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彝族的民俗民风(推荐20篇)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世界上有许许多多地方,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是不同的”。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彝族的民俗民风,欢迎参考。

浏览

212

作文

1000

介绍民风民俗作文

全文共 692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一个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独特的习俗。我是瑶族人民,我们的民风民俗多着呢!但是最让我意犹未尽的,就是在端午节的那天,跟着妈妈一起做一锅香甜可口的艾子粑粑。

在端午节前夕,妈妈会到市场里买一大些竹叶和农民采来的艾叶回家做艾子粑粑。

回到家里,妈妈把面粉倒进盆子里,掺一些白糖,放入适当的清水。把面粉和水和成一团面团后,再把面粉和白 粉和水和成一团面团后,再把艾叶洗干净,放到锅里熬几分钟后,倒掉艾叶,把剩下来的艾叶汁到在面团里,多揉几下。揉面时要注意,不能揉太久,否则包出来的粑粑就会松松软软,没有嚼劲儿,揉面的力气要适中,才能做出有嚼劲的粑粑。

接下来就是包粑粑了。首先,把2片大竹叶重叠在一起,然后从面团里取出一些面,做成小面团,从中间凹下去一个小窝,放入准备好的馅儿,这馅儿是妈妈刚刚切好的,里面有香花生、糖块、和芝麻、美味十足。放完馅儿后,在把口封起来,裹上一层香喷喷的茶籽油,一则是为了更加的香,二则是为了避免粑粑粘在竹叶上。然后搓成一个小圆儿,放在竹叶上,把下面的竹叶向下折一下,再缠上带子。一个香甜可口的粑粑就抱好咯!

就这样,差不多一个下午的时间渐渐流逝了。终于,一锅艾子粑粑总算是包完了,最后就是蒸粑粑了,可我早已经馋得口水流下上千尺了,迫不及待地打开火,蒸起了粑粑。

吃过晚饭,粑粑被盛放在茶几上,我拿起一个热气腾腾的艾子粑粑,“哎呀!”这粑粑可真烫手,手中的粑粑被我抛来抛去,嘴里还吸溜吸溜地吹着气,粑粑总算凉了下来,咬着清香美味的粑粑,我心里美滋滋的。

到现在,提起端午节时做艾子粑粑的情景,我还是记忆犹新。

[介绍民风民俗作文3篇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春节贴春联的民风民俗作文

全文共 483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二十八,贴花花。”每到每年的12月28日,家家户户就热闹起来了。一会儿刷浆,一会儿贴胶带的。欢欢喜喜过大年嘛!

每年的12月28日,我们每家每户就要贴春联了。为什么有这个习俗呢?我问了问妈妈。妈妈摇了摇头。我又去问爸爸。爸爸也不知道。问了一遍,还得还请叫我的电脑先生啊!

电脑先生说:“传说当年明朝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喜欢热闹,也喜欢大户人家每到除夕贴的桃符,就想推广一下。有一年除夕前,他颁布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户户都要用红纸写成春联贴在门框上,来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视,挨户察看春联。每当见到写得好的春联,他就赞不绝口。巡视中见到一家没有贴春联,就问原因,侍从回答说:“这一家人不识字,不会写。”朱元璋就当即挥笔写了一副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从此,春节贴春联开始普遍盛行了。”

听了电脑先生的讲解,我们全家人都明白了贴春联的来历。我们一家赶快刷浆,还要忙着自己贴春联呢!

我们贴贴贴,忙活了好一阵儿才贴好了几幅春联。不一会儿,外面鞭炮声就响起来了,大街也热闹起来了。好了,不给你说了,我要去过新年贴新春对联啦!拜拜!

欢欢喜喜贴春联,快快乐乐迎新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不同的民风民俗

全文共 1793 字

+ 加入清单

不一样的风俗造就了不一样的节日风俗而提到节日风俗,我首先会想到逛庙会,逛庙会这北京风俗相信大家已经久仰大名了,但真正见识过的估计也不多,那就让我带领大家去观赏这一有趣的民俗

大年初一,北京城内城外寺院都举办庙会,庙会是大型的集市。大清早,庙门外小摊便吆喝起来,一条街被挤得水泄不通,满怀的好心情,漫步走进庙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此年的生肖物,绒毛的、瓷的、玉的琳琅满目,使人眼花缭乱。玲珑剔透的玩意儿排放在货柜上,整齐有序,很是吸人眼球。

参观完精致的工艺品,便来到食品一条街准备饱餐一顿,这里四处飘香,十里之外也能闻着香味赶来。食品街的都是小吃,聚集了八方美味,光是看看,都已经口水三尺玩累了,就到这里来,品味各色佳肴,定是舒服!听闻北京集市的阿里巴巴羊肉串味美、肉肥,我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找了几家老手,一连要了十几串,坐在小椅上边吃边看看繁市,好不快活,羊肉串真好吃,一连的羊肉串下肚,都还不过瘾,谁叫北京的小吃色香味全呢?

吃饱喝足,随我往前继续观赏,一路小跑,便来到儿童天地,这里有小孩玩耍的各种有奖游戏,也有新年才推出的稀有玩具,“气枪打靶”、“绵羊拉车”、“力劈华山”,五花八门,各具特色庙会游戏有的刺激,有的有趣,无不让人张大嘴巴睁大眼睛,大饱眼福, 其乐无穷,我

虽然没玩(感觉忒幼稚!)但这些活动却让无数的小孩子欢天喜地。

玩够了,告别游乐场,随我一同去听“国粹”,用心去感受文化的真谛 。不早早赶到演出戏场,那还真是难以看到台上演员的表演,剧场是十里八层被文艺爱好者围得水泄不通。这儿的节目丰富多彩,层出不穷,有京剧、评剧、相声、小品、哑剧等,一个连一个,让台下的观众过足了瘾,熟悉的哼上两曲,不懂的,也用手在空中上下比划,跟着旋律,摇头晃脑,享受京剧的音韵,小品的欢快。演完一出,拍手声响遍了整个场地,久久回荡在庙会的上空。

我东蹦西跳,早已汗如雨下,却也乐在其中,虽然没有鞭炮的喜庆,但也不失节日的气氛,反而增添了无穷的乐趣,老庙会,新庙会,东西南北大聚会,它有它的独特风韵,它有它的热闹。祖国孕育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民风五十六枝花,各色千秋,可老北京的风情,却让我为之一爽!

广东民风民俗大观园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今天,就让我带大家走进广东民风民俗大观园吧! 凉茶 广东人最爱饮凉茶,认为凉茶是身体的保险公司, 有病服即能治病,无病服也能防病。如若成人一个月内不饮几杯凉茶(多为王老吉),婴幼儿2-3天不服一次七星茶,就认为身体健康没保障。 竹蔗茅根水是广东凉茶之一,有清热下火,生津止渴,润肺排毒之疗效。 常用的五花茶、夏桑菊、王老吉等凉茶,都是由味苦性寒之药物组成,适用于四时感冒、头痛发热等积滞之症。其中王老吉的药性最为寒凉,五花茶和夏桑菊相对平和一些。小儿七星茶由味甘淡性寒流之药物组成,适用于小儿感冒发热、烦躁咬牙等症。适用于体质强壮、素来火旺湿盛、经常咽喉肿痛、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者。但是,喝过凉茶的外地人唯一的感受就是一个字“苦”!我喝凉茶的时候,喝一口,一下子就塞进去好 几片陈皮去苦。 广东迎春花市 广州美称“花城”,其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为世人所瞩目。春节前夕,广州的大街小巷都摆满了鲜花、盆桔,各大公园都举办迎春花展,特别是除夕前三天.各区的主要街道上搭起彩楼,拱起花架,四乡花农纷纷涌来,摆开阵势,售花卖桔,十里长街,繁花似锦,人海如潮,一直闹到初一凌晨,方才散去,这就是广州特有的年宵花市。 广州种花为业,已有100o多年的历史。早在五代南汉时代,珠江南岸庄头村一带,就有许多素馨花田,南汉王刘怅的宠姬素馨就是庄头的种花女。 金桔象征“大吉大利”。与其相类似的还有代代果,寓意代代繁昌:佛手果,形似指掌,有如信徒虔诚膜拜,飘逸肃穆,深为善男信女所垂青。 每年腊月初,市面上有从福建漳州运来的大批水仙头,人们买回后,精心培植,通过对水温和日照的调节来控制花期。水仙花似乎也能解人意,常常就在除夕合家吃团圆饭时,或在正月初一的爆竹声中依次开放,这情景给人们带来无穷的乐趣。俗语说,“花开富贵”,这正巧取了个好兆头。加上水仙花外形清秀、亭亭玉立,香气袭人,所以家家必备。 当然,广东还有好多民风民俗。比如:煲汤、 舞狮、种四方竹,甚至有的地方还有舞牛的……每个地方的民风民俗都有不同的特色,都等着我们去发现它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苗族的民风民俗

全文共 1175 字

+ 加入清单

苗族是怎样的?他的民风民俗是什么。

踏入苗家门坎,映入眼帘的首先是挂在屋梁上的各种粮食,它们是苗家人的骄傲,是五谷丰登的象征。走廊上的木凳被苗家称作“每人靠”,意思是每个人都能坐一坐,歇一歇。苗家门口挂着的牛角是用于驱邪的吉祥物,也是苗家用来敬酒的工具。在苗家众多的迎宾礼仪中,最隆重、最具风格的莫过于敬牛角酒。传说到苗家做客时,只要摸摸牛角就会给你带来好运,同时还得踩踩堂屋中间的木板,这块木板称“平安桥”,能让人平平安安,万事如意

苗族的礼仪有: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有的地方还要在寨前摆酒迎接。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有的地方还敬“牛角酒”、“梳子肉”,客人一一接受,主人最高兴。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苗族人接待客人时,主人会穿上节日盛装。男主人到村寨外的路旁,恭迎客人光临。有时甚至还摆下酒席。客人到家门口时,男主人以唱歌形式叫门,告知女主人贵客已经临门,女主人唱着歌开门迎客。

苗家人非常好客,来了客人要杀鸡宰鸭,由家长或同族中最有威望的老人将鸡心或鸭心敬给客人。按苗家风俗,客人不能马上一个人吃完,须与同座的老人分享,以示自己大公无私。

幼辈见长辈。凡是幼辈见了长辈,不管是男是女,是熟识还是初次相见,都必须说话诚恳,行为恭敬,笑脸相迎,并要用一定的尊敬词语相称。若是幼辈正在行走,见了老人或长辈,必须立定;若是幼辈正在坐着,长辈来了,应该立即起立让坐。眼睛要平视,双手要放下。如遇到自己不相识的长辈,对方年龄比自己大一二十岁的,男的称呼为“得讷”,女的称呼为“得目”。如年龄再大一点的,男的称呼为“阿打”(外公)或“阿内能共”“阿内能果”(老人家),女的称呼为“阿达”(外婆)或“阿内能共”。称呼完毕后,幼辈才能坐下或相辞而去。平辈见平辈。凡是平辈相见,必须点头招呼。若是相识的,要用固定称谓相呼;如果不相识,男的可称之为“阿郎”(大哥)或“把秋”(老表),女的可称之为“阿娅”(大姐)。长辈见幼辈。凡是长辈见幼辈,一般都要行点头礼。相识的按固定称谓相呼;不相识的,如果是壮年,男的可称呼为“得那”,女的可称呼为“阿娅”。如果对方是幼年.无论男女,都可称呼为“得苟”(小弟弟、小妹妹)。

杂礼。老人或长者与青年或幼辈一起走路时,青年人或幼辈必须让老人或长辈走在前头。老幼同桌吃饭时,上坐老人,下坐壮年,两边坐位一般人都可就坐。老幼同在地楼上的火坑边入座烤火叙谈时,靠近中柱的那一方,习惯让客人、长辈或老人坐。其他方面,随意自

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飞歌、情歌、酒歌享有盛名。

[民风民俗作文苗族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闽南春节民俗作文

全文共 665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又是一个春节来到我们身边。

除夕这天下午,全村人都穿上了红似火的新衣。家家户户的门口都贴上了新的对联和年画、

奶奶买回了甘蔗,贴上了红纸,放在门口。她说,这叫做“门蔗”。方言中,“蔗”同“佳”。贴上红纸是希望来年家里的孩子如甘蔗一样生长,预祝来年家和万事兴过得甜甜蜜蜜。

到了除夕的晚上,家族的人都会来家中吃饭。一楼二楼,个摆上十几桌。桌上的菜各式各样:有一块有一块的白斩鸡,有一大锅的粉丝;又新鲜的鱼汤。不过,必备的食品——就是碗糕。

万高非常想红馒头,但是比红馒头更甜,每一块万高上都有一个红点,大概是祝来年喜气洋洋。而且碗糕吃起来松松蓬蓬,非常有嚼劲,令人喜欢。

吃完团圆饭,大家都会坐在一起聊天。大人们在这时会给未成年的孩子们包上压岁钱,然后互相祝福。

到了深夜,几乎没有人睡觉,大家都要守岁。每到这个时候,孩子们都是站着也可以立刻入眠的状态。而大人们一个劲儿帮孩子们转移注意力。

十二点准时一到,家家户户都点燃了鞭炮。雷鸣般的鞭炮声震耳欲聋,响彻云霄。火花好似一句有一句的祝福,飞向各地。

每当这时,就有一朵又一朵的烟花点亮黑暗,有的如同一朵朵展开的菊花,有的好像星星点缀夜空,还有得好死丝绸从天而降,五彩缤纷、各色各样。

接着人们会在家门口摆上桌子,桌子上有香、三牲、果合、清茶等,这是要迎接灶神下凡。家中每一个人都必须去拜。到了正月初一还要去祠堂,和全村人再一次迎接灶神,这叫做“团拜”,男女老少,缺一不可。

闽南的春节真是令人难以忘怀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关于民俗的谚语或俗语

全文共 2647 字

+ 加入清单

正月来说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如名称,古老的习俗等等。名称说,正月的名称有好多种,下面是关于民俗谚语俗语,欢迎参考阅读!

1、树怕空心,人怕没良心。

2、宁给好汉拉马缒蹬,不给孬熊出谋定计。

3、走端行正,野狗不敢钝。

4、心软不惜白眼狗,给馍馍咬一口。

5、好狗不挡路,挡路没好狗。

6、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僻,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以嘲弄的眼光看待人生,是最颓靡的。

7、狗急跳墙,猫急窜房。

8、欺人不是是,让人不是非。

9、千臭万臭,马屁不臭。

10、身正不怕影子歪。

11、养心莫善于寡欲。欲不可纵,欲纵成灾;乐不可极,乐极生衰。

12、说胀话,使尕钱。

13、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

14、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15、若是饶祸事消,让人一步最为高。

16、让人是个礼,锅里没有米。

17、宁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

18、一个巧皮匠,没有好鞋样;两个笨皮匠,彼此有商量;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19、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20、人高兴戏,驴高兴放屁。

21、天下乌鸦一般黑,世上财主一样狠。

22、让礼一寸,得礼一尺。

23、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一场春雨一场暖,十场春雨要穿单。

24、眼不见,不烦,留着闲心延寿年。

25、上有天,下有地,当中有良心。

26、出门观天色,进门看眼色。

27、死要面子活受罪

28、放蜂人百毒不侵。

29、金钱如粪土,人格值干金。

30、吃官饭,打官腔。

31、明人不做暗事。

32、有理的想着说,没理的抢着说。

33、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34、有金往脸上贴,

35、人讲礼义为先,树讲花果为原。

36、嘴上没毛毛,办事不牢靠。

37、口善心不善,妄把弥陀念。

38、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

39、吃饭不忘种田人。

40、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打门心不惊。

41、冷尿饿屁穷扯谎。

42、男人无志,钝铁无钢,女人无志,乱草无秧。

43、有理走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44、千日行善不足,一日作恶有余。

45、道虽近,不行不至;事虽小,不做不成。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46、心要热 头要冷胆要大,心要细

47、一手捉不住两条鱼,一眼看不清两行书。

48、追赶时间的人,生活会宠 爱他;放弃时间的人,生活会冷落他。

49、无知讲斯文,衙役装丞相。

50、人轻没好事,狗轻把给一泡热稀屎。

51、人狂没好事,狗狂一泡屎。

52、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

53、有仇不报非君子。

54、人恋旧物,马恋旧槽。

55、一人无二心,一心无二用。

56、云行北,好晒卖。云行南,大水飘起船。云行东,有雨变成风。云行西,雨滴滴。

57、害人害己,终究害自己。

58、有粉不住尻子上擦。

59、养人养只狗。回转身来咬一口,

60、有理不可丢,无理不可争。

61、只怕不勤,不怕不精;只怕无恒,不怕无成。

62、借债还债,剜肉补。

63、勤谨留下榜样,舍勒出尽洋相。

64、四十四,眼生刺

65、宁当懒汉,不去拐骗。

66、贪别人的花,误自己的家。

67、天阴不知道迟早,没胡子不知道老少。

68、只有上不去的天,没有过不去的山。

69、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70、天下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71、出家如初,成佛有余。

72、走的端,立的正。

73、人让你一寸,你让人一尺。

74、木匠的墨斗一条线。

75、耳聋三分寡。

76、有理不在言高,有话说在面前。

77、心里没病,不怕吃冷馍。

78、知思不报不如猪,恩将仇报不如狗。

79、愿挨打的嘴巴不痛,

80、不怕衣服有补钉,只怕心灵有污点。

81、人,应该比石头还坚硬,比花还温柔。

82、吃水不忘挖井入。

83、夜长睡梦多,时久有变招。

84、前笑王跟尚,后面紧跟上。

85、多栽花,少栽刺,留着人情好办事。

86、春起东风雨绵绵,夏起东风断泉,秋起东风天要变,冬起东风雪天边。

87、人比人活不,马比骡子驮不成。

88、当面鼓,对面锣。

89、吃人饭,狗屎。

90、吃亏人常在,占便宜死得快。

91、吃人家的饭,跟人家转。

92、多吃饭,身体好,少管闲事没烦恼。

93、性急吃不热豆腐。

94、种田不熟不如荒,养儿不肖不如无。忠诚的朋友是千金难买的。

95、黑心做财主,杀心做皇帝。

96、溜尻子,小报告,提拔重用两大宝。

97、人在甜言上易栽跟头,马在软地上易失前蹄。

98、不骑马,不骑牛,骑着毛驴赶中游。

99、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

100、家丑不可外扬。

101、前脚走,后脚到,一步错,步步错。

102、羊瘦怨草场,马生鞍疤怨马鞍。

103、金鸾殿能坐,胯布裆能钻。

104、有理不怕势来压, 人正不怕影子歪。

105、秀才饿死不卖书,壮士穷途不卖剑。

106、两眼盯着左右手,看你拱手不拱手。

107、亏人贪黑利,终究亏自己。

108、能忍自安,能静自凉。

109、人有过错,马有失蹄

110、不学灯笼千只醒,要学蜡烛一条心。

111、英雄死名气大。饭桶死丁挨顿骂。

112、将心比,都一理。

113、批评人当面好,夸奖人背地好。

114、吹牛拽大话,吹死牛再吹马。

115、吃人一口。还人一斗。

116、鞭打快牛,枪打出头。

117、黑老鸦落在猪身上,光说别人黑不说自己黑。

118、却之不恭,受之有愧。

119、戒暴怒以养其性,少思慈以养其神,省言语以养其气,绝私念以养其心。

120、幼稚是会生长,会成熟的,只要不衰老、腐败,好。有志者,事竟成。

121、说大话,放空炮。

122、出头的椽子先烂。

123、河水不倒流,男人不回头。

124、在家像只虎,出门象老鼠,在家像条龙,出门像条虫。

125、退后一步路自宽。

126、端人家的碗,服人家的管

127、吃哪家酒,说哪家话。

128、有理摆到事上,好钢使到刃上。

129、穷嫌富不要。

130、日落胭脂红,无雨便是风。日落黄橙橙,明日刮大风。日落太阳黄,午后风必狂。

131、人活脸,树活皮。

132、好心有好报,歪心腔子上留一刀。

133、有关做人的谚语:

134、见官莫向首,做官莫在后。

135、人护,狗护食。

136、兢兢业业看不见,溜尻拍马记心间。

137、狗肉包子上不席。

138、人无笑脸别开店。

139、枪出头鸟。

140、贪婪鬼没个饱,吝啬鬼不知富。

141、一臣不保二君。

142、天山不是的,好名声不是吹的。

143、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144、若要好,大让小。

145、好心人不出坏点子。

146、话要摆到桌面上讲。

147、人比人,气死人;听人话,没法活。

148、人急梁,狗急跳墙;

149、宁穿朋友衣,不沾朋友妻,

150、害人如害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民俗作文300字

全文共 411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春节,我们老家的亲戚到我家来过年了,我们家里非常热闹。大年初一,我们来到民俗村游玩。民俗村里非常热闹,因为有很多游玩的人。

我们在民俗村里面看了许多丰富多彩的节目,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马战表演。马战表演的`名字叫《金戈王朝》,这个故事里面描述着远古时期四万大军打败四十七万大军的历史传奇故事。马战表演开始了,表演里面有骑马跳火墙、捡布条、砍马桩。那些表演的人能在马上倒挂金钩、马上站立、马上倒立,还有跃马,他们的表演真是精彩啊!那些马高大威武,真漂亮!有黄色的、白色的、红色的,还有黑色的。

开始打仗了,那个场面非常壮观。敌人的人马一个个倒下,敌人还有爬城墙的,但是上去没一会就败了。最壮观的是三打一,三个敌人还打不过一个好人,那个人真是厉害啊!

最后松将领的四十七万大军被王统领的四万大军消灭了,正义的力量胜利了。

我和哥哥还在那个马战表演场骑了马呢!我骑得那匹马的速度真快,嗖嗖嗖一下子转了好多圈。

今天,我玩的特别的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端午节的民俗

全文共 47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端午节,妈妈让我和她一起去超市买粽子。到了超市,我们的第一个目标——买粽子。到了卖粽子那儿,我的眼一下子惊呆了。“天那!这么多种!晕倒!”你看那数不清的粽子,各种 各样。这边有甜的,那边有咸的等等,多的我眼花缭乱,我们买了几十个就回家了。

回到家里,我们把粽子放在锅里煮熟了,一人分了一个吃,我轻轻一咬,啊!一股香甜可口的味道流入我的心田,太好吃了,我狼吞虎咽的吃起来。忽然,我好像想起了什么,问妈妈:“为 什么农历的五月初五要吃粽子呢?”妈妈说:“端午节是五月初五,传说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有的传统节日。屈原是战国时的一位忠臣,一位正值的楚国大臣,他曾多次直言进谏,可当时的楚君并不采纳, 还将他革职流放,后来秦国攻陷了楚国,屈原屈愤而抱巨石投汩罗江而死。这一天刚好是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为了保全屈原的尸体,纷纷划船到江上把粽子投入水中,去喂鲍鱼,龙,巨蟹等。从此以后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楚国人都去江上投粽子纪念屈原,一直到现在。”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说:“啊,原来是这样,我又学到了新知识。”

今天,我不仅吃到了粽子,还知道了端午节的来历,真是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端午节的民俗

全文共 451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源自一个传说。

在古时候,有位名叫屈原的人,他在国家衰败之时,想为国家出力,却怀才不遇,愤而跳江。他当官时,为人民做了不少好事,百姓念及他,怕鱼虾吃了屈原的尸体,就用粽叶包上糯米,投入江中,希 望鱼虾不去吃屈原的尸体。因此,五月初五这天,人们就吃粽子悼念屈原。

如今,吃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习俗。粽子下锅不久,就有一股若有若无的香气在空中飘荡,让人神清气爽。粽子煮好了,将其剥开,不用刻意的摆盘,只需将粽子随意放在盘子上,绿油油的 粽叶拖着晶莹剔透的嫩白色粽身,米粒色泽饱满,透着光芒,每一粒都是椭圆,一个个挨挨挤挤,却又各不相粘,让人垂涎欲滴。几颗红枣像宝石一样点缀其间,令人食欲大增,又像一件精细的艺术品 ,。这难道不是大师之杰作吗?

片刻,粽子特有的香气便吸引着你的味蕾,那是粽叶的清香、糯米淡淡的香甜和红枣的甜香。撒上一勺白糖,放入口中,滑滑嫩嫩的粽子嚼劲十足,那味道在舌尖上回荡,忍不住细细品味。

这一个个民俗文化,是五千年华夏文明中一颗颗明珠,我们要让它传承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写民风民俗的作文

全文共 492 字

+ 加入清单

盼望已久的中秋佳节终于到了,人们兴高采烈,以各种节目形式来欢度这个传统节日。这天刚好是我叔叔的生日,大家一起在酒店里聚餐,庆祝生日,共度佳节。

来到酒店门口,哗!那里人山人海,连泊车的位子都没有了,人们把酒店都围了个水泄不通。幸好我们预先订好了四张桌,看到整个饭店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的欢乐景象,我心里特别高兴,尽情地品赏着各种各样的海鲜和名菜。

吃完晚饭,我们就到海滨泳场看花灯。这时,一轮明月高高挂在天上,又大又圆,把整个大地都照得亮堂堂的。今年的天气特别好,九点十五分,我们来到目的地时,沙滩上已经灯火辉煌,游人如织了。我们沿着沙滩一边观赏一边向前走。走进大门,“奇灯异彩耀水湾,依山伴水放珠海”的巨副对联则提醒游人千万不要忘记了在此赏月的大好时光。进入泳场,只见偌大的泳场里到处都是火树银花,奇灯异彩。游人的欢歌笑语此起彼伏。沙滩上三五成群的珠海人摆开锅碗瓢盆,搞起烧烤;有的在沙滩上铺开塑料纸,放上月饼、饮料等等,围在一起,对月举杯;有的人还手拉手跳起舞;热闹无比。

今天晚上的花灯令我大饱眼福,真是流涟忘返。当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走在回家的路上时,圆圆的月亮也悄悄地跟在我们的后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家乡的民俗的作文

全文共 637 字

+ 加入清单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们中国是一个大家庭,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少数民族的泼水节、火把节,热热闹闹的春节等等。当然在我的第二家乡:茂名也有自己的节日和风俗,那是茂名的节日,渔民的节日,也是大海的节日——开渔节。

茂名市,广东省辖地级市,地处广东省西南部,鉴江中游,东毗阳江,西临湛江,北连云浮,南临南海。由于靠着南海,许多人都靠打鱼为生。但是,为了让海洋中的鱼类有充足的繁殖和生长时间,每年在规定的时间内,禁止任何人在规定的海域内捕鱼。这样做,对鱼类的生长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这就叫“休渔期”。每年各海区的休渔期时间长短不定。

现在国家实行“休渔期”。“休渔”结束为“开渔”。博贺的政府和旅游部将原来民间的祭海活动组织成节庆活动,称之为:“开渔节”。在开渔节前一天,庆祝活动其实就已经开始了:在码头舞台上表演。而且,所有的船都会被停放的很整齐,每条船上都会装上彩灯和大红灯笼。码头也会好好布置一番。

在开渔节当天,上午会有隆重的游行和祭海活动。其中“祭海”是渔民出海捕鱼时,为求平安、丰收的一种仪式。在下午,渔民们会在码头摆开酒席,其实是老板请家人和员工们吃饭,为的是让员工们在开渔后好好工作。

开渔节时候,原本风平浪静的海面瞬间成为汽笛长鸣的活跃场景。送别的码头人头涌动,鼓乐喧天,大家都希望渔船能平安归来。晚上,爆竹齐鸣,烟花怒放,一派壮观的景象!

啊!这是多么隆重的盛典,多么壮观的景象啊!相信你也很想亲身体验一下。我爱我的家乡,我爱我家乡的这个独一无二的风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以民风民俗为话题的作文

全文共 391 字

+ 加入清单

满族妇女的服装十分漂亮,满族男子的服装也很不错。

历史上的满族男子多穿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

马褂是满族男子骑马时常穿一种褂子。马褂分为大襟 . 对襟 . 琵琶襟等多种形式。马褂后成为日常罩于袍子外面的服装。高领对襟,四面开禊,长及腰部,袖子稍短,袍袖可露出三、四寸,将袍袖卷于褂袖上面,即所谓大、小袖。现在许多满族人所穿的对襟小棉袄,就是从马褂演变过来的。为了骑马方便,在长袍的外边套一种身长至脐,四面开禊的短褂,以御风寒。

满族的男子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他们的衣服喜欢用青 . 蓝 . 棕等色的棉 . 丝 . 绸 . 缎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裤腿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制乌拉。顶上留辫子,剃去周围的头发。

满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一个少数民族,是一朵艳丽的奇葩。它有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俗,不同的特色,需要我们去慢慢了解,慢慢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民风的作文600字

全文共 759 字

+ 加入清单

泱泱华夏,浩浩中华,绽放着五十六朵耀眼的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别具一格的民风民俗。让我们走进民族大观园,一起去了解一下各具不同的民风民俗吧!

首先让我们走进哈萨克族,认真了解一下哈萨克族的民风民俗。哈萨克族大部分从事畜牧业。在牧区,春、夏、秋三季他们都住在可以拆卸携带的圆形毡房,冬天住平顶土房。哈萨克族饮食很丰富,他们爱吃用牛、羊、山羊奶制成的奶皮子、酥油、奶酪,爱喝马奶、骆驼奶和酸奶、奶茶等。在牧区,牧民多食肉,夏季吃新鲜肉,冬季吃事先熏好的干羊肉,并喜欢吃马肠子。肉煮好后,把它削成片,混以面片、洋葱、大葱、胡椒,便成为哈萨克族最爱吃的“纳仁”。另外,哈萨克族人还吃用马油、小米、白糖混制的“杰尼提”、馕、“包尔沙克”、抓饭等食物。

然后让我们走进塔吉克族,详细了解一下塔吉克族的民风民俗。塔吉克族分布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大小山谷里,每年春天播种青稞、豌豆、小麦等耐寒作物,初夏赶畜群到高山草原放牧,秋后回村收获、过冬,过着半定居半游牧的生活。塔吉克族人衣食起居等都有适应生活环境的特色。男子穿无领对襟长外套,系腰带,寒冷时外加光面羊皮大氅;戴羔皮圆高筒帽,以黑绒为面,上绣数道花边,帽沿下翻时,掩住双耳和面颊,可御风雪,已婚女子系后身围裙,所戴圆顶绣花棉帽缀有后帘可保暖,外出时在帽上系方形白色头巾,新嫁娘则系红色头巾。男女都穿毡袜,穿野羊皮软靴,用耗牛皮作靴底,轻柔坚实,适于攀缘山路。塔吉克人喜食酥油、酸奶、奶疙瘩、奶皮子等乳制品,饮奶茶,以肉食为上好食品。各具不同的民风民俗,就像鲜艳的花朵,五彩缤纷,美不胜收。

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这赤县神州,上下五千年之中,盛放着五十六朵鲜艳的民族之花。不一样的菜肴,不一样的习俗,不一样的服饰,不一样的风景,无不让我们回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民俗作文600字

全文共 710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是我国古代就有的节日,这是一个与后羿有关的节日,在此天,中国各地的人都会以不同的活动来迎接其的到来。

每逢此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便是赏月、一家几口坐在月亮下,摆点月饼,水果在桌上,看看天上的月亮,聊聊心中的的事,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却成莲花状。

在中秋当天,我国人民还有猜灯谜的习惯。它吸引着天南地北各行各业的爱好者,使人在增长知识,启迪智慧的同时,又获得美妙的享受,我郭的灯谜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从宋代起,一些文人学士常在元宵之夜,将写好谜语的纸条贴在花灯上、让前来的人猜出谜底,倘若有人猜出了谜底,他们便会给予他们相应的奖励。

人们在中秋节吃月饼,满月形的月饼也跟十五的圆月一样大,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他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用它赠送亲友。这无疑是中华民族的集体心愿。

中秋之夜,人们还燃灯以助月色。富有的人的家前所挂着的灯,高达几丈,一家人聚在灯下相互以喝酒为乐,平常的百姓则竖一个旗杆,两颗灯笼,也取其乐。

因为兔子也是一种月亮的代表,所以人们便做出了兔儿爷。每当过中秋时,人们都会上街买黄土做的兔子或是自己做一个以祭月亮。后来,有人仿照戏曲人物,把兔儿爷雕成金盔甲骑士,有的骑狮,有的骑鹤。。。

每到此天,人们还会将身处各地的亲人同胞们呼唤回来,几年未见的兄弟们一起吃个团圆饭,谈谈自己多年的经验,留在家中与亲朋好友叙叙几天的旧,等到人去楼空才回外地工作,直到下一年中秋再度相聚。

中秋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之夜,月亮是一年之中最圆的时候,所以人们才会祭月,才会赏月。中秋节的其他习俗也是多的数不胜数,让人流年忘返,记住这一年中家人团聚最幸福的时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藏族的民风民俗

全文共 356 字

+ 加入清单

藏族的“雪顿节”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各具特色的节日习俗,在慢慢地盛开着,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吸引着我们。当然,藏族这朵“鲜花”,已开地正大、正旺地,其中一朵花瓣,就是藏族的雪顿节。

雪顿节是每年藏历六月底七月初,是西藏传统的节日。思,“顿”是“吃”、“宴”的意思, 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奶的意思,因此又叫“酸奶节”。虽然酸奶我们都吃过,但藏族人民却还是把这个加入了民俗的行列中。

“雪顿节”是藏族人民最快乐的一个日子,在这天人们都在吃酸奶,还在一起比赛呢。瞧,这摆放酸奶的桌子一眼望不到头,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来到桌子前,每个人都有三十个碗,碗里盛满了酸奶,看谁在最短的时间里喝完这么多酸奶。来参赛的人有老人、中年人、青年人、小孩,各色各样的人都有。人们来参加比赛并不是为了吃的,而是为了使场景更热闹点,让别人更开心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秋民风民俗作文

全文共 870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节起源于元代末年,江苏泰州的反元起义领袖张士诚(或说是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利用中秋民众互赠圆饼之际,在饼中夹带“八月十五夜杀鞑子”的字条,大家见了饼中字条,一传十十传百,如约于这天夜里一起手刃无恶不作的“鞑子”(元兵),过后家家吃饼庆祝起义胜利,并正式称中秋节的圆饼为月饼。在后来很长历史时期,甚至在上世纪末,许多月饼上还贴有一方小纸片!只可惜,近年所产月饼已不见小纸片踪影,月饼所含代代相传的“文化密码”荡然无存。另有一说为,明洪武初年,大将徐达攻下元朝残余势力盘踞的元大都北京,捷报传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传谕中秋节普天同庆,并将当初反元大起义时传递信息的月饼赏赐臣民。月饼从此成为中秋节“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了。

吃月饼有很大的意义,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慢慢的,月饼也就成为了节日的必备礼品。

“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旧时北京东四牌楼一带,常有兔儿爷摊子,专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儿爷。此外,南纸店,香烛也有出售的。这兔儿爷,经过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已经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后来有人仿照戏曲人物,把兔儿爷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骑着狮、象等猛兽,有的骑着孔雀,仙鹤等飞禽。特别是兔儿爷骑虎,虽属怪事,但却是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还有一种肘关节和下颔能活动的兔儿爷,俗称“刮打刮打嘴”,更讨人喜欢。它虽为拜月的供品,但实在是孩子们的绝妙玩具。

在几十年前的北京街头,大约六十多岁以上老北京都还能记得。一过七月十五,兔儿爷摊子就摆出来了。前门五牌楼、后门鼓楼前、西单、东四等处,到处都是兔儿爷摊子,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摆的极为热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有关民俗的年级

全文共 853 字

+ 加入清单

适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兵夺主,又万般娇态。

俗话说:“月到中秋分外明”。圆月在天空中像玉盘,使我想到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诗句。黑夜笼罩在我们头顶,唯独这皎洁的明月分外耀眼。月亮并不总顺心如意,有时如一叶小舟,怎经得起旷宇中的海啸巨浪;也似劳作的镰刀,耕耘了多少良田。宋朝词人就抒发了“月有阳睛圆缺,人有悲观离合”的感慨。透过深邃的夜空,仰望天空,月光依旧如水,我好似看到了广寒宫里的寒气夺人,好似看到了嫦娥的冰清玉洁,好似看到了苏东坡的深情凝望,好似看到了周幽王在清幽的月下用泪拍击最忧伤的旋律,最绝望挽歌……

中秋节吃月饼已成为中国人过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秋节吃月饼相传起始于明代。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命令属下把“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进饼里,再派人传到各地起义军手中,通知他们起义,就这样起义军一举推翻元朝。此后朱元璋决定,每逢八月十五中秋节,必吃月饼。

我拿着一个月饼,走到桂花树前,顿时一股清香铺天盖地地袭卷而来,真香啊!我闭上眼,细细品味着清香四溢的淡淡桂花香,真的是“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夜晚,凉风习习,我完全沉浸在花香的世界里,仿佛自己也是一朵桂花。我的脚变成了花茎,我的身体变成了小巧玲珑的花瓣,手与头变成了花蕊。一阵清风拂过,我们就翩翩起舞。好久,我才想起我在赏桂花。我咬了一口月饼,慢慢地咀嚼着。我抬头一望,咦?一朵朵桂花好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只把一半身子露在外面。我耐不住好奇心,想知道它的真面目,就迫不及待地跑了过去,香味更浓了,真是“广寒一点香,吹得满山红。”一颗晶莹剔透的小露珠,又给桂花增添了一丝妩媚。露珠们像一个个小宝宝一样,依偎在桂花妈妈的怀抱里,不肯出来。仔细看,它们姿态各异,一团团,一簇簇,像一个个温馨的大家庭,有的分得开开的,像两个孩子吵架了,谁也不理谁……

中秋,月圆桂花香,思念之情徘徊心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民俗作文400字

全文共 485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一个美好的节日,在这一天里, 亲朋好友都尽量从各地赶回来,齐聚一堂,大家有说有笑。

到了春节,少不了美食。你瞧,桌上摆满了菜,还没有开始吃,小孩子早已忍不住了,“口水直流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特有哪些菜呢?有煎的两面金黄的食饼筒,有白花花的水饺和圆圆的汤圆,还有平时吃不到的诱人的小零食……大人也仿佛看见了我们的心事,也会让我们吃。一听这话,我们就会像饿狼扑食一样,大口大口地吃,让我们期盼再次大饱口福吧!

最开心的是收压岁钱了,看着大笔大笔的钱在我们的手上,十分开心,自然会想到怎么花。我呢,交给妈妈,每年还可以得到99元的利息呢!我猜测:每一个小孩收到了压岁钱,此时,他们应该也是开心的吧!

大过年的一定要玩鞭炮,最简单的鞭炮就是摔炮。不需要火,摔在地上就能响,而且响声很大。趁别人不注意,摔在脚下,看到别人吓了一跳,就特别地开心。最特别是水炮,这种鞭炮在水里也能响,棒炮很好玩,用火点燃,会烧出火焰。火焰还有好几种颜色,有绿色、有黄色、还有红色。鞭炮让我们的玩耍更增添了几丝乐趣。

新年是欢快的,人们对新年充满了憧憬,寄托了新的希望。让我们平平安安,更上一层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民风民俗:新疆小吃作文

全文共 590 字

+ 加入清单

一说到那外焦里嫩,让人赞不绝口,吃了一口又想再吃一口的烤羊肉串,就不难想到新疆这个美丽的地方。除了这里盛产的吐鲁番葡萄,哈密的哈密瓜,这里的小吃也是出了名的。

烤羊肉串也许在别地也有,但属新疆的最正宗吧!烤架上堆着煤炭块,再燃起火,放上一排刚穿好的羊肉串,撒点孜然,撒点辣子面。只见烤羊肉串的小伙一手攥上二十个铁钎子,一下翻过来,那一面已经变得金黄。浓郁的香味随着烟弥漫在数十里,引来了络绎不绝的人前来一吃。

光吃羊肉串那当然是比较单调,新疆的小吃可是丰富多彩,各种各样。主食以抓饭和拉条子为主。那抓饭里有黄罗卜、胡萝卜、葡萄干、杏干、大米、羊肉。把萝卜切成条,葡萄干直接洗好了放,杏干去核,羊肉切成大块啃着吃。抓饭讲究的是火候,做肉有一种火候,做米也有一种火候,做抓饭容易,但美味可口、色香味俱全的抓饭还是要来新疆品茶,新疆的抓饭肉炖的又香又烂,米焖的粒粒分明,香喷喷的。

新疆人的饭桌上必不可少的还有奶茶,奶茶以砖茶和奶子熬制而成,喜欢茶香更浓一点的多放点砖茶,喜欢喝牛奶的就多搁点牛奶,总之一家一个口味,一家一个喜好。

薄皮包子,烤包子是各有各的特色:薄皮包子,顾名思义,吃的就是皮薄,而且都是用手擀的薄皮,大约如同三张纸那么薄吧;烤包子的皮就没有薄皮包子那么薄了,烤包子的皮是又脆又香,让人垂涎欲滴。

新疆的美食独具特色,种类是数不胜数。如果你也想品茶新疆的美食,那就来新疆做客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春节民俗的作文

全文共 818 字

+ 加入清单

古人云:“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一年又复一年,春节即将来至,这平静的生活即将热闹起来。

大年三十的前一天,妈妈就早已买好新鲜的蔬菜,将他们切好。等待着新春的到来。今年与往年不同,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不一样的习俗。

举杯欢碰,大家喜笑颜开,那早已爬上奶奶头上的皱纹,瞬间消失。可是我还是有一种想要睡觉的感觉。

夜猫子——团年

大年三十正是团年的日子,妈妈像一只猫咪一样,凌晨3、4点就爬起来,来到厨房。这真是诚心不让人睡个安稳觉。厨房噼噼啪啪的声音,吵着我心烦意乱。哎……都怪这该死的习俗,这该死的团年,呜呜……

催促声——团年

告别厨房的杂声,接下来的声音真让人毛骨悚然。“楠楠,起床了。”爸爸用那温柔的声音似棉花般,让人昏昏欲睡。“奥,知道了。”禁不住爸爸的声音,只好忽悠一下,反正还早呢!嘻嘻(*^__^*) 嘻嘻……“陈家楠,起床。”不知过了几分钟,爸爸又来了,这次可不是似棉花般而是似将军命令般,反正爸爸好说话,不会把我怎么样,再睡会。我自我安慰着,又顺口说了一句“知道了”。这一次的作为引来了爸爸情绪的大波动。“陈家楠,我在最后警告你一次,马上给我起床,否则我马上拿棍子来请你!”呀呀,爸爸吓死命令了,这声音如狮吼般,以防万一,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走为上策。“马上”,天哪,我还想睡觉……都怪这该死的团年。

团年,一般在大年三十的凌晨的4、5点,怪不得,常州是晚上团年。没想到这里竟然是凌晨。与父母吃完年夜饭,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让我泪流满面——守岁

看似简单,谈何容易——守岁

以前从没有在常州守过岁,这应该是平生的第一次。以前看《步步惊心》时,见过若曦守过岁,她那副模样就可以看出,这守岁谈何容易。不过只要有东西吸引我的注意力,我想应该差不多吧。可是,这一切似乎想的很容易。“不行了,不行了。”才过了几个小时,我就坐不住了,只好钻进我那朝思暮想的被窝了。

入乡随俗,既然来到了湖北,就要遵守这里的习俗和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民风民俗作文300字

全文共 451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重午节。端午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为吃粽子、赛龙舟、佩香囊、喝雄黄酒。端午节又称: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今天的端午节,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原。后来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粽子的样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还有许多习俗,比如:挂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