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挨打作文详细写(实用20篇)

导语:当地时间9日,美联航发生暴力拖拽乘客下飞机事件。据最新消息,①被打男子是越南裔②美联航要求该乘客下飞机原因,并非之前所说的超售机票,而是机组人员要求搭机。到底发生了啥?下面是开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浏览

4448

作文

885

详细解释

全文共 394 字

+ 加入清单

◎ 发达 fādá

(1) [advance;flourishing]∶[事物] 充分发展、兴盛

错把工业的发达当作精神的丰富

(2) [gain fame and fortune]∶旧指人发迹

(3) [develop]∶使充分发展

发达经济

◎ 发达 fādá

[developed;flourishing] [事物]已充分发展,各方面先进

发达国家

(1).兴盛;兴旺。 唐 萧颖士 《蓬池禊饮序》:“禊,逸礼也, 郑 风有之,盖取诸勾萌发达,阳景敷煦。” 元 高文秀 《襄阳会》第二折:“ 刘备 孤穷,未知何日发达。” 梁启超 《新民说》第二节:“自十六世纪以来(约三百年前), 欧洲 所以发达,世界所以进步,皆由民族主义所磅礴冲激而成。”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一:“在客籍中我们一姓比较发达,因而和 杨 姓便成了对立的形式。” 沉从文 《贵生》:“如今来在桥头开铺子,生意发达是很自然的。”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详细解释

全文共 359 字

+ 加入清单

◎ 抱负 bàofù

[aspiration;ambition] 志向;愿望

抱负不凡

反对君主制度的抱负

(1).手抱肩负。《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世无 周公 抱负之辅,恐危社稷。”《后汉书·儒林传序》:“四方之士……自是莫不抱负坟策,云会京师。” 宋 苏轼 《京师哭任遵圣》诗:“平生惟一子,抱负珠在掌。” 明 李东阳 《赠淑人孙母钱氏墓志铭》:“生五子六女,皆自抱负。”

(2).谓前后毗连。 唐 韩愈 《送汴州监军俱文珍序》:“左 淮 右 河 ,抱负 齐 楚 。”

(3).志向。 宋 楼钥 《绩溪县尉楼君墓志铭》:“念吾兄抱负不凡,不见於用。” 元 雅琥 《上执政四十韵》:“稻粱犹不足,抱负岂能伸?”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五章:“我们每个青年都有着雄伟的抱负,都热望着祖国的富强和个人有远大的前途。”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详细解释

全文共 254 字

+ 加入清单

◎ 俊俏 jùnqiào

[pretty and charming] [口]∶漂亮;美丽;容貌俊秀俏丽

美丽;漂亮。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扭捏着身子儿百般做作,来往向人前卖弄俊俏。”《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那公子俊俏庞儿,温存性儿,又是撒漫的手儿,幇衬的勤儿,与 十娘 一双两好,情投意合。”《红楼梦》第七回:“果然带来了个后生,比 宝玉 略瘦些,眉清目秀,粉面朱唇,身材俊俏,似更在 宝玉 之上。”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七章:“在搭衣服的绳子上挂着的笼子里,有两只俊俏的白玉鸟。”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详细解释

全文共 264 字

+ 加入清单

(1).猜疑之心。《管子·法法》:“上无固植,下有疑心。”《晋书·羊祜传》:“ 抗 ( 陆抗 )尝病, 祜 馈之药, 抗 服之无疑心。”《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 孙大嫂 道:‘ 施氏 知我赤贫来此,倘问这三百金从何而得,反生疑心。’”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霍女》:“再迟数刻,则君有疑心矣。”

(2).怀疑。《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小可每还疑心,不敢轻信。”《孽海花》第三四回:“他们面面相覷了一晌,疑心刚才的密谈被那人偷听了去,有意吟这几句诗来揶揄他们的。” 老舍 《女店员》第一幕:“你天天出去,妈妈能不疑心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详细解释

全文共 303 字

+ 加入清单

相合;彼此一致。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漾水》:“是以经云: 漾水 出 氐道县 ,东至 沮县 为 汉水 ,东南至 广魏 白水 ,诊其沿注,似与三説相符。” 宋 何薳 《春渚纪闻·丑年世科第》:“ 元丰 乙丑, 嘉甫 登乙科; 大观 己丑, 嘉甫 之兄 大成 中甲科; 重和 辛丑, 嘉甫 之弟 大受 復中乙科。此亦人事地理相符之异也。”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奇谑·宋兴亡》:“ 周 有太后在上,禪位于 宋 , 宋 亦有太后在上,归附于 元 ,何其事事相符,岂非报应之説耶?”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杂觚·集部传讹》:“而所引 马头娘 一段,弁以《搜神记》。及攷 晋 干寳 《搜神记》内载,迥不相符。”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详细解释

全文共 273 字

+ 加入清单

(1).特立;耸六。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诔碑》:“清词转而不穷,巧义出而卓立。” 唐 杜甫 《白盐山》诗:“卓立羣峰外,蟠根积水边。” 明 刘元卿 《贤奕编·闲钞上》:“ 南京 国子祭酒 陈敬宗 ,师道卓立,名重一时。”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顾使往昔以来,不事闭关,能与世界大势相接,思想为作,日趣于新,则今日方卓立宇内,无所愧逊於他邦。”

(2).独立,自立。 明 邵璨 《香囊记·逼试》:“勉以诗书,教育二子,如今幸得他卓立成人,但不知前程之事如何。” 明 杨柔胜 《玉环记·范张别皋》:“非痴非呆,不哑不聋,今当改过卓立。”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详细解释

全文共 312 字

+ 加入清单

◎ 缓慢 huǎnmàn

(1) [slow]∶徐缓;不敏捷

缓慢的前进

走路缓慢的人

(2) [laggard;delayed;tardy]∶怠慢

在建立一个健全的大陆防御实体方面一直十分缓慢

亦作“ 缓漫 ”。不迅速,迟缓。《书·舜典》“直而温,宽而栗” 唐 孔颖达 疏:“正直者失於太严,故令正直而温和;宽弘者失於缓慢,故令宽弘而庄栗。” 唐 皎然 《诗式·诗有六迷》:“以虚诞而为高古,以缓漫而为冲澹。”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二:“ 蔡襄 如少年女子,体态娇嬈,行步缓漫,多饰繁华。” 汪东 《法国革命史论》:“ 巴黎 市民,不耐议院举动之缓漫,大举围议院。” 巴金 《寒夜》二九:“母亲也看得出他在用缓慢的脚步走向死亡。”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我挨打了作文600字

全文共 685 字

+ 加入清单

成长的路上我们曾沐浴阳光,也曾经历风雨。我受过表扬也接受过批评,但让我最深刻的还是那件事。

记得有一天,我觉得老师讲课太唠叨于是悄悄地在课堂上跟同桌讲话,这个举动被老师发现了。李老师把我叫到门口,问我怎么回事?可是我对此事不屑一顾,还趾高气昂地抬起了头盯着老师,老师看我如此对待错误便生气了,告诉我要将此事告诉妈妈。“请家长!”这时我的内心有一道闪电划过,仿佛遭到雷劈似的顿时灰头土脸。

妈妈也是位老师,一向教导我应该尊敬老师,而且要知错就改。如果违反了规定,对我的惩罚让我都不敢想。

放学后,我迈着沉重的脚步往家里走,我心里忐忑不安,真的希望永远走不到家。但是我还是来到家门口,举起手轻轻地扣了一下门,内心沮丧到了极点,准备迎接“暴风雨的洗礼”。门开了,妈妈娇弱的身影出现在我面前,温柔地说:“枫,是累了吧!洗洗手来先吃饭。”这时我心想:“怎么回事,难道妈妈准备换一种教育方式来感化我,算了不想了,就这样蒙混过关吧!”但是不久一阵电话铃声就打破了此刻的宁静。妈妈急忙解下了围裙,按下了收听键。“您好,你是刘沛枫妈妈吗?……。”班主任的声音传入我耳际,妈妈一开始还是笑眯眯的,片刻后声音低沉,不停向老师道歉。

我低着头只顾扒饭,妈妈走过来,脸色变得阴沉起来,高声地说:“你给我过来!”我磨磨蹭蹭地走过去,我妈的声音变得怒吼起来:“你给我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我绞尽脑汁不停地狡辩。但是妈妈不听,最后竟拿起扫帚打了我一顿。这时我才感受到什么是心酸,我为自己的行为后悔不已,也记下了这次挨打的经历。

虽然成长的路上有辛酸,有痛苦,但这些经历会让我逐渐明白一些道理,成就更好的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详细解释

全文共 313 字

+ 加入清单

◎ 哀悼 āidào

[mourn sb.s death;bemoan;condole] 悲痛地悼念

哀悼死者

哀悼受害者

◎ 哀悼 āidào

[mourning;condolence] 为一个人的逝世而举行的纪念仪式

(1).悲痛地追念。 汉 蔡邕 《郭有道碑文》:“凡我四方同好之人,永怀哀悼,靡所寘念。”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 鉤弋夫人 ﹞葬 云陵 ,上哀悼之。” 宋 苏轼 《东坡志林·郗超出与桓温密谋书以解父》:“ 愔 后果哀悼成疾。”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刘海石》:“沧客哀悼,殆不能堪。”

(2).指悲痛追念的感情。 袁鹰 《悲欢·深深的怀念》:“﹝墓碑上﹞有的刻着‘红军烈士永垂不朽’,留下自己深沉的哀悼。”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详细解释

全文共 518 字

+ 加入清单

◎ 侵犯 qīnfàn

(1) [encroach on;infringe upon]∶侵凌触犯

侵犯骨肉

(2) [intrude into;invade]∶进犯

侵犯领土或主权

(1).侵凌触犯。《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丞相亦言 灌夫 通姦猾,侵细民,家累巨万,横恣 潁川 ,凌轢宗室,侵犯骨肉。”《南史·傅昭传》:“及 昭 至,有人夜见甲兵出,曰:‘ 傅公 善人,不可侵犯。’乃腾虚而去。” 毛泽东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在有些地方,他们在工作中犯了一些错误,例如:一方面排斥贫农入社,不照顾贫农的困难;另一方面又强迫富裕中农入社,侵犯他们的利益。”

(2).进犯。《汉书·王莽传中》:“ 莽 曰:‘ 降奴服于知 威侮五行,背畔四条,侵犯 西域 ,延及边垂,为元元害,辠当夷灭。’” 宋 岳飞 《奏郾城县并绛州垣曲县捷状》:“有番贼马军一千餘骑径来侵犯 郾城县 北 五里店 。”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解易占》:“ 噶尔丹 叛时,侵犯 乌阑布通 ,其势甚急。” 袁静 《伏虎记》第七回:“ 美国 财阀们的贪欲和侵略野心是无止境的,这次又发动侵犯 朝鲜 的战争。”

(3).抵触。《朱子语类》卷九四:“只是那一箇定理在此中截然不相侵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中国大阅兵时间及看点详细解读

全文共 1908 字

+ 加入清单

2015中国阅兵时间:2015年9月3日

2015中国大阅兵地点:北京天安门广场

2015中国大阅兵我们看什么?:亮点详解

200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国庆阅兵在北京举行。

中国阅兵安排

1949年-1959年

我国每年国庆都有阅兵。

1960年9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本着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决定改革国庆典礼制度,实行“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

1964年

国防部颁布的军队列条令中,首次出现阅兵条款。之后,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缘故及其他方面的原因,中国连续24年没有举行国庆阅兵。

1981年

根据邓小平的提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恢复阅兵。

1984年

国庆35周年时,举行了恢复阅兵后第一次大型的国庆阅兵。再接下来就重新回到了逢10年一次阅兵的规律,1999年建国50周年阅兵一次,2009年建国60周年阅兵一次。如果按照10年一大庆的规律,那么下次阅兵应该是在2019年举行。

中国今年大阅兵的消息终获确认。

昨日晚间,人民日报官方微信援引“占豪”微信文章称,早前,有日本媒体报道称,中国将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时举行阅兵式。对这一传言,当时有些半信半疑。最终,这一消息在北京“两会”上获得确认。据香港媒体1月24日报道,在北京“两会”22日晚的政务咨询会上,公安部副部长、北京公安局局长傅政华透露,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将在北京举行。据报,这是第一次有外国首脑出席的阅兵仪式。根据中国之前的声明,中俄领导人将参加彼此的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所以这次阅兵普京估计将出席。

而在25日的外交部例行发布会上,有记者问:中方今年将举办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庆祝活动。上述活动将在何时举行?将邀请哪些国家领导人出席?是否会举行阅兵仪式?外交部发言人当时回应称,中方将举行庆祝和纪念活动,目的是要让人们更好地牢记历史、珍爱和平。至于庆祝和纪念活动的具体时间和形式,包括邀请范围,目前没有消息可以发布。

人民日报官方微信援引“占豪”微信文章还分析道,从过去大阅兵的安排上看,这次大阅兵或是临时安排的一次阅兵,或是阅兵的相关制度有所改变。但不管是哪一种,这都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在非国庆节举行大规模阅兵,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也具有极强的政治意义。

文章指出今年举行大阅兵目的有四点:

一、展示中国军事实力。

军事实力是现代国家竞争的最后的硬实力,所有的国家博弈、经济竞争,终归需要军事实力作为支撑,否则就无法进行大国博弈,就只能当大国博弈的配角。

当前,大国博弈已经到深水区,大国之间可以妥协和腾挪的空间已越来越小。体现在具体的国际事件上,如美俄、欧俄因乌克兰问题撕破脸,再如在货币战层面各国互不相让等。在这种背景下,作为世界大棋局上的最重要棋手之一,是到了展示军事实力的时候了。

二、震慑日本,向世界宣示中国维持战后世界秩序的坚定决心。

近些年,在美国重返亚太遏制中国战略的支撑下,日本对华越来越猖狂,不但将中国领土钓鱼岛“国有化”,还试图否认历史,否认对华侵略,并有再次走向军国主义道路迹象。对于日本的猖狂表现,近几年美国采取了默认和支持的态度,美国甚至帮助日本解禁了集体自卫权。如果不出意外,日本将会进一步修改和平宪法,推动国家正常化。

这些动作表明,日本是在试图颠覆二战后的国际秩序,试图改变日本的战败国地位。

如何遏制这些疯狂企图?只能通过展示自己的军事能力,来向日本表明中国的态度和决心,让日本知道事关中国的战后秩序绝不容许改变,谁挑战事关中国的战后秩序,谁就是动中国的核心利益,谁就是中国的敌人,谁就要有心理准备接受中国的强烈反击。

此时大阅兵,中国就是向日本展示中国有这样的能力。中国是绝不会允许日本挑战关于中国的战后秩序。

三、向国人展示我军的军容、军貌、军心、军备,凝聚国人信心,增加自豪感。

反腐两年多,成果丰硕;整风两年多,成效显著。过去两三年,国家面貌有了一新的感觉,老百姓对政府的信心有了不小的提高。在这种背景下,需要一些提振人心的事件发生,来提升国人的凝聚力,增加自豪感。

四、向腐败分子展示,除了纪委、政法系统这两个“刀把子”外,解放军这个“刀把子”也牢牢地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

有了纪委这个党的“刀把子”,政法系统、军队这两把国家的“刀把子”,三把刀就能形成合力,就能稳住国家大局,扫除国家蛀虫,震慑腐败分子,就能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保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得以实现。

YJBYS作文

2015年北京大阅兵放假通知

2015年9月3日大阅兵放假安排通知

2015年9月3日抗战胜利日阅兵安排时间表

2015年中秋节放假安排:9月26日9月27日放假两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详细解释

全文共 1057 字

+ 加入清单

◎ 出处 chūchǔ

[take up the pose and go into retirement] [古]出任及退隐

◎ 出处 chūchù

(1) [source]∶典故、成语、资料、引语或说法的原始作品

今人解杜诗,但寻出处。—— 陆游《老学庵笔记》

画卷的年代和出处

(2) [authorship]∶指文学作品素材的来源

(1).谓出仕和隐退。 汉 蔡邕 《荐皇甫规表》:“修身力行,忠亮阐著,出处抱义,皦然不污。” 唐 韩愈 《与崔群书》:“无入而不自得,乐天知命者,固前修之所以御外物者也。况足下度越此等百千辈,岂以出处近远累其灵臺邪!”《古今小说·葛令公生遣弄珠儿》:“ 萧何 治狱为 秦 吏, 韩信 曾官执戟郎。蠖屈龙腾皆运会,男儿出处又何常。”

(2).行进和静止。 宋 梅尧臣 《翠羽辞》:“ 秦 女乘鸞遗翠羽,落在人间与风舞。风休不归谁作主,此郎拾取妆金缕。郎家主妇爱且怜,繫向裙腰同出处。” 宋 陆游 《雨复作自近村归》诗:“可怜鳩取招麾速,谁似云知出处齐。”

(1).词语、典故等的来源和根据。《魏书·儒林传·李业兴》:“ 异 曰:‘圆方之説,经典无文,何以怪方?’ 业兴 曰:‘圆方之言,出处甚明,卿自不见。’”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晋 张望 诗曰‘愁来不可割’,此‘割愁’二字出处也。”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诗法》:“作诗用虚字,殊不佳。中两联填满方好。出处纔使 唐 已下事,便不古。”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德言工容’不是我瞎编,是圣人说的,有出处。”

(2).源头。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 徐广 《史记音义》曰:‘ 黽 或作 彭 , 穀水 出处也。’”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然 河 之本源,未见出处。”

(3).产地;来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人》:“有术人携一榼,榼中藏小人……至 掖 , 掖 宰索榼入署,细审小人出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有一天,来了一个人,买了几件鼻烟壶、手鐲之类,又买了一掛朝珠,还的价钱,实在内行;批评东西的毛病,説那东西的出处,着实是个行家。” 许地山 《美底牢狱》:“我想所有美丽的东西,只能让它们散布在各处,我们只能在它们底出处爱它们。”

(4).出路;出去的地方。 梁斌 《播火记》第一卷十五:“﹝ 李霜泗 ﹞平静下来,慢搭搭地说:‘可是,去,也有好处,将来有了个出处。’” 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澄河边上》:“ 澄河 不太深,主要是下暴雨水来得太急,开一点口子,水一有了出处,流头就缓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详细解释

全文共 638 字

+ 加入清单

(1).仰望;瞻望。《周髀算经》卷下:“立八尺表,以绳繫表颠,希望北极中大星。”

(2).谓揣测别人的意图而加以迎合。《后汉书·李固传》:“初, 顺帝 时所除官,多不以次,及 固 在事,奏免百餘人。此等既怨,又希望 冀 旨,遂共作飞章虚诬 固 罪。”《续资治通鉴·宋仁宗至和元年》:“ 洙 常希望上旨,以意裁定。”

(3).盼着出现某种情况或达到某种目的。《后汉书·班固传》:“﹝ 匈奴 ﹞徒以畏 汉 威灵,逼惮南虏,故希望报命,以安其离叛。” 唐 韩愈 《后廿九日复上书》:“其所求进见之士,虽不足以希望盛德,至比於百执事,岂尽出其下哉!” 毛泽东 《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题辞》:“希望有更多的好作品出世。”

(4).欲望。《宋书·殷孝祖传》:“国乱朝危,宜立长主……而羣小相煽,构造无端,贪利幼弱,竞怀希望。”《百喻经·贫儿欲与富者等财物喻》:“心有希望,常怀不足。” 宋 朱熹 《庚子应诏封事》:“债负既足,则又生希望,愈肆诛求。”

(5).指美好的愿望或理想。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随感录》:“ 波兰 , 印度 ,文籍较多, 中国 人说起他的也最多;我也留心最早,却很替他们抱着希望。” 巴金 《死去的太阳》十四:“他那时候充满着希望,怀着无限的热诚。”

(6).指愿望或理想所寄托的对象。 鲁迅 《南腔北调集·答杨邨人先生公开信的公开信》:“它还年青,它还存在,希望正在将来。” 邓小平 《为全国青少年科技创作展览会题词》:“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科学的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详细解释

全文共 462 字

+ 加入清单

1.技能,本事。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琵琶》:“ 段 奏曰:‘且请 昆仑 弹一调。’及弹,师曰:‘本领何杂,兼带邪声。’”《朱子全书》卷十二:“问 管仲 小器。曰:只为他本领浅,只做得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之功。”《红楼梦》第二回:“ 雨村 最赞这 冷子兴 是个有作为大本领的人。” 沙汀 《在其香居茶馆里》:“他是主任的重要助手,虽然并无多少才干,惟一的本领就是毫无顾忌。”

2.主旨,要领。《朱子语类》卷十二:“人之为学,千头万绪,岂可无本领。”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若泥文逐句,不识本领,即支离决裂,工夫都无下落。”

3.指主要的,要紧的。《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功名二字,是俺本领前程,不索贤卿忧虑。”

4.本源,根本。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楚汉魏六朝下》:“《雪浪斋日记》云:‘昔人有言:《文选》烂,秀才半。正为《文选》中事多,可作本领尔。’”《朱子全书》卷十二:“本领若是,事事发出来皆是;本领若不是,事事皆不是也。”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一》:“读书万卷,下笔有神,此作诗之本领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详细解释

全文共 1056 字

+ 加入清单

(1).寂寞冷落;凋零。《楚辞·远游》:“山萧条而无兽兮,野寂漠其无人。”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 宋 王安石 《离鄞至菁江东望》诗:“村落萧条夜气生,侧身东望一伤情。” 叶圣陶 《我们的骄傲》:“要是没有窗外繁密的竹枝,那个房间真太萧条了。”

(2).指政治、经济等不景气;衰微;衰退。 三国 魏 曹植 《卞太后诔》:“皇室萧条,羽檄四布,百姓欷歔,婴儿号慕,若丧考妣,天下縞素。”《南史·齐豫章文献王嶷传》:“旧 楚 萧条,仍岁多故,政荒人散,实须缉理。”《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 赵太学 是个书生,不会经营家务,家事日渐萧条。” 曹禺 《日出》第二幕:“你难道不知道现在市面萧条,经济恐慌?”

(3).疏散;稀疏。 汉 扬雄 《羽猎赋》:“羡漫半散,萧条数千里外。” 五代 张泌 《边上》诗:“山河惨淡关城闭,人物萧条市井空。” 宋 陆游 《登灌口庙东大楼观岷江雪山》诗:“白髮萧条吹北风,手持巵酒酹江中。” 元 虞集 《画鹤》诗:“ 薛公 少保昔画鹤,毛羽萧条向寥廓。” 郁达夫 《蜃楼》:“大约是因为一年将尽了,游客萧条。”

(4).匮乏。 元 无名氏 《鸳鸯被》楔子:“争奈囊底萧条,盘缠缺少。”《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但阿姊千里间关,同郎君远去,囊篋萧条,曾无约束,此乃吾等之事,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一:“黄金已尽,囊槖萧条。”

(5).犹逍遥。闲逸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明帝 问 周伯仁 :‘卿自谓何如 庾元规 ?’对曰:‘萧条方外, 亮 不如臣;从容廊庙,臣不如 亮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抚军问 孙兴公 :‘卿自谓何如?’曰:‘下官才能所经,悉不如诸贤。至於斟酌时宣,笼罩当世,亦多所不及。然以不才,时復託怀玄胜,远咏 老 庄 ,萧条高寄,不与时务经怀,自谓此心无所与让也。’”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槟榔》:“﹝ 俞益期 与 韩康伯 牋曰:﹞步其林,则寥朗,庇其阴,则萧条,信可以长吟,可以远想矣。”

(6).消瘦貌。 明 唐寅 《题画白乐天》诗:“ 苏州 刺史 白尚书 ,病骨萧条酒盏疏。”

(7).简陋。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时进士团所由辈数十人,见 逢 ( 薛逢 )行李萧条。” 清 周亮工 《送朱静一还九华》诗:“萧条襆被好容颜,七十怀人涉远山。” 丁玲 《团聚》:“她看见这萧条的行旅时,暗暗的惊诧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详细解释

全文共 265 字

+ 加入清单

◎ 烦闷 fánmèn

[be unhappy;be comfortable] 心里厌烦而郁闷;不畅快

心情郁闷不畅快。 晋 葛洪 《抱朴子·极言》:“齐服一药,而或昏瞑烦闷者,非毒烈之有爱憎也。”《敦煌变文集·八相变》:“是时 摩耶夫人 梦想有孕,月满将充。宫中烦闷而愁怨,遂伴嬪妃游后苑。”《红楼梦》第二二回:“想到此处,甚觉烦闷,大有悲戚之感。” 鲁迅 《后记》引 微知 《从与说起》:“这时 中国 青年外感外侮的压迫,内受政治的刺激,失望与烦闷,为了要求光明的出路,各种新思潮,遂受青年热烈的拥护,使文学革命建了伟大的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详细解释

全文共 210 字

+ 加入清单

解释】:颐指:动下巴示意,指挥别人;气使:用神情气色支使人。不说话而用面部表示表情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指挥别人的傲慢态度。

【出自】:《汉书·贡禹传》:“家富势足,目指气使。”《资治通鉴·唐纪·昭宣帝天佑二年》:“见朝士,皆颐指气使,旁若无人。”

【示例】:他~,心狠手辣。

◎林平《从夏三虫说开去》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盛气凌人、趾高气扬、神气活现

【反义词】:唯唯诺诺、低三下四、奴颜婢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详细解释

全文共 331 字

+ 加入清单

(1).放纵不驯之心。犹野性。《左传·宣公四年》:“谚曰:‘狼子野心。’”《文选·丘迟》:“唯北 狄 野心,倔强沙塞之间,欲延岁月之命耳。” 李周翰 注:“野心,如野兽之心。”《西游记》第四三回:“这妖精已是降了,却只是野心不定。”

(2).多指对权势名利等过分的贪欲。《淮南子·主术训》:“故有野心者不可便借势;有愚质者不可与利器。” 黄远庸 《最近之政局》:“而野心以谋我者,乃大倡列国会议处分 中国 之説。”

(3).指闲散恬淡的性情。《宋书·王僧达传》:“尔时敕亡从兄 僧绰 宣见留之旨。闇疾寡任,野心素积,仍附启苦乞且旋任。” 唐 钱起 《岁暇题茅茨》诗:“谷口逃名客,归来遂野心。” 元 仇远 《书与士瞻上人》诗之三:“野心直与閒云似,却笑孤云出岫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小学学生必备冬天的主要详细描写日记

全文共 659 字

+ 加入清单

风呼呼的敲打着门前的窗,我轻轻地推开。听见它正与我打着招呼“呼,早上好呀!”说完便乘上了红色巴士飞到了各处。

好奇的我,为了寻找答案,把眼睛给摘了下来装在了车上。巴士飞呀,飞!来到了鸟儿的家园,瞧!那些鸟儿真可爱——一边搭着窝还一边吹起了“滴滴答答”的口哨。这时,寒风从巴士上走了出来,咦!它这是要干什么?

我的眼睛好奇的望着它,原来是给小鸟送消息了;“呼,鸟儿鸟儿,要过冬了,你们可要待在自己的小屋里呀。别出去四处溜达了。看,鸟宝宝是不是被坚硬的树枝给“画了图画”,这次听我的,在家里好好养伤吧······”寒风唠叨了一阵,才准备离开。不过这时,它抖了抖裤兜——创可贴先生从那儿跑了出来,不一会儿,又踮起脚尖跳在了鸟宝宝柔润的翅膀上。

寒风乘着巴士飞走了。

“加油!加油!”只听,小蚂蚁军团们扛着粮食正迈着步子向前方走去。寒风一见,决定帮帮这群小家伙。“呼呼!呼呼——”小蚂蚁纷纷飘到了营地了,奇怪,我们怎么飞起来了?粮食呢?嘿!在那儿呢——一堆的水果大米都落在了家门前的草地上。这时,寒风也随着过来了。小蚂蚁这才晓得是寒风把它们吹了回家,便淘气的说:“寒风,谢谢你!”“客气,你们可要注意身体呀,要过冬了,我也要去通知其它好伙伴,再见!”

寒风飘到了巴士前,正准备抬起脚,咦!不对呀,怎么车上有双会一眨一眨的眼睛呀?过去瞧瞧。寒风敲了敲脑袋瓜,又走向了我的眼睛。“唉,这眼睛也快冻的不行了,还是赶紧送它回家吧,这准是刚才那个小姑娘干的事!”

“咚咚咚!”我的眼睛回来了。我挥了挥手,告别了寒风,它又忙去了!这家伙可忙呀,忙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详细解释

全文共 399 字

+ 加入清单

◎ 安宁 ānníng

(1) [peace;tranguility]∶秩序正常,没有骚扰

(2) [calm;composed;free from worry]∶心情安定、平静

(1).安定,太平。《诗·小雅·常棣》:“丧乱既平,既安且寧。”《庄子·天下》:“愿天下之安寧,以活民命。” 汉 枚乘 《七发》:“今时天下安寧,四宇和平。” 唐 韩愈 《举韩泰自代状》:“官吏惩惧,不敢为非,百姓安寧,并得其所。” 明 黄元吉 《流星马》第四折:“文官每按四时调和鼎鼐,武将每定八方威镇华夷,则愿的千千年社稷安寧。” 阮章竞 《送别》诗:“不把狗们杀干净,千年万代都不安宁。”

(2).康宁,安康。 唐 白居易 《蜀路石妇》诗:“其夫有父母,老病不安寧。”《再生缘》第二一回:“合府相逢多欢悦,圣躬痊愈免耽惊……且説内宫皇太后,圣躬自此渐安寧。”柳子戏《孙安动本》第四场:“品级台前三叩首,臣问万岁驾安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挨打作文400字

全文共 422 字

+ 加入清单

“你个小东西!竟然把房间玩得这么乱,知不知道我每次收拾有多累?……”斥声从我的房间传来。我手里拿着一个玩具,站在沙发前,不敢吭声,两颗圆溜溜的眼睛看着妈妈。希望妈妈的火气不要上升,不然,我今天可没有好果子吃了。

妈妈骂着骂着,就四下张望,她突然看了看自己的手,然后走到我面前,板着脸,高高扬起手,“啪”一声扇到我脸上。我只觉得世界空荡荡的,只有我一人,头很昏,就一下子倒在沙发上。妈妈似乎觉得还不过瘾,继续找更厉害的“武器”。她提起我沉甸甸的书包,用力砸在我的腰上,书包像一个巨大的石头,一次次重重地砸在我身上。“啊!”我忍不住大叫道。我抓紧沙发,想让痛苦快消除。妈妈越打越疯狂,用脚踢向我的脚,一阵痛感从脚上钻进了我的心里。这时,我好想到医院鉴定一下血型,看看我是不是她亲生的。妈妈大吼道:“快把东西收好。”可我还是一动不动,不愿意在妈妈面前服软。妈妈也知道我的脾气,觉得很无奈,就走开了。

等我确定妈妈走开了,就带着沉重的脚步把玩具归回原处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