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端午节的关于端午节的作文【精选20篇】

导语: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十分深厚,每一个节令都对应一个节日,在这诸多节日中,我最喜欢端午节。下面是开学吧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作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浏览

5999

作文

1000

端午节优秀作文高1

全文共 867 字

+ 加入清单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这是奶奶在端午节时教我的歌谣。记得爸爸常跟我说起他童年的往事,在他的故事里,端午节对他是一个充满好奇而又充满期待的节日:在初夏那个节日的晚上,剥开一个粽子,满屋飘香,大家围在一起,小孩缠着大人讲那个熟悉但却百听不厌的故事:两千多年以前,古老的中国战火纷飞,在农历五月初五的那一天,有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看到自己的国家面临着亡国危运,而他心中的抱负却无法实现,他悲痛欲绝怀抱着石头投向波涛滚滚的汨罗江,他就是屈原;渔民划着船,四处寻找他们爱戴的屈原,他们为了让水中的鱼儿不吃掉屈原的身体,就把糯米裹在散发着清香的竹叶里,投到了江里……每当故事讲到这时,大人们总会指着天空说:“你看,天空中那颗最明亮的星星,就是屈原化成的。”而小孩子们便会抬起头遥望着那深邃的天空,寻找那颗最明亮的星星。事情已经过去了两年了,可我依然记忆犹新,因为它让我明白,同学之间的爱是最珍贵的,是不可缺少的。现在“爱”这个字已经成为我人生字典中的常用字,我爱这个汉字——爱。

又到一年粽飘香,你是否对端午节有所期待呢?吃着粽子,是否能吃出粽子中的那段故事?遥望天空,隔着笼罩着的蒙蒙工业雾气,是否还能望得见天上那颗闪耀的星星?

高楼大厦平地而起,大片的麦田消失了,在城市的边缘,我们已经很难看见“出门一望麦儿黄”的景象了。是啊,时空的变换,端午节是否也在这钢筋水泥的挤压中越走越远呢?喧闹的城市,承载着人们太多的欲

望,父辈们的欢乐,是否已淹没在城市的闪烁的霓虹灯中了呢?

我们已经不能理解父辈们少时的期待了,只要我想,随时都可以吃到各式各样的粽子,而粽子的味道似乎也越来也乏味,而我们感兴趣的是笑容可掬的麦当劳叔叔,那慈眉善目的肯德鸡爷爷;我们也对那古老的故事也缺乏兴趣了,只要我想,我随时可以在网上看米老鼠和唐老鸭!对奶奶教我的歌谣,我也觉得有些老土,只要我想,我随时可以在我的mp3播放器中录制各类摇滚歌曲!

然而,我们没有感到缺少了一些什么吗?我们似乎缺少了一些快乐,缺少了一些向往,缺少了一些责任。在喧闹中,我们正在迷失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端午节日记500字中考预测

全文共 492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叫龙节。

说起端午节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秦国侵略,心如刀割、但他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五月五那天他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后,抱着石头,投进了汨罗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把准备的饭团与鸡蛋等食物:“噗通、噗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赛、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

端午节又称重五,许多风俗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彩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成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文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酒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每逢端午节,人们把房子打扫干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滋生。

马上要端午节了,今年我要学会用一个新本领——包粽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端午节作文写作大全

全文共 51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一个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这天,徐老师带我们去富兰城堡,说要给我们一个惊喜!

到了富兰城堡,我一进去就发现有个胖胖的厨师正在门口欢迎着我们呢!我看了一下右边,有一座假山水池,里面有荷花、荷叶等,还有一条条灵活又害羞的小金鱼,它们看见了我,一下子就躲了起来。

老师带领我们上楼,让我们坐在早就安排好的椅子上给我们讲了一些关于端午的来历,屈原的故事等等,我听得入了迷,原来端午节还有这么多的文化呢!

终于等到最激烈的活动--快乐寻宝,老师还在讲规则,可是我的心早就飞到了九霄云外,想象着宝藏的样子,思索着宝藏会藏到什么地方呢?我用我的火眼金睛四处扫射着,宝藏究竟藏在何处?

游戏一开始,我就像猴子在找香蕉似的上蹿下跳,东翻西找,终于找到一张牛排的优惠券和一张今日新品的饮料的优惠券,我一蹦三尺高,高声欢呼起来

我跑到老师那里回答问题,第一题就把我给难住了,看见别人一蹦一跳的早就走了,我心里很是着急,还好我身边的天才老爸告诉了我,我也急急忙忙地告诉了徐老师,回答完后,我深吸一口气一下子扑到爸爸的大肚子上面,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了。

回家的路上,我非常高兴,心想:今天过得真愉快,不仅长了知识,还玩得很享受,真希望还有这样开心的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端午节800字

全文共 772 字

+ 加入清单

盼星星、盼月亮,我终于盼到了粽子飘香的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只会吃粽子不会包粽子的我暗下决心,今年端午节我要跟奶奶学包粽子!体验一下包粽子的乐趣。

姥姥包粽子的手艺是一流的。她把粽叶放到水里浸泡着,再把洗好的糯米、红枣和红豆放在一旁,准备当馅用。接着,奶奶用小勺子将糯米舀进两片粽叶卷成的“小斗”里,再用一再用手把米压平,接着把粽叶像糯米上一盖,然后用向我们叠小星星似的把粽子包成了一个漂亮的小三角形,然后用线扎好。这样,一个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我看着姥姥熟练地包着,就拉着姥姥的衣角,说:“姥姥,您教我包粽子吧!”奶奶脸上绽开笑纹,说:“好呀!

我先挑选好几张粽叶,乍一看,它们真像一条条碧绿的腰带。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把粽叶往中间一折,粽叶果然变得像”小漏斗“一样。姥姥说:”这时候要注意别把粽叶折破了;还有,舀米进去时,手要将‘小漏斗’握紧,不然就扎不结实,一煮米全散了,咱们就得喝米汤喽。“我把姥姥教的”包粽子秘诀“牢牢地记在心里,小心翼翼地尝试着。我把米填完后,又开始包,可米没有压牢实,在第三折时,米全散开了。我愣愣地看着,心里有些小难过。但我并不气馁,又用心包了一个,这回总算没有漏。可是包出来的形状就像一个人被五花大绑着。我又一次次地尝试,这回是米填多了,那会儿是粽叶散开了……后来,我好不容易包好了一个粽子,仔细一看,本来应该是三角形的粽子,我把它包成了一个”六边形“!它和姥姥包的粽子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我包的粽子简直就是”丑小鸭“。我心想:”我一定要包得更好些,否则太没面子了!“我又认真地包了几个,果然一个比一个成功,我高兴极了!

姥姥把他们放进锅里煮着,不一会儿,便飘出了一股清香,一想到香香的粽子,我的两眼就放光。

又到粽子飘香时,今年,我吃的可是自己包的粽子,虽然包得不算很好,不过我很高兴,很有成就感。端午节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二年级作文端午节怎么写

全文共 67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故事吗?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妈妈。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节妈妈都用芦苇的叶子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将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然后先放一个枣,接着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再夹几个枣,最后用线把叶子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等所有的粽子包完后,妈妈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你就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厨房……闻得我们直流口水,看起来特有食欲,所以,每当吃粽子时,我们总是吃得很多!

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还要赛龙舟哟!我最喜欢看赛龙舟了,在端午节这一天村里都会组织一次小型的“赛龙舟”比赛。家家户户身强力壮的男人都要参加,女的靠一边,只有观看的份儿,几十个水手都拿着桨,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士气高昂,用力地敲着。“加油,加油!”场外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的呐喊声、助威声,水手们听了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力争第一个到达终点。整个赛龙赛龙舟的场面非常壮观、热烈。

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描写走进端午节六年级

全文共 1052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民俗节日,距今已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华的传统节日之一。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a folk festival with a long cultural history. It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2,000 years. It i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festivals of China .Essence

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相传是专门纪念屈原的。屈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因皇上听信了臣所言,把屈原投到了汨罗江里。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会划着龙舟往江里仍粽子,意在:让江里的鱼虾吃粽子,而不要伤害屈原。 minister said, he cast Qu Yuan into the Luo River.In order to commemorate Qu Yuan, in the fifth day of May each year, the dragon boat will still be dump into the river, intending: let the fish and shrimp in the river eat rice dumplings, not to hurt Qu Yuan.

在北方,端午节还有绑花绳、戴香包的习俗呢!瞧!妈妈把几根彩显捻在一起,就出现了彩虹的颜色,然后,把这些绳轻轻地、松松地绑在我的脖子上、手腕上和脚腕上,这些喜庆的绳立刻给我增添了几分神气和英俊,就像三头六臂的小哪咤。

另外,端午节还有一个插艾的习俗,这个习俗来原于一个古老的传说:在唐朝末期,黄巢带领着起义大军,浩浩荡荡、南征北战,一路上杀富济贫,可是,由于当时通讯条件落后,,农民根本无法和黄巢、起义军取得联系,最后,黄巢想出了一个办法,在起义那天,让农民家家户户以艾为信号,插在门上。后来慢慢地,插艾就有了“驱魔辟邪”的说法。

其实,经过千百年的演变,这些风俗虽然流传了下来,但与它本来的意思已有了出入:粽子变成了人间的一道美食;赛龙舟变成了娱乐活动,它既锻炼了人的身体,陶冶人的情操,又增进人们之间的感情和交流;你看!高高插在家家户户的门没处的艾,不正告诉我们,家家友爱、处处有爱。让我们一下子想到:爱国、爱家、爱护、爱心、关爱、友爱、喜爱、钟爱等等这些美好的词语。

端午节是一个爱(艾)的节日!让我们生活在爱(艾)的气氛中,让世界充满爱(艾)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端午节的习俗作文600字

全文共 60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端午节,听爸爸说端午节是我国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传统节日,它又叫艾节、夏节和送时节,而且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历代说法不一。有的人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战国时期因遭馋不用,投汨罗江而死的.屈原;有的人说纪念吴国忠臣伍子胥的;有的人说纪念东汉孝女曹娥,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孝女曹娥昼夜沿江号哭,因为后在端午节投江,五日后报出父尸。

除了各种传说,各地的端午节的节俗很多,吃粽子就是端午节的饮食习俗,是纪念屈原的屈原投江后,老百姓怕鱼类吃屈原的遗体,便投米团、筒粽和鸡蛋喂鱼,后来渐渐变成了吃粽子。端午节人们还要把屋子打扫干净,还要在厨房里撒上雄黄酒,用来杀死青虫或防止毒虫孽生,并用雄黄酒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上:“王”字,在耳,鼻上涂抹。赛龙舟也是一个传统习俗,也是跟屈原有关,他在端午节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乃以船捞求,后变成了赛龙舟。

我还知道别的地方端午节的习俗,在山东省临青县儿童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布鞋,在鞋面上画上“五青”。意思是借屈原的墨迹来杀死它们。南京过端午节,各家要准备一盆清水,加入少许的雄黄水、鹅眼钱两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睛,称为“破红眼”,据说可以包一年没有眼病。高邮端午节比较特殊,有系“长命缕”、“贴五毒”、“贴灵符”、“贴黄烟子”吃“12红”等习俗,孩子们身上要挂“鸭蛋络子”。

现在的端午节,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已经成为人们休闲会友的日子了。无论怎样的节俗,带给大家的,都是一份欢乐的甜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端午节有关高三作文

全文共 1034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赛龙舟,不禁令我想起那宽阔的珠江江面上,锣鼓震天、百轲争游的精彩场面。随着人们的喝彩,喧闹声,粤曲《赛龙夺锦》那悠扬的乐调,我的心潮也翻腾了起来了!只见江面上清波荡漾,一排排蓄势待发的龙舟一字儿地排列着,热闹极了。那就是一年一度龙江镇的龙舟竞渡。

赛龙舟,是一种传统的民间的活动,以顺德人为代表的珠三角人民尤其喜爱龙舟活动,可分为游龙(以漫游、观赏表演为主)和赛龙(比赛竞速为主)。由于龙江镇河流交错,山清水秀。正因为这样,今年当地政府值欢庆端午佳节之际,举办了龙舟竞渡。

记得那一天,我们一家人早早地来到龙江镇准备观赏龙舟,可谁也没有想到,江岸便早已挤满了人,到处周围人山人海,彩灯高悬,旌旗飘扬,呈现出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五花八门的“蛟龙”在江面上“蓄势待发”,水手们精神抖擞,各自都舒展着优美的身姿……比赛即将开始了!

正午12点,比赛进入了倒计时,就要“放龙”了!“三、二、一,准备——”只见周围的观众紧张得流下了豆大的汗珠。“啪啪……”随着鞭炮的响起,龙舟竞渡正式开始了!

一条条“蛟龙”如箭离弦”,千船齐发,飞一般地划啊划,欲争群龙之首。此时,站在“龙头”的鼓手张锣结鼓,乐声响起江面,欢声笑语也在两岸回荡。只见各个龙舟队的健儿激浪高歌,狠劲猛划,奋力冲刺。领头那只“蛟龙”奋力“飞腾”着,后面的也不甘落后,领头的龙舟被后来者超越了。原先领头的那只船不服气,水手们怒发冲冠地向前冲——好一幅千船竟发的壮丽图景啊!

谁知突然遇上风太大,竟然把领头的那条龙舟弄翻了,十几条紧跟在后面的船见到机会来了,马上超越他们了!正在危急之时,掉到水里的队员并没有惊慌失措,他们齐心协力地把沉船弄好。一次失败了,引得人们哈哈大笑,好一幅人与自然博斗的壮观图景啊!但队员没灰心,重头再来!船终于弄好了!队员们爬上船,奋起直追,永不放弃。

经过十几个回合拼搏,受过挫折的那条毅力坚强的龙舟,终于反超越了原来的那些船,抢先冲过了终点,闯进龙门,勇夺锦标啦!顿时两岸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大家都欣喜若狂地喝彩着,为水手们的精彩表演欢呼着,呼喊着他们心中英雄的名字,热闹极了!

今天的见闻使我觉得,赛龙舟这种精彩的民间活动,就像我们的人生那样,既精彩刺激,又充满艰辛困难;既会失败挫折,也会成功夺标。失败和挫折谁没遇到过呢?跌倒了爬起来再走吧!阴沟翻船虽然可怕,但挣扎爬上船,仍可以划向理想的彼岸,登上光辉的顶峰!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只要能像水手们那样不畏艰难,去奋力“冲刺”,就一定可以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小学生端午节的作文

全文共 446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的晚上,我和妈妈一起去美丽的西施故里游玩。

走啊走,我看到了一根爱心棒棒糖,很想吃。就跟妈妈说:妈妈,我想买这根棒棒糖!回来的时候再给你买妈妈说。我点了点头,又向前走去。走着走着,我发现前面热闹非凡。我想:这么热闹的场面怎么能少得了我鲁一谕呢?我钻过人群一看,原来是让我们儿童去划船,其实就是一个船加上左右两个转盘,转盘上连着一个把手,让我们转动,两个把手全都转,船就会在水里前进或者后退。只转一个,就会朝不转的转盘方向转弯。我一会儿就学会了。我玩得很开心,忽然,一个穿绿色衣服小男孩开着船撞了过来,我急忙把船转弯,但还是被他撞到了玩了十分钟,我们就回家了。唉,这一玩就用去了十元钱,我们只带了十二元钱,现在只剩下了两元,我想那根棒棒糖肯定买不成了,因为那是一个大大的。可在西施故里的门口,我看到买木莲豆腐的老婆婆,我就上去买了一杯,真便宜,一元钱就够了。我回家的时候,看到妈妈幸灾乐祸地笑着。我问妈妈:妈妈,你怎么这么开心?妈妈说:你没能吃到棒棒糖,却吃到了木莲豆腐!妈妈真是个乐天派!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关于高二端午节的训练

全文共 614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江西省永新县,是井冈山脚下的一个小县城,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每逢端午节,人们简直就跟过年一样高兴。家家户户都在门头插上茱萸,并把房子打扫干净,还会在水沟里和草丛中撒上石灰。

大人们会煮很多鸭蛋,并用颜料把蛋壳染成红色。小孩们就把鸭蛋装在一个小布袋里,挂在脖子上,去和其他小朋友“碰蛋”。鸭蛋被碰破的小朋友就被淘汰了,另外一个小朋友又去找别人碰,直到蛋被碰破为止。

端午节前几天,大人们就泡好糯米,去山上采一种足足有大人手掌那么大的竹叶,当地人管这种竹叶叫“箬叶”。采回来后,把竹叶放在清水中泡,使竹叶变得又柔软又干净。这时全家人在一起,一边包粽子,一边聊天。包的粽子可是五花八门:有的粽子里全是糯米,那是原味的;有的粽子里加些花生、红枣,那时甜味的;有的粽子加的是肉或者蛋黄,那时咸味的。

端午节这天,村里人要做鲜美无比的炒血鸭,用艾叶的嫩芽做的米果和米粉肉。最让我感到奇怪的是米粉肉,因为平时做米粉肉,放了盐也不能保存几天,而在端午节当天做的,却是不放盐也可以保存一个来月,真神奇呀!所以,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去买许多肉,沾上米粉,做成米粉肉,端午节吃一点,其余的放在外面晒干,留着以后吃。还有,端午节这天,家乡的男女老少,都会在米酒里放一点雄黄粉,做成雄黄酒,并用雄黄酒在儿童的额头点一下,据说可以驱邪呢。

家乡的端午节,有滋有味的端午节,让我一想起来,就能闻到那粽子的清香,口水情不自禁要流出来了!我喜欢家乡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端午节的优秀作文高2

全文共 688 字

+ 加入清单

一说起端午节,心中就会想起“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节的由来,有很多说法。一般都认为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我们苏州一带端午节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吴国大将伍子胥。伍子胥原是楚国人,到吴国后受到吴国阖闾信任,对吴国的贡献非常大,苏州的老百姓得益匪浅。他兴建了规模宏大的阖闾大城,开凿了我国最早的运河胥溪,推荐了大军事家孙武,使吴国很快强盛了起来。

后来伍子胥因遭馋言被吴王处死,苏州的老百姓很怀念他,在民间封他为“涛神”。由于他是五月初五被投入江的,所以苏州人民在那天总要纪念他,故有“五月端午迎伍胥”的说法。

真的,说来也怪,每年的五月初五,胥江的水最汹涌,人们常说这是伍君显灵了。

在苏州,端午吃粽子是少不了的习俗。到时,古城的大街小巷里荡漾着粽叶的清香。不过更使人难忘的却是赛龙舟了。为了纪念这位为苏州人民作出过巨大贡献的正直大臣,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在苏州的胥江进行龙舟比赛。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之一。在古代,苏州龙舟已经制作得很讲究了。那些龙舟被人们做成花船的模样,上面系满着各色的彩绳,随风飘荡,令人眼花缭乱。

赛龙舟的场面也是热闹非凡。那一天,男女老少几乎倾城而出,争睹赛龙舟的风采,那时候胥江两岸彩旗飘扬,十几条龙舟像离弦的箭在水面上“飞行”。各式龙舟你追我赶,各显本领,互不相让。每一条龙舟都牵动着许多观众的心,这种龙腾虎跃的热闹场面,如能身临其境,一定会让你热血沸腾,跃跃欲试。

……

又闻到了厨房里那香喷喷的粽子味,孩子们欢快的儿歌,也从窗外轻轻地飘来,“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1000字

全文共 951 字

+ 加入清单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是唐玄宗赞誉粽子的佳句。可见粽子在百姓生活中有很重要地位。恰逢端午佳节,家人团聚,亲手包上几个粽子,是对节日最好的纪念。

每年端午我都是在外婆家度过,以往都是外婆包好我吃现成的,这次我特意要自己动手体验下包的乐趣,一盆竹叶、一盆大米、一份肉、一份酱。简单的操作,却需要很高的技巧。一开始我心里想,这有什么难的,可没想到手刚和竹叶接触,就如闪电般的缩了回去,原来竹叶上有很多刺,拿的方法不对就会割到手。下一步是要把竹叶卷起来,这不仅关系到粽子的形状是否好看,还会影响粽子在蒸煮时会不会散开。我左试右试一直没做出合适的形状,根本没办法往里面放馅。我不断努力尝试,终于可以将竹叶很好地卷起来。接下来就是放米了,先放三分之二的白米,再放肉馅,最后放满白米。这一步骤需要控制好米量,米少了会包的不实,米多了会把叶子涨破。我就实实遇到这个问题,只管馅放的痛快,结果太紧了,米和肉都哗哗的流了下来,这下要从新来了。用绳子捆出好看的三角形状,是包粽子手艺高水平的体现,我学着外婆的样子,上一圈下一圈费了好半天,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可一看外形,乱七八糟扁扁踏踏,三角形硬是包成了椭圆形。与其说是粽子,倒不如说是大饼。可不管怎么说,总算是有一点成就,我利用总结的经验,循规蹈距一步一步慢慢从新又包了一个粽子,看似比之前的好一点了。然后是第三个,第四个,虽然手法越来越流畅可形状一直不完美,这时外婆过来,手把手教我包粽子的步骤。在外婆的指导下我的粽子开始有型了,最后我完全熟悉了包粽子的步骤;先两手一捏,把粽子的形状捏出来,然后再把上面的叶子按下去,将四周的的边往里推,最后压住粽子封口把多余的叶子包严压平,再拿绳子捆住他的三个棱角,这样一个有模有样的粽子就包好了。吃着自己包的粽子是不是格外的香甜呢!

粽子的种类很多,有糯米粽大米粽和豆粽。口味也丰富,可放肉放枣放蛋黄,咸甜均可。它们的外表是一样的,只有剥开后才知道实际的味道。就像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只有深入到内心,才能真正看清事物的本质。包粽子的过程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从生疏到熟练的过程,每一步都要认真去做,不求快不贪多,水平就在重复的步骤中慢慢的提高了。任何事情都是这个道理,只都要有恒心,有毅力,虚心请教,不急于求成,最终都会获得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端午节优秀作文高1

全文共 68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端午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在这一天,人们有吃粽子、赛龙舟等民间习俗。

今天,我们全家人来到江边看龙舟比赛。江边人山人海。我好不容易才挤进这拥挤的人群中,站在这人群中,我真有一种唐僧师徒步入火焰山的那种炎热的感觉。当主持人宣布去年冠____——红队出场时,江边顿时沸腾起来。不一会儿,所有的队伍都出场了,他们做好了最后的准备,都蓄势待发。

当裁判员一声令下,所有的队伍一起出发。这次比赛共有七支队伍参加,他们的龙舟按彩虹的颜色顺序排列。有的队伍依照船头指挥员擂鼓的节奏前进着,拼命地前进着,一下子领先排在了前头;而有的却弄得手忙脚乱,落在了最后,正所谓:欲速则不达。江上的选手们使劲地划着,在江边观赛的人们也没闲着。他们不断喊着加油助威的口号,助威声一阵比一阵强大。选手们在观众的助威声中显得更加卖力,更有冲劲。指挥员擂鼓的声音震耳欲聋,选手们配合默契,富有节奏,各个队伍都士气高涨。

比赛渐渐接近尾声,对于选手们来说,可以算是已经到了冲刺的阶段。观众们都屏住气,全场几乎没有呼吸声,只有船上指挥员的擂鼓声。红队依旧领先着,排在最后一名的紫队开始奋起直追。这时,有的观众忍不住了,高声地喊着,为紫队打气,这也让紫队更加充满信心。紫队连续超过了五个队,一口气将自己的排名提升到了第二位。这时裁判员鸣哨了,比赛也随着哨声结束了。最终,红队卫冕冠军成功,紫队获得了第二名,刷新了队伍的最好成绩。观众们再次沸腾起来,对紫队这种奋勇争先的精神给予鼓励。

比赛结束了,时间也在飞快地流逝着。今天,我看了一场精彩的比赛,也过了一个欢乐的端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四年级端午节

全文共 753 字

+ 加入清单

每一条彩绳背后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题记

前两天大连一直阴雨连绵,太阳没露一下。昨天总算碰上了一个晴天。

今天,从补习班回家,一个人底着头,漫不经心的走着,突然看到地上躺着一根已被剪断的彩绳。据分析判断,这里前一阵子应该是一个小水凼。(端午过后的第一个雨天,要把手上的彩绳摘下来,扔到水凼里。算是一种习俗吧!)这才突然反应过来。端午节已经过去很久了。望着地上此时孤零零的彩绳,不可抑制的想起奶奶。

我的小学生活大多是跟爷爷奶奶一起度过的。这时的自己这么无邪,这时的日子这么温暖。

这时,在端午节的前一个晚上,奶奶会把我搂在怀中,我可以清楚的感到她的体温,跟她血液中流淌的爱意。我静静的听着奶奶轻微的喘息声,看她变魔术般的将普通的彩绳,拧在一起,编成好看的结。然后她会用她的大手托起我的小手,认真而小心的将彩绳系在我的手腕上,脚踝上。清楚的记得她的这双大手这么温暖,却这么粗糙。当时的我还会天真的问奶奶,为什么不好好保护自己的双手。而奶奶只是莞尔一笑,不予回答。现在想起,才晓得,这是岁月在奶奶手上留下的烙印,是她经历无数风雨坎坷的见证。系好后,奶奶总是会端详一番,似乎在欣赏她的杰作。而这又是一种怎样的目光啊!宛若三月中微风对嫩柳的抚弄;秋日里月光对修竹的依恋。又似晨曦中露水对小草的滋润;暮霭时夕阳与水面的辉映。奶奶澄澈的眸子中,满满的,是对我的宠爱。

至今,这种感觉依旧十分真切。仿佛还能感觉到奶奶的体温跟目光。

只是后来,我回到大连,回到妈妈身边。她的工作总是这么忙,忙到无暇顾及节日的到来,更不要说为我系彩绳了。

被忽略的端午,我已过了好几个。竟习惯了没有彩绳的节日。只是当看到同学手上带着五颜六色的彩绳时,我虽然会不屑一顾,说这是小孩子的.东西罢了。但心中,还是会想起奶奶,想起这童年用爱编织的端午的彩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端午节主题作文300字

全文共 410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端午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古代伟大诗人屈原。所有地方的人都在为这快乐的节日做准备,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的气氛。在我们家的端午节那真是既充实又温馨的哦!

记得今年端午节,我们家处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端午节那天,我们全家商量着今年要来点什么呢?这时,我脑子里的一根筋“嗖”地一下子蹦了出来,来办一个包棕子大赛,说干就干,我连忙把亲朋好友全部都请来参加包棕子大赛。正在大家都手忙脚乱忙着包棕子的时候。突然,我抬头一看,这些棕子不是破了,就是没包好。唉,怎么样可以获胜呢?忽然,一个念头在我脑中一闪而过,我为什么不做一个心形的棕子呢?我先把棕叶折成心形,再把糯米及肉放在里面,将棕叶包扎起来,用绳子系好,这样一个心形的棕子完成了。

看着大家陆陆续续包好的棕子,我觉得我这个心形的棕子很特别。然后小心翼翼的将它们放入锅中,不一会儿,美味的棕子出炉了,大家争先恐后地抢着自己的成果,

今年的端午节既特别又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端午节的由来的作文700字

全文共 637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快要到了,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还是我来告诉你们吧!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重午节。关于端午节还有一道儿歌:“五月五,这就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但是今天的端午节,更多的就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相传赛龙舟,这就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到江河,这就是为了不让鱼蛟虾蟹吃屈原的遗体。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屈原的故事。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大地以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为雄,它们各国之间为争夺土地,使中原大地战火连天。当时,屈原就是楚国的左徒官,他劝楚怀王要仁治,不要听信小人谗言,可怀王不但不听,还听信谗言革职屈原。悲愤痛心的屈原,便写下了不朽的诗篇——《离骚》与《天问》。公元前278年,楚国被秦国攻破,屈原精神受到了极大的打击,面对国破家亡,百姓疾苦,自己却无能为力,于是在极度失望与痛苦中,抱石投入长江东边的汨罗江。闻讯赶来的楚国百姓纷纷划船,到江中打捞屈原的尸体,并拿来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鱼蛟虾蟹,让它们不要啃吃屈原的尸体。两千多年过去了,但诗人屈原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心间。如今,每到农历五月初五,人们就要划龙舟,吃粽子,来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

当然,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尽相同,但都要吃粽子、插艾叶、戴香包、赛龙舟。我们这儿除了上述的这些,还有送绿豆糕、吃绿豆糕的习惯。

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不仅仅因为它能吃粽子与绿豆糕,更因为它是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小学二年级端午节精选作文

全文共 832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是一个热闹的节日,也是一个家人团聚的节日。在这一天里,人们都要包粽子、挂艾草、扎香囊、煮鸡蛋,还要绑五彩绳,通过这些传统习俗来避灾祈福、庆祝节日,同时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传统风俗项目多种多样,但我最喜欢的要数包粽子了,因为这是一种特定节日才能品尝到的甜美食品。

端午节当天,奶奶都会来到我们家里,亲手为我们包粽子,这可是奶奶的拿手绝活,只见奶奶习惯的坐在板凳上,拿起一片早已浸泡好的粽子叶,双手一交叉就将粽叶兜成一个圆锥形的小兜兜,先放一些已经浸泡的十分饱满、白滑的江米垫底,然后放入花生仁、大枣,再用江米将其覆盖,直到装满粽叶的小兜,手法绝妙的奶奶一下就把它裹成了一个“立体三角形”,再迅速用马莲绳将这个“立体三角形”捆绑个结实,就这样一个小粽子就包好了。

看着奶奶微笑的脸庞和娴熟的动作,我也迫不及待地想一试身手。于是,在奶奶的指导下,我拿起一片粽子叶,有模有样学着奶奶的动作包了起来,兜小兜、放江米、埋大枣、扎马莲一板一眼,可结果还是不太理想,那粽子被我包的七扭八歪,完全看不出是“立体三角形”但那毕竟是我的亲手杰作,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奶奶身手利落已经包好了全部的粽子,把它们放在一个大锅里蒸了起来。粽子需要好长时间才能蒸好,所以闲不下来的我就去帮爸爸挂艾草,爸爸个子高,负责把一束艾草悬挂到家门的上角,而我负责给爸爸递送着工具,在我们的通力配合下,艾草很快就挂好了,看着绿绿的艾叶,希望我的家人们都能够健健康康。

“粽子出锅啦!”一直在忙碌的奶奶喊道,还在门外的我早已经闻到了粽子飘出来的香味,口中也早已生津,不住的咽着口水。热气腾腾的粽子被摆放在妈妈已经准备好的一桌饭菜中央,劳苦功高的奶奶被请入上座。对了,好像还缺少了点什么,赛龙舟啊!打开电视,精彩激烈龙舟比赛正如火如荼,吃着香甜的粽子,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开心幸福。

这就是我喜欢的端午节,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伟大的传统节日,它给了我们带来许多快乐和温暖亲情,我爱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小学端午节的习俗

全文共 598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端午节,大家都不会觉得很奇怪。唐代大诗人殷说:“谁说端午节呢?传闻屈原早已是家喻户晓的古语。

端午节也被称为重午节和端阳节。它与春节和中秋节一起被称为中国的三大节日,端午节起源于农历五月初五。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众说纷纭。有人说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热爱屈原的人不希望鱼虾吃掉起源的尸体。为了让屈原安息,他们往河里扔了很多食物。也来源于古代百越地区对龙图腾的崇拜和信仰。所以在5月5日,逐渐成为当时古人的习俗,这种习俗代代相传,从而确立了我们所说的端午节。

端午节为什么要做粽子?这是因为《初学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汉建武年间,长沙人夜里梦见一个人,自称是屈原的好朋友,对他说:你所祭祀的一切,都是被江中的龙偷走的,以后可以用艾叶包裹,用五色绳索捆绑。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按照朋友的方法做了,代代相传,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端午节的食物。

端午节时,孩子们会带着老人和朋友们分享粽子,分享过去,回忆他们的家常生活,在湖上赛龙舟,一起谈笑风生,当老人看到他们的儿孙在庆祝膝盖时,他们努力工作的痛苦就会随着笑声消失。

历代文人墨客对端午节也有特别的喜爱。宋代文学家文天祥贪图子弟,蒋年年夺金。表达了文天祥对端午节的热爱;唐朝的文学家文秀,笑不出楚河的空,所以洗不直。表示了对屈原的同情;北宋时,张峰国亡于今,天下只剩离骚,表达了对北宋的忠诚和对屈原的敬意。

最后,在这个端午节,祝大家健康、快乐、快乐、平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端午节优秀

全文共 732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真是一个有趣的传统佳节!

每当五月端阳来临时,阵阵粽香总让我想起那一幕感动的情景……

两年前的端午节那天,夕阳已经完全下山了,我和妈妈还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大街两旁飘来一阵阵粽子的香气,我的肚子早已经饿得咕咕叫了,我是多么想吃到喷香的粽子啊!我甚至幻想此时天上能突然下起粽子雨,那样我就可以饱餐一顿了。于是我向妈妈央求:“妈妈,我要吃粽子!我要吃粽子!”听到我的央求,妈妈立刻说:“好的,可是现在我身上并没有钱。这样吧,我们先把书包放到家里,拿了钱再去买粽子吧。”听了妈妈的话,我不吭声了。尽管嘴里不叫喊了,但是想吃粽子的心情依然十分强烈,有增无减。可是,身边没有带钱,又能怎样呢?我只能等着……

一到家门口,我们居然发现门外多放了一双鞋子,瞧那鞋子沾满了泥巴,会是谁的呢?妈妈掏出钥匙打开门一看,原来是奶奶来到我家里了!最让我喜出望外的是我的鼻子闻到一股清新浓郁的粽香,还没来得及和奶奶打招呼,我已经迫不及待地跑到厨房,从一大堆散发着热气的粽子中拿起一个,解开箬叶,就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好像一个干渴的人突然发现一大眼清泉一般……。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样子,奶奶笑呵呵地说:“吃慢点!小心噎着!我就知道你们工作忙,来不及包粽子,所以一大早就起来包好粽子,烧熟了给你们送过来。”

我一边吃着粽子,一边不住地点头称赞:“好吃!真好吃!真香!”

我一口气连吃了三个粽子,还觉得意犹未尽。吃着这及时而来的粽子,在看看奶奶那满头的白发,布满皱纹的脸,我突然觉得自己很感动。奶奶已经年过古稀,不仅为我们包好粽子,还专程送过来,真不容易啊!吃着粽子,我仿佛看见奶奶一手拿着箬叶,一手捏着粽子正小心地包着……

端午节的粽子真香!我永远忘不了那天的粽子,因为它不仅味美,还包含着浓浓的亲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作文端午节的小学二年级

全文共 626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是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棕子、喝雄黄酒、挂艾草,还要举行划龙舟比赛。

清晨,阳光透过窗帘把我唤醒,突然想起今天是端午节,我赶紧从床上跳起来,洗漱完毕,跑到厨房,对外婆说:“外婆,我要吃粽子。”外婆说:“知道了,小馋猫。”外婆把烧好的粽子给我,我看见这些粽子用不同颜色的线绑着。我好奇地问外婆:“这些不同颜色的线有什么说法吗?”外婆耐心地解释道:“红线是豆沙粽,白线是白米粽,紫线是赤豆粽,黄线是肉粽,黑线是芝麻粽还有绿线是五谷杂粮粽。”看着这些粽子我唯独对白米粽情有独钟。我直勾勾地看着白米粽,外婆看出了我的心思,就剥了一个白米粽给我,我在白米粽上撒了点白糖,咬了一口,哇!太好吃了,甜甜的糯糯的,还有一股清香,不一会儿我就把一只粽子吃完了。过了一会儿,爸爸、妈妈起来了,我们一起吃早饭,一边吃粽子一边听爸爸讲屈原的故事。

吃好早饭,我们来到了龙舟比赛的现场。这里人山人海,人头攒动,我看见每条船上有19人,船头有一个人负责挥旗,船中间有一个人打鼓,船尾还有一个人掌舵,两边各8人划桨,大家听着鼓声,嘴里喊着“一二,一二……”手里的桨有节奏地一上一下,大家整齐划一地划着,每个人都使出浑身的劲,你追我赶,此时此刻我好想跳到船上和他们一起拼搏。比赛结束了,冠军队的选手们欢呼雀跃,其他队的选手们也不气馁,他们互相握手互相拥抱,大家笑成了一片。

端午节好热闹好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端午节日记350字

全文共 449 字

+ 加入清单

今日是端午节。每家每户的厨房里都飘出一阵一阵的清香――粽子。此刻粽子的品种是越来越多了,有红豆馅的,有蜜枣馅的,有肉馅的,有白米的……我和爸爸、妈妈一边吃着香喷喷的粽子,一边谈开了。妈妈问:“谁明白今日是什么节日?”我和爸爸抢着回答:“是端午节!”。“那么端午节这天,为什么要吃粽子呢?”妈妈又问。我摇了摇头。爸爸就此给我讲了关于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的故事:“从前,有一个人叫屈原,创战国时期楚国的三闾大夫,他提倡团结其他国家,共同抵抗秦国。可楚王不但不听劝告,反而将屈原从楚国放逐了。

之后,楚国陷入了困境。屈原整天都十分忧愁。不久,这个怀才不遇的诗人就抱着砂石,投汨罗江自杀了。大家得知这个消息后,都去寻找屈原的尸体,可没有找到。人们害怕江里的鱼儿吃了屈原的尸体,便用米包成粽子扔进江里喂鱼。从此,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便把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那天,定为端午节。在那天,人人都要吃粽子、赛龙舟。”听了屈原的故事后,我格外感动。屈原这为国捐躯的爱国精神真令人敬佩啊!以后,每年的端午节我要多吃上几个粽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