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拗九节的来历简写【合集20篇】

八月一日,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它改变了我国的历史,改变了我们中国人以后的路,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这一天,中华人民还是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旧社会,它就是八一建军节。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军节的来历征文,希望大家喜欢!

浏览

3227

作文

859

中秋节的来历

全文共 481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

随 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赋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自汉至唐, 墨客骚人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 庆。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中 秋节成为一年之中的重大节日,又与科举考试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在我国封建社会,开科取士,一直是统治者十分重视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闱大比,恰好 安排在八月里举行。胜景与激情结合在一起,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必须进行隆重庆贺,成为全社会人民的重要风俗,经朝历代,盛 行不衰,中秋节逐渐成为我国汉族三大节日(春节、端午、中秋)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腊八节的来历

全文共 434 字

+ 加入清单

何故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之由来。

自先上古起,腊八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 的祭祀仪式,祈求丰收和吉祥。据《祀记·郊特牲》记载,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

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后来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逐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后随佛教盛行,佛祖成道日与腊日融合,在佛教领域被称为“法宝节”。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说文》载:“冬至后三戌日腊祭百神。”可见,冬至后第三个戌日曾是腊日。后由于佛教介入,腊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秋佳节作文900字—中秋节的来历

全文共 87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

早上,城市里热闹非凡,一辆辆绚丽的轿车在绿树成荫的柏油马路上奔驰而过。商店里的月饼各种各样,千奇百怪馋得我直流口水,礼盒小姐们也不甘示弱,她们都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各式各样的礼盒放在一起,五彩缤纷,美丽极了!

夜幕降临,我原本要和家人一起一边吃月饼一边观赏月圆的。可是今晚的天气非要和我作对,把天弄得阴阴的,害得我们看不成月圆,只能单调地吃着月饼。

我吃着月饼,脑子里突然想到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呢?爸爸告诉我一个故事:相传,远古时候天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大地寸草不生,一个叫后羿的英雄,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太阳,并命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深受百姓的爱戴和尊敬,后来,他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不少志士慕名前来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王母娘娘,便向她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妻子,只好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危急时刻嫦娥当机立断,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下去。嫦娥吞下药,身体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莱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像嫦娥。他拼命朝月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么也追不到跟前。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最喜爱的后花园,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喜欢吃的蜜食鲜果。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圆圆的月亮代表着人们的愿望能一一实现得很圆满!日子越过越充实!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秋节的来历

全文共 936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的来历:月亮和太阳是兄妹,它们每天早晚都按时值班。月亮有点嫉傉了,因为自己值班的时候自己只能露出半边身子或一点点身子,而太阳呢?每天值班都可以气质昂扬露出全部身子,暖洋洋的展示自己的才能。月亮在每年的 365或366天都不能把全身展示出来,就这样,月亮渐渐的不值班了。

玉皇大帝知道了这件事,就到月亮宫里恳求月亮继续上班,月亮却说:“你们这帮忘恩负义的坏家伙,我辛辛苦苦给你们值班,你们只让我露一点点身子,但是,太阳每天值的班不多,你们还让它那么威风的露全身,天理何在啊!”

玉皇大帝答应月亮可以露出全身,但是,又把太阳封为世大天神,是月亮的上级。太阳不想让月亮宏占自己露全身的威风,就去命令月亮:“以后你不许露全身出来。”月亮说:“为什么啊?这是三界主宰玉皇大帝让我露全身的,你敢违抗他的命令吗?”太阳不想再争辩了,就到王宫那说了一大堆让月亮露全身的坏处。

玉皇大帝下了一道圣旨:不许让月亮露全身,但月亮不能不值班,如果月亮不值班或值班时露出全身的话就开斩。这样残酷的圣旨让月亮收到了,这道圣旨对月亮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打击,而对太阳来说,这道圣旨让它一跳高蹦十公里。

月亮就是不遵旨意,就是不值班,太阳说要开斩,但是月亮仍然不在乎,玉皇大帝吓唬月亮说:“如果你再不上班,可要真的开斩啦。”月亮还是装作没听见,玉皇大帝当然是不能杀月亮的,因为如果杀了月亮,人们就会进行反抗,这样下去,人类就不会遵守玉皇大帝的旨意,就可能会造成三界大乱。

玉皇大帝无可奈何,就让月亮每天值班的时候露全身,但是太阳又缠着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只好把让月亮在全年中的一天值班时露全身,但是这一天究竟要定在哪一天呢?玉皇大帝就把这一天定在人间每年的八月十五日。人间到八月十五的时候,人们看见月亮圆了。就欢呼了起来:“啊哦,月亮又能露全身了。”

可是,在八月十六那天晚,月亮又不圆了,八月十七的时候,月亮也不圆了,人类就知道每年只有一天月亮才圆。从此,人类就把八月十五这一天叫做中秋节,并制作了一种像月亮一样圆的厚饼,这种厚饼的中间夹着各种食物,饼面上刻着这种厚饼的出产厂家的名称。

人类就把这种厚饼叫做月饼,年年过中秋人们都养成了吃月饼的好习惯。就这样,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的民族习俗就诞生了,这就是中秋节的来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父亲节来历作文

全文共 578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爸爸个子一般,身体一般,可干起工作来却干劲十足,他每天至少工作十四小时。吃的是家常便饭,穿的是朴素的衣服。爸爸很爱我和妈妈,他省吃俭用,自己从来不乱花一分钱,可是,只要是我上学需要的,他都会很大方的掏钱为我买的。家里的生活也被爸爸安排的有条有理的,是我和妈妈都非常满意。爸爸是我们家的骄傲和顶梁柱,他是一个称职的好爸爸。

晚饭后,我端出来一盆水放到爸爸跟前:“爸爸你把鞋子脱了,今天我要好好地孝敬你。”爸爸高兴得直说:“真的吗?我儿子太好了。”当爸爸把脚放进水里,我摸着他的那双大脚感到脚底粗糙的像张老树皮。是啊,爸爸是为了我们生活四处奔波而留下的,我用力搓冼,想搓去脚底的老茧,想搓去苍老的皱痕。此时,我的心底泛起一阵阵沉重的酸楚,强忍着泪水抬起头,看到爸爸闭着眼睛,一副很享受的样子,嘴里还直夸:“真舒服,太舒服了,这是爸爸这辈子洗的最舒服的一次脚了。”

爸爸,您是那么伟大!您总是一刻不停地照顾我们几个孩子。您工作是那么辛苦,总是毫无怨言地赚钱撑起这个家。家庭有您就会更温馨。在子女心中,爸爸永远都是最伟大的,爸爸仿佛闪耀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那是永垂不朽的!“爸爸”,多么神圣的话语;“爸爸”,多么温暖的话语,它带着我们走进了梦幻的世界;他领着我们飞入梦的天堂,教会了我们做人的真谛。

在今天,在这个梦幻般的今天,爸爸,我想对您说:“爸爸,我爱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国庆节的来历

全文共 261 字

+ 加入清单

201*年的国庆节,我们放了七天假,在这七天假期里,我玩得很开心,过得很快乐。我通过手机上网,知道了国庆节的来历,学到了很多知识。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开国大典。新中国的建立,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1949年12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接受全国政协的建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决定每年10月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的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国庆节的来历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感恩节的来历

全文共 547 字

+ 加入清单

初时感恩节没有固定日期,由各州常设决定。直到美国独立后的1863年,林肯总统发布感恩节为全国性节日。

又甜又酸的红莓酱是第一次感恩节餐桌上的食物,明天的餐桌上也有它。小红莓(鹤莓,crane-berry)是一种又小又酸的野莓,生长在麻塞诸塞州和新英格兰各州的池沼地区。印第安人用它的果实医治各种炎症,用果汁来染红地毯和毛毯。他们教导清教徒怎么应用糖和水来烹饪小红莓,做成红莓酱。印地安人把小红莓叫做“ibimi”,意思是“苦莓”。移民则叫这些“鹤莓”,因为小红莓的花把草茎拖的倒垂下来,很像脖子修长的白鹤。今天在新英格兰地域仍旧成长小红莓。

并不是每一个国度都有感恩节,中国的感恩节就是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礼拜四是的感恩节,而2013年的感恩节是11月28日。感恩节究竟是怎样样子来的?

实在中国原来是没有感恩节的,中国的感恩节是从美国援用而来的,国人建议中国也设立一个感恩节,于是,缓缓的中国的感恩节也开端风行了。其实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乐于助人、知恩图报,“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一度传为名句。中国教导更多关注分数和升学率,加之良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人的宠爱招致孩子感到别人的关心是天经地义,不少学生不理解感谢、感谢,只晓得讨取;甚至对太过关心自己的家人发生逆反、腻烦情感。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端午节的来历与传说小学

全文共 525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五,是端午”这句话很多人都知道,可是,你们知道端午节来历吗?且听我来解答吧!

秦朝时期,一个楚国的臣子,名叫屈原,他是我国最早的爱国诗人。在秦国吞并六国的前夕,屈原被楚王流放,且忍受不了楚国即将灭亡的情况,悲愤交加,报石投泪罗江以身殉国。江边百姓知道了屈原投河自尽的消息后,纷纷划船去打捞屈原的身体,这就演化成了赛龙舟的习俗。因打捞未果,为了不让那些小鱼小虾把尸体吃掉,人们把饭团、五谷杂粮投进江里,好让它们吃饱了不去吃屈原的身体,这就演化成了现在的吃粽子的习俗。

说起吃粽子,我想起上次过端午节的时候,我和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包粽子的情形。

妈妈会报四角形的粽子,还向我炫耀,我也跃跃欲试。我先拿出粽叶,包成一个锥形,把花生、蜜枣、红豆放进去,再放入米,把粽叶一合,绳子一绑,成了!一个奇丑无比的粽子映入眼帘。我想:虽然不好看,但也是我的“作品”,离成功就不远了。

下午,妈妈又带我去看划龙舟,比赛一开始,顿时锣鼓喧天,队员们都奋力划着船,鼓手也都奋力地击鼓,又快又响、震耳欲聋。随着一条红色的龙舟冲过终点,比赛也告一段落。

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节日,既能品尝美味的粽子,观赏有趣的龙舟赛;又能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体会和感慨屈大夫的满腔豪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关于七夕的作文:七夕节的来历

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端午节的来历作文450字

全文共 469 字

+ 加入清单

不知不觉中,又到端午节了。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如果不知道的话就请看下面的作文吧!

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人。他非常有学问,一直在楚王身边做官,在屈原尽心尽力的扶持下,楚国日益强大、富裕起来。可是,好景不长,昏庸无能的国君听信子兰等人的谗言把屈原流放到了边疆去做苦力。

在流放期间,屈原听到国土和国都都被敌军占领了,到处都是战争,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悲痛之极他写下了《离骚》这一首诗,便独自一人来到汨罗江,怀抱一块大石头纵身跳入江中。百姓听到这一消息之后,含着泪划船去打捞屈原的尸体,后来人们便包起了粽子投入江中,希望鱼儿吃得饱饱的,不去伤害屈原的尸体。这个不幸的日子便是五月初五。

听了粽子的来历,该听赛龙舟的来历了。

当时百姓们舍不得屈原,便四下寻找。顺着河流一直来到洞庭湖也不见踪迹。后来人们把竹筏改造成了龙的摸样,因为鱼虾怕龙,便会四处散开,不去碰屈原的尸体。

端午节儿童还要佩戴香囊。香囊不但可以驱邪,而且做工精美。里面有:香药、雄黄、朱砂等配料。先把这些配料用丝巾包起来,然后再用五色线缝制,真是芳香四溢。

[端午节的来历作文45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圣诞节的来历

全文共 1240 字

+ 加入清单

圣诞节”这个名称是“基督弥撒”的缩写。弥撒是教会的一种礼拜仪式。耶诞节是一个宗节我们把它当作耶稣的诞辰來庆祝,因而又名耶诞节。这一天,世界所有的基督教会都举行特別的礼拜仪式。但是有很多圣诞节的欢庆活动和宗教并无半点关联。交换礼物,寄圣诞卡,这都使圣诞节成为一个普天同庆的日子。

圣诞节是基督教世界最大的节日。4世纪初,1月6日是罗马帝国东部各教会纪念那稣降生和受洗的双重节日、称为“主显节”Epiphany,亦称“显现节”即上帝通过那稣向世人显示自己。当时只有耶路撒冷的教会例外,那里只纪念耶稣的诞生而不纪念耶稣的受洗。后来历史学家们在罗马基督徒习用的日历中发现公元354年12月25日页内记录着:“基督降生在犹太的伯利恒。”经过研究,一般认为12月25日为圣诞节(可能开始于公元336年的罗马教会)约在公元375年传到小亚细亚的安提阿,公元430年传到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耶路撒冷的教会接受得最晚,而亚美尼亚的教会则仍然坚持1月6日主显节是耶稣的诞辰。

12月25日原来是波斯太阳神(即光明之神)密特拉(Mithra)的诞辰,是一个异教徒节日,同时太阳神也是罗马国教众神之一。这一天又是罗马历书的冬至节,崇拜太阳神的异教徒都把这一天当作春天的希望,万物复苏的开始。可能由于这个原因,罗马教会才选择这一天作为圣诞节。这是教会初期力图把异教徒的风俗习惯基督教化的措施之一。后来,虽然大多数教会都接受12月25日为圣诞节,但又固各地教会使用的历书不同,具体日期不能统一,于是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为圣诞节节期(Christmas Tide),各地教会可以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在这段节期之内庆祝圣诞节。自从12月25日被大多数教会公认为圣诞节后,原来1月6日的主显节就只纪念耶稣受洗了,但天主教会又把1月6日定为“三王来朝节”,以纪念耶稣生时东方三王(即三位博士)来朝拜的故事。随着基督教的广泛传播,圣诞节已成为各教派基督徒,甚至广大非基督徒群众的一个重要节日。在欧美许多国家里,人们非常重视这个节日,把它和新年连在一起,而庆祝活动之热闹与隆重大大超过了新年,成为一个全民的节日。12月25日的主要纪念活动都与耶稣降生的传说有关。

耶稣的出生是有一段故事的,耶稣是因着圣灵成孕,由童女马利亚所生的。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梦中晓谕约瑟,叫他不要因为马利亚未婚怀孕而不要她,反而要与她成亲,把那孩子起名为“耶稣”,意思是要他把百姓从罪恶中救出來。

当马利亚快要临盆的时候,罗马政府下了命令,全部人民到伯利恒务必申报戶籍。约瑟和马利亚只好遵命。他们到达伯利恒时,天色已昏,无奈两人未能找到旅馆渡宿,只有一个马棚可以暫住。就在這时,耶稣要出生了!於是马利亚唯有在马槽上,生下耶稣。后人为纪念耶稣的诞生,便定十二月二十五为圣诞节,年年望弥撒,纪念耶稣的出世。

圣诞节便是於十二月二十五日纪念耶稣的诞生,但真实的诞生日就沒有人知道了。十九世紀,圣诞卡的流行、圣诞老人的出现,圣诞节也开始流行起來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月亮的来历五年级作文

全文共 539 字

+ 加入清单

很久很久以前,曾经有十个太阳鸟一起出现在天空,而当时还没有月亮。十个太阳鸟整天在天上游荡着,火辣辣的太阳把禾苗晒枯了、树木晒死了、小河里的水晒干了。老百姓没有水喝,也没有东西吃,生活十分艰难。有一天,一个名叫后羿的大英雄决定为民除害,他一口气射下了九只太阳鸟。前面八只相继掉到地上摔死了,只有第九之非常幸运,掉进了大海里,被海水托住没有摔死。

正在他奄奄一息的时候,东海龙王路过这里,龙王见他十分可怜便起了恻隐之心,就把他带进了龙宫疗伤。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这只太阳鸟逐渐恢复了元气,但因为失血过多他的羽毛再也没有往日那样华丽了。

这只幸运的太阳鸟见龙宫里的景色很美,再加上这里的公民都很喜欢他,便决定留在这里过一辈子。但是待的时间一长,他慢慢的又开始想念天上的家乡了,很想到天上去看看,但是他不敢,他怕被后羿看见了射死。就这样熬过了一天又一天,终于有一天晚上他再也忍不住了,悄悄地溜出龙宫来到天上。这里真美啊太阳鸟禁不住赞叹道,他在天上自由自在地遛达了大半圈。天快要亮了,想起了可怕的后羿,他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只好又悄悄地回到了龙宫。

从此以后,这只太阳鸟每天晚上都会悄悄来到天上散心,天快亮的时候再回到龙宫去,久而久之,人们把这只羽毛失去光泽的太阳鸟叫月亮。

[月亮的来历五年级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圣烛节的来历

全文共 230 字

+ 加入清单

圣烛节是法国的宗教节日,也是饕餮者的节日,每年2月2日,法国的母亲们为孩子煎出薄薄的、像太阳一样金光灿灿的鸡蛋饼。当她们抖动煎锅,将饼抛向空中时,孩子们都瞪大了眼睛,恨不得那饼直接掉到自己嘴里。据说,如果在煎饼时手里握着一枚钱,这一年你就会财运亨通。

2月2日是圣诞节传统的结束的日子。人们在这一天将马槽搬走。 根据宗教礼拜仪式,圣蜡节是圣母玛利亚行洁净礼,也是带初生耶稣到主堂瞻礼(la purification de la Vierge Marie)的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七夕节的来历和传说

全文共 702 字

+ 加入清单

牛郎和织女的故事经过两千多年的流传、发展、演变,有各种不同的版本,主要情节是:

天上王母娘娘的孙女织女,其工作是在天上织云彩,也称云锦天衣;牛郎是人间的放牛郎,父母早亡,受兄嫂虐待,每天和一头老牛在一起生活,日子过得很苦。

有一天,老牛告诉他,天上织女要和她的姐妹到银河洗澡,叫他去“偷取”织女的羽衣,这样没有了羽衣,织女就不能飞回天上了,就会做他的妻子。

到了那一天,美丽的仙女们果然到银河沐浴,并在水中嬉戏。这时藏在芦苇中的牛郎突然跑出来拿走了织女的衣裳。惊惶失措的仙女们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飞走了,唯独剩下织女。

在牛郎的恳求下,织女答应做他的妻子。

婚后,牛郎织女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满。织女还给牛郎生了一儿一女。

后来,老牛要死去的时候,叮嘱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来,到急难时披上就会得到帮助。老牛死后,夫妻俩忍痛剥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后来有一天,王母娘娘听说织女“不守天规”,“私奔”凡间,大为恼怒,就派天兵天将捉拿织女。

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时候,抓走了织女。

牛郎回家不见织女,想起老牛告诉他急难时披上牛皮会得到帮助的话,急忙披上牛皮,担了两个小孩追了出去,牛郎也飞到了天上。

就在牛郎要追上织女的关键时刻,王母娘娘拔下头簪,在织女身后一划,那划痕就成了波涛汹涌的天河。牛郎再也过不去了。

从此两人只能隔河相望,日夜泣啼。现在牛郎星旁的两颗小星,称扁担星,人们说那是牛郎织女的一对儿女。最后,牛郎织女的真情感动了天上的喜鹊,它们每到七月七日就拔下自己美丽的羽毛,架成一道彩虹桥,让这对相思一年的夫妇在这一夜相会。

此外,七夕夜深人静之时,人们还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听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的脉脉情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父亲节来历作文

全文共 582 字

+ 加入清单

6月16日是特殊的日子――父亲节,我打算做一件事,来表达我对他的敬爱之情,想想自己以前是多么无知,爸爸整天忙这忙那大的,工作回来了还要给我做饭吃从没有叫过累,我只是坐在房间里玩,还总是抱怨着。

要给爸爸什么礼物呢?我想了很长时间,决定在这一天替爸爸做家务,让爸爸下班回家后看到这焕然一新的家让老爸心明眼亮,豁然开朗。于是,我加快速度很快的写完作业,开始准备做家务。首先,我要把家里的柜子、桌椅等东西都擦一遍,让他们干干净净的,我说干就干。我找了一块干净的抹布就擦了起来,本来我认为简简单单的事情,但是真的干了起来才发现,擦桌子要注意很多细节,比如说一些死角,桌腿上的一些脏东西其实是很难擦掉。当我十分卖力地擦完这些家居后,时间已经流走一个多小时了,爸爸马上就要下班了,想到这我的心就又美滋滋的,然后我又开始收拾自己的小屋子我把书桌上的书本笔等收拾好,又把书架上的书重新摆好,原本散乱的书籍又规规矩矩的站在了书架上,他们又各自的数据,自己的位置,比起原来这些书好像变得整齐多了哈!大功告成,看着焕然一新的家,就仿佛看到了爸爸的笑脸,我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我正想喘气的时候,我听到了爸爸的钥匙声就急忙把爸爸迎接家门,并对爸爸说:“祝爸爸父亲节快乐!”然后带着爸爸看了我的劳动成果,爸爸会心的笑了。

这次父亲节,我不仅给了爸爸快乐,还懂得了父母的艰辛和父爱如山的真正含义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除夕的来历作文

全文共 475 字

+ 加入清单

同学们,你们是不是特别喜欢过年?那你们知道年是谁吗?除夕夜又是怎么得名的?嘿嘿,别急别急,且听我慢慢告诉你们吧!

传说古时候有一个怪物,他叫夕,长得非常可怕:他有一个大脑袋,加上嘴巴大得像一头壮牛。他每走一步,大地都在摇晃,村里人都很怕他。平时,夕生活在海底,但每到腊月三十那天,他就去村里吃人、吃牲畜。

灶王爷想了一个办法,他去请神农氏。神农氏说:"我儿子年本领高超,力大无比,让他去就行了。"说完,神农氏给了年两样法宝:红菱布和火花竹筒。年接过法宝,跟随着灶王爷去除夕了。

当夕再次出现在村子里的时候,年与夕展开了激烈地对战。就在夕要把年吃掉的危急关头,年拿出了红菱布。夕的眼睛被刺得睁不开了,年趁机躲在房子里。夕就要破门而入的时候,年又用火花竹筒放起了火花。噼啪作响的火花把夕吓跑了,从此他再也不敢出来作乱了。

从此以后,每到大年三十那一天,家家户户就贴起了红对联,放起了鞭炮和烟花,以此来庆祝年除夕。亲爱的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除夕夜是怎么来的了吧?从这个故事中,我还深深的体会到,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只要肯动脑筋、勇敢面对,就一定可以取得不可思议的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史料记载中腊八节的来历

全文共 532 字

+ 加入清单

腊,在远古时代本是一种祭礼的名称,夏朝称“清祀”,殷商称“嘉平”,周朝时改称“腊”。“腊”是从“猎”字演变而来,故“腊”“猎”相通。因为一岁之终,农作物已收晒完毕,农闲了,人们便到野外猎取禽兽,用来祭祖先、敬百神,以祈福求寿、避灾迎祥,称之为“腊祭”。

南北朝时,农历十二月初八才被正式固定为“腊八节”,在这一天要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

腊月初八这天,中国各地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王来华表示,据史料记载,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富人还是穷人,家家都要喝腊八粥。最早的腊八粥是用红小豆来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

“腊八粥”又叫“七宝粥”“五味粥”,不仅清香甜美,而且能畅胃气,生津液,因而颇受人们喜食。随着时代的发展,花样越来越多的腊八粥已发展成具有地方风味的小吃。

王来华说,腊八,本身是个传统节日,又是年节的前奏,可以说腊八节拉开了春节的序幕。“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儿就是年”“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腊八节后,春节将至,人们便开始购置年货,打扫卫生,布置居室,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年”的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端午节的来历与传说小学

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你们知道端午节来历吗?让我来讲给你们听吧!

相传,古代有一位国君叫楚怀王,他整天好吃懒做,不管国家大事,连兵临城下的时候,他还在吃喝玩乐。有一位大夫屈原献上许多计谋,他都不听,更不采用。屈原不想当亡国奴,他来到汨罗江,投江自杀了。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跑到汨罗江边去凭吊。渔夫们划起船只,打捞他的真身。人们怕屈原的真身被蛟龙吃掉,叫渔夫撑船来捞大夫的身子。渔夫知道蛟龙最怕竹叶和绳子,于是人们就用竹叶把饭团包紧了,再用绳子捆紧了,丢到江里。人们为了纪念他,以后端午节就有吃粽子和划龙舟的习俗。

每年的端午节,奶奶都会用竹叶、糯米、花生包粽子。包完粽子就放在锅里蒸熟,飘香四溢,闻得我直流口水,迫不及待想吃一个。

吃完粽子,外公会带我去江边看赛龙舟。江边人山人海,大家都来看赛龙舟。只见龙舟排成一字形,裁判的枪声一响,比赛的龙舟如离弦之箭一样飞快地向前划,江面上顿时锣声、鼓声响起,划龙舟的人努力地向前划。岸边的人们喊着“加油,加油!”江边上好热闹呀!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不但可以吃好吃的粽子,还可以看龙舟赛,我真喜欢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4节气的含义及来历

全文共 3996 字

+ 加入清单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先把24节气的名称按次序列下,分为四组,每组又分为前后两半:

立春,雨水,惊蛰, 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 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 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 冬至,小寒,大寒。

这样一摆出,立刻能看出前半四个立字后,紧跟着后半开始,又见“春夏秋冬”四个大字领头。这什么意思呢?不言而喻,这是说春夏秋冬四季从四个立立起来,立起来就是开始嘛。后半的“春夏秋冬”配上两个“分”字,两个“至”字。分是什么意思?最简单的“分”,就是“一分为二”了,可见这就表明,在这里把一季“一分为两半”了。那另外两个“至”字呢?容易误解为“到头了”的意思,但要弄清楚是什么到头了?不要当作是一季到头了,而是太阳向北或向南走到头了,要回头走了。确切追究这个“至”字的本义的话,“至”是极的意思。比如我们说“至少”,就是说不能再少了,少到极点了。夏至就是说太阳向北走到`极点了,要回头了,但夏季并没有完,而是刚刚到中点。冬至也是类似,太阳刚刚到极南点,开始转向北了,冬季过了一半了。

通常把这八个节气称为四季八节。实际是四始八中。它们是界定四季的。可是四季又是什么意思呢?夏季不是热天吗?,冬季不是冷天吗?为什么快到了夏季的末尾才大暑,快到了冬季的末尾才大寒?这夏季和冬季不是歪了吗?

这个问题提得确实有道理。难道古人给四季定歪了吗?深入思考,才能理解其中的奥秘。

原来冷和热虽然是依赖太阳的照射,但人们感觉到的冷和热却是原因很复杂的,太阳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比如一个大房子两头有两个门,冬天从左端门端进一盆火,慢慢向右门移动,最后从右端门端出去。您说是不是当这盆火移到中央的时候房子里的温度最高?肯定您说不是,是火移到偏右门时温度最高。原因是火向空气散热是需要时间的,火移到中间时,热还没有来得及散开。太阳照射与此类似,影响气温的因素还要复杂得多。所以,季节的概念,最初发生时是很朴素的,根据人钔的直接感受。当人们要定四季的准确概念,并想把四季概念纳入历法的时候,人们认识到不能仅仅根据气温来定四季。同一时间,各地气温不相同,不同年的同一历时,气温也不总相同。因此必须找到最稳定的普遍适用的定四季的标准。我们聪明的祖先,找到了这个标准,那就是太阳的南北位置。这个标准是天文标准。太阳的南北位置虽不能唯一决定一个地方的气温,但它能大体上有规率的影响一年中的温度变化。因此按太阳的南北位置来定四季是有实际价值的。当然这样定的四季必须与按气温来定的直感四季有区别了。通常把直感的四季称气象四季。气象四季不能作历法四季。而刚才说的天文四季才能作历法四季。气象四季通常比天文四季有些滞后,中国的黄河流域大概滞后三个期。24节气中上述八个所定的四季,正是天文四季,也是历法四季。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大暑和大寒不在夏季和冬季的中间了。

四季八节是24节气的骨架,也是历法的骨架。其它十六个节气则是骨架上的枝条或肉。枝条或肉的用处是天文四季通向气象四季的桥梁。

我们看立春和春分之间三等分插入了“雨水”和“惊蛰”。这两个名字描写了春季上半季的气象或生物的特征。要开始下雨了,藏在地下过冬的小生命听见太阳的召唤要开始苏醒了。春分和立夏之间插入的是“清明”和“谷雨”。从“清明时节雨纷纷”我们可以知道清明节气时的气候情况。从谷雨的字面可以知道这是庄稼需要雨水促长的季节。立夏与夏至之间插入“小满”和“芒种”。小满是小麦灌浆的时候,芒种是小麦收割和秋种的大忙季节。夏至与立秋之间插入“小暑”和“大暑”,这是最热的一个月了。立秋和秋分之间插入“处暑”和“白露”,这是暑威强弩之末,和早晚开始见露珠的初秋季节了。秋分与立冬之间插入“寒露”和“霜降”,其意已见字自明了。立冬与冬至之间插入“小雪”和“大雪”;冬至与立春之间插入“小寒”和“大寒”,其气象意义就更清楚,不必解释了。总之一句话,八节之间插入的十六个节气,是用来描述中国黄河流域的气象和物候的。世界任何其它地区都可根据各地的气象和物候特征模仿为这十六个节气取适当的名称,就像世界时和区时的关系一样。所以说:24节气实际是全世界适用的。

24节气的天文意义明白之后,就知道历法以24节气为准绳是多么重要。但是24节气是按太阳在天空走过的大圆的24个等分角度来定义的,不是按一年24个等分时间来定义的,所以时间间隔并不相等,按近似的天数说,有的近似15天,有的近似16天。所以一年的月怎样分才能让既简明,又足够准确的表现24节气,使它们排列得有最简单的规律,让人容易记忆掌握,这是设计历法的重要任务。

附: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天谷,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

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

立夏桑果象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

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

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

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

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

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东北农民流行节气的顺口溜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

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

大雪江茬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

二十四节气歌

打春阳气短,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鸟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

小暑不算热,大署三伏天

立秋忙打淀,处暑动刀镰

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河插严

大雪河封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大寒又一年

二十四节气表

立春:2月4日前后,谓春季开始之节气。

雨水:2月18日—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惊蛰:3月5日(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春分:每年的3月21日(或22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每年4月5日前后,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谷雨:4月20日前后,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立夏:5月5日或6日“立夏”。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小满:5月20日或21日交“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芒种:6月6日前后,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夏至:6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小暑:7月7日前后,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大暑:23日前后,正值中伏前后。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

立秋: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处暑: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白露:9月8日前后,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秋分:9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

寒露:10月8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为“寒露风”。

霜降:10月23日前后为“寒露”,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立冬:每年11月7日前后。

小雪:11月22日前后为“小雪”节气。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味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

大雪:12月7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快接近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

冬至:12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气温持续下降,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三九”。

小寒:1月5日前后, 此时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1月20日前后,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植树节的来历

全文共 79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植树造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植树造林、发展林业真正成为了国家建设的战略任务,却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而成为公民的一项法定义务则始于改革开放之初。

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1914年11月又颁布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

1915年7月,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规定了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指定的地点,选择树种,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如期参加,举行植树节典礼并从事植树。经当年7月21日批准后,通令全国如期遵照办理。自此我国有了植树节。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国民政府举行了植树式。以后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把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1928北伐完成后,4月7日由XXX政府通令全国:“嗣后旧历清明植树节应改为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民国1929年2月9日农矿部又以部令公布《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各省植树暂行条例》16条。而国民政府行政院农矿部长易培基遵照孙中山先生遗训,积极提倡造林,于1930年2月呈准行政院及国民政府,自3月9~15日一周间为“造林运动宣传周”,于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举行植树式。北方地区以3月初旬,寒气未消,还不适于栽树之故,特规定植树式仍于3月12日举行外,造林宣传运动周延之清明节行之。并由该部公布《各省各特别市各县造林运动宣传周办大纲》7条,以便全国照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79年2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正式通过了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的决议。这项决议的意义在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和各项林业建设的步伐。将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之日定为我国植树节,也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关于九九重阳节的来历

全文共 847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9月9日,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传统佳节—重阳节。中国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有“老人节”之称。

重阳这一天,人们赏玩菊花,佩戴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饮。

关于重阳节的来历,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东汉(25—220)方士费长房对他的弟子桓景说:“九月九日你们家有大灾难,如果用红色的囊袋盛茱萸,挂在臂上,登高山饮菊花酒,就可以免祸。”桓景到那天就率领全家老小到山上避难去了,等到晚上回来的时候,发现家里的鸡犬全都死了。从此,人们每到九月九日就去登高避邪,于是沿袭成俗,遂成佳节。

重阳登高,是节日主要习俗。历代以来,汉族官民到九月九日全都成群结队去爬山登山。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干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仿制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避灾之意。

“登高”受人重视,特别是受老年人重视的另一个原因,是“高”有高寿的意思,因此人们认为“登高”可以长寿。

历代诗人都喜欢重阳登高赋诗,唐代(618—907)大诗人工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方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远客思乡之情,深切感人。

重阳节还有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风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种中药植物,气味辛烈,中国古人认为折以插头,可以防止恶浊邪气的侵袭;燃熏后可以避虫咬,在这“百足之虫,死而未僵”之时,熏佩以避之,犹似端午节熏雄黄一样,是很符合传统卫生习惯的。

菊花是中国一种历史悠久的名花,除重阳赏菊外,还具有食疗价值。因而古人在食其根、茎、叶、花的同时,还用来酿酒。晋代菊花酒制法是:“采菊花茎叶,杂秫米酿酒,到次年九月始熟,用之。”

明代(1368—1644),菊花酒是用“甘菊花煎汁,同曲、米酿酒。或加地黄、当归、构相诸药方佳”。明代医药家李时珍说菊花酒具有“治头风,明耳目,去痿痹,消百病”的疗效。

重阳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种节令美食,在重阳节食用。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