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征文共(20篇)

合理的营养才能让我们拥有好的身体,才能健康地生活,才能更好地享受人生。小编整理了相关的范文,快来欣赏与借鉴吧。

浏览

5744

作文

984

2024年纪念抗日战争70周年征文精选

全文共 2012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

70年前的盛夏,全面抗战的烈火点燃。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工农红军不计前嫌,进行改编,接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指挥,迅速开赴抗日前线。

“宣布改编头一天,许多战士纷纷问:打日本鬼子为啥非得穿国民党军服?军团参谋长左权动员说:为了抗日,我们戴个国民党的帽子有什么关系?大家跟着他的口令,脱下了五星八角帽……”当时在红军担任排长的李荣之回忆说。

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四万万同胞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团结起来,汇成浩浩荡荡的抗日洪流——

抗联将士活跃在白山黑水,回民支队让日军闻风丧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等救亡组织纷纷成立,不同党派、团体捐弃旧怨,共赴国难。台港澳同胞捐款捐物,海外华侨认购国债、回国参战……全民抗战的大潮让侵略者“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妄言彻底破灭。

“我们选择回国,就是要跟日本人拼,随时准备死!”当年在滇缅公路运送物资的南洋华侨王亚六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那个时候,才能体会到这句话的分量。”

“民族大团结是抗战精神的核心。”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战争研究》主编荣维木认为,这既是抗战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抗日战争的重要经验。“民族生存需要它,民族发展需要它,当前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中华民族,更加需要它!”

慷慨赴死、不怕牺牲、百折不挠、艰苦奋斗,是抗战将士留给后人最为珍贵的精神财富

国难当头,英烈辈出。从杨靖宇、彭雪枫,到佟麟阁、张自忠……无论是共产党员,还是国民党中的爱国将领,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曲荡气回肠的爱国之歌。

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1937年,日本年产钢580万吨,飞机1580架、坦克330辆、大炮740门。而当时的中国,钢的年产量只有4万吨,军事工业薄弱,只能生产一些轻武器……。

这又是一场让侵略者胆寒的战争:打完最后一颗子弹,狼牙山五壮士毅然砸枪跳崖;被敌围困河边,誓死不屈的8位女战士挽臂沉江。中国以伤亡3500万人的惨重代价,最终打垮了骄横一世的日本法西斯……

艰苦的磨难,压不垮中国人民;残暴的敌人,只能激发起中华民族誓死抗争的英雄气概。

淞沪会战、忻口太原之战、南京保卫战、台儿庄和徐州会战、保卫武汉……国民党数百万军队在正面战场奋起抵抗。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抗日武装,让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海洋。8年抗战,中国的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共进行重大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歼灭日军154万余人、伪军118万人。

爆炸英雄李勇、女战斗英雄吕俊杰、神枪手李殿水……70多年前出版的《晋察冀画报》,记录了一个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物。“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不怕牺牲、英雄顽强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确保了全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军事经济学院政治教研室教授王松说。

抗战的历史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奋勇前进,就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抗日战争究竟将如何发展?中国能不能取得全面胜利?——危亡关头,对民族前途、命运的沉重思考,灼痛中国人的心。关键时刻,毛泽东集中全党智慧写就的《论持久战》等重要着作,系统阐述了全面全民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拨开人们思想认识上的重重迷雾。

国难当头,方见中流砥柱。8年抗战,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的立场始终如一;全面抗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的正确主张,贯穿风云变幻的抗战历史。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首先提出武装抗日的爱国主义主张;1933年1月,毛泽东、朱德向国民党军队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建议;发表《八一宣言》,召开瓦窑堡会议,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卢沟桥事变第二天即通电全国,号召“团结起来,筑起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在陕北洛川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核心作用,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因素。”长期研究抗战史的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岳思平说。

冲破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胜利完成万里长征的4万名红军战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万名走出深山的游击队员组成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无数支抗日武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深入敌后,游击作战……到1941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所抗击的日军,占侵华日军总数的75%,同时还抗击着几乎全部的伪军。

胜利的旌旗,浸透烈士的鲜血。8年抗战,敌后抗日武装伤亡65余万人。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牺牲时,年仅37岁;东北抗联将领杨靖宇牺牲后,日军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

历史无言,精神不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伟大的抗战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注入新的元素和更为丰富的内涵。这是一面旗帜,迎风招展,猎猎飘扬。这是永远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

全文共 558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长征》讲的是红军长征中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的中午,正在长征的红军们正在紧张地撤退中,忽然,几阵机枪声从不远的地方传来,天空中渐渐地传来了呜呜的飞机鸣声,刹那间,千万颗炮弹像雨点似的从天空中坠了下来,随着几声“轰轰!”的巨响,黑烟笼罩着天空,阳光明媚的天气骤然变成了密密麻麻的“乌云”,周围都是战士们的残肢断臂,随着机枪的响声,一个个战士们相继地倒下……

这场灾难过后,受伤的士兵们都在被一位军医抢救,主人公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寻找自己的爸爸,刚刚找到,又得被迫离开,因为,第二轮的轰炸开始了,远处的敌机在嗡嗡地逼近,战士们在大街小巷们迅速撤退,主人公的爸爸也在帮助红军当中被炸成了重伤。这些事件是多么地感人啊!

还有件事,在通往大渡河的途中,因山体滑坡,大家都要把石头移走,可主人公在移的过程中掉下悬崖的时,他们的连长就拉了他一把,而自己却掉下了悬崖,他没有叫喊,而是无声地掉落,在悬崖上摔了个粉身碎骨,他一个人救了整个营的命,因为在对面,就是国民党的部队阵营,大家当时都在为他哀悼,被他的英勇精神所感动。

看看这些勇士们,他们都为国家献出了宝贵生命,在自己被敌方爆头的那刻,也把战旗牢牢地扎进了堡垒当中,这些是战士们为了保家卫国的意念创造出来的人间奇迹,这些奇迹,我们永远不会被忘记。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纪念建党95周年:做合格党员征文

全文共 1805 字

+ 加入清单

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加强党性修养。党性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党性修养是共产党员修养的最核心内容。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如何,直接影响着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兴衰成败。加强党性修养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必然要求。良好的党性修养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高执政能力的前提和基础。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党性修养?

一、树立学习意识

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不断学习,把学习工作化,把工作学习化,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通过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的党性修养,既要向书本学习,刻苦攻读马克思主义著作和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又要向生活实践学习。党性修养不能一劳永逸,一蹴而就,需要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逐步提高完善的过程,在实践中升华的理性认识,必须用来指导实践,循序渐进,不断提高。再就是要向革命领袖和英雄模范人物学习。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要自觉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远大的理想和人生追求,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真抓实干的工作态度和优良作风。通过坚持不懈地加强党性修养,确实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二、树立实干意识

要做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表率。党员干部要把抓落实做为一种理念、一种责任、一种意志来对待,增强抓落实的强烈责任感和主观能动性,弘扬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优良作风,以科学的、发展的眼光审视和对待自己,树立工作没人干心不安、工作没干完心不安、工作干不好心不安的“三不安”精神。把精力和心思放在办实事上、放在抓落实上、放在求实效上,多一些干好工作的执著和拼搏,多一些埋头干事、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以一种敢于负责、敢于碰硬、敢于较真的精神全力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三、树立廉政意识

强化行为修养,提升执行能力。“官廉兵不贪”。一支廉洁的干部队伍是最有战斗力的队伍;树立廉政观念,要有良好的行为修养作保障。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慎独”,要说到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还要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教育倡廉,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教育广大干部心怀感恩之心,守住道德底线;坚持制度保廉,完善反腐倡廉的制度机制,要更加注重制订管用的制度,更加注重制度的落实,真正发挥制度保廉的作用;坚持改革助廉,充分发挥改革的治本作用,尤其要把规范权力运行、健全监督机制、强化监督惩处结合起来;坚持惩治护廉,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坚决制止插手基层敏感问题的现象,做到绝不姑息迁就;坚持监督促廉,不断提高监督实效,自觉接受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接受社会监督、群众监督,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四、树立服务意识

要做心系群众、勤政为民的表率。能否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衡量一个党员党性的标准。作为一名党员,必须时刻牢记党的宗旨,牢固树立使命意识和服务意识,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正确对待群众的诉求,及时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怨,着力解决关系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党员要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

五、树立大局意识

要做顾全大局、令行禁止的表率。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讲政治、顾大局、识大体,坚持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自觉与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委、支部的权威。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全局的、长远的利益出发,决不能放大本单位、本部门的狭隘利益,更不能舍弃原则,迎合少数人的私欲。执行上级指示,要结合工作实际,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但灵活性、创造性必须建立在保证上级指示更好地贯彻落实的基础上,真正做到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统一,而不能不受纪律约束,扭曲上级指示和政策规定,断章取义、任意变通,搞形式上符合规定、实际上违犯规定的那一套。

总之,共产党员要加强党性修养,绝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共产党员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根本途径。加强党性修养,是真正做一名合格党员,优秀党员的必由之路。只有认识到提高党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在生活、学习、工作中注重点滴养成,不断提高党性修养,争做党的忠诚卫士。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抗日战争胜利的启示作文

全文共 938 字

+ 加入清单

一九四五年九月三日是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日子,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日子。到现在已经xx年了,也就是说抗日战争胜利xx周年了,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

六十六年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奋力抗日战争,终于的在一九四五年打败坏了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中国人民付出牺牲三千五百万人的代价,仅在长达三个月的松沪之战,中国方面共投入七十多万兵力,死伤二十多万人。

为什么?为什么外国侵略者任意侵袭?中国人民为什么会被别人宰割?我们可爱的祖国母亲为什么被人咬下一块又一块的肌肉,变得血淋淋的?后来我才知道,政治腐败,国家落后。落后是要挨打的!当时,日本工业生产量为六十亿美元,而中国工业生产量为十六亿美元。日本生产钢铁五百八十吨,而中国生产钢铁不到四万吨。这样悬殊才给别人欺负,这是血的教训,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要牢牢地记在心里。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城内进行了杀光、抢光、烧光三光政策,对成千上万个手无寸铁的老百性进行残忍地大屠杀。在日本侵略者屠杀下,南京城内血流成河,尸体堆积如山。那滔滔的江水也被血染得红通通,中国人民被日本鬼子集体枪杀和活埋的多达十九万人,被红十字会等收埋的就有十万多人,至于被江水冲走不计其数。这些悲惨的事实,中国人民怎能忘记呢?

一九四五年,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抗日战争,终于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者。在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国家主席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正式宣布解放,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告别了战争时期。

随着祖国不断发展,祖国变得越来越强大了,一直发展到了今天,有许多家庭过上了小康水平。人们生活富裕起来了,这是怎么得来的呢?这是用许许多多人的生命换来的,要不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的胜利,我们会有现在的日子过?如果我当时生活在那抗日战争年代,我也会马上参加共产党,拿着枪去抗日前线打日本鬼子,像王二小、张戛、雨来那样当个小英雄。

现在我们的祖国虽然已经很强大,如果我们现在再不好好学习的话,我们的祖国就会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就会被别人欺负的!这是血的教训啊!今天有辛勤的汗水,明天就会有丰硕的果实。为了明天,我们要更加珍惜今天。我们一定要勤奋学习建设祖国的本领,我们的祖国母亲永远美丽、富强。为此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抗日战争胜利的启示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征文

全文共 1192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我虽然未能亲眼目睹这70年来中国发展的全过程,但是通过学习历史和老一辈人的讲解,我深知在这70年里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追思70年前的日子,我们有痛苦、有失败、有胜利、有欣慰、也有骄傲。

时至今日,关于抗战的英雄事迹时刻在而耳边回响,抗战的英雄人物早已铭记在国人的心中,那种坚强不屈、斗志昂扬的抗战精神,也无不体现在国人的行为之中。

战争给我们带来了痛苦,抗战中我们损失惨重,牺牲了很多爱国将士,无数家庭幼无所养、老无所终。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1月至3月,中国军队在上海及其外围地区抗击日军进攻战役,又称“一二八抗战”,会战失败。此战,中国军队共击毙日军700余人,击伤2300余人,中方伤亡1.41万人;1933年,长城抗战历时80多天,中方仅第l7、第29、第32、第53、第67军就伤亡1.8万余人,日方公布死伤2400人;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0月至11月,太原会战,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2战区部队同日军华北方面军在山西省北部、东部和中部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的战略性防御战役,会战失败,此战中,日军参战总兵力约合4个半师团共14万人,伤亡近3万人,中国军队参战总兵力6个集团军计52个师(旅)共28万余人,伤亡10万人以上,等等。像这样中国伤亡惨重的例子还有很多,作为后来人的我们,站在历史的门槛上,回望这段历史,不禁感慨万千,泪流满面。但是正如习近平同志讲的那样,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当然在战争中,也有很多事迹展示了中华民族坚强、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9月至10月,第一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共毙俘日军2万余人,炸毁日军飞机20余架,粉碎了日军消灭第9战区主力的企图。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10月至1945年3月,缅北滇西战役,毙伤日军25000余人,打通了中国西南国际交通线。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4月至6月,湘西会战,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4、第3方面集团军在湖南省西部对日军第6方面军所部进行的转守为攻的战役。此役,中国军队转守为攻,毙、俘日军2万余人。这些都是千千万万的中国人用鲜血换来的胜利,用他们的身体阻挡了侵略者吞噬中国的步伐,用生命保卫了我们的祖国。

回首历史,我们总结教训,我们知道只有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才能真正的打击侵略者的野心;立足当今,我们凝聚民族力量,弘扬民族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展望未来,我们知耻而后勇,牢记历史,勿忘国耻,不断激发我们奋发图强的斗志,为国家富强而努力。

今天的我,作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更应该脚踏实地,努力学习,奋发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真正意义,我想应该是告诫我们,感悟历史,担起责任,看好脚下的路,不断前行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作文:追忆抗战,珍惜和平

全文共 838 字

+ 加入清单

2014年12月13日,上午10时,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全城鸣响警报1分钟。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保存了相当多的历史资料,每一份都在控诉着日本侵略者的罪恶。

走过一段青粒石子铺成的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十字架,高高地耸立在广场上。广场四周蓝黑色调的外墙赫然地写着一个看了让人心痛的数字:“300000”!外墙下面是一组组雕塑,向人们讲述着当时南京市民在日本人屠刀下惊慌失措、四散奔逃的情状。尤其是一位带着孩子的母亲,她衣衫不整、表情惊恐,仿佛在向世人控诉着那段屈辱的岁月,控诉着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历史。

看着这一幕幕,我的眼前似乎又呈现起日军在南京大屠杀的情景来:城外长江边,一批批手无寸铁的居民被捆绑起来,他们成批地倒在了日军的机枪下,倒在了日军的刺刀下…,无数的尸体阻塞了长江,江水被血水染红;城内,日军烧杀抢掠,成千上万的无辜同胞在日军屠刀下面惊恐地四处奔逃,屈辱地挣扎,全城充斥着日军狞笑声和我同胞的哭叫声;到处是爆炸声,到处是烟火,六朝古都成了一座人间炼狱。

纪念馆内有一处“遇难同胞遗骨坑”,就是俗称的“万人坑”。馆内光线很昏暗。透过暗淡的灯光。我看到了累累白骨。他们呈各种各样的姿态,或立,或卧,层层堆叠,而那散落一地的碎骨,有的上面明显带着枪眼,显然他们都是非正常死亡。我想他们死前一定承受了太多的痛苦,尤其是那些孩子们,他们带着懵懂来到这个世界,他们的人生画卷还没来得及展开,他们对这个世界有太多的留恋…。死者长已矣,生者当警惕悲剧重现。在冥思厅的照壁上,有这样的祈福语,表达了善良人们的祈愿:

让白骨可以入睡,

让冤魂能够安眠,

把屠刀化铸警钟,

把逝名刻作史鉴,

让孩童不再惊恐,

让母亲不再泣叹,

让战争远离人类,

和平洒满人间。

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回望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痛定思痛, 唯有铭记历史,才能自立自强;唯有珍惜和平才能发展,1937-2015,匆匆78年,历经几代人的建设,今天的南京城焕发着勃勃生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抗日战争70周年纪念谈钓鱼岛的归属

全文共 2943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70年前,中国开始了抗日战争,当年,无数爱国同胞投入其中,为中华民族的英勇斗争和伟大复兴,做出了自己的卓越贡献。今天,中日之间钓鱼岛争端再起,作为讲责任、勇担当的一中人,有必要对此有一个客观理性的认识。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东海海域,台湾省的东北,是我国最东端的岛屿。它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等八小岛组成,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多,其中钓鱼岛约4平方公里多。台湾称其为钓鱼台列屿,日本称其为尖阁诸岛。

首先,我们要明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

最早清楚写明钓鱼岛的史册,是1403年中国明朝出版的《顺风相送》一书(该书现存于英国牛津大学);明清时期,琉球国(即今天的日本冲绳)是中国的属国,中国多次派出使者出使该国,在他们的各种着述中,很多次提到:经过钓鱼岛之后,才进入琉球地界。这表明钓鱼岛不属于琉球国,也就不属于今天的日本。同时,明朝官方的《筹海图编》等许多地图也一再标注了这些岛屿的位置与名称,这反映出钓鱼岛在明代就属于中国的海防区域。诸多史实清楚地说明,明清两朝政府视钓鱼岛为中国领土。即使许多日本着名人物,如历史学者井上清教授等也持相同态度。

同时,从地质来讲,钓鱼岛也是中国的领土,它是台湾山脉延伸海底的凸出部分,其所在的大面积大陆礁层,累积了长江、黄河等大河冲下的沉积物。中国的渔民,也自古以来将其作为渔场。

其次,我们要了解:在近现代历史的演变中,钓鱼岛争端渐起。

1879年,琉球国被日本所吞并,成为其冲绳县。此后,附近的钓鱼岛成为日本的侵夺目标,1884年,有日本人古贺辰四郎登陆该岛从事生产。1895年,甲午战争中的日本内阁决定将钓鱼岛并入冲绳县。第二年,日本政府将钓鱼岛“租借”给古贺家族,建设码头、加工厂等。1932年,又将其非法卖给古贺家族,成为其所谓“私产”。岛上曾有90多户日本人家从事劳动生产。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岛上居民撤出,钓鱼岛再次成为无人岛。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1943年,中美英签署《开罗宣言》,明确规定,“要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日本亦将被逐出于其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所有土地”。(也就是说日本不仅要归还中国所有领土,而且还应放弃它所侵占的其它所有领土。)1945年,中美英三国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强调,“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也就是说日本其它小岛的主权由中美英等国决定。)9月2日,日本政府签署《日本投降书》,宣示“承担忠诚履行《波茨坦公告》各项规定之义务”。这就意味日本放弃了其所攫取的所有中国领土,中方认为,这当然包括作为台湾所属岛屿的钓鱼岛。而1951年日美等国签定《旧金山和约》,授权美国托管琉球群岛及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中国政府没有签署,拒绝承认该条约。

60年代末,联合国远东经济委员会在海洋考察中,提出钓鱼岛附近可能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进入70年代,港台地区和留美学生在各处掀起保钓运动。1971年,《开罗宣言》签字国之一美国将冲绳和钓鱼岛移交日本,海峡两岸政府随即提出抗议,申明钓鱼岛列岛是自己的固有领土。(美国后来表示:在钓鱼岛的最终主权问题上采取中立态度。)这一时期,日本的古贺家族又将几座岛屿先后“转卖给”栗原家族。1978年,大陆两百多艘渔船到有关海域宣示主权。这一年,中日双方签署《中日友好和平条约》,共同承诺“发展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在相互关系中,用和平手段解决一切争端,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1979年5月,邓小平在接见日本议员时表示,可考虑在不涉及领土主权情况下,共同开发钓鱼岛附近资源。80年代,对于海洋争端问题,中国逐步形成“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思想。

1992年,中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以立法形式重申钓鱼岛为中国领土。1996年,香港保钓人士陈毓祥登岛不幸遇难,台湾千艘渔船驶往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宣示主权。进入21世纪,大陆保钓人士继港台爱国人士多次登岛之后,也成功登岛。

今年以来,中国政府为扞卫钓鱼岛主权,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3月,中国公布了钓鱼岛及其部分附属岛屿的标准名称;4月,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发起捐款购买钓鱼岛运动;7月,日本政府决定由国家出面购买钓鱼岛;9月10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公布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线;9月11日,日本从栗原家购买钓鱼岛,企图实现所谓“国有化”。

总而言之,对于钓鱼岛争端,中方认为: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日本暗自霸占,二战战败后根据国际法应该予以归还;日方则认为:日本实现了首先占领和长期有效控制,中国从未有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也长期未提出异议,钓鱼岛并非是日本承诺放弃的领土。

以上这些就是关于钓鱼岛争端的部分来龙去脉。作为“关注世界形势,关注社会变革,关注生存环境,关注突发事件”的一中人,有着深深的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意识,我们要坚定地扞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的利益。同时也要理性地采取行动。

今天,当我们漫步于长沙闹市区,中山路、黄兴路、蔡锷路等路名会浮现于我们眼前;当我们攀登岳麓山,黄兴、蔡锷、陈天华、焦达峰、刘道一……一座座烈士墓为我们所瞻仰。这些先烈们,当年在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后,面对日本欺凌下的耻辱,将满腔的愤怒转化为四处求学的动力,他们发愤读书,牺牲奉献,谋求民族的觉醒、自立与自强,为民国时代赢得抗日胜利打下坚实基础!

回顾抗日战争的烽火年代,多少一中人投笔从戎,挽救民族危亡,同时也有多少一中人在颠沛流离中坚持发愤读书,为胜利后的国家建设积极做准备。如总理朱镕基、省委书记熊清泉、法学家郭道晖、还有谭靖夷、唐稚松等多位院士……正是他们的这种坚持与接力,使那些为民族洒热血的学长和同学实现了更高的价值!彼此的付出,都因而变得更有意义!

希望广大同学以我们的先辈为榜样,以我们的学长为榜样,越是紧要关头,越要为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人民的幸福、安康、自由、进步而好好读书,不断进取塑造自己;越是大是大非面前,越要站在国家民族长远利益上,在思想和行动方面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团结起来建设国家。赢得国家尊严的,不是大家对他者的仇恨,而是每个人的自信自尊;推动国家强大的,不是大家的愤怒,而是每个人的强大。这种强大,是这样组成的:务实诚恳的工作学习态度、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进取信念、理性文明守法的公民意识、薪火相传的文化使命感……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中华民族经历了一场世界上最长的反法西斯战争,我们用自己的空前团结与坚韧,改变了民族的命运。今天,早已告别战争,进入到和平建设时期,我们更应该空前团结,用更好的学习,更高的素养为书写民族的兴旺,尽一名学子的责任。

请深深记住我们的校训:“公、勇”二字,是用非常坚实的“勤、朴”二字作支撑的。让我们在一中的校园里扎扎实实地认真读书,学会全面、客观、理性、深刻地思考,为“天下有大事,要有一中人;天下有大事,必有一中人”的社会担当,打下最坚实的基础吧!

我今天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和同学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年红军长征胜利主题征文

全文共 936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是战争史上奇迹。到底是什么使原本处于弱势的红军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使红军愿意抛头颅洒热血,使红军历尽艰辛,克服险阻,最后走向胜利呢?——信念,是千千万万红军心中永存让人民翻身做主人,过让幸福生活的信念!提起长征,人们就会想到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强信念;提起长征,人们就会想到百折不挠、英勇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提起长征,人们就会想到大局至上、团结一致的集体主义;提起长征,人们就会想到冲破教条、实事求是的思想勇气;提起长征,人们就会想到军民一家、血肉相连的鱼水深情。

为了这心中永存的信念,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浴血奋战。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红军不怕远征的精神;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红军有了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气概;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的温情!

信念支持着红军由劣势为优势,支持了红军走向了胜利。长征的胜利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永恒的。回顾历史,历史一幕幕不禁重视在眼前。官渡之战中的曹操派出百万之众大破袁绍百万大军;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不过数万兵将却能火烧赤壁,大破曹操八十万大军;淝水之战中,谢石率八万之众勇击苻坚百万雄师……然而这些只是凭着军事家们的谋略,而且他们无法改变中国战乱的历史,唯有红军以数万之众在共产党领导下心中永存信念,出奇制胜冲破了蒋介石百万军队的围追堵截,走向长征胜利!走向中国革命的胜利!

胜利的步伐总是踏着烈士的鲜血走出了的,胜利是传承着信念走出来的。毛泽东同志在长征中留下了《忆秦好戈》血风烈,“长空雁叶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夫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血……”漫漫长征路上,红军洒下的汗水就有多少。巍峨的雪山掩盖了革命烈士的躯体,却埋藏不住他们满腔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茫茫的沼泽地吞噬了革命烈士的身躯,却埋藏不了他们统一而永远的信念。如雨的子弹夺去了革命烈士的生命,却夺不走他们的精神!他们是英雄;他们是路标;他们是丰碑。可歌可泣的事迹;可赞可叹的信念;可敬可畏的军魂。谁能不被他们感动,不被他们震撼吗!

他们是永恒的,因为信念永存,长征精神永存!我们永远铭记如史诗般的长征,它是人类历史的丰碑、中华民族之魂!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纪念伟大领袖毛泽东诞辰123周年征文2000字

全文共 2770 字

+ 加入清单

于细微处见精神,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社会,都是这样。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纪念毛泽东诞辰123周年征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19世纪末,在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下,在帝国主义的疯狂掠夺下,古老的中国已经从盛大一时的帝国沦为任人宰割的羔羊。它需要一段新鲜的血液注入,来唤醒这头东方的雄狮重振威严。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而他就是这个共产党的领导人——毛泽东。

于细微处见精神,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社会,都是这样。今天,我们在这里庄严地集合在一起,纪念劳动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诞辰123周年。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毛泽东时代的光辉历程,就从一件小事说起吧。

前几天,邻居家的小孩子感冒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全家总动员,带孩子上医院,打吊针,大人孩子、老老少少累得苦不堪言。很平常的事情哦,不稀奇。

这样的事情在毛泽东时代是怎么样的呢?

在毛泽东时代,各单位,企业、商店、机关,都有免费的幼儿园。天冷了,不用任何人安排。单位的食堂就按幼儿园的要求,把白菜根、大葱头熬成水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们送去了。一个冬天下来,小朋友们没有一个感冒的。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毛泽东时代如此细致入微的人性关怀,今天还有吗?

毛泽东时代如此节约资源、高效防病治病的科学举措,今天还有吗?

今昔对比,我们怎么能不怀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毛泽东时代。

大家都知道,前两个月,美国强盗的军舰大摇大摆地逛到中国的南海来了。

可是大家知道吗?新中国的12海里领海线,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率领人民军队打出来的!

1958年8月23日,福建前线,人民解放军万炮齐轰,向盘踞在大小金门岛的国民党军队猛烈开火。炮击整整持续了10天,金门岛的日常供应,开始出现了极大困难。

这时候,9月3日,毛主席下令从第二天起停止炮击3天。第二天,1958年9月4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领海线的声明: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这项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领土,包括中国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同大陆及其沿海岛屿隔有公海的台湾及其周围各岛、澎湖列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其他属于中国的岛屿。

(二)中国大陆及其沿海岛屿的领海以连接大陆岸上和沿海岸外缘岛屿上各基点之间的各直线为基线,从基线向外延伸12海里的水域是中国的领海。在基线以内的水域,包括渤海湾、琼州海峡在内,都是中国的内海。在基线以内的岛屿,包括东引岛、高登岛、马祖列岛、白犬列岛、大小金门岛、大担岛、二担岛、东碇岛在内,都是中国的内海岛屿。

(三)一切外国飞机和军用船舶,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许可,不得进入中国的领海和领海上空。

任何外国船舶在中国领海航行,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有关法令。

(四)以上(二)(三)两项规定的原则同样适用于台湾及其周围各岛、澎湖列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其他属于中国的岛屿。

这个声明的中心点,是宣布中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一切外国飞机和军用船舶,未经中国政府许可,不得进入中国领海及其上空。

在这个时候停止炮击并提出领海界线,是毛主席经过长期深思熟虑后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一直以来,西方国家是按照他们的海牙协议,以3海里为领海线的,因为18世纪末大炮的射程约为3海里,西方国家就采用以海岸炮台的有效射程距离为领海的宽度。西方国家要求全世界其他国家遵守,这对帝国主义是有利的,他的地盘别人没有能力去也不敢去,别人的地盘他的炮舰却可以随便去。列宁领导的苏联就不认这个账。

确定12海里领海线,是一项事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重大决策,毛主席选择炮战的时机予以公布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就是要向全世界表明,目前发生于中国领海线以内的战事完全是中国的内政,外国无权干涉。

提出领海线声明的日期选择在炮击金门的高潮,正是为了清楚地显示出,如果有谁敢于藐视中国的领海线,那么就要准备尝一尝炮击金门同样的味道。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外国军舰在中国领海横冲竖撞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毛主席预计到,美国和西方国家可能不会同意中国公布的领海线,因此暂时3天不打炮,把热度冷下来,冷静观察一下。这好比在政治上强有力的出拳之后,军事上则握紧了拳头,引而不发,观察一下外国特别是美国的反应。

结果呢,当时的美国,英国,日本,口头上都表示反对,不承认,但是在实际行动上,它们并不敢漠视。英国在香港等地的舰船以后在事实上都基本遵守了新中国领海线的规定,日本船只也不敢再随意进入新中国的领海线。美国在金门护航的时候,解放军一打炮,美国军舰就逃到12海里以外去了,金门护航结束后,美军行动中也很注意不越过这条领海线。人民解放军在福建前线的无线电监听站听得清清楚楚当时在台湾海峡的美军地面指挥严禁其飞机飞越分界线,当发生飞机越过分界线的事况时,其地面管制站总是破口大骂飞行员。

12海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海线!

这是毛主席领导的人民军队打出来的!

没有毛主席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帝国主义强盗是不承认你的领海线的。

再说一件事,现在大家都感觉到了,改革这些年来,物价涨的不像话,实质就是,票子贬值了。而在毛主席时代,人民币的价值一直是保持稳定的。

而全世界各国的货币呢,一直以来,都是以黄金为储备的,银行有多少黄金,就印多少钞票,俗称金本位制。到了 1971年,黄金退出了货币舞台,世界逐渐进入了美元本位体制。西方经济学家对此的解释说是在美国尼克松的推动下, 1971年8月15日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解体了。奇也怪哉, 没有理由,没有原因,似乎全世界在70年代突然被美元格式化了一样。

其实,打碎西方的货币金本位制的,是毛主席领导下的中国革命。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其发行的货币就彻底抛弃了黄金本位,直接进入政府信用本位。

这种信用,既来自于即将获得解放的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矿藏、水体等资源,也来自于手握百万雄师的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更来自于数万万中国人民的拥护。

特别是亿万人民无私的拥护和支持,让新中国的开国领袖们认识到黄金的局限性,彻悟了国家货币的信用来源于政府信用,其本质则是源于人民的信用。因此,他们将新中国的货币命名为人民币,即以人民的利益平衡财政,以人民的责任管理货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民币是真正的人民本位货币。这是一个石破天惊的、擘画时代的创举。

它宣告了犹太集团苦心建立并经营了一百多年的世界金本位霸权在东方被新中国破局,也意味着与犹太集团狼狈为奸的美国政府永远失去了对新中国收取黄金铸币税的权力。对资本帝国主义说来,相比后来黯然退出中国大陆的政治失败,这是他们更加无法忍受的经济打击和霸权挑战。

美国政府为夺回黄金铸币权,不惜悍然发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想趁新中国立足未稳之际进行疯狂的报复和打压。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全文共 2964 字

+ 加入清单

长征是一部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它所铸造的长征精神具有亘古不变的历史价值和光照千秋的辉煌色彩,成为中国人民的精神丰碑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象征。

八十年过去了,或许在80、90后的年青人心中,长征只是一个概念,只是一部电影,只是一段经历……然而他们不曾想象,长征亲历者正带着他们刻骨铭心的红色记忆一个个离去,但他们所创造的伟大精神,早已融进中华民族的血液,震惊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从延安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到三峡精神、青藏铁路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翻看中国精神的动人篇章不难发现,它们的源头,无不来自长征精神。

目前,纪念长征八十周年,学习长征精神的活动正在中国大地如火如荼进行着。全市青少年演讲比赛以此为主题,各类思想教育培训以此为主题……但同时也有些青年困惑:“80年前那么遥远的事情,对今天的我们又有什么作用?”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尽管红军长征已经过去了八十年,但它的丰功伟绩,惊天地,泣鬼神,彪炳史册,万古流芳!长征丈量的不仅是两万五千里的距离,更是一种精神,这就是民族精神和信念。长征精神要学习,更要坚持学习!环顾周围,部分青年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彷徨,不思进取,游戏人生,奉行“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生哲学。其实这些青年思想上“缺钙”,缺的就是远大革命的坚定理想信念,缺的就是战胜困难的不懈勇气。青年医疗卫生人员是卫生单位的中坚力量,是卫生行业的希望和未来,是一个具有显著优势,又有明显缺点的群体,那么,在新形势下,我们就需要用长征精神来引导青年,为他们补钙是当务之急。我们要通过长征精神的宣传教育,从以下几方面感染和引导青年,使其从迷惑和困惑中解脱出来,重新扬起思想的风帆,走上正确的人生轨道。

一是强化理想信念的导向作用,激励卫生青年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长征中,面对“左”倾错误以及张国焘分裂行径的影响和干扰,面对国民党优势兵力的围追堵截以及自然条件的极限性挑战,红军将士最终战胜艰难险阻,创造了人间奇迹,其原因就在于拥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理想和信念的力量把这支衣衫褴褛的队伍凝聚成了无坚不摧的钢铁洪流。今天,固然没有雪山草地、战火硝烟,但这并不意味着前进航程的风平浪静。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范围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带来了人们价值需求和价值取向的多样性。这一方面扩展了人们自由选择的空间,体现为历史的进步。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社会意识形态和精神维度上的扑朔迷离,甚至于原本清晰的思想观念、道德立场和价值判断也变得模糊了。有人不辨真伪,有人不知所从,也有人或显或隐地表示认同。对此,要教育广大青年坚定“救死扶伤”的职业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卫生青年的“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大卫生梦相结合,把促进医院蓬勃发展的满腔热情与个人成长成才的理想抱负有机融为一体,努力实现属于时代、属于青春的光荣与梦想。

二是大力倡导艰苦奋斗的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在挫折与磨难面前永不言败。

《长征——闻所未闻的故事》的作者索尔兹伯里曾经感慨:“人类有四大史诗,以色列人从埃及出走、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拿破仑进军莫斯科、美国人拓荒西部,但是他们与长征相比都黯然失色。”长征途中,红军历尽磨难,许多战士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然而,正是凭着这种艰苦奋斗、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精神,红军赢得了胜利,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长征昭示我们: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支军队,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就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目前,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院领导带领大家励精图治,迎难而上,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在医改的大潮中奋发前行。医院儿科综合楼的拔地而起,西院建设的伟大构想,信息化建设的科学理念,与北京同仁医院、西京医院等知名医院的友好合作,与各县区医疗卫生单位的互联互动。这一系列明智决策已经为医院的蓬勃发展绘就了宏伟蓝图,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制约发展的一些长期性、深层次矛盾还很突出。比如在年青年中还存在贪图安逸的思想,不同程度存在的不愿吃苦、不敢吃苦和拼搏意识不强的现实,作为医院的青年一代,我们应该在医院的发展征程上,大力弘扬红军长征精神,像当年红军那样,勇于正视困难、迎接挑战,以激情、理性和智慧诠释新时代的艰苦奋斗精神。在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过硬的本领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和青春誓言来践行医院的发展决策。

三是强化集体主义观念,帮助青年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团队意识。

长征中,红军将士坚持党的正确领导,维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与分裂主义行为作针锋相对的斗争,维护了党的团结和中央的权威;各路红军互相配合,协同作战;行军途中,官兵同甘共苦、患难与共。不仅如此,红军时时处处关心群众、宣传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党和人民的团结,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毋庸讳言,青年队伍中还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强调和张扬个性、漠视团队力量和集体荣誉的现象,仍然有很多年轻人只看重自身利益,只纠结于付出后的回报,并不关注自己的付出是否能够带来相应的社会价值,能否为医院的发展贡献力量?医院绩效改革以来,我们一直在强调“蛋糕效应”,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心存将蛋糕作大、将医院做强的集体主义观念,那我们人医的跨越发展将指日可待。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挖掘和利用长征素材中的育人资源,用实实在在的事例撼动心灵。要让大家切实懂得,个性的表达必须以学会遵守规则和尊重他人为前提,个人的得失成败只有和集体的荣誉、人民的利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联系起来才真正有意义。

四是要勇于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培养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实践出真知,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感悟出真谛。青年朋友们,我们应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应该用红军长征胜利的生动历史和英雄壮举来警醒和激励自己,把长征精神内化为自身的品格和素质。当然在实践中不见得总是会一帆风顺,困难、挫折在所难免。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学会用积极乐观的情绪来鼓舞自己的斗志,增强自己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红军将士当年“随意坐地堪露宿,卧看行云逐浪翻。帐月席茵刀枪枕,谈笑低吟道明天”,靠着这种以苦为乐、奋发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缔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不朽神话。在医疗改革日益发展的今天,医患关系的错综复杂,社会舆论的负面效应等不良现象,在给予卫生青年机会与挑战的同时,也给予了他们失败与挫折。而青年人的情感丰富,情感发展变化迅速,经常会出现较大的情绪落差。但我们要坚信,只要我们尽心尽力,忠于职守、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总会有被认可、被尊重、被理解的那一天,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所经历的一切艰难困苦都将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宝贵财富,因此,我们要有积极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的乐观主义精神,努力摆脱迷茫和困惑,重新扬起理想的风帆,以昂扬的斗志创造自己美丽的人生。

岁月流转,时代变迁。作为一段历史,长征已渐渐远去,但作为精神丰碑,长征精神将永远熠熠生辉,激励后人。当年的战火已经散去,新的长征依然山高水长。青年朋友们,面对严峻的困难、复杂的考验,让我们高擎起长征精神的火炬,凝聚起不可战胜的中国力量,心怀崇高的卫生梦想,扬起青春的风帆,坚定无畏地勇敢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年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征文

全文共 893 字

+ 加入清单

1925年3月12日你悄悄地离开这可爱的世界……

但你那博爱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永存、永存……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欲壑难填,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而苟延残喘的清王朝,不惜大量出卖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中国人民的苦难更加深得。一批批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孙中山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孙中山是一个年少有志的人,认为凡是不合理的事,就应该反对,就应该改变。孙中山先生在广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看到姐姐被强迫缠足,白天行走困难,晚上疼痛不能入睡,就要求母亲为姐姐解除缠足,由此和母亲发生一场争论。他反对“大脚丫头嫁不出去,三寸金莲走路好看”的封建传统思想。当上了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他先废除的就是这个残害妇人上千年的缠足陋习。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孙中山是个不屈的斗士。在推翻封建统治、建立共和的伟大事业中,作为中国革命先行者的孙中山先生,一生为了革命事业四处奔波,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在早19世纪末,孙中山就联络爱国青年和华侨,开始进行反清革命。1905年,他与其他革命志士一起创立了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领导革命党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武装起义。这些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们吹响了革命号角,激发了人民的革命斗志,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

受孙中山等人的革命思想影响,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和士失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武昌起义得到了全国各地的响应,清朝的统治在革命的浪潮中土崩瓦解。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人们永记孙中山。

孙中山是一个关注环保的人,在艰难的革命斗争之余,仍不忘在各种场合提出富含环保理念的主张,并努力付诸实践。他提倡植树造林,调节生态平衡;他重视治理江河,发展水利;他关注城市污染状况,改善城市环境。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孙中山逝世的日子与植树节是同一天,这也是告诉我们,孙中山是万古长青的、永远值得我们敬仰的人、缅怀的人。

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之际,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为我国做出贡献的所有人,更不能忘记伟大的孙中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征文

全文共 4282 字

+ 加入清单

涓涓细流,终汇辽阔大海,犹如平凡的脚步,终能达至成功的彼岸。这是一个人成长的故事,也是大国崛起的辉煌记录。

中国这艘巨轮,在浩荡的历史潮流中平稳前行,悠悠华夏,五千载朝代变迁,五千载历史著述,五千载日月兴衰,五千载春秋遗梦。涛涛江河,硝烟茫茫;巍巍高山,战火郁郁。寻常巷陌、殿堂楼宇,在时光的流逝中,渐渐淹没于历史的风尘。

直面历史,总有一些人与事令人感佩与景仰,透过五千年的华夏文明,让我们骄傲与自豪。自近代以降,国力衰弱、政治黑暗,饱受列强欺凌,日益疲敝的政局激发诸多志士仁人希冀变法自强以求救国图存,唤醒中国这头“睡狮”让“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在浩瀚的历史星河中,孙中山先生及其领导的辛亥革命自建功革命之日起便成为最璀璨的星辰,为中国民主革命的未来指引着前进的方向。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同时,也结束了封建帝王江山轮坐的历史悖论,开创了一个以民主共和为本的政治新纪元。

翻开中国历史的书页,一幅幅可歌可泣的画卷跃然纸上:秦始皇威武雄霸横扫六国,整饬军队,严明法制,归一文字,大统中国,国泰民安;汉高祖刘邦知人善任平定中原,治内务,明奖惩,减赋税,敌外患,安黎民;汉景二帝雄才大略固守江山,继承法度,完善体制,兼容文化,繁荣经济,帮交友善,稳固民心,坐拥天下;唐二宗武则天海纳百川天下归一,稳体制,举人才,兴科举,重农业,促发展,睦帮交……“雨过幽庭长绿苔,东风时为扫尘埃。无人曾见春来处,门外桃花只自开。”一个个封建王朝,创新着中国的政治文明,不断用政治智慧浇筑着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根基,推动着历史的演进。

这是我们的历史,我们不曾忘记。

当公元1840年帝国舰炮无情驶来的那一刻,皆已物是人非,往昔的“东亚巨狮”已流落为列强口中的“东亚病夫”,一次次战火硝烟,一次次伤痕累累,一次次动荡不安。割地赔款,丧权辱国,“民族”之所愿,安在?山河飘摇,法治不昭彰,“民权”安在?生民涂炭,经济凋敝,“民生”之所愿,安在?难道历史之辉煌不会再现?

什么是真正的有血性的中国人?铁骨铮铮,至死不渝;同心协力,众志成城。历史虽已悄然逝去,但其精神不朽不败。凭借着祖先们留下来的宝贵精神,国人又一次站在了风口浪尖,为复兴中华而努力,为太平盛世而勠力同心。历史是如此的相似,每个时代都不缺乏产生英雄的土壤,而这个时代赋予英雄的责任也更沉重。

孙中山,生于1866年的晚清,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出生在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青年时代的孙中山就有很大的志向和抱负,励志有所作为,并为天下苍生而奔波。为此,他开始探索自己的人生之路,并为此而操劳一生。

13岁那年,他随母亲来到美国檀香山。他的长兄孙眉资助孙中山先后在美国檀香山、广州、香港等地比较系统地接受西方式的近代教育。当然这种西式的教育无疑拓宽了他的知识面和眼界。17岁的孙中山回到国内后,也恰巧是中法战争爆发的时候,那时的他年轻气盛,斗志昂扬。面对清政府的卖国求荣,专制腐败,怎能甘于心平气和,安然处之,因为受西方先进体制意识的影响,反抗清政府,改造中国的念头从此一直烙在他的心头。俗话说,独木难成林。他开始结交有志之士,诸如早期的改良者之一何启、郑观应等,因为受到他们的影响,不断发表反清言论。26岁,孙中山在香港西医书院毕业之后,一面行医,救死扶伤;一面为自己的远大抱负而努力着。他暗地里接纳反清的秘密组织,打算创办革命团体。随后,孙中山上书向清政府提出改革,“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但即使是这些无关封建制度的小小的革新,也遭到了李鸿章等大臣的反对。但28岁的孙中山早已思想成熟,稳重,待人处事都有自己成熟的见地。面对清政府的无理回绝,他深刻地意识到单凭自己一人之力,无疑是以卵击石,毫无用处,创办革命团体看来是势在必行了。于是,在1894年11月,孙中山从上海来到檀香山,建立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取名“兴中会”,以表达他振兴中华之宏伟志向。与此同时,他又在香港等地建立兴中会分支。革命的事业才刚刚起步,奈何清政府实力庞大,在广州的起义被扼杀在摇篮里,星星之火也没有了燎原之势。能屈能伸,大丈夫是也。随后,孙中山便开始了漫长的逃亡之路,此间,他也没有闲着,他到处搜集欧美各国的政治经济状况,研究各派学说,集思广益,博采众长,萌生了“三民主义”的理论。之后的他继续结交各国仁人志士,不断发动起义。另外,他还对光绪帝抱有一丝希望,上书光绪帝并要求变法。但变法主张被清廷内部顽固派反对,也基本被扼杀在摇篮里,“百日维新”成了昙花一现。然而时间虽短,但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对民众也是有影响的。

面对种种无奈与挫败,中山先生并没有为此而放弃。而是大声说道:“吾志所向,一往无前;百折不挠,愈挫愈奋。”他的精神可歌可泣,被志同道合的能人所赞赏。靠着自己独到的政治思想、坚实的经济基础;博学志坚、虚怀若谷的个人魅力奔走于南洋。此时此刻,他已不是孑然一身,孤军奋战了;而是形成了一个以他为中心,八方拥护的革命盛景。中山先生曾经说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虽然有雄心壮志,但站在历史的风口浪尖,暗杀、酷刑等各种危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随时都会性命不保。但英雄毕竟是英雄,当国之危亡需要他的时候,他就会为此奋不顾身,浴血抗争。当时的孙中山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一心只想着谋求万世之业,为中华之振兴而努力,为久违悠长的“中国梦”而殊死拼搏。

公元1905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兴中会与在比利时、法国、德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先后建立的革命团体建立联系。同年在这些革命团体的基础之上创建了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会——中国同盟会,他被推举为总理。他所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宗旨被采纳为同盟会纲领。同盟会机关也开始正式发行《民报》,宣传三民主义思想。在发刊词中,孙中山也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此时的革命焰火已越烧越烈。同盟会的成立让世界各国的团体有了主心骨,明确了奋斗目标。中华大地,革命组织不断涌起,革命思想已被众人所接受和认可,如同火炬般不断传递着共同的梦想。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革命经费非常紧缺之际,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慷慨解囊。此所谓,天下归一,势不可挡。随后全国上下大大小小的起义风起云涌,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等虽然由于组织等原因未能彻底打败清政府,但在全国引起了了巨大的震动,也给清政府以沉重的打击,给全国人民以极大的精神鼓舞。革命注定是要流血的,但哪怕每一次小小的成功,也都能够激励成千上万人为复兴中华而奋不顾身。

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了。所有的不满,所有的屈辱在这里一并燃烧;所有的志气,所有的梦想在这里生根发芽……辛亥革命结束君主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扫除中国人走向独立和解放道路的障碍。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无论是袁世凯称帝亦或张勋复辟,都只能是昙花一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业,也不是一个政党故步自封实现的。它是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世世代代的坚守,它是各个政党和各种意识形态的相辅相成。1922年,陈炯明炮轰“总统府”,国民党改组势在必行。孙中山在共产党新理论体系的指导和新鲜血液的协助下,于1924年1月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自此,孙中山先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反帝、反封建的新三民主义,和工人、农民一起“促国民革命运动之进行”,唤醒中国革命新的活力,走向“中国梦”的事业顶峰。

立千秋新制,创万世基业,革命事业如火如荼。然而,1925年先生久病成疾,在北京与世长辞。他在临终的时候说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总理遗训所体现的至死不渝的精神在他身上得到充分的发扬。孙中山先生走了,可他的新三民主义的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深厚的历史积淀、强烈的时代特征,明确的目标导向和精神激励作用,而且在当下,这些内容也为世人所拍手称贺,铭记于心。为了中国梦,为了人民幸福,还有千千万万个孙中山为此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因此,我们需要铭记历史,需要缅怀先烈,更需要继承和发扬先烈们的精神与“中国梦”的伟大夙愿。

“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历史功绩,使中山先生的事迹彪炳于史册,复兴中华的“中国梦”,是中山先生毕其一生未竟的事业,但以“三民主义”为核心理念的共和政体的建立,使中国成为当时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也为亚洲其他国家的民族独立解放事业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建立何种政治制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不仅是中山先生的夙愿,更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只有制度,才能决定国家、民族的命运,决定全体国民的未来。

孙中山先生去世后,中国共产党成为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忠诚的继承者、最彻底的实现者。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三民主义的思想仍然引领着人民调整心态,改变陋习,健全人格,强化使命感和责任意识,积极投身于革命或事业,努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每一次历史性巨变,站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人以他们非凡的才智和胆识、无比的胸襟和气度发展和传承着孙中山先生的中国梦。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建立新中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赢得实现中国梦的政治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实行改革开放,奠定中国梦的物质基础;现阶段,在习总书记的带领下,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梦,成为连接海峡两岸、海外华侨和全国人民的重要精神纽带。

百年天地转,地覆天翻慨而慷。实现先生遗志,弘扬中山精神,复兴中华文化,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促进海峡两岸合作和统一,构建全球华人共有精神家园,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是复兴中华的精神要义,是全体华夏儿女的共同目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中国梦”有它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华夏儿女千百年来的期待,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历史必然,具有顽强的坚不可催的生命力和爆发力。了解“中国梦”的历史与当代,深刻铭记苦难与屈辱,才能使我们更加踏实地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更有信心地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是当代中国民族复兴理想的最新宣示,它不仅是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奋斗目标和几代中国人夙愿的凝结,也是对振兴中华当代价值的新诠释,是引领中国前进的航标,“人类进化,世界大同。”继承和发扬载之身先士卒,为圆梦中国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铭记历史,终究会走出一条大道如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开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观后感

全文共 690 字

+ 加入清单

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我们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肩负着民族希望胜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这一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

穿越历史的沧桑巨变,回望80年前那段苦难和辉煌,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长征在我们党、国家、军队发展史上具有十分伟大的意义,对中华民族历史进程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党和红军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归根到底在于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始终闪耀着火热的光芒。长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真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真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确立,经过长征,党和红军不是弱了,而是更强了,因为我们党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找到了指引这条道路的正确理论。长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力量,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必须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克服困难、赢得胜利。长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面对乱云飞渡、惊涛骇浪,我们党表现出无所畏惧的伟大实践精神,表现出浴火重生的伟大创造精神,在血与火中趟出了一条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精选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

全文共 3964 字

+ 加入清单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举世无双的壮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强无畏的历史丰碑,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史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阐明了怀抱强国梦想与焕发前进力量之间深刻联系,更揭示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路径。今天,全国人民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凝聚中国力量,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先后进行长征。在长征路上,英雄的红军在毛泽东等同志的领导和指挥下,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运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转战乌蒙山、激战嘉陵江,在川黔滇鄂豫陕广大地区调动敌人,击退了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征服了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了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取得了长征的胜利。红军长征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弘扬伟大革命精神的胜利。红军长征不仅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而且谱写了豪情万丈的精神史诗,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学习和弘扬长征精神,对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伟大中国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弘扬长征精神,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必胜的信念,使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中国共产党人无论在发展顺利之时,还是身处逆境之时,始终秉持理想信念的力量,秉持崇高精神的力量,所向披靡,无坚不摧。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梦强大的精神支柱。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最基本的思想内核,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坚定的革命信念,始终鼓舞着广大红军将士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在缺衣少食,弹药匮乏,吃草根,咽树皮,头上敌机轰炸,四周敌军围追堵截等艰苦的条件下,走出了雪山草地,翻越了高山峻岭,实现了三大主力的胜利会师,走上了抗日救国前线。前进的道路被敌人封锁了,就在崇山峻岭或深山峡谷中辟路前进;部队被敌人截断了,就以钢铁般的意志实行突围;子弹打光了,就拼刺刀、抛石块,血战到底,广大红军将士正是靠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的支撑,取得了长征的胜利。一位红军老战士在回答“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你们在那么艰难的条件下也不倒下?”的提问时,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理想!革命理想大于天”。

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证明:坚定的理想必定产生伟大的动力,坚定的信念必然激发不懈的追求和坚强的努力,确立了共产主义信念,就有了坚定的奋斗目标,强大的精神支柱和用之不竭力量源泉。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然之路,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正确道路,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一次伟大而艰巨的长征。进行新的长征,同样需要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及坚强的革命意志和信心。用长征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比较有效的一种途径。在新形势下弘扬长征精神,要不断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矢志不渝、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坚定信念。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理想信念,经受考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二、弘扬长征精神,发扬顾全大局、紧密团结、凝聚合力的精神,形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合力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维护党的集中统一,是取得长征胜利的首要条件,是长征精神的核心内容。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共同为梦想努力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会无比强大。要实现全国13亿人的中国梦,我们每一个人就必须要有大局意识,凝聚一切正能量。大局意识,就是要看的长远,不计眼前得失,从而得到最长远,最广最多的利益。长征中,尽管各路红军出发的时间、地点、路线不同,但都能从革命的根本利益出发,自觉服从大局,勇于牺牲奉献,互相配合支持,使长征形成了一个形散而神不散的整体。长征的胜利是党和人民军队铁的纪律的胜利。长征途中,广大红军指战员从革命利益出发,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严守纪律,只要上级一声令下,坚决完成战斗任务,可谓“军令如山重,纪律似铁坚”,真正做到了个人服从组织,局部服从全局。

大局意识是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做好各项工作,尤其是领导工作的重要前提。大局意识首先反映的是政治立场,就是高度自觉地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从群众根本利益出发,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高度来思考处理问题,贯彻落实上级决策指示,做到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大力弘扬长征精神,使每一个党员干部都树立大局意识,提高关注大局、理解大局、维护大局的能力。自觉地站在党的事业高度上,自觉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自觉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要识大体、顾大局,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三、弘扬长征精神,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艰苦奋斗是共产党人的传家之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证。红军长征史,就是人民军队的艰苦奋斗史。万里长征中,红军将士与天斗,与地斗,与敌人斗,斩关夺隘,抢险飞渡,具有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雪山草地是红军长征中最为艰苦的历程,千里沼泽吞噬了多少红军战士的生命。肖华上将后来在《长征组歌》中写道: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这正是当年的真实写照。红军战士在“爬过雪山就是胜利”、“走出草地就有希望”口号的鼓舞下,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雪山死神和草地恶魔,表现出了崇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长征胜利的历史表明,艰苦奋斗的作风是战胜一切困难的重要法宝。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军队,只要有艰苦奋斗、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就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长征胜利的宝贵历史经验启示我们,艰苦奋斗的作风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

党员干部的作风体现党的形象,关乎党的生命。我们今天的富裕,离不开昨天的艰苦奋斗,我们明天的更加富裕,需要今天的艰苦奋斗。因此,发扬红军长征胜利的法宝——艰苦奋斗,是我们共产党人实现中国梦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在大步走向富裕的时候,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我们不但不能丢,还应该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使之成为自觉。党员干部有了艰苦奋斗这个“本”,有了这个基本政治素质,就会有进取之气,在思想上、感情上热爱人民,关心群众;在工作上努力拼搏,为民谋利;在作风上,虚心倾听百姓意见,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在生活上,力戒奢惰,克服享乐主义和娇奢之气。

四、弘扬长征精神,发扬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精神,使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就是13亿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集起来的力量。要实现伟大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良好的党群关系就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实根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长征时期,党始终坚持这一宗旨,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为取得长征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长征途中,在物质极其匮乏,甚至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红军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实现了战略目标的转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忠实践行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长征之路,红军所经之地绝大多数是偏辟的山区、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作战环境和生活条件异常艰苦,但红军纪律极为严明,不侵占民宅、不违犯禁令,公平买卖、救死扶伤。并且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赢得了劳苦大众的爱戴。由于红军所到之处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好事,打土豪分田地,帮助穷苦人翻身解放,因而广大群众把红军视为自己的子弟兵,为红军长征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证。沿途各族群众帮助红军筹款筹粮、烧水送饭、传递消息、掩护伤员,以各种方式支援红军作战,这一切都有力地支援了长征。

今天,广大党员干部忠于职守,无私奉献,创造了优秀的工作业绩,形成了基本和谐的党群关系。但是,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在纪念建党90周年之际,曾对党的优良传统的传承流失状况进行了公众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密切联系群众”满意度最低,仅为35.6%,党群关系不容乐观。民心向背直接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如果这种状况不能得到及时改善,党最终就会丧失执政的社会基础。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克服官本位思想,端正对群众的态度,增进对群众的感情,秉承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对群众做到思想上尊重、感情上贴近、作风上深入、生活上关心、工作上依靠,与群众同甘共苦,最大限度地凝聚民心、团结群众,切实增强党在各族群众中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影响力,以实际行动为民造福、为国兴利。未来的征程中,只要13亿人团结一心,这种不可战胜的中国力量,必将成为我们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的胜利之本、力量之源。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举世无双的壮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强无畏的历史丰碑,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史诗。只有理解长征,才能理解中国共产党。长征精神是我们党勇往直前的力量源泉,是全国人民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只有理解长征精神,才能理解我党由弱胜强,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的伟大历程。回顾长征,缅怀先烈,就是要继承红军的光荣传统,弘扬长征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新的长征胜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新的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献礼剧《绝命后卫师》观后感

全文共 702 字

+ 加入清单

红三十四师全体官兵生死存亡之际,顾全大局,将生命置之度外,一路喋血鏖战、浴血杀敌,在中央红军纵队的身后筑起了一道血肉屏障,保留了革命的火种和胜利的希望。可以说,他们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拼将十万头颅血”,为中国革命视死如归的精神,就是长征精神的见证。而央视播出《绝命后卫师》,无疑就是对长征精神的进一步传承和弘扬。

历史总会以悲壮的面目示人,在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红军长征更是如此。在那场空前的战略大转移中,心怀豪情壮志的红军战士,无论是面对连鸟儿也难飞过的雪山,还是吞噬人的生命于无形的草地;无论是顶着国民党军队的飞机炸弹,还是冒着各路军阀的枪林弹雨,都体现了红军战士为了正义事业和劳苦大众,“唯有牺牲多壮志”的气魄。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考察时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面对形形色色的敌人决一死战、克敌制胜,这些都是长征精神的内涵。”抚今追昔,可谓感慨万千,红三十四师绝命断后,6000余名闽西儿女血洒湘江,就是“革命理想大于天”的恰当注脚,也是“不怕牺牲”的最强读白,更是在大我和小我之间的准确选择,更是顾全大局、不辱使命的见证。

《绝命后卫师》书写铁血忠魂,还原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让已逝的英灵们再次闪耀在荧屏上,就是对历史的敬畏和尊重,就是对忠诚与担当的阐释和解读。血雨腥风的岁月已经过去,而今全国人民正在中国梦的指引下奋力前行,这无疑也是伟大的出发、特殊的长征。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承担着民富国强的使命,这也是一种赶考。因此,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继承先烈们的遗志,始终不忘初心、顾全大局,无论在哪一种艰难险阻的任务面前,都应该挺身而出,勇于担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征文800字「精选」

全文共 1904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篇:

战争给我们留下了惨痛的记忆,也留下了英雄,为了正义与和平而献身的

英雄。我们不能忘记战争,不能忘记死亡与毁灭,更不能忘记战争中的英雄们! 2015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2015年8月15日更是极不寻常的一天。这一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既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这是一个盛大的节日,是一个值得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兴奋的节日。 牢记历史,不忘过去。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泸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为名,突然向当地中国驻军第29军发动进攻,第29军军士奋起抵抗,拉开了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序幕。至此,中国结束了对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让的不正常状况,开始了有组织的全面的抗战

经过了一年又一年的浴血奋战,1945年8月,日本终于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的胜利洗刷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不再是任人宰割的东亚病夫了,中国人民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我们中国取得了如此伟大的成就,跟那些抗日英雄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就没有现在强大的新中国。在这8年的抗日战争中,无论是在淞沪会战、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台儿庄战役,还是在百团大战中,是无数的战士们抛颅头,洒热血,他们是抗战中最伟大的英雄!是他们向世界昭示:中国人民不可侮!中华民族不可欺!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这首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叙事民歌传唱了很多年,里面的抗日战争小英雄王二小是我们千千万万的儿童心目中的英雄;董成瑞的名字永垂不朽,他舍身炸碉堡的英雄事迹传遍大江南北;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狼牙山五壮士,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气壮山河的壮丽诗篇。

一寸山河一寸血,如果没有战士们的浴血奋战,那我们的国家就不复存在,那我们的民族就不复存在,那人民的自由和尊严就不复存在,我们今天享有的一切都不复存在。

我们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能让抗日英雄们的鲜血白流!我们一定要努力读书,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学习本领,为祖国的未来贡献力量,为中国更加强大奉献一生。 牢记英烈,开创未来!

第二篇:

在8月逼人的暑热中,去卢沟桥参观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纪念馆里人流如织,摩肩接踵。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伴随着各种纪念热潮,出现这样的场景并不足怪。但在没有庆典的平素往常,该如何推进人们追怀历史的脚步,延续人们重温历史的热情?

不久前,曾有调查公司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年轻人进行了"二战认知现状"调查。数据显示,二战对于年轻一代已越来越"远";对于一些二战的关键词,知道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

70年过去了,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或许很难理解领悟过去那个时代的悲惨和伤痛,也永远难以感同身受侵略战争的罪恶和灾难。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但让今天的人们记住,在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过最残酷壮烈的战争,发生过侵略者惨绝人寰的血腥屠杀,有过先烈们浴血抗战的惊天壮举,有过"一寸河山一寸血"的悲壮历史,却是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都不应当放弃的。

人是不能不懂得历史的,人们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据调查,74.6%的年轻人希望加强关于二战历史的教育,九成的被访者认为类似今年的纪念活动今后还应继续。这样的期望让我们反思,我们是否很好地创造了让年轻一代走近历史的契机?

应当承认,我们对后代的抗战历史教育还有不少欠缺。今天我们的历史教育,基本上是在学校里开展,由于方式的单调沉闷,在孩子们眼里,它只是教学大纲上的一个章节,是需要背诵、考核的一种"知识"。而在一些国家里,类似的历史教育形式多样。比如,让学生选择一位在战争期间被害犹太人的名字,然后用课外时间调查他的历史和被法西斯杀害的经过,最后全班交流各自的报告,老师根据完成情况打分。

这样的教育不但切实有效,而且震撼心灵。孩子们在查询资料的过程中,逐渐由一个生命的消失,一点点揭开那段惊心动魄的残酷历史。它让已经开始有独立判断和分析能力的孩子们,不仅记住了历史的真实,也获得了研究历史的视角。

时代的场景变化太大了,要让年轻一代真正记住历史,不能停留在概念式的说教上。真正完整有效的历史教育,是应当融会在生活之中的。它不应当仅仅是在纪念馆里才能看到,只是在书本中才能读到,它还应当以丰富、适当的形式渗透到我们居住的街区和生活的种种场景之中,这样才能在耳濡目染中化为整个民族的"集体记忆"。

"我们不怕死亡,我们怕被遗忘。"参加过70年前那场战争的老兵们这样说。但愿我们的历史教育,能够早日让年轻人面对殉难同胞的灵魂作出回答:我们没有忘记。

800字

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歌曲汇总

全文共 505 字

+ 加入清单

1.《松花江上》

2.《大刀进行曲》

3.《新四军军歌》

4.黄河大合唱中的选曲:(保卫黄河、黄河颂、黄水谣、黄河怨、怒吼吧黄河、河边对口曲、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黄河船夫曲)

5.《八路军进行曲》

6.《游击队之歌》

7.《歌唱二小放牛郎》

8.《团结就是力量》

9.《南泥湾》

10.《地道战》

11.《太行山上》

12.《抗战歌》

13.《毕业歌》

14.《新编九一八小调》

15.《五月的鲜花》

16.《救亡进行曲》

17.《救国军歌》

18.《打回老家去》

19.《牺牲已到最后关头》

20.《长城谣》

21.《歌八百壮士》

22.《只怕不抵抗》

23.《抗日军政大学校歌》

24.《日落西山》

25.《巷战歌》

26.《故乡》

27.《到敌人后方去》

28.《延安颂》

29.《露营之歌》

30.《军民合作》

31.《毕业上前线》

32.《八路军军歌》

33.《嘉陵江上》

34.《二月里来》

35.《延水谣》

36.《翻身道情》

37.《祖国的孩子们》

38.《酸枣刺》

39.《红缨枪》

40.《胜利进行曲》

41.《垦春泥》

42.《行军小唱》

4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44.《军民大生产》

45.《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46.《高楼万丈平地起》

47.《解放区的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抗日战争电影观后感1000字

全文共 935 字

+ 加入清单

抗日战争史文章中,我看到了炮火连天、浓烟滚滚的战场。一个个满身鲜血、汗流浃背、奋力拼搏的八路军战士们。万山丛中,青纱帐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健儿到处逞英豪;雁翎队、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使骄狂一时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敌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我还看到了19路军组织的“敢死队”出发前接受长官的指示。接着,“一、二八”的战火首先在闸北燃烧。一个个19路军沉着应战。我还看到抗战1月27日午后,日军准备开火的消息使住在北四川路一带的上海居民纷纷涌向租界避难。最后,蔡延锴军长临前线指挥……

“淞沪会战”中“八百壮士”的忠贞奖章,“血战台儿庄”的杀敌大刀,“武汉会战”中毙敌3000余人的万家岭大捷中缴获的战利品……抗战初期,国民党数百万军队对日军进攻进行了正面作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者“速战速决”的美梦。

“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坚持统一战线,最后胜利必然是中国的。”

中国共产党,率先吹响抗战的号角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和推动下,国共两党抛弃恩怨再次走到一起,中华民族全面神圣抗战从此以燎原之势燃烧起来。

这场在1945年9月3日赢得的战争胜利全然不同以往110年前的甲午战争,中国进行的仍是一次封建王朝战争,而日本则进行的是一次国民战。从1840年开始到抗日战争胜利的105年间,几乎所有的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而我们惟一赢得的,就是60年前的那场胜利。那是近100年来积贫积弱的中国第一次在一场生死存亡的民族战争中取得胜利,这场胜利改变了中华 民族的历史命运,唤醒了沉睡了几个世纪的中国。

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国可亡,史不可灭”,因为修史“系吾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在2005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了解这段悲壮而可歌可泣的历史,作为一名中国学生,无疑是责无旁贷,却又是一件难以承载的任务。

同学们,战士们就是这样抛头颅,洒热血,用汗水和鲜血换来的新中国。让我们勿忘国耻,好好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将来振兴 中华!

革命战士永垂不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23周年精选征文

全文共 2192 字

+ 加入清单

二十世纪的中华大地上,诞生了一个可与秦皇、汉武相匹比,并高于他们的伟大人物--毛泽东。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23周年征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谈到毛泽东,人们挂在嘴边的无非是一串口号式的称谓: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诚然,于党、于军、于国,毛泽东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如果我们做一个假设,当他从万人之上的神坛走下来的时候,我们又应当怎样评价这位伟人呢?在此我想借用某篇文章的说法,毛泽东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理想主义者”,而且是“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主义者”。

一代天骄毛泽东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诗人……他的思想不仅渗透到中国几代人的心灵深处,其影响的范围更是超出了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是他,振聋发聩,唤起了民众奋起的精神灵魂,让国人站起,救亡图存;是他,犹如一颗流星划破黑暗,将我处于垒卵之危的中华民族拯救。

他,创建了新中国,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二十世纪的历史因之增添了熠熠光辉。与任一其他国家社会变迁相比,他推动庞大的、古老的龙的国度的变革更加剧烈。使曾经是世界上最富裕的民族,摘去了“东亚病夫”的帽子,渐渐回归原有的本色。

他,是一位军事战略家。他深谙军事战略,善于从宏观上把握战争全局。他身经百战,百战不殆。他所指挥的战役,他的战争理论,个个都是经典,堪称人类战争史上独特的奇葩,毛泽东的丰功伟绩和他的人格永远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他,更是一位诗人和艺术家。他的诗词想象丰富、气魄宏大、寓意深刻;他的书法汪洋恣肆、任意挥洒、自成妙趣,将他列到中国最杰出的诗人和艺术家行列是当仁不让的。

作为一名农家子弟,毛泽东走出了韶山冲,也就走进了一个无比广阔的大世界。这个世界就像一件艺术品的原胚,虽然五色斑斓,却瑕瑜互见,总需要一双灵巧而有力的大手来雕琢。毛泽东也许不知道,他就是这双大手。他在五四运动前后接触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参与创建了中国***,开始构建与两位19世纪的伟大德国人遥远的回应。他秉持着自由的理想,领导中国人民反击党国政府的围剿,抵抗日寇的入侵,拯救中华民族于瓜分豆剖之际。理想的旗帜挥舞在他的前面,这是最博大的民族理想,革命的人生理想,并在他热情的诗歌中赞美了为实现理想而进行的壮丽的斗争。《七律·长征》就是这样一个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诗歌典范,既写出了红军长征所经历的千难万险,又把红军为了实现北上抗日的革命理想而排除一切障碍、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发挥到极致,达到了内容和形式完美的统一,堪称为艺术精品,千古绝唱。

毛泽东诗词中诸如此类讴歌人生革命理想的警句,时时出现,美不胜收。如“不到长城非好汉”、“无限风光在险峰”、“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等等。在那月没星沉,夜色如磐的日子里,这种革命理想像熊熊燃烧的火炬,照耀着人民前进的道路;在那电闪雷鸣、风雨欲来的时候,这种革命理想像展翅高翔的海燕,呼唤着人民向黑暗、腐朽的势力冲击;在那硝烟迷漫、战火纷飞的岁月,这种革命理想像嘹亮的号角,鼓舞着人民奋勇杀敌;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这种革命理想则像振奋人心的金鼓,催促着人民去乘风破浪,锐意改革,创造奇迹。

正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正是在生命最后的十多年里,毛泽东陆续发动了“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反右倾”斗争,农村和城市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以至于后来的“文化大革命”,带来十年动乱,十年的伤疤,用了几十年也没有完全医好。据此,有人意图对毛泽东做全面否定。早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里,毛泽东已经得到了客观的评价:“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毛泽东后期的错误,也是缘于他的理想主义信念。他对人类理想社会的追求的确是真诚的,尽管是失败的。大同世界,人人勤勉快乐,大家没有私心,共生共荣,这就是共产主义的远景浮现在老年的毛泽东心头的点点滴滴。于是他像年轻人一样***地掀起社会的造反运动,想从根本上颠覆这个与理想社会相距甚远的世界。但是他是一个卢梭式的人物,可是卢梭在文学和思想上受到后人景仰,而他却因此而备受诋毁。只有西方世界站起来为他说话,那个年代青年人的偶像除了存在主义的萨特,便是共产主义的毛泽东,连智商只有75的阿甘也知道从中国带回印有毛泽东头像的乒乓球拍以作纪念。而中国学者们依然用所谓的权力欲支配欲来歪曲毛泽东的追求,纵然深得西方文化精髓宽容和自由精神的浸染,他们不但不允许毛泽东向往理想社会,甚至都不许毛泽东喜欢鲁迅。

美国着名学者费正清在其名着《美国与中国》中说:“毛泽东号称不朽,可能主要是由于他力图粉碎自古统治阶级的传统。他对特权和城市官僚的种种弊病深怀朴素的反感。这种反感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敲响了警钟,触动了久远以来就有的感情;因为旧中国是世界上以上层阶级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一大典型。”可以说,对理想的追求造就了毛泽东,一个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毛泽东,一个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毛泽东,一个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的毛泽东。

对这样一位不以同志也不以主席相称,而纯粹以一名理想主义者身份出现的毛泽东,我愿意致以一个90度的鞠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抗日战争的观后感

全文共 673 字

+ 加入清单

夜已经很深了,可是我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我的思绪,仍沉浸在下午观看影片的一幕幕场景中……在我的眼前,浮现出了村民们顶烈日、冒严寒,辛辛苦苦造地雷的场景。我仿佛听见了村民们在高喊:“响了一个,又响了一个!”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群鬼子被地雷炸得鬼哭狼嚎、血肉横飞……

影片中有这样一段“顺口溜”:“鬼子少了咱就干,鬼子多了咱就转,躲在暗地打冷枪,埋好地雷远远看,鬼子挨炸又挨打,一个人影看不见”。这就是民兵们对付鬼子的最好办法。民兵们就是按照这种打法,和日本鬼子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战斗。在战斗中,村民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制造了许多地雷,有踏雷、拌雷、飞雷、子母雷、蝎子雷等等。其中最厉害的地雷,要数“天女散花”了。这可是村民石大爷苦思冥想发明和制造出来的。这种雷,只要人一踩上去就会爆炸,爆炸时石头飞上天,落下来就会砸死日本鬼子。鬼子虽然一次次的挨炸,但他们并不甘心。他们先用“探雷器”去探雷,然后把雷起出来。但民兵们也有办法对付他们。他们发明了“蝎子雷”。这种雷,当鬼子去起雷时,就会有一个小小的铁夹子蹦起来引爆地雷,把鬼子炸得魂飞魄散、屁滚尿流。

看了这部电影,使我了解了当年的抗日战争,了解了过去人民的智慧和抗日的艰苦。我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千千万万个抗日英雄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那些人民英雄的聪明才智和高尚品格,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里。我们从现在起,就要好好学习,学好本领,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将来建设好我们的国家。我们决不辜负先烈们的鲜血和希望,把我们的国家,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建设得更加美好!这部电影里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都让我铭记在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年观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有感

全文共 687 字

+ 加入清单

伟大的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是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伟大旗帜,是战胜困难、赢得胜利的力量源泉。我们一定要用伟大的长征精神涵养理想、固基浚源、补钙铸魂、厚植信念,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淬炼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铸就忠诚纯洁的坚强党性,发扬敢于胜利的革命风范,展现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在新的征程上续写新时代的崭新篇章。

红军长征这部壮丽史诗,青海也有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有理由为此感到光荣、骄傲和自豪。我们要大力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把伟大长征精神作为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强大动力,进一步开创青海各项工作新局面。要坚定革命理想信仰,切实增强“四个自信”。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青海大地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要坚决维护党的统一领导,自觉践行“四个意识”。保持听党话跟党走的革命信念,持续锤炼红心向党的忠诚品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要继承党的优良传统,筑牢青海精神高地。努力传承红色基因,不断把在高原大地上培育形成的“两弹一星”精神、“五个特别”的青藏高原精神、“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和玉树抗震救灾精神发扬光大,自觉担负起打造青海精神高地的使命,把青海各项工作做得更好,让全省人民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得更加富裕幸福。要围绕“四个扎扎实实”,推动具体举措落地见效。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视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努力把伟大的长征精神转化为前进的强大动力,不断开拓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