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历史典故:孟子不尽信书(汇集20篇)

浏览

4420

作文

1000

关于秦王灭六国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570 字

+ 加入清单

秦始皇的伟大,不仅是统一了六国,更因为他谱写了教科书般的统一过程,后世各朝各代新建立,无不学习和遵循始皇开创的历史规律。下面是关于秦王灭六国的历史故事,一起来了解下吧:

秦王政杀了荆轲,当下就命令大将王翦加紧攻打燕国。燕太子丹带着兵马抵抗,哪里是秦军对手,马上给秦军打得稀里哗啦。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到辽东。秦王政又派兵追击,非把太子丹拿住不肯罢休。燕王喜逼得没有办法,只好杀了太子丹,向秦国谢罪求和。

秦王政又向尉缭讨主意。尉缭说:“韩国已经被咱们兼并,赵国只剩下一座代城(今河北蔚县)燕王已逃到辽东,他们都快完了。目前天冷,不如先去收服南方的魏国和楚国。”秦王政听从尉缭的计策,就派王翦的儿子王贲(音bēn)带兵十万人先攻魏国。魏王派人向齐国求救,齐王建没有理他。公元前225年,王贲灭了魏国,把魏王和大臣都拿住,押到咸阳。

接着,秦王政就打算去打楚国。他召集将领们议论了一下,先问青年将领李信,打楚国要多少人马。李信说:“不过二十万吧。”

他又问老将军王翦。王翦回答说:“楚国是个大国,用二十万人去打楚国是不够的。依臣的估计,非六十万不可。”

秦王政很不高兴,说:“王将军老了,怎么这样胆小?我看还是李将军说得对。”就派李信带兵二十万往南方去。

王翦见秦王不听他的意见,就告病回老家去了。

李信带了二十万人马到了楚国,不出王翦所料,打了个大败仗,兵士死伤无数,将领也死了七个,只好逃了回来。

秦王政大怒,把李信革了职,亲自跑到王翦的家乡,请他出来带兵,说:“上回是我错了,没听将军的话。李信果然误事。这回非请将军出马不可。”

王翦说:“大王一定要我带兵,还是非六十万人不可。楚国地广人多,他们要发动一百万人马也不难。我说我们要出兵六十万,还怕不大够呢。再要少,那就不行了。”

秦王政赔笑说:“这回听将军的啦!”就给王翦六十万人马。出兵那天,还亲自到灞上给王翦摆酒送行。”

王翦大军浩浩荡荡向楚国进攻。楚国也出动全国兵力抵抗。

王翦到了前方,要兵士修筑壁垒,不让出战。楚国大将项燕一再挑战,他也不去理睬。

过了一段时间,项燕想:“王翦原来是上这儿驻防的。”他就不怎么把秦国的军队放在心上了。没想到在项燕不防备的时候,秦军突然发起攻势,六十万人马像排山倒海似地冲杀过去。楚国的将士好像在梦里被人家当头一棍子,晕头转向地抵抗了一阵,各自逃命。楚国的兵马越打越少,地方越失越多。秦军一直打到寿春(今安徽寿县西)俘虏了楚王负刍。

项燕得知楚王被俘的消息,渡过长江,想继续抵抗。王翦造了不少战船,训练了水军,渡江追击。项燕觉得大势已去,叹了口气,拔剑自杀。

王翦灭楚之后,回到咸阳。由他的儿子王贲接替做大将,再去收拾燕国。燕国本来已经十分虚弱,哪里抵挡得住秦军的进攻。公元前222年,王贲灭掉燕国,还攻占了赵国最后留下的代城。

到这时候,剩下的只有一个齐国啦。齐国大臣早已被秦国重金收买过去。齐王建向来是不敢得罪秦国的。每回逢到诸侯向他求救,他总是拒绝。他满以为齐国离秦国远,只要死心塌地听秦国的话,就不用担心秦国的进攻。到了其他五国一一被秦国并吞掉,他才着急起来,派兵去守西面的边界。

可是已经晚了。

公元前221年,王贲带了几十万秦兵像泰山压顶一样,从燕国南部直扑临淄。这时候,齐王建才觉得自己势孤力单,可是其他诸侯国已经完了,往哪儿去讨救兵呢?没有几天,秦军就进了临淄,齐王建没说的,投降了。

六国诸侯只想保持自己的地位,彼此之间互相攻打,想拿别国的土地来补偿自己的损失,企图维持小规模割据的局面,给秦国以各个击破的机会。秦国当时不但在政治、经济上和军事上占了优势,更重要的是符合统一的历史趋势,所以在不到十年的时间,把六国一个一个灭掉了。

自从公元前475年进入战国时期起,各诸侯国经过二百五十多年的纷争,终于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的局面,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王朝。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历史典故:下车泣罪

全文共 870 字

+ 加入清单

【出处】(汉代)刘向《说苑·君道》。

【释义】罪:指罪犯。下车向遇见的罪犯流泪。旧时称君主对人民表示关切。

历史典故

禹,通常被尊称为大禹,与尧、舜并为传说中的古圣王,又相传为夏王朝的开国君主。早在尧的时代,洪水便已泛滥成灾,给百姓造成了巨大的灾难。禹在舜的时期受命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完成了治水的任务,帮助百姓解决了水患带来的困扰。舜见禹治水有功,又深受百姓爱戴,便把部落领袖的位置以禅让的方式传给了他。

有一次,禹乘车出外巡视,刚巧有个罪犯被押着从他的车前经过。禹见到了,便吩咐把车停下,问押送的人:“这个人犯了什么罪?”押送的人回答说:“他偷别人家的稻谷时,被抓住了,我们把他送去治罪。”

禹听到这里,便走下车,来到那个罪人身边,问:“你为什么要去偷别人家的稻谷呢?”犯罪的人知道问话的是个大人物,吓得低着头不敢吭声。禹见他不说话,便尽力地规劝他,说着说着眼泪就流下来了。

禹身边的人见了,都十分不解。其中一个问道:“这人偷别人的东西,就应该送去受罚,大王为什么要痛哭流涕呢?”禹擦了擦眼泪,说:“我不是为这个人流泪,而是为自己流泪。尧和舜做领袖的时候,以德化人,老百姓都和他们同心同德,从来没有人作奸犯科。如今,我做了领袖,老百姓却做出这损人利己的事来,因此,犯罪的人虽是百姓,其实是由于我之不德所致,所以让我感到痛心的,不是那犯罪之人,而是我的德行不如尧、舜啊!”禹当即命人在一块龟板上刻了“百姓有罪,在于一人”八个字,然后下令把那罪犯放了。

【成长心语】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错误会伴随每个人的一生。但是面对错误,每个人的态度却各不相同:有的人面对错误,寻找它产生的原因,吸取教训,避免以后再犯;有的人面对错误,或将它归罪于外界的客观条件,或将它归罪于别人,总是不肯自我反省;有的人面对错误,从自身寻找症结,并将别人的问题也一并归到自己身上,连别人的那一份也一起承担……这其中的差别,我们一目了然;这其中的对与错,我们也了然于胸。孔子曾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与其浪费时间推卸责任,不如抓紧时间,好好地反省一下自身。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历史典故:兵不厌诈

全文共 667 字

+ 加入清单

兵不厌诈是一个成语的名字,指作战时尽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敌人以取得胜利。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兵不厌诈的历史典故,欢迎大家阅读。

【出处】(战国)韩非《韩非子·难一》。

【释义】厌:嫌恶;诈:欺骗。作战时尽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敌人以取得胜利。比喻在战争中要善于用计迷惑对方,也就是说,对敌人不能太讲诚信,要使敌人防不胜防。

兵不厌诈的【历史典故】

汉安帝在位期间,羌族部落经常侵扰汉朝边境,有一次竟然把汉朝的武都郡包围了起来,汉安帝忙任命虞诩率军抵抗羌军。虞诩率人连夜赶往武都郡,部队到达陈仓、崤谷一带时,被大批羌军阻挡。虞诩见此情形,忙下令部队停止前行,然后大造声势,说朝廷派的大军随后就到,到时就对羌军前后夹击。羌军不知是计,便兵分四路抢掠粮草。虞诩见羌军分散开来,就抓住时机,突破羌军的防线,继续向武都郡进发。

虞诩命令军队全速前进,每天行军一百多里,命令各队士兵第一天挖两个灶坑,并且以后逐日增加一倍。将领不解其意,问他说:“孙膑领兵作战,每天减灶以迷惑敌军;兵法说每日行军三十里,可确保安全。我们每日加灶,一天行百里,都不合先人的规矩啊!”

虞诩回答说:“用兵打仗要根据不同的形势,采取不同的策略。羌军人多势众,士气高昂,我们不能与之硬拼。如果我们行动缓慢,必会被羌军赶上。兵不厌诈,制造假象才能迷惑敌人,当年孙膑减灶,是为了佯装弱小;如今我们加灶,是为了佯装强大。”

羌军见汉军每日加灶,以为汉军的兵力正在不断增加,就不敢继续紧追其后,虞诩的军队才能安全地进入武都郡。虞诩又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指挥作战,大败羌军,使动荡的武都郡最终安定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神笔马良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290 字

+ 加入清单

听人家说,从前,有个孩子名字叫良。

父亲母亲早就死了,靠他自己打柴、割草过日子。他从小喜欢学画,可是,他连一支笔也没有啊!

一天,他走过一个学馆门口,看见学馆里的教师,拿着一支笔,正在画画。他不自觉地走了进去,对教师说:“我很想学画,借给我一支笔可以吗?”教师瞪了他一眼,“呸!”一口唾沫啐在他脸上,骂道:“穷娃子想拿笔,还想学画?做梦啦!”说完,就将他撵出大门来。马良是个有志气的孩子,他说:“偏不相信,怎么穷孩子连画也不能学了!”

从此,他下决心学画,每天用心苦练。他到山上打柴时,就折一根树枝,在沙地上学着描飞鸟。他到河边割草时,就用草根蘸蘸河水,在岸石上学着描游鱼。晚上,回到家里,拿了一块木炭,在窑洞的壁上,又把白天描过的东西,一件一件再画一遍。没有笔,他照样学画画。

一年一年地过去,马良学画从没有一天间断过。他的窑洞四壁,画上叠画,麻麻花花全是画了。当然,进步也很快,真是画起的鸟就差不会叫了,画起的鱼就差不会游了。一回,他在村口画了只小母鸡,村口的上空就成天有老鹰打转。一回,他在山后画了只黑毛狼,吓得牛羊不敢在山后吃有一个晚上,马良躺在窑洞里,因为他整天地干活、学画,已经很疲倦,一躺下来,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窑洞里亮起了一阵五彩的光芒,来了个白胡子的老人,把一支笔送给他:“这是一支神笔,要好好用它!”马良接过来一看,那笔金光灿灿的;拿在手上,沉甸甸的。他喜得蹦起来:“谢谢你,老爷爷,……”马良的话没有说完,白胡子老人已经不见了。

马良一惊,就醒过来,揉揉眼睛,原来是个梦呢!可又不是梦啊!那支笔不是很好地在自己的手里吗!

他十分高兴,就奔了出来,挨家挨户去敲门,把伙伴都叫醒,告诉他们:“我有支笔啦!”这时才半夜哩!他用笔画了一只鸟,鸟扑扑翅膀,飞到天上去,对他喊喊喳喳地唱起歌来。他用笔画了一条鱼,鱼弯弯尾巴,游进水里去,对他一摇一摆地跳起舞来。他乐极了,说:“这神笔,多好呀!”马良有了这支神笔,天天替村里的穷人画画:谁家没有犁耙,他就给他画犁耙;谁家没有耕牛,他就给他画耕牛;谁家没有水车,他就给他画水车;谁家没有石磨,他就给他画石磨……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消息很快地传进了邻近村里一个大财主的耳朵。这财主,就派两个家了来把他抓去,逼他画画。

马良年纪虽小,却生来是个硬性子。他看透有钱人的坏心肠,任凭财主怎样哄他、吓他,要他画个金元宝,他就是不肯画。财主就把他关在一间马厩里,也不给他饭吃。

傍晚,雪纷纷扬扬地落着,地上已经积起了厚厚一层。财主想,马良这一下不是饿死,也准冻死了。他走过马厩门口,只见门缝里透出红红的亮光,还闻到一股香喷喷的味道。他觉得奇怪,凑近眼去,往门缝里一张,啊!马良不但没有死,而且还烧起了一个大火炉,一面烤着火,一面正吃着热烘烘的饼子呢!财主知道,这火炉和饼子,一定是马良用神笔画的,就气呼呼地去叫家丁来,要他们把马良杀死,夺下那支神笔。十多个凶猛的家丁,冲进了马厩,却不见马良,只见东面墙壁上,靠着一架梯子。马良趁着天黑,攀上这梯子,翻墙走了。财主急忙攀上梯子去追,没爬上三步,就摔下来了。原来,这梯是马良用神笔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联讽洪承畴历史典故

全文共 678 字

+ 加入清单

洪承畴是明朝万历年间的进士,到崇祯时已是兵部尚书,同时封为蓟辽总督,崇祯把一个朝廷的命运都交到了他身上。他也感戴崇祯知遇之恩,素以忠节自命,在自家客厅上悬挂了自撰的对联一副:

君恩深似海 臣节重如山

崇祯十五年,督师与清军死战于松山,兵败被俘,消息传到京师,说洪承畴已经殉国,崇祯大痛,亲自设灵祭悼洪的亡灵,不知此时洪承畴被俘已经降清,并为清廷筹划开国规划,一时京城士人大哗,洪承畴后来官至武英殿大学士,七省经略,残酷镇压农民起义及抗清活动

有一年春节早上,洪府大门上贴起了副新联,上下联均是当年洪承畴旧句,不过后面各添了一个字,两句成了:

君恩深似海矣! 臣节重如山乎?

两个虚词眼,一叹一问,极尽讥讽。洪承看着也是无可奈何。

这年,正好洪承畴60生日,这一天洪府车水马龙宾客盈门,正这时忽然闯进来一个披麻带孝的人,人们看时却是洪经略的门生,到大厅之后号啕大哭,边哭边大声朗读当年崇祯祭洪诔文,一个大厅顿时鸦雀无声,洪承畴被弄得无地自容,那门生哭罢,把手中一副对联在桌上摊开,扬长而去,大家偷眼看那对联,见上面写的是:

史鉴流传真可法 洪恩未报反成仇

上联嵌抗清名将史可法姓名,下联“成仇”谐音“承畴”,一褒一贬,跃然纸上,洪承畴面红耳赤,呆若木鸡。

洪承畴以先朝重臣降清,又死心塌地做了清廷鹰太,连他的家乡人也很看不起他,他致仕回到福建南安老家,一年“谷雨”日,他寂寞难耐,拉了一位氏族弟子下棋,洪承畴难得高兴,棋子下得很顺手,一时想起今日谷雨,便拈须吟道:

一局妙棋, 今日几乎忘谷雨!

他那位小辈把他看看,缓缓对道:

两朝领袖,他年何以别清明?

洪承畴听了,一张脸胀得绯红。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历史典故:明成祖迁都北京

全文共 164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读:明成祖迁都北京,是指明成祖朱棣将明朝的首都从南京迁往北京,是具有中国历史重大意义的事件,其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造成的影响一直延续到现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历史典故,欢迎参考阅读!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朱棣在南京做皇帝,一刻也没有忘记他的军事与政治根据地北平。当年,他就改北平为北京,作为陪都,并着手迁都北京的工作。

北京在辽和金代都做过都城,元代称为大都,更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虽然在元朝末年,北京城市受到严重破坏,经济凋敝,人口减少,但是北京在政治、军事上的重要性却更突出了。当时,威胁明朝安全的主要力量,仍然来自退守到关外的元朝残余势力,他们一直想打回北京,复辟元朝。将明朝的京城迁到北京,将能更有效地组织力量,抵抗元朝残余势力的侵犯。明成祖就曾多次从北京出发,征讨瓦剌等蒙古贵族。

明成祖在北京镇守过二十多年,既熟悉那里的一切,又有盘根错节的势力和深厚的感情,建都北京,自然更能巩固他的统治。

早在永乐元年以后,明成祖就多次命令将江苏、浙江、山西等九省大批富足的居民迁到北京;又在昌平营建他的陵墓。

公元1416年,他命令文武大臣讨论营建北京城的方案。第二年,任命泰宁侯陈为营建北京的总指挥,前后从全国各地招来二十多万工匠,上百万的民,还有难以计数的军队。建城所需材料来自全国各地。百年以上的珍贵木材,是从湖广、四川、贵州等地采伐,经过千山万水运送到北京的;城砖与墙砖,则在山东日夜烧制;宫内铺地的“金砖”(大方砖),则烧制于苏州。

营建北京,主要是建设宫城(紫禁城)和皇城(包括祭坛和官署)。明代的紫禁城建在元代皇宫大内的旧址,但略向南移,南北方向上则扩大了许多,长九百六十米,东西宽七百六十米。周围城墙高十多米,在东西南北的正中分别有东华、西华、午、神武四座城门。午门南面是皇城的南门,称承天门,就是今天的******。皇城外有宽五十二米的护城河。紫禁城中的宫殿分前后朝。前朝(外朝)有皇极、中极、建极三大殿,后朝有乾清宫、交泰殿、保宁宫三大殿。六座大殿都位于全城的中轴线上,布局非常严整。

营建北京的工程中,明成祖重用了一个能工巧匠蒯(kuǎi)祥。蒯祥是苏州人,出身于木工世家。他父亲主持过南京城宫殿木工活的制作。蒯祥也学得一手好手艺,建房造屋,估计尺寸,量度长短,布置间架结构,与设计不差分毫。他还精通泥、石、漆、竹等手艺。据说,他能够双手各拿一支笔,同时画两条龙。画成后,两条龙龙身可以完全重合在一起。

蒯祥隶属于工部管辖。紫禁城开始修建后,他被明成祖召到北京,担任“营缮所丞”(负责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紫禁城的布局,多出于他的巧妙设计。他还常常解决一些技术难题。据说,有一次,一个木工锯皇极殿宫门门槛时,不小心将木料锯短了一尺。这根木料是缅甸进贡的珍贵巨木,这个工匠立即面临杀身之祸,吓得没了主意。蒯祥来看后,端详了一会,说:“没有关系,可以补救。”他让闯了祸的木工将木料的另一头也锯短一尺。那木工却不敢下手。蒯祥便接过锯来就锯。锯完,按尺寸另外雕刻了两个口中含珠的龙头,用活动头装到锯短了的门槛上。再把门槛安装到门上,尺寸完全吻合,而且便于拆卸。这种装置,被称为“金刚腿”。

还有一次,宫殿上梁时,一端的头怎么也投不准,在场的工匠毫无办法,又请蒯祥来解决。他爬到梁上,看准位置,猛一斧头,两根梁木就服服帖帖地吻合到一起了。蒯祥因此被人称为“蒯鲁班”。他后来做到工部尚书(负责建筑、制作的最高长官)。直到明天顺年间,明朝宫廷内的所有营缮、建筑,都还由他负责。

经过多年的修建,北京宫城与皇城终于基本建成。明成祖于公元1420年,正式将京城迁往北京。原京城应天府,改为南京,作为副都。

明成祖在北京,还让他的大臣姚广孝为他建造了两口青铜巨钟。人们推测,这是因为明成祖在“靖难”之役中屠杀过的人太多,心里恐惧,而希望建造这样两座充满法力的大钟,来保佑他的心灵的平安。这两座大钟,现在还剩一口,重四百多公斤,高七米,外径三米三,上面铸满二十多万字的经文,成了北京的传世珍宝。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初中考试作文:孝敬母亲历史典故

全文共 314 字

+ 加入清单

卖身葬父

汉朝时,有一个闻名的孝子,姓董名永。他家里非常贫困。他的父亲去世后,董永无钱办丧事,只好以身作价向地主贷款,埋葬父亲。丧事办完后,董永便去地主家做工还钱,在半路上遇一美貌女子。拦住董永要董永娶她为妻。董永想起家贫如洗,还欠地主的钱,就死活不答应。那女子左拦右阻,说她不爱钱财。只爱他人品好。董永无奈,只好带她去地主家帮忙。那女子心灵手巧,织布如飞。她昼夜不停地干活,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织了三百尺的细绢,还清了地主的债务、在他们回家的路上,走到一棵槐树下时,那女子便辞别了董永。相传该女子是天上的七仙女。因为董永心地善良,七仙女被他的孝心所感动,遂下凡帮助他。

有诗颂曰:

葬父贷孔兄,仙姬陌上逢;

织线偿债主,孝感动苍穹。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2465 字

+ 加入清单

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这首诗出现在三年级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教材的三年级上册的内容,这首脍炙人口的“让墙诗”还有另外的版本“纸纸索书只说墙,让渠径寸又何妨。秦皇枉作千年计,今见墙成不见王。” 从各种版本来看,诗的前两句都有差异,但后面两句,也就是“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基本上一样。

这首诗的出处还真不少,主要有以下几种:

版本一:

康熙朝「张英」版。桐城县志记载: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张英在京做官。礼部尚书张英,世居桐城,其府第与吴宅为邻,中有一属张家隙地,向来作过往通道,后吴氏建房子想越界占用,吴氏想占用两家之间的公共隙地建房,势必影响了张英家人的正常出行,张家不服,双方发生纠纷,告到县衙,因两家都是显贵望族,县官左右为难,迟迟不能判决。张英家人见有理难争,便寄书京城,告诉张英之此事。张英阅罢,在家书上批诗四句:“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中得到张英寄回的信,毫不迟疑地让出三尺地基,吴家见状,觉得张家有权有势,却不仗势欺人,深受感动,于是也效仿张家向后退让三尺。便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名谓「六尺巷」。两家礼让之亦被传为美谈。

版本二:

在合肥三孝口西南侧,曾有一巷,名“龚万巷”,又名“龚弯巷”。说起该巷由来,在民间流传有一颇具趣味的传说。

当年这里曾居住着两户相邻的人家。一家姓龚,家主为朝廷重臣,人称“龚大司马”;另一家姓万,家主为地方权贵,人称“万大老爷”。此两户人家,虽相邻多年,但并不来往。好歹是左邻右舍,各走各的门,各用各的灶,井水不犯河水,倒也相安无事。

孰知这年,龚、万两家同时大兴土木,翻建房屋,大有以亮宇而显荣贵之意。其实这本是各家自己的事,但问题是,此两户人家在翻建房屋时,均欲将各自山墙向外延伸,以扩大房基,结果引发了争吵。你不允我不依,一时间吵得天昏地暗,直吵到县衙老爷那里。

龚、万两家都是有权有势的人家,县衙老爷乃七品芝麻小官,岂敢轻易判决,以致官司迟迟没有结果。 龚家因家主官大,见此小小的官司竟迟迟无果,不免气愤难忍,无奈何,只好派管家人持书星夜赶往京城,禀报龚大司马,希求龚大司马出面干预,以振族威,出掉这口怨气。

再说远在京城的龚大司马,接到家书后,见诉,起初确也很气恼,好在 其妇人乃一知书明理之人,闻情后淡淡一笑而劝道:“相邻相争,只为一墙,何值如此。汝乃朝廷要臣,官居高位,对此区区小事,当大度才是,让人几尺何妨?”

龚大人闻妻言之有理,顿时息怒,随即付书一封,交管家人带回。龚家人接到龚大人来书,拆开一看,见书仅诗一首。词曰:“千里来信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还在,不见当年秦始皇。”龚家人见言,皆息怒默语,悄悄将与万家相邻的山墙拆除退后三尺。

龚家一反当初的举动,使万家很受震动,愧疚之余,也仿效龚家做法,主动将与龚家相邻的山墙退建三尺。这样一来,使得龚、万两家宅居间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人们便把这条巷道称为“龚万巷”,也即后来改称的“龚弯巷”。

版本三:

清朝康熙年间的大易学家、理学家胡煦(1655—1736)在京为官时,收到家信,老家与邻居为房屋地界发生纠纷,以至中间巷道狭窄几乎不能走人。胡煦当即写下上面诗句,托人带回家中。于是胡家在原来争辩的基础上朝里让了三尺,邻居非常感动,也朝里让了三尺,过道多了六尺,为此陡然开阔,行人不再感到狭窄,于是时人称此巷为“仁义巷”。此故事在光山县几乎家喻户晓,已被载入《光山县志》。

版本四:

明朝郑板桥说。郑板桥的弟弟为了盖房子与邻居争地,彼此互不退让,郑板桥回信时做了一首诗:“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邻居知悉非常感动,遂各自退让三尺,而成了六尺巷。

版本五:

话说明朝的时候,有一个吏部尚书名字叫做郭朴,为人清高廉洁,颇受时人推重。有一回,他接到家中弟弟捎来的书信,信中提到邻里建屋,与他互争一墙之地的情形。这件事已经缠讼多年,始终无法获得解决。所以,他想请哥哥以朝中大臣的名义,向地方县官施加压力,如此一来,定能平息纷争。郭朴看完,笑了笑,只写了一首诗答复他的弟弟: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几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弟弟收信一看,猛然醒悟,于是主动让出一墙,想不到邻居也是客气地让出一墙。两家彼此让出一墙,便在原地空出一条巷道。后人便将该处称为「仁义巷」,此事也成为地方佳话,传诵不已。

版本六:

明朝舒芬说。明正德年间的状元舒芬家书:“千里书来只为墙,让他几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明朝江西进贤北山人舒芬,当了翰林院修撰,后又被授谏议大夫。舒芬当了官后,为官清正,刚正不阿。他对自己家里人要求很严,不许家人利用自己的牌子为非作歹,因此清名远播,官声极佳。有一次,他家的邻居盖房子,把墙脚下到属于他家的地基上。而他家也正准备将原来的房屋扩修一下,这样,两家自然要发生争执。于是,家人立即给舒芬写了一封信,要他出面干预。舒芬接到家书后,立即给家人寄去一首诗。诗云:千里书来只为墙,让他几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里接到他的「信」,自然理解他的意思。他的父母都是明白人,弟妹们也都是读书人,看了他的诗,心静下来了,气顺过来了,于是,便主动上对方家门,答应让出地基。对方也主动地将自己下下去的墙脚挖起,向后退了好几尺。直到现在,舒芬的家乡北山镇,还保存着宽宽的「让墙巷」。

版本七:

明朝林翰说。林翰《诫子弟》诗云:“何事纷争一角墙,让他几尺也无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版本八:

清朝张廷玉说。张廷玉是前述张英的儿子。雍正年间曾写家书:“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版本九:

清朝曾国藩说。曾国藩给弟曾国潢家书:“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版本十:

清朝何绍基说。道州人何绍基家书:“万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活捉1个鬼子奖1斤猪肉的抗日历史典故

全文共 957 字

+ 加入清单

1924年7月,我出生在河北新城县(现高碑店市),5岁随母亲、姐姐投奔在山东临城(现枣庄市薛城区)工作的父亲。15岁那年,我在山东加入了十八集团军第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二旅五团。我们团在鲁南山区艰苦的环境中被锻炼成为一支敢打硬仗的队伍。

当时形势动荡,日军把消灭八路军一一五师作为主要目标,伪军、顽军不断向我根据地进攻。日军企图运用“蚕食”战术推进,我军则采取“敌进我进”的“翻边战术”对付他们。

1943年3月,我们接到情报,位于向城东北的小埠子村有一个伪军据点。上级命令,让我们拔掉这个据点。

小埠子村地势特殊,是个方圆二三亩的土墩,像一个碉堡,易守难攻。我们武器较为落后,为扬长避短,决定秘密奔袭,攻其不备,争取一举歼灭。

我们部队被称为“夜老虎”,走路悄无声息,擅长“突然扑食”,叫敌人防不胜防。黄昏时分,我们向小埠子村开进,敌人一直没有察觉。一声令下,我军的机枪、步枪一齐开火,投弹手甩出成排手榴弹,颗颗扔进圩子里,打得敌人在方圆几十米的土墩子上抬不起头来,猛烈的火力把敌人封锁在屋内,只听乱吼乱叫,其中还有日军的喊声。

刚开始,我们以为是伪军害怕,装成日本人糊弄我们,但听到“啪……嘣”的枪声,这是日本人三八式步枪独有的声音。

敌情发生变化,我们立刻把消息上报,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下令:活捉鬼子,拔掉据点;活捉一个鬼子,奖励一斤猪肉

我们用平时学的几句不熟练的日语喊话:“缴枪不杀,我们优待俘虏。”日军继续向我军射击、投手榴弹。我们把围墙拆开了一个缺口,突进围内。屋内敌人大乱,冲了出来,我们一阵猛烈的火力,又把敌人逼退到屋里。乘敌混乱之际,我们猛打猛冲,一时短兵相接,白刃拼搏,刺刀的撞击声,战士的怒吼声,夹杂着日军的狂叫声,真是一场鏖战。

敌人一个接一个被捅倒在地,我们终于端掉了这个据点。土墩子上躺着横七竖八的日伪军尸体,散乱地丢弃着枪弹、钢盔。这次战斗全歼守敌,还生俘日军5人,伪军50余人。

我们俘虏的日本人中,有一个叫山口的,在我军的感召下,后来成为了“在华日人反战同盟”的成员。这也正是罗荣桓政委让我们生俘日军的意义。要知道,活捉鬼子可不容易,他们讲“武士道”精神宁死不被捉。“反战同盟”对于后来日本人投降,不能说没有作用。

小埠子战斗意义重大,在当时打击了日伪顽的嚣张气焰,增强了部队和人民群众的抗战热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历史典故

全文共 324 字

+ 加入清单

张融是南朝齐国的官员,深受齐太祖萧道成的器重。一次,皇帝派人给他送来一件旧衣服,说是自己以前穿的,叫裁缝根据他的身材改好了,一定会合身的,张融收到后非常感激齐太祖的知遇之恩。

清人钱泳在《履园丛话》中也讲了一个“量体裁衣”的故事:从前,京城有个裁缝匠,他在给人做衣服时,对穿衣人的性格、年龄、相貌,以至这人什么时候中举等,都要详细询问一番,别人感到不理解,他说出了一套“短长之理”:如是年轻时中举,他必定性情骄傲,连走路都要挺胸凸肚,因此衣服要做得前长后短;如果年老才中举,大都意志消沉,走路难免要弯曲腰身,衣服要做得前短后长。体胖体瘦,腰有宽有窄;性急性慢,衣服长短有别。钱泳认为这个成衣匠很高明,不单单机械地量尺寸,而根据对象的特点决定衣服尺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乌鸟私情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837 字

+ 加入清单

私情(wū niǎo sī qíng) 成语。古时传说,小乌能反哺老乌。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不妨看看历史典故。以下仅供参考!

【出处】(晋代)李密《陈情表》。

【释义】乌鸟:古人传说,小乌能反哺老乌。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历史典故】

李密,名虔,字令伯,武陽人,西晋文学家。李密从小境遇不佳,出生六个月就死了父亲,四岁时舅父又强迫母亲何氏改嫁。他是在祖母刘氏的抚养下长大成人的,李密以孝敬祖母而闻名。相传,祖母生病的时候,李密痛哭流涕,每天晚上衣不解带,守在祖母的身旁,侍奉其左右。所有的食物、汤药,一定要先自己尝过,然后才给祖母进食。

蜀国灭亡后,晋武帝准备让李密做太子洗马这个官,郡县不断催促他前去任职。这时,李密的祖母已九十六岁,年老多病,李密舍不得离开祖母,于是,就上书给晋武帝,陈述家里情况,说明祖母年老多病,需要人侍奉,这就是著名的《陈情表》。李密在《陈情表》中恳切地说:“如果没有祖母就没有今天的我,今天祖母需要我,否则就不能安度晚年。据说乌鸦都知道喂养衰老的母鸟,人岂能不如鸟呢?况且陛下是以孝道治理天下的,许多官员都受到您的垂怜,何况我比他们更加特别。我请求陛下准许我奉养祖母,让她安度晚年!”

《陈情表》言语恳切,委婉动人,晋武帝看了,为李密对祖母的一片孝心所感动,赞叹李密“不空有名也”,不仅同意暂不赴诏,还嘉奖他孝敬长辈的诚心,赏赐奴婢二人,并指令所在郡县,发给他赡养祖母的费用。

【成长心语】

孔子说一个人有没有学问,就在于这个人能否对父母尽孝,对兄弟姐妹、亲朋好友乃至陌生之人是否友爱。“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语句直白而深刻。孝是一切道德和爱心的根源,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根本,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其实,孝敬父母,不需要作出多伟大的事业。每天早晨,让我们用一句关爱的话语、一个亲热的动作,或任何一个微小的进步,就可以表达我们对父母的爱与孝心。最重要的是,当父母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在他们触手可及的地方,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对父母的爱。

[乌鸟私情的历史典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历史典故:鄂奥之说

全文共 1565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鄂奥之说这个故事有人听说过吗?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这天,彭水村的林木厂门口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只是人们都站在远处,探头探脑地看,私下里虽暗暗叫好,却没一个敢上前去。原来是有人在打人。谁也不想上去掺和,不想惹上麻烦。

打者是一个气宇轩昂的十八、九岁的青年。他面目英俊,双眉斜飞,脸上一股子玩世不恭的神态,胯下骑一匹高大的骏马。这匹马通体发赤,更无一根杂毛。他手中握的是一根丈二的精致马鞭。只见他手起鞭落,鞭鞭不落空,或抽击被打者的脸上、背上,或卷住他的脚踝顺手一拉,不让那人站起身来,他边抽嘴里边不断地叫驾:“我叫你这个贼子再欺侮人!不给你点颜色瞧瞧,只怕你连姓什么都忘记了!”被打的正是林木厂工头吴敏贡。这厮生得人高马大,脸色漆黑,平日里仗着自己是厂里的工头,骂人打人原是他的家常便饭,不料今天撞在鄂奥的手里,被他一顿皮鞭抽了个七荤八素。只见他脸上糊满了血,身上衣服也被抽得犹如蝴蝶一般片片飞舞。他爬起摔倒,摔倒爬起,也不知已经摔了几个跟头。起初他还想仗自己有几分蛮力气,想挨近去与鄂奥拼个死活,不料鄂奥的马术甚精,鞭子又使得炉火纯青,容不得他站起身来。这样一来,他只有挨揍的份儿了。眼看吴敏贡滚翻到后来已是声弱气微,边上站着的一个农民怕惹出人命来,跪下来求道:“少爷高抬贵手,别再打了。等会有个三长两短,小的可吃罪不起!”鄂奥这才收住鞭子,跳下马,走上前去,用鞭梢指着地上躺着的工头道:“吴敏贡,张开你的臭耳朵听了,少爷今天没空,只是轻轻抽了你几鞭,你也用不着躺在地上装死。

待少爷走了以后,如果你胆敢报复,你打他一下,我就再打你十下!如果你胆敢……”话犹未了,地上躺着装死的工头猛地一把抱住鄂奥的腿,使劲一拉,打算趁势拖倒了他,也出了这口恶气。不料鄂奥早就料到这一着,趁他抱他右腿时,左脚脚尖“噌”地蹬了一下他的胸肋,只听见杀猪般一声惨叫,吴敏贡已真的瘫倒在地,胸口三根肋骨早齐齐折断。鄂奥这才长笑一声,一跃上马,挥鞭扬长而去。边上那个农民一看苗头不对,连毛竹也不要了,赶紧返身走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原来这天正午,这农民上山砍了根毛竹回家。一路上背着好不沉重,待他走到林木厂门口时,吴敏贡这厮正双手叉腰站在路口。

他是作威作福惯了的,哪里肯给一个平头百姓让道?这农民低着脑袋只顾走路,并没看见他,一不小心将竹梢叶划在这厮的身上。这厮马上暴跳如雷,一声断喝道:“我叫你这狗养的泥腿子不生眼睛!”说着,一手拉住竹竿只一拉,拉得这农民踉踉跄跄倒退了几步,一跤坐倒在地。吴敏贡跨步上前一脚踏住他,拳脚齐下,打得这农民大声求饶。鄂奥正好骑了他的枣红马过来,他路见不平,挥鞭相助,这才有了刚才这一幕。

话说鄂奥打了吴敏贡回家,才跳下马,却不见马夫阿昆来牵马。他心里诧异,叫了一声:“阿昆,你在哪儿?!”

“来了,来了,少爷!”应声从马厩的深处跌跌撞撞走出阿昆老伯来。

只见他两眼红红、泪眼婆婆的,看样子刚刚哭过。鄂奥惊异道:“阿昆,出了什么事了?”阿昆老伯用袖子抹了把眼泪道:“是我的命不好……少爷……我要再也见不着我的水姑了……”鄂奥道:“水姑?她不是你的女儿吗?为什么要见不着她了?”阿昆老伯忍下住又掉下眼泪来。他说:“去年收成不好,我缴不上租,吴波鲁老爷……他逼着我还……还不上,就将水姑抵了债……说是娶她当第八房姨太太……”话未说完,鄂奥的剑眉已竖了起来。

他问:“你说的是那个年近六十的吴波鲁?……水姑好像还只有 15 岁呀?”阿昆道:“正是……我们穷人有什么办法呢?”

鄂奥道:“有这等事?他说什么时候来要人?”“今天……今天晚上……少爷……我不能眼看水姑落入虎口啊……”说着,他已是老泪纵横。鄂奥大怒道:“想不到这老家伙……”他没有再说下去,只是用皮鞭狠狠抽了一鞭屋柱,大踏步走了出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历史经典故事读后感300字

全文共 48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读了《铁杵磨针》这个成语故事,读完以后我明白了好多的道理。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在风和日丽的一天,李白又没去上学,他跑到外面去玩耍、路边的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这么美的景色,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走着走着,来到一个破茅屋门口,看见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说:“老婆婆,您在做什么?”“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说道。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当然!”“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故事虽然不长,但是道理却很深刻。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如果在学习上能认真、努力、有恒心,成绩好一定是没有问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孝顺的历史典故:闵损芦衣救母

全文共 1037 字

+ 加入清单

学生阅读古代名人孝顺历史典故,有利于学习中国历史文化和优秀传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闵损芦衣救母的历史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闵子的简介

闵子(公元前536--公元前487),名闵损,字子骞,尊称闵子,世以字行。生于鲁国萧邑,孔子高徒,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回并称,为七十二贤之一。

闵子为人所称道,主要是他的孝,作为二十四孝子之一,孔子称赞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元朝编撰的《二十四孝图》中,闵子骞排在第三,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先贤人物。

1074年,济南太守李肃之在墓前建祠祭祀,由苏辙撰文、苏轼书写《齐州闵子祠记》的石碑,叙述了修建祠堂的经过。到明代,经历城人刘敕发集,捐资重修了闵子骞墓和祠,并在殿后修起了“讲学堂”的东西厢房“斋”和“芦花馆”。

闵损芦衣救母的故事

周朝的鲁国,有个姓闵名损,字子骞的人。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不幸过世了。父亲娶了后妻,后妻又连续 生了两个弟弟。

人都有私心,因为不是自己亲生的,所以后母对待孩子就有很大的差别,平时对子骞很不好。

严冬,后母给自己亲生的两个孩子穿着保暖的棉花做的棉衣,两个小孩子就算是在户外玩耍小脸也是红扑扑的,可怜的子骞却裹在件单薄的芦花做成的衣服里。

数九寒天,寒风刺骨,子骞经常被冻得四肢僵硬,脸色发紫。

在一个严寒的冬天,子骞的父亲外出办事,要子骞驾车。冰天雪地,子骞身上芦苇做的衣服哪里能抵挡住冬天的严寒?双手被冻僵了,嘴唇冻紫了。一阵寒风吹过,子骞剧烈抖动的身体实在没法抓紧缰绳,一失手,驾车的辔鞍就掉了,这导致了马车发生很大的震动 。

坐在后面的父亲身体猛晃,很是生气,心想:这么大了连马车都驾不好,便要下车教训。正要斥骂时,突然发现子骞脸色发紫,浑身颤抖,很是奇怪,便上前拉开子骞的衣襟,顿时脸色大变,眼睛湿润。原来,子骞的“棉衣”里全都是一丝丝的芦苇絮,没有一片棉花的影子。

这样寒冷的天气,怎么能忍受的了呢?让孩子在三九天里受这样的冷冻这样的苦,是自己没有做到作父亲的责任啊!父亲更没想到,同床共枕的妻子竟然这样恶劣,居然对一个孩子都如此狠毒。当即决定把妻子赶出门去。

子骞听后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含泪抱着父亲说:“母亲在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寒冷,可是如果母亲不在了,家里的三个孩子都要受凉挨饿了”, 他的这番话使父亲非常地感动,于是就不再赶他的后母了。

看到闵子骞一点都不怀恨于心,并为自己劝解,后母深受感动,她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相当的后悔,此后把子骞当成自己的小孩一样爱护。这便是著名的二十四孝中的芦衣救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豫让漆身吞炭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705 字

+ 加入清单

赵襄子灭了智伯之后,老是提心吊胆地怕有人给智伯报仇。有一天,他上厕所,刚到门口,眼前有个黑影一晃。他觉得好像在地下蹲得工夫大了突然站起来就眼花缭乱似的。他有点怀疑,叫手下的人先上厕所瞧瞧去。果然逮着了一个刺客。赵襄子一瞧认得他是智伯的家臣豫让,就问他:“你干什么来了?”豫让说:“我来给智伯报仇!”两边的人把他捆起来,让赵襄子杀他。赵襄子反倒说:“智伯的一家子全都灭了,豫让还想替他主人报仇。就算成了,也立不了功,得不到赏。他真是个义士。把他放了吧!”手下的人只得放了他。豫让刚要往外走,赵襄子问他,说:“我这回好好儿地放了你,咱们的仇总算解了吧!”豫让说:“您放我是私恩,我报仇是大义!”他们又把豫让捆上,对赵襄子说:“这小子太没有良心,您要是放了他,赶明儿准出麻烦。”赵襄子说:“我已经说过放他,不能说了不算。”

豫让回到家里,天天想着行刺的法子。他的媳妇儿说:“你这是何苦呐?智家已经没有人了,你就是报了仇,谁领你的情呐?你去投奔韩家或魏家不是一样能够得到富贵吗?”豫让听了,赌着气撇下他的媳妇儿出去了。后来听说赵襄子住在晋阳,他打算上那边去。可是赵家已经有不少的人认识他,他不能再露面。他想出个法子,把头发和眉毛都剃了,然后在脸上、身上涂上点油漆,活像个浑身长癞疮的人,身上披上一件破破烂烂、邋里邋遢的衣裳。他到了晋阳城里,躺在街上要饭,自以为没有人认得他了。哪儿知道他说话的声音给一个朋友听出来了。那个人偷偷地对他说了几句话,拉他上他家里去喝酒。喝酒之间,那位朋友劝他:“你要报仇,就得想个计策。比方说,你去投降赵家。他知道你的才干,准能用你。碰巧了,你再下手,不就容易吗?”豫让不赞成这个主意,他说:“我最恨的就是这种人!既然投了人家,就该效忠,要是回头又害人家,这是最不忠实的了!我替智伯报仇,就为的是给那些反复无常、心怀二意的人瞧瞧,让他们听到我这种作风,好觉得害臊!”

这回豫让给他朋友听出了声音来,他知道光是打扮成这个样子还不行,就吞了几块炭,把嗓子弄坏了。打这儿起,这个哑嗓子要饭的天天候着赵襄子。

赵襄子因为智伯已经挖了一条河,他一想有条河也挺方便,所以他不但没把它填上,反倒在河上修了一座桥。桥修好了之后,赵襄子先要上去瞧瞧。他正要上去的时候,就瞧见一个尸首在旁边倒着。他想:“桥刚修好,哪儿来的尸首呐?别是豫让假装的吧。”他立刻叫手下的人细细地察看察看。他们过去一瞧,回报说:“是个路倒。”赵襄子说:“搜搜他身上!”果然在他身上搜出一把匕首来!一下子就把他抓起来。喝,不是豫让是谁呐?赵襄子骂着他说:“上回我晓了你,这回又来行刺,可见你是人容天不容啊——把他砍了吧!”豫让哑着嗓子,冲着天哭号,眼泪和血流了一脸。两旁的人问他:“你怕死吗?”豫让说:“我死之后,再没有替智伯报仇的人了。我是为了这个哭的。”赵襄子对他说:“你早先是范氏的家臣。范氏给智伯灭了,你就投降了智伯。你怎么不替范氏报仇呐?如今智伯死了,你非要替他报仇不可,这是什么意思?”豫让可有他自己的主张,他不管智家和赵家到底是哪一家理对,哪一家理亏,这些他都不管。他也不管主人是谁,只要哪个主人待他好,他就替哪个主人卖命。他说:“君臣之间要看情义而定,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君对臣如手足,那么臣对君如心腹;如果君对臣如牛马,那么,臣对君就如过路人。范氏拿我当个普通人看待,我也就拿普通人的态度去对付他;智伯拿我当作全国杰出的人看待,我当然要像全国杰出的人去报答他。”赵襄子见他挺倔强,就拔出宝剑,叫人递给豫让,叫他自杀。豫让拿着宝剑,恳求着赵襄子,说:“上回您没处治我,我已经感激万分了。今天我当然不想再活了。可是我两回报仇都没报成,心里的怨恨没处撒散去。您是个明亮人,总能体会到我的苦楚。我央告您把衣裳脱下来,让我砍三刀。我死了口眼也就闭了。”赵襄子很讨厌豫让,可是他确实希望自己的臣下都能像豫让那样肯替他卖命。他就脱下外衣叫人递给他。豫让拿过来,一连气砍了三刀,笑着说:“我现在可以去见智伯了!”说着就自杀了。

他哪儿知道一个人为国为民为正义而死,死才重如泰山。这种暴徒刺客一类的人,为了个人的恩怨,不管怎么死,只能是轻如鸿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马谡失街亭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842 字

+ 加入清单

诸葛亮平定南中之后,又经过两年准备,公元227年冬天,就带领大军驻守汉中。因为汉中接近魏、蜀的边界,在那里可以随时找机会进攻魏国。

离开成都的时候,他给后主刘禅上了一道奏章,要后主不要满足现状,妄自菲薄;要亲近贤臣,疏远小人;并且表示他决心担负起兴复汉朝的责任。这道奏章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出师表》。

过了年,诸葛亮采用声东击西的办法,传出消息,要攻打郿城(今陕西眉县),并且派大将赵云带领一支人,进驻箕谷(今陕西褒城北),装出要攻打郿城的样子。魏军得到情报,果然把主要兵力去守郿城。诸葛亮趁魏军不防备,亲自率领大军,突然从西路扑向祁山(今甘肃礼县东)。

蜀军经过诸葛亮几年严格训练,阵容整齐,号令严明,士气十分旺盛。自从刘备死后,蜀汉多年没有动静,魏国毫无防备,这次蜀军突然袭击祁山,守在祁山的魏军抵挡不了,纷纷败退。蜀军乘胜进军,祁山北面天水、南安、安定三个郡的守将都背叛魏国,派人向诸葛亮求降。

那时候,魏文帝曹丕已经病死。魏国朝廷文武官员听到蜀汉大举进攻,都惊慌失措。刚刚即位的魏明帝曹叡(音ruì)比较镇静,立刻派张郃带领五万人马赶到祁山去抵抗,还亲自到长安去督战。

诸葛亮到了祁山,决定派出一支人马去占领街亭(今甘肃庄浪东南),作为据点。让谁来带领这支人马呢。当时他身边还有几个身经百战的老将。可是他都没有用,单单看中参军马谡。

马谡这个人确是读了不少兵书,平时很喜欢谈论军事。诸葛亮找他商量起打仗的事来,他就谈个没完,也出过一些好主意。因此诸葛亮很信任他。但是刘备在世的时候,却看出马谡不大踏实。他在生前特地叮嘱诸葛亮,说:“马谡这个人言过其实,不能派他干大事,还得好好考察一下。”但是诸葛亮没有把这番话放在心上。这一回,他派马谡当先锋,王平做副将。

马谡和王平带领人马到了衔亭,张郃的魏军也正从东面开过来。马谡看了地形,对王平说:“这一带地形险要,街亭旁边有座山,正好在山上扎营,布置埋伏。”

王平提醒他说:“丞相临走的时候嘱咐过,要坚守城池,稳扎营垒。在山上扎营太冒险。”

马谡没有打仗的经验,自以为熟读兵书,根本不听王平的劝告,坚持要在山上扎营。王平一再劝马谡没有用,只好央求马谡拨给他一千人马,让他在山下临近的地方驻扎。

张郃率领魏军赶到街亭,看到马谡放弃现成的城池不守,却把人马驻扎在山上,暗暗高兴,马上吩咐手下将士,在山下筑好营垒,把马谡扎营的那座山围困起来。

马谡几次命令兵士冲下山去,但是由于张郃坚守住营垒,蜀军没法攻破,反而被魏军乱箭射死了不少人。

魏军切断了山上的水源。蜀军在山上断了水,连饭都做不成,时间一长,自己先乱了起来。张郃看准时机,发起总攻。蜀军兵士纷纷逃散,马谡要禁也禁不了,最后,只好自己杀出重围,往西逃跑。

王平带领一千人马,稳守营盘。他得知马谡失败,就叫兵士拼命打鼓,装出进攻的样子。张郃怀疑蜀军有埋伏,不敢逼近他们。王平整理好队伍,不慌不忙地向后撤退,不但一千人马一个也没损失,还收容了不少马谡手下的散兵。

街亭失守。蜀军失去了重要的据点,又丧失了不少人马。诸葛亮为了避免遭受更大损失,决定把人马全部撤退到汉中。

诸葛亮回到汉中,经过详细查问,知道街亭失守完全是由于马谡违反了他的作战部署。马谡也承认了他的过错。诸葛亮按照军法,把马谡下了监狱,定了死罪。

马谡自己知道免不了一死,在监狱里给诸葛亮写了封信,说:“丞相平日待我像待自己的儿子一样,我也把丞相当作自己父亲。这次我犯了死罪,希望我死以后,丞相能够像舜杀了鲧还用禹一样,对待我的儿子,我死了也没牵挂了。”

诸葛亮杀了马谡,想起他和马谡平时的情谊,心里十分难过,流下了眼泪。以后,他真的把马谡的儿子照顾得很好。

诸葛亮认为王平在街亭曾经劝阻过马谡,在退兵的时候,又用计保全了人马,立了功,应该受奖励,就把王平提拔为参军,让他统率五部兵马。

诸葛亮对将士们说:“这次出兵失败,固然是因为马谡违反军令。可是我用人不当,也应该负责。”他就上了一份奏章给刘禅,请求把他的官职降低三级。

刘禅接到奏章,不知该怎么办才好。有个大臣说:“既然丞相有这个意见,就依着他吧。”刘禅就下诏把诸葛亮降级为右将军,仍旧办丞相的事。

由于诸葛亮赏罚分明,以身作则,蜀军将士都很感动。大家把这次失败当作教训,士气更加旺盛。这年冬天,诸葛亮又带兵杀出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包围了陈仓(今宝鸡东),杀了一个魏将;第二年春天,又出兵收复武都(今甘肃成县)、阴平(今甘肃文易西北)两个郡。后主刘禅认为诸葛亮立了功,下了一道诏书,恢复诸葛亮的丞相职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历史典故:空城计

全文共 318 字

+ 加入清单

【拼音】kōng chéng jì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战,赵云赶回解围。

【出处】‘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

【解释】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策略。

【用法】作宾语;指欺骗对手

【押韵词】鸿都买第、深沟高壁、乌衣子弟、引人胜地、回天无力、四海皆兄弟、轻身徇义、抅奇抉异、铺胸纳地、存而不议、......

【邂逅语】诸葛亮弹琴退司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目不见睫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594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历史文化悠久,典故故事更是数不清,今天,小编特意为大家推荐目不见睫的历史典故,希望大家喜欢!

【出处】

《韩非子·喻老》。

【释义】

自己的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睫毛。比喻没有自知之明。也比喻只见远处,不见近处。

【历史典故】

春秋时,楚庄王想出兵讨伐越国。杜子听说后,去问楚庄王:“听说大王要攻打越国,是真的吗?”楚庄王回答:“是。”杜子又问:“您有成功的把握吗?”庄王说:“现在越国政治混乱,兵力不足,不堪一击。”杜子听了楚庄王的话,笑着说:“大王,您想错了。我虽然见识不多,但我知道,人的智慧往往就同人的眼睛一样,能见百步以外的东西,却看不见自己的睫毛。请您仔细想一下,我们楚国自从败给秦国、晋国后,失掉了几百里土地,难道这不是楚国军力虚弱吗?而国内又有庄矫这样的大强盗无法铲除,这难道不是政治混乱吗?因此我觉得楚国的乱和弱并不在越国之下,而您却自以为比越国强大,还想去讨伐它,这不就像眼睛看不到睫毛一样吗?”楚庄王听从了杜子的劝告,放弃了攻打越国的打算。

【成长心语】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要了解自己,才能战胜自己,进而才能有所成就。自知让人明理明事,让人时刻保持谦虚的态度。自知是一种智慧的追寻与探求。自知是一种不回避弱点与弱势的勇气。自知的力量是人类追求前进与发展的动力。人贵有自知之明。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真正认识自己,才能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在历史天空留下自己独特的轨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一个“红小鬼”的长征历史典故

全文共 2000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长征路经贵州时参军的一个“红小鬼”,现已是84岁的耄耋老人,虽已过去70年了,但当年红军爬雪山过草地,艰苦转战的情景仍历历在目,特别是过草地的情况,至今记忆犹新。我们红六军团长征中走了两段草地,第一段是从西康色达到四川阿坝,走过了渺无人烟的干草地;第二段是从阿坝到甘肃哈达铺,走过了连鸟兽也难以见到的水草地。

1936年6月,红二、六军团和红四方面军会合后,中央军委电令正式成立红二方面军,二、四方面军分左、中、右三路从甘孜北进。我们红六军团当时在原西康省的甘海子,于1936年7月初出发,经西康色达县绕道青海省南部到四川阿坝。本来计划10天的路程,整整走了20天。由于部队刚通过了几座雪山,指战员们体力消耗严重,又缺少粮食,当我们第一次进入渺无人烟的茫茫草地后,虽然这里还只是干草地,但已面临到不少难以克服的困难。行军中,草地露营,经常遇到大风和雨雪袭击,气候恶劣,又没有粮食,指战员们有时连野菜也找不到,还有的战士因吃了毒蘑菇而致死。军团首长心急如焚,把马杀了给战士们充饥,但杯水车薪,部队天天在饥寒交迫的困境中行进,而且还要和突然来袭的敌人骑兵作战。不少同志,在这第一段草地行军中就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经过20天的艰难行军,到达四川阿坝,在阿坝部队稍事休整补充,准备过大草地(水草地),这也是红军长征路上最艰苦的一段行程。在这里首先是补充粮食,我们军团想尽办法筹集到一批青稞麦,加工成炒面发给每个人,作为过草地的全部口粮。我们于7月30日开始进入水草地,第一天就遭到暴风雨和冰雹的袭击。这里的气候,真如神话一般,变化莫测。本来万里无云,突然一片黑云会在头顶出现,于是大雨冰雹猛落下来,无处可躲,把大家打得浑身湿透,有人头上还被冰雹打起了包包。就这样,我们天天都在茫茫的水草地里艰难地跋涉,行进中每个人都要小心翼翼地沿着前面部队踩出的路前进,稍不小心就会陷进泥沼,活活被草地吞没。

水草地行军,我们军团遇到的最大困难仍是缺粮。前段过干草地,指战员们饿着肚子走路,体力普遍下降,大家拖着虚弱的身体,继续通过环境非常恶劣的水草地,再加上缺粮,极度困难。当时我们的战斗口号是“走出草地就是胜利”。因此,我们军团行进中,只要一休营,大家都不顾疲劳,“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去找吃的,有的挖野菜,有的捉鱼虾,有的拣死牛死马的骨头砸来煮水喝。总之,“为吃奋斗”,为争取活着走出草地干革命。

我们红六军团在这茫茫的水草地中整整走了9天,每天不仅要为“吃”奋斗,而且还要为“宿”担忧。我们宿营时的所谓“帐篷”,都是指战员们用自己的床单支撑起来的,既不遮风,也难御寒,更挡不了大雨夹着冰雹的袭击,有时碰上整夜下雨,大家只能背靠背地蹲在水里等待天明,有的体弱有病的同志支持不住而倒下,当场死去。我当时是红十八师三营七连的卫生员,我们连的二排长,江西人,是党支部委员,原来身体很好,打仗勇敢,很能干,行军中他经常帮助体弱有病的战士背枪,有时把两三个战士的枪都背上,叫“背架枪”,全连同志都很喜欢他。一天晚上经雨淋后,第二天他怎么也站不起来了,咬紧牙关挣扎也无济于事。指导员和我要搀他走,他不要,战士们要背他走,他也不要。他说:“我不行了,你们难道想要多牺牲几个人吗?能多活着一个人走出草地就多一份革命力量牎”当天我们连是后卫,部队已经走了,指导员要照顾整个连队,就要我等一下二排长。我蹲在二排长身边,两人眼望着远去的部队,这时二排长用极其微弱的声音对我讲:“卫生员,你快走,等会儿你赶不上队伍了。”又指指身上还剩有一点炒面的干粮袋说:“炒面我用不着了,你拿上,你还小,一定要活着走出去……”看着二排长慢慢瘫倒在草地上,我已泣不成声,连连呼叫“二排长牎二排长……”可他再也听不到我的声音了。我们可爱的二排长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长眠在茫茫的水草地上。

饥饿寒冷压不倒红军的英雄气概,艰难险阻挡不住红军前进的步伐。8月8日我们终于走出了水草地,到达四川省的包座。从这里往前又走了十几天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山间隘路,通过了“八里卡子”“腊子口”等天险,才到达了甘肃的哈达铺。

经过雪山、草地,经过几个月的艰苦转战,我们红六军团与其他军团一样,牺牲了很多优秀指战员,就拿我们连队来讲,原来有100多人,到走出草地时仅剩下17人。虽然人员减少了,但大家锻炼得更坚强了。“走出草地就是胜利”。指战员们情绪高涨、精神饱满地高唱着“大踏步,向前进,解放大西北……”勇往直前,奔赴抗日前线。

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壮丽诗篇,过草地只是其中一节。无数先烈出生入死,前赴后继迎来了中国革命的胜利,美好的今天来之不易。我们要牢记历史,学习先烈们,学习当年红军指战员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继承、发扬光大他们的革命精神,努力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加繁荣富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历史典故:渔夫的儿子

全文共 1478 字

+ 加入清单

从前有两个女人,一个祈祷将来嫁给一个国王;另一个则表示愿意嫁给一个渔夫。她俩的心愿都实现了。

同渔夫结婚的女人生了一个小男孩,并且辛辛苦苦地将小男孩拉扯到大。有一天,小男孩到河里打鱼,却从撒下的网里捞出两只金鸡。这时国王的大臣正好经过,想将两只金鸡占为己有,而小男孩死活不给,于是这位大臣十分气愤,便到国王那里说小男孩的坏话,想置他于死地。

国王听信了谗言,召来了渔夫的儿子,让他去找一匹会飞的马。小男孩伤心极了,不知道到哪里去找。这时路上迎面走来一位面目慈善的老婆婆,老婆婆见他十分可怜,就问他为什么会哭,小男孩如实说了。“孩子,”老婆婆生气地说,“这个人太坏了。要是没有真主的帮助,你就是去了也会白白送死。你到沙漠的中心会遇见会飞的马,你一定要把你随身带的马鞍加在它身上,然后骑着它回来。”小男孩告别了母亲和老婆婆踏上了漫漫长路。

在经历了路上的千难万险之后,他终于来到沙漠的中心,看到了会飞的马,并按老婆婆教他的方法去做了,顺利安全地将会飞的马交给国王。

国王见他没死,很不高兴,又想了一个坏主意害小男孩,让他去找会跳舞的树枝和会唱歌的水。小男孩哭着找到老婆婆请求她的帮助,老婆婆很难过地说:“这个人太坏了,不过真主会帮助你的。你带上一只葫芦和一把刀到七条河的彼岸去。把河里的水盛到葫芦里,砍下河边树上的树枝,然后你快往回跑,切记,不管听到什么声音都不要回头。”小男孩告别了母亲和老婆婆又踏上了艰难的征程。

当他顺利地装满水,砍下树枝往回走的时候,听到又一个声音在喊:“回头看,渔夫的儿子!”他想到了老婆婆的忠告,头也不回地走了。刚刚离开,河里的水就暴涨起来,国王看到渔夫的儿子又安全归来,心里更不满了,于是想了一件更危险的事情让小男孩去做,让他把食尸鬼看守国国王的女儿带回来。

小男孩又伤心地到老婆婆那里征求意见,老婆婆叹了一口气说:“真主保佑你,你在去那个遥远的地方的路上会分别遇见一个大肚子、大眼睛、大耳朵、长腿的食尸鬼。你不要怕他们,只要给他们理发洗头,然后坐在他们身旁。他们会将你带到国王女儿住的村庄,并把她带回来的。”果然不出老婆婆的所料,渔夫的儿子在路上先遇见了一个大肚子的食尸鬼在睡觉。他轻轻地给“大肚子”理了发洗了头,然后坐在旁边耐心等待。

不一会食尸鬼醒了,他既凶恶又惊奇地问渔夫的儿子:“是谁让你上这来的?”“真主!”小男孩答道。“好!你像那个将会飞的马、会唱歌的水和会跳舞的树枝弄回去的渔夫的儿子。”食尸鬼立马佩服得五体投地,成为了小男孩的随从。就这样沿路走去,男孩居然将四个食尸鬼都收作随从。

当他们来到国王的女儿居住的那个村庄,就径直向村民们索要国王的女儿。一开始村民们见四个食尸鬼都被收服很吃惊,后来又听到他们提出的非份要求就决定把那五个人害死。大耳朵竖起耳朵一听,说:“他们要烧死我们。”大眼睛睁大眼睛看了一会说:“他们搭了一个棚子。”而大肚子却充满信心地说:“他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吧,不要怕。”当村民们请他们进那个大棚子的时候,他们毫不畏惧地坦然进去了。当村民们点起火烧他们的时候,大肚子就将提前喝下的水全喷出来,浇灭了火焰。

村民们见自己计划被轻易地破解了,都十分害怕,但他们又迫于国王的压力,不愿随便交出公主。这时大眼睛又睁大眼睛四处一瞧,很快发现国王女儿的住处,长腿一伸脚就到了公主的住处,并将她带走了,国王一听他的女儿被带走了,就气死过去了。

一个国家没有了首领是不行的,所以在四个食尸鬼的提议下,大家都拥立聪明勇敢的渔夫的儿子作了国王,并把国王的女儿嫁给了他。

从此,渔夫的儿子不再是一个国家的居民了,而成了另一个国家的统治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中国历史经典典故八: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全文共 217 字

+ 加入清单

出处 《癸辛杂识》(续集下):“谚云:‘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原文:谚云:“虎生三子,必有一彪。”彪最犷恶,能食虎子也。予闻猎人云,凡虎将三子渡水,虑先往则子为彪所食,则必先负彪以往彼岸;既而挈一子次至,则复挈彪还;还则又挈一子往焉。最后始挈以去。盖极意关防,惟恐食其子也。

大意:彪的性格很彪悍,会吃自己的同胞。老虎带着三个孩子过河,必定先把彪背到对岸,然后带第二个过去,同时在把彪提回去,然后带第三个老虎到对岸,最后才把彪带过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