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处暑前后的民俗是什么通用20篇

家喻户晓的一首经典之作,流露着一个国家,团结、繁荣、昌盛等。小编收集了民风民俗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5989

作文

1000

六年级春节民风民俗

全文共 486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一个美好的节日,在这一天里,  亲朋好友都尽量从各地赶回来,齐聚一堂,大家有说有笑。

到了春节,少不了美食。你瞧,桌上摆满了菜,还没有开始吃,小孩子早已忍不住了,“口水直流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特有哪些菜呢?有煎的两面金黄的食饼筒,有白花花的水饺和圆圆的汤圆,还有平时吃不到的诱人的小零食……大人也仿佛看见了我们的心事,也会让我们吃。一听这话,我们就会像饿狼扑食一样,大口大口地吃,让我们期盼再次大饱口福吧!

最开心的是收压岁钱了,看着大笔大笔的钱在我们的手上,十分开心,自然会想到怎么花。我呢,交给妈妈,每年还可以得到99元的利息呢!我猜测:每一个小孩收到了压岁钱,此时,他们应该也是开心的吧!

大过年的一定要玩鞭炮,最简单的鞭炮就是摔炮。不需要火,摔在地上就能响,而且响声很大。趁别人不注意,摔在脚下,看到别人吓了一跳,就特别地开心。最特别是水炮,这种鞭炮在水里也能响,棒炮很好玩,用火点燃,会烧出火焰。火焰还有好几种颜色,有绿色、有黄色、还有红色。鞭炮让我们的玩耍更增添了几丝乐趣。

新年是欢快的,人们对新年充满了憧憬,寄托了新的希望。让我们平平安安,更上一层楼。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腊八话民俗作文700字

全文共 759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腊月初八是一年一度的腊八节,为了庆祝这一传统的民俗节日,组织了一场“穿越千年,体验传统,我们来过腊八节”活动。

活动这天,早上一起来,我吃完早饭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了小记者工作室,和大家一起坐大巴车前往安徽老家酒业。

刚进酒厂大门,我们就感受到浓郁的节日氛围,只见一面面彩旗随风飘扬,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那锣鼓声声,打鼓的人们笑容满面,更是感染了我们,我们也不由跟着快乐起来。

老师首先带我们来到了存放酒的地方,只见屋子里到处是红红的酒坛子,大的、小的,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用鼻子轻轻一吸,你会闻到粮食发酵后的香味,一阵阵沁人肺腑。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酿酒的地方,一进屋子里,大家就围住了一个巨大的酿酒器,议论纷纷,“哇!”“这也太大了吧!”“里面装的是什么呀?”我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议论起了这个酿酒器。这时一个更大的盖子往酿酒器上面一盖,便开始酿酒了。老师对我们说:“过十几个小时后,一些液体会通过酿酒器下面长长的管子流出来,这些液体便是酒。”我们转过身来,只见酿酒器后面还有一个一个的坑,上面盖着一层层塑料布。老师指着那些坑对我们说:“这坑里有小米、玉米、糯米、小麦、高粱,把它们放在坑里经过发酵,就可以通过酿酒器制作成酒了。”哦,原来酒是这样酿出来的。

走出酿酒车间,我们又来到了讲座现场,一位老爷爷告诉我们腊八节的来历。原来,人们将十二月称为“腊月”,十二月初八被称为“腊日”。腊八节一般有两大习俗———吃腊八粥,做腊八蒜。腊八粥一般由红豆、花生米、红枣、莲子、薏米、葡萄干等放在一起熬制而成。而做腊八蒜就是在这一天腌制大蒜,等到开春再吃。腊八节居然还有这么多知识,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

这次腊八节活动不但让我们了解了酿酒的过程,更感受到我国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我们应该多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家乡的民俗的作文

全文共 637 字

+ 加入清单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们中国是一个大家庭,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少数民族的泼水节、火把节,热热闹闹的春节等等。当然在我的第二家乡:茂名也有自己的节日和风俗,那是茂名的节日,渔民的节日,也是大海的节日——开渔节。

茂名市,广东省辖地级市,地处广东省西南部,鉴江中游,东毗阳江,西临湛江,北连云浮,南临南海。由于靠着南海,许多人都靠打鱼为生。但是,为了让海洋中的鱼类有充足的繁殖和生长时间,每年在规定的时间内,禁止任何人在规定的海域内捕鱼。这样做,对鱼类的生长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这就叫“休渔期”。每年各海区的休渔期时间长短不定。

现在国家实行“休渔期”。“休渔”结束为“开渔”。博贺的政府和旅游部将原来民间的祭海活动组织成节庆活动,称之为:“开渔节”。在开渔节前一天,庆祝活动其实就已经开始了:在码头舞台上表演。而且,所有的船都会被停放的很整齐,每条船上都会装上彩灯和大红灯笼。码头也会好好布置一番。

在开渔节当天,上午会有隆重的游行和祭海活动。其中“祭海”是渔民出海捕鱼时,为求平安、丰收的一种仪式。在下午,渔民们会在码头摆开酒席,其实是老板请家人和员工们吃饭,为的是让员工们在开渔后好好工作。

开渔节时候,原本风平浪静的海面瞬间成为汽笛长鸣的活跃场景。送别的码头人头涌动,鼓乐喧天,大家都希望渔船能平安归来。晚上,爆竹齐鸣,烟花怒放,一派壮观的景象!

啊!这是多么隆重的盛典,多么壮观的景象啊!相信你也很想亲身体验一下。我爱我的家乡,我爱我家乡的这个独一无二的风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处暑问候寄语

全文共 3278 字

+ 加入清单

立秋处暑天气凉,早晨晚上多加裳。下面是语文迷网为大家整理提供的处暑寄语,希望对你有帮助。

(1) 处暑到,我把短信里面塞满了我对你的祝福,浸满了我送你的快乐,融入了我对你的,希望在处暑这一天发送给你,让你开开心心过处暑!

(2) 通知:处暑已至,天渐冷,注意防寒保暖,忌饮、食不温,规律作息,勤加锻炼。知道为什么要对你这么好吗?哈!因为现在肉价持续高涨嘛!

(3) 处暑前来报到,艳阳依然高照,给你送个祝福,怕你把我忘掉,闲时出去走走,没事凑凑热闹,每天锻炼身体,健健康康重要,祝处暑愉快!

(4) 处暑又至,祝福如昔,发条短信,传递给你;身体健康,多加关注,温差颇大,保暖牢固;早睡早起,精神倍棒,室内通风,病菌全跑。处暑时节,愿你健康快乐!

(5) 好久不见,十分挂念;发条短信,祝福心愿;天气炎热,关键防暑;早要锻炼,晚要充电;幸福缠绕,健康永伴;送个祝福,友谊长存。祝暑期快乐!

(6) 处暑到,给你一份“处分书”:因你违背“天意”,居然抗暑成功,故判你享受幸福生活终生,开心无期,并剥夺你烦恼权利!如不服本判决,可回信息提出上诉,但结果肯定不变!愿你处暑快乐!

(7) 处暑到,可以“暑”里“暑”气,不要流里流气;可以乐不思“暑”,不要得陇望“暑”;可以心中有“暑”,不要不学无“暑”;可以清凉解暑,不要发热中暑;可以你我是老朋友老“暑”人了,说多了都是废话,我就超凡脱“暑”一回,祝你喜不胜“暑”,有个幸福归“暑”!

(8) 处暑天气预报:处暑将遇到强对流天气,将响起一声惊天雷,掠过一丝爱情电,洒下一场幸运雨,吹来一阵清凉风。随后,暑气大消,喜气弥漫。处暑快乐!

(9) 清风吹走酷热,浑身舒爽;细雨浇灭烦躁,欢喜连连;处暑终结暑气,清凉阵阵;问候送来清新,身心爽爽。朋友,愿你处暑 心情爽,惬意乐逍遥!

(10) 夏季即将结束,温馨送给你几份专”暑”祝福:愿你找到专”暑”自己的快乐,体会专”暑”自己的开心,领悟专”暑”自己的美好,寻觅专”暑”自己的幸福。处暑快乐!

(11) 清风阵阵送清凉,身心惬意精神爽;细雨滴滴洒清爽,去除烦忧乐开怀;处暑来到酷热止,暑气消散心情妙;愿你处暑日子美 ,自在轻松乐逍遥!

(12) 处暑是你的专属,成功属于你,你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热情属于你,困难被你炙烤得奄奄一息;快乐属于你,生活把快乐浪花高高抛起,祝你永是第一!

(13) 处暑处暑,暑气将去,丝丝凉意,添件衣服,友人,为你祝福,保重身体,健康常驻,拥抱幸福,非你莫属,祝你天天快乐 !

(14) 饿了,喝点粥,渴了,多喝水,热了,洗把澡,烦了,散散步,累了,看看树,倦了,睡睡觉,想你了,送短信,处暑了,要注意,祝你处暑快乐,身体健康!

(15) 处暑到了,送你一把遮阳伞,为你挡住中午烈日炎炎,送你一件轻便衣,为你早晚防凉保暖,送你一条祝福的短信,为你舒展笑颜,处暑快乐!

(16) 春困秋乏夏打盹,处暑悄悄的来临,身体休整防秋困,充足睡眠有保证,秋燥内火易伤肺,新鲜蔬果来滋润,顺应自然少病症,心神定志好安宁,祝你身体健康,天天开心。

(17) 处暑至,酷暑消,天气转凉秋来到。采片河上莲藕叶,化作清凉顺气风。都说春捂秋要冻,健康养生要记清。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发条短信送祝福,平安健康过处暑。

(18) 虽然你心有所‘暑’,处暑之际,还是要把你叮嘱:一心一意归你所‘暑’,两目传情屈指可‘暑’,三心二意你可莫‘暑’,四季平安非你莫‘暑’,五福临门将你来‘暑’!无‘暑’祝福祝你处暑快乐!

(19) 秋虎厉害,出门好热!往你卡上打了点钱,望你在家慢慢“暑”,不多就五千万:千万要快乐,千万要健康,千万要幸福,千万要防中暑,千万要记住密码-.8.19祝你暑期愉快!

(20) 小暑走,大暑去,处暑来,秋意浓;天转凉,多添衣;天气燥,多喝水;身子弱,多锻炼:处暑到了,好好照顾自己身体。祝处暑快乐!

(21) 友谊“处处”,最在“暑”气将消去,冷温寒凉,清风含情把愿驻,西窗水远,澈溪润心不停步,碧草羞涩,轻裹夙愿待霜露,鸟啼渐脆,震动幸福奔前路。处暑到了,祝你开心把暑度,快乐每一天。

(22) 一片冰心在玉壶,最是关爱在处暑,采把珠穆朗玛雪,铺成真诚问候路,撷取北极一洼泉,容满情谊和祝福,只愿开心常相伴,清凉度暑快意足。祝处暑快乐!

(23) 采众花之蕊,酿千红一窟。撷素女之芳,汇万艳同杯。适处暑之雅韵,送祝福之清凉。何谓其凉?秋菊披霜!何谓其芳?影去留香!祝处暑快乐!

(24) 清风润清凉,清雨诉衷肠,青山情谊在,清水把爱淌。青丛吐爽意,青鸟送美好,青原待秋香,青山清水“处处”有,“暑”尽炎热多舒畅。祝处暑快乐!

(25) 泉水是清凉的,甘甜爽口,舒爽身心;微风是清爽的,习习吹来,暑热尽散;细雨是清新的,荡平忧烦,神清气爽;问候是爽心的,透着惬意,泛着清凉,愉悦你心:处暑开怀,自在逍遥!

(26) 天气是闷热的,幸好我的祝福是清凉的;太阳是火热的,幸好我的问候是沁心的;酷暑是漫长的,幸好我的信息是不断地。炎炎夏日,送你清凉祝福,愿你凉爽一夏!

(27) 一年一度今到处暑,一颗一粒稻谷将熟;一早一晚穿暖睡足,一举一动身体爱护;一生一世友情永固,一心一意真情祝福。祝你:日日夜夜快乐幸福!

(28) 一二三四五,转眼是处暑。都说秋包伏,提防秋老虎。早晚莫贪凉,出门要防暑。茶水去秋燥,秋膘慎重补。室内常通风,心宽不添堵,祝开心快乐不胜数。

(29) 一把芭蕉扇,扇走残余暑气;一朵七彩云,飘来吉祥如意;一场幸福雨,浇熄心头苦闷;一阵清凉风,带来清爽惬意。处暑到了,愿你处处有暑不尽的惊喜!

(30) 现在“处”于我这样的江湖地位,“暑”来“暑”去,只有你对我是最好。任凭岁月悠悠,坚守友情恒久,人生路上同走,快乐开心共有。又至处暑,祝你幸福。

(31) 西楼晚蝉,葵花竟放,处暑节气写缠绵;风轻花落,漫山红遍,相思深处起眷恋;相隔千里,在水一方,短信传情西风卷:诉说真情,友谊无限。

(32) 暑来暑去数元宝,就属你的钱包鼓;数到处暑问声好,就属你的鸿运好;属你让我最想念,疏疏心情表心意;祝友财运嗖嗖旺,幸福跟你定终生。

(33) 时至处暑天渐凉,朋友冷暖系心上;开窗通风散余热,温差变化感冒防;萝卜冬瓜祛秋燥,一日三餐不离汤;规律起居精神足,舒活筋骨要经常。处暑快乐!

(34) 盛夏悄走秋渐临,丝丝凉意沁心脾;忽冷忽热季节里,愿你保重好身体;烦恼忧伤全忘记,时刻拥抱好心情;朋友关怀莫忘记,空时记得常联系。处暑祝你幸福。

(35) 三暑之争:小暑大暑处暑,合称“三暑”。为争名次,三兄弟发生争执。小暑说:我来得早,排前;大暑说:我名气大,老大;处暑说:你们退后,我是终结者!

(36) 处暑犹如甘露带给人一丝凉意,处暑就像清风吹走夏日的闷热,处暑好似山泉冲去一身的汗水,处暑仿佛花香留下阵阵芬芳,处暑来到了,夏天过去了,流汗停止了,大家欢喜了!处暑天祝大家有个好心情!

(37) 又到处暑节,天气虽转凉,暑气仍未消,注意保健康;防晒要继续,外套随身带,生活有规律,营养均衡在;身体勤锻炼,微笑常绽放,心情多舒坦,快乐无极限。处暑祝你快乐数不胜数!

(38) 今日处暑,问候属你专属:快乐满足,数不胜数;健康幸福,数之不尽;好运甜蜜,数不清楚。祝你处暑心情舒畅,快乐无数!

(39) 处暑来临关怀送你,天气转凉注意身体:多吃蔬果萝卜除外,空调虽凉莫要常开,室内通风赶跑病菌,快乐心情莫要忘记,祝你好运烦恼无缘,幸福生活自由自在!

(40) 处暑到了,祝福少不了,送你一把“处”留香的扇子,让凉风吹走夏日的炎热,送你一片云彩,飘下幸运雨,把吉祥带给你,让你“暑”不胜“暑”,祝处暑快乐!

(41) 转眼处暑就到了,不再汗流夹背了,花落果子熟了,秋收的号角吹响了,你也别再想跑了,先发个短信通知了,明儿个你就是我的菜了,一定得把你收了!呵呵,看着处暑的短信笑了!

(42) 立秋处暑天气凉,早晨晚上多加裳;秋意渐浓畅游乐,郊野户外赏风光;暑气至此将止矣,秋高气爽心开阔;季节交替注意多,养生做好防秋燥。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民风民俗作文

全文共 1172 字

+ 加入清单

提起我的家乡,是一个大省,那就是齐鲁大地山东。家乡的风俗还真不少。

这里只说说过年时的习俗吧,从腊月23开始就算过年了,到没出正月还是年的说法。到了腊月二十三,是民间“辞灶”的日子,人们称之为“过小年”了。一家人在一起吃饺子,到了大年三十的早晨,人们开始贴春联,请福字。

春节即农历正月初一,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种名称。辛亥革命后,改行公历,这天被定为春节,以区别公历新年的元旦,但一般人们仍习惯把它看作年节,俗称“过年”、“过大年”。

旧俗春节从初一零点开始,山东各地一般开门前先放一挂火鞭,春节的第一顿饭都是吃饺子。煮饺子时,要鸣放鞭炮。为驱邪恶、求吉利,有的地区烧火煮饺子要用芝麻秸,意味着新一年象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越过越好。

春节的饺子里多包有钱、枣、栗子等,吃到红枣,意味着新一年能起早干活,勤劳致富;吃到栗子,意味着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能长命百岁;吃到钱,就能发财。不管谁吃到其中的哪一种,大家都衷心地祝贺。如果小孩吃到了钱,家长更十分高兴,认为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励以外,还要赏钱,以示祝贺。许多地方初一吃素馅饺子,取“素静一年”之意。

春节拜年的习俗由来已久,至今不衰。首先进行家拜,一家人中,晚辈给长辈拜年,平辈之间互相拜年;尔后进行近拜,就是给没出五服的长辈拜年;最后是远拜,给出了五服的长辈和亲朋好友拜年。旧时拜年要磕头,现在一般只是问好。商人拜年,除了问好外,还要互道恭喜发财。晚辈向长辈拜年时,长辈要给压岁钱。到了初一早晨,孩子们都在忙着数着给谁拜年,能得到多少押岁钱。

初一忌讳很多,各地大同小异。临沂则初一忌扫地,忌动针钱,忌吃荤,最忌初一打破东西,万一打破东西,要在打破器物之后,念吉语“岁岁(碎碎)平安”来破解。初一煮饺子,破了不可说“破了”,要改说“挣(赚)了”。

春节的庆祝活动,从初一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四。要摆贡品,焚香烧纸,鸣放鞭炮。接连不断地鸣放鞭炮,十分热闹。祭祀时,烧香叩头,街坊邻居也带着香纸,到商人家祭祀财神,祝贺生意兴隆,主人则以酒肴招待,表示感谢。

串亲是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串亲拜年的顺序各地不一,春节串亲,都要带一些礼物。新婚女婿给岳父的礼物十分讲究,一般是四色、六色、有的甚至八色、十色。四色就是酒、肉、鸡、鱼。此外,香烟、糖块必不可少,但不算一色。鸡要带两只,鲤鱼要带两条,各色礼物,均要双数,切忌单数。新婚夫妇串亲一般都在双日,意为成双成对,大吉大利。

春节期间开展娱乐活动,在山东民间极为普遍。秧歌、龙灯、狮子舞、跑旱船、武术表演等形式多样。柳琴、大鼓、评书等地方戏表演,有卖木璇玩具、卖花炮、卖花鼓、捏泥人、卖泥哨的,卖油炸糕、爆米花、糖葫芦、芝麻棒的等诸种摊贩。

我爱家乡的习俗,更爱我的家乡以及勤劳纯朴的父老乡亲。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描写处暑的优美句子

全文共 1910 字

+ 加入清单

秋之色在于金色满园溢满心怀,秋之光在于斑驳点点挥洒人间,小编收集了描写处暑优美句子。欢迎阅读。

你歪才高八斗,浅见盖九州,好闲又游手,事业占上游,包里无钱币,支票成捆搂,身体不锻炼,一脚踢死牛,幸福不太长,只是到永久。祝处暑快乐!

云霞满天,快乐无边;青山炊烟,好运其间;绿波绵绵,成功在前;杨柳翩跹,平安天天;处暑时节,思念拳拳;祝福切切,日子甜甜;朋友情意,陪你身边。

绿树荫荫叶新新,鸟鸣幽幽思清清。风来细细花静静,白云飘飘情殷殷。短信悠悠心切切,祝福声声意真真。处暑清韵君且闻,快乐绵绵福深深。

处暑热,处暑炎,家人牵挂为你送清凉;处暑闷,处暑烦,亲人思念为你解忧伤;处暑乐,处暑爽,我的祝福为你添吉祥:处暑日,大福大贵大喜全“暑”你!

处暑处暑,晒死老鼠。处暑处暑,牵来老虎。告别酷暑,欲遮还羞。思念如风,将你吹拂。问候如雨,清凉如注。保重身体,健康永驻。拥抱幸福,非你莫属。

天很高,烈日当空照; 水很清,小河透晶莹; 夏来到,多雨多风好; 夏来到,切忌外出少; 夏来到,心情要转好; 夏来到,记得转发短信道声:处暑好!

处暑烈日炎炎,我送你绿荫绵绵;处暑热浪翻翻,我送你雨丝连连;处暑闷气足足,我送你轻风缕缕。处暑思念切切,我送你幸福满满。

秋老虎来到快快跑,我的怀抱安全最高,挑来挑去危险增高,速速进来我的怀抱。前后左右唯一个你,全心全意保护着你,送你温馨送你贴心,愿你幸福直到老。

“处”于我这样的江湖地位,“暑”来“暑”去,只有你对我是最好。任凭岁月悠悠,坚守友情恒久,人生路上同走,快乐开心共有。又至处暑,祝你幸福。

一年一度又到处暑,一丝一缕秋风徐徐,一颗一粒稻谷将熟,一草一木景入画图,一举一动爱惜身体,一早一晚穿暖睡足。真情短信,句句祝福,祝处暑快乐!

处暑到,闷热高温谨防中暑,友情之鼓敲敲打打,短信祝福发发送送,问候传递叮叮嘱嘱,蝉鸣蝶舞旋旋舞舞,牵挂之心流流连连,真心祝福愿你幸福。

小学生学数学会除法,除法里面有“除数”;大作家写作要成名,成名少不了要“出书”;气候变化快有快,小暑大暑后是“处暑”。处暑到,小心避暑!

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秋风凉,棉花白,稻子黄。送走三伏天,天气变化要提防。小心秋老虎,朋友关心记心房。处暑节气送祝福,愿你生活更幸福。

处暑到,浓浓祝福送给你,愿你:身体棒棒-“暑”气全消;生活美美-“暑”舒服服;事业火火-与“暑”无缘;幸福满满-“暑”不胜数。处暑快乐!

处暑节气到,祝福送给你,愿你:生活无忧心舒畅,事业无愁心开怀,爱情无伤心甜蜜,家和无恼心静和,气候无炎心凉爽,舒舒服服“幸”福一生。

金秋飒飒,落叶飘零,燕儿知秋;弦乐飞舞,蝴蝶翩然,蜻蜓盘旋;绿草悠悠,溪水潺潺,生机盎然。好一派美丽风景陪你过秋,好一个处暑佳节祝你愉快。

处暑了,大雁群聚欲南飞,蝶儿舞动欲作茧,满山枫叶欲滴红,思念蔓延欲化绵。内心滂沱似大海,无穷无尽是离愁,只愿与君想对月,幸福常伴永相随

处暑到,秋意浓;天转凉,多添衣;强身体,多锻炼;去秋燥,多喝水;好朋友,多联系:处暑到了,好好照顾身体。祝处暑快乐!

处暑到,酷暑消,烦恼瞬间跑;热气驻,防晒到,美容养颜要;勤开窗,多透气,生活规律好;休息早,饮食好,锻炼身体壮。祝处暑快乐,笑容常绽放。

暑热收敛起最后的笑容,炎热与清凉平分秋色,短暂的惬意留住刹那永恒,一如只在这个季节乍现的昙花。收起喧嚣和热情,接受一份沉静的祝福:处暑快乐!

抓老虎:大暑小暑不算暑,处暑才是真正暑。处暑之后抓老虎,二十七个秋老虎。三暑要喝三豆粥,绿豆扁豆和红豆。吃下三豆可消暑,一招降伏秋老虎!

秋之色在于金色满园溢满心怀,秋之光在于斑驳点点挥洒人间,秋之声在于知了鸣蝉花好月圆,秋之意在于浓浓祝福指间流传:祝你处暑快乐,秋日无愁。

处暑处暑,秋意浓浓,祝福深深:愿你秋风秋月喜相逢,秋光秋色映朱颜,秋雨秋水人陶醉,秋高气爽心畅快,秋季收获情更浓。处暑快乐!

处暑祝福,夏伏秋出。热去凉顾,万物成熟。真心遥祝,收获幸福。衣食丰足,居有其屋。平安呵护,快乐无数。潇洒自如,友情永固。

送你一片云,飘下幸运雨;送你一台扇,吹出清凉风;送你一短信,传递真挚情;处暑来临,友情提醒:天气转凉,注意身子。

处暑牵来秋老虎,早晚不见午间出。适当加衣防感冒,萝卜绿豆好进补。睡前关好门和窗,多加注意保健康。薄被盖腹莫着凉,秋收喜悦大家唱!

处暑到,初秋气象;秋老虎,摆尾归冈;强降雨,也该收场;明朗天,金风送爽;迎丰收,喜悦在望;愿生活,和谐安康;祝福你,如意吉祥!

处暑时节,诚挚祝福来送上:愿你事业“处”处高升,爱情“处”处甜蜜,生活“处”处欢喜,钱财“处”处逢源,总之,吉祥好运“暑”不胜“暑”。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关于民风民俗的

全文共 385 字

+ 加入清单

新年,我相信,这个词语大家都不陌生。来,咱们废话少说,接下来就让我讲一讲咱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新年吧!

你知道咱们的传统节日新年都要有那些东西呢?嘿嘿,没错,新年咱们要准备:鱼、肉、菜、年糕······最重要的是要买鞭炮、对联和福字。下面,就让我讲讲我这一次过年的经历吧!

早上(当然,不是过年的那天早上),母亲带我出去买鞭炮、对联和福字去了,大街上早就摆满了买年货的摊子。我对母亲说:“母亲,咱们先期买鞭炮吧!”母亲爽快地答应了。

我们走进了一家买鞭炮的店铺,我相中了几盒小鞭,我对母亲说:“母亲,我要这些。”“没问题。”母亲爽快的说母亲也买了些挂鞭。

买完鞭炮,母亲又带我走进了卖福字合买对联的地方买了一些福字、对联等回到家贴在窗上、门上和墙上。

买完了东西,我们回到了家,把福子和对联堆在了门上和墙上。

这就是我第一次去和母亲每年货的经历(以前都在爷爷家玩,没空去),怎么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民风民俗600作文

全文共 718 字

+ 加入清单

傣族的民风民俗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五十六朵鲜花一齐绽放,每朵鲜花都有着不同的民风民俗,最吸引我的还是傣族。

对于我这种业余“吃货”,最先要干的事就是品尝傣族的独特小吃——竹筒饭。将新鲜的竹节砍下,将糯米放在竹节里,加水侵泡若干小时,用芭蕉叶或干净的甘蔗叶将筒口塞住,放到火上烤,再将竹筒放在平整的木板上,轻轻敲击,剥去竹筒的薄皮,便获得一条圆柱形的米饭。傣族的竹筒饭美味菜谱,将糯米放入竹筒里烤熟,融入糯米香、青竹香于一体,是色香味俱佳,最具民族特色的风味食品。

傣族是一个盛产竹子的民族,所以除了竹筒饭,就连他们住的房子都是竹楼。之所以用竹子,是因为竹子可以防酷热和湿气。

如果你是阳历的4月13日至4月15日到傣族来游玩,那么你要小心啦,因为这是傣族在过新年——泼水节,所以稍不留神,就会成为“落汤鸡”!到了泼水节,傣族的男女老少就穿着节日的盛装,挑着清水,先来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你泼我,我泼你,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大家互相泼啊泼,到处是水的洗礼、水的祝福、水的欢歌,朵朵水花在串串笑,泼水节成了欢乐的海洋!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所以在泼水节自然也少不了舞蹈,孔雀舞优美、雅致、抒情,孔雀舞是傣族舞蹈的灵魂,舞蹈以孔雀的各种姿态为基础,在去与美的再创造中,集中凝集傣族儿女的审美旨趣。还有不少的舞者尽情的挥洒自己的即兴之作,有的边跳边唱,有的甚至边跳边喝酒,如痴如醉,不拘一格,连续跳上几天似乎也不会累。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傣族虽然是少数民族,但他们的热情、古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精美的服饰装点着这片土地,装点着傣族人民幸福美满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描写处暑的名言佳句

全文共 962 字

+ 加入清单

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小编收集了描写处暑的名言佳句,欢迎阅读。

1. 黍子春玉米,收完快耕地。

2. 处暑高粱遍拿镰。

3. 处暑长薯。

4. 芫荽不热不种,不冷不弄。

5. 早把地耕好,种麦误不了。

6. 斗地打石粮。

7. 粮食不到囤,管理莫松劲。

8. 处暑若还天不雨,纵然结子难保米。

9. 处暑三日割黄谷。

10. 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

11. 处暑若还天不雨,纵然结子难保米。

12. 后期管理莫松劲,整修治虫细松土。

13. 早耕草作肥,晚耕如种草。

14. 农时节令到处暑,早秋作物陆续熟,

15. (相传)拴马于此树,燕王扫北人藏躲,一群百姓得保护。

16. 处暑花红枣,秋分打尽了。

17. 早耕不用问,杂草顶茬粪。

18. 处暑拔麻摘老瓜。

19. 七月底,八月边,家家新米桌上端。

20. 涝梨旱枣水栗子,不旱不涝收柿子。

21. 要想苞谷结,不得叶挨叶。

22. 要想苞谷结,不得叶挨叶。

23. 处暑高粱遍拿镰。

24. 好贮藏,易加工,营养保健能治病。

25. 上结果,下种田,不愁吃的不愁钱。

26. 山上萝卜不怕旱,夜流露水阴到根。

27. 处暑高粱白露谷。

28. 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

29. 瓜菜大棚垒墙体,陆地蔬菜追浇锄。

30. 处暑棉田见新花,及时采摘善收贮,

31. 若要玉米大,不准叶打架。

32. 秋田耕得早,消灭虫和草。

33. 青草鲢鳙鱼速长,增饵防病莫疏忽。

34. 棉桃碰腿,正淌汗水。

35. 绿肥正逢盛花期,压青正是好火候。

36. 早耕不用问,杂草顶茬粪。

37. 处暑栽,白露上,再晚跟不上。

38.《 处暑》(左河水)

一度暑出处暑时,秋风送爽已觉迟。

日行南径斜晖里,割稻陌阡车马驰。

39.《长江二首》 (宋)苏泂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

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

40.《秋日喜雨题周材老壁》(宋)王之道

大旱弥千里,群心迫望霓。檐声闻夜溜,山气见朝隮。

处暑余三日,高原满一犁。我来何所喜,焦槁免无泥。

41.《处暑后风雨》(宋)仇远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42.《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宋)张嵲

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

四海犹多垒,余生久息机。漂流空老大,万事与心违。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民俗文化

全文共 3682 字

+ 加入清单

生于斯,长于斯,故乡给予我们宝贵的生命,故乡的民俗文化则给予我们丰富的精神营养。人总要长大,也终会远走高飞;但是,童年时代卖货郎那韵味悠长的一声吆喝,乡间那趣味横生的一场乡戏,过节时那啪啪作响的一串鞭炮,都会永存于我们的记忆之中。民俗作为一种文化,就像血液一样注入了我们的身躯,流淌在我们的血管里,维持我们的生命,陪伴我们终生。

【民俗文化素材1】

乡下纸牌

在寂寞的日子里,忽然想起乡下纸牌来,窄窄长长的那种,只有手指那么宽,一大把拿在手里,像拿着一朵菊花。一屋子的祖母、外祖母,每人手里拿着一朵菊花,无声无息地坐在淅沥的雨声里,坐在萧瑟的秋风中,一任白露、霜降这样的节令在窗外飞逝。

很多上了年纪的乡下女人迷恋纸牌,我祖母就是其中之一。她们称之为抹纸牌,是抹,一点声音也没有。随便找一处有天井的老房子就行,就在悬着腌肉、艾叶、粽叶的天井里摆开了桌子。纸牌拿在手里,黑白两色套印着奇怪的图案,咒语似的,神秘莫测。常见一个女人隔一段时间提一只元宝篮来一次,鬼头鬼脑的,怕被人揭发贩卖赌博用品。揭开蓝布巾,才发现元宝篮里躺着一把把捆扎好的青色纸牌,像一捆捆小菜秧,也像豆腐店里的百页。我祖母其实并不清闲,乡下的祖母们都是这样:如果是春天,她要赶早踩着露水去菜园,拔几棵蒜,炒田螺或腊肉;采一把青菜苔,顺手再捋一些青白的韭菜花,好给孙子炒蛋吃。她们年年月月如此,却并不怨烦,因为有纸牌,日子便过得有滋有味,好像一上午的忙碌只不过是一个过程,只是为了下午能平心静气地坐着抹纸牌;好像年轻时生儿育女的劳顿也只是一个过程,只是为了到晚年能静静地抹纸牌。

春天,雨乱灯昏的路上,老房子里到处都有抹纸牌的女人,杏花桃花开得有些撩人,田蛙跳到后门口来了。接下来是夏天,抹纸牌不行,天热,蚊子也多。秋风一起,祖母们就笑了,六七十岁的老人唤着各自的乳名无声无息地坐在一起。房顶上大雁正在往南飞,红红黄黄的乌桕叶落满瓦沟,蜻蜓落在芝麻秸上,一只花蝴蝶飞进来,又从窗口飞出去。输和赢都是次要的,日月能这样静悄悄地过,该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呀!纸牌也有吸引我们这些孩子的时候,比如她们用季节性的乡土小吃作钱的替代品,到最后再换算成钱。春天,蚕豆上市,一颗蚕豆代表一分钱,秋天就用炒蚕豆或炒蚕豆,我有时候看到祖母面前蚕豆越来越少,替她着急,就偷吃别人的蚕豆,结果账算不对引起她们互相埋怨。我还见她们用屋外盛开的桃花或秋天金黄的乌桕叶代替钱。特别是经霜的乌桕叶子,金黄金黄的,真像金币一样。但有时候捎着黄叶的秋风会猛然破门而入,这时候牌桌往往大乱。冬天用得最多的是荸荠,紫红的长着芽嘴的荸荠在小油灯下像画家桌上的静物一样。我有时候也得到一颗,不吃,一直在手心里焐暖,然后荸荠连同我一起在祖母取暖的火桶上沉沉睡去。半夜开门回家,哇,一场雪下得好大啊!雪也是悄悄来的,雪光将我童年映照得像童话一样纯洁。

现在在江南一些乡镇上,偶尔还能看到那种乡下纸牌,和青花瓷坛、桃红纸包着的酥糖放在一起,像一些散乱的令人伤感的往事。每当我见到它们,总要想起我逝世多年的祖母,也总能闻到农耕深处散发出来的乡土芬芳。

【美文解析】

读着这篇文章,我们不由得向往起作者笔下的乡村生活。作者表面上描述的是乡下老太太们抹纸牌,其实讲述的是一种生活哲学,“因为有纸牌,日子便过得有滋有味,好像一上午的忙碌只不过是一个过程,只是为了下午能平心静气地坐着抹纸牌”。这就是生活,悠闲,祥和,踏实,平常的日子平常地过。这样的生活似乎与“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格格不入。然而,弓拉得太紧弦是要断的。紧张、忙碌、高负荷运转的当代人,不也应该继承一份前人的从容和淡定吗?

【民俗文化素材2】

江南的叫卖声

踏上江南的土地,从狭窄的弄堂中传来一声“阿要白兰花”的悠悠叫声,顿时使你有浸润心田的那种柔肠温情,让人感受到江南的神韵和水乡的款款风情。你会从绵绵的烟柳中,翘角的飞檐上,披满青藤的石拱桥下,领悟到水乡这块土地的灵气,连卖花女子的叫卖声也像水磨糯米粉那样妩媚销魂。

“水红菱要吗?”又是一声清脆入耳的叫卖声,拖着吴侬软语的长腔,湿漉漉的,像刚从水中捞上来。如今年轻姑娘上街卖红菱已不多见,但从这些身扎碎花围兜的中年妇女身上似乎也隐约感到水乡女子那迷人的风采。“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也许更像一幅水墨中国画,淡墨重彩总相宜。你要是称上一斤翘角的水红菱,剥皮入口,似乎一下子吮吸到了大地的乳汁,记忆永远定格在小桥边。

江南的叫卖从根本上区别于北方的吆喝,它没有那么粗犷热烈,它像一首唐诗那样婉约舒缓,像春雨拍打着璃壳的长窗,更像垂柳轻拂堂前,让你的身心飘逸如水,仿佛在听着一支拖着悠悠长腔的昆曲。你在心灵不设防中缓缓走到她身边,也许你自己还没有完全明白过来,钱已经掏出了口袋。

江南的叫卖能打开老人尘封的思绪,回到蹦跳的童年。也许是某一天的放学后,“香炒热白果,香亦香来,糯亦糯,一个铜板卖3个”,于是口袋中一个铜板换来了3个烫手的热白果,留下一只挖去中间的果实,成了一只响亮的果哨。似乎哨声犹在,双鬓已经斑白,一声叹息,多少事可以重来?

江南的叫卖含蓄而又耐听。北方的大蒜长得又粗又大,襄上面饼咬上一口脆生生的;而南方的小葱长得又细又纤,白花花的根须一根不乱,像“窈窕淑女”,更像“小家碧玉”。卖葱时总忘不了冠上一个“香”字,虽然这些都是老妪的活计,但在叫卖时拖着长长的声腔“香葱阿要”,也许就冲她一个甜甜的“香”字,你走在光滑的青石板路上,滴水的屋檐下也会忍不住回眸张望。

要读懂一本书不容易,要读懂江南的一个小镇也不容易。俗话说:入乡随俗,那么你先从聆听镇上的叫卖声开始吧。秋风乍起,正是菊黄蟹肥的时候,在高高的石拱桥上一只只塑料盆里满是吐着白沫的大闸蟹。“清水大闸蟹阿要?”似乎这么一喊,张牙舞爪的螃蟹也变得斯斯文文起来了。

“栀子花茉莉花……”声声叫卖使小镇变得热闹起来。这亘古不老的声音,在爷爷的爷爷口中传来,还将会在孙子的孙子口中传下去。

(选自《都市文萃》2007年第12期,有删改)

【美文解析】

江南的叫卖声有“浸润心田的那种柔肠温情”,它清脆入耳,又婉约舒缓。然而,作者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江南叫卖声的妩媚销魂,那字里行间所流淌着的,分明还有作者那满腔的乡愁。我们长途跋涉,我们只身追梦,我们走过山山水水,但是,我们永远走不出家乡的梦。那回荡在江南小巷的一声声清脆舒缓的叫卖声,是一种风俗,也是印在游子心中的梦。

【民俗文化素材3】

谈“目连戏”

吾乡有一种民众戏剧,名“目连戏”,或称曰《目连救母》。每到夏天,城坊乡村醵资演戏,以敬鬼神,禳灾厉,并以自娱乐。所演之戏有徽班,乱弹高调等本地班;有“大戏”,有目连戏。末后一种为纯民众的,所演只有一出戏,即《目连救母》,所用言语系道地土话,所着服装皆极简陋陈旧,故俗称衣冠不整为“目连行头”。演戏的人皆非职业的优伶,大抵系水村的农夫,也有木工瓦匠舟子轿夫之流混杂其中,临时组织成班,到了秋风起时,便即解散,各做自己的事去了。

这些场面中有名的,有“背疯妇”,一人扮面如女子,胸前别着一老人头,饰为老翁背其病媳而行。有“泥水作打墙”,瓦匠终于把自己封进墙里去。有“挑水”,诉说道:“当初说好的是十六文一担,后来不知怎样一弄,变成了一文十六担。”所以挑了一天只有三文钱的工资。有“张蛮打爹”,张蛮的爹被打,对众说道:“从前我们打爹的时候,爹逃了就算了。现在呢,爹逃了还是追着要打!”这正是常见的“世道衰微,人心不古”两句话的最妙的通俗解释。又有人走进富室厅堂里,见所挂堂幅高声念道:“太阳出起红绷绷,新妇滹浴公来张。公公唉,甮来张;婆婆也有哼,唔,‘唐伯虎题’!高雅,高雅!”

这些滑稽当然不很“高雅”,然而多是壮健的,与士流之扭捏不同,这可以说是民众的滑稽趣味的特色。我们如从头至尾地看目连戏一遍,可以了解不少的民间趣味和思想。这虽然是原始的为多,但实在是国民性的一斑,在我们的趣味思想上并不是绝无关系,所以我们知道一点也很有益处。

还有一层,在我们所知道的范围以内,这是中国现存的唯一的宗教剧。因为目连戏的使人喜看的地方虽是其中的许多滑稽的场面,全本的目的却显然是在表扬佛法,仔细想起来说是水陆道场或道士的“炼度”的一种戏剧化也不为过。我们不知道在印度有无这种戏剧的宗教仪式,或者是在中国发生的国货,也未可知,总之不愧为宗教剧之一样,是很可注意的。滑稽分子的喧宾夺主,原是自然的趋势,正如外国剧间狂言的发生一样,也如僧道作法事时之唱生旦小戏同一情形罢。

可惜我十四岁时离开故乡,最近看见目连戏也已在二十年前,而且又只看了一小部分,所以记忆不清了。倘有笃志的学会,应该趁此刻旧风俗还未消灭的时期,资遣熟悉情形的人去调查一回,把脚本记录下来,于学术方面当不无裨益。英国弗来则博士竭力提倡研究野蛮生活,以为南北极探险等还可以稍缓,因为那里的冰反正不见得就会融化。中国的蒙藏回苗各族生活固然大值得研究,就是本族里也很多可以研究的东西,或者可以说还没有东西曾经好好地整理研究过,现在只等研究的人了。

(选自《谈龙集》,有删改)

【美文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民风民俗的作文

全文共 690 字

+ 加入清单

说实话,我的家乡民风挺淳朴的。而且,人都挺实在,也没有太多的勾心斗角。多的是人与人的信任,也有自己要遵守的风俗。

乡里乡亲们的原则就是不太会计较。也不占小便宜,别人有错都会直说。自己有错就会改。

比如说:有个老太太买鱼,卖鱼人一般都会自动便宜些价钱 。他已经看到了,老太太的`没办法了的样了啊,他是会能便宜一点就便宜一点,更有把鱼切好的老板呢。看到这一幕,我着实的感动了一把。这,不是一种民风吗?这,不是一种乡情吗?这,又何尝不是民俗呢?

又或者暖心的在你冷的瑟瑟发抖之时给你送上一杯热水。

又或者是邻居家的小孩子生病了他爸妈又不在怎么办?放心,只要你家旁边有人,你的邻居肯定会帮你送到医院。还会慰问你更多的甚至还会买牛奶,棒棒糖什么的。虽然这只是小小的一点心意却是足以温暖人心,甚至有些人看着孩子是留守儿童,直接说:不需要还药费了。这又是多么温暖的一件事啊!

关于风俗,家乡人则是很谨慎。新婚包糖一定要放九个糖。寓意天长地久,长长久久。等新娘来了。一大堆孩童会赢,用方言说着:“添丁添丁!”然后新娘就会给你红包。做房子,做房子吃完酒席后晚必定一张张叠起来,代表着更上一层楼,还有就是碗不能过夜,所以每天晚上都要洗完碗,大家都这么遵守着风俗是为什么呢?其一:它是习惯了。其二:民风,民风实在。不勾心斗角,所以风俗,也变成了民风之一。因民风所致,大家都很本分遵守。有时,我看着家乡蔚蓝的天空,我会觉得很自由,有时,我看着家乡的绿地,我会觉得很平静,我看着我的家乡,我会觉得世界很美好。可能家乡……就是有这样的魔力吧!

家,生我养我。乡,则是育我的家的地方,家乡!我爱你,同时也爱你那淳朴的民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民风民俗小学作文500字

全文共 829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月亮的礼俗,据《周礼》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农历八月中旬,又是秋粮收获之际,人们为了答谢神祗的护佑而举行一系列仪式和庆祝活动,称为“秋报”。中秋时节,气温已凉未寒,天高气爽,月朗中天,正是观赏月亮的最佳时令。因此,后来祭月的成分便逐渐为赏月所替代,祭祀的色彩逐渐褪去,而这一节庆活动却延续下来,并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在中秋节的演变过程中,古老的礼俗与众多神话传说及中华传统文化中其他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了内涵丰富的重要节庆。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围绕着月宫的一系列神话,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唐明皇游月宫等,它们给月宫挂上了七彩霓虹般神秘绚丽的光环,使之充满浪漫色彩。唐代中秋赏月宴饮之俗已颇为盛行。从流传下来的众多描写中秋的诗句中,可以看到当时已把嫦娥奔月等神话与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了。唐朝初年,中秋节可能已成为固定的节日。不过,当时中秋节似乎还是以赏月和玩月为主,还没有在民间广泛流行。

中秋节的正式形成尤其是在民间盛行应是宋代的事情。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了“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赏月、吃月饼、赏桂、观潮等节庆活动蔚然成风。明清时期,中秋始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每逢中秋,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准备瓜果月饼,“向月供而拜”,所供月饼必须是圆的,瓜果切成如莲花般的牙瓣。街市出售月光纸,上面绘有月神和玉兔捣药等图案。祭月后将月光纸焚烧,所供的果饼分给家中的每个成员。中秋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人们互相馈赠月饼表达良好祝愿,很多人家还要设宴赏月,一片佳节盛况。

明清以来,中秋节日益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不仅全国各地,甚至在我国很多少数民族和东南亚等地逐渐传播开来。在赏月、吃月饼等活动的基础上,各地还逐渐发展出“卖兔儿爷”、“树中秋”、“舞火龙”、“走月亮”等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使得中秋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具有更多的文化内涵,更加迷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描写民风民俗的作文范例

全文共 549 字

+ 加入清单

民俗文化村生活着无数个少数民俗,他们和睦相处,团结一致,整天沉浸在欢笑之间……

在清明节这天,我来到“传说”中和谐的民俗文化村,作文网《描写民风民俗的作文》。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雄伟的布达拉宫,哦!不应该是缩小版的布达拉宫。

虽小,却与真的一模一样:一样的房顶,一样的颜色,伴着香气甜甜的花儿,是那样美丽!那样宏伟!我深深地沉浸其中,情不自禁地着琢磨着:西藏是美妙的,拉萨是神奇的,那布达拉宫呢?是伟大的!

北京的长城是独立一地无二的,举世地双的。

可现在却有了一个特小版!从嘉峪关到山海关,一直伴随着我的步伐与我同行。

走了好久,一直不见长城的尽头,分明就是一条蜿蜒盘旋的巨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我的心头怦然一震:我的天啊!这可是特小版啊,连这么小的长城都无边无际,那真正的长城到底是它的几倍呢?

秦兵马俑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它规模宏大。

一个个将士们右手持刀,左手持弓,侧卧马背,大喊着:“为国家做殊死拼搏,冲啊!”沙地上尘土飞扬,喊叫声如五雷轰顶。

这个缩小版生动地再现了秦军昂首挺胸,雄兵百万的气势。

我大吃一惊:没想到秦军十万,在刀光剑影的战场上,也不惧怕,反为秦王做殊死搏!

今天,是一个风和日丽,阳光明媚的一天,我一会儿去了“西藏”,一会儿去了“北京”,一会儿又去了“西安”……真是忙碌的一天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节日民俗

全文共 822 字

+ 加入清单

傣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世代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气候的肥沃富饶的坝子,主要聚居在西双版纳、德宏两州和耿马、孟连、新平、元江的河谷坝区,小部分居住在景谷、景东、金子、双江等30多个县区。根据云南省人口普查统计,云南省境内的傣族人口有114.21万人。傣族有水傣、旱傣和花腰傣之分。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自远古以来傣族先民就繁衍生息在中国西南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就已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称其为“滇越’、“掸或擅”、“僚或鸠僚”;唐宋时期,称其为“金齿”、“黑齿”、“花蛮”等;元明时期,称其为“白夷”、 “百夷”、 “伯夷”等。

傣族人过去自称为“傣那”、“傣雅”、“傣绷”等,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傣族人民的意愿,正名为傣族。“傣”有两个含义:一是“谷仓”,古时候傣族自称“滚傣”,意为“谷仓人”,见面则以“毫丁傣”(意为谷满仓)相问候祝福;另一种解释是,“傣”即傣语中的“犁”的谐音,傣族自称“滚傣”,意即“犁田的人”。两种解释都说明傣族的族称与水稻有密切关系,是一个水稻民族。傣族有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居住在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属傣泐支系,讲傣泐方言;居住在德宏地区的傣族属傣那支系,讲傣那方言;居住在景谷、双江、耿马等地区的傣族,是傣泐与傣那两个支系的结合部,故通用两种方言。傣文属拼音文字,主要有西傣文和德傣文两种。西傣文又称傣泐文,主要通用于西双版纳地区;德傣文又称傣那文,主要通用于德宏地区。

傣族喜欢饮用“竹筒茶”,傣族语“腊跺”,这是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饮茶方式,先用晒干的春茶放入刚砍回的香竹筒内,放在火塘的三脚架上烘烤,6—7分钟后,竹筒内茶叶软化,用木樟将竹筒内茶叶舂压后再装进茶叶,这样边装、边烤、边舂,直至竹筒内茶叶填满舂紧为止,待茶烤干后,削开竹筒取出圆柱型的茶叶,掰少许茶叶放人碗中,冲人沸水约五分钟即可饮用。这种竹筒茶,既有竹子的青香,又有茶叶的芳香,非常可口。

[节日民俗作文600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民族民俗的

全文共 510 字

+ 加入清单

正月十五是中国人传统的节日,在这一天里人们都要举行包汤圆、猜灯谜、赏花灯的活动。每年这天,我们全家都会聚在一起吃汤圆闹元宵,听说这样预示着来年团团圆圆、吉祥美满。

放学回到家,我便看见爸爸妈妈有说有笑地围在一张小圆桌前不停地忙碌着。仔细一看,原来他们在包汤圆。只见他们把揉好的面团揪成一个个小面团,然后搓成一个个小球,再用拇指在中间按一个小坑把馅子放进去,最后熟练地把他们搓成一个个又大又圆的汤圆。这时。我也迫不及待的丢下书包,洗好手,加入包汤圆的队伍中。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把面团放在掌心用两手搓圆,再用拇指在中间按一个小坑,把做好的芝麻馅放进去,在封闭汤圆的时候,我捏住这一边,那一边的馅子就出来了,我捏住那一边,这一边的馅子又出来了,我干脆两边一起捏,这下可好,居然把“肚皮”撑破了。我急忙拿一小块面皮按住“伤口”,不好意思地朝爸爸妈妈笑了笑。爸爸开玩笑的说:“还挺聪明的嘛。”不说还好,一说我更加羞红了脸。妈妈连忙安慰我说:“没关心,我来教你。”有了妈妈的帮助,不一会儿我就包好了一个又大又圆的汤圆,接着我又认真的包好了第二个,第三个……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自己亲手包的汤圆别提有多开心,今年的元宵节真让人难忘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国民俗

全文共 316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十五夜,又称上元节、灯节。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所以在那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同时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在家里进行大扫除。我奶奶的生日就是端午节那天,每到这一天,我们都会打电话对她说生日快乐。

我们的传统习俗真多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土家族的春节民俗

全文共 410 字

+ 加入清单

过年啦!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习俗,并且都各具特色。今年我有幸回趟老家重庆过年,就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土家族春节民俗吧。

除夕的中午,我见奶奶煮了好多饭,就好奇的上前去询问:为什么要煮这么多饭,我们一顿也吃不了呀?奶奶回答道:“今天要多煮一些,大年初一可不能再煮新鲜饭。因为土家族人很少吃鱼,所以就要多煮饭,这也叫‘年年有余’吧。”

除夕的下午,爷爷与爸爸一起贴对联,我也过去凑热闹。东看看,西瞧瞧。这时爸爸问我:“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贴对联吗?”我回答:“知道一点点,喜庆呗。”“也对吧,对联是为了表达人们祈求新年福运的美好心愿。现在我们贴好了对联,就不能往外扔东西了,连垃圾也不能扔,一直要到大年初二才可以扔东西。这样就表示把财圈在家里了。”爸爸接着说。

除夕的傍晚,由家里的最长者带领全家去“拜山祭祖”。在先辈的坟前点上红烛与香,摆上祭品,以表对先辈的怀念。这也是对他们的尊敬。

这些就是我了解的土家人的春节民俗,你觉得有趣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民风民俗作文

全文共 822 字

+ 加入清单

在永定土楼的客家习俗中,最具地方特色的当属每隔三年一次的湖坑“作大福”。据说这种习俗在永定湖坑已流传二百多年了。

回想起三年前“作大福”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那时我刚读一年级,记得爸爸对我说:“鹏儿,这次‘作大福’,你去装‘福星’好吗?”我高兴得跳了起来,搂住爸爸说:“好啊!好啊!我要装‘故事’,我要当‘福星’喽。爸,您真好!耶!”于是,我日日盼望着“作大福”早日来到。

农历九月十一日湖坑“作大福”开幕了,重头戏是迎神踩街。一大早,父母精心地把我装扮成“福星”模样,与装“故事”的小朋友们稳当地坐在早备好的彩车铁架上。父母们陪护左右,在保证安全地缓慢地转动铁架。我们高坐在铁架上,看着热闹场景,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

上午九时许,随着三声铳响,迎神的队伍终于从神宫出发了。长龙般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向大福场走去,走在最前面的是“三眼”铳队,铳声震耳欲聋。接着是一村一队敲锣打鼓迎神抬神轿的队伍,抬神轿的小伙子黄衣蓝裤,裹红头巾,扎红腰带,走起路来左摇右摆,神轿里的“神仙”显得悠哉游哉。紧跟其后的是扛大龙旗的和擎彩旗的队伍,那大龙旗可真壮观,旗杆是碗口粗的大竹,足有二三丈高,得七八个后生才能扛得起来。装扮靓丽的舞蹈队渐行渐舞,腰鼓队边走边打,她们紧跟在旗队后面。我们装“故事”的队伍也不甘落后,瞧,“福禄寿”、“八仙”和“西游记”在向恭候两旁的群众招手……

迎神队伍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踩街游行,到了大福场,各路神仙在大福场的“神坛”里各就其位。我们也结束了“作大福”中装“故事”的特殊身份。

迎神结束后,人们纷纷上供,先是各村照例轮流“斋供”,接着农历十五集中“荤供”,然后“开斋”,各家各户大摆筵席宴请亲朋好友,最后在十六日上午“送神”,把“作大福”期间请来的各路神仙恭送还原处。湖坑“作大福”这才算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每隔三年一次的湖坑“作大福”,真可谓是热闹非凡,地方特色浓郁。“作大福”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我爱“作大福”。

[民风民俗作文【精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关于民风民俗的作文

全文共 878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的家乡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WWW.t262.com

春节的脚步声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而在春节里,我们的我们的习俗就可以装上一箩筐。年三十的晚上,亲朋好友都会回家,大家团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并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饭,我们小孩便可以拿着炮仗到外面尽情的玩,而大人们则是在房间里打牌,看电视。直到很晚,我们才上床睡觉。年初一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床,喝一碗香浓甜美的枣子汤,暖暖身子,喝完枣子汤后,那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回响在耳边,新的一年就在这爆竹声中开始了,这种场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加上这一句诗的熏陶,春节的气氛是不是更浓了呢?伴随着一声声祝福语中,新年的拜年环节开始了,我 和父母一起去串亲戚。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环节,因为每当此时,我的腰包便变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会绽放出一朵朵美丽的烟花,真是五彩缤纷啊!看后真让人觉得其乐无穷呢!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你们的家乡是怎样过春节的呢?在我的家乡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春节的脚步声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而在春节里,我们的我们的习俗就可以装上一箩筐。年三十的晚上,亲朋好友都会回家,大家团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并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饭,我们小孩便可以拿着炮仗到外面尽情的玩,而大人们则是在房间里打牌,看电视。直到很晚,我们才上床睡觉。年初一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床,喝一碗香浓甜美的枣子汤,暖暖身子,喝完枣子汤后,那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回响在耳边,新的一年就在这爆竹声中开始了,这种场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加上这一句诗的熏陶,春节的气氛是不是更浓了呢?伴随着一声声祝福语中,新年的拜年环节开始了,我 和父母一起去串亲戚。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环节,因为每当此时,我的腰包便变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会绽放出一朵朵美丽的烟花,真是五彩缤纷啊!看后真让人觉得其乐无穷呢!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你们的家乡是怎样过春节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潮汕民风民俗作文350字

全文共 486 字

+ 加入清单

环,潮汕人称“耳钩”,在潮汕民俗中应用甚广,在潮汕婚俗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潮汕传统婚俗中耳环是必备之物。男女双方定亲时,男方备礼物到女方家下定亲事。礼物通常是一对金耳环或一枚金戒指,还有饼食、糖果、白糖和面条等,这是表示订婚的信物。在潮阳关埠一带,女子若是在23虚岁或25虚岁时结婚的,男方必须买一对金耳环给女方的母亲。

古时的潮汕地区,男子若是妻子早亡,岳母家有未出嫁的小姨子,岳母疼惜未成年的外孙没人抚养,也对女婿的印象不错;而姐夫也有意娶小姨子续弦,便由父母出面,带小姨子上门来见姐夫。迎接小姨子得由父母亲自出面。在红色茶盘上放一对金耳环、一对金戒指,奉至小姨子面前。小姨子若是捡起金耳环,便是暗示小姨子被钩住,表示愿意接替姐姐,与姐夫缔结秦晋之好。这就是“逆婚姻”,也叫“接枝”。

在金平月浦、澄海冠山等地每年都有“赛大猪”的民俗活动,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全生猪为主要祭祀品,其隆重程度堪称潮汕赛会之最。这些大猪咧着大嘴、口含大柑、憨态可掬,猪背上戴大红花,这是当地人祝愿年年五谷丰登,大吉大利。有的人家还会为大猪戴上耳坠,以显示其财气,也为了能得到人们更多的赞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我们的民俗

全文共 1130 字

+ 加入清单

近些年来,对压岁钱的批评之声不绝于耳。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其一,压岁钱数量不断攀升,加重了人们的经济负担;其二,孩子们常常不能把压岁钱用到正道上。其三,压岁钱有时成为一种变相的送礼、贿赂。这些批评很对,但是,如果因此倡导移风易俗、取消压岁钱,却也未必是正确的选择。

压岁钱是一种民俗,它能够在岁月的长河中积淀下来,按照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的分析,一种习俗之所以存在,肯定是因其承担着某种社会功能。

压岁钱承担了什么社会功能?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族生活为基本模式的传统社会里,讲究的是“长幼有序”,家长们平时都很威严。只是到了春节,在喜庆的氛围里,小辈们给长辈们行磕头礼,表示对尊长的敬重与祝福,长辈们则发给小辈们或多或少的压岁钱,表示对小辈们的关心和爱护。压岁钱的施与取,像是一出热热闹闹的戏,既表达了共度佳节、喜庆热闹的意思,也体现了“父慈子孝”、“尊尊亲亲”的传统伦理,是对家族血缘关系的确认和对传统伦理的强调。

压岁钱的民俗世代留传,不管是豪门大户还是平民百姓,家家户户都借此民俗长幼同乐,现在有什么理由让这种民俗消亡呢?每个民族都有如何对待传统民俗的问题。美国的历史只有几百年,所以他们像爱护眼珠一样爱护自己的历史传统,如他们最重要的节日――感恩节。日本人一年里要过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日本的大多数孩子都要行隆重的成年礼。这些节日、礼俗大多数都是由中国传过去的,可是在它们的发源地却早已不存在了。

传统民俗中的大多数都是好的,我们应该珍惜,因为它们代表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悠久历史,一旦失去,就难于恢复。像北京、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市民多半是外来的移民,所以当地的老风俗几乎已经荡然无存了。在北京,过春节跟平时没有两样,腊八节、端午节、重阳节很少有人想得起来。可以说现代人生活在一个物质生活极其丰富而精神生活却相对贫乏的状态,很少有什么传统的、公众的习俗让我们产生一种与历史、与民族文化血脉相联的感觉了。传统风俗、礼仪的丧失,背后潜藏的是传统的人情、伦理的丧失。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觉察到,我们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感情日益淡漠、社会纽带逐渐松弛。想想看,为什么韩剧会在中国风靡一时?难道不是因为其中浓浓的人情味打动了我们?韩剧中的家长威风、磕头礼等并不好,但我们社会本有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优良的伦理秩序,却是我们万万不能舍弃的。

诚然,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有时迫不得已要告别一些风俗习惯,比如说在大城市里禁放烟花炮竹,那是因为在拥挤的城市里这种民俗确实存在危险性。可是压岁钱不同于炮竹,压岁钱本身并没有危害性。有的人借压岁钱显示财大气粗,有的家长对孩子用压岁钱不加引导,大人们的崇富心理使孩子借压岁钱攀比,这是一些人把这种传统习俗用歪了,违背了这种风俗本来的意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