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舟过安仁改写成最新(20篇)

导语:无意中杨万里看到了一只小船,小船上面坐着两个可爱的小孩子,他们在小船上跑跑跳跳,多么自由自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改写的作文,欢迎查阅,谢谢!

浏览

7257

作文

1000

题西林壁改写成作文300字

全文共 353 字

+ 加入清单

一天苏轼去了江西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景色千姿百态,令人应接不暇。

苏轼看到了庐山,庐山面目多样,美丽极了。横着看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又成了高峰。远看、近看、俯瞰、仰望,景色各不相同。庐山的样子可真是多种多样!

苏轼爬上了高大、壮丽的山峰。爬到山顶后,苏轼才发现,自己已经不认识庐山的真正的,美丽的景色了。为什么苏轼看不清庐山的美丽的景色了呢?是因为他眼花了吗?并不是的,苏轼之所以看不清庐山本来的景色,是因为他自己本身就在这层峦叠嶂的深山之中。

到了傍晚,苏轼有些疲惫了,他找了一户人家,到他家住了下来。苏轼到了那里,他一看那个家里有一个生病的母亲和一个四岁的小孩,那个小孩正在照顾她。苏轼觉得那户人家有些贫穷,于是就把自己的干粮和钱财给了他们。他们说:“好人有好报,好人有好报啊!您真是一位好人啊!”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改写《渔歌子》作文600字

全文共 594 字

+ 加入清单

春姑娘,带着她那崭新的画笔来到了大地,把大地装饰成了一片仙境,也把西塞山打扮成了一片“人间仙境”。

春天的到来,是被白雪覆盖的西塞山恢复了生机。那挺拔的大树,随着微风翩翩起舞,发放在欢迎春天的到来。鲜亮的小草上,晶莹的露珠在滚动着,折射出耀眼的光辉。

在那西塞山前,白鹭在天空中只有的飞翔,它们犹如圣洁的仙子,在天空中玩耍。只见它们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地在天空中嬉戏;有的在水面上疾飞,溅起了无数的水花。

在西塞山的对岸,一群桃花很容易吸引了眼球。走近看,它们有的还是花骨朵,吸收着阳光中的养分,希望快点开放;有的开出了两三片花瓣;有的已经发育完成,绽放着笑脸。一阵微风吹过,许多花瓣落下枝头,打了几个转便飘落在水中。

突然,河面上出现了几个胖胖的“气球”——鳜鱼,它们有的在水中觅食;有的和桃花在一起,仿佛在窃窃私语;还有的从水面钻出,然后又扎入水里,好似表演杂技。

过了一会儿,湖中央出现了一叶小舟,小舟上的渔翁盘坐着,眼睛紧紧地盯着水面。忽然,鱼线动了起来,渔翁见了,心里想:今晚得晚餐有着落了!脸上也不禁笑起来。就在这时,鱼线摇的幅度越来越大,渔翁赶忙收线,一条肥美的鳜鱼便摆动着尾巴出了水。微风拂过渔翁的脸,天上下起了细雨,可是,渔翁还不愿归去。渔翁之所以不愿意离去,是因为他也被西塞山前的美景所吸引了!

我爱五彩斑斓的春天,我爱鸟语花香的春天,我爱生机盎然的春天,但我更爱多姿多彩的大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鲁滨逊漂流记改写

全文共 1681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回去后,我把那些蔬菜用水洗干净,星期五也跟我一起洗好了,我先用个盆子装起蔬菜,然后把盐找来,但是没有油,没有油的话,炒出来的菜是黄色的一点也不好吃,我只好把前些天我们吃的羊肉上切下羊脂炸出油来炒菜,我又切了一些羊肉想准备待会儿用来一起炒。准备好后我找了个跟盘子大小差不多的容器来,想等下拿来装。

我把刚才切的羊肉放在锅里炒起来(刚才的油在锅里),炒好了后我又把菜放下去,我让星期五在灶下放柴炒菜,他放好后,看我用那把木铲翻来翻去不知道我在干嘛,又看见锅里是刚才的蔬菜,于是他很着急一样对我说:“戴雅,蔬,蔬……菜。”然后又指着他说:“星期五。”又做个手势,我不知道他要说什么,但我知道他很急,他把锅里的菜,拿过我手上的铲子铲出来放在那个容器里。放好后他好像很放心了一样,我刚才一直想阻止他,但我阻止不了,他向我拼命摆手好像让我不要炒菜,这时我明白了,原来他已经我要他放火毁了我们好不容易摘来的菜。这时我想笑但来不及,因为火已经很旺了,我真不明白他以前吃人肉时不是也都是用火来烤的吗,怎么我在做菜他还以为我要怎么,难道他以前我采来菜是想……晒。我又恍然大悟,难怪我们回来时他总是看着那些树,原来在奇怪我为什么不像晒葡萄一样晒着那些蔬菜。

我把菜放回到了锅里去,继续让他放火,我指了指那些刚才炒过了的羊肉,然后看菜已经煮差不多了,就把羊肉一起放在锅里,再放盐。虽然我知道星期五不喜欢吃有盐的食物,也不习惯吃,因为在他们的野人部落里他根本不知道那很小一粒粒白色晶体的盐是什么东西,但我想他吃过有盐的蔬菜之后一定会喜欢上吃有盐的食物,因为人体很需要含碘的盐,不可能不吃,也不可以吃多。

虽然我做不了其它很重要的事和力所不能及的事,但菜我还是会做的,不久我就做了一盘香喷喷的菜出来了。星期五想用手去抓点菜吃,但我有前不久我自己做的筷子,筷子我做了两双,因为鲁滨逊有时会用筷子,但他一般不会用,因为他是外国人也没见过像我这样的中国人用的筷子,我给了他一双,想给他夹来吃,但他不会用,我只能用另一双筷子给他示范,果然他很快就会了。

他用那双筷子夹了一条白菜丝放进嘴里,果然他很喜欢吃,他又吃了一块肉,我想他想表示好吃吧,但他只是用拳头做好像是加油的样子,我不懂他要说什么,只知道他喜欢上了有盐的食物,他很高兴地吃着那些菜。然后他好像想起什么,“戴雅,主……人。”他指了指外面说,我猜他说的“主人”就是说鲁滨逊吧,我想他应该告诉了星期五叫他“主人”了,还算是个有良心忠诚的奴仆。我想告诉他待会儿鲁滨逊才会回来,但我不知如何表达,因为对于一个野人来说,他就像是一只动物一样了,不过他明白事情会很快,只不过我教他是有一定的困难,现在我只能教他说一些物品的名称。

比如,我把筷子拿在的手里对他说:“筷子。”他也跟我读了几次,接着我又像个老师一样跟他温习,我把一罐淡水拿过来,指着,星期五很快就明白了,说:“水。”尽管有些不清楚,但还是说得我是白,我又拿了几颗葡萄干放在他面前,“葡萄……”,我知道他看到葡萄干很像是葡萄,我就摇头说:“不是。”他明白我摇头说的是“不是”,然后他又明白了说:“不是。葡萄……干。”,我点点头说:“是。”他又明白了我点头就是说“是”,然后他就说:“是。”说完就像个孩子一样很高兴,就像我弟弟一样,学会了一样东西,即使很小的事也很开心,我也很乐意教他说话,但我只是教他说物品,有些事还是鲁滨逊教他说的,除此之外我只是像教那些三岁小孩刚学说话时说的“一二三四”。

但有些很简明的我有时都要教半天像能表达得让他是白,就好比,我想教星期五说“我”,我指着自己说:“我”,再接着指他说:“你。”但他不知道我说的意思就用手指指着他说:“星期五。”然后指我说:“戴雅。”他这样一弄得我也不知怎么表示,我只这么说:“我,是戴雅,你,是星期五。”这时他才明白了才说:“我是星期五,你,是戴雅。”

有时候他把我为难得真想不教他,但只能忍住性子,后来我又给我自己做了一套衣服,本来我还想再给星期五做套,但我现在我还没太多的材料可以做成他的衣服,而且没出针线,另外我还想办法做了两双鞋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关于语文松鼠的改写说明文

全文共 1105 字

+ 加入清单

1、总领全文,为后文总写松鼠的三个特征“漂亮”“驯良”“乖巧”的描写打下基础。

2、不能。因为三个词语概括了松鼠的三个特点,与下文一一对应,这是按照从外形到习性的顺序写的,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逻辑顺序)。

3、不能删去,“从来”是肯定语气,有强调意思。强调说明松鼠与人无扰、秉性善良的习性、如删去,就表达不出这样的意思了。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句中的“常常”能否删去?为什么?答:不能删去。“常常”是通常情况。说明松鼠通常情况(大部分时候)是直竖着身子坐着,但也有例外的情形。如删去,讲话就太绝对了。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体会句中“经常”的作用。答:“经常”是大多数情况。说明松鼠大多数情况(大部分时候)是在高处活动,但也有例外的情形。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它们从来不接近人的住宅”。句中的“从来”能删去吗?为什么?答:不能删去。“从来”是肯定语气,有强调意思。强调说明松鼠与人无扰、秉性善良的习性。如删去,就表达不出这样的意思了。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出东西”。句中“好像”能否删去?为什么?答:不能删去。“好像”是作者的猜测和推断。说明松鼠这样的生活习性是作者的猜测推断【体现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如删去,讲话就太绝对了。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5.“松鼠不敢下水。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理解“有人说”的作用。答:“有人说”表明这仅仅是听说而已。说明松鼠过水用树皮当船,尾巴当帆和舵听说的,并非亲眼目睹。【体现作者实事求是的写作态度,同时也说明文中的其余内容是作者亲自观察所得】。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6.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理解“通常”作用。答:“通常”是一般情况。说明松鼠一般情况下把窝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但也有例外情形,并非绝对如此。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7、答案:因为第2段着重介绍提松鼠的形体特点,说它“往嘴里送东西吃”是为了说明前爪的功能,用以同一般四足兽吃东西时用嘴啃相区别;第3段是为了说明松鼠不是肉食兽类而列举了它所吃的食物,两处虽都写到“吃东西”,但目的都不是为了说明“吃东西”,故不能放在一起写。

答案:第二自然段说明松鼠吃相的特点,用以同一般四足兽用嘴啃相区别。第3段意在说明松鼠不是肉食兽类,因而不像它们那样凶猛,用以表明它的驯良。所以,尽管都是写吃东西,但具体内容和写作目的不同,就不能放在一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赠汪伦改写1000字

全文共 872 字

+ 加入清单

时间:清晨

地点:汪伦

人物:李白,汪伦,渔夫,汪伦邻居

李白(持酒壶向汪伦敬酒):“我和你聚了好几天了,我该回去了。这最后一个夜晚,咱们来痛饮一场吧!”

汪伦(作敬酒状):“什么?今晚要走了!可否留下来?多住几晚?”(汪伦用期盼的目光望着李白)

李白(摇头,无奈状):“唉,好吧。”

(李白在汪沦入睡后,整理好了东西。第二天清早,李白在桃花码头旁等候船只,时不时看看汪伦家,看汪伦有没有来。与此同时,汪伦的邻居出来晒谷子,看见了早早就在此等待船只的李白,连忙跑来汪伦家。)

汪伦邻居(急急忙忙赶来):“你的朋友…那个…那个叫…李白的诗人…大清早就…打算…回去了,快去送送他…现在可能…还在…还在等船…”(汪伦的邻居跑得飞快,说话都喘气)

汪伦(一下子从床上坐了起来,睡衣还没来得及换,就跑向了桃花码头,边跑边喊):“太白兄!太白兄!你等等我!太白兄!”

(突然吹来了一阵风,吹得水面波光粼粼,水面上的桃花瓣围着一艘远处的船只缓缓地向岸边靠近,好像要把李白的情感全部牵制到对岸那一头。李白久久的注视着水面,没有听见汪伦的话语。)

汪伦(心想):“太白兄是不是没有听见?我哼一首他喜欢的歌曲,没准能回应我。”

(汪伦在离李白还有十几米的时候开始哼起了他最爱的小曲子。他越唱越响,希望他能回首看看他,兄弟的情深难尽!)

李白(听见了熟悉的小曲,回首看见了正在唱歌的汪伦,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你…你…你…为什么要来送我!…你我都会伤心的…因为这次可能是永远的分别了…”

汪伦(拍拍李白的肩,停下了歌声):“我们可是好朋友,应该时时想着对方,很正常。唉唉,你怎么骗我了?你不是说多多陪我几天吗?”

李白(皱眉,躲着汪伦的目光):“我不想让你送我。”

汪伦:“留下来,咱们可是兄弟。”

渔夫:“走不走?”

李白(苦笑,挥手):“汪伦兄,真抱歉,我不能再久留了。”

汪伦(皱着眉头,作高呼状):“太白兄……”

渔夫(准备开船):“到底走不走!快点快点!”

李白(无奈,在桃花树下的石头上题诗一首):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诗罢,踏船而去,不再回头。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清平乐村居改写600字

全文共 641 字

+ 加入清单

宋代诗人辛弃疾在心情烦燥的时候,想来到一个安静祥和的地方,在不知不觉中,他来到了一个孤僻的小山村,在高高的山坡,一眼望去,一片绿色,小草绿茸茸的,像一大块绿毯。五彩缤纷的小花儿竞相开放,每一朵都笑得那么灿烂,柳叶轻轻地摇摆着,像在湖边洗头,荡漾出许多波纹。牛羊在草地上悠闲地吃着草,清澈的小湖里有许多彩色的鱼,欢快地嬉戏着。远处,有一个风车随着风自由地摆动。

突然,辛弃疾看见了一个温馨的画面,一个古色古香的茅房,一对白发夫妻开心地聊着天:“你说孩子他爹,咱们现在的日子过得多好哇,孩子们都长大喽,山村空气又清新,山清水秀,真快乐!”“孩子他娘,山村的确是好,菜也新鲜,我们每天都能吃饱喝足,哦,对了,我们水没有了,让孩子们去打口清泉来吧!”

老婆婆从茅屋里走了出来,这时,大儿子在菜地里锄豆,只见他大汗淋漓,汗流浃背,脸上却挂着微笑,他心想:“一定要加油,让家里人吃上健康菜。”二儿子在织鸡笼,心灵手巧的他熟练地操作着,心想这个鸡笼我一定要编得漂亮。小儿子最可爱,卧在草坪上剥莲蓬,他一个小孔都不放过,心想:不知莲蓬甜不甜,甜的话给爹娘哥哥们尝尝吧!

老婆婆喊道“孩子们,你们谁去打口泉水来。”孩子们争先恐后,都想去打水时玩下水。老婆婆笑着说,好吧,你们一起去吧,打了泉水后三兄弟开始游水嬉戏。

看到这里,辛弃疾诗兴大发,提笔写道: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这首《清平乐·村居》流传至今还是让世人难以忘怀。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清平乐村居改写作文450字

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

在夏天一个静静的早晨,我散步时走到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旁。看见一所低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小溪的右边,溪旁长满了碧绿的青草。

我正欣赏着这祥和的景色,忽然听见茅草屋里有人操着几分柔媚的南方口音,带着几分醉意,在互相说话取笑,这说话的声音是从哪里传来的?到底是谁呢?

我很好奇,便不顾体面地探头去望。这才看清:原来是一对白发的夫妇,正喝着酒,一边欣赏美景,一边开着玩笑呢!只见老翁用手指逗弄老妇的头发,老妇又转手给老翁哈痒。他们的生活可真美好,愉快呀!生活在这样温馨家庭下的孩子,又会是什么样呢?

老夫妇的大儿子正在东边的豆地里锄草,不时喘口粗气儿;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把鸡笼扎的漂亮,又很实用,还带着满意的笑容。他们的大孩子勤劳,实干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而二儿子心灵手巧又让我赞叹不已。咦?小儿子在干什么呢?我走近一看,他可真调皮可爱,正趴在溪边剥莲蓬呢!两只脚丫子甩来甩去,真惹人喜爱。

他们一家五口人老老小小生活得其乐融融,孩子也过得无忧无虑,看上去十分亲切。我忽然觉得金钱和地位不那么重要,只要一家人生活得健康幸福快乐就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观沧海改写成白话文

全文共 416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207年的秋天,我北伐乌桓胜利了,班师回朝途中,我路过碣石山,突然想要登上碣石山,近观沧海,看看祖国大好河山的雄伟壮丽。于是,我便叫了几个随从,伴我登山。

到了山顶,我俯视大海,只见海水动荡,海中岛屿高高矗立。这是多么壮观的景象啊!我心想:啊,中原地区已经平定,北伐乌桓也已获得胜利,我统一北方的梦想也将实现!心情变得激动起来。

我将目光转移到海中的岛屿,看,岛上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树木郁郁葱葱,小草青翠欲滴,十分茂盛。一阵秋风吹过,海面上涌起滚滚波涛,这波涛多像和我一起英勇作战,出生入死的将士们啊!

啊!日月的运行好像出没于大海的怀抱之中,灿烂的银河群星好像包孕于大海的母腹之内。我,不就像是大海吗?但愿,天下的英雄豪杰全都集结于此,助我统一北方!

我随即吟出这样的诗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就是沧海的壮观。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狼改写白话故事600字

全文共 639 字

+ 加入清单

原作:蒲松龄

屠户很晚才回家,担子中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没人要的骨头。没想到了,回家路上被两只盯上了。

屠户看着跟在后面的狼,心想:“这大晚上的,什么人都没有。我该怎么办呀?有了,要不扔些骨头把它们打发走。”于是,屠户赶紧扔了块骨头,一只狼停下来,咬住骨头,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又扔了根骨头过去,这只狼停下,前一只狼又跟了上来。随着骨头一点点减少,屠户也加快了脚步。很快,骨头扔完了。两只狼舔了舔嘴巴,似乎并不满足,开始一起追赶屠户。

屠户害怕了,边跑边想:“这两只狼如此贪婪,吃完我的骨头又想要吃我,待会这俩畜生一前一后夹击我,我不就成了它们口下的晚餐了吗?”

忽然,看见前面不远处好像有个打麦场,场主把柴草堆得跟小山似的,心想:“真是天无绝人之路!”他迅速跑过去,背靠着“小山”下方,将肩上的担子解下,拿起刀子,决心就靠这个有利地形与狼决一死战。两只狼看见屠户的样子,都不敢上前,只好瞪着他。

不一会儿,一只狼走开了。而另一只狼似乎贼心不改,像狗一样蹲在屠户面前。屠户看见了心下有些吃惊,但他不敢有丝毫放松,这狼到底在耍什么花招?

时间久了,这只狼就像睡着了似的。没有任何预兆,屠户直接朝狼的脑袋砍去,又连砍了几刀才将狼杀死。他刚想走,突然感到不对劲,这只狼怎么敢在敌人面前睡觉呢?于是他小心翼翼地走到柴草堆后面,才发现原来另一只狼想从身后攻击他,一半的身子已经钻进草堆了。屠户来不及多想,便砍断了狼的后腿,也杀死了它。原来前面那只狼假装睡觉是来诱惑他,好为后方的同伴打掩护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所见改写450字

全文共 443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夏天,火辣辣的太阳烘烤这山脚下的林间小道。这时从远处晃晃悠悠地走来了一头强壮的大黄牛,背上骑着一个大约9岁的牧童。只见他光着一双小脚丫,横坐在牛背上,一边挥舞着手里的鞭子,一边高声唱着小曲儿。嘹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回荡着。树林中的蝉也一同歌唱。

忽然,牧童停止了歌唱,用手轻轻拍了拍牛的头,牛便停了下来,转头看着小主人,好像在说:“小主人,前面的路还长着呢,你为啥停下来啊!”牧童好像听懂了牛的话,往柳树上一指,原来是一只乌黑光亮的蝉在休息,这只蝉的个头很大,牧童想:如果把这只蝉捉回去,让小伙伴们看一下,他们一定会对我刮目相看的。可是蝉飞到了一棵粗壮的大树上,牧童怎么够也够不着,于是牧童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慢慢地爬到牛的背上,踮起小脚尖。突然,他猛地一捂,终于捉到了蝉。

他连忙做了一个简单的小笼子,把那只蝉关在小笼子里。“真是一位天真可爱的牧童啊!”诗人袁枚赞叹道。

看到了这一幕,袁枚迫不及待地写下了《所见》这首诗,诗的内容是这样的: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黄荃画雀》改写

全文共 448 字

+ 加入清单

作者:马溢蕊

从前,有位名叫黄荃的画家,他画的画栩栩如生,人们见了称赞不己,同行见了羞愧不已。

那天,黄荃心想:既然大家都认为我画的画好到极点,那我为何不再现场给大家画一幅呢?但是我画什么呢?就画……飞鸟吧!既好画,也好让大家看出我是专业的吗!

于是黄荃在门口,自己摆好了桌子,放上了大的宣纸,又放上了笔墨,这不,就开始了,只见他右手拿笔,左手将袖子向后面扥着,只见他用毛笔在上面轻轻地走一圈,飞鸟的轮廓就给画好了,这时人越来越多,当他正在准备收尾的时候,有人说:“画的太好了!”“是啊是啊!”……,就在群众讨论这幅画的时候,一位经常放牧的牧童,从人群中拍手走前大笑道:“哈哈,先生,这飞鸟可不是伸头伸颈,而是要么伸头伸颈,要么就是都不伸,”不说还不要紧,这一说,人群就开始沸腾了,“是啊是啊!”“嗯,你说得对呐,身为一个画家,怎么能没有观察力呢?”黄荃认为牧童说的有假,便亲自去验证,发现果真是这样的,原来是自己画错了!“哎,身为一个画家,应该具有观察力,怎能如此马虎呢?”

黄荃听了,只能尴尬离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村居》改写

全文共 440 字

+ 加入清单

王柏润

早春二月,小草从土里钻出了尖尖的脑袋,它既高兴又兴奋,因为它看到了美丽的春天。小草中间还有一些野花,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吸引来许多路过的小朋友。

黄莺停留在树梢上在树上发出一阵阵鸟鸣,叽叽喳喳,可真好听,还有点像动听的歌曲,它可真是一位小歌唱家呀!

杨柳的叶子像一颗颗绿色的宝石,春风一吹,杨柳还用长长的头发抚摸着堤岸,真是美啊!

放学了,同学们在学校里乱跑,简直乱成了一锅粥,但有的同学不是这样,他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地回家去了,有的人决定出去放风筝,于是他们来到了公园。

在公园里,大多是一个人拿着风筝,一个人扯着线跑着,把风筝放得很高。这次我运气很好,风筝一下子就飞上天了。黄思媛放风筝时不知道从哪里吹来了一阵风,把她的风筝吹到了树上,她扯呀扯,突然,用力过猛,把线扯断了,我在旁边哈哈大笑,把肚子都笑疼了。还有的人风筝飞不起来,一个劲地叹气,着急着呢……

天渐渐暗了,我们开心地收拾着东西回家了,我在收东西的时候,不小心把风筝的骨架弄断了,大家都乐得哈哈大笑,我们快乐地回家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学奕改写

全文共 473 字

+ 加入清单

作者:程旭阳

在古代的时候,有一个叫弈秋的人,他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一个叫一心,一个叫二意的人知道了,就一起去拜弈秋为师,跟着弈秋学下棋。

开始学下棋了,弈秋开始讲下棋的时候的注意事项,下棋的各种方法和技巧,把自己下棋的所有经验丝毫不剩的传授给了他们两个人,但是,一心专心致志的听着,把弈秋讲的所有知识全部记在了自己的脑子中,而且只是听弈秋的教导,别人无论怎么指教他,他从来不会忘脑子记,只是当耳旁风,而二意虽然也听弈秋的教导,但是听讲的时候从不像前一个人那样专心,上课的时候,天上有几只天鹅飞了过来,于是二意心里就想:“咦?我自己的头上怎么会有天鹅飞过,算了,想想该如何拉弓搭箭将天鹅射下来当肉吃吧。”

三年过去了,弈秋让一心和二意下一次棋,看看他们二人这三年下棋的程度,结果一心和二意下了五回棋,结果二意都败给了一心。

二意很迷惑,于是就问弈秋:“为什么我会败在一心的手里,我们两人一起学习,为什么我会失败?”弈秋回答到:“一心在上课的时候专心致志,把我讲的话都听了进去,而你却不这样,你三心二意,记不住我的话,你怎么可能会下好棋呢?”二意恍然大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观书有感改写400字

全文共 442 字

+ 加入清单

一天清晨,空气清新,南宋的大教育家朱熹,很早就来到郊外的一个方塘边看。这里的风景很美,看累了,还可以好好地欣赏美好的景色。

看,蓝湛湛的天空中飘着千变万化的白云。这些白云一会儿变成可爱的小白兔蹦来跳去,一会儿变成美丽的孔雀正在慢慢地开屏呢!

方塘的四周有着几棵柳树,柳树上的叶子碧绿碧绿的,微风一吹,柳树的枝条动了起来,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小姑娘,正在梳理着自己那又细又长的秀发呢!

柳树环绕着的方塘很清很清,池中倒映出天空、白云、柳树和方塘边的花花草草。风儿吹过,这些倒影便随着风儿在欢快地跳舞呢!

这方塘的水是哪儿而来的呢?为何会如此清澈?于是,朱熹继续向前走。他边走边问路旁的人:“那方塘里的水是从哪儿流到那方塘里的呢?”有人说是从山上的瀑布冲写而来,有人说是从山远处的那一条大河里流来……

听到这里,朱熹若有所悟,走回方塘边,轻轻吟诵道: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是啊,这活水不正如我们学习知识,只有源源不断地补给,从不间断,才能获得真知,不断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清明改写500字

全文共 478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节来了,这天,天公不作美,顿时,天空蒙上了一层淡灰色的薄纱,细雨像细箭一样落下来,岸边的垂柳低垂着脑袋,无精打采,再加上几根柳条在周围轻轻摆动着,似乎正在蒙着眼睛悄悄哭泣。

杜牧饥饿难忍,因为天儿有点凉,所以自己更加是难受了。他头戴斗笠身穿蓑衣,眼角禁不住泛红。路人上的行人手捧着鲜花,带着祭品,怀着忧伤的心情去扫墓,此刻,似乎更增加了一份伤感。杜牧见到眼前这样一番情境,心想:人们都去给祖先扫墓了,唯独我独自一人在异国他乡,不知道家人有没有扫墓,祭祖啊!

为了解除烦闷,忧伤,杜牧只好走在泥路上,深一脚,浅一脚地去寻找酒馆,可找了半天都没有找到。“哞哞”这时,一位牧童来了,他骑着黄牛,头发用一根红绳扎了起来,嘴巴里衔着一根草,并拿着笛子吹了起来,一副轻松的样子。杜牧忙向前走去,问道:“小朋友,你知道什么地方有酒馆吗?”“知道,就是那片像粉色云霞的地方,那是杏花村!牧童伸手指了指杏花村。”“谢谢”说完,杜牧便快步走向杏花村,到了酒馆,便吃喝起来,顿时诗性大发提笔写下了: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舟过安仁改写作文600字

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金秋时节,景色宜人。趁着秋高气爽,我去京城办事,顺便散散心。

路途遥远,我沿水路顺流而下。船路过安仁时,不禁口渴起来,便叫船家去买些水果,我则坐在靠近湖边的亭子里等他。

不知这亭子离集市太近,还是因为集市人多生意繁忙,我坐在这儿都能听到那些嘈杂的声音。好像有一个卖字画的小贩在高声叫卖:“现有少量杨万里真迹,大家快来看,快来买!”话音刚落,只听到众人蜂拥而上错杂的脚步声。我心里暗暗想:我的字画那么受人追捧,而我本人坐在这却无人问津,这世道可真现实——怎么船家还不归来?

这时,一阵凉风吹来,我不禁向湖面望去,只见湖面上有一条小渔船。上面有两个孩童,他们正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还撑了把伞。此时并没有下雨,他们为何却停了船撑起伞来?我左思右想不得其解。又一股凉风袭来,哦!他们这样做,原来并不是要遮雨,而是想借助风的力量让船前进!真是淘气、聪明。想到这儿,我的心情不由得开朗起来,顿时诗兴大发,把眼前的所见所闻写成一首《舟过安仁》,并把它刻在亭柱上。

刚刻完,船家就回来了,“对不起,让先生久等了!快上船!”。就这样,我又一次踏上了旅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雁门太守行》改写600字

全文共 612 字

+ 加入清单

诗人生活的那个年代,藩镇叛乱此起彼伏,战争连绵不断,百姓不得安居。诗人作为一个守城的将士,自然是要为国捐躯,报效国家的。

在城内时,看见敌军如乌云一般向城池逼近,浩浩荡荡的,不禁让人心生凉意,心生危机,仿佛这座脆弱的城马上就要被他们吞噬似的,显得来势凶猛。但是敌众我寡,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守军们能怎么样呢?他们也只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奋起抗敌。

云缝中射下来的太阳光映在将士们的铠甲上,像金色的鳞片一样闪闪的发着光。这一刻,一个个矮小的身体显得如此高大。

双方收兵后,战地场面异常悲凉,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边塞上将士的血迹在黑夜中凝为紫色,格外凄异。虽然双方都有大量伤亡,但毕竟敌军人数较多,只能静待友军的援救。

在寒风卷动着红旗之际,救援部队悄悄临近易水;凝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高扬不起来。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看那场面,将士们心里想的,应该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了吧。

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黄金,用来招揽天下贤士。而将士们为了报答国君招揽贤才的诚意,手挥舞着利剑,甘愿誓死杀敌,报效朝廷,甘愿为国血战到底,为百姓、亲人的安居乐业血战到底。为了让百姓知道,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于是诗人著成了《雁门太守行》。

雁门太守行

作者: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游子吟改写400字

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

孟郊生于湖州武康,家中清贫。他的父亲是个小吏,要求孟郊以读书求取功名为人生目标。但是孟郊考场不顺,四十多岁的时候,还要进京赶考。

湖州离京城很远,孟郊此去赶考,旅途辛苦是肯定的,而且还得在外过冬天。孟郊的母亲心疼儿子,在他临出发前的夜晚,还在赶着为他做过冬的棉衣。

微弱的灯光下,母亲那憔悴的脸上,布满了重重的皱纹。她一针一线地缝补,每一针都饱含着对即将远行的儿子的爱。担心儿子迟迟不能归家,想着要给儿子带上棉衣御寒,孟母不由得加快了速度,一不小心针尖扎破了手指。可她毫不在意,用点布一裹,继续缝补衣服。直到东方泛起了鱼肚白,终于缝补好了棉衣。孟郊起床,看到母亲连夜赶着做好的棉衣和布满血丝的双眼,他情不自禁地想到:“母亲大人,您的恩情就像那春天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子女,子女像小草样微弱的孝心,如何报答得了这份恩情呢?”

孟郊心中百感交集,挥笔写下了这样饱含深情的诗:

游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秋思改写600字

全文共 654 字

+ 加入清单

一天晚上,张籍读完经书,他揉了揉眼睛,站起来,走到院里。一阵秋风袭来,树上的叶子飘飘悠悠地落下来,都投入到大地的怀抱。“秋天真的来了。”张籍喃喃自语道。他回到屋里,觉得身上一阵寒冷,走向衣架想拿一件棉衣,却看见了衣服上那密密麻麻的针角,想起了他临行前母亲熬夜做成的棉衣,眼前仿佛看见了自己和妻子孩子一起在田地里干活,孩子在旁边尽情玩耍,多么幸福啊!耳边也想起了母亲的叮咛,路上小心啊,天气渐渐凉了,多穿点衣服。张籍赶快把棉衣穿上,心想:我在外面漂泊十多年,也不知家人怎么样,好担心啊!他心想着,决定给家里写封信吧!

他回到屋里,铺好宣纸,蘸好毛笔,握笔在手旋在空中,却时时不可落笔,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眼前又仿佛出现了父母慈祥的面,妻子温柔的目光,孩子可爱的笑脸……想着想着,张籍心里的情感犹如泉水一样流出来,他把所有的思念都集中在笔尖。一边回忆,一边写。写写改改,改改写写,写了好半天,才写了一两页,他念着,想着,改着,写了大半夜才把信写好了。

第二天早晨,张籍直奔驿站,把信交给捎信人,他千叮咛万嘱咐,说:“一定要送到嘉家乡,一定要!”捎信人说:“放心吧!捎信人上马扬鞍而去,当快走的时候,张籍说:“请等一等!”捎信人说:“怎么了?”“让我再看看有什么遗漏的,再让我检查一下。”说着,他拆开信封有读了几遍,确定没有遗漏时,再把信封好交给了捎信人。张籍望着捎信人的背影,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从眼睛里流了出来。

他回到客栈,文思泉涌,写下了这首诗: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游园不值改写

全文共 313 字

+ 加入清单

周久然

在一个春天的早上,我在鸟鸣中醒来,向窗外望去,看见了到处万物复苏,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我想:今天的景色这么美,我可以出门看一看外面的风景。

我走着走着来到了一个园子前,我想:我可以进去这个园子里面看一看里面有多么美丽,多么好着。

接着我轻轻的敲了几下门,园主没有开门,我又敲了几下,园主还是没有开门,我失望的低下头,发现地上到处都是鲜嫩的苔藓,就像一块块绿色的天鹅绒。我想:园主应该是不想让我踩坏苔藓才不让我进去的吧。

接着我一转头发现了一株红杏从墙上长了出来,那鲜红的花朵,碧绿的的叶子,真是朱之一忽则嫌红,翠之一忽则嫌绿。

虽然我这一次没有进入园中,但我从这株红杏就想到园中花朵五颜六色的景象。就这样,我想完后就开心的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石壕吏改写成记叙文作文500字

全文共 1887 字

+ 加入清单

1261年前的石壕村

我是杜甫,被朝廷贬官了,路过石壕村,正打算去潼关赴任。

还不到傍晚,家家户户都大门紧闭,狂风阵阵,村中每一家的房子都快被风给吹塌了,我走到一户人家门前轻扣了几下门。紧接着,就听见一老妇大喊:“我们家已没有壮丁可以抓了。”

我轻声解释:“我不是官兵,只是一个行路之人,因天色略晚,便想在贵宝地借宿一晚,还望老人家可行个方便。”

那老人打开了门,轻声叫我进去并告诫我无事不要出门。我看了一眼,老妇的穿着与乞讨之人没有两样,那头发已呈灰白色。老妇的手上有着厚厚的老茧,便知道平日生活中有很多活都是她干的。

正想着,一老翁打断了我的思绪,那老翁拉了几下我的衣袖,我看了那老翁一眼,见他的衣服上有好几处补丁,脚下的鞋子也早已破烂不堪。看到这副景象,我不禁轻叹一声。

我向屋里走去,可一进门,我便吓了一跳,里面只有几把破烂不堪的椅子和四面破败的墙壁,老翁颤抖着说:“委屈一下您了。”我觉得该安慰一下他们,但村上有几户人家的哭泣声和惨叫声打断了我。一旁的老妇轻叹了一口气,又摇了摇头。

过了一会儿,我正要出去看看情况,可一阵脚踹门之声打断了我,吵醒了屋里熟睡的老翁。老妇与老翁互相交代了一下,老翁便爬上矮墙翻墙逃走了。老妇出门看了,看来人是两名官吏,一个五大三粗,另一个则有一些贼眉鼠眼了,其中一个官吏怒吼道:“把你们家壮丁男子交出来,不然……”说着那官吏便拔出刀,来威胁老妇。老妇连忙向后退了几步,扑通一下跌倒在地。老妇颤抖着爬了起来,拍了拍那破烂的裤子上的土,哆哆嗦嗦地说:“我家早已没有壮丁了。”刚一说完,便哭了出来,边哭边用手擦眼泪。官吏是铁石心肠的,不仅不为之所动,反而打了老妇一巴掌,大骂道:“放屁,你这个东西,软硬不吃是不是?别给脸不要,快把你的儿子和丈夫交出来,再不交出来,哼!我们可就进屋搜了。”

我透过门缝偷看着,见那官吏正嚷着要进屋搜呢!我暗自为老妇伤心着,一边痛恨官吏的无理,也感叹国家的衰亡,法律竟然腐败到了这种程度,我虽是怨恨但也只能……忍!

我又看了看,老妇跪倒在地,哀求着说:“官爷,求求您大发慈悲相信我吧,我的三个儿子,有两个早已为守邺城死了。”

官吏问道:“另一个呢?还有你怎么知道那俩人死了?”

老妇对宫吏磕了好几个头,眼中的泪水如雨点般落了下来,她哭泣着说:“我的另一个儿子……”

说到这件事时,老妇人的衣袖早已湿透了,流泪再也止不住。老妇咳了几声又说:“我的第三个儿子,传来了血迹斑斑的家书告诉我,他的两个哥哥死了,他现在也不知道是否还活着……”

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官吏仍然不死心,骂道:“老东西,你最好别撒谎,爷爷我的刀快,把家书拿给爷爷我看看。”

老妇慢慢从怀中掏出了家书,生怕把它弄坏似的,对官吏说:“千万别把家书给弄坏了……”

那个五大三粗的官吏还没等老妇人说完,便把家书抢了过来,一看果真如此,那个贼眉鼠眼的官吏一把抓过来,把家书给撕碎了。官军撕碎的不只是家书,而是老人的心啊!我有些愤愤不平,但又多了一种无助感,不禁悲从中来,怆然涕下。

老妇又说:“像我们这些活着的,只能苛且偷生,而我的两个儿子却永远逝去了。”

官吏又问:“你的家人还有谁?”

老妇人爬了起来,但因为腿麻扶了官吏一把,而官吏却推开了她,还打了她一巴掌,说:“别弄脏我的衣服,你最好快点告诉我。”

老妇人回答说:“我还有一个贤良的儿媳,和一个尚在吃奶的孙子,儿媳因为孙子还小,才没有改嫁。”

官吏又说:“把你儿媳叫来给我们带走。”

老妇人说:“因为家里贫穷,儿媳没有一件完整的衣裙,不能见人。”

官吏哼了一声,说:“今天必须带走一个。”

老妇说:“如若官爷不嫌弃,我愿陪您去洛阳,为官兵们做早饭。”

老妇深鞠一躬又说:“拜托您了。”

说完了这句,老妇眼中又流出了泪水。

“快滚去收拾一下。”

“谢谢官爷!”

她慢慢地走进屋中,收拾了一下,正准备把一双上面绣着花纹的鞋子给带走,看了一眼儿媳妇,又放下了手中的绣花鞋,把鞋子放在儿媳的手上。她拍了拍儿媳的手,这一个动作,胜过了千言万语。顿时,女人、老人、孩子的哭声交织在了一起,随之,官吏不耐烦的叫骂声也传了出来。

突然官吏闯了进来,立即把老妇给拖走,随着关门声,一切戛然而止。老妇被拖走了,我向门外看了几眼,衰叹了几声,老妇连他孙子的头都还没摸上呢!

我出门看了看夜空,时辰已过三更,突然有动静,我吓了一跳,借着灯光一看是老翁回来了。我还没来得及开口告诉他发生了什么,他便立即瘫倒在地,一动不动有如一尊石像,或许受过离别之苦的人都这样。

那一夜,万家灯火通明,无数的家庭妻离子散,人们的哭泣声响了一夜,天刚一亮,我便辞别了老翁他们一家,往潼关出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