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想当一名导演作文(精品20篇)

浏览

5339

作文

72

观《廊桥遗梦》克林顿·伊斯特伍德/导演

全文共 550 字

+ 加入清单

哈,一种老套但又确实吸引人的手法:翻开某老者(或者逝者)的物品(笔记本、相册、唱片)从而引出一段故事。欧美影视似乎总喜欢使用这种手法!

什么是爱情?什么是浪漫?什么是生活?四天的相识相爱是浪漫、美好的,但是他们真的是最适合的吗?倘若一开始弗朗西斯卡就遇到了罗伯特,他们能结合吗?罗伯特的离婚与弗朗西斯卡的在婚是一种造就这四天产生爱情的条件,是不可少的。如果弗朗西斯卡真的选择了与罗伯特度完余生,那么接下来他们的日子会不会渐渐平淡下来?会不会为日常琐事而闹矛盾?会不后悔?

不鄙视所谓的动情,但我不提倡不负责任地追寻所谓的浪漫与梦想。敬佩、感动于弗朗西斯卡没能因冲动而立即选择舍家而去,否则她那善良、勤劳、体贴的丈夫将生不如死,她儿女的心灵将蒙上家庭破裂的阴影。如今我听说了很多父母奔向情人而丢下才出生不久的儿女的故事,这些孩子将怎样健康成长呢?不是彼此的不合,不是矛盾造就了巨大的痛苦,仅仅因为遇到了更好的她或者他而轻易舍弃家庭是很不负责人的。结婚就意味着一种承诺,某种选择就意味着另一种放弃。世上美好的诱惑何有穷尽?平淡的家庭不是不幸福,幸福是一种感觉,由内心所决定!我向往着平淡的家庭生活,恩爱就行,不要惊天动地的浪漫,不要他人羡慕的目光!

(作于2015年6月8日星期一21时29分    中山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假如我是导演作文

全文共 695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大家看完春晚后便纷纷吐槽,我想假如我是春晚导演,我就要让春晚变得有心意,更亲民,保证让大家笑得前仰后合。

假如我是春晚导演,我就一定要保留欢乐,搞笑的元素,所以小品和相声便成为春晚的主打。观众笑得更加开心,他们再次回想起来里面的片段时也能开心大笑,甚至做梦梦见这些节目时都能够笑醒。他们的生活每天都是开开心心的,经常笑一笑,心态也变得乐观,他们也会把这些快乐分享给其他人,越来越多的人也能够更加开心,快乐能够感染他人的情绪,生活最重要的就是快乐。

假如我是春晚导演,我一定要加入一些古今中外的美食,除夕夜大家围在一起吃,变得热闹些。这些美食可以请观众们品尝,请出演者品尝,在现场也能有年夜饭的感觉,观众们了解了更多美食的做法,回到家之后,给家里的父母,孩子做上美味的一餐,一家人坐在一起聊这家常,享用着美味,也是不错的选择。

假如我是春晚导演我就要添加游戏环节,想一些综艺里面,经常有的一些游戏,像抢板凳,谁是卧底等等,就是让大家开心,也可以让观众代表,嘉宾一起参与,就是要热热闹闹的。观众们在参与的同时,笑得异常开心,他们觉得偶像们也可以变得亲民,拉近之间的距离,他们觉得春晚其实没有那么无聊,老少皆宜,他们把这样的经历分享给他人,别人也会很羡慕,但也会快乐。春节就是要快乐,要做够热闹才有年味。

假如我是春晚导演,我想把民间的技艺带到春晚上,想捏面人,吹糖人,做糖画的……还有杂技演员,这些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大家在一片惊叹声中观看春晚,赞扬着这些中华的传统文化,也了解了不少中国文化的知识。

假如我是春晚导演,我就要让春晚变得有声有色,不再枯燥无聊,让春晚变得有意义,使大家更快乐,更享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与导演爸爸在一起的暑假时光作文800字

全文共 926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爸爸是一名导演,平常工作很忙,经常在外面出差。最近爸爸在甘肃拍摄电影《功夫拉面》,趁着假期,妈妈说要带我和弟弟去看望爸爸,从坐上飞机开始,我就非常兴奋。

我们先到了甘肃的省会兰州,这里的山都很高,很雄伟,天气也比潍坊凉爽很多,我们一到兰州就去品尝了牛肉面,牛肉面很劲道,用筷子可以挑的很高很高,汤上面还飘着红油油的辣椒和绿油油的蒜苗,真是好吃极了。

接着,我们到了白银市景泰县,就是爸爸拍戏的地方,以前我只在跟爸爸的视频里看到过拍戏的场面,没想到这次能这么近距离的接触拍戏场景。

我们跟着爸爸去了黄河石林,黄河石林是当地著名的景区,景区外面是缓缓流淌的母亲河——黄河,里面是四面高耸的石林,走在群山中间,抬头仰望天空,我觉得自己变得非常渺小,也深深的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特。

爸爸这次拍的电影主要场景是在景泰大敦煌影视基地,电影名叫《功夫拉面》,拉面就是兰州的牛肉面,电影给我们传达了拉面如人生的道理,做人要一清二白,刚正不阿,经历要三红四绿,多姿多彩。

拍摄时,我非常荣幸的成为了一名小群演,穿上了古代的衣服,戴上了腰带帽子,听剧组的叔叔们给我讲戏、表演,和很多叔叔阿姨们一起演戏,我也在演戏时近距离的观看到了拉面师傅高超的技术,一块普通通的面团在短短一两分钟内就变成了丝丝分明的拉面,真的是厉害极了。

弟弟刚开始不愿意演戏,但没几天就我的带领下,一起穿上了戏服,成为了众多演员中的一名小群演。拍戏间隙中,我也体验了一下摄影师的工作,剧组的摄影叔叔们教我使用摄影机,在学习过后,我成功的在电影机里看到了自己拍摄的画面。

拍戏的过程非常有趣,但也非常的辛苦,在三十几度的高温天气下,演员要穿好很多层衣服演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几秒钟的表演要花上几十分钟去拍摄,有时候的戏比较多,爸爸和剧组的叔叔阿姨们就从早上七八点出发,一直工作到凌晨,在我们睡觉的是时候他们还在努力工作,在亲眼所见后,我也体会到了演员工作的辛苦和爸爸的挣钱的不易。

我的甘肃之行马上就要结束了,这真是一个让我难忘的暑假经历,在此次旅行中,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也见到了更多不一样的风景,体验了不同的职业的工作。我希望在下一个假期,能跟我的好朋友们一起来剧组,了解不同的生活,增长更多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吕逸涛任2024央视春晚总导演

全文共 314 字

+ 加入清单

10月12日,央视新闻官方微博正式宣布,2016年央视春晚总导演吕逸涛担任。哈文转发此微博,称“祝贺,期待,辛苦”。

据悉,猴年春晚的创作原则仍然是央视台长聂辰席提出的“开放办春晚”,春晚剧组现已启动面向全国征集作品,热烈欢迎社会各界推荐优秀节目资源。中央电视台大型节目中心官方微博、微信账号“央视文艺”也已全面开通节目征集通道。2016年春晚主题正在确认中,节目方案也在进行中,节目组暂时未向任何演员发出春晚邀约。

哈文也在网上恭喜吕逸涛,称“祝贺,期待,辛苦”。哈文曾于2011年、2012年、2015年三度担任春晚总导演,吕逸涛多次予以辅助,担任过2012年、2013年、2014年春晚执行总导演及2014年元宵晚会总导演。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我的理想是导演作文

全文共 746 字

+ 加入清单

在一条由红毯铺就的大路上,走着一位刚刚"进军"娱乐圈的金牌导演。只要是她执导的电影,没有一部票房低过一亿。现在,她刚刚自导自演的新电影又在电影节上获得金奖提名。想知道她是谁吗?她就是我所期望的多年以后的我。

成为一名金牌导演是我一直以来的理想。我喜欢电影,我想拍出票房过亿的电影,我想拍出让世人为之称赞的电影,我想成为像张艺谋、冯小刚一样著名的导演……自从我确定了这个理想,这些话就成了我的座佑铭,一直激励我前进。

我从小就酷爱电影,一看到电影我就会高兴得左蹦右跳。到了大一点儿的时候,我的"小导演"天赋就显露锋芒。有没儿没事儿的,就会把全家聚集起来,按照我编的"剧本"让家人去演。家人累得不成样子,我还要把他们揪起来重新拍。八九岁时,我并没有像其他小孩子一样改变儿时天马行空的幼稚想法,我还在为我的导演梦而努力。学习之余,我还是以摄像机为友,拍下身边的一点一滴。拍成的作品送去比赛,失败了也不气馁,再提起摄像机接着拍。这就像我生活的一部分,不可缺少。

几年过去了,我拍的作品没有一个得过奖,我心灰意冷,放下了曾经无比喜爱的摄像机,心中的那个导演梦渐渐被遗忘在岁月的奔流中。直到有一天,我在邮箱里发现了一封被我忽视了许久的邮件,一封拍摄作品获奖的确认邮件。我的作品获奖了,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奖项,但对我来说却是一个期盼已久的鼓励和肯定。这个突如其来的好消息又重新燃起了我对摄像的激|情,我又开始为儿时的那个梦努力。

巴金爷爷说过:"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就会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之中。"对啊,我应该加倍努力,不能让理想变为泡影和空想,不要让追随之舟停泊在幻想的港湾,而应扬起奋斗的风帆,驶向现实生活的大海。我坚信,辛勤的汗水会浇灌出成功的果实,我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实现我的导演梦。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我的导演梦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中学生,但是我的心里有一个伟大的想,我想成为一名伟大的导演,一名可以拍许多优秀作品的电影。我的这个梦想并不是一两天突发奇想的,而是这个梦想已经在我心里埋藏接近十年了,在这十年中即使有人劝我放弃,及时许多人反对我,但我依旧不动摇,因为我相信,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我之所以想当导演有两个原因:1、我希望我的电影使一些人看了以后,可以对人生有一些新的思考与感悟,我希望自己的电影已可以影响到许多人。2、第二个原因就是我的一些个人因素,因为这是唯一一个可以让我心动的职业,唯一一个让我认为值得去拼搏的职业。并且我拥有许多奇怪的想法,可能在现实中很难实现,所以我想把它融入在剧本,融入在电影中。

我渴望成功后观众们的呼唤、鲜花与掌声,可能这就是一直以来支撑着我梦想的动力吧。这个因为这样的动力,才使我每天都愿意奋斗,愿意拼搏,使我面对困难面对反对总是义无反顾地向前冲。我渴望成为一名导演,一名像冯小刚,张艺谋……那样伟大的导演。

我知道每一个职业都不是简单的,导演更是如此,它不仅要找演员还要为剧本,服装,灯光……一系列的琐事而操心,但是这些无论多难我都可以忍受,因为我相信我们的付出与收获总是成正比的,你付出多少就会收获多少。

这位是我唯一的梦想,也是我一直的梦想,所以我必须要好好去实现它。我要努力学习,考进一所好的大学,接受专业指导,让自己成为一个伟大的导演。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我是小导演作文500字

全文共 54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班举行了一个有趣的活动——走进经典名著,我们这一小组也参与其中。

今天早上我就忐忑不安,身为我们组的小导演,排练的这个节目不知能不能受观众喜欢。第二节语文课的铃声响起,我的心已从半空升到了高空,看看我的“演员们”,也一个个神情严肃,都说在冒冷汗。

主持人傅楚岩一喊开始,观众们就欢呼起来。1号组登台了,真是一个开门红,同学们拍手叫好!2号组的《武松喝酒篇》同样精彩。马上到我们5号组了,组员们摩拳擦掌,准备迎接这场“战斗”!表演开始了,我的心反而更平静了。组员们的表演比我预料的要好。这个《三顾茅庐》经过几次辛苦的排练,表情、动作与语气都在这一表演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果然有付出就有收获呀!听到台下热烈的掌声,作为这一组的“编剧”和“导演”,我无比欣慰。组员们都不负我重望,什么汗水,什么泪水,都值了!这次表演,让我们5号组更加团结友爱。我静静地看着他们的表演,内心深处涌起了一股力量:那是一股努力和团结的力量。一句句话语、一个个动作,都包含着我们的认真和执着。最后,我们以“谢谢大家”这句话,完美的结束了这次表演。我们组每个成员都笑了,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心中蹦跳着的小兔子也渐渐消失了。

后面的几个节目也甚是精彩,特别是傅楚岩的快板,让人赞不绝口。这次“走进经典”活动可真让我难忘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当导演的感觉真好小学作文600字

全文共 1041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一上午,汪老师说:“同学们,我们不是刚学完《小稻秧脱险记》这课吗?我建议大家来演课本剧。现在将全班分成四个组,每组要自己写剧本,自己做头饰,自己排练,星期五下午比赛!”说完便宣布了四个“小导演”的名单:“……第三组,张海泉!”……听到自己的名字,我既高兴又担忧。高兴什么,不必说;担忧是因为竟然只给我们四天时间准备,老师还不参与,这多难呀!于是,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回到了家。

晚上,我对爸爸说出了自己的心思。爸爸说:“没事儿,要相信自己,我祝你们表演课本剧圆满成功。快去写剧本,要写出自己的水平!”顿时,我从忧心忡忡转变为兴致勃勃,连忙投入到创作中。我将剧本修改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第二天,我按照爸爸的建议,把我组成员家长的电话号码收集起来,准备通知他们星期三晚上带孩子去排练。嘘……这可是我组的“秘密武器”、“取胜法宝”哟!

左盼盼、右盼盼,终于把星期三晚上给盼来了!

吃过晚饭后,妈妈到超市买了许多零食,我们高高兴兴地前往目的地。路上,我一直在想:同学和家长们会不会按时赴约呢?

哇,他们可真守信用,在我到后不久就陆陆续续地全来了。等人到齐后,我就像赶鸭子似的把同学们赶进一间教室。刚准备点名时,突然来了个淘气包——李一扬。他可不是本组成员,但我还是请他参加了排练,让他扮演杂草。

点完名,我们先背了一下台词,然后我就带大家开始排练了。这下可把我忙坏了:一会儿要教小稻秧们唱歌,一会儿要纠正杂草的动作,一会儿要指导喷雾器大夫的语调,还要教他们排队形和怎样开幕、谢幕,真是忙得不可开交。不知不觉就八点半了,同学们这才依依不舍地道别了……

又是一次盼星星、盼月亮,盼来了星期五。这天,我比谁都要紧张。下午第一节课,我心里怦怦直跳地来到了比赛场地——学校舞蹈房。

在舞蹈房里,我仔细观看先上台的小组表演。嘿,他们还没有我们组彩排的时候演得好呢!于是,我的心平静下来了。这时,我听见主持人报幕:“请张海泉组上台表演。”我马上让组员们排好队,上了台。说台词时,我们绘声绘色;做动作时,我们表演得惟妙惟肖。值得一提的是,本组没有一个人忘词。

啊,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

汪老师问:“哪一组表演得最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大喊:“张海泉组!”声音大得都快把屋顶掀翻了,我又激动又兴奋。回到教室后,汪老师给我们小组每人发了一根棒棒糖。看着棒棒糖,我心里美滋滋的!

这次当导演虽然很累,但我很自豪。因为走在走廊上,经常有三零一或三零二班的同学指着我说:“看,她就是在我们班演课本剧《小稻秧脱险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课本剧大导演——陈锶涵

全文共 608 字

+ 加入清单

邢乐言

我们班的人才无处不在,不管是体育课,还是音乐、美术课,都有和课程“对口味”的人才。而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他,我们班学霸级的大导演——陈锶涵。

他,第一眼看上去很斯文,戴着一副眼镜,小小的眼睛炯炯有神,圆圆的脸蛋让人恨不得上去捏一下。他的学习成绩简直让人羡慕,在我看来,英语可以达到了大学水平。

我们的英语课别具风味。有课堂抢答,课前演讲,模仿配音等等,还让我们每个单元都自编自演一部英语剧。每当老师一把准备表演的作业布置下来后,同学们的眼光,就会不约而同的聚焦到我的同桌陈锶涵身上。大家还压低嗓子喊道:“陈锶涵,我们一组吧!”你看同学们都想和他一组呢。他就是一个香饽饽,不管是谁都想和他在一起。

他英语实在是太棒了,每次写英语剧本时都专心致志。时而奋笔疾书,时而又凝神思考,又时而在英语书上找找灵感。在他旁边,只能听到笔划过纸的沙沙声,他的手如行云流水般,似乎一转眼,他就写完了好几幕剧情。不光这样,他在课下还会带同学们排练课本剧,认真指导每一处细节,还用自己的书包笔袋做道具,仿佛他就像一个小导演一样。

在讲台前,他落落大方,从不冷场;在别的同学表演忘词时,他总会及时补救。有了他的加入,甚至能把一场乱剧演成一部让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他有时还一人担当两个角色,却能游刃有余。

每次演完后,同学们无不啧啧赞叹。只要有他在我们班的课本剧,总会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同学们在忙碌的学习中多一丝快乐,他真是我身边的一个小能人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年王晶导演作品《王牌逗王牌》观后感

全文共 1067 字

+ 加入清单

喜剧不好演,长得帅的演员演喜剧更难,长得帅早已功成名就的演员演喜剧更难。就拿刘德华来说,2000年前他演了《整蛊专家》《精装追女仔》《瘦身男女》等等一系列经典香港喜剧。2000年后工作重心开始向大陆转移,《无间道》《门徒》《投名状》一类警匪和古装戏增多。演技上最出彩的是《桃姐》《失孤》《拯救吾先生》这类社会话题极强的电影。

刘德华与王晶合作多次,不过也很长时间没有演出王晶的“疯狂喜剧”。早在刘德华客串《澳门风云2》时,他们就达成合作的意向,而刘德华看准的是“王晶这次真的和以前不一样了。”他对饰演不一样角色的渴望也是非常强。在《王牌逗王牌》中,刘德华饰演一位来自屯里的糟糕特工。刘德华饰演的特工角色很多,在其他电影中,他是颜值的担当,动作的担当,高智商的担当。在《王牌逗王牌》中,他把曾经赋予角色的这一切都抛开,饰演了一位还是天生帅气难自弃,智商与情商双低的角色。

双低不是真的低,而像憨豆像谢耳朵,明明在某些方面很出色但因为性情是个耿直boy而导致种种状况发生。譬如在马桶上与领导沈腾视频对话,被对话机器轰出厕所。譬如与亦敌亦友的黄晓明PK,三局三输没事儿就把自己搞得满身伤残,有事儿没事儿医院一日游。以刘德华的年纪饰演弱智儿童乐趣多的把戏,难怪戏外黄晓明对刘德华崇拜有佳,戏内对刘德华这个角色却频频摇头。

刘德华说现在的年轻人很厉害,什么都敢演。黄晓明在片中吸虫子、露卡通内裤很放得开,没有偶像包袱。实则自己越演越投入越没有偶像包袱,真的是什么都看开了。角色性格就是把自己性格面中的一个细节放大开来,现实中刘德华真的没机会被小辈儿们如此“虐待”,戏中双方算是过足了瘾。

德华和黄晓明双方就是相互较力相互切磋。拼努力,拼劳模,拼永不放弃。黄晓明饰演霸道总裁,是本色出演。搞笑与动作戏均有提升。刘德华饰演的糟糕特工呢,憨帅夸张,各种被整。这种演技根本不需要调动他全部的演技,不过他还是保持“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优良学习态度,对每个细节进行琢磨。看着各位年轻力壮虎视眈眈的后辈欲求不满的学习渴望,我们一代天王刘德华也不肯半点放松自己,以至于演部喜剧演到表演上有所突破。“有一场戏在剧本里面写我只需要坐在那里笑,我就一直琢磨要怎么演。后来想到宋小宝。他是那种一出场就笑的人,我就学习他,没想到出来的效果很不错。”

《王牌逗王牌》整部戏与以往王晶的风格真的不太一样,变得干净清爽很多(污得清爽)。里面的笑料更是耿直夸张,属于你一面觉得这样处理真不高明,一面捧腹大笑的类型。反正喜剧片,消费爆米花,为祖国电影事业努力贡献GDP,有伴儿有闲就去看看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央视最年轻春晚总导演

全文共 946 字

+ 加入清单

10月12日下午,中央电视台大型节目中心官方微博央视文艺发布消息,青年导演吕逸涛被任命为央视2016猴年春晚总导演,70后的吕逸涛成为近15年来最年轻的春晚总导演。

驾轻就熟 曾担任春晚执行总导演

2000年,吕逸涛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专业本科,毕业后直接进入央视财经频道工作,从记者、编导开始做起。当时,由哈文策划、李咏主持的节目《非常6+1》也在央视二套制作、播出,后来,吕逸涛逐渐与同部门的哈文有了更多接触,并进入《非常6+1》节目组,也顺理成章地进入哈文的团队,担任栏目主编、总导演。此后,吕逸涛先后担任大型电视活动《梦想中国》总导演,《咏乐汇》栏目主编、总导演,并从2011年起执导《回声嘹亮》。 2012年—2014年,吕逸涛连续三年担任央视春晚执行总导演,并在2014年接替冯小刚出任马年央视元宵晚会总导演。2015年10月,吕逸涛被任命为央视2016猴年春晚总导演。

吕逸涛出生于1977年,虽然不到40岁,但他已经拥有多次执导央视春晚的工作经验,俨然成了央视青年导演的中坚力量,2016央视猴年春晚总导演任命消息的发布,也让吕逸涛荣登“央视近15年来最年轻春晚总导演”宝座。正因为年轻,比起往届的春晚总导演们,吕逸涛则有着更强烈的创新意识,而且除了他本人,央视猴年春晚导演组的其他成员均启用从未导演过春晚的新人导演。由此可见,2016年央视春晚,“创新”将是一大显著特点。

雷厉风行 全面开通节目征集渠道

吕逸涛的春晚总导演的上任之路虽然风平浪静,但他却雷厉风行地实践了何为“新官上任三把火”——早早带领主创团队全面展开春晚创作工作。本着“开放办春晚”的原则,春晚剧组现已经全面启动,中央电视台大型节目中心官方微博、微信账号“央视文艺”已经全面开通节目征集渠道,热烈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为央视2016猴年春晚征集优秀节目资源。

另外,有消息称,央视2016猴年春晚将邀请香港“四大天王”之一的张学友、“天后”王菲以及“国宝”李玉刚加盟,分别演唱三首中华百家姓歌曲《张》《王》 《李》。如果这一消息属实,那么张学友将成为继郭富城(1993年)、黎明(2000年)、刘德华(1995年、1998年、2015年)之后登上央视春晚舞台的“最后一位天王”。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年王一淳导演处女作《黑处有什么》观后感

全文共 1393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晦暗不明的地带,人类永远有一种交织着好奇与恐惧的心态。电影史上的恐怖片、科幻片、悬疑片等皆导源于这种心理。影片《黑处有什么》就可以看作是以一个少女成长的经历与体验,表达和传递这一遍布于生活中和生命里的隐隐的不安、惘惘的威胁的感受。

不过,本片有一个相当成熟而高招的表达方式,使其主题脱离了一般的悬疑片、青春片等简单类型的程式化演绎,又不流于晦奥艰涩。

《黑处有什么》里有两条并行的叙事线索:一条是显而易见的破案的情节主线,另一条是相对隐蔽的成长副线。因此,在故事外观上,本片具备一个清晰可辨的类型框架——涉案题材的悬疑片,奠定了一个基本的认知模型和叙事动力。但是其内核却是少女青春期躁动下的困惑与迷茫,带有典型的女性创作视野与经验(本片系70后女导演王一淳的导演处女作)。而将类型片的通用模式和女性的个人化经验不落痕迹地糅合在一起的,是影片中精心营造出的气韵生动、细节丰富的时代环境。后者为前两者提供了必要的现实依据和逻辑合理性。

影片讲述了上世纪90年代初,初二女生曲婧所生活的小县城里接二连三发生的离奇奸杀案。作为直接的涉案人员,曲靖在公安局工作的父亲成为追踪案件的参与者、“知情人”和叙事上必不可少的线索式的人物。曲婧的父亲是当地公安局唯一大学毕业的法医,对待案情一向注重科学依据与逻辑推理:勘察现场时,照相机是他最倚重的取证工具;而在日常生活中,亦如影片开场(曲靖父亲在猪肉摊前对死猪的死亡时间、原因、方式的质疑、推测、分析)所示,是个“三句话不离本行”、不谙柴米油盐、严谨刻板、不苟言笑的男人。但在当地百姓、甚至同行看来,这种有板有眼、煞有介事的“书呆子”式的破案方式却近乎迂腐可笑,因此,曲婧的父亲常被人戏称为“曲神探”。在某种意义上,刻画曲婧父亲的特立独行或“呆”是为了反衬出小县城思想观念的落后。影片同样巧妙地利用一些并不起眼的细节精准地提示出这些讯息:例如群众对于“出事了”的围观热情或“看热闹”的心态,刑警保护现场的意识也不强等等。然而,面对接踵出现的作案手段相似的奸杀案,这个“曲神探”和其他惯于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同事(比如曲婧的同桌、留级生张雪的刑警父亲)一样毫无头绪、一筹莫展。经历了前后两次波折——错抓(第一个疑犯显然是被张雪的父亲屈打成招,后被“曲神探”偷偷放掉),案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特别是影片临近尾声,透过曲婧的视角,让观众看到一张寄给她的印有海南风光的明信片,这个信息同此前赵飞的小跟班们无意间透露过的张雪对海南的向往遥相呼应,暗示出第三具经虫叮鼠咬已不辨面目的女尸很可能并不是失踪的张雪,从而给整个事件增添了愈发诡异的色彩。影片在此也娴熟利用了悬疑片惯用的叙事技巧——“知情权落差”(让观众知情而让故事中的人不知情)造成的悬念———充分调动起了观众的紧张感和参与感,从而悄然完成了对观众参与推理的叙事编织。

应该说,影片对于悬疑片类型的借用是自觉的。片名“黑处有什么”首先唤起的是观众(和剧中人一样)对于奸杀案凶手和真相的关切。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心理,影片用一个悬疑片的类型包装吸引观众,并且充分利用了悬疑片的叙事技巧(破案屡次受挫、真相不断延宕、观众参与推理等)将这一核心情节讲述得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制造出紧张、刺激、惊险、诡异的叙事效果,有效增强了影片的可看性和吸引力。

但与此同时,本片对于悬疑片固有类型模式的突破与丰富也是不容忽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程耳导演最新作品《罗曼蒂克消亡史》观后感

全文共 1082 字

+ 加入清单

上海在民国时期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世界各国不同身份的人汇集与此,谱写了一段光怪陆离的上海滩史话。当提及“上海滩”这个名词时,又不能不让人想到一个名头响亮的人物——杜月笙,被称为上海皇帝,一度控制着整座魔都的黑帮人物。关于他的电影更是多不胜数,耳熟能详的《上海皇帝》、《中国教父》、《杜公馆》等影片更把杜月笙塑造成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

观众喜欢上海滩,好奇杜月笙,导演们又何尝不是如此?近期即将上映的影片《罗曼蒂克消亡史》便是要带领观众重回上海滩,再度感受动荡时局下各色人物的生活,以及深藏在他们内心之中的被成为恐惧的猛兽。

而今天,导演程耳更是带着片中的两位主创杜江、王传君来到了上海——故事的发生地。提前跟观众分享这部影片,也同样分享了对于片中葛大爷塑造的黑帮大佬的形象的理解。

当葛优身披长袍,肩搭尼大衣出现在银幕前的一刻,观众很难想象那个前一阵还被调侃“北京瘫”的葛大爷会呈现出这般的姿态,谨慎温和却寒气逼人,是否有些马龙·白兰度饰演的《教父》气质?是了,这便是导演要带给观众的,以杜月笙为原型塑造的黑帮老大。在光影作用下,他阴沉凌厉、敏锐凶狠,不自觉就带着一股混迹江湖的狠劲。

导演程耳不愧为华谊兄弟倚重,被英皇电影当家杨受成欣赏的新生代导演,全片掌控持重到位,人物也拿捏适宜。凭借喜剧走红的葛优,大部分作品中饰演的都是小人物,他善于打破传统,把人物演绎得惟妙惟肖。但他平易近人,温和友善,与大众心目中的黑帮形象大相径庭。不过,程耳敏锐捕捉到了杜月笙与葛优身上的共有特质,善用演员,成功打造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知名人物。

杜月笙虽然名头响亮,做事果决,是名副其实的风云人物。但其人绝不像一般影视作品中描述的那样,全身充满戾气。相反,真实的杜月笙为人低调、做事圆滑,行走江湖人缘奇好。不止在“道上”颇有声望,与政府亦是关系良好,蒋介石与他私交甚笃。

在中国历史上,杜月笙也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他看上去文质彬彬却杀人如麻,他为虎作伥,却对国家有着赤胆忠心;他狡猾、奸诈,却又很讲义气,他出身贫民窟却又成为涉足娱乐、文化、教育、金融、新闻各业的超级财阀。细数杜月笙的一生,跌宕起伏尽在上海。而上海那几十年的命运也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讲述上海滩的爱恨情仇,又怎能绕得过这位乱世大亨?

程耳拍上海滩,大篇幅讲述的杜月笙的人生,并以他作为中心展开全片,刻画出各色人物的悲惨命运。葛优饰演他其实是最恰如其分的,且不说他于形与杜月笙有相似之处,即便性格,言谈举止都有几分模样,而葛大爷演技过人,那看似不瘟不火的态度下隐藏的冷酷,若非是他,恐怕就得是另一番模样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张艺谋导演的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观后感

全文共 3265 字

+ 加入清单

雁儿——渴望

她过早的成熟了。她的纯真过早的衰竭。

看到颂莲挽起袖子洗手时,她觉得这个新来的女孩与自己如此的相似。同样年轻。似乎同样的家境。在一瞬间她们甚至有成为朋友的可能。

可是当“四太太”的喊声响起的时候,她几乎自卫的把她隔绝在外。

她很可怜。她觉得她的命运是这一个又一个新来的太太造成的。像《上阳白发人》中的女子,把一生未见君容归咎为杨妃之过。

她的幻想一次又一次的被这些新来的太太打破。

她觉得这个新来的太太和她如此相似。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不能代替她。

她最鲜明的标签是渴望。

她的渴望如此直白。跟老爷偷欢的时候看到颂莲进屋,她眼睛里甚至没有恐惧。直入人心的目光好像在做一件大义凛然的事。

她的渴望如此真实,即使是因为点灯被当众处置,她仍毫无悔意,她倔强的跪在雪地里,始终不肯认错。

她渴望。没有任何羞愧,因为她觉得她的渴望是正当的,几乎像一种理想。

自己点灯笼,想象捶脚的感觉。当太太们的捶脚声响在院子里的时候,她陶醉的想象自己。

她真的还太年轻,所以轻易地被卓云拉拢,并作为牺牲品。

她因为渴望而不得将愤恨转嫁于颂莲。

她至死不知道她该怪的是谁。如果真要怪,怪的是“府上多年的老规矩”;她至死也不明白,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颂莲——徘徊

颂莲刚出现的时候,还是两只粗粗的大麻花辫儿。脸上带着烈女的表情。她是个心里有成算的人。也是在乎爱情的人。她的话仿佛是说,她想嫁一个她爱的人,可是如果不能嫁一个她爱的人,就干脆嫁一个有钱人。哪怕当小老婆。这是种宁缺的态度。为了保住爱情的纯度。

她嫁入一所大宅。气派端方。

她走进大宅的时候,眼角全是自尊和不屑。可是镜头中她被挤压在墙根。又的确太渺小了。

她甚至避开了去接她的花轿。也不让管家帮她提东西。她反感这一切。

她各色。她还那么年轻。

大宅幽深。端庄森严。不见人影。一路走来只有脚步声。

她在其中穿过一扇又一扇的门。这些是她要走一辈子的路。

进入之初,甚至不知如何融入。

抬灯入院,点火,燃灯,悬挂,一干人等面无表情,空荡的院子响着每一个动作的回音。几个女人走进来,进屋说“照府上的规矩”。

洗脚,捶脚,梳头,更衣。这是一个完整的仪式。未见男主人,只见男主人的红灯笼。她脸上带着惶恐。

院落的幽兰色,其中有灯笼的红。像一个暗藏杀机的洞穴。

她觉得老爷很温柔,不管是问捶脚是不是舒服还是要她过来仔细看看都是温声细语,只有聪明人能窥视背后的杀机,把一个人慢慢磨蚀掉棱角的力道,而她尚年轻,相比这大宅。

她仿佛看见了她长长的寂寞,像镜子里自己的泪,只有灯笼陪自己欣赏。

空间和人都是这样封闭。即使读过书,那些学问在这里也是用不上的,聪明和学问不成正比。她以为自己很聪明,却不知道自己不通世故,只是凭直觉先入为主的接受卓云排斥梅姗,在受挫时毫不掩饰自己的不满;她无法洞悉这里的哲学,她只知道自己忽然成了太太,似乎应该是主人,起码应该高过一个丫鬟,却不知道她的地位远远没有稳定,随时可能坍塌;她也无法接受老爷和雁儿的偷欢,她还在徘徊中,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她不知道既然能够有四位太太,那么和一个丫头偷欢并不是不能容忍的大错。

直到捶脚的声音如筛子般响在大院里的时候,她才意识到,她开始需要这件东西。

她甚至发现,不能点灯吃不到想吃的东西。她终于有些明白。于是当有人再问起为什么大学没有读完的时候,颂莲的回答已经不再是家父病了供不起,而是念书有什么用,还不是老爷身上的一件衣裳。而当她发现布偶上自己的名字时,并且是卓云的字,她终于知道她的生存是如此的需要争斗。她慢慢开始蜕变。

假孕。这是她并不高明的手段。可当长明灯点起来的时候,她还是自我欣赏的迷醉其中。她终于开始欣赏这种争斗。

这种不高明的手段终于了解了她的徘徊。

她在不知不觉中葬送了雁儿和梅姗的生命。

她并不像卓云那样暗喜。她悲伤。她的不扯定性决定了她即使没有被封灯,也始终处于徘徊的境地。

梅姗——抗争

梅姗是陈府的一颗痣,长在最敏感的部位。

这种抗争并不是卓云式的用尽手段,而是不屈就于一个封建姨太太的位置。

梅姗历经了颂莲式的徘徊,以独有的方式坚强的在陈府中存活,不管是自我沉迷的在院子里自唱自赏,还是和高医生偷情,她都像她身上一件件色彩艳丽的衣服一样,张扬凌厉,棱角分明。

因为她尚存资本,老爷仍然保持着对她较强的兴趣,因此她不用像卓云那样因为惧怕失去而费劲心机;她漂亮,嘴角暧昧的笑带着隐晦的性欲味道;她有自己的生活;她为陈府生有一子,这是她基本的保障;她聪明,是对陈府的规矩和本相最知根知底的一个,正因为此,她不会耗尽力气去抗争;她也尽可能多的保留了她的真纯:她的真诚和刻薄都露在外面,她的抗争太肤浅,她在梅姗的新婚之夜把老爷叫走,在叫不走的时候在清晨的院落大声的唱戏,

在不想客气的时候毫不掩饰,连招呼也懒怠打,也不会在饭桌上像大太太和卓云都在老爷面前给颂莲夹菜,在点灯的时候,不会像卓云那样殷勤的笑。

她不爱老爷,她也不缺少爱。她的抗争并非自己的需要,只是成了她在陈府中的一种必要习惯。

她毫不掩饰她的寂寞,也毫不掩饰她惊人的美丽。

她是大院里最真实的人,在空旷的楼台上唱戏,不会因为颂莲上来挑衅停住,铿锵嘹亮,神采飞扬。戏唱完了,脸上的哀怨无奈也一并裸露;她不会客气的停下说话,戏也是如此。

“你想听,可我不想唱了。”这是她的生活态度。

这就是梅姗,她在和她自己的定位抗争,她还有力气。

她在规矩之中,又在规矩之外。她不是规矩的恪守者,只是在沿着规矩的边缘小心翼翼的走。

她看得最清楚,戏做得好能骗别人,做得不好只能骗自己,连自己都骗不了的时候就只能骗鬼了。

她原来想一直能骗别人,至少也能骗自己,但最后真的连鬼也骗不了,抗争的结果是,香消玉殒。

卓云——臣服

她的欲望很大,她一直在挣扎中,可这种积极的挣扎实际上就是一种臣服,对自己姨太太身份的臣服,她沉湎与其中不能自拔,这是她毕生的事业。

和大太太比起来,她更像一个当家太太。

她懂得这个院子的处事哲学,笼络新人,孤立排挤。

她活在外面的是一张假面。

只有她一个人,在点别院灯的时候知道谦和的对笑。但只有她一人,心里真正的难受。

她是最真心在乎老爷的人,她会在老爷面前给颂莲夹菜,因为老爷说大家要好好照顾她;她会带着一点炫耀去找颂莲剪头发,因为老爷说头发短了会显得年轻。

但在乎并不意味着她爱。她并不懂得爱。是她需要。她除此以外一无所有。但是她懂得,哪院点灯哪院就可以点菜,点灯的太太连下人都会高看一眼,点灯就意味着能在陈府中得到真正的地位。

她是最锲而不舍的一个人。她臣服于作为男人衣服的定位,并把一切努力当成理想。她不但像大太太那样保全自己,还要争取更多。

她默不作声的解决了所有的障碍。

到底谁真正的聪明呢?颂莲?梅姗?如果论争斗的技术,只有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了。

只是她不知道,她马上就要垂垂老去,无论她怎么挣扎,她最好的结果,不过是成为大太太。

大太太——心死

她甚至没有名字。眼睛里没有光彩。她是唯一一个听到哪院点灯的时候,脸上的表情丝毫没有变化的太太。

因为她知道不可能是她。

她毫发无伤的在陈府活到那么大年纪,早已经被磨砺出坚硬的心。

还有,没有人知道她有多大年纪,是真的垂垂老暮之人,还是因为丧失了希望。

她脸上的皱纹更多的只能依稀让人想到老爷的岁数。

话很少。表情很少。她最为深切的反应,也不过是承认自己早就是老古董了,预言陈家早晚败在这一代手里。

有意思的是,在她一字一句缓缓慢慢与颂莲对话时,背景中的两个丫头也缓缓慢慢的擦拭着房间里的物件,虽是年轻的女孩,却像是慢动作。

有意思的还有….身份确认,字里行间的话,大太太更像是一个母亲。

在这个中国封建时代的浓缩院落,大太太艰辛的母仪天下。这时我们想想,其实为什么皇后总那样尊严神圣,是因为她屏蔽了人的正常欲望。

她从颂莲式的徘徊,进入梅姗式的抗争,经过卓云式的臣服,欲望已经磨蚀。

当她不能占有自己的丈夫时,最好的心态莫若把他当作儿子。这时欲望消失。她得以保全自己。

当颂莲厌恶她的老气时,她并不知道,在这个院子里,最好的生存法宝就是,心死。

五太太

如同春夏秋冬又一春。

从渴望到进入,从徘徊与抗争到臣服与心死。又是新的轮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青春由我导演作文

全文共 639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懵懂的时光已悄然逝去,纯真无邪已定格在过去。时间如白驹过隙,匆匆而过,当年那个不懂事的小女孩,现已变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青春如霓虹灯般绚烂,却逃不过那繁华背后的苍凉,从我们懂得什么是微笑背后的忧伤那一刻起,我们,便踏上了一条叫做"青春"的未知路。而我们的青春要由谁来做主呢?当然是我们自己!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总是离不开爸爸妈妈,然而他们也把我当成宝一样捧在手上,一直抱着我,不会让我受一点儿伤。要是咳嗽感冒了,他们会着急地带我去打针吃药;要是发烧了,他们会没日没夜地照顾我;要是我哭了,他们会哄我开心。

在我7、8岁左右时,他们对我还是很关心,有时会让我讨厌这种感觉,不过有时会觉得很幸福。记得有一次我因感冒引起了发烧,又因考试考得不好导致心情不好,一回到家就开始乱发脾气,而爸爸妈妈却没有因此而生气,而是找我谈话,安慰我,还去买药给我,连夜在床边照顾我。现在想起来,觉得挺幸福的。可后来,他们却很少再让我出去了,就只让我在家里看书、读书、背书、复习……那一刻,我真的觉得很讨厌这样没有自由的感觉!所以,现在的我既然已经步入青春,那么我当然想"我的青春我做主"!

现在,我已渐渐长大了,长成了一个比以前更成熟的少女了。但爸爸妈妈对我的关心却没有因此而减少,甚至关心得让我无法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我不想再这样下去。我终于跨过了童年,现在已是一位青少年,还正处于青春期,处于叛逆期,所以我自认为,有许多事已经不用受到父母的摆布和干涉了,还要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我的青春我做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当导演的梦想

全文共 746 字

+ 加入清单

在一条由红毯铺就的大路上,走着一位刚刚"进军"娱乐圈的金牌导演。只要是她执导的电影,没有一部票房低过一亿。现在,她刚刚自导自演的新电影又在电影节上获得金奖提名。想知道她是谁吗?她就是我所期望的多年以后的我。

成为一名金牌导演是我一直以来的理想。我喜欢电影,我想拍出票房过亿的电影,我想拍出让世人为之称赞的电影,我想成为像张艺谋、冯小刚一样著名的导演……自从我确定了这个理想,这些话就成了我的座佑铭,一直激励我前进。

我从小就酷爱电影,一看到电影我就会高兴得左蹦右跳。到了大一点儿的时候,我的"小导演"天赋就显露锋芒。有没儿没事儿的,就会把全家聚集起来,按照我编的"剧本"让家人去演。家人累得不成样子,我还要把他们揪起来重新拍。八九岁时,我并没有像其他小孩子一样改变儿时天马行空的幼稚想法,我还在为我的导演梦而努力。学习之余,我还是以摄像机为友,拍下身边的一点一滴。拍成的作品送去比赛,失败了也不气馁,再提起摄像机接着拍。这就像我生活的一部分,不可缺少。

几年过去了,我拍的作品没有一个得过奖,我心灰意冷,放下了曾经无比喜爱的摄像机,心中的那个导演梦渐渐被遗忘在岁月的奔流中。直到有一天,我在邮箱里发现了一封被我忽视了许久的邮件,一封拍摄作品获奖的确认邮件。我的作品获奖了,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奖项,但对我来说却是一个期盼已久的鼓励和肯定。这个突如其来的好消息又重新燃起了我对摄像的激|情,我又开始为儿时的那个梦努力。

巴金爷爷说过:"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就会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之中。"对啊,我应该加倍努力,不能让理想变为泡影和空想,不要让追随之舟停泊在幻想的港湾,而应扬起奋斗的风帆,驶向现实生活的大海。我坚信,辛勤的汗水会浇灌出成功的果实,我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实现我的导演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年王一淳导演处女作《黑处有什么》观后感

全文共 2928 字

+ 加入清单

王一淳导演处女作黑处有什么》,在First青年电影节上首映后就有观众反映,该片可谓是“中国版的《杀人回忆》”。这种称号似乎在近年来被频繁使用,宣传国产犯罪题材影片,如宁瀛导演的《警察日记》(2013)以及张秉坚导演的《东北偏北》(2014),但看完以上正片后不免让人觉得这种宣传有失偏颇。对于《黑处》,从其上映前20天官方发布的预告片来看,预告片呈现的声画结合的完美视听语言确实与奉俊昊独特的作者风格很相似,而正式上映时观看正片(确切地说是影片的前半部分)会发现,片中许多情节设置,如频发的强奸杀人迷案、停滞的案件侦破工作和愚昧的地方社会风气,都与《杀人回忆》中的部分情节一一对应。但不同的是,《黑处》中导演在向观众简要介绍案件之后,突然笔锋一转,开始讲述少女的青春故事了。直到最后影片也没有明确告诉观众凶手是谁,只用两行字幕大致交代了案件的后续,影片便戛然而止。

观看完这样一部反类型影片,留在笔者脑海里的并不是对凶手真身的疑问,而是影片呈现的大量90年代文化元素:小虎队的流行歌,老旧的收音机,学习赖宁的口号,模仿港台剧中黑社会的少年、废弃的防空洞、随身听等等。可以说,导演通过对90年代文化元素的选取、复制与重构,展现了某种独特的怀旧情结。依托主角曲靖的视角,影片让观众目睹、经历和感受90年代的中国社会,它的转型与束缚,以及它所蕴含的美好与黑暗。

影片故事发生在1991年。彼时中国正处于“七五”计划产生的诸多影响中,国民经济比例失调、89年的政治风波等一系列问题也使得改革开放陷入十分严峻的局面。但这一时期经济依然保持较高增长,社会的意识形态领域也在逐步放开。以此为出发点,导演选择了以下几个方面,以期重构这一特殊又复杂的社会局势。

1.性压抑下的个体与社会

性是能够表现社会开化过程的题材。辛亥革命摧毁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但十年文革又使禁锢思想逐步回潮。改革开放带来了西方性文明,全国严打又让人们的情绪紧绷起来。在如此复杂的社会环境下,社会整体对性的态度掺杂着渴望与抵制的双重矛盾心理,这种扭曲的态度在片中也有所体现:两个小青年在女厕所偷窥,被抓后蹲在马路边示众;养老院老头要曲靖关上门读《金瓶梅》,读完后还欣喜地吻她的额头;曲靖并不介意与男生交往,但父亲被痛斥道“男女间从来都没有纯洁友谊”。强奸杀人案件也可视为性压抑导致的严重社会问题。

从社会个体的角度看,曲靖在性觉醒的成长经历着困惑和阵痛,这与时代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曲靖不懂母亲的月经带为何物,打开字典查找“强奸”的含义,又拿起书本研究女人生孩子的过程。她对性充满未知和好奇,但这些并没有得到父母正面的回答,此时班上的留级生张雪成为了她性觉醒的契机。张雪有着能够戴胸罩的成熟身体,漂亮的波浪卷发和魅惑的鲜红色指甲。曲靖仰慕张雪作为成熟女性的美,但家中父母的传统与专横又让她对女性的成熟产生嫌恶的情绪。这种心态极其完美地表现在曲靖烫了头发,又生气地将刘海捋直的情节中。而当张雪失踪后,曲靖偷偷在脸上涂粉,照镜子梳妆打扮;在梦中曲靖梦见张雪坐在防空洞里,身边的几位男性在帮她梳理头发,鲜血在她的胸口流淌。这时曲靖醒来了,身下一片鲜红。两场戏的转场将曲靖对张雪的迷恋、曲靖自身的生理成熟以及杀人悬案巧妙结合在了一起。

被父亲禁止与男生交往的曲靖,最终在放映《蜜桃成熟时》的地下影厅里目睹了男女间赤裸裸的真相。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人们无法通过正确的渠道了解性,导致自身产生片面和偏激的认识,从而引发社会问题。这让人不禁想起李安在《喜宴》(1993)中说的那句台词:“这是中国人五千年性压抑的结果。”

2.教育体系与刑侦制度的落后

1983年国家首次提出“严打”这个概念,并进行第一次“严打”;第二次“严打”在1996年实行,其宗旨是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分子,破获案件要一律从重从快处理。影片故事发生在两次“严打”之间,也或多或少反映了这段历史时期下中国刑侦的部分特点。片中,杀人事件发生后,曲志成和张树林所在的公安局抓获了一个嫌疑人,但因证据不足而将其释放;而后杀人事件再次发生,公安局领导们承受着巨大压力,并给两人下达了最后通牒。此时张雪的失踪引出了赵飞的存在,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赵飞竟被当作嫌疑人抓进了公安局。可以说这是时局诞生的一个间接结果。但与内蒙的呼格案和河北的聂树斌案不同的是,片尾的字幕提示告诉观众,赵飞在被关押两年后而得到了释放,这是个相对乐观的结局,也足以体现主创们为了影片过审而做出的妥协和努力。

同时,影片花了较大篇幅描写曲靖的家庭关系。母亲登场时的言行表现了其重男轻女的守旧思想,而父亲与母亲之间从未停止的争吵也反映了夫妻间存在着随时可能引爆的诸多不和谐的导火索。曲靖家庭成员间的这种关系,也体现在张雪及其家庭中。张雪的母亲在片中是缺席的,父亲对张雪的态度是不管不问,直到女儿失踪了才发了疯一般对同事大打出手。可以看出,父母不懂得如何正确地向子女表达关爱,处于青春期的少女在家庭教育中得不到慰藉,而学校教育的失衡也完全失去了学校应有的价值。任课老师对学生采取专制统治,不允许任何异议存在;学校领导尽心尽力地响应上级号召,要求学生们擦脂抹粉戴着头套去敬老院表演,还装模作样地给学生颁奖——在这场戏中,曲靖戴着头套上台领奖,但她知道自己是因为怀疑养老院老头是真凶才去帮忙的。这场公开领奖反倒成了一种秘而不宣的讽刺。

3.生活中的黑暗

直到曲靖收到一封来自远方的明信片,导演也没有告诉我们凶手到底是谁。在凶手几乎缺席的情况下,凶手的影子又时常萦绕在曲靖身边。片中许多极具暗示性的场景设计给观众一定的想象空间。如曲靖在张雪家门口驻足的那场戏中,位于画面前景的曲靖在阳光下散发着青春活力,而在背景的角落处有个人躲在墙后面正盯着曲靖,并且尾随曲靖走出画框。诸如此类的细节设计诱使观众参与了猜测凶手的游戏,另一方面也在给观众某种暗示,即危险和未知一直离我们很近。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擅长描绘“生活中的恐怖”的黑泽清在《X圣治》(1997)中讲述的那些被随意操纵杀人的普通人。真正的凶手既不是他们,也不是操纵者间宫,而是那个压抑、毫无信仰的社会环境。而在《黑处》中,真正的黑暗则是由于时局而引起的人们对欲望的无所适从以及对个体尊严的随意践踏。它们只是静静地在黑暗中存在着,等待着爆发的那一刻。

本片煞费苦心地重构90年代的中国社会,其目的既不是赞颂那些美好的事物,也不是站在批判的角度审视那些黑暗的方面。正如导演在点映场回答观众提问时说的,本片冷静地选择怀旧的姿态,只是想提醒观众,记忆中始终有一些不太美好的东西,比如周围人遭受的冷暴力,缺乏尊重的教育等等,这些一个个小的冰冷的粗暴,实际上也就是恶之花诞生的土壤。

影片临近结尾处的一场戏令人印象深刻:已经读高中的曲靖坐在客厅里,一边吃水果,一边有一腔没一腔地回答父亲的问话。她对这些问话已经太过熟悉,以至于都知道父亲下一句会怎么说了。曲靖流露出的自我和冷漠,或许正是经历了压抑和迫害后的社会的真实写照。片尾处曲靖在茫茫的芦苇地里前行,此时的她如同当代社会,社会在前进着,人也在成长着,但前方有什么未知的黑暗在等待我们,我们不得而知。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冯小刚导演的电影《芳华》观后感

全文共 4640 字

+ 加入清单

冯小刚导演电影芳华》在我们熟悉的旋律声中展开了。不同的故事情节,伴随着不同的旋律。不同的旋律,烘托着不同时期主人公的情感。《芳华》的故事是平淡的,旋律是优美的。优美的旋律不仅唤醒了人们的记忆,也勾起人们内心深处某些难以言表的柔情。

在此,小编整合了观影人比较有感触的观后感,从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对电影《芳华》不一样的理解体会,以及对岁月、对人生的感悟。

《芳华》观后感目录

一、温暖平和是岁月之礼

二、芳华过后说“芳华”

三、每个人都要努力坚强地活着,这就是人生

四、每个人的命运取决你自己做人的原则

五、芳华易逝,青春会老,岁月会去,时空难曲

篇一——

温暖平和是岁月之礼

《芳华》把最后的画面定格在刘峰和何小萍在车站座椅上相拥而坐,悠扬唯美的歌声《绒花》和画外音同时响起......我突然间觉得这画面是那么美,美得不忍心让它逝去。

这是两位历经了岁月风霜经受了生活折磨而依然热爱生活的人,刘峰的好,何小萍懂得;何小萍的苦,刘峰懂得,两个相依为命的人不需要更多的言语,这是刘峰和何小萍最好的结局。

“他们话不多,但是看起来比其他人更加知足,待人也更加平和”,片尾那段画外音诠释着一个好人内心的温暖,这是上天赐予好人的礼物,收获内心的充实和温暖,物质上贫瘠,但内心富裕、温暖有力;于他们而言,他们的灵魂属于自己,属于自己坚持的信念和自己想要的美好。 他们抓住了自己能够抓住的幸福,拥有了自己所能拥有的生活,也并没有放弃自己不该放弃的坚持。

因此,片尾曲出来的时候,我还是把眼泪忍回去了,在我看来,这是他们最好的人生,平和知足内心富裕有尊严。

《芳华》是一部把很多人都看哭的电影,《芳华》拍的是谁的人生,为何能赚走这么多眼泪?

刘峰,一个愿意付出的人,一个愿意帮助他人成全他人的人,一个善良的人,却命运波折生活困顿。一个处处帮助他人的好人一次次错过机会,一次一次地被社会大潮推着向前行走,接受一次又一次并非自愿的改变,用尽了全力,却并未得到常人眼里所谓成功的人生。电影看似在表现好人刘峰的命运,实则是拍出了所有普通人的人生。《芳华》温暖平和是岁月之礼

写实的电影击起大家的共鸣,这便是冯小刚的厉害之处。在时代大潮面前,文工团不想解散也要解散;在工作安排面前,你不服从也必须服从,让你上战场,让你下医院,让你当英雄......普通人没有能够扭转趋势的大潮,也没有能够对抗强大的团体,唯一能够保存的或者就是自己内心的那份坚持。

人生的芳华时代,理想飞扬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或大或小的梦想;年轻的特点就是对社会认知不够,幻象美好。可历史的现实是,在时代大潮面前,没有多少人能够先知先觉,也没有多少人不会迷失,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实现完美转身,绝大多数的人都要接受普通人的命运。《芳华》温暖平和是岁月之礼

所谓普通人就是,总有梦想遥不可及;比如林丁丁,梦想可谓破灭了一次又一次;比如萧穗子,心爱的人最后成了闺蜜的老公;又比如刘峰和何小萍,现实生活里的种种艰辛和不易。这些普普通通的人,这些现实生活里的你们和我们,都在经历着冯小刚镜头下的人生,只是时代不同而已。

冯导对人生的感悟入木三分,他永远会站在一个合适的地方,指着前方告诉你,这才是生活。《芳华》的创作是贴近生活真实的,不同于陈凯歌的作品。我曾经和朋友笑谈,如果把他俩比作画家,冯小刚是写实派,陈凯歌则是抽象派,写实派的作品比较容易被读懂,更易被接受,但要出精品确也需要厚实的功力,而冯导在我眼里是功力深厚的一位。

篇二——

芳华过后说“芳华”

群中众同学先我看了电影“芳华”,多有评价。今日中午我特意买票一睹“芳华”,领略到编剧导演的确大手笔,不同凡响的震撼!

我已是过了芳华之年的人,也曾有过青春和梦想,几十年的人生经历令我懂得了人生乃美丑并行的真谛。

冯小刚的过人之处,便是将丑恶的时代与美丽的年华相交织地去表现使人欲哭无泪,观者虐心的史实,即有深层次地挖掘:一尊雕像,一手遮天的年代,影片开始诱人眼球的是充满青春活力的女孩子们的优美舞蹈,演绎的却是人格的扭曲,人性的泯灭,以强欺弱的故事。

刘峰,一个学雷锋的楷模,因表达纯洁的爱情被看若大逆不道,受诬告而下放至伐木连,文工团长利益之间可以慷慨激昂地鼓励女主人公的斗志又因其“不听话”可以翻手将其驱赶下卫生院。

试想,如今于众目睽睽下跪地求婚的年轻人,会怎样去理解那个无法理解的事实呢?

无厘头的时代就会产生幼稚可笑的行为,决定着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当然,冯导的出手也为着票房的利益考虑,手法隐晦却刺痛人心,令各类观众自我揣度而争奔走焉。从这部影片,人们会嗅到时代的丑味道,美丑并行派生出善恶同举。如战争的残酷无情,在血淋淋的战场九死一生,失去一条手臂的英雄,归来生活困苦,工资无保障,在社会上还要接受不平等待遇,这究竟是好人无好报的谶语还是某方面的不作为呢?政策,待遇关系到民心民意,人性,权利,令人深思。这是否也是影片的鞭挞之处呢?

主人公的结局让人略有欣慰,但影片的主题带给人们的是莫大的悲伤!这也可以说是冯导的用心所在吧。

至于影片的艺术手法还是风格独具的。色彩鲜艳,对比度突出,中近景的拍摄,画面设计大胆创新。

冯导的“芳华”以成功告终,但我认为影片最大的亮点是告诉人们,要抑恶扬善,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

篇三——

每个人都要努力坚强地活着,这就是人生

历史的每个阶段,都有它的标签,或是太平盛世,或是朝代更迭,或是马革裹尸,或是歌舞升平。在和平年代,透过大屏幕走进历史,沉下心来,也能嗅到几分历史的气息。

那是个激昂澎湃的年代,《芳华》里的主人公们生活的场景看似平和,但周遭环境处处透露压抑感,它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观众:现在是战争时期,生存问题依然面临威胁。平凡朴实的老好人刘峰,淳朴坚韧的农村女孩何小萍,一心想往高处攀爬的林丁丁、心高气傲的郝淑雯、理性善良的萧穗子……每个人物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人性有正直也有扭曲。

电影里有主角和配角之分,亦有正邪之分,然而站在剧中人物的立场上,每个人都是生命的主角,如若大家都通过自我的目光去审视人性,似乎能得出千百种答案。无论是追逐富裕还是平淡,宣扬正义还是崇尚邪恶,修成高雅还是沦为俗人,人所求的大抵都是一个活着——以自己最想要的姿态活着。在走向未来的路上,极少有人能得偿所愿,或多或少留有遗憾,如同上天跟人开了个没有营养的玩笑。

影片很短,只有两个多小时,它又很长,承载了一段冗长的岁月。在荧屏里,它是小圈子的人生百态,在历史中,它是大社会的时代缩影。到了快完结的阶段,更多的故事却还没讲完,只因旁观者无法窥见他人全貌,当局者也无法评判自我得失。虽然不幸的事总在发生,但每个人都还是在努力坚强地活着,这就是人生。

电影很仁慈,仿佛把战争的残酷性隐藏了大半,那个时候的人们既不能掌握自己的生命,也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他们在时代的齿轮里艰难独行,他们看不见前路,却从未泯灭追寻的勇气。没有谁的人生是不辛苦的,但生活中和平年代的人们,已经比前辈先烈们幸福了很多很多。所以,既然生而有幸,便更好地活着吧。

篇四——

每个人的命运取决你自己做人的原则

很久没看电影了,闲来无事,正好有空看正在各大影院热播的冯小刚导演的电影《芳华》。

《芳华》是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讲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充满理想和激情的文工团,一群正值芳华的青春少年,经历着成长中的爱情萌发和因时代的变化而充满了变数的人生命运。

影片中的两位主人翁善良且乐于助人的刘峰(黄轩饰)和从农村来的被女兵歧视和排斥的何小萍,意外的离开了浪漫的文工团。

刘峰是文工团的活雷峰",文工团的什么事都少不了他,吃饺子他吃煮破了的饺子皮,好的饺子留给别人;战友结婚买不起沙发他给战友做;甚至文工团的猪跑了也要他去追回来。在抢险中腰受了伤,队里为了照顾他让他进修的名额他也让给别人了,然而就这样的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却因为抱了下喜欢的人就被调到边远的滇越边境,这样他也没有一点怨言。在战场上失去了右臂,但他仍自食其力,活出自己的尊严。他的善良终究有好报,二十年后重病在身仍有何小萍照顾,相伴终身。

何小萍从农村到的文工团,在家里,母亲和继父不喜欢她,弟弟妹妹欺负她,亲生父亲在她六岁那年再也没有见过。她以为来到队里就没人会期负她,然而并不是她想象的那样,因想早些拍照片寄给自己六岁后再也没见过的父亲,所以偷穿了室友的军服照像,之后确被室友所排斥,甚至没有人愿意和她跳舞,嫌弃她身上有汗味。在文工团里,只有刘峰一个人对她好,所以在刘峰被发配到伐木连时她去送他,当刘峰被发配"到代木连之后她对文工团的所做所为不满,因此在此之后她有机会出演A角机会的时候确故意装病放弃了。因此而被调出了文工团。

影片除了至真善良的刘峰,明白的何小萍,当然还有利已的刘灿,只看好处的林丁丁等等。独白声中影片落下了帷幕:“每次同学聚会,别人都是一脸沧桑抱怨着生活,而只有刘峰和何小萍,却显得平静温和,看起来比别人更幸福。”

也许这就是看完电影后的应该思考的吧。刘峰和何小萍看起来比别人更幸福。人活着有几种:善良地活着;明白的活着;幸福地活着。我们虽不能象刘峰那么任劳任怨、大公无私、极度善良地活着,但可以象何小萍那样明明白白地活着,对自己好的人好。每个人的命运取决你自己做人的原则。

电影《芳华》确实是一部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的优秀作品,它没有对历史与现实进行简单的评价,而是将历史与现实如实地再现在观众面前,通过对人物行为的描述,让观众自己去辨别,去分析在不同背景下的人物,他们的所作所为,对与错,真与假。

篇五——

芳华易逝,青春会老,岁月会去,时空难曲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铮铮硬骨绽花开;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滴滴鲜血染红它。

人生,就如这首《绒花》所唱的:

青春时期的年华,就是生命这颗种子的花开;

无论遇风还是雨,它都铮铮铁骨般地绽放着;

随着风吹和雨打,总会被岁月的滴滴鲜血染红、受挫、变老。

《芳华》让我想到了《芳菲天涯》四字。

那是1998年暑假,18岁的我在南京读中专期间留校打工、帮老师收拾旧书去卖给废品回收商贩时发现的。

封面上的“地质”学校和“芳菲”二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很好奇:芳菲二字最初给我的感觉是一幅鲜花盛开、蝴蝶飞舞的美丽烂漫的画面,这与艰苦的野外地质工作有什么关系呢?

《芳华》又一次让我深刻地领会到了《芳菲天涯》的真意,那些从事野外地质勘察测绘工作的校友们的人生,正是绽放在海角天涯的人生芳华。《芳华》中的每首插曲,都能唤醒我的青春记忆。我的母亲就是那个年代那群“文革学生”中的一员,小时候天天听她唱那些歌。

《芳华》中何小萍的经历,也是我自己有过的经历,在我初二那年转学到另外一所中学的时候,新学校的学生们也都像电影中一样对我围攻、恶搞、嘲讽、看不起,在那一年多里,但凡对我说过一句关心的话、帮过我一点微不足道的小忙、认真地把我当人看的那几个有着善良之心同学和老师,我是最难忘的,就像电影台词中所讲的:经常被人欺负的人才更能感觉到善良的存在。

芳华,1980年出生的我,已近不惑之年,按正常的人生长度,已经到了年华绽放的高峰顶端,接下来,将会有“滴滴鲜血染红它”。

芳华易逝,青春会老,岁月会去,时空难曲。

《芳华》让我们深切地重温了一下过去,那个年代,那个社会,那个生活,那段年华,那段永远也回不去了的、却又已成为既定事实的刻骨岁月。未来,充满希望、幻想、美好、期待,但,未来是不确定的,从这一点上看,《芳华》中的点点滴滴,更值得我们珍惜、可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假如我是导演作文

全文共 406 字

+ 加入清单

假如我是一名导演,我会拍一部名叫《星际大战》的电影。

电影写的是一个强大的星球银超蓝星,因为实力太过强大,所以就萌生了向外扩张的念头,说做就做,他们派出了三百艘,行星级母舰——有好几公里长,三百艘主炮齐发,一瞬间就能毁灭一个月球大小的星球,这些母舰在宇宙里到处游荡,后来他们发现了一个星球——五百年之后的地球,这个星球的美丽让外星侵略者都惊呆了,他们立即决定拿下这个星球。于是,这些人派出了上千个满载士兵的飞船向地球飞去,密密麻麻的像蝗虫一样,地球的人们,拿出了激光枪派出宇宙飞船来与外星侵略者作战,但地球刚研究出宇宙飞船,又怎能是外星侵略者的对手呢?所以人们不得不排出最后的底牌,恒星级母舰与宇宙飞船抗衡,那恒星三阶母舰足有一百多公里长,十几公里宽,母舰与那些星际母舰对战,终于,行星级母舰被消灭干净了,但恒星级母舰也几乎成为了一舰废铁。

人类终于战胜了外星侵略者。怎么样?好看吧!等它拍成电影时,你们可要来看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金铁木导演的纪录片《大明宫》观后感

全文共 341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搜罗了很多以唐朝为背景的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特别是关于西域的。每每欣赏总会让人感到一种愉悦的忧伤。

我羡慕唐朝的豁达,上到帝王群臣,下至黎明百姓,处处都体现着一种催人向上的精神气。这种包容自信是我们丢失了许久的东西。我们渴望再次拥有它。日本人说现在的中国人已经没有了精神气,所以不值得尊敬。在这一点上他们是一语中的,中国,中国人所传承的精神气已经丢失百年,民国再复苏,马列主义又将其洗了个底朝天。少了精神气的中国几百年来没有再出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艺术家。

我羡慕唐人,羡慕他们的精神世界。尽管我们当下生活水平远高于唐代,但如果给大家一个穿越的机会,我想大多数人是愿意回到唐朝,生活在一个自由包容平等交融的国度。在那里有充足的机会能够学习,能够看到世界各地的文化,艺术平等地交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我的青春由我来导演作文

全文共 914 字

+ 加入清单

生命中总会有那么一段时光,充满不足,可是我们除了勇敢面对之外,别无选择。有人说,痴迷上一个故事,是因为故事中深藏着一个自己。固守着一座城池,是因为城池中缱绻着一段回忆。而我们亦是如此!青春,是我们最叛逆的阶段,亦是我们的代名词。青春,是我们飞扬的日子,亦是我们记忆中最美的时期。

我看过几部关于“青春”的电影,他们的青春都不一样。叛逆如《我们都是坏孩子》,它主要讲述六个以叛逆为宗旨的90后艺校女生,从校园到社会坚定地迷失在一步一步的学坏过程中,有笑有泪,诠释了90后被称为“脑残的一代”。虽然她们最后改好了,但是遗憾和悔恨究是不能抹去。我喜欢里面的主题曲《寂寞》,感觉歌词形容的很像我现在的感受。歌词是这样唱的:“我很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快,青春就这样被掩埋,化成一颗尘埃忽然砸下来,我还没准备的现在,……我像一片叶子飘飘荡荡何时落下来,你哭的事总有一天会笑着说出来,只是寂寞还不曾离开。”它唱出我们这一代的内心感受。

虽然我不会像她们那样,但也好不到哪去!刚上初中那会,我就开始堕落了,我迷上了小说,恋上了周公。这是我从没有想到的!青春叛逆期就这样无声无息地降临我身上,而我却浑然不觉。我从一个好学生变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父母老是说,这个不可以那个不可以。作为处在叛逆期的我总觉得很刺耳,把它理解为他们是想要限制我,所以他们说东我说西,只有了这样我才会觉得我能摆脱他们的控制。青春期总是许多奇怪的想法,那段时间我沉迷于小说的世界里,不能自拔,上课打瞌睡也是常有的事了,刚开始时,我有想过抽身但终抵不住诱惑,从此一蹶不振,就这样颓废的度过我一大半的青春,直到那件事的发生,我爸妈和村里许多人发生激烈的争执,其中包括我的大伯,这场风暴持续了半年之久,至今都没和好,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什么人都不能依靠和相信,能相信的只有自己,经这事后,我幡然醒悟,有个声音告诉我,你必须强大起来,这样才能保护你要守护的人,他们在慢慢老去,你不能再让他们为你再添一缕银丝了。

于是我抛开了小说,打跑了瞌睡虫,转身投入书海之中。

我不后悔有过那段迷上小说,恋上周公的日子,因为他们也为我的青春画册画上了一道彩色,这才使我的青春更加美好,我的青春,我来导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