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看了奇幻森林这部电影的观后感(实用20篇)

《时间门》是一部带点科幻色彩的影片,是爱家日的公益电影。下面是《时间门》观后感范文,快来围观吧。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推荐的一些关于看了奇幻森林这部电影的观后感优秀作文,欢迎阅读,希望你认真看完,会对你有帮助的!

浏览

7990

作文

1000

金刚川电影观后感800字

全文共 851 字

+ 加入清单

影片《金刚川》讲述的是抗美援朝战争进入最终阶段,志愿军在金城发动最后一场大型战役中一段感天动地的故事。敌我双方为了一座桥而在金刚川展开的一次殊死较量。志愿军战士们在物资匮乏、武力悬殊的情况下,不断抵御敌机狂轰滥炸,为了保证大军在指定时间到达,志愿军一次次舍生忘死修补战火中的木桥。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再次在银幕前徐徐展示给观众。

看完《金刚川》之后感慨万分,讲真,现在生活在太平盛世的我们,真应该多看看这样的电影,看看我们国家如今的繁荣昌盛,看看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样得来的。那是无数英勇的先辈们,用他们的血肉之躯,筑成了这片土地上美丽家园的铜墙铁壁,是他们的宁死不屈,捍卫这辽阔的浩瀚山河。长江黄河再汹涌,长城再坚固,都抵不过那中华儿女万众一心的民族心。看完电影我更加深刻理解到,那个年代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是靠什么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从而告诉全世界,中国从此站起来了!如今能屹立世界之林的根本在哪里。

影片中的许多经典镜头至今在我脑海浮现,尤为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美军飞行员的一句话“不可能,就是他们的武器”!我时常回想这句话的深刻内涵。以前听过一句话:“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他们不需要奉信神明,他们的神迹,来自他们的民族。”正如片中的那位幸存的美国飞行员所说,中国人不信神,但志愿军创造了神一样的事迹。桥面一次次的被炸毁,我们志愿军战士,以不怕牺牲,舍生忘死的精神又一次次的将桥修好。到最后,敌人使用了燃烧弹将整个桥面烧毁,敌人以为我们无法再修复而在沾沾自喜的时候,我们英勇的志愿军以惊人的毅力,为了部队在规定时间内到达金城,用血肉之躯构建起一座神一般的“人桥”。

这部电影前期我就一直有在关注,看完后,我更加坚信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总在被一群又一群坚定而有信念的人证明着。从前是,现在也是。从来都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我也将始终铭记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服务社会,为新时代水利事业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最新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1312 字

+ 加入清单

看完电影《20--》,我真是有点忧虑了,人类真的快要进入诺亚方舟时代了吗?我经常看《圣经》,对诺亚方舟有一点了解,而《圣经》中的马可福音13:24-25以及路加福音21:25-28,经书对人子的降临的描述就好像是对当今社会走向的一种预示,放眼世界,海啸、火山爆发、地震、飓风灾难接二连三没有间断,是人子真的要降临了吗?

经书中描述:“在那些日子,那灾难以后,日头要变黑,月亮也不放光,众星要从天上坠落。天势都要震动,那时,他们要看见人子要有大潜质、大荣耀驾云降临。”“日月星辰要显出异兆,地上的邦国也有困苦,因海中波浪的响声,就慌慌不定。天势都要震动,人想起那将要临到世上的事,就吓得魂不附体。那时他们要看见人子有潜质,有大荣耀,驾云降临。”“看哪,耶和华必在火中降临。他的车辇像旋风,以烈怒实行报应,以火焰实行责罚。”“正因耶和华在一切有血气的人身上,必施以火与刀施行审判,被耶和华所杀的必多。”

看完电影《20--》,我真是有点忧虑了,我上网查阅有关世界末日的预言,尤其是关于20--年12月22日的预言描述更是危言耸听啊,但是结合众人的评论,我反倒释然了。忧虑什么呀,即使真的有这么一天,又不是我一个人的末日,何况《圣经中》也教导我们:“不好忧虑,因此我告诉你们,不好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吗?身体不胜于衣裳吗?因此,不好为明天忧虑,正因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自有一天当就够了。”“耶和华不是说:至于我和他们所立的约乃是这样:我加给你的灵,传给你的话,必不离你的口,也不离你后裔与你后裔之后裔的口,从今到永远。”永远是个啥概念,是没有尽头的意思,也就是无论如何人类总有生存下去延续下去的机会,也就是从这个礼貌进入另一个礼貌而已。

看完电影《20--》,这让我想起我在20--年6月做的一个梦,我梦见太阳在下坠,有很多人在商量着如何拯救太阳,有一人跳起来至半空中,用盘子接太阳没接住,太阳反弹上升了一下又下坠至地,在地上翻了几翻,之后又被一人弯腰抱到怀里,站了起来,此时的太阳像那快要燃烧完的煤球,红而不刺眼。我梦中的太阳的样貌像原恒星的样貌。宇宙中原恒星慢慢的有灰尘变小石,变成星球。发亮气体,内部有核子反应的星体,当核子反应开始时,新星便诞生。新恒星创造出环绕它的行星群。我在想梦中的那个太阳,太阳最后变成了原恒星的样貌,是不是也意味着一个新的太阳以及新的行星群即将诞生了,也就是国际形势要发生改变了,一个新的礼貌就要开始了……

看看电影《20--》,导演的构思灵感或许来源于发生在生活中的真实事件,或许来源于《圣经》,对于把拯救地点放在东方的中国,《圣经中》也是有预言的:“谁从东方兴起一人,凭公义召他来到脚前呢?我从北方兴起一人,他是求告我名的,从日出之地而来。”

看看电影《20--》,也许导演的真实目的是引起我们对环境保护对自然生态平衡的足够重视,让我们善待大自然,就是善待我们自己的未来。信主耶稣的也许会觉得是人子要降临了,人子要来审判人类了,世界末日要来到了,我们就应信主爱神才能得救赎。不管怎样说,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家,是与我们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我们就应保护她。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经典励志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全文共 1825 字

+ 加入清单

Remember, 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

记住,希望是美好的,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题记

Andy是这部电影的主人公,因妻子的背叛和醉酒的冲动所作出的行为被指控谋杀了与人偷情的妻子,被法庭判决为无期徒刑,关在肖申克监狱。Andy刚开始默默承受这一切,后来认识了Red和其他的一些人。并熟悉他们和他们成为朋友。这其间Andy被姐妹花欺负,Andy凭借着自己的才能为监狱里的看管和军官们报税,后被监狱长看上,为他洗黑钱,成为他的附庸。Andy还用自己的执着每星期给州政府写信,终于为肖申克监狱建立起一座图书馆。后来Tommy的到来,告知Andy是被冤枉的,却被监狱长暗杀。Andy终于决定越狱,爬过那个他用斧子挖了20年之久的洞穴,奔向自由。

希望在这部电影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Andy有希望,所以他能得到自由。

总有一些人,一直在探讨这样一个问题,希望是什么呢?Andy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Fear can hold you prisoner ,hope can set you free. A strong man can save himself, a great man can save another. 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也可以令你去寻找自由。希望在字典中的解释是心中最真切的幻想、盼望、期望、愿望。在胡适的诗歌里希望也许是昨日的瓢泼大雨,也许是今朝的晴空万里,也许是清晨的朦胧薄雾,也许是黄昏的似火晚霞,或应是沙漠中的绿洲,必定是前进的力量。

是的,它是一种力量,是一种愿望,亦是一种救赎。就像安迪,他被判了无期徒刑,因为希望,他从未放弃去获得自由。他说过I find I’m so excited. I can barely sit still or hold a thought in my head. I think it the excitement only a free man can feel, a free man at the start of a long journey whose conclusion is uncertain. I hope I can make it across the border, I hope to see my friend, and shake his hand. I hope the Pacific is as blue as it has been in my dreams. I hope.这种即将得到自由的感觉是甜蜜的。记不记得Andy逃出监狱时的场景:先是穿过自己挖的洞,然后爬过下水道,之后在风雨中迎接“新生”。这亦是人生的一个过程,即便你无罪也好。先用自己的双手去闯出最初的一片天地。然后等着你的是一段恶臭不堪,但同时也是你自己“砸”出来的一段长路。你通过了它,因为你知道在这之后等着你的是什么。接着你迎来了风雨,此时的你没有抱怨,而是在风雨中享受人生,拥抱自己。

一个监狱,里面的囚犯和官员,似乎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众生相。

典狱长似乎是个道貌岸然的官员,但是实际上攫取利益时不择手段,残酷、阴险而贪婪。其他警员充当诺顿的打手,草菅囚犯的人。他们如果放到这社会中,便是掌权阶层,是这个“小社会”的统治者。

Red是一个睿智的人,他在监狱混得非常好,犯人们的需求“没有他搞不到的”。他的智慧也洞悉了监狱生活的本质,他对安迪说:“在监狱,希望是一个危险的东西”,这是智者之言。但是他从未想离开监狱,他从未想过抗争,他只是是顺应监狱的规则以求自保。Andy的出现改变了他引导他走向了自由彼岸。

Brooks深刻反映了“体制化”下人的一生。在监狱里活了大半辈子。终于得到自由的时候,他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有了身体的自由,但其实他的灵魂早已被监狱扼杀,所以他在面对自己要被假释的时候,他做了一个疯狂的举动,希望自己能继续呆在监狱里。

最后,我们的主人公Andy,他不仅拯救了他自己,他也想尽一切努力去拯救整个监狱里囚犯的灵魂。所以他是一个伟大的人。

肖申克的救赎》带给我们的是精神的洗礼,也让我明白了希望的可贵。如果可以,我也希望像Andy Dufresne一样,去拯救别人的灵魂。

[经典励志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电影《非狐外传》优秀观后感

全文共 1010 字

+ 加入清单

上周看了一部电影,名叫《非狐外传》。我有个习惯,就是都已经在电影院落座了,还要将电影百度一下。这部电影打出的宣传标语是东方爱情魔幻电影,真是令人感觉非同凡响。果然,看完《非狐外传》之后,我的心灵感受到极大的震撼,到现在都没缓过劲来,听见这四个字便开口骂街。但其实这部电影也并非一无是处,比如它很适合情侣观看,因为你们可以放心调情,错过任何内容都不会可惜。

我看过很多地方的云,走过很多地方的桥,也自认为看过不少电影。每当别人谈起看过的电影有多烂时,反复温习过《战国》、《画壁》、《孔子》,最近又看过《笔仙2》、《意外的恋爱时光》等等烂片的我,只会微微一笑。但就在我以为已经搜尽天下烂片而独自苦闷的时候,《非狐外传》适时地出现了。这部影片本着一烂到底,绝不半烂而废的精神,击败了诸多强劲的对手,成为了我心目里烂片中的泡腾片。感谢这部电影让我观赏烂片的生涯更加完整,给了我更多吹嘘的资本。

说了这么多,还是好好谈论这部电影本身吧。在此之前,请允许我首先表达一下对编剧的敬意。

好了继续说。其实我对于《非狐外传》的编剧真的很佩服,我本来是个写影评就会不自觉剧透的人,但这次观影却令我无可奈何,看完全片,我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剧透。整部影片情节混乱,完全没有任何故事性可言。我甚至开始想象这个剧本在诞生的过程中,导演和编剧的心中肯定充满了激动。从聊斋里取材的古装片,里边再加点现代元素,什么观光旅游团骗人啊、商家借机涨价啊,一看就是在讽刺当下,真酷。还得来点屌丝、小清新的网络用语,显得时尚又幽默。最重要的是,剧情一定要多绕几个弯,其实女主角根本不是狐妖,其实她就是公主,其实她耍的那点把戏是曾学习过东瀛忍者术,谁都想不到吧,观众都很惊讶吧,哈哈哈哈哈,我们真是太机智了。

说到底,杂烩和泔水是有区别的。想法旺盛没关系,但衔接不求出彩,做到合理是起码的。你要讽刺当下我支持,但是不是把时事硬生生地往古装剧里套就叫暗讽了;你也幽默一点也没问题,但是甩几个网络流行词就以为是笑点了,你真当小学生放假了吧;你还想注重剧情这自然很好,但是你不能顾此失彼,让影片毫无逻辑,尤其是最后,当看到女主角换上忍者服,我简直感觉我心中的一万匹草泥马都他妈怀孕了。

以上便是我的观后感。这部电影我一度不想打分,因为我实在找不到负分的选项。不过现在心情平静下来,又重新衡量了一番。看在女主角是周秀娜的份上,还是给1分吧。毕竟现在这个社会除了看脸,事业线也是蛮重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电影《秀美人生》观后感

全文共 510 字

+ 加入清单

“来自广西百色一个贫困家庭的女孩黄文秀,从石头村里一路考入北京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她回到家乡工作,响应号召到贫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几天前,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让她30岁的年轻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

黄文秀在研究生毕业后本可以选择留在大城市,过着安逸舒心的生活,然而她却毅然回到家乡,走上了选调生之路,成为百色市宣传部的一名干部,而后她成为了乐业县驻村第一书记。她将自己扎根在乐业县,通过一次次的实地走访,她带领当地百姓发展种植业,使大家都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那天暴雨,她本可以选择第二天在回去,可是她心里牵挂着村里,坚持连夜返回村里。狂风骤雨浇不灭她为家乡奉献青春的初心。

黄文秀的伟大在于她坚持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心里始终装着的是党和人民的事业。我们要向黄文秀同志学习,在思想上,坚守初心,坚定信念,坚持学习,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在工作中,立足本职岗位,勇于担当上级赋予的职责和使命,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各个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那么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创造出不平凡的事迹。

初心不灭,青春无悔,黄文秀的事迹不仅感动了无数人,也同样激励我们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爱国电影小鬼特种兵观后感

全文共 590 字

+ 加入清单

那天我们看了一部爱国影片《小鬼特种兵》。

那部影片讲的是几个白莲镇的孩子,他们在看到日寇疯狂残害百姓后,誓死要给日本鬼子一点厉害瞧瞧,紧接着,几个人小鬼大的孩子在女游击队员阿慧的领导下,组成了少年抗日弹弓队。他们用神奇的弹弓作为武器,配合游击队神不知鬼不觉地痛击日寇,打得鬼子晕头转向……

这几个白莲镇的孩子和鬼子斗志斗勇,把鬼子的军火销毁了,获得了让人无法想象的胜利。这部影片把日本人那时的残暴以及愚蠢无知,和孩子们的勇敢机智描写的淋漓尽致。看完后,我的感受不能高谈阔论,因为,我无法用优美的词句来评论它。因为淡淡的清茶,根本不需要任何华丽的外衣,来修饰它。只要你会“品味”它。

爱国,这一词,在我们孩子的眼中,并不陌生。因为从小听惯了爱国名言和爱国故事,心,以麻木了。总认为,那些事不会发生在现在的和平年代。可这部影片却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心。爱国,并非要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来,而在于你有没有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来。爱国并不难。

现在的中国已日益发达强盛了,不再是那个受尽他国欺侮的国度了。虽然今朝为奥运年,中国人到外国传递圣火,却遭到了一些分裂祖国分子的破坏。中国人会畏惧这些人的势力吗?不会。因为中国人有一颗爱国心,正是这种信念支撑着我们,所以中国人永远不会怕那些分裂祖国分子的破坏!

爱国,是人人都要有的美好品质。如果你失去了爱国心,你就失去了灵魂!因为,爱国,并不难!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看感恩的心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418 字

+ 加入清单

我认为感恩就是冬天里的暖阳,给我带来温暖;感恩就是雨里的一把伞,为我遮风挡雨;感恩还是夏日里的一缕清风,让我感到身心的清凉。

感激生养我的母亲,她辛苦怀胎十月,把我带来这个世界。小时候,她做饭给我吃,给我穿衣洗脸刷牙,她无微不至的关心我、爱护我,无怨无悔地奉献着她的一切。而母亲却在一天一天老去,皱纹爬上了她美丽温柔的脸颊。

感谢教育我的老师,因为他们教会我知识,把我从一个无知的小孩,变成一个文明的青少年,把我从一个汉字都不会的人变成了一个文艺少年。老师教我们认书上的每一个汉字,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让我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徜徉。

感恩帮助过我的人,同学耐心解答我不懂的问题;医生为我治病,还我健康身体;交警为我们管制交通,使我们能安全行走于街上;消防员冒着生命的危险在大火中救助我们,并且在平时教会我们消防安全知识。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一定要拥有感恩的心,当你得到亲人或朋友的关心和帮助时,你一定要记得感恩,让感恩继续传递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青春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320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我们看的大片,飞扬的青春。看到了乡村孩子们的懂事、淳朴,我看到了为社会无私奉献的支教员老师。最让我感动的是学校的王校长。也一心只为学校考虑,不顾自己的病危。还有两位支教老师,虽然他们是城市里人,但他们不嫌弃乡村学校的贫穷,不嫌弃他们吃不惯的饭菜。他们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感动。老师从自己城市里给予他们电脑,高科技设备及一些生活用品。孩子们唱的《在大山的怀抱里》这首歌在省内取得了冠军。因王校长有病在身不能在现场观看孩子们的表演,于是就用手机来听他们的歌声。王校长是多么爱孩子们。最后伴着歌声,王校长死去了。他为孩子们所做的一切将永远留在他们心中。

通过这部大片让我懂得了帮助贫困人,快乐自己。为贫困人做出自己奉献。为社会多增添一份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电影十二公民观后感分享

全文共 3115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十二公民》改编自美剧《十二怒汉》,借美国的剧本说中国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看完后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众所周知,中国司法体系与美国完全不同,《十二公民》是对11个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中国人的疑罪从无原则、陪审团制度以及公民的司法意识的科普,而从实质上说就是借西方陪审团制度的壳,表达对中国目前司法意识制度的思考。影片讲的是十二位家长为孩子的期末补考齐聚一堂,组成了模拟西方法庭的陪审团讨论“富二代弑父案”,这些家长来自社会不同阶层,有保安、教授、出租车司机、富商等,在听取学生审理后他们只有达成一致投票才能结束审判,在第一轮投票中就有11人认定富二代有罪,但随着不断的讨论模拟,案件的疑点开始浮出水面,经过不断争执推测,最终一致得出了无罪的结论。

公民是谁?从法律上讲,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人。公民意识与臣民意识相对应,指一个国家的民众对社会和国家治理的参与意识。电影中的十二公民,不是十二个人,更多的是代表了来自中国不同阶层老百姓。

在对富二代弑父案的讨论中,大多数家长只求迅速得出最终判定,只有作为检察官的八号家长陆刚一致坚持从理性的角度分析和还原案件。最初家长们对于陆刚的异议进行了围攻,“你是不是来挑事儿的?”道出了中国老百姓从骨子里的从众心理与公民意识淡薄。本片中一开场是所有人都认为是“富二代”杀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其原因除了本案的证人证词以外,更重要的是因为目前中国社会固有的一种思维偏见。说起富二代,人们会不自觉的贴上“不负责任”、“不学无术”、“寻衅滋事”的标签,在这一固有思维模式下正如陆刚所说,连虚拟法庭上的被告人律师都已经在心里认定了自己的当事人是有罪的,那么谁来还原事实的真相?

仇富已经成为了社会的常态,冷漠也成为我们的武装。如果有一天中国司法真的引入了陪审团制度,请问这样的社会环境与公民素质我们拿什么去维持一个客观公平的司法秩序?如何承担起对生命的生杀大权?借用《十二公民》中的一句话,“如果陪审团都交到这样的人手里,那才叫真正的不靠谱。”

偏见是一种无形的暴力,而若是有一天这种暴力成为常态将道德捆绑,甚至操控了司法审判,那么一言杀人就成为了可能。公民在获得权力的同时也应当清楚的意识到自己需要履行义务,不要让暴力成为了一种常态,学会尊重、学会倾听,谨言慎行。

影片中的陆刚是检察官,面对第一轮所有人所认为的有罪投票,陆刚放弃投票背对桌子,当时他在想些什么?面对生命,面对法律所有人的态度让陆刚的背影如此孤独。更为讽刺的是这个看似不合群、无聊、固执的人真实身份其实是一个检察官,“你一旦认定他有罪,他在你心里就死了”,中国只有刑事诉讼中采用了疑罪从无,而疑罪从无和西方的无罪推定原则是不同的,参加投票的家长把这次模拟当做游戏,对于追求真相的陆刚成为了“刺头”。检察官=刺头,这还不够讽刺吗?陆刚的身份设定无异于是中国司法与平民老百姓的一次变相的对话:这关乎人命的事儿难道都只是法官、检察官、警察的责任吗?本片间接描述了一个社会现象,那就是除了陆刚这样从事法律职业的人以外,没有多少人会有那个法律知识和追求真相的勇气,那么,如果连司法人员也和大众一样选择沉默呢?

近年来许多旧案重提,呼格吉勒图冤杀案,张辉、张高平叔侄冤案的重审、平反。从某种意义上正是司法界的自我审视和变革,陆刚的问话言犹在耳:“你们为什么把孩子送到政法大学来读书?你们的态度或许就是将来他们面对法律的态度。”作为一名法学院学生,曾经我们都是抱着满腔热血,当老师问,你们为什么选择法律?我们都有着基于正义公平的回答,可是四年过去了,自己越来越对这个职业产生怀疑,这个世界没有完美的制度,因为制度是人设的。所以无论是哪一种制度脱离了追求公平、正义的心,冤假错案随时可能发生。影片的结尾,所有家长都摒除了偏见将这个案件判为无罪,这部电影给我们展示了一种希望,正如这个世界有光明的地方就一定会有黑暗,就算是知道追求真相的路是无休止的,我们依然要坚持。

随着时代的演变,司法制度和体系也在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时事,政府信息公开也越来越普遍,那么我们每个公民都应当提升自己的法律意识和素质,在享受司法所带来的权利的同时,履行责任义务更加理智,客观的监督司法公平维护司法正义。在维护法律公平与正义的路上,请不要让陆刚这样有责任心和正义感的人感到孤独。 观电影《十二公民》有感1000字【2】

电影《十二公民》讲述的是暑期一所政法大学内,未通过英美法课程期末考试的学生迎来补考,他们组成西方模拟法庭,分别担任法官、律师、检察官等角色,审理的正是一桩社会上饱受争议的“20岁富二代弑父”案。12位学生家长组成了陪审团。这些人来自社会不同阶层,有医生、房地产商、保安、教授、保险推销员等。他们在听取学生法庭审理后,将对本案做出最终“判决”。这12名陪审员互不相识,但按照规则,他们必须达成一致,才能结束审判。第一轮投票,就有11人认定“富二代”有罪,在所有人证物证都指向这一结果的情形下,这位年轻的嫌疑犯离舆论上的死亡只有一步之遥。好在8号陪审员提出了大胆的怀疑,让所有的线索都被逐一讨论,随着审判的进行,疑点出现,每个人背后的故事也浮出水面,经过多方长时间角逐,最终十二个人达成一致意见,认定该富二代无罪。

影片虽短,但发人深思。我国虽没有像英美法国家那样的陪审团制度,但剧中陪审团的整个讨论过程还是能够给予我很大启发,特别是作为将来可能成为决定他人自由乃至生命的法官队伍中的一员,更应该从中吸取教训。

一、对待证据要有吹毛求疵的态度。任何证据都要经过详实的推敲论证,形成证据链,案中关键证人有被害者楼下的老人以及窗户对面的女子。一个凭借“听觉”,一个凭借“视觉”让众人都坚信是富二代杀死了其父亲,但通过8号陪审员的推敲发现,其实作为上了年纪的老人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楼上经常有父子争吵声)断定死者就是富二代所杀,窗户对面的女子也是在没有戴眼镜的情况下只是根据模糊的音像而草率断定是富二代所为。他们在作证时也许并未想到,这种“言之凿凿”的证据如果被法官采信将意味着什么,这就告诫法官,在审查证据的时候,要多考虑证据可能与事实不符的情况。

二、要用理性的思维对待案件。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对同一件事的评价就会存在差别。法官在裁判案件的时候应尽量做到凭借事实与法律判案,不受个人情感左右。剧中十二个人,每个人都从事不同的行业,都有不同的人生经历。刚开始之所以有11个人都判定富二代有罪,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的感性认识,他们对证人的话毫无怀疑。当然,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存在严重的仇富心理,他们认为富二代就是不学无术,特别是在一个父亲坐过牢,继父一夜暴富的家庭长大的孩子更是什么事都可能做的出来。撇开证据不谈,他们内心就已经预存了偏见。作为法官,在认定案件事实时,如果不能坚持理性判断,那么又会造成多少冤假错案。

三、任何一件错案对当事人的打击都是毁灭性的,应避免冤假错案。剧中给我震撼最深的莫过于五号陪审员的一句话:“万分之一的错误对当事人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灾难”。一个错案对他人来说可能无所谓,但对当事人来说那将是毁灭性的,即使有遭一日被平反,被冤者回到社会同样会遭到异样的眼光,也会严重消弱司法的公信力,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司法》中所说:“一次不公正的审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是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审判则是把水源破坏了。”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当下,作为法律人我们不仅要用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案件,同时也要担起普法的重担,加大法制宣传,提高群众法律素养,让正义以看得见的形式得以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走出大森林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1473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个苦恼的男孩,从小就是爸爸妈妈的宝贝,可我一点也不觉得温暖,我就像一只关在笼里的小鸟,没有自由.我时常向往爸妈当年放牛、喂猪、挖野菜的生活,可他们就是不理解我,说我“拣了便宜卖乖”.

星期六下午,我做完作业,无精打采地望着窗外那叽叽喳喳的小麻雀,它们虽没什么地位,但它们那种无忧无虑的生活实在令我向往.

突然,我觉得一阵清风托起了我,把我送向蓝天……等我清醒过来,只见一片郁郁葱葱,鸟语花香,小溪发出潺潺的流水声,知了在树上悠闲地唱着歌,与草地上的“蛐蛐儿”一起谱成了一首优美的交响曲.

我这才发现自己来到了大森林,顿时觉得心旷神怡.这里没有老师,没有家长,更没有那没完没了的作业.虽然一个人也没有,但我一点也不觉得寂寞,我向往的就是这种无忧无虑的生活.在这里,我感觉到整个世界都属于我一个人,我终于找到了“桃源”.

好奇心驱使我向森林深处走去,想找个小动物做朋友,可小兔、小羊、小鹿、小猴等见到我都像躲避瘟疫一样逃走了.我十分伤心,我又没恶意,它们为什么这么怕我?我正想着,突然从远处跑来一只猛虎,头上的“王”字特别显眼,露出尖尖的牙齿,径直向我冲过来,一直把我逼到河边.我吓坏了,用颤抖的声音问:“你,你为什么吓唬我?”我刚说完,就明白自己是在对“虎”弹琴.“你自己明白!”我差点儿掉到河里——老虎竟然能说话.我以为自己碰上了妖怪,浑身直哆嗦.

只见老虎一声长啸,森林里所有动物都跑来,用愤怒的目光注视着我.老虎、狮子、狼竟和山羊、花鹿和兔子站在一起.它们连捕食和逃跑的意识都没有,就因为来了我这个人.“你们怎么啦?我只是到森林里玩一下,又不想害你们,你们和亲人生活在这么好的地方,有什么不高兴的!”我大声喊着.“亲人?笑话,我们早就没有亲人了!”小鹿嚷着,“我妈妈早就被你们抓到动物园去了!”“还有我的哥哥,被你们杀了!”小野猪不甘示弱.“我舅舅最倒霉,被你们在街上耍着玩,简直是侮辱我们的‘猴格’!”小猴气得咬牙切齿.“我们都生活在地球上,凭什么你们人类占上风,我们比你们早进化数万年,你们应该对我们恭敬才是.可每次有人来森林,都要打死或抓走我们的同胞,你要不是个孩子,我们又要遭殃了.”老虎最后发表讲话.

我没想到人类在动物界的名声这么不好,不过这也确实不公平,动物到城里就被人欺负,人到森林里又欺负动物.我想到自己小时候去逮麻雀,心里别提多难受了.我现在明白了自然界每一个生命都是宝贵的.

“我建议我们联合起来对付人类,比如再有人来森林就抓住他,咱们办一个‘人园’,专门展览人.”小猴想出了馊主意.

小猴的建议得到了响应,动物们决定拿我当试验品.我吓坏了,人类是有自己的过失,可动物也不能……我看见大象拿柳条来捆我,吓得一头栽进河里.可能因人类的毁林,使大片森林变成沙漠而让河流干涸的缘故,河水也拼命吞噬着我.

“救命啊!”我喊出了声.爸爸拍拍我的肩膀说:“胡思乱想什么?作业做完了就做点数学习题呗!”我这才从遐想中醒来,连忙问爸爸:“你喜欢动物吗?”“喜欢.”爸爸回答.“人和动物平等吗?”我又问.“这……我想是,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既然你知道人与动物平等,干嘛不说‘人类是动物的朋友’或‘动物和人类是朋友?’”爸爸没想到我会提这样的问题,开始不知所措.“这没办法,自然界的规律就是以强凌弱嘛.”爸爸总算揭了底.我相信这个规律,可不愿接受这个规律.人类连原子弹都造得出来,为什么想不出改变自然界不平等规律的办法?唉.

虽然那次去大森林运气不佳,可我还是向往那里,我多么希望自己能在那里办一个“人与动物联合会”,让地球上所有生物能互相平等,共享安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国歌》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66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观看了《国歌》。在回去的路上,电影里的一幕幕感人的画面在我的脑中闪过,田汉因提倡抗日的“攘外必先安内“的荒谬政策被捕入狱!聂耳为>谱曲留在一片白色恐怖中奋战梅香为拍好电影倒在了日本飞机的轰炸中! 这些可亲可敬,可歌可泣的战士们为抗日战争,为解放战争呕?有的甚至奉献出了自己宝贵而又年轻的生命! 但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我们,应继承革命战士们坚忍不拔的传统;应树立为社会主义事业终将实现的坚定信念;应学习他们积极投身社会主义革命的精神!他们是永垂不朽的! 愿共产党员的本色,永远延续下去!

这部电影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每天在中国肆无忌惮的屠杀我们国家的 子民,引起全国人民的憎恨和反抗。而那些人却从来不打算抵抗,任由他们胡乱的杀人。这使中华人民遭到了无辜的伤害,大好河山陷入敌人的手里,怎能完好无缺呢?因此,中国人民更加受到了耻辱。就在这生死关头,田汗、聂耳认为必须创造出一首能够激发人们斗志,增加我国气势的歌曲来唤醒人们的爱国精神,也鼓舞人们不畏流血牺牲的精神。于是《义勇军进行曲》从此诞生了。

我们作为祖国的花朵,要有远大的梦想,要有真实的本事。学习固然很重要,但不能仅仅局限于“主科”,而忽略了课外知识的精华,更不能放弃自己的业余爱好。否则,就会成为一名“正宗”的书呆子。我们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花朵”。特别要敢于探索,也更深地去游览知识的海洋。

“……起来,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让雄伟的国歌,鼓舞我们为祖国飞翔,让我们为了中华民族以后的伟大振兴而努力奋斗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880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临潭县冶力关镇纪委组织全镇干部、村“两委”负责人集中观看了由甘南州纪委监委策划、根据真实案例改编拍摄的反腐倡廉微电影《草原兄弟》。该影片故事感人、情节生动,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受到一致好评,前后三句话贯穿了影片始终。

——“书记不让说”

道吉大叔说出了多少老百姓心中的无奈与无助,沧桑的面容、无神的眼目、无力的话语里流露出的是不信和不满。在无奈、不满和愤懑之下埋藏在心底的是失望,是党和政府形象在老百姓心中大打折扣的体现。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每天都零距离接触着不同的群众,每个言谈举止都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群众的心里有杆秤,每个干部的一言一行群众都会衡量出轻重。在全国上下脱贫攻坚决胜时刻,不要让干部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成为脱贫摘帽的拦路虎。

——“情归情法归法”

自古以来,情和法就是矛盾的结合体,面对儿时一起奔跑的身影和阿妈慈祥的面容,面对人民群众殷切的希望,扎西嘉措,这个阿妈的养子,在矛盾中纠结、在矛盾中挣扎、在矛盾中抉择、在矛盾中成长,身处蓝天白云下,草原依旧美丽、溪水依旧清澈、糌粑依旧香甜、奶茶依旧浓香……

最终法纪战胜了亲情,“情归情,法归法”,铿锵有力,容不得半点犹豫。这是对国家、对人民群众、对阿妈的交代。此刻,兄弟两人心里都流着泪,一个是对亲情的难舍、一个是对兄弟的不解。在法纪面前,兄弟情、阿妈的病痛都是那么渺小,这就是新时代真正的纪检监察干部、一名具有纯洁党性的共产党员。

——“犯错了就要好好改”

母亲,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是慈祥、善良、伟大的化身。面对两个不同身份、不同的处境、不同道路的儿子,阿妈没有过多的话语,两个都是自己养育二十几年的儿子,没有养子和亲生之别。阿妈心里明白,自己身体之痛是能够忍受的,如果儿子继续在歧途上行走,最终的后果将是阿妈一辈子的无法忍受的心痛。既然把弟弟交给哥哥,那就一定会改好,那是一种信任,是母亲对儿子的信任,也是对党和国家的信任。

在以新时代为背景的社会主义浪潮下,这部影片为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再次敲响了警钟,群众期盼这种一心为民的公仆,社会需要这种敢于担当的干部,时代更是呼唤这种大公无私的共产党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电影暖春的观后感

全文共 710 字

+ 加入清单

在春风细雨中,我和姥爷回家了!我仍然记得,那是黑暗的一天,我们的期中成绩揭晓了,成绩很差,全班一片寂静,大家心情很沮丧。在如今这个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代,我们这些对社会还没有贡献的人,却享受到了最好的物质体验。管老师把我留了下来,让我重新写!幸福中小感动,感动中大幸福。

小花,是个七岁的孤儿,在奶奶去世后,不堪忍受寄住人家的殴打跑了出来,带着奶奶留给她的纸风车。一个中年男人捡到了已经饿昏的小花,拉回村里。村里人都不想收养她,最后还是老汉——爷爷把她领回了家。开始还小惊恐不已的小花最后终于相信眼前的爷爷是善良的,爱她的。爷爷的儿媳正百般求子不得,一时把小花当成了眼中钉,即使小花是那么懂事贴心。她送小花回家被爷爷拦了回来;送人小花怎么也要跟着回来;用眼光威胁小花不能吃东西,最后爷爷不得不和小花另起炉灶;她甚至还为了两个鸡蛋踩碎了小花心爱的纸风筝。可是小小的小花从不记恨她,吃饭还想着她,还为她说的一个偏方放学以后偷偷去逮蚂蚱。当然结局是美好的,小花感动了所有人,并以她的聪明才智取得了学业的成功,最后留在了那里当老师。

电影感人是感人,让人觉得辛酸。但总有点煽情之嫌,尤其是老村长最后当着众人的面道出,原来爷爷的儿子也是爷爷当初捡来的孤儿,而且为了他终身未娶。我觉得这个秘密可以不必道出,因为在影片中观众已经能猜到了;或是不经意让爷爷的儿子知道,或许更多了几分真实和感人,因为老人本来就是不图回报的。还有就是影片结尾太过仓促,给人虎头蛇尾的感觉,主人公小花只是有些旁白和画面,爷爷一家人和睦的情景有点假假的,好像那种宣传片“改革开放形势一片大好,人民都过上了好日子”等等等等。总之,题材很感人,但是影片处理手法不够老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电影武侠观后感

全文共 670 字

+ 加入清单

平日里我很少看电影(小时候除外),即使去看,看完也就看完了。我看电影多半是囫囵吞枣,根本不加细嚼,纯粹是为了放飞一下心情或者感受那份气氛去的,所以对剧情和更深一层的含义是不求甚解的,这是我对看电影的一种态度,所以难有感想或被感动的时候。今有朋友问我《武侠观后感,不知如何作答,感想?确实不敢想,况且这也是个人内心的秘密,何必要一探究竟呢?如果一定要知其然,自己去看看不就知了吗?当然我不能这样跟他说话,否则会伤感情的,思考稍许,我还是做了如下阐述:

1、影片名称名不符实,看不出侠肝义胆在哪里?有哗众取宠赚眼球之嫌,恐怕是现代电影的通病吧,毕竟票房是最重要的。

2、拍摄手法虽有些创意,用推理悬疑剧的形式搞得神神秘秘,却穿插之中过于生硬,使得整个剧情不连贯,跳跃思维不强的观众不知所云。

3、科学和法律精神值得提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在道德与法律纠结的中国社会更需要它。当然最终它并没有彰显出它应有力量,甚至于表现的那种无奈和挣扎充分说明了法制完善的艰巨性。

4、"他杀了人,众生都有罪,大家都是同谋者",这是一句很有哲理的话,每个人都可以用来检讨自己。药家鑫杀了人、李昌奎杀了人,问问自己脱得了干系吗?不要老装正人君子,动不动就搞道德审判,划清界线或坚决拥护之类。

5、甄子丹很酷,人酷功夫也酷。

6、金城武很帅,人帅川话更帅。

7、汤唯很漂亮,温柔、成熟很有女人味。

8、王羽饰演的十二地煞教主很有吸引力,具有强大的气场。

9、音响效果很震憾。

10、结尾有点雷,但正是这种雷人的手法折射出了现实的无奈和反常,那就是有时候正义也不一定能战胜邪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过年好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968 字

+ 加入清单

中午没吃饭,把电影过年好》看了,感触颇多,从最开始被逗得哈哈大笑到后来的被感动落泪,三代人思想的代沟演绎了大多数人与家庭都会遇到的问题:1、何为“孝”,记得看到一篇文章“孝”既为“顺”,我觉得很有道理,父母年龄大了,一些观点看法跟年轻人的肯定不一样,但仔细的观察你会发现父母在努力的学习,为的就是跟我们有更多的话题,作为儿女的我们呢,却经常是不理解、不尊重,甚至有时候会产生一些轻视,我们可以违心的去迎合上级,花言巧语陪好客户,为什么不能多跟生养我们的父母多聊聊呢。深深的感觉到人年纪大了,理解、倾听、陪伴对他们有多么的重要。虽然我对自己最终还是回到了这个小城市依然耿耿于怀,但想想每周都可以陪父母两天,在父母生病的时候我都可以第一时间赶到,

从这一方面来说还是挺值得的。2、安稳度日还是野心勃勃,曾经同学们都说我是一个每天都需要新鲜事物刺激的人,但最终还是选择进了家乡的政府机关,过上了早8晚五的公务员生活,每天工作不累,闲暇之余可以干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虽然会不定期的烦躁,不安于现在的生活,但始终相信“跨不去的是苟且,跨过去的是远方”,也始终没有像许多同事们那样一张报纸一杯茶的混日子,我坚持每天学习,坚持每年参加一项证书或技能的考试,我相信这样脚踏实地的安稳生活必定不会辜负了自己的青春,即便没有那些野心勃勃人的精彩绚烂,但会看到广阔的远方。3、子女的教育问题,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越来越不理解90后,00后的搞怪,那天母亲催我生孩子的时候,说为的是百年之后不会替我操心,但我认为我的孩子有可能是20后,又能指望他们怎样呢。《孩子,你慢慢来》一书中说道孩子是不依附于母体的个体,你把他生下来,不要想去驾驭他。怎么才能教育好一个孩子,生怕辜负了他千辛万苦成来到这个世上,所以一直没有准备好去成为一个母亲。要不要多报一些兴趣班?要不要去私立学校?要不要从小就把他送到大城市去接受更好的教育?要不要出国?这些答案我都无法给出。4、互联网对孩子的影响,如今遍地的低头族,过年回家沟通交流的时间越来越少,没有网络就无法生活的节奏。互联网+确实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便利、高效、丰富多彩,但也要看到那些五彩斑斓的屏幕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影响。特别讨厌剧中那外孙女为了看什么bigbang的演唱会漠视身边所有亲人的行为,以后一定要注意,引以为戒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新电影飞越老人院观后感

全文共 1633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院看完了期待已久的张杨新片(飞越老人院)后,擦擦湿润的眼眶,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远方年迈的爷爷奶奶打个电话。电话铃一响,听出孙子的声音后,电话那头开心、灿烂的笑声让我心酸:对老人来说,需要的只是那么一点点关爱。

继上一部作品(无人驾驶)关注都市男女情与欲的纠结关系之后,张杨在这部新片里直指中国社会目前可以说是最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由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老无所养、老无所依的问题,体现了导演出道以来一以贯之的敏锐视角和人文情怀。影片自始至终贯穿于一股温情的力量,与(杀生)和(黄金大劫案)相比,文艺气质更为浓烈;而在这种文艺气质的背后,是对快要走到尽头的生命的本能怜悯以及对老人们挥之不去的孤独感的深切同情。影片的具体情节我就不一一细说了,谈谈自己印象最为深刻的几个地方:

1. 恰逢节假日,小朋友和企业家们来探望关山老人院的老人们。导演特意给了小朋友满嘴的口红和企业家送出的鲜红色的钞票两个明显的特写,暗示出这种所谓的关爱只是一种社会化的例行公事,是社会体制的一部分;老人们真正需要的,不是这种每逢节假日作秀和运动式的探望,而是长久的陪伴和关爱。

2. 当老葛儿子来给老葛退回20万块钱时,说了一句“这20多年你欠我们多少债”。此时,精神不太正常的老高立刻爆发,朝老葛儿子扔去瓶子,并大声喊道:“只有你们欠我的债,哪有我们欠你的债”。这句台词无非是表明,中国父母,至少老高这一代人,养儿育女的目的之一仍然是传统的“养儿防老”,因此父子之间并不简单是一种生命的延续关系,而是父辈对子辈有着养育之恩,这种恩情债要靠子女对年老的父亲赡养来还清。短短一句话,中国传统宗法制的伦理思想尽显。

3. 与美国那部著名的(飞越疯人院)相比,这部电影对老人院的飞越表面上看起来同样是对社会体制的反抗,但实际上,“疯人院”一片强调的是个人的自由、独立意志大于一切,而这部电影里的反抗最终的结果,却仍然回到了传统的社会运行秩序和社会伦理,因为老人们之所以要飞越,不是为了空洞的个人自由,只是为了能再见远在日本的女儿一面,尽享天伦之乐。“疯人院”里,幸福是建立在个体自由之上的;而“老人院”里,幸福则是寄望在他人身上。由此也可见中西方社会伦理和历史变迁不同带来的价值观差异。

4. 影片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人们逃出老人院,行走在去天津的路上时,路边出现的大片向日葵、奔腾的骏马和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在这样一部严肃题材的电影里,出现这样的场景,既是对老人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赞誉,也是张杨导演一直以来的浪漫主义情怀的最好表现。

5. 在老人们开始表演节目时,响起的音乐是动画片(西游记)里的插曲。用这样的音乐作为背景伴奏,一来可能是暗示老人们生命快要走到尽头,即将有可能驾鹤西游;另一方面,西游记里的西方是天堂,是极乐世界,这也代表了导演对这些可爱的老人们的良好祝愿。

6. 老周在影片中的搭档朱太太丧失了记忆,把老周当成自己的老伴,然而到了后来,两人似乎有假戏真做的意思在里面。在老人院里面的同伴们谈论时,有一位老人赞叹道:“朱太太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把不该记得的都忘记了,把不该忘记的全记在心里”,这句话或许是老人们晚年生活的最高境界,因为如果老太太不失忆的话,或许她还沉浸在晚年丧偶的痛楚里,而无法跟老周享受晚年的快乐。

7. 老周的生命最终在海边走到了尽头。他走的那一刻,天边升起了太阳,然而那太阳看起来,却跟夕阳一般,这或许象征了生命的周而复始,个体的生命只是人类生命和历史延续长河中的沧海一粟,无须悲观,也无须伤感。

最后,我想用(礼记)里的一段话作为这篇观后感的结尾:“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以此向本片导演张杨致敬,向在好莱坞吸金商业大片、严酷的电影审查制度和把电影视为娱乐品、消遣品而非艺术品的绝大多数中国观众的三重压力面前,坚守艺术底线和人文情怀的中国导演们致敬。只要你们不倒下,中国电影一定能够拥有美好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正能量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648 字

+ 加入清单

看完电影整体感觉很触动,影片中关于选择,奉献,人性,很立体。个人工作性质比较极端,经历过火灾,冰雪,风暴,看完影片并没有觉得出戏,尽是感动。感谢这样的片子,让更多的人知道,有人在做这样的工作。

看到评论的时候有点吃惊,看完这种片子不是应该居安思危么?不该感恩么?再不济至少也向消防官兵致个敬啊……为什么看不到什么正能量的影评,竟是被鸡蛋里挑骨头的人霸屏?(虽然骨头确实是肉眼可见)

灾难真的离我们很遥远么? 震撼,感动,警醒还不够么?

影片中大部分镜头的过渡简单粗暴,很立体。通过姜立伟和家人两条线以点概面地表现战场上下的情形也很立体(没错就是打错别字,看看会钓出来多少看到这个错别字就打鸡血开喷的大爷),通过设置孩子走失被救的插曲歌颂人性的光辉也非常巧妙。

影片显然为了更直观的触动感官而牺牲了一些真实性,但反过来想想,不这样又要怎么拍呢?

规模小的火灾现场可以更好的被还原,是因为现实中扑救过程可控,有些人管这个叫“真实”,但小规模火灾拍出来不够振奋。然而规模大的火灾,比如电影中这个级别的火灾大都是不可控的,我们抓着不放的“真实性”也许本来就不存在,负责任的讲,现实中灾难就是绝望,一旦发生,结果大概率也是绝望,能做的选择只有冲上去和逃跑。每一个火灾现场都是不同的,火场经验也不是靠说就能说的清楚的。

总的来讲是部好片子,从前有放羊的人,无聊的时候就喊“狼来了”,有些人因此做了充足的准备,很感谢这个无聊的人;有些人做了充足的准备,然后鄙视这个无聊的人;还有些人什么都没有做,躺在床上鄙视这个无聊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孔子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2841 字

+ 加入清单

孔子电影观后感(一)

《孔子》这部影片讲述了孔子从年轻到衰老的故事,说明了他的大志与大智,以及他那三千弟子的大作为。

孔子的祖先是宋国人,而孔子后来从宋国移居到鲁国。那是正是宋朝,人们信奉周公的仁与礼,孔子也将仁礼视为约束自己的两个条件。那时的孔子从一介蔗民到被鲁君识中才华提为相国,可是他却被其他同僚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使他不得不被迫离开鲁国。这孔子被逐,他的弟子也不愿老师一个人走,便跟随孔子。被逐以后,孔子和众弟子周游列国,传经授礼。可是,这种日子并不好过,一路上,他们遇到了很多危险。卫国请孔子的弟子:子路去卫国当大将军,抵挡外来侵略者。子路为了保护小小的卫军,被敌人杀害,但是,他在倒下去的最后一刻,不忘要盔正、扶正,孔子听说后,虽然十分悲痛,可是却说他是君子。终于,鲁国大司徒醒悟,请孔子回国。途中,马车正在过冰河时,冰面突然裂开,使孔子的弟子颜回和载有孔子书籍的马车掉入河中,颜回有自救的本领,完全可以马上上岸,可是他却一个猛子扎下去,尽力把书籍打捞上岸,就这样,颜回在冰冷的河水中反复上下,体力终于支撑不住,被冻死了。孔子忙叫人把他打捞上岸,孔子紧紧地抱了他八个小时,要知道,颜回是他最心爱的弟子啊!可是,人死不能复生,弟子把他拉开。经过了十几年的在外漂泊的生活,孔子在将近七十岁的时候回到了他的父母之邦——鲁国。他时刻不忘颜回提醒他的那句话:您知道您为什么被逐吗?是因为您把自己的思想硬加在别人身上。孔子一边抚摸着《春秋》,一遍自言自语:人们敬仰我,是因为它,人们误解我,也是因为它。说罢,他把这部书交给侍仆,命烧掉。

孔子文采奕奕,说话出口成章,面对敌人的威胁仍从容不迫。有一次,他竟以100牛车,吓退了齐国的500乘兵马。孔子语言条理顺畅,说的话大都被世人谨记,如在影片中出现过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不同,不相为谋”等。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政治家,教育家。手下3000多名弟子有72人名扬天下。

这部影片人物刻画的生动形象,也能然人体会到深受教育,人们能在悲观或乐观的场景中得到知识。所以,我们这一代新世纪的幼苗,一定要吃水不忘挖井人,铭记这位开创教育先河的人物——孔子。 孔子电影观后感(二)

电影《孔子》是很早之前就有了,为什么今天我还是要写观后感呢?因为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有自己的文化信仰。谈到文化信仰我们想到的那首当其冲的就是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因其母祷告于你丘山而得名。电影中孔子的出场已经是一个大夫的身份了。但是孔子的身世是不幸的,早失双亲,所以孔子对下层百姓的疾苦特别的关注,回到电影上来。电影中的周润发给我们很好的诠释了孔子的许多东西,让你不得不佩服他的演技。

电影《孔子》里面有很多与史书记载不一样的地方,首先就是前面的孔子擂鼓为战士壮威,接着是孔子与鲁公一起出面说服齐王收复失地然后就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颜回的死,都与历史不符。史书上没有记载孔子与鲁公一起去谈判的,而记载的是孔子从天而降前来护驾的,这样一改似乎让人觉得更加真实!历史上也没有类似于有沉书入水然后颜回去捞的事情。颜回史书里面的记载是穷死的,不免有些窝囊,这样一改反倒显得他对书籍和老师的热爱,真正热爱书的人确实会不顾自己的性命去救书的,没有什么迂腐之处!

电影中孔子会见南子的绯闻也被大肆渲染,让人觉得孔子不再是一个高不可碰的圣人而是一个有感情有思想的凡人,孔子也有七情六欲,有一句台词是“吾未见如此好色如好德者”,这是我觉得全片中最妙的台词,面对一个风情万种母仪天下的女子,就算是孔子也会动容的吧!

全篇最感人的一幕我觉得是孔子和一群弟子一起回到鲁国以后,孔子跪在城门下,磕头行礼口中反复念叨着:“我的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这个时候孔子已经年过半百了,但是还是不能忘记自己的祖国,尽管曾经别人赶他走,但是当祖国需要他的时候他还是选择了回国。这种胸襟不愧是我们的圣人,这里看得出孔子的伟大!

看电影孔子,我们用平常心看他的可爱,用恭敬心看他的伟大:原来这就是我们的圣人孔子传奇的一生! 孔子电影观后感(三)

昨晚,去看了这个新年里声势造得很足的电影《孔子》。

尽管知道凡动辄投资上千万的大片都是要考虑票房的,既要票房就得考虑观众的欣赏口味,不可能完全按照或者接近历史的真实去拍,那么编剧和导演究竟会把经过人们千百年的认识而且已经基本定型的孔夫子拍成什么样呢,的确很想知道,却又担心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但听电影《孔子》的某主创人员说,观众看电影《孔子》,如果不哭,就不是人。如此信心满满,言之凿凿,更让人充满期待。

影片从51岁的孔子作为政坛新星在鲁国崛起讲起,前半部分一开始便是残忍的活人陪葬,(www.lz13.cn)表现了当时周天子已无力掌控天下,而鲁国国君衰微,国家政权实际上由当时掌握军权的三桓掌控,他们嚣张跋扈,为所欲为的时代背景,接着叙述了孔子一生中最值得一提的两大政绩——夹谷之会和隳三都。后半部分则主要讲述孔子如何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包括“子见南子”、“陈蔡绝粮”、“子路问津”等片段,最后是鲁国大夫季氏在内忧外患中幡然醒悟,孔夫子的治国才能不可小觑,于是放下身段,诚邀孔子回国,并接受了在外颠沛流离十九年的孔子提出回国后绝政治,治教育的条件。

看完影片后,感到有三点不可思议之处:

一是我们只知道孔子是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没想到他老先生还是一个军事家。在“夹谷之会”和“隳三都”中,设计之巧妙,布局之合理,安排之周到,仅仅凭着一腔浩然正气和对道义的坚定信念,与妄自尊大、恃强凌弱的齐国针锋相对,舌战齐国君臣,生生迫使齐国退回了侵占已久的“汶上三城”。这当然大快人心了,谁说孔子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却做成了很多军事家想做而做不成的事情。

二是影片后半段的“陈蔡绝粮”中,孔子师徒被困陈蔡间多日,七天七夜粒米未进,而孔子却依然气定神闲地抚琴,以这种方式转移饥饿的注意力当然是可以理解的,但师徒们一人一口分食最后一碗马肉汤后,弟子们不是倒卧在地以保存体力,而是居然有力气围着老夫子和他的琴声运动起来,这不合常理的举动,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三是师徒们周游列国途中遇到了冰裂,当时孔子的一车书掉入冰窟,孔子最器重的弟子颜回像罗盛教那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潜入冰下打捞竹简,孔子及其众弟子趴在冰窟边缘呼喊痛哭,但既无人和颜回一道下水捞竹简,也无人下水力阻颜回的愚蠢行为,直至颜回冻死。这个极不靠谱的煽情情节,既亵渎了孔子,又亵渎了颜回。毫不夸张地说,作为好学生,颜回肯定把这些竹简的内容深深刻在脑海里了,难道为了老师的心血,就有必要牺牲性命吗?莫非正如旁边的观众调侃道是为了抢救文化遗产?而孔子坚持万物之灵的人始终是第一位的观点在《论语·乡党十》中就非常清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颜回和竹简,孰轻孰重,这不是明摆着的嘛?!

所以,看完电影《孔子》后,我没有哭。环顾四周,在这场满座的电影院中,也没有看到任何一个人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微电影《希望树》观后感

全文共 587 字

+ 加入清单

看了微电影——《希望树》,让我很受感动。这位信念坚定的老师能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长期坚守使我佩服,他对孩子的爱让我感动。是他点亮了孩子们的希望,让他们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看到同学们一个个把土豆片夹到老师的碗里,看到老师为了给孩子们改善伙食,去买菜每次都是半夜才回到学校时,我的眼睛湿润了,我感受到了孩子们那一颗颗淳朴的感恩的心和老师对学生无私的爱。面对现在的学习环境,我们应该知足,面对学习中的辛苦,和他们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因为,在农村的学校,连老师都是义务支教。交来的学费就用来给孩子们买吃的。但数量有限,每月只能吃一次。可孩子们很高兴,因为,他们只要有吃的就足够了。

有一天,老师正在休息,一个学生走过来把一个鼓鼓的布包放在老师面前,他冲老师笑了笑,走了。老师打开包裹,看见几颗绿色的果子,他后来才听村里人说,这是希望果,是希望的种子。

老师拍下他们的照片,发到网上去,让越来越多的人来关心他们,关爱他们,帮助学校更新环境。而在这开心的时刻,老师要走了。他要去贫穷的地方支教。在老师的车开起的时候,一个孩子冲上来,老师见了叫司机停车,司机没听见,孩子就一直追。最后他把希望果塞到老师手里,在后面大喊:“老师,把希望带上!”

山区孩子的纯真,我们城里孩子是远远比不上的。我们要学会感恩。父母给我们一个这么好的环境,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报答父母的恩情!

其实,有时爱心也是一种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启功》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1931 字

+ 加入清单

人们对于如今的电影基本都没什么好感,近年来拍的影片缺乏深度。而《启功》这部作品却有着意味深长的效果,人物传记类的电影还是有很多故事的,下面就为大家推荐电影《启功》精彩观后感,希望本文可以给朋友们带来帮助。

最近看了电影《启功》,本片属于人物传记类电影,整部影片节奏舒缓,语言精简文言,演员情真意切把细节处理的颇为传神,情节设计错落有致张弛有度,从文革遭迫害说起,小心翼翼地还原了一幕幕真实的历史场景。思想内容上也颇有深度,追忆了历史不同时期一代大家坎坷的生命轨迹,并展现了启功先生的风采与大家情怀。可以说是一部感人至深,教育意义鲜明的优秀影视作品,十分适合学生和教师观看。

求学

本片和《霸王别姬》里拜师学艺的那段颇为相似,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运行规律。而那个时代磕头拜师要的是一个“诚”字,吃苦学艺的时候要的是一个“勤”字,等学业有成可以自己独当一面后,要的是一个“敬”字。这个敬不仅仅是尊敬师傅,也是敬业,更代表了一颗敬畏之心。可就是这几千年形成的规则被“革命”打破后,启功先生并没有被这种波涛汹涌的潮流所裹挟,尽管暂时屈膝,但他骨子里还有传统的中国文人的那铮铮铁骨桀骜不驯的气节。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和责任,仍旧卑躬屈膝的活着。用苏轼留侯论里一句话总结启功先生颇为合适“猝然临之而不慌,无故加之而不怒”这是有大勇和大志的人。

师范

电影里启功的老师风烛残年过生日的时候,启功给老师送上两个寿桃和一副自己创作的画,并给老师磕头谢恩。虽然早已不是清朝不兴磕头,但这却是用那个时代的方式来表达一名学生对老师发自内心的感恩,也告诉世人,尽管礼仪文化饱经磨难,但尊师重道的传统仍旧存根植在一代人的内心深处。相比于今天的师生感情;几百人的开学典礼取代了一对一的磕头拜师,微信家长群取代了老师登门进行家访;发红包送手机取代了学生用心画的一幅国画。

过去的家长还懂得因材施教,不喜欢学英语启功他母亲就送他只学习国画和写字,而今的学校里必须是语数外、物化生、史地政、音体美,样样不能落。这不是在培养人才,而是像机器一样在复制读书工具。学习的目的功利,教学的目的更加功利,师生感情也在这种功利化的目的下被冲淡了。曾几何时,我们为了完成作业而耽误郊外和小朋友们嬉闹追跑,丢掉的是童年对自然的探索;迫于被家长责罚我们为了考试通过而作弊写小纸条,丢掉的是诚实和信誉;我们80%的时间花在了自己不擅长的学科,这样反而收获甚微越来越厌烦学习,不但没能扬长反而被自己的短板掣肘。

知己

我特别欣赏一位白发苍苍的语文老师,操着饱经过岁月风霜浑厚低沉的嗓音在课堂上朗读有意境的古诗,并且能结合自己的经历抒发对古文名句的一席感慨。语调抑扬顿挫给人启迪,语速和缓略带迟钝引人深思。本片启功讲到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并发表了一段对“知己”的感慨:(原文如下)

“这两句传达出了作者对挚友的离愁和眷恋,分手了,情未了,人长在,谊永驻,天涯遥远,形同比邻。什么是知己,知情、知意、知心。如何做知己,通情、达意、交心。讲知己容易,成知己则甚难。所谓得一知己足以,不是说有一个知己就满足了,意在言外,当然知己多一些更好,说一个,是说知己难得,为其难得,方为珍贵。人有知己就没有孤独。雪中送碳,即救急,又温暖;困惑得解,即通达又激励,人有知己就能过大关,自由行。”

这段感叹既是他对已故陈校长的一段心里话,也是对亡妻的吊唁,这番情真意切的感慨一定是亲身经历后才有感而发的肺腑之言吧。所以说对启功而言他的夫人,他的老师就是他的知己。

宽恕

红卫兵小将和时代对他当年的迫害他并不计前嫌,还教这个喜欢他字体的红卫兵学写字,这体现了他宽宏大量的胸怀和气度,他告诉我们教育是不分阶级类别的,正所谓“有教无类”,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传统的儒家文化。另一幕就是他成名之后很多人模仿他的字迹,市场上漂流着众多模仿他的假字迹,而他并不打假,却说“他们也要吃饭”。老爷子也曾“丹青易米”深知生活的艰难,所以凡事都懂得宽恕。

爱情

本片中启功遇到的两个女人,第一个贤妻良母的是他母亲,第二个能辅佐他走向大家之路的就是他结发夫妻。无论是在书法上给她启发,文革期间帮他保住了创作作品,还有心甘情愿陪她度日,都表现出了一名典型传统中国女人的特质——温良恭俭让。从少小到白头,吃苦奉献一生,陪伴左右不离不弃,即便是最艰难的文革时期也没有丝毫退缩畏惧。这样矢志不渝的爱情想必是无数现代人翘首以盼都无法得到的爱吧

总之,本片通过启功等人物刻画,把传统的中国文化“三纲五常”表现的淋漓尽致。尽管在黑暗时期曾遭灭顶之灾,可这种根植于中国人民内心的传统文化并没被抹杀殆尽。相反,他就像民族战争时期铮铮铁骨永不服输的民族气节一样,越是饱经磨砺就越是被打磨的锃光瓦亮、熠熠生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电影《热血教师》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487 字

+ 加入清单

这星期的星期五午时的班会是电影课,电影课要看的是一个美国电影《热血教师》。

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令人尊敬的教师罗恩克拉克。这位教师我第一眼看上去异常斯文,根本不贴合这部电影的名字。随着剧情一步步发展,罗恩教师给我带来越来越多的感动与震撼。

他选了一个别名叫“纽约全市最差的混乱班级,这位新来的教师罗恩,他表现出了异乎常人的耐心。班上有一个名叫莎美卡的学生,这个学生有一次吃饭时插队,教师让她自我陪全班一齐挨饿,直到她承认。罗恩教师还耐心地告诉学生们他制定的班规。还有一次因为美卡的家庭作业没有做好,所以罗恩教师要到莎美卡家去家访,明白了莎美卡身上有繁重的家务时,他就帮莎美卡做家务,因为这个举动,莎美卡的妈妈明白后要求学校开除罗恩教师。可是罗恩教师告诉莎美卡妈妈,莎美很有前途,莎美卡的妈妈最终答应不让莎美卡照顾小孩,让她有时间作作业。

结局是罗恩教师教的这个全市成绩最坏的班,意外地考得很好。并且随后他的学生全部考上重点高中。

罗恩教师之所以会成功,是因为他有着非比寻常的耐心和宽容。并且,他有着梦想,还让学生们有梦想,并为梦想不停地努力,因为这几点,他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热血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