前一后地攀爬过去。对面的敌人还用枪打他们,可红军并没有逃跑,还是继续攀爬,有的被子弹打中了,可他们没有松手还是一个劲地向前攀爬。我跑步难道有红军渡黄河那么累?这一点累算什么?”我双手前后的摆动着,脚使力的蹬,一边跑一边想:今天我要是跑不到家去,我就不是中国人。”我跑啊跑啊,终于跑到了家。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的困难还有很多,我要用长征精神永远激励着我。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弘扬长征精神

全文共 780 字

+ 加入清单

长征,这短短的两个字,包含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精神

1934年10月,为了粉碎敌人的围剿,中国工农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

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胜利。中国工农红军翻越了高耸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原,飞渡江水,斩关夺隘,经历了千辛万苦。爬过18个山脉,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62座城市。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开天辟地的伟大奇迹。

为什么红军战士能克服千辛万苦取得最终的伟大胜利?他们靠的是什么?靠的是长征精神。

长征胜利已经过去80周年了,但是长征的精神依然在人们的心中。这种精神,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精神。这种精神,使得人们懂得团结一致,不畏艰难,以民族利益为利益的精神,我们中华民族的儿女为了中国梦而努力奋斗,靠的也是这样的长征精神,我们严格自律,一切从实际出发,顾全大局,齐奋斗,我们拥有的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长征精神,是保证我们从胜利到现在发展的强大力量。

80年来,我们依靠这种长征精神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的生活已经在不断提高,我们正在为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这就是新一次的伟大长征。

在这条新长征的路上,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更好地发扬这红军精神,红军吃过的苦,我们也能吃;红军走过的路,我们也敢走。只有这样,中国才会日益强大。我们不要再怪江苏高考的不公平,而是用抱怨的时间,去多为祖国的文明建设献出一份力量。

我们不要再荒废时间,而是要努力奋斗,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祖国培育我们,我们要回报祖国,以革命前辈为榜样,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大公无私,将他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有着探索和钻研精神,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急躁。我们要像红军一样。

让我们共同努力,继承长征精神,建设美好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四年级开学第一课观后感3:长征精神

全文共 71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重温悲惨壮烈、史无前例的长征历史,并不是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途,而是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面对屠刀与诱惑,没有丝毫奴颜和媚骨的大无畏精神!去传承去发扬枪林弹雨,雪山草地之间打不烂,拖不垮的硬骨头精神,进而培育我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的新时代长征精神。

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是战胜困苦的精神动力。长征途中,先辈们脚下踏着华夏坚实的土地,手中高擎着民族振兴的大旗,心中升腾着祖国飞翔的梦想。正是这样的信念将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筑成一道摧不垮、压不倒的钢铁长城。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走过艰难,走过凶险,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蓝天。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长征途中,在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自然环境面前,红军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征服千难万险,战胜强大敌人,取得了最终的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闯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今天,步入新世纪的我们,同样需要坚定的信念;同样需要坚强的意志;同样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样需要甘于奉献的精神。有了这样的信念、精神,我们才能从容地藐视困难、顽强地面对困难、乐观地克服困难,有了这样的信念、精神,我们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风貌,激发创新能力,燃烧创业的激情,焕发无坚不摧的力量。这样的信念、精神是我们人生走向辉煌的基石。

作为有着鸿鹄之志的新少年,你可曾想过,在新的长征中,我们肩上负载着怎样全新的责任?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同学们,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传承奉献精神

全文共 911 字

+ 加入清单

当今社会无偿献血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热门话题,似乎成了社会的焦点。无偿献血是爱的传递、是奉献的载体、是勇气的体现。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血液都重关生命,但对于有爱心的人们来说,这种义务献血的方式正是他们传递奉献精神的载体,可定为人生的一大快事。血液作为人类自身的重要生命资源,维持着一个人的生命,也可以挽救更多的人。无偿献血是"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具体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献血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是全社会的义务。这样的奉献是一种幸福,既利人也利己。因为我们知道每次献血所抽取的200CC血液,仅占人体血液总量的5%。间隔半年以上的献血,不但绝对无损健康,不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工作,而且还可以增进血细胞新陈代谢,有益身心健康。所以,略费吹灰之力挽起袖子,献出“爱的载体”,或许400毫升血液就能从死神手里夺回一条生命,或许可以将一个悲观厌世的灵魂拯救。一种荣誉感,自豪感油然而生,起码说明不虚此生,这是推辞不掉的回报,即为救人,也能利己。胸怀再敞开一些,爱心再博大一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尘封的古训予以翻新,就是博爱了。我觉得:献血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作为一个健康人,我们能在自己不受到伤害的同时,又给他人带来很大的帮助,这不是一件很值得去做的事吗?曾经看到过许多无偿献血的志愿者们无私地奉献出自己宝贵的鲜血,一时被他们的行为所感动,强大的社会责任感、博大的爱心,他们秉着“奉献”的精神,为需要的人们送上无微不至的温暖。如接力一样,让燃烧着“奉献、友爱、团结、互助”精神的火炬在社会代代传承,发扬光大。他们用真情去温暖着身边的或素不相识的人们,让奉献和爱传递人间。多一个人义务献血,就可能多挽救一条垂危的生命!为生命垂危者献血,作为一种衡量公民基本道德和操守的高尚行为,为整个社会所认同及倡导,这种高尚情操和奉献精神被给予了肯定与赞许。

这殷红的热血是志愿者奉献精神的体现,越来越多的人们被他们的精神感召着,越来越多的心灵被他们的温暖所吸引着,络绎不绝的献血者将共同传递这奉献的温暖。心系天下、关爱生命,希望更多人参加到义务献血中来,参加到互助奉献的精神中来。用爱心浸润感染人间,让社会充满爱的气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学习长征精神,做红色传人作文

全文共 1131 字

+ 加入清单

长征精神——超越种族,超越政治信仰,超越时空,属于全人类

自从红军完成了谓之长征的战略转移之后,可以说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成功是必然的!因为经历了炼狱般人为与自然条件的洗礼,使红军战士拥有了三样东西,坚定的信仰,坚强的意志,超凡的能力。

1334年10月,从江西出发的红军战士多数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名刚参军的战士,他们不知道自己将要去哪里,或许他们还幻想着,过一段时间就能回来。当他们开始一步一步踏上艰险的路途时,他们发现一切都那么的残酷,会惊慌,会抱怨,会对未来失去憧憬。看到被血水染红的湘江水时,他们的眼神也变成了红色,此前的一切幻想都已经烟消云散。他们继续走在长征的路上,用双脚在绵延万里的土地上与敌人的飞机汽车赛跑。用等闲视之的革命英雄气概,跨过了一条条河流,征服一座座高峰,飞夺“红军生路”铁锁桥,翻过“令人窒息”大雪山,穿过“死亡陷阱”大草地。正所谓“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更坚”,这些中华民族普普通通的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以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己任,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忘我奋斗!这就使这些人拥有了战胜一切困难和敌人的意志品质,拥有了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真正拥有解放全中国劳苦大众能力的正是他们!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正是因为长征中经历的这些磨难,才使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了成熟,成为了一个能够独立承担责任与任务的政治团体。长征途中选择了自己的领袖,开始行成了适合于中国的指导革命的理论。长征是对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一次大练兵,是中国革命具有转折意义的事件。

美国著名作家索尔兹伯在《长征——闻所未闻的故事》中写道:“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长征无疑是唤醒了共产党人的精神。长征精神就是在任何困难面前都不退缩,勇敢接受一切挑战的大无畏精神。今天,我们正行进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征途中,这同样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充满了各种风险和挑战。一些西方国家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壮大,正在加紧实施对我国的战略围堵和遏制。国内外敌对势力还利用一些社会敏感问题,放大社会矛盾,妄图对中国进行诽谤,我们同样面临着复杂的局势。这是同样是一条决定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前途命运的“新长征”!80年前的老一辈共产党人给我们留下了不怕困难,坚定不移,一往无前的长征精神,80年后的我们唯有坚定我们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万众一心,勇往直前,才能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取得我们伟大的“新长征”的胜利!

长征精神是由中国共产党实践所得的,超越种族,超越政治信仰,超越时空,属于全人类的最伟大的精神。所以,身为一个中国人,更要珍惜和践行这种精神,锻炼自己的信念,意志和能力,为国家的富强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立公增能”传承南开精神

全文共 750 字

+ 加入清单

龚克勉励新生要确立公之志向、公之操守、公之襟怀。龚克说,南开校训是“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公”字当头的校训是“以德为先”教育理念的南开表达,南开人之为人首在“立公”。要确立“公”之志向,即振兴中华、实现人类和平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志向,有了为公的志向,才能摆脱追求分数的应试学习模式,才能有高尚的学习目的和内生的学习动力,才能激发出强烈的创新愿望和勇气。要坚守“公”之操守,做有公德之人,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维护法治、维护大局、维护集体,服从公意、做事公道,讲原则,守诚信。要有“公”之襟怀,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襟怀,只有以公为怀,才能修炼出理性平和、开放自信、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才能摆脱对个人利益的斤斤计较,才能公道地处理好人际关系,做到南开容止格言所要求的“勿傲、勿暴、勿怠”与“宜和、宜静、宜庄”,达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尚境界。

龚克说,立公,就是要以“天下为公”的准则,处理好个人与国家、与集体、与他人以及与自己的关系,就是要自觉地将大学学习研究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联系起来。为此,同学们要努力“增能”,增“学习之能”,能深入浅出,能动手躬行;增“协作之能”,能求同存异,能识人之长;增“吃苦之能”,能耐受劳苦,能克服困难;增“创新之能”,能发现问题,能创新方法,能为建设创新强国作出贡献。

龚克说,尽管八里台校区的生活设施相对老旧,但校园有百年历史文化的积淀,陈省身、郭永怀等学长曾在这里孜孜求学,杨石先、郑天挺等名师曾在这里诲人不倦,希望新一代南开人在这里续写辉煌。尽管刚刚落成的津南校区谈不上历史积淀,但为同学们带来绿荫和光明的“校友树”“校友灯”也是南开文化的传承,作为津南校区最初的学生,希望大家以自己的修为,留下在津南校区“立公增能”的历史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新时期长征精神的启示作文

全文共 2397 字

+ 加入清单

长征精神具有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可以有不同的归纳、概括。

第一,理想科学、信念坚定。革命的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最基本的思想内核。长征的胜利就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胜利,是无产阶级革命理想的胜利。亲身参与长征的杨成武将军曾说过:“我们的指战员英勇善战,为了保卫党中央肯于牺牲一切。许多红军战士为了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利益,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前途英勇无畏地献出了自己的一切,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想到的都不是自己,而是所信仰的革命事业。”事实的确如此。长征初期,由于党内的“左”倾错误,根据地丧失殆尽,中国革命遭受了严重挫折。长征开始后,主持中央工作的博古和领导红军的李德在战略退却中奉行逃跑主义,又造成湘江战役的惨重失败,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为3万余人。面对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党和红军并没有停止步伐,而是“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他们靠的是什么呢?靠的就是忠诚于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靠的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昂扬斗志。在长征最困难的时候,红军官兵讲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只要跟党走,一定能胜利”。正是凭着这种理想信念,红军迅速从初期失利的阴影中摆脱出来,逐步走上胜利的坦途。

第二,英勇顽强、不怕牺牲。革命英雄主义是长征精神的集中反映。红军长征是在极为险恶的战争硝烟和自然环境下进行的,经历和承受了中外历史上罕见的艰难险阻。那时,“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根本不容许红军有立脚之地和喘息之机。部队在敌占区转移,人生地不熟,物资供应毫无保证,缺少粮食,弹药匮乏,吃的是草根,啃的是树皮。转战途中,天当房、地作床,日晒雨淋,风餐露宿,野菜充饥,篝火御寒。几乎每天都有遭遇战,平均每行进一公里就有三四名官兵献出生命。即便如此,红军将士也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成功翻越陡峭险峻、终年积雪的座座高山,跨过浪涛翻滚、暗流涌动的条条江河,穿越沼泽遍布、神秘莫测的茫茫草地,冲破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而且强健了体魄,磨砺了意志,锻炼了作风,提高了战斗力。

第三,独立自主、唯实创新。长征是实事求是精神的经典范例。红军之所以被迫进行长征,最直接的是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者拒绝并压制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亦步亦趋地跟着严重脱离中国实际的共产国际的错误指示转,无视中国革命的现实,无视自己的经验和理论创造,完全丧失了独立自主精神,从而也就完全丧失了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自主权和能力。红军长征初期接连受挫的惨痛教训警示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但中国革命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遵义会议迈出了我们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决定性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反对右、反对“左”、坚持正确路线,基于中国国情和红军战略转移的实际,创造性地实行了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和办法,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放弃湘西,转向贵州;舍弃川西,北上陕甘;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智取娄山关,突破腊子口。每一个战略方向的改变,每一项战略任务的确定,每一种战略战术的实施,每一次战役战斗胜利的取得,都是我们党独立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硕果,使党和红军的面貌焕然一新。

第四,顾全大局、紧密团结。这是长征胜利的重要保证。作为一次涉及全国各支红军部队和各个根据地的大范围战略行动,全党能否始终保持高度的团结统一,几支红军能否完全置于党中央的绝对领导之下,是直接关系到党和红军命运和革命事业成败的大问题。尽管各路红军出发的时间、地点、路线不同,但都能从革命的根本利益出发,自觉服从大局,勇于牺牲奉献,互相配合支持,使长征形成了一个形散神不散的整体,使敌人无法集中兵力于一个方向,根本实现不了各个击破的图谋。在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张国焘拥兵自重,反对中央北上方针,提出南下的错误主张,公然与党中央对抗,妄图分裂党和红军。在这种危急关头,红军官兵从革命事业的根本大局出发,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党中央的正确路线,与张国焘的“右倾”分裂主义展开针锋相对的坚决斗争,最终避免了红军的分裂。长征途中,红军将士政治上志同道合,思想上同心同德,生活上互帮互助,把战友当做亲人,把部队当做自己的家,凝结成一个坚不可摧的革命集体。正是这种团结协作、步调一致的精神,使红军一步一步走向胜利。

第五,为了群众、依靠群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是新型的人民军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长征胜利的一条重要原因,就是忠实践行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利益、民族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处处关心和爱护人民,严格执行群众纪律,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长征是一次图生存的远征,军事上处于无后方无依托、非常险恶的境地,作战环境和生活条件异常艰苦,但红军纪律极为严明,不侵占民宅,不违犯禁令,公平买卖,救死扶伤,并且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用人民军队的崭新形象,赢得了劳苦大众的爱戴。在经过少数民族地区时,红军严格遵守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与少数民族群众坦诚相见、交朋友。刘伯承与彝族首领小叶丹结为兄弟的故事,成为千古佳话。由于红军所到之处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好事,打土豪分田地,帮助穷苦人翻身解放,因而广大群众把红军视为自己的子弟兵,为红军长征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证。据统计,整个长征过程中,红军各部队共筹集上万吨粮食,补充约2万人的兵员,沿途各族群众帮助红军筹款筹粮,烧水送饭,传递消息,掩护伤员,以各种方式支援红军作战,成为红军长征胜利的根本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传承长征魂

全文共 1404 字

+ 加入清单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八十年前举世瞩目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拯救了危难中的中华民族,走出了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是人类历史上破天荒的伟大壮举。在艰苦卓绝、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人为挽救中华民族浴血奋战、前赴后继、斩关夺隘、抢险飞渡,杀退了千万追兵的围追堵截,翻越了高耸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地,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大生产运动,挑战极限,粉碎了蒋介石妄图歼灭红军的企图。

当我们回首1935年5月25日飞夺泸定桥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时,幼小的心灵为之动容。当时,中央红军红四团第二连连长廖大珠等带领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下夺下泸定桥。敌人将桥板拆除,桥头机枪扫射,但22名突击队员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浴血奋战并与左岸的部队合围,突破天险与火力,占领了泸定城,中央红军主力从泸定桥上飞跃天险。使蒋介石“让朱、毛做第二个石达开”的美梦彻底破产。

八十载往事仍清晰。飞夺泸定桥只是我军一往无前、压倒一切敌人的缩影。而长征路上那无数艰难险阻、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叫人荡气回肠。有记载:由于张国焘的分裂,红四方面军孤军南下,被迫再度北上。战士们三过草地,在茫茫的原野上用生命书写忠诚与坚定。吃书皮、草根、煮皮带坚持战斗。有一位老红军叫蒲润三负重伤。第一次被子弹打断手腕,白骨森森,他一咬牙坚持到战斗结束才包扎;第二次伤在头上,昏死两天两夜后突然自行醒转;首长和同志们劝他到二线养伤,可他宁肯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第三次伤在左脚,血流如注,他仍然坚持不下火线……老红军廖文光三次进入草地。他说“那片草地我来回走了三趟”、“重回草地,只见一堆堆遗骸。我们用草皮替战友盖上。擦干眼泪,又继续前行……”

还有一位姓郑的小宣传队员精神抖擞,不停地给红军战士讲故事,唱山歌,柴禾拣重的挑,工作挑难的干。但进入草地不久他突然发起了高烧,病倒了。尽管当时的团政委杨成武把马让给他骑,把干粮匀给他吃,但他的病情还是恶化了。临终前,他用微弱的声音对杨成武说“政委,我不行了,感谢您对我的照顾,我深信革命一定会胜利。”在最后一阵急促的喘息中,他断断续续地说“革命胜利后请告诉我的家人,我是为了革命的胜利而牺牲的……政委和战士们含着眼泪掩埋了战友的尸体,又继续前进在长征路上……”

长征的故事就像天上的星星是数不清的。每一个战役都是惊心动魄;每一名战士都是钢筋铁骨、视死如归;每前进一步都付出了无比的艰辛甚至是生命的代价。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就是长征路上的真实写照。长征是播种机,它播下了革命的火种,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方向;长征时宣言书,它以气吞山河的气势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必胜。百折不挠的红军长征树起了震撼世界的历史丰碑。

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伟大祖国繁荣富强。正是由于长征的伟大胜利,才有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发展。我们要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与发展,我们要接过革命前辈手中的旗帜,踏着红军长征的足迹,传承红军长征的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长征的精神,树立“万里长征接着走,创新发展不停步”的思想,共铸中华魂!

让我们勤奋学习立德树人,努力掌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本领,早日成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共圆中国梦贡献青春热血,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永放光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开学第一课传承长征精神观后感500字

全文共 473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开学第一课两万五千里长征为主题,讲述了中国工农红军因为蒋介石的围剿,被迫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震惊中外的长征。途中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沪定桥,最终在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的壮举。

两万五千里!这是多么长的距离啊!如果没有强大的决心,坚持不懈的毅力,普通人根本不可能完成!就算敌人怎么阻挡,也都挡不住我们中国工农红军不断前进的步伐,更无法阻挡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复兴之路!这,就是坚持!

想到这里,我又回想起之前的一件事。由于语言节的要求,汪老师将我分到了英语视频组中。可是第一次拍得不好,我们又重新写了一份稿子。原本我们认为只在区区三、四个小时的时间里,要完成拍摄任务肯定是纸上谈兵之事,一定不可能完成。可是,我想起了励志大师——约翰•库缇斯说过的一句话:“别对自己说不可能。”于是,在家长的陪同、帮助下,我们一鼓作气,坚持下去,终于在五点半完成了任务。

坚持,可以帮你战胜困难,坚持,可以帮你重拾信心。我从这件事深刻地体会到了坚持是多么的重要!

虽然,我们不可能再次重演两万五千里的长征,但是,红军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却值得我们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年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全文共 1308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红军长征,便如一股不绝的红色暖流直入心底-红色代表缅怀,代表希望,更代表每一个可以创造无限可能的明天。距“红军长征胜利”虽已长达80周年,纵使时光流逝,我想,那属于长征的烙印也只会愈加深刻,因为它代表一种精神,一个时代!

宫崎骏的作品《起风了》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即便起风了,也要好好的活下去。这种在“风起云涌时仍奋力求生存”的意志想必与革命先烈们在一万多公里的征途中表现出的顽强是相通的吧。有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其实,并不是他们与生俱来多么的与众不同,只是在挑战前多了一份豪情壮志,多了一番在荆棘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视自然之敌若梯米,玩社会之敌于股掌,纵长路漫漫,又能奈我何?

长征精神,绝不是三言两语可概括的,既是浓缩的精华,又是时刻在续写敲章。它应如“一棵开花的树”,在繁盛中传承!

长征精神,承载了奉献与无私。相传有一个《一袋干粮》的故事,主人公是一个只有十多岁的女孩,她在途中为照顾伤员不慎把自己的干粮掉入了河中。在口粮不足的那个年代,深知粮食不易的她默默选择了拔野菜维持生存,因为她怕自己一开口会胖更多的伙伴受挨饿之苦。她将战友的利益摆在第一,忽略了自己的困难;她把战友的生命视如珍宝,悉心照料着不曾放弃。怎样的无私奉献会比这来得更加真实?想来,长征的胜利必然是注定的,古人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试问,这样一支饱经风雨的队伍,在磨练中成长,在奉献中坚强,具备强者的各种素质,怎能不踏上康庄大道,走向胜利之巅呢?

长征精神,指引着正义与光明。顾城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长征”就是那段“黑夜”,因为有着令人窒息的时代特征,你不知下一步会是怎样的陷阱。精神则是“黑色的眼睛”,它渴求光明,对一切黑暗势力说不。它凝聚着洞察力,带着批判精神敏锐的反对黑暗,因为它拥有对“黑”更强的感知。只为寻找光明。只为冲破险阻朝向光明的方向。

长征精神,延续可生命和成果。不言而喻,革命先烈们在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定是千千万万,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但故事终究是故事,也许会随着时光老去而渐渐老去,成为传说。但长征精神却是一个永恒的载体,有故事、有内涵,因而不再空洞。它是长征的根本,是延续的根本,更是中华儿女前进的根本。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换来的现在是多么难能可贵啊!长征精神汇成了一首雄壮豪迈的革命交响曲,每每响起就提醒人们不忘历史、缅怀先烈;它也是一口警钟,每每敲响就暗示人们珍惜当下,且行且珍惜;它同样还是不停的齿轮,日日运行着带领人们不畏险阻,奋勇向前!它是源头,它是不竭的动力,生命会老去,故事会失去活力,唯有精神-能时时灌入新鲜的血液,活跃在每个年代,跳跃于每个人的心间!

为你,千千万万遍。我想,于革命先烈们而言,为子孙后代谋福之事他们愿付出一切,哪怕千千万万遍!他们是“有情人”,我们怎可做“负心汉”呢?他们拼出来的江山我们自当竭尽全力去守护,不能将洒去的鲜血如废弃的污水般不再顾及。珍惜当下,用实际行动去贯彻民族的瑰宝-长征精神。传承与发扬,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全文共 805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礼仪之邦,讲文明,懂礼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们这个美丽的校园里,文明礼貌也无处不在,它像绵绵细雨,滋润着大地,像阵阵微风,吹进人们的心田。同学们之间互相帮助,互相理解,团结友爱,尊敬师长,文明之花常开放在我们美丽的校园。但是在我们的校园中还存在着许多不文明现象。

譬如,我们总能看到一些与我们美丽校园极不和谐的白色垃圾,总能听到一些不堪入耳的脏话,总能目睹到同学之间不该发生的指责与大骂的“唇枪舌战”。有的同学甚至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给我们生活的空间埋下一颗颗地雷,有的同学甚至不注意爱护公共财物,在白色的墙壁上乱涂乱画,在崭新的课桌上刻字留念,殊不知留下的却是臭名和唾骂,还有的还对“请爱护花草”的警告语视若无睹,为了少走几步路,随意践踏草坪,竟深深踩出一条路来,正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作为一名中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的使命。如果我们每个同学都能见到老师问声好,见到同学打招呼,同学之间和睦相处,事事讲文明,时时讲礼貌,那我们便能生活在一个非常美好的世界中,别人也会因为我们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作文

作为一名中学生,爱护校园,美化环境,同时也是我们的另一个使命。当你扔出手中的垃圾时,请你多走几步,把它放入垃圾箱;当你看到地上飘着纸片时,请你弯下腰,把它捡起来;当你随地吐痰时,请你为他人想想,别人会因为我而生病的。如果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这样做,这样想,那么,我们的校园一定会更加美好。

原我们所有的同学都能与文明同行,与礼貌同在,让文明礼貌永远伴随着我们。文明礼貌之月并不只是三月,我们应该事事讲文明,时时讲礼貌。从自己做起,从眼下做起,把文明礼貌当作我们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同学们,行动起来吧,从此刻出发,做一个文明好少年。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让文明礼貌之花开遍我们美丽的校园,也让文明礼貌之花盛开在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我是长征精神传承人

全文共 1056 字

+ 加入清单

提到长征,大家就会想到:雪山、草地、战争,饥饿,压迫……,还会想到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在枪林弹雨,雪山草地之间打不烂、拖不垮的硬骨头精神;是面对敌人的屠刀与诱惑,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的大无畏精神!长征途中,先辈们怀着对祖国幸福生活的向往,吃草根、过沼泽,与死神作坚强的斗争,正是这样的信念将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筑成了一道钢铁长城;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走过艰难,走向希望;正是这样的信念让他们征服千难万险,战胜了强大敌人,取得了最终的伟大胜利。今天,步入新世纪的我们,更需要这样的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才能顽强地面对困难;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才能更好的战胜困难。

今天,我们面前虽然没有了雪山和草地,但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医学上都束手无策,懵懂无知的智障儿童,特别是一些重度智障孩子,学习能力极差,这样的孩子我们并没有放弃。我们班有一个孩子叫李文文,她患有脑瘫疾病,肢体不协调,还有流口水的毛病。学习上很吃力,我没有嫌弃她,而是握着她的手,一笔一划的教她写字。每一次,她的口水都要流到作业本上、流到我的手上,这时,我会细心的帮她擦干净。每一次写好字,我都要鼓励他:“看,这个字,比昨天写的更漂亮了,你要加油啊!”一个学期下来,她能自己写字了。她的妈妈来到学校,激动得握着我的手说:“杨老师,这些孩子,多亏了你们这样的好老师,你们真是辛苦了!谢谢你们!”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看到孩子的进步,得到家长的认可,我感到无比幸福。

“醉后方知酒味浓,为师方知为师难。”那次,我的学生在大雪纷飞的放学后走失。当时我和家长一起寻找孩子的下落!公交公司、学校、同学家里,把电话都快打爆了,还惊动了110。最后在晚上10点多找到了孩子,当时地上的雪已经很厚了!至此以后,我就给爱迷路或家长又没时间接送的孩子每人制作一张胸卡,上面写道:某某是我的学生,他是一名智障儿童,如果在路上得到了您的帮助,我向您表示真诚的感谢!在卡片的最后还留下了我和家长的联系方式。在座的各位老师以后您若遇到并帮助了这样的孩子,我们将万分感谢!特殊教育缘于对每一种生命的尊重,缘于一种崇高而坚定的信念。长征途中,革命先辈们就是以这样坚定的信念,战胜苦难,取得胜利。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中华民族又开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长征。进行新的长征,我们同样需要有坚定信念,去传承、去发扬长征精神,也要怀着崇高的信念,辛勤的耕耘,无私的奉献。作为一名特教工作者,我爱我的职业,我爱我的学生。我将用我最真、最诚的心,去换取至善、至美的情。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长征精神永存作文700字

全文共 769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如今,先辈们的热血充斥着我们的心,他们挥舞的火一样的旗帜还浮动在我们眼前,他们的一桩桩热血事件还印在我们心中,他们不怕艰苦的精神引领着我们前进,前进,前进。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享受着先辈们一手打下来的太平,我们更应该不忘历史,不忘前人。

穿过历史的长廊,年仅16岁的贺炳炎将军拉开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那时的他在年仅16岁之时冒着枪林弹雨给八路军送信,在返程途中,遇到一支刚打完仗的日本队伍,单枪匹马的他看到后,悄悄躲到大树后,等敌军临近,他迅速从树后蹿出,举起枪对着敌军说:“把你们的枪放下,放远点儿,举起手来。”许是敌军对突然蹿出来的他起了疑,认为有埋伏,竟乖乖地照贺炳炎将军的话做了。就这样,贺炳炎大将军一人将这支40多人的敌军俘回了营地。营长一看吃了一惊,对贺炳炎刮目相看起来,渐渐开始重用他。是什么让年纪轻轻的贺炳炎有这样的胆识和勇气?还不是他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还不是他具有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还不是他骨子里坚定不移的长征精神。

另一位将军贺龙,当他还是一个团长时,他便做了父亲,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叫“捷生”。据说,在过赤水河之时,水很深,流量很大,小捷生跟随其母亲过河时差点儿被河淹没,于是贺龙将军把捷生放在胸前的衣兜里兜着,不忍其离开自己。有一日,他听闻前方有一支敌军,贺龙将军很是兴奋,随手把兜里的捷生一扔,便带领兄弟们打仗去了,胜利之后贺龙惊觉捷生不在了,慌忙的对着士兵一阵痛骂,对自己更是顿足捶胸,幸好被误丢在草丛的小捷生因哭声太大被一伤兵捡到,最后小捷生回到了父亲身边。这一趣闻意蕴深远,反映了当时战争的残酷,子女因战争福祸处于旦夕,也为我们展现了一些具有民族魂的将军与战士,今天,我们更应好好生活,不忘历史。

长征,唯有信念和初心,信念之火不灭,长征永远在路上,不忘初心,长征永远在路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学习红军长征精神优秀作文

全文共 126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七十周年纪念日。想那七十年前,中央红军在党中央毛主席的率领下,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做出了重大的牺牲,翻过了一道道山,涉过了一道道水,行程两万余里,终于到达了陕北。

实事求是地说,长征,是我们党和军队,由于一错再错的错误路线的领导,迫于严酷形势的一次无奈的战略大转移。“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这是老红军萧华同志所创作的《长征组歌》里对中央红军离开江西革命根据地时的悲壮写照。但是,正是在这个战略大转移的过程中,一次次失败的教训和血的事实,使我们的党和军队认清了错误路线的本质和危害,从而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用他那政治家的敏锐目光洞察形势,用他那军事家的雄才大略指挥红军,战胜了无数的艰难险阻,终于到达了陕北,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也使中国革命走向了一个新的起点,从此踏上了胜利的坦途。

在长征胜利以后的岁月里,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领导着中国人民前赴后继,用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又经过了十几年的艰苦斗争,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长征,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没有改革开放的今天。而在坚苦卓绝的长征过程中所形成的长征精神,正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辉煌胜利的强大精神保证。

岁月悠悠,转瞬已经七十年过去了。当年那支衣衫褴褛、疲惫不堪,依靠着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和实现共产主义,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让全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坚定信念走出雪山草地的军队,已经成为了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的国家武装力量,成为了一支所向披靡的威武之师。抚今追昔,让我们深深的理解到,人是要有理想和信念的,正因为有了理想和信念的支撑,我们的红军才走出了雪山草地,才完成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理想和信念,是革命胜利的可靠保证!可以设想,如果没有了理想和信念,或者说失去了理想和信念,那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国家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现在,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的祖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千变万变,人民群众的理想和信念没有变,对党和政府的期望和信任没有变。人民群众渴望革命老传统、老作风的回归,期盼着革命老前辈为之奋斗的目标早日实现的愿望没有变。

随着时光的流逝,老一辈红军战士大都作古,离开了我们,但他们的精神和信念却留存了下来,成为了我们党,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现在,在我们的党内,特别是在一些领导干部中,很有一些人对长征精神,对老红军的革命精神和信念、对革命的老传统不屑一顾,有的甚至于肆无忌惮地糟蹋这些宝贵财富,这是非常令人震怒和痛心的。谁亵渎了红军的精神和信仰,谁就是人民的败类,就是人民的罪人!

现在,我们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正在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为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让人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进行着新的长征。而长征精神必将为激励和教育全党、全国人民“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在新的长征中实现我们的最终理想而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全文共 536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文化是一种美好的礼仪,是优良品质的体现。

现在的中国人,具有中华文化的人大多数都很不文明。记者曾经报道过很多次:中国人很不文明,在许多景点里乱涂乱画,真没有素质,上面还写这某某某到此一游。随地乱吐痰、乱扔垃圾的人也不在少数,可是也没有人来阻止,导致不文明的人越来越多。如果我们能捡起一片树叶,世界会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应当注重礼仪。见到老师要去打招呼,见到同学要问好我们都知道要尊老爱幼,孔融四岁便会让梨,一个个的例子都在我们身边,我们何不也这样做呢?优秀传统是一个国家,代表一个民族。以前我在电视上看过一个广告:在公交车上,一站到了,上来一位老奶奶,可是这时车上已经没有空座了,老奶奶看看这边,瞧瞧那边,只见车上有个女人对他的孩子说:‘‘你让座吧!’’她的儿子却理直气壮的说:‘‘你怎么不让啊?我不要。’’有的年轻人在玩手机,有的在看窗外,全部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这时,一个大个子青年站起身为老奶奶让座老奶奶笑着说:‘‘谢谢你,小伙子。’’车上的人脸都红了。这个广告使我感动。中国的科技越来越好,人口也越来越多。可是,为什么人们素质越来越差呢?

所以,我们要行动起来,要尊老爱幼,还要文明。让我们一起把文明搞好,要时刻切记: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弘扬长征精神毛概论文3000字

全文共 2776 字

+ 加入清单

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概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

摘要:长征的精神就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精神力量。当代的大学生更要具备这样的精神来面对我们的学习与生活。克服生活中的压力与困难,从而使自己走向成功。从而更好适应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因此我们需要坚定理想信念,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培养艰苦奋斗精神,要有组织纪律性。做到以上四点就是对长征精神的最好诠释。也是你走向成功的必备武器。

关键词:长征 艰苦奋斗 集体主义价值 理想信念

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尽管,红军长征已经过去了七十年,但它的丰功伟绩,惊天地,泣鬼神,彪炳史册,万古流芳,长征精神万岁!所以身为社会主义的当代大学生更应该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也是自己获得成功的基石。

一、 培养艰苦奋斗精神

不然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支撑着伟大的事业。历史经验证明:一切伟业的成功,任何奇迹的创造,没有崇高的精神支撑是不可能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3]长征途中,战士们没有衣服穿,就将兽皮披在身上,没有鞋子穿,自己动手编制草鞋,没有吃的,就用野菜、树皮充饥。没有房子宿营,他们就抱成一团,靠彼此的体温御寒……,艰苦奋斗精神是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也是我们党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光辉典范。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征程中,在大学生群体中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培养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首先是继承革命传统的需要。当代大学生作为跨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肩负着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重任。树立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具有终生受用的战略意义。大学生只有把艰苦创业的接力棒接过来,才能不辜负老一辈的期望。其次,培养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是提高跨世纪人才素质的需要。知识经济的悄然兴起可以说是一场无声的革命,无论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将产生重大影响,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中坚力量的大学生,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贯穿其中的红线是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即使是高素质的人才,也可能仅仅是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第三,培养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是实现理想、立志成才的重要条件。实践证明,一个人年轻时受一些挫折、磨难并不一定是坏事,“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是人生宝贵的精神财富。上世纪80 - 90 年代出生的大学生,经常被称之为“抱大的一代”,由于是在风平浪静的社会环境中,在父母老师的层层呵护中长大的,我们得到的是太多的宠爱与温暖,使这一代人自立能力较差,心理上比较脆弱,缺乏的正是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正是因为如此,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就显得尤为迫切。

二、 要有组织纪律性

严明战斗纪律、群众纪律和组织纪律是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又一重要法宝。长征途中的红军,在战斗中,争当先锋、前赴后继、勇于牺牲。组织上,实行民主集中制,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在和群众的关系上,更是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亲民之歌”。

严明的组织纪律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正是当代大学生所必须加强的。在当前大学生群体中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以下现象。如部分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与大学生形象不符,不讲社会公德,行为粗野,谈吐庸俗,个别人还走上抢劫杀人等犯罪的道路;恋爱方式上,责任意识低,少有真实的感情投入,只是追求物质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虚荣;消费行为上,不考虑自身的消费实力,片面追求名牌,盲目跟随潮流;把纪律当做束缚人的咒语,把个人无原则的行为当做准绳,行为习惯充满一种反理性的因素。纪律观念薄弱,组织形式涣散,行为习惯随意使当代大学生的理想志向失去了支撑和保证。大学生时期正是人生形成自觉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因此,当代大学生要通过认真学习校纪校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行为规范,通过学习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从而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 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

长征精神就是人民利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高于一切,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全局利益高于局部利益的精神。长征谱写出了一首红军战士精诚团结,顾全大局,共同奋斗的集体主义英雄凯歌。长征途中,红军在党的利益、民族利益和小团体利益、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士兵,都无不表现出顾全大局,牺牲个人利益,维护集体利益的精神品质。

当代大学生在培养自身集体主义价值观时要注意,1、正确认识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划清正当的个人利益与个人主义的界限。在一些大学生看来,提倡集体主义就是泯灭个性、否定自我,强调集体利益就是否认个人利益。正确认识集体主义、转变思想,首先就要实事求是地分析过去几十年对集体主义的宣传和解释上的偏颇之处,正确认识集体与个人的辩证关系。集体主义在强调集体利益时,并不抹杀个人利益的合理性,它强调集体利益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积极性的发挥,强调个人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的义务感和责任心,在贯彻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时,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维护个人的尊严、价值和权利,并努力促进个人的进步和发展。

四、坚定理想信念

长征之所以能成功其首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对革命理想的执著追求,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和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不移的信念。正是有了这样的信念,红军将士才有了精神支撑和动力,激励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勇往直前。

在复杂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只有具有远大理想信念和坚定的事业追求,才能产生经久不衰的动力,不被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所击中,不被社会的丑恶现象所迷惑,不被眼前的困难和挫折打倒,坚定自己的价值追求,奋发成才,奉献社会。在社会主义中国,当代大学生就是要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和价值所在,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庄严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长征精神给我的启示作文

全文共 1709 字

+ 加入清单

长征的故事听过太多太多,每次的收获不仅仅是感动于七十多年前那段旷古铄今的史诗,更多的思绪是对我们年轻人今天生活的启迪。品味张卫新作《重走长征山地》,这种感受愈发强烈。回首向来风雨路,万里长征任疾驱。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铁流泻处,哪里没有一曲动人的壮歌?跨越11 个省,所到之处,哪里没有浸透着红军战士的热血?是什么让他们明知征途有艰险,却毫无畏惧、万死无辞,前仆后继地奔向一个目标?细细体会,有三样不能不提:

一曰信念。 理想信念是人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的奋斗目标、前进动力和精神支柱,也是人的社会属性的一个重要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发展的历史,社会进步的历程,就是不断追求信念、实现理想的过程。 七十多年前的长征就是一次坚守信念、追求信仰的伟大事件。长征中形成的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在革命的危难关头,给全党全军以坚定的信心和巨大的勇气。在党的指引下,广大红军官兵以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诚,与凶恶的敌人展开了顽强的斗争,取得了长征的最终胜利。 时过境迁,七十多年前的这次伟大征程,对今天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仍有十分重要的启示。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主流的、正面的东西有很多,负面的、消极的也不少。应当看到,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一些年轻人信仰缺失,理想淡漠,厌倦学习,厌倦劳动,碌碌无为,得过且过。也有一些人急功近利,追求享乐,“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对组织、对集体,要求索取讲得多,对社会、对他人的贡献讲得少。凡此种种,都是信念缺失、价值观错位的反映。没有了理想信念,就没有了精神支柱;没有了理想信念,就没有了奋斗的动力:没有了理想信念,就没有了前进的力量;没有了理想信念,就不能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因此,作为年轻人,我们必须像红军长征那样,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信念,并以此为目标,坚持不懈地发起冲击,用自己的辛勤工作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二曰求实。长征的胜利,是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指导战争的结果。长征中所表现出来的求实精神和探索精神,是非常可贵的;没有这种精神,就没有长征的胜利。同样,这种求真务实的精神对于今天我们年轻人的成长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无数事实证明, 实干成就宏伟事业,苦干造就灿烂人生。作为年轻人,工作时间短,社会经验不足,此时此刻,要坚持做到谦虚谨慎、永不懈怠,而不能无所作为、半途而废;要勤勉敬业、埋头苦干,而不能心浮气躁、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攻坚啃硬,而不能好逸恶劳、拈轻怕重。对我们年轻人而言,务实不仅是一种特点,更是一种方法,一种成就事业、推进工作的重要方法。务实就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对于既定的目标,就要全力以赴,坚决落实。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事业才刚刚起步,除了保持一种韧劲,一种勤奋上进与吃苦耐劳的精神,一种非把工作干好不行的追求以外,没有其它任何资本。试问,一个年轻人如果成天牢骚满腹,死气沉沉,怨天尤人,又怎么会有出路?唯有敢想敢干,能干会干,才能真正把工作做好,才能让领导满意,让同事们认可。

三曰奋斗。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领导和团结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精神动力。在革命战争年代,革命前辈在井冈山如果不发扬以门板当床、稻草做被的艰苦奋斗作风,就难以点燃革命的星星之火;在长征路上如果不发扬爬雪山过草地、嚼草根吃树皮的艰苦奋斗作风,就难以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在延安如果不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艰苦奋斗作风,就难以取得抗战胜利;当年如果没有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的精神,就难以实现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革命理想。同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仍然要靠艰苦奋斗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并不断丰富艰苦奋斗的内涵,将崇高理想与现实工作统一起来,使之不断地与时俱进。作为年轻人,只有拥有火一样的激情和“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斗志,才能在工作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尽其所能地把工作做得更加完美,才能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要自觉把艰苦奋斗作为一种品格来锤炼,培养一种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保持一种顽强拼博、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在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弘扬长征精神

全文共 64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学习了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这首诗,我感触颇深。

这震惊中外的军事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在此 期间,中国工农红军长驱二万五千余里,纵横十一省。长征途中, 天上有敌人的飞机轰炸,地下有敌人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还有 湘江、乌江、金沙江、大渡河、沪定桥、五岭、乌蒙山、大雪山、 草地等天险的阻隔,红军要战胜这些艰难险阻,不仅身体要遭受超 出人类极限的种种痛苦,而且还要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如此看 来,长征就是一曲悲壮的交响乐,一首悲壮的诗,一幅悲壮的画。

但是毛泽东所作的这首《七律·长征》,却没有刻意描写红军 在长征过程中所经历的苦难和牺牲,而是洋溢着高昂的革命乐观主 义精神。“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更喜眠山千里 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连那从浩浩太古 以来就已经存在的崛山,都雪霏日出,为红军的胜利而笑逐颜开。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凭借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 义相结合的长征精神,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从 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从此开始了扬眉吐气的日子。从这首诗中, 我领略到了中国共产党人豪情万丈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感受到了 中国革命的波澜壮阔和艰辛曲折,体会到了我们现今的幸福生活的 来之不易。长征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要用“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去征服学 习、生活上的一座座高山,一条条大河,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 好读书,绝不能浪费光阴,虚度年华。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就会?迎来自己人生的“尽开颜”。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弘扬长征精神共筑中国梦

全文共 798 字

+ 加入清单

回首风雨来时路,漫漫征程,说不完的艰难困苦,道不尽的严峻险阻。长征途中,先辈们脚下踏着华夏坚实的土地,手中高擎着民族振兴的大旗,心中升腾着祖国飞翔的梦想。

那是在1935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红军战士只有可怜的一点青稞面做干粮。而周恩来副主席和战士们一样,绝不多吃一点青稞面,还教育战士们,为了能走出草地,北上抗日,一定要特别爱惜粮食。长征途中,青稞面越来越少了,战士们只能用一点青稞面掺在野菜里煮汤喝。

战士吴开生的青稞面吃完了,已经饿了两天,周副主席知道后,就让警卫员把自己省下的青稞面给吴开生两碗。他看着吴开生蜡黄的脸,语重心长的说:“这是革命呀!”吴开生流着眼泪说:“我只要有一口气,就要跟您走出草地,革命到底!”

这样走了几天,草原仍然无边无际。青稞面吃完了,野菜吃光了,军马也杀掉吃了。战士们只好烧皮带吃,甚至把随身带的纸张咽下去充饥,红军陷入了极大的困境。周副主席命令把仅存的半碗青稞面全部分给大家泡水喝:“那您吃什么呢?”警卫员急了。周副主席两只大眼睛放出了严峻的光芒,清瘦的脸上肌肉抖动着,“有同志们活着,就有我。只要多留一个战士的生命,就给革命事业增加一份力量,拿出来分掉!”

这掺上一点青稞面的热水,分到战士们的手中。战士们流泪了,这不足半碗的青稞面,是周副主席的心意和生命啊!

正是这样的信念将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筑成了一道摧不垮、压不倒的钢铁长城。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走过艰难,走过凶险,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蔚蓝的天空。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今天,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我们手中,我们要大声宣言:勿忘昨天的苦难与辉煌,无愧今天的责任与使命,不负明天的梦想与追求。

八十年风风雨雨弘扬长征魂,两万五千里长征路共筑中国梦。做为新时代的少年儿童,让我们肩负起历史的使命,让身体里流淌的血液迸发出激情,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共同去书写我们新的长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