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历史人物故事作文合集10篇 优秀作文大全图片(推荐20篇)

叶公好龙成语讲的是春秋时期楚国叶的叶公子高很喜欢龙,家里到处都画着龙。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历史人物故事作文合集10篇 优秀作文大全图片,欢迎参考!

浏览

5351

作文

595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大全

全文共 1343 字

+ 加入清单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故事出自《国语·吴语》。成语“如火如荼”,形容某种人群或事物阵容之大,气势之盛。

故事见于《资治通鉴·唐则天.皇后天授二年》。成语“请君入瓮”,比喻用某人整治他自己。

故事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成语“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进。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假谲》。成语“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故事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成语“鸡呜狗盗”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这种技能的人。

故事出自《晋书·苻坚·载记》。成语“草木皆兵”,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

故事见于《庄子列御寇》。成语“探骊得珠”,比喻写文章能紧扣主题,抓住要点。故事出自北宋苏轼《文与可yúndāng谷偃竹记》。“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故事出自《晋书·杜预传》。成语“势如破竹”,形容战斗节节胜利,毫无阻挡。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成语“按图索骥”,比喻机械地照老办法办事,不知变通;也比喻按照某种线索去寻找事物。

故事见于《庄子·秋水》。成语“望洋兴叹”,比喻要做某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五年》。成语“唇亡齿寒”,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枕戈待旦”出自刘琨《与亲故书》,形象地写出了刘琨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决心。后来用作成语,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故事出自《史记·汲郑列传》。成语“后来居上”,往往指后起的可以胜过先前的。和汲黯说这话的原意,大不相同。

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

故事出自《史记·魏世家》。成语“抱薪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祸害,结果反而使祸害扩大。

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故事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成语“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成语“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劳而得,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则成语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比喻为人真诚,严于律已,自然会感动别人,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成语词条:九牛一毛

成语释疑: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亡羊补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中国历史名人故事

全文共 995 字

+ 加入清单

东汉末年,天下四分五裂,刘关张桃园结义之后,刘备广招贤能异士,于是便有了刘备三顾茅庐请隆中诸葛的故事,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青年时代躬耕于隆中,并苦读经书,熟悉历朝兴衰的历史,潜心钻研兵法。他常以春秋战国时的管仲、乐毅自比,是难得的一位将才、谋士,自称“卧龙”。善于网罗人才的刘备闻知,高兴地说:“我需要这样的人才!”并表示哪怕山高路远,行走不便,也非亲自去请他不可。

深冬的一天,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到隆中邀请诸葛亮。谁知诸葛亮恰好不在家,刘备只好扫兴而归。

刘备回到新野,不断派人到隆中打听诸葛亮何时在家。当打听到诸葛亮外出已经回到家时,刘备当即决定二请诸葛。这时,张飞不以为然地说:“一个平民百姓,派个武士把他叫来就得了,犯不着让你一再去请。”刘备说:“诸葛亮是当代大贤,怎么能随便派个人去叫他呢?你还是痛痛快快地跟我去吧。”刘备说服了张飞,叫上关羽,三人骑马直奔隆中而去。

这一天,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冷得实在教人难忍。张飞对着刘备大嚷:“我等何苦找此罪受!不如等天晴再说。”刘备却说:“贤弟,咱们冒此大风雪,不怕山高路远,去请诸葛,不正表明了我们的一片诚意吗?”三人继续往前赶路。不料,这一次刘备又未见到诸葛亮,只好写了一封信托诸葛亮的弟弟转交,说明来意,并表示择日再访。

第二年春天,刘备更衣备马,决定第三次去拜访诸葛亮。张飞、关羽竭力劝阻。关羽说:“我们两次相请,都未见到他,想必他徒有虚名,不敢前来相见。”张飞更是带着轻蔑的口吻说:“我们已仁至义尽,这次只需我一人前往,他如若不来,我就将他绑来见你。”刘备连忙说道:“不得无礼,没有诚意哪能请到贤人呢?”

刘备三人飞马直奔隆中,来到诸葛亮的草庐前。此时诸葛亮正在午睡。刘备唯恐打扰诸葛亮,不顾路途疲劳,屏声敛气地站在门外静候,直到诸葛亮醒来才敢求见。刘备见了诸葛亮,说道:“久慕先生大名,三次拜访,今日如愿,实是平生之大幸!”诸葛亮说:“蒙将军不弃,三顾茅庐,真叫我过意不去。亮年幼不才,恐怕让将军失望。”刘备却诚恳地说:“我不度德量力,想为天下伸张正义,振兴汉室。由于智术短浅,时至今日,尚未达到目的,望先生多多指教。”刘备谦虚的态度,诚恳的情意,使诸葛亮很受感动。于是诸葛亮终于答应了刘备的请求,怀着统一全国的政治抱负,离开了隆中茅庐,出任刘备的军师。他忠心耿耿地辅佐刘备,为“三国鼎立”局面的确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沉香救母的历史故事

全文共 1807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在今华山莲花峰翠云宫西、莲花石旁有一巨石,长10米余,裂为三段,如刀斩斧截,后人指为“斧劈石”,传即沉香救母时斧劈华山所遗。以下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相关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汉代有个书生叫刘向,上京赶考时,顺道登华山一游。华山上有一座神庙,庙神华岳三娘是一位美丽善良的仙女,自从被王母派遣到华山后,一直过着孤独寂寞的生活。这天,她正在庙中吟歌曼舞,消磨时光,突然发现一个书生跨进了庙门。她急忙登上莲花宝座,化为一尊塑像。走进大殿的刘向,一眼就看到了三娘的塑像俊丽、温柔、安闲,刘向被深深吸引住了,心想要是能娶她做妻子该多幸福啊!可惜这只是一尊没有情感知觉的雕像。刘向怀着深深的遗憾,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取出笔墨,深情地在墙上抒写了自己对三娘的爱慕之情。

三娘默默地看着这一切,心中不禁百感交集。面前这个书生多么英俊倜傥,文采斐然,他对自己满怀深情,而自己又何尝不被他深深吸引,又何尝不爱恋他呢?可是,一个是上界仙女,一个是下方凡人,又哪能缔结姻缘呢?目送怅怅离去又依依不舍的刘向,三娘再也不能平静了。她沉吟再三,终于决定不顾天条禁令,要与刘向结为夫妻。于是,三娘便化为一民间女子,追上刘向,向他道出了真情,从而二人两情依依,结为伉俪,恩爱无比。刘向考期将临,三娘已有孕在身,依依惜别之时,刘向赠给三娘一块祖传沉香,说日后生子可以“沉香”为名。二人十里相送,难舍难分。

刘向在京城一举中榜,被任命为扬州府巡按。就在他走马上任之时,华岳三娘却遭难了。原来,这时正值王母娘娘生日,在天宫大办蟠桃会,各路神仙均来赴会祝寿,可是三娘有孕在身,便推脱染病而留在华山。谁知,真情被三娘的哥哥二郎神知道了,二郎神勃然大怒,责怪妹妹私嫁凡人,触犯天条律令,要捉她上天受惩罚。三娘一身正气,毫不畏惧,况且她随身还有一件王母赠的宝物——宝莲灯,此物是三娘的镇山之宝,无论哪路妖魔,哪方神仙,只要宝莲灯大放异彩,都会被震慑称服,束手就擒的。二郎神自知不敌,就令自己的天犬乘三娘休息之际,偷盗而出。这样,可怜的三娘就被二郎神压在华山下的黑云洞中。三娘在暗无天日的洞中生下了儿子沉香,为防不测,她偷偷恳求夜叉,将儿子送到扬州,留在其父刘向身边。

沉香长大了,渐渐懂事了,知道了母亲被压在华山下受苦,就一心想救出母亲三娘。他把想法对父亲说了,无奈刘向也只是一介文弱书生,只有叹气摇头。于是沉香便独自离家,去找母亲。他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走到了华山。可是母亲在哪里呢?这个只有八岁的孩子,不知所措,放声大哭起来。凄厉痛苦的哭喊声,在空谷回荡,惊动了路过此地的霹雳大仙。好心的大仙,问明情由,深为善良的三娘和受苦的孩子鸣不平,可是也无可奈何。于是他将沉香带回自己的住所。沉香在大仙的指点下,刻苦认真的学习,渐渐学会了六韬三略、百般武艺、七十三变。十六岁生日那天,沉香向师父辞行,要去华山救母。大仙称他有志气,并赠给他一柄萱花开山神斧。

沉香腾云驾雾,来到华山黑云洞前。他大声呼唤娘亲,声声穿透重重岩层,传入三娘耳中。三娘不由心情激荡,百感在心。她知儿子已长大成人,一片孝心来救自己,激动不已,就将沉香唤到洞前。三娘自知哥哥二郎神神通广大,当年大闹天宫的孙悟空也败在他手中;沉香又年幼,况且二郎神还盗去了宝莲灯,儿子哪能是他对手呢?所以,三娘叫沉香去向舅舅求情。

沉香飞身来到二郎庙,向二郎神苦苦哀求。谁知二郎神铁石心肠,不但不肯放出三娘,反而舞起三尖两刃刀,要向沉香下手。沉香怒不可遏,觉得二郎神欺人太甚,便抡起神斧,与他打起来。两人云里雾里,刀来斧往,山里水里,变龙变鱼;从天上杀到地上,再从人间杀回天宫;直杀得山摇地动,江翻海捣,天昏地暗。这件事惊动了太白金星,派了四位大仙去看个究竟。四仙姑在云端里看了一阵,觉得二郎神身为舅舅,如此凶狠地对待一个孩子,太无情无义了。于是相互使了眼色,暗中助了沉香一臂之力。沉香越斗越勇,越战战神,二郎神再也招架不住,只得落荒而逃,宝莲灯也落入了沉香之手。

沉香立即飞回华山,举起萱花开山神斧,奋力猛劈。只听得“轰隆隆”一声巨响,地动山摇,华山裂开了。沉香急忙找到黑云洞,救出了母亲。整整十六年,受尽了苦难的三娘才重见天日,她与儿子紧紧抱在一起,百感交集,泪流满面。后来,二郎神也向三娘、沉香认了错;沉香也被玉帝敕封了仙职。从此,三娘、刘向和他们的英雄儿子沉香全家团圆,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啦。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

全文共 755 字

+ 加入清单

穿过千年的历史长廊,来到能人辈出的三国时期,不得不提及那位被无数学者称为“乱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曹操。”

说起曹操这个人,真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姑且不说曹操的为人如何,但是他却有一项过人之处——绝对的“借”的高手。曹操的一生中最成功、最伟大的“借”无非是借名了——借“天子之命”。其代表当力推“发矫诏诸镇应曹兵”。封建社会,影响力最大的最数皇帝了。果然,几天之内,应募者如雨骈聚,像潮水般涌来,也使自己成了历史风云人物的代表。

在曹操身上体现的“借”真是有如艺术一般,让后人为之惊叹,曹操把“借”体现的那么恰到好处,真是淋漓尽致呀!其实大家心知肚明,曹操就是在靠汉献帝的名义来壮大自己的实力,但又都不敢不服从。可见,这个“伪名”的威力有多大呀!

曹操,这个治世之臣,不光治国好,更让我佩服的是他的写诗的才能。从《观沧海》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中,我体会到了曹操那奇特而又丰富的想象。仿佛此刻的我就站在那碣石山上,赏那足可吞吐日月,包蕴星辰的茫茫沧海;从《短歌行》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中,我感受到了曹操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和那积极上进的精神;从《龟虽寿》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中,我读懂了他那永不消沉的勃勃雄心,永不停息的对宏伟理想的追求。在《世说新语》中曾记载:晋朝王敦每次在酒后吟咏《龟虽寿》的“老骥伏枥”四个字,便情不自禁的用铁如意敲击壶为节拍,以致壶边尽缺,难道这种种的一切,不都体现了曹操诗的巨大魅力了吗?

曹操,无论在政治、军事或是文学上,都有独到的超乎寻常之处。他的出现,给战火纷飞的三国平添一份精彩;他那大气超然的气势,统一天下的雄心,永不服输的精神真乃人间奇迹!无疑,这位三国中的治世能臣,是三千年历史长卷中最为璀璨耀眼的明珠!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卡通人物故事

全文共 669 字

+ 加入清单

在2018年10月1日这天夜晚,卡通人物在小红家里搞了个聚会,有:勇敢的葫芦娃、勇敢而又帅气的名侦探柯南、美丽活泼的小兰、机灵的米老鼠、齐天大圣孙悟空……

花仙子露出她美丽的翅膀,在空中飞来飞去,不小心碰到了一本故事书,摔了下来,花王子立刻飞上去,把花仙子救了下来。花仙子对花王子十分感谢。   花仙子与花王子在空中飞来飞去。米奇与米妮跳起了芭蕾舞,小兰与柯南在旁边谈起了破案,孙悟空不会跳舞,干脆就与哪吒比武,葫芦娃在一旁观战。

柯南对小兰说:“走,我们去看看故事书,怎么样?”小兰爽快地说:“OK let’s go!”

柯南打开书,第一页就是柯南的照片,一看书壳,原来是《名侦探柯南》全集。大家也都围了过来。

大家一页一页地看着,看完了之后一个劲地夸柯南。步联上来给柯南献花,柯南脸都红了。   番茄小子沉不住气了,它高声喊到:“你们什么意思,是不是看不起我番茄小子,为什么不理我?”“不是的,”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原来,番茄小子是番茄国的王子,它的番茄飞镖非常厉害,平时总是欺负大家,今天还带来了许多士兵,大家更加惧怕它了。只见番茄小子一声令下,士兵们一拥而上,孙悟空见了,高兴地说:“正好给俺老孙练练手。”   孙悟空与哪吒一同上前,番茄小子如临大敌。哪吒使出烽火轮,把许多番茄兵烧得哇哇大叫,可是番茄兵太多了,孙悟空拔出毫毛一吹,变出了成千上万个小猴子,这些小猴子有的保护大家,还有的就对付番茄兵,不一会儿,番茄兵就被打败了。

不知不觉中,天就要亮了,大家也要走了。大家约好,明年的今天还要来。咦!那个番茄小子呢?原来,它被五花大绑带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

全文共 926 字

+ 加入清单

古人不远,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李清照。

我手中捧着一杯清茶,伫立在窗前,看着夕阳西坠,红艳的火烧云。思绪射向了远方,穿越了今朝繁华的都市,停留在李清照那宋词文明的宋代。

我漫步走在宋朝的大街上,忽然一个清脆亮丽的响声传了过来:“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清新淡雅的诗词令我心头一阵喜悦,猛然想起,这就是我最喜欢的,有些淡淡哀伤的《一剪梅》。走近书堂,传来孩子们稚嫩、纯真的声音:“薄雾浓云愁永昼初二作文: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初二作文: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瑞脑销金兽……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孩子们的声音让我联想到了你当时作诗的样子:陈旧的桌前摆放着两杯美酒,酒中稍稍带着那令人心悸的苦涩。此时,你不仅对人民感到深深的同情,也对国家的安危担忧着。醉了,碎了,你诗兴大发写下了《醉花阴》。走近一个官僚门前,一个女儿娇滴滴的走着,我不禁油然想起你的那句诗:“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两句话,三个动词,生动的写出了宦官少女的矜持与天真。

我的思绪又从遥远的诗句回到了现在。不仅因为你的诗成为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你对生活的执着与希翼,也令我折服。那时,你凭着学富五车的才气成为了当时年代的一朵奇葩,但你不被那冷落的秋风吹下枝头,依旧傲然的尽情绽放。但幸福却随着日暮渐渐闭合,相思之苦,逃亡之愁,成了你的生活主题。你凭着男儿都未有的英雄气概,屹立在生活强者的巅峰。你诗中的淡淡忧伤的背后又是何等的坚强。你从不放弃手中的笔,哪怕只有一口气在,也要用犀利的语言呼吁人们反抗金的残暴侵略,保住大宋国土江山。你的诗也曾鼓舞着多少士兵重新振作,誓死抵抗侵略者。家,已不能回,心,已无处归。你只能将这些苦难离愁化作一杯淡淡的清酒,独自沉淀于腹中。你厌恶世俗的明争暗斗,淡泊名利,使你成为我一生最喜爱的典范。

李清照,我多想成为像你一样的传奇女子,一位爱国爱家,富有才华的女子。是你擎起了一盏灯,照耀了我那颗孤独、敏感的心,鼓励我奋发向上,积极进取。一眨眼,手中的清茶凉了,夜幕渐渐降临。我伸了个懒腰,坐到凳子上,阅读着你意味深长的诗句……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关于纸上谈兵的历史故事

全文共 1133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拼音]zhǐ shàng tán bīng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成语故事】

赵奢是赵国名将,为赵国屡建战功。可是赵奢的儿子赵括却不像父亲。赵括从小的确读了不少兵书,谈起用兵之道那简直是滔滔不绝,连他父亲都不如他。于是,赵括自以为是,觉得自己是了不起的军事家,他狂妄地认为自己在军事上已经是天下无敌了。然而赵奢却不这么认为,他不但从未赞扬过儿子的夸夸其谈,反而却常常担忧地说:“日后赵国不让赵括带兵便罢,如果让他带兵打仗,那么断送赵国前程的将必是赵括无疑。”

过了几年,赵奢死去了。

这一年,秦国对赵国大举进攻,赵国派了年龄很大的将军廉颇率军迎敌。开始,赵军连连失利。在这样的情况下,廉颇改变战略方针,他下令让军队坚守城池,以逸待劳,不要主动出击,保存实力把住阵地从而拖垮秦军。结果真的,秦军由于远道而来,经不住廉颇的拖延,粮草渐渐接不上,快要支撑不下去了,秦军十分恐慌。于是秦军也施展汁谋,派人悄悄潜入赵国散布流言说:“秦军谁都不怕,就怕赵括担任大将。”

赵王正在为廉颇在军事上毫无进展而闷闷不乐,听到外面流传的那些说法,便撤掉廉颇,要派赵括为大将来统帅军队。赵括的母亲记住丈夫生前的嘱咐,再三向赵王说明情况,极力劝告赵王收回决定,可是赵王哪里听得进去,他真的任命了赵括担任大将来取代廉颇。

赵括一到前线,便开始胡乱指挥起来。他完全改变了廉颇的策略,大量撤换将官,一时间弄得人心惶惶军心涣散。

秦军得知赵军这些情况,自然正中下怀。一天深夜,秦军派一支队伍偷袭赵营,刚一交战,便佯装败走。同时,秦军又派兵乘机切断了赵军的粮道。

赵括不知实情,还以为秦军真的是败逃。他得意地想,取胜即在眼前,这正是表现自己的时候。于是他命令部队紧紧追击。结果,赵军追了一段后即被秦军伏兵将追兵拦腰截断,使赵军首尾不能相顾。然后,秦军一齐杀出,将赵军各个击破,团团围住。

赵军被秦军围困40多天,粮食早已吃光又没有接应,一时间军心大乱。赵括一筹莫展,满肚子的兵法也不知如何施展。眼看守下去也是活活饿死,便率军仓皇突围。可是怎敌秦军四面掩杀,哪里突得出去。结果赵括被乱箭射死,40万赵军也全军覆没。从此以后赵国就一蹶不振。

赵括并无真才实学,而赵王还对他委以重任,结果招致惨痛失败。看来,教条主义的危害是不可轻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命运·周瑜历史人物作文

全文共 1565 字

+ 加入清单

一切都交给你了,公谨......

议事厅,气氛,因三个人而变得紧张。

从江夏远道而来得诸葛亮,一身白袭,悠然挥动羽扇,丝毫从他身上感不到被曹操打败而长途跋涉于此求救的落魄。

他是卧龙,张昭自是不敢轻视,那个被誉为春秋管仲不及的男人,他的到来,一定回把孙家推向火坑......

“孔明先生说的这一切根本不切实际!若是如同先生所言,单凭先生之雄才大略,刘使君怎会携万民逃窜江夏?”

“这可真是一个愚昧的问题!”孔明语气甚是狂妄,然而,当他大喝一声后,喧哗的策士,顿然,鸦鹊无声了。“我主刘备,乃是天慈之主也,为保节数,我等亦可与主公据城死战,想必那时那曹贼大军十万定死之七八!然我主退避,非俱曹贼也,是俱城中百姓生灵涂炭。我主修以仁德,城中百姓皆应我军呼应,愿与我主共进退,此孙家亦为是不可!然,我主小小新野,死节只多杀退其军七八,无本全破,此仅为英雄无用武之地也,孙家拥地江东,万众一心,加之我主,焉是曹贼百万,岂能占了上风?”

“曹丞相供奉天子,奉上命讨伐,我等天子之臣,岂有叛理?”

“住口!”一直沉默在一旁的周瑜,刹然拔剑占了起来,诸葛亮还未辩驳,此时的他,以对张昭忍无可忍了“我孙家难道有叛天子?”

“周瑜,休你言论!”

周瑜冷笑“伯符之言恐是大人忘了吧!在此喝斥周瑜,周瑜万分意外!”

外事问周瑜,内事问张昭。孙策临死前的话语,殿内所有人都记忆犹新“我孙策恨不能成就孙家大业....仲谋,你要好好听着,你一定要继承父亲的意志....我是不行了,一切,一切都托付给你....周瑜和张昭都是难得的才士,尤其是公谨,不要听信谗言失去了他.....外事问周瑜,内事问张昭....如此的话,我死亦可安心了....”

张昭顿时没了话语,沉默在席上。

“真是失礼了...”周瑜缓缓低下头,然而,他的目光,却燃烧着莫名的火焰。

“不,是在下失礼了才对”孔明忙还礼道,一个意识闪过他的心头,那个周郎,有着自己一般的智谋!“不知大都督是何作想?”

“张昭说的不错,我等是为天子臣子”他冷冷的抬起头,目光中的火焰,瞬间消失了“然,我等却不是曹操之臣,如今曹操傀儡了天子,作为臣的,方是不应该助纣为虐。”

孔明会心一笑

然后,

默默的望着厅外的天空,

那抹蓝色,会染上战火的硝烟吧。

“想去看看长江吗?”周瑜轻松的笑了。

“来的时候看过了,很美。”孔明闭上眼,耳畔,前些天曹军的叫嚣,重新浮现在空寂的心中。

“等等,难道就这样就决断了么!我张昭绝对不会......”

“你会允许的”周瑜将剑顺手一扔,那剑穿过张昭的眼前,不偏不弃的插在孙权的桌中。

孙权看了看周瑜,似是心领神会的拔起剑,用力斩下,刹那,议事桌断成两段“谁若再说降曹之事,如同此案!”

张昭怔怔的看着眼前三人,瘫倒在地。

次日,孔明回到了江夏。

上船前,周瑜去了港口。

“希望能够将江东的决心带给刘皇叔。”周瑜冰冷的话中仿佛对孔明有一种知己的温存。

“我会的”孔明笑笑,这个年轻的孙吴都督,会成为了不得人吧“三月之内,你就会看到孙刘联军排在江上恭候曹贼到来的。“

随后,他进了船舱。

周瑜望着那叶小舟渐渐远去,心中不免有些同情,同样世间难得一见才士,然而,他却要随着主公四处流浪......

当周瑜回到家时,小乔惺酥的揉着睡眼,在门外等候。

“怎么这么早就出来?快回去快回去,小心伤风了。”周瑜担心的说道。

“哦,你回来了......”小乔天真的眼神让周瑜不由想要哭。

“是,是啊,我回来了......”他果真落泪了,从来要强的他,竟在妻子面前哭了出来。

“怎么了...”小乔忙迎了上去,看着丈夫落泪,她焦急的不知所措“是不是孙权骂你了?”

“呵呵,没什么没什么”周瑜忙擦干了眼泪,牵着小乔的手“我,一定会保护你的......”

“恩??”

“还有,下次不要直呼孙权的名讳,要叫主公.....”

小乔莫名其妙的点点头,

然后,一股恐怖的预感油然而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英雄人物的故事的作文

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杨根思,1950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1月,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分割围歼咸镜南道美军战斗中,时任志愿军某部连长的杨根思,奉命带1个排扼守下碣隅里外围1071.1高地东南小高岭,负责切断美军南逃退路。

29日,号称“王牌”军的美军陆战第1师开始向小高岭进攻,猛烈的炮火将大部工事摧毁,他带领全排迅速抢修工事,做好战斗准备,待美军靠近到只有30米时,带领全排突然射击,迅猛打退了美军的第一次进攻。接着,美军组织2个连的兵力,在8辆坦克的掩护下再次发起进攻,他指挥战士奋勇冲入敌群,用刺刀、枪托、铁锨展开拼杀。激战中,又一批美军涌上山顶,他亲率第7班和第9班正面抗击,指挥第8班从山腰插向敌后,再次将美军击退。

美军遂以空中和地面炮火对小高岭实施狂轰滥炸,随后发起集团冲锋。他率领全排顽强抗击,以“人在阵地在”的英雄气概,接连击退美军8次进攻。当投完手榴弹,射出最后一颗子弹,阵地上只剩他和两名伤员时,又有40多名美军爬近山顶。危急关头,他抱起仅有的一包炸药,拉燃导火索,纵身冲向敌群,与爬上阵地的美军同归于尽,英勇捐躯。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文学常识之历史故事-军事家吴起

全文共 1143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文学常识中除了我们所记所背的常识外,还有关于历史的各种典故,今天小编跟大家讲的就是军事家吴起

战国初期,七雄争立,战争频繁,而吴起所在的卫国较弱,是列强争夺的对象。出生于富有之家而又胸怀雄才大略的吴起,面对四分五裂、千疮百孔的祖国,不吝钱财,四处奔走,立志干一番大事业,为祖国统一做出贡献。结果功名未成,耗尽了家产,遭到乡里的奚落和耻笑。一气之下,离卫到鲁去游学。

吴起到了鲁国,受业于孔子名徒曾参门下,昼夜苦读,学习治国本领。母亲病亡,吴闻讯仰天悲号,旋即收泪,诵读如故。曾参见吴起不奔母丧,视他为忘本之人,与其断绝了师生关系。吴起审时度势,毅然弃儒道改学兵法。三年业就,经相国公仪体的推荐,被鲁穆公任为大夫。

公元410年,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兴师伐鲁。鲁穆公任吴起为将,率兵二万,抗齐卫鲁。当时,齐强鲁弱,鲁军不是齐军的对手,但吴起善于用兵,不与敌正面交锋。当齐将张丑佯称讲和,到鲁军中探虚实时,吴起将其精锐隐蔽,令其老弱病残者留守营帐。并设宴款待张,装出怯战申和的样子。齐军受了蒙蔽,认为鲁军不堪一击,贸然进犯。吴起乘其麻痹松懈,暗调兵将,指挥精锐,从三面突然开展反攻,齐军仓猝应战,一触即溃,大败而逃。齐鲁之战,显示了吴起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但也因此遭到齐国的离间和鲁国大臣们的诋毁。而鲁穆公却轻信谗言,欲对吴起削职究罪。吴起自知留在鲁国已不可能有所作为,遂投奔到了广纳贤士的魏国,以求另创一番事业。

此时,魏国已经兴起变法革新运动,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正积极进行改革。国君魏文候求才若渴,任吴起为大将,受命伐秦,连克五城,占领了全部西河地区(今陕西省大荔县以东地区);接着又协助乐羊消灭了中山国,配合韩、赵联军战败了齐国。从此,吴起的军事才能得以充分发挥。他在魏国27年间,先后与各国诸候大战76次,获全胜64次,“辟土四面,拓地千里”。使魏国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的一个诸候国。吴起在长期的战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写出了《吴子兵法》48篇,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军事理论财富。

吴起既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又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勇于改革的政治家。吴起在魏任西河守期间,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实行重大改革,成绩卓着,受到魏武候器重,后受谗逃奔楚国,任令伊,辅佐楚悼王实行变法,采取了“明法审令”、“罢无能、废无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精简机构、裁减冗员、取消公族特权、节约经费开支、加强军事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使楚国很快强盛起来。“南平百越,北并陈、蔡,都三晋,西伐秦”(《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威震八方,雄称天下。

吴起变法的锋芒直指奴隶主,触犯了权臣贵戚的利益。楚悼王死后,吴起遭旧贵诋毁被杀。但他的军事着作《吴子兵法》和政治上变法革新的主张,至今还产生着积极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用卡通人物编故事作文

全文共 936 字

+ 加入清单

话说在哆啦A梦还没遇到大熊之前,他和妈妈住在一个偏僻的山村里。

有一天,哆啦A梦突然觉得自己不小了,应该独立独立了。于是他瞒着妈妈收拾了行李偷偷上山了。哆啦A梦走着走着,一不小心迷路了。这时,天慢慢地黑了下来,他头一转,感觉有好几双眼睛在盯着他。“是幻觉还是……” 哆啦A梦全身一颤。一下子从四周蹦出了好几个黑色的影子。他定睛一看,原来是几条狼。哆啦A梦吓坏了,拔腿就跑。这时,他发现前面有一个屋子,便冲了进去。这屋子里有一个老爷爷,他看哆啦A梦这么可怜,就允许他在这过一夜。

第二天,哆啦A梦怕再遇到野狼,就央求老爷爷把他送回家。老爷爷想了想说:“我可以给你一个百宝袋,里面装有许多的高科技。不过,你得帮我做一件事。”

“什么事?”

老爷爷指着远处的高山,说:“在那座山上的大河里,有一条恶龙,你要把它杀死。”说着,老爷爷拿出了一颗丸子,“这是闭气丸,你吃了它,就可以像鱼儿一样在水里游来游去。”就这样,哆啦A梦拿着闭气丸出发了。

哆啦A梦厉经磨难,终于在十天后抵达了山顶。只见眼前有一条如黄河般气势的江河,哆啦A梦二话不说,就吃下闭气丸,跳了下去。他游来游去,还没等他找到恶龙,恶龙就先找到了他。哆啦A梦防不胜防,只好到处乱逃。这时,哆啦A梦发现前方有两根石柱,便心生妙计。他迅速地从两根石柱之间穿了过去。恶龙见了,也游了过去,可由于它太庞大了,正好被两根柱子卡住。哆啦A梦这才脱了险。爬上来的哆啦A梦狼狈不堪,马上找了块地方躺了下来。 “唉!对呀,老爷爷不是给了我一个百宝袋吗,还说里面有好多高科技。”说着,哆啦A梦便拿出了百宝袋,翻了起来。“不是这个!这个,也不是……咦!这是什么?!”只见哆啦A梦手里拿了个弯弯的手柄,他一摁,就从柄的头部发出了一根长长的管子,直通到水里。再一摁,那江河里的水立刻被吸到了管子里。不一会儿,就把水吸光了,恶龙也因为失去水而一命呜呼了。

哆啦A梦见了,非常开心,可他转念又想:如果我就这样回去的话,那么这里的村民就一定会因为缺水而死亡……不行,我一定要把水找回来!

就这样,哆啦A梦飞跃了好几座大山,终于来到了水的尽头,他马上把那儿的泥土都挖了。清澈的河水一下子涌了上来。

虽然,这次哆啦A梦的冒险并不很成功,但是因为拯救了村民而得到了妈妈的原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年有关元宵节的历史故事汇总

全文共 1575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春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有关一年一度“东风夜放花千树”的元宵节,历史上曾留下了许多故事

早在南北朝时期,南梁简文帝就曾写过一篇《列灯赋》:“南油俱满,西漆争燃。苏征安息,蜡出龙川。斜晖交映,倒影澄鲜。”描绘了当时宫廷在元宵张灯的盛况。隋炀帝时,每年正月十五举行盛大的晚会,以招待万国来宾和使节。据《隋书·音乐志》记载:元宵庆典甚为隆重,处处张灯结彩,日夜歌舞奏乐,表演者达三万余众,奏乐者达一万八千多人,戏台有八里之长,游玩观灯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通宵达旦,尽情欢乐,热闹非常。

宋代福州有个太守蔡君谟,他为了粉饰太平,便下了一道旨令,强令福州一带庶民,各家须在元宵节燃灯七盏。当时有个叫陈列的人,做了个一丈多高的大灯,上面写了一首诗:“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穷家一盏灯,父子相对哭。”太守蔡君谟看见了这首诗,不得不收回规定。陈列的灯诗可谓穷苦人民生活的写照,而这个太守也算是个识时务者。

传诵最广的恐怕是元宵节灯联让北宋名臣王安石交好运的奇闻了。王安石20岁时赴京赶考,元宵节路过某地,边走边赏灯,见一大户人家高悬走马灯,灯下悬一上联,征对招亲。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见了,一时对答不出,便默记心中。到了京城,主考官以随风飘动的飞虎旗出联“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亲联应对出,被取为进士。归乡路过那户人家,闻知招亲联仍无人对出,便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被招为快婿。一副巧合对联,竟成就了王安石两大喜事。这则奇闻未见于信史记载,应该是民间传说了。

宋朝的元宵节更加热闹。《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每逢灯节,开封御街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京都少女载歌载舞,万众围观。“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

朱元璋因一则元宵节灯谜而大开杀戒的故事,在民间也流传很广。朱元璋有一年微服出宫,去看看南京百姓如何欢度元宵节。来到一个猜灯谜的地方,见一群人正猜一张画谜。画上画着一个赤脚妇人抱着一个西瓜,谜目要求猜当地一句俗语。结果被人猜破,谜底是“淮西妇人好大脚”。灯谜讲究别解,此处淮西的谐音是怀西,意思是怀抱西瓜妇人好大脚,这是南京人讥笑当时安徽妇人的一句俗语。朱元璋在一旁听了大为恼火,以为是暗讥皇后马氏。因为马皇后就是淮西人,并且有着一双特大脚。朱元璋就暗暗记下画谜人家的住处,第二天派兵把这条巷子里的人都杀光了。

明成祖朱棣于某年元宵节微服出游,遇一秀才,谈得颇投机。朱棣出上联试他才情,联云:“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一统。”那秀才立即对出下联牶“君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万年。”“永乐”是明成祖年号,朱棣大喜,重赏了那个秀才。

使元宵节增辉的,还有一对父子名人。被称为“父子双学士,老小二宰相”的清代安徽桐城人张英、张廷玉,皆能诗善对。有一年元宵佳节,老宰相出联试子:“高烧红烛映长天,亮,光铺满地。”小廷玉思索时听到门外一声花炮响,顿时领悟,对曰“低点花炮震大地,响,气吐冲天。”父子俩出口皆不凡,珠联璧合,成就了一则妙对。

对元宵节头疼不已且深恶痛绝的历史名人,当属袁世凯了。他逆历史潮流而动当皇帝时,曾对元宵两易其名。因“元宵”与“袁消”谐音,袁世凯感到很不吉利,于是下令全国,庆贺元宵节,民间吃“元宵”改为吃“汤圆”。转而一想,“汤圆”——“汤袁”,不成了“汤煮袁世凯”吗?于是再次下旨,全国将“汤圆”改称“汤团”。当时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大总统,洪宪年,“元宵”改名称“汤圆”;明年元宵后,谁还叫“汤团”。“袁消”后,有好事者曾就此事作了一首打油诗:“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煮时水上漂。洪宪当年使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二、出自历史故事的典故

全文共 1390 字

+ 加入清单

1、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史记?贾谊传》记载,贾谊曾任太中大夫,对当时国家大事多所建议,一时深受器重,后受谗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文章借此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

2、 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后汉书?梁鸿传》记载,梁鸿,东汉人,因作诗讽刺君王,得罪了汉章帝,被迫逃到齐鲁一带躲避。文章借此抒发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慨。

3、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后汉书?孟尝传》记载,东汉人孟尝,为官清正廉洁,但不被重用,后来归田。作者借此来反衬自己不甘沉沦的思想。

4、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晋书?阮籍传》记载,阮籍独自驾车出行,在无路可走时便痛哭而返。作者借此来反衬自己不甘沉沦的思想。

5、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汉书?终军传》记载,汉武帝想让南越王归顺,派终军前往劝说,终军请求给他长缨,必缚住南越王,带回到皇宫门前。作者借此表达自己报国无门的感慨。

6、 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后汉书?班超传》记载的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宋书?宗悫传》记载,南朝宋人宗悫,少年时很有抱负,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作者借此表达自己报国无门的感慨。

7、 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晋书?谢玄传》记载,晋朝谢安曾问子侄们:为什么人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子弟好﹖侄子谢玄回答:“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后半句出自《烈女传?母仪传》记载的孟母三迁的故事。作者借此表达有幸在宴会上结识了各位名士。

8、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史记?司马相如传》:“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上。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又云:“相如即奏《大人赋》,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这两句是说,未遇推荐之人,只能赋凌云之赋而自惜。

9、 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列子?汤问》记载的高山流水的故事。这句的意思是说既遇知音,就在宴会上赋诗作文,不以为惭。

10、 兰亭已矣,梓泽丘墟:《晋书?王羲之传》记载的兰亭集会的情况。《晋书?石崇传》记载:“崇有别馆,在河阳之金谷,一名梓泽。”这句是说,名胜之地,终难免于荒芜。

11、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晋书?张华传》记载:牛、斗二星之间常现紫气,张华请南昌人雷焕来看,雷焕说那是宝剑的光芒上通于天。后来果然在南昌的丰城地下掘出了双剑,一名龙泉,一名太阿。宝剑出土后,星间紫气也消失了。文章借此来夸赞洪州地方很灵异。

12、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后汉书?徐稚传》记载:徐稚是洪州高士,“陈蕃为(豫章)太守……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文章借此夸赞洪州人物俊美。

13、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日下,指京都,云间,指江苏松江。《世说新语?排调》:“荀鸣鹤、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会张茂先(张华)坐。张令其语。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陆举手曰:‘云间陆士龙。’荀答口:‘日下荀鸣鹤。’”文章借此表现作者期望自己被召见的心志。

14、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史记?贾谊传》记载,汉文帝时,贾谊迁谪长沙,四年后,文帝把他征回长安,召见于宣室。作者借此表达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

15、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史记》记载,汉武帝时选求贤良,有人举荐冯唐,可是他已九十多岁了,不能做官了。又载,李广是汉武帝时的名将,多年抗击匈奴,军功很大,却终身没有封侯。文章借此表达年时易往,功业难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人物故事

全文共 865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周恩来总理,估计大家想到的都是他温文尔雅的绅士风度、举轻若重的忙碌身影和端庄高雅的儒将气质吧?所以提到俗,谁都不会相信能和周恩来联系在一起。然而,既雅又俗者,在他的身上确实存在,不是在办公时而是在喝酒时。

他以酒为伴时有碰杯的粗犷、痛饮的豪放、劝酒的洒脱、醉后的清醒,和他平时的工作形象判若两人,他用儒雅的风度把饮酒的粗犷发挥到了极致。在他的酒杯上,不但闪烁着俗的光彩,透过俗更能让人们看到雅的光芒。

修理“南京四大喝”之首许世友将军,他喝酒就是整瓶吹。许世友倚仗自己酒量大,欺负周围的将军。周恩来听说后决定以牙还牙、以酒还酒,让许世友也尝尝被修理的滋味。他知道只有这样,才能令彭德怀也得让三分的倔脾气的许世友臣服。一次,两人相聚,一对一,喝不多时,各吹两瓶后,再找许世友,已缩到桌子底下。周恩来大手一挥:“再来一瓶!”许世友醉中臣服:喝不下去了,我给你磕头行不?周恩来哈哈大笑,为许世友定下了每次只喝三杯六两的新标准,许服之。这就叫以俗制俗,以粗制粗。

周恩来与酒友小聚时,更是让人分不出俗与雅。他最喜欢和陈毅、乔冠华喝酒,你敬他,他攻我,我劝你,各有一套办法。喝的酒是茅台,看起来很高贵、很高雅,吃的菜却是花生米,看起来很俗、很老土,然而酒足饭饱后,没有人出丑,房间飘出的除了茅台的酒香,还有妙趣横生的话语和朋友间的真诚友谊。

周恩来的酒杯,里边装的有“阳春白雪”,也装有“下里巴人”,看他喝酒有俗更有雅,可谓是雅俗共存。这令人想起了齐白石老先生关于艺术雅与俗的评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白石老人所说的似与不似,亦可理解为雅俗共赏。如果套用这段话来评论周恩来在喝酒上的雅与俗,应该是:饮酒妙在醉与非醉之间,太醉为媚俗,不醉为欺世。酒坛之上,最大的庸俗是装腔作势、有量不喝,周恩来没有;最大的媚俗是人云亦云、酒醉乱说,周恩来没有;最大的卑俗是顾影自怜、自斟自饮,周恩来更没有。要说俗,就是他肚子太能装,酒量太超人,然而这不是他的错,而透过他喝酒时表面的俗,让人看到仍然是本质的雅,就像他的绅士风度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写历史人物的作文500字

全文共 515 字

+ 加入清单

黄帝——职务:班长,所谓班长,一班之长,见多识广,“年老”资深,心思缜密,班里的一根“顶梁柱”。

秦始皇——职务:副班长,学习成绩优秀,但生气了,那可是气吞山河,血染大地望神州,无一片净土,但还是有功的,比如:整理周记,整理班刊,管理博客,头顶天,脚踩地,光明正大女汉子。有功有过,班中一大“风景”呵,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鲁迅——职务:学习委员兼语文课代表,怎么说人家呢?人家啊,学习好,但是体育最后,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鬼知道他有多少脑细胞是新一代“学神”。

祖冲之——职务:数学课代表,数学老师身边的“大红人”,他和我们是两个世界的人,是一名外星人。(大哥,你火星来的吧?)

李阳——职务:英语课代表,“疯狂英语”的继承人,用她超人的智慧,向同学们输送疯狂英语,我也是疯了!

包拯——职务:纪律委员,对工作,一丝不苟,刚正不阿,公私分明,班里“不法分子”的克星。

大禹——职务:历史课代表,因为独特的历史知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琴书棋画,样样精通,上下五千年,世界历史,地球历史,无一不在她的掌握中,她有超人的智慧。

刘翔——职务:体育课代表,风一样的男子,跑起来也是数一数二的,跳起来1米近2米的。

我们班啊,就是历史人物的大聚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历史成语故事600字

全文共 921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 划粥割齑

【拼音】: huà zhōu gē jīu

【解释】: 把粥划成若干块,咸菜切成碎末。

【成语故事】:

范仲淹是北宋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他不仅在政治上有卓越贡献,而且在文学、军事方面也表现出非凡的才能。著名的《岳阳楼记》就是出自他手,文章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深为后人喜爱,广为传诵。

他在担任陕西西路安抚使期间,指挥过多次战役,成功抵御了外族的入侵,使当地人民的生活得以安定。西夏的军官互相告诫说:“小范老子(指范仲淹)胸中有数万甲兵。”话里对范仲淹充满敬畏之心、这在北宋的历史上是罕见的。

范仲淹之所以有这样杰出的才能,与他在青少年时期的刻苦努力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早年的辛勤耕耘,换来了日后的丰硕果实。

范仲淹的祖籍原来是陕西影州,迁到江苏吴县是后来的事情。他不到3岁时,父亲因病故去。他随着母亲改嫁到朱家。十几岁时,范仲淹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便辞别母亲,只身来到应天府书院,拜当时著名学者感同文为师,学习经邦治国的知识,立志报国为民。在应天府书院期间,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他把粥划成若干块,咸菜切成碎末(划粥割齑),当作一天的饭食。

一天,范仲淹正在吃饭,他的同窗好友来看望他,发现他的伙食非常糟糕,于心不忍,便拿出钱来,让范仲淹改善一下伙食,范仲淹很委婉但十分坚决地推辞了。他的朋友没办法,第二天送来许多美味佳肴,范仲淹这次接受了。

过了几天,他的朋友又来拜访范仲淹。他吃惊地发现,他上次送来的鸡、鱼之类的佳肴都变质发霉了,范仲淹连一筷子都没动。他的朋友有些不高兴地说:“希文兄(范仲淹的字,古人称字,不称名,以示尊重),你也太清高了,一点吃的东西你都不肯接受,岂不让朋友太伤心了!”

范仲淹笑了笑说:“老兄误解了,我不是不吃,而是不敢吃。我担心自己吃了鱼肉之后,咽不下去粥和咸菜。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你千万别生气。”朋友听了范仲淹的话,更加佩服他的人品高尚。

一次,有人问起范仲淹的志向,范仲淹说:“不是当个好医生,就是当个好宰相。好医生为人治病,好宰相治理国家。”这种不为个人升官发财而读书的伟大抱负,让周围的人非常敬佩。后来,范仲淹当了参知政事,提出许多利民富国的措施,实现了自己当年的志向,成为一代名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我读懂了历史人物作文800字

全文共 796 字

+ 加入清单

从古至今,有多少英雄豪杰的豪言壮语,让我们难以忘怀。又有多少仁人志士精神品德,令我们受益匪浅。

您在《三国演义》中足智多谋。但是,鲜有人知的是您为人谦虚,虚心听取来自各方面的建议。在您被封为武乡侯兼益州牧时,就下令集思广益,鼓励大家多动脑筋,多提建议。您的好友崔州平屡次指出您的对与错;忠臣徐元直也经常给您启发;与董幼军共事,每次谈话都言无不尽;胡伟度同朝,多次对您加以劝阻。有一次,主簿杨颙对您亲自核对登记薄一事,提出了批评意见。您非但不加以责难,还虚心接受了他的意见。您的品质在后世受到了极大的尊崇,成为历代忠臣的楷模和智慧的化身。

诸葛亮,我读懂了您,读懂了您的敬贤礼士。

狱中酷刑,您书写诗篇;封官诱降,您严词拒绝。在宋恭帝投降之前,您起兵勤王(救援皇帝);宋恭帝投降后,您并没有跟着投降,而是坚持“君降臣不降”。社稷为重、君为轻,您绝不能以忠君的行动去改变您忠于国家的信念。您忠于国家的方式是决然壮烈的,是不容动摇的。您为了国家,舍弃了自己,即使骨肉也难圆。您的铮铮傲骨,历久不衰,弘扬了民族的正气。您这一生,与这场壮烈的民族存亡抗击战争紧密相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您将名垂千古,光耀史册。

文天祥,我读懂了您,读懂了恐用舍己爱国。

您慷慨悲歌表达了为国牺牲,义无反顾的精神。“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短短两句诗,却永垂千古。诗中表现明豪情万丈,丝毫不让人感觉嚣张夸大,而是令人心说诚服。《易水歌》以其轻轻二句,成为千古绝唱。当我们读到它时,何尝不感受到它的豪放与潇洒?这正是艺术,它超越了时间与空间,被人们永久传诵。

荆轲,我读懂了您,读懂了您的潇洒豪放。

人生是一条长河,他们便是长河中闪耀的珍珠,发现他们,成就璀璨人生;人生是一片夜空,他们便是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我们前进的路;人生是一座深山,他们便是深山中的画眉,唤醒我们沉醉的心灵。

历史榜样,我读懂了你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历史成语故事精选画饼充饥

全文共 213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时期,有一个正直的文人叫卢毓(yù),在魏国做大官。

一次宫中选拔人才,官员们推荐了许多有名的人,魏国的皇帝说:“让卢毓来选人,我不要这些只有名声而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名声就像画在墙上的饼,不可以拿来吃。”

卢毓建议皇帝选拔和考试相结合。从此,皇帝根据个人的实际能力来任命官员。卢毓的方法得到了大家的称赞。

成语画饼充饥”就来自于皇帝所说的话。一开始,它指有名声而没本领的人。后来,人们用它来比喻以不切实际的空想来满足自己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人物作文照片里的故事600字

全文共 493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一张泛黄的老照片了,谁也不知道它经历了多少年,压在箱底积了一层薄灰,封锁了一个遥远的故事,很多年后才被人们扒出来,想起来。又不禁觉得惋惜了。

以前我是一个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打工,我和奶奶住在一起,外婆去世的早,家里很多事情都只有奶奶承担,我还年幼没法帮助奶奶,心里觉得很无奈。后来妈妈从城里回来,和我一起生活。奶奶去世后,我们又决定搬到城里,收拾东西时,我在奶奶的房间里发现了一张泛黄的照片,上面有两个梳着马尾的大姑娘,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穿着简单的马甲,还有宽大的黑色肥棉裤,马夹外面又套了一件褂子,她们亲密的站在一起,后面是两只黑亮亮的板凳。

我赶紧把妈妈叫来,“这上面的姑娘是谁?〃我问。妈妈笑了,摸摸我的头,这是你奶奶和你外婆和的影,当时你外婆可是村里的大户人家呢,有着这个村里唯一的一间青瓦房子,还有一台缝纫机。说着,指了指旁边的那个布满灰尘的缝纫机,只需轻轻一抺,便能闪耀出当年耀眼的金黄。我点点头,原来这就是照片里的故事。我虽然没有见过外婆,但是还是想像起他们以前的生活,又觉得有些惋惜,为什么我出生前,外婆就去世了呢?

月光照在我的脸上,我心中升起对外婆和奶奶的想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海瑞罢官的历史故事

全文共 2405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海端一生居官清廉,刚直不阿,深得民众的尊敬与爱戴。据说听到他去世的噩耗时,当地的百姓如失亲人,悲痛万分。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海瑞罢官历史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海瑞(1514-1587),明代著名政治家。海南琼山人,字汝贤,自号刚峰。祖上从福建晋江垵边(广西杂志有载)迁居海南琼山海厝。他自幼攻读诗书经传,博学多才,嘉靖二十八年(1550年)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嘉靖四十一年(1562),以罢官抗逆显于后世的明代廉吏海瑞任诸暨知县。

嘉靖四十五年任户部云南司主事,上书批评世宗迷信巫术,生活奢华,不理朝政等弊端,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户部主事海瑞买棺材,别妻子,散童仆,以死上疏,劝说世宗不要相信陶仲文这班方士的骗术,应振理朝政,因而激怒世宗,诏命下狱论死。遭迫害入狱。宰相徐阶力救海瑞,黄光升则把海瑞上疏比拟儿子骂父,以减轻罪责,并乘机把海瑞留在狱中,营护海瑞甚力,直至同年十二月世宗驾崩,穆宗即位,才奏请释放海瑞出狱。世宗死后获释。隆庆三年(1569年)调升右佥都御史,他一如既往,惩治贪官,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后被排挤,革职闲居16年。万历十三年(1585年),重被起用,先后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右佥都御史,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循私受贿,海瑞及闻潘湖黄光升卒,悲伤至极,带病前来晋江奔丧。 后病死于南京。

海端一生居官清廉,刚直不阿,深得民众的尊敬与爱戴。据说听到他去世的噩耗时,当地的百姓如失亲人,悲痛万分。当他的灵柩从南京水路运回故乡时,长江两岸站满了送行的人群。很多百姓甚至制作他的遗像,供在家里。关于他的传说故事,民间更广为流传。后经文人墨客加工整理,编成了著名的长篇公案小说《海公大红袍》和《海公小红袍》,或编成戏剧《海瑞》、《海瑞罢官》、《海瑞上疏》等。海瑞和宋朝的包拯一样,是中国历史上清官的典范、正义的象征。

海瑞代理南平县教谕时,御史到学宫,部属官吏都伏地通报姓名,海瑞单独长揖而礼,说:“到御史所在的衙门当行部属礼仪,这个学堂,是老师教育学生的地方,不应屈身行礼。”

迁淳安知县,穿布袍、吃粗粮糙米,让老仆人种菜自给。总督胡宗宪曾告诉别人说:“昨天听说海县令为老母祝寿,才买了二斤肉啊。”

胡宗宪的儿子路过淳安县,向驿吏发怒,把驿吏倒挂起来。海瑞说:“过去胡总督按察巡部,命令所路过的地方不要供应太铺张。现在这个人行装丰盛,一定不是胡公的儿子。”打开袋有金子数千两,收入到县库中,派人乘马报告胡宗宪,胡宗宪没因此治罪。都御史鄢懋卿巡查路过淳安县,酒饭供应的的十分简陋,海瑞高声宣言县邑狭小不能容纳众多的车马。懋卿十分气愤,然而他早就听说过海瑞的名字,只得收敛威风而离开,但他嘱咐巡盐御史袁淳治海瑞和慈溪和县霍与瑕的罪。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户部主事海瑞买棺材,别妻子,散童仆,以死上疏,劝说世宗不要相信陶仲文这班方士的骗术,应振理朝政。

嘉靖皇帝读了海瑞上疏,十分愤怒,把上疏扔在地上,对左右说:“快把他逮起来,不要让他跑掉。”宦官黄锦在旁边说:“这个人向来有傻名。听说他上疏时,自己知道冒犯该死,买了一个棺材,和妻子诀别,在朝廷听候治罪,奴仆们也四处奔散没有留下来的,是不会逃跑的。”皇帝听了默默无言。过了一会又读海瑞上疏,一天里反复读了多次,为上疏感到叹息,只得把上疏留在宫中数月。曾说:“这个人可和比干相比,但朕不是商纣王。”正遇上皇帝有病,心情闷郁不高兴,召来阁臣徐阶议论禅让帝位给皇太子的事,便说:“海瑞所说的都对。朕现在病了很长时间,怎能临朝听政。”又说:“朕确实不自谨,导致现在身体多病。如果朕能够在便殿议政,岂能遭受这个人的责备辱骂呢?”遂逮捕海瑞关进诏狱,追究主使的人。

宰相徐阶力救海瑞,黄光升则把海瑞上疏比拟儿子骂父,以减轻罪责,并乘机把海瑞留在狱中,营护海瑞甚力,直至同年十二月世宗驾崩,穆宗即位,才奏请释放海瑞出狱。世宗死后获释。

嘉靖皇帝刚死,外面一般都不知道。提牢主事听说了这个情况,认为海瑞不仅会释放而且会被任用,就办了酒菜来款待海瑞。

海瑞自己怀疑应当是被押赴西市斩首,恣情吃喝,不管别的。主事因此附在他耳边悄悄说:“皇帝已经死了,先生现在即将出狱受重用了。”海瑞说:“确实吗?”随即悲痛大哭,把刚才吃的东西全部吐了出来,晕倒在地,一夜哭声不断。被释放出狱,官复原职,不久改任兵部。提拔为尚宝丞,调任大理。

隆庆元年,徐阶被御史所弹劾,海瑞上言说:“徐阶侍奉先帝,不能挽救于神仙的失误,惧怕皇威保持禄位,实在也是有这样的事。然而自从主持国政以来,忧劳国事,气量宽宠能容人,有很多值得称赞的地方。齐康如此心甘情愿地充当飞鹰走狗,捕捉吞噬善类,其罪恶又超过了高拱。”人们赞成他的话。

经历南京,北京左、右通政。隆庆三年夏天,以右金都御史身份巡抚应天十府。属吏害怕他的威严,贪官污吏很多自动免去。有显赫的权贵把门漆成红色的,听说海瑞来了,改漆成黑色的。宦官在江南监织造,因海瑞来减少了舆从。海瑞一心一意兴利除害,请求整修吴淞江、白茆河,通流入海,百姓得到了兴修水利的好处。

海瑞早就憎恨大户兼并土地,全力摧毁豪强势力,安抚穷困百姓。贫苦百姓的土地有被富豪兼并的,大多夺回来交还原主。徐阶罢相后在家中居住,海瑞追究徐家也不给予优待。推行政令气势猛烈,所属官吏恐惧奉行不敢有误,豪强甚至有的跑到其他地方去躲避的。

海瑞的刚正让达官贵人惶惶不安,也注定了他的任期不可能很长。果然,没过多长时间,海瑞就被革职回乡。事实上,在官场上,海瑞始终是孤独甚至是孤立的。纵观海瑞的一生,自40岁步入官场,到74岁病逝在任上,前后历经34年。在这34年里,他被“罢官”或主动辞职的时间长达16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关于鸿雁传书的历史故事

全文共 1159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鸿雁是书信的代称,有时亦代称邮递员。何以“鸿雁”代称书信和邮递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鸿雁传书历史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拼音】hóng yàn chuán shū

【又名】飞鸽传书

【出处】《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传‧苏建‧(子)苏武〉~2466~

数月,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释义】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鸿雁传书指通信。后来,人们就用鸿雁比喻书信和传递书信的人。

【鸿雁传书的历史典故】

汉武帝天汉元年,匈奴向汉朝求和,于是,汉武帝就派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苏武接受任务以后,带着使团及丰厚的礼物出发到匈奴。不料,反复无常的匈奴单于不但不感谢,反而受坏人挑唆,把苏武等人扣押起来,要苏武投降。金钱、高官厚禄、冻饿折磨,这些都没能使苏武屈服,他坚决不投降。没办法,单于只好下令将苏武送到北海边上(现在的西伯利亚贝加尔湖一带)去牧羊。并且对苏武说:“等公羊何时生了小羊,就送你回汉朝去!”公羊怎么能生小羊呢?用意十分明白,单于是坚决不放苏武回汉朝了。

北海一带,荒无人烟,终年白雪覆盖。苏武只能以野鼠洞里的草子充饥。每天,苏武一边牧羊,一边抚弄着出使时汉武帝亲手交给他的旌节,心中深深地怀念着自己的祖国。夜晚睡觉时,他将旌节紧紧抱在胸前。就这样,日复一日,艰苦地度过了漫长的岁月。

后来,汉武帝死后,汉昭帝即位,匈奴又与汉朝议和,但单于仍不让苏武回汉朝,还谎称苏武已经死了。与苏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千方百计把苏武的情况告诉了汉朝使者,还为使者想出了一个要回苏武的妙计。

第二天,汉朝使者去见单于,按照常惠的计策对单于说:“你们匈奴既然要诚心跟汉朝结好,就不该再欺骗我们。苏武明明没有死。有一天,我们皇上在上林苑里射猎,射下一只大雁,大雁的脚上系着一条绸子,那是苏武写给皇上的一封信。信里说他在寒冷的北海地方牧羊,你们怎么说他死了呢?大雁能带信,这是天意,你们怎么可以欺骗天呢?”单于听了,不觉大吃一惊,只好承认自己说了谎话,而后又说:“苏武的忠心都感动了飞鸟,难道我们还不如大雁吗?”说完,他立即向汉朝使者道歉,并答应赶快派人把苏武从北海地方找回来。

苏武回到了阔别二十年的京城长安,汉昭帝接见了他们,还叫他到先帝庙里去拜见汉武帝的灵位,并把那根光秃秃的旌节交还到汉武帝灵前。

【成长心语】

历史学家吴晗曾写过一篇《谈骨气》的文章,其中提出做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骨气。所谓骨气就是做人要坚持原则,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明是非、知荣辱,不拿原则做交易。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苏武用不屈的铮铮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诠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