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写篇端午节的作文精品20篇

浏览

7605

作文

1000

高三介绍端午节语文

全文共 809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国年历的一个节日——端午节

这个节日,是我们裹粽子的日子。每一年的这一天,许多人家都会包裹粽子,许许多多不同味道不同种类的粽子,都会在这个粽香的季节纷纷涌现。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其实向来都说法不一。有些人都将它视为是纪念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有人说,这一个节日在古代,是一个消毒避疫的日子。

根据文献上的记载,以及历代相传流行下来的许多端午习俗,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这一天便流传了许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如插蒲子艾叶、喝雄黄酒、祭五瘟使者等。

后来的后来,端午节的意义起了变化。人们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及崇高的人格,将这个一直流传的端午原意给忘了,把一些原先未必是纪念屈原的划龙船及包粽子等习俗,联系到他的身上。

现在大部分得人都只记得端午节和屈原有关,而其实一些新一代的年轻人对于屈原的故事也没有多大的印象了。他们知道的是,这是吃粽子的节日,如此而已。

1。纪念屈原。公元前278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爱国诗人屈原投汨罗江自尽。深感痛惜的人们纷纷包粽子、赛龙舟,以此来纪念他,此后逐渐演化为端午节。这是最为流行的一种说法

2。道教中的祭“地腊”风俗。《道书》云:“五月五日为地腊,此日可谢罪,求请移易官爵,祭祀先祖

3。勾践操练水军。《事物记源》记载,每年五月五日,天气变暖,可以下水。越王勾践便在这一天开始操练水军,最终打败了吴国

4。纪念孝女曹娥。《会稽典录》记载,某年五月五日,曹姓巫师失足落水。他14岁的女儿曹娥哀号江畔17日,觅父尸不得,投江自杀。

5。纪念介子推。据传,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发令,五月五日这一天不得举火。因为此时天气暖和,可以冷食。而此日之前冷食,易得伤寒,难以医治。

6。纪念伍子胥。《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时迎伍君。”伍子胥尽忠反被杀,尸被抛于江,化为涛神。每年五月初五,钱塘江口泛起初潮,人们驾舟逐潮,希望能见伍子胥显灵。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小学生端午节的作文

全文共 450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有许多传统文化,我来说说端午节吧。

每当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的习俗是吃粽子。

每当端午节时,奶奶就手忙脚乱地开始包粽子,奶奶从市场里买回粽叶,然后,放在水池里泡几个小时,再用热水泡一下,然后,拿来小凳子和擦布,坐下来慢慢地一张张地把粽叶洗得干干净净,洗完了以后,奶奶把糯米放在脸盆里,放上温水,也要泡几个小时。奶奶知道我和妈妈喜欢吃赤豆粽,奶奶早就准备好了小红豆。

开始包粽子了,一张张粽叶很听话地在奶奶手中使过来,使过去,奶奶拿着粽叶一裹就好像畚斗一样,一手托住粽叶,一手把糯米放在“畚斗”里,再用力按一按,然后把粽叶盖住畚斗,成了一个四角形的,上面尖尖的有三个角,然后,奶奶捏住粽子,用一根绳子一头咬在嘴里,一手绕着粽子,在上面打一个结,就完成了。我也在凑着热闹,帮奶奶五个一串是白米粽,六个一串是赤豆粽,系在一起,在再轻轻地放在箩里。

时间过得真快,奶奶裹完了粽子,接着,爷爷把奶奶裹好的粽子放在锅里烧。

不一会儿,散发出一阵阵香喷喷的粽香。

我津津有味地吃着粽子,真香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端午节日记500字中考满分

全文共 500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五月初五为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知道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吗?!不知道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你们还记得楚国那位爱国大将屈原吗?我来说一说他吧!

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传统节日端午节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列如赛龙舟,挂香囊,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

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快乐的端午节作文700字

全文共 781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和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据说,它是为了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在门口上挂艾叶,菖蒲来驱邪,以求平安。

端午节这天,奶奶会包很多口味的粽子。如:咸水粽、蛋黄粽、西米粽……包粽子真是太有意思了!奶奶先拿起两张大大的绿色粽叶,粽叶也是洗干净晾干的,有着淡淡的味道,再把两片长长的粽叶交叉卷起来,就成了变漏斗状,不会漏啦,接着把白白的糯米放进去,然后加入各种食料:香菇、肉、虾米……最后把它们包起来,不留一点缝隙,拉紧绳子,严严实实地绑起来。看着奶奶熟练的样子,似乎很简单。我也迫不及待的想自己动手包一个,我跃跃欲试,拿起两片棕叶却怎么也卷不起来。后来,奶奶耐心的告诉我,先用左手捏紧粽叶的一角,再用右手将棕叶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些,然后用绳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缠两圈,打上绳结,经过奶奶的指点,我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经过5小时的蒸煮,棕香扑鼻而来,此时此刻,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幸福洋溢在心田。

忽然,我听到外面传来一阵阵“嘿哟,嘿哟”的呐喊声,我迫不及待的跑下楼,循声而去。原来这正是沙田举行一年一度,浩浩荡荡的龙舟赛。来观看龙舟赛的人可真多呀!江边两侧有坐的,蹲的,站的,还有踮着脚的,真是人山人海,彩旗飘扬。江面上有沙田队、万江队、厚街队……他们整齐地排成一行,每条龙船前面有领队,中间有鼓手,后面有舵手,随着一声枪令下,大家跟随领队的节拍,舵手把持方向,节奏统一,龙舟像火箭一样冲向前方,赛手们使尽全力,拼命的划着。大家你追我赶,誓不相让,江面上留下了一道道长长的水纹。岸边的观众有的你言我语,有的欢呼雀跃,还有的摇旗呐喊,随着大家的加油声,最终沙田队齐心协力勇夺冠军。

绿色的艾叶,飘香的粽子,震撼的龙舟赛,构成了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个端午节真是丰富多彩,我过得真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过端午节的日记500字满分

全文共 647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我们乐清人特别重视这个节日。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悬挂菖蒲、艾草,佩香囊,赛龙舟,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跟时令鲜果等,而划龙舟是端午节的重头戏。

每当到端午节前夕,偶尔河面上传来稀稀疏疏的几声锣鼓声;人们路过河边时,常常看到河面上会有几只龙舟“飞奔”而去。他们大概在为端午节的比赛备战吧。到了“开战”的那一天,银溪河边站满了观众。有的老人搬了凳子坐着悠闲自得地看着;有的大人将孩子背在肩上一起观看;有的年轻人站在最后,踮起脚观望;还有的人用尽全力向上跳,希望能看见一点。河面的起点上有序地停着一只只来自乐清不同地区,各色各样、五光十色的龙舟。一声令下,只见四五只龙舟飞奔而去,锣鼓声叫喊声响成一片。河两岸的观众也呐喊助威。龙舟在河面上像几条水蛇,麻利的向前冲。快接近终点了,选手们的喊声越来越激烈,一只只龙舟先后冲破终点。慢慢的,船停了下来,喊声渐渐平息了,喧闹的人群暂时安静了下来,接着观看下一场比赛。

端午节除了划龙舟以外,就属包粽子,吃粽子最开心。

端午节,在外婆家过,一进门,就看见许多人围着桌子包粽子。外婆先用粽叶做一个三角体,在底部放上糯米,然后把陷放上去,再盖一层糯米,包上粽叶,最后捆上线,放在一边等候进竹笼。这边动工,那边早早已经下锅了。一开锅,一股清香迎面飘来,我们扑了上去抢粽子。外婆叫:“别烫着!”我专挑吃金丝枣陷、赤豆陷,因为甜。而大人则喜欢吃咸的肉馅。我们都只吃个新鲜,图个团圆热闹。

希望每年的端午节都那么热闹,也希望的习俗代代相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关于端午节的高一作文

全文共 776 字

+ 加入清单

粽子又称“角黍”“角粽”,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可是我的家乡——江苏特色文化小吃,在端午节时尤为盛行。

在江苏地区,粽子可是名副其实的特色文化小吃,吃粽子也是端午节时必有的风俗,也是祖祖代代传下来的风俗。除了刚出生只会吱吱吖吖的小婴儿,其余男女老少提到粽子都不陌生,谁不是“口水直流三千尺”,谁不是嘴里立刻就生出一种糯糯甜甜的感觉呢?

老家的粽子用糯米制成,形状大小各异,有三角形、圆锥形、斧头形等,中间加入馅料。我们家乡习惯于做斧头型的,因为斧头型的寓意“代代富”,是一种美好的祝福。

我的爷爷奶奶都是江苏本地人,对于这个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从小在江苏长大的我也是从小听到大,也体验到大的,并不陌生。儿时的端午节,最美好的记忆就是一家人一起包粽子,吃粽子,团团圆圆,好不热闹。奶奶会教全家人包粽子,先买来粽叶、糯米和馅料,然后把糯米洗干净,仿佛笑开了一朵花,边洗还边唱“淘米的姑娘淘大米”,把一切忧愁都抛到脑后。随后,奶奶把一切材料摆到桌子上,我家的桌子变成了包粽子的战场。奶奶拿起三片粽叶,卷成一个圆锥形,紧接着,奶奶舀进几勺糯米,再把准备好的馅料放在糯米上,最后用粽叶把粽子给包裹起来,好似一个穿绿衣的小娃娃。不过包粽子这工程还没完,奶奶紧接着抽出一根绳子,飞快地绕了几圈,一只漂亮的粽子就完成了。

看奶奶这么轻松就完成了,我也忍不住跃跃欲试。我拿起三片粽叶,卷成一个圆锥形,不久就完成了,我暗暗窃喜。可当我放入糯米时,粽叶就散开了。接下来的事情让我手忙脚乱。但经过我的百般努力下,虽然手与衣服上都弄得湿漉漉的,但一个“四不像”的粽子总算也完成了。

我们一边包粽子,一边讲粽子的由来,好不热闹!欢声笑语回荡在充满了粽叶味的屋子里。吃着自己包的粽子,香在嘴里,甜在心里……

如今,我虽然随父母离开故乡,举家搬迁异地求学,但家乡的民风民俗却永远镌刻在我的心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端午节的日记800字

全文共 808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农历的五月初五,关于端午节还有一个传说呢。当时秦王邀请楚怀王到秦国商讨国事,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赶快告诉楚怀王不可大意,可出人意料的是楚怀王不但不听劝,还把屈原赶出自己的地盘郢城。结果楚怀王因为不听屈原的话,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立,后来客死秦国。没过多久秦军攻占了郢城。流放在外的屈原听到这个噩耗,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跳入滚滚激流的泊罗江。让我想起:“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这首诗中的悲愤。

屈原投江自尽后,岸上的渔民和百姓们无比惋惜,立刻划着小船去打捞屈原,可是没有找到。百姓们纷纷拿来饭团,鸡蛋等食物扔到河里,希望鱼虾水怪们不要吃屈原的身体,更有人往水里倒雄黄酒驱赶河兽。众人划船救屈原演变成现在的赛龙船。后来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叶赛龙舟这些习俗来纪念屈原。

端午节的这些习俗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包粽子,去年跟奶奶一起包粽子让我回味无比。首先,奶奶已经准备好粽叶和圆溜溜的糯米,奶奶说:“先挑两片粽叶,把光滑的面朝上,在距离叶柄三分之一处用手将叶子凹成漏斗状,漏斗下面一定要紧密,不然会漏米。”听完奶奶的话我跃跃欲试想做自己第一个粽子。我按奶奶的方法去做,先把粽叶做成漏斗的形状,然后把糯米放进去,我学着奶奶的动作捏来捏去,可是,糯米像调皮的小孩一样和我玩游戏,我捏左边它往右边,我捏右边它又往左边跑,真淘气!最后绑绳子的时候,糯米居然从下面悄悄的溜走了,真扫兴。我决定重新再做!我再次装上糯米,这次我把小米粒们看得死死的,捏得紧紧的,再用绳子五花大绑的缠起来。哈哈~~~终于成功啦!

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煮,粽子的清香缓缓的从锅里飘出来,闻到香味,馋的我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粽子一出锅,我就迫不及待的拿了一个,拨开粽叶,露出白白胖胖的小粽子,我沾了一点白糖,咬了一口,美味极了!清香可口,甜而不腻。

我很喜欢端午节,更喜欢和家人们一起包粽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写端午节的三年级作文

全文共 435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前夕,在我们的母亲河汉江上举行了龙舟比赛。虽然天气不太好,那天下着毛毛雨,但一点也不影响球员的表现。

在有节奏的鼓声和响亮的喊声中,龙舟一艘接一艘地比赛,乘风破浪,向终点线冲刺。场面很激烈。观众舞台也很热闹拥挤。观众热情高涨,不断为参赛选手加油。现场一片欢乐的海洋。经过几轮比赛,冠军终于产生了,但比赛的名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场比赛展示了潮汕四市的友谊,给节日增添了欢乐。

端午节也是一个饺子香的节日。端午做粽子是每个家庭的传统习俗,我们家也不例外。端午节那天早上,奶奶准备好了做粽子所需的竹叶和馅料,开始做粽子。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只看到大人拿起两片竹叶,把馅包起来,折三折,用一条牵伸带扎好。然后一个棱角分明的粽子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这些孩子很惊讶,渴望尝试,缠着大人教我们如何做粽子。

我们包的粽子不是露在外面就是太小了。它只是一只丑小鸭。过了一会儿,我们打包了几十个粽子。奶奶把粽子拿到厨房蒸。几分钟后,粽子被蒸熟了。屋子里弥漫着粽子的香味。真的很吸引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端午节主题作文300字

全文共 421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在那天,我们可以包粽子、吃粽子。

端午节到了,我的爷爷和奶奶就会包又香又甜的粽子。只见他们先取一片宽大的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然后在圆锥的筒中装入一些糯米,放入红枣,再放入一些糯米,然后上部的粽叶向下折,直到完全盖住开口为止;顺着三角的边将所有粽叶都折好,最后,用线绳将粽子绑扎结实即可。放入锅里煮熟,就能吃到甜甜的粽子了。南方人还会在粽子里包上瘦肉。

以前,在端午节这天,人们会在门上挂上艾草,在小孩的额头上涂上雄黄,以此赶走蚊子,还会佩戴香囊。

端午节与中秋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传说,屈原是为皇帝干活的人,皇帝非常喜欢屈原,皇帝身边的大臣们却非常嫉妒屈原,就经常在皇帝面前说屈原的坏话,皇帝也就开始疏远屈原,最后屈原所在的朝代灭了,屈原觉得没有了国,他活着也没有意思,就跳江自杀了。江里有吃肉的鱼虾,人们为了不让那些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就往江里扔粽子。

我要向屈原学习,长大以后也要向屈原一样爱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端午节的习俗作文600字

全文共 587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可热闹了!插艾叶、包粽子、做香囊……我家也不例外,今天一早,房间里就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粽香味,奶奶早已准备好包粽子了。

只见绿油油的芦叶、雪白的米粒、让人垂涎欲滴的红烧肉、还有一些豆沙和红枣静静地躺在盘子里。我看着奶奶的动作,眼花缭乱,几秒就做完了,我吵着让奶奶教我。

粽子很美味,今天我一定要尝试做一个。我先用芦叶折一个小角,角要正正好好,折大了,米粒会从小角的缝隙里漏出来,折小了,米就放不下。我算好角度,折了过去,手指按在手里,接着我把一半的米粒倒进去,第一步就好了。

接着,我把一块沾满汁的红烧肉放了进去,我又用另一只手把剩下的米粒倒了进去,第二步又好了。

最后就是把芦叶盖上去,用绳子系好,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有点难,系绳的时候,我不知道先从哪边系,手忙脚乱,就求助奶奶,奶奶帮我托住,我小心翼翼地从这边绕到那边,在打上一个蝴蝶结,一个可爱的粽子完成了。

我越包越熟练,不一会儿,我和奶奶把各种馅儿都做完了。接下来,就是煮粽子了,奶奶把粽子放在水里,“咕嘟咕嘟”,粽子的香味全散发出来了,看着香味弥漫了整个房间,我馋得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一煮熟,我就让奶奶帮我拿一个,我剥开墨绿色的芦叶,只见雪白如玉的米饭和色泽鲜亮的红烧肉诱人极了,我大口的咬了上去,粽叶的清香,混着米粒的甜味,和红烧肉的咸香,那味道无与伦比。

我们一家人吃着我和奶奶包的粽子,开心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端午节

全文共 605 字

+ 加入清单

一声声震耳欲聋的鼓声,一阵阵香气诱人的粽香,一张张快乐活泼的笑脸,构成了今年快乐的端午节

快到端午节了,最近,雨也是越下越大,一阵接一阵的。今天,雨下得特别大,外面倾盆大雨的,像是老天爷拿桶往下倒水一样。

当然,端午节可不能少了粽子呀!今年,我和妈妈自己动手包粽子。妈妈先把粽叶煮好,然后做好绿豆沙、红豆沙,还有蜜枣。我们把材料摆在桌子上,坐在椅子上包粽子。我拿起两片粽叶,把它卷成圆锥形,然后拿起勺子,舀了一点糯米,再挖了一点红豆沙,又铲了一点糯米,接着,我把粽叶盖在馅上,包好,最后,我拿来一根线缠在粽子上,一个粽子就大功告成了!我包得有模有样,又小巧又好看。煮好粽子后,我掀开锅盖,香气扑面而来,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个,咬了一口。嗯,软糯的米香,甜蜜的豆沙,真是太好吃了!

吃粽子时,妈妈告诉我:“吃粽子是纪念投江而死的屈原,为了不让鱼虾吃屈原,人们把粽子扔进河里给鱼虾吃,这样它们就不会吃屈原了。”听了妈妈说的,我更喜欢吃粽子了。

外面的雨渐渐停了,河面上响起了鼓声和呐喊声,我们都跑出去看赛龙舟了。河边早已挤满了人,只见一只只龙舟从我面前划过。有一个人站在船头击鼓,船上的人就不停地喊,喊得整齐有力。他们划得真快,一只只龙舟很快地从我面前经过,几乎看不清船上的人。据说,划龙舟是为了驱赶鱼虾,不让它们来吃屈原,我也好想划一划。

伴随着凉丝丝的雨,香甜的粽子,以及一只只精致的龙舟,一个快乐的端午节就这样过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端午节日记

全文共 277 字

+ 加入清单

传说屈原投江死后,百姓们舍不得他离去,纷纷划着船去追他可一直追到洞庭湖也没见到他的踪影。这就是每年端午节赛龙舟的由来。以后,赛龙舟成为端午节以外最重要的习俗之一。

古时候赛龙舟非常热闹。每到这一天江面上龙船无数,每条船上都雕着龙头龙尾,船上坐着20名身强力壮的大汉,他们手持木浆,随着锣鼓的节奏一直用力。岸上的人一直呐喊助威。此时,呐喊声、锣鼓声交织在一起,场面热烈壮观。

我们家乡每年端午节都吃粽子。可热闹了,有豆沙馅的、红枣的、大肉的,粽子可好吃了。其实我平时最爱吃红枣的,因为里面有蜜枣,吃下去甜甜的,别提有多好吃了。

我们边吃粽子边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端午节的由来优秀作文700字

全文共 737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有首儿歌说得好:“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首儿歌讲的就是我国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今天我在国旗下演讲的主题是《端午节的由来》。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要到了,端午节是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关于端午节起源,相关的传说可多了。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在楚国担任了重要职务。因为他主张坚决对抗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还被楚王赶出了朝廷。屈原悲愤极了,在流放途中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精神的诗篇,最有名的就是《离骚》。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都城。楚国失地千里,尸横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怀抱石块,跳进了汩罗江。当年他62岁。

百姓们爱戴屈原,当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后,纷纷划着船奔向江中,去打捞屈原的遗体,但没能找到。他们怕江中的鱼虾会咬食屈原的遗体,又纷纷把江米装迸竹筒,扔到水里,想用江米喂食鱼虾来保护屈原的遗体。从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自发地来到江边,悼念屈原,还要划着船冲进汹涌的波涛,象征人们争相打捞屈原的遗体,以此来寄托对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我国南方就形成了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因此,端午节又成了纪念屈原的节日。

同学们,屈原因为热爱祖国、关心百姓疾苦而受到人们的爱戴。当我们津津有味地吃粽子、观看赛龙舟时,不要忘记2000多年前那位爱国大诗人——屈原。

让我们怀着敬爱之心和珍爱之情来看待中华这一传统佳节吧!提前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端午节小学作文400字

全文共 484 字

+ 加入清单

“哎!你的粽子有五个角!”“哎呀,我的粽子漏了,怎么办呀?”这是哪儿这么热闹呀?原来是栅堰小学正在包粽子呢!我们七个人分成一组,取了材料,便兴冲冲地做了起来。

在家里爸爸给我做过,我少说也有些经验。可我一拿起棕叶,才发现事实并非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我好不容易把棕叶卷成漏斗状,把米放了进去,这还真成了漏斗,只听“哗”的一声,米散落了一桌,白做了。我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把米和肉成功地放了进去,可棕叶却怎么也盖不住所有米,总是多出一个角。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终于我失去了耐心,把棕叶向下一扯,用线胡乱地缠了一通,就算做好了。看看万雨濠,他的迷你棕一口就没了,而蔡媚婷的粽子又漂亮又结实,和我的比起来是相差十万八千里。终于我做出了几个畸形粽子,手一压,就会有米漏出来,线一拉,就散架了,真是惨不忍睹,想得出来它放进锅后会怎么样。看来我的动手能力还要加强,还好大家乱哄哄的,要不然还不让别人笑掉大牙。

回过头来想想,这个活动还是挺有趣的。通过了这次包粽子活动,增强了我们的动手实践能力,这真是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当然,这只是我们少先队组织的一次活动,还有更多的活动等着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过端午节的日记500字满分

全文共 679 字

+ 加入清单

提起端午节,大家都不陌生,对端午节的习俗与来历也应该略知一二吧!但,一个地方一个风俗,有很多端午习俗大家都不知道,今天就由我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吧!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与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避邪。“中国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代有大量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传世。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揩记》与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的时候,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糯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万水千山粽是情,糖馅肉馅啥都行。糯米沾着红枣香,粽叶包着朋友情。”不管怎么说,听完我的介绍后,是不是又知道了很多端午节的知识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写端午节的三年级作文

全文共 407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的习俗是吃粽子,现在条件好了,许多人家也不包粽子了。因为超市,菜场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粽子,有香甜可口的红枣粽、松软的猪肉粽、清香的红豆粽等,让我眼花缭乱。

我最喜欢吃的是红枣粽,碧绿的粽叶里裹着白米团和红通通的大枣子,颜色鲜艳而美丽,使人一看就想流口水。我不但喜欢它的颜色,更喜欢它的味道好极了,剥开粽叶一股粽叶清香味扑鼻而来,轻轻一咬,软软的,粘粘的,好吃极了。

端午节的时候,每家每户都买艾草,用艾草洗澡,艾水的功效有去蚊止痒的作用。对了,老师以前讲过,端午节粽子的来历,“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痛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达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粽子的由来。

一年有许多的节日,而我最喜欢的是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小学快乐的端午节

全文共 510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到了,学校按规定放了三天假,我们可以好好的玩一玩了!

过端午节,我们这里最普遍的风俗就是每家每户都要吃粽子。这不,星期三的晚上,我和妈妈就开始包粽子。我们包的是糯米粽子,另外还加上了红枣、葡萄干等材料。

我们开始包粽子了,第一步先把竹叶卷成圆锥形;第二步往里面放入适当的米,然后,放上几个枣;第三步再把竹叶包起来;第四步用线把粽子缠绕起来。粽子就做好了。

第二天早上,一大盘香喷喷的粽子出锅喽!我迫不及待地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我边吃边说:“我要把这些粽子全部干掉!”

吃完粽子,爸爸又带我和妈妈去滨州游中海公园。到了那里,蓝蓝的天空上飘着朵朵白云,小草也好像在说:“欢迎你们的到来!”这里可真是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我太喜欢这个地方了!

我们先玩的是开船游戏,而且爸爸、妈妈把舵手的任务交给了我,我觉得掌握方向太难了,小船也总是摇摇晃晃的,有好几次我险些掉下水去呢!不过我们都穿了救生衣,我说:“如果我真的掉进水中,漂浮在水面上,会不会有鲨鱼一口把我吞下去的?”妈妈笑着说:“就算是吃,它也不会一口吃掉,也得三口两口的。”爸爸听了哈哈大笑起来。

最后,天色已经不早,我们交了船,恋恋不舍的离开了中海公园。

这个端午我过得好开心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一年级写端午节的作文

全文共 671 字

+ 加入清单

喜欢粽叶的清香,也喜欢家乡这个有着浓浓的节日气氛端午节,更喜欢一家围坐着吃粽子的温馨感。

端午节是一个古老而又传统的节日。这个古老的节日在我的家乡被人尤为重视。在我的家乡每年的端午节人们都会包粽子,赛龙舟,处处都洋溢着粽子的清香。每年端午节前几天,我的妈妈便会亲手包上一串粽子。我特别喜欢吃刚刚煮好的粽子,也喜欢粽叶那股淡淡的清香。端午节那一天我们总爱手里拿着一两个粽子,去看精彩的龙舟赛。

记得那次端午节,我们家处处洋溢着端午节的气氛,可是一般人的家里总是呆巴巴的包粽子,有时候出去赛龙舟,那多没意思!我可不想这样过每一年的端午节,就在我左思右想的时候,脑子里的一根筋“嗖——”的一下抽起来了,何不来个自己创作粽子的比赛呢。说干就干,我抓紧时间,把表姐表弟和小伙伴全都都召唤来了,开始了,我们手忙脚乱,乱包,有的嘛,包个饭团,有的嘛,包个寿司,还有的嘛,东破一个西破一个。我想:这也叫有创意?我可不想像这样的创意,我嘛,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一个好点子,我简单做了一个爱心,别人看了看我,都很惊讶,“这就是好点子……”我不管他们说,自己忙着做。

粽子蒸好了。妈妈来看看我们包的粽子,我连忙冲上去:“妈妈,在今天的端午节上,我想送你个礼物!”我从身后拿出了这个粽子“妈妈,这是给你的,感谢你对我的养育之恩,谢谢你给予了我生命!”妈妈看了脸上流出了晶莹的泪水。爸爸走过来,对着大家说:今天的粽子大赛,馨予获胜了,我们要感谢自己的妈妈哟!

在这次端午节中我既是自己包了粽子,也感恩了妈妈!端午节,一个传统古老的节日,一个温馨充实的节日。多么美好的端午节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关于端午节的高三优秀作文大全

全文共 706 字

+ 加入清单

清晨,当小鸟把我从梦中唤醒时,一股粽香就像无形的鱼竿把我从床上钓了起来。妈妈告诉我,今日是端午节,要吃粽子,剥去一层粽叶,露出了一个“粽三角”,我拿起筷子,把筷子插进粽子中间,整个的举起来,咬了一口,不由的称赞道“真好吃!”它油而不腻,糯米软软的,夹杂着浓浓的肉香及淡淡的粽叶香,味道好极了。我还以往吃过很多其它粽子,如白米粽、红枣粽、豆沙粽等,就数嘉兴肉粽最好吃了!

我在电视里看到各地的端午节活动丰富多样,有:包粽子比赛、赛龙舟等。包粽子比赛十分精彩,那些老奶奶都拿出了看家本领,不一会儿,就包了二十多个粽子。赛龙舟竞争更为激烈,你追我赶,为了第一个到达目的地,大家都鼓足了精神,在吆喝声中整齐划一、拼尽全力的挥舞着船桨,在河边观战的人们大声喊着加油、加油……一些年轻人更是跃跃欲试,想一较高下,我看到镜头扫过,有条龙舟上还有几个外国人的身影,想来也是在和我们中国人同享端午节的乐趣。

我有些好奇,为什么到了端午节要吃粽子,门上要插艾叶,还要赛龙舟呢经妈妈讲解才明白,原先这是有由来的,据传二千多年前,爱国诗人屈原主张改革政治、任用贤才,因同贵族靳尚等人斗争,遭谗去职,屡次放逐后,在农历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节)投河自沉,人们得知投河的是屈原后,纷纷争先恐后地划船去打捞,这就有了之后的赛龙舟,因没有找到屈原,人们又怕鱼虾吃屈原的身体,就往江中投粽子喂鱼虾,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至于在门上插菖蒲、艾叶,是因为古代相传五月是“毒月”,而五日恰好是五毒之首,所以在五月初五端午节这天,插菖蒲、艾叶能够除瘟辟邪,免受病毒的折磨。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其内含的中华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和节日气氛,不禁使我陶醉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端午节800字

全文共 772 字

+ 加入清单

盼星星、盼月亮,我终于盼到了粽子飘香的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只会吃粽子不会包粽子的我暗下决心,今年端午节我要跟奶奶学包粽子!体验一下包粽子的乐趣。

姥姥包粽子的手艺是一流的。她把粽叶放到水里浸泡着,再把洗好的糯米、红枣和红豆放在一旁,准备当馅用。接着,奶奶用小勺子将糯米舀进两片粽叶卷成的“小斗”里,再用一再用手把米压平,接着把粽叶像糯米上一盖,然后用向我们叠小星星似的把粽子包成了一个漂亮的小三角形,然后用线扎好。这样,一个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我看着姥姥熟练地包着,就拉着姥姥的衣角,说:“姥姥,您教我包粽子吧!”奶奶脸上绽开笑纹,说:“好呀!

我先挑选好几张粽叶,乍一看,它们真像一条条碧绿的腰带。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把粽叶往中间一折,粽叶果然变得像”小漏斗“一样。姥姥说:”这时候要注意别把粽叶折破了;还有,舀米进去时,手要将‘小漏斗’握紧,不然就扎不结实,一煮米全散了,咱们就得喝米汤喽。“我把姥姥教的”包粽子秘诀“牢牢地记在心里,小心翼翼地尝试着。我把米填完后,又开始包,可米没有压牢实,在第三折时,米全散开了。我愣愣地看着,心里有些小难过。但我并不气馁,又用心包了一个,这回总算没有漏。可是包出来的形状就像一个人被五花大绑着。我又一次次地尝试,这回是米填多了,那会儿是粽叶散开了……后来,我好不容易包好了一个粽子,仔细一看,本来应该是三角形的粽子,我把它包成了一个”六边形“!它和姥姥包的粽子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我包的粽子简直就是”丑小鸭“。我心想:”我一定要包得更好些,否则太没面子了!“我又认真地包了几个,果然一个比一个成功,我高兴极了!

姥姥把他们放进锅里煮着,不一会儿,便飘出了一股清香,一想到香香的粽子,我的两眼就放光。

又到粽子飘香时,今年,我吃的可是自己包的粽子,虽然包得不算很好,不过我很高兴,很有成就感。端午节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小学快乐的端午节

全文共 569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吃粽子,撞鸡蛋。明天就是端午节了,传说是为了纪念屈原才设立的。端午节又称午日节、五月节、艾节……

今天下午,妈妈在家包粽子。她在绿绿的粽叶里先放上一些糯米,中间放陷,馅有红豆的、蜜枣的,两种口味,最后再放上一些糯米,包成一个个四角形的粽子。我也曾学妈妈包了几个,结果都散架了。最后在妈妈的帮助下,成功的包起了一个。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嘴里念着:“我终于成功了。”接下来就是把粽子放进锅里加满水,煮上一个多小时,打开锅盖,整个房间都是浓浓的粽香味扑鼻而来,粽子在滚烫滚烫的水中冒着热气呢!好像在水中享受着热水浴。还有“滋滋滋”的声音,原来是锅子太小,水溢出锅子流到电磁炉的面板上所发出的声音。

我闻着看着,怎么还没好吃呀!唉,我馋得早已垂涎三尺了,等妈妈把电磁炉一关,看我嘴馋,妈妈先拿出一个来,说:“小馋猫,先等一会再吃,小心烫着。”凉了一点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拿来吃慢慢解开粽绳,再拨开粽叶,手里黏黏的,还沾了糯米,烫死我了。这时,便露出了一个又白又胖地糯米粽了。我忍不住咬了一口,好香好甜,那感觉简直妙不可言。吃惯了妈妈包的粽子,吃起别人包的粽子,总觉得有些干涩,不如妈妈包的香嫩,甜而不腻。

忽然,粽子一下子消失了,只剩下一个空碗了。原来,粽子已经被我吃完了,我不禁说道:“屈原还真是伟大呀,要是我也像他那么伟大就好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