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端午节的关于端午节的作文(精彩20篇)

导语: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十分深厚,每一个节令都对应一个节日,在这诸多节日中,我最喜欢端午节。下面是开学吧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作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浏览

5864

作文

1000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高一

全文共 72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也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早上起床,我就看见姥姥和姥爷在往水缸里装水,我想:姥姥、姥爷平时不装水,怎么非要今天装?我带着疑问去问姥姥,姥姥回答:“因为今天是端午节,装满水,寓意是让我们一家人幸福美满。”接着,我又看见爸爸妈妈在打扫院子,我又不明白了,昨天刚打扫的,今天怎么又兴师动众了?我带着这个疑问,又去问爸爸,爸爸说:“今天是端午节,我们打扫院子,相当于在迎接节日哩!”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走向了洗手间。

这时,我闻到一股淡淡地香味,我想:一定是妈妈喷洒香水了。我正纳闷,赶紧跑去问妈妈,妈妈笑了笑,慈爱地摸了摸我的脑袋,轻轻地对我说:“傻孩子,那是艾草水,用那水洗脸既可以防止蚊虫叮咬,又可以让孩子更加漂亮、可爱(艾)!”我点了点头,又去“巡逻”了。不一会儿,太姥姥走过来了,给我胳膊腕上戴上五色线,并告诉我其中的奥秘:戴上它,可以防毒蛇呢!

时间过得真快啊,不一会儿就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今天的午饭不是肉类,也不是炒菜,而是一个个饱满的粽子。我百思不得其解,太姥爷见了,急忙笑着说:“孩子,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人们为了保全那位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尸体,在后来的每年五月初五便往江里投糯米来给鱼虾吃,希望它们吃饱后,不再伤害屈原的尸体。从此,五月初五吃粽子就成了一大习俗。”听了太姥爷的话,我不禁有些伤心,并打心眼里开始敬佩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这时,爱写作的小姨发话了:“我来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吧!”大家齐声说好,只见小姨思量片刻后就开始讲了。不知不觉中,我们发现小姨讲的是我们今天的见闻和趣事,我们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这个端午节就在大家的欢笑声中结束了,端午节可真开心啊,也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我真心盼望下一年的端午节快点儿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端午节的英语小学作文带翻译

全文共 2238 字

+ 加入清单

Fifth lunar month is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also called DuanYangJie, afternoon day festival, may festival, ai festival, terminal five, ChongWu, midday, summer day. Although the name is different, but all around the custom of the peoples holiday is the same.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Chinas two thousand years old customs, on this day, every family hanging mo_a calamus, dragon boat racing, eating zongzi, drink realgar wine, swim all ills, sweet bursa.

Today is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you know the origin of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 I dont know! Let me tell you! Do you remember the patriotic general chu qu yuan? I to say him!

Qu yuan is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abroad, very learned. He beside the king a few to image is his country rich and strong. Treacherous court official, listen to the words, bad king king chu qu yuan _iaoZhi e_ile. In e_ile, qu yuan heard that chu capital held by the enemy, and the people suffer, very indignation. Falls on this day, he came to the miluo river edge, with a stone, in order to jump jumped into the miluo river. Abroad people hear that cast jiang qu yuan was very sad. They rowed steadily to salvage qu yuan, with tears in their eyes, also threw rice dumplings into the river feed the fish, hope that the fish dont harm the body of qu yuan. This is may duanyang the origin of zongzi.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has a lot of interesting activities. Columns such as dragon boat racing, hanging sachet, sachet, cinnabar, realgar, _iang, outsourcing to wire cloth, fragrance 4 e_cessive, again the five-color silk string into a rope buckle, for all kinds of different shape, form a series, variety, and e_quisite. Have the habit of hanging mo_a leaf, calamus.

There were so many activity in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节,大家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不知道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你们还记得楚国那位爱国大将屈原吗?我来说一说他吧!

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端午节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列如赛龙舟,挂香囊,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高三语文作文写信介绍端午节

全文共 659 字

+ 加入清单

小区很多人家的大门的门把上都挂着物业送的新鲜艾叶,手机接送着各个软件发的“端午安康,快进入领福利”的信息,微信里也有朋友们发的“五色神艾草香,你我共度端午”的祝愿语,家里可更是不一样!

大人们都在忙着准备丰盛的午餐。刀与砧板咚咚的撞击着,水蒸气冲出气阀,呲呲地响着。厨房里不时飘出缕缕馋人的香,夹带着清新的粽叶,刺激着饥饿的胃。门被咚咚的敲响,是亲戚们来了。按家乡的习俗,长辈们会给小朋友一个红色的鸡蛋。我得到红蛋后,便把蛋放入专门的网袋,一个都舍不得吃,还带着网袋去厨房给父母炫耀一番。妈妈一边嫌我幼稚,一边说我碍事,将我推出了厨房,索性我便呆在外面,与亲戚们说闲话……

“吃饭啦,来来来,大家都搞快点啊!”饭菜陆续被摆上了桌,菜都遵循着“五红五黄”的习俗:茄子,胡萝卜,大虾,西红柿和苋菜便是“五红”,黄瓜,黄鱼,鸭蛋,雄黄酒和黄鳝便是“五黄”。在所有菜的中央放着装着粽子的蒸屉,还飘着热烟呢。

家里还有个传统的游戏。在吃粽子时,谁拿到第一个粽子里有咸蛋黄,那好运就会伴着他。奶奶一般只会包2到3个咸蛋黄馅儿的,但玩这游戏也是讲究方法的,叶子泛黄一点的就是咸蛋黄馅儿的,这是我屡战屡败和外公悄悄告诉我的。

将粽子的一端细线拆下,往上一拎,粽子便听话的从细线里脱出,小心的剥去粽叶,露出中间白玉般的糯米,让人不忍下口,却又被那略带清香的浓郁糯米香味所吸引,让人禁不住诱惑,轻咬下一口。

清、香、滑、甜、难以名状的爽快之感,有些轻微的粘牙,停留于唇齿间的鲜香口感,让人回味无穷。

窗外,雨淅淅沥沥的下着;屋内,是少有的充实与温馨。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写端午节的三年级作文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所写的诗句。

传说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的。每逢端午节全国各地就有赛龙舟和包粽子的习俗,这些习俗都和屈原有关系。战国时代楚国的诗人屈原忧国忧民,写出《离骚》、《九歌》、《天问》等脍炙人口的诗篇。后来秦国攻陷楚国首都,屈原痛不欲生,抱石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投江自尽之后,楚国人民纷纷驾船,来回于汨罗江打捞,为了怕鱼虾啃食屈原的身体,把用竹叶包好的饭团投入江中。这就是赛龙舟和包粽子的由来。

每年到了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吃粽子。有的是在市场上买的;有的是自己包的。我们家就包过粽子。端午节快到的时候奶奶就会买来糯米、豆子和粽叶,把它们用水泡起来,泡好了之后,全家围坐在一起就开始包粽子了。大家七手八脚,包出来的粽子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是枕头形状的、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粽子里包了红枣,是甜的。有的粽子里包了肉,是咸的。我和弟弟都喜欢吃咸的,很香。妈妈喜欢吃甜的,她说不敢多吃肉,怕长胖。爸爸说,我啥都吃,一年吃一次,怕什么?

今年端午节又要到了,家里又要包粽子了,我满怀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七年级端午节英语词

全文共 781 字

+ 加入清单

Qu Yuan , an honest minister who is said to have committed suicide by

drowning himself in a river. Qu was a minister of the State of Chu situated in

present-day Hunan and Hubei provinces, during theWarring States

Period(475-221BC)(战国时期).

He was upright, loyal and highly esteemed for his wise counsel that brought

peace and prosperity to the state.

However, when a dishonest and corrupt prince vilified Qu, he was disgraced

and dismissed from office.

Realizing that the country was now in the hands of evil and corrupt

officials, Qu grabbed a large stone and leapt into the Miluo River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month. Nearby fishermen rushed over to try and save him but

were unable to even recover his body.

Thereafter, the state declined and was eventually conquered by the State of

Qin.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端午节赛龙舟的由来作文700字

全文共 762 字

+ 加入清单

“咚咚咚!锵锵锵!呼啊呼啊!”你一定认为这是在拆什么东西吧。我告诉你:“NO!这是我们在参加端午节龙舟活动。”什么?你不信?那我就带你去看看吧!我们的比赛地点在福州长乐市三溪村,传说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由于三溪村端午节赛龙舟的比赛历史悠久,比赛还没开始,岸边就已经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了。

我看到这情形,一下子血液沸腾、激动万分,也忽然紧张起来:这是怎样的比赛啊,这么多人这么早就赶来看了?快快开始吧!放眼溪里,已有几艘龙舟开始练习了:有的在练习加速;有的在练习控制方向;有的在练习整齐划一的节奏,还有的在练习怎样增加士气。比赛马上开始了,我们一家三口也穿上救生衣参加了赛龙舟比赛,我们登上了“祥龙号”,哈,我好激动啊——我竟然也能成为一名龙舟赛手,多么光荣啊!我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发挥!我们的桨开始跟着手转了起来。哗啦啦!啪!溅起的水花仿佛雨点般落到船上“安家”。我飞快地拿起勺子,手忙脚乱地把这些“入侵者”赶走了,因为爸爸告诉我船上的水会增加重量,减慢船速。

这时,有一艘龙舟赶了上来,大家看见了,手里的桨似风车似地转地更快了,我们的锣更响了、桨更快了、心更齐了,我跟着叔叔大伯们大声地呐喊:“嘿,呦,嘿,呦!”我忽然发现我的`声音竟然也能这么响亮!我们的呐喊声汇成一片,淹没了水花声,和着锣鼓声,响彻长空!听见了吗?那声音是那么振奋人心!在我们齐心协力下,那艘龙舟被我们远远地甩到了后面,就这样,我们使出了看家的本领,吃奶的劲,在这次的龙舟赛上,越划越勇,超过了所有的对手,获得了第一名!虽然满身是水,虽然嗓子喊哑了,虽然手臂都划疼了,但我们,十分开心。这次激烈的龙舟赛,让我真切地懂得了什么叫做团队的合作精神,只要人心会齐,就会显示出无穷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端午节800字

全文共 843 字

+ 加入清单

又是一年端午节,情浓粽飘香。早晨照例吃伤力草打鸡蛋,美味的粽子等,缅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这几天微信上普及知识,说端午节不能互祝快乐,可以互祝”端午安康“,因为端午节是个祭祀节日,这天伍子胥投钱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罗江。又说五月初五是个毒日,是个悲壮的日子,所以非遗专家杨广宇教授说,不是所有的节日都互祝快乐的,如清明节、端午节,只能互祝”安康“。想想也是的,祭祀的日子怎么能快乐呢,那就”安康“吧!

吃着鸡蛋、粽子,勾起了对小时候的回忆。那时,我们小孩子早早的就开始掰着手指头算端午的日子,盼啊盼的,终于盼到了,心里的那个高兴劲儿真是没法形容。端午节的头天下午,妈妈会从自家小院里采摘伤力草的嫩尖,七个为一副,采好放在厨房里。因为伤力草打鸡蛋要在日出之前吃,所以端午节这天,妈妈会早早起床,把伤力草清洗干净,放在锅里,倒入清水,水开后打入鸡蛋,煮好,让我和哥哥在上早学之前先吃了。我们吃着香喷喷的鸡蛋,喝着带有清香气的伤力草茶,感觉好幸福,然后很高兴的上学去了。放早学回来,我们又迫不及待地跑回家,去吃盼望已久的粽子、油条、糖糕等。虽说油条、糖糕平时街上有卖的,但买的不多,吃得也不多,粽子呢,一年到头,也只有端午节这天才有卖的,也只有在这一天才能吃上粽子,所以更显稀罕。每次我都是先吃粽子,用手拿起一个大大的粽子,扯下线绳,剥去一层一层的粽叶,露出里面的糯米红枣,红白相衬,着实好看,咬上一口,呀,那个甜,那个香呀,沁入肺腑,好吃极了。因为一年只吃一次,所以记忆特别深刻,也特别难忘。吃完粽子,再吃油条、糖糕,吃什么都觉得特别好吃,香香甜甜的,一天都沉浸在这种香甜的感觉里,甚至会回味一个星期,那种满足感和幸福值,要比现在强得太多了。

现在过端午节,各种各样的粽子都有,蜜枣的、八宝的、板栗的、紫薯的……还有咸味的肉粽,五花八门,异彩纷呈。并且平时超市里也都卖着粽子,想吃了随时都可以买,真是太幸福了,真得好好感谢现在的生活,感恩今天我们拥有的一切。

祝大家端午节安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端午节日记350字

全文共 449 字

+ 加入清单

今日是端午节。每家每户的厨房里都飘出一阵一阵的清香――粽子。此刻粽子的品种是越来越多了,有红豆馅的,有蜜枣馅的,有肉馅的,有白米的……我和爸爸、妈妈一边吃着香喷喷的粽子,一边谈开了。妈妈问:“谁明白今日是什么节日?”我和爸爸抢着回答:“是端午节!”。“那么端午节这天,为什么要吃粽子呢?”妈妈又问。我摇了摇头。爸爸就此给我讲了关于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的故事:“从前,有一个人叫屈原,创战国时期楚国的三闾大夫,他提倡团结其他国家,共同抵抗秦国。可楚王不但不听劝告,反而将屈原从楚国放逐了。

之后,楚国陷入了困境。屈原整天都十分忧愁。不久,这个怀才不遇的诗人就抱着砂石,投汨罗江自杀了。大家得知这个消息后,都去寻找屈原的尸体,可没有找到。人们害怕江里的鱼儿吃了屈原的尸体,便用米包成粽子扔进江里喂鱼。从此,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便把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那天,定为端午节。在那天,人人都要吃粽子、赛龙舟。”听了屈原的故事后,我格外感动。屈原这为国捐躯的爱国精神真令人敬佩啊!以后,每年的端午节我要多吃上几个粽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二年级端午节

全文共 676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时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他气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罗江。当地的渔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来纪念屈原。大家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才每年都过端午节。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端午时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们家有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妈妈。所以每年过端午节时,我们全家都能吃到许多粽子。我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与枣分别洗一洗,准备工作就做好了。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雉体的模样,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夹几个枣,最后把叶子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

等她把粽子包完之后,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虽然我妈妈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香得使你只要一闻到味,就会挑起你的食欲;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我每当吃粽子的时候,总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说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妈妈包粽子有什么“秘决”,每次包的粽子总是香喷喷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馋诞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我爱吃粽子,爱端午节,爱享受节日的气氛!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年端午节传统节日

全文共 438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小长假,寻了个山清水秀的去处——唐县全胜峡。

全胜峡,在诸多风景名胜之中,或许属于名不见经传,不过我的兴致却很高,全胜峡嘛——对于名字中有个“全”字的人来说,多么吉祥的噱头啊?

这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奇水秀,若是水再多些,真可称做“北方桂林”了。

停下车,徒步过“石门”拾级而上后,首先进入的就是遮天蔽日的大峡谷,两侧壁立千仞,高耸云端,中间峡谷悠长,溪水潺潺,好个清凉的所在!

早有人说:“有山无水,枯燥;有水无山,单调;有山有水,绝妙!”尤其在现今这个普遍缺水的北方,全胜峡的水,更加显得难能可贵了。旷谷之下,听泉水叮咚,闻溪水潺潺,赏飞瀑喧哗,皆是不错的耳福。

若是细致之人,更可仔细琢磨那巧夺天工的乳岩壁画,千姿百态,栩栩动人。

行走在全胜峡悠长的山路上,俨然已置身另一个世界,城市的喧嚣,生活的负累,工作的繁重,家务的琐碎俱皆抛诸脑后,留在身上的,是闲云野鹤的恬淡,是心灵放逐的自然,是超脱情感的释然。

登上山巅,更加豁然开朗。“荡胸生层云”“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悄然而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关于端午节的作文高二

全文共 699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

包好的粽子放在一个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厨房。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棕香。两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塞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真是棒极了!最令爱吃甜食的我深爱的还是枣红般的甜粽子。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颦鼓动时雷凌凌,兽头凌处雪微微。冲破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这是唐朝卢肇写的《竞渡诗》。十分突出了龙舟赛的宏观场面。然而,在我的家乡广州也有在端午节划龙舟的习俗,俗称“扒龙船”。在端午节这一天村里都会组织一次小型的“扒龙船”比赛。家家户户身强力壮的男人都要参加,女的靠一边,只有观看的份儿。五六条窄窄的,瘦长的舟子,前头是一个大大的龙头。十多个人坐在一起,奋力地划桨前进,力争第一个到达终点。尽管下着针儿般的雨点儿,船上的人淋得遍体湿透,分不清是汗还是雨,但是这点是不要紧的。再这关键时刻,赢了比赛才重要。划完龙船的男人会在中午的时候聚集在村里的大祠堂内吃一顿丰盛的“龙船饭,然而我们村里的女人也是没份参加的,所以,到底有什么菜式我也不清楚,因为,我是女孩子。

故乡的端午节,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明年,又一个新的端午节即将到来,我怀着一颗思念,期待,激动的心去迎接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端午节语文作文高2

全文共 858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他气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罗江。当地的渔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来纪念屈原。大家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才每年都过端午节。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妈妈。所以每年过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够吃到许多粽子。我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准备工作就做好了。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雉体的模样,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夹几个枣,最后把叶子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是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虽然我妈妈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香得使你只要一闻到味,就会挑起你的食欲;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我每当吃粽子时,总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说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妈妈包粽子有什么“秘决”,每次包的粽子总是香喷喷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馋诞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当然也少不了赛龙舟哟!

我最喜欢看得就是赛龙舟的情形,几十个水手都手拿着桨,用尽全身的用手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势气高昂,用力地敲着有规律的鼓点儿。“加油,加油!”,场边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地加油声、呐喊声、助威声,使水手们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多么壮观、激烈,可以说是独一无二,是端午节传统的象征。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关于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全文共 256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盼望已久的端午节来了,大家都忙个不停。妈妈在包粽子,爸爸在煮粽子,一会儿就做好了。

我看着香喷喷的粽子,忍不住流了口水,爸爸看见了哈哈大笑。妈妈给我绑上五筛线儿,爸爸把艾叶插到门上,我们围着桌子,阵阵香气向我扑面而来,我把白糖撒到粽子上,动起筷子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妈妈一看,原来是我的脸上全是米粒,像一个小花猫。

吃完粽子爸爸就给我讲,端午节的传说。原来是,我们伟大的诗人屈原,非常爱国,他提出了爱国的政治主张,但国王不予采纳。后来,屈原只好投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年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

今年端午节真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写端午节的三年级作文

全文共 398 字

+ 加入清单

我过了很多有趣的节日,今年端午节是我最幸福、最难忘的。

端午节那天,我和妈妈早上去菜场买了茶叶、糯米。回家的母亲把盆里的水放进去,把茶叶放进去,无聊地问母亲母亲,为什么把茶叶放进水里?母亲说:茶叶浸在水里不会变干变硬,所以我们可以包起来。啊,原来如此。妈妈洗米,把米浸在水里,我马上对妈妈说:妈妈,把米浸在水里和茶叶一样吧。妈妈点头说:没错。

终于开始包茶叶了。母亲把两片茶叶重叠起来,把大头围成漏斗的样子,放入米中,把多馀的叶子沿着漏斗包起来,最后把绳子躺在三个角的中间,绑在两个角上,茶叶诞生了。

我也学会了母亲的样子包,我的棕色真的是漏斗,不小心米一粒一粒地掉下来,母亲说卷成漏斗的形状时要注意没有缝隙,真的变成漏斗了,米放进去的时候也要按这样煮的米结实。我小心地包着,终于成功了。我特意用绳子系着我包的棕色。这是我的劳动成果,我必须留下纪念。

我很高兴,我学会了包粽子,所以我忘不了今年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写端午节的语文作文高5

全文共 635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又是我去参加游学营的日子,一大早,我就期待今天会有什么样的特别收获呢?

果然,出发前集合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们:端午节插艾叶、挂香包的原因和故事。原来,插艾叶是为了驱虫,防止毒虫跑进我们的家里。艾蒿的茎、叶都含有挥发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老师还说书院院子里杏树底下的草,就是艾叶,我们仔细看了看,噢,原来艾草就长这个样子呀!我摘了片叶子,放在鼻子前闻了闻,好难闻呀,怪不得放在家门口能把毒虫熏跑呢。还有因为端午节时处于小满与夏至之间,值阴阳交接时,也正是多种传染病的多发之时,预防疾病是当务之急。恰巧自然界艾花未开而枝叶茂,其有效的药物成分便被大家所充分利用起来。看来,端午采艾插艾习俗从卫生学看来也是大有道理的。

挂香包也是端午节风俗之一,每逢五月初五端午节,家人都会为小孩子们带上香包,以示驱邪恶,保平安。我突然想起来,这段时间大街上总有老奶奶推着挂满各种各样的、花花绿绿的香包的小车子,原来是端午节了。回家我也想要让妈妈给我准备一个漂亮的香包喽。

在去小河的路上,我们居然还看见了野生的木耳,她虽然跟我们家里吃的不太一样,但长的也非常像耳朵,老师还告诉我们了一些关于木耳的知识。他们生长在腐烂坏掉的木头上,形状又很像耳朵,就像木头长出了耳朵,所以叫木耳。我还想着是不是木头看见我们参加快乐的游学营活动,想听我们在说什么就让自己长出了耳朵呢!

下午,我们像往常一样,读了故事书,下了围棋,只是回家的时候,我更是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游学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端午节的由来的作文700字

全文共 980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端午节吗?那知道端午节要吃什么吗?知道为什么端午节吃粽子吗?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赛龙舟吗?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带五彩绳吗?那就让我为大家一一解说吧!

端午节是要吃粽子的,因为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

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

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 。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 。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 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 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卷八记载: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团 。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 ,用梅红匣子盛裹 。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 。 次日家家铺陈於门首,与五色水团、茶酒供养 。又钉艾人於门上,士庶递相宴赏。

看了这个粽子,你想吃吗?这就是端午节的一些风俗习惯,你们喜欢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初中端午节的习俗

全文共 409 字

+ 加入清单

同学们,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在我的家乡就有“撞蛋”的习俗

撞蛋开始了,观众在一旁喝彩,随着一声“开始”的声音,我就开始撞起来了,另一位“选手”也不甘心,也撞了起来,这时“选手”的蛋破了,我便拿起他的鸡蛋。“观众”又欢呼了起来,我说:“还有谁来?”别队又上来一个人,“观众”一看,竟然是去年的撞蛋冠军,我们大惊失色,突然”队友”大喊着:“加油,加油!“我拾起信心,喊道:”开始吧!“

我飞快的转着手,他笨拙的左扑右闪,一声蛋壳破裂的声音,我战胜了很强大的”敌人“,为我们队加大了光荣!

我把两个蛋吃了,正好中场休息结束了,我便走向“战台”,对方挑了一个手劲大又灵活的“选手”来挑战我,可对方不知道怎么蛋壳已经破了,我说:“你快换个蛋吧!”他飞快的跑回家拿了一个蛋跑回来了。

我先用一套老办法,不知道这家伙是在家偷偷的休息了一会儿,还是多休息了一会儿,可我依然且战且退,终于,我获得了冠军。

我期待着下一届孩子们撞蛋激烈的比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关于端午节的高三优秀作文大全

全文共 707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又称五月节。在这一天,人们一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或菖蒲、喝雄黄酒……各地习俗不尽相同。

那么,端午节的习俗又是怎么形成的呢?让我来为你一一解答吧!

首先是吃粽子。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大夫屈原因屡次向昏庸的楚倾襄王请求提拔那些有才能的人,损害了那些唯利是图的王公贵族的利益,遭到了谗臣的污蔑,被发配到偏远的地方。公元前278年,秦国入侵楚国,楚国的全部土地被秦国纳入了自己的版图。屈原得知这一消息后悲痛欲绝,并为自己无法做任何事情而痛苦,于是他写下了《怀沙》后,抱着一块大石头跳进汨罗江。周边的百姓得知这一消息后,驾着渔船到汨罗江打捞屈原,却都无功而返。后来,人们怕江中的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便将煮熟的糯米团丢进江中喂鱼虾以保屈原躯体。

挂艾草、菖蒲,则是人们为了驱瘟辟邪而形成的习俗。在古代,五月也称为“恶月”,瘟疫盛行,人们会把艾草、菖蒲挂在大门上,以保一家平安健康。也有人把艾草晒干,用火点燃后,用来驱除家中的蚊虫等害虫。艾草和菖蒲都可以做为香囊里的材料,利用其气味使自己免受蚊虫叮咬。当然,这也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祝福。

在这一天,有的人还会喝雄黄酒来驱邪扶正,这是因为端午这一天也被人们称为“圣日”,古人认为在这一天喝药酒更有效。这时,你应该会想到小孩不能喝酒,该怎么办呢?没关系,可以把雄黄酒摩擦在手脚,达到驱除蚊虫的效果。也可以用雄黄酒在额头上写个“王”字,这个字并不是代表着长辈想让他的子孙成为大王,而是希望邪恶之物远离子孙,祈求他们将来平安幸福。

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对端午节的习俗有了更深的了解呢?这些习俗,我们家乡年年都有。如果想切身体验一番,欢迎您到我的家乡来做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端午节的习俗作文600字

全文共 660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端午节,大家一定不会感到很陌生,唐代大诗人殷尧潘的一句:“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早就成了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

端午节又称重午节、端阳节。它与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华三大节日,端午节最早起源于农历五月五日。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各地说法不一。有说是为了纪念屈原,于是,热爱屈原的人们不愿让鱼虾吃掉起源的尸体,为了让屈原安息,就往江里投了许多食物。还有说是,源于古代百越地区对龙图腾的崇拜与信仰。于是,在五月五日包粽子、赛龙舟就渐渐成了当时古人们的习俗,这样的习俗就被一代一代的人们传承了下去,也就成立我们所说的端午节。

端午节为什么要包粽子呢?这是因为《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屈原的好朋友,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用五色绳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按照那位朋友的方法去做,世代相传,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端午节的食品。

每逢端午佳节,子女们都会带着老人们、朋友们共品粽子,共亿过往,闲忆家常,一起在湖面上赛龙舟,说说笑笑,老人们见到子孙承欢膝下,劳碌一生的辛酸也就随着笑声烟消云散了。

历代文人墨客,对端午节也是别有钟情的。宋朝作家文天祥的“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表达了文天祥对端午节的喜爱之情;唐朝作家文秀的“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表达了他对屈原的同情之心;北宋张丰的“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表达了他对北宋的一片忠诚之心和对屈原的敬意。

最后,在这端午佳节里,祝大家过得健康、愉快、喜乐、平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端午节800字

全文共 834 字

+ 加入清单

我对童年端午节的记忆始于栀子花,裙角飞扬的时候,夏日里栀子花儿绽开了,层叠花苞次第怒放,和着悠长清香,端午节的脚步近了。

我自小生活在豫南一个有山有水的小镇,每到端午节来临的时候,大街小巷里时不时会遇到一些提着篮子的卖花人,篮子里放着一朵朵洁白如玉的栀子花,袭人的花香将小镇填满了节日的甜蜜和快乐!爱美的女孩儿们买来两朵插在麻花辫上,袅袅走过,花香,人美。

栀子花开,孩子们对节日的渴盼也越来越浓烈,大人们也似乎要把生活的忙碌和经济上的不宽裕暂时忘却,着手准备过节的物品迎接端午了。母亲一趟一趟地上街采购,买回什么粽叶、艾草哇,雄黄啦,还有香料、彩线。买完东西,和家家户户一样,在端午前一天,母亲和姐姐们把糯米泡上,糯米不宜泡太长,那样口感不劲道。在母亲灵巧的双手中,那散乱的粽叶和糯米转瞬间亲密接触成一个结实饱满的粽子,棱是棱,角是角,看得我眼花缭乱,笨手笨脚地我也想一试,嗨,糯米怎么也不在粽叶里老实呆着,滴答着落到盆里,母亲笑着赶我走:别添乱!不多会的工夫,母亲她们包好了粽子,放在一口大锅里煮。然后还要架起地锅炸油馍,听着锅里咕嘟咕嘟的响声,看着那腾起的油烟,想着那糯米粽蘸糖吃的香甜和油馍的脆香,感觉过节的日子真美呀,幸福极了!

夜晚,母亲找来各种颜色的花布,用剪刀裁成一小块一小块地,拼成一个个形如簸箕、小猴、公鸡样,用棉花填充好,再放点香料,用一节节蒜梗做缀穗,穿针引线,一会工夫,可爱的小香囊就做好了。我挂在胸前当作项链,手腕上带着五彩线,美滋滋地炫耀着,想象着第二天上学,一定要和伙伴们比比谁的香囊漂亮,谁的香囊出彩!

而今,端午节悄悄地走来,大街上粽叶、香囊、肚兜等传统民俗物品却难觅其踪,想吃粽子,一年四季都可以在超市里买得到,很少有人动手包了。在物品日益丰富的经济形势下,在方便快捷的生活节奏中,在西方节日的潮流冲撞下,人们的传统节日文化意识逐渐淡薄,端午节的记忆留在了大多数人的童年记忆,80后、90后乃至更后出生的孩子,他们的童年又何尝有端午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三年级端午节

全文共 805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中国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端午节是我们中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我们中国人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呢?这里有着不少的传说,最著名的的就是为了纪念我们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是我们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人民“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我们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过端午节,我们中国各地有非常多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我们中国中部的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钟馗与一个离奇传闻有关,相传我们中国唐代(618年-907年)的皇帝病中梦见一大鬼捉一小鬼而啖之,自称钟馗,醒后令画家吴道子描成画像,相貌凶残丑陋,以为打鬼、驱邪、除祟之用。

挂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赛龙舟:据说我们中国古代百姓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