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处暑前后的民俗是什么【合集20篇】

家喻户晓的一首经典之作,流露着一个国家,团结、繁荣、昌盛等。小编收集了民风民俗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6114

作文

1000

有趣的民俗作文500字

全文共 575 字

+ 加入清单

寒假,我与爸爸妈妈参加了牛通社组织的到嘉善碧云山庄体验中国民俗文化的活动。在城市里,过年时家人团聚吃年夜饭,放鞭炮,交换红包……可是,在农村里,过年时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抱着疑惑和好奇,我依次体会了写春联、腌猪肉、做喜饼等年俗活动,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打年糕了。只见阿姨先从蒸房把被湿布包裹着的熟糯米与熟梗米拿了出来,再端来一盆热水,把水撒在石臼上。然后,将糯米和梗米放入石臼,对着我们说﹕“做年糕需要两种米,分别是糯米和梗米。人们常常把糯米与梗米按一定的比例混和着制作年糕。”紧接着,她教我们打年糕的步骤和要领。

我与其他两个小伙伴齐心协力把沉甸甸的木锤高举到头顶,跨弓字步,整个人略向后倾,将木槌用力打到饭团上,只听“砰”一声,锤子击向饭团,米粒黏在了一起。接着,我们又使劲击打,还时不时把饭团翻一个身,将水撒到饭团上防止木槌与饭团黏在一起。我们四个小队友一人翻饭团,三人打年糕配合得很默契,可是打了很多槌下去年糕还是未俱成形。此时我们已经气喘吁吁,手脚酸痛了,看来这打年糕可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妈妈告诉我,相传在唐朝时期,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如何将多余的粮食更好地储存起来呢?于是老百姓想出了做粽子、打年糕、酿米酒等方法制作风味不同的食物,渐渐地就沿袭成为了年俗文化。从民俗文化中我看到了千百年前人们的勤劳和智慧,这真是一次有趣的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彝族民风民俗的

全文共 299 字

+ 加入清单

火把节又称“东方的狂欢节”,是彝族的节日,过火把节的还有白族,纳西族,基诺族等。

时间是每年农历的六月二十四,将会进行“三天三夜的狂欢活动”。

第一天:祭火。

一般由寨子里地位最高,最受尊敬的.人在山上进行祈求,祭祀,杀鸡宰牛羊,然后用最原始的方法获取火种,进行保存,等到第二天。

第二天:传火。

白天会赶集,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选美比赛,歌舞表演等。晚上,由当地地位高的人一起用取来的火种点燃事先准备好的主火把,然后每家人在主火把处取火,进行游街仪式,随后就是火把狂欢,一起撒火把,跳左脚舞。

第三天:送火

期盼来年会带来好运,丰收。下午回召集所有男人,不管老少,聚集在一起吃饭,代表火把节的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四年级过年民俗

全文共 387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春节又来了,寒假也随着开始啦。我们打算回老家过年,我和哥哥都盼着快点回老家。经过妈妈的一番准备,我们出发了。

经过长途跋涉,爸爸辛辛苦苦开了八小时的车,终于回到老家了。回到家里,奶奶已经买好美味可口的大螃蟹,等待我们了。奶奶看到我们到了,马上端出一盘金黄色的大螃蟹,闻着香喷喷的大螃蟹,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抓来吃,这可说我和哥哥的最爱,我和哥哥抢吃起来。很快,这盆大螃蟹就被我们消灭了。

吃完螃蟹奶奶就开始做年饼,这是我们家乡的一种习俗,每到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做这种饼,既可以送给亲朋好友,又可以用来招待客人,它的材料是用糯米泡湿之后磨成粉,然后用糖水搅拌,就变成一大坨迷糊团。接着抓一把糊团揉扁,拌入馅才,包起来放进锅里蒸熟就好。我和哥哥也跟着瞎揍热闹,觉得好玩极了。

我们家乡过年还有许多习俗,比如唱大戏、舞龙神、狮子拜年……,家乡的习俗可好玩了,我爱我的家乡——雷州。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端午节的民俗

全文共 47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端午节,妈妈让我和她一起去超市买粽子。到了超市,我们的第一个目标——买粽子。到了卖粽子那儿,我的眼一下子惊呆了。“天那!这么多种!晕倒!”你看那数不清的粽子,各种 各样。这边有甜的,那边有咸的等等,多的我眼花缭乱,我们买了几十个就回家了。

回到家里,我们把粽子放在锅里煮熟了,一人分了一个吃,我轻轻一咬,啊!一股香甜可口的味道流入我的心田,太好吃了,我狼吞虎咽的吃起来。忽然,我好像想起了什么,问妈妈:“为 什么农历的五月初五要吃粽子呢?”妈妈说:“端午节是五月初五,传说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有的传统节日。屈原是战国时的一位忠臣,一位正值的楚国大臣,他曾多次直言进谏,可当时的楚君并不采纳, 还将他革职流放,后来秦国攻陷了楚国,屈原屈愤而抱巨石投汩罗江而死。这一天刚好是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为了保全屈原的尸体,纷纷划船到江上把粽子投入水中,去喂鲍鱼,龙,巨蟹等。从此以后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楚国人都去江上投粽子纪念屈原,一直到现在。”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说:“啊,原来是这样,我又学到了新知识。”

今天,我不仅吃到了粽子,还知道了端午节的来历,真是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有关民风民俗400字作文

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这句谚语可谓是家喻户晓,众人皆知。可是你知道它的意思吗?你又知道那些民俗民风?我们地处中原,只了解本地的民俗习惯,你们知道藏族节日吗?如果不知道,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藏族是一个多节日的民族,按照他们的日历——藏历来算,月月有节日。藏历元月,是节日最多也是最隆重的月份。新年是最主要的节日,人们从十二月初就开始准备过年,人们先用青稞苗供奉佛祖,然后各家就各自做。炒青稞,摘人参果等品。到了十二月二十九日,人们打扫房间,傍晚时分,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一种叫古吐(一种面疙瘩)。初一那天人们喝青稞酒,初二人们拜年。初四拉萨举行大规模的传召大会,此后一直活动直至二十六日。

此后的节目数不胜数,五月十五林卡节是世界焚香日,七月一日是雪顿节,意思是“吃酸奶的节日。“还演藏戏;望果节是丰收节,没有固定的日子;十月十五日“吉祥天母节;”十月二十五日是“燃灯节。”

中原的节日丰富多彩,但西藏的节日更是多种多样,愿节日越来越多,人们越过越红火,祝大家在这些节日里红红火火,团团圆圆,健健康康,日子越过越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民风民俗作文

全文共 579 字

+ 加入清单

有趣的江苏春节习俗

春节的江苏民间,除了贴春联、挂年画、守岁、舞狮子、大拜年等和全国一样的习俗外,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现辑录数则以飨读者。

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

武进人年初一早晨,将先祖画像悬挂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礼,谓之“拜神影子。”他们扫地不许从家里往外扫,惟恐把“财气”、“如意”扫了出去,只能从外往里扫。

江宁人有春节“打神鼓”之习俗,由大旗开路,锣鼓手浑身使劲地擂鼓助兴,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气氛热烈。

南通人有在家门口或堂前插芝麻秆、冬青、柏枝的习俗,取意生活开花节节高,长年青翠。

淮阴人还有初六给孩子“烤头风”之习俗。是夜带孩子到田头空地点燃火把,为孩子驱除病邪,边烤边唱:“烤烤头,醒醒脑,烤烤脚,步子矫,烤烤肚皮不拉稀,满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见。”

无锡渔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庙之习,祈求水神保佑,祭鳌赕佛,谓之“上?”,禹王庙拆除后,此俗渐渐淡漠。

春节期间,江苏地区的旧习俗中还有许多禁忌,诸如年初一不动剪刀,免得口舌之争;不动菜刀,以免杀身之祸;不吃稀饭,怕出门遇雨;不扫地,怕把财运扫光等等。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有很多不科学的习俗也逐渐被人淡忘;健康有益的娱乐休闲活动,却一直延续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探究端午文化,领略民俗风貌作文700字

全文共 705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人们会用各种活动来纪念这个节日。今天杭州湘湖(白马湖)研究院的孙娟老师来到萧山日报社,和我们小记者一起探究端午节文化领略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过一个不一样的端午节。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我们通常认为是纪念屈原。通过孙老师的讲解,我们明白了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的是纪念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伍子胥。我们本地也有纪念近代著名资产阶级革命家秋瑾的。传说端午节喝雄黄酒是跟白蛇传的传说有关。

端午节的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挂钟馗像镇鬼、佩香囊、悬艾叶蒲草、吃“五黄”、避五毒、画额、竖蛋等,内容十分丰富。粽子不仅形状,品种各异,而且各地的风味也各不相同,寓意也不同。比如红枣粽象征着屈原对楚国的一颗赤诚之心。当孙老师问我们吃“五黄”是哪五黄的时候,小记者们都争先恐后的举手抢答,一位同学十分流利地就说出了答案,因为我们这里端午节都会吃到这五种食物呢。

我们原本以为只有中国人才过端午节,经过孙老师的一番讲解,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中国周边的一些国家如日本、韩国、新加坡、越南也过端午节的,因为古代的中国非常强大,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也很大,我们的传统节日就流传到了这些国家。当孙老师问我们外国人是怎么用英语说“端午节”的时候,整个教室顿时鸦雀无声了,这个问题可真考倒了大家。原来外国人把端午节叫做Dragon·Boat·Festival,按照单词的意思就是“龙舟节”,可能他们认为我们端午节的活动里面“赛龙舟”给他们的印象最深吧!

这次的端午节活动,我过得非常有意义。它让我学到了跟这个节日有关的许多知识,使我感悟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一定会将这一传统佳节发扬继承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民风民俗“春节”作文

全文共 610 字

+ 加入清单

“二十三,糖瓜沾。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家家走。”听到这首熟悉的歌谣,我不禁想起了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春节,想起了春节各种各样的民风习俗。

先说说灯笼吧。三十晚上,小孩子都要提着一盏花灯,才可以跑出去玩。用爸妈的话来说,就是提着红色花灯,走夜路也不用怕妖魔鬼怪来吓你了。今年也是这样,三十的上午,我和小伙伴一商量,决定今天就不去买花灯了,要自己做一盏。我先找了一个喝完了的大饮料瓶,把饮料瓶的上半部分剪开,就出现了一个空心的长方体,接着我又找来锤子和钉子,“叮叮铛铛”把一枚钉子钉在长方体下年的正中间,接着我又把一根又粗又大的蜡烛插在钉子上面,并用胶带把它固定好,然后,我又“咔嚓咔嚓”用彩纸剪出一张网格,把它套在灯笼上,再把它上面的四个角吊上线,绑到一根筷子上,大功告成!

接下来,三十的晚上就该吃团圆饭了。团圆饭的种类很多,有鱼、菜、肉、丸子等。但是重头戏还是那最后端上来的一盘盘热乎乎的饺子。饺子,一个用面包馅的东西真有那么好吃?答案是肯定的。饺子既好看又好吃,刚包好的饺子,样子小巧玲珑。那么煮好的呢?煮好了的饺子,造型美观身材完美,软软的,香香的,真是好啊!我爱你饺子!

这个春节虽然已经过去了,但是,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那一沓沓的压岁钱,,而是有快乐!也有幸福!我在这里拜一个晚年:“新年快乐”!

[民风民俗“春节”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经典的处暑节气谚语大全

全文共 1278 字

+ 加入清单

1.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

2. 处暑落了雨,秋季雨水多(华北)

3. 处暑一声雷,秋里大雨来(华北)

4. 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

5. 处暑长薯。

6. 七月枣,八月梨,九月柿子来赶集。

7. 处暑鱼速长,管理要加强,饵料要增加,疾病早预防。

8. 处暑十日忙割谷。

9. 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皖、鲁、鄂等)

10. 处暑有雨十八江、处暑无雨干断江(东北)

11. 处暑高粱遍拿镰。

12. 黍子返青增一石,谷子返青大减产。

13. 处暑里的雨,谷仓里的米(河北)

14. 处暑移白菜,猛锄蹲苗晒。

15. 立秋处暑八月天,防治病虫管好棉(河南)

16. 处暑雨,粒粒皆是米(稻)。

17. 处暑就把白菜移,十年准有九不离。

18. 处暑田豆白露荞,下种勿迟收成好(浙江)

19. 收秋一马虎,鸟雀撑破肚。

20. 处暑有雨十八江,处暑无雨一河装(四川)

21. 处暑三日稻(晚稻)有孕,寒露到来稻入囤。

22. 处暑不下雨,干到白露底(东北)

23. 处暑晴,干死河边铁马根(东北)

24. 处暑萝卜白露菜(上海)

25. 处暑花红枣,秋分打尽了。

26. 处暑栽,白露上,再晚跟不上。

27. 处暑见红枣,秋分打净了。

28. 处暑白露节,夜凉白天热(安徽)

29. 处暑不出头,是谷喂了牛(西北)

30. 处暑花,不归家。

31. 处暑见新花。

32. 处暑出大日,秋旱曝死鲫(闽南)

33. 处暑处暑,处处要水(上海)

34. 七月十五花红枣,八月十五晒红枣。

35. 七月十五枣红腚,八月十五打干净。

36. 处暑落了雨、秋季雨水多(东北)

37. 处暑谷渐黄,大风要提防。

38. 七月十五拣枣吃,八月十五拦枣吃。

39. 处暑东北风,大路做河通(闽南)

40. 七月十五枣红圈,八月十五晒半干。

41. 处暑收黍,白露收谷。

42. 处暑好晴天,家家摘新棉。

43. 黍子返青压塌场,谷子返青一把糠。

44. 七月枣,八月梨,九月柿子红了皮。

45. 处暑若还天不雨,纵然结子难保米。

46. 处暑开花不见花(絮)。

47. 七月十五枣红腚,八月十五打个净。

48. 立秋种白菜,处暑摘新棉(西北)

49. 处暑虫,摇你目睭红”(台湾。指鳀鳁旺产,渔民日夜作业而熬红眼睛)

50. 处暑早的雨,谷仓里的米。

51. 处暑蕾有效,秋分花成桃。(河北)

52. 处暑三日割黄谷。

53. 处暑一声雷,秋里大雨来(东北)

54. 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

55. 处暑早,秋分迟,白露种(冬)麦正合时(宁夏)

56. 处暑拔麻摘老瓜。

57. 处暑栽,白露追,秋分放大水。

58. 处暑高粱遍地红。

59. 处暑去暑通死老鼠。(河北)

60. 处暑雷声唱,阴雨天气多(华北)

61. 处暑高粱白露谷。

62. 秋前牲口细心管,三秋逞强在田间。

63. 处暑有下雨,中稻粒粒米(闽南)

64. 热熟谷,粒实鼓。

65. 处暑不觉热,水果免想结(闽南)

66. 七月十五拣枣吃,八月十五打枣吃。

67. 处暑种荞,白露看苗(上海)

68. 处暑处暑,热煞老鼠(江苏)

69. 立秋无雨一半收,处暑有雨也难留(鄂)

70. 处暑不抽穗,白露不低头,过了寒露喂老牛(宁夏)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民俗文化

全文共 725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在中秋这天,我们大家都习惯吃月饼。但是日本人与中国人在中秋节的时候吃月饼不同,日本人在赏月的时候吃江米团子,称为“月见团子”。

由于这个时期正值各种作物的收获季节,为了对自然的恩惠表示感谢,日本人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虽然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废除了农历,改用阳历,但是现在日本各地仍保留着中秋赏月的习俗,一些寺院和神社在中秋节还要举办专门的赏月会。而越南的人喜欢随着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临近,商家之间展开的“月饼大战”、“玩具大战”,这么做使越南各地的节日气氛尤显浓烈。与中国的中秋节有所不同,越南的中秋节是儿童唱主角。市场上口味各异的各式月饼、千姿百态的花灯、五颜六色的儿童玩具等节日食品、玩具应有尽有,孩子们的脸上溢满了对节日渴望。中秋节,首都河内的大小街道沿街摆卖月饼的店铺披红挂绿,上书“月饼”字样的大红灯笼高悬在店前的醒目位置,各种品牌的月饼摆满了货架。每年中秋节期间,越南各地都要举行花灯节,并对花灯的设计进行评比,优胜者将获得奖励。另外,越南的一些地方还在节日期间组织舞狮,常在农历八月十四、十五两晚进行。当地人过节时或全家围坐阳台上、院子里,或举家外出到野外,摆上月饼、水果及其他各式点心,边赏月、边品尝美味的月饼。那里的小孩子们则提着各种灯笼,成群结队地尽情嘻闹。随着近年来越南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千年中秋习俗也悄然发生了变化。许多年轻人在节日里或在家聚会、唱歌跳舞,或结伴外出游玩赏月,增进同伴之间的了解与情谊。因此,越南的中秋节除了传统的合家团圆之意外,正在增添新的内涵,逐渐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中秋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不但是因为那天可以有圆圆的月亮看和可以吃到月饼,更重要的是中秋节是一个非常温馨的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介绍民俗活动的

全文共 830 字

+ 加入清单

南京是我的故乡,xx年和今年我们都在这里过年的,就让我来介绍介绍南京一些特别的过年习俗吧!

南京人对过春节是极重视的,尤其“老南京”人。

老南京过春节可以概括为三句话、九个字:图吉利、讨头彩、盼来年。除夕那天,老南京人要祭祖、守岁、吃年夜饭等等。守岁时,要吃一种甜羹,又叫福寿汤。这汤由红枣、莲子、荸荠等熬制而成,取“增福添寿”的意思。初一吃饺子不是南京人的传统,而是吃“元宝蛋”(就是茶叶蛋),客人来了,一定要吃一个。另外,要给客人端一碗糖水,里面放上一个“欢喜团”(把糯米粉蒸熟以后晒干,搓成一团),寓意甜甜蜜蜜、欢欢喜喜。

腊月二十四就开始忙年了。炸萝卜圆子、豆腐圆子,做年糕、蒸馒头、准备各种菜肴,一直忙到年三十。年三十中午开始,家家清扫门窗,贴春联、窗花。然后是祭祖、放鞭炮、吃年夜饭、包饺子、守岁。

还有一些老南京人过年必吃的,除夕那天,老南京人要祭祖、守岁、吃年夜饭等等。守岁时,要吃一种甜羹,又叫福寿汤。这汤由红枣、莲子、荸荠等熬制而成,取“增福添寿”的意思。初一吃饺子不是南京人的传统,而是吃“元宝蛋”(就是茶叶蛋),客人来了,一定要吃一个。另外,要给客人端一碗糖水,里面放上一个“欢喜团”(把糯米粉蒸熟以后晒干,搓成一团),寓意甜甜蜜蜜、欢欢喜喜。

三十晚上要烧两条鲫鱼两条鲢子鱼。烧好的鱼放到家里的箱几上,等到过了小年(元宵节)才能吃。此外,每家至少还要买8条活鲫鱼养起来,以此寓意年年有鱼(余)。年三十中午开始,家家清扫门窗,贴春联、窗花。然后是祭祖、放鞭炮、吃年夜饭、包饺子、守岁。

南京人过去历来有烧素什锦的习俗。现在不少饭店都有现成的卖,小夫妻不会费那么多事,一件一件地买来,择好洗净,只到超市便可称到现成的熟什锦了。但城南有老人的家庭依旧在炒,且十分讲究,什么荠菜、黄豆芽、藕、针菇、金针、木耳、芹菜、菠菜、胡萝卜丝……有十几种之多,炒是一样一样地炒,然后汇总搅拌。黄豆芽像“如意”,“荠菜”与“聚财”谐音,所以是必不可少的。大致就这些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民风民俗作文300字

全文共 362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各具特色的节日习俗,就拿藏族来说。藏族的民风民俗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吸引着我们。

藏族最具特色的节日是雪顿节是每年藏历六月底七月初,是西藏传统的节日。在藏语中,“雪”是酸*子的意思,“顿”是“吃”、“宴”的意思, 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子的意思,因此又叫“酸奶节”。虽然酸奶我们都吃过,但藏族人民却还是把这个加入了民俗的行列中。

“雪顿节”是藏族人民最快乐的一个日子,在这天人们都在吃酸奶,还在一起比赛呢。瞧,这摆放酸奶的桌子一眼望不到头,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来到桌子前,每个人都有三十个碗,碗里盛满了酸奶,看谁在最短的时间里喝完这么多酸奶。来参赛的人有老人、中年人、青年人、小孩,各色各样的人都有。人们来参加比赛并不是为了吃的,而是为了使场景更热闹点,让别人更开心一点。

藏族的民风民俗有吃有喝有玩,真是有趣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关于民俗民风的

全文共 868 字

+ 加入清单

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方,都有着不同的节日,不同的节日都是有着不同的含义。

布朗族———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7日,即阳历4月13日—15日举行。节日里,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水,其仪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朴的传统方式——迎接太阳的习俗举行,所以,人们称之为迎接太阳的节日。

藏族——藏族的节庆活动很多,几乎每月都有一个节日,而且民间的节日和宗教的节日互相穿插。传统节日中以藏历新年、沐浴节、雪顿节和望果节最有规模、最具特色。此外还有达玛节、赏花节、上九节、郎扎热甲节、俄喜节、罗让扎花、沐浴节、驱鬼节、响浪节、酥油花灯节、望果节、转山会等等。

鄂温克族——鄂温克族不管是牧民、猎民还是农民,都以农历新年为主要节日。腊月二十三日是要祭火神的。牧区五月二十二日是要过“米阔鲁”节的,实际是由一种生产活动演变而成的节日。这一天,要统计牲畜的数目,给马剪鬃尾、打烙印。人们在5月初五早起采艾蒿戴在头上,去河边洗脸、沐浴,以求安康。牧区还有“祭敖包”,这是从宗教祭祀演变成的节日,要举行赛马等活动。赫哲族乌日贡节是赫哲族人一个新生的节日,诞生于1985年。“乌日贡”意思为娱乐或文体大会,每两年举行一次,一般在农历五六月间举行,历时三天。

塔塔尔族——塔塔尔语叫“古尔邦艾提”,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借词,阿拉伯语“卡尔邦”,意为“献身”。古尔邦节,是在伊斯兰教教历12月10日,即“肉孜节”之后70天。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纪节三大节日。

……

这些民族都有着自己的节日,但是他们也有一个共同的节日那就是——春节。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让我们一起感受着一切的美好生活,一切的节日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端午节的民俗

全文共 63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端午节的前一天,妈妈说,端午节到了,我们去买些粽子吃吧,顿时冒出几声,“行行”。我说:“今天还不是端午节,买粽子干啥?”我妈妈说:“对呀,还没到,这样吧,我们今天先买些 荷包等辟邪的东西准备一下,明天是端午节。”我的表妹、表哥早已忍不住说先给我们买几个让我们尝一尝好吃不好吃,我表妹也在旁边呐喊助威,同意同意,双手赞成、“哈哈,这是多么有规律的呐 喊声啊!我妈妈无奈,只好带着我们出去了,到大街上以后,妈妈给我们一人买了一个荷包,闻起来让人精神气爽,我们买完以后眼睛尖鼻子灵的表妹看见了买粽子的,我们都还在那里挑辟邪的东西, 陆续我和我妈妈看见了,我们到了那里买了5块钱的,拿回家里后,我们便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我们也帮助爸爸妈妈挂开了辟邪的东西,心中也顿时踏实了许多,就这样,6月6日到了。

一个正式的端午节到了,这一天,我们早早的起来,妈妈主动带我们买了许多粽子,我回家后,边在哪里吃粽子,边让妈妈给我们讲端午节的故事,那是一年的6月6日,坏人追杀屈原,结果屈原跳河自 杀,人们为了不让鱼儿吃屈原,便每年的端午节都把粽子放到水里面,让鱼儿吃,这就是故事的由来,我们吃完粽子以后,妈妈说:”我带你们出去,“我们说:”去那里,“妈妈说:”去看龙舟比赛 ,我们走到了那,龙有十几条,好像都是来自各村庄,我到了那里,各个选手还在准备着,比赛随着裁判的一声枪响开始了,擂鼓响了起来,大家都在用力的划,最好我们村的了第二名,比赛太精彩了。

这就是我们传统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端午节的民俗

全文共 35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端午节,我早早地起了床,要去姥姥家吃菜角和糖糕。

在别的地方,端午节是要吃粽子的,而我们家乡的习俗是吃菜角和糖糕。

来到姥姥家,姥姥已经把馅弄好了,馅是粉条、韭菜、鸡蛋和油过豆腐等做成的,就像饺子馅。开始包菜角的时候,我留心观察姥姥是怎样包菜角的:姥姥先把面和好,我发现姥姥和面和平时不一 样,这次是姥姥把开水倒入面盆中和面,姥姥说这是烫面。呵呵,我又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个小问号。包菜角的过程和包饺子差不多,形状也很相像,菜角只是比饺子大了一些。但是菜角不是煮的,而是 油炸的,吃到嘴里喷喷香。

炸完菜角,姥姥又开始炸糖糕了。糖糕的形状圆圆的,里面的馅是白糖,咬一口,满嘴流糖,我最喜欢吃了。

这个端午节的收获可真不少,我不仅学到了许多知识,而且我还吃了一个名副其实“西瓜肚”。你的端午节过得怎么样呢?快来和我交流一下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新春佳节民风民俗

全文共 725 字

+ 加入清单

新春佳节是所有学生盼望的节日,但与此同时老师会留一些作文作业,你是否还在为怎么写作文而苦恼,以下是考试吧为大家整理搜索的关于新春佳节习俗的作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新春佳节是我们中国农历的新年,所以过年对我们中国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新春佳节前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过年了!过年了!每家每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规矩”太多了!有些习俗还非常怪,无奈之下,我就去问正在贴春联的妈妈。

我看见妈妈将“福”字倒着贴,我固然知道为什么要倒着贴,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但是我仍然问道:“过年有什么习俗和规矩啊?”妈妈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谈起来。

原来,以前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习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但现在广州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所以我们就不再进行这个活动了。

除夕这一天对我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天晚上,我们全家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年饭。

吃年夜饭,是新春佳节每家每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全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鸡、鹅、烧肉等等,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喻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获太大了,知道了许多过年习俗的知识,不过我觉得有点迷信,但是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只要快乐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况这是传统的习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素材438岁农妇投亿元建民俗文明博览园

全文共 646 字

+ 加入清单

位于武汉市新洲区凤凰镇凤風寨村胡青湾的“武汉凤凰寨民俗文明博览园”虽未正式开放,但曾经有不少游客来欣赏这里收藏的上万件古旧农业消费生活物件,参观原样重建的有上百年历史的老房子,领会农家打糍粑的乐趣。

博览园的老板是一名农妇,名叫余红梅,今年38岁,15年前还在靠拾荒为生。这个8岁丧母,14岁停学,靠本人的勤奋从“破烂王”到“千万富婆”的农家女投资上亿元打造的“武汉风風寨民俗文明博览园”,展现的不只要300多种老物件,还规划有民俗表演、赏花、旧时儿童文娱等多个项目。“这个园子就是为大家留住乡愁。”她说。

立意一:成功要靠自已的辛勤劳动。余红梅8岁丧母,14岁停学,这个命运多舛的女孩子没有屈服,而是以拾荒为生,靠本人辛勤的劳动成为一名“千万富婆”。她用本人勤劳的双手谱写了一首壮美的人生之歌。

立意二:保护文明遗产,人人有责。中国优秀传统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每个人都有保护它的责任和义务。一个贫苦出身的农家女,在有了臣大的财富之后,不惜花重金建设民俗文明博览园,将包括民俗表演在内的多个项目纳人其中,供人欣赏,为保护民族文明遗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令人敬佩。

立意三:个人价值的完成离不开社会,要懂得回馈社会。余红梅靠回收垃圾起家,最终成为“千万富婆”,是社会为她提供了创造价值的平台。富有起来之后,她懂得回馈社会,建设民俗文明博览园“为大家留住乡愁”表现了她的社会责任感,正是由于她懂得个人价值的完成依托于社会,要为社会发展贡献本人的力量的道理,才会将事业做大做强,发出属于本人的人生价值之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除夕民风民俗作文500字

全文共 566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重要的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中形成了一些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孩子,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这两个字谐音,所以孩子们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另一种是由长辈用红包分给孩子的钱。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在贴春联的同时,还要在墙上、门上倒贴“福”字,表示“福到”,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有寿星、寿桃、十二生肖、龙凤呈祥等。

在新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第一件事就是放烟花爆竹,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烟花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

过年的前一夜,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一般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出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和酱油等佐料沾着吃。因为“饺”和“交”形近,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此外饺子由于形似元宝,也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

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节日活动也越来越丰富。何止是春节,百姓一年到头每天都在过节啊,天天都是快乐的!

[除夕民风民俗作文5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关于处暑节气的农事农谚

全文共 1496 字

+ 加入清单

处暑农事

农时节令到处暑,早秋作物陆续熟,

首先田间选好种,黍棒秫谷精细收。

腾出茬口快耕翻,土地得歇收麦厚。

处暑棉田见新花,及时采摘善收贮,

后期管理莫松劲,整修治虫细松土。

晚秋作物要管好,水稻玉米和豆薯。

绿肥正逢盛花期,压青正是好火候。

抓紧移栽大白菜,大葱继续来壅土。

瓜菜大棚垒墙体,陆地蔬菜追浇锄。

苹果梨子收下来,喷药治虫把叶护,

今秋叶子保得好,来年继续获丰收。

骡马彻夜草不断,耕运拉打有劲头。

青草鲢鳙鱼速长,增饵防病莫疏忽。

处暑农谚

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

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

热熟谷,粒实鼓。

处暑雨,粒粒皆是米(稻)。

处暑早的雨,谷仓里的米。

处暑若还天不雨,纵然结子难保米。

处暑三日稻(晚稻)有孕,寒露到来稻入囤。

处暑谷渐黄,大风要提防。

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

处暑高粱遍地红。

处暑高粱遍拿镰。

处暑高粱白露谷。

处暑三日割黄谷。

处暑十日忙割谷。

黍子返青增一石,谷子返青大减产。

黍子返青压塌场,谷子返青一把糠。

收秋一马虎,鸟雀撑破肚。

处暑收黍,白露收谷。

黍子面积小,注意防麻雀。

早黍子,稙高粱,鸟雀啄食要严防。

黍子粘,黍子好,籽粒做年糕。

干打谷,湿打黍。

打黍宜摔,绑笤帚还用穗和秸。

七月底,八月边,家家新米桌上端。

若要玉米大,不准叶打架。

要想苞谷结,不得叶挨叶。

七月秋风凉,棉花白,稻子黄。

处暑见新花。

处暑好晴天,家家摘新棉。

早不摘花,午不收豆。

棉桃碰腿,正淌汗水。

棉桃碰着腿,酒壶不离嘴。

花收暖,麦收寒。

处暑开花不见花(絮)。

处暑花,不归家。

处暑花,捡到家;白露花,不归家;白露花,温高霜晚才收花。

绿肥盛花期,压青正适宜。

绿肥压三年,薄地变良田。

处暑长薯。

早怕旱,后怕淹,中间就怕连阴天。

秋好在管,麦好在种。

粮食不到囤,管理莫松劲。

粮食没到手,管理不能丢。

处暑就把白菜移,十年准有九不离。

处暑移白菜,猛锄蹲苗晒。

处暑栽,白露上,再晚跟不上。

处暑栽白菜,有利没有害。

处暑栽,白露追,秋分放大水。

种菜不拣苗,到老长不好。

七月半,栽早蒜。

七月十五,早蒜入土。

七芫,八菠。

芫荽不热不种,不冷不弄。

处暑拔麻摘老瓜。

山上萝卜不怕旱,夜流露水阴到根。

黍子春玉米,收完快耕地。

早耕如上粪,歇地如歇马。

早耕不用问,杂草顶茬粪。

早耕草作肥,晚耕如种草。

秋田耕得早,消灭虫和草。

早把地耕好,种麦误不了。

枣柿半年粮,不怕闹饥荒。

枣树拔地轻,适合搞间种。

发芽晚,落叶早,适与粮棉搞间套。

上结果,下种田,不愁吃的不愁钱。

木本粮食,铁杆庄稼。

斗地打石粮。

树上三千元,树下吨粮田。

十棵枣树得饱暖,百棵能收一万元。

叶是加工厂,叶茂枣子强。

叶子长得强,枣子灌满瓤。

今秋叶子保得好,明年就能多结枣。

今秋叶子落得早,明年结果少又小。

涝梨旱枣。

涝梨旱枣水栗子,不旱不涝收柿子。

乐陵小枣天下知,营养丰富拔金丝。

周尹(庆云县后张乡周尹村)枣树两搂粗,罗成

(相传)拴马于此树,燕王扫北人藏躲,一群百姓得保护。

处暑见红枣,秋分打净了。

处暑花红枣,秋分打尽了。

七月枣,八月梨,九月柿子红了皮。

七月枣,八月梨,九月柿子来赶集。

七月十五枣红腚,八月十五打干净。

七月十五拣枣吃,八月十五打枣吃。

七月十五拣枣吃,八月十五拦枣吃。

七月十五枣红圈,八月十五晒半干。

七月十五花红枣,八月十五晒红枣。

好贮藏,易加工,营养保健能治病。

一日三个枣,终生不见老。

红枣深加工,价值数倍增。

红枣加工制品丰,枣脯枣汁和枣晶,枣茶枣酱枣灌头,阿胶蜜枣能治病,乌枣醉枣保鲜枣,枣露红枣莲子羮。

栽上枣树怕调地,搭钱费力不容易。

制定政策安民意,谁栽应该是谁的。

地随树走,谁栽谁有。

七月半,石榴当饭。

秋前牲口细心管,三秋逞强在田间。

处暑鱼速长,管理要加强,饵料要增加,疾病早预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有关春节民风民俗的

全文共 752 字

+ 加入清单

寿县春节习俗颇多,进入腊月,也属农闲,家家户户都要腌制咸鸡鹅,一面备节日待客之需,一面也把丰收的喜悦和对来年的祝福腌进浓浓的腊味。

改革开放前经济尚不宽裕时,群众诙谐地说“不吃二两猪毛不算年”,要知道由于腌制手法有异,家家户户腊菜的味道都是不同的。“吃完腊八饭,就把年来办”,上街赶集的群众更多起来,过后十来天就要“扫尘”,“要想发,扫十八。要想有,扫十九”,家中里里外外打扫一新,规整利落,人们心里也更加敞亮起来,大多数人家整个春节的准备工作到此至少已经完成一半。

腊月廿三过小年,俗称“祭灶”,隐北地区也有廿四过小年的,长年在外的人们多在此前回家团圆。这一天要祭灶王爷,吃白面、麦芽糖制成的祭灶糖,大块厚过月饼,小块状如弹珠,寄意请灶王爷回天庭向玉帝多说好话,以求家庭来年殷实。有趣的是,在寿县农村,春节一定要把未过门的媳妇接到家里过节,而且要给她买一身新衣服,这样才有礼有面子,否则亲家是要恼的——什么意思,是不是不想做这门亲事了!在热闹的筹备中,人们终于迎来了年三十,中午过后,家家早贴春联,早鸣鞭炮,早吃团圆饭,爆竹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子夜再度燃放烟花爆竹辞旧迎新。

年初一大早,大人、小孩身穿新衣,家家户户烧香点烛,吃饺子,晚辈给近亲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这时常有乞丐来家门旁贴财神,可不是一两个小钱就能打发了的。初二多到同事家拜年、走走亲戚, “往年酒”活动也就拉开了序幕,你来我往,一般要持续到正月里甚至二月份。初三送年,农村都在初三早饭前,烧香、点烛,拜祖祭神后,将封檐钱纸、松枝取下,送到室外场地上,燃火尽烧,鸣爆,以示送年。商家和集镇居民,多在初三傍晚送年。送了年也不要紧,有的是热闹——

“正月里面都是年”,到相隔几十里的亲戚家走走拜个年并不晚,熟人见面时还要说“过年好、恭喜发财”。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满族的民风民俗作文

全文共 852 字

+ 加入清单

满族饽饽,满族的民风民俗。满族人喜欢吃粘食,因为粘食耐饿,便于外出射猎活动。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制作精巧,风味独特的各种点心,统称为"满族饽饽",因此素有"满点汉菜"之说。满族饽饽历史悠久,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栗子面窝窝头",也称小窝头。

满族入关前有一种筵席叫"饽饽席",每桌使用面粉80斤,可见规模之大。使用的面粉多为粘面,就是以糯米或大黄米、小黄米为主,掺入适量其他米碴,再用豆沙、果仁、白糖作馅。主要的品种有萨其玛、绿豆糕、苏叶饼、豌豆黄、牛舌饼、打糕、油炸糕、粘豆包等。每到冬天,满族人家一般都要做上几锅粘豆包,冻起来随吃随拿。现在沈阳冬天的集市上仍然经常可以听到粘豆包的叫卖声。

菜肴。满族人特别喜欢吃猪肉、酸菜,而且烹调方法很多。比较有特点的菜肴有吃肉大典、白肉酸菜血肠、火锅、酸汤子等。

遇到喜庆的事情或祭祀时,要设肉食大典。八人为一桌,席间主人端上一方方约十斤左右的猪肉和调好的肉汁,客人不用筷子,而是自己用刀将肉切成块或片,蘸肉汁吃肉,并依次捧碗喝酒,十分豪爽。

白肉血肠是满族人宴请亲友的一道主菜。五花猪肉,切薄片,与细切的酸菜同时下锅,开锅后再投入已灌好、煮熟、切成小段的血肠。这道菜香而不腻,营养价值很高。现在沈阳的那家馆白肉血肠,风味绝伦,深受消费者欢迎。

涮火锅是最为典型的满族饮食。这种饮食与当年满族人游猎生活方式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不论是原始的满族火锅,还是如今华夏大地随处可见的现代火锅,吃起来都会令人联想起"噼啪"作响的山林篝火,联想到"吱吱"作响的小吊锅。可以说满族火锅是如今风靡全国的火锅老祖。除菊花火锅外,比较有名的有什锦火锅和三鲜火锅。

酸汤子是满族传统食品。秋季新粮成熟之后,农村几乎家家泡酸汤子。将新打下来的玉米整粒浸入缸中发酵,然后用清水冲洗,将酸味去除,磨成水面后,过滤去渣皮,即成汤面。食用的时候,锅内烧开水,用特制的汤子套,套在左手大拇指上,左手握一团汤面,用右手挤压,挤出的汤子条直接入锅煮熟,捞出来后,拌入肉炸酱、鸡蛋酱或葱花酱之类的佐料即可食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