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处暑前后的民俗是什么(经典20篇)

家喻户晓的一首经典之作,流露着一个国家,团结、繁荣、昌盛等。小编收集了民风民俗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5821

作文

1000

满族民风民俗作文400字

全文共 437 字

+ 加入清单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满族就是这五十六朵花中鲜艳的一朵,满族的服饰也有着自己的特色。

满族服饰是对我国现代服饰影响最为显著的少数民族服饰,至今及以其独有的魅力,成为大家喜爱的服饰。

男子的衣服喜用青、蓝棕等色的棉、绸、缎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裤腿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质乌拉。

女子服饰多用各种色彩和图案的丝绸,花缎、罗纱或棉麻制成。有的将旗袍上绣成一组图案,有的在衣襟、袖口、领口、下摆处镶上精致的花边。脚着白袜,穿着盆底绣花鞋,裤腿扎青、红、粉红等各色腿带。盘头翅,梳两把头或旗髻。她们的腰间或衣服上挂上荷包等。这样又给旗袍增添了一道色彩。

当然,满族不仅有独特的旗袍,还有漂亮的头饰。旗头,满语称之为“答拉赤”它是满族妇人在一般礼仪或婚礼上佩戴的头饰。是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架,用青绒或青纱为面的扇形头饰。上面还绣图案,镶珠宝或插各种花朵。戴上这种饰品,再加上长长的旗装和高底旗鞋,使她们分外稳重、文雅。

满族的服饰真是又漂亮又独特啊!

[满族民风民俗作文4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藏族的民风民俗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从西藏回来的大舅舅给我讲一些奇异的西藏的民风民俗

大舅舅说,刚到那儿,就碰到了从前的同学,于是同学把他带到家里。让他看两个缸里的东西,让他猜猜藏了几年,后来答案是十年以上,大舅大吃一惊,我也听得一愣一愣的。更好玩的是酥油茶。酥油,是把牛羊奶倒到木桶里用木榛快速搅拌,让油脂从奶汁里分离出来,酥油在藏族里是视为圣物的。原来是供奉佛祖用的,现在加入牛奶,砖茶等一起煮,其味道浓郁,妙不可言,酥油茶一家与另一家的煮法都不一样,但都是同样的浓郁。味道让人想起温暖的太阳,坐在藏族人的热炕上,一杯接一杯的喝酥油茶,是一件非常舒适的事。

大舅舅后来跟我说,西藏其实还有一个民俗,那就是哈达。藏族人是一个非常重礼节的民族。他们给远到而来的客人奉上白色的哈达,会让客人吃鸡大腿,因为这是让客人充满脚力的象征。

藏族是一个爱美的民族,不管男女老少,都是身着五颜六色的服装,在藏族女的更是美丽,头上身上各穿着艳丽。西藏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因为她身上有勤劳能干的藏族人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民俗特点的

全文共 444 字

+ 加入清单

“恭喜,恭喜,恭喜你呀,恭喜,恭喜,恭喜你!……”随着歌声,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年——20**年(是我的本命年哟)。今天有事大年初一,我们一家打算去拜年,这不,马上出发了!

我们来到了小外婆家。一进门,外公和外婆就热情地款待我们,又是倒茶有事招呼我们坐下,我们呢,又是喝茶,又是说谢谢!可真是其乐融融啊!我们和外公外婆聊了会儿天,就拿出我们买来的礼物——敬酒和牛奶。

我把礼物亲手送到外公外婆的手中,一串串祝福的话语就从我口中蹦了出来:“外公外婆祝你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寿比南山,年年有余!”他们听了可是乐开了怀,两只眼睛都眯成了缝说:“哎呀,你们送我们这么多好礼,又有着一个嘴巴这么甜的‘开心果’陪我们过年,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呢!这样吧,晚饭在我们家吃吧。”

我们也不客气地答应了。(毕竟又不是外人)

我们在晚饭上举杯欢庆,这过大年的,我决定了,我一定要和所有人干杯!我一次的和所有人干了杯。这一夜多么难忘啊!我耳边又响起了动听的歌曲——难忘今宵,难忘今宵……

愿你们也像我一样,讲礼仪!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处暑问候语句

全文共 2768 字

+ 加入清单

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秋雨长连绵,小编收集了处暑问候语句,欢迎阅读。

1、 气温攀升处暑到,柳叶掩面花低头,焦急狂躁需控制,心平气和是最好,身体健康才是宝,全家和睦融融。处暑到,送祝福,愿你永远好心情。

2、 处暑一到,热意顿消,蚊子不再,痱子也跑,微风习习,垂柳依依,生活享受,每天开心。

3、 处暑暑气日渐消退,秋梨银耳润肠清肺,预防秋燥多喝茶水,不要急于添衣裳,睡觉盖被关门窗,时刻要把感冒防。健康身体永远伴随,今日处暑,愿你幸福数你最美!

4、 清风阵阵送清凉,身心惬意精神爽;细雨滴滴洒清爽,去除烦忧乐开怀;处暑来到酷热止,暑气消散心情妙;愿你处暑日子美,自在轻松乐逍遥!

5、 意意夏风吹,炎热终将尽,心情落舒畅,爽风迎面来,若问何至此,处暑要来到,好运伴左右,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6、 夏季的尾巴是处暑,中午的温度似酷暑,秋季的前奏是处暑,早晚的温度往下数,处暑,季节交替,注意温度变化,愿你健康相伴,笑口常开,处暑快乐!

7、 处暑到来暑气消,凉风习习清凉到。烦恼焦躁随暑跑,快乐生活处暑到。心胸宽广人平和,友情亲情都围绕。祝处暑快乐逍遥!

8、 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秋雨长连绵,提前看天气。适时抢收种,提前迎秋意。愿处暑快乐无比!

9、 "秋蝉鸣叫处暑到,鸡鸭欢蹦人欢笑。暑去天凉精神爽,燕子捕食蜻蜓逃。细雨清风暑热消,手抓羊肉不能少。开怀畅饮秋进补,幸福生活灿烂耀。处暑健康快乐!"

10、 处暑暑气日渐消,秋风习习身边绕。再也不被酷热扰,心中一扫往日躁。万事顺利开颜笑,朋友祝福少不了。祝你处暑人健康,快快乐乐好运到!

11、 处暑一到暑气消,一抹惬意上心头,清风吹跑烦恼丝,细雨浸润乐开花,一条短信传情谊,祝福声声把你绕,处暑,愿你欢乐开怀,幸福无限!

12、 "丰收的景象一眼望不到边,喜人.飘香的瓜果满园硕果累累,馋人.肥壮的牛羊个个欢蹦乱跳,诱人.五谷的饱满竞相微笑点头,爱人.处暑到了,愿你今秋大丰收."

13、 处暑时节,为给朋友送上我真挚的祝福:我向秋风借来一缕凉爽,我向秋雨借来一丝滋润,我向秋蝉借来一曲欢乐,我向秋叶借来一份相思,现在我把借来的这些都送给你,愿你开心快乐!

14、 处暑时节,收获的一切,祝你的事业像玉米杆子一样节节高。祝你的生活像甜葡萄一样甜如蜜。收获快乐,处暑快乐。一切都快乐。

15、 处暑时节,好运相伴一切,祝你买彩中大奖,祝你天冷添衣裳,祝你单身变二人,祝你单眼变成双眼皮。祝你事业生活两不误,工作生龙活虎。呵呵那还不美死你。

16、 处暑到,发条短信来报告,祝你身体壮如老虎,祝你事业红如辣椒,祝你爱情甜如蔗糖,祝你财源广如江海,祝你处暑祝福满仓!

17、 处暑节气到,我让天上祥云带你跑,看遍花花世界要趁早。我让月亮星星围你绕,和孤单寂寞说拜拜了。我让短息祝福已带到,祝你快乐生活乐逍遥,处暑甜蜜蜜。

18、 处暑节气已来到,春捂秋冻身体好;早晚温差很明显,添加衣裳不要早;锻炼身体多喝水,多开窗户少开空调;处暑快乐身体好,轻轻松松好逍遥。

19、 处处蝉鸣蝶舞,带去无数祝福,数数落叶飘零,带去到处真情.真情祝福到,幸福伴左右,好运追随你,快乐每一秒.处处开心到,暑暑没烦恼.处暑祝福你.

20、 处暑了,酷热要远走,清凉扑面来;烦恼要开溜,开心悦心田;暑气要蒸发,舒爽时时来;闷热要终结,清凉爽心窝。愿你日子爽,处暑笑开怀!

21、 处暑到,凉爽闹;炎热的日子远去了;人欢笑,精神好,朋友的祝福已收到;走一走,瞧一瞧,美丽的景色风华茂;心宽阔,天地遥,幸福的生活乐逍遥。

22、 处暑温度太高怎么办?游泳池里转一转。转完还热怎么办?冰激凌上舔一舔。舔完还热怎么办?电风扇前站一站。站了还热怎么办?空调房里看一看。看完还热怎么办?没办法,看来只有出绝招了:心静自然凉。愿您战高温斗酷暑,清凉一“夏”!

23、 处暑了,“处”碰了清凉,终止了酷热;“处”碰了清新,消散了烦忧;“处”碰了清爽,瓦解了暑气;“处”碰了心灵,爽透了心窝。愿你逍遥,处暑开心!

24、 告别酷暑难耐的狂躁,承受百无聊赖的煎熬,让身心同万物般成熟长大,让思维在日月下努力升华,所有的付出只为那一刻,金秋的累累硕果!处暑清爽一夏。

25、 处暑到来气温降,炎炎夏日将要跑。酷热难耐成过去,清凉舒爽将来到。心情舒畅万事顺,开开心心无烦恼。短信祝福身边送,愿你处暑快乐绕!

26、 处暑,逝去的是温度,保留的是风度,迎来的是幸福。请注意变化的温度,要保持拉风的气度,养生要经常查一查百度,祝您处暑快乐,天天健康!

27、 处暑到来暑气消,高温炎热被赶跑。秋风吹得稻谷香,秋景一片乐淘淘。秋雨滴滴欢乐送,开开心心笑弯腰。声声问候也围绕,愿你处暑乐逍遥!

28、 处暑到来心情好,阵阵清风驱烦恼。再也没有酷热绕,暑气消退不焦躁。滴滴细雨送清爽,心旷神怡开怀笑。祝福短信也送到,祝你处暑乐逍遥!

29、 阵阵清风送清凉,身心惬意乐开怀,点点细雨洒清爽,浇灭无数忧烦愁,条条短信传祝福,处暑快乐伴无忧,愿轻松自在,健康相伴,处暑快乐!

30、 "处暑飘云雨雾烟,遍山绿草红花艳.馨风彩云银花放,瓜果满园笑开颜.致富路上顺航帆,农夫喜乐美满园.五谷丰登粮仓满,幸福喜乐又丰年.祝你今秋大丰收."

31、 处暑到,闷热溶解在冰块里,一去不返了;暑气搅拌在爽心粉里,无影无踪了;问候捎在清风里,爽心爽肺了。朋友,愿你处暑开怀,心情爽爽!

32、 夏有三伏秋有“虎”,秋风秋雨秋老虎。季节交替度寒暑,生活奔忙真辛苦。天气变化要记住,健康损失难弥补。立秋之际遥相祝,生活开心就是福。

33、 处暑到来暑气消,驱散高温乐淘淘。秋景一片多美好,丰收在望笑弯腰。秋风醉人稻香绕,秋雨滴滴入怀抱。祝福声声身边到,愿你处暑无烦恼!

34、 "处暑清风吹走炎,细雨洒向人间欢。烦燥郁闷去无踪,清凉宜体最舒爽。荡舟湖塘收荷露,泡茶品味清福享。人生能度几多秋,天蓝星灿美景赏。祝君处暑乐开心!"

35、 悠悠清风送高温,拂去忧愁和烦恼;丝丝细雨荡暑气,清爽宜人心欢畅。迎来处暑别闷热,问候传来沁心房。愿你处暑人快乐,健健康康好运傍!

36、 处暑到,开心笑。酷热高温就要跑,清凉扑面心欢笑,烦恼溜走好运绕。暑气不再舒爽抱,闷热终结凉爽到。愿你快乐每一秒,处暑到来无烦恼!

37、 "处暑到,人欢笑。喜迎清秋,人人知道。开个玩笑,说句闹闹。烦恼统统都忘掉。猪:你开开心心,忘掉烦恼,在这处暑时节尽情闹闹,以卸去暑热的烦恼。"

38、 若你在立秋的今天收到我的祝福,心情会秋高气爽,常有人暗送秋波,事业如春花秋实,生活会独有千秋,烦恼像秋天的蚂蚱--蹦不了几天了!

39、 夏日去的真快,立秋悄悄袭来,对你甚是想念,短信捎来关怀:虽然立秋现在,在外仍要防晒,小心酷暑难耐,把好秋之命脉,秋天将是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陕西的民俗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细腻、精致、美丽,把样式与雕刻,民族文化与人物性格结合在一起,它既是特别的工艺品,也可以组成一部经典的雅俗共赏的戏剧。它,是一种具有千年历史的饰品,它就是皮影。

人们都知道,陕西是皮影的发源地,但是,你知道皮影是怎么做成的吗?下面就让我来介绍一下吧。上等的皮影,首先材质就要好,应选牛皮或驴皮做材料, 先用一种薄木板把皮子上的毛刮干净,刮完了要放凉水里浸泡几个小时,然后拿出来接着刮,一直要刮到皮子变得透明为止。接下来用热水浸泡皮子,使它变得柔 软,还要用的不停地揉搓,为的是让皮子没有杂质,这样雕刻起来就会更加流畅。下面要把软软的皮子紧绷绷在木框上晾干,过了几天后,皮子就会又硬又平了。现 在可以在皮子上雕刻了,人们用一种特殊的炭笔在皮子上画好形状,然后把它刻下来,该镂空的地方要镂空,这时人们就用鲜艳的染料给皮子上色,上完了还要把刻 好的皮子放入火中烤一烤,这样会固定颜色。至此,一个美丽复杂的皮影就诞生了。

皮影大部分都是戏剧中的著名人物,尤其是女子最为美丽。你看那个精心雕琢而成的女子,头梳羊兰发,还戴着宫花,耳朵上点缀着一颗金光闪耀的红宝石, 她身穿锦织云纹袍子,腰间佩带着丁冬作响的绿色玉佩,手指为兰花状,姿态显得大方而端庄。一个个生动精致的皮影,一出出经典绝妙的戏剧看得我眼花缭乱。

皮影,它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宋。它乡土气息深厚,紧密地结合着生活,它是受大地水土孕育的工艺品,也包含着文化的精华。“手承心承手,人传世传人”,皮影也固化剂百姓对美好生活的一种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民俗的守望者作文

全文共 936 字

+ 加入清单

八月十五中秋夜的晚上,我和同学卖完孔明灯后,兴冲冲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路过西大街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家店铺前还有着光亮,走过去一看,却是一个老奶奶,在店铺前放置了一张案板,铺着红色绸缎的案上放满了各式水果和食品。我们很好奇的走过去,问老奶奶这是在干什么?老奶奶微笑着对我们说:“敬月!”

敬月,这是一个多么遥远的名词。回想起从前看过的一篇文章说过,敬月,就是去虔诚地供奉月亮,希望在这一年剩下的日子里,月宫里的嫦娥仙子可以保佑全家人平安、幸福。仔细端详案上的物品,主角是一根长藕,据一旁的老人子女说,这个藕是多日前就专门定购的,不但整,还需将一些小细藕也连在整藕上,寓意整个家族的繁衍茂盛。再看看这丰盛的物品,心里在想,那咧嘴笑着的石榴应该就是子孙满堂的意思了。还有整串的葡萄应该就意味着硕果累累吧?我正这样想着,一旁的同学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惊叫起来:“看,都是双数呢,四个苹果、六个柿子、两包月饼”。一旁的家人又热心介绍起来:“这都是希望成双成对、事事如意、六六大顺。放藕的茶盘里放着的金色小鱼,还有白色玉石兔子头上扣着红花,都是图个热闹。”是啊,很平常的两只小白兔因为头上戴了两朵花,立刻显得生动起来。

第二天,我去奶奶家,把这个发现告诉他们时,他们竟然很激动,一问才知道在他们的小时候,也有这样的风俗。爷爷和奶奶的童年,一个是在偏远落后的农村,一个是在有着“天下粮仓”美称的繁华的漕运之都度过,他们的童年都有这样的习俗,是除了春节以外孩子们最爱的节日,“敬月”之后,小孩子们走动窜西,到那家吃那家,好一派热闹景象。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多数人都已爱上了洋节,已经淡忘了我国传统节日的习俗。现在,即使在传统保留相对较好的乡村,也没有多少人在敬月了。

回想起那一晚,整条大街沿街的房屋门窗都紧闭着,路上几乎没人,只有他们一家在虔诚的按着传统,摆着传统的供品,等待十二点的到来。空寂的大街给这位从十六岁就开始敬月的老奶奶添上了一种神圣的氛围。

我们不应该从洋媚外的去过一些洋节,忘记了我们的传统节日和习俗,这些都是我们祖先留下的精神瑰宝啊!

愿老奶奶一家可以继续守望这个几近失传的习俗。明年,我也想在家中的院子里摆上丰盛的供品,也同家人相拥在一起,共同敬月,也成为我们淮安民俗的守望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家乡的民风民俗作文

全文共 971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位于准葛尔盆地边缘的小县城,因为这里是江格尔的故乡,而成吉思汗又在这里停留过较长的时间,所以有很多的中国蒙古族人居住在这里。为此,我们这个县取名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关于中国蒙古族的民风民俗

中国蒙古族发祥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史称“蒙兀室韦”、“萌古”等。 中国蒙古族是东北亚主要民族之一,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除蒙古国外,中国蒙古族人口主要集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及临近省份以及俄罗斯联邦。全世界中国蒙古族人约为一千万人,语言为蒙古语。其中,一半以上居住在中国境内。

全世界中国蒙古族人约为1000万人。 中国的中国蒙古族人口为581万人,在我国少数民族人口里排名第六。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三省、新疆、河北、青海,其余散布于河南、四川、贵州、北京和云南等地。

畜牧业是中国蒙古族人民长期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经济。此外,还从事加工业、农业和工业。现以农耕为主。中国蒙古族善于歌舞,民歌分长短调两种。主要乐器是马头琴。喜爱摔跤运动。蒙古包和勒勒车是他们游牧生活的伴侣。

中国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科尔沁四种方言。现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14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

《蒙古秘史》等典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著名的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饮膳正要》被列为对世界文明贡献卓著的重要医学发明。

在中国蒙古族有一种风俗叫献哈达;哈达是中国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献哈达是中国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献哈达时,主人张开双手捧着哈达,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词和赞词,渲染敬重的气氛,同时将哈达的折叠口向着接受哈达的宾客。宾客要站起身面向献哈达者,集中精力听祝词和接受敬酒。接受哈达时,宾客应微向前躬,献哈达者将哈达挂于宾客脖子上,宾客应双手合掌于胸,向献哈达者表示谢意。来中国蒙古族还有许多风俗,比如:敬神、骨肉进餐……带你一起唱歌:中国蒙古族的劝酒往往通过情真意切的表达出来。唱歌与对酒是同时进行的,往往一人主唱之后,大家举杯合唱,然后大家一起干杯。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们是不是和我一样开始喜欢中国蒙古族了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描写民风民俗的作文范例

全文共 589 字

+ 加入清单

**年的寒假,我与爸爸妈妈参加了牛通社组织的到嘉善碧云山庄体验中国民俗文化的活动,描写民风民俗的作文。

在城市里,过年时家人团聚吃年夜饭,放鞭炮,交换红包……可是,在农村里,过年时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抱着疑惑和好奇,我依次体会了写春联、腌猪肉、做喜饼等年俗活动,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打年糕了。

只见阿姨先从蒸房把被湿布包裹着的熟糯米与熟梗米拿了出来,再端来一盆热水,把水撒在石臼上。

然后,将糯米和梗米放入石臼,对着我们说﹕“做年糕需要两种米,分别是糯米和梗米。

人们常常把糯米与梗米按一定的比例混和着制作年糕。

”紧接着,她教我们打年糕的步骤和要领。

我与其他两个小伙伴齐心协力把沉甸甸的木锤高举到头顶,跨弓字步,整个人略向后倾,将木槌用力打到饭团上,只听“砰”一声,锤子击向饭团,米粒黏在了一起。

接着,我们又使劲击打,还时不时把饭团翻一个身,将水撒到饭团上防止木槌与饭团黏在一起。

我们四个小队友一人翻饭团,三人打年糕配合得很默契,可是打了很多槌下去年糕还是未俱成形。

此时我们已经气喘吁吁,手脚酸痛了,看来这打年糕可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妈妈告诉我,相传在唐朝时期,风调雨顺,粮食丰收。

如何将多余的粮食更好地储存起来呢?于是老百姓想出了做粽子、打年糕、酿米酒等方法制作风味不同的食物,渐渐地就沿袭成为了年俗文化。

从民俗文化中我看到了千百年前人们的勤劳和智慧,这真是一次有趣的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游深圳中华民俗村

全文共 297 字

+ 加入清单

我和爸爸、妈妈前几天去了民俗文化村去,我进去了以后,看到了一派民俗风格,还有许多香蕉树、兰花……

大家顺着石梯往前走,看见了一个茶馆,我们进去品了几杯茶就走了。茶馆外有好多花呀!红的、白的,还有花的,五颜六色、各有千秋。

接着又往前走,我们来到种有美人蕉的地方。经过管理员的精心照顾,它的长势越来越旺,那鲜艳的花朵似红莲映水。微风吹来,片片花瓣好似一只翩翩起舞的美丽的蝴蝶。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一个花园,看见里面有很多向日葵。在太阳的灼烧下,别的植物,都变得无精打采地垂下了头,只有园子里的向日葵在强烈的阳光下仍然昂首挺胸。

我们游览了民俗文化村,不但玩儿了好多东西,而且还观赏了无价之宝——风光。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民风民俗作文250字

全文共 288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安徽省铜陵市,那儿的习俗可多了,就先说说春节和清明节的习俗吧。

春节早上,要先洗澡,洗完澡后全身换上新衣服。

快到中午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开始烧年夜饭。

不一会儿就散发出了,浓浓的香味。

一会儿我们全家老少团团圆圆就座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吃起了年夜饭,非常热闹,开心。

吃完年夜饭,可以去外面玩一会儿。

到了晚上就可以痛痛快快的玩一个通宵了,我们这儿叫守岁。

也就是所谓的过年了,也叫春节。

每当清明节到来时,我们都会烧宣纸和冥币来思念已经去世的人,这时我还会想起一首古诗,它的名字叫《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我的家乡习俗还是挺有趣的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土风土味”的民俗魅力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75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节日有很多,而且,每一个节日都有着自己的动人传说。从各种节日的由来与风俗中,我们不难看出,贯穿这些节日的正是:树正气,扬美德,显智慧,惩邪恶的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是需要我们传承和弘扬的内容。而其中最热闹、隆重的怕要数春节和元宵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是苏轼的《守岁》中的诗句。谈起这首诗,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必定是春节那喜气洋洋的幸福场景。春节,是我国最隆重,也是最热闹的民族传统节日。春节要贴春联、贴年画和窗花,放爆竹烟花,拜年祝贺,拿压岁钱,还有吃饺子、吃年糕等,这些时刻都很有趣。在春节的前一天晚上,也就是除夕,家家户户阖家欢聚,一起吃年夜饭,其间谈笑风生,其乐融融。有时还会进行各种游戏,然后一起看春晚、一起守岁,叙旧话新,互相祝贺鼓励。当零点的钟声敲响时,烟花爆竹便将节日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声声炮鸣久久荡漾于空中,不绝于耳,无数烟花竞相绽放于空中。

在春节,家家户户都会置办年货,准备一大堆好吃的。在摆放节日的供品中,必须准备一大盘苹果,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平平安安”。还有些地方准备的糕点食品富有讨吉利的谐音:吃枣子表示春来的早,吃柿饼表事事如意,吃杏仁表示幸福人生,吃长生果表示长生不老,吃年糕表示一年比一年高等等。所有的这一切是多么有趣而又富有意义。这些习俗展示了中国人的智慧,代表着我们渊远流长的民族文化,我也为这些习俗的诞生而自豪,我特喜爱我们中国的春节。

而元宵节,是我国另一个民间传统节日。正月十五闹元宵,把从除夕开始的庆祝活动延续一个又一个高潮。元宵节要吃元宵,意在祝福全家团圆和睦,在新的一年中康乐幸福。因此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买元宵,有的人家则是自己做的。今年的元宵,我就过了一把做元宵的瘾。元宵看起来蛮好做的,似乎只要把陷放进去,然后搓圆即可,但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先要将元宵皮搓圆并“挖洞”那“小洞”是放馅用的,然后放馅,最后搓圆,虽是简简单单三步骤,但要往那小小的“洞”里放馅,还得搓圆可真不是易事。元宵节除了吃元宵外,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会、猜灯谜,好不热闹!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悠久历史、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广的群众基础。他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一代代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会。

一个节日就像一故事,情节美妙动人;一个节日就像一种文化,内容绚丽多彩。在当今很多洋化了的节日文化当中,愿我们更多的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欢度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多彩民俗风情作文_文化作文300字

全文共 288 字

+ 加入清单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又是一年中秋节到了,我们全家来到妈妈的故乡,一个山清水秀的城市——常德。

八月十五桂花香,在常德城里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卖桂花糕,桂花糖的摊担。节日气氛十分浓重。

常德的中秋,素有“设酒果对月饮之”的风俗。吃过晚饭,漫步沅水河边,刚才还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中秋月,已经悄悄地爬上柳梢,洒下遍地清辉。月光如水般流淌,清风暗送秋波。人们早已在河堤边放好了桌椅,摆满了时新瓜果,中秋月饼和啤酒,全家团聚赏月。大人们还跟小孩讲着有关月亮的故事。《嫦娥奔月》《张果老月下打草鞋》……洋溢着团聚的幸福和对美的生活的喜悦。

月到中秋分外明,这是外婆的祈盼,也每个人心底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民俗文化

全文共 725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在中秋这天,我们大家都习惯吃月饼。但是日本人与中国人在中秋节的时候吃月饼不同,日本人在赏月的时候吃江米团子,称为“月见团子”。

由于这个时期正值各种作物的收获季节,为了对自然的恩惠表示感谢,日本人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虽然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废除了农历,改用阳历,但是现在日本各地仍保留着中秋赏月的习俗,一些寺院和神社在中秋节还要举办专门的赏月会。而越南的人喜欢随着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临近,商家之间展开的“月饼大战”、“玩具大战”,这么做使越南各地的节日气氛尤显浓烈。与中国的中秋节有所不同,越南的中秋节是儿童唱主角。市场上口味各异的各式月饼、千姿百态的花灯、五颜六色的儿童玩具等节日食品、玩具应有尽有,孩子们的脸上溢满了对节日渴望。中秋节,首都河内的大小街道沿街摆卖月饼的店铺披红挂绿,上书“月饼”字样的大红灯笼高悬在店前的醒目位置,各种品牌的月饼摆满了货架。每年中秋节期间,越南各地都要举行花灯节,并对花灯的设计进行评比,优胜者将获得奖励。另外,越南的一些地方还在节日期间组织舞狮,常在农历八月十四、十五两晚进行。当地人过节时或全家围坐阳台上、院子里,或举家外出到野外,摆上月饼、水果及其他各式点心,边赏月、边品尝美味的月饼。那里的小孩子们则提着各种灯笼,成群结队地尽情嘻闹。随着近年来越南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千年中秋习俗也悄然发生了变化。许多年轻人在节日里或在家聚会、唱歌跳舞,或结伴外出游玩赏月,增进同伴之间的了解与情谊。因此,越南的中秋节除了传统的合家团圆之意外,正在增添新的内涵,逐渐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中秋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不但是因为那天可以有圆圆的月亮看和可以吃到月饼,更重要的是中秋节是一个非常温馨的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傣族的民俗

全文共 608 字

+ 加入清单

傣族是云南特有民族,相信大家早已听说过,今天我就详细给大家讲讲傣族吧!

傣族自古以来是一个讲究礼仪的民族。外地人到了傣族,主人都会主动打招呼,无论男女老少,对客人总是面带微笑,说话轻声细语,不骂人更不讲脏话。到傣族做客,还会受到主人“泼水”和“拴线”的礼遇——客人到来的时候,门口都有傣族小卜哨用银体端着浸有花瓣的水,用树枝、树叶轻轻洒到客人身上。走进傣族竹楼入座后,老人会给客人的手腕上拴线,以祝客人能吉祥如意,平安幸福。

傣族最著名的恐怕是泼水节。每年四月的一天,傣族都要举行泼水节。这一天早晨,人们要采集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担来碧澄清水为佛像洗尘。做完这些,群众性的泼水就开始了,只见一群群男女青年铜钵脸盆盛水,涌出大街小巷,嬉戏追逐,逢人便泼,从头到脚,全身湿透。这是吉祥的水,幸福的水,不管是泼者还是被泼者,都异常地高兴,脸上挂着笑容。

傣族的女子对发饰很有讲究,大多梳高发髻,还爱在发髻上插缀鲜花;男士们则爱穿对襟或大襟的无领短衫,肥筒长裤。

傣族的居住物——傣族竹楼也小有名气。因为傣族人居住区气温高而竹楼又有利于防酷热和湿气。因此,傣族人家至今依然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傣族还有一个风俗:一家盖房,全村帮忙。新楼落城时,还要举行“架竹楼”仪式。这时,全村人都像过节一般热闹。同时还要亲请“赞哈”唱“贺新房”的曲子,据说这样才能吉祥,平安,家道兴旺。

傣族的民俗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了解,去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家乡的民风民俗

全文共 712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福清。那儿山清水秀,人们生活美满。而家乡的习俗和小吃更是让人大开眼界、赞不绝口:清明节吃光饼、冬至吃番薯丸、春节吃海蛎饼……其中我最喜欢的当属春节时吃的海蛎饼了。

海蛎饼由面粉、海蛎、胡萝卜丝、瘦肉、紫菜做成。入锅炸完之后,外皮金灿夺目、香脆可口。里面的馅料呈金字塔状,上层的海蛎、瘦肉,柔嫩多汁;下层的胡萝卜丝、紫菜清爽美味。一口下去荤素搭配、海陆俱全。那味道,神仙走过都要停下尝一尝。

春节期间,福清很多人家都会炸海蛎饼,这成了福清特有的习俗。春节期间,你若去福清乡下,便能听见那不绝于耳的噼噼啪啪的炸海蛎饼声和烟花爆竹声。我们家也不例外。只见外婆将油倒满了锅,拿出了一个铁制带柄小圆铲,将面糊均匀地涂抹在上面。然后又将红宝石一般的胡萝卜丝放于底下,再将褐色的紫菜放在上面,接着将海蛎和肉放在上面。这海蛎可是整个海蛎饼的点睛之笔,没了它,海蛎饼定会失掉一半的美味。这海蛎必须用刚刚捞上来的新鲜海蛎,只有这样,海蛎饼才会那么鲜、那么香。最后再涂上一层面糊,入锅用中火炸10分钟左右便好了。可10分钟对我来说却很漫长,我像只馋猫似的不停地在油锅旁转悠,等着做第一个吃海蛎饼的人。海蛎饼终于出锅了,我一口咬下去,香软的海蛎在口里慢慢融化,再加上香脆的皮,美味至极,一股香气直沁心田,简直比山珍海味还好吃呀!

说起海蛎饼,还有一个传说呢!当年荷兰军队占领台南,郑成功从鹿耳门率兵攻入,欲收复失土。郑军势如破竹、大败荷军,荷军一怒之下,把米粮全都藏匿起来。郑军在缺粮之余急中生智,索性就地取材将海蛎、番薯粉混合加水然后炸成饼吃。这便是海蛎饼的起源。可见我们福清的海饼还是小吃界的“长老”呢!

我爱我的家乡,爱那可口诱人的海蛎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河南的民风民俗作文:百家饭和百家衣

全文共 807 字

+ 加入清单

中原地区浓郁的奇风异俗给这块古老的大地涂上了如诗如画的色彩。小孩儿穿百家衣吃百家饭就是这诸多风俗中饶有兴趣的一页。

百家衣是婴儿服的一种,由一百个家庭贡献出的布片做成,故名百家衣。每当婴儿出生后,特别是数世单传、孩子的啼哭打破了家庭的沉寂,全家人为之惊喜万分。这时,孩子的奶奶、爷爷就要向左邻右舍报告喜讯,并向百家近亲好友求乞布块。特别是那些姓“刘”、“陈”、“程”谐音“留”、“成”,在老人们看来,这些谐音都是吉利之语,对于保佑孩子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这些人家的一小块布头或是一方旧布片,老人们也会珍重地收留下来。布块的大小花色一般不太讲究,但以蓝色为最好。因 “蓝”谐音“拦”,只要有蓝色的布块,妖魔鬼怪就收不走孩子。

人们把百家的布块缝在一起。据老年人讲,缝百家衣的讲究也很多,像布纹的走向、拼图等,都有约定俗成的规矩。衣服不能在胸前开口,要做成偏开口的大襟衫,也叫道袍衫。这种衣服,往往不能做完,老人们常在底襟处留个口子,此称藏魂处。待孩子满月后,由孩子的母亲将口子缝住,这就说明孩子的魂灵已留在了母亲的身边,再也不必为孩子的安全操心了。

也许穿衣吃饭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民间保佐婴儿成长的风俗除穿百家衣之外,还有给孩子吃百家饭的习惯。凡是对孩子比较溺爱的人家,农历正月初一那天,爷爷抱着未满周岁的的孙子,佯装乞丐模样,手执破碗,沿街乞讨。乞饭的人家以100家为宜。他们将讨来的馍、菜、米烩在一起,煮成稀饭,让孩子吃下。据说这样孩子就可受到百家的庇护,免除灾难。吃过百家饭后,孩子的奶奶要蒸100个铜钱大小的麦面馍,用篮子挎上,沿村庄或街道漫步,凡遇到小孩,就要送一个小馍给他。这100个小馍分给100个小孩。馍发完后,灾难也就让别人嚼完了,自己的孩子就会平安健康,长大成人。此俗称“嚼灾”。

这种习惯在民间有一定的广泛性,不管认识与否,凡遇上求饭的祖孙,人们都会慷慨相助,凡碰上发馍的老人,人们也乐意收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满族的民风民俗作文

全文共 852 字

+ 加入清单

满族饽饽,满族的民风民俗。满族人喜欢吃粘食,因为粘食耐饿,便于外出射猎活动。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制作精巧,风味独特的各种点心,统称为"满族饽饽",因此素有"满点汉菜"之说。满族饽饽历史悠久,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栗子面窝窝头",也称小窝头。

满族入关前有一种筵席叫"饽饽席",每桌使用面粉80斤,可见规模之大。使用的面粉多为粘面,就是以糯米或大黄米、小黄米为主,掺入适量其他米碴,再用豆沙、果仁、白糖作馅。主要的品种有萨其玛、绿豆糕、苏叶饼、豌豆黄、牛舌饼、打糕、油炸糕、粘豆包等。每到冬天,满族人家一般都要做上几锅粘豆包,冻起来随吃随拿。现在沈阳冬天的集市上仍然经常可以听到粘豆包的叫卖声。

菜肴。满族人特别喜欢吃猪肉、酸菜,而且烹调方法很多。比较有特点的菜肴有吃肉大典、白肉酸菜血肠、火锅、酸汤子等。

遇到喜庆的事情或祭祀时,要设肉食大典。八人为一桌,席间主人端上一方方约十斤左右的猪肉和调好的肉汁,客人不用筷子,而是自己用刀将肉切成块或片,蘸肉汁吃肉,并依次捧碗喝酒,十分豪爽。

白肉血肠是满族人宴请亲友的一道主菜。五花猪肉,切薄片,与细切的酸菜同时下锅,开锅后再投入已灌好、煮熟、切成小段的血肠。这道菜香而不腻,营养价值很高。现在沈阳的那家馆白肉血肠,风味绝伦,深受消费者欢迎。

涮火锅是最为典型的满族饮食。这种饮食与当年满族人游猎生活方式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不论是原始的满族火锅,还是如今华夏大地随处可见的现代火锅,吃起来都会令人联想起"噼啪"作响的山林篝火,联想到"吱吱"作响的小吊锅。可以说满族火锅是如今风靡全国的火锅老祖。除菊花火锅外,比较有名的有什锦火锅和三鲜火锅。

酸汤子是满族传统食品。秋季新粮成熟之后,农村几乎家家泡酸汤子。将新打下来的玉米整粒浸入缸中发酵,然后用清水冲洗,将酸味去除,磨成水面后,过滤去渣皮,即成汤面。食用的时候,锅内烧开水,用特制的汤子套,套在左手大拇指上,左手握一团汤面,用右手挤压,挤出的汤子条直接入锅煮熟,捞出来后,拌入肉炸酱、鸡蛋酱或葱花酱之类的佐料即可食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南京的民俗

全文共 618 字

+ 加入清单

“立夏尝三新”

农历四月初,春去夏来,天气日渐暖和,万物欣欣向荣。三麦油菜已经成熟,樱桃、青梅、枇杷等鲜果陆续上市,各种菜蔬也应时而生。这时,人们自然需要换换口味,南京就有“立夏尝三新”的习俗。“三新”指樱桃、青梅、鲥鱼。

樱桃又名含桃,有朱樱、紫樱两种,味甘美,能调中益脾,美人面颜。古时常用以祀宗庙,作贡品,朝廷亦用以赐百官。

青梅,指未成熟的梅,味酸而脆,可与蜜糖相拌食用之。

鲥鱼,每年春夏之交,该鱼从沿海水域回游上溯到江中产卵。史载:“鲥鱼三月出扬子江中,味极甘美,然多骨而速腐。”是长江中名贵鱼类之一。

“送夏”

进入夏季,天气不仅转热,各种传染病也增多,有的人消化力锐减,会因此不思饭食,即所谓“疰夏”。南京风俗有“送夏”(父母向出嫁的女儿送凉枕、羽毛扇、夏服)、称体重(据说立夏时称过体重之后,便不会疰夏)。南京人还喜欢吃豌豆糕,《金陵岁时记》称:“立夏叫小儿骑座门槛,食豌豆糕,谓不疰夏。”

“蚕月”闭户

农历四月江南人还称之为“蚕月”,因此时正逢蚕儿上簇作茧。南京郊县的养蚕人家,为免除蚕儿疾病,立夏期间家家闭户,禁忌往来,有“蚕家忌客门门闭”之俗。

吃“乌饭”

农历四月初八,南京郊县农民一般都要蒸煮江南特有的乌黑发亮、清香可口的青精饭,俗称乌饭,又名“阿弥饭”。它是用南天烛(即青精树)茎叶捣烂后浸泡糯米,再晾干蒸煮而成。古人做时要“九浸九蒸九晒”,米粒紧缩,碧如坚珠。每天煮食一碗,能强筋骨,益气力,固精驻颜,被誉为“仙家服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新春佳节民风民俗

全文共 781 字

+ 加入清单

新春佳节”是中国一个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新春佳节期间,全国是上下举国欢庆,处处洋溢着欢乐和谐的气氛。

佛山的新春佳节一般在农历的二十几就开始了。主要的活动包括逛花街,办年货等。佛山人喜爱逛花街,久而久之,这便成了佛山人过新春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因此,按历代习俗,都会举行一次年宵花市。

“年廿八,洗邋遢”这句是广东话。佛山人会在农历二十八的时候把家里的每一个角落打扫得干干净净。把这一年不好的东西去除掉,迎接新年的来临。年前,佛山人还会开油锅、蒸年糕。开油锅炸蛋散、油角、煎堆等,寓意来年的日子好像只油锅,油油润润,富富足足。佛山人还爱蒸年糕,寓意年年高。

在年三十晚这一天,是整个新春佳节的高潮。这一天,孩子们都会到处燃放烟花爆竹。不仅如此,大家还会忙于做年夜饭。佛山人对年夜饭的菜色十分讲究,既要美味可口,还要好意头。一般的年夜饭都会有鸡,俗话说“无鸡不成宴”,因此,鸡是少不了的。其次,就是一些应景的菜,例如:鱼,代表年年有余;发菜,代表发财;蚝豉,代表好事……吃过晚饭,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去逛花街,越接近十二点,人气就越旺。

大年初一,大家都会睡到近中午才起床。吃过午饭之后,佛山人会到公园去看表演或到亲友家去拜年。拜年时,不论带了多少礼物都不能是单数,因为俗话说“好事成双”。进了门,首先要对象说不同的祝福语。对老人要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对有工作的人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而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拜年时,长辈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利是给未成年人,表示把吉祥和祝福带给他们。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新春佳节的另一个高潮。在佛山,有这么一个俗语“行通济,无蔽翳”。这意味着在正月十五那一天,人们都会拿着行运风车和与“生财”同音的生菜走通济桥,祈求身体健康、财运亨通。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吃汤圆,寓意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家乡民风民俗的作文

全文共 556 字

+ 加入清单

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朵名族之花。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名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不一样的节日,不一样的穿着,不一样的食物,不一样的民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无不展示着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我的家乡—江西也有着与这边不一样的过节风俗!

我们过节吃的年夜饭是用自家种的大米做的,饱满粒大。我们还要吃饺子、汤圆,用意是团团圆圆;饺子里会放少许糖,用意是这一年的日子过得甜美;还有一种“长寿果”,大多是给老人吃的,是在饺子里放些花生,用意是健康长寿。我们还把饺子和面条一起煮,饺子包的像元宝,名叫“金针穿元宝”。

过年时我们还要贴对联、贴年画、拜祖先、敲锣打鼓。。。。。。但最开心的还是我们这些晚辈了,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也表示了长辈们对晚辈新一年的祝福。我们还要到亲戚家拜年,不过,我们要送礼物,都不能是奇数,拜年者进了亲友的门,应该看不同对象说不同的祝语。临走时,主人便会取出自家大桔,意在互赠吉祥。

一年又一年。年就这样在传统的紧密急促程序中、在孩子们收到压岁钱的喜悦中、在人们吃年夜饭的快乐中渐行渐远。这也明显地展示了中国文化风俗的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民风民俗的作文

全文共 1258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所说的传统,主要指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它既包括四大发明、万里长城,也包括传统节日、民风民俗;既包括昆曲京剧、古典音乐,更包括儒(道)家经典、唐诗宋词等。

当你手捧着《诗经》,吟诵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当你翻开《唐诗三百首》,默念着“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当你品读《宋词选》,轻唱着“杨柳岸,晓风残月”……你会领略到古典文学的意蕴。

当你看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当你看到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当你看到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当你看到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你会体悟到中国书画艺术的韵致。

当你听到古琴曲《高山流水》,当你听到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当你沉浸在《渔舟唱晚》中,当你陶醉在《春江花月夜》中……你会沉醉于传统音乐的悠远空灵。

当你徜徉在北京故宫中,仰望着巍峨恢宏的太和殿;当你流连在苏州园林,抚摸着雕花的栏杆;当你屹立于山海关上,凝望着绵延万里的长城……你会赞叹传统建筑艺术的精妙。

当你走入药店闻到那药草的香气,当你在图书馆翻阅《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当你看到一位老中医在把脉问诊……你会惊奇于中医中药的博大精深。

……

这些东西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国人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独te贡献。但更重要的是这些文化形态背后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文化内涵。

“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其因福祸避趋之。”这是一种何等炽热的爱国情怀。千百年来,它鼓舞和激励着无数的仁人志士在国家和民族危难的关头挺身而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中国传统文人坚守节操的宣言。所以,苏武牧羊北海而其志不移,竹林七贤佯狂避世而不趋附权势,朱自清宁愿饿死而不食美国救济粮。

“言必行,行必果。”“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这是信守诺言的准则。所以,尾生才会抱柱而死,曾子杀猪而不欺幼儿。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体现了昂扬的进取精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则是一种宽容的心态和博大的胸怀。

忠贞爱国、仁德博爱、矢志不移、诚笃守信、明礼谦逊……这些可贵的价值观念正是传统文化的精髓。

然而,进入近现代以来,传统文化和传统精神在一次又一次的社会变革中受到了侵袭。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全球化和商品经济的浪潮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着民族文化的传统,使其生存状态愈显艰难。

孩子手中捧起的是日本漫画,而不是含蓄隽永的唐诗宋词;学生阅读的是魔幻小说,而不是《红楼梦》《三国演义》;年轻人热衷于过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而传统节日的味道越来越淡;新新人类听的是摇滚,是r&b,而那些传统经典音乐几乎成了空谷绝响。

然而,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全球化并不意味着文化同质化、单一化,惟其多样,世界文化才会更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世界的瑰宝,怎能让它淹没在时代的潮流之中?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思考如何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