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评述辛亥革命(精选20篇)

片场的灯已重新开启,电影《辛亥革命》已经播映结束了,但那滚滚的硝烟,那慷慨激昂的话语,却仍萦绕在我的心头。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评述辛亥革命,欢迎阅读。

浏览

7878

作文

223

辛亥革命博物馆观后感

全文共 1152 字

+ 加入清单

着历史的轨迹,我走进了辛亥革命博物馆,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了在这浓缩了的历史河流中穿行、体验。通过一件件实物的展示,让我更深刻的感受到那一段历史的动荡,艰险和国家命运的茫然,同时也让我看到了忠心爱国的革命党人的那一份火热的爱国之情,深深的感染了我。

他们当时的物质生活上是简陋的,他们的武器装备是落后的,但是他们的精神世界是丰富的,他们的灵魂是伟大的,他们凭借着他们的那份爱国热情,冒着随时都有丢掉性命的危险,在探索祖国前途命运的道路上,勇敢的向前冲去,由于他们一代又一代的热血儿女的努力,终于推翻了封建主义社会制度在中国近两千年的统治,极大的解放了人民被禁锢了近两千年历史的思想,敲醒了中国人民求得民-主自由的欲望,激发了中国人民独立翻身的热情,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转型加足马力,又经过几代人的探索,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社会主义制度。这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稳定,幸福的生活。我们应该时时刻刻牢记我们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要珍惜我们幸福时光,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尽我们一份力量。

虽然他们的生命已经不存在了,但他们的精神还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正在也将长久的影响激励更多的华夏儿女的爱国热情。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纪念中国共-产-党90华诞,来自大江南北的人们怀着深厚的感情,纷纷来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嘉兴南湖。

今天在综合党委张青书记带领下,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南湖革命纪念馆,缅怀南湖革命英雄事迹。我们25位要求入党积极分子与党员一起,浩浩荡荡地来到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

我们乘游船来到“南湖红船”嘉兴南湖中共“一大”会址诞生地。一条普普通通的小小船展现在我眼前,它的出现让所有参观者不约而同地停留下来拍照留影,感受红船的精神。就是这条小小游船造就8千余万的大党,当年十几位热血青年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中国开始了崭新的一页。

然后来到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新馆展览的主题包括“开天辟地”和“光辉历程”两大篇章。走进圆形的展视厅,头顶通红的圆球中拥有我们庄严神圣的中国共-产-党党徽、运用三维立体影像等高科技手法展示。在大厅顶上乌云密布,耳边炮声阵阵,好似回到了革命先烈战争年代,水深火热之中惟妙惟肖地描述出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等重大事件的模拟场景,出现在我们参观者的眼前。

此次参加南湖革命纪念馆让我们感受颇深,深深地了解到,我们现在拥有的无忧无虑、安居乐业生活,这一切都是党的几代领袖们、无数革命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今天。我们要把前辈遗留下来的遗愿,牢记心头,时刻准备着。我们要努力学习,脚踏实地工作 ,服务群众,乐于奉献,安慰地下先烈。希望早日加入到党的组织生活中,接受党的教育,党的召唤,改掉落后的一面,全心全意投入到为党的事业工作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1000字,小学参观辛亥革命博物馆有感

全文共 1353 字

+ 加入清单

听说要去参观辛亥革命博物馆,心中一阵激动。来武汉这么久,一直都没有机会。于是我放弃接种疫苗,随国防生营一起来到这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地。

博物馆的主体建筑称为红楼,原为清咨议局,辛亥革命胜利后改为鄂军都督府。大门入口处,有一尊孙中山的雕塑,高大威武。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并取得胜利,推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腐败清政府的统治之下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外国列强的凌辱,清廷的对外乞和、对内压榨,使得五千年的文明古国遭受到从未有过的摧残!自此,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解放国人拯救中华而不懈奋斗!

当时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就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所进行的一场武装革命。它的意义无疑是巨大的:从此帝制被推翻,清廷走狗被赶下台。

革命先烈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让人崇敬,但是在革命斗争中我们看到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软弱性。资产阶级未能充分发动群众,以致革命不够彻底;又是因为他们的软弱性,将革命的胜利果实拱手让人,最后失去执掌政权的机会。这些都让人扼腕不已。

当然从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看,任何一个国家的革命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从英国的光荣革命到法国大革命,哪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没有经历漫长曲折的道路?没有流血牺牲,革命怎么会胜利?没有曲折斗争,革命又怎会彻底?

资产阶级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虽然被贼人窃取,但它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无产阶级的革命。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让无产阶级作为一个全新的阶级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无产阶级掌握着先进的生产力,是最富有革命性、先进性、组织性的阶级。他们饱受压迫与剥削,这使他们斗志高昂,越战越勇。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他们压抑已久,终于在此刻爆发了!

1921年7月,一个中国历史上最具革命性、先进性和最伟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这是中华大地上的一声惊雷,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中国的革命焕然一新。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广大的无产阶级进行了不折不挠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在崇高的革命理想的引导下,他们最终推翻了压在国人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充分发动群众,是一场人民的革命,这相对于辛亥革命而言是空前彻底的。

此次参观是对我们情操的一次陶冶,是对我们人生的一次洗礼。在缅怀革命先烈的同时,作为一名国防生,我又深感身上所肩负使命的沉重。历史已经证明: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立足于世界,在世界事务中拥有话语权,就必须拥有强盛的国力和强大的国防。立志献身国防的广大国防生,更应深感责任重大。

“弄潮儿向潮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老一辈的优良传统要靠我们去继承并发扬光大,未来的奋斗目标要靠我们去实现。我们只有珍惜宝贵的青春年华,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高昂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中去,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把今天的理想变成明天的现实,切实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才能无愧于殷切期望我们的革命先辈,无愧于养育我们的伟大祖国和人民,无愧于我们所生活的伟大时代,无愧于国防生这个光荣的称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纪念辛亥革命胜利105周年优秀作文

全文共 2061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如果没有优秀文化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就不打自垮。

辛亥革命离开现在105周年了。岁月更迭,历史远去。岁月可以改变沧海桑田,但是永远无法抹去历史在此间留下的烙印,那震耳发聩的枪声将永远定格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可以这样说,随着硝烟散去的那一刻起,人们就一直在探究这段历史以期从中吸取有益的借鉴。

1911年的10月10日这一天,古城武昌城头的枪声震撼了全中国,全世界。它敲响了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制度覆灭的丧钟,引发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伟大变革。这枪炮声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光荣与骄傲,也不仅仅是丰厚的物质文化财富,更是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的卓越贡献和光辉的业绩,这场革命所产生的伟大而深远的影响,是永远不可磨灭的;它所留下来的宝贵的历史经验教训,也为后人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它推动历史前进的伟大意义,它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永载史册,彪炳千秋。

纪念辛亥革命105周年的今天,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作出更加符合实际的评价。《礼记》中有一句话,叫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正是这一信仰的坚定实践者。我觉得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主要在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人文精神在中国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历史的前进,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谁就会变成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都会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袁世凯的皇帝寿命只不过八十三天,张勋的复辟则更加短命,和从这以后再也没有人敢于试登这个宝座即可为证。

辛亥革命是一次划时代的创新和改革。它所要革除的君主专制是一个延续了几千年的制度,所要创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是一种全新的制度,尽管困难重重,历尽艰险,但革命先驱者仍然坚持不懈,不屈不挠,呕心沥血,努力发掘那些曾经在数千年漫长岁月里凝聚、团结、鼓舞、振奋亿万国人的经济、政治、文化乃至心理素质的各种积极因素,以此来唤起“我同胞之国民”,共同救亡图强,通过艰辛的奋斗终于达到革故鼎新的目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遭受剥削压迫、贫困苦难的根源,它严重地阻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到了近代则大大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奴役。彻底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是中国人民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下极端贫困和落后状态中解放出来的前提。在民族危亡严重时刻的二十世纪初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提出推翻清朝专制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主张,这就开辟了几千年来中国革命的新纪元,开始了近代中国人民斗争的新阶段。

辛亥革命具有爆发力、原创力,是一种宝贵的人文精神。参加辛亥革命的革命志士,是一群以近代知识分子和思想进步的资产阶级为主导的爱国进步群体,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怀着一心救国赤子情怀,投身到民主革命当中,发动了武昌起义,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表现出了高昂的革命精神和平易近人的民主作风,给人们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在短短的三个月内,颁布了三十几道革命法令,如改用阳历,限期剪辫子,废除跪拜,禁止缠足,禁止吸食鸦片,禁止刑讯,销毁刑具,颁布一些关于“振兴实业,改良商货”的通告等,无一不带有移风易俗,革故鼎新,发扬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用孙中山名义公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民主权利,虽然主要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但毫无疑义是带有革命和民主性的国家根本大法。它的公布,为人民的民主权利提供了法律的根据,大大有利于民主精神的发扬。

辛亥革命已经过去了一个世纪,我们今天纪念辛亥革命,就是要牢记历史所给予我们的教育和启迪,就是要继承革命先辈们的优良传统,特别是要学习孙中山先生爱国、革命和不断进步的优秀品格。随着时代的发展,这股炽烈爱国精神日益成为我们民族永恒的感召力量。今天,我们要完成祖的统一大业,仍然要高举这面大旗,把中华儿女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是需要以爱国主义为力量源泉。

弘扬辛亥革命精神,就是要大力弘扬敢闯、敢干、敢试的创新精神,同时也要弘扬“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特别是为人民服务的广大干部,更要学习和借鉴这种精神。勇敢地与腐败势力做斗争,廉洁自身,以人为本,情为老百姓系,利为老百姓谋,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困,这样种精神必将成为中华民族光耀千秋的精神财富。现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是跃出东方地平线的一轮绚丽的红日,这轮红日是注定要高高升起来的。我们为我们正在进行的事业而自豪,更为即将到来的明天而意气风发。世界有一天会再次向中国寻求文化活力、创新思想,世界将在最古老的国家的帮助下获得新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辛亥革命时是蒋介石的部下

全文共 361 字

+ 加入清单

为什么蒋介石选择胡公冕去见陈独秀呢?除了北伐时期胡公冕是公开的共产党人,还因为在辛亥革命时蒋介石与胡公冕就有部属关系,而且北伐时胡公冕又受蒋介石的领导。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沪军督邮陈其美急召正在日本学习军事的蒋介石回国。蒋介石被任命为黄郛的第二师第五团团长,公冕则在革命军当排长。蒋介石任团长后,一天晚上后半夜来查勤,正好公冕当值星官,蒋见他军装整齐,值星室床铺上棉被叠得平平整整,说明他彻夜未眠。蒋介石赞扬公冕“恪尽职守、警惕性高”,并询问他过去的情况。当得知公冕是浙江同乡时,蒋介石很高兴,从此视其为亲信。部队从宁波移师至上海,改编成“模范团”后,蒋介石仍任团长,公冕则被蒋升为队长(相当于连长)。后因看不惯蒋介石的生活方式,不久提出离团,告别了蒋介石。公冕后来提到这―时期的蒋介石时,说他“做事认真,生活荒唐”。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辛亥革命新馆学生

全文共 808 字

+ 加入清单

20xx年4月17日下午,我们校里组织我们一批预备党员去参观辛亥革命博物馆。我个人很珍惜这样的机会,能够让我学习历史,更加真切的认识到革命先烈为我们今天的生活所付出的血泪。

我知道武昌是辛亥革命的发源地,辛亥革命博物馆又名武昌红楼,是辛亥革命中鄂军都督府旧址。1911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指引下,湖北地区的革命人士发动了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

进入第一个展厅,密密麻麻的不平等条约墙把我拉回了晚清,沉没的军舰,战亡的士兵…… 落后就要挨打,我脑海里不禁冒出这一句话。《辛丑条约》签订的场景虽然栩栩如生,但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情景却沥沥在目。

随后几个展厅,一系列轰轰烈烈的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运动如同雨后春笋一波波跃起。虽然他们当时的物质生活上是简陋的,他们的武器装备是落后的,但是他们的精神世界是丰富的,他们的灵魂是伟大的,辛亥革命的胜利终于推翻了封建主义社会制度在中国近两千年的统治。辛亥革命的胜利彻底点燃了中国人民要求民主、自由的欲望。百年辛亥,风云激荡,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成果足以彪炳千秋。生活在如此幸福的时代的人民不会忘记的。我个人也要学习他“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

参观完博物馆以后,我觉得我像是看了一部中国近代史的电视连续剧。也给我补充了足够多的历史知识。历史虽属于过去,但是现在我们更加不能忘记,相信大多数人和我一样深受感触,也倍感幸福,我们生活在一个如此优越的时代,还有什么理由不珍惜革命前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革命成果呢?新世纪的我们现在应努力在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能力,增强素质,适应社会需求,做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去报效祖国,投身社会。作为一名学生党员、一名普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有义务、有责任坚定共产主义坚定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必胜的信心。今后我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学习革命先烈的勇于进取,吃苦耐劳、甘愿奉献的精神。

[辛亥革命新馆学生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辛亥革命历史意义集锦

全文共 3921 字

+ 加入清单

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纪念日。这是一个值得所有中国人纪念的日子。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进入20世纪后发生的一次伟大的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个最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是秦朝以来中国历史最伟大的一次历史性转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十分重视辛亥革命的纪念。除了1951年和1971年因为特殊原因没有举行隆重纪念,每逢辛亥革命整十年纪念日,党和国家都要以最高规格举行纪念活动。如此高的规格,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和中国共产党的生日可以媲美。这说明,辛亥革命具有其他革命所不具备的伟大历史意义。

推翻皇帝制度,是历史的巨大进步。辛亥革命的最大意义在于,用武装起义的方式掀翻了皇帝的宝座,动摇了中国人对于封建专制—皇权统治的崇拜。中国历史上扳倒皇帝的例子有很多,但每次扳倒后,又有新的皇帝登上那个宝座。近代中国也是如此。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虽然号称要建立新天新地新世界,但终究免不了登皇位;戊戌变法,虽然尝试多项改良,但目的不是要反皇帝。辛亥革命则不同,其目的不是拥立新皇帝,而是推倒任何皇帝。皇帝被掀倒了,皇帝宝座被废除了,人民接受了与中国传统政治完全不同的共和立宪观念,成立了共和国,即中华民国。从此以后,中国形成了一个新的观念: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顷刻覆灭,便是天下共击之的例子。政治鼎革,带来了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一系列变化,带来了对外关系的一系列变化,影响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以共和制代替帝制,是一次巨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从制度变革和社会转型的角度说,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以共和制代替帝制,是中国历史了不起的转折和成就。陈胜在秦末农民起义时说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过是说,你可以称王称帝,我为什么不可以称王称帝。辛亥革命开创的局面则大为不同,这个新局面是:中国人从此抛弃对皇帝的尊崇,不管这个皇帝姓爱新觉罗还是姓袁。无疑,这是一次巨大的思想解放!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甫成立,各种政党组织、群众团体公开成立,纷纷表达各个不同利益集团对时局的意见。这也是辛亥革命带来的思想解放。因为在封建时代,中国政治一向反对结党,结党就是营私,“党人”往往是政敌攻击对方的有力话柄。结党就是对皇帝的不忠。不能结党是封建时代的特征。否定封建皇帝,自然就要肯定结党的正当性。在时代的碰撞、打磨中,有两个政党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重心。一个是1921年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后正式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另一个是1924年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加以改组后的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的联合与斗争,成为此后半个世纪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基本内容。

武昌首义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随即发布文告,宣布“永久建立共和政体,与世界列强并峙于太平洋之上,而共享万国和平之福”。不久颁布的《中华民国鄂州约法》以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构建近代中国第一个民主共和制政权。南京临时政府制定并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贯彻了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等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共和宪法的基本原则,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民主色彩。与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颁布的具有君权宪法性质的《钦定宪法大纲》相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鲜明的民权宪法性质,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肯定;与《中华民国鄂州约法》相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更具有全国性意义,内容也更加系统完备。前者只是一个具有宪法性质的地区性民主立法。因此,在中国宪政史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重大意义不言而喻。也许有人会说袁世凯和北洋政府破坏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不可否认的是法治观念已经为民众接受。共和国的执政者只能在宪法的范围内活动,这是辛亥革命留给后人的最大遗产。

辛亥革命是以民族革命为起点的革命,“五族共和”思想和中华民族概念为此后中国的民族平等提供了思想基础。从民族革命角度说,反清是推翻以满族作为统治阶级的少数民族对占人口大多数的汉族等民族的统治。满族统治中国,不是以满族中的地主阶级作为统治阶级,而是以整个民族作为统治阶级。因此,反清是要反掉满族作为统治阶级的特权。这种统治特权反映在民族关系上,就是民族不平等。因此,孙中山先生说,民族主义是要扫除民族的不平等。当然,这个“民族不平等”也包括后来他所说的列强对中华民族的不平等。由于辛亥革命的成功,1912年以后满族与汉族、其他民族在政治上的不平等被取消了。这是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贡献。孙中山先生在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宣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这就是“五族共和”的主张。“五族共和”是以取消民族不平等为先决条件的,要求五族平等。

随着“五族共和”主张的提出,中华民族概念也具有了新的内涵,具备了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的特点。用中华民族概括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总和,最为恰当,没有厚此薄彼之嫌。使用这个称呼,为中国各民族消除大汉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提供了丰厚的理论基础。中华民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这个称呼就为全国各民族人民接受。民族平等和中华民族,是辛亥革命留给现代中国人的珍贵遗产。

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自称人民公仆,确认了人民本位。这对于中国阶级社会以来的官场政治,不啻是一次大革命。1911年12月29日,孙中山先生为感谢各省代表选举他为临时大总统,在致各省都督电中称:“今日代表选举,乃认文为公仆。”把大总统等同于人民的仆人,体现了人民至上的革命精神。他曾以大总统名义发布通令,要求所有政府官员“皆系为民服务,官规具在,莫不负应尽之责任,而无特别之利益。”他说:“国中之百官,上而总统,下而巡差,皆人民之公仆。”

在实际生活中,孙中山先生以身作则,廉洁自持,始终保持国民公仆形象。这是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留给后人的珍贵政治和精神遗产。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一直强调各级党政干部是人民公仆,清廉为政。今天一些人以官员自居,不以人民为本位,为政失廉,贪污腐败,不仅玷污了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理想信念,也是对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公仆精神的背离。

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党人为革命奋不顾身、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鉴湖女侠秋瑾被捕后,面对死亡毫无惧色,体现了“他年成败利钝不计较,但恃铁血主义报祖国”的爱国情怀。黄花岗起义中牺牲的烈士林觉民、方声洞,在参加起义前写给妻子和父亲的信,体现了一个革命者既爱亲人又爱祖国的情怀。为了挽救祖国,他们抛妻别子。武汉革命党人詹大悲在他主持的《大江报》上刊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的时评,号召“爱国之志士”、“救国之健儿”起来革命。被官府逮捕刑讯,詹大悲抗议审判官:“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我一片爱国热忱,反因之得咎!”武昌起义前夕,彭楚藩、刘复基、杨宏胜三烈士壮烈赴死,革命意志极其壮烈。彭楚藩本是宪兵,受刑讯时大声斥责湖广总督瑞澂,历数“亡国灭种之祸,迫于眉睫,革命救国之大义,自己怀抱牺牲之志愿,慷慨激昂”。

辛亥革命为近代中国的历史性进步打开了闸门。近代中国的政治进步与觉醒,是辛亥革命开启的。毫不夸张地说,辛亥革命为20世纪中国的历史性进步打开了闸门、拉开了序幕。辛亥革命虽然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峰,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不否定皇帝专制,就难有辛亥革命后的大幅进步,就难以发生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就难有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的出现,就不可能有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并最后取得胜利的结局,就不会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就不会有现代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即使反帝不彻底、未能成功解决农民问题等失败教训,也对后来的革命者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启示。让他们思考,要完成全面的社会革命,怎样做才会更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展开,都与此有着或明或暗的关联。

辛亥革命的历史,是海峡两岸中国人共同的历史记忆,是香港、澳门和所有海外华侨华人共同的历史记忆。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是辛亥革命历史遗产的继承人。正确阐释辛亥革命历史,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坚持反“台独”,坚持一个中国和“九二共识”的重要思想基础。华侨是革命之母,华侨给予辛亥革命以人力、财力的巨大支持。香港和澳门是当年孙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的出发地,港澳人民给孙中山先生以巨大支持。

孙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时期提出的振兴中华的号召,关于中国现代化的追求,关于中国应该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理想,给后人留下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孙中山先生在失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职位后,精心设计了中国现代化的蓝图。他提出中国应追上世界的发展,应该“驾乎欧美之上”;并谆谆告诫中国应该统一。这些都成为中国人的奋斗目标。毛泽东同志在1964年写道:“中国大革命家,我们的先辈孙中山先生,在本世纪初期就说过,中国将要出现一个大跃进。他的这种预见,必将在几十年的时间内实现。”今天,孙中山先生的理想和毛泽东同志的预言,都已经实现或基本实现。我们正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向着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目标坚定前行。

总而言之,辛亥革命以后的历史发展证明: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救不了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历史同样已经证明,这一选择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今天中国的繁荣昌盛、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以及中国的国际地位,都是这一选择的必然结果。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和最忠实的继承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辛亥革命》观后感

全文共 1617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时光的流逝,现在的我们虽然还对辛亥革命有了解,可是我们已经不能真正的感受到当初的隆隆战火、那些苦痛人民的呻吟,还有那些革命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情景。今天我们一起从《辛亥革命》这部电影中重温那场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见证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我在那鲜活的画面中真正的感受到了那些曾经无数个为了今天的中国而英勇奋斗的情形。我也从电影里,深刻的体会到今天的我们是幸运的,今天的我们是幸福的,但我们也不能忘记我们是踩在他们的身躯上过来的。所以我们要懂得珍惜,并激励自己为如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而不断奋斗。

电影一开始就以秋瑾的牺牲拉开序幕,从第一个镜头就给我们一种沉重的画面。然后就是1911年4月27日,黄兴等人领导的广州起义。起义队伍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但最终因力量不敌而失败。后收殓到72具烈士遗骸,合葬于黄花岗,由此建成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而此次起义中牺牲的起义军则不止此数。这里有一个镜头让我印象最深,就是那一件件衣服里放着的各种的“与妻书”、“绝命书”,他们是怀着一种怎么的心情走的?安静的画面压的我喘不过气来,连哭都没有勇气。电影里也塑造了很多小角色,例如林觉民,他的那句“我的死是为了所有孩子。大清索我的命,我诛大清的心”,真正的震撼了我。

而重点还是孙中山,他说:“我的手拿得起笔,拿得起手术刀,怎么就拿不起枪呢?这朝廷不堪一击,天下就是革命的。”我很敬佩孙中山先生,他无疑是伟大的,在中国最艰难的时候,他义无反顾的选择为了全中国人民而奋斗,他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实现了“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的誓言。在他的领导下,大批革命党人和无数爱国志士集聚在振兴中华旗帜之下,广泛传播革命思想,积极兴起进步浪潮,连续发动武装起义。套用电影里的一句话,“孙文,他是一个无私的人!”

国内武昌起义成功了,举国震惊,消息传到美国,孙中山和同盟会的成员欢心鼓舞。孙中山在危急关头,认识到要想推翻清政府就得先断了他的经济来源,他奔赴海外,力排众议,最终说服西方列国财团,不再借贷款支持清廷。

而后,孙中山带着所有人民的希望回国了,我还记得那个把所有华侨希望托付给孙先生的时候说:“我们这些代华侨,总是要落叶归根的,但清王朝不是我们的家”、“ 革命要是不成功,你欠我们几代人的”。家啊,人民要得是一个真正的家!

自此,革命形势进入了南北对峙的局面。而就这这时经过十八省代表的公开民-主选举,孙中山被推选为首任大总统。在选举的时候,荷马里说:“历史,这就是历史。我就坐在历史的身边,站在历史的门外。”那我们呢,我们是站在历史的长河里,只能通过那些资料、影像来了解当时的情景。孙中山说不能再让无辜的人民牺牲,所以他表示,只要袁世凯敦促清帝退位,他即可让位,由逼退清让位的人,出任中华民-国大总统。这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袁世凯绝非善类,可是孙中山说,我们要建立的是一种制度,谁当大总统都是一样。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

在电影里有一个镜头虽然细小却很深刻,就是孙中山在国外的时候有个小女孩问他,在中国是不是女孩子都要裹脚很疼很疼啊!虽然只是这么一句话,却深深的反应了中国封建社会对人民的毒害。辛亥革命以后,对中国的生活文化影响很深,“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

我想我会深深的记住这一刻,我知道电影只是展现了当时革命的一个小小的一面,但已经足以教育我们新一代的人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电影辛亥革命观后感

全文共 2217 字

+ 加入清单

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在距今100年前的中国,曾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外的大事——“辛亥革命”。在1911年,也就是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为那一年以干支计为辛亥年,所以又称“辛亥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存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领导这次革命的是中国资产阶级的政党同盟会。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2000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到如今,辛亥革命正值100周年纪,导演张黎携手功夫巨星成龙、实力派演员赵文瑄打造同名电影《辛亥革命》,让观众从荧幕中领略革命时的艰辛。影片一开始,就是以辛亥革命中遗留下来的真实照片拉开帷幕。接着,镜头放到1911年的4月26日,中国同盟会总理孙文在美国旧金山进行海外募捐。同一时间,同盟会会员黄兴带领着林觉民、喻培伦、林时爽等革命党人武装进攻两广总督署,发动轰轰烈烈的广州起义。枪声响起,炮火燃烧,无数革命烈士以他们年轻的生命为腐朽的中国“治病”。最终,革命军因寡不敌众而告负,林觉民等一大批革命骨干壮烈牺牲,黄兴也身负重伤。徐宗汉等冒死收葬了烈士遗体72具,葬于广州城外的黄花岗。同年,四川保路运动兴起,湖北新军被紧急抽调前去镇压。在武昌,新军当中的革命党名单泄露,湖广总督瑞澂开始对名单上的革命党人逐一捕杀,革命形势十分危急,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等愤然打响了革命第一枪。经过一夜激战,武昌起义的革命军攻占了总督府,黎元洪被革命军将士紧急推为军政府都督。武昌起义成功,举国震惊,风雨飘渺的清廷只好请袁世凯出山,率北洋军镇压革命。袁世凯一方面镇压革命军,另一方面仍试图在各方势力的博弈中,暗地里通过革命党人汪精卫传达与革命党和谈的愿望。革命的危急关头,孙文奔赴海外,力排众议,最终说服西方列国财团,不再借贷款支持清廷。之后,袁世凯率兵南下。阳夏保卫战打得异常惨烈,黄兴和黎元洪艰难支撑,在各种反动势力的夹击下,黄兴毅然决定率部撤往长江下游,集聚力量,以图大业。自此,革命形势进入了南北对峙的局面,经过多方努力,南北代表唐绍仪和伍廷芳终于坐下来会谈,双方最后达成共识,支持建立共和政体;经过十八省代表的公开民主选举,孙文被推选为首任大总统。接着,袁世凯敦促清帝退位,接任中华民国大总统。虽然,在辛亥革命中,让人最为扼腕痛惜的是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但是民主共和的思想却深深植入到了中国人民的心里。

影片如实的再现了革命时期的艰辛岁月,让观众看到了一个个英勇的革命形象。其中,有那么几个镜头带给了我一次次的震撼。第一个镜头:广州起义失败后,革命党人遭到杀害,在交杂这雨水和泪水的淤摊上,烈士们手上仍戴着沉重的手铐枷锁,横七竖八的躺在淤泥中,衣服早已湿透,年轻的脸庞上布满了时代的悲悯。同盟会会员潘达徽、徐宗汉披着斗笠、带着相机,在雨中记录下他们光荣而又短暂的一生。第二个镜头:武昌被革命军攻陷后,清政府一干大臣在商议着如何是好,隆裕太后却在镜子前,由两旁宫女太监服侍,熟稔的比划着绣工精良的旗袍,丝毫不为中国的未来忧心。他们依旧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却不管底下的百姓风餐露宿,正所谓“豪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如此大清,怎能不亡?第三个镜头:在孙中山回国的欢迎仪式上,有记者问他,您认为革命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孙中山斩钉截铁的回答:推翻帝制,救治民族。这短短的八个字,贯穿了辛亥革命的无数岁月。先不说三民主义、共和体制、民国政府,单是这八个字,就概括了辛亥革命的整条路线,同时也表达了孙文先生伟大的爱国情怀。

从《辛亥革命》的剧情上,我看到了革命党人的大智大勇以及愿意为革命奉献一切的精神。孙文先生曾说:“且世之所谓英雄者,不以挫抑而灰心,不以失败而退怯。”、 “夫革命成功以前,予曾经十次之失败,而奋斗之气犹不少衰。”若从春秋时期算起,中国的封建统治接近有两千四百多年,所以可想而知,孙文要在有限的生命里用民主共和的思想替换掉人民心中的封建思想有多困难。对于同盟会而言,他们人数较少,大多都是留学海外、思想解放、放眼世界的先进知识分子,在武装起义中,他们都是用自己握笔写诗的手,去驾驭凶悍的枪支大炮。跟随着孙文先生的领导,他们凭借这热血和激情攻克这一个个艰难险阻,用生命诠释“坚持不懈”的含义。古语有云:不因成败论英雄。虽然革命党人最终还是失败了,但他们依旧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相比,在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如果说共产党解放了的是中国的社会,那辛亥革命时期的同盟会,就是解放了中国的思想,它在精神上极大的冲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主义,为中国以后的革命以及美好的未来埋下铺垫。

从《辛亥革命》的实质上看,我觉得该部电影想给我们表达的是一种“居安思危”的思想和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正如导演张黎所说:“一个貌似凛冽的故事,背后都绝不是历史本身,而是一种人文精神。”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多灾多难的血泪史,无数革命先驱用自己的生命才换来了中国的解放,而我们如今所拥有的美好生活都是他们曾经打下的,所以即使中国站起来了、强大了,我们也不能忘记那段烽火连天的艰苦岁月。在国际的大舞台上,政治、文化、经济,包括军事,都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落后就要挨打,少年强、则中国强。所以我们要以历史为鉴,用更多的理论知识以及时间经验武装自己,报效祖国,这样,才能无愧于历史、无愧于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参观辛亥革命纪念作文

全文共 1990 字

+ 加入清单

到达武汉的时候是在中午,一下火车,热浪扑面袭来,虽然炎热的天气让我们多少难以适应,但气候上的差异也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武汉这座大都市的激情与动感。当我们驱车从火车站进入市区时,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宽阔平坦的马路,鳞次栉比的高楼,以及汹涌的人海。眼前的景象,更让我们被这座城市的现代和发达所折服,不由自主的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去感受、去认识这片热土,迫不及待的想要揭开属于她的神秘面纱。

经过一夜的短暂休整,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驱车赶往此行的目的地——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一路上,我的心情是极为复杂的,既有将要参观革命胜地的兴奋与激动,又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担忧——在这座高楼林立、物质世界高度发达的城市里,小小的纪念馆遗址能被妥善保存下来吗?就算遗址尚存,那它在每个人的心中又能否占有一席之地呢?

怀着矛盾的心理,我们到达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走进大门,迎面是一幢精致典雅的两层小楼,房屋皆由红砖砌成,故当地人又称其“红楼”。该楼设计新颖,做工精湛,秉承了西欧建筑风格的精髓。“红楼”的周围是一片碧绿的草地,绿树掩映,芳草遍地,它们的“绿”把纪念馆的红墙红瓦衬托的格外醒目。看到眼前保存的如此完好的辛亥革命遗址,我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通过讲解员的解说,我们了解到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是依托起义军政府旧址建立的以纪念辛亥革命为主题的专题性纪念馆。馆内收集有与辛亥革命有关的历史文物1000多件,历史照片10000余张;有辛亥革命起义史迹陈列、鄂军都督府复原陈列、孙中山先生和黄兴先生生平事迹展览等基本陈列。1997年,该馆被团中央评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维护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怀着对无数革命志士的崇高敬意,怀着对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深切缅怀,我们对纪念馆进行了耐心细致的参观。我们不仅参观了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展览,还参观了辛亥革命起义史迹陈列馆,从而有幸见到许多鲜为人知的珍贵照片和文物,了解了那些为革命英勇奋战、流血牺牲的无名英雄可歌可泣的故事。通过参观,同学们的心灵深受震撼:不仅对辛亥革命这段流芳百世的历史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同时在精神上受到了洗礼,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新时期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参观结束后,我们顾不上休息,立即在辛亥革命纪念馆门外开展了以“缅怀革命英雄 铭记光辉历史”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我们把提前准备好的介绍辛亥革命相关历史的宣传单发放给过往游客,并结合该纪念馆是“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这一有利条件,向游客们宣讲有关社会主义荣辱观中“以热爱祖国为荣”这一重要内容,真诚的行为得到了游客们的积极响应和高度赞扬,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此次参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我主要产生了以下三点感想:

其一,辛亥革命纪念馆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是中国历史的一座里程碑。“红楼”是无数忠贞志士的集结地,在这里孙中山先生领导湖北地区的革命人士成功地发动了武昌起义,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后来又在这里组建了中华民国鄂军都督府,并建立了中华民国,从而一举结束了中国绵延2000余年的封建帝制。从那以后,“红楼”便成了人们的向往之地方、奋发之起点、拓展之源泉。被誉为“民国之门”。

其二,辛亥革命纪念馆在展现中国革命史,对社会各界人士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该纪念馆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维护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每年都有大量的青少年、机关单位职员乃至海外华侨来到这里参观。一张张弥足珍贵的照片,一个个令人动容的故事,总是能使参观者的心灵受到震撼,认识到辛亥革命的艰辛,今日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其三,辛亥革命纪念馆周边虽高楼林立,仍不失英雄名楼之风貌。它宏伟壮观,装饰典雅,让人们留连忘返:它的宏伟显示了民国时期建筑工艺之高超;它的壮观,体现了当时人民的聪明才智。光阴似箭,近百年已经过去,“红楼”却仍旧英名长存、璀璨至今,可见“红楼”所代表的英勇无畏、敢于创新、甘于奉献、爱国爱民的精神不倒。“红楼”经过时间的历练,已化身为一种精神、一种品格,深植于广大人民心中,激励有志之士发扬传统精神,不怕吃苦、奋斗不息,把我们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参观结束了,我思绪万千。通过对辛亥革命历史的了解,我深深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而祖国的和平安定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身为当代大学生,未来国家建设生力军的我们,一定要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努力学习,艰苦奋斗,对工作精益求精,不计较个人得失,同时应深刻体会胡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热爱祖国,认识到身为炎黄子孙的无上光荣以及肩负的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00字《辛亥革命》观后感

全文共 2101 字

+ 加入清单

辛亥革命是在1911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它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在我们的初中、高中的历史书中,我们都学过这些基本的知识,但我们没有关注过其中的细节,得到更深刻的感悟。而我认为其最重要的是辛亥革命揭示了一个真理:历史的潮流浩浩汤汤,不可阻挡,顺其者昌,逆其者亡。在我们幸福生活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学会反思历史,反省自身。

众所周知,革命并非易事。

还记得电影《辛亥革命》开场的第一幕,是沉重的铁链发着“叮叮哐哐”的响声,紧接着是宁静所饰演的同盟会员的秋瑾拖着沉重的枷锁走向人群,走向刑场……

她说:“我此番赴死,是为革命。中国妇女还没有为革命流过血,当从我秋瑾始。纵使世人并不尽知革命为何,竟让我狠心抛家弃子。我此番赴死,正为回答革命所谓何事。革命是为给天下人造一个风雨不侵的家,给孩子一个宁静温和的世界,纵使这些被奴役久了的人早已麻木,不知宁静温和为何物。”

她的眼里没有犹豫,坚定的走向前去。环顾四周,有位母亲在给她的孩子喂奶,她的眼中顿生暖意。当行刑的人拿着她与她的孩子的照片对她说:这两个孩子将失去母亲。她却微笑着说:我的死是为了所有的孩子!

她说:“我此番赴死是为革命,死并非不足惧,亦并非不足惜。但牺牲之快、之烈,牺牲之价值,竟让我在这一刻自心底,喜极而泣。”

回想当今社会,有多少人真正关心天下的孩子,有多少人真正关注过孩子们的成长。“科教兴国”,教育是国家强盛的关键。作为我们学习教育学专业的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关注教育。学好自己的专业的知识,多阅读相关书籍,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学以致用,关注孩子们的成长,关注孩子们的教育。

然而,这只是电影的开始。《辛亥革命》这部电影,以秋瑾的牺牲拉开序幕,从第一个镜头就给我们一种沉重的画面。然后就是1911年4月27日,黄兴等人领导的广州起义。起义队伍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但最终因力量不敌而失败。后收殓到72具烈士遗骸,合葬于黄花岗,由此建成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但此次起义中牺牲的起义军则不止此数。

每一次的战斗都有牺牲,每一次的战斗都会给活着的人以伤痛和对生命、生活的反思。特别是电影中的青年林觉民,他的那封“与妻书”,他的那句“我们一同举事,一同赴死。大清索我的命,我诛大清的心”,真正的震撼了我。在战斗的前一刻,他还在海边奔跑、追逐打闹、嬉笑;在战斗后他不顾一切奋战,却不幸被俘,被抛入海中。前后的场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一刻给了我震撼,使我感动。中国的人民应该有着一颗为国奋斗的心,中国的年轻人也应如此,他们有着年轻的面容,年轻的体力,更有着年轻的思想!我们,不应畏惧。

革命并非一朝一夕便可完成,革命并非个人能够完成。革命的路途遥远,但途中总有那么几个能够感动、能够领导人们的人。

国内武昌起义成功了,举国震惊,消息传到美国,孙中山和同盟会的成员欢心鼓舞。孙中山在危急关头,认识到要想推翻清政府就得先断了他的经济来源,他奔赴海外,力排众议,最终说服西方列国财团,不再借贷款支持清廷。而后,孙中山带着所有人民的希望回国了,我还记得那个把所有华侨希望托付给孙先生的时候说:“我们这些代华侨,总是要落叶归根的,但清王朝不是我们的家”、“ 革命要是不成功,你欠我们几代人的”。

家啊,人民要得是一个真正的家! 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今天有个幸福的家。落叶归根,不论身在何方,家总是你最温暖的港湾。国家,是我们行在任何地方的最终避风港。因此在面对钓鱼岛等关于国家主权的问题上,它们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将始终维护它们。

“雅安不哭,四川加油!”不论是2008年的汶川地震,还是现在的雅安地震,当国家出现危难之时,它的子民总会挺身而出。捐款、捐物……一切可以给予帮助的方式我们都会尝试。不光光是它本土的子民,身处异地的华侨同胞也总会在第一时间帮助它的祖国母亲。

一部好的电影,总能够在它的细节之处给人启示,让人感动。《辛亥革命》正是如此。虽然主题在于讨论“革命为何”,但是我认为其更多的是在探索革命的路途之中,使我们有所信仰、不懈前进!

在电影的最后,孙中山先生说“今天你们问我,革命所谓何事,一百年后人们也许还会问,在绍兴被杀害的同盟会员秋瑾的回答是‘革命是为了给天下的孩子造一个宁静温和的世界’,黄花岗的烈士林觉民在给妻子的信中说‘革命是替天下人谋求永久的幸福’,我以为:革命,是让社会进步的理念从此深入,人们懂得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革命,是让我们将有中国人自己的工厂、银行、铁路、矿山,有了可以追寻的民生幸福,革命是让我们这个即将强盛起来的民族,不再受略强的侵略和掠夺;,不再做任何人的奴隶;革命就是在任何地方、在任何一个时候、在任何人的心里,永远、永远、永远都不再惧怕列强,都不再有封建皇权,使全国之人都无一贫者,使中华民族屹立世界之东方,这就是革命的意义。”

是的,即便是在当今社会,这样的革命主题并非改变。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革命,而是意味着我们仍不能够放松警惕,仍需不断探索、改革,使中华民族屹立世界之东方,使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观《辛亥革命》有感1500字

全文共 102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10月9日,这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因为就在100年前的今天,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我们伟大祖国复兴而抛头颅,洒热血。在这个有着重大历史意义的时刻,我观赏了《辛亥革命》这部影片,心中不禁对那些为国捐躯的革命先烈充满了敬意。

《辛亥革命》这部影片,记录了那一段早已被世人所淡忘的历史:同盟会发起了一场为清王朝覆灭打下了坚实基础的战役——广州起义。虽然,这次起义牺牲了无数的革命战士,最终以失败告终,但这场战斗还是给清政府迎头痛击,也奏响了清政府灭亡的乐章。

在影片的开始部分,我真正地体会到了革命者的坚定信念:为了革命,献出一切。我想,也正是因为每一位革命者心中都有这样一个信念,才使得我们有了现在这个安定美好的生活环境。

我们现在安定的生活,全都是来自于革命先烈们的付出。先烈们付出了许多:时间、精力、金钱、家庭,甚至是他们那年轻而充满活力的生命。我们为什么不好好珍惜现在的时光呢?我想,革命先辈们用他们的宝贵生命换来的,是为了后人过上美好的生活。可是现在的人们都在做些什么事呢?社会治安不安定;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市民们随地吐痰,说脏话;社会上也没有了那种互帮互助的情景……

请问:谁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谁又知道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是什么呢?难道非要再来一次那种血与火的革命,才能重新唤醒埋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那股正气呢?我想这是谁也不愿意再看到的。

我曾经读到过一遍文章,我把它收藏在我的空间里。这篇文章记录了让我感到非常心酸的一些事情:一个富二代开车差点撞到一位年迈的老人,还对老人大骂:“老东西,挡什么挡。”那位被骂的老人低声说了一句:“年轻人,当年我开苏制T-34坦克时也没有你这么冲。”听了这句话,不知你们会有怎样的感受呢?每当我想起这句话,心中总会涌起一丝愤怒。一位革命前辈被一个堕落的富二代骂了声“老东西”,你认为一个只知道贪图享乐的富二代,有资格骂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吗?答案当然是没有资格。

还是出自同一篇文章,一幢政府大楼造价3000万人民币,而就在距政府大楼仅8公里的一个小山村,一间用泥浆垒起的小屋,仿佛风一吹就会倒塌,就是学生们的教室,看上去令人感到心里非常难过。我倒想请问一下,为什么政府舍得花高价来建造一座只能看但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大楼呢?为什么就不肯节约出一小部分钱,为祖国的花朵建一所可以遮风挡雨的坚固校舍呢?

所有的中国人啊,我们要明白,我们今天的幸福安定的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请不要让幸福成为你们最终“丧命”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辛亥革命的当代启示

全文共 992 字

+ 加入清单

继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党人为革命胜利奋不顾身、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鉴湖女侠秋瑾被捕,她面对死亡,毫无惧色,体现了她“成败利钝不计较,但恃铁血主义报祖国”的爱国情怀.黄花岗起义中牺牲的烈士林觉民、方声洞,在参加起义前夕写给妻子和父亲的信,更是体现了一个革命者既爱亲人、更爱祖国,为了挽救祖国可以抛妻别子的崇高境界.武汉革命党人詹大悲在他主持的《大江报》上刊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的时评,公开号召“爱国之志士”、“救国之健儿”起来革命.

维系海峡两岸、世界华侨共同的历史记忆.辛亥革命的历史,还是今天海峡两岸,香港、澳门和所有海外华侨华人共同的历史记忆.正确阐释辛亥革命历史,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坚持反“台独”,坚持一个中国和“九二共识”的重要思想基础.华侨给予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以人力、财力的巨大支持,香港和澳门是当年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的出发地,港澳人民也给予孙中山巨大支持.现在,香港、澳门已经回归祖国,但两岸尚未统一.海峡两岸同胞及全体中国人都要厉行孙中山振兴中华及中国应该统一的伟愿,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局面,站在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维护共同的政治基础,促进民族团结统一的历史进程.

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提出关于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追求,给后人留下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孙中山在失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职位后,精心设计了中国现代化的蓝图,他提出中国应追上世界的发展,中国应该“驾乎欧美之上”,中国应该统一,这些都成为中国人的奋斗目标.今天,除了台湾与祖国的统一尚待完成,其他各项大体上达到或者超过了孙中山先生当年的预想.我们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向着振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前进.

辛亥革命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和启示是丰富和宝贵的.但是,辛亥革命终究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辛亥革命以后的历史发展证明:是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救不了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历史也已经证明,这一选择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今天中国的繁荣昌盛,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以及中国的国际地位,都是这一选择正确的最好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1000字,永记辛亥革命

全文共 1725 字

+ 加入清单

直到现在,我们依然铭记,在百年之前,有这样一个人,弃医救国,“起共和而终帝制”,乃扬起彻底反封建旗帜的第一人。我们依然铭记,在百年之前,有这样一群人,愿离家弃子,舍生忘死,只为共击帝制自为者。我们依然铭记,在百年之前,有这样一次革命,浩浩荡荡,给一个曾经颓废不堪的国家带来了民族独立之思潮,使之发生伟大的历史巨变。这就是,辛亥革命

立足当下,回顾过去。我们问自己:“革命所为何事?”时下的我们对于这个问题或许能给出较有说服力的回答。确实,如今的中国,更加强盛、更加民主、国家更加开放、科技更加进步、民生更加幸福。这就是我们的回答,这就是革命所为之事。

然而,在百年之前,也曾有一人做出了同样的回答,他就是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孙先生是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他领导同盟会,带领无数革命人为救国存亡、振兴中华而顽强奋斗。他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并给人们带来了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人民爱国热情,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在影片《辛亥革命》中,当袁世凯在家宴中向唐绍仪问起与之谈判的孙文是个怎样的人时,唐绍仪给出了许多人对于孙先生的评价。章士钊说他:“有孙逸仙,而中国始可为。谈兴中国者,不可脱离孙逸仙三字。”日本人宫崎滔天把他尊奉为拯救中国的英雄。也有人说他目不识丁,是绿林豪杰、是造反的土匪,有人说他是一介书生,手举手术刀的江湖郎中。然而这么多人如此义无反顾地追随孙先生让袁世凯不解其中缘由。而唐绍仪的回答是:“孙文是一个无私的人。”正因为“无私”,让许多人愿意跟随他。当孙先生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时,影片中响起了这样一句话:功不必自我成,名不必自我居,文将与诸位同志一道,致力于实现革命的目标。这更加验证了唐绍仪说的那句话。孙先生的无私、孙先生的坚定的革命理想,让我敬佩,值得我们学习与发扬。

现在,我们渴望透过一部部影片,透过《辛亥革命》,来还原百年之前的这段伟大的历史。这不仅是让我们时刻铭记中国曾经遭受的列强的欺辱与清政府的腐朽,更是让我们这代人和之后的数代人从这场民主主义革命中找到自己前行的方向。作为一名身处幸福和谐社会的大学生,同时也作为一名光荣的入党积极分子,我感到无比自豪,心中的感激与敬畏之情,无法用语言表达。此时,我不由地想到了影片中年仅24岁便从容就义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他参加革命的时候与我年龄相仿,有着年轻人的满腔热情与活力。不仅如此,他才华横溢,曾东渡日本留学,是一个有先进思想和文化的现代知识分子。然而,他放弃了一切,参加同盟会,只为“革命”二字。1911年4月27日,黄兴率领敢死队在广州举行起义,林觉民因伤被俘,审问官念其年轻有为,愿法外开恩,但林觉民毅然拒绝,可见,其革命之心的坚定,精神力量的强大。“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读着这《与妻书》中的字字句句,让我们每一个人感动。林觉民之所以革命,就像他说的,是为天下人谋求永久的幸福!

现在的我们,身处和平年代,没有战争与炮火的侵袭,生活在一个宁静温暖的社会,但是,无数的先烈不懈拼搏的精神不会被抹去,革命者自由、民主、共和的思想不会被抹去。我们大学生,应将其传承和发扬。当今社会,在面对日益增强的就业压力的时候,我们不应倒下;在未来瞬息万变的今天,我们不应迷茫;在争取民族独立与国家领土与主权完整的斗争中,我们不应退缩。世界只有一个中国,台湾始终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的成功召开,让世界看到了一个自信、民主、崭新的中国。神六、神七的顺利飞天,让中国人在世界扬眉吐气。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让无数人脱离了贫穷。“以人为本”的先进理论让整个社会变得更加和谐。

革命所为何事?正如影片结尾的那段话所说:革命让社会进步的理念从此深入人心,革命让我们中国人有了自己的工厂、银行、铁路、矿山,有了可以追寻的民生幸福。革命是让我们这个即将强盛的民族不再受列强的侵略和掠夺,不再做任何人的奴隶。我以为,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便是回答这个问题的最好答案。革命人的事迹与精神,我们将会永远铭记,并且发扬光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辛亥革命新馆学生

全文共 608 字

+ 加入清单

“五·一节”期间,我要去武汉参加蒲公英·星星火炬青少年大赛的决赛,就顺便到武汉玩了一下。

5月2日早晨,我们来到了首义文化公园。公园里矗立着“国父”、民主革命之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铜像。

公园再往里走便是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红楼,它因建筑色的棕红而得此名。该旧址原为清政府设立的湖北咨议局局址,清宣统二年(1910年)建成。1911年夏,四川保路运动和广州黄花岗赵义像一排排巨浪猛击着清玉朝这条快倾覆的大破船。同年10月10日,湖北的革命党人在同盟会的影响和推动下,在孙中山先生民族民主民生革命旗帜的指引下,“敢为天下先”,打响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第一枪”,革命首先在武汉三镇取得了成功和胜利,此后,全国有14个省先后闹革命,宣布独立,f败的清政府终于被起义推翻。革命后,在原湖北咨议局局址上,重新组建黎元洪都督的鄂军都督府,建立中华民国。

纪念馆内陈设着各类书刊、老照片和历史遗物,包括陈天华写的《警世钟》、《猛回头》,邹容写的《革命军》,谭嗣同的《仁学》和一些光绪、宣统和民国年间的武汉照片,如:汉阳兵工厂里工人们正在制大炮、武昌起义里的巷战、汉口老街上人群摩肩接踵的场面等等。除了这些东西,还有黄兴和孙中山亲手写的“推翻腐朽满清,建立民国政权,天下为公”的对联,孙中山写的“博爱”等字帖。武昌起义里志士王悼甫用过的手q和血衣,志士纪德伦用过的步枪等。

时间一晃便过,我和爸爸只好恋恋不忘地离开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有感作文

全文共 480 字

+ 加入清单

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已经拉开帷幕了,电影辛亥革命开始播放了,作为近代的中国人,我倍感骄傲。

任何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知道,现代的中国在世界上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国,而你知道我们为何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吗?那是因为辛亥革命,它作为民主革命运动,成功的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以来的封建帝制,打破了中华民族发展道路上的一块巨大的坚冰。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真正的进化。

有成功必有牺牲。

无数的革命党人牺牲生命,无数的华侨为了支持革命费用,抛家弃子,义无反顾的用自己辛辛苦苦得来的血汗钱支持革命…………秋瑾、广州起义牺牲的革命党人、武昌起义将士以及旧体制的同情者,清朝驻英大使的女儿,为孙中山游说四国银行向清政府贷款,不惜与父亲对立,最后随父亲一起自杀的女性。

林觉明的与妻书代表无数革命党人,为什么抛妻弃子、放弃富裕的的家个人的辉煌前途去进行看不到前程的革命呢?与妻书对此进行了完美的解释:因为革命代表了中国的未来,中华民族的伟大的复兴大业,即使知道会牺牲,也要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去拼搏奋斗。

让人民生活得更好,更加富裕,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是我们每个人的心愿,也是革命的起点和终结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辛亥革命百年纪念_650字

全文共 675 字

+ 加入清单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站在它的面前都是渺小的,我们每个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历史,历史是人民一般回忆的方式,今年是辛亥革命104周年。

辛亥革命是中国旧民主义革命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对帝国主义以及其走狗清朝政府郁积着愤怒和仇恨的大爆发,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丰富多彩,可歌可泣。

纪念辛亥革命104周年,缅怀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光辉业绩,弘扬战斗不息的爱国主义热诚,光大自强不息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建设中国特色主义。历史留个了我们太多的回忆,有耻辱也有荣誉,为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光荣,带给我们的遗迹太多了。

一百多年来,国人对于宪政的追求,未尝隐匿,无需害羞,只要阳光照得到,就必定反射再人间,正如孙逸仙尝云:天下大势,浩浩汤汤。又正如毛泽东所言:这不是阴谋,这是阴谋。所以那些遍布于全过各地的中山路,就其寓义来说,其实叫人民路更加贴切,宪政着,人民通向理想祖国之大道也。中华民族错过了很多机会,中华民族还有很多机会。

展望,2015。回首,时间沿着辛亥的印记已滚过一个世纪,可越过一个世纪的追求与目标却从未改变。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手段达到了“国富”使得我国日益从经济、政治、外交等多方面强大起来。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再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点深入人心。中国人民长期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如果没有辛亥革命,中国将会怎么样?历史无法如果,但未来可以在历史的如果中吸取经验,做出不一样的假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观《辛亥革命》有感

全文共 625 字

+ 加入清单

血,染红了大地,没有革命,就没有和平。主题曲提到过:我们后, 千万众,手足同盟,我心从容;但愿这一去苍茫,爱的微光,在身后, 让人间,照亮天堂。这些语句可以表现出革命军不是那么有把握,但他们会尽全力的!

第一章:《血染黄花岗》。

1911年4月10日,由黄兴带领着革命军去广州,进行广州起义。不了,没有成功,连黄兴也受伤了。广州起义让革命军丧失了不少精英,去世的七十二战士葬于黄花岗。

第二章:《武昌首义》。

继广州起义,革命军又有了新的任务:先攻武昌城。革命军知道黄兴在广州起义中没去世,士气大增。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成功。

第三章:《阳夏保卫战》。

10月10日的武昌首义轰动了清政府。10月12日,发起了战争,刘家庙失守。

第四章:《清王朝退位》。

1912年2月12日,统治中国268年的清王朝灭亡,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不到两个月,孙中山因承诺退位给袁世凯。中国第一位为革命做贡献的女子秋瑾说:“革命就是给全天下儿童幸福。”孙中山说:“革命就是让中国人、全世界人民得到解脱。”

是的,看看现在,我们生活多美好;回望过去,要不是有革命军,要不是有孙中山,我们哪有那么美好的生活。环境绿草成荫,鲜花盛开;人们文质彬彬,脑袋聪明。孙中山孙爷爷,在这里我要对你说声,不是很多声谢谢,谢谢你给了我绿草成荫鲜花盛开的环境,谢谢你给了我文质彬彬脑袋聪明的好同学,好朋友,谢谢你培育了那么多人才,让中国强大、繁荣起来!谢谢你,孙中山孙爷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辛亥革命观后感

全文共 805 字

+ 加入清单

我此番赴死,是为革命。中国妇女还没有为革命流过血。当从我秋瑾始,纵使世人并不尽知革命为何,竟让我狠心抛家弃子;我此番赴死,正为回答革命所谓何事。革命是为给天下人造一个风雨不侵的家,给孩子一个宁静温和的世界。纵使这些被奴役久了的人们早已麻木,不知宁静温和为何物;我此番赴死,是为革命。死并非不足惧,亦并非不足惜,但牺牲之快,之烈,之价值,竟让我在这一刻自心底,喜极而泣。”这是《辛亥革命》秋瑾赴刑场时精彩开场白。

电影《辛亥革命》讲述晚清末年,内忧外患,中华民族到了危亡之际。改良派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孙中山、黄兴为首的同盟会,以孙中山、黄兴为首的同盟会,为推翻腐朽的清王朝,拯救中国,于192019年发动武装起义的史实创作,是一部全景展现辛亥革命的电影。剧中孙逸仙、黄兴、秋瑾、徐宗汉、林觉民、等大无畏救国的英雄主义形象深刻的印在我的脑海中,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的记忆犹存。

辛亥革命,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结束了两千八百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开创了亚洲第一个共和体制;写下了人类社会民主主义的新篇章!正像孙中山说的“文将与诸位同志一道,致力于实现革命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就是民族、民权、民生,就是需要我们毕生为之奋斗的三民主义。“辛亥革命是成功了,它却成功的不彻底,它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民生、民权的革命问题,但是“共和国”的社会制度在共产党的带领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的努力下;在__年后的今天终于实现了。我们缅怀那些为了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先世的烈士,追悼那些年轻的英烈们,他们有的才华横溢、有的家境优越、有的新婚燕尔,他们何以不惜身家性命,不计成败利害,甘死如饴?只因“信仰”二字。清末的封建王朝早已腐朽不堪、羸弱不谈、困苦不堪,中国人任人歧视、被人觊觎、由人宰割,革命正是为让民众获得幸福、让民众得到自由、为民族争得尊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辛亥革命观后感

全文共 1031 字

+ 加入清单

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在距今__年前的中国,曾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外的大事——“辛亥革命”。在1911年,也就是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为那一年以干支计为辛亥年,所以又称“辛亥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存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领导这次革命的是中国资产阶级的政党同盟会。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2000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到如今,辛亥革命正值__周年纪,导演张黎携手功夫巨星成龙、实力派演员赵文瑄打造同名电影《辛亥革命》,让观众从荧幕中领略革命时的艰辛。影片一开始,就是以辛亥革命中遗留下来的真实照片拉开帷幕。接着,镜头放到1911年的4月26日,中国同盟会总理孙文在美国旧金山进行海外募捐。同一时间,同盟会会员黄兴带领着林觉民、喻培伦、林时爽等革命党人武装进攻两广总督署,发动轰轰烈烈的广州起义。枪声响起,炮火燃烧,无数革命烈士以他们年轻的生命为腐朽的中国“治病”。最终,革命军因寡不敌众而告负,林觉民等一大批革命骨干壮烈牺牲,黄兴也身负重伤。徐宗汉等冒死收葬了烈士遗体72具,葬于广州城外的黄花岗。同年,四川保路运动兴起,湖北新军被紧急抽调前去镇压。在武昌,新军当中的革命党名单泄露,湖广总督瑞澂开始对名单上的革命党人逐一捕杀,革命形势十分危急,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等愤然打响了革命第一枪。经过一夜激战,武昌起义的革命军攻占了总督府,黎元洪被革命军将士紧急推为军政府都督。武昌起义成功,举国震惊,风雨飘渺的清廷只好请袁世凯出山,率北洋军镇压革命。袁世凯一方面镇压革命军,另一方面仍试图在各方势力的博弈中,暗地里通过革命党人汪精卫传达与革命党和谈的愿望。革命的危急关头,孙文奔赴海外,力排众议,最终说服西方列国财团,不再借贷款支持清廷。

之后,袁世凯率兵南下。阳夏保卫战打得异常惨烈,黄兴和黎元洪艰难支撑,在各种反动势力的夹击下,黄兴毅然决定率部撤往长江下游,集聚力量,以图大业。自此,革命形势进入了南北对峙的局面,经过多方努力,南北代表唐绍仪和伍廷芳终于坐下来会谈,双方最后达成共识,支持建立共和政体;经过十八省代表的公开民主选举,孙文被推选为首任大总统。接着,袁世凯敦促清帝退位,接任中华民国大总统。虽然,在辛亥革命中,让人最为扼腕痛惜的是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但是民主共和的思想却深深植入到了中国人民的心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辛亥革命的作文

全文共 841 字

+ 加入清单

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纪念日.这是一场空前绝后的革命,在中国历史舞台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我去回顾它、铭记它,并必将把它给我们传递的一种精神和历史使命延续到以后的无止尽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去.

当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失败之后,当转瞬即逝的戊戌变法落幕之时.资产阶级一场救国图强的立宪运动在当时外寇横行、内政腐朽的历史背景下有条不紊的开展起来.废帝制促共和为民族民权民生担起天者大任;兴同盟倡博爱号联俄联共联心创生国之新元.一大批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满怀着一腔热血,用生命谱写着一段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那一腔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热忱,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敬畏.

历史总将这场革命一分为二的看待,说它既成功了又失败了.我不否认它最终的胜利果实被卖国贼所窃取的失败,但我觉得它的成功经验远比它的失败教训更值得铭刻在历史的车轮上.它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给水深火热的中国燃起了新的希望;它推动了中国资产阶级先进力量的进步,为新思想与新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它让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不论之后何人再复辟帝制,人们都会拿起武器去战斗,去维护自己的利益,去捍卫自己的尊严.

一个世纪的光阴犹如弹指一挥间,历史不容假设,所以我很难想像,如果100年前,没有这样一部分人为了心中的信念、自己的理想用抛头颅洒热血的方式执着的追寻新的希望,那么如今的中国该是怎样的一种场面?不过,既然历史没有留给我们血雨腥风的生活,没有留给我们戎马疆场的机会,那么我们就该以新的方式开拓进取,去寻找利国利民的新道路.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古人云: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我们,这些生活在安乐世界里的当代大学生,怎该忘记这段历史?如今的我们要做的已不是追寻梦境中童话般的天真,而是在现实世界里脚踏实地的去践行党和国家赋予的光荣使命!要将孙中山先生“博爱”的思想发扬光大,即使道路崎岖、布满荆棘,也该微笑着握紧拳头,因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纪念辛亥革命国旗下讲话

全文共 1656 字

+ 加入清单

老师、同学们:

我们永远难忘,一百年前的今天,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随着湖北武昌城头的一声枪响,宣告了清王朝反动统治的覆灭。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由此开始,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开端。

历史像一面古镜,往事历历在目。参加辛亥首义的湖北革命党人和全国的革命志士一样,是一群以近代知识分子和革命军人为主导的爱国进步群体,为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挽救中国的危亡,奔走呼号,多次举行起义,血洒中华大地。这种革命精神和爱国力量如洪流一般,一发不可收拾,一直影响着代代的华夏儿女,尤其是觉醒的中国青年一代。

抚昔思今,物质生活不断提高,可我们青年一代的精神生活似乎并不丰富。看看我们的文明习惯、想想我们的学习态度,反思我们的道德课缺失,情况并不乐观。我们青年一代,如果仍然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荒废学业、丢掉了道德的良知和对真善美的追求,安然的享受着父母创下的并不丰厚的财富时候,许多西方国家正翘首期盼着中国的颓废。

“辛亥革命”体现出的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精神,给了缺乏理想信念的我们青年一代,一碗心灵鸡汤,弥足珍贵。

“辛亥革命”,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性事件,更是一种炽热的爱国精神。作为新世纪的少年,爱国不是空洞的挂在口头上的,而是应该体现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从细节做起,从自我做起。爱国不仅仅是庄严地参加升国旗仪式,不仅仅是坐在电视机旁为中国队助威喝彩,更不仅仅是在纪念日到来时出一期黑板报或写一个标语。作为学生,首先要把班集体当作自己的第二个家,热爱我们的学校,以自己班级为荣,以我们的学校为荣。从爱护我们身边的一桌一椅,一草一木做起。在这个和平的年代,祖国为了我们青年一代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免费的教科书、补贴生活费,宽敞明亮的教室,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等等。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应该感到无比幸福。可惜仍然有同学不珍惜这样的学习环境。那洁白墙上留下的一个个球印,那课桌上的累累伤痕,那花坛里走出的一条条便捷小径,还有的同学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大打出手,令人心痛。一个人没有了集体的荣誉感,没有了宽阔的胸襟,爱国必定无从谈起。

作为学生,新一代的接班人,继承和发扬“首义”精神,要不甘落后,树立“远大”理想。所谓“远”就是不光考虑到眼前的事,而是你这一辈子想干什么事业?所谓“大”就是不只是想自己的前途,想自己的小家,还要想祖国的未来。个人的理想追求只有同国家、民族、人民的追求和奋斗目标统一起来,才是最有价值的。一切有志青年都应有更高的追求,都应为祖国、为人民多作奉献。奉献的过程既是造福社会的过程,也是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我们要向周总理一样,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理想。

我们的祖国从倍受欺辱的,积贫积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挣扎出来,短短的六十多年的建设,还并不富强。我们不会忘记,我们的祖国在近代被八国联军侵略的历史,火烧圆明园,掠去了我国的无数珍宝,赔款的真金白银不计其数;20世界三四十年代,日本军国主义在南京杀害我30多万中国同胞,在东北使用细菌、毒气残杀中国百姓,犯下的滔天罪行。我们也清醒的看到了,在日本大地震后,核泄漏事故对世界人民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特别对于亚洲邻国,影响更大,但日本却首先向西方国家通报污染状况,丝毫不顾及中国、韩国等亚洲国家人民的感受;最近一段时间美国在中国附近公海与多个国家举行的联合军事演习,更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它是在告诉我们:美国仍然是世界第一号的强国。近年来,中国虽然在不断发展,上可天宫探月,下可深海寻宝,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高铁事故遭日本讥讽,电脑软件受美国控制。同学们唯有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自己掌握核心科技,才能为将来建设更加繁荣昌盛的祖国打下基础。只有富强了,才能不让历史的悲剧在中华民族的未来重演。

我们中小学生朝气蓬勃,是时代最强的脉博,祖国的蓝图需要我们添彩。我们应当热爱祖国,保持清醒头脑,努力学习,用知识的力量实现祖国的富强,捍卫民族的尊严,这才是对一百年前那场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的最好纪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