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写孔子的作文作文(精彩20篇)

导语;找出事情的真相,不是轻易相信谣言,辛辛苦苦建立的事业才不会毁于一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则关于孔子与“偷食”的学生的哲理故事,供查阅,希望您能喜欢。

浏览

2349

作文

433

写给孔子的一封信

全文共 787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孔子:

您好!

我是一名很喜欢您的中学生,我非常喜欢您。您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您编撰的《春秋》是中华文学宝库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文学上的一朵奇葩。您不仅对中国闻名,在国外也享有盛名,不愧是中国人的骄傲。

您对后世的影响很深刻。就拿1988年来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会议结束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到孔子那里汲取智慧。您的存在,为中国以及世界流下了不朽的影响。

您的《论语》虽是弟子编撰的,但是也是那么的让你深受影响。里面的每一句话都那么的富有哲理,每一句话都可以让人一生受用,做为一生去遵循、铭记的座右铭。而且是一部非常值得学习、值得颂读的书。其精华之一,也就是在告诉我们,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每个人一生中难免有一些缺憾和不如意,如果你放不下这些缺憾和不如意,那么你将永远活在阴影之中。您的思想让我感悟很深也学到了很多。

您曾说过一句话:“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意思其实是在说人的根与本,只有把自己的问题解决好了,你才有行动干事的可能,否则会一事无成。这也正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则所谓的“先须自养,方能养人”,也正是同理。人生在世要先安身立命,然后才能谋图大业,追求人在世的需求。您说我理解的对吗?

另外,我真的很敬佩您!敬佩您的文采,您的思想更敬佩您对中华民族这几千年来文学修养上的贡献。还是那句话,您是中国的骄傲,有了您是中国的幸运,没有您则是中国的不幸。

自从读了您的《论语》后,我不仅学会了什么是责任还学会了宽容。责任就是如果化行动会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毅力。而宽容就是能让人更加关爱,生命与生命之间更加贴近。

您是中华民族的丰碑,您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孕育出的时代伟人,您是指引中华民族前进的明灯!

此致

敬礼

一名喜欢您的中学生

2011年4月16日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看完《孔子》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1355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孔子》主要讲述了公元前六世纪,屹立数百年的周王朝已日渐衰落,各诸侯国割据一方,为了达到称霸的目的而相互征战。此时社会混乱,民不聊生。一代大思想家孔子出身于鲁国的没落贵族家庭,为社会的混乱而深感忧虑,希望以他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然而就像历史上的其他圣贤早年的经历一样,彼时孔子的时代还未到来。虽曾仕官于鲁国,并以其勇敢和智慧带给鲁国以尊严和强大的希望,但最终政治理念破灭于现实之前。随后孔子为了理想率领众弟子奔走在列国之间长达十四年之久,传播其思想,想与整个时代抗争,只可惜霸道如此世间,不容其主张。他曾数度被乱军围困而身陷绝境,也曾被卷入政治阴谋的旋涡,甚至曾被世人误解。他于晚年返回鲁国,不懈于教育弟子众人及进行文献整理工作。最终,孔子在失意中逝世,一腔报国热血空付东流。但是,礼崩乐坏终促成万世师表。孔子逝世之后,其言行及思想终为后世所认同推崇,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根源,尊谥“大成至圣先师”。

电影《孔子》中的情节主要从孔子五十多岁起展开,五十多岁的孔子受到鲁定公赏识,从中督宰晋升为大司寇,这让他得以踏上仕途。一次,在鲁国季相国的葬礼上,被指定陪葬的小男孩因为不想死而逃跑,途中被孔子的弟子救回孔子家中。孔子同情这个小男孩并且反对这种没有人性的陪葬制度,于是他在一次朝会上请求君主赦免这个小男孩。孔子的这一举动在朝会上引发了激烈争论。虽然最终孔子在争论中取胜,但他却因此与季桓子结怨。从这个情节中,我看到了孔子身为儒家创始人的善良。“仁”的思想在他心中根深蒂固,“仁者爱人,以礼杀人,则非礼也。”孔子是一位伟大的仁者。

后来,孔子随鲁定公赴齐国会盟,与齐景公和大夫黎鉏斗智斗勇,维护了鲁国的利益,讨回三城,因此出任代国相。从这一情节中我感受到孔子不愧为一代大思想家,他是一个非常有思想,有谋略的人。

孔子提出隳三都的政策,也充分体现出了孔子过人的指挥才能,但这引发了佞臣谋反,直接导致了季桓子罢黜孔子。孔子从此便开始带着弟子周游列国。

“子见南子”的情节也让我印象颇深。南子妖艳而又清纯,她能够读懂孔子作为圣人的痛苦与寂寞。但面对这样一个女人,孔子表现出了可贵的理智。美色与权贵摆于眼前,孔子仍然坚守了内心的仁义道德。这种精神境界,非一般人所能企及。

孔子师徒的周游之路也是异常艰辛。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在陈国住了3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便带弟子离开,楚国派人去迎接孔子。陈国、蔡国的大夫怕孔子到了楚国被重用,于是派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孔子师徒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但即使在这种连生命都难保的危难关头之时,孔子依然讲诵《诗》《礼》。孔子弟子子路很迷惑,于是问孔子说:“君子也有处境艰难得时候吗?”孔子便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这表现出了孔子对于理想的坚持和身处逆境时的平和心态。就算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被众人接受,甚至处处被人误解、迫害,孔子心中的信念之火依然在燃烧,鼓舞着他不断讲学。就算身处逆境,君子也可安于艰难困苦。

影片的最后孔子归鲁。众人喜极而泣的场景让人感动。

电影《孔子》让我了解了孔子晚年的一段经历,了解了那个时代的风风雨雨,更让我了解了圣贤孔子的勇气和谋略,以及他对理想的坚持和他思想的伟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孔子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1150 字

+ 加入清单

昨晚,去看了这个新年里声势造得很足的电影孔子》。

尽管知道凡动辄投资上千万的大片都是要考虑票房的,既要票房就得考虑观众的欣赏口味,不可能完全按照或者接近历史的真实去拍,那么编剧和导演究竟会把经过人们千百年的认识而且已经基本定型的孔夫子拍成什么样呢,的确很想知道,却又担心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但听电影《孔子》的某主创人员说,观众看电影《孔子》,如果不哭,就不是人。如此信心满满,言之凿凿,更让人充满期待。

影片从51岁的孔子作为政坛新星在鲁国崛起讲起,前半部分一开始便是残忍的活人陪葬,表现了当时周天子已无力掌控天下,而鲁国国君衰微,国家政权实际上由当时掌握军权的三桓掌控,他们嚣张跋扈,为所欲为的时代背景,接着叙述了孔子一生中最值得一提的两大政绩——夹谷之会和隳三都。后半部分则主要讲述孔子如何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包括“子见南子”、“陈蔡绝粮”、“子路问津”等片段,最后是鲁国大夫季氏在内忧外患中幡然醒悟,孔夫子的治国才能不可小觑,于是放下身段,诚邀孔子回国,并接受了在外颠沛流离十九年的孔子提出回国后绝政治,治教育的条件。

看完影片后,感到有三点不可思议之处:

一是我们只知道孔子是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没想到他老先生还是一个军事家。在“夹谷之会”和“隳三都”中,设计之巧妙,布局之合理,安排之周到,仅仅凭着一腔浩然正气和对道义的坚定信念,与妄自尊大、恃强凌弱的齐国针锋相对,舌战齐国君臣,生生迫使齐国退回了侵占已久的“汶上三城”。这当然大快人心了,谁说孔子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却做成了很多军事家想做而做不成的事情。

二是影片后半段的“陈蔡绝粮”中,孔子师徒被困陈蔡间多日,七天七夜粒米未进,而孔子却依然气定神闲地抚琴,以这种方式转移饥饿的注意力当然是可以理解的,但师徒们一人一口分食最后一碗马肉汤后,弟子们不是倒卧在地以保存体力,而是居然有力气围着老夫子和他的琴声运动起来,这不合常理的举动,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三是师徒们周游列国途中遇到了冰裂,当时孔子的一车书掉入冰窟,孔子最器重的弟子颜回像罗盛教那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潜入冰下打捞竹简,孔子及其众弟子趴在冰窟边缘呼喊痛哭,但既无人和颜回一道下水捞竹简,也无人下水力阻颜回的愚蠢行为,直至颜回冻死。这个极不靠谱的煽情情节,既亵渎了孔子,又亵渎了颜回。毫不夸张地说,作为好学生,颜回肯定把这些竹简的内容深深刻在脑海里了,难道为了老师的心血,就有必要牺牲性命吗?莫非正如旁边的观众调侃道是为了抢救文化遗产?而孔子坚持万物之灵的人始终是第一位的观点在《论语·乡党十》中就非常清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颜回和竹简,孰轻孰重,这不是明摆着的嘛?!

所以,看完电影《孔子》后,我没有哭。环顾四周,在这场满座的电影院中,也没有看到任何一个人哭。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孔子观后感

全文共 476 字

+ 加入清单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在公元前479年去世。他生于鲁国昌平乡,逝后葬于曲阜北郊的泗水边,即今日孔林。孔子生前,以“仁”为中心,不仅要在社会上取得自立,事业上有所发展,还帮助别人做到这些。

我最感兴趣的是“孔子的教育特色”这一章。孔子怀抱着改革天下的宏愿,除致力政治外,尤其注意百年树人的大计。我敬佩孔子的有教无类。孔子弟子三千,品类复杂,有贵族、巨贾、贫民、大盗等,富贵贫,孔子皆一炉而治之,并没有藐视穷人,这在封建社会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所以我十分敬佩孔子的有教无类。

读到这儿我想起我们的班主任——李老师。虽然李老师并没有孔子这样的创举,但她认真备课、认真上课,一丝不苟的精神也让我十分感动、敬佩。记得有一次,李老师正专心地上课,无意中,把书本斜了一下,就是这一下,我认识到了老师的认真:崭新的书本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鲜红的字,我惊讶了,平时我们做的笔记只有一点点,但老师却写了整版的笔记,几十分钟的课,老师可能就要备几个小时,我仿佛看见李老师在课桌前专心致志地查资料、备课,我被感动了,更认真地听课,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回报老师课前课后所做的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孔子的励志小故事

全文共 366 字

+ 加入清单

27岁建立私人学校,三千多弟子中72名是中状元的人氏。一身坎坷不定,周游了列国,在各地的不同时期都进行了教学,留下了孔子文化的踪迹。

传说;一开始在江南,因为那是年轻气势正旺的时期,所以叫出来的弟子的学问最高。之所以南方人相对聪明,文学水平至今乃仍高。

在北方的时候,就稍晚一点,北方文化就列次于南方。在后来就到了日本,那时已是接近晚年,所以日本文化就是一半是中国字,一半是日本的特色文化。

甚至一个不成熟的中国字。老年时期,周游到了外国,那是已经头昏眼花时期,所以只能用自己的创新文化教学了,完全用的是;圈圈,道道,所以现在的外国文化就是成了现在的英文,等文字形象。

在后来老年时期,眼花看不清东西,回到了新疆、蒙古=西藏,以无法写作,想了一个办法,抓了一条蜈蚣沾上墨水在竹签上一爬,就是一个字,之所以这三个地区的字样就象一条蜈蚣的摸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孔子的名言警句

全文共 2899 字

+ 加入清单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下文有关孔子的名言警句,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1) 不学礼,无以立。(何谓礼?合乎一般的待人接物行为处世的规则的言行罢,继以立,则非狂躁或恭卑之行为也。)

2) 礼之用,和为贵。

3) 巧言乱德。

4)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5)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6) 刚毅木讷近仁。

7)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8)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9)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10)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1)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2)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13)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14)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15) 听其言而观其行。

16)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17)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8)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9)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20)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1)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22)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23)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24)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25) 过,则勿惮改。

26)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27)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28) 有教无类。

29)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人不可没有志向,人生的目标尤为重要,就象是人的灵魂,活着的价值在于为了某种理想而奋斗。)

30)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31)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2) 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33)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4)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35)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以孔子之才,尚一日而三省,况于我辈乎?忠人之事,信以交友,学而时习,子何恃而立?)

36)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7)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用孔子的话解释即为君子成人之美。促狭一点讲公欲取之,必先与之。是之谓乎?)

38)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39)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40) 不学诗,无以言。

41)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2)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43)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4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5)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46)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47)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48) 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49)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50) 孔子哲理之人生态度

51)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为人谦恭,处事忠信,仁义之所。)(公司口号)

52)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53)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54)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55)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56)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57)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58)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59) 贤哉,回也!

60)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善自省者德厚,德厚者待人以仁,则远离非议之所矣!)

61) 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62) 放于利而行,多怨。

63)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64) 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65)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这句疑有误)

66)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7)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68)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69) 放于利而行,多怨。

70)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71) 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72)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

73)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74)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75)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76) )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则知,行至则仁;既仁且知,夫恶有不足矣哉!

77)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78)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79)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80)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忠信仁义者可行于天下。)

81) 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82) 不迁怒,不二过。(此三句意为人有过失是不可怕的,谁会没有过失呢?但有过不改或者讳疾忌医的态度是最不可取的,这样的人会在以后犯同样的错误,这才是令人悲哀的事。老子所谓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之谓也)

83) )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

84)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一举两得造句)

85)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86)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7) 孔子论学习

88) 子路问事君。子日:"勿欺也,而犯之。”

89)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90)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91)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92)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狂暴粗野,言不及义,虽乡邻亦鄙之;忠信仁义,谦恭有礼,虽蛮夷之地,亦敬之。)

93)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94)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爱国的名言警句)

95) 其使民也义。

96)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97)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98)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99) 故君子入则笃行,出则友贤,何为而无孝之名也。

100)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101)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全文共 79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星期天,我在家里读《中华传统美德格言》这本书,我读了以后,觉得受益非浅。特别是孔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句格言,对我的教育意义最大。

这个格言后面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说的是:范仲淹是北宋时大文学家。一次,他写了一篇文章,对自己的文章十分满意。后来他的朋友李泰伯看了文章,建议把“德字改成“风字,这样做既可以与前边的“云山、“江水相呼应,并且更有韵味。范仲淹觉得李泰伯言之有理,便接受他的意见。经过这个故事,更可说明,当自己有了令自己满意的成果,应当不耻下问,向人多请教。无论是谁,只要有学问,都该去向他们请教。

我平时就没有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一点。正因为这样,我还失败过呢。记得有一天,我正在做奥数题,做着做着,一道题把我给难住了。我百思不得其解,可我还是一边思索,一边在草稿纸上比划着:“一定要把这道题给解出来。大约过了十分钟,突然妈妈回来了,看到我正在做题,就不打扰我了,可又看见我愁眉苦脸,问我:“怎么了,解不出来了,我跟你一起解,好吗?“不用了,我自己做。我答道。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我还是没有把那道奥术题给解开。

妈妈又走了过来,看了看那道题,思索了一会儿,“我知道了!妈妈说道。她把那道题的解法和意思全部告诉了我,我这才豁然开朗。还有一次,我记得我画了一幅画,自己认为画的很不错,就得意洋洋地拿给爱画画的妹妹看,妹妹看了以后说:“画得真好,我还画不出这样的画呢!我高兴地笑了,妹妹也高兴地笑了。妹妹又仔细地看,她说:“哥哥,你好象有一处地方画错了。“哪里?我看看。我说。妹妹指着画说:“你画得是春天春意盎然的景象,可吹的是西北风,这可是牛头不对马尾了吧。“哎呀,我真粗心啊!妹妹你真仔细啊,你可以做评画专家了。我赞叹着。妹妹“哈哈地笑了。

我读了这本书,真是大有收获。我以后一定改正这个缺点,一定要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那我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使自己更加完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_1200字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五单元作文

全文共 1267 字

+ 加入清单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是用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古人对论语的推崇之极。这部曾被古人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我们现代人来说,还具有什么实际意义吗?

──题记

《论语·卫灵公》中记载,孔子的学生子贡问了老师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老师以商量的口气对他说:“其恕乎!”什么叫“恕”呢?孔子又用八个字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学会宽容。

宽容在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为人处事的重要原则。

唐太宗李世民宽容、重用魏征的故事被传为佳话。在李建成与李世民的皇位之争中,魏征为李建成出谋划策,多次使李世民陷入困境。玄武门之变后,魏征成了李世民的阶下囚。这时,李世民完全可以治他的罪,杀他的头。但是,李世民宽容并重用了他,让他做到了宰相,结果成就了历史上着名的“贞观之治”。再往前翻一翻历史的画卷,齐桓公宽容并重用曾险些射死自己的管仲,从而成就霸业;蔺相如宽容多次羞辱自己的廉颇,留下“将相和”的美谈……

古人尚能如此,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我们更需要调整自己心态,调整好与他人的关系,学会宽容。

《北京日报》曾刊登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小伙子在公共汽车上吐了一口痰,女售票员让他擦掉。小伙子感到很难堪,不去擦。女售票员给了他个台阶下,自己用纸把痰擦掉了。事后小伙子很后悔,他给报社写了一封信,表示向这位售票员道歉。这件事启示我们:“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风平浪静。”得理也让人,宽容的感化作用常比剑拔弩张作用要恒久得多。如果她不这么做,而是硬逼小伙子去擦掉,结果不难想象。

然而,现实生活中,真正做到宽容谈何容易!有很多时候,他会为一丝一毫的事情而斤斤计较,耿耿于怀。事情已经过去了,而他还是老在那想,这么可恶的事情我怎么可能原谅它呢?然后就是在不断的自我咀嚼中,不断的从中受到伤害,难以自拔!有时甚至要发誓“报仇”!哎,仔细想想,何必呢?让自己整天活在过去的种种痛苦和仇恨中,这样的生活是多么悲哀!

那么,怎样才能学会宽容呢?

首先,宽容需要沟通。当自己与他人发生矛盾或误会时,要主动与对方交谈,认真倾听对方的诉说。这样,才能沟通彼此的思想,从而消除误会和隔阂。

其次,宽容需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要想。积极地换位思考,更多地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就更容易宽容别人。

再次,宽容需要忘却。克制性的宽容,不是真正的宽容,它不能祛除感情伤口上的脓水,医治感情上的创伤。只有那种不记、不究的宽容,才是真正的大境界。

什么叫“半部《论语》治天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认为:《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有时候一两个字,就够我们用一辈子了。 “其恕乎!”──就一个“恕”字,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人生坐标;就一个“恕”字,就是我们自己的一幅健康的心电图,是这个世界的一张美好的通行证。

让我们学会去宽容别人吧!该放下时且放下,人与人能宽容相处,我们的生活将更加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孔子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616 字

+ 加入清单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读起琅琅上口的《论语》,就让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今天下午,学校组织我们在班上看了《孔子》这部电影,进一步加深了我对孔子的了解,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心灵震撼和深刻的思想洗涤。

孔子出身于鲁国,是一个有爱心、有智慧的人,主张礼仪仁和。当时的社会极其混乱,孔子仕官于鲁国,并以其勇敢和智慧带给鲁国以尊严和强大的希望,但最终没能实现他的政治抱负。随后的十四年,孔子率领众弟子周游列国,传播其思想,并进行文献整理工作,他的思想和学说为后世留下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曾经说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我觉得这句话说的非常好。在当今社会,大家都爱面子,怕丢脸。因为爱“面子”,有的人在某些时候会变得不懂装懂。我以前也有这个缺点,有时候老师上课讲的题目,我似懂非懂,本想下课后去问老师或同学,可又怕他们说班干部还不认真听,所以,就一直把题目憋在心里,而导致成绩下降。后来,我发现这个缺点实在是太可怕了,它使我不会的题目越积越多,脑子里一片糊涂,严重影响了我的学习。现在,我再也不会不懂装懂了,上课认真听,遇到难题先思考,实在想不出,就再去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把每一道题都想清想透,成绩也在一点点的上去。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当学习孔子对学问孜孜不倦的态度,对学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精神,以及刚正不阿的做人品格,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思想、品德高尚的博学之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孔子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643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业发展至今,数不尽的风云人物被搬上了银幕,在那黑白的方寸之间重领风骚,却少有人问津儒家始祖孔圣人。一则是孔子已不是单纯的一个名字或是一个人物,而是代表了一种精神和思想;再则该角色实在是难以驾驭,我们可以天马行空的去想象神怪仙魔,可以凭着照片和文字去模仿伟人的风范,可对于这位孕育出了现今华夏数千年文化于思想的孔圣人这一角色,令多少影视人望而却步。

不得不承认周润发的精湛演技,不愧是在演艺界的顶尖大师,他将孔子对世间生灵的珍惜,对家人的慈爱,对知识的求索,均展现的淋漓尽致。尤其是孔子的强大智慧生出了对人世苍生的悲悯之心令人刻骨铭心,那眼神中所透出的忧伤与智慧之光,让人过目难忘。

遗憾的是,《孔子》也存在着些许瑕疵。比如在前期宣传时力捧的南子与孔子的感情戏份反倒是枯燥乏味,饰演孔子的发哥和饰演南子的周迅只有一场对手戏,且台词只有寥寥几句。南子乃孔子红颜知己一说根本就站不住脚,整个剧情发展下来,南子一角完全成了“鸡肋角色”可有可无。还有片中出现了像连环弩这样的大汉朝以后才有的“高科技”武器却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多少让人有点接受不了,好看是好看了,可还是注意点尊重历史吧。不过该片的可圈可点之处也颇多,时不时的插进一些典故如“朽木不可雕也”、“苛政猛于虎”,颇有教化人心的意思。

《孔子》从总体上来看还是不错的,也得到了孔圣人后人的认可。当然,跟历史较真的观众也大有人在,指出了片中各人的称谓不合情理等细枝末节的问题。我奉劝各位,切莫计较这些,就当这又是一场豪华的商业巨片又何妨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电影《孔子》观后感

全文共 678 字

+ 加入清单

孔子是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看电影之前,我对孔子的印象就停留在这样的认识上,直到看了《孔子》这部电影。

从电影的结构来看,这部电影就是一部人物的传记。传记很容易流于平庸,因为对人物一生的描写如果平铺直叙就无法突出亮点。而这部电影通过几个吸引人的小故事来展开叙述:比如说服别人救下小奴一命。也通过一些炫丽的战争场面特技和一些令人涕泗交流的感人场面来抓住观众的心。这样的安排无疑使电影增加了跌宕起伏的力量,使人物的形象饱满丰富。

从电影的内容来看,孔子的一生无疑是伟大的。他追求仁义,并希望把仁政运用于治国理念中。他传道授业,哪怕颠沛流离,忍饥挨饿。他秉承了自己信念,直到终老。电影里,孔子是个有血有肉的人,与弟子的感情深厚令人动容,与鲁君谈论政治,铿锵有力,与季氏比赛射箭也是旁征博引……而他被人嫉恨,被迫背井离乡,流浪他乡,却为他的英雄形象涂上了悲情主义的色彩。

当然这部电影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从人物塑造来看,虽然选用巨星周润发来演孔子,但周高大伟岸的身躯明显显得用力过猛了,一个怀才不遇、满腹经纶的孔子在剧中显得文武双全,缺乏失意文人的样子。而演员满口论语与人物性格显得疏离,周迅饰演的卫国夫人南子表现轻佻,与当时那个年代的女性形象也相去甚远。从史实角度来看,颜回下冰水冒死救书简的行为也有点脱离实际,孔子智取三城勇退叛军,更像法家思想的代言人。

总之,不管怎样,孔子在我心目中的形象还是光辉灿烂的,他到老年的时候专心致志在鲁国传道授课,编著了《春秋》等经书。他的思想也为后来统治者治国理政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孔子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883 字

+ 加入清单

孔子》这部电影已经上映几天,今天才抽出时间去看,在去看这电影之前,我重新找回看关于《孔子》的历史。周润发饰演的孔子没有传说中的那么高大、伟岸、不食人间烟火,而是和普通人一样,体会着各种苦痛,充满悲情。让自己很失望的是,我已经对孔子的一些事迹没有很大印象了。看完这部电影后,更想自己重新去研究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导演胡玫通过这部电影,让我们对这位我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同时在军事上亦有建树,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着名的文学名人之一。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是“内圣”,孟子是“外王”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弟子:子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曾参、子夏、子张…

在电影当中扮演孔子弟子:颜回--任泉饰演

颜回为了救回夫子的着作,不顾自己的安危坠入冰湖,最后离开人世。当孔子抱着颜回冰冷的身体,想用所有的办法想救颜回时,那一幕是非常的感人,我差点哭了。里面颜回说的一句话,使我记忆犹新:“如果人不能改变世界,那应该改变自己的内心。”

是的,有些世间的事物,环境的导致,都是我们无法控制,无法改变的,只有自己才能改变自己。

剧情里面有好多台词都是大家熟悉的--孔子名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等等。

对这些名言生动的注解

看完这部电影,有种想去学习研究历史的想法。觉得自己之前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当中了,却很失误怎么会对这些历史都不够了解呢。要好好的学习。

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勤求学问而不用心思考,还是不能明白究竟,仅是空想而不肯勤学,变成疑不能解,危不能安,是靠不住的。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广泛地熟读典籍,复习所学的知识,进而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又能努力吸收新知以求融会贯通。做到这样的程度了,才可称为老师啊。孔繁森电影观后感北京爱情故事电影观后感同桌的你电影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介绍孔子的作文500字

全文共 527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寒假,我看了《孔子》这部电影,对此,我很是感触。

对于孔子,我们也已经对他的了解很少了,我想,我们这些后代,也正是需要去了解这些中华民族上曾经的历史。

影片中感触最深的,是理想与现实的冲撞。孔子从政,希望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却被现实无情地抛弃。孔子一心只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对可能的困难估计不足,最终只能黯然离去。

孔子到了晚年,认清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他最能影响社会的,是教育弟子,而不是从政。他的弟子有各种各样的才干,可以将他的思想传播到更多的地方。孔子把精力放在讲学上,能够影响到更多的人,意义要远大于参政。

联系到实际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抱怨身边的事不如自己所愿,不完善,不合理等等,还喜欢去描绘一个理想的情境。可是,这些都于事无补。

现实摆在这里,我们也只有从思想上转变,亲自去行动,不要总依赖于别人。不要只是替别人着急,看到自己应该做的,才最重要。这样,把握好方向,有步骤、有计划、从实际出发,理想才会越来越近。

这部影片人物刻画的生动形象,也能让人深受教育,人们能在这种场景中得到知识。孔子面对贵族与恶势力不低头,面对困难不畏缩,面对孤苦不冷漠,我想,他的精神会激励我永远向上。

所以,我们这一代新世纪的幼苗,一定要铭记这位开创教育先河的人物——孔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的英语作文

全文共 3532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英语作文,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ousands of years in China Confucianism became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representative. It has influenced the world for about 2000 years. Born in Qufu in Shandong Province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Confucius founded the Confucianism. With the deep thought and great character he became a famous thinker and educator. His words and life stories were recorded by his disciples and their students in The Analects which influenced many thinkers writers and politicians in the over-2000-year-long history as an enduring of Chinese culture. So why could Confucian thought in 21st century still retains the interest of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I think that there are three thoughts making sense as follows. The first thought i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of Heaven and human beings. Confucius was the first person who regarded “heaven” as nature and this was an innovative idea in his time. He required people to hold Heaven in aw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onfucius the ancient Chinese took to heart the purpose of Heaven by cherishing life.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opinion “standing in awe of the ordinances of Heaven” still holds true so we should indeed listen to the voice of nature as we develop our economy and build a harmonious world. The second thought is about Humanity which includes two core concepts: Ren and Li. Ren is to love people especially parents. Today the Confucian doctrine of “Do not do toward others anything you would not want to be done to you” still holds true for humankind. Li refers to rituals traditions and norms in social life. He placed emphasis on Li with the aim of preserving social order stability and harmony. In the 21st century people also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the love and the social manners or rules. So many of the Confucian can give us a guide how to love others and behave ourselves. The third thought is about the education. Confucius was the first figure in Chinese history to initiate private education so someone who wasn’t nobility could have a chance to be educated. He proposed the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such as ritual music archery driving calligraphy and mathematics to train comprehensive talents. He also believed the basic goal of education was to cultivate “persons of virtue”. In the 21st century we also need the comprehensive talents to make contribution to our world. With the idea of equality most of kids today can be educated equally. In conclusion many theories of Confucius have mad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people’s values and modern society. We should take advantages of Confucius’ thought and make a harmonious world to live. As for our Chinese Inheriting Chinese culture classics should be done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参考译文】

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它影响了世界大约2000年。孔子出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曲阜,孔子创立了儒学。他以深刻的思想和伟大的品格成为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话和生活的故事由他的门徒和他们在论语学生记录,这影响了许多思想家、作家和政治家在长达2000年的历史作为一种持久的中国文化。那么,为什么第二十一世纪的儒家思想仍然保留着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呢?我认为有以下三点想法。第一个思想是关于人与人的关系。孔子是第一个把“天”视为自然的人,这是他当时的一个创新思想。他要求人们敬畏地拥抱天堂。在孔子的影响下,古代中国人以珍爱生命为心,达到了天道的目的。在第二十一世纪,“敬畏天道”的观点仍然是正确的,因此,在发展经济、构建和谐世界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倾听自然之声。第二种思想是关于人性的,包括两个核心概念:仁和李。仁是爱人尤其是父母。今天,儒家学说“不向别人做任何你不想做的事”,仍然适用于人类。李指的是社会生活中的仪式、传统和规范。他强调李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和谐。在第二十一世纪,人们也强调爱和社会礼仪或规则的重要性。这么多的儒家可以给我们一个指导如何爱别人和表现自己。第三个思想是关于教育。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倡导私人教育的人物,所以没有贵族的人有机会接受教育。他提出了礼仪、音乐、射箭、驾驶、书法、数学等综合教育,培养综合型人才。他还认为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德性人”。在第二十一世纪,我们还需要综合人才为我们的世界做出贡献。有了平等的理念,今天的大多数孩子都能平等地接受教育。总之,孔子的许多学说对人们的价值观和现代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要充分利用孔子的思想,建设和谐的世界。对于中国人来说,传承中国文化经典应该世代相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当孔子遇上碎片化生活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17 字

+ 加入清单

一滴墨,滴落水中,慢慢和周围的水融为一体,不久后,一颗电池也落入水中。

一位老人,静静地坐在角落里,一群小孩拧开了水瓶,往水里泼墨。“干嘛丢墨水?”,“都不用墨了还留着干嘛,吃么?”,“肚子里不装点墨水怎么能行?”老人干笑道。小孩俨然不懂老人的意思,不懂这心酸。

电子科技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冲击着许多传统的东西,读书变成了读屏,书香成为许多人遥远的回忆,作为学生的我们,如何看待这些?我们不妨大胆假设圣人孔子如果来到了现代他会怎样看待这个问题?他会不会和现代社会格格不入了?

假设孔子他到了现代的地铁上,他看到了不少学生在匆忙地赶往学校的路上,摇晃的地铁里,掏出一个单词本背着英语单词,突然手机铃声响了,原来是一个广告,接着背单词,又到站了,匆匆地下了地铁,走在出站的通道里,忘不了掏出手机看看是否有QQ消息,一进校园,手机必须按规定关机。

这些碎片化的生活会不会引起孔子的感触?

首先,我认为他会第一个想到教育上的碎片化。何为教育上的碎片化呢?便是让学生们的学习没有连贯性。当然了,它的好处是让学生自己把它整理在一起,让他们懂得如何整理知识推出新知识,我想,这也是孔子所提倡的“举一隅不以三隅反”的教学理论吧。碎片化的学习关键是,要在已达到孔子认为的“不悱不发”情况下才能碎片化的学习,不然就会死学无用,无法学习串联,还无法以一推三(只学到了这一道题,而非一类题)。

其次,我认为他第二个想到的便是学习的碎片化。何为学习的碎片化呢?他和教育有何区别呢?学习的碎片化和教育的碎片化有着根本的区别,学习是人人都在做的事情,而教育则是任何一个人的引路人干的事。而学习的碎片化,则主要是信息的碎片化,它对现代社会有着很大的害处。现在生活中,碎片化学习,无外乎是知识与时间的碎片化,而这二者又深深影响了大部分人“碎片化学习”的背后动机:无意识的消遣,以及浮躁。说到底,何为信息的碎片化?就是信息的不连贯性,知识的太多太杂,导致了分辨不出那些是有用信息,到头来很多人们看文章都只是图个稀奇。孔子也不提倡这一点,孔子则提倡“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用一个根本的东西把它们贯彻始终的。这样也能将有用的信息记住,而非记住一些无用的信息吧。

当然,碎片化的生活也有一些好处,我希望可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吸取优点,改掉它的缺点,然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年少时的孔子故事

全文共 1613 字

+ 加入清单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是一位知识渊博、才华出众的哲人。在他长达14年周游列国的生涯中,他曾率领弟子到过卫、陈、宋、曹、郑、蔡、楚七国,四处游说,但却始终没有得到诸侯的重用。晚年的孔子,集中精力从事教育,其教学内容以仁学为中心,以周礼为规范,着重培养忠、恕、孝、悌等伦理道德。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使许多过去根本无权受教育的平民子弟首次获得了接受教育的机会。他还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因材施教、启发诱导、注重复习、言教身教并重等。

孔子小时候的故事,年少时的孔子故事

逆境中勤学不止

孔子幼年丧父,受尽磨难,却一直有慈母颜徵守护在身边,尽管环境困苦,母亲却一直都教导孔子要做一个心存理想、不断进取的人。

母亲日夜为家务操劳,终因体力不支,病倒了。可是,就在母亲卧床休息的第四天,孔子就被母亲逼着上学去了。但每天放学后,他都会早早回家,一进门就忙着刨地、浇园、垫猪舍、喂鸡、烧火、扫地,夜间则和养病的母亲一起编草鞋。母亲责怪他学习没有以前用功,孔子微笑着解释说,在乡校里读了一天书,脑子里混得像一盆糨糊,现在正需要休息,再说,干着活也能思考问题,也能背书。

孔子虽然年纪轻,但干起活来非常细致,干什么像什么,速度有时比那些经常做家务的老手还快。母亲的重担被孔子接去了许多,得到休息的身体也一天天在恢复。

母亲颜徵在病中也未闲着,常常打起精神支撑着坐起身来,给儿子做了一件新上衣,准备过年穿。这天傍晚,新衣服做成,孔子放学回家,刚想抓起扁担去挑水,颜徵就扯着儿子的手进了里屋,喜形于色地说:“来,丘儿,试试娘给你做的这件新上衣合身不?”

孔子见母亲今天特别高兴,乘机告诉她说:“娘,从明天起,孩儿不再上学了。”

“这是为什么?”颜徵吃了一惊,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

“乡学里的先生尽是些迂腐老头,”孔子解释说,“满腹空空,教起书来比娘也相差很远……”

“胡说!”母亲颜徵打断了儿子的话,“小小年纪,就这样骄傲自满,竟然连先生也不放在眼里。”

“就是嘛,先生还特别懒,根本不让提问,你一问,他就吹胡子瞪眼睛。自打进了乡学,孩儿什么新知识也没学到,尽是自己温故而知新。”小小孔子不服气地辩解着。

母亲不相信孔子的话,于是找来邻居家的孩子曼父,询问乡学教书先生的事情,曼父也不喜欢乡学里的教书先生,就把学校里的情况讲给颜徵听,颜徵于是相信了儿子讲的话全是实情。

即便是这样,母亲也不同意儿子的请求,她心平气和地对孔子说:“不上学怎么能精通‘六艺’呢?不精通‘六艺’,将来何以能出人头地呢?”

孔子告诉母亲,自己可以跟曼父哥学赶马车,跟吹鼓手学音乐,到校场去练习射箭。这些才是实实在在的本领,不像在乡学里,先生尽是纸上谈兵,什么也不会干,连长鞭都甩不响,更不用说驾驭烈马了。他还打算到叔孙氏家里去放牛,因为他们家里有好多好多的藏书,可以借来阅读。白天的时候,把牛赶到牧场里,让它们吃草,自己就可以以草地为课堂,读书学习。旷野里的空气新鲜,又没有同学吵闹干扰,学习效果将比在课堂上好得多。再说,从事这些活动,也可以体验人生哲理,为将来入世做事奠定基础……

颜徵静心地听着儿子的讲述,心底泛起了一股热浪,眼圈湿润。她知道,儿子这是为赚钱糊口,为自己分担忧愁,使自己今后少吃苦,才将辍学说得这样天花乱坠——儿子长大了,知道体贴疼爱母亲了,她心里感到无限欣慰……儿子的话确有道理,如果这样做,自己的处境,这个家庭的状况,将会有所改变,有所好转。然而,这是断然使不得的,她说:“丘儿,娘知道你这一片赤子之心,可是,咱不能那样做。咱孔门是贵族出身,虽说后来败落了,可你父亲还是个陬邑大夫,他的儿那样做。咱孔门是贵族出身,虽说后来败落了,可你父亲还是个陬邑大夫,他的儿子怎么能去干那些卑贱之事呢?孩子,只要你将来能成大器,娘再苦再累,心里也甜呀!……”母亲边说边扯起衣襟擦那湿润的眼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孔子之死

全文共 350 字

+ 加入清单

鲁哀公十二年冬,孔鲤先孔子而死。鲁哀公十四年,颜回先他而去。孔子有所感慨:“昔从我於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哀公十四年夏,齐国陈恒弑其君,孔子斋戒沐浴三天,向哀公恳请伐齐,哀公让他“告季孙”,孔子又向季孙请求出兵,结果遭到拒绝。

前480年,孔子另一得意门生子路死于卫国内乱,而且还被剁成肉酱。经过一这系列打击后,孔子知道自己时日不多。

前479年的一天,子贡来见孔子,孔子柱杖依于门前遥遥相望。他对子贡说:“赐,你自怎么来得这么晚?”于是叹息道:“太山(即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说完,流下眼泪。接着他又对子贡说:“夏人殡于东阶,周人殡于西阶,殷人殡于两柱间。我昨晚梦到奠于两柱之间。我是殷人。”

七天后,孔子逝世,终年七十三岁,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众弟子为其服丧3年,子贡为孔子守坟6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全文共 673 字

+ 加入清单

孔子是春秋时代人,名丘,字仲尼,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号称弟子三千,关于他的故事可太多太多!所以我们今天就来谈一谈:我心中的孔子!

首先,我认为他是一个不耻下问、终身求索的人。我们知道孔子有很多的导师,大到道家创始人。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十五岁到七十岁,孔子一共活了七十三岁,孔子一生中百分之八十的时间都在学习!"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在孔子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第二,我认为孔子是一个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人。孔子从四十多岁开始讲学,一生弘扬仁、义、礼、智、信。孔子的一生无疑是一次人世间的苦行。他出身于曾经的贵族,却必须面对家族没落的现实,他创造了"以仁为本"的思想,却要应对尔虞我诈的世事,年少的困难并未泯灭他远大的志向。中年的挫折未曾动摇过他那坚持下去的斗志。晚年的离丧也没能阻挡住他思想的升华!是他让中华民族成为了"全民有知"的民族,为中华若干年后各个盛世的腾飞积蓄了雄厚的知识力量。

孔子是每个人都了解的,我们学过他的名言警句也不少,但是真正能够知其意的缺很少很少,包括我自己,我目前也只能懂得他的几句而已。

如今想想,孔子被称为圣人可一点都没有错,他的每句话都含有巨大的哲理,每当我理解了其中的一句时,我只会认为我自己要学的知识还多着呢!

这就是我心中的孔子,这也就是孔子爱人、爱己,正像他的先师子产大夫说的那样:"苟利国家生死以之,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孔子不愧为真君子!他的弟子遍天下,也把仁、义、礼、智、信,传遍了天下!

我心中的孔子:东方圣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我眼中的孔子

全文共 666 字

+ 加入清单

我去过孔子传播思想,教育子弟的.圣地——曲阜。或许由于相隔的时间太久了,我只记得孔府比皇宫还高的门槛;孔庙的满园银杏树,孔林的子贡手植树和旁边那块使我流泪的石碑;还有那条在树荫下长一华里的路,路的一边种了73棵树,代表孔子享年73岁,另一边种了72棵树,代表孔子三千弟子中的72贤人。但是是我永生难忘的是那一股如烟雾般飘渺的书香,和那一片让人不忍破坏的宁静。我现在才明白孔子对人的教育意义绝非只在《论语》之中,还有那种好学勤奋的精神和气沉丹田、平静祥和的气质。

我曾经十分崇尚墨家思想,因为我认为“兼爱、非攻”比孤零零的一个“仁”字更富有血性。我觉得儒家学说太中庸了,有时表现出一种懦弱。随着我理性思考能力的提高,我意识到虽然“儒”和“懦”两个字很相像,但他们的意思却不可同日而语。我了解到,墨家思想是从儒家思想中分离出来的,它们的本质都是躲避争端,崇尚和平,它们可以融为一体。其实儒家思想并不难理解,就看你怎么看它。我以往的看法有些消极,实际上儒学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大度和宽容,宽容并不等于懦弱,具体来讲就是:不是争不过,而是不喜欢争斗”。

在我的眼中孔子永远是那个穿着布袍,拄着拐杖,头顶上有丘的老头;永远是那个性格沉稳、天资聪颖、顽强固执的人。但是,他的灵魂却穿越了亘古的长空,向我们诉说着“是谓大同”的理念。每次我读时就会想起柏拉图的理想国,但孔子与柏拉图毕竟是不同的。我想引用于丹的一句话:“孔子没有色彩,只有温度”。没有色彩,在我看来就是适合一切的色彩。“天下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你能想象没有这位失去色彩的哲人的世界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写给孔子的一封信1000字

全文共 1040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孔子

您好!

我是一名与您相隔两千多年的初中生。您的《论语》我虽不能完全悟懂,但随我的成长还是可以感受到那朴素文字的力量,它陪我一路走来,教我如何快乐地生活,甚至改变了我以前所谓的理想观。

您说过“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对于我这个生活在当今这个物质至上时代的孩子来说,最大的理想就是挣最多的钱,买大房子,过有钱、有面子的生活,因此,我在读书、考试时,只在乎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学习过程的快乐和意义,慢慢地缺失了那种幸福快乐的感受。我的思绪是混乱的,内心充满不安,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带着怀疑和矛盾,我铺开稿纸给您写

记得在《论语·先进》中,您问弟子们的志向,子路、冉有、公西华,他们的态度一个赛一个的谦逊,可您却没有给予什么评价,而是问曾皙“点!尔何如?”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尔归。”您却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我很是吃惊,这叫什么宏图大志,哪比得上子路,可您对“率尔而对”的子路回以微微冷笑。我看到这时十分不解,老师难道不希望学生有大的抱负么?可现在,我竟也好想在春天穿上春装,在这个大地复苏的季节与好朋友们去开冻的沂水中洗涤自己,在云雾台上和春风自然相融、共舞,然后唱着歌回家。可这对于今天这个高科技反季节的时代来说很奢侈,而我的“理想”哪里称得上是理想,不过是一种违背内心的物质至上的自私思想的体现。多年后,住上大房子的我能得到心灵的快乐安逸和满足吗?如果每个人都为了金钱和物质拼搏,又有什么意义呢?学习和生活的快乐在乎于过程的体验,在乎于方法的掌握,对知识的运用,想到此我自己竟也释然了,学习的动力反而如泉水一样涌了上来。

学习和做人,是我这个年龄的少年一直在困扰的问题。看到您回答子贡的三个问题时把“士”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级是“不辱君命”;第二级是“不辱祖先”;第三级是“言必行,行必果”。审视自己,竟连第三级都做不到。

于丹在解说《论语》时讲过,一切高远的理想都建立在朴素的起点上,了解心灵的愿望,一个有担当、有信念的人才会在这个社会上有所建树。《论语》传递出温柔的力量,它鼓励我们关照内心,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理想是有根的。

对我而言,只有养成好的品德、习惯,才会更好地去学习,掌握更多的本领,服务于社会。而您朴素的语言足以令我在成长之路上陷入深深的思考。两千多年的距离,我以文字向您阐述一个初中女生的烦恼,假如可以穿越,我会与您席地而坐,去倾听曾皙宁远的琴声和您的谆谆教导。看着您恬淡的眼睛,用心去感悟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电影《孔子》观后感精选

全文共 1478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孔子》中的情节主要从孔子五十多岁起展开。五十多岁的孔子受到鲁定公赏识,从中督宰晋升为大司寇,这让他得以踏上仕途。在鲁定公的支持下,孔子在那一时期完成了自己许多的政治设想,设计帮助鲁国收回了被齐国侵占的三城,维护了鲁国的尊严,提出堕三都的想法。然而就是因为如此导致三都对此大为不满,在季桓子的设计下,孔子开始流亡,周游于列国,直至晚年才回到鲁国。

电影《孔子》改编了史书中记载的堕三都、周游列国、子见南子、孔子回国以及韦编三绝等故事,除了阐述中国儒家“仁义礼乐”思想外,两千多年前的陪葬祭祀、叩拜礼数、木简文书、建筑风格等都映射着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片中孔子带领弟子离开鲁国踏上周游列国的颠沛之路——他们走过四季轮回,在传道授业的同时遭受百姓非议、经历饥寒和战乱、忍受弟子死亡的切肤之痛等场景,气壮悲歌,令人敬畏。

电影中孔子在没有季桓子军队的帮助之下,巧用计谋夺回被齐国侵占的三城这一情节很令我震惊。我们都知道孔子是世家大儒,是位圣人,这似乎就给了我们其实孔子只是个书生的感觉,却不知其实孔子也是很善于用兵作战的,他的射艺其实也是颇为高超的,这可以从孔子与季桓子比试那一情节中看出来。通过电影孔子,我们不难发现,孔子其实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大儒。

在整部影片中,孔子都像观众们展示了一个大爱大仁,拥有高尚政治理想的形象。他可以为一个陪葬的小奴隶而向君王求情不惜得罪在鲁国权势滔天的季桓子,可以在被鲁国抛弃的情况下依旧让弟子回去解救鲁国于危难中,可以在被困饥寒交迫之时依旧弹琴、讲授······这样看,称孔子为圣人当真不为过,他的言行举止貌似已超脱于“人”这个概念了。

然而,我想说,孔子的确当真是个圣人,但也绝对是个普通人。这部电影将孔子拉下神坛,从一个凡人的角度去诠释这个“圣人”。孔子亦是一个普通人,他也有缺点,也有七情六欲。不经意见了南子给后人留下口实,他是惊艳和动心于南子的美貌的,但他终以一句“可有些人就是好德如好色”决然斩断了即将升华为暧昧的一种情愫。简单的人物出场,寥寥的情节铺陈,却巧妙地反映出了孔子在本性和信仰之间的取舍,耐人寻味。

有家小而不能享其乐,惜弟子而不能全其身,爱国家而不能报其君,恋故土而不能立其足,怀理想而不能偿其志。孔子周游列国十四载,受尽风霜之苦离别之痛,尝遍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依然坚守礼仪仁和,坚持在求索,这样的孔子留下的是立足万世的思想,是奠定中华文化两千年文化的核心,是使后人受益匪浅的精神之髓。

周润发饰演的孔子是这部电影的主线和灵魂。不管在何境地,自始至终坚决淡定,礼仪之说娓娓道来。颜回、子路、冉求,性格各异,但爱师如命,遵循礼仪仁和的精神如命。子路助卫国,冉求回鲁国效命。最牵动人心的是颜回,颜回是孔子最钟爱的弟子,外表文文弱弱却机智灵活、意志坚定。在电影中,颜回死后,孔子一直紧紧地抱住他的尸体,始终一语不发,呆坐在那里,茫然如求,若有所思。孔子爱颜回甚至比爱他的儿子还要多一些,因为儿子只能传承血脉,颜回却可以传他的大道。

当影片最后皓首霜须的孔子再回到阔别多年的故国之时,跌落尘埃痛哭失声,既符合一个受尽颠沛之苦的游子应有的情怀,也凸显了这个于平凡之中孕育伟大的生命个体的不同凡响之处,同样地这一手也深深拨动了我内心中那根最脆弱的弦。

孔子说:后人理解我,后人误解我,都因为《春秋》。不难预料,《孔子》也一样,会在不同人心里留下不同的印象,在不同人的内心埋下不同的种子。电影抓住了孔子的神,抓住了那个时代的症结点,让我有悲伤又有感动。君子固穷、君子死义、君子传道以及君子不愠,这便是一部《论语》,这便是一个孔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