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教师读书活动创意方案(汇总20篇)

导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各种休闲活动中的时间越来越多。下面是开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英语作文,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浏览

7504

作文

379

我的读书生活教师征文

全文共 1005 字

+ 加入清单

鸦鸿桥河西小学,位于还乡河畔的东侧,是一座古老又新奇的学校。这些简单又静谧的校舍,隐藏着许多古老的传说和传奇……这所小学早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名校小学。

传说河西小学最早是一座老爷庙,这里供奉着许多神灵和佛像。人们不断祭祀祈祷着幸福和吉祥的降临……河西小学发源于这样的吉祥地,有着很深的文化底蕴和厚重的民俗特征。他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爷爷,历经千辛万苦、千锤百炼、沧和桑的见证,道和义的洗礼,依然展现着他独具的成熟魅力。风光绮丽,书卷飘香,吸引着八方来客。

河西小学读书节的跳蚤市场独具匠心,热闹的市场,火热的交易,却充满着如此神奇的宁静,那是只有读书懂书的人才能营造出的书卷氛围。好一个河西小学读书节!好一个跳蚤市场!我不禁叫绝。

我融于其中,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和童话世界。孩子们手捧着书天真的推广着,微笑的脸如花儿般静美,稚嫩的声儿如水般轻柔……是的,这是书的魅力,书的匠心独运,才能打造出如此儒雅书香的文化气质。

看着零散而秩序的跳蚤市场,一堆堆,一团团,一簇簇,攒动着小脑袋。 我不断的走,不断的看,不断的兴奋,不断的想,也不断的疑问,这些孩子们为什么对这个市场有如此大的兴致和专注,是蝇头小利吗?还是?这时一个帅气的小男孩手拿一本《稻草人》来到我面前,轻声礼貌的对我说,阿姨,你来这本吧!三块钱卖与您好吗?我故意说你能不能再便宜点呢?小男孩睁大明亮的双眼好像有点委屈,接着说:“这本书我买时很贵的,您能花这么便宜的钱买上这样好的书,满值的”。我笑了,所有的答案都有了,这些天真的孩子们太爱书了,这些孩子们也渐渐懂得了什么是生活。这些孩子也渐渐学会人与人的交流与合作……是的,他们收获的不只只是蝇头小利,还有生活的大道理人生的大智慧。

朋友,当你走近每一个孩子的时候,每个开心的孩子都有一件至爱的宝贝,这个宝贝如张天义童话般的宝葫芦,置换出无数奇异的珍品,那就是他们美妙的梦想。 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已经超然地享受在书的海洋之中了。孩子们读书的乐趣,不再只停留 书的知识,书的故事,书的奇迹。因为孩子们自己也在书写着故事,创造着价值,发生着奇迹。

当一方热土,经济繁荣,物欲横流之下,孩子们仍然保持着对书的如此热爱和痴迷,真的是河西小学的骄傲!

腹有诗书气自华。曾经传说中的老爷庙- - -今日的河西小学愈发像一位自信的老人,书卷气浓,神采奕奕。我不禁向远处望去,看见了李校长陈校长会心的笑着,看见了老师和孩子们们灿烂的笑容。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教师读书笔记900字

全文共 976 字

+ 加入清单

开卷有益,这是我对自己读书多年来的最深、最明了的体会。从古人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到今人的“书籍是人类灵魂进步的阶梯”,无不看出读书的良好作用。读书好处和重要性的道理众所周知,再加上在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会经常出现在每个人的身上。于是人人都想读书,把活到老学到老作为至理名言,可是在读书的过程中,许多人没有更多地感悟到读书的无限之乐。我不是把读书当成一种任务,也不是把读书单纯的当成一种无所事事时候的消遣,而是把读书当成一种心灵之旅,当成一种乐趣,当成一种提高自己精神境界的过程。

书,是良师,更是益友。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量和各种社会关系的增多,年少时候那种单纯的安心的读书的心境难以追回,再加上每天的各种事务纷至沓来,每天可以有一段长的读书时间就显的弥足珍贵,所以,这样的年纪和工作的特点使我在读书上不得不养成自己的特点:一是读书要选书。虽说是开卷有益,但是时间有限,所以必须有选择的读书,把有限的时间放在好的,适合的书籍上。在选书上,不看庸俗无聊,不求高深专业,但要切实有用;不过于专一,而追求广博,读书如交友,只是呆在一个小圈子里,很容易自我封闭,自我限制,所以要广交朋友,各种书都要尽可能涉猎。二是随时备书,“见缝插针”。没有大片的时间可用来读书,只能是把片刻的闲暇时间利用起来。有时间就拿出来翻上两页,享受一下。就算是一本厚厚的书籍,只要发挥愚公移山的精神,日积月累,持之以恒,总会在不知不觉中,轻松搞定;三是要有计划。虽说读书的时间少,但是,不能找借口,不能放任,每天必须要挤出一段时间读书,我把这个称之为:每天多走一点路,意思是在每天要停下来休息的地方,要再坚持一下,多看一会儿书,在多走一点路。四是要用心读书。用眼看书,只是获得一种简单的快乐,用心读书,则赢得一片安宁,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学习和独立思考必须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最优效果。五是学以致用。有人说,现代人读书很功利。我倒是觉得,读书是不能过于功利,那样读书读不好,读不深,读不出快乐。但是读书也要有目的性,那就是读书必然是直接或间接为了我们工作,生活服务的,这就是读书的目的性。读书是要用的。读书可以死读,但千万不能读死,所以读书应该是要结合自己有选择的读,有目的的读。让书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成为我们工作生活中前进的阶梯。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幼儿教师读书笔记

全文共 668 字

+ 加入清单

读了《玫瑰与教育》后,我想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勤奋地阅读成就了她的美丽和深刻。请看她是怎样看待阅读的:

读书,使精神高贵而丰富,亦使生命深刻而阔远;读书,让我在有限的从教时间内,实现自身的无限。”

“读书,是我心灵的振翅;读书,是我精神的呼吸。”

“读书虽不能改变人生的物象,但可以改变人生的气象。”

“外在的形貌基于遗传,是难于改变的,但人的精神却可因读书而蓬勃葱茏、气象万千。”

“读书是最高档的营养品、最名牌的抗衰老剂……一个人,只有在读书中才能体验生命的滋味。在读书中身体自然得到运动,大脑自然得到运转,心灵自然被酬劳。”

读书让我们有专业的知识,思考让我们有了独立的思维,实践是将我们的思考实施于课堂教学之中,这样的实践我想一定是具有教师独立特色的教学活动,窦老师强调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个性,教学活动应当有自己的特色,反思自己在每次外出听课之时,所获得的那些老师们表扬、鼓励的技巧,调动情绪的方法。回来以后便照葫芦画瓢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现在想起来在课堂我们反而失去了自己。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常常为自己语文课堂缺乏生动、灵性、激情、思想……而苦恼、烦忧、惭愧、自责。或许这就是我不断买书读书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吧,是的, “唯有读书”才能让自己长“高”啊!人,读书与不读书肯定是不同的。身为教师,读书与不读书,就更不一样了,这可以在你的学生那里得到验证。就让我们在这读书的季节里,来开始我们自己的阅读吧,相信在阅读中,我们也一定会变得美丽、优雅。教师的一生或许就是一个不断翻阅书籍,行走于学生中间以及文字之间的生命过程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暑假教师读书笔记

全文共 841 字

+ 加入清单

我一个人坐在昆明火车站,手里捧着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这部小说号称开创了中国的先锋文学,而今天,除了在大学的讲堂上,已经很少有人提起它了。

小说里有三个互不相干的线索,而每一章都在变幻叙述的视角。按照常规阅读的习惯,读者总是想从三个线索中找出它们交错的蛛丝马迹。然而,就在小说的结尾,作者跳出来了,他提醒他的读者们,小说是虚构的,结局是可以伪造的。

小说是虚构的,但作者的叙事却又是引人入胜的逼真。一个汉族人偷看天葬的故事,而天葬的对象却可能是“我”暗恋的姑娘。一个藏族猎人的故事,他的对手就是传说中的“雪人”,故事在他们交手的一刹那嘎然而止。一对藏族兄弟的故事,兄弟俩儿阴差阳错地拥有同一个爱人。

马原写得太牛逼了。好的小说就应该给人以阅读上的挑战,哪怕只是叙述技巧上的冲击。

回到家后,又读了马原的另一个中篇《虚构》。一个为了搜集素材的作家,潜进了藏区一个隔离的麻风病村。在麻风病村,时间仿佛是停滞的,没有未来,每天都是晒太阳,等死。唯一的活动就是吃饭和转经,还有不停的生孩子(小麻风病人)。而“我”在这里竟然爱上了唯一的一个会说汉语的女人。最终我选择了逃离。在这里,叙述出现了尴尬。如果“我”所叙述的是真实,那末“我”早就应该染上的麻风病,当然就无法记录下发生在“我”身上的一切。所以,我的叙述只能是虚构的。几天后,我在病床上醒来,日历上显示,什么都没发生过。

马原已经有好多年没有发表严肃文学作品了,与此同时,却写下了好几部电视剧本。按照他本人的说法,自己已经过了为上帝写作的年纪,应该写一些给更多人看的书,这样的书才算得上经典:比如克里斯蒂(Agatha Christie)的侦探小说和大仲马(Alexandre Dumas)的历史小说。另外的一个原因恐怕是:他的儿子要上初中了。

大仲马的书我读过,为了验证马原的说法,我又去图书馆借了本克里斯蒂的Sleeping Murder(《神秘的别墅》)。不得不承认,很吸引人,很快就读完了,很快也就忘了,就像Hitchcock的那些电影。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读书活动读书的乐趣

全文共 521 字

+ 加入清单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只有细细地读,才能体会到书中奇妙的乐趣

我爱书,因为书是知识的海洋,它给我带来了幸福和快乐,使我明白了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叫善,什么叫恶……书在我面前展开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给了我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一本好书,就像一所轮船,带领我从狭隘的地方驶向广阔无垠的知识海洋,在那里,寻觅着世界的美好。

古人常说:书中自有黄金屋。我在读书的同时,也真正体会到过。

我从《夏洛的网》中,明白了在人生的旅途中,一定要学会编织友情的网;从《化蛹成蝶》中,读出了主人公对生命的赞歌:从《生命的色彩》中,懂得了只有用心,心中怀着梦想,才能完成这幅壮丽的人生画卷;从《心中有爱》中,读懂了要用生命来关心,回报这个充满爱的世界……

现在,我也算是个小书迷,常常会因为看书连觉都顾不上睡。每当我读一本书,都会把自己想象成书中的某个人物,和她一起开心,一起难过。因此《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中的俞老师,《钢琴小淑女》中的夏如蓝,《柯南》中的灰原哀,《茶花女》中的玛格丽特,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如果我们要顺着这条阶梯,走向成功的道路,就要多读书,在生活中积累经验,和书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这,是为了灿烂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小学语文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全文共 1803 字

+ 加入清单

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但却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

不仅仅老师要读书,每一个想提高学识的人都要读书。在这短暂的一个学期里,我读到了平时没看过的书。读书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一个学期里,我感觉收获颇丰。以下就是我这一学期来读书的心得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我们渴望读书,渴望获得知识,但是我们却常常会有这样的疑惑:我们应该如何读书?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但却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同时我们也应抛弃古时旧的求知理念,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等等,都不足取。

为了使读书达到更好的效果,我除了善于动脑,找到所读文章的眼睛,心领神会之外,还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当然读书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话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思考的结果整理出来,写成笔记和感想,既有助于思考,也可以帮助我们记忆思考的结果,便于日后比较、综合、分析。如果所读的书是自己的书,我还在书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看法、疑问、评论等,或做一些记号。它会加强我们对文章的理解、记忆,作文时如果要参考、模仿渡过的文章,有没有做过评注的,效果大不一样。

常听学生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只听老师的,老师的话简直比圣旨还灵,回到家里就谁的话都不听了。在研读中,我想到了学生的向师性,这是一种纯洁的美好的心理品质,我们当教师的要好好地利用和开发。在教学中,我有意或无意中出了这个那个错,学生都会及时地为我指出,这样不仅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融洽,班级气氛也极为活跃。

读书让我更深刻得体会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我因此常和学生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回想每一次学生在向我表达着他们对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动,我总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种最崇高的价值。毫不避讳地说,这种崇高,正是我在读书工程中所获得的最大的收获,是我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具体表现。

更深的体会是教师的成功,来自学生要当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就认识教师是什么?要教好自己的学生,首先必须认识学生是什么?答案是显然的: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如何做人?其实这不只是学生应该学会的`,更应该是我们教师要学会的!从众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我们不难发现,做人贵在求真。只有真才是美,只有真才会善。我的这种感受是在学习过程中的积累,一直以来,我就以教育家的成功经验为借鉴,坚持以认真负责处世,以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为原则,我觉得,作为一位教师,首先必须做到:

一、说到做到,从不失信;

二、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三、尊重学生,一视同仁;

四、讲求效率,仔细认真;

五、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六、精读细讲,教学相长。

话又说回来,常言道: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我以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因此,在学习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学习中最大的乐趣。学习型社会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了充裕的学习资源。学习化社会中的个体学习,犹如一个人走进了自助餐厅,你想吃什么,完全请便。个体完全可以针对自身的切实需求,选择和决定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学习的进度等等。

简言之,同时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我觉得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也并不是如蜀道之难。只要我们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习,不断积累经验,长期地保持一颗好奇心,想一想今天学生又将演出一幕怎样的好戏?我今天又将看到孩子们的什么新花样?我自己又该为他们做些什么事?处处为孩子们着想,在为学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时,你也必然有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幼儿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全文共 87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在《学前教育》杂志上看到这篇文章。是文章的题目首先吸引了我,引起我强烈去阅读的兴趣。因为在我们以往的惯性操作中,认为只要制订好计划,班内三名教师认真组织实施就可以了。教师就像一根指挥棒,指到东孩子就得向东,幼儿完全不知道教师有什么安排,幼儿是一个盲从的状。所以我们各班级在每个活动前后的环节衔接很乱,幼儿常常在班内追跑打闹,教师要一刻也不能闲的看住孩子,要孩子集体的喝水,集体的上厕,幼儿完全失去了自主,没有自主的空间。

针对课间自由活动混乱的局面,作者在文章中是这样反思:我们给幼儿自主的空间了吗?我们有提供给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做事的条件吗?幼儿知道在这个环节可以做什么吗?于是,作者在每天的活动区讲评时都将问题抛给孩子:“活动结束后我们有什么事可以做呢?”洗手、小便、喝水等等。“小朋友做事有快有慢,需要我们等待,这个时候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呢?”根据孩子的回答,按照孩子的想法,作者在教室中丰富了一些简易活动材料。这样一来,活动结束后幼儿可以看、可以说、可以玩,多了许多自主选择的机会,两节活动课间的环节就显得顺畅多了。

针对每次活动在不同的场所,需要幼儿在短时间内一次次搬椅子到不同地方的问题。如何让幼儿预知呢?作者还是把问题抛给孩子:“我们每天上课的地方都不一样,怎么才能让小朋友都提前知道把椅子搬到哪里呢?”通过幼儿的讨论,最后决定用图片的预知方式来告诉幼儿,下一环节要准备什么。于是作者在班内开设了一个“温馨提示角”,每天早饭后都将当天上午的活动要求、场地安排用图片的形式告诉幼儿。如上阅读活动,就放一张书的图片和一张小椅子的图片,幼儿一看就知道老师需要他们搬椅子到上阅读的地方上课。

通过作者这两方面的阐述,我们可以贯通的使用这种方法。在一日活动的其它环节中,如:户外活动前,通过提示牌让幼儿了解去哪儿,站几路队,要带什么?音乐舞蹈要到哪里上?要带上道具吗?数学活动要到珠心算室吗?要带上书吗?等等。做到让幼儿预知下面的活动,了解自己要做的事情,让幼儿从小学会有计划的支配安排自己的时间,形成有序做事的习惯,对幼儿的成长很有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幼儿教师读书笔记

全文共 1372 字

+ 加入清单

《给幼儿教师的建议》是一本非常好的幼教专业书籍,它概括了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基本准则,还介绍了不同情况下的沟通技巧。如:当孩子不喜欢收拾积木;孩子把喜欢的幼儿园玩具藏在自己的抽屉里时;孩子在幼儿园受和小朋友闹矛盾时;父母和老师的教育方法有分歧时;孩子不小心摔伤时……等等都是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经常出现的一些状况。书中对每一个案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针对性很强的沟通建议,对我们的教育工作以及与家长交流都有很大的启发与帮助。

其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样一篇文章——“做个懒一点儿的老师”,自从看了这篇文章感觉自己有点豁然开朗。它让我想起了自己曾在《人民教育》看到的一句话 “如果你是一个忙碌的老师,你的学生也是忙碌的学生,那你就不是一个优秀的老师”!怎样让我们从琐碎繁杂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事半功倍地完成我们的教育教学任务呢,那该是多么理想一种教师境界啊。

幼儿园工作繁忙又琐碎,有时候总觉得自己每天忙得像陀螺一样,怎样合理安排能让自己可以“偷懒”呢? 也许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孩子收拾玩具,边收拾边玩,有的还捣乱,结果把框中的玩撒了一地。看到这样的场景真的让老师很无语,也许我们会过去训斥孩子或干脆自己动手收拾,省得让他们添乱。于是,我们也无形中剥夺了孩子动手锻炼的机会,养成了孩子“懒”的行为。其实教师应该把属于孩子的锻炼机会还给孩子,做一个“懒”动手的老师。 陈鹤琴说过,帮助孩子最好只用一只手。懒动手,以解放孩子灵巧、能干的双手。只有放手让孩子去实践,孩子的能力才能形成和发展。如穿脱衣服,在讲清并示范动作要领后,就棵通过训练、比赛,让孩子学会穿脱衣服,可要求孩子互相帮助,实在不行老师再去帮忙。再如生活角把牛奶壶、点心放在合适的位置,让孩子自己动手倒牛奶、拿点心等,这样,不仅促进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而且有效地增进孩子的食欲。老师包办少了,孩子锻炼的机会就多了,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也会越来越强。又如在幼儿游戏时,老师也可懒一些,少准备一些成品,多准备一些半成品,让孩子有更多的想象发挥余地

当然懒还有另外一个方面,懒动脑。懒动脑,以开发孩子们的脑筋,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思考力。有时,孩子们会有许多的问题提出来,我不急于给他们答案,有时候老师也可以佯装不懂,让孩子去寻找答案。这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爱动脑筋、爱思考的习惯,还可以激发他们探索世界的欲望。所以,老师在适当的时候要懒动脑,把机会留给孩子。让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去寻求答案,如求助别人、作试验、寻找资料等。老师的“懒”是经过设计的。若是“懒”得恰到好处,把锻炼的机会留给孩子,就会造就一个勤孩子、巧孩子,使孩子的多方面能力和素质得到提高。

“懒”字被赋予了太多的贬义意思,致使很多人都不愿意被说“懒”,只是,现在繁重的负担与压力下,我们要聪明的学会“躲懒”,其实不见得能懒掉一些什么,只是多一份乐观的态度罢了。教是为了不教,懒的前提是认真而有智慧地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所以会偷懒的老师是聪明的老师这句话确实说得不错。

在阅读《给幼儿教师的建议》一书的过程中,让我感悟了教育的真谛、领悟了教育的艺术、启迪了教育的智慧、分享了阅读的快乐。我喜欢“偷懒”的老师,聪明的老师才会偷懒,有能力的老师才会偷懒。让我们教师发挥自己的教育特长,学着如何在“偷懒”的情况下提高教学效率,陪伴着孩子们快乐成长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

全文共 705 字

+ 加入清单

儿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往往变成了不能移动的重物,知识被积累起来似乎是“为了储备”,它们“不能进入周转”,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运用,而首先是不能用来去获取新的知识。

这在实践中会导致什么结果呢?结果是知识脱离学生的精神生活,脱离他的智力兴趣。掌握知识变成了毫无乐趣可言的事,变成了为知识而知识。

只有当知识变成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和热情的时候,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识。

当你深信孩子们已经清楚地理解了词、词组的丰富含意和情感色彩以后,你就建议他们自己讲述他们所看到和感受到的东西。

不容置疑,是你的思想成了儿童创作和情感流露的推动力和源泉,因为你善于在儿童面前打开通往周围世界的窗口。但是儿童在这里并不是重述他们所听到的话;你的词、你的思想在他们的意识里发生了转换。儿童在学习思考,得到一种无可比拟的思维的欢乐感,从认识中得到了享受。

在备课的时候,正是要从这个观点对教材进行一番思考:要找出那些乍看起来不易觉察的“交集点”,即各种因果联系、时间联系、机能联系交叉集结的地方,因为疑问正是从这些联系中产生的,而疑问本身就是一种激发求知愿望的刺激物。

你在思考《光合作用》的教材:各种意义联系相互交织的“交集点”究竟在哪儿呢?啊,就在这儿,最主要的“交集点”就是:无机物怎样变成了有机物。你在学生面前展开一幅动人心弦的神秘的图画:植物从空气和土壤中吸取无机质,而在自己的复杂的机体里把它们变成有机质。这个构成有机质的过程是怎么一回事呢?在植物机体这个非同寻常地复杂的实验室里,经过阳光的照射,把矿物肥料这种死的东西,变成了饱含汁液的番茄,变成了香气袭人的玫瑰花,究竟是经历了一番什么过程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语文教师读书笔记中学

全文共 1249 字

+ 加入清单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而我们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尽的时候。“问渠哪得清

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所以,读书吧,

老师们!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共谈了一百条建议,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看着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谈论“我忙,没有时间啊。”平时我也经常这样地抱怨。一昼夜只有24小时,每天在单位工作的时间只有8小时,而且这8小时是排得满满的:备课、上课、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还要时常接待家长、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级的环境布置,完成大队部的工作等等,已经是有点应接不暇,更何况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搞科研;晚上回到家还要忙着家中琐碎的事情。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那里来呢?带着这个问题与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书中写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对啊!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我不应该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应当在自己所教学的语文这门学科中,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成为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明白了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

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读《给教师的建议》,我想对自己及老师们说一句:读书,能使你的知识变得更丰富,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

全文共 1106 字

+ 加入清单

传统的幼儿园绘画教学以幼儿习得绘画技能为目标,注重临摹训练。以画的象不象作为绘画的评价标准。教学内容也按老师意图基本固定,总体上可以说是一种带有封闭式的技法训练。在大力提倡创新的今天,这种封闭性之绘画教学显然是应摒气的,必须加以改革。那么,作为幼儿绘画活动的指导者到底应做些什么呢?也就是说到底应该如何指导幼儿的绘画活动呢?

一、更新绘画教育活动观念

绘画活动要以幼儿发展为中心,以促进幼儿发展为根本目的,教师要突破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传统绘画教学的束缚,挖掘绘画活动的素质教育功能,注重幼儿个性、创造力、成功感,绘画兴趣和习惯等有益于幼儿终身发展的大目标的培养,绘画活动内容要以幼儿发展为中心,不一定从技能开始,也不一定从临摹开始,幼儿画画完全是一种游戏,一种能获得快乐的活动。他们全然不知要画得怎样才好,只要自己快乐就行,所以教师要将选择内容之出发点由以老师为主的“我要他画什么”转到以孩子为主的“孩子想要画什么”上来。……

二、善于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1、开展多种形式的绘画活动,提高幼儿绘画兴趣。

小班幼儿受年龄之限制,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同时对一项单一的活动兴趣不能持久。所以在这学期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绘画活动,让幼儿对绘画活动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比如:“手掌印画”、“拓印图形”、“纸团压印”、“泡泡画”,以及“涂色”等活动。我们把这些称之为玩色活动。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感官去接受色彩的刺激,对色彩产生一种情绪表达的需要和欲望。

2、在教学中运用趣味形象语言提高幼儿时绘画兴趣。

小班幼儿在绘画过程中,不会边观察边画,往往急于求成,画出的作品往往粗糙、散乱,有的孩子则表现得无从下手,有畏难情绪。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尽可能地运用形象性之语言概括出事物的主要特征,帮助幼儿掌握绘画要领,使其大胆地作画.

三、正确评价幼儿的作品

幼儿绘画教学是以“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为目的的,决定了我们对幼儿作品的评价标准,必须建立在尊重幼儿创作意图和绘画心理的基础上,只要是幼儿能够解释的作品我们都应该给予肯定,评价的目的在于激了幼儿绘画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幼儿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之能力和才干,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促进幼儿发展,因而教师要用肯定的方式评价幼儿的绘画活动,多鼓励、多表扬而没有否定和批评。教师要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激励性评价,充分挖掘幼儿绘画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肯定,如对小班小孩子说“画得真有趣”、“与别人不一样”,或者说:“如果怎么怎么样就更好了。”千万不能打击幼儿的积极性。

总之,一堂成功的绘画教育活动,应让幼儿在看看、说说、画画中得到智力、个性的发展,获得成功的满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幼儿教师读书笔记

全文共 1178 字

+ 加入清单

杜威在《艺术即经验》一书中谈到了“一个经验”(an experience)的概念,并将之界定为:“我们在所经验到的物质走完其历程而达到完满时,就拥有了一个经验。”该界定显示出“一个经验”至少具有两重含义。一是完整性,即“走完其历程”。二是圆满性,即“达到完满”。完整性和圆满性共同构成了“一个经验”的内涵。

应该说.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大多能尊重幼儿对完整经验的需要,比如.给幼儿讲一个完整的故事,让幼儿唱完一首歌,帮助幼儿完整地经历一次科学探索活动,等等。然而,不少幼儿园在追求幼儿经验完整性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幼儿所获经验的圆满性。例如,在美术活动中教师会不断地催促幼儿完成其作品;为了在活动结束时让幼儿得出答案,教师会缩减探索的时间,给予幼儿过多的直接帮助.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表面上看来,教育活动是完整的,教师引导幼儿获得了完成某一个教育活动任务的经验,但这种经验却是肤浅的,不具有累积性。在有限的时间内试图完成一个完整的任务,常常会在关注幼儿经验完整性的同时,以牺牲幼儿经验的圆满性为代价。

那么。如何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使幼儿获得的经验既完整又圆满呢?

一是分解。分解就是把原先过于庞大的“一个经验”分解为一个个小的“经验”。比如。要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就可以让他们通过几次活动分别来探索水的颜色、味道、流动,物体的沉浮等不同特性。对一首歌曲的学习,可以通过体验理解歌词、初步学会演唱、歌曲演唱与表演、音乐游戏与创造等几个层层叠加的活动分步骤地逐渐达成。在这种情况下,幼儿每一次都获得了相对完整的一个小的“经验”.而每一个小的“经验”的不断累积便构成了既完整又圆满的一个大的“经验”。这就好比我们成人在读长篇小说和看电视连续剧时的经验历程模式。

二是留白。留白是国画创作中的一种构图方法,以收到虚实相映,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留白就是在教育活动设计时间歇性地预留一部分不做任何教学安排的时间。有了在活动设计时有意识的留白后,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才有可能从急迫的教育任务中脱身,才有可能用更多的心力来观察、分析幼儿:当教师意识到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活动计划不一致时,才能根据幼儿现场的反应调整教育计划,切实追随和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使他们通过活动获得深人、满足的体验。

三是时间。充足的活动时间是幼儿获得高质量经验的条件。要让幼儿的经验完整和圆满,教师必须学会放慢脚步,善于等待,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按自己的步调进行探索。有了充裕的活动时间,教师才可以不急于让幼儿获得某个既定的结论,幼儿也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和速度自主探索,自己寻找结论,自己发现和修正错误。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幼儿才会体验到挫败与成功,感受到困惑、激动、喜悦、失落、难过等各种情绪,幼儿所获得的经验才会是饱满、充实的,并在与原有经验的汇聚中成为推动幼儿成长的重要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骨干教师读书心得

全文共 804 字

+ 加入清单

在暑假里,我潜心阅读了《感动教师心灵的教育故事》这本书。这些故事,有的来自教育大家,有的来自普通老师,每一则,都是一枚闪亮的艺术珍贝,都闪耀着教师在育人某一方面的高超艺术。

看完第六辑——《你们都是最优秀的》,我想到了许多。的确,每个学生都有他的优点和缺点,只是二者的多少不同而已。作为学校德育的弱势群体和重点对象的后进生,身上虽然存在许多明显的缺点,但同样蕴藏着一些引人注目的优势,在某些方面更有“闪光点”。如果我们用情感培育它,用道理巩固它,用行动扶植它,并善于揣摩他们的心理活动,选择适当的教育时机,科学施教,当他们有进步愿望时,及时予以肯定,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当他们做了好事或有点滴进步时,及时进行恰如其分地表扬,使进步之举得以强化巩固。这样,我们就能在放大他们的“闪光点”和优点中调动其巨大潜能,从而获得成功。鼓励就像那甘霖,当我们自己以为不经意间给予的一句赞扬、一刻温柔的注视、一点掌心的温度,都会在学生心中刻下深深的印痕。故事《请不要放弃等待》里特级教师贺诚老师说的:“我的眼里没有公开课,只有学生。”他的等待迎来了孩子的成功,也迎来了孩子脸上晶莹的泪花。他告诉我们:孩子真的需要等待和鼓励,只有等待,你才会看见美丽彩虹的出现。

《不要折断最珍贵的翅膀》告诉我们:在课堂上每一个学生的答案,都有可能是让世界焕发勃勃生机的奇思妙想,我们作为教师,千万不要让教科书上的标准答案浇灭他们。这让我想起这样一个故事:一次一年级考试,有这样一道题:雪化了变成什么?孩子们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答变成水的,有答变成泥的,有答变成冰的,都给了分。惟有一个孩子答:雪化了变成春天,一分也没得到。这真的很令人深思!

书中的精彩小故事还有数之不完,道之不尽的情节与内容,上百个教育故事并不仅仅是教育的解决之道,而是上百次对教育生命的审问、感怀和确认!潜心阅读后,关于理想、关于人生、关于追求、关于价值,我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幼儿教师读书笔记

全文共 1318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我在阅读一本书名字叫《不会说话的孩子 想“说”什么》,幼儿教师读书笔记。其中有一个章节谈到“培养快乐、负责、有能力 孩子的5个诀窍”。

在学习这5个诀窍之前,要先了解孩子天生就会使用的9种情绪密码:好奇、开心、惊奇、苦恼、生气、害怕、羞愧、恶心、厌恶。

诀窍1,允许孩子充分、合理地表达所有的情绪密码(尽可能不让孩子的情绪受到压抑)。表示开心、好奇的情绪密码,都是正面的情绪密码;表示苦恼、生气、害怕、羞愧、恶心、厌恶,这些都是负面的情绪密码。

诀窍2,尽可能鼓励孩子多多表达好奇和开心的情绪密码(尽可能让正面情绪充分发挥,及至最大)。例如,孩子抓起一本图书 或是杂志,开始动手撕扯。如果这本书不是那么珍贵,你不妨先观察一会儿,看看孩子对撕扯所发出的声音、撕扯时候的感觉、撕扯本身都有什么反应。或者你应该扪心自问,孩子是不是在模仿爸爸撕报纸的动作。然后,要让孩子知道,你认可孩子的兴趣 ,也对此表示欣赏:“这本杂志很棒,对不对?上面的图案也很漂亮,纸张也很棒哟。”如果你不想让孩子撕杂志,那就那另外的纸换下它,同时要跟孩子说:“这本杂志不可以撕,这有一张纸,你可以随便玩。”

诀窍3,排除引起苦恼的因素(尽可能设法消除因其负面情绪的因由)。有的孩子只要看到戴眼镜的人就会哭,如果我们忽视孩子的这种表现,或者对孩子的哭闹不予理睬,这样做会让孩子误以为你没有明白他发出的情绪密码,这样不仅对孩子没有帮助,反而会让孩子越来越苦恼。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把孩子抱起来,让孩子背对那个人 ,也可以请那个人把眼镜摘下来,或者还可以问那个人是否介意让孩子玩一玩他的眼镜,以便消除孩子的负面情绪。

诀窍4,用话语帮助孩子表达情绪密码。例如,小孩子因为饥饿哭泣时,不要只是喂他,也要花时间同他说话:“我听到了,孩子,你现在饿了对吧,我们找点东西来吃吧!”若孩子被汽车喇叭声吓到了,你可以跟他说:“那种声音真可怕,把你吓坏了。”孩子开心地荡着秋千,你可以用话语增强这种经历给孩子带来的正面感受 ,可以发出夸张的声音,比如“哇——”的一声,或者说:“你玩的很开心,对不对?”这些语言描述不仅对孩子的感觉予以认可,同时也能把孩子身体的感觉用语言描述出来。

诀窍5,理解孩子的愿望,他想要变得和大人一样。1岁大的索尼娅走到电视机后面,想要看看那些奇妙的电线和插头,这时爸爸平静地说:“索尼娅,若果插头在插座里,电线就会有电,你碰它会受伤,到我这来,我给你看看这段没有电的电线,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要不来玩这个好玩的球吧!”然后索尼娅走到爸爸面前,听爸爸简单描述了一下电线和电流的用途,就开心地玩球去了。这时爸爸不妨说一句:“索尼娅,谢谢你不去玩那些电线,我爱你。”在这件事情上,首先,爸爸以平静的语气和孩子说话,并干预了她的危险举动,尽管孩子不能完全听懂爸爸的意思,但她明白说话的含义和语调。其次,他还给索尼娅提供了一种非常好玩的东西——球。最后,“谢谢你,我爱你!”他用这样正面的语言对孩子的做法予以肯定,引导索尼娅在行为上做出改变并给予奖励。这位爸爸所有的举动和反应,都是在给索尼娅师范一些宝贵的经验,还会有助于她将来长成一个心地仁慈、态度冷静以及情感和谐的大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校园读书活动倡议书

全文共 1210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莎士比亚有一句名言:“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古人也讲,布衣暖,菜根香,还是读书滋味长。的确,读书,可以拓宽我们的眼界,获得丰富的知识;读书,能引导我们明理,学会如何做个有修养的人;读书,还能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本好书就像一艘航船,引领我们从浅狭的港湾驶向生活无垠的海洋。优秀的书籍可以让我们尽情欢笑,让我们庄严思考,可以让我们奋发图强,让我们勇于创造!在书的世界里,我们可以领略广阔的天地,欣赏壮丽的山河;可以知文史经,品诗词歌赋;可以回味古老的悠长,眺望未来的瑰丽!

正所谓“静对好书成乐趣,闲看云物会天机”,读书真的很快乐!开卷有益,益己、益人、益民族、益国家、益未来!

为此我们向全校同学提出倡议,希望同学们能在家长、老师的帮助下为自己提供静静阅读的时间、空间,同时能积极参与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分享读书的浓浓乐趣。让“心灵在阅读中成长,知识在阅读中丰富”。围绕“双阅读”活动,我们将开展系列活动。

1、希望同学们制定读书计划。每个学生结合自己实际,制定适合自己的读书计划,做到有计划地去阅读。

2、做好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可以提高同学们的鉴赏水平,读书摘记可以增长同学们的写作能力。同学们要像蜜蜂采蜜般从书籍中吮吸知识,大量阅读书籍、摘录好词好句、记录自己的阅读随想,接受各种文化的熏陶,丰厚自己的文化积淀,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3、掌握读书方法。利用好工具书,实践课内所学读书方法。及时记录自己看过的好书题目及该书的内容简介,并将自己的读书感悟随时与同学们交流。

4、养成读书习惯。因为读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学习是终身的事业。希望人人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养成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在读书中体味人生,感悟生命,在读书中成长成才。

5、营造读书氛围。同学们平时要做到:交流感受多谈书——养成多谈读书感悟的习惯。读书要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并把自己的读书感受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同学朋友听;资源共享多荐书——养成推荐好书的习惯。自己读过的好书要推荐给同学,让同学分享好书带给你的乐趣;抒发感受多写书——经常写读后感,通过写读后感把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写出来。

6、品读经典书籍。好读书,读好书。与书为友,益智明理,从经典名著中汲取精华,从圣贤哲思中感悟真理。

7、推崇读书风尚。学校领导、教师要带头读书,在读书中促进学校管理内涵式、人文化发展;在读书中体味人生,感悟生命,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在读书中引导形成良好的校园书香氛围。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以读书作为新的起点,一起来读书,与经典相伴,和大师对话,打好人生的底色,让我们的校园书香四溢!

同学们,读书吧!让我们把双阅读活动真正作为一次新的耕耘与播种,让迷人的浓浓书香飘溢在我们的校园,让读书生活,伴随着我们成长的每个脚步,更加自信、充实地走向美好,走向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我的读书生活教师征文

全文共 1149 字

+ 加入清单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我很赞同这位作家的说法。

首先,我们要读一本“有字之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能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黍”,在书中我们能遇见一切美好。

“最是书香能致远”,读《草房子》,我了解到了物质不怎么丰富的那个年代的人精神的富有,看到了桑桑、杜小康、秃鹤、细马等许多人的成长;读《想赢的男孩》,善良、乐观、执着、积极向上的辛可夫像一个盛满阳光的瓶子,带给我很多启示,教会了我如何对待人生的输和赢,让我知道了输得起更可贵。读《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为朋友付出的精神,鲍西亚的胆识、智慧又让我折服。这些人传递着很多的正能量,让我们也知道了该怎样做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不仅要在书中和人物对话、和世界对话,更要真正走出去,去读一本“无字之书”,让思想和灵魂一起上路。也许我们在书中领略过“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美景,欣赏过“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桂林山水;流连于“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的乡间风光……但总不如亲眼看到震撼心灵。不去黄果树瀑布,目睹不了珠帘瀑布飞泻的壮观;不登长城,感受不到长城的气魄雄伟……

闲暇时,让我们背上行囊,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气息,或看看祖国的秀美河川、壮丽山河,或远离城市的喧嚣,走到乡间小道去寻得一份静谧。当我们放下书本,回归自然的怀抱,去拥抱自然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处风景,更多了一份阅历,无疑让自己活得更加丰富多彩了。

没错,多读书的人,会更有内涵,灵魂都会变得有香气,生活也会更有味道;多看世界,看风景的人,眼界也会变得开阔,心胸也会更辽阔。如果我们仅仅去读书,去看风景,永远就只能停留在“书读我们”“风景看我们”的境界上,我们永远不可能提升。所以我们要读读自己的“心灵之书”。

读自己的“心灵之书”,就是要和自己内心去对话。时常和自己的内心对话,我们就能够诗意地栖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这就要求我们时常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的教学。于永正老师说:“认真写三年教案的人,不一定能成为优秀教师;但认真写三年教学反思的人,必定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说不定还能写出一个教育专家来。”写教学反思的过程,就是“默”自己的过程,就是和自己内心交流的过程。所有的灵感、灵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长期的、不倦的思维所闪现出的智慧的火花。所以,我们必须回归自己的本心,和自己的心灵对话,好好读读自己的“心灵之书”。

如果说读“有字之书”,能让生命更厚重的话,那么读“无字之书”,则是厚积薄发的必然过程,它架起了读“心灵之书”的桥梁。只有读了“心灵之书”,我们才能真正把人生这本书读“薄”,才能真正做到“诗意地栖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教师读书笔记

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

《爱的教育》这本书,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情、乡国之恋……令我不由得被感动。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无不诉说着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教育使爱在升华。

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爱”的一些思索。爱,是什么?爱,如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它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恩里科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

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帮助希望工程…… 虽然如同空气般的爱有时会被“污染”、“稀释”,甚至“消失”。但还有更多的人能感受到朴实的爱、深厚的爱。

我想《爱的教育》这本好的书将会把这种美好的感受带给更多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爱的教育》教师读书心得

全文共 1581 字

+ 加入清单

在假期里,我读到了学校赠给我们教师的一本书。这是一本和我平常看到的专业教育类书籍不一样的书。它没有大篇幅的理论知识,作者也不是知名的教育学者,更不是教育专家。但是,它确是一本值得认真品味的好书《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是以一个四年级的小男孩恩里科的眼光来看待事物,通过日记的形式,讲述了他在校内、校外的所见所闻,并且写成了一个个很小的故事。这些小故事使读者从中感受到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些都是人间最美的真情。

在看《爱的教育》时,每每被书中的那些平凡人物的平凡事迹感动。比如,在《我弟弟的女老师》里,我看到了一个爱学生的女老师,同时也看到了一个被学生和家长爱的女老师。看了这位女教师平日的种.种事迹,我深深的佩服她。同时,在她的身上我也看见了我身边很多这样的弟弟的女老师们的身影。他们在学生生病后主动去家中探望;在学校不辞辛劳的教育不懂事的学生,可能还会因为教育学生被家长误会。等等这些,我们的老师都在身体力行的做着,却少有怨言。如果说教师是伟大的,不如说爱是伟大的。

那什么是爱呢?引用《小王子》中的一句话:使沙漠显得美丽的,是它在什么地方藏着一口水井。我想爱就是这样一口水井,在沙漠中行走,而能够拥有它,不仅仅是自己,也是他人的幸运和的勇气。水井,能为我们的前行提供永远的安全和保障,更是成就我们的生命不可或缺的源头。

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的。作为一名老师,我们的爱则爱在平凡中,爱在点滴之处。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正因为有了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爱要全面、公平,要像阳光雨露,浇灌花朵禾苗。学习好的要爱,学习一般的要爱,学习差的也要爱;活泼的要爱,文静踏实的要爱,内向拘谨的更要爱;金凤凰要爱,丑小鸭同样也要爱。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学生们去户外参加野营活动,路过一片果园的时候,走在前面一位调皮的孩子,趁老师没回头,顺手在树上摘下一个苹果,偷偷塞进自己的书包。后面的孩子看见了,纷纷伸出自己的小手去摘。

这一切,都没逃过守园老人的眼睛,但他并没有上前去阻止孩子的行为,而是若无其事地来到老师的身边,把看到的一切告诉了她。老师闻听,也没有责备自己的学生,而是从守园老人那儿借来一杆秤和一个筐子,然后对着孩子们问:刚才摘了树上苹果的同学,请你们把它放到筐子里,等老师称称重量付完钱你们再拿回去好吗?

孩子们知道再也隐瞒不住了,一个个把苹果从书包里掏出来,放到筐子里面。读到这里,我不禁为老师的宽容而肃然起敬,同时也为这位老师的教育智慧而拍岸叫绝。在处理这个教育问题时,这位老师的教育方法无疑是成功的。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她的教育方法充满了智慧,这个智慧就体现在她将教育孩子与爱护孩子充分结合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呢?这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一个人,他爱儿童。

由此可见,教育孩子与爱护孩子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和谐统一的。但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有不少老师仍然处理不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动辄惩罚,甚至是体罚。这些老师在采取这些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的时候,不知他们想了没有,难道除了这些方法之外,就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了吗?如果认真思考一下,精心设计一下,肯定能够将教育孩子与关心爱护孩子有机的结合起来。

这样不仅能够达到了教育孩子的目的,同时也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充满智慧的教育。

教育是一门艺术。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只要我们内心充满爱,充分发掘自身的教育智慧,探寻最佳结合点,将教育孩子与爱护孩子巧妙地结合起来,精心设计教育过程,这样一来,我们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我们自然也就会成为学生心目中最好的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幼儿教师读书笔记

全文共 1342 字

+ 加入清单

只有当他成为自己的主人并遵循一些生活规则时,他才能管住自己的行为,我们才认为他是一个守纪律的人。这样的纪律具有灵活性概念即不易被明白又不易被采用。但它包含一个伟大的教育原则,它不一样于旧式教育里那种绝对的,不容辩驳的高压政策下的不许动的原则。

心得:

这一段话给我的教学路程上点燃了一盏明灯。回顾自己以前的教学过程中也曾想约束孩子。当孩子们说话时觉得他们太吵了,期望他们安静。但是这种约束对孩子们没有任何作用。相反孩子们想说的、想做的欲望却更强烈。正因在此时我是主人,而孩子们是服从者。因此他们的行为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外人强加的,因此孩子们的安静时一时的,只要我一离开,他们便会很快的开始交谈起来。

当我接触蒙氏教育,开始了解蒙氏时,尤其当我阅读了这段话语之后,我才找到了真正管理孩子的方法,想让孩子遵循一些生活规则不是去管理他,而是让他成为教室的主人。

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忘记那些不许动的原则,正因这种不许动的背后,隐藏的是孩子们那种强烈的我要动的欲望。因此不管用什么活动,我们都就应让孩子去动,在满足孩子需求的前提下提出要求,这时孩子们安静了,有秩序了,这是孩子们自己的纪律。在自由之后所获得的纪律。

因此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不管什么时候,孩子才是他自己的主人,当他成为自己的主人时,老师只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他就能很好的发展。

正确看待孩子之间的争吵,有利于孩子心智、交往等方面潜质的提高。在孩子园里,争吵、告小状,是一种常见现象,有时为一把小椅子,甚至一点儿小纸片儿也会争起来,教师应对这种现象,常常是采取简单的阻止方法。从表面上看,教师是在制约孩子的不良行为,似乎充当了正面施教的主角,其实教师这时就应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种现象的发生。正因对于孩子来说,争吵、闹纠纷并非都是坏事,而且往往有着成人施教所不能替代的重要好处。教师就应透过孩子们的争吵和纠纷,去了解孩子心中的世界,了解他们对于事物的看法,从而帮忙他们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质。

争吵或闹纠纷,使孩子的语言表达潜质有可能得到锻炼,一次户外活动,我将孩子带到放有轮胎的教学楼顶玩滚轮胎。轮胎只有十一个,孩子却是几十。这时许多行动慢一点的孩子空着手跑过来找我说:琨琨、星星有轮胎都不让我玩,我笑着说:是吗?想个好办法也能玩到的,去想想办法吧!有的孩子听我这么一说,就跑去从别人手上夺,力量强的仍能玩着,弱一点的便被夺走了。这时不断有老师,某某抢我的轮胎的叫声,琨琨也跑过来大声叫着:老师,雨桐把我的轮胎抢去了!雨桐小小的个子,敢夺琨琨的?我正在疑惑,雨桐也不示弱,说:他玩好了,都流汗了。琨琨不服气地说:我没玩好,还要玩!雨桐说:光你想玩,我也想玩一会儿!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辩不止。这时有孩子喊老师,有人打架了其实,从我对他们说想个好办法时我就看在眼里,听在耳里,只是为了锻炼孩子们的交往潜质,有意让他们自己去玩到轮胎。当看他俩争执不下,才决定去处理的。我心平气和地问:雨桐,你为什么抢琨琨的玩具?雨桐见我先让他解释理由,就得意地说:老师,你看琨琨玩得头上都出汗了,还不让我玩玩。之后我又用商量的口气对雨桐说:雨桐,琨琨和你一齐玩好不?这时雨桐想将轮胎送给老师,老师接过轮胎做了个向他们方向滚的动作,俩孩子咯咯笑着

追轮胎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教师读书笔记摘抄《赏识你的孩子》

全文共 1123 字

+ 加入清单

1、赏识孩子是赏识孩子的优点、长处和进步,而不是忽视孩子的缺点和弱点。该指出的问题应当及时指出,该批评的问题应当及时批评,该制止的问题及时制止。这是不能含糊的。但是分寸应当适度,实事求是,不宜过分夸大,尤其是不可只讲这一个片面。孩子的成长毕竟是孩子自己的事,孩子身上缺点和弱点的克服,只有调动和依靠孩子自身积极因素才能真正做到,而且克服缺点和弱点的目的正是为了发扬长处和优点。忘记这个目标,孩子就会感到一无是处,失去前进的信心,结果是缺点和错误也难以得到克服。

2、实际生活是十分复杂的。有些缺点和错误之中往往包含有合理的内涵。有时长处和优点,可能暂时未能找到正确的表现形式。这些都要在引导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细心地加以体察。

3、恩格斯曾经指出,人只为可能达到的目标努力奋斗。如果目标不可能达到,或孩子认为不可能达到,就会失去自信,从而生气努力的动力。所以,赏识孩子不仅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为孩子设置恰当的奋斗目标,以保持孩子的自信力。更要善于发现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加以肯定,加以鼓励,加以强化。孩子自己相信“我能行”,而且成为一种定势,就会成为克服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障碍的强大动力。人生的道路充满着各种艰难险阻,“不如意事常八九”。一点帮助孩子有这样的思想准备。人才的成长更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这是无法回避的。但是人生又应当是快乐的,不能以吃苦为目的。片面地强调苦读、苦学、苦干,不容易为孩子接受,更不可能有持续的动力。重要的是使孩子从每一步前进中感到克服困难的愉悦,收获愉悦,达到新境界的愉悦,战胜自我的愉悦。奋斗本身就是其乐无穷。有了这样的感受,有了这样的人生态度,各种艰难困苦就都不在话下了,就都会成为“玉汝于成”的条件。能够笑迎困难,笑迎挑战,含笑去克服自身的弱点和缺点,自然能够勇往直前地攀登一个又一个高峰。

4、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这是每一个人都有的。赏识,可以顺应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创造条件使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不是扼杀,从而达到一般情况下似乎不可能达到的成就。但是绝不是无限夸大孩子的潜力,为孩子设置“超凡入胜”的目标,更不是为了让孩子付出太苦太累的代价给家长的脸上增光。因此,赏识也应当恰如其分,有多少说多少。更注意到,在肯定孩子的每一个进步的同时,让他看到新的目标,产生征服的愿望。我们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我们顺其自然,让这些“才”长得好,每一个人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能够发挥的一份作用,他在社会上就会有自己应该占有的一席之地。每一个人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把自己的才能和力量充分发挥出来,融入到社会整体的努力之中去,就会汇成历史的浩浩荡荡的洪流,人类的幸福就会与日俱增,这是确定无疑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美术教师读书笔记心得

全文共 1187 字

+ 加入清单

拿到《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一书后,本人认真捧读,自感获益非浅。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尤其一名历史教师,我既想做好一个德育教育者,又想当好一个学科老师。可是这样的两手抓,似乎在实践当中没有收到我想象的结果,往往顾此失彼。

《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一书指导我们在德育工作方面,我自认为是负责任又尽心尽力的。对于每一个学生,一开始的时候我都给予平等的爱,但是后来我发现我的爱渐渐的变了:对于好学生听话的学生,我是打从心里喜欢他们;而对于那些老是犯错误而且屡教不改的学生,我甚至有点消极的情绪,我真的怀疑自己是不是违反了师德,是不是不配当一个老师?有一段时间我因此而陷入了困惑的状态,也影响了自己的工作。师爱是教师应尽的师德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必须做到的,但这是一种职业的爱,而不是私人的爱。教师的爱是一种关心,一种关切,一种理解,一种宽容,一种帮助,教师在这种情况下是可以一视同仁地把这样的爱献给学生的。

但是每个人都是一个有感情的人,在私人感情方面,我们是无法强求的。比如说对于一个说谎成性的人,如果我们还打从心里喜欢的话,那么我们就是一个有问题的教师了。我们对所谓的问题学生有一点不好的看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并不防碍我们关心和帮助他,也不是代表我们已经放弃了他们,我们还是要尽自己的力量来教好他们,这才是人性的师爱!《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一书让我明白了自己并不是放弃了学生,正是这个“矛盾”的爱的思想反映了我想做一个好教师!我相信经过时间的磨练,我一定可以做到真正的爱学生,做到怎么样的爱学生才能更好的让他们健康成长。在教学方面,虽然我们标榜素质教育,但是到现在为止,恐怕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中国的教育中应试教育还是占有重要的地位。形势和现实所迫,我们不得不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得不要求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的提高,这是我们教师压力的根源之一。可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大部分的学生都是贪玩的、不爱学习的;学生所感兴趣的并不是课堂上的东西,而是课外的东西,是外面的花花世界。看着学生令人头疼的分数,一定会令我们心里充满了压力。我们有时候都会困惑为什么学生的素质越来越差,为什么那么难教。其实这个当然有学生的原因,但是也有教师的原因。也许我们的课堂没有接近学生的生活心理水平,也许没有教学的艺术。

《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一书指导我们,学生的因素是我们不能完全把握的,但是教师的因素则可以由我们自己控制,我们要当一个合格的学科教师,一定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用自己的知识魅力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最有效的方法还是与德育的配合,把握好课堂,认真备好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正努力做好德育和教学这两方面的工作,我有信心我一定会找到平衡点,经验和不断的反思会让我不会顾此失彼,我也有信心自己一定可以变成一名优秀的教师!变成一名出色的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