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十二生肖的历史典故(精彩20篇)

典故是历史的故事,其运用是为更好传达思想情感的,根据阅读对象和时事纳入新典故也就是很正常的。小编整理了经典的历史典故,欢迎欣赏与借鉴。

浏览

4338

作文

1000

欺软怕硬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2788 字

+ 加入清单

宋襄公通知诸侯,请他们共同护送公子昭到齐国去即君位。诸侯当中,有的主张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让公子无亏做下去吧,有的不敢得罪宋国,开一次大会也无所谓。可是大多数把宋国的通知搁在一边。到了开会的日子,卫、曹、邾三个小国带了点兵车来了。宋襄公就带领着四国的兵车打到齐国去。齐国的大臣高虎、国仲懿等全是没有脊梁骨的软皮囊。当初立公子无亏,说他是长子,现在一瞧四国的兵马打来了,就改口说公子昭本来是太子。他们杀了公子无亏和竖刁,轰走了易牙,投降了宋国,迎接公子昭即位,就是齐孝公。四国的诸侯要办的事都办到了,得了些谢礼,退兵回去了。

宋襄公要做霸主的第一步算是成功了。第二步他要会合诸侯,继承齐桓公的事业。他又怕大国不理他,给他来个“干搁车”,就先约了曹、邾、滕[在山东省滕县西南]、?[在山东省峄县东;峄yi四声]四个小国,开个会议。到了开会的日子,曹国和邾国的国君准时到了。滕侯婴齐来晚了一步。?子干脆就没露面。宋襄公觉得这些小国太可恶了。做了小国还不好好地听大国的话,简直是不懂世故人情。俗话说得好,“棒头出孝子”,要是不给他们点厉害瞧,还像个霸主吗?宋襄公就问滕侯婴齐为什么迟到。滕侯婴齐吓得直打哆嗦,低声下气地直赔不是。宋襄公一瞧他这份小心听话,本来也可以饶了他。可是理是理,法是法,霸主不能失了威风。他就把滕侯婴齐关起来,不准他会盟。“棒头”居然生了效力,?子得到了这个消息,吓得连夜动身赶来,可是已经晚了三天。宋襄公大怒,一个劲儿地骂着说:“我刚提出会盟,小小的?国竟敢迟到三天,要是没个办法,还行吗?”公子目夷[字子鱼,宋国的相国,宋襄公的庶兄]竭力拦住他。可是宋襄公有他自己的主意。他杀了?子,当做祭品,祭祀睢水。别的诸侯要祭祀,只能用牛、马、羊什么的做祭品,宋襄公可用了活人,并且还是一个国君,他重视鬼神真可以说到了家了。

宋襄公杀了?子,威风可大了。押在拘留所里的滕侯婴齐千方百计地托人向宋襄公求情,又送了他一份很厚的礼,宋襄公才把他放了。

就为了宋襄公杀了?子,押了滕侯,在场的曹共公大为不平。不到“歃血为盟”的日子,他就偷偷地回去了。这可把宋襄公气坏了。光是会合四个小国,已经弄得“按下葫芦瓢起来”,怎么还能号令大国呐?宋襄公自作聪明,他想先请出一个大国来,再靠着他去收服小国。你没瞧见过看羊的吗?只要拉着一只头羊,凭你到什么地方去,小羊总会跟着走的。要一个个地去收服小国,那可太麻烦了,还是去联络大国吧!那时候楚成王已经会合了齐、鲁、陈、蔡、郑等国,订立了盟约,再叫宋襄公去联络哪一个大国呐?虽然秦国和晋国还没给楚国拉过去,可是他们太远了,向来不跟中原诸侯会盟。这可怎么办?他摇头晃脑地想了一会儿,忽然灵机一动,自言自语地说:“行了!把楚国当做‘头羊’就是了!”他把这个主意告诉了大臣们,公子目夷自然反对,宋襄公干脆没理他。

宋襄公打发使臣带了礼物去见楚成王,请他到宋国的鹿土来跟齐国、宋国先开个三国会议,商量会合各国诸侯的办法。“头羊”居然答应了。

公元前639年2月,齐孝公昭先和宋襄公相见。齐孝公是由宋襄公帮忙才做了国君的,当然忘不了他的大恩,对他特别恭敬。可是一瞧这位恩人的神气劲儿好像是他老子似的,心里不免有点难受。过了几天,楚成王也到了。三位国君挨排坐下。宋是公爵,第一位;齐是侯爵,第二位;楚是子爵,第三位。宋襄公拱了拱手,说:“我打算会合诸侯,共同扶助王室。恐怕人心不齐,意见不一,所以想借重二位大力,大家伙儿会合诸侯,到敝国孟地[在河南省睢县东南]开个大会,日期就定七月里吧!”说着,又请齐、楚两位国君说话。齐孝公和楚成王两位让来让去,全不说话。宋襄公就说:“请二位在通告上都签个字吧!”说完,就把预备好了的通告递给楚成王。楚成王拿来一瞧,上头说明会盟的大道理,外带着还说明要学齐桓公的办法,开的是“衣裳之会”,下边还签着宋公的名字。楚成王说:“您签了字够了,就这么发出去吧。”宋襄公说:“陈国、许国、蔡国都在你们二位手下,所以要借重你们。”楚成王说:“那么请齐侯先签吧!”齐孝公为了宋襄公先把那通告递给楚成王,心里已经不高兴了,现在再由楚成王让给他,他就跟斗气似地说:“敝国就像宋公手下的人一样,没有什么要紧。贵国不签字,事情就不好办。”楚成王微微一笑,签了字,交给齐孝公。齐孝公说:“有了楚国签字就成了。”宋襄公把齐孝公的冷言冷语当作实话,就把通告收了起来,请他们下半年早点来。

到了秋天,宋襄公驾着车马到孟地去开大会。公子目夷说:“楚是蛮族,向来不讲信义。万一楚子是个披着羊皮的狼,那可怎么办?主公总得带点人马去,我才放心。”宋襄公瞪了他一个白眼,说:“什么话?约好了‘衣裳之会’,怎么可以自己先失了信?”公子目夷只好空身跟着他去。

他们到了会场,就瞧见楚、郑、陈、蔡、曹、许等国全都到了,只有齐孝公和鲁僖公还没露面。齐孝公是怨恨宋襄公,鲁僖公是不愿意和“蛮子”打交道。宋襄公一瞧跟着楚成王的全是文臣,没有一个武将,就教训公子目夷,说:“你瞧瞧!下回可别再拿小人的心思去瞎猜君子的好心眼了。”

七国的诸侯准时开会。宋襄公做了临时主席,拱了拱手,致开会词,说:“今天诸君到敝国来开会,我们非常荣幸。我们想继续齐桓公的办法,大家共同扶助王室,帮助弱小的和有困难的诸侯。大家伙儿订立盟约,不准互相攻打,天下才可太平。不知道诸位意下如何?”楚成王站起来,说:“很好,很好。可不知道谁是盟主?”宋襄公心里一急,一时说不出话来。他心里想说:“盟主就是我啊!我不是请你们来推举的吗?”可是这话没法儿出口。他想起宋国是公爵[第一等诸侯],再说自己有平定齐国内乱的功劳,就说:“这个用不着说,不是看爵位的高低,就看功劳的大小。”楚成王说:“宋是公爵,第一等诸侯,可是我已经做了多少年的王了。王总比公高一等吧!”他就跑过去,一屁股坐在第一个座位上,气得宋襄公暴跳起来。公子目夷拉了一下他的袖子,叫他沉住气。他可沉不住了。他费了多么大的劲儿,霸主已经快弄到手了,怎么能让给别人呐?他挺着胸脯,说:“我是正式的公爵,你是自称为王,这头衔是假的。”楚成王变了脸,说:“既然知道我这楚王是假的,你请我这假王来干什么!”楚国的大夫成得臣[字子玉]大声地说:“今天开会,只要问问众位诸侯,是为着楚国来的呐,还是为着宋国来的?”陈国和蔡国的国君向来害怕楚王,一齐说:“楚国!楚国!”楚王听了,哈哈大笑,指着宋襄公,说:“听见了没有?你还有什么话可说?”宋襄公当面受了欺负,气呼呼地还想争论,就瞧见成得臣和楚国大将斗勃脱了外衣,里头全是亮堂堂的铠甲。他们从腰里拔出两面小红旗,向台底下一摇晃,就瞧见一批楚国的“文官”,立刻剥去外皮,一个个全变成了武士,扑上台来。台上的诸侯吓得直打哆嗦,好像耗子见了猫似的。楚国人一窝蜂似地把这位“霸主”宋襄公拖了去,公子目夷趁着这个乱劲儿,一溜烟跑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江郎才尽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919 字

+ 加入清单

江淹是南朝时的一位诗人,他出身贫穷,从小失去了父亲,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艰苦,以砍柴为生。他每天忙于砍柴,根本没时间读书。后来,在13岁那年,他在去山上砍柴的途中拾到一顶大官戴过的貂皮帽子。貂皮很珍贵,可以卖不少钱,这样就可以买好多米、面、油、盐等。江淹高兴地把帽子拿回家,母亲看了也很高兴,说:“孩子啊,咱捡到这帽子是好事,是个好兆头,以后你一定能做大官。要好好把它留着,将来做了大官你好戴它。”听母亲这么说,江郎打消了原来的想法,把帽子好好地收藏起来。

从此后,他开始刻苦读书,一心想将来当个大官。他一边砍柴,一边默默背书。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进步很快。不几年工夫,写起文章来下笔洋洋洒洒,一气呵成。如《别赋》、《恨赋》等都得到了好评。

当时,有个叫檀超的人,喜好才学,读了江淹的诗,赞不绝口,还特地去拜访江淹,并请江淹到他家去做客。江淹见檀超热情好客,性情豪放爽直,又不拘礼节,从心里很敬佩他。于是,两人成了意气相合的好朋友。檀超赏识江淹的才华,逢人便讲,言辞不免有些过头,近似为其吹嘘。这样,江淹的名声渐渐大起来,也成了有名的诗人。

不久后,他受到了建平王刘景素的赏识和提拔,在南兖州做了官。但是没想到,不多时,他便被一名犯了罪的县令诬告,被捕入狱坐了大牢。这真是福到祸也至。幸亏后来刘景素给他洗清了冤情,出了狱,又提升他做了官,与刘景素一起去镇守京口。

后来刘宋被齐朝取代,江淹和檀超又做了史官,负责编写历史。不久,一个襄阳人发掘出一座古墓,里面有一面玉镜和一些竹筒。竹筒上的古体字没有人认识,有人提议说,让江淹来看看。后朝廷派人把竹筒拿给江淹看。江淹一看,这是西周时候的钟鼎文,当年他为了当大官还苦学过这种文字。江淹看了一会儿,明白了其中的内容,写的是周宣王时候的事。看后,他给来人讲着,周围听的人很惊讶。一下子传开了,江淹认识西周时候的文字,从此,名气更大了。于是,朝廷更加看重他,他的官也越做越大,最后官至梁朝的光禄大夫。光禄大夫就是皇帝的顾问,以后又被封为醴陵侯,有了千亩良田,成了豪门贵族,过起了养尊处优的生活。

他不再读书、写字、做诗、写文章了,有时写首诗,也大不如从前,才华没有了。这时候,很多人都替他惋惜,说“江郎才尽”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一言九鼎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711 字

+ 加入清单

一言九鼎的意思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那么一言九鼎有什么典故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一言九鼎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一言九鼎的典故

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

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你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你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吕。”(九鼎大吕:钟名,与鼎同为古代国家的宝器。)

成语“一言九鼎”由这个故事而来,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

一言九鼎的解释

[释义] 一句话的分量就有九鼎那么重。形容能起决定作用的言论或意见。

[语出] 《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辨形] “鼎”的上部不能写作“日”。

[近义] 一字千钧 一言为定 金口玉言

[反义] 人微言轻

[用法] 含褒义。一般作主语、谓语、定语。

用一言九鼎造句

1) 诚信是诗圣李白的“一诺千金”;诚信是古代皇帝的“一言九鼎”;诚信是儒家学中的“事实求是”;诚信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坚守原则;不是固执死板,而是仁爱负责。

2) 老厂长向来说到做到,一言九鼎。

3) 你的话一言九鼎,只要您说一句话,我就可以获得这份工作了。

4) 你的话一言九鼎,我们相信。

5) 能不能参加校合唱团,您是一言九鼎,您就同意了吧!

6) 的话一言九鼎。

7) 诚信就是说话算话,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8) 他在政界德高望重,一言九鼎,很受大家的爱戴。

9) 永恒机械遍布全国矿区的营销网络,稳固的营销团队,一言九鼎,诚信服务;高素质专业服务人员,快速高效的专业服务车队,是您坚实的后盾。

10) 古时候的皇帝在全国上下任何地方说话都是一言九鼎的人。

11) 自古以来,人们就推崇“一言九鼎”、“驷不及舌”、“言而有信”的做人之道,讲究诚信则是理想的高等境界,它是为人处世的必备条件,亦是人们几千年来的强烈追求。

12) 我虽然不算什么正人君子,但是我觉得我说话还是算一言九鼎的。

13) 老王是一言九鼎之人,说话绝对可信。

14) 这些德高望重的人一般说话都是一言九鼎的人。

15) 你会发现我这人一言九鼎。

16) 中国成语中有"钟鸣鼎食"和"一言九鼎"之说,反映了鼎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的独特地位。

17) 只要你能够手握大权你就能够一言九鼎的号召任何人。

18) 你若是专家或者要人,一言九鼎,那自当别论。

19) 一言九鼎是一个男人应该做到的最基本的准则,但是你没有做到。

20) 他是会中大老,向来一言九鼎。

21) 我很风光,能一言九鼎,所有人,都对我称臣。可,那不是我的现实,只是我独自的幻境。

22)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铜是源于母语和历史的精华,古代就有"一言九鼎"的精髓,"一尺青峰,正气凛然"更是将语言文化的精炼推向一个后人无法触及的高峰。

23) 但这样的荒唐论调被一道诏书给废止了,颁布这道诏书的正是一言九鼎的西奥多.罗斯福。

24) 肠道之小脑,和我们大脑相连,有时它能决定我们的精神状态,有时对某些疾病,更是一言九鼎。

25) 八一建军节:一心一意跟党走,一寸丹心护家国,一丝不苟干工作,一日三省正己身,一言九鼎立人品,一身正气树形象,一日千里求进步,一鸣惊人创伟业。

26) 万贯家财,不如一技在身。满腹经纶,不如一善在心。高谈阔论,不如一言九鼎。长篇累牍,不如一字千金。

27) 古往今来,信守承诺一直是人们处世待人的根本,正因为此,才会有“一言九鼎”的成语,才会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佳话,才会有“孟母不欺子”的典故。古人做到了,后人又怎能忘却?

28) 三年后,在带领民众推翻了法国王室之后,丹东被任命为司法部长并成为国会中一言九鼎的人物。

29) 也就是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趾高气扬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895 字

+ 加入清单

典故历史的故事,其运用是为更好传达思想情感的,本文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趾高气扬的历史典故,希望大家喜欢!

【出处】

(春秋)左丘明《左传·桓公十三年》。

【释义】

趾高:走路时脚抬得很高;气扬:意气扬扬。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历史典故】

公元前701年春,楚国掌管军政的莫敖屈瑕率军在郧国的城邑蒲騷(今应城西北)与郧、随、蓼等诸侯国的联军作战。由于对方盟国众多,屈瑕准备请求楚王增派军队。将军斗廉认为,敌方盟国虽多,但人心不齐,只要打败郧国,整个盟国就会分崩离析,他建议集中兵力迅速攻破蒲騷。屈瑕采纳了斗廉的建议,果然大获全胜。

屈瑕本就是个看重外表,且无自知之明的人,有了这次的胜利,他就骄傲起来,自以为是常胜将军,从此任何敌人他都不放在眼里。过了两年,楚王又派屈瑕率军去攻罗国。出师那天,屈瑕全身披挂,威风凛凛的。

送行的大夫伯比返回的时候,对给他驾车的人说:“我估计屈瑕这次出征一定要吃败仗,你看他走路的时候脚抬得那么高,一副神气十足的样子,还能冷静地、正确地指挥作战吗?”

伯比越想越不妥,就去求见楚王,建议楚王给屈瑕增加军队,但楚王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回宫后,楚王无意中将此事告诉了他的夫人邓曼。邓曼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女子,她听了楚王的话,认为伯比说得很有道理,也建议楚王应该赶紧派兵去援助,否则就来不及了。

楚王听了夫人邓曼的话,这才恍然大悟,立即下令增派部队前去支援,但是已经晚了。屈瑕到了前线,不可一世,武断专横到了极点。楚军来到罗国都城时,对方早就整军待战,而屈瑕则一点也不做戒备。结果遭到了罗军与卢濡的军队的两面夹攻,楚军死伤惨重,屈瑕也因战败而自杀身亡了。

【成长心语】

要想获得成功,应保持谦逊。缺乏这样的素质,没有这样的准备,就难以成就大业。骄傲的人,往往眼高于顶,往往拒人于千里之外,往往易引起别人的反感,甚至遭人厌弃。如果是身居高位的人目中无人,必定会因其地位而给民众带来巨大的灾难;谦逊的人,平易近人,尊重别人,别人乐于跟他打交道。谦逊是一种极为难得的美德,它能够促使人不断地进取,主动去做应该做的事。才干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谦逊是成功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齐桓公九合诸侯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413 字

+ 加入清单

齐国虽然在长勺打了一次败仗,但是这并没有影响齐桓公后来的霸主地位。过了十多年,北方的燕国(都城在今北京)派使者来讨救兵,说燕国被附近的一个部落山戎侵犯,打了败仗。齐桓公就决定率领大军去救燕国。

公元前663年,齐国大军到了燕国,山戎已经抢了一批百姓和财宝逃回去了。

齐国和燕国的军队联合起来,一直向北追去。没想到他们被敌人引进了一个迷谷。那迷谷就像大海一样,没边没沿,怎么也找不到原来的道儿。

还是管仲想出一个主意来。他对齐桓公说:“马也许能认得路,不如找几匹当地的老马,让它们在头里走,也许能走出这个地方。”

齐桓公叫人挑了几匹老马,让它们领路。这几匹老马果然领着人马出了迷谷。

齐桓公帮助燕国打败山戎以后,邢国也遭到另一个部落狄人的侵犯。齐桓公又带着人马去赶跑了狄人,帮助邢国重筑了城墙。接着,狄人又侵犯卫国,齐桓公帮助卫国在黄河南岸重建国都。就因为这几件事,齐桓公的威望就提高了。只有南方的楚国(都城在今湖北江陵西北),不但不服齐国,还跟齐国对立起来,要跟齐国比个高低。

楚国在中国南部,向来不和中原诸侯来往。那时候,中原诸侯把楚国当做“蛮子”看待。但是,楚国人开垦南方的土地,逐步收服了附近的一些部落,慢慢地变成了大国。后来,干脆自称楚王,不把周朝的天子放在眼里。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约会了宋、鲁、陈、卫、郑、曹、许七国军队,联合进攻楚国。

楚成王得知消息,也集合了人马准备抵抗。他派了使者去见齐桓公,说:“我们大王叫我来请问,齐国在北面,楚国在南面,两国素不往来,真叫做风马牛不相及。为什么你们的兵马要跑到这儿来呢?”

管仲责问说:“我们两国虽然相隔很远,但都是周天子封的。当初齐国太公受封的时候,曾经接受一个命令:谁要是不服从天子,齐国有权征讨。你们楚国本来每年向天子进贡包茅(用来滤酒的一种青茅),为什么现在不进贡呢?”使者说:“没进贡包茅,这是我们的不是,以后一定进贡。”

使者走后,齐国和诸侯联军又拔营前进,一直到达召陵(今河南郾城县,召音shào)。

楚成王又派屈完去探问。齐桓公为了显示自己的军威,请屈完一起坐上车去看中原来的各路兵马。屈完一看,果然军容整齐,兵强马壮。

齐桓公趾高气扬地对屈完说:“你瞧瞧,这样强大的兵马,谁能抵挡得了?”

屈完淡淡地笑了笑,说:“君侯协助天子,讲道义,扶助弱小,人家才佩服你。要是光凭武力的话,那么,咱们国力虽不强,但是用方城(楚国所筑的长城,在今河南方城北至泌阳东北)作城墙,用汉水作壕沟。您就是再多带些人马来,也未必能打得进去。”

齐桓公听屈完说得挺强硬,估计也未必能轻易打败楚国,而且楚国既然已经认了错,答应进贡包茅,也算有了面子。就这样,中原八国诸侯和楚国一起在召陵订立了盟约,各自回国去了。

后来,周王室发生纠纷,齐桓公又帮助太子姬郑巩固了地位。太子即位后,就是周襄王。周襄王为了报答齐桓公,特地派使者把祭祀太庙的祭肉送给齐桓公,算是一份厚礼。

齐桓公趁此机会,又在宋国的葵丘(今河南兰考东)会合诸侯,招待天子使者。并且订立了一个盟约,主要内容是:修水利,防水患,不准把邻国作为水坑;邻国有灾荒来买粮食,不应该禁止;凡是同盟的诸侯,在订立盟约以后,都要友好相待。

这是齐桓公最后一次会合诸侯。像这样大的会合,一共有许多次,历史上称做“九合诸侯”。

公元前645年,管仲病死。过了两年,齐桓公也死去。齐桓公一死,他的五个儿子抢夺君位,齐国发生了内乱,公子昭逃到宋国。齐国的霸主地位也就结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有关百折不挠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438 字

+ 加入清单

出处:这则成语出自汉代蔡邕《蔡中郎集·太尉桥玄碑》:“高明卓异,为众杰之雄,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典故:桥玄是东汉时期一位性情刚毅、嫉恶如仇的人。汉灵帝时,桥玄担任尚书令。那时太中大夫盖升仗着自己与灵帝有私交,而大肆收受贿赂、搜刮民财。

桥玄于是上奏汉灵帝,要求免去盖升之职,并抄没他的家产。然而,灵帝非但没有查办盖升,反而升了盖升的职。桥玄非常气愤,便以生病为由,辞职回了老家。

桥玄在京城任职的时候,有一天,他十岁的小儿子在家门口玩耍。三个强盗劫持了孩子,并想以此勒索桥玄的财物。消息传出去后,校尉阳球同河南府尹、洛阳县令马上率兵将桥玄的家包围起来,但是却不敢进攻,担心把强盗逼急了他们会伤害孩子。桥玄大声喝道:“强盗如此猖狂,难道要为了我的孩子而纵容他们的罪行吗?”并催促阳球等人进攻。

结果,强盗全部被捕获,但他的小儿子却因此死去。他的这种刚毅果敢、勇往直前的精神为人们所称道。故东汉蔡邕为他写下了《太尉桥玄碑》,赞扬他“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关于李存勖统一北方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2069 字

+ 加入清单

李存勖统一北方是李克用和李存勖父子从晋国时期同北方各个割据政权以及后梁、前蜀等政权的战役,最后李氏政权先后灭掉各割据政权,统一北方以及四川地区。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李存勖统一北方的历史典故,欢迎大家阅读!

黄巢起义以后,唐朝召沙陀族首领李克用帮助镇压起义军。李克用武艺高强,但瞎了一只眼,人们称他为“独眼龙”。因为他镇压起义有功,唐朝任命他做河东节度使,后来又封他为晋王。他占领现在的山西太原一带,成了一股强大的割据势力。

公元884年,李克用打败黄巢起义军,在返回河东途中经过朱温的驻地汴州。朱温害怕李克用的势力强大,对自己不利,一心想消灭他。李克用一到,朱温表面上对他非常客气,把他接进驿馆,设宴招待,暗地里却在驿馆四周埋下伏兵。到了深夜,伏兵突然杀进馆舍。李克用正吃醉了酒,呼呼大睡。幸好他的随从拼死相救,用褥子把他裹起来,藏在床底下,才没有被杀。就在这时,突然来了一阵闪电雷雨,李克用和随从乘机逃出驿馆,狼狈地回到军中。打这以后,李克用就和朱温结下了深仇,两人经常打来打去。

朱温灭唐建梁,李克用不服,仍旧用唐朝“天”年号,打着兴复唐朝的旗子,跟后梁对抗。当时,北方的契丹族逐渐强大起来,它的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建立了政权。他带领三十万军马,攻打云州(今山西大同)。李克用决计利用契丹的力量,一道对付朱温。因此,李克用派人和耶律阿保机联系,在云州东城跟他相会,并和他结为兄弟,约定当年冬天一起出兵攻打梁朝。耶律阿保机在李克用军营中留了十天,李克用送给他很多金帛,他也回送给李克用很多马匹和其他牲畜。不料耶律阿保机一回契丹,看到梁朝势力强大,马上背弃盟约,倒向梁朝一边了。为了这事,李克用气得不得了。

公元908年正月,李克用生了毒疮,眼看治不好了。他临死时,拿出三枝箭,交给儿子李存勖(xù),郑重地嘱咐他说:“梁朝是我的仇家,这你知道。燕王刘仁恭、刘守光父子是靠我的推荐担任卢龙军节度使据有幽州的,契丹的耶律阿保机曾经和我相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弃了我,前去归顺梁朝,跟我作对。这三件事,都是我遗留下来的恨事。如今给你三枝箭,你千万别忘记你父亲未了的心愿!”

李存勖接过了箭,答应一定给父亲报仇。李克用一死,李存勖就继承他的爵位,做了晋王。他继位以后,下令把这三枝箭供奉在宗庙里。以后每次出兵作战,他就派人去拿出这三枝箭,放在一个锦囊里,让人背着,走在队伍的前面,等到作战回来,再放回宗庙。

他为了给父亲报仇,积极训练军队,严明纪律,规定行军不得违反命令,碰到危险,不许躲避,违反军纪,立即杀头。将士们都很害怕,只得拼死作战。

不久,李存勖亲自率领大军,前去救援遭后梁军队围攻的潞州(今山西长治),把后梁军打得大败而逃,一下子歼灭敌军一万多人,缴获的军器粮草堆积如山。朱温原来以为必胜无疑,安坐在京城里等候捷报。他听到败讯惊得目瞪口呆,过了半晌方才叹了一口气,说:“生子当如李亚子(亚子是李存勖的小名),我的儿子不过是猪狗罢了!”

过了两年,李存勖又率领大军,在柏乡(今河北邢台北)把后梁军打得大败。这一仗,后梁损失更重,被杀的将士就有两万多人。从此,后梁军都对李存勖产生了恐惧心理。

朱温不断吃败仗,后来又出动五十万大军,想和李存勖决战,结果还是被李存勖打得溃不成军。朱温又气又火,一病不起,公元912年,被他的次子朱友杀死了。

接着,李存勖又出兵打破幽州,活捉了刘仁恭、刘守光父子,把他们押回太原杀了,完成了李克用交给他的一项任务。

朱温死后,朱友自立为帝。第二年二月,朱温的第三子朱友贞不服,发动兵变。朱友自杀,朱友贞即位做皇帝。这就是后梁末帝。这以后,李存勖的主要对手就是后梁末帝和契丹的耶律阿保机了。

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即位称帝,这就是辽太祖。第二年,契丹军进攻幽州,号称有百万之多。李存勖正在黄河沿线跟后梁军作战,他派了三个大将前去,把契丹军打得大败,解了幽州之围。过了几年,耶律阿保机又率领大军南下。李存勖亲自带领骑兵做先锋,又把契丹军打得一败涂地。耶律阿保机不得不败逃回去。李存勖接连获胜,也可以算是完成了李克用交给他的另一项重大任务了。

李存勖跟后梁末帝打了十来年仗。他看到后梁快要完蛋了,就在公元923年四月,在魏州(今河北大名北)即位称帝,国号唐,历史上称为后唐。他就是后唐庄宗。这年十月,他又灭了后梁,统一了北方,把都城迁到了洛阳。

李存勖报了父亲的三个大仇,当了皇帝,志满意得。他认为天下都是靠他的武力得来的,不再考虑治理天下的事,只顾享乐腐化了。

他生平最喜爱三件事:打仗、打猎、演戏。灭掉后梁以后,不打仗了,他就把大部分精力用在打猎和演戏上。

唐庄宗李存勖只当了四年皇帝。他在位期间,猜忌大将,杀害功臣,因此闹得众叛亲离。公元926年,魏州发生兵变,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利用这个机会,夺取了汴州。李存勖的禁卫军指挥使郭从谦本来也是个伶人,曾认大将郭崇韬为叔父。后来,郭崇韬遭陷害被杀,郭从谦一直怀恨在心,这时也在京城中发动叛乱。乱兵人多势众,李存勖抵挡不住,中箭死了。

李存勖死后,李嗣源到洛阳即位做了皇帝。他就是后唐明宗。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不食无主之梨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653 字

+ 加入清单

不食无主之梨的历史典故告诉我们做人要有原则,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不食无主之梨的历史典故,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不食无主之梨:为原则而生的人

【出处】《元史·许衡传》。

【释义】不吃无人看管的梨。比喻一个人能排除外界的干扰和诱惑,恪守自己的行为和操守。

【历史典故】

南宋末年有一个年轻人名叫许衡,因聪明勤奋而在当地颇为知名。一次,许衡独自赶路,当时正是炎热的夏天,烈日像火球一样炙烤着大地。许衡由于长时间赶路而汗流浃背,口干舌燥。走着走着,他遇到了几个商贩在一棵大树下乘凉,那帮商贩也都又热又渴,但却没有水。

这时,远处走来一个人,他怀里捧着一堆梨子说:“前面有梨树,大家快去摘来解渴。”商贩们一听,赶忙收拾东西去摘梨,许衡却没动。

有个商贩奇怪地问:“你为什么不去摘梨呢?”

许衡问道:“梨树的主人在吗?”

商贩们都说:“梨树的主人不在,但天气这么热,摘几个梨解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许衡认真地说:“梨树现在虽然没有主人看管,难道我们自己的心也没有约束吗?我心有约束,不是自己的东西,又没经主人允许,我是绝不会去偷的。”

商贩们不理会许衡,纷纷去摘梨。许衡见状,只好无奈地独自走了,他忍着炎热和口渴继续赶路。而那些吃到梨的商贩们则纷纷讥笑他是个愚人,不懂得变通。

许衡恪守自己的原则,不管在什么环境下都能坚持刻苦学习,终于成为宋末元初著名的学者。

【成长心语】

人需要自律,需要有原则。一个没有原则的人成不了大事。人只有时时检讨自己的行为,约束自己的欲望,才能在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中获得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不断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发生在北京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9875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是有着千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在历史上曾为五代都城,在从金朝起的800多年里,建造了许多宏伟壮丽的宫廷建筑,使北京成为我国拥有帝王宫殿、园林、庙坛和陵墓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城市。今天小编就来分享发生在北京的历史典故,希望读者喜欢。

发生在北京的历史典故

刘伯温智修北京城

有人也许会问: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为什么会建在这里呢?说起来, 这还是燕王扫北时的故事。

燕王朱棣在南京城居住时,打算在北方重建一座京城,于是找来大臣 刘伯温,请教京城位置。刘伯温说:“让大将军徐达办这件事吧。”燕王 命人找来徐达。刘伯温对徐达说:“凭你的神力往北射上一箭,箭落在哪儿就在那里修建京城。” 徐达答应了,来到殿外,张弓搭箭,朝北方射去。刘伯温赶紧带人坐上船,顺着大运河往北追来。

这一箭射的可真不近,一直飞到如今北 京城南20多里的南苑。南当,南苑住着八家小财主,看见箭落下来慌了神。他们想:在这儿建城,自己的房产、地亩不就全被占用了吗?思来想去有了主意:咱们把箭再射走不就行了吗!”于是箭又被往北射去,落到如今后门桥这个地立。

据说后门桥下有个石碑,上刻“北京城”三个字, 石碑下就是当初落箭的地方。 刘伯温追到南苑,掐指一算,知道箭应该落在这儿。他找来八家小财主,逼着要箭。财主们见瞒不住,只好求告说:“只要不在这儿建城,你要什么条件都行。”刘伯温想了想:“好吧 ,但修建京城的钱由你们出。”财主们一核计,心想我们有的是钱,建个京城不算什么,就答应了。

最先建的是西直门城楼,可没想到城楼没修完,财主们已是倾家荡产 。怎么办呢?

刘伯温又掐指一算,命令手下去找一个名叫沈万山的人.几天后还真找到一个沈万山,带到什刹海来见刘伯温。这个沈万山是干什么的呢?原来他是一个要饭的,浑身又脏又破,胳肢窝下夹一个破瓦盆.听刘伯温说找自己是要钱来的,吓坏了,哆嗦着说:“我一个穷要饭的,哪儿有钱啊!”刘伯温眼一瞪:“没钱不行。来人哪,给我打!”手下人立时操起棍棒朝沈万山狠打起来。开始沈万山还连声哀求,后来打急了,就把脚一跺说:“这地底下就有银子,你们挖吧。”

刘伯温大喜,派人一挖,地下 果然有大缸大缸白花花的银子。修城继续进行可没过多久,银子又用完, 就接茬儿棒打沈万山。沈万山被打急了,又往地下一指:“这里有银子。 ”大伙一挖,果然又有银子。

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北京城终于寻起来了。那些挖银子挖出的大坑,放进水后,就成了今天的什刹海、北海和中南海。

灶君庙的铁狮子

北京有这么一句歇后语:“灶君庙的狮子,铁对儿。”意思是,死对头,永远解不开仇恨的死对头;或永远不能分开的死搭配,这是有好坏两面的说法的。北京的铁狮子不少呢,有名的铁狮子,也有好几对呢,为什么单说灶君庙的铁狮子,才是死对头呢?这里面有个民间传说,说出来大家听,听听它是不是迷信。

北京崇文区花市大街,有座灶君庙,庙门外有两个铁狮子,故事就是打这里说起。花市大街,过去是个顶贫苦的地方,住户大部分是做纸花、做小手工艺来活着。可是,灶君老爷却看中了这块地方,他奏明了玉皇大帝,就在这里盖了一座灶君庙。有人说,这不是灶君老爷自己盖的,是信灶君老爷的有钱人,出钱给盖的庙。灶君老爷是泥像,又没有钱,自己怎么盖庙呢?不管怎么说吧,庙是盖起来了。灶君庙修盖的时候,人们还说灶君老爷能“保佑一方”呢,后来,这里的住户,仍然是那么穷,而且越过越穷,有钱的人,是越来越有钱,大伙儿就起了疑心了。有那细心的人,天天到庙里庙外,仔细的查看,什么可疑心的地方都没有,大伙儿可总放心不下。

这一天,有个挑着担子,下街补漏锅的白胡子老头儿,走到灶君庙门前,放下了担子,他左瞧右瞧,又到庙里瞧了一遍。他这个怪举动,却招来不少围着瞧热闹的人,有那爱说话的人,就问了:“老DY,您看什么呢?”“没看什么。我想:要在庙门前,给添上两个铁狮子,就更好看了。”大伙儿笑了,都说:“谁有这些钱哪!从打有了这座庙,我们就得出钱买香买供,就得按月送香油,弄的我们穷的更穷了,哪还有钱给它铸狮子啊?”白胡子老头儿笑了笑,一句话没说,就挑起担子走了。第二天,灶君庙门前,多了一对铁狮子。第三天,灶君老爷的马没有了,庙门前却有一堆马骨头,夜里,人们都听见狮子吼叫了。第四天,第五天,庙门不开了。打这儿起,庙里住了做小手艺的人,人们再不给灶君老爷买香、买供、送香油了,大伙儿都少出了一笔钱。人们都说:这成双成对的铁狮子,一定是鲁班爷给铸的;那个白胡子老头儿就是鲁班爷;铁狮子把灶君老爷的马给吃了;把灶君老爷吓跑了;铁狮子是灶君老爷的死对头、铁对儿。

辟才胡同的传说

听老人说,辟才胡同西口路北有一个大红门,大门东边是一所中学。过去国民党统治的时候,有个当大官的在那儿住过。

听说这个大门里的房子很阔气,里面有三层院,都空着没人敢住。对门有个卖馄饨的,叫张二,他一边卖馄沌,一边带看着这院儿。这时,有一个要饭的叫李二,带着老婆孩子蹲在门口儿。张二问他:“你在这儿干嘛?”李二说:“想寻个宿。”张二说:“这院子挺阔,就是没人敢住,你要住,钥匙在我这儿。”李二说:“我一个要饭的,什么也不怕。”就这样,李二住在一进门的南房里。

晚上,李二起来想看看到底闹什么鬼,他来到第一层院子,推开月亮门一看也没有什么动静;他到了第二层院子,也没听到什么,他又进第三层院子,看到门口有站岗的,正房北屋里灯火通明。他走进去,站岗的给他打立正,他继续往里走,正座上坐着一个白胡子老头儿,见他进来了就说:“主人来啦!接主人。“这位老人来到院里一摆手,灯全着了,整个院子灯火通明。老人把李二让到正座上说:“公子,你可来啦!你的这些财产,我们给你看了二十八年啦!就是找不到你。”李二说:“我整天在外要饭,你们上哪儿找我呀?”老人说:“你有个朋友叫张大,原来你父亲和他的父亲在同朝做官,你知道他在哪儿吗?你们 的父亲被奸臣所害,这些财产是他们留下的,叫我们给看着。”李二说:“听说张大在朝阳门外鱼市口。败家以后,媳妇上吊死了,剩下他一个人。他有手艺,摆个钉鞋摊。”老人说:“你要用钱叫张大写个纸条,写多少给多少。”李二一听,心想,见鬼了吧!

第二天早上,李二不去要饭了,直奔朝阳门外,到鱼市口一打听,真有个钉鞋的张大。张大问:“什么事儿呀?”李二说:“别在街面上说。”俩人来到张大家里,李二说:“我住的院子相当阔,他们叫我主人,把我让到正座上,说那些金银是咱们俩的,他们给咱们看了二十八年啦!要用钱的话,你开个条儿,你写多少,他们给多少!”张大说:“这可不行,我修鞋糊口得啦!”李二再三央告,张大就顺手撕了块破窗户纸,写了白银二百两。李二小心地收藏起来。到了晚上,李二又去了,一进月亮门,里面立刻张灯结彩迎接主人,把他让到上座上。他把张大的纸条拿出来,马上得到了二百两白银。第二天早上起来,他又到朝阳门外鱼市口,把钱送到张大家,两家都有钱花啦!张大又写个条,五百两。又取了五百两,俩人分了花。过了些日子,又写了一千两,一家五百,这两家的日子可就好起来了。有一天,老人对李二说:“你把张大请来,我们把帐给你们算清。”一天晚上,李二、张大一同来了。一进月亮门,里面的人张灯结彩,跪下迎接他们,老人把家产一一做了交待。东屋多少,西屋多少,哪缸动了,哪缸没动,一共二十四缸白银。老人说:“你们父亲死的时候有话,叫我们把这些东西看到你们长大交给你们。”后来,李二、张大就把这些财产分了。从此,这个胡同取名辟才胡同。

现今政协礼堂南面有一条东西走向的胡同叫劈才胡同。为什么叫劈才胡同呢?

传说这条胡同的西口,过去曾有座不那么起眼的小庙。这座小庙坐南朝北。紧接着小庙的东面住着一户姓霍的人家,这家人很有钱,多少年以来长盛不衰。而霍家附近的邻居有不少是一天连三顿饭都吃下上的穷人。过了若干年,霍家也不知什么原因慢慢地变穷了,一大家人有的甚至到了要饭的地步。霍家自己也很纳闷儿。

有一天,一个收破烂的老头来到霍家,问:“ 你们怎么也卖破烂呀?真穷到这份上了?”霍家对收破烂的老头说:“我们也很奇怪。过去那么有钱,这钱都到哪去了呢?”老头哈哈一笑,便说,“这个我知道,原来你们为什么那么有钱呢?是因为你们家对面开了一家劈材厂,这样霍家风水就好。人们买劈材烧火,火越烧越旺,所以你们霍家就越来越有钱。为什么后来变穷了呢?因为邻居们在你家对面,也就是劈材厂的旁边挖了两口水井。这一来,把你们霍家的风水给破了。你想啊,井里的水打出来必然会浇灭你们家的火。更何况这两口井都是苦水井,‘火”被苦水浇着,烧不起来,你家怎能旺盛呢?日子怎么不变‘苦’呢?”霍家一听,这才恍然大悟,心想,原来是这些穷邻居挖水井把我们家挖得败落了,得想办法对付他们。

一天深夜,霍家老少五口人,手拿锹镐,乘人不备,要把两口井填了。就在他们偷偷往井里填土的时候,突然一阵狂风大作,把五口人都刮到井里淹死了。

从此,这家劈材厂生意越做越大,劈才胡同也就由此得名。

故宫角楼的传说

故宫的四个城角,每一个角上有一座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角楼,建造的可好看了。这四座角搂是怎么盖的呢?北京有这么个传说——

明朝的燕王朱隶在南京做了永乐皇帝以后,因为北京是他做王爷时候的老地方,就想迁都北京,于是就派了亲信大臣到北京盖皇官。朱隶告诉这个大臣:要在皇宫外墙——紫禁城的四个犄角上,盖四座样子特别美丽的角楼,每座角楼要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并且说:“你就做这个管工大臣吧,如果修盖的不好是要杀头的!”管工大臣领了皇帝的谕旨后,心里非常发愁,不知如何盖这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角楼。

管工大臣到了北京以后,就把八十一家大包工木厂的工头、木匠们都叫来,跟他们说了皇帝的旨意,限期三个月,叫他们一定要按期盖成这四座怪样子的角楼,并且说:“如果盖不成,皇帝自然要杀我的头,可是在没杀我的头之前,我就先把你们的头砍了,所以当心你们的脑袋。”工头和木匠们对这样的工程都没把握,只好常常在一块琢磨法子。

三个月的期限是很短的,一转眼就是一个月了,工头和木匠们还没想出一点头绪、一点办法来,他们做了许多样型,都不合适。这时候,正赶上六七月的三伏天气,热得人都喘不上气来,加上心里烦闷,工头和木匠们真是坐也不合适,躺也不合适。有这么一位木匠师傅,实在呆不住了,就上大街闲遛去了。

走着走着,听见老远传来一片蝈蝈的吵叫声,接着、又听见一声吆喝:“买蝈蝈,听叫去,睡不着,解闷儿去!”走近一看,是一个老头儿挑着许多大大小小秫秸编的蝈蝈笼子,在沿街叫卖。其中有一个细秫秸棍插的蝈蝈笼子,精巧得跟画里的一座楼阁一样,里头装着几只蝈蝈,木匠师傅想:反正是烦心的事,该死的活不了,买个好看的笼子,看着也有趣儿,于是就买下了。

这个木匠提着蝈蝈笼子,回到了工地。大伙儿一看就吵嚷起来了:“人们都心里怪烦的,你怎么买一笼子蝈蝈来,成心吵人是怎么着?”木匠笑着说:“大家睡不着解个闷儿吧,你们瞧……”他原想说你们瞧这个笼子多么好看呀!可是他还没说出嘴来,就觉得这笼子有点特别。他急忙摆着手说:“你们先别吵吵嚷嚷的,让我数数再说。“他把蝈蝈笼子的梁啊、柱啊、脊呀细细地数了一遍又一遍,大伙被他这一数,也吸引得留了神,静静地直着眼睛看着,一点声音也没有。

木匠数完了蝈蝈笼子,蹦起来一拍大腿说:“这不正是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么?”大伙一听都高兴了,这个接过笼子数数,那个也接过笼子数数,都说:“真是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楼阁啊,”

大伙儿受这个笼子的启发,琢磨出了紫禁城角楼的样子,烫出纸浆做出样型,最后修成了到现在还存在的角搂。

天安门的石狮子

北京的天安门,是没人不知道的伟大建筑物吧!天安门的历史,天安门的建筑,说故事的人不去说它了。咱们单说天安门前面、金水桥南边那两个石狮子,为什么狮子肚子上,都有枪扎的一道深坑呢?这就说到闯王李自成进北京的故事了。

李闯王的农民起义军,从打陕西延安出发,一路上势如破竹地打垮了明朝的关口、城市,就在一六四四年四月二十五日(农历三月十九日)这天,打到了北京城。这时候,明朝末一个“皇上”,头一天晚上,就在景山一棵槐树上,上吊自杀了。守城的大官,都是些“太监”,那又管得了什么事?李闯王的大兵打到城下了,把守广安门的太监,立刻开了城门,迎接了李闯王。李闯王进了广安门,不多会儿,就来到了前门(正阳门),把守城门的大将,据说就是“大战棋盘街”的李国祯,李国祯不肯开城,双方打了一场攻城、守城的大战,李国祯情知是不能抵抗闯王的大兵了,就独自一个逃跑了。守城的明兵呢?自然是开城门,迎闯王了。

李闯王一马当先,率领着兵将进了前门,过了棋盘街,进了“大明门” (大明门到了清朝改名大清门,民国后改名中华门,现在我们还叫它中华门。(现已拆掉)中华门的北面,就是人民英雄纪念碑。)。老远就瞧见一座高大的、五个空的牌楼了,丞相牛金星跟闯王说:“王爷您瞧,那就是明朝的‘承天门’ (承天门到一六五一年,改名天安门,废除了牌楼,改建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天安门。),明朝皇帝苦害老百姓的‘圣旨’,就都是打这门里发出来的!”李闯王本来恨透了明朝皇帝,听了丞相的话,更生气了,鼻子里吭了一声,立刻摘下他那铜胎铁背的硬弓,拔出一根雕翎箭来。

马往前走着,离着承天门不太远了,已然瞧得见牌楼上的“承天之门”四个字了,闯王举起弓来,认扣、弹弦,噌的一声,箭就出去了。闯王喊了一声:“我叫你还承天!”这都是同时的事:弓弦响、闯王喊,李闯王的话还没落音,那箭早就射中承天之门的天字上了,不但起义军的兵将喊了一声万岁,连明朝投降的官兵,也惊得呆了。

闯王背上了硬弓,摘下他那杆镔铁点钢枪来,托枪催马,走近了承天门。大伙儿瞧:承天门牌楼南面,有两个华表、两个白玉石狮子,承天门北面有两个白玉石狮子。不提华表,单说这四个白玉石大狮子,雕刻得可好了。东边这两个石狮子,右爪都踩着一个绣球,头略向东歪,可是眼睛向西看;西边这两个石狮子,左爪都踩着一个小狮子,头略向西歪,可是眼睛向东看,仿佛紧紧地盯着中间这段路面。闯王正跟丞相、将军们,往前走着瞧这些石刻,忽然一个兵头喊起来:“王爷留神,狮子动弹了!”闯王大喝了一声:“胡说!石头狮子会动弹?”原来,闯王早就瞧见狮子后面有毛病了,他说着,挺枪催马,就奔东面那个石狮子扎来,□的一声,石狮子肚子上扎了一个枪坑,火星乱爆。只见一条人影,直奔了西面那个石狮子,兵头们又喊:“王爷留神,有敌人!”闯王早就打石狮子爪下,瞧见狮子的西北藏着一个明朝的将官了,他装做不知道,向将军们招了招手,将军们明白了闯王的意思,闯王仍旧挺枪扎西面那个石狮子。跟这同时,将军们早把西面石狮子围了,捉出来明朝大将李国祯。打这儿起,这两个石狮子都有了一道枪坑。

闯王进了承天门,明朝就亡了,故事说完了。

公主坟的传说

清代,离玉渊潭西边不远,有一座大坟头,人们都叫它公主坟。究竟是哪一位公主的坟呢?

相传,乾隆派人拆明陵给自己修陵寝,刘墉奏本,参皇上一个挖坟掘墓之罪,乾隆无法抵赖,只得准奏,自己定了个发配江南。说是发配,实际上是一不穿罪衣,二不戴刑枷,只是换上便衣小帽步行罢了。刘墉、和坤一路跟着。

这是乾隆第一次步行到民间,对什么都感到新鲜。一路上指指划划、问这问那,不知不觉日头落山了,乾隆感到又累又饿。他们走进一个小村庄,来到一户门前,和坤前去扣门,开门的是个老头儿。老人看他们模样不象是恶人,就把他们让进屋里,叫女儿为三位客人准备饭。老头的女儿只有十四、五岁,穿的虽然破旧,但干净利索,显得十分可爱。不大工夫,女孩端上几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和一大海碗白薯。三个人饿急了,吃的还真香。

第二天,他们一出门,看见小姑娘比昨天晚上显得更清秀了。乾隆很喜欢这个小姑娘,就对老人说:“老人家,你要乐意,就让您的女儿给我做干闺女吧!”老人一听很高兴,就让女儿过来拜见了干老子。乾隆掏出一锭银子对老人说:“拿去给孩子做几件衣裳吧,”又从怀中掏出一块手帕,递给姑娘,“孩儿如遇急难,可拿它到京城找我,只要一打听皇……”,这时刘墉哼了一声,接着说:“打听皇家大院!” 乾隆忙改口:“对!对!皇家大院。”

几年后,赶上连年闹灾荒。父女俩实在过不下去了,只好到京城来找姑娘的干老子。父女俩千辛万苦来到京城,找遍北京城里的黄家大院,就是没找到干老子的家。父女俩直埋怨自己当初太粗心,没问清干老子姓啥名谁,住在哪条街。爷俩在京城无亲无故,无钱无粮无处住。没法子,只得白天沿街要饭,晚上缩在墙根或破庙里过夜。老人年岁大了,熬不过这苦日子,得了重病,姑娘愁得只是哭,没办法。

这天清早,姑娘急的实在无奈,来到护城河边,想寻短见。可想起身染重病的爹爹,犹豫了,生,生不得,死,死不得,只好一个人在河边痛哭。说来也巧,这时刘墉正好出来遛弯儿,听见这哭声悲切,便寻声而来。姑娘见有人来,连忙止住哭声。抬头一瞅,不觉怔住了:这人不就是随干爹一起到我家的那位先生吗?这可有救了。连忙上前双膝一跪。这一跪倒把刘墉弄糊涂了。他仔细一看,认出来了,噢,是皇上的干闺女!于是,他问明原因,就把老人和姑娘接到了府中。到了府上,爷俩才知道,干老子原来就是乾隆皇上,接他们的先生是丞相刘墉,“皇家大院”指的是皇官。爷俩先惊,后怕,心想:平民百姓,怎敢和皇上攀亲呢?

第二天一早儿,刘墉带着父女俩进宫去见乾隆。再说乾隆回宫后,早把干闺女的事忘了,如今一提才想起来,可他怕别人知道这件事笑话皇上和乡下佬攀亲,想赖亲。可父女俩手中有自己的黄手帕,又有刘墉作证,怎么赖得掉?没辙,只好把二人宣进宫来,找了个住处。没成想皇宫里虽然不愁吃、不愁穿,可繁文褥节多得要命,皇亲国戚、文武百官、待卫太监都是势利眼,老人家可受不了。本来就是病歪歪的身子,再加连惊带吓,没多少日子就死了。咽气之前,嘱咐女儿把他的尸骨葬在家乡。

打这儿以后,就剩下姑娘一个人孤孤怜伶地呆在宫里,每日思念爹爹,想着老人的临终嘱咐,常常泪流满面。姑娘有话无处说,不仅把眼泪往肚子里咽,还成天提心吊胆地过日子。皇妃、公主见她长得漂亮,很嫉妒她,常常冷言冷语地挖苦她;王爷、太子、王孙们见她长得端在秀丽,与福晋小姐大不一样,都对她不怀好意,总想欺侮她;太监、丫环 们也因她出身贫贱,又给不起赏钱,看不起她,时不时地也指桑骂槐地数落她一通。俗话说:宁喝舒心的粥,不吃皱眉的饭。姑娘整天眼泪泡着心,日久天长,就憋出病来了。没多少日子,姑娘就病得不行了,几天水米没沾牙,昏昏沉沉的。宫娥这才害了怕,回禀了皇上。乾隆无奈,只好来看她,可姑娘已经病得不行了。第二天,姑娘就死了。宫女禀报了乾隆,说姑娘临死前要求皇上把她和她爹爹的尸骨葬到家乡去。乾隆说:“埋了算了!”

这时,正好刘墉进宫,听到这话心里很不高兴,抢上一步,拱手道:“启禀万岁,臣有一事不明。”乾隆一听,就像当头挨了一棒,他就怕听到刘墉这句话,他一句“一事不明”,曾经参过皇上和多少大臣。这回不知又该谁倒霉了。乾隆赶紧朝着刘墉又是摇头,又是摆手,意思是说:咱们待会儿再说。刘墉装没看见,接着说:“这位公主虽说不是万岁亲生,可却是您自己认的干女儿啊!并且留有信物,就这么草草葬了,万岁脸上可不光彩呀!”乾隆心想:“越怕你你越来,好晦气呀!”有刘墉这儿盯着呢,乾隆只好传旨,按公主的葬礼,把姑娘葬在了翠微路这地方。

人们都管这座坟叫公主坟。年长日久,周围长满了杂草。直到解放前,这座孤坟还孤单单地立在那里,就像姑娘生前在皇宫里一样凄凉、冷清。

故宫里的宫殿为什么九百九十九间半

传说,当初刘伯温修建北京城皇宫的时候,皇上和他的儿子燕王(朱隶)打算把宫殿修盖得间量多点儿、大点儿,总觉得皇上住的地方应当特别华贵,不然就显不出天子的尊严。这天,皇上正要传旨宣刘伯温,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刘伯温来了。

刘伯温一见皇上就说:“启奏万岁,臣昨天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玉皇大帝把臣召到凌霄殿上对臣说:‘你朝皇帝要修盖皇宫,你告诉他!天宫宝殿是一千间,凡间宫殿万不可超过天宫。你还要告诉他,要请三十六金刚、七十二地煞去保护凡间皇城,才能够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你要牢牢记住’。玉皇大帝说完这些话,就扑过来一阵白茫茫的香雾,一下就把臣吓醒啦!”

皇上听了觉着很怪,想了想,就下旨叫刘伯温去监造不到一千间,可还得跟天宫差不多间量的皇宫,并去请金刚、地煞来保护皇官。刘伯温领旨就办去了,这事儿一下子就在北京城传开了,老百姓都等着要看刘伯温怎样修盖皇宫,怎样去请三十六金刚、七十二地煞这些神仙来保护皇宫。

过了些日子,刘伯温就把事儿全都办好了。皇上一看那宫殿盖得甭提有多华贵了,间量还真是不到一千间也差不多,再看宫院里金光闪闪,好像有神仙镇守。皇上愈看愈高兴,当时传旨,给刘怕温加封进爵,还赏赐了很多珠宝。外邦听说刘伯温请了天神三十六金刚、七十二地煞保护皇城,也就不敢兴兵作乱了。

后来人们才知道,原来故宫里的宫殿是九百九十九间半;天神三十六金刚就是宫殿门口摆着的三十六口包金大缸;七十二地煞就是故宫里的七十二条地沟。

挪钟

凡是到过北京的人,都知道北京有个“钟王”,这就是距离西直门只有四五里地的大钟寺大钟。这里不但有大钟,而且乡名也叫了“北京市海淀区大钟寺乡”,它是首都八大学院的近邻。

大钟寺正名叫“觉生寺”,觉生寺有个钟楼,螺旋的梯子,站在楼上,和钟鼻子一般高,好大的钟楼,好大的钟啦。大钟寺嘛,大钟不大还称得起钟王?这口钟有多么重呢?不多不少,整整是四十三公吨半——八万七千斤,不算小了吧!觉生寺因为有了这口大钟,觉生寺三个字,反倒被人忘掉了,连老北京人都有的说不上这三个字,都顺口叫了大钟寺。大钟寺的大钟,是在这里铸的吗?不是的。是从别处挪来的,关于挪这么重的大钟,大伙儿嘴里就传说了这么一个故事:

这又是明朝永乐皇帝时候的事啦:燕王朱棣做了皇帝以后,老怕有人会推翻他的“宝座”,他为了“消灭”民间反抗的力量,就派军师姚广孝收集了老百姓的刀啦、枪啦的武器,铸了一口重量八万七千斤的大钟,上面刻着全部“华严经”,说这样,老百姓听了钟声,就都不会反抗他啦。

这口大钟,不知道因为什么缘故,会沉到西直门外万寿寺前面的长河的河底下去啦(这地方,在现在北京西郊动物园西边一里多地,长河就是动物园、北京展览馆后面的那条河)。

经过了明朝,又经过了清朝前一百多年,始终谁也没想到捞它,甚至谁也不知道有这么大的一口大钟。这一天,谁也说不清是哪一天,忽然有个打鱼的老汉,发现河底还埋着这么一口大钟,当时就传说开了,当然,不多的时候,也就会当做一件稀奇的事儿,传到清朝皇帝的耳朵里去啦。

清朝皇帝知道了这件事,马上给管工程的工部大官下了一道旨意,叫他们要把这口钟打河底下捞出来,挪到觉生寺,修盖一座大钟楼悬挂这口大钟。工部大官奉了皇帝的旨意,就派了一个监工员,几个管工员,带着工匠去捞钟、挪钟、挂钟。钟倒是打河底捞出来啦,挂钟也不算是什么太难的事,就是那八万七千斤重的大钟,怎么样能够挪到五六里地以外的觉生寺去,真想不出好法子来。

夏天捞出来的钟,快过了一个秋天,还想不出挪钟的主意。工部大官就催监工员,监工员就催管工员,管工员就催工头,工头和工匠们,左想想右商量商量,也想不出好法子,真烦心透啦。到了九月天气啦,外面下着小雨,工头和工匠更愁烦啦,大伙凑起钱来,在窝棚(工棚)里喝闷酒儿。窝棚里只有一块青条石,就当做了桌子,条石的一头儿,坐着工头,工匠们围着这个石桌子坐着,从棚顶上往下漏水,漏水?还大得了挪钟,所以大伙谁也不在乎漏水不漏水了。

石桌子这头儿坐着的工头,端起酒盅来,让大伙喝酒,喝了好半天啦,工头是越喝越烦,就对石桌那一头的一个工匠说:“老李,你替我干一盅。”刚端起酒盅,就因为手上沾着有水,把酒盅滑倒啦,大伙儿都说:“可惜!糟踏一盅酒。”旁边一个平常不爱说话,人都叫他“哑巴”的工匠说:“盅儿太滑,推过去就行啦。”大伙谁也没理“哑巴”,仍然喝着闷酒。这当儿,忽然一个工匠蹦起来,拍着手说:“对!有啦。‘哑巴’的话有理!”大伙问他嚷什么,这个工匠说:“盅儿不就是钟,它不是挺滑吗?假如咱们打万寿寺到觉生寺,开一条浅河,放上他一二尺水,冻上了冰,把钟从冰上推过去,不就行了吗!”大伙都说有理,大伙又核计了半天,第二天,就禀报了管工员。管工员一层层地报到工部大官,工部大官叫他们赶紧平地、挖槽、放水、结冰、滑钟。八万七千斤重的大钟,就这样打冰上滑到了觉生寺,现在那口大钟,还在那钟楼里挂着呢。

后来,有人想起这挪钟的故事来,还说:“这出主意滑钟的人,兴许就是鲁班爷。”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卫懿公玩鹤丧志亡家国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2662 字

+ 加入清单

当初,卫懿公继位的时候百姓都不怎么拥戴他,原因在于他的父亲卫惠公。卫惠公设计杀害了自己的哥哥才登上了王位,因此对于卫懿公的统治地位,卫国的很多人都是持否定态度的。按理说,卫懿公应该好好表现,尽快地收揽人心才对,可是他不仅没有这么做,反而反其道而行,整天歌舞升平,不理朝政。

卫懿公可以算是一个比较奇怪的人,他不像别的君王那样喜欢女人,却疯狂地爱上了鹤。在他的后宫里最多的不是女人,而是鹤,比宫女还要多的鹤。宫女们每天的任务不是伺候妃嫔,而是伺候这些“鹤娘娘”。为了得到一只喜欢的鹤,卫懿公不惜重金购买。整个卫国的人都知道,于是很多人都来献鹤,以此来获得奖赏。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那些达官贵人们为了讨卫懿公开心,都把心思用在了寻找上等的仙鹤上面,根本没时间处理国事。而卫懿公对于人们的进献也是来者不拒的,不管是什么样的鹤他都照单全收。对这些宠物,卫懿公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他将鹤们分成上下两等,就像自己的女人一样都给封了号。上等鹤可以享受大夫级别的待遇,稍微差一点的也能享受士的待遇。

卫懿公和他的鹤群形影不离,他每次出行都要带着它们。卫懿公命人给这些鹤制造了一辆很特别的车,其豪华程度不亚于自己的座驾。卫懿公每次出行,百姓们便会聚集起来看热闹。因为那景象实在是很壮观。只见一辆豪华的大车上站着很多东张西望的鹤,在这辆车的后面跟着卫懿公的座驾。鹤群在前,因此人们都戏称它们为“鹤将军”。

养着这么一大群宠物,而且它们的数量一直在上升,时间一长问题渐渐显露出来了。首先就是环境问题,这么多鹤每天都要排出很多污秽之物,王宫里每天都被这些浊气熏染,卫懿公自己也受不了了。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命人时刻跟随在鹤后面,一旦产生粪便立刻清除。接下来还有吃的问题,仙鹤可不像别的动物那样,什么都能吃。它们吃的都是高贵的食物,不然它们的肠胃受不了。这么多鹤每天都要供给不少粮食,王宫就快撑不住了。

开始,卫懿公还自己省吃俭用给它们吃,可是时间长了也不是办法,说不好还得把自己饿死。最后卫懿公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运用君主的权威,将养鹤的重担交到百姓的肩上,开始对百姓征收重税。

百姓们本来就对这位君王不满意,这下子竟然要夺取百姓的口粮来喂养动物,顿时民怨四起。大夫石祁子为人忠直,他洞察民情,和宁庄速一起向卫懿公进谏,但都被卫懿公给训斥了出来。

正当卫懿公沉迷于鹤的时候,亡国的危险已经慢慢袭来。

北狄这个少数民族在周朝以前就已经相当强盛了,等到周武王灭掉商朝之后,北狄迫于周朝的威力,不得不向其臣服。可是等到平王东迁之后,北狄又开始蛮横起来,不断入侵、骚扰周王朝的各封国。

北狄部落首领腔瞒非常喜欢到中原各国游历。这时中原的霸主是齐桓公,齐国正率兵解救燕国,攻打多次骚扰燕国的山戎国。腔瞒认为,今日齐国可以攻打山戎,明日自然也会攻打北戎。为了先发制人,腔瞒发兵二万突袭了紧挨他的邢国,正要攻破都成之时,得到齐国的救援军队正在赶来的消息。腔瞒知道自己不是齐国的对手,于是移兵至卫国。

此时卫懿公正想带着鹤群出游,接到北狄军正大举入侵卫国的消息,顿时十分震惊,他在慌乱之余急忙通知各将领准备迎战。百姓们本来就对卫懿公有意见,竟然为了一群动物来夺自己的救命粮食。于是大家都逃到了山中避难,没有人愿意为他卖命。卫懿公一怒之下,令人逮捕了很多外逃的百姓,当面质问他们原因。

没想到大家众口一词:“您还用我们替您打仗吗?在您的身边就有将军可以抵御北狄人。”

卫懿公很不解地问道:“哪位将军?”

百姓都说:“鹤将军。”

卫懿公很无奈地说道:“它们不过是一群禽兽,怎么能抵挡强敌呢?”

众人笑道:“既然不能作战,就是一群没用的东西。您养着这群无用之物而不去养有用之人,所以大家都不愿意为你卖命啊!”

卫懿公感到很难为情,他向人们说道:“我愿意把所有的鹤送给你们,你们能帮我抵御外敌吗?”

此时石祁子站出来小声对卫懿公说道:“您现在才办这件事似乎太晚了。”

卫懿公是个很固执的人,他急忙令人将鹤群往外赶。可是这些鹤都被圈养惯了,根本不想离开自己的安乐窝,任凭众人怎么赶都不走。

没有办法,这么多人也不能都去赶鹤,敌人的大军就要打进来了,百姓的动员工作还是要做的。石宁二大夫只好亲自去游说百姓,向人们讲述卫懿公的悔过之意,这样百姓们才开始慢慢集合起来。这时候狄兵已经杀进了国境,顷刻间接到三次战报。石祁子建议向齐国求助,可是被卫懿公给否定了。因为之前两国有一些过节,而卫国一直没有向齐国赔礼道歉,这次要向人家求助,卫懿公总是有些心虚。www.gs5000.cn

最后只得拼死一战,况且卫懿公也存在着一些侥幸心理,说不定上天相助还能打个胜仗呢。宁速主动请缨,要求自己率军迎战北狄,让卫懿公留守都城。可是这次卫懿公不糊涂了,他知道如果自己不亲自出征,难以稳定将士们的军心。在出征之前,卫懿公将自己随身携带的玉佩交给了石祁子,作为代理国政的信物。而后又交给了宁速一支象征军权的箭,命他驻守都城。卫懿公临走发誓,不胜北狄,绝不回城。他将一切交代完毕便率军出征了。大夫渠孔为将,于伯为副将,黄夷为先锋,孔婴齐为后队。

在迎敌的路上,士兵们都在悄悄地唱着哀歌。卫懿公听不清楚,到了晚上偷偷地去听,才听清了歌词:“鹤食禄,民力耕;鹤乘轩,民操兵。狄锋厉兮不可撄,欲战兮九死而一生!鹤今何在兮?而我瞿瞿为此行!”看到人们对自己的怨恨这么深,卫懿公感到非常苦闷。再加上大夫渠孔用法太严,人心更加涣散。

可是卫军还没有走到边界就遇见了北狄军,只见他们三三两两,十分散漫,一点都没有军人的样子。渠孔见后感到十分得意:“我还以为北狄军有多厉害,原来只是徒有虚名,看我怎么收拾你们这些乌合之众。”他命人击鼓前进,可是却没想到这不过是敌人的诱兵之计。等到他们进入了敌人的埋伏圈,狄军就如潮水般涌现出来,将卫军分割成了三段,令其首尾不能相顾。卫国军队本来就没有多少士气,看到敌人如此凶猛,立刻就弃车而逃了。

渠孔见事情危急,便建议卫懿公换上便装,换成其他车辆伺机冲出重围。卫懿公此时也心灰意冷,说道:“就这些人能把我救出去?行了,我宁愿一死,来给百姓谢罪!”话刚说完,前队卫兵已经伤亡殆尽,黄夷战死,孔婴齐自知无力救出国君,也自刎而死。最后卫懿公被狄军砍为肉泥,全军俱没。

所谓玩物而丧志,卫懿公因为爱鹤而亡了国,实在是一大悲哀。其实饲养宠物并不是什么大的过错,可是凡事都要有个度,如果超过了限度,再好的事都会变成坏事。卫懿公的死只怪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鹤的身上,一个君主对国事全无兴趣,即便没有外敌的入侵,谁能保证不会因为内乱而灭亡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囫囵吞枣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735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在写作文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利用一些历史典故作为素材,以下为您带来囫囵吞枣的历史典故,欢迎浏览!

囫囵吞枣:欲速不达,细嚼慢咽方能吸取精华

【出处】(宋代)圆悟禅师《碧岩录》。

【释义】囫囵:整个儿,完整的。把枣整个吞咽下去。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思考地笼统接受。

【历史典故】

从前有一个呆子,家中很有钱。有一次,他到市场上去买水果。摊主不厌其烦地向人们介绍各种水果的好处。呆子听了很高兴,一下子买了很多的水果,坐在市场旁大吃起来。

正在他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一位医生路过,见他这种吃法,就对他说:“小伙子,梨可不能多吃,虽然它对牙齿有好处,但你吃多了会伤脾的。”呆子一听,就不再吃梨,而是一个接一个地吃枣子。医生又说:“红枣虽然对脾有好处,但吃多了会伤牙的,所以也不能多吃。”

呆子听了医生这些话后,不知如何是好了,都不敢吃了。呆呆地坐在那里想了很久,过了一会儿,他兴奋地说:“我有办法了,吃梨的时候,只用牙齿咀嚼,而不咽到肚子里,这样对牙齿有好处,又不会伤脾;而在吃红枣时,我不用咀嚼,就一口吞进肚子里,这样可以不伤牙齿,又对脾有好处。”说完,就把红枣一个一个地扔进嘴里,囫囵地吞下去了。医生见此情景,忙说:“你这样把枣囫囵吞下去,肠胃不能消化和吸收,对脾也是没有好处的。”

【成长心语】

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能苛求在短期内有明显的提高。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只会增加自己的负担,还不知道为何成绩没有提高。学习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安排学习计划,并切实遵守它;要扎扎实实打好基础,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认真读书,精于思考;遵循“无疑——有疑——解疑”的过程,即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点滴中不断地积累。凡事欲速则不达,只要养成稳扎稳打的习惯,就一定会让你受益匪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范缜反对迷信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169 字

+ 加入清单

南北朝时代,佛教渐渐盛行起来。南齐的朝廷里,从皇帝到大臣,都提倡佛教。南齐的宰相——竟陵王萧子良就是一个笃信佛教的人。

萧子良在建康郊外的鸡笼山有一座别墅,他常常在那里招待名士文人,喝酒谈天。有时候,也请来一些和尚,到他那里讲解佛教的道理。萧子良还亲自给和尚备饭倒茶水。人家都认为他这样做有失宰相的体统,他却并不在乎。

有宰相一提倡,佛教的势力自然更大了。这些和尚宣传人死了以后,灵魂是不会死的。还说一个人的富贵或者贫贱,都是前世的因果报应,穷人受苦受罪,都是命里注定,没法抗拒的。

当时,有一个大胆的读书人名叫范缜(音zhěn),起来揭露这一说法是一种迷信,要大家别信那一套。

范缜的堂哥范云就是经常在萧子良家里走动的。萧子良听到范缜竟敢跟他唱对台戏,反对佛教,十分恼火,叫范云把范缜找到他家来。

萧子良问范缜说:“你不相信因果报应,那么,你倒说说,为什么有的人生下来富贵,有的人生下来就贫贱呢?”

范缜不慌不忙地说:“这没有什么奇怪。打个比方,人生好比树上的花瓣。花经风一吹,花瓣随风飘落。有的掠过窗帘,落在座席上面;有的吹到篱笆外,落在茅坑里。”

萧子良瞪着眼睛,一下子还听不懂范缜说的是什么意思。范缜接着说:“落在座席上就像您;落在茅坑里的,就像我。富贵、贫贱,就是这么一回事,哪里有什么因果报应呢?”

范缜从萧子良那里回来,觉得虽然驳斥了萧子良,但是还没有把他反对迷信的道理说透彻,就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叫作《神灭论》。文章里面说:

“形体是精神的本质,精神只是形体的作用。精神和形体的关系,好比一把刀和锋利的作用。没有刀,就不能起锋利的作用。没有形体,哪里有什么精神呢?”

范缜在那篇文章里,还断定人死以后灵魂是不存在的,什么因果报应,都是骗人的话。

这篇文章一出来,朝廷上上下下都闹翻了天。一些萧子良的亲信、朋友,都认为非把范缜狠狠地整一下不可。萧子良又找了一批高僧来跟范缜辩论,但是范缜讲的是真理,那些高僧到底还是辩不过范缜。

有个佛教信徒王琰讽刺他说:“唉,范先生啊!您不信神灵,那您就连祖先的神灵在哪里也不知道了。”

范缜针锋相对地嘲笑王琰说:“可惜呀,王先生。您既然知道您的祖先神灵在哪里,为什么不早点去找他们呢。”

萧子良怕范缜的影响太大,会动摇大家对佛教的信仰。隔了几天,他派了一个亲信王融去劝说范缜,说:“宰相是十分赏识有才能的人的。像您这样有才干的人,要做个中书郎,还不容易!何苦一定要去发这样违背潮流的议论呢。我真替您可惜。我看您还是把那篇背时文章收回了吧。”

范缜听了,仰起头哈哈大笑,说:“我范缜如果放弃自己的观点去求官,那么要做更大的官也不难,何在乎您说的中书郎呢。”

萧子良拿范缜没有办法,也只好由他去了。

南齐王朝只经历了齐高帝、齐武帝两代,就发生内乱。雍州刺史萧衍起兵攻进建康,公元502年,萧衍灭了南齐,建立梁朝,这就是梁武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074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句俗话的由来,还有一个典故

传说古时候有个名叫朱耀宗的书生,天资聪慧,满腹经纶,进京赶考高中状元。皇上殿试时,见他不仅才华横溢,而且长得一表人才,便将他招为驸马,把心爱的女儿嫁给了他。

“春风得意马蹄疾”,循惯例朱耀宗一身锦绣新贵还乡。临行前,朱耀宗奏明皇上,提起他的母亲如何含辛茹苦,如何从小将他培养成人,母子俩如何相依为命,请求皇上为他多年守寡、一直不嫁的母亲树立贞节牌坊。皇上闻言甚喜,心中更加喜爱此乘龙快婿,即准允所奏。朱耀宗喜滋滋地日夜兼程,回家拜见母亲。

当朱耀宗向娘述说了树立贞节牌坊一事后,原本欢天喜地的朱母一下子惊呆了,脸上露出不安的神色来,欲言又止,似有难言之隐。朱耀宗大惑不解,惊愕地问:“娘,您老哪儿不舒服?”

“心口痛着哩。”

“怎么说痛就痛起来了?”

“儿呀!”朱母大放悲声,“你不知道做寡妇的痛苦,长夜秉烛,垂泪天明,好不容易将你熬出了头!娘现在想着有个伴儿安度后半生。有件事我如今告诉你,娘要改嫁,这贞节牌坊我是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

“娘,您要嫁谁?”

“你的恩师张文举。”

听了娘的回答,好似晴天一声炸雷,毫无思想准备的朱耀宗顿时被击倒了,“扑通”一下跪在了娘的面前:“娘,这千万使不得。您若改嫁,叫儿的脸面往哪儿搁?再说,这‘欺君之罪’,难免杀身之祸啊!”

朱母一时语塞,在儿子和改嫁之间无法做到两全其美。

原来,朱耀宗8岁时丧父,朱母陈秀英强忍年轻丧夫的悲痛,她见儿子聪明好学、读书用功,便特意聘请当地有名的秀才张文举执教家中。由于张文举教育有方,朱耀宗学业长进很快。朱母欢喜,对张文举愈加敬重。朝夕相处,长年累月,张文举的人品和才华深深打动了陈秀英的芳心,张文举对温柔贤惠的陈秀英也产生了爱慕之情,两人商定,待到朱耀宗成家立业后即正式结婚,白首偕老。殊不料,这桩姻缘却要被蒙在鼓里的朱耀宗无意中搅黄了,出现了这样尴尬的局面。

解铃还须系铃人。正值左右为难之际,朱母不由长叹一声:“那就听天由命吧。”她说着随手解下身上一件罗裙,告诉朱耀宗说,“明天你替我把裙子洗干净,晒一天一夜。如果裙子晒干,我便答应不改嫁;如果裙子不干,天意如此,你也就不用再阻拦了。”

这一天晴空朗日,朱耀宗心想这事并不难做,便点头同意。谁知当夜便阴云密布,天明下起了暴雨,裙子始终是湿漉漉的,朱耀宗心中叫苦不迭,知是天意。

陈秀英则认认真真地对儿子说:“孩子,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天意不可违!”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朱耀宗只得将母亲和恩师的婚事如实报告了皇上,请皇上治罪。皇上连连称奇,降道御旨:“不知者不怪罪,天作之合,由她去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暗箭伤人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2104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前712年(周桓王8年,郑庄公32年),郑庄公约定齐国和鲁国打算秋天去打许国。这会儿先在本国练兵。他做了一面很大的旗子,上头绣着“奉天讨罪”四个大字,光是旗竿就有三丈三尺高,又把那面大旗插在一辆兵车上,当做旗车。还出了一道命令:“谁能拿着这面大旗走的,就派他当先锋,这辆兵车也赏给他。”

这道命令刚一下去,就有一位黑脸膛、重眉毛、满脸胡子的将军上来,说:“我能!”郑庄公一瞧,原来是瑕叔盈,他一手拔起旗竿,紧紧握住,朝前走三步,往后退三步,又把大旗插在车上。将士们见了,大声叫好。

瑕叔盈正要把车拉走,又来了一位红脸大汉,把他一挡,说:“单是拿着走三步,不算希罕。我能拿着旗子当长矛耍!”大伙儿一瞧,原来是颍考叔。他拿起旗竿,左抡右转,一会儿前,一会儿后,耍得那面大旗扑噜扑噜地飘着直响。看的人伸着舌头,缩不回去。好些脑袋都跟着那面大旗晃。郑庄公越发乐了,夸奖说:“真是老虎一样的大将,当得起先锋。车给你。”

话刚说完,又出来了一位挺漂亮的白脸将军,就是公孙子都。他原来是贵族,骄横惯了的,跟颍考叔向来不和。这会儿大叫着说:“你行,我就不行?”颍考叔见他上来得凶猛,赶紧一手拿着旗子,一手拉着车,飞快地跑开了。公孙子都嫌他太不讲理,就拿着一枝方天画戟直追过去。郑庄公赶紧叫人把他劝回来,他才住了手,嘴里还咕噜着:“没这个理!不要脸的东西!”

郑庄公说:“两只老虎不可相争。你也别生气,我自有道理。”说着,另外赏了两套车马,一套给公孙子都,一套给瑕叔盈,也没派颍考叔的不是。这时候公子吕早死了,郑庄公格外爱惜这几个将军。公孙子都争了面子,也就不说什么了。颍考叔本来是个直心人,隔了一宿,早把抢车的事忘了。大伙儿还跟往常一样地练兵,准备去打许国。

到了七月里,郑庄公打头,带着郑国、齐国、鲁国联合的兵马去打许国。顶卖力气的当然是郑国的将士。颍考叔立了头功,格外高兴。大伙儿正围攻许国的时候,他拿着一面旗子,一下子跳上了城墙。公孙子都一见他一个人上了城墙,妒嫉的火直冲出来,就在人堆里对准颍考叔,偷偷地射了一箭,正射中了他后心,颍考叔连人带旗子一个跟头从城头上摔下来。瑕叔盈见了,还当他是给敌人打伤了,气呼呼地拿起那面旗子,跳上城墙,回身摇晃着旗子。那些士兵一瞅见,大伙儿吆喝着,全上了城头,把许国守城的人杀了。打开城门,三国兵马好像发大水似地涌进去。许君扮作老百姓,早就逃了。

郑庄公进了城,出榜安民。许国给郑、齐、鲁三国的兵马打下来了,这个地盘应该归给谁呐?郑庄公让给齐僖公,齐僖公让给鲁隐公,鲁隐公又让给郑庄公。

正在推让着呐,许国的大夫百里带着一个小孩求见三国的诸侯来了。他趴在地下直哭。齐僖公问他:“怎么回事?你是谁?这孩子又是谁?”他擦着眼泪,说:“我是亡国大夫百里。我们国君没有儿子,只有这个小兄弟。求你们可怜可怜,让这孩子活着吧。”那孩子也挺乖,挨着个儿给三位诸侯磕头。

齐僖公和鲁隐公心里都有点发酸,眼晴直瞅着郑庄公。齐僖公的鼻子一?一?的,差点流下鼻涕来。鲁隐公不大体面,眼眶已经湿了。郑庄公瞧着这个样儿,就对许国的大夫说:“我们并不是贪图许国的土地,因为许君不服从天王,这才打他。这会儿既然有他兄弟在这儿,又有你这么个忠臣愿意帮他,我们就把许国交给他吧。”百里回答说:“这可不敢当。我们只求您把这孤儿的命留下,已经是您的思典了。许国的土地总该归您才行。”郑庄公说:“我是诚意地要恢复许国,你别多心。就是小君主岁数太小,我不能不派人帮他,要不,说不过去。”

齐僖公和鲁隐公没想到郑庄公有这么难得的好心眼,又大方,又痛快。这么一衬,就显着自个儿太小,小到没有影儿了。想着他真是天下少有的好人,打心眼里佩服他办事公平讲理。这么着,郑庄公推也推不了,就派人去管理许国。三国诸侯办完了“奉天讨罪”的大事,就各回各的国里去。

郑庄公回到荥阳,赏赐有功劳的将士。这就想起老虎似的将军颍考叔来了。他也模模糊糊地听见人说,颍考叔是给本国人射死的,要不,那枝箭怎么能由后心穿进去呐?郑庄公起了疑。他想:“要是本国人的话,谁是他的仇人呐?也许是跟他争闹过的公孙子都吧?可是他哪儿能干这种事?大丈夫不能暗箭伤人。不,不能是他。”

他就叫人上供,咒骂那个射死颍考叔的人。这么一来,兵营里的将士们就大伙儿猜疑起来了。有的说是这个人,有的说是那个人,大伙儿都愁眉苦脸,心里别别扭扭的。公孙子都也只好跟着别人显出愁眉苦脸的样子。他听着大伙儿诅咒那个暗杀颍考叔的人,骂他躲躲闪闪,不敢出头,是个胆小鬼。他也假装着诅咒那个人,骂他是个胆小鬼。这么上供诅咒下来,公孙子都真受不了啦。他一合上眼,就瞧见颍考叔向他瞪眼睛,笑他冒功领赏,卑鄙无耻。他睁开眼睛向四周围看了看,四周围的人好像都变成了颍考叔,都向他瞪眼睛,暗暗地都笑他卑鄙无耻,是个胆小鬼。他害怕了,就像什么时候都有人算计他似的。天天这么受罪,还不如干脆死了呐。他就上郑庄公跟前直说:“颍考叔是我射死的!”说着就自杀了。郑庄公赶紧叫人救他,已经来不及了。

郑庄公为着打许国,死了这么两只老虎,心里挺难受。可是拿下了戴国和许国,总算还补得过来。这就想起齐僖公和鲁隐公这么帮他,应该去谢谢人家才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廉颇负荆请罪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445 字

+ 加入清单

廉颇是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负荆请罪是我们小学时候学过的一个成语,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重温廉颇负荆请罪的历史典故吧!

秦昭襄王一心要使赵国屈服,接连侵入赵国边境,占了一些地方。公元前279年,他又耍了个花招,请赵惠文王到秦地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渑音miǎn)去会见。赵惠文王开始怕被秦国扣留,不敢去。大将廉颇和蔺相如都认为如果不去,反倒向秦国示弱。

赵惠文王决定硬着头皮去冒一趟险。他叫蔺相如随同他一块儿去,让廉颇留在本国辅助太子留守。

为了防备意外。赵惠文王又派大将李牧带兵五千人护送,相国平原君带兵几万人,在边境接应。

到了预定会见的日期,秦王和赵王在渑池相会,并且举行了宴会,高兴地喝酒谈天。

秦昭襄王喝了几盅酒,带着醉意对赵惠文王说:“听说赵王弹得一手好瑟。请赵王弹个曲儿,给大伙儿凑个热闹。”说罢,真的吩咐左右把瑟拿上来。

赵惠文王不好推辞,只好勉强弹一个曲儿。

秦国的史官当场就把这事记了下来,并且念着说:“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赵王在渑池相会,秦王令赵王弹瑟。”

赵惠文王气得脸都发紫了。正在这时候,蔺相如拿了一个缶(音fǒu,一种瓦器,可以打击配乐),突然跪到秦昭襄王跟前,说:“赵王听说秦王挺会秦国的乐器。我这里有个瓦盆,也请大王赏脸敲几下助兴吧。”

秦昭襄王勃然变色,不去理他。

蔺相如的眼睛射出愤怒的光,说:“大王未免太欺负人了。秦国的兵力虽然强大,可是在这五步之内,我可以把我的血溅到大王身上去!”

秦昭襄王见蔺相如这股势头,十分吃惊,只好拿起击棒在缶上胡乱敲了几下。

蔺相如回过头来叫赵国的史官也把这件事记下来,说:“某年某月某日,赵王和秦王在渑池相会。秦王给赵王击缶。”

秦国的大臣见蔺相如竟敢这样伤秦王的体面,很不服气。

有人站起来说:“请赵王割让十五座城给秦王上寿。”

蔺相如也站起来说:“请秦王把咸阳城割让给赵国,为赵王上寿。”

秦昭襄王眼看这个局面十分紧张。他事先已探知赵国派大军驻扎在临近地方,真的动起武来,恐怕也得不到便宜,就喝住秦国大臣,说:“今天是两国君王欢会的日子,诸位不必多说。”

这样,两国渑池之会总算圆满而散。

蔺相如两次出使,保全赵国不受屈辱,立了大功。赵惠文王十分信任蔺相如,拜他为上聊,地位在大将廉颇之上。

廉颇很不服气,私下对自己的门客说:“我是赵国大将,立了多少汗马功劳。蔺相如有什么了不起?倒爬到我头上来了。哼!我见到蔺相如,总要给他个颜色看看。”

这句话传到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装病不去上朝。

有一天,蔺相如带着门客坐车出门,正是冤家路窄,老远就瞧见廉颇的车马迎面而来。他叫赶车的退到小巷里去躲一躲。让廉颇的车马先过去。

这件事可把蔺相如手下的门客气坏了,他们责怪蔺相如不该这样胆小怕事。

蔺相如对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跟秦王比,哪一个势力大?”

他们说:“当然是秦王势力大。”

蔺相如说:“对呀!天下的诸侯都怕秦王。为了保卫赵国,我就敢当面责备他。怎么我见了廉将军倒反怕了呢。因为我想过,强大的秦国不敢来侵犯赵国,就因为有我和廉将军两人在。要是我们两人不和,秦国知道了,就会趁机来侵犯赵国。就为了这个,我宁愿容让点儿。”

有人把这件事传给廉颇听,廉颇感到十分惭愧。他就裸着上身,背着荆条,跑到蔺相如的家里去请罪。他见了蔺相如说:“我是个粗鲁人,见识少,气量窄。哪儿知道您竟这么容让我,我实在没脸来见您。请您责打我吧。”

蔺相如连忙扶起廉颇,说:“咱们两个人都是赵国的大臣。将军能体谅我,我已经万分感激了,怎么还来给我赔礼呢。”

两个人都激动得流了眼泪。打这以后,两人就做了知心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李太白跳月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

南京夫子庙前,有一座文德桥。据说,每逢冬月十五月亮当头的时候,站在桥头朝水上看,倒映在水里的月影子刚好分成两半:桥这边半个,桥那边半个。

圆圆的月亮影子,为什么会分成两半呢?这里有段故事。

传说唐朝大诗人李太白,有一次到金陵(即今南京)来,在文德桥旁边的一座酒楼上歇脚。

这天碰巧是冬月十五,到了晚上,他就独自坐在酒楼上赏月,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作赋。李太白生平最喜爱月亮,说月亮又干净又好看。这天晚上,他抬头看见天上的月亮洁白滚圆,心里非常高兴,就多喝了几杯。

到了半夜,李太白趁着酒兴,下楼走到文德桥上。他刚走上桥,一低头,忽然看见月亮掉在水里了,河水一动,洁白的月影上就添了几条黑纹。

李太白这时喝得醉醺醺的,只当是月亮给河水弄脏了。他靴子也顾不得脱,张开双手就跳下桥去捞月亮。

谁知这一跳,月亮没捞着,却把水里的月亮震破了,顿时分成了两半儿。——故事就这样传下来了。后来人们在文德桥旁边修了个“得月台”,据说那里就是当年大诗人李太白赏月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有关七夕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621 字

+ 加入清单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七夕”又是一种数字崇拜现象,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预示成双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数六月六这“七重”均列为吉庆日。“七”又是算盘每列的珠数,浪漫而又严谨,给人以神秘的美感。“七”与“妻”同音,于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与女人相关的节日。

“七夕”,原名为乞巧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汉代画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图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农历七月七日夜晚,俗称“七夕”,相传是天上的牛郎和织女一年一度天河相会的日子。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开始于汉代。因此,七夕节的形成也在汉代,当时就有“穿七孔针”、“以瓜果祭牵牛织女”、“登楼曝衣”的习俗。到了魏晋南北朝以后,牛郎织女的故事已经从恋爱进而结婚、分离,到每年只能相会一天。传说逐渐完整,由于情节感人,因此在全国各地广为流传,只是每个地方流传的情节略有不同。

以下是在台湾流传的故事: 古时候,天上的主宰玉皇大帝的第七位公主叫做织女,花容月貌,手艺高明,天天为天宫织锦。有一美男神叫做牛郎,由于勤于牧牛耕种,因此玉帝就把织女许配给他。但是没想到两人却因为爱情缱绻而渐渐废驰了工作,玉帝非常担忧,就命令喜鹊(现为吉祥的象征)转告二人,每隔七天才允许二人相聚一次,其余日子都要工作。但是这只喜鹊粗心大意,竟把命令传错了,说是每天都可以相聚一次,因此二人还是过着恩爱的生活,终于把每天的工作废驰了。玉帝听到这个消息,十分生气,就下令二人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聚一次,并用发簪在空中划了一道境界,把二人隔离。这道境界就是天上的银河。同时,为处罚喜鹊的失职,命令喜鹊在每年的七月七日晚上,要集合同类,在银河上搭起一座长桥,好让牛郎与织女过桥相聚。每当二人相聚之时,互相倾诉一年来的思慕之情,不断地淌着伤心的眼泪。因此,每年七月七日的晚上,空中常常会下着毛毛细雨。

另外七夕也是“注生娘娘”及“七娘妈”的诞辰。“注生娘娘”陈靖姑,又称“临水夫人”,是福建蒲田县临水人。她之所以被人们奉祀为生育之神,是因为相传她曾救了很多的产妇。据说:宋代蒲城有个叫徐清叟的人,他的媳妇怀胎十七个月,还没有生产,有一天,一个妇人自称姓陈专医生产专程来拜访他,吩咐他准备一间房间,房内的地板挖一个洞,把孕妇移到楼上,并且命令仆人拿着棍子在楼下看守。不久孕妇就生下一条大蛇,仆人看见立刻就把它打死,孕妇才得以平安。徐清叟很高兴要送珠宝表示感谢,但是陈姓妇人却不接受,只要求一条手帕就离开了。多年以后,徐清叟调任福州,在一座陈夫人庙里面,发现了这条手帕,于是他就奏请朝廷,封赠神号。据说,福州的注生娘娘庙,有配祀三十六婆姐,也就是璘王所赐的三十六个宫女,本省祀奉注生娘娘,只配祀十二婆姐,是略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狐假虎威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972 字

+ 加入清单

狐假虎威: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后以“狐假虎威”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下面就由小编为你们带来狐假虎威的历史典故,欢迎阅读。

战国时代,当楚国最强盛的时候,楚宣王曾为了当时北方各国,都惧怕他的手下大将昭奚恤,而感到奇怪。因此他便问朝中大臣,这究竟是为什么。

当时,有一位名叫江乙的大臣,便向他叙述了下面这段故事:

“从前在某个山洞中有一只老虎,因为肚子饿了,便跑到外面寻觅食物。当他走到一片茂密的森林时,忽然看到前面有只狐狸正在散步。他觉得这正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便一跃身扑过去,毫不费力的将他擒过来。

可是当它张开嘴巴,正准备把那只狐狸吃进肚子里的时候,狡黠的狐狸突然说话了:‘哼!你不要以为自己是百兽之王,便敢将我吞食掉;你要知道,天地已经命令我为王中之王,无论谁吃了我,都将遭到天地极严厉的制裁与惩罚。’老虎听了狐狸的话,半信半疑,可是,当它斜过头去,看到狐狸那副傲慢镇定的样子,心里不觉一惊。原先那股嚣张的气焰和盛气凌人的态势,竟不知何时已经消失了大半。虽然如此,他心中仍然在想:我因为是百兽之王,所以天底下任何野兽见了我都会害怕。而他,竟然是奉天帝之命来统治我们的!

这时,狐狸见老虎迟疑着不敢吃它,知道他对自己的那一番说词已经有几分相信了,于是便更加神气十足的挺起胸膛,然后指着老虎的鼻子说:‘怎么,难道你不相信我说的话吗?那么你现在就跟我来,走在我后面,看看所有野兽见了我,是不是都吓的魂不附体,抱头鼠窜。’老虎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照着去做了。

于是,狐狸就大模大样的在前面开路,而老虎则小心翼翼的在后面跟着。他们走没多久,就隐约看见森林的深处,有许多小动物正在那儿争相觅食,但是当它们发现走在狐狸后面的老虎时,不禁大惊失色,狂奔四散。

这时,狐狸很得意的掉过头去看看老虎。老虎目睹这种情形,不禁也有一些心惊胆战,但他并不知到野兽怕的是自己,而以为他们真是怕狐狸呢!

狡狐之计是得逞了,可是他的威势完全是因为假借老虎,才能平着一时有利的形势去威胁群兽而那可怜的老虎被人愚弄了,自己还不自知呢!

因此,北方人民之所以畏惧昭奚恤,完全是因为大王的兵全掌握在他的手里,那也就是说,他们畏惧的其实是大王的权势呀!”

从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凡是藉着权威的势力欺压别人,或藉着职务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都可以用“狐假虎威”来形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历史典故之丝绸之路的故事

全文共 1038 字

+ 加入清单

张骞是汉武帝时期的人。公元前139年,他受命率人前往西域,寻找并联络曾被匈奴赶跑的大月氏,合力进击匈奴。

张骞一行从长安起程,经陇西向西行进。一路上日晒雨淋,风吹雪打,环境险恶,困难重重。但他信心坚定,不顾艰辛,冒险西行。当他们来到河西走廊一带后,就被占据此地的匈奴骑兵发现。张赛和随从一百多人全部被俘。

匈奴单于知道了张骞西行的目的之后,自然不会轻易放过。把他们分散开去放羊牧马,并由匈奴人严加管制。还给张骞娶了匈奴女子为妻,一是监视他,二是诱使他投降。但是,张骞坚贞不屈。虽被软禁放牧,度日如年,但他一直在等待时机,准备逃跑,以完成自己的使命。

整整过了十一个春秋,匈奴的看管才放松了。张骞乘机和他的贴身随从甘父一起逃走,离开匈奴地盘,继续向西行进。由于他们仓促出逃,没有准备干粮和饮用水,一路上常常忍饥挨饿,干渴难耐,随时都会倒在荒滩上。好在甘父射得一手好箭,沿途常射猎一些飞禽走兽,饮血解渴,食肉充饥,才躲过了死亡的威胁。

这样,一直奔波了好多天,终于越过沙漠戈壁,翻过冰冻雪封的葱岭(今帕米尔高原),来到了大宛国(今费尔干纳)。高鼻子、蓝眼睛的大宛王,早就听说汉朝是一个富饶的大国,很想建立联系。但苦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故一直未能如愿。因此,当听说汉朝使者来到时,喜出望外,在国都热情地接见了张骞。他请张骞参观了大宛国的汗血马。在大宛王的帮助下,张骞先后到了康居(今撒马尔罕)、大月氏、大夏等地。但大月氏在阿姆河上游安局乐业,不愿再东进和匈奴作战。张骞未能完成与大月氏结盟夹击匈奴的使命,但却获得了大量有关西域各国的人文地理知识。

张骞在东归返回的途中,再次被匈奴抓获,后又设计逃出,终于历尽千辛万苦,于13年后回到长安。这次出使西域,使生活在中原内地的人们了解到西域的实况,激发了汉武帝“拓边”的雄心,发动了一系列抗击匈奴的战争。

公元前119年,汉王朝为了进一步联络乌孙,断“匈奴右臂”,便派张骞再次出使西域。这次,张骞带了三百多人,顺利地到达了乌孙。并派副使访问了康居、大宛、大月氏、大夏、安息(今伊朗)、身毒(今印度)等国家。但由于乌孙内乱,也未能实现结盟的目的。汉武帝派名将霍去病带重兵攻击匈奴,消灭了盘踞河西走廊和漠北的匈奴,建立了河西四郡和两关,开通了丝绸之路。并获取了匈奴的“祭天金人”,带回长安。

张骞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丝绸之路,完全可称之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历史典故:猎人海力布

全文共 1401 字

+ 加入清单

内蒙古自治区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

从前有一个猎人,名叫海力布。他热心帮助别人,每次打猎回来,总是把猎物分给大家,自己只留下很少的一份。大家都非常敬重他。

有一天,海力布到深山去打猎,忽然听见天空中有喊救命的声音。他抬头一看,一只老鹰抓着一条小白蛇正从头上飞过。他急忙搭箭开弓,对准老鹰射去。老鹰受了伤,丢下小白蛇逃了。

海力布对小白蛇说:“可怜的小东西,快回家去吧!”小白蛇说:“敬爱的猎人,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要报答您。我是龙王的女儿,您跟我去,我爸爸一定会重重地酬谢您。我爸爸的宝库里有许多珍宝,您要什么都可以。如果您都不喜欢,可以要我爸爸含在嘴里的那颗宝石。嘴里含着那颗宝石,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海力布想,珍宝倒不在乎,能听懂动物的话,对一个猎人来说,那太好了。他问小白蛇:“真有这样一颗宝石吗?”小白蛇说:“真的。但是动物说什么话,您只能自己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您就会变成一块僵硬的石头。”

海力布点点头,跟着小白蛇到了龙宫。老龙王十分感激海力布,要重重地酬谢他。老龙王把他领进宝库,让他自己挑选珍宝,爱什么就拿什么。海力布什么珍宝也不要,他对龙王说:“如果您真想给我一点儿东西作纪念,请把您含着的那颗宝石给我吧。”龙王低头想了一会儿,就把嘴里含的宝石吐出来,送给了海力布。

海力布临走的时候,小白蛇跟了出来,再三叮嘱他说:“敬爱的猎人,您要记住,动物说的什么话,千万不要对别人说。如果说了,就会马上变成石头,永远不能复活了!”海力布谢过小白蛇,就回家了。

海力布有了这颗宝石,打猎方便极了。他把宝石含在嘴里,就能听懂野禽野兽(shòu)说的话。哪座山上有什么动物,他全知道。从此以后,他每次打猎回来,分给大家的猎物更多了。

这样过了几年。有一天,海力布正在深山里打猎,忽然听见一群鸟在商量着什么。仔细一听,那只带头的鸟说:“咱们赶快飞到别处去吧!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bēng)塌,大地要被洪水淹没,不知道要淹死多少人呢!”

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他急忙跑回来对大家说:“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大家听了很奇怪,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搬家呢?尽管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家,可是谁也不相信。海力布急得掉下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再晚就来不及了!”有个老人对海力布说:“海力布,你是我们的好邻居,我们知道你从来不说谎话。可是今天你让我们搬家,你总得说清楚呀。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可不容易呀!”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商量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海力布刚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僵硬的石头。

大家看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都非常后悔,非常悲痛。他们含着眼泪,念着海力布的名字,扶着老人,领着孩子,赶着牛羊,搬到很远的地方。他们走在路上,忽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号,接着下起了倾(qīng)盆大雨。半夜里,听见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了,地下涌出洪水,把他们住的村子淹没了。

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做“海力布”的石头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尉迟恭抗命求罚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2508 字

+ 加入清单

尉迟恭是唐朝的名将。这天,管家慌慌张张跑进来说,唐太宗李世民带兵到府上来了。尉迟恭不由吃了一惊:现在天下一统,国泰民安,李世民找他这个上了年纪的武将干什么?

妻子苏氏劝他不要多想,赶紧迎接皇上。全家老小都已聚齐,就等他带领出门了。是啊,迎接事大,怠慢就是娄子!尉迟恭如梦初醒,忙对苏氏说:“夫人言之有理。走,赶紧跟我去迎接皇上!”

苏氏迟疑了一下说:“就我这样子还去迎接皇上?”苏氏鼻歪眼斜,满脸麻子,腿还有点瘸,恐怕给尉迟恭面上抹黑。因此,凡是有要人来访,从不露面。

尉迟恭说:“你是主人,皇上来了不去迎接像话吗?”

礼法森严,触犯就有人横挑鼻子竖挑眼。苏氏恐怕招祸,忙让丫鬟婆子找衣服打扮,之后忙跟尉迟恭去了。

门前屋后到处是御林军,跟逮贼似的,把宅子围得风雨不透,水泄不通。尉迟恭慌忙带领家人跪在地上,迎候李世民。李世民在护驾大将军的保护下,信步朝他们走来。尉迟恭提醒苏氏,等皇上走近了再喊万岁。苏氏傻乎乎地问:“站起喊还是跪着喊?”

尉迟恭气得鼻子都歪了,哪有站起来喊的!可是,还没容他把话说出来,李世民已经到跟前了。尉迟恭忙喊:“皇上万岁万万岁!”苏氏惊慌失措,一下子呆了。李世民不由得皱了一下眉头,不高兴地说:“都起来吧,别跪着了!”

尉迟恭慌忙谢恩站了起来,苏氏也摇摇晃晃站过来。李世民不由得叹了口气,心想,可惜尉迟恭这个人了,怎么找了这么个媳妇呀?接着说:“爱卿近来可好?”

尉迟恭笑嘻嘻地说:“托皇上的福,臣吃得好睡得好心情好,快活极了!”

李世民迟疑地说:“是吗?没有想要的东西吗?”

“想要的皇上给了,想不到的皇上也给了,臣知足到家了,什么都不想了!”

李世民十分满意,说了几句闲话,尉迟恭慌忙引路,请他进宅喝茶。李世民看看门楼上的牌匾,瞧瞧门口的大石狮子,摸摸宽厚结实的大门,走进院里细心打量起来。李世民专心致志,看得非常认真,尉迟恭几次催他到客厅休息他都没应。令人不解的是,李世民看完连水都没喝就回宫了。尉迟恭不知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心里登时敲起小鼓。

这天散朝,尉迟恭刚要回府。护驾大将军拦住他说:“太宗皇帝有旨,请大人到西书房觐见!”尉迟恭不由得吃了一惊,皇帝在朝上什么都没说,为何要等到散朝后单独召见他呀?想想前几天皇上到府上的情形,心不由一颤,太宗皇帝肯定看出破绽来了!李世民足智多谋,神鬼难料,琢磨他轻而易举。尉迟恭心里七上八下,不知是祸是福。护驾大将军见他忧心忡忡低头不语,忙催他快走。尉迟恭把心一横,迈开大步跟着去了。

见面一看,李世民喜气洋洋,尉迟恭便马上把心松开了。说了会儿闲话,李世民话锋一转,奔了正题:“爱卿呀!叫你没别的事,朕想给你提门亲!”

尉迟恭忍不住哈哈大笑,都土埋半截了,还说什么媳妇呀!李世民忍不住说:“你呀你!哪样都好,就是媳妇长得不好!”

尉迟恭说;“风吹雨打,饥饱劳碌,加上上了年纪,能好看得了吗?”

太宗皇帝直言不讳地说:“实不相瞒,朕想把十三公主许给你做妻子!”

那天,太宗皇帝就是为这事到他府上去的。最近,太宗皇帝经常梦到深陷敌阵的情景。那天,李世民带五百骑兵到战场巡视,走到魏武帝陵墓前面,王世充带领一万多骑兵突然把他包围了。手下奋力冲杀,死伤满地,李世民形单影只,孤立无援。王世充的骁将单雄信,挺槊冲到跟前就想结果他的性命。就在这时,尉迟恭冲进重围大吼一声:“大胆狂徒,休伤我主性命!”话到人到,尉迟恭飞马跑到跟前,一槊把单雄信打落马下,将李世民救出重围。然后,返身冲进敌阵,东砍西杀,将王世充打得落花流水,取得全胜。

如果没有尉迟恭拼死相救,皇权皇位和后宫粉黛佳人,全都跟自己拜拜了,可是,功成名就以后,自己再也没有关怀过尉迟恭。李世民越想越觉得对不起尉迟恭,早上起来,慌忙叫人跟他到尉迟恭家里去。李世民打算好好看看尉迟恭还缺什么东西,有什么要求,然后满足他。御林军头领不知他的打算,跟打狼似的,带人把尉迟恭的宅院围了起来。李世民进门一看就明白了,尉迟恭就差一个美貌如花的媳妇,于是决定把十三公主许配给他。

十三公主天生丽质,美貌非常,琴棋书画无所不通,是有名的才女。尉迟恭一听,就给李世民跪下了:“皇上的恩惠老臣万万不敢领受!”

李世民百思不得其解,这是别人想要都要不来的,你怎么拒绝呀?大丈夫出生入死,为的不就是高官厚禄金钱美女吗?尉迟恭说:“古人说富不易妻,老臣刚刚过上好日子,应该让妻子好好享享清福,哪能做这种不仁不义的事啊!”

如果把十三公主娶到家里,苏氏不气死也得窝囊死。何况十三公主美貌年轻,嫁他这个面黑如碳的老家伙,还不得委屈死!说什么也不能干这种坏良心的事呀!

李世民哈哈大笑:“你这个黑炭头,简直是个死脑筋!哪个大将不是三妻六妾,你看看你媳妇长得那个德性,拿得出手吗?”尉迟恭禁不住说:“臣的妻子虽然丑陋愚笨,但是臣在贫贱时,她跟臣同甘共苦,我岂能忘恩负义,另寻新欢?”

尉迟恭出身贫寒,从军之前以打铁为生。母亲瘸老病瞎,行动困难。苏氏喂水喂饭,接屎接尿,有一点好东西都舍不得自己吃,全都紧着婆婆和丈夫。有天天气严寒,婆婆又冷又饿,十分想吃面片汤。家里没面,苏氏慌忙到街坊家里去借。街坊是个富户,家里有条黑狗十分厉害。苏氏一不留神,一下被狗扑了一个跟头,摔在石堆上。不仅摔伤大腿,还磕坏了鼻子眼睛。尽管如此,她仍然坚持把面端到家里。婆婆不知苏氏受伤,一听儿媳妇回来,忙催她做饭。苏氏一看火炉还没熄灭,慌忙把锅端到上面,给婆婆做饭。不料,因为腿疼难忍,踉踉跄跄,一下把火炉里的火铲撞翻了。烧红的炭渣一下飞到脸上,烫出很多麻坑。

李世民听了,才知道苏氏为何长成这样,禁不住说:“真是一位难得的好媳妇!起来吧,朕不难为你了!”

皇帝提亲,而且提的还是自己女儿,他这个做臣子的竟然当面拒绝,这是多大的罪过呀!尉迟恭哀求说:“老臣抗命不尊罪该万死,请求皇帝处罚!”

已经答应了,还有什么可罚的呀?李世民一拍大腿,“哎呀”一声明白了,难怪他这样,几个大臣老说他有反心,就连当朝宰相也不给他说好话,如果他们知道了肯定借题发挥,想到这儿慌忙搀起他说:“爱卿放心,别人信不过你,我信得过你!”说完,赠他很多金银,以表诚意。

尉迟恭感激得热泪盈眶。在场的官员们听了眉开眼笑,立刻消除了疑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