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钻木取火的传说【精品20篇】

导语: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下面是开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浏览

5006

作文

750

鸳鸯石的传说典故

全文共 1531 字

+ 加入清单

仫佬山乡有个村庄叫中寨,寨前有一峭壁深岩,岩洞中有一种石头,叫“鸳鸯石”。关于它,有这样一个传说——

从前,中寨有一个年轻姑娘,名叫勒耶,生得聪明、美丽,心地善良,是仫佬山乡有名的歌手,方圆十里八寨的后生谁不羡慕,他们常来和她对歌,向她求婚,可是,都被她拒绝了。

那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到了,这是仫佬人的歌节。大清早,勒耶身穿靛蓝花边衣,下套彩色百褶裙,脚穿鸳鸯白线鞋,头插双龙白银簪,打扮得似仙女一般,便和同伴们一起去走坡①。后生家们见了,蜂拥而来,纷纷要和她对歌。人们听了,给对歌人让出一条道来。只见一个二十来岁的后生走过来,笑着唱歌,这时,勒耶瞄了那后生一眼,只见他长的身强体壮,英俊朴实,心中十分高兴。她接着唱。

后来,勒耶打听到后生是东寨的放牛郎,名叫索卜。两人便经常一起走坡对歌,一起上山割柴草,互相帮助,相亲相爱。不久,俩人订下了婚约。

勒耶和索卜相爱的事,象春风一样传遍了村村寨寨,老人们都说他们是天生一对。可是,也有的人说,勒耶有福不会享,多少富家子弟她不爱,偏偏去爱一个放牛郎。这话很快传到了勒耶贪财的阿妈耳里,她又气又急地说:“女儿呀,你是妈心上的肉,俗话讲:‘嫁给富汉,肉汤泡饭;嫁给穷汉,鼎锅刮烂。’婚姻大事由阿妈为你作主!”勒耶听了,羞羞答答地说:“阿妈呀,强扭的瓜不甜。我心里有谁,谁就是我爱的人……”

阿妈拿她没办法,一气之下,便把她关在竹楼里,对她说:“如果你不依阿妈,以后你再也别想到外面去了。”这样,勒耶无法和索卜见面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八月十五歌节又到了。勒耶天天想念索卜,但自己被关在竹楼里,整天做鞋、绣花,又怎能见到索卜,倾吐心头的痛苦呢?她从窗口望去,仿佛看见了索卜消瘦的面容,不由得伏在窗前暗暗哭泣。突然,远处传来了索卜的歌声:这歌声多么亲切!她抬头向外望去,只见寨前的大榕树下坐着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不是可怜的索卜吗?

索卜听到了勒耶清脆、动听的歌声,知道了勒耶的处境,又是高兴,又是发愁。他发誓要把勒耶救出来。

勒耶听了,心里万分高兴。她想,只要逃了出去,就由不得那心狠贪财的阿妈了。

但过了好几天,却不见索卜来,勒耶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莫非索卜遭了难?这天夜里,她正坐在竹楼上沉思,突然听到阿妈在堂屋里正和人在讲话:“做了东寨老爷的二房……嘻嘻!你们娘仔算是老鼠掉进了米缸罗!那老爷家里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你这做外母的也有了靠山啦!……老爷说,明日就来接亲……”接着又听见阿妈正和那媒婆清点着彩礼。勒耶冒了一身冷汗,心里想道:索卜呵,今晚不来救我,阿妹便是阴间的鬼了!等到半夜,她把一条彩带挂到屋梁上,正要上吊,突然一个人从窗外纵身跳进房间里来,一把扯下了彩带。勒耶定神一看,来人正是索卜。索卜拉起勒耶的手,两人便从窗口跳墙逃走了。第二天,东寨的寨佬一帮家丁吹吹打打,抬着轿子,前呼后拥,到中寨来接亲,谁知新娘却不见了。寨佬又气又急,当即下令家丁四处查找。家丁们找遍了山山洞洞,查遍了村村寨寨,都不见勒耶的踪影。

原来当晚勒耶和索卜逃出来以后,躲到了寨前山上的峭壁岩洞里。第二天寨佬的家丁入寨的情景,他们看得清清楚楚。他俩想:这山是寨佬的山,地是寨佬的地,哪有我们的活路可逃呵?俩人紧紧相抱,坐在岩里发愁。勒耶说:“事到如今,我们生要生在一起,死也要死在一块。”就这样,他们一直紧紧地抱在一起坐着。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这对情人慢慢变成了两块石头。寨上的人对他们忠贞的爱情都十分敬佩。可是,狠毒的寨佬却咬牙切齿地说:“死了我也不让你们在一起!”便叫家丁带着火药,把岩洞里的两块石头炸得粉碎。石头虽碎了,但人们只要把一颗颗碎石头放到醋里,它们仍然会自己合拢来,紧紧靠在一起,就象一对吻颈鸳鸯。于是,人们把它叫作“鸳鸯石”。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孟姜女送寒衣传说

全文共 244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寒衣节”的来历,各有千秋,说法各一,最经典的说法源于“孟姜女”的民间故事传说。据传说,孟姜女新婚燕尔,丈夫就被抓去服徭役,修筑万里长城。秋去冬来,孟姜女千里迢迢,历尽艰辛,为丈夫送衣御寒。谁知丈夫却累死在工地上,并被埋在城墙之内。

孟姜女悲痛欲绝,指天哀号呼喊,感动了上天,哭倒长城40里。她最终用咬破手指“点血入骨”的方式找到了丈夫尸体,并用带来的棉衣重新装殓安葬。由于这样一个故事,长城内外便将农历十月初一这天称作“寒衣节”。“十月初一送寒衣”,也因此成为北方凭吊已故亲人的风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泼水节的传说

全文共 383 字

+ 加入清单

在哪个天昏地暗的夜里。相传在很久以前,金沙江边一个聚居在密林深处的傣族村寨,因树林起火,村民处在被大火吞没的危难之中,一个名叫李良的傣家汉子,为保护村庄,不畏危险,冲出火网,从金沙江里挑来一桶桶江水,泼洒山火。

经过一天一夜的劳累,山火终于被泼灭了,村民得救,李良因为劳累把汗流干了,倒在山头上。村民打来清水给李良解渴,但他喝了九十九挑水也解不了渴。后来,李良索性一头扑到江水中,变成一条巨龙,顺江而去。有的说,他变成了一棵大树。

傣族人民为纪念李良,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每家房屋清扫一新,撒上青松叶,并在选定的江边或井旁,用绿树搭起长半里长的青棚,棚下撒满厚厚的松针,两旁放上盛满水的水槽,午间太阳当顶时,众人穿行于棚间,相互用青松蘸水洒身,吉祥幸福的水相互泼洒,表示对李良的怀念和对新年的祝福。

这项活动一直延续至今,成为傣族人民辞旧迎新祝福吉祥的节日——泼水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龙的传说

全文共 425 字

+ 加入清单

提起龙,中国人莫不引以为自豪,有时还自称为龙的传人。在十二生肖中,龙也深受人们的喜爱。龙,是人们幻想的动物,传说中的四灵之一,是掌管雨的神。龙能给人带来祥瑞,具有变化的神力。在上古神话中,人们把黄帝的形象和龙联系在一起。炎黄子孙便自认为是龙族,龙的后代,龙的传人。云南哀牢人以龙为图腾标志,世代相续,皆身画龙,衣加尾,以示为龙的后人,龙还是封建社会皇权的象征。古往今来,有关龙的传说,以龙为名字,以龙为图案的工艺品,壁画,装饰,数不胜数。下面我就来说一个有关龙的传说!从前,有一位老人在河边钓鱼,钓着钓着,就看见一条小蛇,尾巴上还连着九片磷片。老人见了,把那条小蛇轻轻地拿了起来,把那九片磷片拆了下去,顿时小蛇跳到空中变成了一条龙,原来,那是天上的龙,因犯错而被玉帝打到了凡间变成了小蛇,那九片磷片是天上的九把黄金锁。这条龙为了感谢他每年都为他的村子降雨。这就是龙的传说,我希望有了龙的寓意,龙不再是传说,而是一种文化的见证,作为龙的传人,我很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秋节的由来和传说

全文共 2067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与春节、端午节、清明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而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仲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中秋节从2011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XX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由来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节”。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优良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给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自汉至唐,骚人墨客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成为一年之中的重大节日,又与科举考试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在我国封建社会,开科取士,一直是统治者十分重视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闱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里举行。胜景与激情结合在一起,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必须进行隆重庆贺,成为全社会人民的重要风俗,经朝历代,盛行不衰,中秋节逐渐成为我国四大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之一。

中秋传说

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干涸,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汗马功劳,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轻而易举的骗过了后羿。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每天都到月亮前观望着爱妻。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这个嫦娥奔月的故事以鲜明的态度和绚丽的色彩歌颂、赞美了嫦娥,与古文献有关嫦娥的记载相比较,可见人们对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很多加工,修饰,使嫦娥的形象与月同美,使之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与现代流传甚广的“嫦娥奔月”相左,《全上古文》辑《灵宪》则记载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嫦娥变成癞蛤蟆后,在月宫中终日被罚捣不死药,过着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隐曾有诗感叹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有关凤凰的优秀作文:凤凰传说

全文共 788 字

+ 加入清单

据说在远古时期,有着一片森林,各种各样的动物都过着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这一天的暮晨,烟雾缭绕在山间,森林也时隐时现,犹如一处世外桃源。在一处高耸的悬崖山腰间,隐藏着一个不宜发现的小山洞。忽然,七色彩光爆射而出,整个天地都颤抖了起来。耀眼夺目的光芒也没有持续多久就消散了。生活在这片地带的动物们,都好奇地来观看,想知道是什么宝贝能散发出如此漂亮的彩光,能引出如此惊天地泣鬼神的动静。

不久,一只美丽的小鸟走了出来,向这个自己从未见到过的世界发出一声略带稚嫩和欣喜的清脆叫声。它张开羽翼未满的小小翅膀,在蓝天白云中盘旋。而动物们沉醉于它的风采,所以在它饿了、没地方歇息的时候给予帮助。于是,那只小鸟和动物们开始了与平常无异的生活,只是小鸟的到来给森林增添了无限生机。

可是好日子总是会轻易地过去,大灾难来临。一场大火烧毁了许多树木,焦黑焦黑的,不断倒下。动物们想方设法地想要灭了这火,大象家族跑到河边,用鼻子吸水,再回到硝烟弥漫的森林中,喷出晶莹剔透的一股股水流。但哪有那么容易熄灭?这火是火神祝融炼丹时不经意间窜出的火星儿,此火威力无穷,不会熄灭。

这回轮到动物们遭殃了,火势已经蔓延到森林中央,而这里就是平时动物歇息的地方。动物开始纷纷逃窜,能飞的飞上暗天。陆地上的动物死伤很大,刹那间,这里生灵涂炭、哀鸿遍野。

那只小鸟见到这幅惨不忍睹的一幕幕,忽然,它猛的扑向火灾蔓延的中央。奇迹发生了,火势渐渐消弱,到最后竟然就这样熄灭了!动物得救了,可是它们宠爱有加的小鸟牺牲了。它们感激它,只有报以哀叫。

‘‘啾――’’

清脆的鸟叫声响彻云霄,随后在小鸟牺牲的地方射出跟它出生时一模一样的七彩神光。它还活着!小鸟出现了!只见它头戴鸡冠,身体巨大,尾部有七根不同颜色的羽毛,全身覆盖着熊熊燃烧的火焰。它一出现,王者气息弥漫天下,令世界万物为其折服。

现在,人们称那只浴火重生的小鸟为不死鸟――凤凰!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关于春节的由来与传说

全文共 2531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 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 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 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 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传说之一: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 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 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 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 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 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春节传说之二:万年创建历法说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 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 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 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 “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 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 德高望重的万年。

春节传说之三:贴春联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 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 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 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 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 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 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 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传说之

全文共 355 字

+ 加入清单

南天门的吴刚和月亮里的嫦娥很要好,但他经常挂著与嫦娥相会,而疏于职守。玉皇大帝知道后,一气之下,就罚吴刚到月亮里去砍一棵叫月桂的大树,如果吴刚不砍光这棵月桂树,便不能重返南天门,亦不能与嫦娥相会。吴刚砍啊,砍啊,从冬天砍到夏天,足足砍了半年,眼看快要将树砍光,玉帝却派乌鸦来到月桂树旁,"唰"的一声,把吴刚挂在树上的上衣叼去了。吴刚马上放下斧头,去追乌鸦。衣服追回后,吴刚回到树旁一看,只见被砍下的所有枝叶又重新地生到树上去了。于是,从此之后,每当吴刚快要砍光桂树的枝叶的时候,乌鸦就站在树上“哇哇”大叫,吴刚只要停下斧头,望它一眼,大树便会重新长出枝叶。这样,年复一年,吴刚总是砍不光这棵月桂树。而只有在每年八月十六那天,才有一片树叶从月亮上掉落地面上。谁家最勤劳,金叶子就飘到谁家,那家就有无穷无尽的财富。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万圣节的传说——700字

全文共 1031 字

+ 加入清单

万圣节传说

1,古代高卢、不列颠和爱尔兰的祭司--德鲁伊德有一个赞美秋天的盛大节日,从10月31日午夜开始,次日11月1日持续整整一天。他们认为,在那天晚上他们伟大的死神--萨曼把那年死去人的鬼魂统统召来,这些恶鬼要受到托生为畜类的惩罚。当然,只要想到这种鬼魅的聚会,就足以令当时那些头脑简单的愚民胆战心谅的了。于是他们点起冲天的篝火,并严密监视这些恶鬼。

2,凯尔特人(Celtic)相信太阳神帮助他们种植农作物。但是,每年太阳神都会被一个名叫Samhain的邪恶力量攻击并被囚禁六个月。Samhain,还有两个称号,分别是“Lord of Dead(死亡领主)”以及“Prince of Darkness(暗黑王子)”,他带着寒冷以及黑暗的冬天来到凯尔特人的土地。凯尔特人非常害怕10月31日的夜晚,因为他们觉得这晚,有一堆邪恶灵魂潜伏在任何地方。他们在家生起火来让那些邪恶灵魂离开他们的家(上一个没有翻译的段落有一句是说火焰可以把鬼魂吓走的。)他们相信是Samhain把死人叫出来的,他们还相信Samhain会把死人变为其他东西,好像猫。凯尔特人会装着可怕的伪装来把那群邪恶灵魂赶走。(这就是万圣节的原型)后罗马占领了凯尔特人的土地,把罗马的节日和凯尔特人10月31日的Samhain祭典合在一起,就成了现在的万圣节。

3,原来万圣节源于古代克勒特人(Celt,即爱尔兰人祖先)的属阴节(Samhaim,读作Sow-in)。基督教传入后,为同化异教,就把原有的万圣节 (AllSaintsDay或AllHallows)改在同一日,就是十一月一日,而十月三十一日就变成万圣节前夕(Halloween)。

克勒特人原是游牧民族。属阴节,一方面是他们准备冬天来临和迎接新年的节日;另一方面也是宗教节日。属阴(Samhaim)就是他们所信仰的神明之一,其祭司叫招逸(Druid)。虽没正式的历史记载,但一般研究者都认为,他们相信在属阴节,人们能看见灵界的事物,其中包括回归的死人灵魂和灵界的邪魔。这些灵界个体都是属于邪恶的,要在属阴节那天加害于人,所以克勒特人就要讨好(Treat)这些鬼灵,免得它们作恶报仇(Trick)。例如有人在家门前放置食物,让鬼灵去享用,这就是?TrickorTreat?的起源。同时,当晚招逸祭司还举行宗教典礼。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指出,仪式中还有将被宰的牲畜用来献祭。至于有没有杀人献祭,虽意见不一但无人否定。此外,肯定是有占卜邪术之类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端午节的传说

全文共 498 字

+ 加入清单

我问粽子为什么是三角形的,不是圆的、方的?端午节是什么意思?下面我就来回答吧。

端午节的意思是,很久很久以前。屈原在回国的路上,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自己的国城,很悲叹,对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流水的长江中,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怕鱼虾把他的尸体给吃了,但同时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让鱼吃这些东西,不要吃屈原大夫尸体 ,还有些郎中还把酒倒入江中,以便把鱼昏倒,让屈原大夫尸体不被伤害,从今以后端午节就是农历5月初5,定为了纪念屈原大夫。

粽子为什是三角形的,不是圆的、方的,是因为用少量的材料就可以做,各地包的材料不太一样,但基本都是植物的叶子,叶宽而长韧,但毕竟是叶子,宽度有限。三角形包法只用1叶或2叶就能包成,而长方形大概就要的3、4片了把。我们一家围坐餐桌旁,阿婆把热气腾腾粽子端上来,我们就把绳子解开,剥开一层层竹叶,露出那白白的热热的粽子来,粘着糖慢慢的吃起来,那味道软软的粘粘的,很可口,粽子有绿豆沙、红豆沙、红枣、猪肉、小豆、蛋黄、瘦肉馅的,品种繁多,我们边吃边聊其乐融融。就这样过了一个端午节。

[有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克玛依星球的传说作文400字

全文共 1494 字

+ 加入清单

传说天地初分时,便有了玫瑰。白色无刺,永不凋零的玫瑰。不久,变了……

我是一朵的玫瑰,是天地分隔时磨檫得结晶。我慢慢地成长,吸天地之精华,山川之灵气。百年后,有了云,有了闪电。第一道凝聚着无数诡秘的闪电击中了我,一睡千年……

千年后,我竟成人形。突然间,一道蓝光袭来,我有些累了,闭上眼,睡了会儿。我睁开眼,看见一位少年在不远处。他树起的领子,遮去了他半边脸,却遮不住他的帅气,淡蓝色的头发,就像这个蓝色星球一样美,如叶儿般绿的双眸凝视着我这位不速之客。他倚着一棵古树,超完美的POSE。见我苏醒,脚轻轻一点,如风一般向我走来。

他友善的将我扶起,一种莫名的感觉在心头涌动。他似乎想和我说些什么,却始终没说出口。见他不说话,我问:“这是哪儿?”

“这是克玛依星球。”

“我怎么会在这儿?”我看着他,惊疑的眼神与他诚挚的眸光相触。

“好像是我不小心把你带到这儿来的。”他一脸内疚。

“你能送我回去吗?”

他不好意思的冲我笑笑。

“你叫别人帮忙呀?”

“不行,这儿的人很排斥外人,如果你被发现,会有生命危险的!”他看着我银白色的头发。

在林子里,我拉着他聊着,他牵着我走着。不错哦

我问:“你叫什么?”

“冰蓝,你呢?”

“我叫水儿。”

“河。”我虽成人形,但我还是一朵玫瑰,需要水。顺着手指的方向我跑了过去,他尾随而至。

水很清,却不像我星球上的透明,这儿的水是紫色的。我有些渴了,把脚伸入河中,贪婪地吮吸着冰凉的河水。却越来越渴了。

他说要走,我不禁抓住他的手腕。

“我是克玛依王唯一的儿子。我想向父皇解释你的到来并希望他在这儿建座宫殿。”

他回来了,告诉我:“我忘了父皇能掐会算,他什么都已经知道了。去我们最初相遇的地方,我想宫殿应该已经建好了。”

“恩。”

果然一座气派的宫殿已经耸立在万木之中。我在那儿住下了,冰蓝常来看我。这段时间里,他向我许下了誓言,会好好照顾我一辈子。美好的时光总是如昙花一现般短暂。

我,一朵无水玫瑰,已日渐消碎,隐藏不住的那一天还是来了。我银白的头发开始变黄,冰蓝没说什么,只是默默离去。

我寻去,他正坐在河边。

“冰蓝,我……”

“不用说了,我都知道了,父皇把一切都告诉我了,还说了如何救你。”说着,他拿出一把匕首,我抓住他的手,我问:“你要干什么?”

“我的血就是能救你的东西,只要把我大部分的血液注入水中,水就会变透明,你就能活下来了。”不错哦

“那你呢?那星球上的子民呢?”

“不要说这些,我无法选择,我什么都不怕,虽然我不想伤害我的子民,但我更不想伤害你。”我一直看着他的眼眸,越来越模糊。

只觉得手慢慢的滑落,我尽力让视线清晰,却发现冰蓝正静静得倒下。我抱住他,不停地问他为什么。可是这个问题他永远也回答不了了。我答应过他要好好活着,我走入透明的水中,解除了闪电带来的能量,变回了一朵玫瑰。

克玛依王看见了死去的冰蓝,亦看见了我,他举起了手,想将我消失。我不怕,我可以随冰蓝而去了,却发现冰蓝的灵魂挡在我面前。

“冰蓝,你……”克玛依王很生气的看着他,“你为了她和我反目,为了她把水变成透明的,你要把星球上的子民都渴死吗!”

“父皇,我知道我的罪不可饶恕,我只求您不要伤害水儿。”

“好,我会施法让这一片水不变,而其他地方的水变回紫色。我需要水儿的一些血才能施法。以后,她每年冬天都要枯萎一次。OK?”

“好!”冰蓝犹豫了很久才回答。

我的血流出来协助克玛依王,我的血是红色的,我被渲染了,不再是白色的,而是红色的。

“冰蓝,给父皇回去,父皇可以保住你的灵魂,明年你将再次成人。”

“不,我能保证您不伤害水儿,但别人呢?”不错哦

“你想……”

冰蓝瞬间在我面前消失,他变成了我枝杆上的刺。我知道这意味着,他将用事不得超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七夕的传说故事

全文共 202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牛郎织女相会的七月七日,无数成群的喜鹊飞来为他们搭桥。鹊桥之上,牛郎织女团聚了!织女和牛郎深情相对,搂抱着他们的儿女,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成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传说天上有个织女星,还有一个牵牛星。织女和牵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可是,天条律令是不允许男欢女爱、私自相恋的。织女是王母的孙女,王母便将牵牛贬下凡尘了,令织女不停地织云锦以作惩罚。

织女的工作,便是用了一种神奇的丝在织布机上织出层层叠叠的美丽的云彩,随着时间和季节的不同而变幻它们的颜色,这是“天衣”。自从牵牛被贬之后,织女常常以泪洗面,愁眉不展地思念牵牛。她坐在织机旁不停地织着美丽的云锦以期博得王母大发慈心,让牵牛早日返回天界。

一天,几个仙女向王母恳求想去人间碧莲池一游,王母今日心情正好,便答应了她们。她们见织女终日苦闷,便一起向王母求情让织女共同前往,王母也心疼受惩后的孙女,便令她们速去速归。

话说牵牛被贬之后,落生在一个农民家中,取名叫牛郎。后来父母下世,他便跟着哥嫂度日。哥嫂待牛郎非常刻薄,要与他分家,只给了他一条老牛和一辆破车,其他的都被哥哥嫂嫂独占了,然后,便和牛郎分家了。

从此,牛郎和老牛相依为命,他们在荒地上披荆斩棘,耕田种地,盖造房屋。一两年后,他们营造成一个小小的家,勉强可以糊口度日。可是,除了那条不会说话的老牛而外,冷清清的家只有牛郎一个人,日子过得相当寂寞。牛郎并不知道,那条老牛原是天上的金牛星。

这一天,老牛突然开口说话了,它对牛郎说:“牛郎,今天你去碧莲池一趟,那儿有些仙女在洗澡,你把那件红色的仙衣藏起来,穿红仙衣的仙女就会成为你的妻子。”牛郎见老牛口吐人言,又奇怪又高兴,便问道:“牛大哥,你真会说话吗?你说的是真的吗?”老牛点了点头,牛郎便悄悄躲在碧莲池旁的芦苇里,等候仙女们的来临。

不一会儿,仙女们果然翩翩飘至,脱下轻罗衣裳,纵身跃入清流。牛郎便从芦苇里跑出来,拿走了红色的仙衣。仙女们见有人来了,忙乱纷纷地穿上自己的衣裳,像飞鸟般地飞走了,只剩下没有衣服无法逃走的仙女,她正是织女。织女见自己的仙衣被一个小伙子抢走,又羞又急,却又无可奈何。这时,牛郎走上前来,对她说,要她答应做他妻子,他才能还给她的衣裳。织女定睛一看,才知道牛郎便是自己日思夜想的牵牛,便含羞答应了他。这样,织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

他们结婚以后,男耕女织,相亲相爱,日子过得非常美满幸福。不久,他们生下了一儿一女,十分可爱。牛郎织女满以为能够终身相守,白头到老。

可是,王母知道这件事后,勃然大怒,马上派遣天神仙女捉织女回天庭问罪。

这一天,织女正在做饭,下地去的牛郎匆匆赶回,眼睛红肿着告诉织女:“牛大哥死了,他临死前说,要我在他死后,将他的牛皮剥下放好,有朝一日,披上它,就可飞上天去。”织女一听,心中纳闷,她明白,老牛就是天上的金牛星,只因替被贬下凡的牵牛说了几句公道话,也贬下天庭。它怎么会突然死去呢?织女便让牛郎剥下牛皮,好好埋葬了老牛。

正在这时,天空狂风大作,天兵天将从天而降,不容分说,押解着织女便飞上了天空。

正飞着、飞着,织女听到了牛郎的声音:“织女,等等我!”织女回头一看,只见牛郎用一对箩筐,挑着两个儿女,披着牛皮赶来了。慢慢地,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了,织女可以看清儿女们可爱的模样子,孩子们了都张开双臂,大声呼叫着“妈妈”,眼看,牛郎和织女就要相逢了。可就在这时,王母驾着祥云赶来了,她拔下她头上的金簪,往他们中间一划,霎时间,一条天河波涛滚滚地横在了织女和牛郎之间,无法横越了。

织女望着天河对岸的牛郎和儿女们,直哭得声嘶力竭,牛郎和孩子也哭得死去活来。他们的哭声,孩子们一声声“妈妈”的喊声,是那样揪心裂胆,催人泪下,连在旁观望的仙女、天神们都觉得心酸难过,于心不忍。王母见此情此景,也稍稍为牛郎织女的坚贞爱情所感动,便同意让牛郎和孩子们留在天上,每年七月七日,让他们相会一次。

从此,牛郎和他的儿女就住在了天上,隔着一条天河,和织女遥遥相望。在秋夜天空的繁星当中,我们至今还可以看见银河两边有两颗较大的星星,晶莹地闪烁着,那便是织女星和牵牛星。和牵牛星在一起的还有两颗小星星,那便是牛郎织女的一儿一女。

牛郎织女相会的七月七日,无数成群的喜鹊飞来为他们搭桥。鹊桥之上,牛郎织女团聚了!织女和牛郎深情相对,搂抱着他们的儿女,有无数的话儿要说,有无尽的情意要倾诉啊!

传说,每年的七月七日,若是人们在葡萄架下葡萄藤中静静地听,可以隐隐听到仙乐奏鸣,织女和牛郎在深情地交谈。直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他们日日在盼望着第二年七月七日的重逢。

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象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传说与城堡——遭遇与命运

全文共 1011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从海平面缓缓升起,火红的旭日刚刚透出海平面,给美丽恬静的大海抹上一层玫瑰色。我穿带好刚晾干好的装备并叫醒哥特从礁岩洞穴出来,太阳升高了,雾也渐渐散了,天显得更蓝了。阳光勾勒出他的剪影,在远处,花草.河流、树木隐约可见。接着,他和哥特开始踱步,他的制服衣襟在海风里猎猎抖动。天空一碧如洗,海边景色十分美丽,树梗是郁郁葱葱,灿烂的阳光正从密密的松针的缝隙间射下来,形成一束束粗粗细细的光柱,把飘荡着轻纱般薄雾的林荫照得通亮。

呼——呼——”,狂风呼啸,大树在狂风中摇晃,一条条树枝就像一条条狂舞的皮鞭在空中抽打着。

九龙影和哥特分散开来在海滩上寻找其他的人,海涛拍击岩石和沙滩的声音永无休止地喧响着.几乎像一条白线似的浪花从远处奔腾而来,猛碰到岸边,发出富有韵律的激溅的声音,然后迸着泡沫,消失在沙石之间.后面一排浪花又紧接着追逐上来。一层层的浪涛向远处扩展延伸,慢慢平息下去,像是喘一口气似的,留下一片转瞬即逝的泡沫,还有摇晃着的海藻的霉腥味。

”嗨,殿下快过了这里有有二具尸体。”哥特在悬崖下边的岩石上挥着手喊得。

九龙影背着剑跑了过去,和哥特合力将两具尸体拖到了海滩仔细查看了一番又确认了一下,两个都是狮鹫骑士团团长瑟吉欧的部下一个已经死了还有一个还有一口气,经过我和哥特抢救总算是活过来了。

哥特疑惑的说道:"那个尸体的肚子有点奇怪刚才动了一下!“

我说道:”死人怎么会动!你是不是看错?“

哥特大喊道:“殿下快看快看它又动了!”

九龙影从把出剑对着那具尸体,那个尸体的肚子被什么东西撕裂…….

九龙影大喊道:”不好是海奴,哥特保护好伤者,别让它们靠近伤者。“

哥特回答道:“明白!”

海奴从尸体里钻了出来,刚钻出来的第一只海奴就被九龙影一刀劈了,九龙影心理想着”一只!二只!不对还有一只呢?“

哥特喊道:”殿下小心,海奴扑过来了。“另外一只海奴刚从尸体里爬了出来。

可是,天阴下来了,不知哪里钻出来了乌云,发酵似地膨胀,遮住了太阳。天下起绵绵细雨,海奴的攻击节奏和行动速度加快了,他停下脚步,四处张望,甚至,哥特向西北角看到一片乌云向这个岛的方向来了。哥特喊到:”殿下风暴来啦!该怎么办?“九龙影说道:“哥特我来掩护你,你快点把伤者带走!”哥特把伤者扶来起来伤者靠在哥特的背上,向礁岩洞穴跑去。

九龙影喊道:”快回了,别去礁岩洞穴,礁岩洞穴离海岸太近海水会漫过礁岩洞穴的洞口的。快快到山上去!“九龙影干了掉了另外那二个海奴便向哥特赶了过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描写七夕节的传说

全文共 589 字

+ 加入清单

牛郎织女传说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也是在中国民间流传时间最早、流传地域最广的传说,在中国民间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传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头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给他出了计谋,教他怎样娶织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丽的仙女们果然到银河沐浴,并在水中嬉戏。这时藏在芦苇中的牛郎突然跑出来拿走了织女的衣裳。惊惶失措的仙女们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飞走了,唯独剩下织女。在牛郎的恳求下,织女答应做他的妻子。婚后,牛郎织女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满。织女还给牛郎生了一儿一女。后来,老牛要死去的时候,叮嘱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来,到急难时披上以求帮助。老牛死后,夫妻俩忍痛剥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织女和牛郎成亲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后,他们勃然大怒,并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织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时候,抓走了织女。牛郎回家不见织女,急忙披上牛皮,担了两个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头上的金簪向银河一划,昔日清浅的银河一霎间变得浊浪滔天,牛郎再也过不去了。从此,牛郎织女只能泪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长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过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准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相传,每逢七月初七,人间的喜鹊就要飞上天去,在银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相会。此外,七夕夜深人静之时,人们还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听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的脉脉情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传说典故

全文共 314 字

+ 加入清单

当年与宙斯的大儿子阿波罗互相爱慕。终于,有一天阿波罗终于按捺不住自己对月桂女神的爱恋,对她展开的追求。

可是因为阿波罗自己是太阳神,身体聚集了大量的热能,使得月桂难以忍受。所以每次阿波罗追月桂,她就会躲。就这样,一追一躲,终于月桂无法忍受了,她大喊救命。

她的父亲河神林恩因不忍女儿遭受如此痛苦,就将大地劈裂了一条大缝。月桂纵身一跳,化成了一棵大树从裂缝中长出。

自此,这棵树就叫做月桂树。

而阿波罗并不知道缘由,认为月桂宁可变成大树也不愿和他在一起。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意识到原来是因为自己太热了才使得月桂化作一棵大树。阿波罗发誓要永远为月桂留下一片遮蔽。那就是我们现在知道的太阳黑子,在太阳神心中留下的永远的遮蔽,他为月桂留下的遮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复活节彩蛋的传说

全文共 1348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复活蛋的起源,根据第一个传说:描述圣女玛利亚玛达肋纳在泪光中,忽然看见有两个人穿著耀眼的衣服,站在她们的身边,她回家的时候,把所见的异像彩绘在复活蛋上,然后才给耶稣的门徒。门徒也利用鸽子把这讯息传扬开来。第二个的传说是:圣德范被敌人用石头砸死,为纪念他所留下来的。

另一个传说是:替耶稣背十字架的那个人,他是销售鸡蛋的商人,有一天,他看到篮子里有很多漂亮的彩绘复活蛋,于是他就把这样的讯息传给人们。

复活节彩蛋的故事

星期六点燃复活节圣火,周日去教堂,然后在花园里找彩蛋。千百年来西方家庭都以这样的方式来庆祝基督教的传统节日复活节。小兔子在复活节里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关于复活节中的小兔子有着很多小故事,诗歌和歌曲。虽然复活节是一个新教创立的节日,但是却与教堂的礼俗没有任何的关系。

阿罗斯·多灵说:"谁都知道复活节的兔子根本就不存在,我们之所以庆祝复活节是为纪念耶稣死后又复活了。"

不过,并不是每个孩子都知道其实根本没有会带来彩蛋的兔子,也不是每个孩子都知道为什么要庆祝复活节。问卷调查显示: 五分之一的德国人都不知道这个基督教最高节日的含义。这并不奇怪,因为今天复活节中的兔子,彩蛋与耶稣复活其实一点关系都没有。对此,那些基督徒们有一定的责任。这是由波恩的风俗学家阿罗斯·多灵研究得出的结论。他说:"天主教的孩子们知道在复活节又会有彩蛋,是因为在复活节前40天的斋期里不允许吃鸡蛋。但是人们要怎样向新教的孩子们解释,为什么在复活节的时候又有彩蛋了呢?"

于是新教徒们想出了这个有关于这个关于兔子和彩蛋的故事。除此之外,兔子也是多产的象征。但让人感到迷惑的是属于哺乳科类动物的兔子为什么会有蛋?这也许是个奇迹: 复活节的兔子会像母鸡一样在草丛中一个接一个的下蛋。年轻人西拉斯说:“这也许是个奇迹:复活节的兔子会像母鸡一样在草丛中一个接一个的下蛋。”

那些新教徒们恐怕没有考虑到生物学方面的问题,对于天主教的礼俗也不是很了解,所以才闹出了这个复活节的笑话。复活节星期天,当新教徒在教堂中庄严肃静的庆祝耶稣复活时,天主教的教堂却充满了欢歌笑语。特别是在巴洛克时期天主教的牧师们就用轻松愉快的方式向人们讲述教区轶事,因此庆祝耶稣复活也一直沿用了这种方式。

多灵说:"这种巴洛克时期轻松愉快的传教方式,也决定了17和18世纪复活节庆祝活动的风格。画彩蛋和悬挂五彩缤纷的装饰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流行的。"

彩蛋象征着新生和耶稣复活。在复活节的时候画彩蛋、吃彩蛋和赠送彩蛋的风俗在以前的天主教中就很流行,"至今,在东正教的教堂里复活节的蛋只被被涂成红色,因为红色是很有象征意义的颜色。它是血的颜色,同时在天主教中红色也是爱的象征,象征着基督徒的仁爱。那些被涂成红色的蛋在复活节被誉为是赐福之蛋。"

风俗学家阿罗斯·多灵相信,复活节期间画彩蛋和找彩蛋的风俗还将延续至很久以后,"有一个很著名的数学家- 高斯,他写出了一个计算日期的公式。这样人们可以算出以后几千年的复活节的时间。如果人们可以熟悉地应用这个公式,就可以准确地算出3575年复活节的时间。"

也许没有人想知道得这么详细,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自从1684年起复活节都是在初春第一个月圆的时候,大约在3月22号到4月25号期间。也就是人们又可以在草丛中看到小兔子的时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经典作文: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

全文共 732 字

+ 加入清单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代,有一个晋献公,他有个妃子叫骊姬。由于骊姬的儿子奚齐想继承王位,骊姬便千方百计地设计谋害太子,太子申生被逼无奈,只好悬梁自尽了。骊姬奸计得逞之后,又想杀害申生的重耳,重耳听到风声就连夜慌忙逃出了皇宫。

重耳逃出皇宫时,身后跟着数百个随从,可是在逃亡路上,需要经历的磨难数不胜数,几百个人的队伍变成了几十人,最后只剩下几个人了。有一次,公子重耳饿得快昏倒了,手下的忠臣介子推就把自己腿上的一块肉割下来,烤熟了给重耳吃,以表自己的一片忠心……

在外流浪了十九年,重耳得知骊姬已被诛连九族时,便回到皇宫执掌了政权,这就是后来的晋文公,读后感。晋文公把以前忠于自己的人,都封官加爵,却唯独忘了介子推。后来一个人说起了介子推,晋文公才猛然想起了他,就派御林军出去找他,然而,并没有像想象的那么顺利。御林军去介子推家三次都家门紧锁,晋文公就亲自去他家,不想,介子推却背着老娘,二人一起逃上了家对面的绵山。有人给晋文公提议说:“我们把这座山三面点火烧了,只留下一面不烧,介子推就会从不烧火的一面下来的。”

晋文公果然采用了他的意见,照他说的方法做了。结果,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仍然不见介子推的影子。等到大火熄灭后,御林军就上山去看,只见介子推和他的老母亲,抱着一课烧焦的柳树而死了。这棵柳树的树洞里有一片衣襟,上面写着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

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做鬼终不见,

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

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

勤政清明复清名。

后来,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把放火烧山的那天定为“寒食节”,把第二年去祭拜的那天定为“”。唐朝时,人们把寒食节和清明节合二为一,就是现在的清明节。在民间清明节里就有吃寒食的习惯了。

[经典作文:清明节的由来传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清明节的传说

全文共 956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四月四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这一天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清明节很多习俗,如:荡秋千、蹴鞠、踏青、植树、放风筝……

还有一个关于清明节的传说

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节。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节复清明节。

晋文公将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节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春节的传说

全文共 2008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传说之一: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春节的传说之二:万年创建历法说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春节的传说之三:贴春联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勇敢传说观后感精选

全文共 2807 字

+ 加入清单

勇敢传说观后感(一)

在我们周遭,从不会缺乏爱与勇气。无论我们置身于何时何地,爱与勇气都将一直陪伴着我们。就像电影《勇敢传说》预告片里说的那样,“无论你什么年纪,家是永恒的港湾”。

电影《勇敢传说》讲述的是一个发生于公元10世纪的神秘苏格兰高地的故事。主人公梅莉达作为佛格国王和艾莉诺皇后的长女,是一名放任不羁的出色的弓箭手,然而这却与她的母亲的本意相违背。为了挑战成婚的神圣不可侵犯的传统,路妈的梅莉达在呢喃精灵的帮助下,寻求与森林中的女巫,致使母亲和三胞胎弟弟变成了熊。最后,在一系列围绕爱与勇气的努力之后,梅莉达解除咒语,寻获爱与勇气的真谛。

《勇敢传说》是皮克斯出品的第一部古装剧,也是第一部童话电影。这是皮克斯制作的第一部以女性为主要人物的动画片。整部电影充满了皮克斯式幽默,人物形象生动,画面效果堪称一流。

在整部电影中,我们始终能够感受到皮克斯所为我们展现的打动人的细节。华丽而不繁琐,惊喜而不惊悚,浪漫温馨中跌宕起伏,忍俊不禁中打动人心,爱与勇气始终启发着每一个人。

首先,主人公梅莉达很好的向观众展示了爱与勇气的真谛。在使母亲变成熊之后,梅莉达改变良多。在于变身成熊的母亲相处之后,梅莉达改变了以往对母亲的偏见,感受到了母亲对于自己浓浓的爱意。当母亲被父亲和其他三个部落的首领擒获即将面临杀害时,梅莉达公然挑战父亲,以惊人的勇气保护了母亲。在现实生活中的我们,虽然不可能出现这样充满戏剧性的色彩,但对于亲人朋友的爱以及面对苦难生活的勇气,我们仍然要从这部影片中加以学习。我们都应该怀着一颗爱人和勇敢的心来面对生活,勇往直前。

其次,皇后艾莉诺在影片后期也深深体现着爱与勇气。本处于至高地位的艾莉诺,生活处处显现之皇后的威严与风范。然而,变成熊之后,艾莉诺摘下皇冠,放下架子。在与女儿梅莉达的相处中,艾莉诺体会到了梅莉达的感受,并试着理解她,重新拾获了与梅莉达之间的爱。而在最后,当梅莉达受制于魔度的时候,艾莉诺以巨大的勇气,挣开众人的束缚,毅然决然的与魔度搏斗。每一个母亲对于自己子女的爱的深度总是无法估量的。无论她们陷于何种危险的境地,她们对于子女的爱,总能够使她们抛弃一切。她们总是爱得我们深沉。

最后,佛格国王对于爱与勇气也有所展现。佛格国王对于梅莉达和三个三胞胎兄弟的宠爱以及对于妻子艾莉诺的爱,都是让我们所感动的。影片最后一幕,当妻子和儿子恢复原样,佛格国王一家重聚的场景无不体现着满满的爱。对于勇气,佛格国王是最具代表性的。面对体积庞大、残暴无比的熊,佛格国王都表现出毫无畏惧的气势,并以坚定的信念战胜了敌人。

我们从不缺少爱与勇气。爱与勇气从来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缺少的,只是表达爱与勇气的方式而已。爱与勇气往往是我们成长的良药。

勇敢传说观后感(二)

《勇敢传说》,感受颇深,真的,我觉得这真的是皮克斯的巅峰之作,三年磨一“箭”,这把箭,射进了我们每个人的内心。

皮克斯用一位10世纪苏格兰高地的另类公主完美的诠释了从鲁莽到勇敢的心路历程,诠释了母女之间那份最真挚的爱……

10世纪的苏格兰高地,还没有被英格兰占领,充斥着一片蛮荒的气息,可就是这片蛮荒,却把观众带入了一个神奇的旅程。整篇文章以呢喃精灵为线索,采用母爱和勇敢的双中心思想,讲述了一位鲁莽的公主从凭借外力改变命运到发现爱的真谛的历程,这种历程,虽然梦幻,但是来的真实,也只有苏格兰这片魔幻大陆,才能够如此梦幻。

下面总结一些我自己看电影发现的华美的情节,亦或是一些伏笔,我不得不佩服皮克斯的工作人员们,伏笔埋得太过自然,让人很难发觉:

国王和弓

这为梅莉达日后与她父亲相似鲁莽的性格埋下了伏笔,她的父亲把弓放在桌子上,梅莉达也把弓放在桌子上。另外还有艾里诺说国王不信魔法也为之后梅莉达对国王说艾里诺变成熊的时候国王的不相信并且追杀熊引出后续情节埋下伏笔。

艾里诺的故事

王后的一个故事就埋下了两个伏笔,其一是为梅莉达在第二次被呢喃精灵引路时发现的古老王国做铺垫;其二是为她所在王国的四个部落的纷争,以及梅莉达在故事中段所做的演说做铺垫。

划破挂毯

为故事后续发展,发现古老王国里如同挂毯一样的碎石及巫婆所说的话埋下伏笔。

巫婆的话

巫婆在故事先后所说的两句话分别埋下了两个伏笔:一是先前有一个王子也做过同样的事,为那头黑熊魔度做铺垫。二是巫婆所说的:弥合被虚荣蒙蔽的裂痕,这句话很重要,不但间接为古老王国的大王子做铺垫,还为最后的母女冰释埋下伏笔。

变成熊的艾里诺放下冠冕

这就是刚才我所说的小悬念,这是整个故事中埋得最深的伏笔,因为巫婆说想要破除魔法就要弥合被虚荣蒙蔽的裂痕,而那个冠冕,就代指虚荣,在她亲自下水抓鱼时,他放下了冠冕,和女儿共同在河中嬉戏,这意味着,只有放下虚荣,才能够发现真爱,而虚荣的裂痕,从这一刻开始,修复了。

故事发生在苏格兰,自然少不了风笛,皮克斯真的很尊重史实,没有在公元10世纪就让《优雅》提前诞生。而那些古老的乐曲也自然而然的把观众带入了1000年前的苏格兰。

另外,故事汇总的插曲运用得当,让观众很好的理解电影中人物的心情,让我们如同进入剧中一般。

以上提到的几点,以及我没体会到的很多点,共同造就了这部精彩绝伦的电影。亮点在于公主没有王子。我却不敢苟同,它的亮点在于脱离了男女真爱,而是从另一个角度打破了我们的思维定式,让我们感受到爱和勇气。

勇敢传说观后感(三)

这个星期我看了一部电影,电影的名字叫勇敢传说。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公元10世纪神秘的苏格兰,故事围绕一位美丽勇敢的公主梅丽达展开,作为国王弗格斯与王后埃莉诺的女儿,梅丽达有着娴熟的弓箭技能;梅丽达天天在森林里骑马射箭,享受着无拘无束的生活。不过她的母亲却一心想调教她成为一个气质端庄的好女人,而父亲佛格国王也打算以联姻来增加同盟,可是这全都不是梅莉达想要的。为了争取自己获得真爱的权力,她公然挑战了三位不安分勋爵之间古老而神圣的习俗。最后她很生妈妈的气,她跑进了魔法黑森林。结果她看到了一位老婆婆,他想让老婆婆给妈妈施一点魔法,这样妈妈就不会逼她嫁给那三个王子了。但是她却不知道那个老婆婆是一个只会把人变成熊的女巫。梅丽达的鲁莽给她的王国带去了混乱和灾难,当她向森林中的女巫寻求帮助的时候,女巫却实施了灾难性的魔咒,把她的妈妈变成了熊。接踵而来的灾难逼迫梅莉达使出浑身解术,包括自己的三胞胎弟弟们都来帮助她解除咒语,寻获勇气的真谛。为了拯救家园、让生活重归美好,最后她的妈妈因为她流下了忏悔的眼泪而变了回来。

在影片最后,其实我们看到了梅莉达明白了妈妈的苦心,而妈妈跟随公主的脚步去看到了更远的世界。所以她才让梅丽达自己去寻找真爱。

我看了这个电影以后,发现梅莉达与母亲之间沟通非常少,才造成彼此之间的厌恶感,但当母亲不能再说时,梅莉达才发现沟通的重要性。

每个人都有追求梦想的权利,要多跟家人沟通,他们总有一天会理解我们的。

勇敢的船长读后感《勇敢少年》观后感观《勇敢的心》有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包公的传说

全文共 2072 字

+ 加入清单

包公铁面无私,执法公正不阿,替民伸冤除害,深得人心,是宋朝有名的清官。

包公,名包拯,字希仁,宋朝合肥人,曾任开封府尹。

传说包拯三十岁当了开封府尹。那时,他已经是个有智有谋的清官,隔着窗棂吹喇叭──响声在外啦!推荐他来京主事的,是当朝大师王延龄。此人是三朝元老,白胡子齐腰深,还日夜思念着国事。包拯虽是他推荐的,但是他对包拯的人品、才智究竟怎样,还了解的不那么清楚,总想我个机会试试包拯的才能。

这天一早,老太师刚刚起身,漱洗完毕,要仆人端上早点,三个五香蛋。他一个鸡蛋刚吃完,忽听家人禀报:“新府尹包拯来拜。”

王延龄一听,惊喜异常,一面吩咐:“快请。”一面脑子转开了:“我何不借此机会当面试试他呢。” 怎样试呢?王延龄拿着筷子,正要夹第二只蛋时,主意来了。他赶忙放下筷子,端起蛋碗放到桌上,对丫环说;“秋菊,你替我办件事好吗?”

秋菊说:“老太师尽管吩咐。”

王延龄指着桌上的五香蛋说:“秋菊,你把这两只五香蛋吃了,任何人追问,不管怎样哄骗、威胁、烤打,你都不要说是你吃的。凡事有我做主,事后再赏你。”

秋菊听了一愣,可是老太师的吩咐又不敢拒绝,只得照吃了。

王延龄看她吃了,就走出内室,到了中堂,见到包拯后寒暄了几句,便说;“舍下刚发生一桩不体面的事,想请包大人协助办理一下。”

包拯说:“太师不必客气,有事只管吩咐,下官一定照办。”

“那好。”

王延龄说罢,便起身领着包拯走到内室指着空碗说:“每天早上,我用三只五香蛋当早点。今日,刚吃了一只,因闹肚子,上厕所一趟,回来时那剩下的两只蛋竟不见了。此事虽小,不过太师府里怎能容有这样手脚不干净的人?”

包拯点点头,问道:“时间多长?”

“不长。头尾半顿饭的时间。”

“这段时间内,家里有没有外人来了又走的?”

“没有。”

“老太师问了家里众人吗?”

“问了,他们都说未见。你说怪不?”

包拯思索片刻说:“太师,只要信得过,我立即判明此案。”

王延龄双手一拱,说:“那就仰仗也大人了。”

“太师:恕我放肆啦!”

“不必客气。”

包拯挽起施子,走出内室,来到中堂,吩咐说:“现在太师府里大小众人,全部集中,一厢站立。”

常言说得好:“宰相家人四品官。”这些家人虽然站立一旁,并不把新府尹放在眼里。

包拯一见火了,桌子一拍,喝道:“王子犯法,与民同罪。今日,我来办案,诸位休得怠慢,免得皮肉吃苦。谁偷吃了太师的五香蛋,快说。”

众人一惊,顿时,老实了。可是包拯连问三次,这些家人竟象木头桩子一样,闷声不响。秋菊站在那里,也象无事的一样。王延龄在一旁睁大眼睛,装着急于要把此事弄明白的样子,眼看众人一言不发,他想:“包拯啊包拯,这事够你喝一壶了,下一步你难道和一般官员一样动刑吗?即使棍棒下面找出犯人来,也不算高明。”想到这,故意说:“包大人,常言说,肉怕渣,人怕打,既然他们不说,你用刑吧!”

包拯把手一摆说:“不。”转脸对众人冷笑两声,说:“偷蛋的,你不招认,我自有办法。来人啊,给我端碗清水和一只空盘子来。”

“是。”随从答应着去办了。

王延龄看到这里,心里乐了,包拯果然名不虚传。审理案子能够动脑子,不屈打成招。

王太师正在想时,随从把一碗水和一只盘子拿来了。包拯个随从把盘子放在屋中间。然后说:“每人喝口水,在嘴里激漱吐到盘子里,不准把水咽下肚。”

头一个人喝口水,漱漱吐到盘子里。包拯瞅瞅盘子里的水,未吱声,又让第二个人把水吐到盘里。包拯又瞧瞧,又未吱声。轮到第三人,正是秋菊,她拒绝喝水漱嘴,包拯离了坐位,指着她说:“嘿嘿,鸡蛋是你偷吃的。”

秋菊顿时脸红到脖子梗,低头搓弄着衣角。王延龄忙说:“包大人,你断定是她偷吃的,道理何在呢?”

包拯说:“大师,刚吃过鸡蛋,一定会有蛋黄渣子塞在牙缝里,我让他用清水漱嘴,再吐出来,就根据吐出来的水里有无蛋黄沫子来判断。她不敢喝清水漱嘴,不是她是谁呢?”

一席话说得太师点头称是。心想,这包拯还真有招数哩。口里却说:“包大人,此事已明,算了吧,让他们散吧!”

包拯摇摇头说:“不行。案子到此,只明了头,尾还没收呢。”

“此话怎讲?”

包拯严肃地说:“秋菊只是为人捉弄,主犯不是她。”

王延龄一惊,想不到包拯这么年轻,遇事想得这么周全,办事这么干练。索性试到底吧,便说:“包大人,这样说她吃鸡蛋是受人指使啦,此人又是谁呢?”

包拯认真地说:“此人就是太──师──你。”

“啊!”

王延龄笑着连连点头,转脸对众人说:“这事正是我要秋菊做的,为的是试试包大人怎样断案。包大人料事如神,真是有才有智。你们回去,各干各的吧。”

这时,秋菊脸上才现出笑容,和大家一道散去。

等人走后,王延龄问道:“包大人,你根据什么断定是我指使秋菊的呢?”

包拯说:“秋菊已是个大姑娘,懂得道理,犯不着为两个鸡蛋闯下祸,这是一,二是,当我知道是她吃了鸡蛋时,她感到羞愧和委屈;三,这一条,也是最重要的,在全府众人面前她被当众说出是偷吃,这事根根绊绊的不向众人说清楚,秋菊就不能过安分日子,会因羞愧而寻短见的。太师虽是开玩笑,试试我的才智,我要是一步处理不慎,不是会闹出人命来吗?”

一席话,说得王太师连连点头,佩服地说:“包大人,有你坐开封府,我放心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