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窗外写景作文10篇 作文指导教学(20篇)

浏览

4101

作文

37

三年级写景作文秋天的图画指导

全文共 1191 字

+ 加入清单

一、审题:

1、描写的图画必须与秋天有关。

2、图画可以是从别处选取来的,也可以是自己画出来的。

3、要表达自己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二、选材

天空:秋高气爽、天高云淡

田野:庄稼丰收、农民忙碌

果园:瓜果成熟、芳香四溢

落叶:随风飘落、翩翩起舞

秋雨:秋雨绵绵如烟如雾

动物:大雁南飞、松鼠储粮

小孩:游玩嬉戏帮忙丰收

三、写作方法:

1.认真观察。

(1)看人。根据人物的动作、神态确定他们在干什么,根据衣着相貌弄清人物的年龄、身份等。

(2)看景。看都有哪些景物,哪些是我们熟悉的,哪些值得我们写,哪些富有秋天的特征。

(3)看物。图画中的事物和人物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有什么关系。

2.按空间顺序写。或由远及近,或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或从整体到局部。

3.适当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4.动用五官。

只用一种感官来写景物,描写难免单调,读起来不过瘾。如果五官能来个全家总动员,将我们看到的、

听到的、闻到的、尝到的、感受到的尽可能多地写下来,那读的人就像是亲身体验一样。

例:《秋天的图画》看到的:树叶、田野、果园以及一些小动物忙碌的场景。其中不乏秋天的色彩,有黄色的银杏叶、红

色的枫叶、金黄的田野、各色的菊花。听到的:风吹树叶“唰唰”的声音感受到的: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到来。闻到的:各种水果的甜香。

四、构思

1、拟题

以描写的主要事物拟题。如《雁儿高高飞》《一场落叶雨》《水果喷香》

以对秋天的情感拟题。如《快乐秋游》《我爱秋天》《赞美秋天》

2.开头:开门见山,点明题目。

例:①一场落叶雨之后,秋姑娘来到人间,大自然一派丰收、喜庆的景象,不过最热闹的还得是那香

甜四溢的果园。(《秋天的果园》)

②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迎来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真美啊,像一幅幅多彩的图画。(《美丽的秋天》)

3.中间:抓住秋天景色的几个特征来写。

截取富有秋天特征的几处景物或人物的活动场面来写。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对景物的形状、姿态、

色彩、声音等各方面进行观察、比较,选取其最具特征的方面来写,按照一定的顺序,适当运用比喻、

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4.总结自己对秋景的切身感受。

例:①啊,多美的秋天啊!我爱你,秋天!(《我爱秋天》)

②秋天,美丽的秋天,让我们为你献上最热情的赞美吧!(《赞美秋天》)

五、拟题纲

写的时候要注意:要将哪些内容写进去,分成几段?最好是每一段有一个大意。你可以拟一个提纲。

例如:题目:秋天的图画

第一段开头可以开门见山,点明题目。第二段可以写果园

1、水果都成熟了。

2、那红彤彤的苹果像个害羞的小姑娘

3、石榴大大方方的挂在枝头大笑,露出了

4、柿子就像一盏盏

5、一串串葡萄

6、一个个鸭梨

7、颗颗枣儿第三段可以写田野:

1、那稻田里,的稻谷,随着风翻起了??农民伯伯们来到了田里,他们背着??扛着??

2、菜地里,

第四段:结尾点题,抒发情感

这真是一幅五彩缤纷的秋色图啊!

六、佳作赏析(略)

[三年级写景作文秋天的图画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写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作文教学指导

全文共 2744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训练:写自己熟悉,最动情东西

教学目的:1.了解写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的意义;

2.要写具体,写出情意。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内容:写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

教学过程:

1.指导阅读教材,抓住内容要点。

2.组织讨论。(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发言。)

(1)为什么要从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写起?(对举手发言的同学热情鼓励)

因为有内容可写,而且能写得具体、生动、有感情。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是自己所亲身经历的,有真体验,真感受,能写得见人见物见精神,能绘声绘色,生动描述。文学是脱离不开一个人的实际生活经历的,即使是作家,也只有写他们最熟悉的事物,才能写出好作品来,我们写文章也是如此。

(2)怎样写好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

要善于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用心感受。一件细微的小事,一句动人的话语,一个细致的动作,一处独具特色的景物,都能引起人们的某种感受,成为写作的契机和切入点。要有再现客观事物和表现主观情意的能力,所谓再现客观事物,就是把所见所闻的客观事物,如实地再现出来,形象地描绘人物和事物的状貌,清楚顺畅地表述人物的经历或事情发生的过程,让读者也有所感知。表现主观情意,就是要写出自己的感情和思想、意旨。凡是优秀作品,都是感于物而动于情的有感而发之作。文章不是无情物,人们说,没有情意的作品好像是泥胎、木偶、纸花,这是不无道理的。

3.例文借鉴。

下面选两篇初一同学的作文供参考。这两篇作文,一篇写同学,一篇写老师。两篇文章都是写熟悉的事、动情的事,不仅写得具体,而且写出了情意。类似文章中的事,在我们的生活中都会遇到,我们不也可以写出来,而且也能写好吗?

例文一

我的新朋友

从小学走人中学,我告别了旧时的伙伴,走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初一(3)班。这个新组成的集体对我来讲是那么陌生。这里都是新的老师、新的同学,使我感到十分生疏和寂寞。

9月1日参加完开学典礼,我们便回到班里坐着听班主任曹老师说事情。一会儿,曹教师说:“下面你们抄一下课程表。”我忽然一惊,哎呀,我忘记带纸和笔了!报到那天老师还提醒我们了呢,可是我还是忘记了。不抄课表,怎么知道上什么课呢?我想着,汗珠慢慢顺着我的脸颊往下流。“怎么了?没带纸?”我被一声细小的声音从失望中拉了回来。我一看,说话的是我的同桌。

“嗯!”我无可奈何地点了点头。她听了马上从她那漂亮精致的小笔记本上撕下了纸,又从铅笔盒中拿出一枚圆珠笔:“给你。”我惊讶地望着她:我们并未相识,我感激地对她点了点头,并且说了声:“谢谢!”就这样,我对我的同桌——那位热心帮助我,而我又不知道她姓名的小女孩产生了好感。开学两天了,这两天中,我跟我的同桌交上了朋友。

第一天上课时,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我坐在最后一排往前看,总是模模糊糊的,很多字都看不清。这回我又着急了:这可是笔记啊!我抄不下来,回去怎么复习啊!我不禁扭头看了看我的同桌,她正低着头专心致志地写着。这可怎么办?我又扭回了头。突然,一个写着工工整整的字的本子,推到了我的面前。我一扭头,又是她!那个梳着长辫子,文文静静的女孩。我心中充满感激地抄完了笔记,把本还给了她。下了课,我对她说道谢的话,她却说:“谢什么,我们是同桌。交个朋友吧!”我非常愿意,满口答应了。这样,我们两个就成了新班级里的新朋友。我们彼此介绍后,我也知道了她的名字——李伊娜。

我为我能有这样一个好伙伴而高兴。我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彼此间的帮助会更多,我们彼此间的友谊会更深厚。(张扬)

讨论:

1.在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这篇文章写的“小事”吗?

(提示:从各个方面想想,尽量回忆印象深的触动自己的一些事。)

2.你准备怎样把它写出来?

(提示:想到了一些事后,确定自己要写的一件或几件事。想清楚具体情景。整体把握事情的过程,当时自己的情况,对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把要描述的地方捕捉住,就像这篇文章所写的那样。将客观事物和主观情意结合起来,写出来的事情才有动人之处。

例文二

一位老师

你见过这样一位老师吗?她总是习惯地双手背在身后,出现在教室里。不瞒你说,这位被同学们称为不像“老师”的英语老师,是与我们初一新生——同人校,刚刚开始教书生涯的汪老师哩。

汪老师她真有趣。上课时像个朋友,下课时像个伙伴。在我们班同学的眼里,她可真不像个“老师”。不信,你们看——

“小皮球,香焦梨,玛莉开花二十一……”,在我们女生跳皮筋的行列中总少不了她——那个笑得最开心,跳得最来劲的大朋友。别看她比我们大八九岁,可不仔细看,一点也看不出来,她竟是个老师。

“汪老师,您怎么分到学校来了?”“怎么,不欢迎?”她像朋友一样跟我们谈到她的同学大多数分在外企行业,不少出了国……然而她却选择了当教师这一行业。“我喜欢英语,得益于初一老师的启蒙,在最重要的基础学习阶级,老师为我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那时起,我就暗暗下定决心,要像我的老师那样,做一名好老师。”汪老师真诚地说。

说我们的汪老师不像个“老师”,你可别以为她光跟我们玩,谈起教学,她的“花招”可多了。听录音,看录相,唱英文歌曲,用英文给我们讲故事,组织我们演简短的英文小品,还给我们布置英语口语作业,……为了鼓励我们多说爱说,她还专门设置了红、白牌,像足球比赛上的裁判员一样,红的以示表扬,白的以示批评……现在,我们班同学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可高了,期中考试,我们班的英语成绩在全年级名列第一(汪老师只教我们一个班),汪老师高兴得两个晚上没睡好觉,这不能不说我们汪老师教学有方吧!

有一次,我的英语考试成绩不够理想,心里非常难过,——连几天都闷闷不乐的。作业本发下来,只见里面夹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一直认为你是一个好学生,上课发言积极,发音也很准,这次没考好,一定有什么原因,让我们一起找找问题的所在,好吗?你的大朋友

这张纸条像一股春风温暖着我的心,现在我把它贴在我的日记本上,作为动力,催促我上进,勉励我向前……经过汪老师的不断帮助,和我不断的努力,我的英语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

说起这位不像“老师”的老师,话儿没个完,不过,我想,说到这里,你一定了解我们的汪老师了吧?你说她像不像个“老师”?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杨思晴)

讨论:

这篇文章写的一位老师,为什么给我们的印象深?

(提示:这位同学写出了这位老师的特点。他选择了这位老师几件突出的事:和同学一起跳皮筋;教学的“花招”;关怀自己、写纸条沟通思想等。这些都是自己熟悉的动情的事。作者没有笼统的、空洞的叙述,写的都是具体的情景,有老师的动态、言谈以及内心独白,因而这位教师的形象,活脱脱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作者把自己的独特感受表达了出来,(在文章中处处可以读到表达这种感受的语句。)这种感受也传染给了读者。文章末尾问道: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自然也就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作文指导课的教学反思范文

全文共 2831 字

+ 加入清单

清远市xxxx镇回澜初级中学 白xx

我从教22年,上过无数次的公开课,随着岁月的流逝,很多公开课的情景都在脑海中渐渐淡忘,但惟独那节感人的公开课至今让我难忘,让我记忆忧新,让我感悟至深,《作文指导课——感受母爱体验真情》的教学反思

那是在2013年6月学校在迎接区教研室教育教研课题检查工作会上,我被学校推荐上一节公开课。我上的是一节《作文指导课——感受母爱·体验真情》。

在课堂上,我首先播放《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歌,让学生听着悠扬、深沉的旋律时,情不自禁地想起给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给予我们无私的爱的——亲爱的母亲。接着引导学生学习一个表现妈妈唠叨的片段和一篇范文《母亲,你是我一生的感动》,让学生明白“善于观察生活,体会母爱”,“选取细节材料,凸现情境”。让学生善于观察母亲,发现母爱,可以选取日常小事,选取感人的情节来写,写出自己真实的,独特的感受,写出生活化的作文。然后进入“说真话、诉真情”的环节,师生共诉心声,互说母爱。

我在深沉、优美的旋律中,向学生说起一段“我与母亲”的故事: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2004年10月8日的一天,天阴沉沉的,闪着电,响着雷,下着大雨,天地间朦胧一片。我心情沉重地站在市人医四楼的手术室外面的走廊上,听着令人心烦的雨声和令人心寒的雷声,泪水早已爬满了脸庞,望着一直亮着灯紧闭着的手术室的门,我心如刀绞,我的母亲正躺在里面做手术。

前几天,当医生神情严肃地告诉我:母亲得了晚期癌症时,我顿时如晴天霹雳,脑海一片空白。我不愿相信这是真的,但事实就是事实,一大叠白花花的检查化验单就像恶魔一样在眼前晃动,令人发悚。我只好强忍悲痛,陪着母亲做好各种手术前准备。今天早上,我含着泪水和家人依依不舍地把母亲推进了手术室……我清楚地记得:母亲在进手术室前,苍白的脸上仍然露出慈祥的笑容,用消瘦的手拭去我脸上的泪水,安慰我说:“傻孩子,哭什么,妈妈是迟早要走的,你可要照顾好婷儿,当心身体,上班开车小心一点,你要坚强,知道吗?……”听着母亲关怀的话语,我更泣不成声了。

窗外的雨哗啦哗啦地下个不停,雨点打在走廊的窗户玻璃上,“霹啪”作响,风更猛了,电更闪了,雷更响了。那一阵阵的闪电声、雷声好象鞭子一样抽打在我身上,让我的心揪得紧紧的,感到一阵阵的痛楚。这时,我耳边响起医生的话语,医生在母亲进手术室时悄悄地对我说:“你母亲年纪已大,身体很虚弱,出现较严重的贫血,在手术中需要输血,如果在手术中大量失血,可能会……”我望着窗外灰蒙蒙的一片,泪水更是无声地簌簌落下。丈夫走过来拥着我的肩,他明白我的心情,但我再也忍不住了,伏在丈夫的肩上放声痛哭起来……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我一定会早点让母亲去检查身体,不再说是工作忙;假如时光可以倒流,我一定会常常回家看看,陪陪母亲,一起吃饭,一起聊天;假如时光可以倒流,我一定会好好孝顺母亲,尽管她一直唠叨我,不理解我;假如时光可以倒流,我……可是,“子欲养时,亲不在”。想到这一切,我内心充满了愧疚感,心里更是一阵阵的隐隐作痛。但我仍在默默地祈祷着,希望能有奇迹出现……

中午时分,下了一个早上的雨终于停了,阴霾消散了,天空明朗了,雨后的空气显得格外清新,天空上还出现了一道彩虹。我和家人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一些,我想:也许,上帝被我的诚心与孝心感动了,奇迹会出现……果然,一直亮了四个多小时的手术室的灯熄灭了,紧闭着的门打开了,医生带着欣慰的笑容走了出来……

我母亲现在健康地生活着,她用坚强的意志和浓浓的亲情战胜了病魔,幸福地生活着,但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忘不了生命中那一次的“痛”。

痛苦启发了我,它让我深深地感受到:请珍惜眼前人!

我很有感情地朗读着,念到动情处,自己也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在老师深情的朗读中,他们也被感动了,他们也许也想起了自己挚爱的母亲,有的眼眶红了,有的在偷偷地抹眼泪……透过泪眼,我看到在听课的领导和老师也在悄悄地抹眼泪……是的,人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亲情,最打动人心的莫过于真情。在我的带动下,很多同学纷纷站起来,说出自己感受母爱的故事,说到动情处,有的还哽咽着说下去,许多同学听着听着,都感动不已,流下真情的热泪,有的还伏在桌上抽泣……顿时,课堂上被一种浓浓的亲情,浓浓的真情笼罩着……同学们都坦开心胸,满怀深情地说着自己感受母爱的故事……

我在下课前进行小结:这次和同学们一起重温了母亲伟大无私的爱。我有一种感觉,就是发现你们突然长大了,懂事了,你们懂得了母亲。就让我们从感受母爱,体会母爱开始,去感受来自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爱,从而爱我们身边的人,爱我们的生活,感受生活,写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吧!希望同学们都能在作文中流露真情,在生活中学做真人。

最后,我还布置课外作业:

1、在生活中理解母亲,关心母亲,热爱母亲。

2、课外给母亲打个电话,问候一声或回家时为母亲做一件小事,体会母亲的反映。

3、用心观察、感受母亲爱你的细节,通过语言、动作等多样化的描写,以“母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到写人记事的作文的写作技巧,还学到做人的道理,我让他们明白到:在作文中流露真情,在生活中学做真人。这节课得到评估小组专家领导们的一致好评。上完这节课后,我发现收获颇丰。我欣喜地看到,同学们的写作劲头高了,不再一提作文就头痛,他们学会观察生活,关注生活,体验生活,写出生活化的作文,表现出自己真切的体验,独特的感受。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不再是干巴巴的,空洞无物,脱离了假而空的作文套路。更让人惊喜的是,我发现整个班级的学风、班风比以前更好了,同学之间更团结友爱,相处更融洽和睦了,更真诚待人了。他们学习的劲头更高了,他们都想拿好成绩去回报父母,感恩父母。学生学会了关心他人,爱身边的人,学会感恩。

我深深地明白:这节作文课不仅让学生学到写作的技巧,还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俗话说得好:作文如做人。正如陶行知爷爷说的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这节公开课,让我感触很深。“授业以解惑,传道以明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教师的天职。我们做老师的不仅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更教给学生“走路”的技巧。还有,我感到很欣慰,我校语文市科研课题《初中生作文生活化的探索与研究》已取得成效,这节公开课也是我校市科研课题《初中生作文生活化的探索与研究》取得成果的一个侧面反映。我课题组达到了预期效果:让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生活,体验生活,写出生活化的作文,达到“用我口说我心,用我手写我心”的作文境界。这给我很大的鼓舞,给了我继续课题探索研究的信心。我校市科研课题《初中生作文生活化的探索与研究》已在2007年4月成功结题,取得的成果也受到县、市验收小组领导的高度评价,我愿乘着这股“风”,继续探索研究下去。(我校已把该课题申报省立项)作文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让学生写出更多生活化的作文,悟出更多做人的道理

[关于作文指导课的教学反思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考作文指导:写景抒情开篇法

全文共 271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写景抒情开篇法,文章以作者抒发自己的情感作文开篇,以情感人,可以激起读者在思想上、感情上的共鸣。

使用这种方法应注意:

1、抒情要有真情实感,不要无病呻吟。

2、抒情要与全文的感情基调一致,与文章的情景吻合。

3、拟人、比喻、反复修辞皆可作为抒情的手段,可以在开篇中恰当运用。

例文:

冬夜

冬天的夜晚,大街显得冷清而美丽。一排排的路灯,像一串串耀眼的珍珠项链;白垲垲的雪地在路灯下闪闪发亮,散发出柔和的光。

我爱星星

每当夜幕降临,那深蓝的帷幕上缀满了一颗颗闪闪发光的“宝石”,像一双双智慧的眼睛,不停的闪动,那就是月亮妈妈的无数的孩子——满天的星星。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小学生写景作文方法指导

全文共 908 字

+ 加入清单

写景物,表现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地域风貌,赞美祖国的壮丽山河和大自然的奇妙,是记叙文的又一个重要类型。写景的记叙文有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小学生写景作文方法指导,欢迎大家查看。

首先,景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景物指提供人观赏的风景、建筑等;广义的景物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即自然环境和身会环境。换句话说,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风光、建筑物、动物、植物等事物的描写,所描写的景物在文章里占重要位置,这是写景记叙文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的主要区别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有对自然环境和人物活动的背景介绍、环境描写,但它们在文章中不是主要内容,是为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为渲染气氛服务的。同理,写景记叙文里也有写人叙事的内容,但都是为写景服务的。

其次,写景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人物感情抒发表达出来的。作者可以在文章中直接抒发感情,即所谓直抒胸臆,也可以通过写景表达出来,即所谓寓请于景;还可以在景物描写中蕴涵自己的主观感受,即所谓情景交融。要注意景物描写必须为人物的思想感情服务,与人物的思想感情相一致,不能孤立地、无目的地写景。

怎样写好写景的记叙文?

(一)要写出有特色的景物

一般来说,景物是各有特色的。同样都是公园,但每个公园都有各自的独特之处。例如,北海公园的白塔、九龙壁、颐和园的香阁、十七孔桥;天坛公园的祈年殿、回音壁;紫竹院公园的竹子;香山公园的红叶等。同样是山,我国的四大名山各领风骚,独具特色。同样是水,长江、黄河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文明数千载。或烟波浩渺、横无涯际;或奔腾咆哮、气势磅礴。这些景色都以其特有的鲜明的特点闻名于世,只有把它们的独特之处描绘出来,才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使人得到美的陶冶和享受。

(二)要学会观察

写景作文和看图作文有相似之处,都是以观察作为写作的前提。观察景物与观察图画不同,观察景物要确定观察点,也就是观察景物的立足点。观察点不同,所看到的景物也就不同。宋代文学家苏轼有《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由于观赏庐山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所获得的感受也就迥然不同了。

(三)要借助想象和联想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作文指导课教学反思

全文共 1001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难写,这也是很多学生的心声。那么,语文老师,怎样上好作文指导课呢?

一、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文指导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读题,找到作文“要写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教师只在学生不懂或有困难的地方帮助解释即可。其次,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审题,独立作文的能力。因此,在作文指导课上,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如审题的规律、确立中心、选材的方法、布局谋篇的方法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自如写作。再次,鼓励学生说真话。让学生把自己所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以及做过的事真实记录下来,哪怕是错的也要如实记录。只有这样,作文才能有血有肉,令人信服,作文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二、 帮助学生拓展思路。第一,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角度去考虑问题。面对话题,多方求问就是激活思维的有效途径。比如:围绕话题“钱”,可以自问“谁在赚钱”、“他是怎样赚钱”;“谁在用钱”、“他又是怎样用钱”;“钱的作用有多大”、“钱是不是万能”;“学生在花钱问题上有哪些不同的表现”;“未来的世界里钱还会不会存在”等等。多角度解读话题,使学生的作文立意更深刻、更新颖。第二,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从小事中抽取出带有本质性的东西,丰富学生作文的选材。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小事,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从这些小事中提炼出中心,这对丰富学生作文的素材,开拓学生作文的思路是十分重要的。

三、 读与写相结合。教师要把读和写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读”去解决写作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典范的文章,非常适用于“写”的指导。尤其是教材在安排训练上,很多都照顾到了“读”与“写”相结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些范文的写作特点,也可以在学生写作中,遇到实际问题时,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从中受到启发,找到方法。

“读”也可以是教材外的内容,在选取内容时,通常是为了解决作文中的某一问题,而选取一个片断,让学生通过阅读,对作文的一些方法有所感知和领会。

四、作文与做人相结合。作文指导课,教师很少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造成一些学生在作文的立意上出问题。

教师必须在指导学生作文时,结合具体的类型作文,同时渗透理想、道德教育。例如:在指导学生写“人物”的作文时,教师一方面要求学生选取先进的典型人物,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 刻画出人物的特点,启发学生写出人物的高尚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创新作文教学指导

全文共 3534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要突出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发展、没有创造。个性张扬既是教育的需求,也是未来社会的呼唤。

突出个性,主要表现在“四新”上,即文体新、语言新、结构新、想像新。我们要在平时习作中,注意通过模仿借鉴,并揉合自己的思考,以形成个性化的表达风格。

一、文体新,体现鲜明活泼的文体特征

如今的作文,反对启承转合的“八股式”,同样也反对对“标准”文体的生搬硬套。我们要求作者写成的文章让人耳目一新,“新”,就离不开利用手中的材料,使作品突现鲜明的文体特征。

孙膑,战国人,我国古代著名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一部。经多次邀约,我终于在2000年后的一个秋夜采访到了他。

梅子煮酒,梅雾氤氲,酒香浓烈,我与孙膑相对而坐,话题由“剜膑”切入。

记者:孙膑先生,您智谋过人,心思缜密,却遭庞涓毒手,被剜双膑,请问您对此有何看法?

孙膑(沉默片刻):我与庞涓,同师鬼谷,同习兵法,拜为兄弟,亲如手足。我从来没有想过他们会加害于我。作为一个谋士,我熟谙兵法,知道不可过于相信别人;但作为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有骨有情的人,我(哽咽)……太相信他,从不疑他。然而,害我的恰恰是我最信的庞涓师兄……

记者:如此说来,正是因为您对庞涓太过相信,感情上太亲而使您没有认识到潜在的危险,从而遭此大祸?

孙膑(缓缓点头):灾萌于不疑啊。

记者:那么,孙膑先生,在后来的两次交锋——桂陵之战与马陵之战,您为何下此狠心痛歼庞涓之军,尤其是马陵一役将他逼死?

孙膑(沉默不语):……

记者:是否……因为感情上的疏远?

孙膑:也许是吧……我常想,自己在那两次大战中扮演的到底是什么角色,是单纯的敌方谋士,还是一个有着冰冷铁血的复仇者?

记者:复仇者?

孙膑:剜掉的膑骨是仇恨的种子。我与庞涓的情谊彻底断绝了,这让我的心在刹那间变冷。我用冰冷的目光看待与他的交锋,用冰冷的头脑酝酿每一陷阱……

记者:是感情上的疏远让您对与庞涓的战争有了一个新的定位?或者说,感情的疏远让您重新认识兵法,认识战争?

孙膑(无奈一笑,拂袖而去):……

西风残照,落木萧萧,却又不知是哪朝哪代了……

文章借采访手记的形式,进行现场采访,予以实录,但在实录之时又采用时空隧道的方式,巧妙地与2000年以前的孙膑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让人产生似曾相识又耳目一新的感觉。

另外,如湖南考生的《用双眼看世界——网络个人主页设计》(见《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选》)一文,以个人主页这一前卫的形式构思,更是别具一格。福建考生的《心灵天平的使用细则》,则别开生面的采用产品说明书的形式来写,匠心独运,别出心裁,同样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要强调的是,使用文体创新的方法写作,必须在平时将常规文体(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寓言、小说、诗歌、戏剧等)和非常规文体(如:日记、书信、启事、倡议书、合同书、病历、诊断书、实验报告、现场采访等)的特征弄清楚,做到形式贴切,内容适宜,同时又闪现智慧的光芒。在写作时,最好使用自己最擅长的结构形式、语言方式,不然,弄出非驴非马的“四不像”来,反倒弄巧成拙了。

二、语言新,追求诗意灵动的语言魅力

俗话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的魅力靠语言表现。如果我们写出的一词一句都能恰到好处地表达我们的写作意图,或退让、或延递、或转换、或判断、或呼告、或抒情、或铺陈、或对比……一切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只要达到了这一步,我们便能体验到写作的快乐。

在写作练习中,我们除了追求表达准确这一点外,我们还应追求语言的诗意化和灵动新鲜。使语言具有诗的韵味、诗的意趣、诗的风格,而且还要求力争自己的语言表现力强,有个性和质感。如果我们浏览一下近年来高考中出现的优秀作文,我们便会发现这是一个丰富的语言世界:有的气势磅礴,少年意气;有的严谨方正,老成大气;有的隽永清新,独抒性灵;有的充满机智,富有想象;有的委婉得体,合情合理;有的庄谐并出,言词灼灼……面对这些优秀的作品,我们要模仿,更要超越。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湖南考生写的这篇《我心如雪》吧。

我心如雪

给你一个名词:选择。

问你一个问题:怎么选择?

送你一个建议:选择更好,选择无愧于心的。

我们都赤裸裸而来,没有谁天生富有,没有谁天生贫穷。人生旅途中,是攫取是放弃,是接受是拒绝,全在你自己的选择,心灵的选择。

有人为民请命,鞠躬尽瘁;有人追名逐利,勾心斗角。有人信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有人恪守“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有人选择平庸;有人拒绝平凡。美与丑,善与恶,全在一念间,遗臭万年还是流芳百世,轰轰烈烈还是平平淡淡,系于一瞬。

要选择的太多太多,只想告诉你,选择好的,不要让迷雾遮掩住双眼,别让污垢蒙蔽心灵,为世人,为自己,捧一颗洁净、清纯的心。

生与死之间,邱少云选择了死,选择光荣;孔繁森选择了贫穷的山沟,选择了泽被后世,雷锋选择钉子;鲁迅选择孺子牛;海伦选择站起来,做精神的巨人;李素丽选择微笑。正确的选择可以帮助你成就很多很多。做个有价值的、无愧生命无愧社会的真正的人,人们也会赠予你回报。

一个在暴风雪中求生存的人会奋不顾身挽救陌生人的性命;一个在沙漠里跋涉的人会毅然解下水壶递给他人;但也有人把人民骑在身下,作威作福;有人由一个网络天才蜕化成流氓黑客;有人由清廉高官成为铁窗囚犯;有人为争为抢,抛头颅,洒冷血,一失足成千古恨。给你一个十字路口,不要走错了方向啊!欲望、钱财、名利、生不带来,要那么多干吗呢?到头来,反而一无所有,甚至生命,甚至自由。即使痛悔,即使流泪,又能赚得几把同情泪?也没有人会再来帮助你。

如果你是雄鹰,就选择蓝天;如果你是海鸥,就选择大海;如果你是溪流就选择清澈;如果你是腊梅,就选择清寒。

如果你是你,一个不愿失去人格,一个不甘平庸,不会腐蚀的你,就做个清纯的你,捧上一颗如雪的心——干净、透亮,抛开一切污秽、所有自私,学会在大雪中救人,在困难中解厄。

“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你会发现,自己很美,别人很美;你会知道,收获是种满足,付出更是快乐。选择把自己变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吧!

本文综合运用排比、对比、对偶、比喻,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通篇酣畅淋漓,极富感染力。

我们再来看看2003年安微考生写的《我是真的懂你》,看文章如诗一般的语言和那种灵动的艺术魅力。

我是真的懂你

鱼说:“没有人知道我在流泪,因为我活在水里。”水说:“我知道你在流泪,因为你活在我心里。”

我循梦远航,“一夜飞渡镜湖月”“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正当我“迷花倚石忽已暝”时,一位白衣飘飘,端坐在白鹿之上的俊才缓缓而至。噢,是他,诗仙李白!他面色苍白,满脸的抑郁,饮酒高歌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我懂,我真的懂。李白一生爱国爱民,满腔抱负,满心希望自己能谋个一官半职为民做主,却遭到小人的陷害,皇帝昏庸听信谗言,贬了李白,疏远了他,疏远了一个伟大杰出的爱国诗人。圣上啊!你不分清白,受人蒙蔽,造成了何等错误的认识,枉害了一代风流……

我的心里默默流泪,我能够感受到李白的凄苦。我无言,只能在心底歇斯底里地呐喊着:“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逆流而下,一位老者在水一方。他那爬满皱纹的额头,那微微弓着的瘦弱身躯,那沉吟江边满脸的迷茫……我忆起了,他!“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他在江边徘徊着……突然,仰天长嗟:“天啊!奈何你这般对待我?圣上啊!你为何听信谗言,疏远我啊!天下之大,无人明吾心意也!”纵身一跃投入了滚滚奔流的江水之中

我欲哭无泪,欲助无能。只能对着江心,对着屈原呼喊:“我懂!我真的懂!”

屈原为国为民捐躯,这份真挚强烈的感情铭记在后人心中,永远不会忘记……小人当道,统治者无能。屈原满腔热血和报国之心,换来的却是“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悲哉!哀哉!

屈原被迫无奈,愤恨至极,大吼一声:“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以死表达了对国对民的忠诚。

遥想当年,小人谗言,君主昏庸,造成了疏圣贤,亲小人,造成了圣上的错误认识,造成了李白、屈原等的悲惨命运……呜呼噫嘻!

而他们为国为民所做的一切,后代人永不会忘记……“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试卷,失向来之李、屈……梦一场……

从上面两篇文章可以看出,表现力强的语言,往往直抒胸臆,造句典雅,句式整齐,善于使用叠音及偶数音节的词。有丰富的内涵,饱含哲理,显示出丰富厚重的文化底韵,同时又明白晓畅。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三、结构新,掌握化大为小的构思技巧

话题作文的特点是命题宽泛,自由度大。也正因为如此,选择适当的材料来限制话题,就成为当务之急的事。俗话说“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为了避免面面俱到,就需要我们学会“化大为小”的功夫,做到“择其一点,为及其余”。下面我们来看这篇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关于描写景物的作文指导

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这次作文训练,是记一处景物,目的是训练观察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要求先选定一处景物进行有顺序地、仔细地观察,然后把观察得最细致、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按照一定的顺序具体地写下来。

景物,是指可供欣赏的景致和事物,即一定地区范围内的山水、花草、树木、建筑物以及某些自然现象,如风、雷、雨、雪等形成的景象景物描写是记叙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写景的目的最终是为了表现人物和文章的主题,要写好景物,首先要留心观察,对所写景物有明确、具体的了解。在具体描写上,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要注意景物的时令特征和地方特征。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一日之内,昼夜早晚;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景色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地方,景色也不同,我们在观察、描写景物时,就要注意这两方面的特征。

二、要注意景物的静态、动态、颜色、大小、数量的描写。静态描写是指对景物静止状态的描写,动态描写是指对景物运动状态的描写。写景物的颜色,就是色泽的描写。三、要注意景物描写的立足点和先后次序。人的立足点不同,角度不一样,同样的景物,写出来就会有较大的差别。因此,观察描写景物就要先选好立足点。

写景物首先要按一定的顺序,要细致,有重点地观察。可由远而近,由上而下,从左及有,从前及后;还可以先整体后部分;还可以按照景物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写。“一处”的范围不要过大。可写公园一角,校园一景,门前的小院,公园的喷水池,校园的小花坛,假山等。四、要注意发挥联想、想象,把自己的感情写出来,借景抒情,使文章写得生动,有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教学指导理念思路

全文共 1744 字

+ 加入清单

语文教学作文指导要渗透到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去。这一单元的写作目标就是描写秋天,编者在教材中安排了四篇课文都是与秋天有关的。教学中如果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分开来进行,会造成这样一种结果------学生学习阅读课文时学不到与写作有关的知识,而学习完了课文进入写作时又无从下手,对于老师一下子灌输的作文知识又消化不了。因此,指导学生进行写作之前,还是要先引导学生重新分析本单元的阅读课文,认识作家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学习作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记忆作家写出了哪些优美的词句?

指导过程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写前导语

秋风吹起,落叶缤纷,大雁南飞,秋高气爽,瓜果飘香、、、、、、这些不单单能够看见、感受到,我们还可以利用手中的相机记录秋天的景色,还可以用手中的画笔画下美丽的秋天,我们也可以拿起手中的笔用上优美的词句将迷人的秋天描绘出来。

二、理顺教材

回顾三单元出现的四篇关于秋天的课文,从课文的描述中能够学习到那些优美的词语?找出来读一读

《秋天的雨》《听听,秋天的声音》这两篇课文的学习中你掌握了文中的那些写作知识?

(引导学生认识到文章描写的韵律美,先总后分的写作方法,运用了许多的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等优美语句,这些都可以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三、观察秋天

(1)  说说自己看到的秋天,感受到的秋天。

(2)引导学生总结出秋天的特点-----------天气凉爽、美丽多彩、果实丰收

1、感受秋天的天气凉爽:引导学生观察太阳还像夏天那么火辣辣的吗?人们身上穿的衣服怎样了?天空的白云有什么变化?南飞的小动物都有谁?这些小动物也许会边飞边说些什么?秋天的风与夏季的风相比有什么变化?秋天的水又有什么不一样?

2、感受秋天的美丽色彩:路边的菊花有哪些姿态那些颜色?山上的野菊花又是怎样的?各种树木颜色的变化怎样?观察天空格外的蓝,白云格外的白。我们可以用什么修辞手法来表现我们观察到的秋天的美丽色彩?

3、感受秋天的丰收:丰收的秋天成熟的果实太多了,引导学生畅所欲言的同时教给学生用上一些修辞手法来描述观察到的成熟的果实。如:苹果红红的挂在枝头像害羞的小姑娘的脸蛋;红红的苹果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藏在绿叶底下;核桃成熟了,穿着厚厚的衣服似乎是要抵御寒冷的山风;山上的栗子成熟了,它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围在一起穿上带刺的铠甲,似乎在准备迎接一场激烈的战斗;石榴咧开嘴笑着,站在高高的枝头向全世界宣布“我长大了!”;枣树的枝头上一串串红的绿的小枣惹人喜爱极了;山楂树上浓绿的叶子底下挂满了鲜红的果子,叫人看了有种垂涎欲滴的感觉;金黄的大柿子如同一个个小灯笼挂在树上形成山沟里的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四、学习写作方法

1、可以学习《秋天的雨》一课的方法结构,全文先分后总,每一段中又是先总后分。每段文字的描述都是一个相同的句式开头。

2、想好自己想写关于秋天的哪些方面的内容,将自己要写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利梳理条理,让读者看了能够很清楚的知道你想要表达的意思。

3、描写秋天的特色的同时,融进自己的思想感情,想要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怎样的感情写进去。

4、刚才的讨论中,你积累了哪些可以用近你的作文中的有用的素材,将这些讨论中你喜欢的描述强化记忆,学以致用。

五、出示教师下水文供学生参考

迷人的秋天

细雨如丝,秋雨绵绵。几场秋雨过后,脾气暴躁的夏天天爷爷终于离我们远去了,美丽的秋姑娘悄悄的来到了我们身边。

秋天是一个凉爽的季节。大雁也排成整齐的队伍要飞到南方过冬去了。人们的衣服从薄的变成厚的,从短裙子变成长裤子。早晚的风凉嗖嗖的晚上睡觉要盖被子了。

秋天是一个美丽多彩的季节。走进秋天的公园,最美的要数菊花了。菊花摆出了它的各种姿态各种颜色,红的似火,白的似银黄的像金子。鲜艳的衣裳,碧绿的叶子,淡淡的清香让人留恋往返。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走进秋天的大山里,红彤彤的苹果像害羞的小姑娘躲在枝叶下,悄悄地探出小脑袋黄澄澄的梨灌满了枝,头像一群可爱的葫芦娃。石榴在树上裂开小嘴,一边笑一边说:“我长大啦,我长大啦。”栗子熟了,像一个个小武士都穿上了带刺的盔甲准备迎接一场激烈的战斗。核桃熟了,都穿着后市的外衣,挂满了枝头。山沟里的柿子树上挂满了一个个金黄色的小灯笼。

秋天太迷人了,我爱凉爽的、多彩的、丰收的秋天!

六、学生独立写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考写景作文的写作指导

全文共 1710 字

+ 加入清单

一、要观察景物变化的全过程。从开始到最后,凡有变化的都要细致观察。比如植物,它的发芽、开花、结果等各个生长期都有不同的特点,如果细致观察了全过程,就容易抓住它的特征进行描述。

二、捕捉景物的颜色和姿态。自然界的颜色是七彩的,自然界的万物是各具形态的。我们在观察时,就要善于捕捉到景物的颜色和姿态。

三、调动各种感觉器官来观察。有一则寓言:一天,五种器官相互争吵起来。“眼睛”瞪得圆圆地说:“没有我,你们什么也看不见!”“耳朵”不服气地说:“少了我,你们啥也听不见!”“鼻子”哼了一声:“要是没了我,你们能闻见花的芳香?”“舌头”伸得长长地说:“嘻!如果不是我,你们能尝到美味佳肴?”“身体”在一旁发起抖来。“眼睛”好奇地问:“你怎么啦?”“身体”说:“听你们这样争吵,我浑身冷飕飕的,――不知你们想过没有,要是我们互不相让,各自离散,那我们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这个寓言形象地表明一个道理:当人们观察景或物时,需要多种器官的配合。借助“五官”,往往能描绘出景物的特点。

世界上的景和物是丰富多采的,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将它们都写进文章里,那样的文章肯定是繁杂冗长,不知所云。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状物绘景,这样笔力集中,便于写得细腻,写得丰满。围绕中心,状物写景,不是说和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就写,和中心思想关系间接的就不写。对于那些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景或物要重点写,和中心思想关系间接的也要写,只是笔墨轻一点罢了。当然,对于那些和中心思想毫无关系的景或物,应当一律舍弃。

游踪,就是游览一个地方所经过的路线、踪迹。浏览一个地方,往往要经过许多地方,看到许多景物。行文的时候必须按照游览先后顺序记叙,清楚地交代先到了什么地方,后到了什么地方。准确地把游踪写清楚,才能够具体描述景物所处的地点、方位、特征。写清楚游踪的主要途径是“移步换景”,即随着游览、参观者的立足点不断转移,相应描述不同地点所见的景物。通过“移步换景”,游览、参观的游踪,景物的位置,景物和景物之间的空间关系,都容易描述清楚。作者如同一名导游,领着读者一个点、一个点地游览、参观。为了使状物绘景更生动、更具体、更形象,我们还可以采用多种表现手段来丰富描写,从而增添文章的情趣。常见的表现手段主要是:

一、用比喻等手法状物绘景。

着名作家老舍先生说过:“在描写时,不能不设喻。”确实这样,只有通过比喻,才能把简单的东西具体化,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比如作者把稻穗的颜色比作“黄金般”,就生动形象地写出丰收的景象。又如作者把耶诞红比作淑女,也生动形象地写出耶诞红的美丽。不过话要说回来,比喻也要创新。如果总把某种景物的比喻固定化,那是不会增添文章的情趣的。有个伟人说过,第一个把姑娘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姑娘比作鲜花的是庸才,第三个则是蠢才。恐怕他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拟人,是把没有思想感情的生物当作有思想感情的人来写,它也往往能使语言富有魅力。例如“原野上的青草,换上青翠的衣服”,作者这样一比拟,就把春去夏来的意思委婉地表达出来。把春天人格化为“春天是个插花的能手”,“春天是个美丽活泼的仙子”,“春天是个慈祥的守护神”,“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这样状物写景,文章就更富有感染力。

二、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状物绘景。

有这样一则幽默故事:“动”与“静”是一对冤家。一见面总爱吵个没完。一次,“静”对“动”说:“你怎么老跟着我?让我独自呆一会不行吗?”“动”回答:“那怎么行!没有我,人家怎么能认出你来?”“静”不服气地说:“你举例说说。”“古人笔下有这么两句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如果不写‘蝉噪’、‘鸟鸣’的动态,怎么能知道‘林静’‘山更幽’呢?还有……”“得了,得了!这么说,我俩是形影不离呀!”“对,互相依存,共同体现”。这个故事说明:以动写静,动静结合,这是状物绘景中高妙的一着,它能使文章情趣盎然。

三、运用传说,状物绘景。

状物写景要富有活力,运用传说也是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在描写景物时,插入一些故事逸闻、神话传说、典故名言、文史资料、民俗谚语,使景和物蒙上一层神奇的色彩,不仅能使文章内容丰富,而且能使文章情趣横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阅读指导下的作文教学

全文共 5597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难点所在,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师耗时多、见效慢、收益少的一项教学任务,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阅读指导下的作文教学,欢迎阅读。

学校“突出阅读、注重感悟、强化写作”这一课题的提出让我们忽然眼前一亮,有一种茅塞顿开之感。什么是语文课?语文课不是教师讲、学生听,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学习语言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本着“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思路,提出了以作者写作文章的思路为统帅;以大量阅读、主题感悟为突破口;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为主要目的的语文教学思路。即“突出阅读、注重感悟、强化写作”教学法。

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高低,它可以看作是评价学生语文素质的客观标志。与作文水平密切相关的就是学生对语文作品分析、理解和感悟,没有在阅读教学中的感悟,就不可能有令人满意的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写作能力。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无意识地把这两者割裂开来,造成作文教学指导上急功近利、事倍功半的现象。在教学中,只要我们把阅读感悟紧密结合,注重由仿到创,循序渐进,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题的研究,使阅读、感悟与作文相沟通、相联系,从阅读感悟文本内容入手,训练学生自我表达,从说到写,变传统的“师授作文”为“自能作文”,融作文指导、起草、修改、讲评为一体,实施高效的作文教学。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注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一理念,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种交际工具为我们服务。但无论是知识的接受还是思维成果的传达,都必须借助听、说、读、写这四种基本的语言能力才能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讲,读、写是不能丢弃的法宝。语文课本上的每篇文章不就是数学上的应用题吗?如果孩子掌握住了解答应用题的基本方法,无论里面的数字如何千变万化,她们还是能够根据思路解答出来。如果我们把每一篇课文都当做一道典型的例题,不仅仅让学生从课文中受到爱祖国、爱科学的思想教育,学习课文中某些人物的精神品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怎样掌握住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与别人交流为自己服务,让他们成为会阅读、会表达、会写作的人。根据儿童的“模仿性”特点,依靠教材文本所提供的大量的范句、范段、范文作为读写结合的“中介”

想通这一点,阅读教学时,学生阅读课文除了从文字到思想,从形式到内容的过程外,还存在一个从思想到文字、从内容到形式的逆向思维。第一步,感知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第二步引导孩子来琢磨文章的写作技巧。对于学生来说,你让他以课文为例仿写作文,我觉得就像给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一副拐杖,有了依靠,有了拐杖,写起作文来至少心中有了一定的层次。

“突出阅读、注重感悟、强化写作”以精心上好每节阅读教学课为主渠道,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内外阅读相结合,阅读教学与仿写训练相结合,使阅读感悟、复述表达、仿写作文三项结合,相辅相成,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如何使课文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呢?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主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一、审题立意,学习写法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每篇课文当成习作的范例,出示文章题目,学生先进行审题,假如你是文章的作者,你会怎么来写这篇课文,你准备确立什么样的中心?又选取什么样的材料突出文章中心?

学生从中学会审题立意,了解文章的中心和选材,感悟作者分别运用哪些材料来突出文章的中心,作者是怎样安排材料的详略及过渡衔接的,文章的开关、结尾有什么特点等,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审视一篇文章的写作思路及写作方法,从而领悟写好一篇文章的写作技巧。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学生学习新课文总要围绕课题提问题,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阅读心理,通过审题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我们教学的每一步,常常紧扣写作,使学生每走一步,都有写作上的收获。如在讲课文《索溪峪的“野”》这样层次分明的课文,教师这样引导:

理解了题目的意思,老师让你写曾经游览过的一处风景,你准备怎么写?学生确定写作内容,有些学生说写写家乡的沙澧公园,有学生说写写暑假游览过的名山大川,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我接着问,在这篇文章中你准备表达什么样的情感?选取哪些内容?有学生说:我想表达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我先写景区的位置,再写有哪些美丽的风景,以及游玩的感受,还有学生说,我准备按照游览的顺序进行记叙,重点介绍哪些风光。这时,我就顺势引导;“同学们,你们各自说出了自己的写作思路,非常好,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在游览了索溪峪后,作者是怎样写的,他在选材上,表达方式上和我们有哪些不同。”就这样,在学习课文一开始,就将阅读课文写作指导紧密结合起来。每一课都这样,从审题立意入手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在写作文是就能把握好中心,在选材上能做到为中心服务。

学习完一篇课文,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后回顾学习开始时自己对课文题目的审题、立意、选材,想一想哪些地方自己做得好,值得肯定,在表达方法上哪些还需要多向作者学习。

就这样,在一篇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不仅积累了文章中优美的词句,感受了索溪峪的风光,更关注了作者先概括,后具体,抓住事物特点,运用联想、想象表达感受的写作方法。为仿写作文做好铺垫。

二、多种方法 仿写训练.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唯一的途径就是多写。与作文水平息息相关的就是学生对语文作品分析理解的鉴赏能力,没有一定的语文欣赏能力,就不可能有令人满意的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写作能力。叶圣陶先生的“教材是例子”一说就要求我们在学习课文时,不仅仅是体味情感,明意悟情,更重要的是凭借课文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听和读),运用语言(说和写),训练语文能力,培养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而阅读课堂就是听说读写的训练场。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是以大量的语言材料的积累和反复多次的语言实践活动为前提的:知识要在训练中获得,情感要在训练中体验,理念要在训练中感悟,方法要在训练中掌握。

在课堂教学中,写什么,如何写,怎样让写作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我们想了很多的办法。

(1)以课文写作方法的特点为指导进行仿写

语文课标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学生习作为他们打开了一扇自由的窗户,提供了一个自由驰程的舞台和空间,孩子们通过这个舞台,把自己的思想可以尽情地表达出来。但作为一名小学生,要想提笔就写出一篇优秀的文章,难度确实很大,不知道如何下手去写作,头脑中即使有语言,有内容去表达,也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把这些内容怎样用语言组织起来,条理清晰地表达出来。所以课文的学习就给他们提供了范例,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拐杖。明确了目标,拄着拐杖走路,尽管语言并不十分成熟,但他们能掌握这种写作方法,也能模仿这种写作思路,很流畅地表达自己的心声。如我们学习了《记金华的双龙洞》、《桂林山水》,学生就可以仿照课文写写《可爱的校园》《美丽的森林公园》,学习了《草虫的村落》,就走进大自然,像作者一样展开想象,写写自己观察过的小虫子,等等,有了课文作者的示范,学生在进行写作练习时就扫除了畏难情绪,降低了写作难度,使孩子的感情随着语言自由飞扬,孩子们表达的灵感在笔尖喷涌。智慧的源泉就会在课堂上大放异彩,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2)以课文内容为依托进行写作练习

我们教材中所选编的课文内容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精品,许多课文读后有的能给人以遐想的空间,有的给人以深深的启示,这些课文内容可以为我们的写作提供广阔的空间。《只有一个地球》的学习激发了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在寻找写作点时,学生们思维非常活跃,有的学生说,我准备联系课文内容结合搜集到的资料,写一份保护地球的倡议书,有的学生说,我想以地球母亲的口吻,给人类写一封信,诉说我的痛苦,人类可能面临的灾难,还有学生准备从地球上即将濒临灭绝的物种的角度向人类发出自己的呼吁。学生们各种各样的写作切入点令我感到惊叹,看来,只要我们结合所学课文内容,给以适当的引导,学生的写作潜力就会被激发出来,作文练习就不会无话可写。。

(3)巧用标点仿写

课文中的标点符号往往让读者余有未尽,引起读者遐想的空间。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巧妙引导,在不知不觉中利用课文中的空白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及习作的训练。如:课文《唯一的听众》第11自然段以省略号的形式出现,省略了原文的内容,我就引导学生体会,当“我”从妹妹的口中得知老人不但不是聋子,而是音乐学院的教授时,回顾老人陪我练琴的过程,我的心灵引起了怎样的震动?请结合课文内容,将“我”此时的心情写下来。这样,既进行了心理描写的写作训练,又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真是一举多得。

(4)选取名段仿写

名家名篇名段往往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是一生的影响。为使孩子终身受益,我们常常在学生背诵的基础上潜移默化让他们加以运用。如《少年闰土》一课中两处有关闰土外貌的描写,刻画了闰土活泼可爱的形象,课后,我引导学生按照课文的写法,描写身边熟悉的同学的外貌,只写特征,不写人名,然后集体评改,让全班同学猜猜写的是谁,这样的练习既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使学生学会了抓住人物特点,进行外貌描写的方法,避免了以往学生写人物外貌时千人一面,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为他们以后习作打下了坚实基础。还有的课文中侧重人物的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特点,这些都为我们进行片断练习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5)理解课文续写故事

许多课文的结尾意犹未尽,戛然而止,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教师要善于利用这种有效的资源让课文为写作服务。如《穷人》课文作者将深深的情感融入每一个文字之中,使我们为桑娜和渔夫的善良品质所感动。课文结尾以桑娜拉开了帐子结尾,留给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这时,我顺势引导学生,拉开帐子后,渔夫看到了什么?桑娜怎样向渔夫说?第二天,孩子们都醒了,渔夫和桑娜会怎样向他们的孩子说,再后来,一家人的日子过的如何?请展开合理的想象,续写课文。这样,既补充了课文内容,为孩子的想象插上了翅膀,又丰富了情感,深化了课文的主旨。

(6) 教改诗词拓展思维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一首首流芳百世的诗篇是中华文化的典范,它往往包含深刻的哲理。作为教师,有责任和义务为学生提供改学古诗词的舞台和空间,拓展孩子的思维和语言。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丰富语言积累,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师要善于抓住古诗词这一奇葩,激发他们学习优秀诗文的兴趣,并灵活运用于现实生活。通过多次琢磨,反复思考,大胆尝试把我校潜心钻研的“突出阅读,注重感悟,强化写作”这一课题的做法与古诗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去诵读、歌吟,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积极体验诗中蕴含的情感,并能把这种水到渠成的情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想象思维、创新意识得到发展,语言得以锤炼,所学内容得到巩固升华。每册书中的古诗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现成的画面,提供了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孩子们通过这个舞台,把自己的认识和感想拓展成300-600字左右的文字尽情地表达出来。

巴金说,只有写,才会写。美国作家海明威说,当写得越多的时候,才越懂得怎样写。就这样,,我们把平时的课堂教学和习作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仿写、续写训练,每学期每位学生的习作训练达到30次左右。

鲁迅说,文章怎么写,我不知道,但一切有定评的大作家的作品就说明着怎么写。鲁迅都不知道文章怎么写,我们语文老师能知道吗?但鲁迅告诉我们,读大家的作品就能懂得怎样写,也就是说,多读才会写。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刘勰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可见,阅读量对写作的影响是直接的,不阅读,一切都是“空中楼阁”,徒有想象而已。与作文水平息息相关的就是学生对语文作品分析理解的鉴赏能力,没有一定的语文欣赏能力,就不可能有令人满意的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写作能力。“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外阅读为学生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只有拥有大量的课外阅读积累,学生在作文时才能够尽情表达。

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课外阅读方面,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写作打下基础,我们学校在课程的编排上,每周专门安排两节课时进行课外阅读,在这两节课上,学生可以看自己从家带的课外书,可以从班级图书角进行借阅,也可以到新华书店在学校所设的读书俱乐部进行借阅,多种阅读渠道,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书可借,有书可读,每学期,我们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向学生推荐必读书、选读书,本学期,我们为六年级学生推荐的必读书有《绿山墙的安妮》、《根鸟》、《第七条猎狗》,选读书有《小海蒂》、《最后一头战象》、《水浒传》、《朝花夕拾》、《中华上下五千年》等。要求学生能讲述书中人物、大概内容,能谈谈自己的收获,每天坚持课外阅读半小时并作好阅读记录。每月举行一次班级读书交流会,可以全班同读一本书,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也可以推荐一本好书,交流读后感等。为了将课外阅读落到实处,我们利用家长会、校信通等方式,让家长了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使家长配合老师工作,做好督促,将每天半小时课外阅读落到实处,我们还通过评选阅读明星等形式,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这样,有效的引导再加上一定的激励措施,班级中形成了良好的读书氛围,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大量的课外使学生开阔了视野,积累了词汇,陶冶了情操,潜移默化的学习了写作方法,使阅读与写作之间形成了良性的循环。

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只有将课内与课外结合,阅读与写作结合,学生的语文素养才会真正得到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高中英语写作指导: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体会

全文共 1809 字

+ 加入清单

一、勤读、多背词汇,好精句

要想写好一篇文章,没有充足的词汇量是不行的。课文中的俗语和谚语的识记是通过背诵来完成。背诵是语言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语言学习的必经之路。

1.背词句,背诵课文中的重点句型和短语尤其是课文中的俗语、谚语和经典句子。

2.背范文,将近几年高考中的作文和课文中好的段落以及报刊上的各种各样的体裁和优秀文章让学生多背,这样学生才能在自己的脑子中形成一定的写作框架,做到心中有数。

3.多读书,用英语进行思维。为了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定势,增加对英语国家文化、社会风俗、风土人情、思维方式的了解,扩大视野,选择课外阅读,提高学生分析、判断、猜测、推理和领悟的能力。部分学生在写作时习惯用汉语思维,然后再逐句译成英语,结果写出来的文章是汉语式的英语。要想学会用英语进行思维,就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大量阅读,选择精彩的词句、文章和佳句,引导学生阅读,摘抄或背诵来培养语感。

二、亲自动手,自己写作

教师应注重基本功训练,严格要求学生正确,工整,熟练地书写字母,单词和句子,同时注意大小写和标点符号。进行组词造句,组句成段练习时,要学生写出最简单的短句,为以后英语作文打好扎实的基础。这种练习可以安排在刚开始的训练中,要求学生能够用最基本的时态去完成写作。另外结合高中英语基础知识的复习,对学生提出较高写作能力的要求。

1.范例引路

学生在进行短文写作训练时,教师应提供各种文体的范文,讲明各种文体的写作要求和注意事项,如日记,便条,书信,通知的格式等,并给予必要的提示,并掌握各种体裁文章的格式。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应对高考中各种体裁文章。

2.限时训练

教师当场发题,限时交卷。这样能促使学生瞬间接受信息,快速理解信息,迅速表达信息,提高实际应用和应试能力。这一步是关键,也是学生的的难关。必须要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牢牢记住以下口诀:“先读提示,要点与格式要弄清;时态语态要当心,前后呼应要一致;结构搭配,莫违背;文章写好细检查,点滴小错别忽视”。学生明确目的,并掌握要领后,要严格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

3.多想精炼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多看、多听、多想,用心体验和感悟身边的人和事,然后将自己的体验和感受用英语写出来。教师可要求学生每周写两篇,有话则长,无话可短。对不同水平的学生作不同的要求。鼓励表达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此外,有时根据所学单元知识布置一篇作文,或给学生提供一些与时事或与学生学习活动和生活有关的材料。此类话题的现实性能诱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其有话可写,有感而发;还能增强其信心,使其写作能力、技巧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对于有待进步的学生要及时励,激发其写作热情,增强其自信心。

4.自改互改

对照范文,学生先对已查出的表达有误的地方进行初改。范文不可能把各种表达方式都包括进去,况且学生作业中的错误也不尽相同,因此,还可安排学生互改。以同桌两人为宜,这样同时进行了改错训练。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写作教学是一项“由简单到复杂,循环往复不断上升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起始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审题。要求学生认真审读图表或提纲,领会意图,捕捉信息,确定文章时态及体裁。

2.写提纲。教师引导学生构思文章要点,写出每个段落主题句、关键词,然后确定细节和内容要点。

3.写初稿。经过审题和列提纲后,学生开始写作,教师指导学有意识地使用固定句型,使用关联词,把段落按逻辑顺序连成一体,形成基本连贯的初稿。

4.检查错误。检查是书面表达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完成初稿后,老师指导学生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修改和查错:(1)看要点是否齐全,有无遗漏;(2)体裁是否恰当,有无偏题;(3)内容是否连贯,有无缺词;(4)语法是否正确,人称、时态、语态、冠词及名词单复数等有无错误;(5)用词是否得当,有无习语及固定搭配等方面的错误(6)最后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有无合适的连接及过渡,经过有效的训练,学生犯的错误会逐渐减少,同时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会逐步提高。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多样化的,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相应的措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参与实践,体验成功的快乐,循序引导,学生点滴积累,不断磨练,这样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写景作文课堂实录的教学片断

全文共 1509 字

+ 加入清单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内容:

师:同学们,又是一年春始时,不知不觉中,我们又步入了春了怀抱中。北方的春脚步虽然迟缓一点,但却怎么也阻挡不了春的消息,想必细心的同学们一定早就捕捉到了星星点点的春的影子了。(让同学们说说看到的春天的景象)

生1:我看到了外面的柳树,它已经发出了嫩芽。

生2:我看到了桃花,是粉红色的,表示春天已经来了。‘

生3:我看到了河里的冰已经融化了,而且还有小鱼在水里面游来游去。

………

教师总结:同学们,你们说得都很好,这都是你们在生活中仔细观察来的。那么,你们能把你观察到的漂亮景物用自己的笔写出来吗?

二、带领学生回忆写景要求

生:老师,三年级我们已经练习了写景的作文,升入四年级为什么还要重复同一个文题呢?

师:是啊,同学们,你们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认知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如果把这种提高运用到我们作文中去,那么我们就能写出与以前的作文不同的感觉的文章来了。

生1:我能,因为我仔细观察

生2:我也能,我还能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好的文章来了。

……

3、回忆写景要求:既然同学们已经学过了不少写景作文,下面请同学们共同回忆一下我们的第一单元的课本上的文章有什么特点呢?(自由讨论)

三、共同探究写景作文的特点及其方法:

生1:按一定顺序

生2:选定一个景物

生3:抓特点

教师板书:按一定顺序选定一个景物抓特点

师:同学们,你们说得很好,来,掌声鼓励一下我们自己。(同学们掌声鼓励自己)可是,我们掌握了写景作文的习作要求,那么我们要想把这样的作文写好,最关键的怎么做?

生齐答:平时仔细观察。

师:这按一定顺序指哪些顺序,又要抓住哪些特点?

生1: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到部分,从左到右……

生2:颜色形态

生3:气味声音

生:大小它的变化过程……

教师板书:颜色形态气味声音大小它的变化过程……

师总结:如果我们把上面说的方法用到我们的作文中去,那么我们在写作文时肯定不会无话可说,可是,在抓住景物特点之后,最犯愁的是什么?

教师板书:生动形象具体

四、老师读范文、学生从中受启示、解疑团

师:看来同学都有同样的感慨,为了解开同学们的写作疑团,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篇文章,听听小作者是怎样描写她的家乡的春天的。(师读)

教师提出听的要求:边听边摘记一两句你认为描写得生动形象的语、句。

教师提问:你们认为她哪处写得好?为什么好?(生汇报)

生1:因为它写得很生动

生2:因为它写得很形象

生3:因为它写得像真的……

教师总结:从以上分析,你们听得很仔细,要想把文章写生动、具体,可采用什么方法?

比喻

教师板书:拟人

夸张

教师告诉同学们写作秘诀并板书:(多观察多积累)

四、让学生欣赏电视上自己校园的风光,感受美。

教师:别人的笔下的校园这么美丽,如果我们学校的校园走上电视,会是什么样子呢?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放录像,欣赏美。)

2、运用微机出示景点画面,自由描绘校园美景。

师提出要求:结合画面,运用恰当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加以描绘。

3、讨论、分析、点评。

五、总结:

1、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2、教师总结:让我们一起擦亮慧眼,去发现美、创造美,用我们自己的笔来描绘我们美好的家园。写景物时不要忘掉自己与景物之间的关系,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情、感受写进去,这样使人读了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在我们农村小学的周围,虽然没有名胜古迹、沙滩大海,但是有山头古庙、小桥流水、山川大地、日月星辰、鸟语花香、风土人情、社会习俗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景物描写的对象。人们常说,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一切景语皆情语”。就是说,字里行间要有情,有写景物中寄托你的思想感情,抒发真情实感。希望你们拿起你的笔,描绘出你自己心中的美好景物。

[写景作文课堂实录教学片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考作文指导:写景对比开篇法

全文共 439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对比开篇法,把两个同类的景物放在一起,去进行一褒一贬或一扬一抑,而构成对比。使用这种方法作为文章的开篇,叫做对比开篇法。

使用这种方法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使读者能更好的体会到作者的写作意图。

使用这种方法应注意:

1、要明确的表现出赞扬什么。

2、对比的范围要因人、因事、因景而异。

3、对比开篇只在开篇局部进行。

4、对比多用转折句式,要委婉自然。

例文:

初春的夕阳

人们都喜爱观赏朝阳,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候的壮观景象。许多中外名人都热情地歌颂过日出,海涅就曾记述过在布罗肯高峰看日出的情景。善于观察大自然的屠格涅夫,对于日出,也作过精湛的描绘。但古往今来,人们对落日的观赏,描绘、吟咏却比较少。虽然古人也曾留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但是总写得有些萧瑟之感。

那绚丽多彩的夏,我不喜欢她,她太热情;那果实累累的秋呢,我也不爱她,她太深沉;那冰冷刺骨的冬,更让人感到她的冷酷无情;只有春,那婷婷少女办的春,那充满活力的春,那生气勃勃的春为我所爱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高二下学期作文指导教学计划

全文共 807 字

+ 加入清单

一、实施计划

第一阶段:如何写短评

训练重点:①掌握写短评的基本要求

②学习写短评

第二阶段:如何写消息和通讯

训练重点:①了解消息和通讯的异同

②学习写消息和通讯

第三阶段:如何写诗歌

训练重点:①了解诗歌写作的一般特点

②学习写诗

第四阶段:如何写小小说

训练重点:①了解小小说的一般特点

②学写小小说

第五阶段:如何写传记

训练重点:①初步了解传记体裁的特点

②试写人物小传和自传

第六阶段:自由写作实践

训练重点:围绕戏剧短评,评析学生作文

二、组织

在课题组领导具体组织下,高二年级10个班级全部明确任务,由各班语文老师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三、方法

总的指导思想,规范与开放性相结合,规范与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规范与创新相结合。

实施方法:

1.沙龙形式,师生探讨例作,在讨论中明白作文的要求及相关的写作理论;

2.先让几个班先做作文,形成学生下水作文,然后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利其余各班做好作文;

3.强调绿色作文,反对虚情假意的编造;注重情境下作文,达到直抒性灵的目的;

4.语言,结构,写作技巧等备有专项资料,用以指导学生训练,训练中既注重局部,更注重整体;

5.大力做好科学的评析工作,教师、学生都应写出评析体会备有实录,特别是解剖麻雀,务必得到一文的写作真谛;

6.班与班之间可以大范围交流,推出作文之星加以表扬,打破作文封闭界限,坚决走开放性的路子;

7.邀请文艺界名家来校讲学交流,使学生能够在实践基础上,得到一点点化、一点感悟,最终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8.教师积极撰写下水作文,积极参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讨论,实践中把握写作规律以及学生思想动态;

9.开展各种评选活动,对外推荐佳作,激励小作者迎难而上,以一流的意识写好作文。

四、评估手段

1、组建评估小组,由备课组长任评委会负责人,统筹安排;学生作文按语言、结构、思想、创新等诸元逐项考核;

2、用各类征文竞赛、考场作文的成绩作为系列指标来衡量作文教学的优劣及学生整体水平。

[高二下学期作文指导教学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描写景物作文指导

全文共 3465 字

+ 加入清单

本单元,我们追随郦道元的足迹,游览了三峡的奇山异水;紧跟陶弘景,欣赏了人间天堂——陶山;在苏轼的引领下,徜徉于黄州那如水的月夜;周密用气势磅礴之笔为我们展现了天下奇观——钱塘江潮;张岱又用他的生花妙笔,为我们展现了西湖雪后的绮丽之景……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所谓写景,就是用语言文字把人们看到的、听到的和接触到的各种自然景物具体地、生动的描绘出来,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衬托人物的心情,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其实啊,写景的文章并不难写,写的作文一定要真实,动笔之前一定要在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回忆一下你所要写的景物,不要怕你写不好,细致的描写加上流畅优美的语句,其写的作文一定令人印象深刻。记住,用心去写,用心去感受。但是怎样才能把景物写出特色呢?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抓住景物的特征,全面细致地观察。

观察和感受景物还需要发动各种感觉器官。从不同感觉、有动有静地写景,让人读来身临其境。如:老舍先生笔下的大兴安岭的山势是“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绵延起伏,温柔可亲。他写林海,工于调色,在他的调色板上,绿色是那样变化无穷:宛如一位技艺精湛的丹青妙手,在他的“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特别是“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这一囊括比喻、拟人、反问三重修辞格的句式,简直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立体、绚丽的画卷,使人感到一种说不出来的美。他写花更具特色,你看:“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恰当的比拟,敏锐的观察,绘声绘色的描绘,美不胜收,妙不可言,怎不令人折服。

二、把握写景顺序,写出层次。

我们描写景物时,可以由高到低,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由物到人,由动到静等。总之,把握住写景的顺序,描写出的景物才能层次分明,清晰自然。描写景物的顺序通常有两种:第一是时间顺序,比如写一棵树,我们可以按春、

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写出它在各个季节是什么样子的;还有一种是空间顺序,例如我们描写一座山峰,就可以写远处看它是什么样子,近处看它是什么样子,或者从上看是什么样子,从下看是什么样子等。

三、展开合理的想象。

在对景物进行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张开想象的翅膀,根据所见所感展开合理的想象,再把景物状态、颜色、声音、气味描写出来,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一只黄鹂站在树枝上欢快地唱歌。”就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黄鹂的活泼可爱;再如:《桂林山水》中,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作者从桂林山的“奇”,想象出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使景物内容更加丰富,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注意情景交融。

写景的目的,不应为写景而写景,重要的是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这样,才能为文章注入活力,才能写出生动形象的文章。

在考试的时候,我们描写景物,要注意运用好以下的几种写作方法。

1、认真观察,细致描写

描写景物,第一要认真地观察。只有认真观察,才能具体描写,才能写出生动有趣的内容来。比如我们观察水的特点,可从水面的颜色,流动,浪潮,倒影,水中的船舶等等方面来进行。在观察的时候,要注意细致地观察水面的动态和静态的特点。请看下面的一段文字:

小溪是从山间泉水里流下来的,又清又亮,像一幅透明的绸子,抖动着铺向远方。它顺着山势自高向低,“叮咚叮咚”弹着琴弦,“哗啦哗啦”唱着歌儿,再绕过山坡向东流去。水中有许多小鱼、小虾,还有青蛙……

这里写小溪的流水的特点,有形状,有颜色,有声音,有静态,有动态,有景物,有情趣……如果小作者没有进行认真地观察,是不可能写出这么优美的文字的。这说明小作者认真地观察了溪水的形状、颜色,声音、静态、动态等等方面。

2、运用比喻和拟人

在描写景物的文章中,适当运用比喻、拟人,能把景物描写得更加生动。拟人,是指运用想象,把事物当人写。用拟人方法描写景物,能使景物更生动、形象,增加文章的感染力。使用拟人法,必须找到景物与人之间的相似点。比喻,是把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与它有相似点的事物,也叫打比方、比喻用得确切,浅近易懂,能使所描写的景物更美丽动人,给读者留下深刻而鲜明的印象。要使比喻确切,必须学会在观察的同时展开联想:想想这个景物与什么事物相像。再想想。它们在哪些地方相像,找出两者的相似点,相似点找得越准,比喻也就越确切。找相似点,一般可以从下列几方面去考虑。轮廓相似、颜色相似、声音相似、长短大小相似、动态相似等等。请看下面的佳作片段:

春天,她像童话里的仙女。山顶的嫩绿色的落叶松,像仙女的纱巾。山间的绿树,像仙女的绿袍,其间盛开的白色梨花,就像点缀在绿袍上的花朵。山下的樱桃花丛就像仙女的花裙。山脚下的一片片蒲公英花,就像仙女穿的黄色绣花鞋。

这里的比喻浅显易懂,并且把比喻和拟人结合在一块来使用,就更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同时,也较好地表达了小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3、立体描写,色、形、音、势都有

所谓立体描写,就是抓住景物的形、色、态、势、音、味等方面的特点,全方位地进行生动具体地描写。你看,海潮来了:

午后一点钟左右,从远出传来隆隆的响声,好象闷雷在滚动。顿时,人声鼎沸,熟悉江潮的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向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们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横惯江面,形成一道6米多高的城墙。那浪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开动,发出山蹦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这一段关于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象的描绘,有声——从远出传来隆隆的响声,好象闷雷在滚动;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开动,发出山蹦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有形——那条白线很快地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形成一道6米多高的白色城墙;有色——白线,白色战马,白色城墙;有势——那浪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开动,发出山蹦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写景物,就应该这样,从各个角度来描写。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感觉到的等等各个方面都具体地描写出来。

4、静态动态相结合

抓住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的特点,进行细腻传神的描写,才能写出景物的情趣,才能得高分。比如我们要描写一个小小的池塘,应该注意到景物的静态和动态。静态和动态相结合,写出来的文章,才有生趣。你看下面的小池塘的静态描写: 黄昏,我爱坐在塘边静观,火红的太阳落进水里了,平平稳稳地躺着,像个红脸娃,全身发着红光。四处散开着的绿水,像一张松软平滑的床,轻轻地托住了它。绿绿的塘水托着红红的太阳,婀娜多姿的垂柳依依向水,多美的一幅画啊!

在这里,“绿绿的塘水托着红红的太阳,婀娜多姿的垂柳依依向水,多美的一幅画啊!”静得惹人喜爱。

小池塘的动态呢?更惹人喜爱:

清晨,微风唤醒了沉睡的苇塘,芦苇发出沙沙的响声。举目向远处望去,芦苇随风起舞,好像绿绸子在摆动。各种鸟儿有的盘旋于芦苇上方,有的在芦苇丛中,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清脆、悦耳的布谷鸟鸣声,不断从芦苇塘深处传来;

尖嘴的翠鸟在水中捉着小鱼;一只画眉鸟落在芦苇尖上兴奋地唱着;白色的海鸥从这里路过,给这芦苇塘又增添了生趣。

在这里,“芦苇随风起舞,好像绿绸子在摆动”,“ 各种鸟儿,有的盘旋于芦苇上方,有的在芦苇丛中,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清脆、悦耳的布谷鸟鸣声,不断从芦苇塘深处传来;”还有翠鸟捕鱼,画眉鸟唱歌,白色的海鸥从这里路过……这些动态的细腻描写,情趣无限;犹如一幅幅动态的电影画面……

5、条理清楚,写出变化

我们描写景物,都要注意时间的变化顺序,要注意通过描述时间的变化,来描写景物的变化。比如我们要写一篇小池塘的作文,就可以按一天中的清晨,中午,傍晚,夜晚的时间变化的顺序来描写。再如我们要描写海潮,就可以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的时间变化的顺序来描述;写雨,就可按照雨前、雨中、雨后的变化来描述。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能给人一种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之感。

6 、 注意渗透情感

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渗透到所写的景物中,是我们练习写作常用的方法,也是应该学会和必须掌握的方法。把感情渗透在景物之中,就是在写景时要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如,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对奇丽景观的陶醉之情,对故乡山水的热爱之情,只有把自己的感情渗透在所描写的景物之中,文章才会具有感染力,才能使读者也随之动情,才能使文章得高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小升初作文指导:如何写景

全文共 947 字

+ 加入清单

首先,景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景物指提供人观赏的风景、建筑等;广义的景物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即自然环境和身会环境。换句话说,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风光、建筑物、动物、植物等事物的描写,所描写的景物在文章里占重要位置,这是写景记叙文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的主要区别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有对自然环境和人物活动的背景介绍、环境描写,但它们在文章中不是主要内容,是为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为渲染气氛服务的。同理,写景记叙文里也有写人叙事的内容,但都是为写景服务的。

其次,写景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人物感情抒发表达出来的。作者可以在文章中直接抒发感情,即所谓直抒胸臆,也可以通过写景表达出来,即所谓寓请于景;还可以在景物描写中蕴涵自己的主观感受,即所谓情景交融。要注意景物描写必须为人物的思想感情服务,与人物的思想感情相一致,不能孤立地、无目的地写景。

怎样写好写景的记叙文?

(一)要写出有特色的景物

一般来说,景物是各有特色的。同样都是公园,但每个公园都有各自的独特之处。例如,北海公园的白塔、九龙壁、颐和园的香阁、十七孔桥;天坛公园的祈年殿、回音壁;紫竹院公园的竹子;香山公园的红叶等。同样是山,我国的四大名山各领风骚,独具特色。同样是水,长江、黄河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文明数千载。或烟波浩渺、横无涯际;或奔腾咆哮、气势磅礴。这些景色都以其特有的鲜明的特点闻名于世,只有把它们的独特之处描绘出来,才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使人得到美的陶冶和享受。

(二)要学会观察

写景作文和看图作文有相似之处,都是以观察作为写作的前提。观察景物与观察图画不同,观察景物要确定观察点,也就是观察景物的立足点。观察点不同,所看到的景物也就不同。宋代文学家苏轼有《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由于观赏庐山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所获得的感受也就迥然不同了.

(三)要借助想象和联想

(四)写景要抒情

写景,不仅是客观事物的再现,更是作者主观感情的外观。景是外在的,情是内在的,正所谓"情随物迁,辞以情发"。景是情产生的基础,情是景的产物。因此,要求小学生不要单纯写景,而是要借助景物,抒发一定的思想感情。当然,这种感情必须发自内心,而不是无病呻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写景作文指导

全文共 1085 字

+ 加入清单

写景,就是用语言文字把人们看到的、听到的和接触到的各种自然景物具体地、生动的描绘出来,以此来烘托环境气氛,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衬托人物的心情,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于小学生来说,写景作文是接触得比较多的。

其实啊,写景的文章并不难写,写的作文一定要真实,动笔之前一定要在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回忆一下你所要写的景物,不要怕你写不好,细致的描写加上流畅优美的语句,其写的作文一定令人印象深刻。记住,用心去写,用心去感受。祝你成功!但是怎样才能把景物写出特色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抓住景物的特征,全面细致地观察。

观察和感受景物还需要发动各种感觉器官。从不同感觉、有动有静地写景,让人读来身临其境。如:老舍先生笔下的大兴安岭的山势是“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绵延起伏,温柔可亲。他写林海,工于调色,在他的调色板上,绿色是那样变化无穷:宛如一位技艺精湛的丹青妙手,在他的“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特别是“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这一囊括比喻、拟人、反问三重修辞格的句式,简直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立体、绚丽的画卷,使人感到一种说不出来的美。他写花更具特色,你看:“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恰当的比拟,敏锐的观察,绘声绘色的描绘,美不胜收,妙不可言,怎不令人折服?

二、把握写景顺序,写出层次。

我们描写景物时,可以由高到低,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由物到人,由动到静等。总之,把握住写景的顺序,描写出的景物才能层次分明,清晰自然。描写景物的顺序通常有两种:第一是时间顺序,比如写一棵树,我们可以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写出它在各个季节是什么样子的;还有一种是空间顺序,例如我们描写一座山峰,就可以写远处看它是什么样子,近处看它是什么样子,或者从上看是什么样子,从下看是什么样子等。

三、展开合理的想象。

在对景物进行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张开想象的翅膀,根据所见所感展开合理的想象,再把景物状态、颜色、声音、气味描写出来,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一只黄鹂站在树枝上欢快地唱歌。”就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黄鹂的活泼可爱;再如:《桂林山水》中,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作者从桂林山的“奇”,想象出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使景物内容更加丰富,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注意情景交融。

写景的目的,不应为写景而写景,重要的是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这样,才能为文章注入活力,才能写出生动形象的文章。

在考试的时候,我们描写景物,要注意运用好以下的几种写作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移步换景与定点观察法写景作文教学设计

全文共 1926 字

+ 加入清单

移步换景法一般适合于 游记或参观记,描写 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 新画面。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移步换景与定点观察法写景作文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一、教学目标

1、 学会应用移步换景和定点观察法写景

2、 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学会应用移步换景与定点观察法写景

三、教学课时

3课时

四、教学前准备

1、 范文《荷塘月色》

2、 选好学生写景观察地点

第一课时

1、 下发范文《荷塘月色》

2、 分析范文写景方法

A、 范文共写了哪些景?

荷塘、月色、荷塘四周

B、 作都是否一开始就写了荷塘之景? 荷塘四周 路的一旁(点明此应用移步换景法写景,并告诉学生什么是移步换景)

C、 作者写荷塘时写了哪些景?作都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在此讲明什么是定点观察)

教师学生探讨形成以下板书

弥望的荷叶(看)

开着的荷花 上

荷花

花苞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荷香 (发挥想像,用上修辞) (想) 定点观察

荷塘 闻 像闪电

荷波(看)

叶下的流水 (看) 下

3、作者写月光抓住什么特点来写?写了哪些地方的月光?作者又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讨论形成板书

照在叶子、花上 下

月光

4、作者写了荷塘四周什么景?按什么顺序写的?

形成板书:

远近高低都是树,将荷叶围住 整体

树梢上的远山 远

树缝里的灯光(没精打彩)

(想像)

四周的树

树上的蝉声(听)

水里的蛙(听) 近 局部

5、总结整篇文章写景方法,并形成整体板书

1、作者先应用移步转移法粗笔勾勒了小煤屑路,荷塘四周的景,再应用定点观察的方法按一定的写作顺序写了荷塘,月光,荷塘四周等景,在写景时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将荷塘的月色写得静悄,朦胧,传神。(指导学生写作时可应用移步换景,定点观察的方法,按一定顺序,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将景写得优美生动,使文章井井有条。)

6、安排第二课时观察任务

1、指明第二课时观察地点――翠竹公园,并简单交待会路过的景点

2、指明观察重点―――翠竹公园的翠竹林

3、观察方法指导

仿照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写作方法及写作顺序指导观察景物的角度,形成题纲。

开头:(略)

教室翠竹小广场 石板路翠竹林 移步换景(粗笔勾勒) 大小 颜色

总体特点 气息

(可观察的角度用上修辞)

和周围的景构成怎 看(色、状)

竹叶 想(用上修辞)

听(声)

翠竹公园 翠竹林 看(色、状) 定点观察

竹节

竹 摸(感觉)

竹笋(同上)

阳光照射下的竹

鸟叫

丛林四周的景

结尾:感想或启示

范文板书:

小煤屑路 荷塘四周 路的一旁 移步换景

荷塘月色

看) 上 荷花 花苞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发挥想像,用上修辞) (想) 荷塘 闻) 荷波(看) 叶下的流水 (看) 下 照在叶子、花上 下 月光 照在树上(树影) 上 树梢上的远山 远 树缝里的灯光(没精打彩) (想像) 四周的树 树上的蝉声(听) 水里的蛙(听) 近 3 定点观察 定点观察 整体 定点观察 局部

第二课时

一、观察准备

1、 课堂强调注意安全

2、 再次回顾上节课强调的写作要求及方法,并提醒学生尽量按上节课指导的方法观察。

3、 鼓励学生游玩中融入情感,真情品味美景,同时展开合理想象。将景物写得生动优美。

二、组织学生到翠竹体验情境,指导写作

1、 引导学生观察翠竹广场――主广场――石板路等景点。边走边提醒学生写下自己看到了什么,这些

东西有什么特点。

2、 引导学生观察竹林

A、请学生观察整个竹林是怎样的如大小如何,整体颜色如何,气息如何,和周围构成了怎样画面。将自己观察到的写下写下自己看到此竹林时所感

B 、局部观察

(A)请学生观察一棵棵竹子是怎样的,如竹叶、竹节、竹笋是怎样的,像什么,你听到什么,有何感受等。

(B)请学生观察四周景如何,写出自己感受。

(C)你还看到了什么?如鸟叫、阳光等。

三、注意事项

1、在体验过程中。教师提醒学生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写出自己所听,所看,所嗅,所想。

2、在学生观察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如初到竹林时,引导学生思考此时想到什么,前人对竹有过哪些描写,哪些是与自己些时心境一致的。闻到竹香时,你内心是怎样的,发挥想像用优美的语言写出。

3、介绍景物时,按上课时所列提纲介绍指导。

第三课时

返回教室进行创作

1、学生将自己所观察,所记下的文字,根据前面所指导的方法整理出一篇作文。

2、告诉学生,以后无论写何处之景,都可应用以上方法观察。要注重按一定顺序观察,发挥想像将景物写得生动优美,更重要的是观察时要融入自己的情感。

教学反思:

1、 注重学生写景方法指导,注重学生亲身感,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2、 通过此次写作实践,学生不仅学会了应用移步换景和定点观察方法写景,还学会了在写景过程中想,调动各种感官,发挥想像。并体会到写景过程中,融入自己感情同样重要。

[移步换景与定点观察法写景作文教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作文指导:创新思维与写作教学

全文共 2663 字

+ 加入清单

中学生作文尚处于模仿习作阶段,与作家创作有着根本的区别,因为唯有独创性才是创作,唯有形成独树一帜的风格才可称为作家。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学生的作文不需要创新。我们并不企望通过作文教学就能培养出一批作家,但在大力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今天,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和创新精神,无疑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既然是创新,那就没有现成的模式,我们只能根据自己的教学实情,包括教师的知识水平、学校的物质条件、学生的写作现状等诸多方面,来探索这一作文教学的新课题。但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必须要有创新的教学思维和创新的教学手段,引导得法,自然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积累遴选求创新

现在人们都提倡“大语文”教学的说法,就是要让学生走出课堂学语文,生活处处用语文。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活动也决不仅仅局限于每周的两节作文课。真正的作文教学功夫应该在课外,要指导学生用创新的眼光积累写作素材,精选写作题材。中学生的生活范围以学校、家庭为主,社会领域的接触相对较少,但从新课程标准对初中作文的教学要求和考查要求看,他们的生活积累是能够适应正常的写作要求的,因为初中生的作文范围也多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为背景,抒发亲情、友情、师生情,反映成长中的喜怒哀乐。但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为什么常会出现不少学生无“米”下锅的现象呢这就是因为他们不善于积累写作需要的素材,不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

学生积累素材要经历一个由量的积累到质的提高的过程。一开始要允许学生广种薄收,把生活中对自己有一点感触的事记下来,把书本中可能用得着的东西摘下来,做学习、生活的有心人。这样也不至于到写作时临事而迷,手足无措。例如初中生写议论文时最头痛的是找不到有力的论据,其实,我们初中语文教材和六本自读课本中就有大量的典型的理论和事例可以运用。如:要证明严谨治学的有竺可桢、伊林、藤野先生为例,要证明勤思善问的有哥白尼、戴震为例,要证明谦虚是美德的有牛顿为例,等等。在做了大量的积累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多提为什么,多想又如何。在不断的发问、求解、联想过程中,擦出创新的火花。例如见到大堤坍塌,探究其原因是蚁穴作祟,不禁会使人联想到“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成语,联想到一个人良好品格的形成可能会因一时的意志不坚而前功尽弃,联想到****现象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的害……

二、命题立意求创新

我们曾做了一次半命题作文“××,我想对你说”,收到了很大的成功,原因就是这样的作文题给学生较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有话可说,绝大多数同学在横线上填“老师”、“爸爸”、“妈妈”、“同桌”等谈自己成长的喜悦,生活的烦恼。但也有少部分同学大胆地填上了“日本首相”,和他谈侵华历史,谈日本右翼势力的无耻:填上了“克林顿”,和这位“****卫士”谈****,谈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填上了“******”,和这位魔头谈科学,谈真理。如此等等。而其中不乏惊人之语,成功之作。

这件事启发了我们,只有我们以适当的形式,给学生一个恰当的话题,学生才会说真话,吐真情,才会说好话,作好文。题目会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暗示性和诱导性,我们在作文教学时命题的形式要灵活多样,可全命题,可半命题,可自拟题。命题的范围既要不脱离学生生活,又要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让每一类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都能写出作文来,不妨每次给学生2-3道深浅相当,体裁有变的题目,让学生自选。在思维训练的形式上,要努力打破传统的定向思维的模式,发散思维,收敛思维,逆向思维多种形式并举。要鼓励学生对传统的理论或说法大胆地提出质疑。例如从艺术美和生活美的区别的角度为“叶公好龙”中的叶公翻案;从遇险不慌、沉着机智、善于利用对方弱点保全自己的角度为“狐假虎威”中的狐狸翻案;从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角度为“飞蛾扑火,自取灭亡”中的飞蛾翻案……当然,这一类的“反弹琵琶”式的作文,一定要引导学生用科学辨证的思想分析问题,要言之成理,切不可为了创新而钻“牛角尖”,那就成了诡辩了。

三、布局谋篇求创新

“文似看山喜不平”,作文贵在能尺水兴波,这就是布局谋篇上的功夫了。明代画家唐伯虎曾作诗戏弄一位向他索画为母祝寿的富翁,他画成了《蟠桃献寿》之后,在画上题诗,第一句:“这个妇人不是人”,举座皆惊,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人们转惊为喜;第三句“儿孙个个都是贼”,富翁怒目圆睁,第四句“偷得蟠桃献大人”人们才长舒一口气,连连赞许。这就是打破一般的布局思维习惯,富有创意,别具一格。

再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当写到“前人之述备矣”时,文章似乎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绝境,高明的作家却从“览物”之“异”情,而独辟蹊径,使文章“柳暗花明又一村”。但当抒写“感极而悲者”和“喜洋洋者”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后,作者却以“或异二者之为”,引出了“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这一高尚的生活情操,使文章别有洞天,再登胜境。对教材中这样巧妙布局以收尺水兴波之效的典范之作,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揣摩,以便有写作时借鉴。对学生作文的结构布局,我们要坚持“抓两端,补中间”。即要认真推敲开头,以收先声夺人之效,对不同的文体,要研究不同的开头形式,如《谁是最可爱的人》、《石壕吏》等;结尾要干脆有力,以收余音不绝之效,充分地在读者面前展示一个广阔的艺术思维的空间;如《荔枝蜜》、《枣核》等;中间部分连贯自然,巧设悬念,引人入胜。如《驿路梨花》、《最后一课》等文无不如此。

四、语言表达求创新

语言表达的创新,实际早就为古代名家所重视,在文学史上,因炼一字而全篇生辉的例子屡见不鲜。“推敲”的典故就是一例;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两山排闼送青来”堪称语言创新的上乘之作;朱自清的《春》中“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中的“逼”也颇有化静为动,变平淡为神奇之效。当然,初中学生作文语言表达的要求首先是连贯、流畅、简洁、得体。我们并不是要求学生象王安石那样去炼定,但作为我们语文教师来说,不仅要允许学生遣词造句有创新表现,而且要善于发现学生语言表述中的创新点,以鼓励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新大纲就提出“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当然,这种语言表述的创新是以符合基本的语言规范为前提的。创新,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一个迫切而又艰巨的工程。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主页,是学生语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的最集中体现,我们只有从课内到课外的各个环节中有意识的注重创新教育,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才能完成新课程标准中“注重培养创新精神”这一教学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小学生作文指导教学经验分享

全文共 2769 字

+ 加入清单

古往今来,我们要了解一个人的思想,就是通过他的文章。我们可以通过作文了解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一个人的思维发达,有语言智慧,这个人往往有很高的素质,为人处世游刃有余。对作文教学展开论述,探讨了写作本质、明确题目和正确审题等方面的内容。

作文指导写作本质明确题目正确审题

一、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

言为心声,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尤其如此。小学生经历的事情较少,指导他们写作,要求他们对生活多观察,把自己平时看到的、经历过的,做一个细致的描述,经过自己的加工,融进自己的思想,经过布局谋篇,用与众不同的语言来描述,这就完成了一篇属于小学生的写作。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写文章需要有非常强的能力,它能够表述思想,传承文明,沟通情感,语文素质高,学习其他各学科,有了难题也往往能够迎刃而解,反过来,语文素质低,读书、学习辄成障翳;即使他有很高的技术,由于语言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欠佳,如宝镜蒙尘,良马受勒,在成功的道路上往往坎坷不断。因此,我们要开发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个个能够做到下笔千言,思如泉涌,妙笔生辉。

二、认清小学生作文教学的性质

对小学生的写作不要要求过高,只要描述自己见到的、想到的、听到的就可以了,凡是亲身经历过的,往往能够描写的具体深刻。如果只是一味地凭空想象,叙说一些假大空,是提高不了小学生的写作水平的。小学生学习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认识规律,就是生活的再现,经过作者的加工,把大自然中的搬运到纸上,实现简易的口头到精确凝练的笔头的转化,把写变成了一种由内到外的自由倾吐,其实就这么简单。这就是写作的本质,让小学生懂得了这些,小学生不会有写作的压力,往往我们看到小学生,提笔锁眉,临纸踟蹰的痛苦样子。其实,这是教师的失职,小学生没有懂得写作的规律,没有把平日里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当做写作的内容,以为写作一定要天花乱坠。其实是不用的,完全小题大作了。只要抒发自己的内心的感情,写自己的自得之见,描写自己的兴趣,写自己的生活,内容五花八门十分广泛,这就搬除了写作困难的大山,心里没有了障碍,消除了压力,就可以轻松上阵,写出令人喜欢也让自己满意的文章。关键就在于教师点明写作的精髓所在,给学生以准确的指导。

三、明确题目内涵

学生对客观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他才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一篇文章是否优秀,就看作者是否准确地把握了事物的本质,对客观事物作出了正确的描述和评价,文章的思想是否健康,取决于写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文学就是人学,就是一种教育,所以说古人提出文章千古事的结论,通过一篇文章往往能够改变很多人的一生。历史上很多文章千古流传,大家往往学习的不是文章的修辞手法,也不知有多少精美的词句,往往看中的是文章的思想,钦佩注重的是作者的人格。历史上也有一些人,文章写得很好,可是却为大家所不喜,原因就是作者的格调不高,或者节操有问题,出众的学问、超凡的见识都比不上千古的品格。让学生知道了这一点,他们更懂得了怎样去写作。比如说,我让学生写一篇《我喜欢的一个人》,不是让学生描述他如何的优秀,怎样的聪明好学,而是要描述他的品德有什么超人之处,他具体为别人做过什么,当大家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是怎么做的?是通过怎样的事情打动了我,让我喜欢他。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适当提高一点要求,写文章要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能够拨动人的心弦,动笔写作之前,深入挖掘出题目的内涵,这样总体上有一个思路,就不至于跑题,动起笔来,描述有轻重,为作文的“航行”点燃一盏明亮的“航标灯”。

四、合理命题,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如何让学生写作有兴趣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没有兴趣,做任何事情都不会出成绩。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它能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有了兴趣,就用不着教师再三地叮咛嘱咐,她们自己就有一种动力向着认定的目标前进,从而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没有生活,写作是无源之水,势必干瘪空洞,命题作文要结合现实生活,让大家有话可说。一个漂亮的文章题目,往往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着他们的创作兴趣,犹如火种投入干柴,能够燃烧起熊熊的大火。如果文章的题目脱离生活很遥远,学生们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无从下笔,搜肠刮肚,无米下锅。教师要多方研究,不断地总结经验,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让他们侃侃而谈,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作文命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命题不要含糊其辞

命题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让学生明白写作的要求,那个是重点哪个是难点,要突出描述什么,这个题目一定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大家曾经接触过,有一定的认识,学生布局谋篇时也容易选择适合自己文章的材料,同时需要注意到题目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与想象力。

2.命题要要考虑到所有的写作者

每个人的家庭生活情况不一样,经历也各异,命题不要古怪,比如说,不要选择《我姑姑在美国的生活》《我第一次坐飞机时的感受》,因为很多学生没有坐过飞机,如何下笔?我们要考虑到半命题作文,让学生自己去加以选择,比如说《我第一次……》《我最难忘的……》等等,这样学生都有话可写,可以随意开拓自己的思路。同时,注意命题不要千篇一律,要有一定的新意,让学生感觉到有兴趣。

五、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审题

把握题意,以免出现偏差。若出现偏差,即使写的文采斐然,哪怕用了很多力气,也必然徒劳无功。进行正确的审题,是写作的基础。可以专门拿出一些时间来进行析题训练。写出一些题目让学生来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自然能够进行正确的审题。要注意让学生把握题目的“表”与“里”,“露”与“含”。比如说,一个题目《记难忘的一件事》,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分析。我们要描述的是一件事情,什么样的事情?让我们刻骨铭心,不容易忘却的事情。怎么样的事情不容易忘却呢?一定充满了甜美和痛苦,甜蜜的让我们永远回忆,痛苦地让我们历久弥新。所以,要抓住一个“难忘”。比如说,《记有趣的一件事》,一定要写得有意思,才可能突出这个“趣”字。要进行辨析训练,类似的几个题目,它们有范围大小的区别,让学生认真地甄别,判断准确,才不容易离题万里。如《记一个优秀的同学》与《记一个学习好的同学》,这两个就有很大的区别,优秀包括很多种,范围较大,比如说学习勤奋,乐于助人,讲文明懂礼貌等,后一个文章的题目,只是说明学习好而已,也可能是一个懒惰的同学。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此外,还要有选题、配题、拟题训练等。如果学生用这种方法去写作文,就能迅速地找到一把通过“审题关”的“金钥匙”。

总之,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热爱写作,谙熟门径,从而让学生自由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让学生无拘束地写,想怎么写,就写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把作文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文字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表达出来,这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作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小学生作文指导教学经验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