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写篇端午节的作文(通用19篇)

浏览

7709

作文

1000

愉快的端午节作文500字

全文共 512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传统节日――端午节,在这一天,人们吃粽子、划龙舟、洒扫庭院、悬菖蒲。庆祝这个节日,当然我也不例外,下面请听我一一道来。

“咚咚”,“咚咚”一大早上就听见厨房传来“咚咚”的声音,起来一看原来是妈妈在剁肉,我不解地间妈妈为什么要剁肉。妈妈说:“因为今天是端午节呀,剁肉是为了包粽子。”

“哦!今天是端午节,瞧我这记性,那我可以帮你剁肉吗?”我说。妈妈说:“那就来吧!”“哎呦”一声惨叫从我嘴里脱口而出,妈妈见我手不心被刀割了一道伤口,就赶紧用创口贴,为我包扎伤口,妈妈说:“小心一点,都割伤手指了。”

过了几分钟,我恢复了“元气”。接着剁肉,剁好了之后,开始泡糯米,把糯米放在水里泡上个十分钟,接着把香菇剪成四小半,剪五个。好了,现在只差一个粽叶了,幸好上次过端午节还剩一点。

好了,开始包粽子了,先将粽子弄成一个无底的圆锥,把糯米和肉还有香菇放入粽叶里,再把无底的圆锥封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最后一个步骤,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锅里放在电磁炉上蒸,没过多久粽子就子就蒸好了,看着香喷喷的粽子,心里不由得涌起了包好粽子的成就感。

吃着粽子,我能体会到了屈原的亡国之痛了。啊!多么伟大的爱国诗人,我一定要像屈原有着一颗爱国之心。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快乐的端午节作文700字

全文共 781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和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据说,它是为了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在门口上挂艾叶,菖蒲来驱邪,以求平安。

端午节这天,奶奶会包很多口味的粽子。如:咸水粽、蛋黄粽、西米粽……包粽子真是太有意思了!奶奶先拿起两张大大的绿色粽叶,粽叶也是洗干净晾干的,有着淡淡的味道,再把两片长长的粽叶交叉卷起来,就成了变漏斗状,不会漏啦,接着把白白的糯米放进去,然后加入各种食料:香菇、肉、虾米……最后把它们包起来,不留一点缝隙,拉紧绳子,严严实实地绑起来。看着奶奶熟练的样子,似乎很简单。我也迫不及待的想自己动手包一个,我跃跃欲试,拿起两片棕叶却怎么也卷不起来。后来,奶奶耐心的告诉我,先用左手捏紧粽叶的一角,再用右手将棕叶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些,然后用绳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缠两圈,打上绳结,经过奶奶的指点,我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经过5小时的蒸煮,棕香扑鼻而来,此时此刻,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幸福洋溢在心田。

忽然,我听到外面传来一阵阵“嘿哟,嘿哟”的呐喊声,我迫不及待的跑下楼,循声而去。原来这正是沙田举行一年一度,浩浩荡荡的龙舟赛。来观看龙舟赛的人可真多呀!江边两侧有坐的,蹲的,站的,还有踮着脚的,真是人山人海,彩旗飘扬。江面上有沙田队、万江队、厚街队……他们整齐地排成一行,每条龙船前面有领队,中间有鼓手,后面有舵手,随着一声枪令下,大家跟随领队的节拍,舵手把持方向,节奏统一,龙舟像火箭一样冲向前方,赛手们使尽全力,拼命的划着。大家你追我赶,誓不相让,江面上留下了一道道长长的水纹。岸边的观众有的你言我语,有的欢呼雀跃,还有的摇旗呐喊,随着大家的加油声,最终沙田队齐心协力勇夺冠军。

绿色的艾叶,飘香的粽子,震撼的龙舟赛,构成了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个端午节真是丰富多彩,我过得真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端午节的来历与传说小学

全文共 441 字

+ 加入清单

你知道端午节的起源吗?让我告诉你!

相传,古代有一位皇帝,名叫楚怀王。他一整天都很懒。他在城里的时候还在吃喝玩乐。有一个叫屈原的医生,他提出了许多方案,但他不听,更别说采纳了。屈原不想当国民奴隶。他来到汨罗江自杀。屈原死后,楚国人民悲痛欲绝,纷纷前往汨罗江吊唁。渔夫们划船把他打捞上来。人们担心屈原的真身会被龙吃掉。他们让渔夫拉船去抓医生的尸体。渔夫知道“蛟龙”号最怕竹叶和竹绳,于是人们用竹叶把饭团包起来,然后用绳子捆起来扔进河里。为了纪念他,人们在端午节有吃粽子、划龙舟的习俗。

每年端午节,奶奶都用竹叶、糯米和花生包粽子。饺子包好后,就在锅里蒸。它们闻起来很香,我都等不及要吃了。

吃完粽子,爷爷会带我去河边看龙舟赛。河边有很多人。大家都来看龙舟赛。我看到龙舟在一条直线上,裁判的枪声,龙舟像弦上的箭一样飞快地向前飞驰,河面上锣鼓作响,划手们试图向前划。岸上的人们高喊“加油,加油!”河边多热闹啊!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它不仅能吃到美味的粽子,还能观看龙舟赛。我真的很喜欢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端午节语文作文高1

全文共 791 字

+ 加入清单

“我想吃粽子!”“等端午节吧。”“那还得等多少天呢?”“快了吧:”

“哦——”

端午节快到了,眼前又浮现出令人垂涎的大粽子,插在门楣两端的艾草,扣人心弦的龙舟赛。每次呀,想着想着一不小心就会笑出声来。那浓浓的乡情围绕着我,过端午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

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在门楣上插上艾草和菖蒲,据说是用来避邪的。虽然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人们知道这是不科学的,但端午节插艾草已成为独特的风俗流传下来。

每年端午节都不例外,我总会回到住在乡下的奶奶家。那里有热情好客的乡亲,有沾满露水的山间小路,有绿得惹眼的小草,更重要的是,那里有大得一望无际的蔚蓝的大源湖。

记得去年端午节,奶奶叫我和弟弟上山采些艾草。很快,我与弟弟便采完回来了。奶奶见我们手上只有两根艾草,笑起来了,原来采的太少了,只有把家里所有的门窗都装点起来才更有节日的气氛啊。唉,只得让母亲重跑一趟了。我喜欢它们带着一丝苦味的淡淡清香,喜欢它们给门楣带来新鲜的绿意。艾草是一种很好的药用植物,不仅很香,冬天还可以用它泡脚暖脚,还可以制成艾绒,灸穴位,暖经络,去寒气。

装点好门窗,我们会带上奶奶煮的染得红红的熟鸡蛋——说是红红火火,吉祥如意,随着攒动的人群去观赏丝丝细雨中龙舟竞渡的壮观景象。

大源湖平时很平静,只是在这个时候,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它就会变得热闹起来,同湖边的人们一起,同阵阵的呐喊声一起狂欢。一到这一天,美丽的大源湖边便围满了人,湖面上昂首挺立的龙舟好不威风!识水性的后生戴着不同颜色的头巾来参加这个活动。乍一开始,数舟齐发,如离弦之箭飞速前行。伴随着震天的锣鼓声,水花四溅,吼声震天,万头攒动,怎一个热闹了得!我们在这龙舟竞渡中感受欢乐,感受淳朴的乡情,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

又是一年端午近,每到这时候,总会怀念过去在家乡的许多有趣的事。哦,端午,无可救药地爱上胖胖的粽子与青青的艾草,不可遏止地怀念那浓郁的乡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我的端午节高一作文大全

全文共 772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快到了。远处山上的空气中弥漫着艾草的香味。然后它继续随风漂流。它让每个家庭都变得绿色。在六月的编年史中,有一首关于端午节的诗。

我印象中的端午节在流苏般的绿色丝绸之间穿梭。

悬崖上挂下来的绿色丝线是奶奶包粽子的宝贝。通常在前一天采摘,只需要用清水清洗。粽子煮熟后,薄薄的绿丝中所含的清香会渗透到竹笋和竹叶的各个层次,渗透进来又渗透出去。是的,奶奶用来包粽子的竹叶是那些有棕色和黑色图案并带有一些毛发的竹叶。它们在未知的时间被拾起并储存。尽管它们已经被卷成了卷轴,但它们仍然散发着劳动艺术的芳香。

竹笋和竹叶是用在老房子里挖了几十年的井水冲洗的。在井的边缘有一个木桶,由于水太多,它变得很重。很明显,把手变黄了,但是桶壁已经长出了一点青苔。有阳光的时候,井壁上会有一些不同大小的白点。它们是太阳的缩影,更像人们挖井时眼中的希望。

记忆中的端午节在我嘴角流淌,粘满了米粒。

我喜欢左手拿着一个破脑袋的咸鸭蛋,右手拿着一个刚刚去掉红线的豆粽子。我更喜欢把一根筷子插入满是米香味的粽子的四个角中的一个,然后轻轻咬下另外三个角。刚刚煮好的粽子被串在竹竿上冷却。结果,没过多久,热气腾腾的粽子就让整个大厅充满了它们的香味。冷却后,取下几根线,将几个圆咸鸭蛋放入竹篮中,一个一个地送粽子。

这时,也有人会把美味的粽子送到我们家门口。然而,奶奶很少吃。两大罐粽子中只有一两罐足够一家人吃。我以为是奶奶知道邻居喜欢粽子,所以她给了很多。现在很明显,奶奶不仅送了粽子,还送了粽子里那些看不见却很香的东西。那些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都变成了美丽的微笑,就像端午节的鲜花,只是对那个人叹息。沧桑已经填满了脸颊。

我多么希望我能再吃到那个包着甜味的粽子。我耸耸肩,深深地吸了吸鼻子。的确,我又闻到了空气中隐隐约约的艾草的香味。香味飘进我心中的小屋,一首端午节的诗飘进了六月的编年史。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端午节的由来优秀作文700字

全文共 595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又称端午节,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其他名称,如:下午节、重阳节、五月节、沐浴节、儿童节、天中节、迪拉节、诗歌节、端午节等。

端午节,中国人两千年传统和习俗,因为地域广阔,民族众多,有许多故事和传说,产生了许多的节名,而且各地有不同的习俗。主要内容有:女儿回娘家,钟馗像,欢迎鬼船,躲午,后午休树叶,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甜酒产品,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以雄黄画儿,喝雄黄酒,菖蒲酒,吃五大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迷信活动已经逐渐消失,其他的已经蔓延到中国和亚洲邻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已经有新的发展,突破时间,地域的限制,它已成为一个国际体育赛事。

对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留念屈原说;留念伍子胥说;留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老师的《端五考》和《端五的汗青教导》罗列的百余条古籍记录及专家考古验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爱国主义和感人诗词广泛植根于人们心中,人们“珍爱和悼念它,在世界上讨论它的话语,代代相传”。因此,纪念屈原的理论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间文化领域,中国人把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到现在为止,端午仍然是中华民族它的三大传统节日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关于端午节的高二作文大全

全文共 70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我一早起来就看见床头上有一个粉粉的、像粽子一样的香袋,非常可爱,香香的,有一丝甜甜的味道。

下楼后,奶奶早就准备了一大桶糯米和粽叶,我就像一只见到大米的老鼠一样,激动得一蹦三尺高,因为在综合实践课上,老师教过我们包粽子的步骤,正缺露一手的机会呢!

我开始尝试包起粽子来。先把两张粽叶的叠加,折叠成漏斗状,再往里面放少许糯米和一块肉,接着用糯米把剩余的空间全部填满,然后把冒出的粽叶折叠,盖住“漏斗”,裹紧粽子,最后用绳子绑紧,包好的粽子真像一个穿绿色衣裳的小宝宝。奶奶和妈妈见我有步骤地包好了一个粽子,又诧异又惊喜,还以为我是无师自通的天才呢!

接下来奶奶就要把粽子放入水中煮了。午睡后,奶奶给了我半盘粽子和半盘白糖,我迫不及待地解开绳子,剥开粽叶,一个黄黄的粽子出现在我的眼前,拿起粽子就是一大口,连糖都没放,粽子吃完了,糖一点儿都没动,我一口气把糖全吞了,呀!口里好咸,我去喝一大口水,哎呀!更咸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去找奶奶,奶奶看见我这样,拿了一大杯白开水给我喝。好几杯才不觉得咸了,我问奶奶:“奶奶,你是不是把盐当成糖放在那杯水和盘子里了。”奶奶说:“糟了,我把红烧排骨炒成了红烧咸排骨了!”奶奶的话刚说完,妈妈和爸爸一起说:“好咸啊!我一想,爷爷有高血压,他老人家不能吃太咸的东西,爷爷从门外走进来说:“孙子,粽子好不好吃呀?”我连忙说:“好吃好吃,我想把您的那份也吃了,行吗?”爷爷说:“好啊。”我连忙跑进房间把咸粽子吃了个精光。

晚饭,爷爷让我们吃了“五黄”粽子,咸死我和爸爸了,因为“五黄”里有咸鸭蛋黄。

端午节插艾叶,吃粽子都是我们的传统习俗,我喜欢这样的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小学二年级端午节精选作文

全文共 684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初五,过端午,赛龙舟,粽香艾香满堂飘……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忙活开了,插艾草、包粽子,共同欢度这一中华传统佳节。

唐代诗人文秀曾作《端午》诗:“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相传端午节是因纪念屈原而传于世的。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空怀一腔报国理想,却遭馋去职。后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满目疮痍,心如刀割,于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楚国百姓为了寄托哀思,荡舟江河之上,此后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渡。百姓们又怕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后来演变成了吃粽子的习俗。赛龙舟、包粽子、插艾草等习俗流传至今,成了人们在端午这一天的主要活动。

在我们家,每年的这一天,奶奶都会亲自动手包一篮粽子,有蛋黄肉馅的,有蜜枣莲子馅的,而我最喜欢的莫过于红豆沙馅的。看到奶奶包粽子,我也跃跃欲试。看完奶奶的示范,我也撸起袖子,自信满满地说:“这完全难不倒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我首先将两片粽叶折叠在一起,卷成一个漏斗状;然后在漏斗中放入少许糯米,加入一勺红豆沙,再盖上一层糯米;接着再拿一片粽叶,将漏斗没有封口的地方整个包起来,多出来的叶子,向两边折一下,这时漏斗就完全封闭了;最后用一根细细的绳子,将刚包好的粽子“五花大绑”,再系上一个活结,就这样,一个可爱的、三角形的粽子便包好了。

粽子包好后,奶奶就放到笼屉里蒸上,不一会儿,糯米混合着粽叶清香的味道,飘散在家里的每一个角落。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香甜可口的粽子,听奶奶说着古老的故事,别提心里有多美了!

我想,端午节的粽子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小学生作文端午节

全文共 561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身边有很多的传统节日,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七夕节……但我最喜欢的还要数端午节了。端午节人们都要吃粽子。有甜的,有咸的,味道美极了!

你们知道粽子的做法吗?让我来简单说一说吧。首先把洗干净的粽叶简单折成三角形,再放进去大概一半的米和自己喜欢的馅料,馅料上面再放一层米,最后把粽叶包起来用线系上,煮一煮,美味的粽子就做好了。

说起粽子的做法,我就想起了和爸爸妈妈一起做粽子的比赛。

那一天正好是端午节,爸爸买来一些粽子,煮好后,我们就无精打采的吃起来,总感觉少点什么乐趣。妈妈看了看我们,好像狐狸骗到一块肉似的,狡黠地说:“不如我们亲手制作粽子吧,既简单还能表达自己的心意。我们来一个小比赛,看看谁先包好5个,输的人要把端午节的由来讲给大家听,怎么样?”我们都觉得主意不错,便异口同声地答应了。

妈妈准备好材料,一切准备就绪。我们按照包粽子的方法包啊包。过了一会儿,结果就出来了,爸爸首先包好,可他的粽子馅料极少,而且样子也不好看,像干瘪的花生一样;第二名是妈妈,可妈妈包的馅料太多,像个“大肚将军”;第三名是我的弟弟;我,毫无疑问的输了。

我把端午节的由来讲过之后,妈妈认为我讲的不够全面,算我勉强过关。我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了,拿着粽子就开始吃,边吃边说以后家里要多一些这样的比赛才好更有趣。

这就是我们家在端午节发生的趣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端午节的快乐400字日记作文

全文共 554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在这一天,人们要纪念屈原,包粽子,赛龙舟,挂香囊……今年端午,我就深深体会到了过端午节的乐趣。

首先,是我最爱的包粽子。今年端午,我“华丽蜕变”——由一个包粽子的小菜鸟,变成了包粽子一代“粽”师。刚开始,我跟着爸爸学,结果包出来的粽子……呃,还不错,能吃,但前提是别看它的样子。我撅着嘴巴,唉!这么难看的粽子,就算想投到汨罗江,也得给退货。这时,真正的“棕”师妈妈来了,妈妈要教我包粽子。在妈妈的指导下,我很快就会了,立刻成为新一代“粽”师。我包出来的粽子,很有立体感,并且小巧玲珑,十分可爱,漂亮!妈妈也啧啧称赞,接着,妈妈立即煮了一锅粽子,煮熟后,粽子的香味牵引着我飘进厨房。餐桌上早已摆好了小巧玲珑的粽子,我迫不及待的打开一个,哇哦!一粒粒糯米晶莹剔透,中间还有像红宝石一样的蜜枣,简直就是可以吃的白珍珠和红宝石。吧唧吧唧,嗯嗯,又香又甜!

正当我吃得不亦乐乎时,妈妈驾到了,她手里拿着三个漂亮的香囊,一个是小蝴蝶,蝴蝶五彩斑斓,一副展翅欲飞的样子;还有一个是小辣椒和小草莓,仔细一闻,嗯嗯,艾叶的香味就这么吸引人!妈妈把先囊系在我的脖子上和手腕上,据说,这样可以祛邪避秽。

我们全家要出门玩喽,出门时,我抬头一看,呵,门上方已经插好了香香的艾叶,正在向我挥手告别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小学四年级有关端午节作文

全文共 545 字

+ 加入清单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风。”每个地方的每户家庭都有不同的特色。我知道别的地方是吃棕子和赛龙舟的,我们这儿不赛龙舟,但我们吃粽子和鸭蛋。我非常喜欢吃棕子和鸭蛋。

端午节前我们把材料准备好。我的妈妈和爸爸去山上摘棕叶,再摘像扇子一样合并的棕绳,回家后,爸爸把像扇子一样合并的棕绳撕出来,挂在那里,和棕叶挂在一起备用。妈妈先把棕叶和棕绳放在锅里煮一煮,煮久了再拿出来备用,我们还要弄棕子馅。把红豆放在风炉里煮一会儿,烧好之后,还要把红豆放在锅里烧过,烧久了之后,会有一些软,再把烧好的红豆捣成泥搓成小球,再加一些白糖就好了。

接下来就可以包棕子了,这是我最开心的时候。首先拿两片棕叶,把它卷起一点包起来,再抓一把糯米,糯米是前一天用水泡过的,再放一个棕馅,再抓一小把大米,把它包起来,最后用棕绳捆起来,这样就包好了。我们也包棕子馅是肉或者枣子的棕子。

把棕子包好后,还要煮棕子。把锅里面倒上水,再一个一个放到锅里面,先是用大火煮,差不多就改小火,如果一直用大火的话,那糯米就会像不听话的小孩一样,从边角上跑出来。馋得我呀!

我包得棕子比较小,所以大多都是我自己做,自己吃。要是棕叶有破损的地方,我就会拿过来玩,之前,我还拿沙子来包棕子呢,再找几个小伙伴一起玩过家家,可有意思了。

我喜欢包粽子,真的很有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端午节的习俗作文600字

全文共 660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端午节,大家一定不会感到很陌生,唐代大诗人殷尧潘的一句:“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早就成了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

端午节又称重午节、端阳节。它与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华三大节日,端午节最早起源于农历五月五日。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各地说法不一。有说是为了纪念屈原,于是,热爱屈原的人们不愿让鱼虾吃掉起源的尸体,为了让屈原安息,就往江里投了许多食物。还有说是,源于古代百越地区对龙图腾的崇拜与信仰。于是,在五月五日包粽子、赛龙舟就渐渐成了当时古人们的习俗,这样的习俗就被一代一代的人们传承了下去,也就成立我们所说的端午节。

端午节为什么要包粽子呢?这是因为《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屈原的好朋友,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用五色绳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按照那位朋友的方法去做,世代相传,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端午节的食品。

每逢端午佳节,子女们都会带着老人们、朋友们共品粽子,共亿过往,闲忆家常,一起在湖面上赛龙舟,说说笑笑,老人们见到子孙承欢膝下,劳碌一生的辛酸也就随着笑声烟消云散了。

历代文人墨客,对端午节也是别有钟情的。宋朝作家文天祥的“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表达了文天祥对端午节的喜爱之情;唐朝作家文秀的“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表达了他对屈原的同情之心;北宋张丰的“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表达了他对北宋的一片忠诚之心和对屈原的敬意。

最后,在这端午佳节里,祝大家过得健康、愉快、喜乐、平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一年级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全文共 54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端午节,妈妈说端午是为了纪念楚国的屈原爱国的精神,所以每年这个时侯人们就会包粽子投入江中纪念他。

随着时间的推移,端午不光要吃粽子,每家每户的餐桌上还有鸭蛋、龙虾、黄蟮、苋菜、烤鸭这五道菜,我们南京人称为“五红”,今年我家的饭桌上也有这“五红”,奶奶说端午吃了这“五红”,整个夏天就可以避邪避暑。小朋友们,今天你吃“五红”了吗?

#306433一年级关于端午节的作文(八) #306433 The first grade about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8)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慈祥的奶奶,亲爱的妈妈,和蔼可亲的幼儿园阿姨,给我们讲了一个又一个有趣的民间传说。这些民间传说,就像一杯杯香气扑鼻的清茶,让我们回味无穷。下面就让我说一个我所知道的民间传说吧!

端午节有个传说,在全国流传很广,是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因为秦国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心放弃自己的祖国,然而又有心无力,一气之下,于当年的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罗河而死。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非常忧伤,纷纷涌到汨罗河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了船只,托起他的身体滑来滑去,百姓们为了纪念屈原,便把米饭捏成团蒸熟扔进江中,久而久之,每年的五月五日就成了我们的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二年级作文端午节怎么写

全文共 688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到端午节,家乡的大人小孩总传唱着这样一首歌谣。

今年六月二日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时节,那香香的三角粽子,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要美美地吃上几个。这粽子馅儿有荤的,也有素的;有甜的,也有咸的,花样多着呢!

奶奶说,端午节正值农忙时节,以前,乡亲们不是忙着收麦子就是忙着种玉米,根本没有空包粽子,大多是煮几个自家腌的咸蛋,再炒一些独头蒜,全家吃了可以排毒不生病。家家户户还把艾叶插在房门两边,这是无论多忙都要插的,传说这样可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这天,长辈们不仅在小孩的手腕、脚腕上系红、黄、蓝、白、黑的五色线,还会把缝好的香包用五彩线拴好,挂在小孩的脖子上,祈求好运。孩子们的口袋里则装着煮鸡蛋或煮鸭蛋,高兴地聚在一起比蛋的大小和坚固性,并分享美味。

现在好了,收麦子有了收割机,种玉米有了播种机,再多的麦子用不了两三天就收完了,再多的玉米用不了一两天就种完了。人们有空闲时间过节了,除了煮咸蛋,还要做上几个家人喜欢吃的菜,想省事的就买些粽子,勤快的就自己包粽子。奶奶说,集市上卖的粽子她吃不惯,不是米硬就是米不香,吃起来没味儿,不如自家包的好,想吃什么馅就包什么馅。所以每年端午节的前一天,奶奶和妈妈会到村外的池塘边采摘苇叶,并准备好第二天早上包粽子用的食材。

我最爱吃的是奶奶包的糯米红枣粽,不过,这刚刚出锅的可不好吃,要放凉了才美味。每次煮好粽子,妈妈都会挑些不同馅的装成好几袋,催我给邻里乡亲送去,让他们也尝尝鲜,而我总会多拿两个边走边吃。

香香的粽子见证着美好生活,甜甜的粽子滋润着邻里亲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关于端午节小学生话题

全文共 944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江西省永新县,是井冈山脚下的一个小县城,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每逢端午节,人们简直就跟过年一样高兴。家家户户都在门头插上茱萸,并把房子打扫干净,还会在水沟里和草丛中撒上石灰。 My hometown is in Yongxin County, Jiangxi Province. It is a small county at the foot of Jinggang Mountain and a place where mountains and rivers are beautiful.Every Dragon Boat Festival, people are just as happy as the New Year.Every family inserts dogwood on the door, cleans the house, and sprinkle lime in the ditch and grass.

大人们会煮很多鸭蛋,并用颜料把蛋壳染成红色。小孩们就把鸭蛋装在一个小布袋里,挂在脖子上,去和其他小朋友“碰蛋”。鸭蛋被碰破的小朋友就被淘汰了,另外一个小朋友又去找别人碰,直到蛋被碰破为止。

端午节前几天,大人们就泡好糯米,去山上采一种足足有大人手掌那么大的竹叶,当地人管这种竹叶叫“箬叶”。采回来后,把竹叶放在清水中泡,使竹叶变得又柔软又干净。这时全家人在一起,一边包粽子,一边聊天。包的粽子可是五花八门:有的粽子里全是糯米,那是原味的;有的粽子里加些花生、红枣,那时甜味的;有的粽子加的是肉或者蛋黄,那时咸味的。

端午节这天,村里人要做鲜美无比的炒血鸭,用艾叶的嫩芽做的米果和米粉肉。最让我感到奇怪的是米粉肉,因为平时做米粉肉,放了盐也不能保存几天,而在端午节当天做的,却是不放盐也可以保存一个来月,真神奇呀!所以,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去买许多肉,沾上米粉,做成米粉肉,端午节吃一点,其余的放在外面晒干,留着以后吃。还有,端午节这天,家乡的男女老少,都会在米酒里放一点雄黄粉,做成雄黄酒,并用雄黄酒在儿童的额头点一下,据说可以驱邪呢。

家乡的端午节,有滋有味的端午节,让我一想起来,就能闻到那粽子的清香,口水情不自禁要流出来了!我喜欢家乡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高三有关端午节的作文600字

全文共 858 字

+ 加入清单

我总记得小时候曾学过一篇关于粽子的课文。老师反复地纠正粽字的念法,而我的心中却疑疑惑惑——似乎从未听过有这样一个词在端午的时候出现。那天回到家,我便嚷着要吃粽子,然而那味道却并不尽如人意:我完全忘记了我是一个不喜欢甜食的人。从小就不喜欢。可是却仿佛铸成的习惯,我会在每一个端午铭记着粽子,在母亲耳畔嚷叫。之后却只勉强吃半个就撂下碗筷,用力地摇摇头。母亲嗔怪:“你既然不爱吃,为什么总是要买呢?”我微微冲她笑:“第一口是爱吃的,可是甜得太腻了。”我只是喜欢怀着期待,将粽子从那深绿色的闪着水珠的箬壳里剥离,然后就看到晶莹的乳白色,每一粒糯米都粘稠地聚在一起。粽子是很符合我对美食的印象,然而它终究不是我爱吃的。

实际上,家里是并不讲究什么节日的。因为父亲固执得什么也不相信,而每日的丰盛菜肴,也终于让节日没有什么值得期待的。生活的日趋美好,也让节日消去了它对孩子对人们强大的召唤力。可是我骨子里,却希望成为许多故事里对每个节日都充满了欢喜的孩子,喜欢这些古老的在历史中沉淀千百回的节日。端午节,多么诗情画意的名字。它是纪念一个人的,纪念书写了《离骚》的屈原。那样一个文弱的书生,却怀冀着慷慨激昂怀冀着对祖国恒久的爱,投入了汨罗江。我敬仰他,因为他敢于在一片灰暗之中活出绚烂,他懂得崇高所谓何,他在太多的流离失所中,仍坚定地执著地走着。其灵魂所向,定是纯净而不加着染的。于是,我总要坚持吃些粽子,也是因为我觉得它见证了一个高尚的灵魂,亘古不变的爱国情操。

忽然记得有一个端午节,我在一排长长的槐花树下走,那时的槐花正是满树满树灿白的时候,摇了我一身。而现在,似乎时间空空错后,或者是短暂的遗失了那么一段子。槐花谢了,在单单的深绿叶上勉强地枯萎了。而我也无暇去看那百般美好的风光,只在房间里捧着历史书背诵。端午节却依旧未变,还是那么晶莹纯白的粽子,还是写在日历上大大的端午。它有着如此可爱的执着,是我直到今日才发现的。于是这一次,我坚持吃了一个粽子。为了纪念这个在时光中并不算熠熠生辉的端午节。是怎样的情愫,我终究也说不清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1000字

全文共 981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就像是五彩味瓶,由各种味道组成,我们就在一次次经历和体验中成长。

那是一个周末,暖暖的阳光在清新的空气中发酵,酝酿着和煦的芳香。我的心情融在这幸福的金色里,说不出的愉悦。听奶奶说今天要包粽子,我更加兴奋了——又可以吃到奶奶包的冒着热气香气扑鼻的粽子了!奶奶淘净了米,把肉和粽叶准备好,开始包粽子了。

我不会包粽子,从来也不敢自己亲手去试试包个粽子,我怕弄砸了惹出更大的麻烦,只好眼巴巴地站在旁边看着奶奶包粽子。别看奶奶年纪大了,包粽子可真厉害:拿过两张粽叶,两只手往里一折,卷成一个倒置锥形的漏斗,然后放上米,再在当中放一小块肉,最后顺手一推一转,一个粽子就成型了。扯根线拦腰一扎,一个严严实实的粽子就摆在眼前。这简直就是在表演魔术,哪是包粽子啊?看着看着,我不禁心里痒痒儿的,跃跃欲试,很想学着奶奶的样子也来上几下。可这绣花般的活儿难度太大了,我恐怕无法胜任。动手呢,还是不动手?过了这村儿再也没这个店儿了。奶奶大概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着对我说:“要不,你也来试一试?正好这里还有一些米。”听了奶奶的话,我再也按捺不住这颗蠢蠢欲动的心,豁出去了,包吧!头掉了也只有碗口大的疤儿,粽子包坏了不是还有米在吗?于是,我在奶奶的鼓励下壮着胆子开始尝试包粽子。

我学着奶奶的动作,照葫芦画瓢,先把两片粽叶交叉叠放,再把粽叶做成一个漏斗形状,开始往里面放米。我先放了少量的米,再把肉放进去,再抓了一小撮米覆盖在肉上面,然后用粽叶盖起来。由于有些紧张,我试图用手按住粽子两边,再捏紧绑上绳子,可是好几次粽子散开了。我越是想把粽子包得严实一些,越是手忙脚乱,更不行了。粽子似乎在更我作对似的,裂开缝隙好像在嘲笑我:不行了吧?我更加紧张了,近乎沮丧。我硬着头皮尝试了好久,还是包不起来,每一回都是差不多要包好了,粽叶又咧嘴坏笑,米又掉出来了!看着我急得不行,奶奶轻轻地拿着我的手,教我怎么完成最后的步骤。在奶奶的帮助下,我终于成功地包出了一个粽子!接着,我按奶奶教的方法自己包,顺利地包出了好几个粽子。尽管有点像水货,毕竟还是自己的产品。看着自己费尽辛苦包出的粽子,我心里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像吃了蜜一样甜。

时至今日,见过很多的粽子,也吃过很多粽子。但是有关粽子的经历和体验,只有那次跟奶奶包粽子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因为我清楚了一件事:只有自己通过努力获得的成功,才会让你真正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小学四年级作文我爱端午节

全文共 599 字

+ 加入清单

又到一年端午,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所谓传统,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及天象等人文与自然文化有关,是中国文化的传承。到了今天端午似乎仅剩一天假期和一个粽子,唯有是和家人团聚的节日氛围。

每年端午节前几天,就开始准备,提前泡好黄绿的粽叶、乳白的江米和酒红的大枣。端午的前一天,晚饭后长辈和父母开始包粽子,我时不时还去凑一凑热闹,包几个不成形的粽子。端午节当天,姥姥很早起来煮粽子和鸡蛋,每次香甜的粽子从热气腾腾的锅中出来,姥姥总会先把第一个粽子剥好放在碗里,撒上白糖,让我第一个品尝,一家子围坐在一起,吃粽子,顶鸡蛋,其乐融融,享受着天伦之乐。

这两年,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作业要写到九、十点,周末也满满地,就很少去长辈家。端牛节前一天姥烧就煮好粽子,给我们送过来,每次都说:学习挺累的,休息别起太早了,多睡一会儿。每天就像粽子一样被紧紧地裹在学习、成绩这些粽叶之中,挤得满满的,毫无一点空隙,还要被高温蒸熟。过节的气氛有点淡,复习才是这个端午节最为重要的事情,粽子反倒成了配角,不过还是感谢有这样一个节日让一大家人聚在一起,洋溢着暖暖的亲情。

端年节这类传统节日真正的意义渐渐被人淡忘,不仅是节日的氛围,更是传统的丢失。端午节先被韩国申遗,这不只应该只对文化的归属进行争论,更要反省国人因何对端午节的忽视。希望今年端午,大家可以放下工作、放下学业,真正和亲人团聚,感受传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小学生端午节作文400字

全文共 410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端午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古代伟大诗人屈原。所有地方的人都在为这愉快的节日做准备,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的气氛。在我们家的端午节那真是既充实又温馨的哦!

记得今年端午节,我们家处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端午节那天,我们全家商量着今年要来点什么呢?这时,我脑子里的一根筋“嗖”地一下子蹦了出来,来办一个包棕子大赛,说干就干,我连忙把亲朋好友全部都请来参加包棕子大赛。正在大家都手忙脚乱忙着包棕子的时候。突然,我抬头一看,这些棕子不是破了,就是没包好。唉,怎么样可以获胜呢?忽然,一个念头在我脑中一闪而过,我为什么不做一个心形的棕子呢?我先把棕叶折成心形,再把糯米及肉放在里面,将棕叶包扎起来,用绳子系好,这样一个心形的棕子完成了。

看着大家陆陆续续包好的棕子,我觉得我这个心形的棕子很特别。然后小心翼翼的将它们放入锅中,不一会儿,美味的棕子出炉了,大家争先恐后地抢着自己的成果,

今年的端午节既特别又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小学生端午节作文400字

全文共 473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羊羊。”每当听到这首儿歌,我就知道,端阳节快到了。

端阳也叫端午。家住长江边,因此在我的印象里,这天是一定要赛龙舟的。赛龙舟是端午节民俗活动中最热闹有趣的节目。所谓龙舟,其实是首尾做成巨龙形状的船只,关于端午节赛龙舟,相传起源于楚国人民不断地在汨罗江上找寻屈原的尸体,或者说是为了驱赶水中的鱼类,以免它们吃了屈原的尸体,所以一面划船一面敲锣打鼓,久而久之,自然就演变成了这样一项有趣的习俗。

这天不仅要赛龙舟,还要吃粽子。粽子,原是南方用芦叶把米包起来煮食的一种风味小吃,汉代以后才与屈原联系起来,传说是屈原忧国忧民而投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他,于每年五月初五将白米装在竹筒内投入江中。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端午佩香囊,使我们孩子的习俗,传说是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上香囊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如今快到端午,我依然在唱;“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