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接连的词语解释(优秀20篇)

导语:掌握课文词语,可以更好进行课文的学习。以下是接连的词语解释,供各位阅读。现在小编为同学们精心整理了一些接连的词语解释优秀作文,供大家学习,希望对您有帮助。

浏览

7729

作文

353

词语加解释

全文共 3992 字

+ 加入清单

昼耕夜诵 白天耕种,夜晚读书。比喻读书勤奋。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 【出处】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学业未成,即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解释】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示例】~,经过五年的刻苦努力,他熟

枕经籍书 枕着经,垫着书。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

枕籍经史 枕着经典,垫着史书。形容专心一意读书。

枕典席文 谓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折节读书 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照萤映雪 利用萤火虫的光和白雪的映照读书,形容刻苦地读书精神

招贤纳士 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摘句寻章 摘取、搜寻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凿壁偷光 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臧穀亡羊 〖解释〗《庄子·骈拇》载,臧、穀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穀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

臧谷亡羊 《庄子·骈拇》载,臧、谷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谷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

源头活水 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映月读书 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映雪读书 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引锥刺股 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一介书生 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一箪一瓢 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摇头摆脑 脑袋摇来摇去。形容骄傲自得或自得其乐的样子。亦以形容读书吟诵的姿态。

洋洋盈耳 〖解释〗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燕颔儒生 有封侯之相的读书人。亦用以称美志在建立军功的士人。

寻章摘句 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雪天萤席 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读书。

雪窗萤几 《文选·任昉〈为萧扬州作荐士表〉“集萤映雪”李善注引《孙氏世录》:“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晋书·车胤传》:“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后即以“雪窗萤几”比喻勤学苦读。

学富五车 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五行俱下 谓读书敏捷神速。

五行并下 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读书速度快。

五行并下 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读书速度快。

五车腹笥 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

文弱书生 〖解释〗文弱:文雅而体弱。举目文雅,身体柔弱的读书人。

韦编三绝 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徒读父书 徒:只。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孙康映雪 比喻读书非常刻苦。

宿学旧儒 〖解释〗指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硕学通儒 儒:指读书人。学问渊博,通达事理的学者。

书香门第 旧时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

书通二酉 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据说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见《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后因以此为喻。

书声朗朗 〖解释〗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书声琅琅 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书读五车 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世代书香 世世代代都是读书的人家。

士农工商 〖解释〗古代所谓四民,指读书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

十行俱下 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形容读书极快。

十年寒窗 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十年窗下 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诗礼之家 诗:指《诗经》;礼:指《周祀》、《仪礼》、《礼记》。旧指世代读书讲究礼教的人家。

诗礼人家 世代读书以传统封建礼教为行为准则的人家。

舍策追羊 放下手中书本去寻找丢失的羊。比喻发生错误以后,设法补救。语本《庄子·骈拇》:“臧与榖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榖奚事?则博塞以游。”陆德明释文:“筴,字又作策,初革反。李云:竹简也。古以写书,长二尺四寸。”

舌战群儒 舌战:激烈辩论。儒:儒生,旧指读书人。原指与众多的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泛指与许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山陬海筮? 【出处】清·王晫《今世说·德行》:“宦辙所至,山陬海筮,有以读书能为文者,必枉车骑过之。” 【解释】山隅和海边。泛指荒远的地方【示例】【故事】

三余读书 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然荻读书 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七行俱下 读书,同时读七行。比喻非常聪明。

牛角书生 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牛角挂书 比喻读书勤奋。

囊萤照书 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囊萤照读 用口袋装萤火虫,照着读书。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纳士招贤 〖解释〗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目不识书 谓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磨穿铁砚 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两脚书橱 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立地书橱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立地书厨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老虎借猪,相公借书 相公:旧指读书人。比喻东西正合自己的心愿,到手后就据为己有。也比喻各有各的爱好。

琅琅上口 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匡衡凿壁 《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后以“匡衡凿壁”为刻苦读书的典实。

开卷有益 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部分国:好处。读书总有好处。

据鞍读书 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九儒十丐 儒:旧指读书人。元代统治者把人分为十等,读书人列为九等,居于末等的乞丐之上。后指知识分子受到歧视和苛待。

尽信书不如无书 〖解释〗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集萤映雪 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积雪囊萤 积雪:南朝孙康映雪读书。囊萤:晋代车胤把萤火虫装在口袋里,借荧光读书。形容刻苦攻读。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技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解释】积蓄财产,不如学点技术。【示例】【故事】

浑浑沉沉 广大貌。《淮南子·兵略训》:“天化育而无形象,地生长而无计量,浑浑沉沉,孰知其藏。”一说,“沉”当为“沆”字。参阅清王念孙《读书杂志·淮南内篇二》。

画荻教子 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含英咀华 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滚瓜烂熟 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挂席为门 汉初丞相陈平,好读书,在未发迹时,家里很穷,挂着破席子当门。见《史记·陈丞相世家》。后以“挂席为门”指隐士居处。亦形容贫穷或居处简陋。

腹载五车 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焚膏继晷 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废书而叹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读书种子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读书三到 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读书破万卷 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读书得间 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读不舍手 舍:舍得,愿意。读书读到有兴趣时舍不得放下。

道学先生 〖解释〗指思想、作风特别迂腐的读书人。

箪食瓢饮 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大璞不完 指玉既经雕琢,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旧时比喻读书人做了官,丧失了原来的志向。

唇腐齿落 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

春诵夏弦 指应按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穿壁引光 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朝经暮史 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才贯二酉 二酉yǒu:指大酉山、小酉山。据《太平御览》卷四引《荆州记》裁:传说大酉、小酉(在今湖南沅陵县)二山藏书很多。因以才贯二酉形容读书甚多、学识渊博。《镜花缘》一六回:“大贤世居大邦,见多识广,而且荣列胶庠,自然才贯二酉,学富五车了。”

布衣韦带 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博览群书 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病国殃民 使国家受害,人民遭受苦难。明·桑绍良《独乐园》楔子:“只因误用了王安石,创立新法,招呼党类,病国殃民,天下骚然。”亦作“祸国殃民”。郭沫若《不读书好求甚解》:“你们的动机不怕就出于利国福民,然而你们的结果必弄到~。”

闭门读书 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闭户读书 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白面书生 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白面书郎 〖解释〗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白面儒生 〖解释〗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白面儒冠 〖解释〗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八百孤寒 八百:形容很多;孤寒:指贫寒的读书人。许许多多贫寒的读书人。

傲贤慢士 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词语潸的解释

全文共 631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潸”字在用到不同的词语里,它的意思就会随之变化。而这个潸字更是传递了中国汉字的魅力所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词语潸的解释,希望能帮助大家!

基本信息

潸(澘)

总笔画:15 ;部外笔画:12

繁体部首:水;总笔画:16;部外笔画:12

五笔86&98:ISSE;仓颉:EJCB

笔顺编号:441123412342511

笔顺读写:点、点、提、横、竖、撇、点、横、竖、撇、捺、竖、横折钩、横、横

四角号码:34127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F78

基本字义

● 潸shān

形声。从水,散省声。本义:流泪的样子。同本义。

潸,涕流貌。——《说文》

流涕长潸。——《史记·扁仓传》

潸焉出涕。——《诗·小雅·大东》

潸泫(潸然,潸潸。泪流不止的样子)[1]

潸(湿皮肤遇冷风而)开裂(细口儿)。

例句:别哭了,再哭把脸都潸了。

◎ 形容流泪:~然。~~(流泪不止)。~泫(流泪的样子)。

〈动〉

流泪 [shed tears]

肠断离家泪暗潸。——清·湘灵子《轩亭冤·哭墓》

又如:潸慨(流泪感叹);潸泪(流泪)

〈名〉

泪水 [tear]

茵席留余潸。——陆游《楼上醉书》

又如:潸流(泪水流淌)

潸然

shān rán

[tearfully;in tears] 流泪的样子

不觉潸然泪下

潸潸

shān shān

[tearfully] 形容流泪不止

泪潸潸不住流

瞧他泪潸潸的样子

参考资料

1. 马思周、姜光辉编.东北方言词典: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2005年5月第1次印刷:第269页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表示心情的词语解释大全

全文共 421 字

+ 加入清单

眉开眼笑 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春风满面 春风:指笑容.比喻人喜悦舒畅的表情.形容和霭愉快的面容.

和颜悦色 颜:面容;悦:愉快;色:脸色.脸色和霭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赏心悦目 悦目:看了舒服.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陶情适性 陶:喜,快乐;适:舒适,畅快.使心情愉快.

心旷神怡 旷: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怡情悦性 怡:和悦愉快;悦:高兴,愉快.使心情舒畅愉快.

怡然自得 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娱心悦目 娱、悦:使愉快.使心情愉快,耳目舒畅.

安心乐意 原指心情安宁,情绪愉快.后多指内心情愿,十分愉快.

开眉笑眼 高兴愉快的样子.同“开眉展眼”.

神怿气愉 形容欢欣愉快.

爽心悦目 指景色美丽,令人心情愉快.

眉飞色舞 色:脸色.形容人得意兴奋的样子.

神采飞扬 形容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

抚掌大笑 抚:拍.拍手大笑.形容非常高兴.

喜笑颜开 颜开:脸面舒开,指笑容.形容心里高兴,满面笑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粗心大意的词语解释

全文共 430 字

+ 加入清单

【拼音】:cūxīndàyì

解释】:粗:粗疏。大意:不注意。指做事马虎,不细心。

【出自】:宋?朱熹《朱子语类?学四》:“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励志名言,终骨方见髓,使粗心大气不得。”

【示例】: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这是我~,我若不进去,他怎得出来?”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考虑事情或做事方面

【褒贬】:贬义词

【英语】:benegligent;careless;inadvertent;scatter-brain;incaution;

粗心大意的近义词

马马虎虎 心浮气躁 粗枝大叶 心粗气浮 粗心浮气 毛手毛脚 草草了事

粗心大意的反义词

谨小慎微 精打细算一丝不苟 小心谨慎小心翼翼 谨小慎微 谨言慎行

粗心大意造句

他这个人什么都很优秀,就是做事太粗心大意了。

小明学习很好,可由于这次考试太过粗心大意,造成很简单的题目都答错了。

你总这样粗心大意的,让我怎么放心地把公司交给你经营?

技术工人们小心谨慎的操作着设备,不能有丝毫粗心大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描写自然风光的词语及解释

全文共 1193 字

+ 加入清单

水秀山明 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烧琴煮鹤 拿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如花似锦 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如同花朵、锦缎一般。形容风景绚丽或前程美好。

千岩竞秀 岩:山崖;竞:竞赛。重山叠岭的风景好象互相比美。形容山景秀丽。

名胜古迹 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著名地方

名山胜川 风景优美的著名河山。

柳烟花雾 形容春色迷蒙的景象

浪蝶狂蜂 轻狂的蜂蝶。比喻轻狂的男子。

湖光山色 湖的风光,山的景色。指有水有山,风景秀丽。

花下晒裈 裈:有裆裤子。在鲜花下晒裤子。比喻不文雅,煞风景。

风景不殊 指悲叹国土破碎或沦亡

福地洞天 原为道家语,指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后多比喻风景优美的地方。

风月无边 极言风景之佳胜。

大煞风景 损伤美好的景致。比喻败坏兴致。

洞天福地 原为道家语,指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后多比喻风景优美的地方。

大杀风景 破坏兴致的意思

大煞风趣 同“大煞风景”。

春和景明 春光和煦,风景鲜明艳丽。

楚囚相对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周顗)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王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后用以形容人们遭遇国难或其它变故,相对

背山起楼 靠山建造楼房。比喻使人扫兴的事。

别有天地 天地:境界。比喻另有一番境界。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煮鹤焚琴 把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醉翁之意不在酒 原是作者自说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里的风景。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作如是观 泛指对某一事物作如此的看法。

引人入胜 胜:胜境。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

旖旎风光 旖旎:柔和美丽。柔和而美丽的韵致风采或自然风景。

眼开眉展 形容极度高兴。

雪中送炭 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新亭对泣 新亭:古地名,故址在今南京市的南面;泣:小声哭。表示痛心国难而无可奈何的心情。

寻幽探胜 探:寻求。胜:胜地,风景优美的地方。游览山水时寻找、搜索幽雅的胜地。亦作“寻幽探奇”、“寻奇探幽”、“探幽选胜”。

秀水明山 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无边风月 无边:无限;岁月:风和月亮,泛指景色。原指北宋哲学家周敦颐死后影响深广。后形容无限的美好风景。

未能免俗 没能够摆脱开自己不以为然的风俗习惯。

蔚为大观 蔚:茂盛;大观:盛大的景象。发展成为盛大壮观的景象。形容事物美好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

杀风景 损坏美好的景色。比喻在大家高兴的时候,突然出现使人扫兴的事物。

山清水秀 形容风景优美。

山明水秀 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色彩的词语解释

全文共 947 字

+ 加入清单

1、奇光异彩:奇妙的光亮和色彩

2、百紫千红:形容繁花似锦,色彩繁多。

3、云舒霞卷:形容姿态万千,色彩斑斓。

4、花花绿绿:原指花草树木鲜艳多彩;形容颜色鲜明多彩。

5、逞娇呈美:谓花草显示出美丽的颜色。

6、五彩斑斓:五彩:指青黄赤白黑五色。指多种颜色错杂而繁多耀眼。

7、余霞成绮:晚霞象美丽的锦缎一样。形容晚霞色彩绚丽。

8、目迷五色:五色:各种颜色。形容颜色既多又杂,因而看不清。比喻事物措综复杂,不易分辨清楚。

9、大红大绿:谓颜色浓艳。

10、浮翠流丹:翠:青绿色。丹:朱红色。青绿朱红的颜色在流动和浮现。形容色彩鲜明艳丽。

11、红飞翠舞:红翠:指服装的色彩,泛指各种各样的颜色。形容妇女们穿着各种颜色的漂亮衣服,尽兴嬉戏,热闹非凡的情景。

12、五彩缤纷:五彩: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错的样子。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13、桃红柳绿: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春景。

14、轻描淡写:原指描绘时用浅淡的颜色轻轻地着笔。现多指说话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

15、鲜艳夺目:色彩鲜美艳丽,十分引人注目。

16、浮翠流丹:翠:青绿色。丹:朱红色。青绿、朱红的颜色在流动和浮现。形容色彩鲜明艳丽。

17、红腐贯朽:红腐:粮食经久腐坏,颜色变成红赤色。贯朽:穿铜线的绳索因天长日久而朽烂。形容资财充足,钱粮无数。

18、白白朱朱:白的白,红的红。形容不同种类色彩各异的花木。

19、桃红柳绿: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春景。

20、陆离光怪: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

21、纡朱曳紫:形容地位显贵。朱、紫指高官所佩印绶之颜色。

22、五颜六色: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引伸为各色各样。

23、柳绿桃红: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春景。

24、磨砻砥砺:亦作“磨砻底厉”。亦作“磨礲砥砺”。①四种质地和颜色不同的磨石。②磨砺锻炼。

25、绚丽多彩:形容色彩华丽。

26、花里胡哨:形容颜色过分鲜艳繁杂。也比喻浮华而不实在。

27、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

28、浓墨重彩: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形容着力描写。

29、陆离斑驳:形容色彩绚丽灿烂。

30、斑斑点点:物体的表面颜色不纯净,颜色杂乱或凹凸不平。

31、十光五色:形容景象纷繁,色彩绚丽。

32、镂金铺翠:形容缤纷的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形容女人的四字词语含解释

全文共 1413 字

+ 加入清单

四字词语是由四个字组成的常用词。四字词语是指广义的概念,包括成语和非成语,也叫固定词组或自由词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形容女人的四字词语,欢迎阅读。

1. 【沉鱼落雁】 用来形容女子的容貌美丽。

2. 【闭月羞花】 形容女子容貌姣好,足使花﹑月为之退掩﹑失色。

3. 【倾国倾城】 形容女子极为美丽动人,使全城、全国的人都为之倾倒爱慕。

4. 【蛾眉皓齿】 细长眉毛和洁白牙齿。形容女子容貌明艳美丽。

5. 【倾城艳色】 容姿非常美丽。

6. 【玉容倾城】 美丽的容颜。

7. 【颜色妍丽】 面貌美艳。

8. 【姿颜姝丽】 容貌美丽。

9. 【倾城佳丽】 形容貌美的女子。

10. 【天生丽质】 生来容貌就姣好美丽。

11. 【捧心西子】 捧心西子指西施因心痛而捧胸皱眉,更加显得十分美丽。后用来形容美丽女子在病中娇弱的模样。

12. 【一顾倾城】 形容女子容貌美艳。亦作 一顾倾人

13. 【百媚千娇】 形容美好的容貌和体态。

14. 【貌美如花】 形容女子如花般的美丽。

15. 【绝代佳人】 形容姿容出色的美女。

16. 【花容月貌】 形容女子容貌美好。亦作 花容玉貌 、 花颜月貌 、 月貌花庞 、 月貌花容 。

17. 【玉肌花貌】 形容女子肤色洁白,容貌艳丽。

18. 【美貌无双】 形容容貌极其美丽,无人可以相比。

19. 【绮年玉貌】 形容年轻女子美丽动人。

20. 【不让须眉】形容女子 处事能力不输于男子。

21. 【名花有主】:比喻女孩子已经有了所属对象。

22. 【金枝玉叶】比喻尊贵的人或十分娇贵。

23. 【蕙质兰心】比喻女子芳洁的心地、高雅的品德。

24. 【人老珠黄】比喻妇女老人被轻视,像珍珠年代久了变黄就不值钱一样。

25. 【小家碧玉】指小户人家的年轻美貌的女子。

26. 【巾帼英雄】比喻勇敢而有英雄气概的女人。

27. 【荳蔻年华】形容年轻未婚的少女。多指女子十三﹑四岁之时。

28. 【及笄之年】笄,发簪。古代女子年满十五岁而束发加笄,表示成年。后世遂称女子适婚年龄为「及笄 」。

29. 【二八佳人】十六岁的少女。

30. 【徐娘半老】徐娘,指梁元帝妃徐氏,指有风韵的妇女已到或已过中年。

31. 【人老珠黄】比喻妇女老人被轻视,像珍珠年代久了变黄就不值钱一样。

32. 【水性杨花】性情行为像水一般流动,像杨花一样飘摆不定,形容行为不庄重、对爱情不坚定女子的用语。

33. 【东施效颦】春秋越国美女西施因患心病而捧心皱眉,同里丑女东施看见觉得十分美丽,于是摹仿西施捧心皱眉,然却更见其丑,结果同里的人纷纷走避或闭门不出。解释:比喻不衡量本身的条件,而盲目胡乱的模仿他人,以致收到反效果。

34. 【百拙千丑】 形容非常笨拙丑恶。

35. 【貌若无盐】形容女人面貌丑陋。

36. 【蛇蝎美人】指心肠狠毒的美艳女子。

37. 【妆嫫费黛】嫫,嫫母,相传为黄帝第四妃,容貌丑陋。黛,古代女子画眉用的青黑色颜料。妆嫫费黛指为丑陋的女子化妆,只是白白浪费脂粉,无法使她成为美女。

38. 【粗枝大叶】比喻疏略,做事不细密。

39. 【河东狮吼】本为宋代陈慥之妻柳氏凶悍善妒,常使其夫惧怕的故事。用以讥嘲妻子凶悍,使丈夫畏惧。语本宋˙苏轼˙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诗:「忽闻河东 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后用以比喻太太凶悍发威。

40. 【三姑六婆】比喻爱搬弄是非的妇女。

41. 【红颜祸水】指美丽的女人是会造成灾祸。

42. 【妇人之仁】施小惠而不识大体。比喻姑息少决断。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形容春天的词语及其解释

全文共 2224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描写春天词语的内容,欢迎查看!

1.春游:春日郊游。

2.酣春:春色正盛。例“劳劳胡燕怨酣春”。

3.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4.春光明媚:明媚:美好,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

5.孟春:四季节令中的第一个月。春天开头的第一个月。

6.早春:初春。如“早春二月”。

7.沂水春风:沂水:河水名,在山东省曲阜县境内,孔子出生地。春风:春天和暖的风,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来自沂水的春风。比喻深受孔学的教育与熏陶。

8.春风宜人:春天的和风使人感到舒适温暖。形容春天可爱。例:“春风宜人,鸟语花香,正是旅游的好季节。”

9.春意盎然:春天的气氛浓厚。例:“鸟啭莺啼,花红柳绿,到处春意盎然。”

10.青阳:春天阳光温和明媚,因而又有“青阳”之美称。如:陈子昂诗云:“白日美不归,青阳时暮矣”。

11.嫩草:初生而柔弱的草。例:“嫩草油油,充满生机。”

12.双柑斗酒:比喻春天游玩胜景。

13.春暖花香:形容春天美丽的景色。出处:明·无名氏《打韩通》头折:“春暖花香,和风淡荡。我则见东郊上,男女成行,处处闲游赏。”

14.花明柳媚:形容春天绿柳成荫、繁花似锦的景象。

15.春生秋杀:春天万物萌生,秋天万物凋零。

16.有脚阳春:承春:指春天。旧时称赞好官的话。

17.雨丝风片:形容春天的微风细雨。

18.芳春:春天气温渐暖,百草萌发,万木滋长,奇花异草斗芳菲,于是春天又有“芳春”的美称。如:陆机的笔下有“烈心厉劲秋,丽服鲜芳春”之句。

19.和风:春天的温和的风。一般只用于指温和的风,含有宜人的情味。如“和风拂拂”;“和风吹拂,杨柳依依”。

20.傍柳随花:春天依倚花草柳树而游乐的情调。比喻狎妓。

21.春意阑珊:阑珊:将尽,将衰。指春天就要过去了。

22.春风:开春后吹的风。如“春风解绿江南树”。

23.春耕:春季的耕种。如“春耕时节”。也作“春事”。

24.三春:古时,以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简称为“三春”。如孟郊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诗句。

25.韶光:美丽的春光。例,“韶光染色如蛾翠,绿湿红鲜水容媚”。也比喻美好的青年时代。

26.和风细雨:和风:指春天的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

27.春:春季;一年的第一季。如“四季如春”,“一年之计在于春”。可组成“春景”、“春光”、“温暖如春”等。

28.小草:指生长得小的草。例:“刚下过春雨,小草怯生生地探出头来。”

29.惠风:和风。书面语。例:“惠风和畅,拂人脸颊,使人感到无限舒服。”

30.韶晖:明媚的景色。例,“织恨凝愁映鸟飞,半旬飘洒掩韶晖”。韶华:美好的时光,常指春光。例,“迎得韶华入中禁,和风次第遍神州”

31.春天:春季。例:“明媚的春天,万物充满了生机。”

32.满园春色: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33.芳草:香而鲜的草。例:“春回大地,芳草天涯。”

34.仲春:孟春之后阴历二月为仲春。

35.新春:春节过后的一二十天泛称新春。如“新春佳节”、“恭贺新春”。

36.柳绿花红: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

37.春笋怒发:春天的竹笋迅速茂盛地生长。比喻好事层出不穷地产生。

38.花明柳暗: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39.浅草:长得不深的草。

40.阳春:我国江南一带,人们给春天以“阳春”或“阳春三月”的美称。李白诗“阳春召我以烟景”是对春天绝妙的写照。在我国民间,人们根据节气、农事等又分别正月称“早春”,二月称“酣春”,三月称“晚春”、“暮春”与“末春”。

41.春色满园:园内到处都是春天美丽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42.残春:余春。

43.大地回春:冬去春来。例:“大地回春,阳光普照,山河无限美好。”

44.春暖花开:本指春天气候宜人,景物优美。现也比喻大好时机。

45.余春:犹暮春,晚春。

46.阳春:泛指春天而言。例:“阳春三月好风光。”

47.万古长春:万古:千年万代,永远。永远像春天一样,草木翠绿,生机勃勃。比喻人的精神永远像春天一样毫不衰退或祝愿好事长存。亦作“万古长青”、“万古常青”、“万古常新

48.晚春:春之末。

49.春季:一年的第一季,我国习惯指立春到立夏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正、二、三”三个月。

50.春光:春天的景色。如“大好春光”。

51.春去秋来:春天过去,秋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52.春光融融:春天的景色使人感到温暖、舒畅。例:“春光融融,杨柳依依,情意绵绵。”

53.春雨:开春下的雨。如“春雨绵绵”。

54.春意盎然:春意:春天的气象。盎然:丰满、浓厚的样子。形容春天的气氛很浓。

55.春冰虎尾: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56.鸟语花香: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57.暮春:晚春。如“暮春三月”。

58.初春:春季开头的时节。例:“初春之风仍有凉意。”

59.枯木逢春:枯干的树遇到了春天,又恢复了活力。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获得生机。

60.柔风:春风。例“时逝柔风戢,岁暮商猋飞。”

61.韶景:美好的景色。如“滇春好,韶景媚游人”。

62.虎尾春冰: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63.春深似海: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64.东风:春风。例“孟春之月,东风解冻。”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表示颜色的四字词语及解释

全文共 1020 字

+ 加入清单

颜色具有三个特性,即色调,明度,和饱和度。颜色的三个特性及其相互关系可以用三度空间的颜色立体来说明。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表示颜色的四字词语解释,欢迎阅读。

1、五色缤纷: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2、国色天香: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

3、纡朱曳紫:形容地位显贵。朱、紫指高官所佩印绶之颜色。

4、花里胡哨:形容颜色过分鲜艳繁杂。也比喻浮华而不实在。

5、目迷五色:五色:各种颜色。形容颜色既多又杂,因而看不清。比喻事物措综复杂,不易分辨清楚。

6、浮翠流丹:翠:青绿色。丹:朱红色。青绿、朱红的颜色在流动和浮现。形容色彩鲜明艳丽。

7、惨澹经营:亦作“惨淡经营”。①原指作画前先用浅淡颜色勾勒轮廓,苦心构思,经营位置。南朝齐谢赫《古画品录》以经营位置为绘画六法之一。②引申指苦心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诏谓将军指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8、青过于蓝: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比喻学生胜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同“青出于蓝”。

9、花花绿绿:原指花草树木鲜艳多彩;形容颜色鲜明多彩。

10、五彩缤纷:五彩: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错的样子。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11、大红大绿:谓颜色浓艳。

12、面不改色:面:颜面;色:颜色。脸色不变。形容遇到危险时从容镇静、毫不畏惧的样子。

13、青出于蓝:青:靛青;蓝: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14、轻描淡写:原指描绘时用浅淡的颜色轻轻地着笔。现多指说话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

15、红飞翠舞:红、翠:指服装的色彩,泛指各种各样的颜色。形容妇女们穿着各种颜色的漂亮衣服,尽兴嬉戏,热闹非凡的情景。

16、呼卢喝雉:呼、喝:喊叫;卢、雉:古时赌*上的两种颜色。泛指赌博。

17、五彩斑斓:五彩:指青、黄、赤、白、黑五色。指多种颜色错杂而繁多耀眼。

18、磨砻砥砺:亦作“磨砻底厉”。亦作“磨礲砥砺”。①四种质地和颜色不同的磨石。②磨砺锻炼。

19、逞娇呈美:谓花草显示出美丽的颜色。

20、浓墨重彩: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形容着力描写。

21、红腐贯朽:红腐:粮食经久腐坏,颜色变成红赤色。贯朽:穿铜线的绳索因天长日久而朽烂。形容资财充足,钱粮无数。

22、天香国色: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

23、花红柳绿:红红的花,绿绿的柳条。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描写夜晚的四字词语解释

全文共 521 字

+ 加入清单

1、朝观暮览:观、览:看。早晨也看,夜晚也看。形容对珍贵的东西百看不厌。

2、昼夜不息:息:停止。从白天到夜晚一直不停。

3、呼昼作夜:昼:白天。把白天叫作夜晚。比喻颠倒黑白,不分是非。

4、春宵苦短:为春天的夜晚太短而苦恼。形容人处在欢乐之中,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5、良宵好景:美好的夜晚和景色。同“良宵美景”。

6、鬼火狐鸣:鬼火闪烁,野狐悲鸣。形容阴森恐怖的荒野夜晚。

7、灯火辉煌:形容夜晚灯光明亮的繁华景象。

8、以日继夜:白天接着夜晚,日夜不停。

9、俾夜作昼:把夜晚当作白昼一般利用,夜以继日。

10、昼伏夜动:白天埋伏,夜晚活动。

11、月夕花朝:月明的夜晚,花开的早晨。形容良辰美景。

12、灯火万家:家家都点上灯。指天黑上灯的时候。亦形容城镇夜晚的景象。

13、不眠之夜:眠:睡眠。不曾睡眠的夜晚。常指极度兴奋或过分忧虑而睡不着觉。

14、日短夜修:指冬至前后几个月白天短夜晚长。

15、月黑风高:比喻没有月光风也很大的夜晚。比喻险恶的环境。

16、昼慨宵悲:慨:慨叹。白天慨叹,夜晚悲戚。形容心情十分烦闷。

17、蛤蟆夜哭:蛤蟆于夜晚哭泣。形容毫无根据诬陷好人。

18、朝歌夜舞:朝:早晨;歌:唱歌;舞:跳舞。早晨唱歌,夜晚跳舞。形容沉迷于歌舞欢乐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柔和词语解释

全文共 586 字

+ 加入清单

【中文】:柔和

【读音】:róu hé

【柔和的意思】:

①温和而不强烈。

②柔软。

【近义词】:

①平和、温和。

②柔软、软和

【反义词】:

①生硬。

②僵硬

【柔和造句】

1、清晨,一抹柔和的阳光洒在大地上,我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

2、纯棉布料手感柔和。

3、柔和的月光,柔和的风,让我心里很平静。我喜欢这种感觉。

4、是时光温柔了我们,还是我们柔和了岁月。

5、月色为谁柔和,风儿为谁温柔,你又在为谁哭泣?

6、他就像是夏季里,突然出现的一缕柔风,不凛冽,却柔和。

7、你看她的眼神温柔至极,像夜里海边柔和的细沙,粒粒是她。

8、最高的道德是难得而无价的,同时还散发着柔和的光泽。

9、昨天买的衣服,面料十分柔和。

10、他对谁都是如此的柔和。

11、我希望你能够柔和的面对世界。

12、我看到了丁香花的色彩,还是那么优雅,柔和,谦逊,那么令人赏心悦目。

13、他温柔,温柔的如同最柔和的月光,犹如最温暖的阳光,他的温柔,只给一个人,也仅仅足够给一个人。

14、坚持真理的时候必须注意讲话的态度,方式,语气,声调,要做到越有理由,态度越缓和,声音越柔和。

15、他说话总是那么柔和,让人听了赏心悦目。

16、他的朗诵十分的柔和,刚和读出了作者的心境。

17、棉花是柔和的东西,而且非常温暖。

18、他对谁都是如此的柔和,以至于我们都产生了许多的错觉。

19、一个柔和的人说话总是那么舒服。

20、他柔和的一面从来不是展示给我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形容冬天词语解释

全文共 1779 字

+ 加入清单

萧索

解释:1.荒凉,冷落,萧条;凄凉。2.缺乏生机;不热闹。3.稀疏。

示例:鲁迅《故乡》:“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生气。”

寒冷

解释:表面意思是指气温低,让人感到凉。更多的时候用这个词是用来表达人的心情失落、感受不到家人、爱人、朋友的温暖。

出处:寒冷的冬天

萧条

解释:寂寞冷落,毫无生气:荒山老树,景象十分萧条。

示例:长时期的高失业率、低产出、低投资、企业信心降低、价格下跌和企业普遍破产。工商业低落的一个温和的形式是衰退(recession),它同萧条有许多共同点,但在程度上较弱。今天,衰退的**定义是实际国民生产总值至少连续两个季度下降。

清冷

解释:清爽而微寒;清凉寒冷。

出处:《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冰雪

解释:比喻清纯

出处:后汉书·西羌传论》:“﹝段熲﹞被羽前登,身当百死之陈,蒙没冰雪,经履千折之道,始殄西种,卒定东寇。”唐杜甫《人日》诗之一:“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冰雪莺难至,春寒花较迟。”《云笈七签》卷三:“人之情性为利欲所败,如冰雪之曝日,草木之沾霜。”陈毅《由太行山西行阻雪》诗:“冰雪何时融,征程从此错。”

风霜

解释:饱:足足的,充分;经:经历;风霜:比喻艰难困苦。形容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和斗争。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十一出:“鸡皮瘦损,看饱经雪霜,丝鬓如银。”

严冬

解释:严”有“程度深”之义,故“严冬”也就成了更其寒冷的冬天的又一代称。

出处:

南朝梁简文帝《大同十一月庚戌》诗:“是节严冬景,寒云掩落晖。”唐杜甫《阌乡姜七少府设鲙戏赠长歌》:“姜侯设鱠当严冬,昨日今日皆天风。”明李贽《答高平马大尹》:“严冬十日不出户矣。”《东周列国志》前几百七回:“时夏五月,忽然天降大雪,平地深二尺五寸,寒凛如严冬,人谓太子丹怨气所致也。”陈毅《赠同志》诗:“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

凛冽

解释:更为寒冷,严寒刺骨。

出处:李白《大猎赋》:“严冬惨切,寒气凛冽。”

刺骨

解释:寒气侵人入骨的,形容更其寒冷

出处:《韩非子·安危》:“闻古扁鹊之治其病也,以刀刺骨。”

严寒

解释:更度寒冷

出处:汉董仲舒《雨雹对》:“其尤者,葶苈死于盛夏,款冬花于严寒。”三国魏阮籍《咏怀》之二十:“朔风厉严寒,阴气下微霜。”明李贽《答沉王》:“时犹严寒,未敢出户,未卜见期,谨以为复。”周而复《上海的早晨》前几部三:“在严寒的冬天,朱暮堂夫妇睡在丝棉被里还不够,加上从上海买来的英国制的纯羊毛的毯子。”

隆冬

解释:严冬;冬天更冷的一段时期

出处:汉司马相如《上林赋》:“其南则隆冬生长,踊水跃波。”宋杨万里《初食太原生葡萄时十二月二日》诗:“隆冬压架无人摘,雪打冰封不曾拆。”明袁可立《陈发兵出海之期疏》:“至隆冬冻合,则**岛又为大兵出入归着之处,东西策应之冲。”清沈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隆冬无裘,挺身而过。”郭小川《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诗:“永远记住这个时间吧:一九五四年隆冬时分,北风早已吹裂大地,冰雪正封闭着古老的柴门。”清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中穷冬也释义为隆冬。

寒冬

解释:寒冷的冬天

出处:汉苏武《古诗》之四:“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唐韩愈《赠张籍》诗:“喜气排寒冬,逼耳鸣睍睆。”叶圣陶《登赐儿山》:“水洞里泉水下滴,积在洞底,据说据说有两公尺深,寒冬也不冻结。”

冰冷

解释:很冷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逸民》:“朝为张天之炎热,夕为冰冷之委灰。”《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近前用手一摸,四肢冰冷,已气更多时了。”茅盾《子夜》十八:“她的心狂跳了,她的手指尖冰冷,她的脸却发烧。”

残冬

解释:指冬季的末尾,冬季将尽之时:~已过,春天来到了。

出处:“消遣残冬易,绸缪未雨难。”——清·黄钧宰《金壶浪墨·水患诗》

初冬

解释:入冬的头一个月,即阴历十月。

示例:丁玲《韦护》第三章二:“早已是初冬时分了,但她却只感受到一种喜气。”王亚平《神圣的使命》:“这是初冬的一个傍晚,王公伯走在一条泥雪斑驳的街道上。”

冬季

解释:冬季是四季之一

示例:冬季在很多地区都意味着沉寂和冷清。生物在寒冷来袭的时候会减少生命活动,很多植物会落叶,动物会选择休眠,有的称作冬眠。候鸟会飞到较为温暖的地方越冬。

冬令

解释:冬季的气候

示例:初秋这样冷,是秋行冬令了。

隆冬

解释:严冬;冬天更冷的一段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词语解释

全文共 408 字

+ 加入清单

①territory[terit+ri]n.领土

②autonomous region[&:t&n+m+s ri:DN+n]自治区

③municipality[mju:?nisip$l+ti]n.市;自治城市;municipalities directly unde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直辖市

【参考翻译】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有自己的特点。这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它有许多的邻国。北、东北和西北是蒙古、俄罗斯和韩国。南方是越南、老挝、泰国和菲律宾。西部和西南地区的印度、缅甸、不丹、尼泊尔和巴基斯坦。东是日本,面对中国在东海。

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①。它有一个面积9600000多平方公里。它包含34个省、自治区②,直辖市Covernment③。北京位于中国北部,是它的资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现在有超过12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梁上君子的解释四字词语

全文共 679 字

+ 加入清单

东汉的时候,有一个人叫做陈寔(音:实)。每次别人遇到什么纷争的时候,都会请陈寔出来主持公道,因为大家都知道陈寔是一个忠厚诚恳的大好人,每个人都很喜欢他、听他的话!有一年陈寔的家乡闹饥荒,很多人都找不到工作做,有的人就到别的地方去工作,也有人因为没有工作可以做,变成了小偷,专门去偷别人的东西!

有一天晚上,有一个小偷溜进陈寔的家,准备等陈寔睡觉以后偷东西,这个小偷不知道陈寔发现他躲在屋梁上面,不过陈寔却假装没看到,安静地坐在客厅里喝茶。过了一会儿,陈寔把全家人都叫到客厅,对着大家说:「你们知道,人活在世界上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如果我们不好好把握时间去努力,等我们老了以后再努力就来不及了。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就要养成努力向上的好习惯,长大以后才能对社会、家庭,还有自己有好的贡献!当然也有一些不努力的人,只喜欢享受,这些人的本性並不坏,只是他们没有养成好的习惯,才会做出一些危害社会的坏事情,你们现在把头往上看,在我们屋梁上的这位先生,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小偷一听,吓得赶快从屋梁上爬下来,跪在陈寔的前面:「陈老爷,对不起!我知道我错了,请您原谅我!」陈寔不但没有责骂小偷,还非常慈祥的对小偷说:「我看你不象是一个坏人,可能是因为生活困苦所逼,我现在给你一些钱,你不要再去偷东西了,好好努力,做错事情只要能改过,你还是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的!」小偷感动的哭着对陈寔说:「谢谢陈老爷!我一定会好好努力的!」后来,这个小偷果然把自己的坏习惯改掉,努力做事,成为一个大家都称赞的好青年!后来,大家就把陈寔说的话变成“梁上君子”这句成语,用来称呼偷拿别人东西的小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形容路词语及解释精选

全文共 1237 字

+ 加入清单

1) 路不拾遗: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2) 路断人稀:路被隔断,行人稀少。形容某种灾害严重,以致路无行人。

3) 路见不平:指见到不平事。

4) 路远迢迢:形容路途遥远。

5) 路无拾遗:指东西掉在路上,人们不会捡起据为己有。形容社会风尚好。

6) 路叟之忧:指百姓疾苦。

7) 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野心。

8) 路柳墙花:路边柳,墙旁花。比喻行为放荡。

9) 路绝人稀:指道路阻绝,人烟稀少。

10) 熟路轻辙:驾轻快车,走熟悉路。比喻处世有经验,办起事来很容易。

11) 筚路蓝缕: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简陋车,穿着破烂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艰苦。

12) 过路财神:比喻暂时经手大量钱财人。

13) 分路扬镳:扬镳:指驱马前进。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路或各干各事。

14) 大路椎轮:大辂,古代华美大车。椎轮,无辐条原始车轮。指大辂由椎轮逐步演变而成,比喻事物进化,由简到繁,由粗至精。后人亦称始创者为大辂椎轮。

15) 道路以目:在路上遇到不敢交谈,只是以目示意。形容人民对残暴统治憎恨和恐惧。

16) 波路壮阔:波路:波涛。比喻规模宏伟,声浩大。同“波澜壮阔”。

17) 筚路褴褛:形容开创新事业艰难。同“筚路蓝缕”。

18) 狭路相逢:在很窄路上相遇,没有地方可让。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

19) 殊路同归:比喻采取不同方法而得到相同结果。同“殊涂同归”。

20) 半路出家: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从事另一工作。

21) 半路修行:原指成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从事另一工作。

22) 熟路轻车:比喻处世有经验,办起事来容易。同“熟路轻辙”。

23) 歧路徘徊:歧路:岔路;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在岔道上走来走去。比喻犹豫观望,主意不定。

24) 末路之难:末路:最后一段路程。走最后一段路程是艰难。比喻越到最后,工作越艰巨。也比喻保持晚节不易。

25) 陌路相逢:与陌生人相遇在一起。

26) 末路穷途:穷途:处境困窘。无路可走。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27) 开路先锋:比喻进行某项工作先遣人员。

28) 绝路逢生:形容在最危险时候得到生路。

29) 歧路亡羊:歧路:岔路;亡:丢失。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方向就会误入歧途。

30) 季路一言:比喻信用极好。

31) 异路同归:通过不同道路,到达同一个目地。比喻采取不同方法而得到相同结果。

32) 驿路梅花:表示对亲友问候及思念。

33) 一路神祇:指同伙人。意含讥讽。

34) 一路顺风:旅途平(多用于祝人)。

35) 一路平安:指旅途中没出任何事故。也用作对出门人祝福语。

36) 一路货色:一路:同一类;色:货物。比喻同一类丑货。

37) 一路福星:路:本为宋代行政区域名,后指道路;福星:岁星。原指一个行政区域为民谋福好长官。后用作祝人旅途平安客套话。

38) 一路风清:形容安定升平景象。

39) 一路风尘:形容旅途辛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关于春天的词语解释

全文共 2208 字

+ 加入清单

春天到处是人们辛勤的影子,人们用自己的双手播种着他们的坚定的信念和永远不变的希望,播种着真执的情和无私的爱。下面是关于春天的词语解释的内容,欢迎阅读!

1、春意盎然:意,意味;盎然,洋溢,深厚。春天的意味正浓。

2、妙手回春:回春:使春天重返,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

3、春华秋实: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与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4、落花流水:①落下的花随流水漂去。形容暮春景色衰败。②后常用来比喻被打得大败。生机勃勃形容自然界充满生命力,或社会生活活跃。

5、草长莺飞:①江南暮春时节景象②形容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出处: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6、红情绿意:形容艳丽的春天景色。

7、李白桃红:桃花红,李花白。指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

8、时雨春风:及时的雨,春天的风。泛指能使万物生长的雨和风。在这表示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9、傍柳随花:春天依倚花草柳树而游乐的情调。比喻狎妓。

10、万象更新:万象,宇宙间一切景象;更新,新的替代旧的。更,变更。在这表示一切事物或景象变得焕然一新。

11、漏泄春光:原指柳叶首先透露春天到来的信息,后比喻男女私情泄露,或秘密被察觉。

12、雨后春笋: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在这表示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

13、花团锦簇:形容春天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

14、含苞欲放:指花骨朵将开而未开,在这表示花苞还在叶片里,很快就要开放出来。意思是:花未开的时候包着的花骨朵的小叶片。

15、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16、枯木逢春:枯干的树遇到了春天,又恢复了活力。在这表示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获得生机。

17、春色撩人:撩,撩拔,挑逗、招惹。春天的景色引起人们的兴致。

18、燕语莺啼: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形容大好春光。

19、寻花问柳:花、柳,原指春景,旧时亦指娼妓。原指赏玩春天的景色。后旧小说用来指宿娼。

20、春暖花开: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在这表示游览、观赏的大好时机。

21、和风细雨:和风:指春天的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在这表示方式和缓,不粗暴。

22、九十春光:九十:指春季三个月,共九十天。指春天的美好光景。

23、向阳花木:向阳的花木光照条件比较好,春天早早发育。在这表示因占有方便的条件而获得利益或照顾。

24、花香鸟语:鸟语:鸟鸣如同讲话一般。在这表示春天动人的景象。

25、万象回春:万象:一切景象。指各种事物都出现了生机。形容春天万物复苏,一片生机的景象。出处:宋·朱熹《道德经注释》第四章:迨一元方兆,万象回春,道发散于天地人物之间,而无从窥测,修士欲明道体,请于天地将开未开,未开忽开而揣度之,则得道之原,而下手不患无基矣。

26、阳和启蛰:春天来了,过冬的虫豸都活动了。在这表示恶劣的环境过去,顺利及美好的时光开始了。

27、一阳复始:古人认为天地之间有阴阳二气,每年到冬至日,阴气尽,阳气又开始发生。指春天又到来了。

28、春蚕自缚:缚:缠束,捆绑。像春天的蚕作茧那样,自己把自己缠束起来。

29、春色满园:园内到处都是春天美丽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30、有脚阳春:承春:指春天。旧时称赞好官的话。

31、枯木逢春:逢:遇到。枯干的树遇到了春天,又恢复了活力。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获得生机。

32、九春三秋:九春:春季共九十天,故称“九春”;三秋:秀季三个月,故称“三秋”。指春天和秋天的美好时光。

33、满园春色: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34、姹紫嫣红:形容各种颜色的花朵,娇艳、绚丽、好看。也比喻事物繁荣兴旺、丰富多彩。

35、虎尾春冰: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36、春深似海: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37、春风和气:春天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对人态度和蔼可亲。

38、花明柳暗: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在这表示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39、腊尽春回:腊:指腊月,即农历十二月。腊月过去,春天又来了。

40、春生秋杀:春天万物萌生,秋天万物凋零。

41、寸草春晖:寸草:小草;春晖:春天的阳光。小草微薄的心意报答不了春日阳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难报万一。

42、五彩缤纷:在这表示颜色繁多,色彩绚丽,十分好看的样子。

43、草长莺飞:①江南暮春时节景象②形容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

44、芬芳馥郁:芬芳:指香气;馥:香气;馥郁:香气浓厚。形容香气非常浓。

45、桃红柳绿: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绚丽多彩的春天景色。

46、双柑斗酒:比喻春天游玩胜景。

47、繁花似锦:繁,多而且茂盛。锦,指有彩色花纹的锦缎。在这表示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像富丽多彩的锦缎。

48、春寒料峭: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

49、拔地参天:拔地:从地面上陡然耸立。参天:高耸到空中。在这表示高大和气势雄伟。同“拔地倚天”。

50、暮云春树:傍晚的云,春天的树。在这表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以上是小编推荐关于春天的词语解释的内容,春是什么,春是那明月清风,柔媚清朗,在苔痕映照的静寂林间,清冽缠绵的旋律翩然飘临,希望伴着歌声在阳光中冉冉升起。春是那淡雨疏风,薄雾浓云,笼住水边清香的荫影,生命在这朦胧凄迷的氛围中孕育而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形容安静的词语及解释

全文共 1632 字

+ 加入清单

1、风平浪静:指没有风浪。比喻平静无事。

2、悄然无声:悄然:寂静无声的样子。静悄悄的,听不到一点声音。

3、沉声静气:指声调低沉,态度平和。

4、恭默守静:默:沉默;守:遵守,保持。恭恭敬敬地沉默,不讲话,保持肃静。

5、静观默察:不动声色,仔细观察。

6、阒无人声:指静寂得没有一点人声。

7、寂若无人:寂:寂静。寂静得就像没有人一样。

8、清清静静:安安静静,不嘈杂。

9、安闲自得: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10、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11、寂然无声:寂静没有声音。

12、平心静气: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13、静影沉璧:平静的月影映在水底,好似沉下的一块玉。

14、少安无躁:稍稍安静,不要急躁。

15、静极思动:指生活平静到了极点,就希望有所改变。亦指事物的静止状态达到极点,便会向动的方向转化。

16、万籁俱寂: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万籁:自然界中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寂:静。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17、针落有声:针掉到地上都能听到声音。形容非常寂静,没有声音。

18、偷闲躲静:摆脱杂务,得个清静。

19、平易逊顺:性情温和安静,待人谦逊礼让。

20、悄无声息:悄:安静;息:气息,代指声音。没有一点声音、动静,不被人所察觉。比喻做事毫无声音。

21、清静无为:道家语。春秋时期道家的一种哲学思想和治术。指一切听其自然,人力不必强为。

22、买静求安:指息事宁人,以图安逸。

23、佛性禅心:指佛教徒一意修行、清静寂定之心性。

24、安适如常:安静而舒适,象往常一样。指经过某种变动后,恢复了正常,使人感到舒适。

25、更深夜静:更: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个小时。夜已很深,没有一点声响。形容夜深处于一片寂静之中。

26、安闲自在:安静清闲,自由自在。形容清闲无事。

27、恬淡寡欲:恬淡:安静闲适,不求名利;寡:少;欲:欲望。心境清静淡泊,没有世俗的欲望。

28、娟好静秀:形容容貌秀美,性情柔和。

29、四海波静:比喻天下太平。

30、万赖无声: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31、安安静静: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32、鸦默雀静: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没有一点声息。

33、家无二主:指一家之内,不可以有两个主人,否则会发生争吵,不得安静。

34、风静浪平:静:安静;平:安定。风已平息,浪已安静。指没有风浪。比喻平静无事。

35、万赖俱寂: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36、息迹静处:息:止息;迹:行迹,脚印;处:处所。要想不见行迹,只有自己静止不动。引申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37、寂然o:寂o]有音。

38、动静有常:常:常规,法则。行动和静止都有一定常规。指行动合乎规范。

39、鸡犬桑麻:形容乡村的安静生活。

40、六根清静:六根:佛家语,指眼、耳、鼻、舌、身、意。佛家以达到远离烦恼的境界为六根清静。比喻已没有任何欲念。

41、神闲气定:指神气悠闲安静。

42、心猿意马:心意好像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形容心里东想西想,安静不下来。

43、无声无息: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44、海内澹然:海内:四海之内;澹然:安静从容的样子。形容国家安定,生活秩序正常。

45、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叫声都没有。泛指什么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安静,人们默不作声。

46、宁静致远:平稳静谧心态,不为杂念所左右,静思反省,才能树立(实现)远大的目标。

47、嚣风遂行:嚣风:喧闹的风气。指不安静,不遵守纪律的风气逐渐兴盛起来。

48、夜深人静:深夜没有人声,非常寂静。

49、安详恭敬:安静、细心、谦恭、敬重,古时儿童教育的要领。

50、仪静体闲:形容女子态度文静,体貌素雅。

51、夜阑人静:夜阑:夜将尽。夜深人静的时候。

52、沉静寡言:性格深沉文静,不爱多说话。

53、沉心静气:犹言心平气和。

54、平风静浪:风平浪静。多以喻平静无事。

55、沉烽静柝:烽火熄灭,柝声寂静。比喻边疆无战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词语解释

全文共 205 字

+ 加入清单

gé àn guān huǒ

隔岸观火(隔岸觀火)

比喻置身事外,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 鲁迅 《集外集·文艺与政治的歧途》:“在小说里可以发见社会,也可以发见我们自己;以前的文艺,如隔岸观火,没有什么切身关系;现在的文艺,连自己也烧在这里面。” 杨朔 《鸭绿江南北》:“他们明白: 美国 今天在 朝鲜 所作的,就是明天要在 中国 所作的。援救 朝鲜 ,就是援救自己。怎么能隔岸观火呢?”

成语词典已有该词条:隔岸观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带有颜色的四字词语及解释

全文共 837 字

+ 加入清单

颜色具有三个特性,即色相,明度,和饱和度。颜色的三个特性及其相互关系可以用三度空间的颜色立体来说明。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带有颜色的四字词语解释,欢迎阅读!

五彩缤纷

【解释】:五彩: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错的样子。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出自】:峻青《地下水晶宫》:“墙壁上有着许多霜花似的花纹,在灯光的照耀下,满墙都放射着五彩缤纷的光芒,就好象是彩虹织成似的。”

五彩斑斓

【解释】:五彩:指青、黄、赤、白、黑五色。斑斓:色彩错杂灿烂的样子。意思是形容颜色非常好看,色彩相当丰富。五彩斑斓:形容多种颜色错杂繁多耀眼。

【出自】: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黑色的枝杈,红色的枣子,黄绿相间的树叶,五彩斑斓,迷人极了。”

五颜六色

【解释】: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引申为各色各样。

【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四回:“惟各人所登之云,五颜六色,其形不一。”

花红柳绿

【解释】: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也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出自】:五代·蜀·魏承班《生查子》词:“花红柳绿间晴空。”

花花绿绿

【解释】:原指花草树木鲜艳多彩;形容颜色鲜明多彩。

【出自】:金·元好问《又解嘲二首》:“雁后花前日日闲,颇思尊酒慰愁颜。凭君细数东州客,谁在花花绿绿间?”

五光十色

【解释】: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

【出自】:南朝梁·江淹《丽色赋》:“五光徘徊,十色陆离。”

万紫千红

【解释】: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出自】:宋·朱熹《春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姹紫嫣红

【解释】:姹、嫣:娇艳。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

【出自】: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绚丽多彩

【解释】:形容色彩华丽。

【示例】:春节的文化庙会,各色传统手工艺品摆满店铺的柜台,~,令人眼花缭乱。

斑驳陆离

【解释】:斑驳:色彩杂乱;陆离:参差不一。形容色彩纷杂。

【出自】:战国·楚·屈原《离骚》:“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

色彩缤纷

【解释】:指色彩繁多而凌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描写眼睛的词语及解释

全文共 739 字

+ 加入清单

眼(又称眼睛,目)是一个可以感知光线的器官。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描写眼睛的词语解释,欢迎阅读!

侧目而视:侧:斜着。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炯炯有神:形容人或动物或其他事物的眼睛明亮,很有精神

盈盈秋水 秋水: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形容女子眼神饱含感情

耳视目食:用耳朵看,用眼睛吃。比喻颠倒错乱。

回眸一笑 眸:眼珠。转动眼珠,嫣然一笑。常用以形容女子妩媚的表情。

双瞳剪水 瞳:瞳孔,指眼睛。形容眼睛清澈明亮。

耳视目听:用耳朵看,用眼睛听。三代道家荒唐地认为视听由精神主宰,可以不受器官限制。

瞪目结舌:睁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神情紧张或很吃惊。

耳目股肱:股:大腿;肱: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起到耳朵、眼睛、手臂的作用。比喻辅佐帝王的重臣。也比喻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

飞眼传情:借眼睛来传递感情。

明眸皓齿 明亮的眼睛,洁白的牙齿。形容女子容貌美丽,也指美丽的女子。

瞋目切齿:瞋目:发怒时睁大眼睛。瞪大眼睛,咬紧牙齿。形容极端愤怒的样子。

凡胎肉眼:凡人的只能看见尘俗世界的眼睛。

瞪目哆口:睁大眼睛,张开嘴巴。形容惊呆的样子。

瞪眼咋舌:睁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神情紧张或很吃惊。同“瞪目结舌”。

耳濡目染: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目光如炬:目光发亮的像火炬一样。形容愤怒地注视着。也形容眼光明亮有神或见识高明

鼓睛暴眼:指眼睛突出的样子。

蜂目豺声:眼睛象蜂,声音象豺。形容坏人的面貌声音。

触目皆是:触目:接触到视线。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到处都是。

瞠目结舌:瞪:瞪着眼;结舌:说不出话来。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

嗔目切齿:嗔目:发怒时睁大眼睛。瞪大眼睛,咬紧牙齿。形容极端愤怒的样子。

瞠目而视:瞪大眼睛看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词语解释

全文共 391 字

+ 加入清单

lì wǎn kuáng lán ㄌㄧˋ ㄨㄢˇ ㄎㄨㄤˊ ㄌㄢˊ

力挽狂澜(力挽狂瀾)

◎ 力挽狂澜 lìwǎn-kuánglán

[to make herculean efforts to save a critical situation; make vigorous efforts to turn the tide; do ones utmost to save a desperate situation] 比喻控制猛烈的潮流,挽救危险的局势

中流砥柱,力挽狂澜,具大才,立大业。——《秋瑾集》

力挽狂澜(力挽狂瀾)

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面。语本 唐 韩愈 《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於既倒。” 柯岩 《岚山情思》:“他多么希望自己能像青年时代一样:横刀跃马,驰骋沙场,力挽狂澜,虽万死而不辞呵!” 马国征 《瞻仰梅园新村周总理故居》诗:“亲临虎穴安天下,力挽狂澜拯众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